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9 16:16:42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海洋灾害及其防治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碳金融对我国现代渔业经济发展支持研究
基于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战略背景的大连市渔港发展对策
湛江海洋经济发展研究
我国黄海海洋产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河蟹产业快速发展实证研究——基于“中国河蟹之乡”江苏兴化永丰镇的调查
水产科研机构管理人员绩效考评体系研究
我国水产加工企业创业历程及成长动力的扎根理论研究
标准化在促进渔业发展中的作用及其实践
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的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完善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的研究与思考
撬动罗非鱼国内销售市场的几点思考
网箱鱼类排泄物收集碳汇系统与生态效能研究
推进淡水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我国渔业水域突发污染事件分析
我国水产养殖业环境污染防治研究
南非发展淡水养殖业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
国际海洋生态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风暴潮灾害损失和经济增长的耦合关系研究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洋产业与区域经济的耦合关系研究
广东海洋大学海洋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揭牌
大连水产学院参加中国航海日各种活动
2009年海峡两岸青年海洋教育文化交流活动在台举行——中国海洋大学、上海海洋大学、浙江海洋学院师生代表参会
我国渔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出路
现代渔业公共政策研究的若干思考
农村小额信贷发展的国际经验与中国实践
《环境污染损害责任保险法》之法律构架
我国政策性渔业保险发展探析
我国渔业产业结构优化研究
试论基于社区的渔业管理
从海洋综合管理的视角完善海域使用管理——基于舟山海域的实证考察
IUU捕捞问题之经济学透视
渔业科技成果转化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常见水产品安全指标在相关标准间的矛盾分析
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SWOT分析及战略选择
上海市水域水生生物增殖放流现状和存在问题
水生生物资源增殖的服务功能分析和品种选择
农产品贸易中价值标准设定与量化的探讨——以日本水产品进口情况为案例
海洋灾害经济损失的模糊测定——以风暴潮为例
美国青蛙成蛙健康养殖技术经济评价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使渔业发展成为国家生态文明的基础产业
关于建立海洋生态补偿机制的探讨
关于开展水域荒漠化防治工作的几点思考
浅谈渔业水域污染与渔业养殖生产
工厂化养殖循环水处理系统的建造技术及其市场前景
中国渔业生产:计量经济模型的构建与应用
基于需求主体的渔业金融供给路径探讨
税费在东山县单拖渔业捕捞能力控制中作用的实证分析
新渔村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化解思路
上海市渔民权益保护机制研究
关于转变渔业增长方式促进社会主义新渔区建设的思考
我国远洋渔业亟待国家重点扶持以加快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海水养殖政策的演变与发展
关于千岛湖发展休闲渔业的思考
新疆渔业发展的现状及展望
中国虾产品出口竞争力分析
基于比较优势的中欧贸易产品结构实证分析
中国金枪鱼供应链物流分析
关键词:海洋经济 海洋环境 环境保护 海洋灾害
前言
随着沿海经济的迅猛发展,近海海域遭到越来越严重的污染,使海域环境质量明显下降,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并对生物资源和人体健康产生有害影响。近海水域的污染已成为世 界各国,特别是象我国这样具有相当长的海岸线和众多海湾的国家所共同关心的环境问题。海洋经济的发展还面临严酷的海洋自然环境,海洋灾害直接影响着海洋经济的发展规模、速度和效益,精确预报海洋灾害的发生、发展和应该采取何种防灾、抗灾和减灾工程措施,也成为严重关注的环境问题。为了开发海洋中的空间、矿产、渔业、能源等物质资源,需要在海上进行各类工程建设,在目前科技日益发展的情况下,工程建设的规模日益巨大,这些大规模的工程建设和海洋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也将是开发海洋中的一个应引起特别关注的重要问题。为了适应我国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海洋环境的日益恶化,海洋灾害的频发和海洋工程向大型化发展,近海石油气田的开发,以及海岸带开发过程中的后效问题的研究需要,针对我国重大海洋环境与保护问题开展研究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
在这方面,重点需要开展的研究课题大体上有三类。第一类课题是海洋环境特征对各类污染物作用的机理和规律研究,第二类课题是海洋工程设施防灾、抗灾和减灾研究,第三类课题是海洋工程及海洋环境工程与海洋环境的相互作用吸防治措施与对策。
一、海洋环境特征对各类污染物的作用机理和规律研究
以海洋流体动力对各类污染物迁移、扩散、转化规律的研究为基础,考虑各种自然环境因素(浪、流、风、光、温度、湿度)、物理因素(扩散、挥发、沉降、吸附、释放)、化学因素、生物因素的作用,揭示污染物在海洋复杂条件下的运动及演变规律,并建立海洋水质预测预报模型。此外,近年来,在我国沿海海域,赤潮频发严重。因此,除了加强赤潮的监测和预报外,也应加强在建立赤潮生长机理和发展规律方面的研究工作。
此项研究应通过现场观测、物理模型实验和数学模拟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来进行。由于现场观测工作耗资巨大,且受到许多客观条件的限制,所获得的数据往往有许多综合因素的共同作用,很难将其中的单因素影响分离出来,因此,往往只能用它来作为对某一水质预测预报模型进行检验其可行性和精度的一个实例。
用数学模拟方法来建立海洋水质预测预报模型是一个较为有效的方法。目前,在这方面国内外已有不少水质预测预报模型,这些水质预测预报模型大体上都基于以下几方面的模型:水流数学模型;波浪数学模型;液流相互作用模型;近海海域污染物迁移转化数学模型。
