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税收风险管理理论

税收风险管理理论精品(七篇)

时间:2023-05-28 09:20:46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税收风险管理理论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税收风险管理理论

篇(1)

[关键词]风险管理;税收风险;税收征管;体制机制

当前,我国税收管理体制存在着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表现为: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纳税人户数急剧增长,基层税务机关“人少户多”的矛盾日益尖锐;税收管理体制机制不适应新形势下税收征管工作的需要,税收信息化建设未能推动税收管理方式发生根本性转变;落实责任与监督制约难以协调统一;有限的征管资源一方面短缺不足,一方面配置效率低下,征纳成本居高不下,等等。这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制约着税收管理科学化、专业化、精细化要求的真正落实,制约着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的进一步提高。风险管理理论为有效解决上述矛盾和问题,提供了重要启示和有效路径。

一、风险管理理论与税收风险管理

1.风险管理概念及内涵。风险管理理论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是研究风险发生规律和风险控制技术的一门新兴管理学科。风险管理就是经济单位通过对风险进行识别、衡量、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有效地处置风险,以求把风险导致的各种不利后果减少到最低程度,以最低成本实现最大安全保障的科学管理方法。一方面,风险管理能促进决策的科学化、合理化,减少行为的风险性;另一方面,风险管理的实施,可以使工作中面临的风险损失降至最低。

目前,国际风险管理领域存在诸多的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标准,但都与美国cosc委员会(由反欺诈财务报告全国委员会发起的组织)正式的企业风险管理框架(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简称erm)紧密相关,erm框架已成为当今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的标准。由于风险管理本身具有的内在规律性,erm框架及其方法理论也同样适用于企业以外的其他组织的风险管理。

2.风险管理要素及特点。综合erm风险管理框架的主要内容,风险管理要素包括八个方面:(1)内外环境。环境分析是认识和应对风险的基础。同其他任何管理活动一样,风险管理也是在一定的环境下进行的,也要受到环境中各种因素的影响。(2)目标设定。即设定一个组织进行风险管理的目标,该目标可以分为战略目标、经营目标和合规目标。(3)事件识别。指识别可能对主体产生影响的潜在事项,包括区分代表风险的事项和代表机会的事项。这是进行风险评估和应对的基础。(4)评估风险。指对识别的风险进行分析,以便确定应该如何对它们进行管理的依据。(5)应对风险。即针对识别出的风险提出应对策略。风险的应对策略可分为规避风险、减少风险、接受风险和共担风险四类。(6)控制活动。是指设计的程序和政策,操作的目的是管理和控制风险以取得组织的目标。(7)信息与沟通。要求组织的信息和沟通体系支持其他组成成分以确保组织中的人理解、获取、交换和记录在组织中管理和控制风险所必需的信息。(8)监控。整个流程尤其是风险控制和程序必须被监控,以评估它们的有效性,确认哪些地方需要修改,要采取哪些补救行为。通过这样一个系统的风险管理框架,一个组织可以对自身面临的风险进行有效管理。所以,erm风险管理框架可以运用于管理税收风险。

3.税收风险管理。税收风险管理是指税务机关通过先进的风险管理理论和技术手段,预测、识别和评估税收风险,根据不同的税收风险制定不同的管理战略,并通过合理的服务和管理措施规避或防范税收风险,以提高税法遵从度和税收征收率。借鉴风险管理理论,建立健全科学、严密、有效的税收风险管理体系,对当前和潜在的税收风险进行确认并实施有效的控制,变事后处理为事前、事中的预警控制,科学地监测和有效地防范、化解税收风险,可以实现税收管理效能的最大化,不断提高税收管理的水平和质量,是今后税收管理工作发展的主导方向,也是落实国家税务总局提出的实现“信息管税”的基本前提。

二、我国税收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1.内外环境方面。(1)系统上下对风险管理的认识还不到位,缺乏把风险管理贯穿税收工作的主动精神、整体观念和系统意识。(2)现行税制体系结构不完善、科学性不足,法律级次低、变动频,征管体系自身的风险防御能力不足。(3)内部各部门之间缺乏协调配合,信息资源的共享度不高,税务部门同相关部门在信息共享、沟通反馈机制方面亟待进一步改善。

2.目标设定方面。(1)税务总局2002年5月在《2002~2006

三、借鉴风险管理理论创新税收管理体制机制

1.科学设计风险目标规划,健全风险识别分析运作机制。通过风险管理联席会议制度,对税收征管面临的风险领域和风险类别进行总体考量,对各类风险群体和风险程度进行集中分析,对跨部门和跨税种的风险管理进行统一安排;在科学设计风险目标规划的基础上,以风险识别排序和应对处理为重点,以减负增效为原则,创新税源税基管理方式方法,建立风险监控管理机制。发挥征管资源和数据信息集中优势, 重点开展综合风险分析和分税种风险分析,组织分地区、分行业、分企业类型风险特征的筛选、分类、归纳和描述,健全税收风险特征库。通过对风险的识别分析、归集排序,将风险等级应对与税源监控管理职责相匹配,选择有效的方式实施应对处理,以较小的管理成本获得较大的管理效能。

2.持续改进风险管理体系,健全风险管理监控评估机制。着眼于提高风险管理绩效和水平,科学设定风险管理监控考核指标体系,建立起直接影响、间接影响、后续影响等多层次的风险管理监控评价圈,从风险识别准确性、风险控制有效性、税法遵从提高度和征管成本效益等方面对税收风险管理质量和效率做出评判。要及时总结税源变化的一般性规律,掌握并积累资料,建立科学、实用的纳税评估模型,形成依托信息化手段的新型纳税评估工作体系,及时发现问题,堵塞管理漏洞。

篇(2)

