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传统文化开发利用及保护

传统文化开发利用及保护精品(七篇)

时间:2023-05-29 16:16:37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传统文化开发利用及保护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传统文化开发利用及保护

篇(1)

关键词:鄂温克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式开发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2) 16-0147-01

一、鄂温克族少数民族文化资源概述

鄂温克族是中华五十六个民族之一,其族人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北黑龙江省讷河县和。鄂温克是民族自称,意思是“住在大山林里的人们”。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鄂温克族人口数为30505在中国少数民族数中位列倒数第四。如被称“索伦”的人数最多,约有两万三干多人,分布在辉河、伊敏河、莫和尔图河、雅鲁河、济沁河、绰尔河、阿伦河、格尼河、诺敏河、甘河、油漠尔河流域。这部分鄂温克人从事狩猎业和畜牧业及半农半猎为生,一部分人曾一度搞过农业;被称“通古斯”的两干多人,居住在莫日格勒河,锡尼河中上游一带,他们主要从事畜牧业;被称为“雅库特”一部分人,居住在额尔古纳河和贝尔茨河(今激流河)流域的原始森林中狩猎和饲养驯鹿为生。解放后,党和人民政府根据鄂温克族人民的愿望,在呼伦贝尔盟民族事务委员会(扩大)会议上,人民政府根据他们一致的要求,恢复了原来的真正族称——鄂温克。鄂温克族的口头创作有神话、故事、歌谣、谜语等,还善于用桦树皮刻剪成各种工艺品。温克族的日常生活中,桦皮占有一定的位置,可称之为“桦皮文化”。鄂温克族还有许多独特的民族风俗,如对火焰的独特敬畏,鄂温克族人敬火如神。举行结婚仪式时,新婚夫妇要敬火神。鄂温克族人对火还有许多禁忌,比如不许用带尖的铁器捅火,不许用水泼火,不许向火里扔脏东西,不许女人从火上跨过,不能用脚踩火等等。同时其独特的民族节日“米调鲁节”也是宝贵的非物质文化资源。在农历五月下旬择日举行“米调鲁节”。“米调鲁”是欢庆丰收之意。

二、鄂温克族民族文化资源开发保护现状

建国以来,党和国家政府制订了民族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政策规定,大力开展传统民族文化保护工作;但是学术界目前对于鄂温克族民族文化的研究还处于统计、考证阶段。对鄂温克族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保护与开发方面的理论研究还十分欠缺。而在实践领域,鄂温克族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并没有得到应有的保护,由于得不到足够的重视,某些文化遗产甚至濒临遗失。

有以下情况:

1.民族文化受到周边环境冲击影响且传播范围逐渐缩减。

2.传统民族手工技艺流失严重、文化传承人匮乏

3.相关重视程度不够,人民缺乏文化保护意识

三、鄂温克族民族文化资源保护式开发策略

(一)保护式开发概念及基本原则

对于鄂温克族民族文化资源进行保护式开发主要指以保护和传承为基本出发点,在不破坏非物质文化遗产原生文化内涵和生活环境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开发,以开发促保护的方式。具体原则主要包括活态保护原则,研究、物化载体保护原则,立法、命名式保护原则,人格化载体保护原则

(二)关于鄂温克族民族非物质文化资源开发现状及对策分析

从目前对于鄂温克族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开发利用情况来看,主要存在着以下问题:

1.对其开发和利用没有长远规划,多为民间自发开发,存在一定的盲目性,民间的自发开发模式只追求文化开发的短期经济效益,忽略了传统文化遗产的稀有性和不可再生性特征,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对传统文化的内涵挖掘也不够,品牌意识淡薄。

因此应努力加强科学规划,合理开发。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资源有许多唯一性和独特性,在开发前应当制定科学有序的规划方案,突出其文化精华,扬长避短,因地制宜,给世人以耳目一新、难以忘怀之感;在开发前期阶段,政府要承担主导作用,对传统文化资源进行分类评价和统一规划安排,制定科学可行的规划方案,有一个统一的部署,既突出各地的特色,又避免不必要的重复,使每个开发项目更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形成区域优势;开发要侧重于特色和民族区域优势,在保留优秀民族传统文化“原汁原味”的基础上,使其融入现代文明,推陈出

2.民族文化遗产开发过程中存在盲目性,过分依靠市场的自发调节,造成一定的损失。

针对这一问题,在开发利用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资源发展旅游经济的同时,要保护地区文化的完整性,在短期利益和长远发展、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之间找好平衡点;在对鄂温克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过程中首先应当注意保护式开发既无论是研究者或保护者,都应当尊重传承人的主体性和自主选择,遵循其民族文化自身的发展规律。同时可以采用建设“生态博物馆”的方式,在鄂温克族自治旗内的鄂温克族聚居区采取建立生态博物馆的保护开发方式。在对静态文化进行保护的同时也对动态文化进行传承。不仅对文化现状加以保护,而且还要接受其民族文化变异和发展的事实。

四、结语

鄂温克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与价值。虽然其民族人数不足三万,但是其语言、歌舞、手工艺品、生产工具及、风俗习惯却是我国北方民族的集中体验。但由于鄂温克族非物质文化资源的多样性和特殊性,在对其实施保护措施时,应当联系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的进行调整及改善。相信通过坚持保护性开发的方式,以保护为主,开发为辅,对鄂温克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进行开发保护,能够达到保证其在将来更好的传承和发展。对于维护其文化遗产的完整性,促进文化遗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作用,最终达成保护与开发双赢的保护式开发目标。

参考文献:

[1]孟刚.2010中国公众参与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及现状调查[OL].中国消费网·中国消费者报,2011,01,07,09:28.

[2]汪丽珍.保护与发展鄂温克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思考[J].民族文学研究,2006,01.

