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精品(七篇)

时间:2023-05-29 16:16:44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篇(1)

英文名称:Management & Technolosy of SME

主管单位:

主办单位:河北省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出版周期:

出版地址:

种:

本:

国际刊号:1673-1069

国内刊号:13-1355/F

邮发代号:18-169

发行范围:

创刊时间:1992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篇(2)

一、中小企业管理服务机构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九五”以来,中小企业在广州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不仅是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经济体制改革、扩大出口、发展外向型经济以及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力量之一,而且还是增加就业岗位、安置城乡劳动力就业和培养企业家的主要渠道和基本场所。截止1999年末,广州共有独立核算工业企业38270家,其中中型企业362家,小型企业37663家,占总数的99.36%;国内贸易业企业或机构27635家,其中限额以下企业27029家,占总数的97.8%;餐饮业1936家,其中限额以下企业1758家,占总数的90.8%;私营企业37436家,个体工商户221724家。另据市乡镇企业局统计,至年12月,全市共有乡镇企业98557家,从业人数达1195207人,预计全年总产值达1576亿元,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51.7亿元,工业增加值249.2亿元,实交税金26.5亿元。

这些企业按所有制结构、行业分布和属地范围,分为乡镇企业、城市工业企业、城市第三产业企业、外资和港澳台资企业、个体私营企业以及各集团、股份公司属下中小企业等6种相互交叉的类型。与之相对应,市一级政府行政机构承担行政管理职能的有:市乡镇企业局、市经委区街工业办公室、市商委企业指导处、市外经贸委企业管理处、市工商局个体私营经济处等。市科委、教委、民政局有关处室还相应承担高新技术型中小企业、校办产业企业和民政福利企业的行政管理工作。

这种管理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是机构重叠、职能重复,导致政出多门、效率不高,各部门只管各自系统内的中小企业,政策缺乏统一性。二是当前中小企业发展所遇到的问题越来越明显地表现为一些超越所有制形式、行业分布和属地范围的带有共性的问题,单个行政机构所提供的管理、服务不能全面满足中小企业发展的需要。三是政府职能定位不尽合理,宏观管理不足,微观干预过多。

从年开始,我市将原各行业的政府主管机构进行职能划分,通过资产分割和重新授权分别成立了具有行业管理职能的集团公司和9个行业协会。此外,我市设有生产力促进中心、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产权交易所、软件园、科学城等一系列社会中介机构或服务企业。

目前这种管理体系也存在着以下问题:一是行业协会力量较弱,采取挂靠的形式依附于本行业集团公司,职责没有完全落实,工作开展困难较大。二是资金总量不足且分散使用,没有发挥出应有的经济、社会效益,特别是投资引导作用不明显。三是社会中介机构服务范围局限于本系统企业,缺乏市场竞争,服务意识不强。四是缺乏专业人才,服务质量不高。这些因素延缓了中介市场的发育,反过来又影响了中介机构的生存。

二、建立统一的中小企业管理服务机构的必要性

1.组建统一的中小企业管理服务机构,有助于各种所有制类型的中小企业取得平等的发展机会,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根本要求。党的十五大突破了所有制的限制,肯定了民营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地位和作用,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民营经济获得了宽松的发展环境。长期以来,国家、省、市出台了不少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但囿于所有制形式、行业和属地范围的局限,受惠面比较窄,客观上造成了中小企业间的“不平等”,与市场经济要求“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相悖。对中小企业实行统一管理服务,政府对各种类别的中小企业在管理和服务上一视同仁,有助于从整体上加强政策引导和综合服务,保持政策措施的统一性、连续性和完整性,进一步打破经济的“唯成分论”,不仅会激发民营经济参与国有中小企业改革的热情,进而推动国有中小企业改革转制的进程,而且还会有效克服“无主管”企业在市场准入方面的困难,使政府的服务全面到位。

2.组建统一的中小企业管理服务机构,有助于加快广州经济结构的调整,促进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提升。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竞争力取决于传统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产业的协调发展。这三个方面都有中小企业发展的无限空间,三者能否实现协调发展很大程度将依赖于中小企业的发展。与其它城市相比,广州在这方面具有相对优势。要将优势继续保持下去,并在城市综合实力竞争中转化为胜势,就必须从战略的高度重视中小企业问题,尽快建立统一高效的中小企业管理机构和功能强大的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引导中小企业按城市产业方向发展,籍以调整城市产业结构和生产力布局,巩固传统优势产业,积极发展都市型工业,大力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全面提升第三产业的素质。

3.组建统一的中小企业管理服务机构,有助于解决广州中小企业发展“瓶颈”,促进中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与大型企业相比,中小企业是市场竞争的弱者,有着自身难以克服的缺陷,归纳起来有:一是企业规模小,技术装备水平不高,产品质量档次较低;二是信用能力低,筹资融资困难较大,尤其是发展高科技企业存在着技术风险和资金风险,单凭企业自身的力量是很难承担的;三是获取信息的能力较弱;四是企业管理较为粗放,资源浪费和生产安全问题突出;五是缺乏高素质的管理人才和高水平的技术人才;六是开发设计能力、自主创新能力较低;七是对政策、法规缺乏了解。中小企业的“先天不足”,迫切需要一个统一的管理、服务机构,为创业和企业发展提供规范的政策引导、资金融通、信息获取、人力支持、法律支援、管理咨询、科技开发、市场准入、教育培训等一系列的综合配套服务。

4.组建统一的中小企业管理服务机构,有助于市政府中小企业管理资源和服务机构的优化和合理配置,实现政府职能的根本转变。目前,我市从事中小企业管理、服务的行政机构和事业单位虽然不少,但都自成一体、各自为政,缺乏一个能够承担中小企业管理和扶持责任的统一的专职机构,缺少能够肩负起整合广州科学园区资源、研发资源、资金资源、咨询辅导资源、信息资源等中小企业发展重要资源责任的社会化综合服务网络,造成了政府管理资源的重复配置及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因此,按“精简、统一、效能”原则,组建统一的中小企业管理、服务机构,归并分散在政府职能部门对中小企业管理的行政职能,是建立高效、廉洁政府的必然要求,是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深化政府审批制度改革和企业管理制度改革的有效途径,也是政府机构改革的题中应有之义。

