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9 16:16:47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合规风险防范措施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词】PPP模式;公路工程;风险管理
1公路工程PPP项目风险概述
PPP项目一般实施周期长、前期工作量巨大、资金投入量大、利益相关方较多,相较于传统现汇项目,其管理难度更大,面临的风险更为复杂。现以公路工程PPP项目的全寿命周期为主线,项目面临的重要风险概括为:(1)前期风险(合法合规性、征地拆迁、审批延误等风险);(2)建设期风险(筹资风险、技术风险、工程建设类风险、工程变更风险等);(3)运营期风险(运营标准变化、市场需求变化、收费变更、税务等风险);(4)交付风险。本文主要结合公路工程PPP项目特点,就合法合规性风险、融资风险、工程建设类风险、运营维护风险、税务风险进行分析和研究。
2合法合规性风险
2.1风险内容
合法合规性风险内容指由于项目报批、规划、招采、报建等环节程序的合法性,以及项目实施模式包括项目投资回收的保障模式,税收、土地等优惠,补偿政策等的合法性。合法合规性文件的不完善宜导致项目实施障碍甚至停摆等风险。
2.2风险案例
案例A:某公路PPP项目的一座大桥跨四级航道,施工图设计后,业主未办理航评手续。该项目主桥桥墩施工完成后,市航道管理部门下发了停工通知,要求办理航评手续。由于航道由四级调整为三级,大桥的通航净宽和净高不满足70m×7m的管理要求,桥梁的主桥位置需要抬高,大桥施工因此停工数月,工期和经济损失较大。案例B:某公路PPP项目已办理环评手续,项目进入施工阶段。环保执法单位在检查过程中发现,该项目在环评策划中,混凝土、水稳、沥青和梁板均考虑外购,未考虑相关临时工程(搅拌站)的环境评价。因项目实际施工需要现场建站,生产混凝土等材料,由于环保手续有瑕疵,不能按时建站,严重影响了工程进度。
2.3风险防范措施
结合上述内容,关于合法合规性风险的防范措施有以下3点:1)社会投资人应高度重视合法合规性手续,不仅要满足项目有手续,还要检查相关手续是否完善,和项目的实施是否匹配。2)若项目的合法合规性手续有瑕疵,应及时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完善相应手续,避免对项目产生负面影响。3)在合同谈判的过程中,建议约定项目合规性风险由政府方承担,包括项目立项、报建等各个环节审批的获得,以及项目采购方式、政府担保、优惠政策、补贴方案、政府方参股下的项目公司组建等的合法性负责,若因合规性问题导致项目终止、进度延误、成本增加等不利影响,由政府方承担该风险并对社会资本方进行合理补偿。
3筹资风险
3.1风险内容
筹资风险是指由于市场原因或社会资本方自身资金实力、融资能力变化、融资结构设计不合理导致的资金筹措困难,从而影响项目正常实施的风险。
3.2风险案例
案例C:某公路PPP项目中标单位为某央企的三级公司,项目资本金及融资额在建设期不计回报,在运营期的回报率为4.9%,项目条件一般。随着市场资金面的紧张,综合考虑到该央企三级公司的资信,按照4.9%的利率,多家银行均不同意放款,该项目最终因筹资问题导致项目失败。案例D:某公路PPP项目,总投资约10亿元。资金来源共3个渠道,项目资本金占25%,省补资金占20%,银行融资占55%。由于省交通厅综合计划部门全盘考虑,新项目实施第一年往往投资金额较少,年初在审批全省各项目省补资金计划时,该项目批复的金额非常少。由于项目资本金多用于前期费用,先期实施的子项目省补资金占比较大,省补资金拨付的滞后已影响到项目的正常投资节奏,项目面临资金短缺的风险。
3.3风险防范措施
结合上述内容,关于筹资风险的防范措施有以下3点:1)在项目的运作和推进过程中,注重项目的合法合规性手续,同时,完善项目审批、招投标、成立项目公司等各项流程,以满足金融机构的审查要求。2)根据项目实际,综合考虑宏观经济、投资模式及资金渠道等综合因素,通过合理资本结构和多元化的筹资机制,缓释财务风险,保障项目筹资活动的顺利进行。3)社会资本在参与PPP项目的社会竞标活动中,应充分考虑自身的筹资能力以及融资财务费用,理性参与市场竞标,避免资金财务费用倒挂的现象发生。部分建筑企业应转变传统现汇项目的观念,不仅要考虑施工效益,还要重视项目总投资及资本金的内部收益率、投资回收期等指标【1】。
4工程建设类风险
4.1风险内容
工程建设类风险是指在工程建设阶段,社会资本面临的工程质量、进度、安全、环保以及工程造价等方面的风险。工程建设阶段的风险防范是PPP项目管控的关键,是保障项目产出质量满足建设期产出规范的重要手段。
4.2风险案例
案例E:某公路PPP项目由于前期进度滞后,为保障年底通车的节点目标,项目部采取赶工措施在冬季施工沥青混凝土。由于温度较低且保障措施不足,在试通车期间,混凝土路面出现大面积的病害。因质量问题需要整改,该项目交工验收推迟,项目运营因此受到影响。
4.3风险防范措施
结合上述内容,关于工程建设类风险的防范措施有以下3点:1)项目公司要优化施工组织模式,同时优先选择具有较强资信和工程能力的总承包商和承建商来负责项目的工程建设,确保项目管控水平,保证项目产出质量满足要求,最大限度降低工程建设的完工风险。2)项目公司要加强工程管理力量,提升工程质量、进度、安全以及造价等方面的管控水平,保障项目产出物的质量要求。如项目公司要深入参与工程设计变更审批程序,要防范设计变更降低工程质量等级现象的发生。3)项目公司要强化过程管理水平,加强与项目各参建单位、各行业主管部门的联系,保障项目管理始终处于较高水平。在项目管理过程中,基本锁定项目的质量水准(竣工为优)、安全标准(符合平安工地要求)、进度节点(按期完成)、造价水平(规范有效),最终保障项目产出物的高质量。
5运营维护风险
5.1风险内容
运营维护风险是指项目在运营期,因运营标准变化、市场竞争、市场需求变化、收费价格风险等因素,导致项目运营维护的收入和成本发生变化,从而影响项目投资回收的风险。
5.2风险案例
案例F:某公路PPP项目,设计标准为二级公路标准。在该公路通车以后,实际车流量远超设计预测量,项目公司在道路维护保养上的投入远超预期,但由于道路维护保养费用在签约时是锁定的,项目公司面临道路维护保养亏损的风险。
5.3风险防范措施
结合上述内容,关于运营维护风险的防范措施有以下两点:1)在项目可研阶段,社会资本方要充分识别影响项目运营的因素,可委托专业机构进行预测和评估。通过PPP项目合作模式的调整,在一定程度上规避项目运营的不确定性风险,保障投资人的利益;通过风险因素的预先识别,在合同中对相应风险予以安排具体措施。2)项目公司需要强化项目运营能力,提升项目运营管理水平,最大程度按照合同约定的标准向政府方提供优质的公共产品和服务,满足绩效考核要求,防止或减少因绩效导致的扣费。同时,项目公司在运营期内需细化管理,针对运营条件变化等情况,做好运营期间的索赔管理工作。
