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精品(七篇)

时间:2023-05-29 16:16:33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篇(1)

【关键词】高效课堂 模式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9-0056-01

下面笔者从三个方面做出拙论:

一、高效课堂备课要“实”

作为一名教师,在课前要很好的预设生成,能力吃透教材,力求备课准确到位,做好课堂生成预设。因此,教师必须明确每节课的重难点,必须明确知识点及知识块在单元,在所编册教材中的地位、作用,当然教材只是一种材料,具有片面性和单一性,教者在教学过程中要切合生活实际,挖掘乡土资源作为教材,达到优势互补。用贴近生活,而有血有肉的更加形象生动的教材与教法,激发、拓展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能力。

二、高效课堂学情要“清”

课堂教学要始终围绕学生,根据学情备写教案,全面分析优秀生,学困生的知识结构特点,以中等生为备写标准,兼顾两头,让每位同学都能有所发展。教师要多深入学生,了解学情,认真参与倾听,捕捉生产点,寻找问题,寻找策略,让全体学生都有不同的最大收获――也就是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发展。

三、课堂显现一个“活”字

教师要在形式方法上把握有度,才能确保课堂的高效,带来教育质量的高效。

1.灵活的教法。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对象,确定不同的教学方法。一法为主,多法配合,灵活运用各种手段,最大限度的发挥课堂上每一分钟的作用。

2.活跃的教学状态,只要能让学生的思维总处于活跃状态,积极的探索知识并试图将刚刚获得的知识转化为能力,这就是一节高效成功的课。

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把课堂还给学生,学和练。目标由学生确立,过程由学生参与,问题让学生提出。结论让学生总结,方法让学生归纳。把整个课堂完全放心的交给学生,教师只能做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4.科学的学法指导。“予人以鱼,惠其一时,授之以渔,惠其一世。”教师要重视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认知方法,善于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敢于提出疑问。产生质疑,发现问题。通过质疑获得有益的思维训练。变“学会”为“会学”。

形式和方法的多样化,开辟了课堂教师的心空间――高效课堂。但要真正实现高效,必须务实,不断寻求方式方法,探讨交流经验,集众家之长,和集体之力,尽可能的实现真正的高效课堂。

四、构建高效课堂对我们教师能力的要求

构建高效课堂,我们教师要多动脑多下苦工,多花时间,多出点子,教中研,研中思,思中提,做好以下几点:

1.要有高超的课堂导学能力。高效课堂中的教师更为关注的是学生在课堂上做了些什么,说了些什么,想了些什么,学了些什么和感受到什么等等。教师给予学生充分自主学习,探究的机会,学生在课堂上获得了充分的发展,板书也许是学生来写,总结也许是学生来说,评价也许是学生来议,但这依然是一堂好课,一堂学生“学”得好的课。

2.要有准确的教材把握能力。高效课堂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实践必定会引发学生形形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储备丰富的相关科学领域的知识,不能局限于教材范围的知识,教师要学会“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

3.要有灵活的课堂管理能力。课堂管得死,就无法满足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参与欲望,但热闹又是课堂纪律的大敌,如何能让学生在“热闹”中“有序”地进行,取决于教师课堂管理能力,既要放得开,又要能收得起来。

4.要有机智的课堂环境把控能力。环节的设计能力要求教师不能完全按固定的设计环节进行,要富有弹性,以学生的表现来灵活调整,这取决于教师的随堂机智。

高效课堂规模的形成,还必须有相适应的应对策略,那么如何最大限度的发挥教学主阵地的作用,大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呢?

第一,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以保障课堂有效。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要实现课堂高效,必须下足课前准备功夫。备课不是单纯的写教案,而是必须备教材,备学生,花功夫钻研教材,理解教材,琢磨教学中难点,更重要的是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选择课堂教学的切入点,合理设计教学活动。另外,对于课堂上,学生可能出现的认知偏差要有充分的考虑,针对可能发生的情况,设计应急方案,确保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除此之外,要设计高效课堂必须的质量较高的练习、教具课件、学具等辅助设施缺一不可。

第二,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是课堂高效的基础。

入会在轻松的氛围中,思维处于最佳状态。学生也只有在轻松,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中才能有最理想的学习状态。教师要善于运用策略,创建和谐的课堂氛围,教师亲切的笑容,适度的幽默,鼓励性的语言,师生平等互动以及小游戏等都有助于营造良好的气氛。教师要在课堂上态度和蔼,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发表不同的看法,提出不同的问题,敢于提问质疑,营造明主,平等,尊重,理解,关注,赏识的新型师生关系和和谐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愉快,思想活跃,结出课堂教学高效率的硕果。

第三,求真务实,夯实高效课堂的基础。

篇(2)

