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 > 经济管理专业主要课程
时间:2023-05-29 16:16:44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经济管理专业主要课程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2003年11月,教育部统计学专业的专家达成以下共识:无论是理学类还是经济管理类的统计学专业由于培养目标,知识体系和评价标准的差异,难以互相取代。相应地,统计学的教育模式也就分为两类:一是按照理学类学科的特点设置课程,培养学生掌握通用的统计方法和理论的数理统计专业。二是按照经济类学科的特点设置课程体系,培养具有坚实的经济理论基础、既懂数理统计方法、又懂经济统计方法,并能熟练掌握现代计算手段的复合型和应用型的经济管理类的统计人才。根据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来看,在现在和今后一段时期内,对复合型和应用型的经济管理类统计人才的市场需求更大。
一、当前经济管理类统计学专业本科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培养目标与经济和社会发展对统计人才的市场需求不相适应
当前,我国很多经济管理类高校的统计学专业是经济管理类统计专业,授予的是经济学学位,办的却是数理统计专业或半数理统计专业。课程设置中开出了大量的数学类课程且学时占的比重较高,过分强调数学基础和现代统计方法,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主要根据数理统计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和知识体系要求制定,数学类的课程中统计学的知识点不多,由于数学前后承接性强的特点,学生必须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学习数学知识,造成学生应用能力差,实践性不强,毕业生无法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
2.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缺乏整体性
课程体系设置存在:一是课程体系设置不注重学科交叉,造成统计学专业学生只重视对本学科的知识,忽视了其他学科的知识,应用领域狭窄。二是专业基础课程的内容重复较多,统计应用能力的深度不够。三是教学方案层次不分明,导致课程设置及内容在不同层次的统计教学之间无明显区别,降低了教学质量。四是统计学教学还存在把经济管理类统计专业课程设置成数学化的不良倾向。五是实践教学内容相对于理论教学内容比重不够,造成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差。六是与国外主流的统计学教学相比,教学内容没有很好适应当今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所需的新要求、新知识和新方法。七是经济管理类院校没有结合自己的办学优势、地区特色及市场对人才的需求,自主选择应用领域和专业方向,统计人才培养的特色不突出。
3.师资知识结构亟待更新
一部分原先计划统计专业毕业的老教师,数理基础薄弱,现代统计方法欠缺,统计软件不擅长,势必影响了学生的数理能力和统计分析能力;另一部分数理统计学专业毕业的年轻教师,经济学和管理学的知识功底薄弱,势必影响了课堂的教学效果,这两种现象最终导致学生知识结构不足。目前这些教师受繁重的教学工作量,学历提高等原因所限,难有更多的精力去更新和深造新知识,师资知识结构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统计专业发展的瓶颈。
4.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及创新能力培养不足
目前,一些院校统计实践课程和现实情况联系不紧密,没有真正达到锻炼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的目的。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实践教学环节往往疏于组织和管理,多流于形式。
二、经管类统计学专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1.明确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
按照教育部统计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对经济管理类统计学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应按照“宽口径、厚基础、重应用、高素质”要求构建教育教学体系。“宽口径”旨在培养学生既能胜任基层企业和政府部门的日常统计业务,又能从事市场调查、经济预测、信息分析和其他经济管理工作。“厚基础”旨在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经济与管理的理论基础、计算机基础、统计学基础和数学基础。“重应用”旨在培养学生应用经济理论和统计方法去处理问题的能力。“高素质”旨在培养学生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
2.围绕培养目标调整、优化课程体系
经济与管理类统计学专业完整的课程体系应包括: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专业选修课与其它选修课,本文着重对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的课程的设置提出建议。(1)专业基础课:统计学专业的数学和计算机基础课相对其他经济管理类专业来说要求应该更高些。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课程的要求也要高于其他经济类专业。普遍开设的课程中可只保留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和会计学三门课程。其他经济学核心课以及管理学原理等课程,各校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选择。(2)专业主干课:为了防止课程内容的低水平重复建设,相互衔接不好,照搬理学类统计专业课程的倾向,建议将现有的多门方法类课程设置为《统计学》、《数理统计学》、《应用多元统计分析》、《计量经济学》、《时间序列分析》,《抽样技术与应用》六门课程。对理论方法类课程的讲授应与统计软件的应用密切结合,对最基本要求的统计方法类课程,主要讲授统计技术、基本思想和具体应用,不作过多的数学证明与推导。对统计方法的数学背景感兴趣的学生,学校可以开相应的选修课。(3)应用类专业主干课:为防止应用类经济统计课程分得过细,建议开设《国民经济统计学》和《企业经营统计学》等两门主干课程。各校还可根据自己的特色选开1-2门应用类专业主干课。
另外,在课程的结构上,还要强调数学、经济学、统计学和计算机应用四个方面课程的有机结合。在专业课程设置时,须保证专业核心课程有足够的学分和课时;对专业选修课程,各校可按自己的特色设置。对其他选修课,由学生根据兴趣爱好等进行选择。
3.构建“五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
建立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的“五位一体”的统计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该体系包括课堂实践教学、集中模拟实验、社会实践、社会调查、毕业实习。课堂实践包括课程实验教学和案例教学;集中模拟实验主要指学生毕业前在模拟实验室的综合模拟业务实习;社会调查主要指市场调查;社会实践包括参加国家规定的调查诸如城乡住户调查、农业普查、经济普查、人口普查等与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等;毕业实习包括毕业论文设计和毕业实习。
三、结束语
随着经济、社会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到今天,统计的范畴已覆盖了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几乎无所不包,它被广泛用于研究社会和自然界的各个方面,而且它在现代化管理和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日益重要,统计学的应用就越加广泛,高素质统计人才的需求就越大,我国高校统计学专业教育必须根据社会对统计专业人才需求的变化进行相应的变革和完善,才能更好的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服务,才能促进统计学科的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1]刘忆宁,杨丹江,段复建,谢永安.电子信息类院校统计学专业建设研究[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2(3).
[2]伍长春,宁自军,杜欢政.应用型统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与实践[J].高教论坛,2010(11).
[3]冯利英.统计学专业建设的回顾与展望[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10(4).
[4]曾五一,肖红叶,庞皓,朱建平.经济管理类统计学专业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创新.统计研究,2010(2).
[5]向书坚,平卫英.30年来我国财经类院校统计学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的历史回顾与展望[J].统计研究,2010(1).
[6]徐群芳,顾光同,张香云.关于统计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的探讨[J].统计与决策,2008(13).
[7]孙清岩.统计学专业的建设与发展 对统计学性质的再认识[J].统计教育,2007(8).