6税务风险
6.1风险内容
税务风险是指在项目的全生命周期内,在项目公司设立、建设运营直至终止的各个阶段,因税收政策变化、项目公司设立模式不同、税务认定等原因,引起税务成本的变化导致项目效益发生变化的风险。
6.2风险案例
案例G:某公路PPP项目,建设期2a,运营期15a,项目享受“三免三减半”的税收政策。项目建设周期短,运营周期相对较长,成本一般需要很多年以后才能回收。一方面导致有效的优惠政策因为建设期无运营收入来源而享受不到政策,另一方面加大了企业后续运营期间税收政策变动带来的风险。
6.3风险防范措施
结合上述内容,关于税务风险的防范措施有以下3点:1)在项目可研阶段,社会资本方在进行税务测算时,要考虑不同税务处理对项目盈利水平的影响及其敏感性。要加强与主管税务机关的沟通,避免因对涉税事项的不同理解,导致项目公司在投入运营后实际发生的税收成本超过期初预测【2】。2)项目公司要做好项目的税务筹划工作,应对项目实施中可能存在的涉税环节做到全面了解,掌握各项涉税风险并做好应对措施,确保PPP项目各个阶段平稳运行,将税务风险降到最低。3)社会资本方需要在与政府的协议中对税收规范性规定发生变化的风险进行明确约定,即由政府方承担或者作为社会资本方调整运营收费的依据。
7结语
综上所述,在公路工程PPP项目全生命周期的风险管理工作中,一方面,社会资本方要和政府建立密切的合作伙伴关系、科学的风险分担机制与利益共享机制;另一方面,社会资本方要加强风险管理工作,针对公路工程的特点,系统地进行风险的识别、评估和防范,通过科学、系统的风险管理工作,在事前、事中和事后采取相应措施,保障项目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关键词] 内控视角 农村商业银行 操作风险 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 F8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5)05-0015-02
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发展历程较短,《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指引》要求商业银行建立与本行发展相适应的风险管理体系,合理评估、控制操作风险。因此,如何加强操作风险建设,提高银行的风险防范水平,是商业银行需要探索和研究的重点课题。
1 强化内控意识,创造良好操作风险文化氛围
银行无法对每项操作风险都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更多风险防范是依靠操作人员自觉地规范操作,因此,需要营造良好的风险文化氛围,增强职工内控意识,使全体职工能够自觉地参与到内控管理中。具体可从以下方面努力:
首先,充分发挥银行管理人员在风险管理中主导作用,确定风险管理目标,加强银行文化建设,提倡爱岗敬业、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银行管理层应该保证风险管理文化的持续性和发展性,将风险文化融合到银行业务操作流程中。银行高级管理层是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主要负责人,因此,需要对管理层的操作风险管理达成共识,并在实际工作中贯彻落实,严格执行各种内控措施,降低银行的操作风险。
其次,要求银行全员参与操作风险管理文化建设,如果管理层不参与风险文化建设,不利于职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甚至起到负面作用,管理层对操作风险管理和内控管理的态度直接关系着银行操作风险文化的发展,管理层需要制定科学的防范措施和内控措施,加强操作风险管理,保证内部操作风险管理信息的畅通,增强职工的责任感,提高职工的专业素养,降低风险发生率。
最后,银行作为企业,其经营目的是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银行具有经营货币的职能,经营风险越大,收益越高。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银行为了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忽视风险防范和内控管理,则会增加操作管理风险,引发严重后果。因此,银行应该正确认识和处理风险防范和经济效益间的关系,树立“先内控管理后业务发展”的理念,制定科学的激励考核机制,增强职工合法、合规的操作意识,合理控制操作风险。
2 完善内控措施,提高银行操作风险管理职能
银行在制定内部控制措施时,需要坚持“职责分离,岗位制约”的原则。根据近几年我国银行发生的重大操作风险事件可以看出,银行普遍存在监督失效、一人多岗、业务一手清等问题。在内控管理过程中,没有遵守这一原则,导致内控制度形同虚设,给不法分子提供了违法操作的孔隙。为了提高内控措施的有效性,银行需要加强内控管理,建立健全内控措施。
2.1 商业银行应该根据内部各岗位制定统一标准的岗位卡片,明确岗位职责和风险防范范围,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政策、规章制度以及监管要求,严格遵循内控管理要求和操作流程,让职工了解自己的岗位职责,在日常业务处理过程中,依法抵制不合规行为,规范业务行为。
2.2 商业银行需要建立完善基层机构风险经理派驻制度,风险管理经理对上级委派机构负责,派驻机构独立于经营机构,对银行进行风险管理和内控管理,监督银行职工认真履行职责,规范职工行为,强化基层内控管理,降低操作风险。
2.3 我国商业银行基本都是以部门银行管理为主,责任不明确,一旦出现问题,上下级和各部门会相互推诿责任。因此,商业银行需要重新梳理操作流程,将部门管理变为流程管理,创建新的内控体系,保证各机构、各部门职权清晰、职责明确,从而进行有效的内控管理。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岗位监督、提高内部管理有效性、明确岗位职责、加强业务审核授权等措施,将全体职工纳入到内控管理中,提高内控管理的有效性,合理规避风险。
3 强化内控执行,提高银行风险防范能力
由于操作人员有章不循而造成重大操作风险的事件比比皆是。如果银行制定了科学系统的制度,但没有贯彻落实,制度则毫无价值可言。内控制度执行不到位是造成银行风险损失不断的主要原因。只有解决制度执行层面的问题,才能有效地防范风险。
首先,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保证各岗位操作人员做到有章必循,严格执行各项措施。通过有效的激励手段,使职工感受到按章操作带来的回报。激励形式各种各样,有物质层面的,有精神层面的,如果将激励机制和职工个人职业规划结合起来,能充分发挥激励效果,对职工而言,激励价值更大。