一、课堂教学模式

1.基本要求

(1)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主要目的,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有自主学习的、合作探究、展示自我的时间和空间,重精讲、重启发诱导,实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三为主”教学。

(2)教学过程中要贯彻和渗透“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

2.基本模式――“三六二”模式(三个时段,六个环节,两个梳理)。

(1)自主学习阶段(两个环节:自主学习指导环节,自学效果落实环节)自主学习是高效课堂的前提,高质量的自主学习是高效课堂的重要保证。

(2)合作探究阶段(三个环节:分组合作环节,展示提升环节,链接巩固环节)合作交流时实现高效课堂的核心模式在自主学习基础上的进一步深化。

(3)成果展示阶段(一个环节:达标检测环节:两个梳理:知识框架梳理,收获与疑惑梳理)成果展示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关键,通过检测、梳理等不同手段,巩固提升学习目标。

二、学案导学中如何分层教学

1.编写学案时教学目标弹性化

学案的编写是否科学合理,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学生的课前学习和课堂教学效率。为尽可能地全面实现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具有诱发、导向、调控、激励的功能,它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教学的归宿。

2.教师导学时课堂教学层次化

课堂教学过程适应学生的个体差异,围绕弹性化的教学目标分层因材施教,至少可从两方面做出努力:

一方面必须尽可能地增加学生的独立活动――课本让学生看,概念让学生抽,思想让学生讲,疑难让学生议,规律让学生找,结论让学生得,错误让学生析。

另一方面必须强化教师对学生独立活动的主导作用――整体把握,分层推进,把学生的学习活动始终置于教师的引导、指导之下,教学过程的整体设计操作取向。

3.测验考试多能化

考试是对教与学两方面进行评价的重要手段,考试的目的在于获取教与学的反馈信息,把握各类学生的学习情况,改善学生的学习。这就要求试卷具有多重功能:达标检测功能、矫正强化功能、层次反馈功能。

篇(3)

一、在学习研讨中,促进成长

曾经在一次教育类电视节目中,观察到中西方孩子童年的生活记录对比。有这样一个发现,西方的孩子在十几岁的年纪里,开心地观察社会生活,大胆实践,他们敢于尝试、体验、表达、创造。看似是没有规律的成长,但是孩子们的个性充分张扬,孩子们的脸上露出天真烂漫的笑容,眼神里我能读到那种发自心底的喜悦。我们的孩子,他们的童年则是另一番场景,他们稳定而从容。每一个生活的轨迹都走得很从容,从学校到课堂,从家庭到校外各类特长班,我们的孩子多才多艺,出类拔萃。各种荣誉奖励的光环围绕着孩子们,可是在孩子的脸上我们捕捉不到发自内心的微笑,我没有看到渴望的那种澄澈的眼神。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陷入了思考:我们的教育问题在哪里?孩子们的快乐在哪里?

2010年,很荣幸地和众多的一线教师共同听取了教育专家李炳亭先生的关于高效课堂的讲座,我豁然开朗。给孩子快乐和信心,让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关键要靠课堂。改变现状要从改变课堂开始,课堂要想高效首先要有理论的支撑。

任何一种学习都是追求进步的标志。作为数学教研组长,我有责任带领我的数学团队快速进步。于是,我上网收集高效课堂的理论知识,利用每周三下午组内教研时间,和本组教师一起学习、研讨。先从最基础的理论学起,边学边提出问题,大家在一起交流,解决简单的,遇到不能够得出清晰的结论的,就把它放到下次教研的时候再解决。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每个教师从自身都感觉到了认识的提升和专业的成长。

二、在合作探究中,发现快乐

在运用高效课堂理论指导课堂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我看到了高效课堂的优势,高效课堂和传统课堂相比较而言,生动活泼的氛围,更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和数学思维品质。例如,班级的学生分为六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都有一个代表本组鲜明特色的组名,像“逐梦扬威、远航、理想彩虹、青春之冠”等,当课堂教学活动开始的时候,每个小组成员都有如训练有素的士兵,严谨而有秩序,既有分工又有合作,既有独立思考又有合作探究。在独学环节不能解决的问题,就需要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每个组内成员会根据自己的优势从组长那里领取相应的数学任务,然后调动自己的数学经验,探求解题思路,在和组内成员进一步交流看法,得出最佳的解决方案。再将这一方案和全班其他小组的方案进行比较,在这样的过程中,课堂不仅是求知的过程,更是交流的过程,学生在其中体验到了成功和快乐。高效课堂能够很好地培优带弱,增强学生数学学习的信心,培养良好的学习心态,使不同学生的能力得到提升。