关键词:企业风险管理;企业价值;路径

〖KH3〗

提升企业价值是众企业的一致目标。在最近20年里,随着迈克尔·波特的价值链管理理论、Steward公司的经济增加值(EVA)观点,以及詹姆斯·迈天的价值流理论等价值管理理论的提出,企业价值增值已然取代利润最大化成为企业最为关心的目标,企业的所有经济业务活动都围绕这个中心目标来展开。企业契约理论告诉我们,企业内部环境属于企业契约的一种表现形式,其稳定性直接关系到企业价值增值的实现。企业风险管理则是管理企业内部环境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方式。企业风险管理是由内部控制衍生出来,而内部控制又经历了内部牵制、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结构和内部控制整合框架这四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适应了当时企业内外部环境的需要,但是又随着环境变化而不断改进。近些年,经济发展的全球化、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监管环境要求的不断提高使得企业所处的内外部环境越来越复杂,企业价值增值面临着严峻地挑战。企业为了应对这种复杂多变的内外部环境,已经从相对狭隘的内部控制理念向更为全面的企业风险管理思想转变。美国COSO委员会根据经济的发展情况于2004年了对全球企业产生巨大影响的《企业风险管理框架》(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 Framework),取代了其在1992年,1994年增补的《内部控制整合框架》(Internal Control-Integrated Framework)。《企业风险管理框架》从更为全面的角度提出了风险管理的八种要素,这一变化反映出了国际机构对环境变化产生变化的认同和应对这种变化的态度。面对复杂多变的内外部环境,要实现企业价值增值的目标,企业需要进行风险管理。结合美国COSO委员会的《企业风险管理框架》和中国企业的特点,本文认为我国企业风险管理提升企业价值的路径可以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企业风险管理可以降低成本为企业增值

现代企业的一大特点就是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即存在委托关系。作为委托者的所有者因为时间精力有限、专业分工等原因将拥有的资源委托给受托者即经营者来经营管理,经营者经营着受托的资源,并对委托者即资源所有者负有保值增值的责任。所有者期望资源经委托管理后获得最大化的收益,而经营者的期望则是获得更高的报酬,这种目标利益不一致性以及客观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使得受托者不可避免地存在“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产生了大量的成本,影响企业价值增值。企业风险管理是由董事会、管理层和全体员工共同参与的过程,涉及到企业各个职能机构和经营业务流程。企业风险管理可以识别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的各种问题,为经营管理者和股东提供准确、及时和可靠的信息,促进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的理解和信任。这种全面的风险管理活动可以很好地缓解问题,降低委托者与受托者的信息不对称,降低成本,从而提升企业价值。

2、企业风险管理可以降低税收风险为企业增值

之前的学者研究表明,企业的税收函数不是一般的线性变动函数,而是凸函数。这种凸函数关系说明企业的应税收入与适用税率之间是非对称的,这种关系决定着应税收入与期望纳税额存在着诸多不确定性。企业风险管理可以稳定企业内部环境,适应外部环境,使得企业的收益在合理的范围内变化,降低企业收益的收益波动性。收益稳定性的提高可以很大程度上降低企业的税收成本,企业风险管理可以合理使用应税收入与期望纳税额之间的不确定性来提升企业价值。

3、企业风险管理可以减低财务困境成本为企业增值

所谓财务困境成本,指的是陷入财务困境的企业在企业自身或股东价值方面产生的损失,一般来说,财务困境成本包括了三个方面:企业在困境时企业自身和股东承担的成本、企业债权人产生的损失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如政府、员工产生的损失。一个企业如果因为风险管理不善陷入财务困境,企业的声誉、股票的价格、债权人的信任、供应商的配合以及政府员工的支持都会受到极大的影响,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的数量会相当巨大,企业价值必然降低。而如果企业风险管理得当,企业不仅不会陷入财务困境,而且会协调好与包括股东、债权人、政府等在内的相关利益者的关系,最终使得企业进入良性循环:风险管理的愈合理,相关利益者愈支持,风险管理地愈轻松,企业价值增加地愈顺利。

4、企业风险管理可以改进投资决策为企业增值

投资活动是企业进行财务管理中最重要的活动,决定着企业未来的发展。一般来说,企业的投资活动包含了实物投资和证券投资两个方面。无论是实物投资还是证券投资,无论是投资选择是投资实施,都需要进行决策,这种过程都会产生巨大的风险,对风险进行管理保证投资目标的实现是企业价值增值的重要方面。对于实物投资来说,企业风险管理可以在项目招投标中的信息收集与分析、项目备选方案选择、项目实施过程监控等方面发挥作用,使得实物投资决策正确和项目实施顺利来增加项目投资给企业带来的收益,从而提升企业价值;对于证券投资来说,企业风险管理必须不断地分析证券市场上存在的大量相关信息,采用证券投资组合等方式来降低证券投资的风险,在最合适的时刻进行证券的买入与卖出。证券投资已经成为大多数企业利用证券市场为未来发展所实施的普遍行为,证券投资收益在企业总收益中的比重越来越大,所以证券投资风险的有效管理可以为企业价值增值做出非常大的贡献。(作者单位:中海油新能源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参考文献:

[1] 赵燕.价值减损型企业风险管理策略探讨[J].财会研究,2012(9):64-65

篇(3)

关键词:房地产;企业税收风险;内控管理

随着国家房地产行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其在我国的GPD中所占比重已经非常大,这在带动国家企业发展方面起到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当时房地产企业因项目投入资金较大,且经营过程较为复杂,其本身就具有一定的风险性。特别是在税收方面,如果房地产企业无法根据自身的企业运营发展进行有效的税收风险内部管控,将会给企业发展带来比较严重的障碍,所以。房地产企业应该加强自身内外部税收风险的综合因素分析,以努力探寻房地产企业税收内部管控方式为手段,通过有效的税收控制来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不断地实现税收风险的化解。

1房地产当前的税收风险分析

从当前房地产企业税收出现的风险因素分析来看,其很大一部分原因都是由于房地产企业没有对内部的税收风险管控加以重视。房地产企业的税控管理重点往往在税务申报工作和单个环节的税费避让,普遍缺乏对国家当前税控政策的彻底分析和了解,没有形成与之对应的税务管控方案。同时很多房地产企业的税务专岗都是兼职,在专业知识和行业经验方面都比较欠缺。从房地产所面临的税收风险来看,其主要有政策、财务、企业经营及法律等方面的风险。房地产企业对这些税收风险缺乏连续性的总体方案规划,特别是当前变化较快的税收政策也提升了税控风险。基于这些情况,房地产企业要想实现自身经济利益的合法提升,就应该结合税收政策进行税收筹划和内控体系的完善。