5.组建统一的中小企业管理服务机构,有助于我市中小企业从容应对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在经济全球化步伐加快的形势下赢得先机。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已近在眼前,对外开放将迈进一个新的阶段,国民经济将在更大范围内和更深程度上融入世界经济,竞争将是全方位的和更加激烈的。这对中小企业来说,既是新的发展机遇又是严峻的挑战。世界贸易组织所带来的挑战主要是在产业组织、企业经营战略、引入现代管理和政府宏观管理等方面,这恰恰又是当前我市中小企业发展所面临的突出的难点问题。因此,统建一个以服务于中小企业为基本宗旨的政府管理机构,加强和改进政府对中小企业的宏观管理,建立和完善以中小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和服务网络,帮助中小企业扩大优势,弥补不足,是我们的企事业和政府从容应对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压力的迫切需要。

篇(3)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信用担保

中小企业在各国经济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着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严重限制了中小企业的发展。美国的中小企业在发展中存在着同样的问题,但美国已经建立了相对完善的中小企业融资体系,使这一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本文介绍了美国中小企业的融资体系,希望对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难有所启示。

一、美国中小企业融资法律法规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之所以在美国得到较好的解决,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美国不断健全和完善的法律体系。这一系列法律法规,直接或间接地促进了小企业的融资。

1953年,美国通过了《小企业法案》,该法案明确了中小企业的权益,是专门保护中小企业的基本法;1958年,美国通过了《小企业投资公司法》,该法规定小企业管理局审查和核发许可证的小企业投资公司可以从联邦政府获得非常优惠的信贷支持。

1964年,美国通过了《机会均等法》,该法规定小企业管理局要向中小企业或试图经营中小企业的个人提供小额贷款或融资担保,该法为确保中小企业的贷款权力提供了法律依据。

1975年,美国实施《公平信贷机会法》,该法规定商业借贷机构对申请贷款创办企业的个人或规模较小的借款企业不得实行歧视性政策,以保证中小企业能够获得公平待遇;1977年,美国实施《社区再投资法》,鼓励社区银行利用在所属社区融入的资金向该社区的居民及中小企业融资,这对缓解中小企业资金紧张起到重要的作用。

1982年,美国通过了《小企业创新发展法》,该法律规定,研究或开发预算额超过1亿美元的联邦机构要设立小企业革新研究项目,并按一定的比例向中小企业提供资金,用于促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该法律规定的比例具有很强的约束力,有力地推动了美国技术型小企业的发展。

1992年,美国通过《小企业股权投资促进法》,该法规定小企业管理局可以为从事股权投资的小型投资公司提供担保,以支持其公开发行长期债券。如由小企业管理局代为支付长期债券产生的定期利息,当小型投资公司实现了足够的资本增值后再一次性偿付债券本息,并向小企业管理局支付l0%左右的收益分成。

1993年,美国出台了《信贷担保法案》,此项规定降低了银行向中小企业发放贷款的风险;《1994年雷格尔社区开发和规章制度改进法》对原有的金融法和证券法进行修改,促进了美国中小企业融资二级市场的发展。

总之,金融法规的存在是影响中小企业融资的重要制度环境,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中小企业融资的可能性和可行性。美国在这方面的立法比较完善,为其他国家相关法律制度的建设和完善提供了良好的示范。

二、美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

由于自有资产信用不足、资信等级低等原因,使中小企业融资难成为世界性问题,而信用担保制度的建立健全,可以有效解决中小企业抵押物不足和保证人难觅等问题,为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提供一定融资担保。目前,美国已经形成了相对成熟的信用管理制度,建立了包括信用评估机构和担保机构等在内的信用管理体系。

在美国信息服务市场上存在众多信用评估机构,它们应客户要求对各种规模的企业进行信用调查,并根据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作出相对客观的评级,使金融机构能够较客观的对待前来融资的客户。如美国邓白氏集团公司,通过企业在交易行为和融资行为中的表现对企业作出征信评价和信用评级,提供给有相应信息要求的客户。而企业的信用等级直接影响到其融资的难易程度和融资成本,尤其是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如果经过信用评估机构的评级并能获得较高信用等级评定结果,其融资就会变得容易得多,融资成本相对也比较低。信用评估机构的存在对于美国融资市场的完善起到重要作用。

此外,美国针对中小企业资信等级低、抵押物不足的情况还建立了相对完善的担保体系,以保证中小企业融资行为的顺利进行。目前美国存在三级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即全国性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区域性专业担保体系和社区性担保体系。

全国性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由美国联邦小企业管理局组织运作。1953年,美国成立小企业管理局,其主要职责是对美国的小企业予以扶持保护,协助政府制定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有关政策等。其中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为中小企业提供资金上的支持,特别是为那些不能直接从金融机构获得一般贷款的企业提供融资担保。小企业管理局与商业银行建立合作关系,小企业管理局审核中小企业提出融资申请并对符合条件的予以担保,然后由有合作关系的商业银行发放经小企业管理局担保过的贷款。当企业不能偿还贷款时,小企业管理局将在担保率的范围内向商业银行提供赔偿,这部分贷款占小企业管理局资金援助的绝大部分。为了鼓励中小企业扩大出口,小企业管理局还积极地为进入国际市场的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担保。目前美国约有7000家商业银行成为小企业管理局的合作银行,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区域性专业担保体系是美国各地方政府为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支持的制度安排。美国各地情况不同,区域性专业担保体系也各有特色。如加州担保体系的担保工作主要针对出口信用展开,其目的是帮助当地中小企业扩大出口。在这个区域性担保体系的帮助下,许多中小企业成为成功的出口商。

社区性中小企业担保体系主要是促进社区小型金融机构向本社区的中小企业融资。由于美国全国性和区域性信用担保体系较为发达,基本能满足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对社区性担保体系的需求不大,因此社区性担保体系的主要作用是帮助社区内的贫困人员创业脱困。此外,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外地资金不易流入因而容易导致当地中小企业的资金紧张,社区性担保体系和《社区再投资法》一起对于缓解这类企业的资金紧张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有力地推动了社区经济发展。

三、美国中小企业融资的渠道

有了健全的法律和成熟的担保体系,通畅的融资渠道就成为中小企业获得资金的重要保证。美国金融体系发达,中小企业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进行融资,本文仅分析了部分外源性融资方式。

