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工匠精神与人才培养

工匠精神与人才培养精品(七篇)

时间:2023-05-29 16:16:32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工匠精神与人才培养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工匠精神与人才培养

篇(1)

关键词:动能教育 人才培养 工匠精神 职业教育

一、实施背景

据相关部门数据统计,截止到2015年,全球寿命超过200年的企业,日本有3146家,德国有837家,荷兰有222家,法国有196家,中国仅有5家。

通过研究发现,不难看出这些长寿的企业都在传承一种“工匠精神”。要实现“加工制造”到“中国智造”,需要所有的企业员工、职业教育工作者都要具备工匠精神。那么如何付诸实践?如何培养学生工匠精神成为了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首要任务。

从2010年至今,笔者学校先后访谈了369名优秀毕业生,并对其工作、生活进行了深入分析发现,仅有2.4%的毕业生一直坚守在工作岗位;约有86.9%的毕业生至少有过两次以上的跳槽经历;仅有12.2%的毕业生仍然在从事本专业工作。基于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学校领导班子高度重视,最终确定了以“动能教育”为主体,搭建幸福校园,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动能教育”模式研究

动能教育从狭义范围来讲,主要指教师运用“倒过来”的教学手段,通过一定的教学内容使学生产生动力、发挥能力,认识、体验、提升和创造幸福的人文教育。

具体来讲,主要指教师以激发动力、挖掘能力、激发活力为出发点,丰富学生的生命情感,树立一种对工作执著、对所做的事情和生产的产品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的精神。

三、实施过程

没有一流的技工,就没有一流的产品,培养技能人才要用“倒过来”的教育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自2014年实施“动能教育”模式以来,笔者所在学校通过“五个结合”,开展“动能教育”培养模式。通过分析,在校生的稳定率、顶岗实习满意度、就业稳定率、专业对口率都得到了极大提升。先后与中国重汽集团、山东通裕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德州恒特重工有限公司等200余家企业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校企合作关系延伸至长三角、京津塘、渤海湾、珠三角等地。九成以上的合作单位对学生精神面貌、爱岗敬业给予充分肯定。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1.重树自信与人生规划相结合

学校注重“倒过来”教育,鼓励学生树立自信,学会用动能棒给别人点赞。学校还先后聘请百龙创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禚洪建、天盛机械有限公司董事长卢青泉及从事钳工岗位22年的德州市首席技师李存智等优秀毕业生,结合自身发展,言传身教,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价值观。

2.德育培养与立德树人相结合

学校德育工作以“德育大讲堂”为主要平台,对学生重点开展了习惯养成教育、传统文化教育,交通、网络、食品、消防等方面的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作为笔者所在学校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主阵地。上至各级领导、专家、学者、家长,下到普通教师、学生。只要对学生有话说,都可以利用“德育大讲堂”这个德育教育平台,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方面的教育。

3.技能教育与创新创意相结合

学校积极参与山东省教育厅组织的学生技能大赛,并以此为契机,积极将大赛文化融入教学中,先后组织师生结对进行教科研活动,形成了技术革新、思想创新、学习温馨的校园文化。截至目前,共有148人/次在技能比赛中取得名次,师生共同开展项目达96项,学生参与人数达700余人。

4.工匠精神与幸福生活相结合

费尔巴哈说过:“人的任何一种追求,都是对幸福的追求。”学校将《中国高技能人才楷模读本》作为培养学生爱岗敬业、树立幸福生活的重要参考。每学年定期组织学生观看高技能人才事迹专题片,开展高技能人才楷模演讲比赛、优秀实习生成长体会、主题班会等活动,鼓励学生养成热爱发明、崇尚技术、献身工程的工匠精神。

5.就业创业与价值实现相结合

学校定期开展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活动,通过规划奋斗目标、规划创业就业、三年发展评估等内容,实现学生自身价值。此外,学校开设就业指导课程,负责对已毕业的学生进行就业、创业能力培训,开展联谊校友会等活动,鼓励毕业生用精益求精的态度把热爱工作的精神传承下去。

四、体会与思考

篇(2)

关键词: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

作者简介:梅洪(1962-),女,江西南昌人,江西制造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0

随着去年电视连续剧《大国工匠》的热播,和年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工匠精神一度成为媒体和社会热议的话题,中国制造业需要大量生产高品质产品的企业,国家经济建设需要千千万万具有工匠精神的技术技能人才,时代呼唤工匠精神的回归,当前弘扬和传承工匠精神具有重大现实意义,高职院校要积极适应国家发展的需要,要承担起为国家经济建设服务、为社会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技术技能人才重任,深刻查找工匠精神培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打造以工匠精神为特色的育人体系,着力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工匠精神的技术技能人才。

一、工匠精神的科学内涵

工匠精神历久弥新,我们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工匠精神的科学内涵,任何片面的、庸俗化、表浅化的理解,都会对培育高职学生工匠精神产生极大的误导。

工匠精神是一种对职业敬畏、对工作执着、对产品和服务追求完美的价值取向,是对产品精雕细琢、追求卓越,并不断创新的精神理念。因此,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态度和精神理念,与人生观和价值观紧密相连,也是一种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1]。中国传统社会工匠精神是以道德精神为中心,强调“做事先做人”、“德艺双馨”;[2]以品质追求为灵魂,强调精雕细琢和精益求精;以师徒传承为教育过程,强调“人身依附”和“体知躬行”;以家族家庭为传承范围,强调“传内不传外”和“传男不传女”。