2房地产企业当前的税收风险内控现状

2.1企业普遍缺乏税收筹划管理理念

房地产企业的税后筹划基本定位在如何有效地降低纳税方面。实际上,企业的税收筹划是税收工作的重要指导依据,对于房地产企业来说,税后风险的内部管控除了关系到纳税金额之外,还涉及企业营销,发展及财务,法律等多个环节。为此,在房地产企业的税收风险管理方面,如何能够将其有效地贯穿到整个企业发展运营管理各个环节中就成为比较关键的问题。在这方面,很多房地产企业还处于比较被动的状态,缺乏针对性的管理规划,这就导致了企业成本管控不合理,税负得不到有效降低等问题的出现。

2.2房地产企业针对税收风险的内部管控机制不健全

要想实现房地产企业的税收风险合理管控,就必须有完善的税收风险管控机制来加以约束。随着国家税收政策的不断升级和发展,多数房地产企业都已经能够形成针对自身税收风险管控的相关约束机制。但从机制的管控来看,普遍存在税控与经营脱节,税收让步于服务的现象。而且很多税收风险管控机制在日常公司运营中,因为缺乏执行监管,也很难得到有效的落实。同时加上缺乏针对税收风险管控的考核和评价,使得很多已经沉稳的税收风险管控制度很难得到真正地实施。

2.3普遍缺乏对税务政策的研究而出现税控不到位的情况

(1)国家的税收政策也是变化比较快的,在房地产企业还没对一个政策进行完全吃透的基础上,新的政策一出台,使得企业财务对新旧政策难以进行很好的理解和贯彻。(2)企业管理层对税收风险管控思路有问题,他们普遍认为延迟缴税、偷税漏税是好事,其实这其中可能会导致很多会计角度的核算问题出现。再加上房地产的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清算比较困难,施工过程较长且立项手续复杂,使得财务税收经常出现跨年的问题,这对企业保税及内部管控来说就困难重重。(3)企业普遍认为税控问题是财务专业角度问题。在实际的企业税收风险内控管理方面,其他部门很难主动地去配合财务部门进行税控考虑。这就使得土地增值税和所得税清算工作难度较大。

3优化房地产企业内部税后风险管控的相关策略

3.1成立专门的风险识别体系

针对房地产行业涉及税种较多,缴算繁杂的情况,应该以公司角度来形成风险识别体系,对事前及事中进行风险警示。提升管理层及税收专业的税控管理意识,清楚企业内部的业务流程及制度建设,在不违背税收政策的基础上实现税收风险因素的合理识别和管控。

3.2进行有效的税收风险评估

企业要根据不同的税收风险进行等级分类。这样就可以结合等级评估来进行税收事件的具体分析,然后可以指定合理的解决方案。同时有利于税收风险的纵向比较和税控风险经验积累。

3.3不断完善风险应对体系

面对房地产税收方面的各种风险,虽然无法通过单一的方式来进行处理,但是我们可以在总结风险等级及结果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对应方案的规划。常用的风险应对主要遵循:结合以往风险规避经验进行针对性措施制定;以降低诱发风险的不确定因素来降低税收风险带来的损失;进行高风险的有效业务转嫁,比如,可以以外购商品房的形式来处理安置房的复杂税务问题。

3.4完善关于税收风险的内控管理机制

很多房地产企业的内部管控机制存在漏洞,同时缺乏执行监督。针对这种情况,建议房地产企业实行税收风险内部管控机制的执行监督常态化,让税收的合理规划和依法纳税成为一种内控正确观念。并构建与之对应的考核监督机制,实现税收风险内控管理机制的全面落实监督。

3.5形成税收规划与风控两相呼应的局势

税收规划主要是进行事前的税务安排,而税收风控则是一种预警,两者之间存在交叉,所以,企业税务管理部门应该实现对两者的呼应统筹。以实现对房地产税收政策的合理了解为原则,及时进行与税法相对应的税收筹划。同时监理会计核算制度,确保税收筹划能够统筹大局。

3.6针对土地增值税的风险控制

房地产企业日常运营中涉及的主要税种之一就是土地增值税。在土地增值税的风险控制方面,首先应该结合当前的税收减免政策进行灵活的纳税规划。对于房地产行业来说,主要目的是及时盈利,而缴纳的土地增值税金额又与企业的盈利额成正比。所以项目初期的增值税纳税筹划就显得非常重要。这时还应该考虑如何通过将一些费用转移到房地产开发成本费用里,来适度实现行业内部产业链的延伸,增强跨行业的利润转化,来实现对房地产缴纳土地增值税的有效降低。

3.7针对企业所得税的有效管控

房地产企业所得税的控制,首先应该避免违法税控导致的税务风险,在纳税之前先进行内部申报信息的稽核。另外还应该通过税后的总体筹划,以利润转移法的综合利用和收入调节,来最大可能地降低企业所得税缴纳压力。

4结语

总而言之,企业的内部税收风险控制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效益把控方式,它可以帮助企业有效地进行风险规避,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如果内部税控得不到有效的控制,房地产企业将会给自身带来比较高额的税收压力。所以,房地产企业必须能够紧紧抓住当前的国家的各项税后政策,并进行深入的分析解读,以正确税收观念的树立,来优化企业资金结构管理和成本运营机制,并加强差异化风险策略的应用,有效提升企业税收内部管理水平,促进房地产企业能够获得更好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王勇.浅论房地产企业税收风险内控管理方法[J].新经济,2014(29).

[2]赵玲.浅议我国房地产企业税收风险的管理[J].科技促进发展,2011(02).

[3]刘蓉.企业税务风险及其管理理论的研究兴起与理论框架构建[J].光华财税年刊,2013(00).

