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制造业市场发展

制造业市场发展精品(七篇)

时间:2023-05-30 14:35:48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制造业市场发展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制造业市场发展

篇(1)

一、贵公司是否被列为国家级和省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工业互联网试点、单项冠军示范企业?是()否()

项目具体名称            

二、贵公司是否设立研发机构?是()否()

贵公司是否拥有国家级或省级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制造业创新中心?

具体为:                    

三、贵公司近5年来募集资金用于研发的金额、比例各是多少?

四、您认为有的制造业企业投资理财产品、房地产等,却没有增加制造业投资、研发投入的主要原因是()

A.制造业净资产收益率低,增加投资还不如购买理财产品;

B.市场规模已难以再扩大;

C.技术瓶颈难以突破;

D.其他:                                     

五、贵公司近5年组织实施重大科技专项有   项;

制造业企业发明专利授权量(含软件著作权、集成电路设计版权)  件,年均增长  %,制造业企业PCT国际专利申请量

件,年均增长  %。

六、您认为目前对制造业科技创新最大的制约因素是()

A.难以获得研发所需资金;

B.缺少核心发明专利、核心技术;

C.难以吸引高端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

D.其他:                                     

七、目前贵公司最主要的融资渠道是(请选择最重要的3项并排序)

A.银行贷款     B.股票融资      C.债券融资          

D.信托贷款     E.委托贷款      F.资管产品

G.民间借贷     H.其他,请列明

八、贵公司在未来6个月是否有融资计划?是()否()

融资是否投入技术研发?是()否()

募集资金拟用于研发的金额、比例各是多少?

九、请选择贵公司最优先考虑的3个再融资品种并排序

A.公开增发     B.配股          C.优先股          

D.定向增发     E.可转换公司债  F.公司债

G.短期融资券   H.中期票据      I.银行贷款

J.其他,请列明

十、您认为上市公司再融资支持科技创新有哪些问题或需要改进的地方:

A.公开增发条件较高,导致非公开增发占大多数;

B.再融资没有设立一次核准、多次发行的储架发行制度;

C.定价约束较多、缺乏弹性;

D.锁定时间较长;

E.其他:                                     

十一、您认为通过直接融资加大研发投入的难点、痛点、堵点在于()(请选择最重要的5项并排序)

A.发行股票、债券审核标准仍较高;

B.发行股票、债券审核时间较长,

C.定价约束较多、缺乏弹性;

D.发行股票、债券费用较高;

E.募集资金金额、募投项目审核及资金管理过于严格,缺乏灵活性,不能适应企业经营环境的过快变化;

F.锁定时间较长,退出难;

G.缺乏市场化的信用增信手段,较难发行公司信用债券;

H.股票、债券品种不够丰富;

I.其他:                                     

十二、制造业并购重组中存在哪些问题或需要改进的地方():

A.标的资产估值虚高,形成高估值、高商誉;

B.少数公司偏离主业、脱实向虚,热衷于编故事、炒概念、搞不切实际的跨界并购,进一步推高标的资产估值;

C.支付手段不够丰富,过分依赖发行股份支付对价,重组置入资产规模大、占比高时容易摊薄股份,出现控制权之争;

D.中介尽调不到位,置入资产业绩变脸,业绩承诺难以实现甚至出现纠纷;

E.其他:                                      

十三、贵公司是否引进海外科技人才、领军人才、创新团队?

具体情况:引进创新团队    个   人

海外科技人才   人

领军人才    人 

十四、目前股权激励在吸引制造业高层次领军人才和团队方面的不足或需改进的地方()

A.扩大激励对象范围;

B.扩展股权激励的比例上限;

C.放宽限制性股票授予价格、登记等限制;

D.改变行权时缴纳个税的做法,减轻激励对象税负压力;

E.其他:                                      

十五、您认为资本市场可从哪些方面加大对制造业创新驱动的支持()(请选择最重要的3项并排序)

A.适当降低发行股票、债券审核标准;

B.加快审核,缩短发行股票、债券时间较长;

C.设立一次核准、多次发行的储架发行制度;

D.降低发行股票、债券费用,增加财政补贴奖励;

E.在发行股票、债券方面给予创新制造业企业更加灵活的安排,如为符合一定条件的高科技创新企业提供绿色通道;

F.增加股票、债券品种供给,比如       ;

篇(2)

关键词:一带一路;装备制造业;外贸发展;对策建议

1.引言

随着全球装备制造业市场的不断发展,提升整体的外贸发展能力成为当前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核心。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为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外贸发展开拓了广阔的国际市场,使其能够在现有的基础上实施更为有效的外贸发展。但是,从一带一路背景来看,我国装备制造业外贸发展还存在很多的问题,诸如缺乏整体的有效规划、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对市场拓展的能力不足等都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我国装备制造业外贸的发展,甚至影响了我国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必须要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有效提升我国装备制造业在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外贸发展能力。

2.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装备制造业外贸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缺乏整体的有效规划

目前,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是在一带一路战略下,其还没有形成有效的外贸发展规划以进一步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对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带来的契机把握不足,没有将装备制造业的整体发展与一带一路建设进行有效的结合,使其发展游离在一带一路战略之外。同时,政府相关部门的产业政策还不到位,现有的装备制造业产业发展政策没有将一带一路融入其中,使得很多装备制造业企业的发展依旧采取传统的模式,没有在思想和行动上充分迎合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因此其在一带一路沿线的外贸发展受到较大的不利影响。

2.2 缺乏自主创新能力

随着装备制造业全球竞争的不断加剧,自主创新和核心技术成为竞争力得以提升的源泉。一带一路建设进一步强化了全球装备制造业的市场竞争,而目前我国的装备制造业并没有在此背景下提升其自主创新能力。长期以来,我国的装备制造业都处于全球装备制造业的低端环节,各项核心技术还是以进口为主,缺乏自主知识品牌,这与知识产权保护缺失具有十分重要的关系,使得企业没有积极性和动力进行自主技术研发和创新。大部分装备制造业企业还是以引进相关技术为主,由于其规模较小、盈利能力有限,因此难以进行全面的自主创新和研发。