工匠精神特征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追求完美和极致。不惜花费时间精力,孜孜不倦,反复改进产品,极力使产品完善和极致;二是严谨,一丝不苟。不投机取巧,确保产品的质量,严格产品检测标准、不达要求绝不轻易交货;三是耐心、专注、坚持。不断提升产品和服务,绝不停止对更高品质的追求,不断完善产品的各项指标各个细节,把不懈的追求,贯穿自己的职业生涯;四是专业、敬业。具有崇高的职业使命感,甘于奉献,舍弃诱惑,倾力打造本行业最优质的产品、其他同行无法匹敌的卓越产品。

二、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高职院校办学理念上存在重技轻人的价值取向

有些高职院校在办学理念上存在重技轻人的价值取向,在顶层教育教学制度设计中,更多关注对学生专业理论知识的传授与专业技术技能的培训,而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未能给予足够重视,也忽视了对教师职业素养的更高要求,轻视了对学生工匠精神的熏陶和培育。

(二)高职教师缺乏对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追求

相当部分高职教师从学校到学校,缺少系统的专业实操历练和示范能力的训练,加之有些教师缺乏对职业敬畏、不断创新的精神理念,满足于现状,教学敷衍,缺乏对教学法深入研究的热情,讲授专业理论课尚可,上实训课力不从心,身体力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的育人示范效应大打折扣。

(三)校园亚文化影响

长期以来,受60分万岁的校园亚文化影响,许多高职学生对课程考试无所谓、不重视,缺乏敢为人先、永创佳绩的精神,只满足于考试成绩及格、合格;在课程学习过程中,有相当部分学生缺乏精益求精、刻苦钻研的劲头,上课被动听讲,课后作业敷衍了事、抄袭现象普遍;在实验、实训等实操课程的学习中,相当数量学生存在追求“速成”的浮躁心理,投机取巧,功利心切,急于求成,马虎了事,浅学辄止,缺乏追求卓越品质的思想意识,只满足于实验数据过得去,实操技能略知皮毛。

三、培育高职学生工匠精神须创新高职院校发展理念

如今我们正处在日益自动化和机器人的时代,尤其是我国正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要发展壮大中国制造业,需要大批具有工匠精神的现代工匠,高职院校培育学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能够提升毕业生的核心竞争力,增强院校创新发展的内力;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过程,是师生共同参与、共同提高的传承和发扬工匠精神的创新实践,能提高院校改革创新发展的水平。

篇(3)

匠人精神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是社会文明发展进步的重要尺度,其核心本质是对职业道德的遵守和卓越的创新创造精神。近年来,“工匠精神”在国家重要文件、政策、各大中小型企事业单位的规章制度中屡次出现,并且《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重申,致力于崇尚专业社会氛围的大力营造,并要对新时期工匠精神予以充分弘扬[1]。当前高校教育的现状、存在的问题,都迫切需要将当代高校教育体系与匠人精神有机结合,互相影响,互相渗透,从而建立适合高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改革措施。

匠人精神的基本内涵及其核心要义

从古以来,中国一直是以农业、手工业为主的国家,因此匠人精神不是舶来品,而是中国历史文化沉淀的精髓之一[2]。《考工记》里描述说“知者创物,巧者述之,守之”“六材既具,巧者和之”,这里的“巧者”就是指匠人、手工业者[3]。匠人精神赋予了中国传统手工艺专业、专一、细致、完美,形成了一种根深蒂固的美学法则。匠人精神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信仰,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匠人精神不仅在各个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更深刻影响着一个国家的兴衰,是民族兴旺发展的根本力量。匠人精神的核心匠人精神的核心是不断创新和追求极致的恒心。匠人精神是一种小而美的虚心和谦逊的态度,是通过不懈的努力、精益求精的精神创立品牌的口碑效应。匠人精神是一种虚心和谦逊的态度[4]。回顾中国发展脉络,从公元前200年至公元18世纪,产品输出最大国家的荣誉属于我们伟大的民族。从细微处彰显非凡,极致精美的各种各样的物品征服着各国王室贵族,从遥远的过去到现在,匠人精神没有远去,也并不缺乏对细节的处理能力。所以,传统优良基因的传承对于当代人来说弥足珍贵,我们需要认识到匠心的重要性,并不断培养恒心、谦逊、细心的重要性,才能摆脱浮躁的现今模式。不断创新的创新性思维模式促进了我国古代技术与技艺不断进步[5]。当下匠人精神亟待发扬随着时代的进步,经济与科技的飞速发展使得千百年来我们引以为傲的“匠人精神”逐渐消弭,取而代之的是冰冷的机器化大生产。这种生产模式给我们的生产效率和产品的恒定品质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当日益丰盛的物质文化走向过剩的时候,从设计者到现实中的不同消费者所需的精益求精的消费理念变得日趋珍贵。中国历经千百年来铸就的“工匠精神”与“匠人之道”所创造的情怀、执着、坚守、责任正是我们当今时代所需要的一种非常珍贵的精神。中国传统手工艺匠人踏实勤奋、摒弃浮躁、从容独立、精工细作的工作态度和奉行的“匠人之道”被世人重新认识和接受。