篇(4)

[关键词]税务风险 防范 SWOT分析 QSPM矩阵

近年来,国际上很多大公司因为对税务风险的防控不严而出现税收上的麻烦,“安然”税务案件使安然公司倒闭,“毕马威”长达三年的税务案件使其失去大量市场份额。国内众多偷逃税案件也给企业带来巨额损失,国美、苏宁、创维、娃哈哈、中国平安等诸多国内知名公司都曾先后深陷其中,企业经营和声誉都遭受了不小的损失。加之一些传统诸如税收法律法规的不健全,税务机关的自由裁量,地方具体政策与税收法规的不一致等,都使得税务风险管理成为企业风险管理和公司治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加强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已经不是可有可无的问题,而是非常现实的迫切问题。

一、税务风险与税务风险管理

企业税务风险是由于企业涉税事项的不确定性而导致企业经济利益的损失,具体表现为企业现金流量表上的非正常现金流出。具体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企业未能正确遵守税法,应交未交或者错交,从而面临补税、罚款、加收滞纳金、刑罚处罚以及声誉损害等风险;二是由于企业适用税法不准确,没有充分运用税收优惠和合理的纳税筹划方案导致企业应交多交,承担了不必要税收负担,带来企业现金流量的损失和资金时间价值的损失。

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指的是企业对可能带来经济利益损失的涉税不确定事项进行管理的过程,这一过程贯穿企业经营活动的始终,包括税务风险的识别,税务风险的评估,税务风险的管理等内容,核心目的是减少税务损失,增加企业经济利益。

二、SWOT分析法分析Y控股集团的税务风险

Y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创建于1990年,经过五次成功改制发展成为涵盖电缆、医药、房地产、生化和投资五大板块的大型民营股份制企业集团。SWOT分析法主要从企业所面临的内外部两个环境来进行考量。在进行企业外部环境分析时主要考察的是企业所面临的外部市场机会(opportunity)以及威胁(threat),在对企业内部环境分析时主要考察的是企业自身所具有的优势(strength)和劣势(weakness)。通过把企业所面临的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利好和不好的方面列举出来构造成矩阵的形式根据不同分布给出不同的战略组合。

运用上述架构,制作Y控股集团税务风险的SWOT矩阵如下:

三、Y控股集团税务风险管理的战略选择――基于QSPM定量分析

定量战略计划矩阵(QSPM矩阵)是战略决策阶段的重要分析工具。该分析工具能够客观地指出哪一种战略是最佳的。QSPM前一阶段的分析结果来进行战略评价。QSPM的分析原理是这样的:将前一阶段制定的各种战略分别评分,评分是根据各战略是否能使企业更充分利用外部机会和内部优势,尽量避免外部威胁和减少内部劣势四个方面,通过专家小组讨论的形式得出。得分的高低反映战略的最优程度。于本文而言,QSPM分析主要基于SWOT分析之后,对SO,WO,ST和WT四种战略按重要性进行评分排序,找出最优和可行的战略。

根据上述四种战略,用QSPM矩阵对所有关键因素和四种战略进行量化分析。表中所列权重系数及吸引力分值由企业财务和战略管理人员根据企业战略规划集体评估得出。

表2 Y控股集团税务风险管理QSPM打分表

注:吸引力分值1=没有吸引力;2=有一些吸引力;3=有相当吸引力;4=很有吸引力;总吸引分数等于权重乘以吸引力分值

根据表3中QSPM打分结果,Y控股集团在税务风险的防控上应该以WO和SO战略为主:

设立专业税务部门,引进专业人才,建立企业基本税务制度,与税务机关加强协调联系,通过第三方规范企业的各类涉税事项,用足用好国家税收优惠政策。

具体包括:

1.利用企业文化和影响力,企业具有吸引力的薪酬体系,大力引进税务专业人才,从根本上提高企业处理涉税事项的能力;

2.建立企业税务管理的基本制度,设立专业税务部门,专门处置各类涉税事项,包括税务风险的识别、评估和处置,税企关系的协调等。

3.深化与税务师事务所等第三方的合作,在第三方的协助下规范企业各类涉税事项,降低涉税风险。

4.充分利用国家税收优惠政策,获取合法税收利益,提高公司在外的美誉度,为公司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本文通过界定税务风险和税务风险管理的定义,运用SWOT分析法对Y控股集团税务环境的分析,给出了四种战略组合,并通过QSPM矩阵量化分析给出了Y控股集团在税务战略选择上的建议。期望本文对Y控股集团税务风险的分析能够对我国其它民营企业有所借鉴,提高他们税务风险管理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许捷.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理论与框架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07

[2]TomNeubig&BalvinderSangha.Taxriskandstrongcorporategovernance[J].TaxExecutive.2004.Mareh一April

[3]李淑萍,孙莉.税收风险管理的探索与实践[J].财政研究.2004(12)

[4]李淑萍,孙莉.建立健全规避税务风险的管理体系[J].税务研究.2005(2)

[5]蔡昌.税务风险―防范、化解与控制[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6]林天义.关于加强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思考[J].税务研究.20l0(9)

[7]张云华.企业税务风险原因分析与制度设计[J].税务研究.2010(9)

[8]国家税务总局.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指引[N].国务院公报.2009(35)

[9]盖地,张晓.企业税务风险管理:风险识别与防控.财务与会计[J].2009

[10]金道强.企业税务风险及其防范[J].金财会.2005年第9期

[11]Emst&Young.Freehills,CorrsRevenueGroupandGreenwoods,TaxRiskManagement.2007

[12]李建琼.企业税收风险管理机制研究[D].西南财经人学.2007

[13]曹建新,詹长杰.论税务风险管理与公司治理[J].财会月刊.2011.6

篇(5)

一、国内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情况分析

(一)国内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情况总结

国内企业在经营发展的过程中,受到国内经济市场变动因素的影响,增加了企业在税务管理中的风险系数和复杂程度。从另一方面,企业在寻求自身发展建设的过程中,在增加投资扩建项目的情况下,加剧了企业在税务征收缴纳过程中的风险难度,而需要具备专业技能、透彻研究税法的财务人员对企业的税务缴纳行为进行总体管理。从国内目前的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情况来看,很多企业仍然没有意识到企业税务监督管理的重要性和意义所在,没哟在企业内部建立科学合理的税务风险监督管理机制,从思想上没有形成税务风险管理意识,造成企业承担着过多的税务风险隐患。

(二)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功能体现

由于国内多数企业在内部税务风险监督管理环节的薄弱和不足,从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与运作管理活动,也不利于企业实现经济效益,影响了企业拓展发展空间和抓住发展机遇,甚至给企业的诚信形象造成了负面影响。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功能将保证企业遵守法律法规的规定,不让企业因为在税务申报、核算、缴纳等一系列行为中产生违法行为或者重复纳税行为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避免企业的不规范纳税行为导致企业在经济收益、信誉诚信、违法违规等方面受到的影响和制裁。