2.3 对市场拓展的能力不足

在一带一路背景下,进行强有力的市场拓展是装备制造业实现外贸发展的首要途径。当前,我国的装备制造业在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的同时还没有充分借助于一带一路建设所带来的机遇,其在对市场需求进行分析方面存在较大的困难,传统的市场拓展模式已经难以适应当前一带一路发展建设的需要。总体来看,在一带一路背景下装备制造业在市场营销、发展战略、内部管理、产业政策等方面存在的不足之处使其外贸发展受到较大的限制,长期下去将会降低我国装备制造业的整体竞争力。

3.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装备制造业外贸发展的对策建议

3.1 完善整体的发展规划

装备制造业在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外贸发展必须要首先制定和实施完善的发展规划。一方面,要对其传统的产业布局进行重新规划,充分借助于比较优势的原则,在沿线各地区发展装备制造业,使其能够节约发展成本,提升盈利能力,更好地借助一带一路契机发展对外贸易。同时,政府部门要充分借助其行政职能,为我国装备制造业在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外贸发展制定详细的计划,并给予其充分的政策保障,使其在发展外贸的过程中能够有资金、政策、人才等方面的保障,以逐步增强其外贸发展能力。

3.2 强化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我国装备制造业目前在自主创新能力方面还存在诸多的不足,因此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发展外贸的过程中必须要通过各项措施来提升自身的自主创新能力。一方面,要通过对核心技术的引进―吸收―消化―再创新的形式对核心技术进行有效的研发,形成自主知识品牌,以打破核心技术的垄断。另一方面,政府部门要强化对装备制造业自主知识产权研发的保护力度,提升企业进行自主创新的动力,使其可以充分借助于自主研发的能力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实施更好地外贸发展战略。

3.3 加强市场拓展能力

强化装备制造业在外贸发展过程中的市场拓展能力,首先要充分借助一带一路的契机,做好行业发展的宣传工作,通过政府和民间组织等形式强化与周边国家的合作,参与到国外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中,以拓展其市场范围,增强其外贸发展的空间。其次,要鼓励装备制造业通过引进专业化的人才、完善市场营销策略、强化内部管理制度等相关措施奠定其市场拓展的基础。最后,要促使一带一路沿线各政府之间的合作,为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外贸发展提供便捷的外贸发展通道,打破外贸发展壁垒,为其外贸发展奠定良好的政策基础。

总结

增强外贸发展能力是一带一路建设对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提出了重要要求。从其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本文认为应该从完善整体的发展规划、强化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强市场拓展能力等方面出发,全面提升当前我国外贸企业在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外贸发展能力,以此实现我国工业的健康长期发展。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 发达国家;装备制造业;经验;启示

[中图分类号] F740 [文献标识码] B

美国、日本、韩国、德国的装备制造业处于发达国家行列,其竞争力提升模式各有特点。美国采用的是“研发生产-出口-进口”的产业式生命周期理论模式;日本实行“进口-国内生产-出口”的燕行形态理论模式来进行发展;韩国是通过出口导向战略来提升自己的装备制造业竞争力;德国在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当中一直稳步前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为企业提供了一个开放的竞争环境。对这几个发达国家装备制造业竞争力提升经验的借鉴,有利于畅通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途径。

一、发达国家装备制造业竞争力提升状况

(一)二次飞跃的美国

美国一直是世界经济强国,但在上个世纪装备制造业曾经走了下坡路,通过自身的调整后,最终摆脱衰败,重又迎来复兴。美国在装备制造业上的复兴,主要得益于科技创新。技术的先进性是美国90年代装备制造业获胜的关键武器,由先进的技术占领世界市场,依靠市场和用户需求作为导向,快速开发新产品,以高质量产品投入市场,在全球经济中求生存、谋发展,最终占领市场,使装备制造业产品遍布全球。美国装备制造业重振是在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下得以实现的,这当中政府在税收、教育、就业培训方面提供了大量投入。经济结构调整、制造业内部结构调整和努力开拓新的出口市场、技术发展等多方面的因素,对中西部地区装备制造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企业则是通过改造和结构性调整,实行集中生产、分工细化、提高生产率、不断推出新产品等措施,带动了装备制造业的快速发展。

(二)后来居上的日本

日本的装备制造业是从不发达到发达,经历了一个赶超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就是日本通过进口发达国家的产品,在模仿的基础上逐渐实现的。日本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模式是“进口-国内生产-出口”的燕行形态理论模式演进。日本在进口的同时,积极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生产技术,通过对进口产品的不断模仿,积累经验,同引进的技术一起,形成完备的生产经验。在具备自行生产能力之后,日本便开始大量生产相应的产品,不再依靠国外进口。由于日本劳动力较发达,制造成本低廉,因此生产出的产品价格更低,国产化替代进口满足了国内市场的大量需求的同时也打开了国际市场,推动了产品的升级换代,推动了日本的工业化进程。

(三)捷径赶超的韩国

韩国从建国至今,短短不到70年的时间,装备制造业发展速度空前,这其中政府以及财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韩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战略是政府主导型,政府对行业的发展进行引导。因此韩国从上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装备制造业的生产一直在发生变化,主导产业随工业化的发展而不断及时的进行相应调整。90年代开始,政府对装备制造业内部进行结构升级,制定了周密的计划,在这方面主要就有政府采取直接手段对于大型企业集团作出支持,设置专门的机构来对新型技术作出相应的引进以及实际应用,充分调动中小企业的微观作用,并通过法律、财政等手段确保计划顺利执行。

韩国对于技术的作用一直保持着高度重视,并且在升级装备制造业方面将科技进步当做其中坚力量。在引进技术的过程中,也不断加强对自主科研的投入力度,重视教育与人才的培养,建立了众多的科研机构。1951年到1987年的36年间,韩国在教育投资上的政府预算比例从2.5%提高到了22%。教育之外,政府还重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尽管政府对技术的引进方面制定了详细的计划,但是对于企业的经营管理,政府始终依靠市场机制发挥作用,政府只是通过政策、法律、经济等手段来间接的参与管理,从不直接对企业管理进行直接干预。由于政府随时对装备制造业进行监测,有效地保障了整个行业朝着计划的方向发展。