在水流数学模型研究方面,对于较大范围的海域,通常可采用深度平均的潮流教学模型,对于紊动影响不显著的海域,可不考虑湍流影响,而对于湍流效应显著的区域,如排污口近区,则应考虑湍流效应。此外,采用坐标变换,可建立一种能够考虑复杂地形和套流效应的三维潮流数学模型,这样才能够较好地重现实际海域的三维潮流特征。在较小范围的水域,水流数学模型可以以N-S方程和通用的k-(湍流模型为基础,针对水温和盐度分层流的流动特性,考虑浮力对紊动的影响,建立用于模拟同时存在温度和盐度梯度这一类密度分层流的k-(单流体数学模型。也可以基于多流体模型的基本概念,分别对两相本身的湍流输运规律以及相间相互作用规律进行模拟,建立两相湍浮力分层流的双流体数学模型。
在波浪数学模型研究方面,可应用BI—CGSTAB法求解由椭圆型缓坡方程离散得到的代数方程组,以提高求解效率。从水波发展方程出发,可导出一种用于大区域波浪变形问题的数学模型。通过引入弱非线性波色散关系,可使双曲型缓坡方程能
够有效地考虑波浪的非线性效应。对高阶Boussinesq方程的进一步研究,可使方程的色激性从入水到深水都达到很高精度,并提高方程的非线性精度,可以更精确的计算较深水域波浪的非线性特征。
针对带自由表面的波浪场问题,通过把能有效模拟自由面形态的N— S方程和波能平衡方程的结合,可导出一个能考虑破波能量损失的抛物型缓坡疗程,用这个方程可模拟规则波和不规则波破碎引起的波高变化。建立沿岸流数学模型,可模拟海岸上波高变化和破碎波波高、波浪增减水和沿岸流。
在波流相互作用模型的研究方面,对于弱流情形,可采用一种考虑流影响的修正的合流缓坡模型;对于强流情形,可采用在Botssinesq方程中考虑流影响的模型。可以将辐射应力的计算公式与抛物型缓坡方程中的待求变量联系起来,建立一种辐射应力计算的新方法,用该方法可对较大区域均匀斜坡地形上的波浪辐射应力进行数值模拟。
在近海海域污染物迁移转化数学模型研究方面,基于N一S方程所建立的深度平均的二维应力一通量代数全场模型,可对非对称潮流作用下的侧向岸边排放问题过分数值模拟。以研究近海海域污染物迁移转化的三维预报系统作为目标,在分析近海环境中各种物理、化学和生物现象的基础上,针对近海海域水污染的特点,从三维湍流模型出发,在动量方程中引入表面风应力、底部切应力以及柯氏力的作用;在输运方程中引入反映物理、化学、生物等作用的源、汇项,可建立一个统一考虑物理、化学和生物等过程综合作用的近海海域污染物迁移转化的三维预报模型,它可为环境评价、水质规划、污染控制以及水域排污工程设计等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同时对确定水域环境容量,从而制定水域环境保护策略,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应用前景。
应该指出,在海洋水质预测预报模型研究方面,数学模拟无疑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手段,但不论是何种数学模型,其模型中所需的必要参数和边界条件的处理是研究水质模型的技术关键,直接影响到水质模型的科学性和预测能力。而这些必要的数据是无法从数学模型本身来取得的,有些可以通过现场观测来得到,但其中一些最基本的卷数是要通过基本机理的研究才能得到,在这方面物理模型实验研究将是一个有效的手段。
能模拟海洋动力因素的先进实验设备,现代化的量测仪器和测试系统是开展物理模型实验研究的必备条件。进一步完善PIV和LIF的浓度场、速度场同步测量系统,可研究非破碎波浪、破碎波浪及波流相互作用下水流的垂直结构,获得流场中水质点速度的空间分布和时间过程;并同步获得波浪及波流相互作用下浓度场的空间及时间变化过程,可用以分析定量污染物团在波浪及波流相互作用下扩散的基本特征和扩散系数。
二、海洋工程及海洋环境工程与海洋环境的相互作用及防治措施与对策
为了充分利用海洋空间,现代海洋空间利用除传统的港口和海洋运输外,正在向海上人造城市、发电站、海洋公园、海上机场、海底隧道和海底仓储的方向发展。人们现已在建造或设计海上生产、工作、生活用的各种大型人工岛、超大型浮式海洋结构和海底工程,估计到21世纪,可能出现能容纳10万人的海上人造城市。我国澳门和日本已经在海上建成了人工岛海上机场。为缓解紧张的陆地资源及减少城市噪音等,日本已经于99年8月在东京湾用6块380米长,60米宽的矩形漂浮钢板拼装海上漂浮机场。
由此可见,随着海洋资源与空间的开发利用,各类海上工程建筑物数量不断增多、规模日益复杂和庞大,保证这些海上工程设施的安全运行及采取海洋工程防灾减灾措施将越来越重要。海岸带和近岸海域是各种动力因素最复杂的地区,但同时又是经济活动最为发达的地区,海上工程建设如果考虑不当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引发环境灾害。工程设施可能破坏原有海岸带的动态平衡,影响岸滩的冲淤变化。海上回填和疏浚会改变海岸的形态,破坏某些海洋生物赖以生存的栖息地,若对含有污染物的疏浚污泥倾抛处理不当则会造成二次污染。海上石油生产中的溢油事故将对海洋环境造成极其严重的污染。日益增多的海上退役工程设施如果不及时处理也将会逐渐成为海上障碍物以致引起公害。海洋工程抗灾减灾的任务是一方面要保证最大限度地减少自然界海洋灾害带来的报失,另一方面又要避免人为造成的海洋环境灾害。
随着人类对海洋资源的不断开发和利用,海洋环境保护与人类生产实践活动协调发展日显重要。如港口开发中的环境问题,主要内容包括:航道、港池开挖、疏浚引起的泥沙输运及其疏浚物抛放对海洋环境的影响,深水港口水工建筑物、大型人工岛、超大型浮式结构的环境和生态影响;破波带及其附近水域沿岸流对物质输运扩散规律研究;大型海岸工程、岸滩保护和整治工程引起的海域环境的变迁和海岸演变;海岸演变、防护及开发利用新概念的原则与理论,如由于工程措施所引起的海岸动力学、生态学、社会经济学及与环境关系的综合分析与协调。
随着沿海大、中型城市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平建设中的污水深海排放技术,感潮水域污水多点排放漂移扩散研究,天然海湾、人工湖及人工运河的水质交换能力,人工沙滩的保护措施,滩涂围垦对水域环境的影响等,都将是需要认真解决的问题。
鉴于黄河三角洲海岸线不断依退所带来的国土面积减少、陆上设施受到威胁甚至破坏、对黄河三角洲湿地自然条件的毁灭性破坏等一系列问题,也是非常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此外,长江三角洲、珠江口及珠江三角洲的海岸开发、滩涂围垦和岸滩保护及整治工程对水域影响所引起的环境问题及其对策,也切枰?重点研究的课题??BR>以主要经济发达的河口和海岸带地区以及主要海域的经济发展为背景,建立一个数字化的区域经济发展模拟系统。与防灾、抗灾和减灾决策支持系统一样,将环境工程、水利工程、土木工程与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相结合,建立模型,通过多媒体技术,形象化地针对经济发展规划,预测由于发展经济带来的海域环境水污染的恶化、海洋自然灾害(台风、巨浪、风暴潮、地震、冰害、地质灾害)频发的情况。人类活动特别是大规模工程建设所引起的海洋环境的变迁和海岸演变,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用数字手段统一地加以处理,建立智能化的决策支持系统,以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地发展,将会是决策部门进行宏观决策和具体规划时的一个十分有