篇(2)

文化产业的迅速发展与经济实力、市场化程度有一定联系。一般说来,强而有力的经济基础、完善的文化市场的确有利于文化产业的发展。湖北民族地区的文化产业应将目光瞄准发达地区甚至国外市场的需求,文化开发战略一定要结合国家制定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有关政策,要考虑湖北民族地区的历史和人文景观,还应当注意结合和利用区域原有的象征资源如语言、仪式、戏曲、说唱、歌舞等等。湖北民族地区各少数民族在学习、适应、掌握现代化物质手段和利用文化资源的同时,应该求助于自己的传统文化。也就是说,“他们要对传统文化的边界、政治经济的边界、人格心理的边界做重新调整,以求得在国际文化、国内主流文化和本地区本民族传统文化之间的某种‘人文生态平衡’”。湖北有着极为丰富的文化资源,包括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和良好的生态文化环境,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文化生态。几千年历史风云的激荡造就了生生不息的文化源脉,使这片土地上遍布辉煌灿烂的文化遗存。

湖北有两处世界文化遗产———一为武当山古建筑群,一为钟祥明显陵(与明十三陵和清代诸陵等众多王室陵墓合为“明清皇家陵寝”世界遗产)。先人留下的这两笔文化遗产,珍贵且稀有,都是中国建筑史上具有独特魅力的杰出代表。郧西、郧县、长阳等地发现的古人类化石,证明几十万年前这里就有人类生息。京山县屈家岭出土的蛋壳彩陶,距今已有4000多年。黄陂县发掘出土的商代古城———“盘龙城”遗址,距今也有3500多年。还有武汉龙泉山明楚王墓群遗址、随州擂鼓墩遗址、建始巨猿洞遗址、大冶铜绿山遗址等等。湖北大地还是一个人文资源极为丰富的地区,这里不仅有各种历史文化遗址,还有不同民族的人文景观、民俗文化、民间艺术,以及许多优美的自然景观。在这里适合“建设一些天然的生态博物馆”,以便让“珍贵的文化遗产尽可能原生态地保存和保护在其所属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更多地保留历史风貌、文化内涵和文化多样性。湖北大地既是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重要地区,也是少数民族聚集之地,具有丰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和特色鲜明、样式众多的民间文化。其境内共有少数民族40多个,人数较多的少数民族有土家族、苗族、回族、侗族、满族、蒙古族等,各民族文化在这里共存共荣,构成了世界上少有的多族群、多文化共生地带。区域文化的现代化需要充分展示和合理利用这些得天独厚的自然历史文化资源和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在一切可持续利用的资源中,文化资源是最高层次的,也是最具开发价值的。人类社会各民族的多样性的文化、多重性的知识系统、多元化的价值体系,能够为方兴未艾的知识创新、欣欣向荣的知识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潜能,为具有高文化含量的新型人文经济的形成开辟可观的前景。因此,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文化生态的破坏是人类历史的最大悲哀。文化生态的保护要求人们既要有很高的理论素养,又要有深远的文化眼光。

文化资源的保护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要求把文化与其历史和环境协调起来,使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相协调,保持它原生态的状况。湖北民族地区开发涉及多个民族,没有文化的沟通与认同,就会在文化交融中引起不必要的民族纠纷。湖北民族地区各民族丰富的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现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保护和弘扬民族民间文化,是发展先进文化的精神资源与民族根基,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成为湖北民族地区文化建设的重要课题。保护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就是保护民族发展的最初根源与面向未来的可持续性。没有对民族民间文化的深刻理解和扶植保护,不仅难以全面认识中华民族5000年绵延不绝的文化传统,也难以完成建设新文化的历史使命。文化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活力的源泉和体现,但是,“在以工业化、城市化、全球化为表征的现代化浪潮的冲击下,人类文化的趋同性、单调性、重复性色彩日益加重。无论是原有文化多样性的继承还是新的文化多样性的形成与构建,都面临重重困难”,民族民间文化的生存土壤正在逐渐丧失。因此,区域开发过程中对民族民间文化保护的好与坏,也决定着开发的深度与广度。任何一个地域和民族,如果闭关自守、故步自封,其特定的文化系统都终将走向单一化。同样需要关注的是,民族文化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强力冲击下,正以惊人的速度与现代文化融合或走向弱化,失去它固有的特色和个性。因此,文化发展也需要像保护物种多样性那样保护区域文化的多样性,像关注自然生态那样关注区域民族的文化生态。无论是有形的文化还是无形的文化都应予以足够的重视。对于湖北地区许多少数民族来说,许多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口传历史、表演艺术、风俗习惯、节日礼仪等,是民族基本识别的标记,是维系民族、社区存在的生命线,尤其需要加以保护。民族文化生态的保护和开发,总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倘若失去原有的文化生态,其利用也就无从谈起。而保护又应是能顺应时代潮流的开放性的保护,能逐步调整湖北民族地区各民族文化对现代文化的适应能力和消化能力,使该文化在注入新的文化因子的同时,又不失去本民族固有的文化要素,并不断获得新的发展。

二、发展湖北民族地区文化产业的战略需要创新

湖北民族地区传统文化极其丰富:民间传统工艺美术及制作技艺,如土家吊脚楼建筑工艺,坝漆生产技术,西兰卡普制作,民族美食合渣,炸广椒制作等;传统医药,如1500余种乡土药物,药物疗法与非药物疗法两大类独特医术;濒危的土家语言;口述文学和传统戏剧、曲艺、音乐、舞蹈、绘画、雕塑、剪纸等民间文艺,如建始丝弦锣鼓、宣恩耍耍、长阳和巴东撒尔嗬、恩施山民歌、利川龙船调和肉连响、鹤峰和恩施傩戏、土家族古老而特有的来凤摆手舞等;传统礼仪、节日、庆典、游艺、禁忌、等传统习惯,如土家族人的情人节七月十二“女儿会”,男婚女嫁唱《哭嫁歌》,死人唱《丧鼓歌》,跳撒尔嗬,建房唱上梁歌等;土著知识;以及与上述各项相关的代表性原始资料、实物、建筑物和场所等等。所有这些底蕴丰厚的物质文化或非物质文化、文化遗存和独特的自然资源,都是有待进一步开发的文化资源。