(四)稳步前进的德国

德国在装备制造业上面的技术水平较高,可谓技艺精良,它的发展注重以人为本,产品在制造过程当中遵循循环经济原则,制造企业之间、企业与研究机构之间通力合作,优势互补,利益共享,尤其注重中小企业之间的全面合作。20世纪80年代,德国由于劳动力成本的提高、公司经营方面不够成熟以及企业过度重视技术发展而在国际上的竞争力逐渐减弱,装备制造业的发展陷入了困境。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德国装备制造业方面不但没有出现起色,反而在国际上的市场份额一直停滞不前。面对这一困境,德国政府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德国政府在坚持企业主体地位的前提下,将重点转移到企业与科研机构的合作当中,并积极开展企业与科研机构进行对话。同时,政府出台明确的方案,确定制造业的重点研究方向。财政方面,政府对企业给予资金支持,对没有足够资金进行自主研发的中小型企业给予贷款等优惠政策,支持高新技术企业的建立。

二、对提升我国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的启示

(一)技术创新是提升竞争力的根本动力

先进的科学技术是提升竞争力的主要方式,技术上不断创新可以说是提升竞争力的根本动力,也是根本保证。一是具有创新观念。政府方面,应该明确政府的责任范围、行为边界,培育宣传创新理念,动员全民培养创新思维。企业方面,则应注重员工创新思维的培养,加大创新型人才引进数量,增强企业活力,增强企业的创造力。二是形成完备的技术创新体系。技术创新更重要的方面就是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形成完备的技术创新体系。纵观装备制造业的成功经验,没有一个成功不是通过自主创新实现的。提升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的根本动力还是需要自我创新,只有以自我创新为发展动力,才能不受制于人,才能提升自己的竞争力。自我创新需要通过资源的整合形成完备的创新体系。创新资源的整合包括多方面,人力资源、实物资源、资金资源、信息资源、制度政策资源都包括其中。三是扩建人才队伍,提高人才素质。所谓科技以人为本,科技要创新归根结底还是要靠人思维的创新。许多区域装备制造业之所以创新能力不足,主要还是由于没有足够的高技术人才。区域装备制造业的升级只有在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制度,优化科技人才结构的基础上才能够得以完成。

(二)产业政策支持是提升竞争力的环境保障

1.产业政策支持现代市场体系建设。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的提升,离不开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的决定性作用。形成开放、竞争、统一、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才能够降低企业的成本,使企业形成自身竞争优势。因此,政府要从政策上支持发展装备制造业的生产要素市场,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和统一健全的劳动力市场,大力发展金融与保险市场,这样就能够确保金融机构可以提供足够的资金来推动企业的发展,并且支持建立和健全社会的信用体系,为装备制造业的发展营造一个公平、守信的市场环境。

2.政策配合完善产业金融服务体系。装备制造业是资金密集型行业,它的发展依赖于大规模的资金支持。而装备制造业的资金支持如果仅仅来源于政府,不但会增加政府负担,也增大了企业不能及时融到资金的风险。产业金融包括商业银行、资本市场、开发银行等,是直接融资同间接融资两种融资方式的并存,银行同企业并存。政府在企业融资方面应给予相应政策支持,同时予以监督。

(三)培育大企业集团是提升竞争力的有力投入

1.大企业集团有助于规模经济的形成。规模经济是提高企业盈利能力的有效途径,企业具有一定的规模之后,生产成本会下降。首先,政府应该有选择地重点扶持一些企业,按专业化分工协作来吸引配套企业和相关企业加入,形成制造业产业群,通过大企业的带动,呼应产业群共同发展。其次,政府应该出台各种相关的经济政策,并且利用在装备制造企业之间所进行的并购、重组和联合,来减少在地区以及部门上面所产生的垄断现象。再次,政府要促进企业的兼并与联合,减少装备制造业中企业的数量,扩大现存企业规模,这有利于培育装备制造业核心企业,提高企业生产的产品在市场的集中度。

篇(4)

关键词:制造业;区域分异与趋同;中国经济背景;西部大开发

美国学者、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保罗•克鲁格曼的《收益递增与经济地理》一文,正如他本人所说,“推动了区域经济学和经济地理学的复兴”。文中,克鲁格曼通过建立简单而直观的模型,讨论了“为何以及何时制造业集中在少数一些地区”这一核心问题。

一、克鲁格曼关于区域分异和趋同的理论

1.综述

在《收益递增与经济地理》一文中,克鲁格曼从区域分异的基础、两区域模型、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制造业聚集的必要条件这四个方面对制造业的空间分布进行了简洁而深入的思考。他认为,普遍存在的外部经济、制造业规模收益递增和对土地资源适度利用的特点、需求规模和制造业分布的相互关系、不同区域的初始条件差别共同构成了制造业区域分异的基础。在这一基础上,克鲁格曼建立了两区域模型,确定了制造业产品的消费在总消费支出中的比例、产品间替代弹性、运输成本是决定区域间收敛或分散的重要参数。在对均衡问题的讨论上,克鲁格曼通过分析得出,工资率、市场效应和交通运输成本对区域分异起到重要作用。而在对逃逸厂商进行了重点分析后,克鲁格曼指出,高交通运输成本、制造业产品的高支出份额、较强的规模经济、较高的替代弹性都能够阻止地区间的分异,从而构成制造业集聚的必要条件。

2.制造业空间迁移的推拉因素

通过以上概括不难发现,在制造业发展的过程中,一部分力量对区域分异起了促进作用,另一部分力量则对区域趋同有直接影响,最终制造业的地理分布是两种力量相互作用的结果。借用城市化进程中的推拉理论,作者把这些力量分为导致制造业分异的推力和阻力。

