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县域产业发展的思考

县域产业发展的思考精品(七篇)

时间:2023-05-28 09:20:37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县域产业发展的思考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县域产业发展的思考

篇(1)

[关键词]甘孜州;旅游扶贫;县域旅游产业竞争力;熵权法

中图分类号:F5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91(2016)05-0071-05

近年来,旅游作为一种扶贫方式日益受到政府和学者的重视,与其相关的研究成果也层出不穷。关于旅游扶贫的研究,多以定性为主,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不多;研究内容多为旅游扶贫模式[1-4]、旅游扶贫效应评估与分析[5-6]、旅游扶贫机制[7-9],对旅游扶贫能力的关注较少。关于旅游产业竞争力的研究,研究内容多为竞争力形成机制和动力机制[10-11]、竞争力构成和结构[12-13]、竞争力测评和比较[14-15],研究对象多为省域和市域[16-18],对县域旅游产业竞争力的研究较少。而关于甘孜州旅游产业竞争力的研究较少[19-20],对甘孜州县域旅游产业竞争力的研究几乎没有。旅游业是甘孜州的支柱产业,研究甘孜州县域旅游产业竞争力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基于此,本文将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之上,从旅游产业发展、相关产业发展、经济环境和交通状况四个维度构建县域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对甘孜州2013年的县域旅游产业竞争力进行研究,分析县域旅游扶贫能力的差异,分别探讨各县域旅游产业发展的短板因素,进而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促进甘孜州旅游产业的发展和旅游扶贫能力的提高。

一、县域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研究

甘孜藏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西部,是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下辖1个县级市和17个县,都属于贫困县,“十三五”脱贫攻坚任务十分艰巨。甘孜州是《康定情歌》的故乡和康巴文化的发源地,是途经之地,拥有贡嘎雪山、木格措、稻城亚丁、红色记忆的泸定桥等众多自然和人文景观,是四川省旅游资源的“富矿区”。2012年至今,甘孜州旅游接待人数年均增长超过25%,旅游收入年均增长超过40%,旅游产业取得飞速的发展。在国家扶贫的号召下,甘孜州率先提出全域旅游发展战略,大力倡导绿色发展和旅游扶贫,并积极创建“国家旅游扶贫试验区”。但甘孜州18个县域的社会经济发展不均衡,各县域的旅游扶贫能力也存在较大差异。因而,深入探究甘孜州县域旅游产业竞争力,分析县域旅游扶贫能力的差异,发现县域旅游竞争力的短板因素,是推进全域旅游发展战略并创建“国家旅游扶贫试验区”的重要课题。

(一) 县域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考虑到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既要反映县域旅游产业竞争力,又要有可操作性,本文从甘孜州的实际情况和指标数据的可得性出发,选取旅游产业发展、相关产业发展、经济环境和交通状况四个维度来构建甘孜州的县域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二)研究方法

本文对县域旅游产业竞争力的评价步骤是:构建评价维度、选取评价指标、确定研究方法、得出评价值并分析。指标赋权法有主观赋权和客观赋权两种,主观赋权法是根据经验主观赋权,其发展成熟,但客观性差;客观赋权法是根据数据信息赋权,其客观性较好。为了凸显客观性,本文采用客观赋权法中的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研究方法如下:

二、实证研究:以甘孜州为例

(一)数据来源

本文采用的人均GDP、第三产业占比、公路通车里程、人均城市道路面积、国内旅游收入和国内旅游人次等指标数据来源于2014年的《甘孜州统计年鉴》和《中国县域统计年鉴》。

(二)实证结果

首先对甘孜州各县域2013年的指标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并用熵权法确定各项指标的权重。根据指标权重可知,旅游及相关产业发展对县域旅游产业竞争力影响较大,具体指标包括国内旅游收入、国内旅游人次和住宿营业额。然后计算出甘孜州县域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值(表2)。