三、在集体智慧中,提升自我

高效课堂要培养有智慧的孩子,而不仅仅是掌握了知识的孩子。因此高效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孩子往往并不急于找到问题的答案,也不提倡像赶集一样,直奔目标,而是关注在这个过程中师生的成长。如,孩子们能够提出不同的问题,能够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印证它,善于猜想和操作,能够通过反思进步等。因此,我的数学课堂导学案上设计了我思我悟这一环节,让学生把每天都课堂感悟写下来,定期和班级的同学作交流,比比谁的进步更大。

篇(4)

教育教学实践中,我感到本来有生命的课堂变成了书本的课堂,课业负担使学习蒙上了阴影,使本来应该很快乐,很美好的事情,失去了其本应具有的生命本色;同时陈旧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也越来越不适应时代的发展和需要.它制约了当今教育的发展,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不利于学生素质的发展.为此,必须在课堂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上进行改革,向课堂要效率,向科学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要质量.

近几年,不断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探索课堂教学改革,尝试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采用四环节教学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在教学中,我总结了一些实用的教学理念,如下:

理念一: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教师作为学生模仿的榜样,对学生的学习起着举足轻重的影响.而主导高效课堂的关键因素是教师,教师是总导演、总设计师,只有教师的教高效了,学生的学才会高效.此理念,基于教学中对自己备课的反思,用于指导自己高效备课.

理念二:创设情景,先学后教,以学为友,创建有生命力的课堂.

传统教学,以教师的讲为主,是灌输式的教学,学生往往对所学知识不知情,在还不知道怎么回事的状态下,教师已把所学内容讲完了,当学生明白怎么回事时,已是“人去楼空”,下课了,而悔之晚矣!因此,让学生知情,让学生进行充分的课前自主学习,也就是预习,是非常必要的.可以采用导学案创设情景,先让学生预习,实行先学后教,进行课堂教学前置.此外,以学生为朋友,学问面前人人平等,师生共同研讨,可营造“阿尔法状态”,可在较大的程度上提高学习效率.最后,“以人为本,关注生命”是素质教育之根本,教学中必须突破书本的限制,关注每一个学生,创建有生命力的课堂.

理念三:及时反馈,当堂建构.

学生学习,难免会有一些偏颇,应及时矫正,并形成知识框架,使知识内化为己有.因此,教学中应留时间,让学生整理思路、知识,以便消化吸收.

理念四:兵教兵,合作学习,让学生动起来.

若每位学生都动起来,则教学内容也不会那么抽象,课堂将充满生机!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群体的作用,多给学生交流的机会,多给学生合作的机会,使学生学会请教他人、尊重他人、帮助他人,学会感恩他人,学会“激扬文字”,学会取补短,形成正确的学习观.由此理念,教学中交流讨论,有时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转贴于 理念五:趁热打铁,当堂检测.

教学中及时运用当堂检测、当堂整理改错等教学步骤,可较大程度地提高教学效率,也可大大减少课业负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基于以上新理念,我把课堂教学分为四个环节:“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巩固检测”四个环节.

四环节教学法对教师课前的精心准备和预设、课堂上的教学机智和生成评价等,都提出了严峻挑战.教师必须加强集体备课,认真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节课,上课时严格控制讲评时间,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不说一句废话,不断锤炼自己的课堂语言,不浪费一分一秒,提高时间利用率.简而言之,只有教师的教高效了,才会起到潜移默化的教学效果,才能引导学生高效的学习.因此,认真备课是四步教学法的关键.对学生的分析,对教学内容重、难点的把握,都要备好每一个细小的环节.课前进行多遍“预演”,等到纯熟于心后,方为备课完毕.

课堂“四环节”流程要求

1.自主学习.学生根据学案上教师设计的问题、创设的情景或导读提纲,进行自主学习,当堂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内容.学生要对自主学习过程中的疑点、难点、重点等问题做好记录,为提交学习小组合作探究打下基础.

2.合作探究.学生把自主学习中遇到的疑点、难点、重点问题提交给学习小组,小组成员针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探究,共同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思路.学习小组也可依托学案上教师预设的问题讨论解决,把小组合作探究的成果进行交流展示,教师汇总学生交流展示中出现的问题,准确把握各小组在合作学习中遇到的疑点、难点、重点问题,为精讲点拨做好准备.

3.精讲点拨.教师根据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中发现的问题,对重点、难点、易错点进行重点讲解,帮助学生解难答疑,总结答题规律,点拨答题方法与思路.精讲点拨准确有效的前提是教师应具备准确把握课标、教材的能力,能够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力求做到我们一直倡导的“三讲三不讲”原则.即讲重点难点、易错点易混点、易漏点.学生已学会了的不讲,学生通过自己学习能够学会的不讲,老师讲了学生怎么也学不会的不讲,充分利用有效时间完成教学任务.