[8]程土富,杜金柱.对统计学的课程建设、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的几点思考[J].统计教育,2005(7).
[9]李金昌.关于统计学专业本科教学的几点思考[J].统计教育,2005(5).
[10]王振龙.我国授予经济学学位的统计学专业本科教育发展的历史回顾与展望[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5(1).
[11]曾五一.关于经济与管理类统计学专业教学规范的若干问题[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4(4).
[12]全国统计学专业(授予经济学学位)课程体系讨论会在天津召开[J].统计教育.2004(4).
1、《经济管理专业》是一门科学课程,专业主要面向在职从业人员,培养能胜任各级政府经济管理部门工作和企事业单位实际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2、经济管理系开设的专业是经济学类、管理学类专业,经济类专业有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保险学等,管理类专业有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企业管理、国际商务、文化产业管理、旅游管理等。
3、毕业生应比较全面地、系统地掌握管理科学和经济科学方面的基本理论;掌握经济管理的专业知识、基本技能;具备良好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经济应用文写作能力;具有一定的外语水平;熟悉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具备社会经济调查和组织协调的基本能力;能深刻地分析、有效地解决经济管理中的各种问题。
(来源:文章屋网 )
论文关键词:高职;专业建设:机制
随着我国高职院校发展中的专业建设问题的凸显,人们积极探索专业建设的新途径。高职专业建设大体上有三种类型:一是适应社会需求.形成特色的高职专业;二是参照本科专业建设,形成本科压缩版的高职专业;三是参照中职专业建设。形成中职提升版的高职专业。可以说,后两类高职专业是难以适应社会需求的。如何构建适应社会需求的高职专业成为高职专业建设中的难点。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指出,职业教育必须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方针。这一职业教育方针明确了高职专业建设要以就业为导向,通过进一步加大与行业、企业的紧密合作,实现人才培养规格与用人需求“零距离”,这无疑是解决高职专业建设的根本出路。从近几年的招生、就业形势看.一些高职院校的专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已经呈现出优势,形成供求两旺。本文以金华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类专业建设为例,对构建主动适应社会需求的高职专业建设新机制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一、主动面向市场,合理调整专业设置,形成就业导向机制
高职教育的重要特征之一是职业性。WWW.133229.cOm从某种程度来讲.职业性就是培养的人才能够适应职业岗位的需求。专业建设能否主动适应社会实践需要,能否随着生产、技术、管理的变化而改善结构,切实培养生产第一线急需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成为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出发点。也是解决高职专业建设问题的根本所在。
(一)适应区域经济布局,合理设置专业
根据经济区域布局的需求,设置相应专业,如经济区域以服务业为主。则相应设置服务业方面的专业。如经济区域以制造业为主的,则相应设置制造业方面的专业。
(二)适应产业结构调整而调整专业设置
产业结构随着经济发展.国内外市场变化而不断调整、升级。专业设置与产业及产业群是紧密相关的,产业结构调整,专业必须随着调整,否则,就难以适应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教育具有滞后性,因此,专业要根据产业的中长期规划,及时加以调整。
(三)适应岗位变迁。调整专业设置
专业对应的岗位及岗位群,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而引起了变化,由此应进行专业调整。
二、发挥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作用,形成专业指导机制
经济管理类专业按专业设置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其成员由企业、行业、政府部门和高校等的行家、专家组成。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指导专业设置
在老专业的调整、新专业的设置中,我们充分听取专家的意见,并对专业调整、设置的合理性和必要性进行论证。如医药营销专业,就是在广泛听取专家意见的基础上,结合地方制药产业的发展而专门开设的特色专业。
(二)指导构建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是实施人才培养的重要文件。召开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请专业指导委员会专家对人才培养方案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加以论证,确立可操作的高职人才培养方案。
(三)指导和培养“双师型”教师
每年安排专业教师至少一个月的社会实践,请专家指导,了解专业相应岗位能力的构成,熟悉实际岗位的操作流程、方法和技能。通过教师实践,促进教学改革,促进教学研究,把高职教育的职业性落到实处。
(四)请专家讲课、开讲座
经济管理类专业每学期都有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成员担任专业课程的教学工作,直接将企业实际做法引入课堂,教得有用,学得有效。同时请专家不定期来院讲座,把新技术、新方法、新工具等及时传授给师生,营造了师生与专家互动的氛围。
(五)指导学生实践
学生实践的指导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指导学生的岗位实践.另一方面对学生与岗位的适应性进行评价,评价内容包括专业能力、敬业精神、遵守公德、责任意识、吃苦耐劳、服务意识、团队合作、写作能力、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等,专家的评价客观公正,对改进人才培养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
三、专业主任开拓创新。形成专业责任机制
专业主任在专业建设中担负着重要责任。专业主任按照岗位职责要求,工作的重心就是专业建设。经济管理类专业主任的主要工作如下:
(一)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首先对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分别调查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反映。对毕业生调查的主要内容有专业对口程度、岗位适应状态、岗位满意程度和月薪等。通过用人单位调查的主要有思想政治表现、知识水平及工作能力方面的14个项目。在对毕业生跟踪调查的资料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初步人才培养方案,组织教师讨论,修改初步人才培养方案,再送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专家指导,综合专家意见修改人才培养方案,然后上报审批。
(二)组织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