合理地开发这些资源,就有可能形成各具特色的文化产业。现在的问题是,这些文化资源虽然丰富,但其商品化程度却很低,已有的文化产业精神内涵和艺术精致程度也较低,很难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这说明,空守着得天独厚的传统文化资源,并不能必然等来发达的文化产业,在世界性市场已经形成的条件下发展文化产业,不在于拥有多少资源,而在于能利用多少资源。湖北民族地区要发挥传统文化资源的优势,必须实行传统文化资源的现代转换与开发,特别是需要学会用市场的眼光来审视现有的资源,用市场的机制来整合现有的资源。发展文化产业的一条根本经验就是以市场为导向,因地制宜,发掘优势,弘扬传统,发展特色。发展文化产业,物质投资不是不可逾越的障碍,传统文化资源丰富也不是可以依赖的必要条件,关键在于人的观念和智慧,特别是需要有机遇意识和创新意识。这里尤其要强调创新意识在发展文化产业中的地位和作用。创新是文化传承和发展的根本。我国的文化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没有经验可循,一切都要靠实践、探索和创造。20世纪头20年,是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全球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在世界强国进程中的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面临的最大历史性挑战就是传统文化现代化问题。不可否认,由于历史的原因,湖北民族地区传统文化中还沉淀着一些保守封闭的因素,使得荆楚大地丰富的自然资源优势难以转化为商品和市场优势,传统的历史文化优势难以转变为综合创新的新文化优势。同时,人们陈旧的观念、落后的管理体制以及不规范的准入制等因素,都严重制约着文化产业的迅速发展,亟需以观念、战略、制度等方面的创新来推动丰富的文化资源向发达的文化产业转化。文化产业发展重要的是在观念上创新。在市场主导生产的条件下,文化部门是一个精神型产业部门,文化产品是具有思想内容的物质产品,是精神价值具体物化的载体,文化生产部门应该追求的是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只有消除了对文化及文化产业的狭隘、片面、模糊甚至错误的理解,充分认识文化产业在社会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才能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发展湖北民族地区文化产业的战略也需要创新。战略是着眼于全面与长远的思考和决策,必须合乎实际,因地制宜。首先,要在产业选择、发展模式、区域布局等方面确定湖北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重点,大力开发利用传统文化资源,组织“一地一品”特色文化资源开发,使湖北民族地区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文化遗存以及民俗文化焕发出新的光彩和活力。其次,要以恩施、襄樊等民族州和历史名城为龙头,以文化资源为纽带,加强地区间的联动开发共建,形成具有时代特征和区域特色的文化新形态。再次,要加强与文化产业化发达的国内、国际各地区的合作,在更大范围内实现文化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促进共同发展。最后,要发展湖北民族地区基础性文化产业,如艺术演出业、文学艺术创造业、教育产业、科研产业等。

文化产业发展还需要制度创新。具体包括完善文化市场管理的法律制度,规范社会主义文化市场秩序;实践广泛开放、灵活适用的新的文化经营机制和管理体制,对湖北民族地区现有的文化单位进行分门别类的管理,建设湖北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体系;建立现代文化企业制度,将经营性文化单位逐步向企业型、产业型文化单位转变,形成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建立多渠道的文化产业投融资体制,大力扶持文化个体户和民营文化企业,鼓励个人、单位、团体捐赠和设立文化发展基金。诸如此类的制度建设和创新是湖北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化的重要制度保障。湖北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化的设计应该自始至终融入我们对古典,也就是传统文化精髓的推崇,使得文化发展中质朴与华贵、现代与古典相得益彰。通过创新和开发文化资源提高文化品位,在保留自身文化特质的同时享受现代文明,是湖北民族地区在当代腾飞的关键之一。我们可以利用资源优势,着力打造既符合市场需求,又具有鲜明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可以利用区位优势,推动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学习,实现各种文化在互补中的优化和创新;还可以利用系统优势,开发高文化含量的文化产业,发展文化资源化的人文经济。文化产业化不但可以使湖北民族地区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还可以使湖北民族地区文化获得可持续发展,使其地方文化优势转化为区位优势,人文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这种转化具有强烈的人文主义精神,是传统文化在新形势下的一种自然延伸。文化是一把双刃剑,先进的文化可促使社会跨跃式发展,落后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深度发展。一种文化太古老,也势必会太沉重。湖北民族地区传统文化中沉淀有保守封闭的因素在所难免,因此,建构文化发展理念和发展战略,需要有勇气打破传统文化中僵化保守的因素,打破现有重经济轻文化的格局,在文化大开放中实现文化大开发。

三、湖北民族地区文化建设的途径选择

湖北民族地区文化建设的途径选择,既要从区域文化的现状出发,又要服从于为实现区域的现代化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这个大前提,从历史和文化的双重视野进行科学准确的定位。

(一)增强人们的文化意识,培育现代文化人,凝聚文化建设的推动力量。

现代文化人包括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逐步实现了人的现代化,培育具有文化自觉意识的广义的文化人群体。美国学者英克尔斯认为:“一个国家,只有当它的人民是现代人,它的国民从心理和行为上都转变为现代的人格,它的现代政治、经济和文化管理中的工作人员都获得了某种与现代化发展相适应的现代性,这样的国家才可真正称之为现代化的国家。”可见,在日益变迁的湖北民族地区文化氛围中,直面纷繁复杂的文化现象,胸怀“文化人”的理想,增强文化的自觉意识,塑造具有独立自主意识的全新的自我,逐步实现人的现代化,培育和形成一个广义的文化人群体,既是区域文化建设的先导,也是社会现代化的关键。我们应该立足当下,批判性地继承传统文化的精华,创新发展时代文化的精髓,增强人们的文化意识,实现文化的发展和繁荣,推动社会的进步。二是植根于区域的自然和人文环境,保护和培育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民族民间文化是发展民族地区文化的精神支柱与民族根基,塑造着一个民族的精神、品格、价值取向、思维方式以及风俗习惯等。增强人们对民族民间文化地位和作用的了解,增强对传承人作用的认识,推动他们肩负并参与到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保护和培育工作中去,是从另外一个侧面对湖北民族地区文化建设的推动和促进。

(二)实施文化建设的系统工程,促进区域文化建设可持续发展。

篇(3)

广大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问题越来越重视,幼儿教育则对孩子有最为深远的影响,因此幼儿教育资源的开发以及利用被提到日程上来,它不仅能够促进教育目标的完成,同时还能够促进幼儿健康成长。我国目前颁布的与幼儿相关的法律有着非常明确的规定。为了能够使得幼儿更好的发展,应该全面运用各种各样的幼儿教育资源,家庭、社区、幼儿园都应该保持良好的氛围,相互合作,为其良好发展创造基础条件。但是我国目前的幼儿教育中尽管发展势头良好,但是在幼儿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缺陷和不足:第一,幼儿园园内的教育资源开发利用的最为丰富,小区、传统节日资源也在不断的加大力度进行开发利用;第二,中国传统文化资源,自然资源以及民间艺术资源尽管也一直都列为开发利用项目之中,但是大多数都仅仅流于形式,做过相关的尝试与探测,但是对于如何具体开发没有具体方案,仍在探索,对于这些资源的开发尚不完善,相对零散,没有一套有效合理的整合模式。下面本文就对中国传统文化资源,自然资源以及民间艺术资源在幼儿教育中如何进行开发利用,促进幼儿发展展开详细的探讨。

二、中国传统文化资源的开发及利用

幼儿教育中,对中国传统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往往比较缺乏,但是这些丰富的历史文化,却是幼儿教育最为宝贵的教育资源。幼儿环境主要包括自然和社会两种。而中国传统文化却是包含了自然及社会的综合体,因此对中国传统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于幼儿的全面发展有着非常大的益处。