篇(5)

1.目标展示 1—2分钟; 2.独立自学 20分钟

3.尝试练习 15分钟左右;4.组内探究 5分钟左右

5.展示反馈 15分钟 6.共性点拨 5分钟左右

7.质量检测 15分钟 8.教学反思 1-2分钟

本模式的特点:

1.突出自学和自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真正落实。“我的课堂我做主”的理念,得到充分体现。

2.交流和展示培养了学生自主、合作的意识和彰显个性的勇气。

3.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习惯,提高了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的能力和应试能力。

4.能有效的限制老师的讲,避免教师在课堂上的随意性。

5.课堂容量大,学习效率高。

6.能体现面向全体,尊重差异的原则。

“自主—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为学生营造了浓厚的主动学习的氛围,创设了更多的自主学习的机会和合作探究的主体活动,给学生提供了充足的能动空间,学生初步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关键词:“自主—高效”课堂模式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当前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重点,也是21世纪教育改革的根本任务之一。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教会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与能力,还要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和获得能力。因此,教育的目是要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掌握学习方法、培养学习能力。教育者的任务不仅在于传授知识,更为重要的是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充分激发和调动学生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探究态度和探究能力。几年来,我借鉴外地经验结合本校实际,把“自主—高效”学习作为一种课堂教学模式来研究并加以实践,突出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自学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努力打造高效课堂,经过几年的探索,师生受益匪浅。

“自主—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强调以自主学习为主,以学定教、先学后教,在充分自学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指导,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学习习惯为目的。这既有利于实现“教是为了不教”,又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自主—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一般安排两课时组织教学,其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面向全体学生,激发学生认真读、动脑思、动口说、动耳听、动手做的兴趣。

(2)梳理知识结构,形成网络,理出规律,查找本课时重点、难点、疑点和三易点(易错、易漏、易混的知识点)。

(3)自学、自练、合作,使大多数学生对新授课知识技能的掌握能达到70-80%

(4)重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

二、教学准备

1.教师要熟悉课标要求,吃透教材及相关材料,在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学情的调查把握,精心备课,要对学生所学内容、学习方法与效果、师生互动进行“预测与设计”。

2.设计好引领学生自主学习的自学提纲。自学提纲的内容主要包括:学习目标、学习重点难点、自学疑难信息反馈、自主学习的学法指导、自学练习题、自学反馈等环节,好的自学提纲实际上就是教学内容的深化与延伸,它源于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并可超越教材构成知识网络,使知识网络构成体系。

3.精选练习题要体现针对性、层次性、梯度性。(1)习题与例题相似,略有拔高。(2)面向全体,尊重差异。(3)“概念”、“原理”题型化,知识问题化。(4)教学重点突出。(5)难点分散:将难点化为小的知识点,在此基础上综合以解决难点。

三、教学环节

1.明确学习目标(1-2分钟)

设计学习目标的原则是:(1)要符合新课标要求,注意掌握知识与培养能力并重。(2)要结合单元提示、课前提示、课后练习题等内容,注重点与面,指导学生构建知识网络。(3)学习目标要全面,但更要突出重点,同时具有激励性。(4)要利用可检测动词表示。

明确学习目标是为了让学生在自主学习,获取新知的过程中有的放矢。上课伊始,教师创设教学情境,在学生与教师的思维碰撞中,营造一种支持学生学习的宽容、轻快、积极的心理氛围,调动学生的求知欲;通过教师讲解或学生的朗读,以强调并明确本节课要学习的主要内容,以及所要达到的目标等有关要求。教师要破解教材中的各个知识点与能力点,尊重学生认知规律,协助学生确认实现目标的最佳途径。

2.独立自学(20分钟左右)

本环节设计要求:①自学内容指向清楚 ②自学时间准确合理 ③学习任务要求明确 ④学法指导科学有效 ⑤教师巡视,督促学生思考 ⑥学生自学,小组合作,教师点拨。

独立自学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学会学习、养成习惯的主要途径。在自学提纲或自学指导的引领下,放手让学生独立自学,独立思考。学生在认真学习教材的基础上进行深入思考、想象,并做好记录,如重点、难点、疑难问题和精彩的语句等,利用已有知识、技能主动获取新知,同时为尝试练习做好准备。自学阶段尤其是在本模式的实验起始阶段,教师要设计好自学内容、自学要求、自学时间、要达到的目标及检测方式等。

在实验的起始阶段,教师要特别注意学法的指导和推广,必要时可用示范引导的方式指导自学,对部分进入不了状态的学生要在课堂或课下个别辅导。教师要认真巡视,认真掌握学情,并适时适当鼓励。