其次,屡查屡犯问题是银行内控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执行不到位。因此,银行需要建立完善的违规问责机制,制定具体的问责流程和问责标准,建立完善的职工档案管理制度,树立违规必惩的观念,规范职工经营行为,保证其按章操作,强化内控执行,彻底解决有令不行,遏制屡查屡犯的行为。
最后,建立对经营业务持续性检查,对一线形成强有力的内控压力。一方面,利用监控录像进行实时监控,让职工感受到监督的压力,从而自觉遵守规章制度,促进有效执行。另一方面,需要建立完善的风险预警体系,设置风险预警模型,建立一张强有力的内控风险监控网,及时找出风险隐患,加强对职工行为的监控。
4 建立健全内控信息机制,及时防范风险
商业银,行建立完善的内控信息机制,拓展信息渠道,有助于操作人员及时掌握风险动态,并制定针对性风险防范措施,完善风险防范和内控管理手段,及时将信息传达到业务一线,不断提升操作人员的内控管理能力和风险意识。但是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内控信息机制还不够完善,管理手段比较落后。因此,商业银行需要拓展信息交流和反馈渠道,保证及时、准确、有效地传递信息,防范各种操作风险事件的发生。
4.1 创建各部门和分支机构间的内控信息与共享系统平台,保证操作人员能够在第一时间获取有效的风险防范信息,让各级管理人员能够交流内控管理经验和风险防范措施,强调当期重点风险管理,了解外部风险管理形势,从而为各级人员开展内控管理,提高风险防范水平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持。同时,让职工了解操作风险状况,及时改善,不断提升自身风险识别能力和防范能力。内控信息与共享系统平台还需要设置风险防范交流平台,鼓励和支持内控管理人员交流内控管理经验以及业务操作疑问,从而调动职工参与内控管理的积极性。
4.2 建立健全公开信息披露机制,及时公布本机构的风险管理信息,使其他办理同样业务的银行能够了解本业务中存在的风险信息,从而提前做好风险防范准备。如果各家银行都隐藏风险信息,则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因为信息不对称,便于不法分子进行欺诈行为。因此,各银行需要建立健全风险信息披露机制,认真履行披露职责,有效防范风险。
4.3 建立完善的信息反馈机制,明确信息反馈职责,保证机构发生风险事件时,能及时反馈,防止机构隐瞒风险事件,保证管理层能够全面、及时掌握风险状况,找出风险成因,并针对风险案例进行风险识别和评估,从操作流程和制度的角度制定有效的风险防范措施。同时,根据风险事件中的违规操作行为,编制教学案例,总结经验,对操作人员起着警示作用。建立科学系统的信息交流和反馈机制,有助于提高信息传递的时效性,及时防范操作风险。
5 加强内控监督审计,减少人为引发的操作风险
应该对银行内控管理的总体有效性实施持续性监督,将关键性风险监督纳入到银行日常管理中。在各项关键性风险中,人为因素是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关键性人员,比如客户经理、理财经理、基层负责人或者业务经理等都属于高危人群。由关键人员引发的操作风险事件的危害远远大于一般操作人员,所以,关键人员是内控管理的重点对象。但是我国商业银行赋予关键人员更多权利的同时,还未建立相对应的监督机制。因此,银行需要加强内控监督审计,尤其是风险频发的重要岗位人员监督审计。
5.1 加强对关键人员和重要岗位的监督,可以通过飞行检查或临时突击检查等方法,加大对基层内控制度执行的监督力度,保证操作人员能够按章行事,合规操作,减少由人为因素引发的风险损失事件。
5.2 贯彻落实各项监督审计规定,加大对关键人员违规行为的惩罚力度,不管职位高低,有责必罚。同时,可以利用同行业的典型案例开展警示教育,深入分析案件,使操作人员能从中得到经验和教训。针对违法违规行为中的薄弱环节,可以提出整改意见,及时解决问题。
6 总结
综上所述,商业银行不要不断强化职工的内控意识,创造良好操作风险文化氛围,完善内控措施,提高银行操作风险管理职能,强化内控执行,提高银行风险防范能力,建立健全内控信息机制,及时防范风险,加强内控监督审计,减少人为引发的操作风险,从而有效地降低操作风险。
参考文献
[1]陈晓慧.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状况综合评价及其应用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14,11(8):91-92
一、指导思想
实现廉能风险的前置处理和有效预防,使党员干部廉政风险意识普遍提高,反腐倡廉机制得到深化,机关效能建设得到进一步提高,推动党风、政风和干部作风进一步改进,最大限度降低腐败发生的风险,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促进旅游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廉能管理工作目标、实施范围和主要内容
(一)工作目标。以“查找岗位廉政风险,建立廉政防控机制”为重点,围绕“人、财、物、权”等关键环节和重点岗位,将重大事项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大额度资金使用作为监管重点,通过查找岗位廉政风险点,评估岗位风险等级,制定有效防控措施,完善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图,做到“风险定到岗,制度建到岗,责任落到岗”,形成以工作岗位为点、工作流程为线、监管制度为面,环环相扣的廉政风险防控体系。
(二)主要内容。围绕廉政风险和机关效能建设管理开展工作的内容主要有:档案管理风险点防范、工资管理风险点防范、专项资金风险点防范、财务管理风险点防范和综合工作风险点防范等几个方面。从岗位、股室、单位“三个层次”,通过自查、交叉查、领导点、群众提的方式,认真查找、梳理易发问题的重大事项、重要岗位、关键环节,有针对性地提出防范措施,探索和完善风险点预警教育机制。同时,严格对照机关效能建设考核实施细则,以“三个满意”(党政部门满意、社会各界满意、服务对象满意)为衡量标准,强化监督考核,建立健全机关效能建设,提高机关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切实转变机关工作作风。
三、工作部署
(一)动员部署阶段(2013年4月——5月)