(1)推力

推力包括区内市场效应和价格指数效应。其中,区内市场效应在作者看来占据了更重要的地位。如克鲁格曼所言,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厂商会选择对产品需求相对较大的区位,因为在接近主要市场的区位进行生产不仅可以有效地组织制造业生产并有效提供各种服务,而且可以降低运输成本。同时,人们也更愿意在制造业集中的地区居住和生产,因为该地区提供的产品更加便宜。何况,市场规模大的地方,工资率也较高,能够吸引更多的劳动者。价格指数效应是区内市场扩大的结果。规模经济降低了制造业产品价格,在工资率相等的条件下,工人的迁移会降低迁入地的价格指数而提高迁出地的价格指数,使得迁入地的实际工资率降低,造成了区域分异。

(2)阻力

克鲁格曼在文中提到的阻力为当地农村市场的竞争程度。对本地农村市场而言,工业劳动力较少的地区工人所面对的竞争压力,要比那些工业劳动力较多的地区的工人小。尤其是当迁入地劳动力数量趋于饱和、对劳动技能要求较高、工人相应保障体制不健全时,农村市场对区域趋同的影响就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因此,对工人而言,在接近工资率高的大市场还是接近竞争压力较小的本地市场之间就存在一个如何权衡的问题。更进一步,制造业在空间上集聚还是分散取决于推拉作用中哪种力量起决定因素。

二、克鲁格曼理论在中国经济背景下的应用

本文作者在研读《收益递增与经济地理》后认为,文中观点在很大程度上能够解释当今中国东西部地区间制造业分布差异以及不同产业部门对推拉作用的响应。但是,对中国这样一个有特殊政治背景和历史背景的国家,克鲁格曼的理论并不完全适用,甚至有时候运用这一理论会得出与现实相反的结果。

1.空间迁移推拉因素对东西部制造业分布的影响

基于第一次经济普查资料,中国制造业高度聚集在珠三角、长三角以及环渤海地区,在华北、东北、四川以及两湖地区有一些连片分布。因此,总体而言,制造业集聚程度表现为东部地区比西部地区高,沿海地区比内陆地区高。而由克鲁格曼的观点发展而来的空间迁移推拉理论在很大程度上能够解释这一现象。

(1)东部地区――推力主导

东部地区制造业集聚的推力作用突出,区内市场效应显著。此地广阔区内市场的形成依赖于以下条件:首先,东部,尤其是沿海是我国人口密集的地区,胡焕庸线以南集中了全国94%以上的人口,一方面为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资源,另一方面确保了足够的市场需求,使得厂商在接近市场区位进行生产能够更好地组织生产并提供服务。其次,东部地区交通发达,水、陆、空运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网络,能够有效降低交通运输成本,使得运费对制造业区位的影响力降低,为来自不同地区的厂商集聚在同一处形成规模经济提供了保障。再次,东部地区良好的工业基础使区内市场中相关配套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吸引了产业的集聚,形成了规模经济。而通常情况下,人们更愿意在制造业集中的地区生产生活以获得更廉价的产品,因此区内市场的扩大,规模经济的发展反过来又吸引了更多的人口,促进了交通网络的发展和基础设施的完善,二者之间形成了正反馈机制。再加上规模经济发达的地方价格指数高,吸引了大量工人流入,导致了制造业在东部地区集中程度的增加。

(2)西部地区――阻力主导

西部地区制造业集聚的阻力作用突出,当地农村市场的竞争程度影响显著。这一现象是劳动者数量和劳动者素质双重作用的结果。相比较东部地区而言,西部人口稀疏,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制造业规模的扩大。此处农村劳动者所面临的竞争和就业压力小于制造业有集中趋势的城市地区。同时,农村地区劳动者素质和劳动技能总体逊于城市地区,加上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和高新技术的发展,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农村地区的劳动者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没有明显优势。此外,西部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导致了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失业人员再就业困难,加上户籍制度的障碍,使得西部劳动者经过权衡,在工资率较高的城市大市场和本地竞争程度低的小市场之间常常会选择后者,使得城市劳动力缺乏,制造业集聚程度不高,而较为落后的农村地区又没有发展制造业规模经济的条件,导致了西部地区制造业的相对分散。

2.不同制造业部门对推拉作用的响应

实证研究表明,不同制造业部门有不同的集聚或分散趋势。以上世纪90年代为例,文教体育用品、电子及通信设备、化学纤维、服装及其他纤维制造业、皮革毛皮羽绒及其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纺织业等出口加工型产业趋于集中,饮料制造业、食品加工制造等需要接近原材料和消费市场的产业以及医药制造业、石油加工及炼焦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工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等各地区竞相发展的产业则趋于分散。因此,不同的制造业部门对推力和阻力作用的响应有很大区别。见下表

(1)出口导向型制造业的空间集中趋势

出口导向性制造业空间分布趋于集中。这些产业对市场要求较高,通常都会选择市场需求量大、国外市场通达性较好的有限地区。而为了适应知识经济的潮流,同时降低对劳动者的培训成本,大多数产业倾向集中在高素质人员集中的地区,区内市场效应显著,因此容易形成集聚。而一旦集聚,则各厂商能够共享基础设施,相互之间分享风险,提升相互作用各方的匹配质量、匹配机会,以及相互之间学习(sharing,matching and learning),从而获得了正的外部性,导致了规模经济的迅速发展,通过这一良性机制促进了规模效益的不断递增。

(2)原材料和市场导向型制造业的空间分散趋势

饮料制造、食品加工等原材料和市场导向性的制造业空间分布趋于分散。一方面,这些企业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具有层次性。它们既需要能力强、素质高的劳动者用于新产品的研发和新技术的使用,又需要大量廉价劳动力以节约生产中的成本。因此,这些企业的区位选择既要考虑高素质劳动者集中的地区,又要考虑工资成本低、文盲比例高的地区。而这两种不同地区的劳动者相互之间流动性不高,尤其对后一种地区的劳动者而言,农村市场较低的竞争程度更是阻碍了大量劳动者流向对人员技能要求较高的城市,从而阻碍了产业的集中。因而从全国范围看,这些制造业的分布就会较为分散。