效的手段。
三、海洋灾害的精确预报及海洋工程设施防灾、抗灾和减灾的研究
海洋灾害主要包括风暴潮、海浪、海冰、海啸、赤潮及海岸侵蚀等。90年代以来,我国海洋灾害所造成的损失每年达上百亿元人民币,是世界上海洋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海洋工程结构的投资费用很高,一旦发生破坏,将会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巨额财产损失(如1969年渤海冰推倒“海二井”平台,1989年风暴潮损失超6亿元,1991年DB29销管船在南海通台风翻沉等)。当前我国海洋能源开发与海洋空间利用的绝大部分活动是在近海和极浅海海域。为了保证在这些海域所建造的工程设施能够安全服役免遭破坏,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弄清这一海域中严酷和复杂多变的环境因素。我国东临西北太平洋,每年出现的台风数目占全球的38%,其中对我国可能造成灾害的台风每年有7—8个。每当台风在我国登陆或接近我国沿海通过时,都会在沿岸局部地区产生风暴潮,形成风暴潮灾害。
在我国北方海域(渤海和北黄海),冬季由于受寒潮影响,沿岸地区每年都有结冰现象,结冰严重的年份则出现冰害。若对这些海洋灾害估计不足将会带来巨大的损失。渤海重叠冰与堆积冰的形成,不但可给结构物以强大的冰压力,而且由于冰激引起的振动作用,也会给海洋平台的使用和安全带来巨大的损害。而冰区溢油的迁移规律及预防和清理技术,至今尚未进行过深入的研究。对近岸大面积冰排和海上浮冰,在波浪、潮汐作用下都会引起海冰的断裂,断裂后冰块的尺度直接影响其对结构物的作用。在渤海海域建造的海洋平台,为了抵抗冰害,往往建成正、倒锥体的结构型式,冰排对锥体结构的冰荷载及与其的动力相互作用,也是目前尚未解决的课题。在海冰力学的研究中,除进行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外,实验研究也是一个重要的手段。在实验研究中,模型冰可采用冻结模型冰和非冻结模型冰来进行,它们各有其优缺点,发展这两种技术是海冰力学研究中的一个课题。
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海域中时有地震发生。强烈的地震将有可能是海上工程设施的主要破坏荷载。如果一旦在地震中结构物(海洋平台、钻井船、人工岛、输油及输气管道等)发生破坏,除其直接经济损失极大外,其次生灾害——火灾、环境污染等的后果也不堪设想。
近年环太平洋地区地震的频度和强度都在上升,造成重大灾害。大型海上工程在地震作用下的安全性,特别是抗震防灾的基本原理和减震技术措施需要认真研究。海域中的大型海上水工建筑物在地震作用下的响应和振动破坏机理更有待深入研究。日本阪神地震记录资料表明,地震及由此引发的巨浪共同作用对水中和岸边建筑物造成的破坏十分严重。水工建筑物的这类破坏机理,至今国内外对此都很少研究,且由于试验条件的限制,国内外对此方面的试验研究工作开展极少。这是海上水工建筑物抗震研究中的一个新领域。
以下的一些研究内容将是为解决海洋工程设施抗震措施中的关键技术所必需考虑的,如近海环境地震危险性分析,设计地震动参数和频谱特性,强震海底多维地震动及其空间分布规律,地震波传播特性及地震动输入机理;海域中大型海上水工建筑物在地震作用下,考虑周围水介质影响的结构振动破坏机理、振动控制、地震动时颇联合分析模型和输入机制、非线性动力分析和动力破坏试验;核电站海域工程建筑物抗地震性能,海洋采油平台及地下输油管线与地基土动力相互作用,码头及护岸建筑物地震稳定性;海域中水工建筑物的性能设计和地震设防标准等。
海上水工建筑物在长期运行过程中健康状况逐渐恶化,其损伤主要来自两个方面:其一是结构的老化、疲劳、超载、内部损伤(裂缝)、地基沉降变形以及环境的物理化学损伤(低温、冻融、大气侵蚀)等;其二是设计不周或设计标准偏低,施工质量差,原材料不合格,管理维护不善等。大型海上水工建筑物的损伤和事故都将对国民经济的发展造成重大的影响。
【关键词】 温州;热带气旋;灾害与防灾
1、引言
热带气旋是发生在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具有有组织的对流和确定气旋性环流的非锋面性涡旋的统称。包括热带低压、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台风(强台风和超强台风)的统称。热带气旋灾害主要由热带气旋所带来的狂风、暴雨和风暴潮及其引发的一系列灾害所造成的。
温州处在浙江省的东南沿海地区,东临东海,受季风天气影响强烈,是东南沿海受热带气旋灾害较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历年来多次遭受热带气旋的正面袭击或影响,对温州国民经济造成巨大的损失,是我国重要的抗灾减灾地区之一。
2、温州沿海地区受灾情况与分析
温州市地处东南沿海,属亚热季风气候区和东海区,外海缺少岛屿阻挡,西南群山起伏,东北平原流急水高,每年夏秋之间热带气旋影响多,而且影响大,往往热带气旋路径直扑而来,热带气旋夹带暴雨、大潮、洪水经常会给温州市带来严重损失。
张丽佳在《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台风危害性评价》中,引入Tzc(台风灾害灾次指数)对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台风危险性格局进行了深入地分析,其分析得出,浙江南部沿海、福建、广东大部分地区受台风影响较多。同时,浙江的温州和台州受台风至灾因子影响较大[1]。
据此,我们可知温州地区深受热带气旋及其次生灾害的影响。
2.1、温州沿海地区受灾时空分布特征
据记载,从1949年起至2010年间,共有41次热带气旋在浙江省沿海登陆。而热带气旋在温州沿海登陆的就有17次,平均每年0.3次,其中仅2000年至2010年这10间登陆热带气旋就达7次之多。图1反映了62a温州沿海登陆热带气旋数的年际变化特征。这62a中,48a无热带气旋在温州沿海登陆,14a有1个以上热带气旋登陆,其中1972年、2004年和2007年登陆个数则达2个。
近10a温州沿海热带气旋登陆频次高,共10个,其中有4个在苍南登陆。2007年16号台风“罗莎”于10月7日在浙江省苍南县霞关镇与福建省福鼎市交界处登陆,是当年第二个在苍南登陆的热带气旋,也是近年来在温州登陆最晚的热带气旋。
温州南部的苍南和平阳是温州沿海热带气旋登陆的高频地区,北部以乐清较频繁。每年的6~10月,尤其7~9月更是热带气旋及其引发的灾害最肆虐的时期,也是抗台防灾的关键时期。
2、影响温州的热带气旋特征
2.1、影响类型
直接影响是热带气旋对温州影响的主要形式,影响也最大。这类情况较为复杂,这与热带气旋自身特点及周围环流均有关系。主要影响形式包括:(1)台风登陆温州市,一般把这种影响称为正面袭击。(2)台风沿海北上,或者转向东北方向移动,但经过浙江省沿海时也常出现较强的影响,包括沿海大风、强降水,也有风暴潮发生,与第(1)种情况相比,影响较轻,影响范围也较小。(3)台风在闽中北登陆,有时对温州产生重大影响[2]。