三、结果分析

(一)旅游产业竞争力呈现显著的空间差异

由表2可知,甘孜州各县域的旅游产业竞争力差异较大。康定的旅游产业竞争力最强,其竞争力评价值是雅江县的将近3倍,而甘孜州12个县的评价值在县域平均值之下。为了便于对比,以县域平均值为分界点,将甘孜州各县域分为3类,即强、较强和较弱的旅游产业竞争力(表3)。

根据分类,唯一的强旅游产业竞争力县域是康定,较强旅游产业竞争力县域有泸定、色达、炉霍等5县,其余12县都属于较弱旅游产业竞争力县域,各类型县域的个数大体呈“金字塔形”分布。从空间区位来看,强和较强的旅游产业竞争力县域集中分布在甘孜州东部地区,较弱旅游产业竞争力县域集中分布在甘孜州南部地区和北部地区。甘孜州东部4县市除丹巴县外都属于强和较强的旅游产业竞争力县域,北部8县只有色达和白玉具有较强的旅游产业竞争力,而南部6县都属于较弱旅游产业竞争力县域,空间区位差异明显。

(二)旅游产业竞争力的空间差异主要来自旅游及相关产业的发展

从指标权重来看,旅游及相关产业发展占有较大的权重,把旅游产业发展竞争力、相关产业发展竞争力、旅游及相关产业发展竞争力和县域旅游产业竞争力描述在雷达图上(图1)。通过对比可以看出,县域旅游产业竞争力与旅游及相关产业发展竞争力高度相关,旅游及相关产业发展对县域旅游产业竞争力的贡献较大,尤其是康定和泸定。从贡献率来看,旅游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对县域旅游产业竞争力的平均贡献率达55%,东部地区的平均贡献率高达62%,而康定和泸定的贡献率分别为77%和60%;南部地区的平均贡献率为56%,而得荣、巴塘和稻城的贡献率达到60%左右;贡献率较低的是北部地区,但也超过51%。因此,提高县域旅游产业竞争力应重点关注旅游及相关产业的发展。

(三)县域旅游产业竞争力的制约因素

就甘孜州东部地区来看,旅游及相关产业发展的竞争力较大,经济环境竞争力除康定和九龙外都偏低,交通状况竞争力总体较低。虽然东部地区的经济和交通水平排在甘孜州前列,但东部4县市的人均城市道路面积低于全州平均水平,除康定外3县的交通支出占比也处在较低水平;经济方面,泸定、九龙和丹巴的第三产业占比较低,九龙仅为15%,但九龙的人均GDP超过康定,达到甘孜州最高的42761元,是全州人均GDP的2.4倍。值得注意的是,九龙的旅游及相关产业发展竞争力较低,尤其是餐饮业方面;而丹巴的相关产业发展竞争力偏低,其住宿业营业额达620万元,仅为全州平均水平的一半。这些都是甘孜州东部地区旅游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就甘孜州北部地区来看,旅游产业发展对县域旅游产业竞争力的贡献较大,相关产业发展水平不高,交通状况竞争力除色达和白玉外都较低。相关产业方面,北部8县的住宿业和餐饮业营业额总体不高,尤其色达、石渠和炉霍等县的住宿业营业额不足100万元,远低于全州平均水平的1200万元,而道孚、德格和新龙等县的餐饮营业额不足1500万元,仅为全州平均水平的30%左右;交通方面,除色达和白玉外6县的交通支出占比和人均城市道路面积都低于全州平均水平;经济方面,甘孜、新龙、石渠和色达的经济环境竞争力偏低,其人均GDP尚未达到全州人均GDP,最低的石渠仅为7303元,不足全州的二分之一。总之,北部地区旅游产业竞争力的制约因素复杂多样,相关产业发展、经济环境和交通状况都是其主要的短板因素。