3.克鲁格曼理论局限性

克鲁格曼的理论模型强调了区内市场效应、价格指数效应、农村劳动力市场竞争程度对制造业区域分异和趋同的影响,证实了规模经济的作用。为此,他还做过一个高度程式化的模拟实验,使各区位沿圆周排列,初始时制造业在各区位随即分布,最终却都集中在一个区位。然而,由于中西经济的差异和克鲁格曼理论的缺陷,上述理论并不完全适用于当今中国制造业的集聚情况,理论和实际的矛盾主要表现在部分制造业非常规分散和过度竞争方面。

(1)部分制造业非常规分散

某些资本、资源密集型产业,如:黑色金属冶炼加工业、化工业等,对资源要求高,区内市场效应明显,规模经济优势突出,本应有很强规模效应的产业,但实际却趋于分散,在大多数省份都有发展。同时,各个省份最大规模的产业结构都反映出在两位数层面上严重的结构趋同现象,重点发展的产业几乎都是电子、黑色金属冶炼加工、交通运输、化工、机械等产业链长、经济效益好的产业。

(2)过度竞争

依据克鲁格曼的理论,产业的集聚有利于共享资源、形成匹配、相互学习,从而获得更大的规模效应。但在中国,很多地区企业的空间集中,反而引起了过度竞争现象愈演愈烈。企业盲目扩大生产,在产品价格上竞相压价,相互争夺原料和资源,从而导致了资源配置效率的下降。如长三角地区内部开发区产业结构同化、特点同化、职能同化,竞争加剧,外贸产品出口竞相压价,过度竞争,减弱了整个区域抵御国际、国内经济波动能力。因此导致了规模经济效益的丧失。

(3)制度因素

克鲁格曼理论之所以不能很好解释上述两个现象,很大程度上在于理论中并没有考虑制度因素的作用。而在中国这样一个拥有几千年中央集权传统和多年计划经济背景的国家,制度因素在很多时候甚至起到了决定的作用。虽然克鲁格曼意识到中国的经济发展有着不同寻常的政治背景,但他看到的是“中国官方对外国投资的统计数据高报了1/6”,“尽管中国目前增长非常迅速,但统计数据的质量却极其糟糕”,而并没有对制度因素进行深入的探究。

而在当今中国,地方政府在一定程度上对制造业的布局起了决定作用。地方政府对国有企业、利税率高、产业链长、效益好的企业实行保护,干预外来产业销售数量、价格,实行工商质检歧视,干预原材料、劳动力市场、投融资、技术等。政府也常常制定产业结构、组织、贸易、技术、布局政策。自从分权制实行以来,此种现象愈演愈烈。再加上目前行政设置复杂,地方政府层次较多,行业主管部门林立,政府干预过多必然带来条块分割,导致了很多地区制造业分散格局的形成。对照上文中提到的两个现象,不难发现,非常规分散的制造业都有利税率高、产业链长、效益好的特点,造成各地不论有无条件,竞相发展价高利大的投资项目,形成了这些制造业的分散。而过度竞争现象的产生,很大程度上与开发区或工业园区的泛滥和园区内部产业趋同有关。进入90年代以来,开发区,尤其是省级开发区正逐渐成为很多地方与其他地区竞争的筹码。不同政府对开发区的不同优惠政策和对园区内不同制造业的扶持导致了地区间制造业结构的趋同,造成了企业虽然集聚,但彼此之间过度竞争,削弱规模效益的现象。

三、对西部大开发过程中制造业转移的冷思考

克鲁格曼的理论帮助我们总结出制造业空间集聚的推力和阻力作用,而这两种力量的相互作用引起了产业转移的现象,在中国,则表现为东西部之间的产业转移。1999年,中央提出了“西部大开发”的发展战略。在战略实施的过程中,先富起来的东部地区随着经济结构的升级,将部分制造业转向中西部,由此产生了产业梯度转移的现象。而在梯度转移的过程中,西部地区到底具有多大承接转移的能力,制造业在西部地区如何进行空间分布才是合理的,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不难得出答案。

1.西部地区承接制造业转移能力较弱

作者在上文中曾指出,西部地区制造业的区域分异阻力占据主导地位,制造业很难形成规模经济。首先,西部地区的产业配套设施并不完善,在承接转移的过程中易造成产业链的断裂,阻碍了规模效益的提升。其次,西部地区人口相对稀疏,产业分散,而三峡工程的建设,又造成了人员的外流和工厂的搬迁,使得制造业的空间分散趋势更加明显。另外,相比较东部地区而言,西部地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作用更为突出,制度因素起到更大的作用,增加了西部地区制造业空间选择的不确定性和不合理性。因此,西部地区承接制造业转移的能力偏弱,而形成制造业的集聚则更加困难。

2.西部制造业以资本和资源导向型为主,本身空间趋于分散

与东部地区相比,西部地区的制造业无论是技术上还是市场上都处于劣势。传统西部的制造业以资本和资源导向性为主。正如上文所分析,这些产业空间上本身就趋于分散,很难产生很强的规模经济优势。以20世纪60年代的三线建设为例,出于国家安全的考虑,这一时期的新项目、大项目多以军工、机械为主,以资本和资源为导向,项目间彼此孤立,互不配套,缺乏联动,致使许多项目的生产能力难以正常发挥,出现投资多,效益低,空间上不易集聚的现象。加上这些项目都要按照“分散、靠山、隐蔽”的原则选址建设,大都远离城市和交通要道,布点分散,对西部地区的制造业发展并没有起到显著的推动作用。

3.对西部地区制造业布局的思考

西部地区区内市场和制造业部门的限制,决定了这些地区的制造业不可能像东南沿海的一样产生很强的规模效益。因此,当今西部开发过程中部分省区片面追求制造业规模经济的做法是不妥当的。一方面,西部地区地理条件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制造业的高度集聚,另一方面,由于制造业门类较多,各行业特点具有很大差异,而西部地区分布的制造业是以空间分散为主的。“因此,对于当前中国西部制造业集中度过低或者过度分散化的问题,不能简单划一地加以指摘,而应区别对待,对于那些规模经济效益不显著的行业,过分强调提高市场集中度意义不大,而对于规模经济效益显著的行业,提高市场集中度才有意义。”因此,西部地区在发展制造业的过程中,一方面对不同制造业部门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分类指导,区别对待,根据不同地区的自然禀赋和经济条件发展合适的产业,减少政府在其中的干预力度;另一方面,对西部地区原有的优势制造业部门应予以大力发展,如云南地区应大力发展优势明显的烟草业,创造出自己的品牌特点,而不应该跟风盲目引进化工、重型机械制造业等。总之,应当尽力减少区位市场劣势和农村劳动力的竞争对制造业的负面影响,促进制造业的良性发展。