(一)充分结合当地独特的文化古迹

很多的城市经过历史的沿革发展,都会有着悠久的历史以及独属于自身的历史名胜,例如,武汉的黄鹤楼、宝通寺、泉州是不仅拥有开元寺等历史建筑,还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发源地,这些历史文化古迹都是能够促进幼儿教育的良好发展。它不仅仅能够节省幼儿教育的资金,同时这些历史实物显示还能够促进幼儿对美学的追求,加强幼儿和其他人的交流沟通,其对与幼儿智力开发、美学审美、社交沟通等诸多方面都大有益处。幼儿擅长形象思维,因此对于直接感受到的事物印象更为深刻。可以直接组织幼儿对这些文化古迹进行参观,老师可以从旁进行引导,讲解一些有趣的与这些建筑有关的小故事,对相关景点展开详细介绍,通过这种方式,不仅仅能够使得幼儿情感上更加丰富,同时也能够扩展知识面。

(二)利用传统文化资源对幼儿进行教育需注意的事项

组织幼儿参观历史文化古迹进行实践活动,尽管对于幼儿教育有很多的益处,但是这项工作实际操作起来却非常的繁琐复杂。不仅仅因为历史文化古迹的地形曲折复杂,容易发生危险事故,还因为幼儿数量很多,导致幼儿走丢,并且一些历史文化古迹属于重点保护区域,幼儿因为年龄较小,不懂世故,因此可能会乱写乱画,或者是折枝摘花,对古迹造成破坏。所以,在组织幼儿进行参观实践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问题:第一,在进行组织参观之前,老师需要能够提前去实地考察,同时对于路线进行优化设计,对于能够对幼儿起到教育作用的区域重点标注;第二,在实际参观时,一定要有医疗保护人员陪同,以便意外情况发生可以及时救援;第三,在较为拥堵或者是游客众多的景点,要能够积极组织幼儿牵手结队行走,前后都有老师照料,避免幼儿走丢;第四,在提前考察时要能够明确厕所位置,同时幼儿在如厕时一定要能够有老师陪同,防止意外情况发生。

三、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现阶段的幼儿教育,大多数都是从安全的角度考虑,老师极少让幼儿走出幼儿园,去亲近自然,走进自然。所以,幼儿有很少的机会可以从自然中获得良好的教育体验。一位有名的幼儿教育专家曾经有过这样的想法,要使得幼儿的眼界得以拓展,丰富其生活,就需要幼儿能够多与广阔的大自然接触,大自然在幼儿教育中有着无与伦比的重要作用。而认识大自然,了解大自然,就需要幼儿能够走出教室,去认识世界,大自然是幼儿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

(一)带领幼儿走出校园,接触自然,认识自然,亲近自然

1.从四季的交替变化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在春天,鸟语花香,老师就能够组织学生去公园玩耍赏花,寻找春天的气息和脚步,从各种各样色彩艳丽的花朵中感知春天的特色以及勃勃生机。在夏天。老师可以组织同学们去湖边观赏荷花,绚丽开放,亭亭玉立,或者是组织学生在树荫下面团团围坐,在一起做游戏,表演节目,或老师讲故事,或组织幼儿去海边捡贝壳,玩沙子等。在秋天,秋高气爽,到处处洋溢着丰收的气息,小麦收割,喜气洋洋,各种树木的叶子也在慢慢的脱落,在空着肆意飞舞着,脚踩上去发出婆娑的声音。可组织学生去果园参观,亲身感受沉甸甸的果实丰收的喜悦。在冬天,万籁俱寂,有着漫天飞舞的雪花,整个大地被银白色给覆盖着,可组织幼儿去打雪仗,堆雪人,充分体验冬天所独有的乐趣。

2.积极开发自然界中存在着的天然材料。自然界中的花、虫、鸟、树、砂、石等等天然材料都是可以进行开发和利用的自然资源,都能够用来帮助幼儿去认识世界,激发他们的探索热情,带给他们不同的启发和灵感。老师可以组织学生去积极搜集身边存在的天然材料,让幼儿自己动手实践进行开发创造。例如,一片落叶,可以以此展开想象,编造童话故事,也可以用来制作精美的书签等等。除此之外,还有石头、树枝等都可以让孩子们自由进行创造发挥,展开对世界自然的认识,达到一些生活经验,感受乐趣。

(二)营造一种富有自然气息的幼儿教育氛围

感受自然,认识自然,不一定非得去大江大湖,高山大海,也可以自己在幼儿园中营造一种富有自然气息的教育氛围,自己在园中种植植物,方便孩子进行观察辨认,同时这些种植的植物应该会随着四季的变化而有所变化,除此之外,还可以让幼儿自己参与到植物的种植过程中去,使得他们对于其生长过程认识的更加透彻。可养一些小金鱼、小乌龟等,教育幼儿自己去饲养培养。

四、民间艺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民间艺术资源丰富,是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的优秀积淀,涵盖着非常广泛的内容,不仅仅包括民间文学,还包括民族舞蹈、民族歌谣等。对这些民间艺术资源积极加以开发和利用,能够促进幼儿智力、德育的发展,同时还可以给他们以美的熏陶,这些资源的对幼儿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现在已经有很多的幼儿教育工作者认识到了民间艺术资源的重要作用,开始逐步探索展开了民间艺术资源在幼儿教育中的运用,其基本原则就是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使得幼儿可以受到美得熏陶的享受,从中感体味到乐趣,展开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同时也可以感受到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的魅力。

(一)营造一种优美艺术的环境氛围

一种带有艺术氛围环境的熏陶对于幼儿的成长发育起到了重要作用,它不仅仅能够激发幼儿积极感受美好艺术,同时也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这种艺术环境的营造可以是在课堂活动中,开展艺术教学,例如学习简单的剪纸折叠,学做风筝,或者是教授陶瓷艺术等等,因为这些活动都能够让幼儿直接参与进来,因此可以激发他们的兴趣,有一种直接的感受,对于民间艺术有一个感性的认识,逐渐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提高他们对于民间艺术的认识和理解。

(二)对当地具有特色的民间艺术资源进行积极的开发和利用

对民间艺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首先就要从本地区着手做起,每个地区都有着独属于自己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资源,包括剪纸艺术、京剧、皮影戏、陶瓷艺术等,这些民间艺术代代流传,不仅仅技艺精湛,而且有着非常丰富的文化内涵,给人以美的享受和体验。例如在运用京剧展开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就可以创新设计教学环节,确定主题,之后用多种形式来展开,例如可以进行角色扮演、京剧说唱、京剧服装绘画、京剧知识竞答等,使得幼儿可以参与到实践教学中去,从中感受到民间艺术的独特魅力,培养审美洞察力。

五、结语

篇(4)