1、制定方案。根据《区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实施意见》的具体要求,结合我局实际,在学习、借鉴、创新的基础上,制定我委廉能管理《实施方案》,明确责任分工。
2、宣传发动。组织全局人员学习区关于开展廉能风险防范管理工作的有关文件、领导讲话精神,明确廉能风险防范管理工作。宣传廉能风险防范的重要性和主要精神,营造风险岗位廉能管理氛围,牢固树立党员领导干部风险意识,加大全民参与力度,在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的基础上,召开工作动员大会。
3、组织机构。在区廉能风险防范指导委员会的领导下,成立我委廉能风险防范推进委员会,具体负责我委的廉能管理组织协调及日常工作。
4、制定工作推进表。根据工作进程,细化每一阶段的工作任务和工作内容,明确每一阶段的责任部门和人员。
(二)风险教育和查找廉能风险阶段
1、清理岗位职权。对照相关法律法规和“三定”方案等规定,本着“职权法定、程序法定”的原则,对本部门本单位所有岗位所涉及的权力事项进行清理,逐项审核确定权力事项的类别、行使依据、责任主体、服务承诺和工作纪律。在理清岗位职权、查找岗位风险同时,对内部各股室和岗位的工作职责和工作流程进行优化和再造,制定职权运行流程图和岗位说明。
2、排查岗位风险。采取自己找、群众提、互相查、领导点、组织评等多种方法,利用举报、投诉、等手段,排查风险岗位在权力行使、制度机制、业务能力、思想道德、外部环境等方面可能存在的廉能风险。重点排查机关内设机构在履行工作职责及业务工作流程中存在的风险,认真查找在目标责任制检查考核,要针对不履行“一岗双责”或履职不到位、不作为、、贻误工作或、违反廉洁自律相关规定、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谋取私利等方面进行查找。要将查找到的廉能风险登记汇总,填写《查找岗位廉能风险情况表》,建立台账,形成廉能风险信息档案。
3、风险等级评估。根据风险点发生的紧急程度、发展势态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分为高级、中级和低级。
4、制定廉能风险防范承诺书。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增强抵御廉政风险的能力,提高在劳动就业、社会保险、人事管理、财务管理、服务群众等方面的工作效能,制定并签订相关责任人的风险防范承诺书和责任书,向社会公布。
5、建立廉能风险信息档案。各股室、单位将查找到的各个层次的廉能风险登记及防范措施汇总后,填写风险岗位廉能风险点及防范措施表。单位领导班子对各个层次的廉能风险情况进行评估后,要明确每个廉能风险点的监控责任人,建立台帐。实行集中规范管理。
6、阶段工作小结。
(三)制订防控措施阶段
分析研究单位及各股室、站、队权力配置和权重配置情况,对于存在岗位廉能风险的权力、权重进行调整、分解或增设监督制约环节,明确各个工作岗位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和业务工作责任,逐一制定本单位各个岗位的《工作职责》。由各股室、站、队对每一个风险点可能引发的不廉洁或违纪违法问题进行认真分析,查找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防范措施,建立防控模式,做到任务明确、责任到人,建立完善的以岗位为点、程序为线、制度为面环环相扣的廉能风险防控机制。前期主要通过政治观、权力观、廉洁从业方面加强党性修养、思想道德建设和制度机制层面主动做好防范,最大限度地从源头排除可能发生的不廉洁、效能低下的隐患。中期通过对各岗位行政行为、制度机制的落实、权力运行进行动态监控。在我委网站上设立廉能风险管理专栏,公开各项工作职责和流程,收集风险点的动态口综合运用监察手段,掌握不同时期的风险重点,充分发挥法律监督的作用,共同形成风险点监督的网络体系并接受群众监督。后期通过对工作效能低下及有明显风险表现的个人及时进行纠错和提醒,防止可能出现或正在演变的腐败问题的滋生。通过设立廉能管理工作举报箱、举报电话,并在重点岗位公布监督电话。对群众有举报、社会有反映、不按规定落实廉能管理规定的,采取谈话提醒、诫勉纠错、责任追究等措施,帮助和督促其及时纠正工作中的失误和偏差。对整改不力的,群众仍有反映的,按照相关规定,予以追究。
(四)检查防范效果阶段
对廉能管理工作进行考核。按照单位自查与上级督查相结合的方式,全面考核廉能工作的落实情况。对风险点出现的一般性问题,由风险点管理责任单位自行处置,采取批评教育、警示提醒、纠正错误等方式进行处理;对风险点出现严重的违法违纪问题,由纪检监察和有关部门依法依纪进行处理。对列入防范管理的风险点实行跟踪管理和监督,要优化防范措施,确保风险防范措施到位;对风险点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认真及时研究,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建立预警机制,风险点出现的问题,要记录在案,列入对干部年度考核的内容。
四、工作要求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开展廉能管理工作,是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努力提升机关效能建设水平建设的一项有力举措。通过开展革命传统教育,以勤政廉政先进典型为榜样,以反腐案例为典型,开展好廉能教育主题活动。结合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开展党风党纪专题教育,增强全体人员的宗旨意识和反腐倡廉意识。
Abstract: Because the socialism market's instability caused the entire economic environment to present many potential risks. This speaking of the enterprise is a huge challenge, adopts the strategy enhancement enterprise anti-risk ability, the optimized current management plan work, passed the crisis in the market risk is the tax affairs risk management basic goal. In view of this point, this article studied the enterprise to implement the tax affairs risk management with emphasis the related question.