二、国内企业税务风险管理中的问题分析

(一)国内企业税务风险管理问题形成的外部原因

我国税法制度监督管理的行为,包括有权机关依据国家税法法律规范相关规定,对国内企业全部的税务行为及其行为之间形成的相互关系进行的税收调整。我国正在进行法制社会的全面建设,税务征收缴纳是其中的重要部分,依法纳税是所有企业应当主动承担和履行的义务,为了保证和维护税法的有效实施,为了建立公正、合理、有序的社会税收征收缴纳体系,维护国家的经济利益,国内企业应当做好自身的税务风险管理工作。但是,我们应当看到我国的税法法律法规中仍然有需要改进和提高的部分,法律规范的不健全和经济市场的迅速发展变化之间形成了税法管理的漏洞,为了有效降低企业税务管理中的风险隐患,提高国家的税务征收质量,应当建立科学的税法法律体系。

(二)国内企业税务风险管理问题形成的内部原因

国内企业学习、接受、应用税务风险管理理论和方法的时间还不长,因此国内企业对税务风险管理的实践操作经验尚且不足,在管理过程中的需要学习的内容还有很多。从现阶段国内企业的税务管理情况来看,大部分企业对税收风险管理的概念认识不够清晰,还没有正确认识到税务风险监督管理工作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和实践意义,而仅仅将财务管理工作停留在简单记录和控制费用支出等方面。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税务风险处处存在,企业的税务风险监督管理工作应当全面应用贯穿与企业经营管理的方方面面,建立综合税务风险监督管理体系,规范企业的财务管理行为和税务缴纳计算行为,不断提高企业负责决策人和财务管理人员对税务风险监督管理的认识,构建完善的财务管理内控机制辅助税务风险管理工作,将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工作彻底落实。

三、国内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优化建议

(一)建立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目标

据上文的分析可知,国内企业税务风险产生的原因十分复杂,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是一项企业各个纳税环节相结合而得出结论的工作。因此,大企业必须将税务风险和自身情况相结合,建立一系列税务风险管理制度,确立明确的目标,以便于从整体上控制税务风险对企业自身的不利影响。建立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目标,主要是指建立合规性目标、战略性目标以及效率性目标。合规性目标是指企业在税法允许的范围内进行各种涉税活动,这是可以有效地使企业在规避风险时免除税务部门的处罚,因此合规性目标是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首要目标。这就要求企业要建立完善的监管制度,避免超出税法范围。战略性目标是指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必须围绕公司发展的整体战略来进行,树立企业良好的市场形象,与政府建立和谐的关系。这就要求企业结合自身发展规律制定出适合自己的发展方案。效率性目标是指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要争取降低税务成本,创造税收价值,从而达到股东权益最大化的目标。企业应该建立起完善的企业管理机制,有效地处理好成本和效益的关系。

(二)建立基础信息系统

作为一个拥有完善税务制度的企业,建立税务风险管理的信息与沟通制度是极其有必要的,企业通过对税务相关信息的收集、处理和传递的过程,建立一个能完善税法的收集与更新的系统,及时汇聚整理出企业适用的税法并定期进行更新检查。企业还可以通过计算机系统和网络工具建立内外的信息管理系统,确保企业内、外部信息的通畅,将信息技术应用于税务风险管理的各个部分,建立包含风险管理基本流程和内部控制系统各环节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企业日常管理与税务风险管理的信息共享。

(三)着重关注企业的重大事项

篇(6)

一、产生税务稽查执法风险的主要表现

作为县国税局主要负责人,本系统工作多年的一名税务干部,在工作实践中深刻地认识到,为什么国税干部未按照或未完全按照法律、行政法规、规章要求的行为执法或履行职责,以及应履行而未履行职责,侵犯、损害了国家和群众的利益,给国家或群众造成一定的物质或精神上的损失,而形成执法风险的事实呢?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不难归纳的是:思想上出了问题,业务素质上出了弱点,工作环节上出了纰漏,工作作风上出了岔子,税收执法环境上出了隐患。税收执法风险主要表现在:从目前来看,税务稽查风险主要存在下面几个方面:一是税收征管环节执法风险。1、存在漏登漏管风险。由于税收征管改革的方向主要是建立纳税人自行申报纳税制度,但是由于税法意识淡薄,存在部分纳税人不主动办理纳税登记,出现漏登漏管现象,造成执法风险隐患。2、存在登记内容失实、虚假登记风险。如在办理税务登记时,税务机关审核把关不严或未进行实地调查,使得不符合条件的纳税人通过了相关资格认定,享受了福利企业、残疾人就业、下岗再就业等税收优惠,造成税务登记内容失实的风险。更有些人通过采取虚假申报的手段取得税务登记证件来获得某种经济利益,比如,在政府进行房屋拆迁补偿时,会按照营业用房和居住用房的不同给予不同的拆迁补偿,这就驱使某些人采取虚假申报的方式办理税务登记证件,而实际上其并不从事任何生产经营活动,税务登记证件仅作为其获得经济补偿的一个证明材料,如果税务人员在受理申报后,没有进行实地调查审核,或实地调查敷衍了事、工作不到位,致使虚假申报的内容未被及时发现,对相关政策的执行或税款征收造成影响,就为税务人员带来了一定的执法风险。3、变更登记环节风险。如果纳税人未及时申报进行变更登记或虚假申报变更登记,而税务人员又未能及时调查落实变更的实际情况,就会造成以后的申报征收数据不准确,形成税收执法风险。4、注销登记环节风险。同样存在由于税务人员核查不准而造成执法风险,比如有的纳税人由于经营不善,也不向税务机关办理注销手续而一走了之,税务人员未能及时发现,造成税款流失。还有纳税人通过注销登记,逃避税务机关的管理,导致国家税款流失,给税务人员带来执法不到位风险。税款征收是整个税收征管的中心环节,是全部税收征管工作的目的和归宿,税务管理是税款征收的准备阶段,税务稽查是税款征收的保障措施。税款征收环节涉及税款所属日期、税目、税率、税款征收机关等多个执法风险点,其中的一个出现问题都可能引发较为严重的税收执法风险。二是稽查执法中业务不熟练造成的风险。稽查人员的自身业务水平有限,影响了税务稽查判断和评价的准确性,或稽查机关依据作出稽查意见的证据与行政复议、行政诉讼中的证据要求存在一定差距。三是稽查执法中职业道德风险。稽查人员受自身素质的制约和环境因素的影响,思想上放松警惕,经受不住利益诱惑,最终导致职务犯罪行为的发生。四是稽查事后风险。实施税务检查后,因缺乏监督和管理,纳税人对检查结果不作正确的账务调整,再次偷税。如某企业由于账外经营,隐瞒销售收入,补缴税款、罚款,但并未作账务调整,偷逃当年度所得税。五是程序环节越位缺位风险。催报催缴、税收保全、税务稽查、税务处罚、强制执行等征管程序不到位、不合法。总之,税务干部非主观故意的涉税行为有可能造成税款不能及时足额入库,就有可能产生税收执法风险。这种风险一旦成为事实,就应依照规定追究税务干部的法律责任。