就甘孜州南部地区来看,旅游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对县域旅游产业竞争力的贡献较大,经济环境竞争力总体不高,交通状况竞争力较低。旅游产业方面,南部6县的国内旅游收入和人次都较低,不到甘孜州平均水平;相关产业方面,稻城、得荣和雅江等县的住宿业和餐饮业营业额较低,远低于甘孜州平均水平;经济方面,理塘、雅江和稻城的人均GDP低于甘孜州人均GDP,巴塘、乡城和雅江的第三产业占比较低,其中巴塘的比重最低,仅为28%;交通方面,理塘的人均城市道路面积较和稻城的交通支出占比都低于平均水平。总的来看,南部地区旅游产业的开发难度和发展潜力都比较大,各县应根据自身的短板因素有针对性的制定发展策略,补齐短板,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

四、结语

综上研究可知,甘孜州县域旅游产业竞争力的空间差异明显,旅游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对其影响较大,而各地区县域旅游产业竞争力的制约因素复杂多样,这就使得各县域应分析自身旅游产业发展的瓶颈,有针对地提出发展策略,促进自身旅游产业的发展和旅游扶贫能力的提高。基于此,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甘孜州各县域应加大旅游扶贫的研究和宣传,促进配套基础设施和相关产业的发展,改善交通状况。

第二,东部县域应有针对地提高城区道路面积和交通运输支出,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第三产业发展;丹巴县应借助区位优势,积极联系周边县域,推进住宿业和餐饮业的发展,建设较高的县域旅游产业竞争力;九龙县应加大旅游宣传和景点建设,吸引国内外游客。

第三,北部县域应开发自身潜力,加强经济建设,提高人均GDP,并促进以餐饮和住宿为主的服务业的发展;甘孜、新龙和德格应加大交通投入。

第四,南部县域应重视自身宣传和旅游品牌建设,提高自身知名度和吸引力;巴塘、乡城等县应积极发展第三产业,提高第三产业占比;稻城、雅江和理塘等县应重视住宿业和餐饮业的发展,改善经济环境和交通状况。

总之,甘孜州应以扶贫为契机,创新扶贫开发方式,重视旅游扶贫并完善相关政策,大力推进县域旅游产业发展。

参考文献:

[1]胡锡茹. 云南旅游扶贫的三种模式[J]. 经济问题探索, 2003,(5):109-111.

[2]李国平. 基于政策实践的广东立体化旅游扶贫模式探析[J]. 旅游学刊, 2004, 19(5):56-60.

[3]李佳, 成升魁, 马金刚,等. 基于县域要素的三江源地区旅游扶贫模式探讨[J]. 资源科学, 2009, 31(11):1818-1824.

[4]李瑞, 黄慧玲, 刘竞. 山岳旅游景区旅游扶贫模式探析――基于对伏牛山重渡沟景区田野调查的思考[J].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2, 31(1):94-98.

[5]张伟, 张建春, 魏鸿雁. 基于贫困人口发展的旅游扶贫效应评估――以安徽省铜锣寨风景区为例[J]. 旅游学刊, 2005, 20(5):43-49.

[6]杨建春, 肖小虹. 贵州旅游扶贫效应动态分析[J]. 商业研究, 2011,(7):212-216.

[7]侯志强, 赵黎明, 郑向敏. 基于PPT旅游战略的旅游扶贫机制研究――以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为例[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5(6):16-20.

[8]王永莉. 旅游扶贫中贫困人口的受益机制研究――以四川民族地区为例[J]. 经济体制改革, 2007,(4):92-96.

[9]赵世钊, 吕宛青. 民族地区旅游扶贫机制的协同学分析――以贵州省郎德苗寨为例[J]. 贵州民族研究, 2015,(1):152-155.

[10]曹艳英, 李凤霞. 基于自组织系统理论的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形成发展机制研究[J]. 软科学, 2010, 24(2):83-88.

[11]刘名俭, 唐静. 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动力机制研究[J]. 经济管理, 2010,(12):104-110.

[12]盛见. 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构成:基于竞争力性质的研究[J]. 旅游学刊, 2007, 22(8):29-34.

[13]曹艳英, 胡宇娜. 基于自组织理论和波特竞争理论的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结构与测评体系研究[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6):68-73.

[14]侯祥鹏. 我国区际旅游产业竞争力比较[J]. 统计与决策, 2006,(23):101-103.