当代高校大学生教育的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创新型国家战略实施与人力资源强国建设的过程中,高等教育非常重要。在现代高校教育呈现多元化趋势的当下,随着社会需求增大和多样性的变化,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此种发展情境下如何更好地适应,于高校而言,有较大考验存在[6]。高校大学生教育的发展现状中国高校教育以高等人才培养为基本职能和首要任务,同时要进行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并承担文化传承的重任。近年来,为全力配合国家创新创业战略,高校成为改革先锋。高校教育改革探索也将进入一个新时期[7]。高校教育发展在当前阶段承受着内、外部压力。为切实保障并促进大学生素质得到提高,现展开针对高校大学生教育现状的研究,并就其问题予以分析,以此进行教育管理改革与完善创新模式,使之与社会需求完成对接,这于大学教育事业发展而言,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有助于其全面、持续、协调发展。当代高校教育存在的问题当代高校教育在不断的发展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教育管理工作不能与时俱进,理念滞后,缺乏精细化、专业化的先进管理理念,最终专业教学效果不佳以及教学质量难以提升;对学生人文素质教育重视不足,一些高校大学生综合素质不高;人才教育过程缺失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带来消极影响。正视不足,高等教育应正确把握社会对人才实际需求,加强高校教育的质量管理,提升教育内涵。

高校教育中传承“匠人精神”传统文化的意义与途径

大学生的人文素质修养怎样提升?有效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正确方法之一。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体现需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这种内涵不断发展和凝聚,可以在大学生追求真善美的过程中进行指导、鼓励,以使大学生对人生、价值产生更高的追求,提升道德标准,丰富心灵。其对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的着力培养、健全人格的有力塑造、传统美德的广泛弘扬、正确价值观的有效树立都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为了充分挖掘和利用传统文化这座宝库,高校应承担起相应职责,强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教学,不断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指引其未来发展,使其明确目标和方向。

“匠人精神”与当代高校教育有机融合的机制构建

“匠人精神”与当代高校教育有机融合有着深层次的内涵,学生要从“匠人精神”中感知出传统匠人宝贵的品质[8]。在工业社会,手艺精神并没有消亡。对于高校教育而言,研习手艺能锻炼学生的心智,使学生从本质上系统地认识教育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他们获得情理合一的生活态度和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成为有情怀、有内涵、有温度的人才。“匠人精神”与高校教育培养模式融合框架高等院校教育如何结合匠人精神以更好地应对国家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有着重要的意义。针对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和体系构建中出现的问题,有机结合“匠人精神”的内涵和精髓,对现代教育模式进行合理改革,如对课程体系合理调整,加大文化传承教育,进行创新精神的培养等,能从根本上促进匠人精神和高校教育的融合,解决当代高校教育体系下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实际需求脱节的问题,强化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为培养优秀人才提供理论基础。传承“匠人精神”,完善课程体系。我国高等教育在全面发展过程中,由于系统性发展时间较短,很长时间内都在借鉴西方教育理论模式,而其与中国国情无法契合。而且很多院校的学科和专业没有形成适应中国国情的完整理论体系,学科的细分不够准确,专业方向不明确,专业课程不完善,造成了产学研严重脱节,学生专业素养无法满足当今社会需求。“匠人精神”是纯正的中国基因,源自我国早期的造物活动,所有的生产活动都基于实际需求和国情,以满足需求、解决问题为最终目的。匠人群体在造物过程中不同于西方,在制度、思想和实践技艺的传承等方面对现今高校教育都有极高的指导价值。工匠们长期以来累积的追求完美极致、不断创造创新、全身心投入的精神有利于我国高等教育理念的实践和发展,能对当代教育思维与模式进行有效指导。强化“匠人精神”倡导的创新能力培养。创造能力需要依托一定的社会背景和科学技术水平,受社会文化、人才环境、学术与工作环境等诸多因素所产生的客观影响,匠人精神的培育需格外重视创新思维的养成。高校在教育课程内容的设计中,需与专业特点进行有机结合,针对思维创新理论、实践技能培训等进行相应内容设置,并经过适量、适度实践操作,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实现其发散与集中效应,为迎合当代社会需求奠定基础,着力将我国传统文化中积累的诸多经验升华为匠人精神,融合当代教育,充分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从而提高整个国家、民族的创新能力。掌控“匠人精神”,弘扬教学细节优化。要求学生对专业理念、细节、方式方法展开相应思考,以细节的把握为切入点,以促使其精细化能力的养成。以专业基础课的讲解为着力点,对教学细节问题进行解决,通过后续专业课、实践课等课程安排逐步渗透强化重视细节的理念。通过持续、循序渐进的精细化能力培养,逐渐使学生养成重视细节的行为习惯,并掌握处理细节的相应能力。学生可以对匠人追求精致的精髓展开不断的学习,并体现在工作中的方方面面,由点及面,逐步成长。重视实践——寻回“匠人精神”实现文化继承与创新“工匠精神”的回归,可以重塑当代人才的职业责任感和引导良性的职业思维。首先要确定当代教育的指导方向,对“匠人精神”的精髓进行提炼,分别从匠心、匠魂、匠觉三方面归纳总结;其次,开展关于“匠人精神”的核心价值探讨,从理论基础和实践价值入手进行深入研究。通过完善价值体系和教育理论体系树立人才职业责任感和正确思维。匠人精神首先要继承,而后才能创新,高校在教育体系中需对匠人精神予以吸纳,并对各优势要素展开有机融合,从而明确高校教育的来源与过程,分析、确定其未来趋势。有目的地研究“匠人精神”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当代高校教育的发展是非常有益的,它能够使我们看清问题和不足,为高等教育发展寻求多元化的解决方案。指导教学实训与实践匠人精神对高校实践教学与创新能力培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实训、实践标准、质量均得以充分明确。对于匠人精神而言,其强调的不仅仅是“做”,更是“巧做”“优做”“细做”。高校的专业实践需以此为考核标准。如在教育实践中,细节处理为最重要环节,对匠人精神予以借鉴,有助于促使教育质量得到提升。匠人精神可以贯穿于高等教育体系的全过程,高校应以匠人精神内涵为核心,对教学科研策略乃至培养方法进行全方面调整,对教育针对性、适应性及其实用性进行进一步强调,以促进合格、适用专门人才的有效培养。匠人精神是中国人民在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艰辛历程中沉淀出来的,蕴含着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高校教育应肯定当代教育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深入挖掘匠人精神对高等教育的影响,从匠人精神的角度审视当下教育的现状,全面探索传统思想与现代教育之间的关系,加速民族化进程,探索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和体系构建,使人才培养模式与匠人精神有机结合,互相影响,互相渗透,从而建立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模块。总之,针对匠人精神,展开相应的解读、阐述、传承与开拓,可促使当前高等教育发展瓶颈、阻碍得到有效克服。高校将“匠人精神”与高校教育进行有机融合,是对解决问题思路的大力拓展,可以丰富积极应对困难的方法,最终促进人才培养道路健康发展,从而为培养通才和具有独立思考精神的优秀高等人才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EB/OL].(2016-03-17)[2022-02-17].