热带气旋对温州的间接影响有两层含义,一是热带气旋在浙江省登陆,除产生大风、暴雨、洪水、风暴潮等影响外,还有如诱发地质灾害、非登陆地大暴雨、台前强对流天气等。
2.2、源地和路径特征
热带气旋登陆地点的变化及危害的范围与热带气旋移动路径有密切的关系。登陆温州的热带气旋发生源地主要为台湾、菲律宾以东的西太平洋海域。由于在太平洋海域生成的热带气旋主要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气压环流引导热带气旋多以偏西路径移动。因此,登陆温州的热带气旋在登陆前有两种情况:1)一次登陆型:自西太平洋海域西北行进入东海后继续西北偏北行,主要登陆温州苍南至乐清的沿海地区。2)一次以上登陆型:自西太平洋海域形成向西北偏西行,岛之后,穿过台湾岛进入台湾海峡继续向西北偏北移动,主要在温州苍南和福建交界处登陆。
温州登陆热带气旋在登陆后表现出不同的情况:1)在当地登陆之后强度逐渐减弱至消失;2)登陆之后以北上为主,最后强度减弱进入海洋并消失;3)继续向西北方向移动进入内陆地区,强度减弱直到消失。
2.3、大风特征
热带气旋是一种气压极低的涡旋,具有强大的气压梯度和旋转力,根据不同的级别会产生大到极大的风速,破坏作用随风速增大而增大。
2.4、降雨特征
热带气旋登陆过程中伴随着强降雨天气。因此热带气旋强降雨是热带气旋一个重要至灾因子。许多极端暴雨记录都与热带气旋活动有关。2006年8号超强台风“桑美”登陆使苍南县平均降雨量达364mm,其中苍南昌禅达到606mm。
3、温州沿海登热带气旋成灾分析
热带气旋本身就是极严重的灾害性天气,热带气旋更是全球发生频率最高、影响最严重的一种灾害。热带气旋灾害在近岸表现为风、浪与风暴潮结合引起的灾害;在内陆则主要表现为风和暴雨灾害以及由暴雨引起的洪水和诱发的滑坡、塌方及泥石流等灾害。
3.1、暴雨灾害
每当西太平洋热带气旋逼近,在副高南侧偏东气流引导下,从洋面上带来充沛的水汽,加之台风剧烈的环流和地形沿坡抬升,加剧形成了温州市以南北雁荡山区的顺溪、桥墩、棣头、曹村和砩头及昌禅等处的特大台风暴雨中心[4]。
热带气旋具有充足的水汽和强烈的空气对流运动,本身就容易形成暴雨。根据国内外学者对暴雨的分析和研究,最强的暴雨常常是由台风或与台风有关的天气系统造成的。据统计,登陆中国的热带气旋几乎都带来了暴雨,60%形成了特大暴雨。台风暴雨的强度主要受台风本身环流、环境条件和下垫面的影响。仅1980~1990年11a间,浙江省发生的较大的洪涝灾害中有19次是由热带气旋引起的。
3.2、狂风灾害
随着经济的发展,台风带来的灾害损失越发严重,而在台风造成的所有灾害之中,风灾的危害仅次于台风暴雨引发的洪涝灾害,诸如船只的翻沉、房屋倒塌等建筑物的毁坏及台风浪、台风潮等灾害均直接取决于台风的大风[5]。
登陆热带气旋风力多达12级或以上,阵风常常达到30m/s,12级及以上的大风在1m2的面积上产生200kg或更大的压力。如此强大的大风造成的破坏性是很大的,它能摧毁房屋,堤岸等建筑物,树木可以被拔去,作物会一扫而空。
在海洋上,热带气旋登陆过程中的强大风力能掀起滔天巨浪,掀翻船只,还往往给海上工程、海上运输、海上军事活动及海洋渔业带来灾害性影响。由于波浪水效应而加大风暴潮侵入陆地的面积,从而给海岸带的种植业、水产养殖业带来巨大损失。这就形成了狂风引起机械性破坏和巨浪的灾害链。
3.3、风暴潮灾害
风暴潮是热带气旋造成重大灾害的又一重要驱动力。如果台风、暴潮与当地天文大潮三者相遇,海面水位将超过当地“警戒水位”,从而酿成巨大的风暴潮灾害。风暴潮能引起海堤决口,造成人员伤亡、田舍淹没;风暴潮引起的增水能引发海水倒灌,导致土地盐碱化等[7]。
1994年8月21日,9417号台风在温州瑞安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超过12级(40m/s)。由于发生风、雨、潮“三碰头”,加之夜间登陆,且登陆地人口稠密,造成全省死亡1126人,直接经济损失177.6亿元。
3.4、人为因素加重灾害
除了由于热带气旋所带来的灾害及次生灾害导致重大人员伤亡和重大经济损失外,人为因素也是重要的因素。比如,民房质量差、抗风力不强;群众防台意识不强,存在麻痹思想; 避风点不规范,安全度不高等等。如0608号超强台风“桑美”登陆期间苍南县全县因灾死亡153人。原因为避难所抗风强度不够,导致群体性伤亡。
4、温州沿海登陆热带气旋灾害预防对策
本文将热带气旋灾害防治对策主要从三个方面出发:完善灾前的预警、预报系统,开展防治措施;加强灾后的重建和修复工作;建立灾害评估系统。
4.1、完善灾前的预警、预报系统,开展防治措施
(1)完善预警预报系统
全面的灾害预警系统能让各部门及民众有充足的时间来防御应对台风灾害,能够大大提高我们预防台风灾害的综合能力;对台风移动方向,登陆地点、时间和暴雨程度,河道、水库水位的预报、预测都起到重要作用。
(2)防灾工程措施
加固房屋,优化结构使房屋能够经受最大的台风等级。开展房屋安全鉴定,为群众提供安全避风场所。就洪水而言,应该要加固堤坝,提高防洪泄洪能力。
(3)加快宣传防灾减灾教育,提高群众防灾意识
利用现有学校教育基地或建立新的教育基地,或者利用电视、网络媒体进行防台抗台知识宣传,加大台风的科普和防台抗台知识的宣传力度,加强全社会尤其是台风多发地、重灾区人民群众的防台抗台宣传教育,提高台风中的自救能力。有关部门要根据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加强全民防灾减灾意识宣传教育,进一步树立和提高人民群众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能力。
4.2、加强灾后的重建和修复工作
所有的自然灾害都会或多或少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我们能做的只能是尽可能将损失减到最低,并且在造成损失后的第一时间就要开始灾后重建。因此在这个方面上应该加强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让每一位受灾群众或受灾地区得到帮助。提高全社会的防灾意识和防灾水平,建立完备的灾害风险转移机制,通过加大灾害的人身财产保险,大力推进灾害保险与再保险事业的发展,加快灾后恢复重建。同时应对超强台风应将“心理干预”和“心理修复”纳入区域救灾体系。
4.3、建立灾害评估系统
建立GIS台风灾害评估系统,进行灾害分级管理。采用遥感、GIS等先进技术建立综合、快速的台风灾害评估系统,采取业务行政部门与地方政府评估相结合的方法,在灾害发生后迅速评估,确定等级。制定分级管理细则,实行分级的抗灾、救灾的科学管理,使我们的救灾管理逐步走向科学化法制化。
参考文献
[1] 张丽佳,刘敏,陆敏. 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台风危险性评价[J]. 人民长江,2010,3(3).
[2] 梁必骥,梁经萍,温之平. 中国台风灾害及其影响的研究[J]. 自然灾害学报, 1995, 4(1): 84-91.
[3] 薛根元,俞善贤. 云娜台风灾害特点与浙江省台风灾害初步研究[J]. 自然灾害学报,2006,8(4).