学生在自学和讨论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巡视和观察,通过质疑问难,个别询问等多种形式,让学生最大限度地暴露出其中的疑难和存在的问题,获取尽可能多的直接信息,为下一课时中的“精讲点拨”做好充分准备。

3.尝试练习(15分钟左右)

本环节设计要求:①对重点题目和重点学生要通过板演或提名回答的方式重点关注。②练习题的设计要与例题相似或略有拔高,难度切忌过大。③教师尽量不讲,但要认真巡视,掌握好学情,做好信息反馈,为下一节的重点讲解做准备。④建立有效的评价机制,及时评价并有激励性,努力营造比、学、赶、超的学习氛围。

尝试练习既是对自学效果的检测,更是对学生运用新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在充分自学的基础上,结合提纲上的练习题让学生大胆尝试,学以致用,并且限时独立完成,及时了解自学的效果,体验尝试成功的愉悦。同时如果学生在尝试练习中遇到困难就会更加主动地去自学课本和接受教师的指导。

4.组内探讨(10分钟以内)

本环节要求:在自学和尝试练习的基础上,小组内积极展开讨论,要充分调动优秀学生的带动作用,实现兵教兵。一是消化个体疑点。二是交流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小组长要记录并督促;三是交流个体独到的见解,相当于组内展示,互相学习;四是形成本小组的学习小结:即独到的收获和小组合作仍解决不了的共性疑难问题。

组内探讨是一个交流合作、达成共识的高效学习方式,交流、讨论甚至争议是学生身心最投入、精力最集中、思维最活跃、个性最张扬、收获最大的学习方式之一。

教师要认真巡视并随时参与各小组的讨论,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讨论那些值得讨论的、有价值的问题,克服“假繁荣”。关注交流效果,认真掌握学情,并记录各小组学生解决不了的共性问题。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展示或反馈已形成的小组学习小结,师生一起解决共性问题。

(2)突破课时重点、难点,构建知识网络,巩固新知。

(3)培养学生独立、紧张、高效的应试能力。

二、教学准备

(1)共性疑难问题及解题策略,即“二次备课”

(2)教师精选典型试题:所选试题一要有针对性,二要有梯度、层次性;三要注重变式训练。

三、教学环节

5.展示反馈(15分钟左右)

展示即特色展示,反馈即问题反馈。就是以题为展示平台,让各小组走上讲台,大胆展示本小组独到的见解收获,达到互相学习、开阔视野、拓宽思路、生生激励的效果。然后各小组提出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小组间置疑解疑,最大限度的解决各小组遇到的问题。在各小组展示反馈过程中,教师要适时点评、指导,而且以激励为主,也可运用小组自评、组间互评等形式,以激励学生的积极性和表现欲,并最终确定下一步要讲和练的重点内容。

教师要创造性地开发、利用课程资源,选择教学重难点的突破口,引导学生组织好整个展示活动,尽量让全体学生充分“动”起来,并准确地诱导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保证整个合作交流紧张高效,突破重难点,在交流合作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共性点拨(10分钟以内)

共性点拨是教师对共性疑难问题的重点讲解。此环节教师要精讲,只讲该讲的内容即:学生自学、合作、交流仍然解决不了的问题。对于这些难度较大的问题,在学生渴望释疑的心理状态下,教师针对其疑点, 抓住要害,理清思路,明晰事理,并以问题为案例,由个别问题上升到一般规律,以起到触类旁通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归纳出新旧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教师重在引导、启发、点拨,善于给学生搭好“梯子”,切忌把答案直接告诉学生,学生要集中精力,针对自己的疑惑,关注教师的精彩讲解,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尽可能的“悟”到答案,并做好记录(思路、规律、拓展的知识点等)。

7.质量检测(15分钟左右)

质量检测既是检测学习效果,又是一次实战演习。此环节要求学生独立、紧张、高效地完成当堂检测。精选的典型试题:设计目的要明确,难易、份量要适中,实用性强。学生训练时要求应严格,跟考试一样,不许讨论,不许抄袭,这样老师了解的才是学生的真实水平。教师巡视,随时批阅先做完的检测题,提问回答(中差生谈答案,优等生谈思路,尖子生找规律),及时掌握学习效果。针对学生达标训练中出现的问题,待教师及时纠正后,可即时补充纠错练习题,给学生消化整理的机会。

质量检测试题立足教材,超越教材,拓展知识,从而把新知识纳入到个体的认知结构,培养学生良好的创新性能力。

8.教学反思(5分钟以内)