[2]郝宗苏.匠人·师傅·教师[J].管理平台,2008(08):37.

[3]史小冬.观复求索——匠人精神之于当代设计的意义[J].大众文艺,2015(18):113.

[4]钱伯城.韩愈文集导读[M].成都:巴蜀书社,1993:90-92.

[5]赵雯.高校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明日风尚,2017(14):265.

[6]冯艺.高校教育改革的完善及解决思路探讨[J].出版与印刷,2012(02):42-44.

[7]左瑞娟.高校教育改革探索浅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7(38):8.

篇(4)

校园文化是学校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的总和,校园建筑及环境等物化形态是物质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建筑根据其特征总会蕴含着不同的隐性文化功能。高职建设类院校因与建筑行业的天然联系,它的校园文化和校园建筑围绕“弘扬鲁班精神、培养鲁班传人、争创鲁班奖”这个核心融合贯通,表现出独特的文化特质和功能。透过经典案例,分析高职建设类学校校园建筑文化功能的表现形式,为校园建设、校园文化传承、建设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关键词:

校园文化;校园建筑;建筑文化;鲁班精神

1999年中央提出“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工作要求以来,我国高职教育进入了蓬勃发展的阶段。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它的社会职能和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对学生的要求、教育教学模式与普通高校有着明显的不同;高职学校的专业设置通常明确对应行业和就业岗位,培养目标、培养方案与从业人员的职业生涯发展阶段关联度高。因此,高职校园文化和精神必然具有其独特性,与之交融的校园建筑在形式、风格、文化表现上也必定特色鲜明。建设类的高职学院因与建筑行业的天然联系,它的校园文化、校园建筑文化表现更值得深入研究。

1.高职建设类学校的校园文化

1.1校园文化和大学精神校园文化是学校本身形成和发展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的总和,核心竞争力主要表现在文化的凝聚力和创造力。它的建设内容对应为三个方面:一是校园建筑设计、校园景观、绿化美化等物化形态;二是学校最高目标、价值观、校风、传统习惯等精神总和;三是行为规范和规章制度等在内的制度总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最高层次表现为塑造大学精神,不同的学校因个性特征和核心价值观的不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

1.2建设类高职学院校园文化之魂鲁班精神高职建设类院校以培养高质量的建设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校园文化明显具有建筑行业特性和高职特点,全国各地的同类院校不约而同地选择了鲁班大师作为学校的代表人物,自觉以“弘扬鲁班精神、培养鲁班传人、争创鲁班奖”作为办学的核心价值观。春秋战国时代的鲁班,本是一个社会地位低下的工匠,但其刻苦钻研技术,实干创新,把工匠技巧发挥到了极致,他的创造发明,聪明才智,在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化历史中,树起了一座丰碑,木、泥、石、画、油、绳、竹、扎等行业尊其为祖师。1987年,国家设立建筑行业工程质量最高荣誉奖,经行业人士反复研究最终定名为“鲁班奖”,反映当代建筑人对大师的敬意和推崇。鲁班奖不仅代表我国建筑业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行业精神,而且涵盖了科技、绿色和人文理念体现了当代特色,为激励上进、崇尚竞争、奉献精品提供了展示舞台。鲁班集工匠、大匠师、技术家、发明家于一身,是建筑业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典型代表,与高职建设类学校人才培养目标高度契合;大师刻苦钻研技术、勤于观察和思考、善于实践、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值得当代建筑人认真效仿,他的科学精神、创新精神、质量至上、勤奋好学的品质更需要后世建筑人发扬光大。

2.校园建筑的文化功能

建筑是人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产物,古今中外,建筑与文化息息相关,建筑本身就代表着一种文化类型,优秀的建筑总能反映建造时代和所处地域的气质文化;不同的建筑根据其特征总会蕴含着不同的隐性文化功能。

2.1校园建筑的文化特质校园建筑组成学校的物质空间是师生学习、工作、生活的载体,对使用它的人们的行为给予支持和限制;同时校园建筑又是在学校文化氛围影响下的建筑,暗含了特定的思想和理论,优秀的校园建筑是物质环境与人文环境的高度协调统一。学校类型、层次、建设时期、地域等因素的差异必然造就不同的校园建筑风格,校园建筑不仅体现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特色,生活在其中还能清晰地体会校园文化和大学精神的取向。