四、总结

克鲁格曼的《收益递增与经济地理》一文通过构建两个区域的模型,指出了制造业发展过程中造成空间分异和趋同的因素,作者把这些因素归为空间集聚的推力(如:区内市场效应)和阻力(如:农村市场竞争程度)作用。应用这一理论,可以更好地对当前我国制造业的分布做出分析,从而对包括西部大开发在内的产业空间决策做出指导。当然,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还应该结合中国的具体实际,深入考虑制度因素这一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中国制造业发展的因素,从而实现制造业空间布局的优化。

参考文献:

[1]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mic Geography : Paul Krugman,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Vol. 99, No. 3 (Jun., 1991).

[2]保罗•克鲁格曼著:《发展、地理学与经济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

[3]保罗•克鲁格曼著:《流行的国际主义》.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

[4]谢秀珍著:《中国制造业地理分布实证研究》.2007年.北京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库.

[5]徐重远著:《对长三角共同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思考》.长三角发展论坛.

[6]李相合 陈 红著:《三线建设为西部大开发提供的经验与教训》.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32卷6期.

篇(5)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风暴,在短短几个月时间里席卷了世界各国。美国的这场危机无疑在世界金融界发生了一场海啸,这场金融海啸所引发的经济危机使世界经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更加的不确定,对我国经济的发展也带来一定的影响。在全球金融海啸扑面而至的眼下,面临“寒冬”,制造业需要大无畏的勇气,来适应市场经济环境并从中找到生存之道。

一、金融风暴下我国制造业的突出问题

(一)我国制造业敏感度较小,风险防范能力差。“危机不可怕,但企业没有准备就真的很可怕”,我国企业敏感度较小,对次贷危机产生影响的认知度低,一旦面对危机,由于对经济的认知和了解以及防范不足,无法承受的企业只有“死掉”。例如,合俊玩具厂的倒闭在东莞、珠三角乃至全国都激起波澜。据报道,玩具行业是东莞支柱产业之一,广东又是世界最主要的玩具生产基地,而东莞的产量更占了广东的一半以上——合俊这个玩具制造巨人的轰然倒塌,无疑加剧了其他企业的担忧。

(二)原材料、劳动力及物流成本上升,资金占用比例扩大。2007年以来,制造业已经迈入高成本时代,各项成本明显抬高。能源和原材料、土地价格、人工等直接生产成本越来越高,很多地方的地价和房价涨幅过快。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涨价,对制造型企业资金的占用很大。我国制造业一直采用的是依靠廉价劳动力,靠低成本和低价格在经济出口中占有优势。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劳动力成本的提高、物流成本的增加,无疑使处在经济风暴中的制造业的生存更加困难。

(三)美元下跌,人民币升值,对制造业的出口造成影响。从2007年开始,美元持续走软,与之相对的是人民币的不断升值,对我国的制造业,特别是以出口为主的手工制造业,如家具业和玩具业,成本不断增加,利润却在不断地减少,企业的生存面临危机。

(四)市场需求减少,销量下降。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全球经济陷入衰退,国外的购买力在不断地下降,市场需求在不断地减少,同时国内市场并没有打开。销量持续减少,但相对成本在增加,使企业很难在短时间内有足够的流动资金来维持企业的运行,有些资本额比较小的企业面对的只能是破产。

(五)国内相关经济环境的不利。次贷危机中的我国制造业刚好处在一个适应全球经济发展期和整体产业的自我转型期。在这期间,能源消耗型、劳动密集型、环境污染型的企业首先受到冲击,次贷危机对于我国东南沿海存活在价值链低端的制造型中小企业而言是雪上加霜。

二、我国制造业应对危机的有效选择

在金融危机中,制造业面临巨大的挑战。“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在机会和困难面前,我国制造业所要做的是:

(一)向成本更低的地区转移。大量的国际制造业进入我国,考虑的第一重要原因,是低成本因素。而我国制造业成本的提高,势必会使这些企业未来向成本更低的国家和地区转移,如从中国沿海地区转向内地,从中国转向越南等。但是,这一策略的使用有很大的局限性,因为转移本身需要高额的成本,还涉及到低成本地区的法规、人力资源等诸多问题,而且转移会最终导致低成本地区制造业成本的提高。

(二)从低成本走向自主创新。作为长期高度依赖国外技术、贴牌代工的沿海外向型制造业,在看似轻松地获得国际分工报酬的同时,自我创新能力、自有品牌开创能力却发育不良或日益退化。在国际市场逐步萎缩、低廉劳动力成本优势逐步丧失之际,转型也好、升级也罢,都将带来刻骨铭心的阵痛。但阵痛好过死亡,珠三角制造业必须直面这场挑战,向创新要效益,以科技创新获得发展新动力、以管理体制创新降低市场成本、以品牌创新赢得新的市场空间。

(三)深度挖掘国内市场的价值。内贸市场曾经因为诚信不足、账期长等原因让很多企业投身见效更快的外贸市场。不少企业在盯着国外市场的同时,几乎遗忘了我们这个本身有13亿人的庞大市场。随着外贸市场经营日益艰难,不少有先见之明的企业选择回流国内市场。在全球市场上,跨国公司凭借强大的品牌优势,已基本瓜分了发达国家主流市场。在新兴市场中,中国市场已成为新的兵家必争之地。不过,中国市场特殊的二元化结构与早期准入限制,使庞大的中国市场还处于方兴未艾的发展阶段。在这方面,深谙中国市场竞争游戏规则的本土企业还有着一定先发优势。