教学反思就是师生共同总结反思本节课的得与失、感与悟,学生归纳总结本节课所学的重点内容和解题思路、方法,把知识梳理成线,形成网络,加深印象,将所学知识与能力由感性上升到理性,形成规律与做题技巧;教师及时反馈,评价学生课堂表现,初步确立今后的改进措施,努力方向等。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也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减少环节,压缩到一课时之内,原则上体现以下几个环节,各环节的要求和上面一致。

(1)目标展示 1—2分钟

(2)独立自学 15分钟

(3)组内探究(疑难探究)5分钟左右

(4)共性点拨 5分钟左右

(5)质量检测 15分钟

(6)教学反思 1-2分钟

本模式的特点:

1.突出自学(20分钟)和自练(尝试练习和质量检测各15分钟左右),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真正落实。“我的课堂我做主”的理念,得到充分体现。

2.交流和展示培养了学生自主、合作的意识和彰显个性的勇气。能达到生生互动,共同提高的目的,同时激励也成了自然的促学措施。

3.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习惯,提高了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的能力和应试能力。

4.能有效的限制老师的讲(两节课共10分钟)。计划性很强,避免了教师在课堂上的随意性。

5.课堂容量大,学习效率高。

6.能体现面向全体,尊重差异的原则。

篇(6)

关键词:教育 科学技术 改观 废除 高考制度 东方 课堂教育

我们曾经为了各自的梦想努力拼搏,因为上帝给我们的每一个人的条件和时间都是一样的。我们需要发挥自己的优势,为自己的梦想而战。

从我们5岁开始步入学堂,在小学的童年时代,我们用自己的童年时光读完了我们应接受的义务教育。我小时候可能由于先天有障碍,其他的同学大脑反应灵活,反应速度飞快,只有我一个人呢,比别人慢了那么一步,等我想到这个问题的答案的时候,老师已经讲到下一个题目了。另外,加之我不喜欢上学的缘故,我呢,对上学产生了一种莫名的恐惧感。

但是,实在没办法,就这样,随着时间的流逝,我慢慢地不再对学习有讨厌的感觉。我发现我热爱上了学习。在初中三年的时光,我努力学习,我要弥补我先天的缺陷,奋勇直追。在初三的最后一个学年里,我很努力的学习,用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每一天的学习中去。总之,在中考的时候,成绩还算满意。在9月份,我顺利进入了高中的课堂,在高中的三年时光,我每天幻想,在高中的时光里除了学习还是学习,我感觉很枯燥,所以在高二的后半学期,我用课余的时间报了美术培训班,我开始没想那么多,只是为了放松一下无聊的高中枯燥的生活吧! 高三的学习更是枯燥无味,每天重复着相同的事情,学习学习还是学习,每天的大考小考接连不断,简直就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看在眼里十分忧愁……

高中的生涯结束,终于脱离了苦海,随之伴来的是大学时光,为了家里考虑,我报了我一点也不喜欢的师范学校,在这里,我本来以为自己可以开始一段不一样的学习时光,但是事与愿违,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在大学的三年时光里,我以为会不见那些东西:讨厌的人群,无聊的社团活动,难听的音乐。

………

都说既来之,则安之。是的,每一所学校都不会让你有满意的地方,比如我们学校存在以下状况:

1.学校管理僵化,失去了活力。

2.师生分离-----老师讲他们的,学生在下面玩自己的。

3.每天查勤,查也就算了,弄得一点效果也没有。

4.各系区别管理,没有一点活力,让学生苦不堪言。

5.教育乱收费,没有考虑学生的真实情况。

………

总之,在我看来,这个学校没有像我所向往的大学,搞得像高中小学一样,没有一点让人满意的地方。针对以上的现象,我想提出以下几点:

构建高效的师范课堂教育模式,开办学校不是为了自身的利益,而是应以学生为中心,充分为他们服务,作为一名师范学校的校长,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进行严查处理各系的各项指标,如教学活动等内容;

每个系都要有自己的系部特色,比如:中文系。应以文学活动进行展开,主要是文学方面的学习与研究。中文系是学习汉语言的,是安静的学习,但是可以相应的进行课外活动。但是老师及学校不要妄想把中文系的学生培养成体育系的学生,要让他们热爱体育,他们应进入了体育系进行接受教育。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我们要悉心听取他们的意见,在保证完成教学活动的前提下,要以学生为中心,而不是把他们当作“奴隶”一样,不能给他们自由的空间。

2.系与系一样,搞好各自的活动。

是的,课程工作时间不是针对 某一个系而制定的,各系应该遵守章程,“无规矩不成方圆”。但是,系里不能对学生严格苛刻,都应根据院里的要求统一进行活动,就拿简单的上晚自习来说,其他的系都不上,就只有中文系上晚自习,让领导看见了好像中文系有多热爱学习似的,在没有看内部状态之前,一旦看了教室,就知道了,你这个系就在做作,没有一点实效,还浪费电,领导会怎么样想?我们上的是大学,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自己的学生。