关键词:市场风险 税务管理 措施
key word: Market risk Tax administration Measure
企业运作于市场经济就必须要面对来自各方的经济风险,而税务风险管理则是企业在风险下重要的应对措施。因税务造成的风险主要是指企业涉税行为因未能符合税收法规规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税务风险对于企业经营而言,是其市场经营中无法避免的风险,是客观存在的。税务风险带来的不利影响处理经济损失外,还能让企业承担较大的税务责任,不利于企业可持续发展。
一、企业税务风险的形成因素
1、税务筹划因素
企业经常为了减小自己的纳税金额而广泛利用各种筹划策略,但通常情况下,企业税务的各种政策均是在某一经济发展时期制定的,只使用在特定情况下。遇到不同的对象或标准时,这些税务政策就无法起到理想的作用。但企业在制定税务规划时常从主观角度考虑,导致了在对政策理解有误或执行上出现失误,这就给企业因政策适用错误而带来诸多税务风险。
2、管理制度因素
企业防范税务风险必须依赖于内控管理制度的更新,内控管理制度的完整性直接决定了企业防范税务风险的大小。当企业的内控管理制度残缺,缺少全面的税务管理体系时则难以在源头上对税务风险进行防范,这大大降低了企业防范税务风险的效益。此外,业财务人员及管理对对税务风险的认识水平不足,抗市场风险的技术落后,企业自身的财务管理措施不当时,都会造成税务风险防范措施不科学,给企业造成过重的税务压力,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3、税法体系因素
当前我国的税法体系还处于完善阶段,很多财税法律、法规、规章都处在修改过程中,法律法规频繁变动修改使得税收法律出现了很大的差异性,彼此之间出现了矛盾。这类因素也会导致企业的涉税行为违规操作,进一步扩大了企业的税务风险。
二、企业完善税务风险管理的相关策略
1、增强意识,合理应对
税务风险是市场经济中存在的客观物质,其不会随着人们的主观意识变化而消失。而作为企业管理人员,只有不断加强对税务风险的防范意识才能在税务风险出现时制定有效的应对政策。而增强风险意识处理要做好税务风险的防范外,还需要在财务管理方面进行完善,这是企业领导层需要合理对待的经营问题。除了财务人员对风险重视外,还要引导企业全体职员的重视,在内部形成上至企业领导,下至普通员工的全面的税务风险意识,认真对待每一次重大业务的税务风险评估,在每个环节上把握好风险防范工作,争取把风险“大事化小,小事化无”。
2、构建体系,完善制度
企业要想有效地抵抗防范税务风险,就应该结合自身的运营状况建立起立符合实际发展的税务风险管理体系。依据《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指引(试行)》的相关内容,不断完善税务风险管理的信息及交流制度,弄清与税务有关的信息情报,加快风险信息的传播输送,让企业在第一时间掌握市场行情,保证企业税务管理部门能够及时和董事会、监事会等企业管理层展开交流,制定有效的风险抵抗防范措施。而企业税务风险责任制的构建也是一项抗风险策略,让生产经营中各环节的职员能做好风险防范工作。
3、控制风险,降低损失
风险防范策略主要用于风险发生前期,当风险真正到来时,企业必须要迅速分析且制定应对措施,将损失控制在最小。主要工作包括:控制风险损失,结合相应的措施控制税务风险带来的经济损失,将企业损失控制在最小范围。调用资金,资金储备优势是抵抗风险的重要手段,企业需同银行加强合作,在风险中发生资金周转困难时可立刻筹集资金缓解压力。
4、依靠法律,加强联系
企业必须要对税务机关工作的运行流程熟悉掌握,在日常交流中加强与法律部门之间的联系,尤其是在遇到突发事件时必须在税务机关的允许下才能实施处理措施。对于企业制定的税收筹划规划,也只有在得到主管税务机关的审批才能合理实施,这在防范税务风险中是很重要的。而作为法律部门也要对企业做好政策引导,使其不断完善税务管理措施。
三、结语
综上所述,企业在日常经营中必须将税务风险控制作为重点内容,通过多方面的规划调整来制定适合市场发展的风险防范策略,这是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增加经济效益的重要方式。
参考文献:
[1]国家税务总局.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指引(试行)[S].2009-5-5
1引言
风险无处不在,任何企业的任何形式的投资都会面临或大或小的风险。因为母国和东道国属于两个不同国度,与母国相比,东道国的风俗习惯、当地人民生活习惯、宗教信仰以及自然环境等有着很大区别,对于这些当地特有的因素,管理者和海外职工无法完全掌握,所以,比起国内投资,企业在进行海外投资时所面临的宏观环境更加复杂多变,所承担的风险也更加突出,那么,什么是海外投资风险?根据已有研究,可将海外投资风险定义为:企业在国境以外直接投资所获得的利润偏离预期结果的可能性,以及导致企业海外投资运营变动或者降低企业盈利率的可能性。
目前,在海外投资风险方面,国内学者所进行的研究比较深入,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海外投资风险影响因素的单因素研究、海外投资风险影响因素的系统研究以及海外投资风险的防范措施等方面。
2海外投资风险影响因素的单因素研究