(一)商业银行贷款

美国商业银行数量多而规模各异,是中小企业资金供应的主渠道。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主要类型有:短期流动贷款,这类贷款期限不超过一年,主要用于流动资金而不能用于固定资产投资;应收应付款贷款,主要解决小企业的临时资金需求,此类贷款数量少、时间短、方便灵活;租赁融资,商业银行和专业租赁公司为中小企业提供租赁业务。

(二)投资公司贷款

美国有众多中小企业投资公司,这些投资公司经由中小企业管理局审查并许可成立,可从联邦政府获得一定财政拨款和优惠的贷款支持,再为中小企业的成长和业务扩张提供风险资本、债券和股票融资等。

此外,美国还有许多私人风险投资公司,风险投资公司专门投资预期产生高收益的创新性风险项目,通过对这些风险项目追加投资以促成中小企业的创办,也为那些难以得到贷款的现有中小企业提供贷款,以促进中小企业科技开发和创新活动的发展。

(三)政府直接贷款

除了通过一般商业渠道获得资金外,美国中小企业还可以直接从政府获得资金支持。这些资金主要由中小企业局进行管理和发放,资金类型有三种:直接发放的贷款、自然灾害贷款和创新研究资助资金。其中自然灾害贷款是中小企业局向遭受自然灾害的中小企业提供,帮助那些经营状况良好的受灾企业组织重建的资金;创新研究资助资金则是政府依据《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法》出资,以资助有技术专长和发明创造能力的科技人员创建技术企业。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均可向中小企业管理局申请中小企业创新研究资助,以促使他们的专利发明变成现实。

直接贷款是由中小企业管理局直接向那些发展前景良好的中小企业发放的贷款,贷款利率低于同期市场利率,但数量有限。其具体操作是中小企业管理局首先为这些中小企业进行担保,方便其向商业银行申请贷款。但若两家以上金融机构拒绝向中小企业发放贷款,或经中小企业管理局协调后仍得不到贷款,则由中小企业管理局向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直接发放贷款,但贷款最高限额为15万美元。这是美国政府唯一的对中小企业直接资助而且采用低利率的优惠政策。

四、对我国中小企业融资体系建设的启示

(一)完善国内中小企业融资的法律、法规体系

目前我国出台了一系列与中小企业有关的法律法规,如我国在1994年颁布《担保法》,1997年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乡镇企业法》,1999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独资企业法》,2002年颁布《中小企业促进法》,2006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修改稿等。各地区也针对本地具体情况制定了相关条例,以扶持本地中小企业的发展。这些法律法规对保护中小企业的权益起到重要作用,但与中小企业融资相关的法律条文并不多。美国完善的法律体系直接或间接地促进了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的相对通畅,尽快出台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方面法律法规,完善中小企业发展和融资的法律法规,对于改善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有重要意义。

(二)设立专门机构,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政府资助

目前,我国国务院的政府机构设置中没有中小企业部门,仅在工业和信息化部设置了企业司,各地方政府有的设置了中小企业局,有的只是在发改委或经贸委下设了中小企业的管理部门,这导致我国中小企业管理部门级别较低,职能效果差,不能够有效服务于中小企业的发展。本文认为我国应借鉴美国小企业管理局的管理思路,组建具有综合协调能力的国家中小企业管理局,重新定位现行机构职能,使得各级中小企业管理局能在政策性融资、商业性融资和信用担保、咨询服务中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真正起到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的作用。

(三)健全我国信用担保体系

中小企业信用难以评价,企业信用信息不对称是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惜贷的重要原因。目前,我国的社会信用评价机制有了很大发展,使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融资额度有了一定核定依据,但总体说来我国信用评价机制尚有很大欠缺,不能满足社会各方面对企业信用信息的需求。因此,我国还需尽快完善信用评价机制和信息流通机制,以保障中小企业的融资和经营行为的顺利开展。

信用水平低一直是影响我国中小企业融资能力的另一重要因素。目前一些地方政府建立了专门针对中小企业的担保体系,使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初具规模,但由于该体系尚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许多问题,如担保资金的来源匮乏,再担保体系的缺位,地方政府的行政干预等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担保体系未能如期地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我国应进一步完善这一体系,改善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

参考文献:

1、王心如,马骥.美国支持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的政策体系及其借鉴[J].商业研究,2009(5).

2、吕玉芹.美国对中小企业融资服务体系的建设及其启示[J].山东经济,2006(5).

3、刘卫柏.美国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财税政策对我国发展民营经济的借鉴[J].中国市场,2007(14).

4、傅汉清.美国小企业研究[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

篇(4)

随着广州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建立和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以及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将带来的压力,我市中小企业迫切希望获得更适于创业和更利于发展的市场环境。加强组织领导,理顺中小企业的管理体制和服务体系,是营造有利于我市中小企业创业发展良好环境条件的关键。抓住这个关键,市委、市政府推进中小企业发展就有了统领全局的职能机关,有关扶持服务于中小企业的政策措施的制定和贯彻就有了牵头部门,相关的操作运行就能够规范地展开。因此,应尽快组建全市统一的中小企业管理、服务机构,改变政府现行按行业、所有制形式和属地范围管理中小企业的模式,切实解决中小企业发展中超越所有制形式、行业和城乡属地范围的共性问题,促进中小企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一、中小企业管理服务机构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九五”以来,中小企业在广州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不仅是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经济体制改革、扩大出口、发展外向型经济以及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力量之一,而且还是增加就业岗位、安置城乡劳动力就业和培养企业家的主要渠道和基本场所。截止1999年末,广州共有独立核算工业企业38270家,其中中型企业362家,小型企业37663家,占总数的99.36%;国内贸易业企业或机构27635家,其中限额以下企业27029家,占总数的97.8%;餐饮业1936家,其中限额以下企业1758家,占总数的90.8%;私营企业37436家,个体工商户221724家。另据市乡镇企业局统计,至2000年12月,全市共有乡镇企业98557家,从业人数达1195207人,预计全年总产值达1576亿元,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51.7亿元,工业增加值249.2亿元,实交税金26.5亿元。

这些企业按所有制结构、行业分布和属地范围,分为乡镇企业、城市工业企业、城市第三产业企业、外资和港澳台资企业、个体私营企业以及各集团、股份公司属下中小企业等6种相互交叉的类型。与之相对应,市一级政府行政机构承担行政管理职能的有:市乡镇企业局、市经委区街工业办公室、市商委企业指导处、市外经贸委企业管理处、市工商局个体私营经济处等。市科委、教委、民政局有关处室还相应承担高新技术型中小企业、校办产业企业和民政福利企业的行政管理工作。