3.实施素质教育,提倡个性化发展。

什么是素质教育?应该做到互相尊重,我们上的是大学,而不是高中小学。大学的生活应该是开放式的管理与教育,前提是在不发生意外事故的前提下。我们学校老爱把我们当作小学生一样看待,这不能做,那也不能做,老用小学高中的教育模式来进行管理,我们要提倡个性化发展,要以学生为中心,爱护学生的自尊心。

4.在针对课堂的时候,进行创新课堂教学模式。

经调查发现,中专的学生为什么老觉得自己比别人低级一等?因为他们觉得自己在上第二次高中,学校一听见哪个系哪个班学生违纪了,比如夜不归宿了,上课迟到了,又是什么旷课了?就是给家长打电话了,写什么检查书了乱七八糟的,不行了还交什么罚款?唉!这就是小学的一套功夫,我真想说,我们是大学生了,我们已经成年了,请不要那么严格好不好。另外,学校应该在课堂抓紧,在针对课堂的效率上发挥自己的特长,创新自己的教学模式,而不是放在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上,只要你的教学模式正了,就不信学生有旷课迟到的现象。

5. 在针对学生管理这块,要进行心理疏导,而不是用一些章程来束缚学生,这样出来的学生没有一点活力。

另外,教师也要注意以下几点:

1. 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用为人师表今日始,严格要求自己的一言一行,对每个学生都能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呵护他们幼小的心灵,使他们能正确地对待学习,爱上学习。

2. 老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要以身作则,用自己学到的知识充分展现在课堂的教学活动中去,不要把学生教“死”了,什么是“死”呢?“死”可不是人死了之类的晦气的话语词,而是教师在教,学生学,所谓的教师教,学生学,是最传统的教学模式,我们老师要突破这一难关,勇于发现并探取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学生也不例外,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这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必要前提。

3. 教师在教书的过程中,要注意自己的说话方式,即使一言一行,也会影响到学生,我们要以身对待自己的学生,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优化自己的教学过程,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

篇(7)

关键词: 初中思品课 “五自一导” 自主高效教学模式

近几年来,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学定教”已成为与时俱进的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为此,在思品课教学改革实践中,我努力探索一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以及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五自一导”的自主高效教学模式。所谓“五自”是让学生学会“自读书――自质疑――自求索――自联想――自提升”,“一导”即教师的指导。其基本特征是让学生学会学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五自一导”,“自”是主体,“导”是关键,它要贯穿于“五自”的全过程,能否“自”出成效,要看“导”得如何,具体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创设“导入”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读

课前,教师首先要千方百计地唤醒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因此,创设导入的问题情境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它关系到学习主体将以怎样的态度参与本节课的教学活动,为此,设计导语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求知欲,这样才能收到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讲《发现自己潜能》时,我先讲了一个故事:一位农民看到自己的儿了压在了卡车下,毫不犹豫地跳到卡车边,伸出双手把卡车抬了起来,儿子得救了,过后,农民再去搬车时却搬不动了。同学们相信人真的有这么大的潜能吗?这样的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让他们以最佳的兴奋状态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唤起了强烈的求知欲望,然后让学生快速通读教材,感知教材,自我品味,自我理解,把握教材的整体联系、教材脉络及知识要点。

在自读中,教师应注意:

1.教给学生科学的阅读方法,教会学生泛读、细读和精读教材。“泛读”就是快速地浏览教材,掌握章节子目,知其概括。细读就是对教材的正文及材料部分逐句阅读。精读就是对教材的重点内容要认真、反复阅读,并进行分析概括、归纳总结,同时在理解的基础上达到识记的程度。

2.一节课中,要给学生充分的自读时间,在学生自读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观察,巡回指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3.学生自读是不能替代的,凡是学生能自学的知识,就应指导学生自学,凡是学生自己经过研讨能解决的问题,就应指导学生自己去探讨,绝不能包办代替。

二、创设“激疑”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质疑

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学习的最高境界,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千方百计地激疑,引导学生主动发现并提出问题。所谓激疑,一方面让学生在自读的过程中读出问题,比如,要求在通读完教材后每个小组至少提出一个问题,另一方面,在处理基础知识的过程中,教师故意留下一些问题供学生自己发现。例如,在学习“理想的实现需要艰苦奋斗”一节时,作为艰苦奋斗的典型,我提到了“愚公移山”的故事。有的同学马上提出:在新时代应赋予“艰苦奋斗”新的内涵。“愚公”为什么不搬家?为什么不绕路?为什么要世世代代搬山?遇到这几种情况,我都鼓励学生展开讨论,答案未必唯一,但学生受益匪浅。这样,便能使学生的思维由浅入深,由形象到抽象,使学生的创造能力得到有效的训练。