2.2高职建设类校园建筑的文化特质高职建设类院校是培养建设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地方,校园建筑必然具有教育、引导、激励学生向鲁班传人前行的功能。因此,校园建筑首先要自觉弘扬鲁班精神和鲁班奖的精髓,表达质量至上的精品意识。在规划、设计、施工、运营全过程落实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理念,以身边的案例和切身体会教育和引导年轻一代,为建筑业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道路提供人才储备。其次校园建筑群、景观、环境布局和内在联系要充分考量大众教育和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特点,学校选址、功能分区、主体建筑应重点思考交通便利,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需要,突出学校办学的开放性。第三校园建筑要充分体现教学功能,校园大门、教学楼、实训楼、图书馆等单体建筑应立求建筑风格、材料、结构、技术等元素的多元化,突出地域气质和时代特色;打造设计、施工、管理等多维度的建筑教科书的概念。学生置身校园之中,通过观察、触摸、聆听具体形象的建筑物语,不仅能清晰了解木、砖、石、钢结构的不同,体会结构的力量和精巧之美,还可以深入探究标志性建筑的故事性、历史性,领悟它的独特之美,感悟历史、科技、绿色和人文理念。

3.高职建设类校园建筑文化功能的表现

3.1鲁班文化和建筑载体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位于萧山高教园区,占地525亩,总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全日制高职在校生8000余人。办学50余年,学校以鲁班精神为依托,通过举办鲁班技能节、鲁班讲坛、鲁班创业节、鲁班创新节等系列活动来培育学生吃苦耐劳和敬业创新的品德,形成了以求实和求新为特征的鲁班文化;2007年鲁班文化入选了首批浙江省高校校园文化品牌,2012年学校被确定为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校园中由玉琼柱、半拱柱、陶立克柱、爱奥尼亚柱、科林斯柱等18根宏伟的经典柱组成的柱廊,静静地讲述着中外建筑的历史,“安得广厦千万间碑石”则提醒莘莘学子肩上的责任。出自美术大师朱仁民之手的“鲁班像”、蕴含“鲁班精神”的雕塑小品,以鲁班、茅以升、詹天佑、梁思成等大师命名的校园主干道,激发着年轻学子的进取之心。鲁班文化馆内的一景一物、一墙一角处处可见“鲁班的身影”,潜移默化地启迪和教育着一代又一代鲁班的传人。

3.2标志建筑和办学特色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是国家示范高职院,坐落于徐州市泉山风景区,占地1080亩,建筑面积36万平方米,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3000人。校园标志建筑之一的建筑技术馆是江苏省共享型实训基地和科普基地,除满足校内学生实训、承担企业职工培训、开发推广建筑技术外,还接受中小学生、技术人员、普通群众参观了解建筑技术,普及建筑科学知识。该馆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是集材料展示、功能表现、技术应用、专业实训、文化熏陶为一体的建筑技术开放性训练空间。建筑技术馆由古建筑彩画实训室、建筑设备及材料展示室、模型制作工作室、建筑设计工作室、建筑材料检测实训室、测量实训室、建筑设备安装实训室、建筑施工现场直播室、建筑技术实训场等65个实训场所组成,能同时满足20多个专业、46个班级学生的实训教学任务;彰显了高职学校技术教育的特色。

3.3绿色校园和历史传承江苏省城乡建设职业学院新校区位于常州市武进殷村职业教育园,占地813亩,总建筑面积26.1万平方米,全日制在校生6000余人。学校与深圳建筑科学研究院合作,以“绿色校园”为目标,建成了江苏省第一个以校园为单位的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示范区。校园单体建筑均达到国家一星级绿色建筑标准,其中图书馆、教育中心、宿舍楼等6栋建筑达到国家两星级绿色建筑标准,行政楼、科技研发楼等2栋建筑达到国家三星级绿色建筑标准。校园内应用了太阳能光伏发电、地源热泵中央空调系统、中水处理、地下空间综合利用、能耗监测系统等50多项绿色新技术。通过校园绿色建筑设计、绿色施工、绿色运营示范,推动学校的绿色技术和人文教育,培养绿色的建筑人才。江苏省城乡建设职业学院前身为1986年成立的国家级重点中专校“江苏省城镇建设学校”,2003年更名为“江苏省常州建设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同时增挂“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常州建设分院”校牌。2013年6月15日,与常州市职工大学合并成立“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为了让学生了解学校的发展历程,让老校友找到归属感,在新校区专门建设了学校各时期校名纪念墙,表达了历史传承和人文关怀。

3.4顺应自然和地域气质重庆建筑工程职业学院位于重庆市南岸区茶园新区,占地600亩,建筑面积31.97万平米,全日制在校学生6000余人。该地块位于南山之麓、长江之滨,山城特色显著,校区竖向高差达90米。校园建设依山就势,运用纵横交错的两条主要景观轴线打造立体景观,彰显了巴渝山水文化和建筑学园文化。东西向体现山水与建筑相结合的景观通廊;南北向表现自然与人文融合的景观步道,凸显“融山水之境,显人文之意”的设计理念。“两轴三心多节点”的景观结构,对应不同的景观功能分区,突出校园浓厚的文化氛围。空间设计通过局部架空和屋顶花园等手段把自然引入建筑,建筑群整体轮廓线错落适度,建筑体块相互穿插组合,建筑架构与建筑实体虚实对比,空间形态丰富多彩。

4.结论

校园建筑是校园文化和学校办学特色的载体,对人才培养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了传承学校的办学理念、校园文化、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等,高校校区规划设计应充分体现行业、地域、时代文化特色,建设类院校宜建成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质量上乘、景观优美、技术领先的校园,让学生生活其中,感悟建筑之魂和环境之美,体会建筑的规制和秩序;自觉追寻鲁班精神,丰富鲁班文化,争做鲁班传人。

参考文献:

[1].古今.魏泽英.吴建敏.校园建筑与中医人文精神的传承.高等建筑教育2015.1.9-12

篇(5)