这种管理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是机构重叠、职能重复,导致政出多门、效率不高,各部门只管各自系统内的中小企业,政策缺乏统一性。二是当前中小企业发展所遇到的问题越来越明显地表现为一些超越所有制形式、行业分布和属地范围的带有共性的问题,单个行政机构所提供的管理、服务不能全面满足中小企业发展的需要。三是政府职能定位不尽合理,宏观管理不足,微观干预过多。

从1996年开始,我市将原各行业的政府主管机构进行职能划分,通过资产分割和重新授权分别成立了具有行业管理职能的集团公司和9个行业协会。此外,我市设有生产力促进中心、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产权交易所、软件园、科学城等一系列社会中介机构或服务企业。

目前这种管理体系也存在着以下问题:一是行业协会力量较弱,采取挂靠的形式依附于本行业集团公司,职责没有完全落实,工作开展困难较大。二是资金总量不足且分散使用,没有发挥出应有的经济、社会效益,特别是投资引导作用不明显。三是社会中介机构服务范围局限于本系统企业,缺乏市场竞争,服务意识不强。四是缺乏专业人才,服务质量不高。这些因素延缓了中介市场的发育,反过来又影响了中介机构的生存。

二、建立统一的中小企业管理服务机构的必要性

1.组建统一的中小企业管理服务机构,有助于各种所有制类型的中小企业取得平等的发展机会,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根本要求。党的十五大突破了所有制的限制,肯定了民营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地位和作用,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民营经济获得了宽松的发展环境。长期以来,国家、省、市出台了不少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但囿于所有制形式、行业和属地范围的局限,受惠面比较窄,客观上造成了中小企业间的“不平等”,与市场经济要求“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相悖。对中小企业实行统一管理服务,政府对各种类别的中小企业在管理和服务上一视同仁,有助于从整体上加强政策引导和综合服务,保持政策措施的统一性、连续性和完整性,进一步打破经济的“唯成分论”,不仅会激发民营经济参与国有中小企业改革的热情,进而推动国有中小企业改革转制的进程,而且还会有效克服“无主管”企业在市场准入方面的困难,使政府的服务全面到位。

2.组建统一的中小企业管理服务机构,有助于加快广州经济结构的调整,促进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提升。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竞争力取决于传统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产业的协调发展。这三个方面都有中小企业发展的无限空间,三者能否实现协调发展很大程度将依赖于中小企业的发展。与其它城市相比,广州在这方面具有相对优势。要将优势继续保持下去,并在城市综合实力竞争中转化为胜势,就必须从战略的高度重视中小企业问题,尽快建立统一高效的中小企业管理机构和功能强大的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引导中小企业按城市产业方向发展,籍以调整城市产业结构和生产力布局,巩固传统优势产业,积极发展都市型工业,大力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全面提升第三产业的素质。

3.组建统一的中小企业管理服务机构,有助于解决广州中小企业发展“瓶颈”,促进中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与大型企业相比,中小企业是市场竞争的弱者,有着自身难以克服的缺陷,归纳起来有:一是企业规模小,技术装备水平不高,产品质量档次较低;二是信用能力低,筹资融资困难较大,尤其是发展高科技企业存在着技术风险和资金风险,单凭企业自身的力量是很难承担的;三是获取信息的能力较弱;四是企业管理较为粗放,资源浪费和生产安全问题突出;五是缺乏高素质的管理人才和高水平的技术人才;六是开发设计能力、自主创新能力较低;七是对政策、法规缺乏了解。中小企业的“先天不足”,迫切需要一个统一的管理、服务机构,为创业和企业发展提供规范的政策引导、资金融通、信息获取、人力支持、法律支援、管理咨询、科技开发、市场准入、教育培训等一系列的综合配套服务。

4.组建统一的中小企业管理服务机构,有助于市政府中小企业管理资源和服务机构的优化和合理配置,实现政府职能的根本转变。目前,我市从事中小企业管理、服务的行政机构和事业单位虽然不少,但都自成一体、各自为政,缺乏一个能够承担中小企业管理和扶持责任的统一的专职机构,缺少能够肩负起整合广州科学园区资源、研发资源、资金资源、咨询辅导资源、信息资源等中小企业发展重要资源责任的社会化综合服务网络,造成了政府管理资源的重复配置及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因此,按“精简、统一、效能”原则,组建统一的中小企业管理、服务机构,归并分散在政府职能部门对中小企业管理的行政职能,是建立高效、廉洁政府的必然要求,是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深化政府审批制度改革和企业管理制度改革的有效途径,也是政府机构改革的题中应有之义。

5.组建统一的中小企业管理服务机构,有助于我市中小企业从容应对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在经济全球化步伐加快的形势下赢得先机。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已近在眼前,对外开放将迈进一个新的阶段,国民经济将在更大范围内和更深程度上融入世界经济,竞争将是全方位的和更加激烈的。这对中小企业来说,既是新的发展机遇又是严峻的挑战。世界贸易组织所带来的挑战主要是在产业组织、企业经营战略、引入现代管理和政府宏观管理等方面,这恰恰又是当前我市中小企业发展所面临的突出的难点问题。因此,统建一个以服务于中小企业为基本宗旨的政府管理机构,加强和改进政府对中小企业的宏观管理,建立和完善以中小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和服务网络,帮助中小企业扩大优势,弥补不足,是我们的企事业和政府从容应对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压力的迫切需要。

6.组建统一的中小企业管理服务机构,国务院和许多省、市在政府机构改革中已进行了成功的实践。1998年,国家经贸委设立了中小企业司,主要承担中小企业政策制定中的协调工作,指导中小企业的改革和发展,促进和健全中小企业报务体系,落实“制定扶持政策、指导企业改革,组织对外交流、建立服务体系”的职能。从中央已批准的省级改革方案看,各地都结合国家对机构改革的统一要求,理顺了中小企业工作管理体制。到目前为止,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已有21个建立了中小企业管理机构,如浙江、江苏、山东设立了中小企业局(办),同时挂乡镇企业局(办)牌子,上海单独设立了促进小企业发展协调办公室,工作都在有效地开展。