[15]王兆峰. 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 经济管理, 2009,(8):33-38.

[16]翁钢民, 鲁超. 基于突变级数法的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研究――以西北五省为例[J]. 软科学, 2009, 23(6):57-61.

[17]斯琴. 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研究――基于内蒙古旅游产业分析的实证[J]. 中国统计, 2013,(7):47-49.

[18]焦爱丽, 李诚固. 东北地区旅游产业竞争力研究[J]. 经济纵横, 2015,(4).

[19]王兴贵, 税伟, 兰英. 基于波特钻石理论的四川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竞争力研究――以甘孜州为例[J].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2012, 24(3):85-91.

篇(2)

关键词:县域经济 产业布局 跨越式发展

发展和壮大县域经济,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县域经济作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载体,已成为关系提高综合国力,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问题。

一、加快发展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1、跨越式发展发展县域经济可以优化配置当地各种资源

发展县域特色经济,将会在传统产业的基础上逐步发展高技术产业,用先进实用技术和提升传统产业,增大特色产业和特色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县域经济的装备和技术水平,从而提高县域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降低资源利用过程中的浪费和环境污染,提高县域资源利用率。加快特色经济的发展,可以改变县域产业指向,弱化当地经济对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促进县域劳动力综合素质的提高。

2、跨越式发展发展县域经济,可以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发展县域特色经济是县域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的基本目标。在沿海县域经济发展较好的县,特色产业在县域经济中占有较大份额,县与县之间发展各自不同的特色产业,在较大范围内形成了专业化分工,带动县域内优势生产资源的合理利用,有助于县域经济结构的调整与升级。通过立足县域特色,扶持县域特色项目,延长农产品的产业链条,发展优势突出的农产品开发、加工、销售的系列产业,可以促进县域经济的分工与协作,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与调整。

3、跨越式发展发展县域经济可以促进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

龙头企业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柱。在县域特色产业发展过程中,分散的农户和多变市场之间的矛盾,决定了发展特色产业必须由龙头企业或组织来带动。龙头企业或组织可以作为沟通生产者与市场的桥梁,能较好地解决产、供、销各个环节存在的突出问题,从而减少市场风险。这种依据市场导向的生产安排有利于化解市场风险,发挥企业的主体性作用,并为县域经济的长远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4、跨越式发展发展县域经济,可以促进新农村建设

县域经济的发展,可以促进农村的快速发展,有助于城乡统筹,增加农民收入。从各地县域经济发展情况来看,凡是县域经济较强的地区,其产业发展已从多样化转向了特色化,分散在特色经济区域内的中小企业正在迅速集聚到工业园区,形成了分工协作的中小企业集群,提升了企业的整体竞争力,不仅增强了县级财政实力,而且增加了农民收入。因此,发展县域特色经济,对于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建设和谐新农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统筹城乡背景下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统筹城乡背景下,县域经济发展也面临着与以往不同的新问题。根据笔者对宜昌市5个县市的调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思想认识存在偏差,思想观念陈旧

有些县市的主要领导干部在发展县域经济的过程中,以传统的思维方式来思考县域经济,不能及时根据市场的变化调节产业结构,导致当地经济结构单一,人为地设置地方贸易壁垒,影响了县域经济的健康发展。有些企业抱有小进即满、小富即安的小农意识,不愿投资开发新产品,不敢大力投资引进先进技术与科研人才,缺乏长期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导致经济发展与建设规划脱节,企业布局不合理和无序建设问题突出,导致资源和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2、特色定位不科学,产业结构不合理

有的县在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中,引进了一批过度超前短平快的项目,尤其是在一些经济欠发达的山区县,为了尽快改善当地经济状况,盲目上马短平快的发展项目,缺乏对产业的深入研究,导致本地的特色定位不准,严重制约了县域经济的健康发展。在工业上,不少地方仍以生产原料和半成品为主,工业附加值偏低,各区域产业趋同现象严重,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