科教兴国战略已实施了20多年,人们对科学和教育的重要性已经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但是,对技术技能的作用却忽视严重,重学轻术、重轻技术开发一直为学界诟病,把学习单纯地理解为读书而忽视实践成长方式更是普遍存在,结果使得基础教育阶段的应试倾向很难得到纠正、职业技术教育长期只是家长们的备选、工程教育理科化倾向严重。

其实,当今是一个技术技能立国取胜和回归的时代。发达国家,非常重视科学,因为它要保持领头地位;后发国家,更加重视技术,因为它要先缩小与发达国家的距离;而所有的国家,都重视技术技能,因为它们是现实的生产力。日本在“二战”后就是先经由技术立国战略,走向复兴,而后才开始实施科学技术立国战略的;美国在国际金融危机后开始实施再工业化战略,提出要重返制造业巅峰和打造世界一流的劳动力;德国因为其强大的实体工业支撑和严谨的技术技能人才成长环境,得以成为欧洲经济的领头羊。这些,都是对技术技能重视及其成效的例证。

科学是找出自然界的固有规律,用数学或其它方式总结出的原理、定律、公式,是发现;技术是科学的应用,是人们用已知的原理创造出新的物件来为人服务,是创新;而技能是作为个体的人,完成某项任务的操作或心智活动方式,是直观反应,是能力表现的手段。因此科学是精练的,是少的,有唯一性;技术是广泛的,是多的,有多样性;技能更是普遍存在的,是每个人工作和生存的必须,当然每个人拥有的工作技能可以完全不同。

很多时候技术的重要性高于科学,因为科学原理是公开的而技术手段的保密的,即所谓科学无国界、技术有壁垒。技术技能是生产力的实现方式,技术技能强才能产品好、才能国家强。当然,科学的作用是基础性的,科学是技术的支撑,技术技能反过来又能促进科学的发展。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已提出要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其中制造业是重要的基础,因此需要重视技术技能积累和技术技能人才的成长。

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制定多方参与的支持政策,促进技术技能的积累与创新”。技术技能的创新主要来自企业,而其积累则需要学校的参与,大规模、高品质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需要通过校企的协同,产教融合是根本出路。

总理强调打造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对于实现中国制造2025目标至关重要,《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提出支持基础制造技术领域人才培养、大力培养技术技能紧缺人才,而这需要加快实现产业和教育深度融合来完成。我们需要向各界呼吁:学习,绝不仅止于读书,还须面向实践。面向中国先进制造业未来,我们必须建立和强化校企协同育人的制度和机制。

首先,我们需要积极推动产业界⒂胙校人才培养,相关院校更是要主动开展与企业的协同育人工作。为此,需要打破将协同育人简单等同于“协同创新”、实施“联合培养”项目等思维局限,着力构建以新型制造业发展为导向的协同育人模式。把学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协同育人纳入制造业从研发到生产、从销售到服务的全过程,以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统领协同育人工作;制订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责任、权利、义务;应用型院校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制订必须征求相关企业和用人单位的意见,回归工程类院校“工程师摇篮”的办学使命;围绕产业链调整专业设置,对接制造业产业集群建设校企深度合作的专业集群,强化行业特色学科建设;注重从企业吸纳有经验的优秀专业人才进入教师队伍或兼任学校的教学工作,促进专业教学标准有效对接职业标准。

其次,发挥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重要办学主体作用,重点瞄向增强劳动者的职业技能。高技能人才是现代制造业的中坚,在生产制造流程中起到技术实现和再造的作用,而企业的实践性优势和院校的理论性优势使得它们共同成为职业教育的双主体。今后,制度性地推动企业发挥作用是工作的重点,主要内容包括:进一步加强现代学徒制建设,推动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工作,制定措施鼓励联合建立学生实训基地和员工培训基地;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鼓励制造业相关行业组织、龙头企业和职业学校通过整合利用现有职业教育资源建设特色鲜明的先进制造业职业教育集团;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强化教学、学习、实训相融合的教育教学活动,推行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教学模式,建设一批示范性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

篇(6)

关键词:一流本科专业;电力电子技术;实践;改革

电力电子技术作为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的一门基础学科[1-5],广泛应用于计算机集成电路、电力传输以及新能源发电等领域中,不仅具有非常强的专业性,更具有突出的实践性[6-8]。在一流本科专业建设背景下[9-10],针对电力电子技术实践教学环节在针对性和系统性上的不足,力图针对性的发掘学生的创新特质与潜能。可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电力电子技术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更有利于高校向国家和社会输送高素质复合型工科人才,加快国家迈向科技强国这一步伐的进程。

1针对的问题

(1)学生从理论到实践、课程到应用、学校到企业的知识应用桥梁缺失的问题。(2)学生在工程实践中所遇到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项目管理能力薄弱的问题。(3)学生不了解社会需求,吃苦耐劳精神缺乏,工匠精神培养缺乏有效手段的问题。

2课程实践体系的构建

2.1研究与改革的目标

通过课堂授课、项目研发、学科竞赛和入企实践等环节,打通理论与实践、课程与应用、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壁垒,让学生在电力电子技术实践中学会动手,在竞赛中掌握应用,在参与项目中了解社会,提升学生在电力电子领域利用现代化工具手段进行系统分析、课题研发、项目管理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团队意识和工匠精神。通过教学达到以下具体目标:(1)知识方面,掌握电力电子技术实践动手、知识应用所需的基本知识;(2)能力方面,具备较强的系统分析、项目研发、实践创新等能力;(3)素质方面,具备较高的创新意识和团队意识并通过学科竞赛、科研项目等锻炼学生的工匠精神。