2000年下半年,国家明显加大了中小企业工作力度。10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国家经贸委《关于鼓励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2000]59号),《意见》第二十三条明确指出:“为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由国家经贸委牵头,科技部、财政部、人民银行、税务总局等部门参加,成立全国推动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国家经贸委。各地要结合地方机构改革,理顺中小企业管理体制,尽快明确中小企业管理机构,推动本地区中小企业的发展。”12月,国务院正式成立推动中小企业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了改革开放20年来第一个全国性的中小企业工作会议。会上,国家经贸委李荣融副主任肯定了理顺中小企业管理体制所取得的成绩,指出,“中小企业谁都管,谁都不管的局面已得到扭转”,中小企业必将获得更好的发展。

这次会议提出了近期中小企业工作的指导思想:以党的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关于鼓励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在规范企业改制、完善信用担保体系、拓宽融资渠道、开通信息网络、推进信用制度建立及加强企业管理等方面迈出实质性步伐,加快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为城乡各类中小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不断加强中小企业的整体活力。并具体提出了近期中小企业工作要突出的5个重点。

目前,我市中小企业热切盼望建立统一的中小企业管理服务机构,以利于自身的发展。在1996年机构改革时,白云区和芳村区把乡镇企业局和工业局合并,一套人马两块牌,管理运作就比较顺。最近,芳村区又在研究如何进一步理顺中小企业管理体制,建立中小企业发展局和服务中心的问题。其他区(县级市)则观望等待市里的统一部署。由此看来,我市建立统一的中小企业管理服务机构的条件已基本具备,时机逐步成熟。

三、组建统一的中小企业管理服务机构的建议

根据国家经贸委《关于鼓励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从我市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的实际出发,为认真应对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经济一体化趋势带来的影响,建议尽快考虑和及早抓好我市中小企业管理机构与服务组织的建设,切实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指导、协调和服务,通过加强财税、融资、担保、信息、技术等服务手段,创造有利于中小企业创业发展的公平竞争环境,促进广州中小企业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

1.成立中小企业协调管理部门。

基本方案:设立广州市中小企业发展局,同时保留广州市乡镇企业局的牌子。

中小企业发展局作为市政府的组成部门,代表政府统一管理全市各类行业、各种经济成分的中小企业,行使相关的行政职能。在新的机构改革中,可把分散于市乡镇企业局、市经委区街工业办、市商委企业指导处、市外经委企业管理处、市工商管理局个体私营经济处以及各集团、股份公司等单位承担的行政管理职能剥离出来,划归中小企业发展局统一管理。中小企业发展局对中小企业的关系,是一种以加强指导、协调和服务为主要内容的新型关系,其主要职能是:制定中小企业发展政策,维护中小企业合法权益;协调有关部门关于中小企业计划的行动,组织和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共同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防止大企业的不正当兼并排挤,保护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推动企业合作,提高中小企业的竞争能力;帮助中小企业提高素质,促进中小企业现代化;组织中小企业的产品展销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对外经济贸易与技术合作等。这不仅能最大限度地保护中小企业的利益,而且能更好地推动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扩大出口,公平竞争,最终推动我市经济社会的稳步发展。

保留乡镇企业局的牌子确有必要。一是我市乡镇企业局有管理中小企业的成功经验。多年来,乡镇企业局管理着我市9.8万家乡镇企业,管理的企业数量占我市中小企业总量的78.4%,乡镇企业的创业发展一直都是我市中小企业的佼佼者。多年的服务管理实践,使乡镇企业局探索积累了一套指导中小企业创业发展的行之有效的方法,这是统一管理全市中小企业不可或缺的基本条件。二是有利于贯彻落实国家有关发展乡镇企业的法律与政策。保留乡镇企业局牌子,不仅保持了与设在国家农业部的乡镇企业局上下对接,有利于相关工作的开展,而且可以帮助乡镇企业继续享受从中央到地方的政策扶持,有利于乡镇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

参考方案:如果在机构编制上难以解决,可考虑设立中小企业发展局,由市经委管理。同时加挂乡镇企业局牌子,接受农业部乡镇企业局、省农业厅的业务指导。

2.构建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篇(5)

中小企业由于规模小或实力弱而不被一些人所关注,其实,它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不仅为国家创造大量的税收,还为社会安排许多就业人员。为此。发展中小企业应该引起各级政府高度关注。

国外发展中小企业的做法值得借鉴

一些发达国家对中小企业的发展普遍给予重视。美国在1953年就出台了《中小企业法》,1958年又进行修改。此后,历届政府都制定维护中小企业发展的法律。加拿大、韩国等也都制定了专门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法律和法规。日本在政府设有专门的中小企业管理机构。负责解决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遇到的各种问题。一些发达国家还建立并健全对中小企业的社会化服务体系,组织官办或支持民办中介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各种信息咨询和教育培训。美国小企业管理局在全国成立了近千家“小企业发展中心”、一万多家“退休经理志愿服务团”或“企业信息中心”,专门为中小企业提供各类信息咨询和帮助。日本、意大利等国还通过建立工业园形式,为中小企业提供基础设施和共用技术设施。形成中小企业“田地化”经营模式,发挥地区集聚效应。提高公共设施利用率。节约土地和加强环境保护。欧盟1999年就在因特网上开通了“企业之窗”网站,帮助中小企业了解欧盟统一大市场的情况变化,寻找发展空间。同时,投入4400万欧元启动了“进入信息社会计划”,帮助中小企业利用信息商速公路融入国际市场,发展电子商务等。

有的发达国家还通过各种形式和渠道,鼓励、支持中小企业发展高科技产品。资料证明,进入上世纪90年代以来,德国约有2/3以上的专利来自中小企业。美国约有60%多的创新也是由中小企业完成的。为此,创业投资是各国鼓励、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孵化器和催化剂。以美国为例,目前。官方设立中小企业投资公司有400余家,民间风险投资公司600余家,这些投资公司积极为那些融资困难、勇于创新的中小企业提供无担保和担保不充分的贷款。另外,在常规的股票市场外设立第二板(高科技板)市场。也是发达国家发展创业投资体系,鼓励、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通行做法。

发展中小企业的对策与建议

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各级政府必须充分充分认识发展中小型企业的重要性,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

1 建立健全促进中小型企业发展的法律体系,维护中小企业的台法权益。把中小企业真正当成市场主体,使其与各大企业享有同等待遇。建立和完善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法律体系,以法律形式确保中小型企业的社会地位,维护其合法权益。