这一环节主要包括课程整合、落实教师(包括聘请基地的兼职教师)、做好实践教学的组织工作、组织学科竞赛活动和考证等。
(三)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
专业主任负责与基地联系,按照“校内基地工厂化、校外基地学校化”的要求,各专业都建立校内外实践基地,组织学生跟班实践、顶岗实践,提高学生实践性能力。同时校内基地在保证教学的前提下,培训企业管理人员和员工,承接开发项目。
(四)检查人才培养方案实施效果
人才培养方案的最终效果是看社会的认可度,具体通过就业率、稳岗率、可持续发展能力等反映出来。各专业通过毕业生跟踪调查和用人单位座谈等加以评价。
四、明确课程组、骨干教师任务,形成专业动力机制
(一)围绕专业进行课程改革
在制订课程和教材规划的基础上,各专业积极探索工学结合课程、项目化课程、任务引领课程,强化实训教材建设。课程建设目标明确,有校级精品课程,也有争取省级或国家级精品课程。教材适应性强,有自编的,也有合作的,还有省重点教材、国家规划教材。
(二)实行教、学、做相结合
在教学中,做到边学、边做,学做结合。理论基础教学与实践教学做到1:1。实践教学从模拟到真实项目,从师傅带徒弟到顶岗实践。
(三)全面实施“双证”教学
学历证书教育与从业资格证书教育相结合.把从业资格要求的内容融入相关课程,做到既不偏离专业系统方向,又符合职业工种要求,把培养高技能应用人才的根本任务落在实处。近几年来,我院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双证”率在98%以上,其中高级的在20%以上。“双证”教学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除了提高学院的信誉和知名度外,更主要的是提升了毕业生的就业率。
五、校企合作。基地建设,形成专业依托机制
(一)建立分层校企合作基地
校企合作基地按双方紧密程度分为一般性基地、紧密性基地和示范性基地。一般性基地主要是安排学生实习等,紧密性基地主要是进行教学、科研及校企文化互动等.示范性基地主要是在紧密性基地基础上进一步提升。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基地,充分发挥工学结合的作用。
(二)依托基地实施实践性教学
首先,依托基地,把一批具有丰富经验的经济管理技术人员,充实到兼职教师队伍;其次,依托基地,教师直接参与企业的科研和技术开发工作。有效提高了教师实践性教学能力;再次,依托基地,进行学生的实训和毕业实践。有的学生通过基地的实践,实现在基地就业。实践证明。依托基地实施实践性教学,是培养人才紧贴市场的有效做法,从而使教学与岗位形成零距离。
(三)理论教学规范化
理论教学从授课计划、备课、讲课、辅导到考核,都有一系列的教学管理制度,教学部门严格按制度进行检查和考核。
六、严格管理,督导结合,形成专业质量机制
(一)建立督导体系
为了加强专业建设的质量管理.在专业层面,建立由专业主任、企业兼职教师、课程组长和骨干教师等组成的督导小组。形成专业督导小组督导、教师相互评教和学生民主评教的体系.与学院的督导相互联系、构成一体。专业督导的重心是人才培养过程中是否主动适应社会需求
(二)加强实践教学的督导工作
从目前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看.办专业的最大难点之一是学生的实践性教学问题。如会计专业即使校内实训、实习基地建设得比较健全,但与学生以后上岗的真实环境仍存在差距,其他专业更是如此。因此,校内实训以仿真性为主,校外实训采用跟班、顶岗等形式。实践教学的督导有别于理论教学。既要察看教师的指导.又要检查学生的实际操作情况;既要查实践教学过程。又要验实践教学的结果。
七、重视专业建设研究。形成专业拓展机制
(一)职业教育专业理论的研究
专业理论是前人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升华,用以指导专业建设的一般原理。现在着重研究专业建设中出现的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比如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问题,高职专业与独立学院专业、本科专业质的差异性问题,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问题,国内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与国外职业教育专业建设问题等等。以职业教育的理论探索,促进专业建设的不断改革和深化,切实增强高职专业的社会适应性。
(二)专业教改研究项目化
专业教改项目分为招标和自行申报两类。专业教改的招标项目一般是根据专业建设需要提出来的,自行申报项目是教师根据专业建设的要求而申报的。这两个项目的评议、立项及资助政策基本参照科研项目管理,从而有效地调动了教师研究专业教改项目的积极性,并取得了相应的成效。
八、发挥辅导员、班主任作用,形成专业促进机制
(一)围绕专业做好班级管理
根据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在辅导员、班主任工作中设定三个具体目标,大一以“形成专业意识.打好专业基础”为管理目标:大二以“巩固专业思想,培养专业能力”为管理目标;大三以“树立职业理想,具备职业素质”为管理目标。这个目标体系的设定是体现“以人为本、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的主线,具有梯度性和关联性,并以形成集体意识为核心。以形成教育理念为最高境界。班级的活动围绕专业特点来展开.如召开专业相关的主题班会、开展技能竞赛等等。以专业活动为载体,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形成学生的崇高理想和职业信念,从而使班级管理成为生动的、全面的、高层次的、与专业建设相一致的管理。
(二)班级活动与学生能力培养相结合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主要课程经济学、农(林)业经济学、管理学原理、农(林)业企业经营管理学、农(林)业技术经济学、农(林)产品营销学、农(林)业政策学、农(林)业概论等、农学概论、畜牧学概论、微积分、线性代数、微观经济学、农产品加工概论、发展经济学、产业经济学、 计量经济学、统计学、经济调查与方法、政治经济学、经济法、国际农业经济学、环境经济学、土地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管理学原理、金融学、会计学原理、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中国近代史纲要、基本原理。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就业方向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毕业后既可以至企事业单位经营、管理(行政、人事)、市场分析和营销策划等工作,也可以进入大中型农牧企业和食品加工贸易企业、与农业和食品产业有关的金融投资、流通贸易、加工运输、科技开发、新闻传媒、咨询服务等企事业单位,从事农产品的国际贸易和市场营销等工作。
从事行业:
毕业后主要在建筑、房地产、农业等行业工作,大致如下:
1 建筑/建材/工程;
2 房地产;
3 农/林/牧/渔;
4 多元化业务集团公司;
5 新能源。
从事岗位:
毕业后主要从事销售助理等工作,大致如下:
1 销售助理。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培养要求
1.掌握管理科学和经济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具有相关的农(林)业科学知识和较宽广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2.掌握企业经营管理、技术经济分析、经济核算、社会调查等基本方法;
3.具有独立获取知识、计算机应用和信息处理、较好的语言和文字表达、组织协调、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4.熟悉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农(林)业经济科学的理论前沿和农(林)业企业经营管理的发展动态;
关键词:经济管理类专业; 会计教学; 创新