这要求我们英语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资源观”,实现角色的转变,优化教学资源组合,充分发挥各种课程资源的人文教育功能,有效地实施课程目标。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乡土资源以其特有的乡土化和众多优越性倍受广大英语教师的喜爱。此外,现在中学英语试题中,体现生活、体现社会的信息资源越来越多,尤其在高中英语的听力、完形填空、阅读理解和作文中,大都是反映乡土意识、时代气息的东西。这些都要求学生更多地去了解生活、体验生活,在“乡土”资源的开发与学习中不断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自身的语言能力和文化素养。如今英语教师越来越重视乡土资源在教学中的开发和运用。但随着新课改的实施,不少学校和教师在这方面的积极探索和实践却步入了误区,降低了教学效果,影响了乡土资源的利用,造成乡土资源“用之效果不甚明显,不用弃之可惜”的“两难”局面。笔者试就乡土资源在开发和利用中的误区作一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矫治措施。

一、乡土资源在英语教学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误区

1、窄化乡土资源的内涵。英语乡土资源,主要是指学校所在社区(市、县、乡)的自然生态、文化生态以及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的资源。包括自然风光、乡土地理、人文景观、名胜古迹、民风习俗、传统文化、民间艺术、政治经济状况、社会发展形势等,内容十分丰富。

很多教师认为乡土资源就是身边无需加工、方便利用的现成资源。其实,乡土资源的种类甚是繁多,有有形物质方面的,也有无形精神方面的,即使是有形物质方面的乡土资源,有时也不是取来即能用的,何况由于资源取来的途径和形式不同,其资源价值也就大不一样了。以泉州市为例,可供开发利用的乡土资源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⑴自然景观、文化场所类。泉州地处风景秀丽的江南,这里的自然景观,千奇百态、绚丽多姿,山山水水都是景,春夏秋冬皆风光。如、清源山、清水岩、永春牛姆林、深沪湾、黄金海岸、仙公山、岱仙瀑布等。

⑵人文地理、名胜古迹类。独特的人文地理条件,悠久的对外开放历史和丰富的文化沉淀使泉州成为国务院1982年首批公布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泉州又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城市之一,有“世界宗教博物馆”的美誉。全市列入各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34处,其中国家级12处,省级37处。主要有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清源山,反映海交史的九日山祈风崖刻宋代古船,中国现存最早的伊斯兰教清净寺及门徒三贤四贤的灵山圣墓,并称古代“三大丛林”的开元寺、承天寺、崇福寺,全国最大的道教石雕老君造像,代表古代建筑杰出成就的东西塔、洛阳桥、安平桥,被台湾人民称为“开台烈祖”的郑成功陵墓和史迹,以及的台湾民间有着广泛影响的泉州天后宫、安海龙山寺、花桥慈济宫,通淮关帝庙、泉州富美宫等等。此外,还有崇武古城、蔡氏古民居、天后宫、郑成功史迹、涂门街等。

⑶历史宗教文化类。泉州文化历史源远流长,可上溯至远古闽越族文化。周秦以后,特别是西晋和唐朝年间,中原汉族大规模南渡入闽,中原文化开始的泉州大地扎根、衍化,土著文化日渐式微,尤其是唐代,泉州港口经济崛起,逐渐成为闽南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

宋元时期,泉州刺桐港成为“东方第一大港”,的埃及亚历山大港齐名于世,与泉州通商贸易的国家和地区达100多个,呈现出“市井十洲人”、“涨海声中万国商”的繁荣景象。中原文化蔚为主流,泉州成了“朱子过化之区”。世界各大宗教,如佛教伊斯兰教、基础教(包括天主教)印度教、摩尼教、犹太教等,随着经济文化的交流纷拥泉州。泉州文化也受到这些外来文化特别是宗教文化的深刻影响。

⑷民风习俗、传统文化类。泉州还拥有绚丽多彩的动态文化,是中国南戏的主要发祥地之一,有“戏曲之乡”、“木偶之城”、“南音之都”、“福建半壁江山”等美誉。不仅有“宋元南戏遗响”的梨园戏、提线木偶戏、布袋戏、打城戏和“汉唐古乐”南音,还有起源于明末清初的高甲戏及新兴的侨乡歌剧等富有充沛活力的艺术瑰宝,深受海外侨胞、港澳台胞所喜爱。

⑸经济发展、社会变迁类。泉州地处闽南三角地带经济圈,其经济发展水平在全省一直处于领先水平,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乡镇企业发展模式更是闻名全国。辖区内众多国内知名企业更为泉州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比如安踏、特步、恒安、德尔惠、三六一度、亚礼得、美克、匹克、鸿兴尔克、七匹狼、富贵鸟、贵人鸟、九牧王、柒牌、利郎、旗牌王、麦根、雅客、惠泉、冠达星、九牧洁具、赛琪、帝牌、嗒嘀嗒、富贵鸟、劲霸、木林森、海天国际、浔兴拉链、拼牌体育用品、与狼共舞、辉煌水暧、达利食品、亲亲食品、雅客食品、喜多多食品等等太多(中国品牌之都不是徙有虚名的)。

篇(5)

关键词:民族文化旅游;民族文化保护;辩证关系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民族文化指某一民族所创造的不同形态特质的复合体,它是不同民族在其历史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产品的总和。而对于民族文化旅游,著名的旅游人学家科恩教授将其定义为“(1)观光旅游的一种变体;(2)其目标所指的人群在自己居住的范围内不完全属于该国政治或社会意义上的主体民族;(3)由于在自然生态和文化特性方面的与众不同,这类人群被贴上了旅游性标志。”将这一定义加以归纳可重述为“民族旅游是少数民族文化及其文化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为吸引物开展的一种旅游活动”。

民族文化旅游的开展,是现代旅游业对民族文化的开发利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对它的商品化和资本化运作不可避免,而这种运作本身是对民族文化原生态的一种改变,即所有经商品化、资本化运作的民族文化都成了区别与其原生形态的再生形态。由此可见,民族文化旅游对民族文化本身及其发展是有相当大的影响的。在这个过程中民族文化保护的问题就显得非常重要。然而民族文化旅游与民族文化保护这两个看似矛盾的问题,却有着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辩证统一关系。

1民族文化旅游能促进民族文化保护

1.1促进民族文化复兴

旅游的发展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复兴,这是学界公认的有利影响因素。在少数民族地区,由于一些历史、政治、社会等因素的影响,很多风俗、传统手工艺甚至语言文字都处于几近消失的困境中。这主要是因为在一定社会背景下,这些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的部分内容在其他强势文化的冲击下,其意义和价值渐渐被消解,因而逐渐失去了其继续存在的理由。然而旅游业带着追求文化多样化的目的到来,使这些传统文化的存在价值得到了全新的诠释,因而他们不仅是成功的生产了下来,而且得到了意想不到的发展。民族传统服饰的复兴,传统手工艺的蓬勃发展以及一些处于遗失边缘的工艺的再挖掘等都是很好的例证。