陈世贵从交易风险、折算风险、经济风险(即汇率变动)三个层面提出了我国海外投资外汇风险的防范措施。[1]韩涛、郝洪认为对于汇率风险合理有效的管理可以很大程度上降低财务风险,从而大大增强我国石油企业跨国经营的综合竞争能力。[2]舒先林重点研究了跨国石油投资的经济风险,认为经济风险主要根源于国际石油市场经济要素分离的基本矛盾,提出了通过实现中国石油安全的国际化战略来规避经济风险。[3]丁君风认为跨国公司的政治风险是指由于东道国的政治环境变化而引起跨国公司理财上的不确定风险,其实质是国家风险因素中的政治影响因素层面在跨国投资活动中的反映。[4]徐凯、王定贤对海外投资并购中的法律风险按照海外投资并购战略确定及计划阶段、并购实施阶段和并购后整合三个阶段进行了分析,认为在海外投资并购实施阶段的法律风险主要出现在尽职调查、合同谈判、融资、签约后交割的过程中,在海外投资并购后整合运营阶段的法律风险主要出现在海外分支机构的设立、劳工和安全和环境保护问题、公司治理及管控参与和“国有化”风险方面。[5]王晓静从微观角度研究了企业海外投资的经营风险,认为风险源于采购―投入的风险、生产过程的风险和产出―销售的风险。[6]
3从整体上系统分析海外投资风险,进行风险识别王文创、陈泰锋指出,中国企业海外投资主要面临投资风险、管理风险、财务风险和非商业风险,并将汇率风险划分在非商业风险的范围,认为中国企业在经济不发达、政治波动剧烈、对外汇进行管制的国家汇率风险较大。王凤丽认为中国企业海外直接投资风险源于国际政治环境不稳定、国际经济环境不稳定、自身经验欠缺和风险管理意识的缺乏,防范这些风险需要做到:发挥政府及有关部门的作用,重视对外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强化风险防范和风险管理意识,审慎使用并购方式,苦练内功,注重策略,掌握并购技巧等。[7]林婀苗、庄礼伟对政治风险和经济风险所包含的风险因素进行了分类,政治风险因素包括:东道国的政府质量与政治风险,东道国的政府控制与管理因素,东道国资源质量与资源风险,东道国人民对投资国的印象指数。经济风险因素包括:东道国国民收人及财富分配状况,东道国的宏观经济政策与宏观经济指数,外汇汇率的波动,劳动力供应及其成本,当地居民的消费能力与消费倾向,来自第三国的经济冲击,国际市场上的供求关系,竞争对手的实力与竞争策略,原材料的供应及其成本。[8]李友田、李润国、翟玉胜重点研究了中国能源型企业海外投资的非经济风险,从风险来源的角度把非经济风险细分为政府干涉风险等8种风险,并提出了中国能源型企业应对海外投资风险的策略。[9]范秋芳、戴秀芝等认为中国石油企业海外经营面临着地缘政治风险、政策法律风险、国际竞争风险和跨文化管理风险,因此中国石油企业跨国经营过程中应加大力度开展石油外交,尽可能了解和熟悉资源国法律法规政策,加强国际合作并且发挥企业文化的融合功能。常城、李萍、李慧认为中国石油企业海外投资贸易所面临的国家风险主要体现在政治风险、经济风险、文化风险、自然灾害与突发事件风险四个方面。刘旭从企业的视角,以风险的直接性和间接性对投资风险进行区分,认为中国石油企业在俄罗斯和中亚地区进行油气投资时,面临着宏观和微观的投资风险,宏观风险体现在资源、市场、投资环境方面,微观风险体现在财务、社会方面,同时提出了应对投资风险的主要原则。
4海外投资风险的防范措施
陈玲基于投资主体的资产被征用之后以及其投资前后等角度来提出解决跨国公司的海外直接投资国家风险问题的防范措施。樊云志、王炜瀚认为基于我国油气海外投资货币主要是美元,我国油气海外投资必定受到美国金融服务制裁相关法律法规的制约,我国应采取完善的风险管理手段来防范这种制裁。许慧、胡曲应、许家林对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现状进行了解析,提出中国企业海外投资风险的防范措施以及加强监管的政策性建议。郜志雄、朱占峰通过全面分析我国石油工业1992―2011年海外投资的历程,指出我国石油工业海外投资存在以下问题:对外投资管理重审批、缺监管,海外投资没有战略规划、缺少有效的考核评价体系,受到非经营性因素的困扰,海外运营管理存在投资方式不灵活、企业内部运营机制不能支持国际化进程等,同时提出应完善我国石油企业对外投资管理体制,从外交、经贸合作和经济预测三个方面降低投资风险。研究了我国海外投资保证制度,认为从国内法律层面和国际法律层面来看,我国海外投资保证制度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并提出了改善建议以防范海外投资风险。张承惠研究了海外投资风险的防范措施,建议在建立和完善宏观战略管理协调机制的基础上,从政府、行业协会、企业三个层面建立海外风险控制机制。
(一)内控管理与风险防范的含义及关系
内控管理指的是企业结合自身发展状况和当前的市场环境所作出的内部管理,主要包括环境建设,问题解决和风险评估三方面,其目标主要是保障企业完成经营目标。财务风险防范指的是企业结合自身发展状况和当前的市场环境,对于财务风险进行预测并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的过程。
企业的财务风险存在于企业筹资,投资和日常运营的方方面面,影响着企业的盈利状况。然而企业的财务风险离不开相应的内控管理,内控管理是有效控制财务风险的措施,换句话说,企业进行财务风险防范是目的,而有效的内控管理则是达成此目的的手段,只谈内控管理不考虑风险防范是毫无目的的管理,只谈风险防范不考虑内控管理就是没有方法的防范,只有将两者结合起来才能达到各自的目的。
(二)对于财务风险的原因分析
物流企业发生财务风险的原因可以简单归纳为两部分,一是企业内部原因造成的财务风险,二是企业外部原因造成的财务风险。
企业的内部财务风险主要有三方面,一是由于企业制定与现阶段不相适应的扩张策略,导致管理困难,无法适应市场的发展变化,从而给企业带来的财务风险。二是企业在筹资过程中发生的风险,主要是因为企业没有结合目前的经济情况对于预算做出正确的分析,使得筹资出现财务风险。三是指在内控管理中由于工作人员的失误所造成的财务风险,主要是因为企业制定的内控管理制度本身存在一定的缺陷。
企业外部的原因包括市场风险,制度风险,国际金融风险等,这些风险都是企业无法避免的风险。例如2015年以来国际经济形势变得复杂多变,中国的国际贸易形势越加严峻,国际物流业务因此受到较大冲击,这些都是物流企业发展当中无可避免的外部风险。