2 建立中小企业管理机构,规范中小企业的管理行为。目前,各地中小企业管理机构不尽相同,有的甚至职能交叉。这样,容易出现推卸责任和政出多门现象,因此,应建立健全统一的管理机构。并且,规范对中小企业的管理行为。

3 建立中小企业融资网络,为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支持。一要完善现有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立区域性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同时,积极发展中小企业互助担保与商业担保,改变政府包揽一切的做法。二要疏通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形成中小企业发展的风险投资机制。

4 实行优惠的税收政策。促进公平竞争。一要逐步建立统一、明确的以中小企业为受惠对象的税收优惠政策体系。对新办的中小企业,可给予一定年限的税收减免。对于可能成长为大型企业的中小企业、新办的高新技术企业和能显著增加就业岗位的企业可适当延长税收优惠年限。按照公平税负、平等竞争的原则,对不同性质和类型的中小企业均一视同仁,消除各种不合理的歧视政策。二要适当增加对中小企业政府采购比重。政府在商品采购中应对中小企业适当倾斜的,除优先向中小企业购买外,在商品物价和收购方面也应对中小企业提供优惠的便利条件。

5 建立和完善对中小企业的社会化服务体系。通过财政援助的形式。尽快建立健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各类中介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信息咨询、政策咨询、管理培训、技术培训以及财务管理支援等。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鼓励、支持中小企业积极发展高新科技。面对知识经济的大潮,科技型中小企业已成为经济发展的生长点。因此,要尽快发展创业投资体系。鼓励官办或支持民办风险投资公司,为中小企业勇于创新提供资金支持。

篇(6)

[关键词]财务风险;中小企业;精细化管理

基于经济新常态发展,中小企业所面临的经营环境越来越复杂,企业间的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成本控制是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的重要举措。传统的成本控制侧重于对企业成本事后的控制,而忽视对企业全过程的成本控制。成本精细化管理则是基于企业集约化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中小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举措,因此在财务风险不断加剧的环境下中小企业必须要强化成本精细化管理,以此促进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

一、经济新常态下中小企业所面临的财务风险

财务风险就是企业基于内外各种不确定因素对企业财务活动所造成的影响,最常见的就是造成企业盈利目标发生变化。基于中小企业经营现状,中小企业财务风险主要分为:筹资风险、投资风险、经营风险以及流动性风险等等。由于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的产生不仅会给企业的经营造成巨大的影响,例如,中小企业出现财务风险会导致企业无法偿还到期的债务,加剧中小企业的财务风险,甚至会形成恶性循环的局面。例如,中小企业由于发展规模不大,其资金主要源自于民间借贷,而一旦出现财务风险,民间资金必然不会在向中小企业进行信贷,这样中小企业必然会面临无资金可贷的局面;另外中小企业财务风险还会增加企业的经营成本,降低企业的利润率。基于经济新常态发展的要求,目前中小企业财务风险所面临的困境主要包括:1.中小企业的外部融资难。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已经成为社会问题之一,虽然近些年国家加大对中小企业信贷支持力度,但是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没有从根本上得以解决。2.中小企业融资途径单一。由于中小企业可抵押物比较少,而且中小企业的生存寿命比较短,在加上信息不对等因素导致中小企业获得金融部门支持的力度比较少,中小企业的融资主要来自于民间借贷。3.企业财务管理水平低。中小企业基于自身经营规模的影响,企业往往缺乏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最终导致企业资金投资存在效率低、收益不高的问题,最终出现投资失败的现象。

二、财务风险与成本精细化管理的共性分析

当前我国已经步入经济新常态发展阶段,中小企业进入高财务风险时期,预防与解决财务风险是企业发展必须要面临的问题。成本精细化管理就是按照精细化、细微化的标准对财务管理工作进行规划与管理,最终实现成本最低化与收益的最大化目标。从中小企业经营管理角度分析,财务风险与成本精细化管理之间存在内在的共性:

(一)成本精细化管理成效决定了企业应对财务风险的能力

成本精细化管理的最终目的就是树立全员成本节约的意识、加强对财务指标的分析能力,做好财务成本的管控与监督等。因此成本精细化管理不仅包括对企业生产环节的成本控制,而且还包括对企业物流环节、采购环节以及前期设计阶段的成本控制。从某种程度上将财务风险很大原因是由于成本精细化管理不到位导致的。例如在科技型中小企业生产过程中没有对前期的设计成本进行有效地控制,就会因为中小企业融资难而面临流动资金紧张的局面出现,最终导致企业出现资金链断裂等风险。

(二)企业价值链与财务风险密不可分

企业内部的价值链上的所有活动都密不可分。从采购到制造到营销,物流最后到企业的基础设施、研发、人力资源等等,各项活动之间都有密切联系,如果某个流程环节有瑕疵,都可能波及到整个价值链,产生本不必要的财务风险。因此,内部价值链上的所有流程都必须引起管理者的高度重视,只有通过全面的成本精细化管理来降低成本,实时追踪价值链上各个环节,量化分析财务风险,并辅之以适当有效的措施转移、地域风险,将风险控制在可控的范围,使内部价值链上所有环节都不被遗漏,最后实现价值链的最大增值。

三、财务风险下中小企业成本精细化管理所存在的问题

成本精细化管理是提高中小企业财务管理能力,应对财务风险的重要举措,基于经济新常态发展的要求,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也在朝着精细化管理目标发展,但是结合相关的企业调查,中小企业在实施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中还存在不少的问题,具体表现在:

(一)企业管理者的精细化管理意识淡薄

实施财务精细化管理必须要在企业内部树立浓厚的精细化管理氛围,但是目前中小企业管理者的精细化管理意识还不浓厚:首先,企业管理者对于精细化管理的认识还不全面。部分企业管理者认为精细化管理就是压缩企业的成本支出,导致企业的经营策略受到严重的干扰。例如在企业管理中企业的管理者认为精细化管理就是想尽一切办法减少企业的开支,对于正常的费用支出也严格控制,造成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受到严重的干扰;其次,企业管理者的精细化管理意识淡薄,企业管理者认为精细化管理属于财务工作人员的职责,与自己的工作无关。甚至部分管理者认为成本精细化管理属于小企业的行为,会影响到企业的市场形象,因此不愿意实施精细化管理。