1.2民族文化旅游有利于民族文化的现代化

在这里我们将民族文化的现代化解释为:任何一个民族,任何一种文化与当今的时代特征相结合、相适应的过程,是任何一个民族与文化根据时代要求对自身的调整和创新的过程。从这个层面上说,民族文化的现代化问题是少数民族文化乃至少数民族自身在现代化社会中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民族文化旅游有利于民族文化现代化发展,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能够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综观我国改革开放30几年的时间,很多少数民族,尤其是边疆少数民族始终处于较慢的发展水平,这主要是因为技术、资金、人才的缺乏,在这样的情况下,唯一能让他们向主流社会发声的,恐怕就是他们的文化了。而事实已经证明将民族文化资本化以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的最佳形式非旅游莫属。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只有民族地区经济实现了现代化,民族文化才能现代化。其次,能促进少数民族文化自身的发展。事实上,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世界上的每一个角落都不再可能与世隔绝的存在了。无论愿不愿意,强势文化始终能使弱势文化在某种程度上受到冲击。而对于我国的很多边疆少数民族而言,受到的更是来自西方文化与汉文化的双重冲击,在这个过程中如果不能很好的依托自身文化中精髓的部分区迎接和应对,而是无原则的全盘接受,那么自身的文化不仅不能实现现代化,反而会因为它价值的消解而走向消亡。民族文化旅游是以民族优秀文化为核心而开展的,在这一点上它就保护了民族文化的现代化不是抛弃自身价值的西化、汉化,而是在充分认识和保护自身文化精髓的基础上,根据当今时代的要求进行调适。

2民族文化保护能促进民族文化旅游的发展

2.1民族文化保护是开展民族文化旅游的基础

据有关部门的抽样调查,来我国旅游的美国旅游者以欣赏文物古迹与民族文化为目的的占80%,以自然风景为目的的不到20%,民族文化旅游与生态旅游是未来旅游发展的两种重要趋势,对文化的保护从旅游开发的意义上来说就是对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二者有如皮、毛,“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丽江过去只是一个边疆古镇,而如今已成为一个国际国内著名的旅游城市。东巴文化在其中所起的作用不容忽视,“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丽江大研镇世界文化遗产”和“东巴古籍世界极易遗产”的相继申报成功不仅使丽江成为世界上少有的三大遗产的拥有地,更重要的是使文化在推动丽江旅游发展上表现得更为突出。丽江已成共的以文化走向世界,以文化连接世界,如今它更希望以文化拥有世界。

2.2民族文化保护是民族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条件

民族文化旅游发展的核心在于文化资源,而资源吸引力的大小往往取决于资源本身的古老性、独特性、民族性及其科学价值、美学价值和艺术价值,对民族文化的保护是对文化资源品位保持与提升,是民族文化旅游持续发展的最重要因素。举例说明,纳西族的东巴文化就为丽江的旅游业做出了重要贡献。据有关部门统计,丽江东巴文化产业年产值达1000多万元,作为丽江旅游资源中的精品、极品,东巴文化被普遍认为是丽江旅游业过去、现在和将来发展的可持续性因素。丽江也深刻的意识到了这一点,于是在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中国28处遗产保护地的7处做出爱护不利的批评的前车之鉴下,丽江立即展开了一场“去商业化”活动,这一活动最大的亮点在于相关部门将丽江古城内部部分商家迁出后,新建了传统文化传习场所。此举不仅反映了丽江对自身旅游价值的准确定位,也反映出它对自身文化旅游发展的作用的清醒认识。

3民族文化旅游可能造成民族文化的破坏、因而需要在开发的过程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

无论如何,旅游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文化产生的不良影响,是一个既存的无法回避的事实。这也是近几十年来学者们研究的难点和热点。归结起来,学者们将民族文化旅游对民族文化的不利影响归纳为两个大的方面:

3.1对民族文化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破坏

民族文化旅游的开展对当地自然环境的最大的不利影响就在于增加了环境的负荷,并且由于这种活动的持续不断而最终超过环境的自然承载力,进而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据有关部门报告,丽江玉龙雪山积雪每年以30米的速度后退,常年的雪线也以每年15―20米的速度上升,积雪量急剧减少。这当然与全球变暖的大气候背景有关,但也与近年来丽江蓬勃的旅游业不无关系。玉龙雪山积雪量的减少直接会对玉泉河的补给造成困难,而玉泉河是丽江古城家家流水、户户垂杨的重要保证,如果有一天玉泉河干涸那么由水浸润着的东巴文化和古城人民的生活文虎也难保不会因此而枯竭。

3.2对民族文化自身发展的不利影响

(1)民族文化的同化。即少数民族文化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呈现处理向外来文化靠拢、趋同的倾向。表F在传统的生产生活习俗逐渐淡化及对外来文化的一味崇拜。

(2)民族文化的庸俗化。这主要是由于旅游开发中不对少数民族文化做深入的了解,不分清精华和糟粕,出现了很多宣扬封建迷信等低级趣味的旅游产品。再者就是制造伪民俗,干扰旅游者视听,第三方面是不顾及民族情感,造成对民族习俗的歪曲、丑化。

(3)民族文化的不良商品化。对民族文化的低级的商品化运作,使得民族文化内涵的表现越发的匮乏,民族文化旅游产品越来越成为用于换钱的简单产品,而不是负载着文化精髓的主要用于文化交流的特殊商品。

(4)民族文化价值观的退化与遗失。随着民族文化商品化意味越来越浓,极其不正常的发展,民族传统文化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在部分少数民族心目中发生了改变,拜金主义思潮有所抬头,且原先的诚实守信、童叟无欺等良好的经营观念有所淡化。当地人的良好生活习俗和处世观念发生了一些不愉快的改变。

分析上述几方面的不利影响,我们不难发现这些都是旅游发展的负产品,它们并不是旅游带给民族文化旅游地的全部。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发生发展到成熟的过程。民族文化旅游作为新兴的旅游形式,在其发展中走了弯路,进步缓慢应是可以理解的,毕竟所有事物都是在不断改错的过程中向前发展的。并且,我们对于这些不利影响的持久性及其程度都不确知,有时我们甚至忽略了少数民族文化的强大生命力及其选择接纳与排斥的能力。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是不能轻言民族文化旅游是不利于民族文化发展的。