会计作为一种核算技术适用于各种行业、各种经济类型和不同经济主体,财务会计信息作为核心的价值信息渗透到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在高等学历教育中,会计被赋予愈来愈重要的地位,教育部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明确将会计学课程作为经济管理类专业和其他有关专业的主要课程。高等本科院校的经济管理类非会计专业一直将会计课程设为必修的专业课程。但是在具体教学实践中,从事会计教学的教师不仅要承担会计专业与非会计专业的教学工作,可能还包括不同学历种类、不同学历层次的教学。因此,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条件下和有限的学时内,使经济管理类非会计专业学生学习掌握会计理论与方法,全面了解会计主体经济活动的资金运动,培育他们有效运用财会信息进行经济活动分析、理性导向经济决策的能力,的确是有待深入探讨的教学研究课题。
1 经济管理类非会计专业的会计教学现状
目前,在经济管理类非会计专业的会计教学中,从授课教师到学生都存在一些认识上的偏差,从而导致在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会计课程的教学效果。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1.1 教学目的不明确
在各本科院校的培养计划中,并未明确划分经济管理类非会计专业和会计专业的教学目标,往往实行的是一视同仁政策,这使得非会计专业的学生疲于死记硬套会计专业的一般基本概念和原理,缺乏对所学专业知识的理解和分析,忽视会计对非会计专业学生的作用,影响了学生对会计学习的积极性。一些教师对会计学专业要学习的知识与非会计专业的教学内容二者区分不清,加之对非会计专业学生所学专业知识的内容缺乏必要的了解,难以把握会计对于非会计专业学生的作用。这样,在教学过程中就无法将会计教学与特定的专业需求相联系,只能就会计论会计,所讲的内容不能很好的吸引学生,要么让学生觉得会计晦涩难懂、深不可测,要么使学生不知所云,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而当学生感觉教师所讲的会计与他们所学的专业毫不相干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就会大打折扣,更谈不上学习兴趣了。面对学生的这种消极学习态度,教师往往也会逐渐丧失了教学的激情。这种由于目的不明确而导致的教与学沟通出现问题的结果就是,会计教学和会计学习的双重失败。
1.2 教学内容设置不合理
经济管理类非会计专业与会计专业本科生都是应届高中生直升大学的,在学习基础、学习方法及社会生活经验上基本相同,会计教育对象的区别在于他们学习的专业不同和对会计知识的需求不同。经济管理类非会计专业的学生对某些会计知识(如会计记录的方法、会计技能的操作)的兴趣要大大逊于会计专业的学生,同时他们学习的侧重点和对会计知识的关注点也不相同,因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不相同,师资力量的分配也不相同。然而在师资紧张的院校,往往会出现同一名会计专业教师同时担任经济管理类非会计专业和会计专业的会计课程的教学任务,忽视了对专业与非专业的不同学生应把握不同的教学侧重点。
1.3 教材体系陈旧且缺乏针对性
如何选用适合经济管理类非会计专业的教材是涉及教学改革的关键问题。多数院校都是采用会计专业的教材作为经济管理类非会计专业会计课程的教材,而此类会计专业使用的教材都将重点放在会计核算中,对于会计报表分析和会计信息如何使用涉及较少,影响了经济管理类非会计专业教学的目的。特别是在当前提倡会计国际化的阶段,部分会计教材的内容和观点陈旧过时,不能及时反映最新的会计理论和处理方式。
1.4 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
对于会计专业的会计教学来说,实践环节的教学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由学生到校外实习,即到具体的单位,由会计人员指导学生做一些具体的会计工作;二是校内模拟实习,即由学生到模拟实验室,在教师指导下做一些模拟的会计工作。经济管理类非会计专业因课时不足一般不安排会计课程的校外实习,因此,就只有通过安排校内的模拟实习,让学生掌握实际的会计工作流程。但是,有的院校在非会计专业的培养计划中没有安排会计课程的校内模拟实习,有的名义上安排了却没有执行。放松甚至忽视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就会导致学生不能深入理解所学的内容,更不清楚会计的实际业务工作是如何操作进行的,使教学效果受到影响。
在经济管理类非会计专业的会计教学中真正存在校内模拟实习的院校中,有些完全按照会计专业的实践教学模式进行,没有将不同专业具有不同教学目标和课程设置背景的教学对象区分开来,并从各自的课程体系和能力结构特点出发来设置和规划实践教学过程,导致学生对实习的积极性不高,实验效果不佳,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还有很多实习内容并没有结合专业特点,实习的业务量偏大,学习中填制了大量会计凭证、登记了很多会计账簿,却忽视了会计报表的编制和简单分析,以至于最终结果便是被大量的经济业务弄得晕头转向,无心编表,更不用说进行简单分析了。
2 经济管理类非会计专业的会计教学创新设想
2.1 经济管理类非会计专业的会计教学目标创新
从理论上说,经济管理类非会计专业开展会计教育的动机,一则是考虑到会计理论知识与财务会计工作实务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即会计的普遍适用性;二则是基于非会计专业的内在逻辑联系而架构本学科知识结构完整性的需要。非会计专业开设会计课程、实施会计教育的主要目标是期望学生通过学习会计课程,理解掌握会计这样一种价值信息核算技术,培养他们对经济数据的认知能力、运用能力,拓展思维,提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符合高等教育培养知识结构合理、综合素质高的培养目标,这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从事会计实务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有明显差异。
以大学本科为例,会计专业学生从入校到毕业的四年中。要开设初级、中级、高级的财务会计学、财务管理、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审计学、会计电算化等十多门主干会计课程,经历专业引导、课堂教学、专业认知实习、课程模拟实验、行业会计实践、学年论文、毕业论文等完整的会计专业教学环节的培养,讲求专业课程学习与专业人才培养的系统性、全面性与会计专业工作能力的高标准要求;与此相比,非会计专业一般开设2~3门会计课程,作为必修的专业基础课或专业课,学时、学分有限,教学中不可能完全移植会计专业教学模式。
故经济管理类非会计专业的会计教学应本着使学生“懂会计,合理运用财务会计信息,分析经济问题、实施理性经济行为”的宗旨,安排适中的会计教学内容、教学难度,突出教学重点,与本专业要求相衔接,注意与其他课程的互补与渗透,采用与教学对象相协调的教学方法与教学要求。
2.2 经济管理类非会计专业的会计教学内容创新
在对经济管理类非会计专业教授会计课程时,不能就会计讲会计,特别是第一门会计课程――会计学,需要运用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知识进行课程导入和会计专业知识点的讲述。会计学课程内容分三个层面:一是会计基础理论与会计方法;二是从企业成立、经营活动主体过程到财务成果核算及年终决算;三是会计信息加工程序。按学生理解能力,掌握循序渐进的三个关键点:会计对象――会计账务处理――会计报表,逐步使学生学习掌握会计主体经济活动中的资金运动及其相应的会计处理、理解并合理运用会计综合信息,通过一定的实验教学,切实培养学生运用会计信息思考问题、理性分析相关问题的能力。