二、物流企业内控管理和财务风险防范面临的问题
目前,我国很多物流企业都已经设立了专门进行内控管理和财务风险防范的部门,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往往仍存在一些问题,下面从以下几方面做简要分析。
(一)没有完善的内控管理制度
部分物流企业过于强调经济效益和利润率,往往忽视了内部控制管理的重要性,因此对于风险的预警程度较低,在面对突发状况和风险时没有足够的应变能力,不能及时处理财务风险,从而使得各环节的风险逐渐累加,很容易产生财务危机,其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内控管理制度不健全,使得内部控制效果不佳,不能对于所面临的财务风险进行正确的评估。同时,如果企业所制定的内控管理目标没有结合目前企业的发展状况和市场行情,将会导致对于风险的防范脱离实际,同样也不能达到良好的风险防范效果。
(二)财务监控力度不强
企业对于财务的监督和管理是有效防范财务风险的重要手段,而良好的内控制度是监管得以落实的关键。现阶段,我国很多物流企业并没有完善的内控制度,对于自身的监管力度也不够,有些根本没有设立执行监管工作的审计部门,这会使得监督机制形同虚设,资源浪费和财务危机频繁发生。同时,缺乏监管制度也会使得物流企业内部容易出现徇私舞弊和滥用私权的行为。比如,由于部分物流企业盲目扩张规模,大量使用资金,使得资源配置不当,或者因为内部收益的不确定性,都会使企业面临各种财务问题。
(三)没有强烈的内控管理和财务风险防范意识
大部分物流企业在进行各项工作的开展和决策的制定时,一般都会首先考虑到外部市场的因素,包括需求分析,地理位置,以及获益情况,而对于企业内部的因素考虑不周。这主要是因为缺乏相应的内控管理意识,没有意识到内控管理对于财务风险防范的重要性,很多内控管理措施都只是为了走形式和应付上级,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同时,对于风险防范的意识也不够强,没有制定有效的防范机制和补救措施。由于物流企业获取资金的主要途径就是物流服务费,其受到客户信用状况的影响,如果客户拖欠款项将会严重影响到企业资金的流动,因此,提高风险防范意识便显得尤为重要。
三、相应的解决办法
在市场经济不断变化的新形势下,物流企业如果没有完善的内控管理制度和财务风险防范措施,那么就无法及时处理生产经营中的各种不确定因素。笔者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以下几点解决办法。
(一)健全企业的内控管理制度
1、优化内控环境
内控环境可以简单表述为可能影响到企业制定发展战略和政策的各种因素,是企业进行内控管理的基础,因此,物流企业必须要优化现有的内控环境,保证内控管理的有效实施。首先,应该详细分析国家制定的相关法律法规,发现各项优惠政策,保证企业制定内控制度的合理性;其次,应该完善各个业务的责任分配,对于业务流程进行细化,将责任落实到个人,提高员工的责任意识;最后,应该制定相应的奖罚措施,保证企业员工以企业利益为重,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2、加强内控管理力度
很多物流企业都制定了内控管理制度,但是执行并不是很到位。首先,应该完善预算体系,结合自身状况进行合理预算,保证企业日常经营活动的正常开展;其次,应该对于预算的流程进行梳理,落实各个岗位的职责,并对预算情况定期进行检查;再次,应该对于自身的财务信息进行动态更新,保证财务信息的实时性;最后,应该完善各个部门的内控制度,明确不同部门的职责情况,减少徇私舞弊现象的发生,净化企业的内部环境。
(二)加强物流企业的监督管理制度
从以下两方面完善监管制度。第一,提高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使内审机构直接向高层领导负责,减少审计当中出现的不规范行为,物流企业也应该对于审计工作人员进行定期的专业知识培训,保证其对于当前经济形势的敏感程度,能够为企业的发展提出建设性的建议。第二,企业应该强调信息披露,提高各种财务信息的透明度,增加外界的信任程度。同时,也可以利用企业外部的力量进行监管,如国家审计机构,其他专业的会计事务所等,有利于提高监管力度,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例如可以以市或省为单位建立内审机构,负责各个地区网点的监督管理,还可以将订单价格,物流信息等在网站做实时更新,保证各项信息的公开和透明性,提高监管水平。
(三)完善风险评估机制
首先,物流企业应该提高对于风险评估的重视程度,提高风险评估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完善风险管理人员的培养制度,加大专业培训力度,构建一只具有强大专业素质的风险评估队伍,制定相应的考核评价体系,采用激励约束机制,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其次,物流企业也应该完善内控管理制度对于风险防范的作用机制和风险预警机制,提高对于风险的预测和解决能力。应该组织专业人员对于所面临的风险进行分析和量化,测算出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会带来的损失,针对风险大小和自身的资金能力来制定应急措施,尽量减少财务风险可能带来的经济损失。比如,对于中小型物流行业,由于其分布范围大,服务价格低,订单数量多,但是资金实力不是很强的特点,可以建立短期预警体系,以企业现金流量和流向为主要指标,进行各项风险的评估。
1.1工程竞标的风险