(四)提升产品品质,树立品牌意识。树立全面的品牌与营销共同发展意识,通过颠覆性的品牌营销,打破市场上原有的竞争秩序,突破后来者面临的营销困境,用品牌拓展大市场,快速超越竞争对手,进而成为市场的领导者。

关于质量核定标准,我国在这方面比较薄弱,而工业发展成熟的欧美已经在各个行业设定了标准。要想持续向这些市场出口产品,向他们的要求靠近是企业必须迈出的一步。

(五)运用避险类支付、结算和衍生工具规避金融风险,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随着人民币升值幅度的加快,企业应逐步增强运用避险工具锁定汇率升值风险、规避汇兑损失的意识,运用避险类支付、结算和衍生工具,如贸易融资、运用金融衍生产品、改变贸易结算方式、提高出口产品价格、改用非美元货币结算、增加内销比重和使用外汇理财产品,等等,主动规避风险,减小人民币升值对出口企业的影响。

(六)实施精细化管理,向管理要效益,实现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全面实现管理信息化,可以真正帮助企业在理顺内部管理的基础上,实现有效的成本控制、实现生产制造和物流供应过程的可视化和可追溯、实现生产现场信息的及时反馈,有效监控产品质量、设备,加强与供应商的协作,提升对客户的服务水平,强化对人力资源的管理。充分利用企业已有的信息系统和数据资源,将数据有效化、有序化、合理化,并充分利用,实现产品设计制造和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就是最低成本的投资和最具显效性的投资。

三、金融危机给我国制造业的机会与启示

(一)金融危机中我国制造业的机会。随着次贷风暴的渐次深化,次贷风暴衍生的全球金融危机已经对实体经济造成一定影响。次贷危机对中国制造业的影响,可以从两方面分析:一方面在全球经济放缓的大背景下,制造业相关部门外部需求将有所减弱,部门行业产能面临调整;另一方面促使全球制造业的重新布局,在生存和利润的压力下,西方国家的制造业将加速向亚太新兴市场转移,这务必推进中国产业部门尤其是制造业结构的优化。

由于美国爆发次贷危机与西方经济形势的持续恶化,发达国家的制造业将遭受战后以来最惨重的打击。西方国家制造业的不景气,有助于我国“世界工厂”的形成,给我国制造业发展带来历史性发展契机。目前,尽管我国宏观经济同样面临周期性下滑趋势,但制造业的景气程度还是保持在较高水平,特别是上市公司的利润率远远高于美国和欧洲等制造业大国的水平。因此,在次贷危机的产业格局调整中,我国将强化制造业中心的地位,并在近期内很有可能取代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制造基地。我国制造业所要做的是在这次格局调整中,发挥自己的优势,把握机会,努力把制造业做大做强。

(二)金融危机给我国制造业的启示

篇(6)

此前大约两三年时间,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一直是媒体聚焦的热点之一。但就具体产业、具体企业来说,绕不开的话题是:产品向何处升级,企业向何方转型?

有人说,答案很简单,产品向高端升级,企业向高科技转型。问题是,升级、转型的基础条件是否存在?升级、转型之后所生产的产品是否一定有更高的利润?升级、转型之后的产品市场空间会不会更小,竞争更激烈?

经济学家樊纲就认为,中国还应该深耕中低端制造业。因为从市场结构角度来讲,制造业对发达国家来说是夕阳产业,而对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来说,各个行业都是朝阳产业。从皮鞋、袜子到钢材、水泥,这些制造业都有大好发展前途。

在他看来,中国和涵盖40亿人口的新兴市场国家都在发展,并且其中七到八成的消费者都是低端消费者——在经济发展初期,国家需要大量的制造业产品来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消费者则需要消费大量制造业产品。而中国已经拥有了非常好的制造业基础,既然中低端消费品市场才是最大的市场,现在我们拥有这个市场,又为什么要放弃?

一个简单的道理是,有些产品皮鞋袜子、高楼大厦、钢材水泥是没办法或者不需要直接在高端产业中生产出来的。只要市场需要钢材水泥,如果中国不生产,其他国家就会生产。皮鞋袜子也一样,中国不生产,其他国家也必然就会生产。放弃制造这些中低端产品就相当于把制造业的机会拱手让于他人。

只有落后的生产方式,没有落后的产业;只有企业低利润,没有产品低利润率。中国制造业真正的问题是专注不够、积累不够。以皮鞋、袜子为例,意大利历史上几代人甚至十几代人都专注于制作皮鞋、袜子,展现给世人的是皮鞋袜子的高端品牌。毕竟通过数十上百年的积累沉淀,他们经验更丰富,生产更专业,具备不断创新的顺理成章的条件——这就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篇(7)

一、不同经济体的制造业复苏背景与条件

(一)不同经济体的制造业复苏基础存在差异

尽管欧美国家长期“去工业化”,但制造业基础和技术开发能力仍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占据全球制造业的产业链最高端。美国是当今世界制造业头号大国,制造业占全球份额超过20%。新兴市场国家的制造业总量在全球份额日益增加(其中,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加工厂”),但主要从事劳动密集环节生产,大多数行业技术含量不高,附加值偏低,处于全球制造业产业链的中低端位置。

(二)不同经济体的制造业复苏动力存在差异

欧美国家复苏的动力包括:一是创新引领。欧美国家科技领先世界。近年来,这些国家进一步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加快对新兴技术和产业发展的布局。英国重点发展超低碳汽车、生命科学和医药以及尖端制造业;法国政府建立“战略投资基金”,主要用于对能源、汽车、航空和防务等战略企业的投资与入股。二是出口和投资拉动。在消费不振的情况下,欧美国家力图通过出口和投资拉动制造业复苏。美国政府出台制造业促进法案,包括大规模投资清洁能源、道路交通、改善宽带服务等,总投资达170亿美元,并制定有关政策刺激制造业出口。