会计学的后续会计课程为财务管理,财务管理课程划分三个部分:基础理论、财务主体理财环节、理财专题;对经济管理类非会计专业一般教学重点放在前两个部分,突出财务估价、资本成本资本结构、投融资管理、营运资金管理等内容。对学生来说,财务管理课程的学习理解可能较难一点,教师注意掌控教学广度与深度,在基础理论与投融资部分可以安排章节论文,安排两个学时进行讲评,了解学生学习掌握情况。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运用财务知识,评析客观经济生活中的一般财务现象。在教学实践环节中,根据专业需要与经济动态安排专题讲座、模拟实验等,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引导他们做一些有关方面的问题研究。
财务管理的后续会计课程为财务报表分析,对于经济管理类非会计专业学生来说,要对会计信息分析方法论、单项分析与财务效率分析、上市公司综合财务分析等内容进行重点讲解。适度增加完全成本(制造成本)与变动成本比较、会计控制、会计法规、传统行业标准等内容,引导学生学会客观理解会计信息,正确运用相关理论与方法分析会计信息。在实验教学中,重点安排对上市公司财务分析、财务判断提出建议等内容,开展投资理财模拟实验,有条件的参与国家、地方和院校举办的模拟实验竞赛。在此需要说明一点:对于不开设财务报表分析课程且会计学课程中未曾展开财务报表分析的有关专业来说,可将报表基本分析理论与方法、上市公司财务分析指标及其运用等内容安排到财务管理课程中。
2.3 经济管理类非会计专业的会计教材体系创新
教材是教学计划实施的载体,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经济管理类非会计专业使用的会计教材应区别于会计专业,其教材应适应经济管理类非会计专业的会计教学目的和特点,遵循其教学原则。然而,现有的会计理论和实践教材,基本上是按照财经类专业教学要求编写的,会计知识模块的内容分散在多门课程之中,没有合适教材可供经济管理类非会计专业使用,迫切需要开展以下工作。
2.3.1 教材中教学内容应向模块化发展
由于需学习会计知识的经济管理类非会计专业学生将来的就业面较广,会计教学应服务于学生将来的就业意愿或选修目的,因此对教材的内容可进行模块化处理,在每一大模块下又分成几个小模块。这样便于教师根据学生意愿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学生也可以根据需要选学其中的其他内容。会计教学内容可设计分为四大模块:①会计基础知识:介绍会计史及会计概念、会计法规、会计要素、会计原则、会计核算方法等;②借贷记账法及其应用:又分为工业、商业、旅游、运输、建筑业、事业、金融单位等小模块分别介绍各行业主要会计核算及成本计算方法;③会计综合知识:又分为一般会计核算(介绍各行业相同的核算如固定资产折旧、投资等)、会计账簿组织、财产清查、金融、证券、税务知识等小模块;④会计信息分析:主要介绍报表分析。
2.3.2 教材中理论教学应适度
经济管理类非会计专业学生对会计理论的学习需求不高,教材中对会计理论的介绍不宜太深,应浅显。对于会计准则的介绍应以案例介绍为主,要求学生对会计假设、会计原则、会计要素有感性了解便可,他们可以背不出会计准则中这些概念的具体定义,但一定要能判断事物的正确与错误。例如,他们必须知道什么是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对于具体某项资产要知道其属于流动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还是长期投资等等。所以教材中的理论介绍应以最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为准。教材中应配备大量案例性判断题,加深学生对会计理论的理解。
2.3.3 教材编写时应忽略会计操作技能,突出经济实用性
经济管理类非会计专业学生不必掌握如何编制会计凭证,如何登记会计账簿,如何编制会计报表,即他们不必学习会计操作技能,但一定要明白会计凭证、账簿、报表在会计工作中的重要性。例如,对《会计学课程》中的会计账簿组织内容不能做简单删除,只是教学的角度与会计专业不同,应联系有关会计法规如《会计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内部会计控制规范》,介绍证、账、表的概念及财务工作中的有关规定,而不必花大量笔墨在凭证的编制、结账与对账上。教材内容一定要突出经济生活中会计知识的实用性,对与之有关的金融、税务、证券等知识也应加以介绍,如银行结算方式、所得税的计算与交纳等。
2.3.4 教材的重点应放在会计信息分析
对经济管理类非会计专业的学生来讲,会计信息分析是其学习的主要目的,学生可通过学习会计信息分析了解企业财务信息,为后续课程――《财务管理》打下基础。如会计报表主要应学习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会计资料分析的指标应学习:①偿债能力指标,如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②盈利能力指标,如销售利润率、净资产收益率等;③企业发展能力指标,如销售增长率、资本积累率等。对于经济管理类非会计专业来讲,还可以学习营运能力指标,如流动资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等。为满足学生的理财需要,还可以介绍市盈率、每股收益等指标。
2.4 经济管理类非会计专业的会计教学方法创新
在经济管理类非会计专业的会计教学过程中,应该更多地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和批判性思维教学法, 注重管理能力的培养。
2.4.1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的应用与改进
很多人将多媒体辅助教学误解为仅仅是“多媒体辅助教”,对于如何进行“多媒体辅助学”和“多媒体辅助考”则考虑和实施得较少。完整的多媒体辅助教学应该包括以下三个部分:
2.4.1.1 “多媒体辅助教”。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并不是简单地把教师的教案通过投影仪投射到屏幕上,而是要利用多媒体能够处理图、文、声、像的优点,努力营造一个“图文并茂、动静结合、声情融会、视听并用”的多媒体交互式教学环境。
2.4.1.2 “多媒体辅助学”。“多媒体辅助学”关键是建立良好的学习支持服务系统,提供有效的支持服务,以帮助、促进、维持有效的非现场学习活动。在建立良好的学习支持服务系统中需要注意:平台和课程设计应以学习者为中心,使操作便捷、易懂,并能提供下载、打印等功能;建立多个信息传递通道,及时信息,并对学生的信息给予及时反馈;设置专门人员为学生解决各种问题,如辅导教师、咨询人员、学生顾问;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搜索功能,制作和编制帮助软件和文档。
2.4.1.3 “多媒体辅助考”。“多媒体辅助考”主要是要求建立完善的会计网络考试系统,这涉及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要有足够的计算机供学生同时进行考试,或者是建立大量的试题库,使得计算机可以随时随机选择设计出一套可供考试的试卷;二是要及时地更新试题库中的试题;三是设计科学的考试软件。
2.4.2 批判性思维教学法的应用与改进
批判性思维就是在研究问题时,对复杂多变的真实情况根据有用的证据和切实可行的价值体系整合所有相关信息做出正确的判断,得到一个令人可以接受的假设或结论。目前,批判性思维教学方法研究在美国的教育理论界有了相当程度的发展,而且,以Richard Paul为核心的研究小组所设计的“三因素”(推理元素、智力标准和智力特质)批判思维模式被认为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
在工商管理专业会计教学中运用批判性思维教学法,有利于工商管理专业学生更快地理解会计知识,更有利于将会计知识运用于自己的专业学习和将来的工作中去。
2.5 经济管理类非会计专业的会计教学考评体系创新
考核评价经济管理类非会计专业学生应本着“淡化理论、注重基础”的原则。“淡化理论”是指考核非会计专业学生会计知识的掌握应区分不同的学习对象,采用灵活性原则,对学生掌握会计知识的要求应淡化理论要求。“注重基础”是指会计课程的考核应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只要非会计专业的学生掌握了必要的会计学知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完成财务报表的分析,说出正确的理由,都应给予合格的评分。会计考试评估方式应注重考察学生掌握会计知识的综合能力和素质。考核方式可在实验教学的基础上,以案例的分析和评价作为依据,突出考核学生的方法和观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结束语