2.2实践改革总体实施方案

(1)形成以三个维度为核心的阶梯式教学方式。基于课程目标和能力培养要求,制定从知识传授到能力训练再到素质培养的阶梯式教学模式。在知识传授上采用“课内教、自主学、应用测”,夯实学生知识和应用基础;能力训练上采用“作业练、竞赛考、项目用”,培养学生系统分析能力、课题开发与创新能力;素质培养上采用“学习中培育、实践中提高、总结中升华”的教学模式,提升学生团队意识、创新意识和工匠精神。(2)形成以学科竞赛为核心的创新能力培养机制。围绕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利用“电子设计竞赛、智能车竞赛、互联网+竞赛”三大赛事激发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引导学生通过完成竞赛任务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应用的能力和设计创新的能力大幅提升。(3)形成以科研项目为核心的兴趣性实践模式。将学生直接编入教师科研项目和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组,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作为项目负责人或参与人大大激发了他们开展创新活动的积极性。两类项目的兴趣驱动、自主实验、重在过程充分锻炼了学生的项目开发和管理能力、创造性思维及工匠精神。

2.3教学模式改革

(1)在知识传授上采用“课内教、自主学、应用测”教学模式。课内教:教师通过课堂教学,讲授电子技术、单片机应用、电力电子技术和自动控制原理等基础性知识,构建学生基本知识框架体系。自主学:教师列出读书清单和技术能力清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学生利用同学间交流进行互助式学习,丰富知识体系,提升技术水平。应用测:学生组成学习小组与项目团队,通过完成课题任务,锻炼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实践动手能力,测试学生对三大知识模块的掌握程度。(2)在能力训练上采用“作业练、竞赛考、项目用”的教学模式。作业练:教师通过布置以电路设计与制作、程序编写等设计型作业任务,培养学生系统概念,训练学生软硬件设计基本功。竞赛考:学生组队参加学科竞赛,在规定时间完成规定命题任务,考验学生系统分析能力、课题研发能力与创新能力。项目用:将学生编入实际科研开发项目组,承担具体工作任务和角色,着力培养学生项目研发、项目管理能力与工匠精神。(3)在素质培养上采用“学习中培育、实践中提高、总结中升华”的教学模式。学习中培育:通过教师授课、专家讲座、学生自学、小组交流等形式,完善知识体系,培养创新意识,为后续知识应用和实践打好基础。实践中提高:通过课程作业、课题任务、学科竞赛和科研项目等环节的实践,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团队意识,逐步锻炼工匠精神。

2.4课程成绩评定方式

学生的综合考核成绩主要由三部分组成:课后作业、作品设计和企业实践考核情况。其中课后作业占比20%,作品设计占比60%,企业实践考核占比20%。参加学科竞赛和科研项目情况作为评选“优秀学员”的重要依据。学生参与学科竞赛和科研项目后需提供完整的项目作品和科技报告、获奖证书等。以上成绩由电力电子技术教学团队教师审定。

3结语

通过布置电路设计与制作、程序编写等设计型作业任务,训练学生的软硬件设计基本功,并组队参加电子设计竞赛、智能车竞赛、互联网+竞赛和编入实际科研开发项目组,承担具体工作任务和角色,培养学生系统分析能力、课题研发能力与创新能力。通过专家讲座、学生自学、小组交流等形式及学科竞赛、科研项目等实践环节,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团队意识,并让学生交流分享项目和竞赛实施过程中的学习经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蒋羽鹏.电力电子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及发展[J].电子元器件与信息技术,2021,5(02):97-98.

[2]邹梦丽.基于“互联网+”的线上电力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应用与探索[J].电子元器件与信息技术,2021,5(02):240-241.

[3]李冬梅.电力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实践[J].电子技术,2021,50(01):144-145.

[4]李大双.虚拟仿真技术在应用型本科院校《电力电子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大众科技,2020,22(10):105-108.

[5]张志,姚娜,唐校,等.“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以“电力电子技术”课程为例[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20,27(05):126-130.

[6]张阳,舒中宾,王曦,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电力电子技术的教改探索与实践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74):60-62.

[7]曾进辉,兰征,黄浪尘.电气工程专业研究生现代电力电子技术方向教改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91):43-44.

[8]赵芳谊,张明.试析基于CBE理念的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教改模式[J].课程教育研究,2019(05):234-235.

[9]宣勇,张凤娟,凌健,等.大学能力建设:我国“双一流”建设的未来走向[J].江苏高教,2021(05):15-33.

篇(7)

关键词:新时期;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路径浅析

中图分类号: G71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18-126-2

1 新时期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

中国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侧重点,但都是为了服务当时国家发展的大局,按照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需要来确定人才培养的目标。随着中国国家建设所涵盖的领域越来越全面,各领域在国家建设中的结构比例渐趋合理,中国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也相应地呈现出多元化和复合型的特点。

改革开放之前及改革开放初期,为了满足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中国高等教育确立了专业化的人才培养目标。②这一培养目标经历了由“又红又专”向“一专多能”的转化过程。改革开放之前,特别是“”时期,教育受政治影响较为严重,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也过分强调人的政治立场。改革开放后,随着国家建设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对人才的“红”的要求有所放宽,重点关注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也从单一的政治导向,向政治、经济双重导向发展。改革开放中期至今,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呈现多元化,多个培养目标同时发展,最终走向协调统一。改革开放带来的思想解放和发展进一步削弱了政治因素对学术研究的影响,学术开始复兴。学术、政治、经济三重导向的中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局面形成。信息技术革命所带来的知识经济时代,在学术、政治和经济方面都具有卓越表现的复合型人才被广泛需求。