在质疑中教师要注意:

1.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长期以来,多数教师习惯了“满堂灌”,多数学生习惯了师讲我听,师问我答,不发问,缺乏参与意识和个人见解,这只能导致学生养成思维惰性,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巧妙创设情境激疑,优化课堂环境,引导学生质疑。

2.建立起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营造民主、宽松的教学氛围。在课堂上,教师不能只关注优生,而应更多地关注后进生,一般来说,后进生的自尊心是比较脆弱的,经受不住刺激,渴望教师“以诚相待”。为此,教师要对后进生多一点爱心和耐心,所以,在后进生提出问题时,只要不是“无理取闹”,无论提得怎样,教师就应给予一定的肯定和鼓励,这样,学生才敢于提出问题。

3.教师要保护学生的创见和反叛意识。学生提出的问题难免超前、反叛、出错,甚至有时是不“应疑而疑”的问题,但只要学生敢于提出且能提出问题,教师就应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激励学生勇于冲破传统的思维定势,向同学挑战、向教师发问。若学生的想法有理有据,或有独到新颖之处,教师就必须给予及时的表扬和鼓励,绝不能采取默然的态度,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

三、创设“阶梯式”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求索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学生提出的问题加以汇总,学生没有提出来的问题教师要加以补充,然后创设条理明晰、合乎逻辑,适合学生认知心理特点的“阶梯式”的问题情境,指导学生分组讨论,引导、鼓励学生积极思考,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使学生在课堂交往中处于主动状态,其交往方式表现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小组间、个体间)。这种开放式的教学形式,给学生提供了自我思考、自我探讨、自我表现的实践机会和情感体验,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变成主动获取知识,问题的解决者由教师变成学生,实现了师生的良性换位,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充分展示,教师的主导作用也得以充分发挥。

在求索中教师要注意:

1.把握好设问的度。

(1)要把握好设问的难度,教师的设问要从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出发,有理论性和可操作性,设问过易,学生不假思索地齐声回答,没有思考的空间;设问过难,远离学生实际,学生则难以逾越,往往久攻不下,知难而退。

(2)要把握好设问的梯度,设问的提出要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一般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层层递进,使思维处于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发展。

(3)要把握好设问的亮点,依据教材内容,着眼分歧点,找准切入点,选择多角度,触发学生思维的灵感,激起学生的求知欲。

2.教师要信任学生,尊重学生。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尊重其个性,让其自由展露分歧,愉快地施展才华,理解其思维缺陷。教师要对学生充满期望,使每一个学生都感到自己能行。这样,才能不断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与智力因素共同发展。

四、创设“外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联想、拓展

所谓“外资”就是说教师要善于利用课外资源,一方面,选择与教材有关的资料,引导学生分析领会所学理论,另一方面,把学生生活的实际、人们关注的焦点和社会热点问题引入课堂,真正贯彻政治课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这种教学内容的开放性,不仅能开阔学生的视野,而且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大大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展开联想,使学生“学以致用”,培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联想中,教师要注意:

1.引导学生树立大教材观。读书、思考时,不要局限于本节课的内容,不要读死书,要联系以前的知识点,思考这些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同时,还要结合现实生活中分析、领会所学知识。

2.教师在课堂上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课外信息,为课堂教学注入生机和活力,同时,更要充分利用好学生这一课程资源,引导学生利用所学观点,联系现实材料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3.教师要引导学生走出教材,学会引进和利用“外资”。教师在注重本学科内在联系的基础上,更要注意引导学生向边缘学科渗透,两耳去闻窗外事,同时教给学生开放式的学习方法,比如,到图书馆、阅览室查阅参考资料,到校外或科学文化机构去考察,广泛搜集网络、报刊、书籍、媒体等课外信息。

五、创设“启发式”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我提升

政治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主渠道,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捕捉每一个对学生思想教育的知识点,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提高觉悟,升华情感。比如,在学习“两代人的对话”时,我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你平时是怎样对待父母教育的呢?当你与父母发生矛盾的时候你都怎样做?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在思想上有没有变化?有什么变化?等等。这些问题提出后引起学生心灵的震撼和情感上的共鸣,进而提高学生的思想素养。

在提升中,教师要注意:

1.在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中,只要有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知识点,教师就要因势利导,适时对学生加以引导,提高觉悟。

2.教师提出的启发性问题要具有一定的思辨性,要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思考空间,这样就会逐渐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学习习惯,便于达到教育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