经济管理类非会计专业会计教学,是所有经济管理类非会计专业教学环节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于经济管理类非会计专业的学生而言,会计课程只是众多专业基础课程之一,所以一般本科高校对于会计课程的安排一般是两门,100学时左右。要想在这短短的时间内,学好这么多的内容,对教师和学生来说无疑都是极大的考验。因此,在会计课程的教学中,明确教学目的、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结合专业特色展开教学并重视实践教学,以实践教学带动理论教学就显得非常重要。只有真正地使学生掌握将来所需的有关会计知识,特别是有关会计信息的内容、实际应用等,才能构建学生合理的知识体系,培养较强的综合能力,更好地迎接未来社会的挑战。
参考文献
[1] 陈敏,徐梅,颜刘瑶.非会计学专业会计教学体系改革――基于湖南对象经济管理类非会计专业的实践调查分析[J]. 财会通讯(综合下),2009,(2)
[2] 楚蓓. 非会计专业会计教学内容的设计[J]. 全国商情,2009,(13)
[3] 王春萍. 案例教学法在会计高职教育中的应用[J]. 会计之友,2007,(5)
[4] 瞿晓龙. 非会计专业会计课程培养目标:复合型人才[J].企业科技与发展,2007,(14)
一、农业经济转型对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培养复合型人才的要求
(一)农业经济向专业化、多元化和全产业链模式转型,农业经济发展需要多元复合型职业能力人才
随着农业经济发展目标由单一的追求产量目标转变为质量、数量和综合效益的协同多目标,农业产业的发展也逐渐由过度分割的分段式农业向全产业复合型农业产业转型。这种转变一方面把千家万户的小规模经营农户有效衔接起来,将小农户通过产业化模式联合起来融进大市场、参与大流通。另一方面,这种转变将农业产业链条产前、产中和产后联结起来,形成了“六次产业”的一体化经营模式,农业经济发展模式也逐渐由传统的原料供应部门向工业加工、环保、旅游、休闲等领域拓展,一、二和三产业的界限日益模糊。这就要求农业经济管理与农业、工业、旅游等学科交叉融合,形成新的学科生长点,培养多元化复合型专业人才,使之具备全产业链经营与管理知识以及交叉学科知识和职业能力。因此,面对中国农业经济转型,需要努力培养造就一大批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复合型技能人才,这已经成为转型时期推进农业经济学科发展的根本要求。
(二)城乡一体化发展和工农关系的转化,农业经营发展需要培养新型复合型职业能力人才
农业是工作辛苦程度高、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大、比较效益却较低的行业。在改革开放以后,通过实施细碎化的均分耕地资源的配置方式,进一步使农业经营难以实现规模经济效益。所以,农业领域很难吸引到专业人才。当前,农业经济管理人才日益缺乏,谁来种地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因此,为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创新农业经营方式,吸引新型职业化经营主体成为“职业农民”已经成为推进农业经济发展的重点,而职业化的农业服务组织和农业产业链管理者必然成为保障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和提升的重要基础。这种转变既要求农业经济发展由多元化的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共同参与,同时需要以专业化、组织化和社会化相结合的方式来共同推进农业经济的协同发展[7]。与此相适应,新型农业经济组织形式要求培育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其职业能力、农业资源的经营管理能力以及应对市场风险能力都要高于传统的小农户,使其能够在复杂交错的经营环境中获得更高的经营效益。因此,培养新型职业能力人才就是要培养其成为农村和农业经济发展致富的带头人、领路人,带领专业的“职业农民”推进农业经济发展和保障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创建民族品牌,打造和推动农业品牌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提升全产业的市场竞争力。
二、转型时期传统农业经济管理学科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业经济管理专业日渐萎缩、非农化趋势明显
这一问题导致农业经济管理学科人才职业能力培养难以适应新时期农业经济转型需要。首先,从农业院校农业经济管理学院专业设置情况看,非农化趋势突出,工商管理、会计学等非农专业迅速发展,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在农林经济管理学院中专业招生人数日渐萎缩。其次,从课程设计上看,一些反映农业经济特色的课程逐渐消失。例如,一些传统农业特色的反映交叉农学知识的课程,植物学、畜牧学、林学等课程已经被排除在一些高等院校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教学大纲中。农产品贸易、农业推广、农村金融等农业经济管理特色专业课程,在一些农业经济管理学校的课程体系中被削减课时甚至多年未开课。再从学生就业情况看,20世纪90年代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培养的学生90%都去了与农业有关的行业或部门。但是,进人21世纪以后,进人农口工作的学生不到总数的10%。这导致农业经济管理专业日趋萎缩,特色和优势逐渐丧失。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学生服务于农业的技能不断被弱化,难以适应新时期农业经营管理的需要。
(二)农业经济与其他学科融合较差
农业经济转型发展越来越突出交叉学科融合与创新,这些新变化对农业经济管理学科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农业经济转型和产业延展要求人才的培养需要具备交叉的综合知识和职业能力,需要交叉综合知识的复合型教育平台。但是,传统农业经济管理专业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单一、专业面窄,社会实践缺乏,不利于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的职业能力培养。随着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向非农倾向发展,进一步导致了学生务农、亲农、服务农业经济的意识淡薄,能力弱化。培养的人才只懂基本的企业会计知识、企业管理原理等通识知识,缺乏农业特色和服务转型农业经济发展的职业能力培养,导致其在职场竞争中缺乏特色和优势,难以适应新时期农业经济经营和管理的需要。
(三)传统培养方式和教学模式单一
首先,从当前农业经济课程设置上看,缺乏应对转型时期农业经济专业人才职业能力培养的系统设计,尤其缺少与企业互动实践教学环节,导致学生不具备独立的顶岗实习能力,不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积累和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再加之一些教师常年“足不出户”搞教学,而目前教科书更新速度较慢,教材上的农业经济知识落后于实践的问题突出,其培养的学生能力必然远落后于转型经济社会实践的需要,这也是很多学生感觉部分课堂知识“学无所用”的原因所在。从授课方式看,目前普通高校仍以传统的农业经济理论讲授为主,缺乏多学科综合知识的串联讲授,主要侧重于对书本知识的掌握,没能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但面对转型时期经济新常态下农业经济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很难在书本上找到现成的标准答案。这些新知识难以通过传统的教学方式反映,需要紧密结合转型时期农业经济发展现状、趋势和规律的追踪研究、总结和报告,让学生主动参与其中,深入相关企业及部门进行实践,在理论与实践中不断提升综合技能,形成与农业经济岗位可以对接的职业能力。