二、产生税务稽查执法风险的主要成因

我们县的历史文化悠久,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因此,探讨税收执法风险形成的成因,离不开税务管理人员、税务机关以及他们所处的政治、经济、法律和社会环境。我想,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分析问题,主要分为思想上、业务素质上、工作环节上、工作作风上和税收执法环境上的风险。思想上讲,受意识薄弱与利益驱动,部分税务人员主观上法制观念淡薄,在具体工作中不作为为或乱作为,滥用权力或与少数纳税人形成利益共同体,从而造成执法风险;业务素质上讲,工作人员自身素质不过硬。部分税收执法人员不深入学习和钻研税收业务,对业务不熟练,对程序不知晓,对税法及相关法律的理解有偏差,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税源管理的要求,因而造成执法质量不高。1、税收执法人员业务不熟,违反法定程序。部分税务执法人员不思进取,得过且过,不深入学习和钻研税收业务,不懂装懂,凭感觉、凭经验执法而造成执法错误。2、税收执法人员对税法及相关法律的理解有偏差,执法质量不高。如制作税务执法文书不严谨、不规范,使用文书或引用法律条文错误,能够引用高阶位的法律法规却引用低阶位的规章、规范性文件,执法中不注意收集证据或收集的证据证明力不强等,给司法机关追究留以口实。工作环节上讲,1、税务机关所能提供的税源监控手段跟不上形势的需求。从目前我县基层税务机关现有的监控手段来看,更多着眼于纳税人申报以后的事后监控,而对其申报资料的真实性,缺乏有效的监控手段,导致日管中的风险环节不能被及时发现,税源管理的针对性不强。2、对税源管理的绩效缺乏公允的评价体系。由于没有建立完善的税收执法岗责体系,造成岗责不清职责不明,对税源管理工作的成果也就无法用客观的标准来衡量。执法人员随意执法留下风险隐患,侥幸心理导致风险。3、许多税务人员明知程序不到位、操作不合法,仍我行我素,不加纠正。如在进行纳税检查或送达税务文书时,因熟人熟脸而不出示税务检查证明或一人前往等。工作作风上讲,对税收执法行为未能开展起有效的监督。近年来税收征管模式的不断变化,但监督意识、监督机制却滞后于征管工作,疏于管理,淡化责任的问题还仍然存在,一定程度地影响了税务稽查部门工作质量。税收执法环境上讲,目前的征管实际中,存在着大量税收遵从度较低的纳税人。部分纳税人一方面通过违法手段达到不交或少交税款的目的,同时为了保护其非法利益,还采取各种手段拉拢腐蚀税务执法人员;另一方面行政干预税收执法的情况仍然在一定范围内存在。由于目前我国中央和地方政府间财政分成体制的原

因,部分基层政府为了加强地方财力,往往为发展经济而违反法律擅自更改、调整、变通国家税收政策,私自出台各种税收优惠政策,干预税收执法,将治税同发展地方经济对立起来。

同时,税源监管不力,存在税款流失现象。一是随着税收管理员制度的实行,税务专管员的职能发生了变化,由“管户”为主逐渐过渡到以“管事”为主,这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人情税”和“关系税”,但是,税收管理员下户实地调查研究的少了,对纳税人的经营情况、缴税情况及税收结构进行认真分析的少了,依靠纳税户自行申报来掌握税源、指导征收的多了。而且纳税户如果申报不实,出了偷漏税问题则由稽查部门去处理。这样一来,在税源的管理上便出现了“空档”,管事与管户在相当程度上脱了节,造成了漏管户大量存在,从而形成税款流失,给税收执法留下了风险隐患。二是部门协调配合不得力。从外部来看,税务部门与涉及税源管理最紧密的工商、银行、质监、土管、城建等部门之间的协作配合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不能进行有效的信息传递,更谈不上信息高度共享。从内部来看,征、管、查三分离的管理体制在强化税源管理方面还存在工作脱节,协调配合不畅现象,没有形成各部门齐抓共管、密切配合、协调一致的良性税源管理机制而形成税源监管能力低下造成税款流失。三是征管力量分布不科学。据统计,我县税源管理人员力量的分布上可以看出,大约%的税务人员管理着%的税收收入,而以大约%的人员管理着%的税收收入,存在基层税源少、人员多,而城区或重点税源单位税收任务重、人员少;机关管理人员多、一线税源管理人员少等不合理现象。同时税收管理员日常工作存在任务不明、目标不清、考核不到位的问题。税收管理员素质及业务水平参次不齐,适应现代税收征管的工作能力和税收执法水平不高,工作缺乏主动,不能很好地履行工作职责,这也是造成漏征漏管的主要因素。

三、防范基层税收执法风险的对策

所谓税务稽查执法风险,就是指税务稽查部门在税务稽查工作过程中,因为稽查人员的过失、过错或失误,故意或过失造成稽查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而被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和司法追究。那么,要在基层税收执法工作中回避好防范执法风险,结合我县实际情况,需要在制度上、培训上、管理上、监督上和宣传上等方面进一步进行完善好提升。