[4] 叶复声. 温州地形对台风降水的影响[J]. 浙江气象科技, 1993,14(1):17-19
[5] 陈顒,史培军.自然灾害[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208
以海洋流体动力对各类污染物迁移、扩散、转化规律的研究为基础,考虑各种自然环境因素(浪、流、风、光、温度、湿度)、物理因素(扩散、挥发、沉降、吸附、释放)、化学因素、生物因素的作用,揭示污染物在海洋复杂条件下的运动及演变规律,并建立海洋水质预测预报模型。此外,近年来,在我国沿海海域,赤潮频发严重。因此,除了加强赤潮的监测和预报外,也应加强在建立赤潮生长机理和发展规律方面的研究工作。
此项研究应通过现场观测、物理模型实验和数学模拟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来进行。由于现场观测工作耗资巨大,且受到许多客观条件的限制,所获得的数据往往有许多综合因素的共同作用,很难将其中的单因素影响分离出来,因此,往往只能用它来作为对某一水质预测预报模型进行检验其可行性和精度的一个实例。
用数学模拟方法来建立海洋水质预测预报模型是一个较为有效的方法。目前,在这方面国内外已有不少水质预测预报模型,这些水质预测预报模型大体上都基于以下几方面的模型:水流数学模型;波浪数学模型;液流相互作用模型;近海海域污染物迁移转化数学模型。
在水流数学模型研究方面,对于较大范围的海域,通常可采用深度平均的潮流教学模型,对于紊动影响不显著的海域,可不考虑湍流影响,而对于湍流效应显著的区域,如排污口近区,则应考虑湍流效应。此外,采用坐标变换,可建立一种能够考虑复杂地形和套流效应的三维潮流数学模型,这样才能够较好地重现实际海域的三维潮流特征。在较小范围的水域,水流数学模型可以以N-S方程和通用的k-(湍流模型为基础,针对水温和盐度分层流的流动特性,考虑浮力对紊动的影响,建立用于模拟同时存在温度和盐度梯度这一类密度分层流的k-(单流体数学模型。也可以基于多流体模型的基本概念,分别对两相本身的湍流输运规律以及相间相互作用规律进行模拟,建立两相湍浮力分层流的双流体数学模型。
在波浪数学模型研究方面,可应用BI—CGSTAB法求解由椭圆型缓坡方程离散得到的代数方程组,以提高求解效率。从水波发展方程出发,可导出一种用于大区域波浪变形问题的数学模型。通过引入弱非线性波色散关系,可使双曲型缓坡方程能
够有效地考虑波浪的非线性效应。对高阶Boussinesq方程的进一步研究,可使方程的色激性从入水到深水都达到很高精度,并提高方程的非线性精度,可以更精确的计算较深水域波浪的非线性特征。
针对带自由表面的波浪场问题,通过把能有效模拟自由面形态的N—S方程和波能平衡方程的结合,可导出一个能考虑破波能量损失的抛物型缓坡疗程,用这个方程可模拟规则波和不规则波破碎引起的波高变化。建立沿岸流数学模型,可模拟海岸上波高变化和破碎波波高、波浪增减水和沿岸流。
在波流相互作用模型的研究方面,对于弱流情形,可采用一种考虑流影响的修正的合流缓坡模型;对于强流情形,可采用在Botssinesq方程中考虑流影响的模型。可以将辐射应力的计算公式与抛物型缓坡方程中的待求变量联系起来,建立一种辐射应力计算的新方法,用该方法可对较大区域均匀斜坡地形上的波浪辐射应力进行数值模拟。
在近海海域污染物迁移转化数学模型研究方面,基于N一S方程所建立的深度平均的二维应力一通量代数全场模型,可对非对称潮流作用下的侧向岸边排放问题过分数值模拟。以研究近海海域污染物迁移转化的三维预报系统作为目标,在分析近海环境中各种物理、化学和生物现象的基础上,针对近海海域水污染的特点,从三维湍流模型出发,在动量方程中引入表面风应力、底部切应力以及柯氏力的作用;在输运方程中引入反映物理、化学、生物等作用的源、汇项,可建立一个统一考虑物理、化学和生物等过程综合作用的近海海域污染物迁移转化的三维预报模型,它可为环境评价、水质规划、污染控制以及水域排污工程设计等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同时对确定水域环境容量,从而制定水域环境保护策略,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应用前景。
应该指出,在海洋水质预测预报模型研究方面,数学模拟无疑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手段,但不论是何种数学模型,其模型中所需的必要参数和边界条件的处理是研究水质模型的技术关键,直接影响到水质模型的科学性和预测能力。而这些必要的数据是无法从数学模型本身来取得的,有些可以通过现场观测来得到,但其中一些最基本的卷数是要通过基本机理的研究才能得到,在这方面物理模型实验研究将是一个有效的手段。
能模拟海洋动力因素的先进实验设备,现代化的量测仪器和测试系统是开展物理模型实验研究的必备条件。进一步完善PIV和LIF的浓度场、速度场同步测量系统,可研究非破碎波浪、破碎波浪及波流相互作用下水流的垂直结构,获得流场中水质点速度的空间分布和时间过程;并同步获得波浪及波流相互作用下浓度场的空间及时间变化过程,可用以分析定量污染物团在波浪及波流相互作用下扩散的基本特征和扩散系数。
二、海洋工程及海洋环境工程与海洋环境的相互作用及防治措施与对策
为了充分利用海洋空间,现代海洋空间利用除传统的港口和海洋运输外,正在向海上人造城市、发电站、海洋公园、海上机场、海底隧道和海底仓储的方向发展。人们现已在建造或设计海上生产、工作、生活用的各种大型人工岛、超大型浮式海洋结构和海底工程,估计到21世纪,可能出现能容纳10万人的海上人造城市。我国澳门和日本已经在海上建成了人工岛海上机场。为缓解紧张的陆地资源及减少城市噪音等,日本已经于99年8月在东京湾用6块380米长,60米宽的矩形漂浮钢板拼装海上漂浮机场。
由此可见,随着海洋资源与空间的开发利用,各类海上工程建筑物数量不断增多、规模日益复杂和庞大,保证这些海上工程设施的安全运行及采取海洋工程防灾减灾措施将越来越重要。海岸带和近岸海域是各种动力因素最复杂的地区,但同时又是经济活动最为发达的地区,海上工程建设如果考虑不当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引发环境灾害。工程设施可能破坏原有海岸带的动态平衡,影响岸滩的冲淤变化。海上回填和疏浚会改变海岸的形态,破坏某些海洋生物赖以生存的栖息地,若对含有污染物的疏浚污泥倾抛处理不当则会造成二次污染。海上石油生产中的溢油事故将对海洋环境造成极其严重的污染。日益增多的海上退役工程设施如果不及时处理也将会逐渐成为海上障碍物以致引起公害。海洋工程抗灾减灾的任务是一方面要保证最大限度地减少自然界海洋灾害带来的报失,另一方面又要避免人为造成的海洋环境灾害。转随着人类对海洋资源的不断开发和利用,海洋环境保护与人类生产实践活动协调发展日显重要。如港口开发中的环境问题,主要内容包括:航道、港池开挖、疏浚引起的泥沙输运及其疏浚物抛放对海洋环境的影响,深水港口水工建筑物、大型人工岛、超大型浮式结构的环境和生态影响;破波带及其附近水域沿岸流对物质输运扩散规律研究;大型海岸工程、岸滩保护和整治工程引起的海域环境的变迁和海岸演变;海岸演变、防护及开发利用新概念的原则与理论,如由于工程措施所引起的海岸动力学、生态学、社会经济学及与环境关系的综合分析与协调。
随着沿海大、中型城市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平建设中的污水深海排放技术,感潮水域污水多点排放漂移扩散研究,天然海湾、人工湖及人工运河的水质交换能力,人工沙滩的保护措施,滩涂围垦对水域环境的影响等,都将是需要认真解决的问题。