三、职业能力导向的农业经济管理人才模块化培养体系设计
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载体是综合性的职业行动,区别于通识教育、职业培训[8][9]。应对农业经济转型,农业经济管理学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需要在兼顾高等院校优势和特色基础上,重点融合和互动教学模式改革,培养目标既要强调厚基础、宽专业,同时要突出强调农业特色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按照模块化设计人才培养模式。
(一)形成职业能力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模块
从高校学生培养的学历层次看,本科生为主的金字塔结构已经被打破。近年来,本科生规模缩小、硕士研究生规模扩大、博士研究生规模基本稳定,导致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学员结构呈现梭型的特点。本科招生规模严重缩减已经成为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为适应农业经济转型和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的现实,高校学生的培养需要按照层次结构、按照“精专深”原则培养,重点拓展职业能力培训。其中,本科层面人才培养突出“精”度,重点在于突出对小规模本科学生核心基础职业能力的培养,抓住核心精品课程内容的传授和基础技能的培养,按照精品思维打造基础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硕士层面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专”度。在突出相关方向的广度知识基础上,需要加强硕士生研究方向农业以及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知识专业化的学习,保障其在实践中能够独立解决农业经营管理中的难题,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博士层面则要有“深”度,这一层面需要掌握较为精深的复合专业知识,能够独立、系统、开创性地运用多学科交叉知识解决复杂、关键性问题,并形成开创和发展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的潜在能力。
(二)搭建职业能力导向的交叉型课程体系模块
需要按照农业经济发展需要,改革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发挥农业院校学科特色优势,搭建复合型人才培养平台。目前,农业院校学科专业主要按照文科、理科和工程类设计,形成了农学特色专业、畜牧兽医特色专业、食品科学特色专业等优势学科。这种割裂虽然有利于培养专业人才,但是不利于培养适应性强、就业面广的复合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培养需要打破这种割裂的学科分界,以农业经济管理核心课程为基础,整合全校其他学科核心课程优势,将优势学科资源按照专业需要设置为集群优势平台,并按照卓越式或者精英式教育模式重点培养,架构培养方案与岗位职业能力之间的桥梁。例如,农业食品经济专业方向,重点培养方案以农业经济管理系核心专业为基础,实现农学系、动物科学系、食品工程系等学科核心课程交叉融合,并采取小班授课和专题授课方式,从食品产业链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进行相关课程的系统设计,搭建集群式核心课程体系平台和配置师资力量供学员选择。在学分设置上,除了通识课程、经济理论等基础课程外,还需要增设必修的农学类核心课程、畜牧类核心课程和食品工程类核心课程,满足转型时期农业经济就业岗位能力培养的需要。
(三)建立职业能力导向的翻转式教学模块
大部分学生思维活跃、勇于创新、动手操作能力强,对感兴趣的事物能够激发积极性和投人精力,为此,需要采用灵活生动的教学模式“激活”学生的热情。教师要革新教学模式,加强教师与学生互动设计。课堂改革就是要告别“课堂干讲”“布置作业”“课后练习”的传统三部曲,需要教师的课堂角色发生转换,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等优质资源开展教学。教师的责任在于理解学生的问题并引导学生运用知识。学生在课前领取任务,自主学习并完成项目任务,通过师生互动、理论与实践互动实现信息知识的综合、凝练与传递。将课堂和实践场地变成教师与学生互动场所,包括知识运用、答疑解惑、总结提升。
(四)完善职业能力导向的实践能力培养模块
要走出课堂、走进生产一线,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互
动。生产实践环节是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职业能力培养与就业岗位对接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教师和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重要环节。要通过走进生产一线,直面农业经济发展中的现实问题,促进学生消化吸收理论知识,通过理论与实践互动增加学生对转型时期农业经济发展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直面实践解决实际问题的职业能力。其中,农业经济的经营者是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重点主体之一,包括专业农户、农业企业人员以及合作经济组织成员。这一部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主要侧重多学科核心知识的专题讲解,需要根据经营者面临的具体问题,有针对性地培训。其次是农业经济管理者,主要是省、县、镇(乡)村等各级农业经营管理机构的从业人员或者服务人员,主要针对农业经济政策、农业全产业链管理核心专业知识和核心技术进行专题讲解。第三,农业经济研究者和从事农业经济职业教育的人员。这一层面主要是通过对农业经济前沿理论、方法和交叉学科核心知i只与技能的系统培训,使之成为推进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和创新的重要主体,既要侧重学员对前沿理论和知识跟进学习,也要加强这类学生的交叉学科知识的补充学习,提升其研究和指导生产实践的能力。
参考文献
⑴毛迎春,黄祖辉.中国农业经济与管理学科的发展与趋势[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4):14-16.
[2]吕立才.我国农业高等院校农业经济管理本科人才培养的非农化与对策[J].广东农业科学,2014(3):22卜223.
[3J李万木,谢明荣.应用型本科教育与普通本科和高职高专教育之比较[J].职业教育研究,2006(10):20-21.
[4]王雅鹏,杨涛,张岳君.农业经济转型时期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的思考丨几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1-5.
[5]史金善.新时期农业面临的新问题和农业经济学科的发展趋势农业科技管理,2005(2):74-76.
[6]王守龙.复合型人才与专业创新型人才比较研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170-176.
[7]钟真,谭玥琳,穆娜娜.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社会化服务功能研究一基于京郊农村的调查中国软科学,2014(8):38-48.
[8]蒋乃平.对综合职业能力内涵的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01(10):18-20.