1、强化风险宣教,夯实风险管理根基

国家税务总局了《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指引(试行)》,并在总则中指出该指引“旨在引导大企业合理控制税务风险,防范税务违法行为,依法履行纳税义务,避免因没有遵循税法可能遭受的法律制裁、财务损失或声誉损害。”这是国家税务总局在指导企业控制纳税风险管理方面的又一举措。在2014年7月份召开的全国税收征管和科技工作会议上,国家税务总局又提出了新的税收征管和科技工作的指导思想,其中就明确“要确立信息管税思路,树立税收风险管理理念”,并指出“以科学的风险管理理论为基础,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持的税收风险管理,可以进一步落实税收征管的科学化、专业化、精细化管理,加强税源监控、防止税款流失”。因此,我们应强化依法治税的宣传教育,在税务人员包括稽查人员要牢固树立风险意识,同时要多形式多渠道向社会广泛宣传,教育纳税人依法自觉纳税。对典型涉税违法案件进行及时曝光,扩大国税影响面,提高社会依法纳税的意识。要切实增强服务意识,优化纳税服务,继续完善办税公开的规程和承诺,和谐征纳关系。通过多形式的宣传教育,在全社会营造一个“人人依法纳税、个个防范风险”的环境氛围。

并在税收行政执法过程中,将风险管理已经纳入我县国税税收征管计划,建立严密的风险管理机制,深入研究认识税收执法风险发生的规律,准确认识风险、正确看待风险、力求更精确更全面的防范风险。

2、创新税收征管模式,建立风险管理预警系统

一是汲取原有税收专管员“管户制”的优点,实行税务管理段管片管方式,与现行“管事制”相结合,切实加强税源控管,解决现行征管模式“疏于管理、淡化责任”的问题。二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制定更为科学详尽的“征、管、查”内部协调配合制度和具体操作规程,既要做到相互之间信息互通、协调配合,也要减少职责交叉,征收部门将税款征收过程中的异常情况及时传递给管理和稽查部门,管理和稽查部门也要将实地调查或检查发现的最新资料信息及时与征收部门共享。可以有效克服传统税务管理制度的弊端,是防范税收执法风险的有效途径。我们应当推行税收管理员制度,分解监督税收执法权。我们应当抓住时机,大力推行这项制度。

同时,大胆借鉴国外风险管理的经验,将税收执法风险纳入日常执法管理工作中,在科学评定税收风险的前提下,对税收执法风险进行分析评估,系统的梳理出税收执法风险的要素、风险环节、风险区域、风险时期和风险来源,找出风险监控点,建立税收执法风险管理预警系统。一个好的税收执法风险管理系统应该能够实现对税收执法风险的有效管理。应当包括如下几个子系统:税收执法风险识别系统、税收执法风险预警系统、税收执法风险决策系统、税收执法风险规避系统、税收执法风险监控系统。

3、加强培训税务业务,实行精细税务管理

税务工作政策性强,业务技能要求高,我们税务部门要把业务培训放在重要位置。通过采取以训代学、以考促学、外出参观和集中短训等形式,鼓励干部钻研业务,学习税务工作理和有关法律法规,研究国家各项政策,提高工作水平,有效提高税务干部执法水平。努力建立一支政治合格、纪律严明、业务精湛、作风过硬的执法队伍。进一步强化执法为民的思想观念,增强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能力,使我们的税务执法人员能够从思想上高度重视,认清税收执法风险的客观存在性,努力提高风险防范意识。避免作为不当或者不作为行为的发生。

应当探索新形势下的科技管理方法,提高征管质量和水平。目前,我县国税系统已经开始利用信息化建设资源,应当进一步将其应用到税收工作的各个领域,用高科技手段的先进特性堵塞税收漏洞。如推行电子申报纳税方式,利用计算机核定税款,税银联网、税企联网等。依靠科技,推进管理。同时完善队伍管理机制,形成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用人局面。建立健全科学合理、充满活力的干部调配考核、监督管理体系,重点推行税务人员能级制,增强干部队伍的工作责任心和积极性。

4、强化内部监督,构筑风险防线。

篇(7)

(北京铁路局石家庄收入稽核部,北京100000)

摘 要:企业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环节。良好的企业财务管理能够节约开支,避免资源的浪费,保证企业利润最大化,保证企业决策的正确性。因此,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要适时转变与更新财务管理理念,建立与完善财务风险的防范体系,加强企业的内部管理,重视对资金的管理,加强财务控制,全面提升企业财务管理部门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与能力,以保证企业财务管理有效性,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 :企业;财务管理;创新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4)22-0132-02

收稿日期:2014-07-12

作者简介:阎利敏(1972-),男,河北藁城人,本科,会计师,科长。研究方向:会计管理。

信息革命和知识经济逐渐兴起,财务管理在企业中的位置越发重要,先进的财务管理方式是企业的核心内容。目前,我国企业的财务管理的现状如何,财务管理的内容具体有哪些,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探讨的。

一、什么是财务管理的创新

财务管理的创新是指由于企业财务管理在实现了量的渐进积累之后,由于相关因素的影响和改变,实现了质的突变飞跃,这一交替演进过程就是企业财务管理的继承和创新过程。

为适应新形势下经济发展的要求,企业财务管理要从财务预算职能、资本运营职能、财务决策职能、财务管理结构、财务风险管理以及以人为本的理念创新等创新方法着手对管理目标、融资内容、资本结构、财务分析以及分配方式等方面进行创新。实现新形势经济的财务管理创新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和实践课题,必须转变理财观念,提高财务人员创新能力,并借鉴国际经验以积极开展相关理论研究。

二、企业财务管理的创新目标和内容

1.对财务管理人才队伍的创新

企业财务管理人才的创新是企业财务管理创新的重要内容,企业的发展需要具备一个创新型的财务管理建设团队。企业需要提高培养创新型财务管理人才的意识,进一步提高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管理方式以及管理工具,促进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

2.对企业投资收益分配的创新

企业流转资金和企业投资收益的分配的管理水平决定了企业资产以及资源的使用效率,所以,提高企业流转资产和资产投资收益的分配的创新,可以极大地提高企业资产使用的增长率,因此,有效地增强企业的财务管理的综合水平,使企业资产实现利益最大化。

3.对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方面的创新

企业只要产生经济活动就会产生财务风险,企业在进行资金筹集和项目投资时,应该根据企业的经济状况以及生产状况,通过对财务信息的全面分析,严格控制筹资和投资的财务风险,在全面分析市场外汇、经济以及通货膨胀等因素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风险意识的控制水平,减少企业出现筹资短缺或者投资失利的现象,最大程度上减少企业的经济损失。