在投标的时候,风险的出现与企业的压价有很大的关系。由于市场的自发调节,施工企业供过于求,员工和设备闲置会使企业的损失更大,这样的结果是企业采用不惜一切代价压价的方式达到中标,从而减少损失;第二,企业错误的认为竞标和压价是等价的;第三,政府对于工程项目的计算定价进行操作,这也是一种压价行为,这些因素导致企业进行压价,最终的后果是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受到抑制。
1.2承包合同的风险
承包合同中的风险条款,对于承包人来说不容忽视。这些风险主要表现在:首先,合同中明确规定的、某些风险必须由承包者来进行承担。例如,有的合同有这样的规定,当施工价格在某个范围内波动时,价格仍然保持不变。其次,业主单方面提出不对等的条款来转移风险。例如,有的合同中规定,业主对第三方干扰所造成的工期拖延不进行相应的补偿,而是由承包者全部承担,这毫无疑问把工期拖延带来的风险转移给了承包者。最后,签订合同的双方合同条款模糊、单一、遗漏而造成的风险,如合同中缺少业主拖欠工程款的相关处罚条款。
1.3劳务分包管理中的风险
工程施工项目展开最根本的是需要施工人员,现在很多文化素质水平较低的施工人员,即便在进行施工培训之后仍对施工环境缺乏正确的认识,施工安全意识不强,施工技术水平不高,这样的后果是很容易造成质量不合格和工伤,各种纠纷无法避免的产生,施工企业法律风险明显增加。
1.4质量、安全、工期管理中的风险
首先,由于质量不合格而造成验收不能通过,这样的结果是工程必须返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被浪费。其次,不到位的安全措施会使安全隐患无法及时排除,其结果是安全事故的发生,工程成果付之东流,可能还会带来更大的经济赔偿。最后要说的是,因为自然和人员等因素而造成工期的延误,使得工程经常拖期完成,浪费了更多的投入,严重影响了施工企业经济效益。
1.5材料价格上涨带来的风险
近年来,全国范围内的物价在不断攀升,建设工程所用的钢材、水泥及建筑劳务用工价格当然也会增加,造成施工成本越来越大。对于某些确定单价或总价的承包项目而言,承包价格如果不能随着物价的变化而变化,则施工单位将面临巨额亏损。工程项目中的成本,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材料所带来的花费,但是材料价格越来越高,使得承包者会遇到更大的风险,这样带来的风险无疑给承包者有很大的不利,使得企业得不到发展。
2工程经济管理风险防范措施与防范原则
2.1工程经济管理风险防范原则
经济管理风险控制的基本原则有:第一,事先预防机制应该被建立:制定的工程项目进度的计划要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确保工程项目能够按计划进行的方法是可以在各个监管环节中引入计算机网络技术,监测每个时间段的工程进度。第二,对于在工程项目施工中所出现的紧急情况前,应该建立应对相应的应急机制以最小化企业的经济损失;第三,可以通过购买合适的保险等方式适当转移风险;第四,工程经济管理风险防范流程应该在工程成本控制的范围内进行优化和规定。
2.2工程经济管理风险防范措施
首先应该增强对工程管理的科学认识。第一,工程经济管理意识必须受到重视,工程经济管理涉及工程本身的同时,还涉及全体工作人员,其中包括高层的管理人员和低层的技术人员,都应该培养成本控制意识。第二,工期和效率的矛盾必须平衡好,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有很大的不同,市场经济需要工程质量和企业效率的双重保障,而计划经济却为了保证工程质量而不惜一切代价,这样一来市场经济下施工企业根本没有竞争力。最后,经济管理和工程技术必须相辅相成,技术人员熟悉技术和经济两方面,然后工程师和造价工程师可以更好的配合,这样就使得工程项目的实施既有经济性又有科学性。其次,还需要完善工程经济管理体系。第一,完善的组织体系需要建立起来。完善企业的各个组织机构,市场营销部门和设计部门应对招标制度的发展,工程经济管理部门应对企业管理索赔,各个分公司能够各司其职,做好份内之事,这样一定能够改善整个管理体系。第二,管理层与作业层分层工作。即管理层和作业层的相关的部门的责任和分工应该明确。
2.3有关工程经济管理风险防范两个实例
在工程经济管理风险分析中有大量的风险存在,下面分别是工程竞标风险和承包合同风险的防腐措施。对于工程竞标中的风险,工程企业要提高投标报价的水平,进行科学的评估的时候,要结合企业的管理水平并且认真测算工程项目的成本,确定一个能够接受的最低价格,在竞标过程中,一定要不要随波逐流,一定要看清形势,这样可以最小化因为压价带来的巨大损失。对于承包合同的风险,第一,合同需要对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熟悉的人来管理,进行合同的评审时要考虑到合同中的各种利与弊,这样不仅能够使施工企业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也为工程实施过程中的各种突发状况带来的索赔提供依据。第二,在双方都能接受的条件下,争取更加平等的条款,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的同时,使得对方也能够清楚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从而减少自身承担的风险。合双方应该严格按照程序进行合同的签订,履行和终止,必要时建立档案和记录以便有据可以核实。第三,索赔意识需要加强,根据每一类的突发事件,进行资料的搜集和取证工作,保证资料可靠完整,有说服力,这样可以方便自己索赔,保障自身合法权益。
3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