1密切关注市场需求制定人才培养方向
1.1进行人才需求定位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纵深发展,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市场需求仍在攀升,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其一,我国近几年来迅速发展的产业结构需要,对专业经济管理人才如物流管理、精算会计、财务管理等的人才需求不断扩大。其二,我国国有企业和私有企业的股权改革不断完善和深入,使我国企业管理不断步入证券化市场发展的轨道,对懂会计和财务管理的工商管理人才的需求也进一步呈攀升势头。最后,在我国资本化进程改革过程中,如何参股,如何融资,如何使个人和企业利益最大化等等一系列的金融理财活动,需要越来越多的懂经济的管理人才为之服务。
1.2针对专业市场,确定人才培养目标
虽然市场对经济管理人才的需求数量不断扩大,我们要满足量的需求,但是我们仍不能放松对质量和知识结构的更高要求和对专业板块的需求。这就要求我们高校对人才培养必须更具有专业的特色,这也就要求我们更优化教学资源配置。普通本科类院校能否在社会上办出特色学校特色专业,能否让我们的毕业生很好和企业接轨,能否让毕业生快速了解企业用人标准和技术要求,能否让毕业生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与用人单位的企业文化相一致或匹配,这些都是我们高校人才培养和定位应考虑的问题。首先,工商管理专业培养的人才都要和钱打交道,所以在思想道德教育和信仰上应该有标准有目标,这样才能在纷繁复杂的经济形势和诱惑下坚定信念适应经济和社会需求;其次,我们还要让我们的学生多层次化,使其既懂管理知识、又对某个专业领域熟知,又具有较强的市场把控能力,能让学生在银行、保险、证券、投资,互联网等各个行业都具备一技之长,分级分领域设计培养方向,让我们的学生成为随时适应经济发展需求,有目标有方向有职业规划的高素质应用型经济管理人才,这才是我们办学的最高宗旨。
2把专业能力提升作为主线,设计合理的课程构架
针对前面所述的培养方向和目标,工商管理专业主要是以量和特色作为亮点,因此课程设置不仅要考虑毕业生就业的适应性,更重要的是,还要考虑毕业生在企业的职业岗位群的针对性。所以,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构建院校工商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
2.1基于能力要求下的专业课程设置
工商管理方向的培养,应是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打造,笔者觉得应从三方面考虑:一是道德思想的培养,没有坚定的人生观和道德观将会在纷繁的经济诱惑中迷失自我。二是应有坚强毅力的训练,做经济和管理的人定力和体力都很重要,只有强大的定力才能在经济危机或管理危机中保持清醒头脑做出正确判断。所以,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是包含很多内容的,也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能力环节。三是和用人单位共同研究制定理论和专业课程体系,认真设计课程顺序,根据企业岗位群和行业特点组织和构建教学内容,使课程体系突出精炼、合理、有序、针对性强和课程信息量大的特点。
2.2分级分领域设置课程体系,充分考虑企业的岗位需求
普通高校就是为社会输送实用型人才,工商管理专业更是如此,所以在普通高校的课程设置中要充分考虑到与社会和企业发展需要相结合,针对不同的行业的职业特点对高校培养的毕业生要进行充分的需求分析,把工商管理专业岗位细分(工业企业、银行、保险、物业等),对物流管理、财务管理、物业管理、企业会计等专业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结合企业的岗位要求构建核心知识能力的模块,融入专业主干课程体系。由于我们在校教学学时有限,构建专业教学模块是一定要做到:第一,应把工商管理专业最前沿、最新成果、最新概念原理和操作技法不断融入课堂教学内容之中。第二,要针对职业岗位内容的不断变化、结合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经济活动的不断发展,及时对管理课程的内容体系进行修改,以便适应市场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第三,要认真筛选课程构架和内容,把知识性、应用性有效结合。
2.3注重职业资格标准的对照,加强“对证施教”的要求
管理人才培养应该既要求学生在校期间获得正常的学历毕业证书,同时课程体系教学中还要融入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内容,计算机等级证、会计上岗证、证券从业证、保险从业证等等都需要毕业生在教学阶段考虑,这是他们走上职业岗位的敲门砖,对毕业生顺利择业能够形成很强的竞争优势,所以在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设计上应充分考虑,或是设计一些选修课程让有精力的学生加大学习宽度,提高学生竞争力,也为用人单位提供行业认可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2.4不断深化实践教学内容,加大校内校外实践
工商管理本身就是实践性非常强的经验教学,在保证正常的理论和专业课堂教学同时,应加大校内校外实践教,这样学生才能从具体案例中摸索出有针对的管理理论,不至于理论和实践相脱节,造成假、大、空。所以,应从企业职业的需要出发,突出重点行业的职业能力,加大校内实训、校外实践和毕业实习等环节,满足行业对专业技术实际操作型人才的要求,同时在专业教学安排上应有案例教学,应安排大量实践课程,还要有一学期进行顶岗实习。这样才能强化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以后走上工作岗位提供保障。
3建立适应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
3.1以工作过程的实用性来设计工商管理各方向课程体系
由于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因此我们的专业方向和课程体系要随着社会需求不断调整。首先,我们要对社会经济行业和职业需求岗位定位,这样才能设计我们的培养目标和方向。其次,我们还要分析各行业这些职业岗位的工作过程,分解各个岗位的工作任务。最后,我们要以岗位任务来设计所需要的理论知识和课程体系,以此来设计职业教育人力资源管理方向的课程体系,这样我们的教学和培养体系才具有针对性。具体实施应包括以下内容:第一,先把各个管理岗位的职责和任务分解。第二,把分解的子任务所涉及的理论作为教学项目,以此设计课程体系和教学案例。第三,把岗位要求和课程体系结合起来设计教学考核体系和标准。通过这三步我们就能把企业和学校有效结合起来,培养目标更具体更实用更有针对性。同时,我们还可以加强校企合作,来弥补实践教学师资的不足,这样也可以让学生提前接触职业生涯,还可培养学生对职业的感觉,做好就职前的热身运动。对企业而言,学生在企业实习的过程中也利于企业发现人才、选择人才,也为企业节省了后期人力资源的培训成本。
3.2基于工作过程的考核方法设计
对于学生和实践教学的考核标准,应以职业能力作为考核评价学生的重要标准。考核方法应该多元化,在专业教学阶段应以理论考试为基础辅以实训设计考核,即在考核学生的理论知识能力时,应以学校的考核评价为主,同时也要结合课堂表现、平时作业及测验、实验实训及考试情况进行综合的评价,但要注意模拟实训、计算机操作、案例讨论等实际操作的分值,加大过程考核的比重。在实践环节考核要以工作任务为载体,即在考核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时,主要以企业对学生的表现考核为主,综合评价学生完成职业岗位的工作任务过程中的表现和成效。
3.3加强工作过程的工商管理方向的教材建设
为让学生能在学习和工作中进行全真化学习,教材建设也是学校课程设计重要环节。工作过程的工商管理方向的教材建设主要考虑以下几方面:第一,教材建设的指导思想要明确。在工商管理专业各个方向的教材建设中,教材是课程内容的重要载体。我们首先要立足于本地经济环境,突出本地企业和行业特点和特色让教材框架和内容更具有实践性和知识性,比如本地区建材行业较多我们就要加大建材行业的特色。总之,应以行业集聚群为导向为当地经济培养更多的实用人才。第二,还要注意结合岗位职业资格证书的考核要求以及经济专业知识、技术和方法的运用,与时俱进。第三,还应按照工作任务需要在教材的内容中设计一定的通过情景模拟、角色体验、角色互换、案例分析的形式进行的金融专业技能训练,让学生能更好地融会贯通。
3.4加强工作过程的工商管理方向的师资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