4.对企业非物质资产管理方面的创新

企业的资产主要由资金、固定资产以及非物质型的资产组成,企业财务管理包括一些企业的产品的专利、企业的商标等无形资产的管理,对于企业精神方面资产的财务管理也需要进行不断创新,加大对其的重视程度,在原有的财务管理基础上,建立一个科学的、合理的监督管理体系。

三、企业财务管理的存在的问题

1.企业缺乏对财务分析的重视度

随着经济市场竞争激烈化加剧,提高对财务分析的重视度对企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大部分企业的财务分析质量偏低。不少企业简化财务分析甚至没有进行财务分析工作。根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有65%的企业基本没有进行财务分析,大约有50%的企业一年只进行一次财务分析。另外,企业的管理者缺乏对财务分析重要性的认识,不善于通过财务分析全面加强企业的经营管理。有的企业财务分析质量偏低,财务分析反映的情况少,注重事后分析,忽视事前预测,分析内容浅显。财务分析人员的专业知识不高,不熟悉财务分析的基本计算方法,导致财务分析不仅没有为企业管理者制定经济决策提供可靠依据,甚至严重阻碍了企业的发展。

2.现有的财务管理理论与内容不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投资决策需要

在传统的工业经济时代,主要是依靠厂房扩建、机器设备以及资金等方式推动经济增长。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以知识为基础的专利权、计算机软件、人才质量、商标权等无形资产逐渐在企业资产结构中占据大量的比重,无形资产已经决定着企业的发展和投资对象。但在现阶段,企业的财务管理对无形资产涉及内容不多,许多企业管理者没有意识到无形资产的重要性,不善于利用无形资产进行资本运营。传统的财务管理理论已经不适应现代经济的发展。

3.现有的财务机构设置不合理、财务人员素质偏低

我国企业的财务机构设置主要是金字塔型,中间层次多,缺乏有效性和灵活性。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偏低,对相关的法律法规缺乏全面的了解,实际工作经验不足,办事效率偏低。财务管理方式落后,缺乏创新,与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不一致,这些实际状况严重妨碍了信息化、知识化理财的进程。

四、企业财务管理创新的方法

1.提高企业的建设队伍水平

首先,加强对财务人员的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训。财务人员只有具备丰富的经济和财会理论基础,良好的数学和网络技术基础,才能在面对如今知识快速发展、金融活动灵活多变的情况下,从多个角度分析和制定理财策略。财务人员自身也需要不断更新专业知识,并根据实际变化的理财环境,对企业的经济运转状况以及业务范围的变化进行全面评估和风险分析。其次,转变企业财务管理观念。提高知识资本的认知,深入了解知识资本的构成、来源、表现形式等,承认知识资本,重视以及合理利用知识资本的利用度,促进企业的发展。

2.提高财务管理理论水平

提高我国财务理论建设主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由国家建立一支稳定、高质量的财务管理研究建设队伍,创办专门的财务管理刊物;强化高等高校的财务管理教育,培养更多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才;理论界与实务界开展交流与合作。可以开展财务管理业务调查或者案列分析等活动;进行科研攻关,加强对企业改制、公司改组、兼并与收购、跨国经营等财务管理专题研究。

3.加强企业财务资金的预算管理体系的建设

强化预算管理,建立健全预算管理体系,设置专业机负责预算的制定和执行工作。对生产和经济活动的各个环节的资金使用和资源耗费进行全程监控,保障企业资源以及资金的使用落实到实处。同时,根据资金的实际情况,在全面分析企业项目的进度以及市场的需求的基础上,调整企业项目的实施计划,保证企业以最少的成本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建立财务风险防范体系

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往往面临着来自市场、金融机构、购买方、利率、政府机关的各种风险。企业应建立一套严密有效的风险防范系统:一是通过对资金保险储备量的建立防止资金流的断裂;二是通过对企业债务偿还能力的充分分析防止承担到期无法偿还债务的风险;三是通过建立对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及集体决策制度防止投资失败的发生;通过建立税收筹划制度防止税收风险及达到合理避税的目的。

5.加快企业管理信息化进程

随着社会与国际日益接轨,社会的经济水平不断地得到提高,科学技术不断地得到改善,使得社会各项工作都趋向要求高效率、低成本,而且不断发展的社会经济情况使得企业需要不断地对内部财务管理进行改革,而会计电算化正是不断改革中的产物。企业运用erp管理软件,能让企业更好地进行全面的财务管理,在不断进步的社会中留一席之地,实现企业整体信息化。但企业在运用ERP管理软件的同时,也要注意要把企业的文化和相关的规章制度融入到ERP管理软件当中去,使ERP管理软件发挥其最大作用,更好地促进企业的全面发展。

6.建立健全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体系

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包括制度设计、职位设置、机构设置三个层面的工作。制度设计层面,要坚持预防为主,查处为辅,注重权力间的相互牵制,同时设立必要的补救措施。据此建立起以会计权责的控制制度、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制度、授权批准控制制度等组成的一系列制度体系。在职位设置层面,一是要明确哪些职位是不相容的;二是按照不相容职位相互分离的原则,划定各个机构和岗位的职责权限,使不相容职位之间能够形成有效的制衡机制;三是加强授权批准控制,建立起规范明晰的授权批准,明确职责的分配和授权,切实避免会计舞弊现象发生。在机构设置层面,要在合理设置岗责的基础上,按照既相互配合又相互制约的原则,合理设置会计相关机构,以使部门之间、上下级之间相互监督、牵制。

五、结语

本文对企业的财务管理方式、内容以及企业在财务管理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和解决措施进行了全面阐述,可以看出,财务管理方式只有不断进行创新,才能使其不断变化的市场经济。加强对企业财务管理方式和内容的创新,才能有效地提高企业资金和资源的使用效率,确保企业财务管理的水平和质量,促进企业经营水平的不断提高,使企业以最小的成本投入获取最大化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杨绮.“风险熵比率”量度资本投资方案风险之研究[J].统计与决策.

[2]孔令丞,李瑞芬,迟琳娜.基于返回品质量降级的回收再制造策略优化[J].统计与决策.

[3]蔡绍兴.浅议国有施工企业财务管理中的"短板"[J].青年与社会.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