鉴于黄河三角洲海岸线不断依退所带来的国土面积减少、陆上设施受到威胁甚至破坏、对黄河三角洲湿地自然条件的毁灭性破坏等一系列问题,也是非常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此外,长江三角洲、珠江口及珠江三角洲的海岸开发、滩涂围垦和岸滩保护及整治工程对水域影响所引起的环境问题及其对策,也切枰?重点研究的课题??BR>以主要经济发达的河口和海岸带地区以及主要海域的经济发展为背景,建立一个数字化的区域经济发展模拟系统。与防灾、抗灾和减灾决策支持系统一样,将环境工程、水利工程、土木工程与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相结合,建立模型,通过多媒体技术,形象化地针对经济发展规划,预测由于发展经济带来的海域环境水污染的恶化、海洋自然灾害(台风、巨浪、风暴潮、地震、冰害、地质灾害)频发的情况。人类活动特别是大规模工程建设所引起的海洋环境的变迁和海岸演变,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用数字手段统一地加以处理,建立智能化的决策支持系统,以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地发展,将会是决策部门进行宏观决策和具体规划时的一个十分有
效的手段。
三、海洋灾害的精确预报及海洋工程设施防灾、抗灾和减灾的研究
海洋灾害主要包括风暴潮、海浪、海冰、海啸、赤潮及海岸侵蚀等。90年代以来,我国海洋灾害所造成的损失每年达上百亿元人民币,是世界上海洋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海洋工程结构的投资费用很高,一旦发生破坏,将会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巨额财产损失(如1969年渤海冰推倒“海二井”平台,1989年风暴潮损失超6亿元,1991年DB29销管船在南海通台风翻沉等)。当前我国海洋能源开发与海洋空间利用的绝大部分活动是在近海和极浅海海域。为了保证在这些海域所建造的工程设施能够安全服役免遭破坏,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弄清这一海域中严酷和复杂多变的环境因素。我国东临西北太平洋,每年出现的台风数目占全球的38%,其中对我国可能造成灾害的台风每年有7—8个。每当台风在我国登陆或接近我国沿海通过时,都会在沿岸局部地区产生风暴潮,形成风暴潮灾害。
在我国北方海域(渤海和北黄海),冬季由于受寒潮影响,沿岸地区每年都有结冰现象,结冰严重的年份则出现冰害。若对这些海洋灾害估计不足将会带来巨大的损失。渤海重叠冰与堆积冰的形成,不但可给结构物以强大的冰压力,而且由于冰激引起的振动作用,也会给海洋平台的使用和安全带来巨大的损害。而冰区溢油的迁移规律及预防和清理技术,至今尚未进行过深入的研究。对近岸大面积冰排和海上浮冰,在波浪、潮汐作用下都会引起海冰的断裂,断裂后冰块的尺度直接影响其对结构物的作用。在渤海海域建造的海洋平台,为了抵抗冰害,往往建成正、倒锥体的结构型式,冰排对锥体结构的冰荷载及与其的动力相互作用,也是目前尚未解决的课题。在海冰力学的研究中,除进行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外,实验研究也是一个重要的手段。在实验研究中,模型冰可采用冻结模型冰和非冻结模型冰来进行,它们各有其优缺点,发展这两种技术是海冰力学研究中的一个课题。
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海域中时有地震发生。强烈的地震将有可能是海上工程设施的主要破坏荷载。如果一旦在地震中结构物(海洋平台、钻井船、人工岛、输油及输气管道等)发生破坏,除其直接经济损失极大外,其次生灾害——火灾、环境污染等的后果也不堪设想。
近年环太平洋地区地震的频度和强度都在上升,造成重大灾害。大型海上工程在地震作用下的安全性,特别是抗震防灾的基本原理和减震技术措施需要认真研究。海域中的大型海上水工建筑物在地震作用下的响应和振动破坏机理更有待深入研究。日本阪神地震记录资料表明,地震及由此引发的巨浪共同作用对水中和岸边建筑物造成的破坏十分严重。水工建筑物的这类破坏机理,至今国内外对此都很少研究,且由于试验条件的限制,国内外对此方面的试验研究工作开展极少。这是海上水工建筑物抗震研究中的一个新领域。
以下的一些研究内容将是为解决海洋工程设施抗震措施中的关键技术所必需考虑的,如近海环境地震危险性分析,设计地震动参数和频谱特性,强震海底多维地震动及其空间分布规律,地震波传播特性及地震动输入机理;海域中大型海上水工建筑物在地震作用下,考虑周围水介质影响的结构振动破坏机理、振动控制、地震动时颇联合分析模型和输入机制、非线性动力分析和动力破坏试验;核电站海域工程建筑物抗地震性能,海洋采油平台及地下输油管线与地基土动力相互作用,码头及护岸建筑物地震稳定性;海域中水工建筑物的性能设计和地震设防标准等。
海上水工建筑物在长期运行过程中健康状况逐渐恶化,其损伤主要来自两个方面:其一是结构的老化、疲劳、超载、内部损伤(裂缝)、地基沉降变形以及环境的物理化学损伤(低温、冻融、大气侵蚀)等;其二是设计不周或设计标准偏低,施工质量差,原材料不合格,管理维护不善等。大型海上水工建筑物的损伤和事故都将对国民经济的发展造成重大的影响。
海洋环境科研要为提高海洋环境管理和宏观决策、实现碧海行动计划目标和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服务。其任务是:进行基础理论研究,探索污染物在海洋环境中迁移转化的规律,为制定海洋环境保护法规、标准和控制海洋污染提供科学依据,为应用技术开发提出理论依据和方法;进行应用技术研究,在改善经济结构过程中,寻求对污染实行源头和全过程控制的最佳模式和高效、低耗污染防治方法;开展海洋环境综合性、预测性研究,从发展战略上,进行人口、资源、发展与环境的关系研究,为制定海洋环境保护规划和海洋经济和海洋环境的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实施碧海行动计划的技术支持涉及的内容包括环境监控的软件建设、污染治理及生态恢复工程的实用技术和设备的筛选、重大环境问题的研究等。其核心是利用高新技术的力量使碧海行动计划顺利实施,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改善及恢复海域的生态环境。
第一节*-*年的技术支持行动计划
一、海洋环境监测能力建设计划
(一)监测站位方案
根据国家海洋监测规范(GB17378-1998)和《山东省近岸海域监测站位布设原则》的要求,山东省沿海7市地共设立101个监测点位,覆盖各个环境功能区,基本能够控制和反应山东近海环境质量状况。山东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将着眼于山东近海环境质量监测,结合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和确定的污染治理重点区、生态保护区和敏感区,本着内密外疏的原则,合理布设和优化山东近岸海域环境监测点位。
(二)监测能力建设
1.不断完善沿海市、县两级海域监测体系,全面开展全省近岸海域水质、沉积物和海洋生物等有关项目的监测分析工作。
2.随着海水水质监测工作的开展,有计划地培养海洋环境监测专业人员,及具备相应技术指导和技术监督能力的人员。
二、建立山东近岸海域环境管理信息系统
为了合理利用海洋资源,保护海洋环境质量,提高海岸和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的质量和工作效率,山东省环保局于1997年1月下达了《山东近岸海域环境管理信息系统》课题,由山东省环保局和青岛海洋大学共同承担,建立了《山东省近岸海域环境管理信息系统》。“信息系统”作为一种现代化手段,将使环境管理部门及时了解山东近岸海域环境质量状况、变化趋势、现存和潜在的环境问题等,有助于科学管理和正确决策。“山东近岸海域环境管理信息系统”包括环境基础信息数据库系统、环境基础信息空间数据库系统和数值模型库系统,有助于山东海洋环保工作总体工作水平的提高。应进一步完善改进“信息系统”,使其更便于操作,更具实用性。