(二)成本精细化管理体系不完善

精细化管理需要融入到中小企业经营管理的全过程,然而根据调查中小企业在实施成本精细化管理过程中存在体系不完善的问题:首先,中小企业成本精细化管理偏重营销方面与生产方面的成本管理,而忽视企业前期设计、物流运输等方面的成本管理,导致企业成本控制效果不高;其次,成本精细化管理与企业资源配置不合理矛盾突出。精细化管理不仅体现在财务管理上,而且还要体现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上,然而目前中小企业资源配置不合理是导致企业成本居高不下的重要因素,而企业的成本管理往往忽视资源配置问题;第三,中小企业成本管理队伍建设体系不完善,这是影响精细化管理的重要因素,例如中小企业缺乏精细化管理的人才,精细化管理系统应用能力不足等问题突出。

(三)企业缺乏对成本精细化管理的分析与反馈机制

精细化管理属于动态的过程,需要根据中小企业的实际经营发展而不断地进行调整以此满足精细化管理的目的。但是基于中小企业的特殊经营理念,以及组织结构的短缺,导致中小企业在精细化管理分析语反馈机制建设上存在诸多的问题,例如中小企业在精细化管理制定的过程中忽视对企业实际经营情况的考虑,造成精细化管理偏离企业的实际。当然最重要的是中小企业缺乏完善的反馈机制,导致企业的管理者不能及时有效地对成本管理成效进行分析,并且为后续的成本管理提供决策依据,造成企业的成本管理效益不高。

四、财务风险背景下提高中小企业成本精细化管理的对策

(一)树立精细化管理企业文化,提高管理者的认识

树立成本精细化管理的企业文化是提高中小企业树立精细化成本管理体系的重要举措,基于经济新常态发展对中小企业经营所产生的影响,中小企业要以企业文化建设为契机,通过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提高全员参与的氛围:首先,中小企业要构建以精细化成本管理为主的企业文化。例如中小企业要在企业内部加强对成本精细化管理的宣传,将精细化管理融入到员工的思想意识层面。财务管理是企业的生命,尤其是对于融资难的中小企业而言,资金精细化管理是提高企业利润的重要举措,因此企业要发展就必须要树立重视成本精细化管理的氛围;其次,中小企业管理者要重视精细化管理。精细化管理不能仅仅以口头形式出现,必须要从企业管理层重视,例如企业的管理者要将成本精细化管理制度落实到实处,支持成本精细化管理工作,例如在企业内部组建精细化管理部门或者岗位,明确精细化管理的目标等等;最后,要加强对企业员工的教育培训。树立成本精细化管理文化氛围必须要依靠员工实施精细化管理的技能,因此在经济新常态环节下中小企业必须要加强对员工的教育培训,让员工清晰的认识到精细化管理的具体内容与方法,以此在具体的工作岗位中能够按照成本精细化管理的要求从事工作。

(二)优化成本预算管理,实现成本精细化控制

全面预算管理是精细化管理的基础,因此在我国预算管理制度不断完善的环节下,基于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现状,应该以构建全面的预算管理制度实现成本精细化管理:首先,中小企业预算管理应该涵盖企业全部的业务。业务预算是企业全面预算的基础,实现中小企业成本精细化管理关键是对业务成本进行全面的了解,也就是那些业务会增加企业的成本,那些业务会提高企业的利润以及从那些方面入手可以优化企业的成本管理等等。通过对业务预算和财务预算的分析可以进行明确的责任划分,从而保证业务预算融入到中小企业发展的全过程;其次,将成本管理细化到具体的岗位中。企业在制定成本目标上要进行细化,一方面中小企业要对成本预算目标进行科学的规划,保证企业的每笔钱都要控制在计划中,避免出现盲目支出的现象,对此中小企业可以将成本费用分为可控项目和不可控项目,对于不同的成本费用采取不同的控制方法,以此提高中小企业的成本控制质量。当然中小企业在进行成本控制时必须要保证对成本预算信息的把握,也就是对于成本费用的具体额度进行控制。以科技型中小企业为例,企业在进行成本预算时需要根据企业的实际经营现状,对企业各种费用进行准确的判断,例如企业在某一阶段内所产生的人工费、科研费以及运输费等进行严格的计算,根据细致的预测,确定预算数据,保证预算的科学性。

(三)完善成本精细化管理体系

中小企业成本精细化管理必须要全面融入到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因此中小企业要将成本精细化管理整体融入到其中:首先,做好企业研发阶段的成本控制。对于中小企业而言产品研发阶段所占据的资金比较多,也是企业发展的关键环节。该阶段的主要价值活动就是设计任务书和技术设计,因此需要从上述两个方面入手提高产品研发阶段的成本控制,一方面要确定具体的产品控制目标成本。另一方面则要加强对技术设计目标成本的控制;其次,做好采购环节的成本。采购需要消耗企业大量的资金,实践证明做好采购环节的成本控制是实现企业精细化管理的重要举措。采购环节的精细化管理需要中小企业建立招投标制度,严格控制原料采购的数量、产品质量等,根据企业生产进度合理采购相应的原料,降低库存量,从而提高企业流动资金的价值;最后,强化企业生产阶段的成本控制。生产阶段的成本控制主要是从生产方式入手,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中小企业要加强对先进技术的要应用,通过先进技术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例如在集约化管理背景下,中小企业要改变以往粗放式的管理模式,根据市场需求对生产进行调整,通过实施定制化的生产模式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益,扩大成本。

(四)构建科学的成本精细化绩效评价体系

科学的绩效考核评价机制是提高成本精细化管理的重要举措,因此中小企业要基于企业发展的现状,构建科学的绩效考核机制:首先,要明确绩效考核体系的内容。科学绩效考核体系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对成本精细化管理体系的运行结果进行评价。二是对精细化管理过程的活动进行评价。其中对精细化管理结果的评价是评价成本管理成效的重要内容,例如通过结果评价可以准确的判断成本精细化管理方案的合理性;其次,构建完善的业绩评价指标。成本精细化管理业绩指标只要包括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财务指标顾名思义就是通过对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各种财务因素进行评价,例如单位产品的成本降低率、实际成本与改进成本的差额等等。非财务指标所涵盖的主要是客户关系、企业内部业务流程、学习与创新能力等。例如基于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是企业成本精细化考核的重要指标。只有具备创新能力才能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而对于企业创新能力的评价主要是看企业员工的满意度、员工的知识结构体系以及企业各种激励惩治制度,例如员工的在职教育培训、员工的惩罚标准等等;第三,构建清晰的成本精细化管理评价监测体系。对于成本精细化管理的评价必须要以完善的监测为主,只有完善监测体系才能保证精细化绩效考核结果的公正性。对此中小企业要强化对运行过程的监测,同时要及时将监测的结果进行反馈,便于企业及时根据问题做出相应的调整,以此促进中小企业成本管理的最大化。总之,在财务风险背景下,中小企业所面临的经营环境越来越复杂,财务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的主要内容,因此实现企业的利润就必须要制定严格的成本精细化管理,以此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实现企业的科学经营。

[参考文献]

[1]邓明君,罗文兵.基于价值创造的中小企业成本管理现代化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11(6):137-142.