3、管理机制不灵活,企业发展受制约

由于长期受计划体制的影响,部分企业管理体制和机制仍然不灵活,在转轨的过程中,多数国有企业存在着资产运营质量不高的现象,具体表现是观念陈旧,市场经营意识淡薄;企业决策机制、组织管理机制、创新机制和人才选拔机制明显滞后,难以适应市场经济变化的要求。作为县域经济主体的民营企业,其管理机制也有待进一步完善。要尽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早日步入健康发展的“快车道”。

4、资源利用率低,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当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遇到冲突时,他们往往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资源的产出率、回收率和综合利用率都偏低,对环境污染控制不力,破坏了当地生态环境。有的县只重视经济指标的增长,盲目引进外资企业,马高污染、高耗电的项目,造成县域环境质量迅速下降。这种做法带来的不是县域经济的高速发展,而是生态环境的恶化,将严重影响到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使县域经济失去又好又快发展的载体。

三、加快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路径

促进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既要立足特色又要立足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

1、按照城乡统筹的思路,加快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

一是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必须统筹城乡产业发展,使城乡产业由目前的失衡走向协调,由分割走向融合。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和政府调控经济的管理职能,建立一种全新的机制,促进城乡生产要素的双向流动和组合,实现生产力在城乡地域空间上的合理布局。

二是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力度。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和财政支出结构,逐步建立和形成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三是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要进一步完善政策,破除体制障碍,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使农村富余劳动力享受与城镇劳动力相同的就业服务。

2、加强产业集聚,培植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

一是选择合理的产业集聚点。也就是说要选择具有基础共性的产业进行集聚,使之聚集起来后,能够形成内生发展动力,在集聚区内产生合作剩余和竞争剩余。

二是为产业集群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建议结合“十二五”规划的编制工作,组织制定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针对资源寻找型、市场寻找型、效率寻找型、资本寻找型等不同类型的产业投资者,提供差异性的产业集聚环境,为产业集群发展提供完善的服务。

三是建立合理的区域利益协调机制。可以寻求建立公共服务的有偿转让、税收分成、按要素分配等利益分配机制,确保各主体间的公平、合理分配,调动各区域单元加强经济合作的积极性。

3、以农产品加工业为核心,打造农业精品产业链

一是进一步加强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目前农产品生产专业化基地少,标准低,特色不突出。要围绕各地农业的比较优势,形成区域化、专业化的生产格局,加快对初级农产品的转化和深加工水平,延长产业链条,增加农业收益。

二是发展壮大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对已具有一定规模、有较大影响的龙头企业,要强化其品牌意识和价值,在市场竞争中塑造优势品牌。对市场潜力大的农副产品精深加工、高科技、外向型龙头,要在资金和能源等各方面给予优惠政策,增强其经济实力和带动力。

三是努力创造精品名牌产品。品牌就是市场,品牌就是效益。应加大农产品名牌战略的实施力度,尽快打造一批国内乃至国际上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农产品品牌,实现农产品从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的转变。同时,积极开展农产品评估活动,制订优惠政策,鼓励企业打造名牌农产品。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

4、围绕扶持特色产业,加快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

一是建立外向型经济发展服务体系。要根据国际通行的标准,建立和完善生产加工的标准化控制体系、疫情疫病和有毒有害物质残留控制体系、质量监控体系,同时建立和完善风险预警与快速反应体系、信息化服务体系。

二是创新县域开放型经济发展体制机制。在目前情况下,可先行尝试建立外向型经济联席协调制度,对需要统一协调的项目,由政府召集联席会议议定,联席会议议定的事项各部门必须严格执行不打折扣。

三是建立为县域企业提供外贸人才服务的机构。国际经贸专业人才的匮乏是制约县域外向型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有必要针对县域企业规模普遍偏小、外贸人才缺乏的情况,建立专门的外贸服务机构,为县域企业提供贸易谈判、贸易政策、贸易信息等服务。