三、筛选支持示范工程的实用技术和设备
以推广啤酒废水处理技术为重点,筛选并推广化工、制药、染料等行业废水处理技术和设备。
由于海洋污染主要是T-N、T-P污染,山东省拟推广以下实用技术和设备。
(一)氮肥企业的稀氨水回收
1、生产尿素但无碳氨生产装置的企业
采用深度水解技术,将尿素解吸残液水解为NH3和CO2,与稀氨水一起经解吸塔解吸出NH3和CO2,用于尿素生产。
2、具有碳氨生产装置的企业
将各车间、工段产生的稀氨水(含氨2-3%),集中于氨回收罐,经处理,塔顶气冷凝后得到含氨>20%的浓氨水,用于生产碳酸氢铵。
3、硝酸铵及硫酸铵生产企业
采用膜分离技术,将NH3从稀氨水中分离出来,用稀硝酸或稀硫酸吸收后,用于生产。NH3脱出率可达99%。
(二)推广磷肥行业清洁生产技术,废水不外排
(三)城市污水处理厂采用高效脱氮、脱磷工艺技术
四、建设海洋环境自动监测系统与赤潮灾害监测系统
充分利用“十五”期间的海洋环境保护科研成果,以环保和海洋部门为主,基本建成海上溢油与赤潮灾害监测系统。
在莱州湾、胶州湾等赤潮高发地区设置海洋水质与赤潮观测站,增加监视次数,在赤潮发生期间,进行赤潮跟踪监测。建立环境要素数据库,建立赤潮发生次数、赤潮生物种类、赤潮发生面积和持续时间、藻毒素分布等数据库。适时开展赤潮预测预报研究,建立环境状况与赤潮灾害发生模型,进行环境状况与赤潮灾害发生变化趋势的预报预测。
五、建立包含氮、磷等非保守物质的水质预测模型,开展水质预测(氮、磷)和估算容量总量
建立海域水质模型是一项研究污染物迁移、转化规律和进行污染物控制以及保护海域水质的重要手段。通过水质模型,定量计算水体的负荷量与水质的关系,可以对污染源进行有效的控制。“十五”期间,水质模型的研究要在保守物质的输运扩散模型研究的基础上,以氮、磷等非保守物质为研究对象,在胶州湾、莱州湾等重点海域开展生态动力学模型(富营养化模型)研究;开展非点源污染物通量研究,建立入海污染物与海域水质的输入响应模型,为实现氮、磷的容量总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六、面源(地表、地下径流)和河口污染控制技术研究
面源污染控制由农业部门和环保科研部门共同承担,主要研究农业中使用的化肥、农药等未利用部分在地表水、地下水中的迁移转化规律及最终入海量,为海域环境管理提供依据。
入海河口污染控制技术由水利部门和环境科研、设计部门共同承担,主要研究在保证河口的水利作用条件下,河水及底泥的入海污染控制技术。
七、养殖自身污染控制技术研究
建立完善养殖系统自身污染的监测体系。重点开展自养(贝藻)与异养(鱼虾)复合养殖系统的研究,水产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研究(包括水产废弃物在养殖动物饲料中的应用及水产废弃物中生物活性物质的提取等),养殖饵料改良、提高饵料利用率研究,养殖废水处理、养殖场底泥消化处理研究等。
第二节*-2015年的技术支持行动计划
一、海域受损生态系统恢复工程研究
建立近海海域环境污染损失估算与分配模型,进行地区环境污染、生态系统恢复研究。在已有研究成果及其应用效果总结的基础上,通过实验室内模拟试验和海域小规模试验研究,提出并研究设计受损生态系统恢复工程建设体系,工程建设内容,工程投资及工程建成后效益评估预测方法。
二、大气沉降控制工程研究
在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研究大气沉降污染发生、迁移、沉降、污染机理和规律,通过对国内外已有大气沉降污染研究成果的收集与分析,筛选控制大气沉降污染的技术和方法。通过对这些技术、方法的试验研究及结果分析,提出并设计控制海域大气沉降污染的工程。研究陆源污染产生的SO2、NOx、TSP等的污染防治和及其在大气中的迁移、转化、沉降规律,以及最终入海量,找出大气沉降与海水污染的相关性,提供大气污染沉降入海的防治措施、投资估算和预测评估工程建成的环境效益及经济效益分析。
三、面源和河口污染控制工程研究
在山东省近岸海域几条主要入海河流的入海口之前建立城市污水处理厂,并进行提高氮、磷去除效果的工艺和管理技术的研究,有效削减市政污水中氮和磷对海域的污染影响,对近岸海域水质的改善将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危岩体 岩体结构 DDA数值模型 失稳方式
[中图分类号] P694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5)-7-369-2
1引言
G217国道南段为天山公路小龙池至库车段,全长约130公里,由于公路早期设计施工不完善、灾害处治措施不到位,加之沿线地质环境特殊,地表植被稀少,物理风化作用强,造成地质灾害频发,其中尤以崩塌最为严重,滑落的岩块经常堵塞公路,威胁行车安全。由于大部分崩塌(危岩体)受控于岩体结构而产生不同的失稳方式,沿线边坡危岩体主要为滑塌式、坠落式、倾倒式[1]。本文选取滑塌式危岩体,借助典型的实例分析其变形破坏机制,并运用静力解析计算方法,评价危岩体的稳定性。
2滑塌式危岩体的潜在失稳方式与稳定性评价
该危岩体结构类型主要为层状结构,可分为以下两种:(1)层状顺向结构边坡:层状结构面倾向与边坡倾向夹角小于30°,当层状结构面由于工程活动而被切脚出露在坡面,即构成潜在滑动面,易形成滑动,破坏方式主要为单一滑面(层面),岩体受节理切割,边坡前缘潜在滑移面被切脚,可引起坡体以不同方式沿滑移面向下整体滑移,前缘临空的坡体可能沿滑移面发生间歇性的缓慢滑移,滑移通常从临空面附近启动,逐渐向后缘扩展;当层状结构面倾角大于坡角而插入坡内,其稳定性一般较好。(2)层状反向或斜向结构边坡:岩层倾向与坡向大于30°,破坏方式同层状顺向结构边坡,可分为单一滑面(缓倾向坡外的节理面)和双滑面(以楔形体滑动)两种。
以K973+765处危岩体为例,运用块体理论[2],建立DDA(discontinuous deformation analysis)非连续变形分析模型[2](图1)。
由图1可见,被结构面切割的块体主要沿层面滑动,脱离母体,形成崩塌。在对该类危岩体进行稳定性评价时,可将危岩块体假设成整体性的,进而简化为平面问题,不考虑危岩块体左右侧面上与其他岩土体的关系,在长度方向上取单位宽度考虑。危岩体受到的主要荷载为危岩体自重。滑面的位置可由DDA数值模型分析确定。考虑到降雨和地震的影响,不同类型的危岩所考虑的荷载种类和大小是不同的[3],采用图2简化计算模型评价其稳定性,评价结果见表2。
由于AD面往往比较陡峭,裂隙发育比较充分,岩体沿DB面滑动。则DB面上。
法向作用力:
切向作用力:
稳定系数为:
其中:W―单位长危岩体重力;P―单位长危岩块体承受的水平地震力,取水平地震系数为α1,则地震力为P=α1W;Q―裂隙中静水压力;c―结构面的粘聚力;φ―结构面的内摩擦角。
结合失稳方式,危岩稳定状态可针对危岩稳定系数来确定[4](表1),结合静力解析计算结果,判断危岩的稳定性,评价结果见表2。
3结论
(1)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地形地貌,岩体结构、结构面条件、边坡开挖、降雨、地震等条件对岩质边坡的稳定性均产生一定影响,其中岩体结构是主控因素之一。
(2)对评价结果为稳定的危岩体应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培育并保护地表植被,以减小物理风化与化学风化作用,无需采用防治措施;对基本稳定的边坡,应进行简单的刷方,做好排水工程即可,无需采用专门的防治措施;对不稳定危岩体应当首先清除坡表松动岩体,然后采用修建护脚挡墙、坡体前部设置桩板墙、挂网喷浆护面等治理方式方法,必要时可加以锚固[5]、[6]。
(3)以上稳定性分析评价多采用简化模式,该方法对于快速评价数量较多的中小规模危岩体较为实用,当危岩体失稳方式是以上多种方式的组合时,还需综合分析评价其稳定性。
参考文献
[1]王兰生,张倬元,斜坡岩体变形破坏的基本地质力学模式[J].水文工程地质论,北京地质出版社,1985.