[2]朱岩梅,吴霁虹.我国创新型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障碍及对策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2(9):28-36.

[3]李秋梅,财务风险下中小企业成本精细化管理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4.

篇(7)

1引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中小企业在我国企业布局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国家越来越关注和重视我国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1]但是在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比如有些产业的发展没有明确的发展方向、财务管理缺乏科学的管理观念、财务会计不规范的工作流程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并制约着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也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一定的风险。因此,本文重点分析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现状所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促进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

2中小企业管理中的问题

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领域并不是很广泛,没有规范的资金流转方式,现金的使用上并不是很合理,因此成本、利润以及现金的使用去向不是很明确,从这可以看出财务管理在企业的发展上没有起到什么作用,只是一个挂名号的职位。[2]要改变此现状,必须改变原来的管理制度,重视财务管理,加强财务管理在企业中的重要作用。

企业管理制度会直接影响财务管理的执行,从我国现在企业的管理模式来看,财务管理目标并不明确,企业的发展受到严重的阻碍。在大部分中小企业中,财务管理职位都是由企业创办人的亲属担任的,因此,常常欠缺专业知识,工作表现比较散漫,对企业无法提供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决策的情况,严重阻碍企业的发展。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着财务管理人员缺少创新观念,固守传统的管理经验,财务管理人员素质比较低。而中小企业在资金使用上的计划和预算也不合理,资金的周转率和使用率较低。资金是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和经营命脉。由于中小企业的规模比较小,信誉不高,想要银行贷款很困难,所以经常会出现融资困难的情况。中小企业的发展速度比较快,由于财务管理不当,所以闲置的资金不能有效地运用。这些问题阻碍企业实现更好的发展,因此找到有效的财务管理方法十分重要,才能实现资金合理分配使用。

3解决财务管理问题的对策

31完善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制度

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只有提高竞争能力,对技术和管理上不断地创新和改革,中小企业才能顺应当代的经济发展。所以,企业设立相关的部门,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实现互相监督,实现更好的管理,促使企业更好地发展。在此前提下,企业要制定财务管理目标,提高企业的技术能力和管理能力,让企业的管理制度与管理水平同时发展,实现企业持续发展。

32提高员工的素质

企业财务管理人员要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先进的管理观念,并且可以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相应的对策,因此管理人员应该具备灵活的解决突发性问题的能力。同时,在信息化的时代,财务管理人员应该也掌握一定的计算机技术。由此看出,财务管理人员对企业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企业必须注重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营造财务管理人员学习的环境并且要定期安排财务人员学习,鼓励员工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企业还可以开展培训工作,比如岗位培训,让企业管理更加专业化;让员工考取相关的证书也很重要,有利于实现专业化管理。而财务管理人员的创新能力也很重要,因此企业应该让他们多了解相关的先进理念,鼓励他们不断地创新管理模式,企业应该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来监督管理人员的工作,提高员工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且注重培养管理人员的个人思想品德,让他们自觉地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有较强的团队精神,这样工作职能才能得到有效的发挥。

33完善资金用途

资金的管理方面直接影响企业的发展,完善资金的用途很重要。因此,企业要实现更好的发展,必须制定合理、科学的资金预算方案,从而保证企业合理地运用资金;企业落实和完善审批制度,面对重大事项应该严格按照制度来支付资金,而应收账款也要注重管理,以此提高资金周转率。企业要减少资金的使用成本,就要提高企业本身的优势,降低贷款利息的支出。企业也可以利用闲置的资金来进行科学合理的投资,有效地提高资金的利用率。

34摆脱传统的财务管理观念

中小企业只有摆脱传统的财务管理观念,只有新颖的、符合企业发展的管理理念,企业在社会中的竞争地位才能稳固,只有在此基础上提高自己的能力,才能在社会中占据优势的地位。企业要明确管理目标,树立正确的、符合企业自身发展的管理观念,才可以促进企业的发展,所以企业要树立正确的财务管理理念,明确管理目标,与时俱进,跟?S经济时代的步伐不断地创新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创造具有价值、新颖的理念。将企业财务管理融入到企业经营的每个环节,建立从事前到事中再到事后的全方位的管理理念,并且企业面临现实状况来落实企业管理的决策,促进企业健康的发展。

35明确企业管理目标

当前,我国中小企业面临最普遍的问题就是财务管理的目标不明确。而利益最大化是企业管理的最终目的,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起到一定的作用,其具有共同的目标。因此,完善管理目标,实现合理化、科学化,才能使企业沿着这个目标发展,少走一些弯路,才能实现有效发展和持续发展。因此,科学和合理的财务管理目标对企业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其战略性要符合企业长期发展的需求,并且对财务管理工作中各方的利益能平衡好。除此之外,还要重视社会效益,对社会负责任,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结合。当今我国中小企业还缺乏具有战略性的管理观念,财务管理缺乏战术性的指导,不利于中小企业的发展。中小企业要实现长远发展,就必须找到战略性的财务管理理念,明确企业管理目标。

36提升企业信息技术水平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的信息化水平也逐渐提高,而提高企业信息化水平对企业的发展起到关键作用、能提高企业的竞争水平。传统的管理方式只是注重反馈,而互联网的引入的注重点更加完整,即预测与控制,这能更好地实现决策和监管。所以,企业想要长期的发展,就必须充分运用信息技术,跟随社会发展的步伐,不断提高信息水平,利用信息技术提高企业的生产和经营管理,企业也要注重有关科技的发展,找到符合企业发展的科技道路。在我国,信息化管理技术基础比较薄弱,所以企业应该遵循从易到难的原则,分阶段进行信息化设置,以会计核算作为基础,利用收集、处理和反馈财务信息,使财务管理在企业发展中发挥自己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