新兴市场国家的动力主要来自于:一是“创新跟随”。新兴市场国家创新水平落后发达国家,在将来相当长一段时期除了还以劳动力成本优势赢取市场外,通过模仿创新和集成创新促进本国制造业发展。二是通过内需带动发展。过去相当长一段时期,新兴市场国家的发展很大程度依赖于欧美国家的产业、技术转移和产品消费。未来一段时期,面对欧美发达国家进口需求减弱和“再工业化” 的推进,新兴市场国家将更多转向扩大国内需求,依靠国内的投资和消费推动制造业快速成长。

(三)不同经济体的制造业复苏存在的问题和障碍

不难想象,欧美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在发展制造业的道路上都将面临一定挑战。对于已经处于全球产业链最高端的欧美国家来说,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难度较大。一是产业转型成本高。欧美国家制造业复苏需要改变传统生产方式,重新选择产业。欧美国家已经处于全球产业链的最高端,超越自我往往是最艰难的事,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难度大。欧美国家还存在劳工成本高企问题,以及长期的虚拟经济发展使得从事制造业生产的技术工人严重缺乏的问题,使其产业转型的成本较高。二是国际金融危机、债务危机给各国政府留下的巨额财政赤字也加大了欧美国家的政策执行难度。三是发达国家过度依赖消费的格局依然没有改变,投资不足,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难度加大。

新兴市场国家的问题和障碍包括:一是发达国家将采用更多保护措施来维护“再工业化”,从而新兴市场国家面临发达国家的资本和技术封锁、贸易保护。二是产业转型压力和难度增加。新兴市场国家的发展转向内需拉动,从而国内市场的产能过剩问题会更加严重,加上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环境、能耗、资源等约束日益严重等问题,产业转型升级的压力将越来越大,但由于技术等难以在短时期取得突破,升级的难度加大。此外,大多数新兴经济体同时也是发展中国家和转轨国家,三重身份叠加增加了产业转型的复杂性和难度,从而对制造业复苏的整体性、综合性和系统性提出更多的需求。三是由于经济复苏的基础还不稳固,一些新兴国家政府政策导向频频调整,如中国为抑制通货膨胀,货币政策紧急调向,一些在金融危机期间实施的财政刺激政策逐渐退出,这将导致未来经济增速放缓。四是主要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发展或多或少面临各自的结构性缺陷,容易为未来的制造业复苏造成障碍,比如俄罗斯的经济增长以高油价为基础,一旦国际油价下跌其经济增长将受到限制;巴西低储蓄率造成经济自我生长能力较弱;印度投资环境差使得吸引外国投资困难,制造业竞争力较弱。

二、不同经济体的制造业复苏路径差异

未来,欧美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的制造业发展路径差异较大。欧美国家的路径是“重点发展”。其“再工业化”将不再走大规模工业制造的道路,而是寻找能够支撑未来经济增长的高端产业,集中在创新最活跃、附加值最高的产业领域寻求突破。以美国为例,其“再工业化”的主要领域将集中在高端信息技术产业、精密仪器和能源装备制造业。

新兴市场国家还在尚未完成的工业化进程中努力前行,产业升级和调整的空间非常巨大,劳动力优势明显,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制造业各领域都需要全面推进。但为了不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失去先机,新兴市场国家往往也会在某些高端领域争取突破,因此,其发展路径将是“全面推进,重点突破”。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目前正处于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的关键时刻,制造业大多处于价值链低端、附加值低,迫切需要向产业链高端转移、向“中国创造”转型,不断提高制造业竞争力。

三、不同经济体的制造业复苏战略重点与对策措施

尽管发达国家和新兴国家制造业复苏的基础、动力、问题、障碍和路径存在较大差异,其制造业复苏的对策应有一定的差异,但全球经济已越来越成为一个紧密的结合体,全球制造业复苏不能简单的依靠哪一种经济体的单独努力,必须依靠发达国家和新兴国家的相互协同与合作。9月公布的制造业活动调查结果显示,今年8月,欧美多国采购经理人指数创下两年来新低,七国集团和金砖国家等世界主要经济体第二季度的商品贸易增速大幅放缓,全球制造业增长疲弱,世界经济复苏前景风险渐增。为尽快实现全球制造业复苏,欧美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应进一步增进互信与合作。

对于发达国家而言,首当其冲的是要更加重视创新引领。通过对欧美等国“再工业化”战略的具体导向进行分析,不难发现,发达国家重振制造业的努力并不仅仅是恢复传统制造业的实力,而是无一例外地把竞争的重点放在了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上。这就要求全球制造业复苏必须紧密依靠创新引领和推动。为此,要切实加大创新投入、加强载体建设、构建顺畅的产学研合作机制、促进科技创新与金融信贷的结合,推动创业投资产业发展,从融资、税收等方面出台扶持创新创业的政策,扶持中小型科技创新企业成长,努力提升创新对制造业复苏和发展的引领和带动作用。

对于新兴国家而言,若想实现“全面推进,重点突破”的发展路径,就必须要高度重视培育和延伸产业链。各国在促进制造业复苏的同时要十分注重产业链的延伸配套,构建完整的产业链和自主生产网络,形成自己的产业特色和产业优势。通过积极培育本土产业链,加大对研发设计、高端制造等环节的投入力度,构造完整的产业链,大力提高产品附加值。同时,积极构建以互补性分工为基础,通过相互依存的生产关系、相互联系在一起的自主生产网络,增强本国大企业、大集团对全球产业链的主导与控制能力。促进跨国生产网络、金融网络和流通网络之间的有效链接。

重要的一点,发达国家和新兴国家之间要加强政策之间的协调。在出台强有力的政策措施支持制造业加快发展的同时,加强各国政策之间的沟通和协调,发挥全球治理机制在生态、环保、资源、气候等全球重要议题上的关键作用,为全球制造业的加快复苏提供良好全球治理环境。特别是发达国家和新兴国家之间需要进一步加强探索和合作,减少摩擦,增强合作与互信,优化全球制造业复苏的治理环境。在这方面,发达国家要承担更多的责任,而不是将责任和负担转嫁给其他国家。要注意避免各种形式的本位主义和保护主义,破解制造业复苏的各种体制机制障碍,促进世界经济朝着更加均衡和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