结合新时期对人才素质的新要求以及高等教育实践的新发展,当前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应该努力培养具有人文素养、一技之长以及社会责任感的复合型、外向型高级人才。高等职业教育人才的主要特点是服务人、服务社会,人文素养乃立身之本。拥有人文情怀、具备扎实的文化基础知识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是高职院校毕业生获得良好发展机遇和可持续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一技之长乃生存之道。学好专业技能是高职院校学生的核心任务。专业技能应是高职院校学生相对于本科等其他层次人才的竞争优势所在。凭借在专业领域方面积累的丰富实践经验,高职院校的学生能够在就业和工作中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得到很好的发展。当然一技之长也并不仅仅局限于专业知识和岗位核心技能,其还包括本专业以外的其他职业技能;社会责任感乃立足之策。高职院校人才自始至终皆以服务社会为主要特点,个人作为社会成员,应该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履行相应的义务。

2 新时期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新路径

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人才培养模式的差异,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又需要不同的实现路径。当前中国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包括以下五种:一是全面素质教育模式,即对人才的德、智、体等各项素质进行全面优化,培养综合能力强的全面型人才。二是启发式人才培养模式,即在培养方式上改变原本教师灌输知识的方式,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三是开放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在人才培养平台或环境上要冲破课堂和校园的单一束缚,拓展校企、校际和国内外的人才联合培养渠道。四是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在教育手段上,将集中授课与网络课程等现代教育手段相结合,为学生提供更多便利的学习途径和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源。五是精英教育模式,即在教育对象上因材施教,通过特定的教育机制培养各个领域的精英人才。③

以上人才培养模式在实现路径上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不足,如路径和培养目标匹配度低,效果不佳,路径现实难以操控等。其中最棘手的一个问题应该是人才培养路径在实践操作中的具体化问题,以及由此导致的关于培养效果的量化测评问题。许多高校在培养的路径上选择不恰当,培养路径并不能全面有效地反映培养目标的整个内涵,造成人才培养的结果与目标发生偏离。同时,由于路径和目标的不匹配,导致在对培养效果进行评价时,也很难准确地反映客观情况。因此,在培养路径的选择上就必须考虑到全面和可量化两个方面的问题。新时期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以人文素养、一技之长和社会责任感为目标。培养路径的选择上,必须能够全面体现这三个方面的要求。将新时期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进一步具体化,可以概括为当前高职院校人才所必须具备的四项职业核心能力。一是学习能力,即获取知识的方法。二是表达能力,即正确的表达方法和表达技巧,包括书面表达和口头表达。三是独立思考能力,即独立自主的进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四是与人相处能力,即如何在与他人和睦相处的同时激发集体的团结协作精神。这一培养路径在现实教育教学活动中的进一步具体化,可以通过对校园生活中各类校园活动、各类考试、社会实践等事项进行分析、归类、记录、统计和分析来完成。并以此量化数据来进行人才培养效果的评价分析。实现这一路径的具体实践方法如下:

学习能力具体体现在记忆力、理解能力和专注力等几个方面。高职院校校园生活中能够锻炼记忆力、理解能力和专注力等学习能力的事项包括:期末考试、英语等级考试(A级、B级、四级、六级)、计算机等级考试(1-4级)和其他职业资格或技能等级考试,以及各院校自主组织的能够锻炼学习能力的特色活动,例如较为普及的英语角学习活动;表达能力具体体现在逻辑性、观察力、敏感度、反应速度和幽默风趣度等几个方面。在校园生活中,学生可以通过参加各类演讲比赛、辩论赛和征文活动,学习表达方法和技巧,来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体现在想象力、创造力、独立自主能力、自信果敢和思虑周全等几个方面。学生可以通过参加读书活动、讲座活动,以及有些高校开展的个人自我分析、职业规划或生涯规划等活动,来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提升独立思考的能力;与人相处的能力表现在多个方面,热情开朗、大方包容、谦虚恭敬、平易近人等都是具有良好与人相处能力的表现。高职院校学生可以通过参与学生社团、志愿服务、社会实践和实习,以及与同学和老师的交往中学习与他人相处的技巧,培养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协作精神。

对于人才培养效果的量化评价与上述实践方法息息相关。学校需要为每一位同学建立成长档案,用来记录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成长历程,并以此作为对学生能力评价和学校人才培养效果评价的重要依据。学生在参与上述培养活动时,要做好信息的记录工作。这一工作需要学校和学生共同完成,由学生来进行活动信息的基本记录,包括所参加活动的时间、地点、主题、主办方,以及参加活动取得的成果等。由学校来对学生所记录的上述信息进行核查,必要时还需要对学生的参与效果进行评价,最终对核查属实的活动进行认证,并记录在册。学期末,通过成长档案中学生参加活动的多少和活动效果,来对学生各项能力进行综合评价。成长档案可以是装订成册的纸质档案,也可以是基于互联网的电子档案。认证的方式也灵活多样,纸质版档案可以加盖部门特制的认证印章,电子版档案可以通过微信等进行互联网认证。通过认证来保证对学生能力评价和学校人才培养效果评价结果的真实可靠。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路径,不仅要满足时展的要求,考虑高等职业教育的双重特点,还要结合不同学校的教育教学实际环境而定。特别是在具体的实践方法上,各个学校的差异性更加明显,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和实现路径的研究仍需要不断深化,与时俱进。

注 释

①陶焕涌、陈月玲:《面向21世纪人才需求高校培养复合型人才和专业改造的若干思考》,载《南京理工大学学报》,1995处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