事实是,民族文化旅游对民族文化的破坏性是有限的,且是可以控制的,目前我们最缺乏的就是一套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的民族文化旅游运行模式。一方面民族文化旅游与民族文化保护是一对矛盾,他们的对立与冲突不可避免,因此它要求我们在旅游开发过程中既要依循科学原则又要遵守文化法则,将旅游开发的破坏作用降低到最小。另一方面民族文化旅游与民族文化保护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我们应充分利用两者的矛盾运动,达到即是此案民族文化旅游的发展又促进民族文化的保护的双赢的目的。

4正确处理好两者的相互关系

4.1进行民族文化资源普查,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

如果我们不对现存的民族文化资源的数量、特点、赋存状态有一个准确的认识,那么保护就无从谈起。目前,我们的当务之急就是建立一个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大档案,以使我们的开发工作有据可依,保护工作有的放矢。同时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以规范开发利用的行为,将民族文化的开发保护工作上升到法律的高度,务必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

4.2建立民族文化旅游商品生产、销售的监管机制

目前,民族文化旅游开发中存在民族文化商品化特色不突出,质量普遍不高,质价不符等问题。对此,我们一方面应该扩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吸引更多的投资来发展民族文化旅游商品,利用市场机制来调节旅游商品的生产、销售。另一方面也要加强政府的引导作用,通过政府部门的监督管理,有效避免一些商家过分的、不恰当的商品化。打击旅游商品的生产、销售环节中出现的假冒伪劣、以次充好、质价不符等问题。

4.3大力培养少数民族旅游人才,加大社区参与力度

社区参与一直被认为是开展旅游开发保护,尤其是民族文化旅游开发保护的一种有效形式,它充分考虑到了开发对象的切身利益。然而,我国的西部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富集区,也是中国经济发展最为落后的地区,少数民族中很多人受教育水平较低,有的甚至还不懂汉语,在这样的情况下,当地社区的参与力度就相当低了。因此人才的培养就显得至关重要,尤其是少数民族的旅游人才培养更显其必要。一方面,旅游业已经成为大多数民族地区重要的产业,少数民族群体参与到其中的机会很大;另一方面,少数民族对自身文化在开发利用过程中,选择什么,摒弃什么有不可辩驳的权利,他们作为这一文化的创造者和拥有者,更清楚怎样的调节和适应更有利于自身文化的发展。

4.4生态博物馆――一种新兴的民族文化开发与保护模式

生态博物馆(Ecomuseum)概念于1971年由两位法国的博物馆学家里维埃和戴瓦蓝提出,他们认为博物馆应由集中走向分散,由都市走向民间,并提出了“博物馆去中心化”的概念。具体说来生态博物馆与传统博物馆最大的不同在于“它是以某一特定的自然环境下的‘活态’文化为展示内容,将自然环境和环境中的全部文化予以实时的展示,让来到生态博物馆的人民能‘真实的’、‘完整的’、‘原汁原味的’感受和理解特定生态环境下的民族文化景观”。从中不难看出生态博物馆是以文化及其赖以存续的生态环境的一体化保护形势,而从这个层面上来说,生态博物馆就与民族文化旅游开发与保护的发展原则相一致了。近年来,生态博物馆理念在旅游学界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目前,我国的第一座生态博物馆已于1998年在贵州六盘水市六枝特区梭嘎苗族彝族回族乡建成,迄今为止这里已经接待了来自挪威、日本、美国、瑞士等20多个国家的参观游览者。生态博物馆的建成,不仅发挥了它作为博物馆的巨大社会功能,也对提高当地少数民族生活水平及保护当地文化产生了显著的积极影响。因而这一形式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目前我国已在贵州、广西、内蒙古建成了七座生态博物馆,涉及保护的少数民族有苗、布依、侗、壮、瑶、蒙古族。相信随着不同文化类型的生态博物馆的建立,这种新型的博物馆形式能为建立一种新的民族文化旅游的开发与保护模式提供更多的借鉴意义和启发。

总之,民族文化旅游与民族文化保护是存在着既相互矛盾有相互统一的辩证关系的,它提醒我们处理两者的关系“非此即彼”和“因噎废食”都是错误的。然而将两者加以辩证的统一,又不似一句口号那样简单,对于如何处理好两者的关系,还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

参考文献

[1]郭凌,阳宁东,王志章.民族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的空间生产研究――基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盐源县泸沽湖的个案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2):6669.

[2]张重艳.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丽江旅游文化资源分析[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3,(4):9799.

篇(6)

一、历史村镇旅游商业化的必然性

(一)经济发展的需求

由于受到社会和经济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历史村镇的各种文化建筑得以保留,文化风貌得以延续。所以,这种原生态的文化遗产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同时也具有较高的吸引力,旅游开发价值非常大。另一方面,历史村镇的地方经济大都存在落后性,迫切需要改变当前经济发展模式,加快经济发展步伐,提高经济发展水平。

因此,将历史村镇与旅游开发充分结合,加快当地文化资本向经济资本转变的速度,对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提高人们物质生活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历史村镇的旅游商业化适应了经济发展的需要,是大势所趋,具有必然性。

(二)空间上的允许性

在其他类型的旅游资源中,旅游资源与服务资源往往是分开的,尤其是在住宿、饮食、购物等方面,通常是处于不同的区域内,具有滞后性,这对于旅游资源的开发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影响。尤其是当地居民的生活空间就是旅游空间。这种区域上的重叠性,为历史村镇的商业旅游化提供了相当程度上的便利。

但是,在这一过程中,由于旅游商业开发的需要,对居民的原始生活和生产方式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影响。为进一步满足商业开发的需要,会对当地的历史文化造成一定程度上的破坏。甚至是出现文化氛围为商业氛围让步的现象,这无异于会减弱历史村镇的文化价值。

(三)认识上的不断变化

历史村镇旅游资源的特殊性决定,旅游者更倾向于在历史村镇之内享受旅游资源,尤其是该种旅游资源是与当地的生活和生产方式结合在一起的。所以,游客进入特色文化气息浓厚的历史村镇,在与当地居民生活进行亲密结果的过程中,享受文化的熏陶和旅游的乐趣。尤其具有当地特色的文化表演等,更增添了对游客的吸引力。这就极大的刺激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当地居民在生活和生产过程中,能获得较高经济收益,提高自身物质生活水平。

二、旅游商业开发对历史村镇的影响

(一)经济方面的影响

历史村镇旅游商业化对当地经济发展,具有很强的拉动性。这种拉动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旅游商业化并不是一个独立的过程,它对于相关的产业具有较强的带动性。所以,历史村镇旅游商业化的过程,也是当地产业及相关设施不断完善的过程。