[2] Shi Genhua.Manifold method. In proc of The First Int Forum on DDA and Simulations of Discontinuous Media.Berkeley,California,USA,1996.
[3]韩祥森.雅砻江锦屏一级水电站高位边坡危岩体成因机理及其稳定性研究,成都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06.6.
[4] 黄润秋,裴向军等.雅砻江锦萍二级水电站边坡危岩调查、险情排查及处理对策研究.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专业实验室.2006.6.
[5]李桂云,郭晓军.山区高等级公路边坡防护类型及适用条件.山西建筑,2005.5,31(10),236-237.
关键词:巨灾保险;保险制度;再保险
中图分类号:F840.6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4428(2012)07—78 —03
目前,巨灾问题是当今世界所关注的热点问题,如何完善巨灾保险制度、政府在巨灾保险机制中的地位和职责以及市场应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一直是人们共同关注的前沿领域。我国是自然灾害严重而又频繁的国家,巨灾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我国民政部的统计数字显示,近10年来,我国每年因自然灾害而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都在1000亿元以上,常年受灾人口达2亿人次以上。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与财富的迅速聚集,巨灾所带来的损失还有继续扩大的趋势,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的威胁,在自然灾害频发的情况下,构建与完善我国的巨灾保险制度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一、我国巨灾保险可行性
(一)经济的飞速发展使建立巨灾保险制度成为可能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密度的不断增大,社会财富的迅速聚集,巨灾所造成的损失还有继续扩大的趋势。当人们物质生活逐渐得到满足,如何去降低巨灾损失风险,保障人们生活成为了人们所关心的话题,巨灾保险产品在市场上应该存在有效的保险需求的。
(二)我国现有的法律制度为我国建立巨灾保险制度提供了一定的法律条件
从我国法律角度来看,虽然我国目前没有建立一套较为完备的巨灾保险法律体系,但也相应的出台了一些相关的法律和应急措施,如《防洪法》《地震减灾法》《地震灾害防治管理条例》《国家海上搜救应急预案》《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等多部有关自然灾害应急的法律、法规。这为我国建立巨灾保险制度提供了一定的法律条件。
(三)科学技术的进步为巨灾保险制度的建立提供了条件
保险公司在承保巨灾风险时,需要具备的技术包括:首先是软件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环境和设备、水文工程技术、图象开发技术、数据收集、风险模型的建立、损失模型的建立、数据库的设计和管理技术和概率分析技术等。其次,还要有地形数据、气象数据、水文数据、地质数据、财产清册等的支持。在如今,科学技术的进步为这些统计分析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同时计算机技术的进步,为巨灾损失的统计分析提供了良好的工具,能够使各项数据得到准确精密的表示。
(四)国际经验为我国建立巨灾保险制度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模式
从国际上来看,目前国际上共有10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巨灾保险基金,在巨灾损失补偿基金的设立和巨灾再保险的安排等方面给予了相关的政策支持,同时通过资本市场提升保险业的巨灾风险承保能力,推出了巨灾债券等风险证券化产品。这些国家我国建立巨灾保险制度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经验模式。
二、我国巨灾保险制度尚未建立的原因
由于我国尚未建立起完善的巨灾保险制度,保险赔付在我国的巨灾损失资金来源的补偿率很低,目前不足5%。巨灾保险制度在我国尚未确立有着复杂的社会、经济、技术方面的原因。
(一)国民的保险意识差,尤其是对巨灾所造成损失的严重程度认识不足
据有关资料显示,“5·12”汉川大地震和年初华南冰雪灾害的保险赔款之所以这么少,不是投保标的没有获赔,而是很多风险损失根本就没有投保。财产保险赔款中,大多数都是车险方面的赔款,企业获得的保险赔款也以财产损失为主。就2008年初那场雪灾来说,雪灾中许多企业的生产受到影响,但受灾企业中,几乎没有投保营业中断险的,这自然也就无法获得保险赔付。再看农业保险,与巨额的农业损失形成鲜明对比。截至2009年底,农业保险赔付只有6000万元左右,其中大部分来自6万多头能繁母猪获得的5100多万元保险理赔,而与自然灾害风险密切相关的农作物赔款数额却很少。从中不难看出,国民的保险意识差,尤其是对巨灾的危险程度与损失程度认识明显不足,甚至抱有侥幸心理,这是制约我国巨巨灾保险制度建立及其有效运行的关键因素。
(二)政府在巨灾保险制度建设与其市场化运作过程中严重缺位,突出表现在支持巨灾保险的法律法规建设滞后
多年来,我国政府一直十分重视国内防灾、减灾和救灾体系建设,并已形成了比较完善的防灾、减灾、救灾体系。例如中国气象局负责大气层及陆地灾害(暴雨、暴雪、冰雹、台风和热带风暴)的监测和预报工作;国家水利部负责旱、涝、潮的防护工程建设;农业部负责农业气象灾害、病虫害防治;林业部负责林业病、虫、火的防治与救护;国家海洋局则负责海洋灾害的监测预报和救护;国土资源部负责地壳浅层灾害(地陷、滑坡、泥石流等)的监测、预报和防护;国家地震局负责地震监测、预报和紧急救援;国家民政部负责救灾工作的组织与物资调配等等。但这种传统的防灾、减灾和救灾体系,是一种典型的部门分割的行政运作模式,它偏重于各种减灾工程硬件的建设,而对于相应的统筹规划统一管理的巨灾保险分散措施和灾害救济机制的建立健全缺乏应有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