2、历史村镇旅游商业化会改变当地的经济结构,从而促进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3、旅游业具有无污染、低成本、高效益等特点,是一种高效的经济发展模式,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4、历史村镇旅游商业在在对当地的设施和服务完善的过程中,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对解决当地劳动力就业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此外,商业化对于当地的经济也具有一定程度上的负面影响。尤其是随着旅游资源的不断开发,商业化程度不断扩大,会导致当地的资金向旅游业倾斜。这样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当地经济结构的失衡,同时旅游业又具有脆弱性的特点,一旦发生变化,就会对当地经济发展造成恶劣影响。

(二)文化方面的影响

在历史村镇旅游商业化过程中,需要进行大量的宣传。该过程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当地历史文化保护意识。在商业化过程中,因为旅游开发的必要,需要对当地的传统文化进行深入发掘。在文化继承的过程中,还要加以完善和保护。这就促进了当地历史文化的传承和推广,有利于物质文化遗产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进一步保护。尤其是在商业化开发过程中,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当地观念的变迁,促使当地文化观念向着更为良性的方向发展。但是,旅游商业化在促进当地文化保护的同时,对于传统的历史文化又具有一定程度上的破坏性。为了旅游商业化的需要,会对当地历史文化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包装,这就破坏了当地文化的真实性。

三、历史村镇旅游商业化的控制措施

(一)正确宣传

利用舆论导向功能,让人们对历史村镇旅游有一个清晰、正确的认识。这种宣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1、对当地居民进行正确的宣传,从而让他们正确认识历史村镇文化旅游资源的脆弱性,从而促进旅游资源的保护性开发,并在开发过程中,保持文化的原始特色,还原历史村镇文化的真实性。

2、对游客进行正确的宣传,树立游客正确的游览意识,并以保护性的态度进行游览参观。

(二)科学规划

科学合理的规划对于保护历史村镇旅游资源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这一过程中,要求相关部门正确认识历史村镇旅游商业化,在大力开发相关资源,提高当地经济水平的同时,还要注意规划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同时,还要注意协调旅游开发和文化保护二者之间的关系,将二者进行有机的结合,促进历史村镇旅游商业化的持久发展。

(三)政策引导

当地政府在对村镇旅游进行商业化开发时,树立大局观念,要从宏观出发,确保旅游开发与历史村镇文化保护工作的同步进行。并在这一过程中,制定相关规范,以保证商业化进程中的规范化操作,并对相关企业的经营运作进行合理规范。此外,还要严格责任制度,确保各项政策规范的落实与执行。

四、结语

篇(7)

关键词:文化馆;城市文化建设;主动性;历史资源;现代素质市民

一、文化馆与城市文化建设

文化馆,实质上就是综合性文化中心,是供群众便捷参与文化活动的事业单位。比如现在大肆宣传建造的孔子学院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化观。文化馆的类型多样,职能繁多,诸如举办展览、培训文艺骨干、收集整理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文化交流等等。因文化馆的管理员、馆员等的甄别严格,业务培训技能突出,因此,其对群众文化组织活动的开展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

城市文化建设,是城市个性、城市灵魂、城市形象的重要表现形式。城市文化囊括城市发展的方方面面,既包含意识形态方面的部分,也包含生活方式、教育等非意识形态的事物。鉴于当前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城市文化建设亟需健全完善。

二、文化馆在城市文化建设方面的作用

(一)提高文化建设主动性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人们对物质文化的需求进一步增强,城市文化的供给与需求之间的不平衡现象也越来越突出,但是现代化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文娱活动更多存在于新媒体技术、多媒体终端中,而众所周知,网络活动在室内、个人家庭之中就可以完成。因此,也就造成了现在人们文化需求膨胀但又懒于主动参与群体活动的现状。城市文化馆的建设,使得这一不平衡问题得以缓解,有效提高了文化建设的主动参与性。一方面,城市文化馆在各大社区的建设,其馆区规模、地理位置、形式特点等的建设,有效拉近了人们的参与距离,不同类型文化馆的建设,也丰富了文娱活动类型,可供群众依据自身的兴趣点参与不同文体活动,从一定程度上也拓展了文化建设的参与广度和深度。另一方面,文化馆的建设完善,也有利于丰富城市的文化氛围。新时期下,城市竞争与城市发展,更多注重政策体系的规范、经济效益的提升,而忽略了文化建设。文化馆为城市建设提供了广泛平台,无论是文化馆团队有目的性组织还是民众自发的文娱活动,都使民众大规模参与到其中。

(二)合理开发利用城市历史资源

现代化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得城市发展更集中于经济建设中。经济建设又离不开建筑群体的开发,但在当前城市规划“千城一面”的现状下,城市自身个性被磨灭,城市文化建设缺乏代表性与特色性。此外,城市建设中,过度的商业化开发,使得新建筑群不断涌现,导致部分人文信息历史区域被夷平,久而往之,独特隶属于城市的记忆消失,使城市文化建设失去了传统的根基。因此,当前文化馆的建设,使得挖掘城市历史文化资源成为有效途径。文化馆的部分职能中,包含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比如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对社区特色文化活动资料的收藏、对文艺精品作品的保护等,有利于更好的继承与发扬我国的传统文化,促进城市对自身精准定位,并以此确定自身的发展规划。这种以文化馆个体带动城市整体文化建设的方式,也有利于巩固城市地位,推动城市深远发展。

(三)培养具备现代素质的市民

城市文化建设的主体与服务对象都是社会民众,社会民众也是推进城市文化建设的基础力量。文化馆的职能发挥与文体活动的组织,有利于培养现代素质市民。健康的、积极的文体活动对塑造人文性格,起到了良好的助推作用。文化馆组织与推行的各项活动项目,诸如剪纸展览、皮影艺术表演、城市历史建筑风格学习等等,都代表着城市的主观形象,代表城市灵魂面貌,而这些美好城市形象有利于唤起市民责任感与归属感,增加民众对城市精神的理解度,使社会民众认识到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并在日常生活中注重对城市面貌、城市形象的维护,从细节着手,维护城市管理,从文化意识形态改善城市建设。

三、小结

城市化进城的逐渐加快,文化馆建设也日趋完善。本文就文化馆在城市文化建设方面的作用方面进行了简要分析与探讨。文化馆建设,对提高文化建设主动性、合理开发利用城市历史资源、培养现代素质市民等有极其重要的影响作用。城市文化建设是提高城市竞争力,促进城市发展的重要环节,不仅需要文化馆的积极建设,还需要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与社会民众的广泛参与,各界的共同努力,才能促进城市文化建设进程的进一步拓展。

参考文献:

[1]曹甄婧.我国城市文化中心设计中的地域特色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2.

[2]韩振宇.新形势下县级文化馆在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探究[J].大众文艺,2016(12):28.

[3]戴德鹏.新时期文化馆建设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中的作用[J].青年文学家,2013(26):146-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