5、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调整优化县域经济结构

一是坚持市场导向,明确县域工业发展定位。各地县域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推进新型工业化,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要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根据市场需求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科学布局新型工业化的产业发展规划,改变粗放式运作,高耗能、高污染的传统工业发展理念,注重发展具有县域区位特色的“低碳”、 “环保”的新产业,坚持以差异化赢得竞争优势,获得发展机遇和空间,使县域新型工业化能紧贴各县实际,更有利于县域产业特别是特色产业的优化升级。

二是增强县域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广泛应用高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制造业,注重投入向技术创新和产业优化方向发展,注重传统制造业的技术更新和设备改造,大力开发和使用经济上合理、资源消耗低、污染排放少、生态环境友好的先进技术。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培育和扶持力度,加大知识产权保护以激发企业等研发主体投入研发资金的积极性。使通过自主创新,努力打造拥有自主产权的知名品牌工作落到实处。

三是抓好县域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按照生态规律,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将资源开发、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综合利用融为一体。推动绿色发展、培育并不断壮大绿色和低碳产业,降低经济发展的资源能源消耗,缓解资源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提高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在建设生态示范县、环境优美乡镇、生态工业园区的同时,要推广资源再生利用,延长产业链条,努力缓解资源环境对经济增长的“瓶颈”制约,促进生态资源转化为经济增长优势。

6、大力推进改革创新,不断增强加快县域发展活力

一是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招商引资和项目带动战略,努力消除因资金不足带来的县域新型工业化的瓶颈制约。要以提升工业技术水平、整合生产要素为重点,以项目为基础,以存量引增量,积极寻求战略合作伙伴参与县域工业化建设,借助外力加快发展县域工业。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要积极寻求与大企业、大集团的联合合作,通过资产重组和资本运作,做强大企业,做“特”小企业。不断提高县域开放型经济水平。

二是要创新县域管理体制。目前强县扩权、财政省直管、行政省直管等改革已经试行。但是,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创新县域管理体制机制,关键是减少行政层次,提高行政效率,降低县域经济发展的交易成本,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要求,最大限度下放管理权限,不仅在经济领域下放更多管理权限,而且在社会事务、干部人事等领域给予县级更大的自。还要改进和完善财政管理体制,提高税收返还比例,加大转移支付力度,为县域的经济发展创造更为有利的环境和条件。

三是要在深化农村改革上下工夫。要根据各县实际,切实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和林权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医药卫生和文化体制改革,稳步有序推进资源性产品和环保收费改革,加快县城和中心镇的建设,坚持走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以城镇化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路子。加强和改善金融服务,提高农村金融服务质量和水平。积极推广农村小额信用贷款,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搞好农村信用环境建设,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多样化的金融产品,破解县域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四是要完善政策法规,统筹城乡就业。要着手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有效推进职业培训制度化,实行城乡统筹的劳动力就业管理体制,合理科学地设立劳动力市场管理机构,按照培养合格技能型劳动者的要求,逐步建立统一的农民工培训项目和资金统筹管理体制。加快公共就业服务制度创新,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和能到达乡镇的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范红辉.壮大县域经济 构建和谐社会[J].特区经济,2006,(1).

篇(3)

关键词:株洲县;县域经济;现状研究

前言:党的十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把生态文明建设切实融入到经济建设中,在这一过程中,要始终坚持加快县域生态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株洲县作为株洲市的重要行政区之一,2013年人口约40余万,地理面积1381.3平方公里。湖南省委省政府、株洲市委高度重视株洲县县域经济的发展。2013年,株洲市委提出:“要着力推进 统筹发展、创新发展、绿色发展、人本发展。”在市场经济的发展潮流中,株洲县通过产业转型、产业升级、经济改革等多项举措,大力发展本地区县域经济,并取得了良好的发展开端。然而,由于多种因素的限制,与本地区其它一些县域相比,株洲县县域经济发展仍然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域挑战。以县域平均化水平为例,株洲县县域平均城市化水平为28%,低于炎陵县、醴陵市等同类地区,比全市平均水平低约20个百分点,这一问题应该得到高度地重视与关注。

一、株洲县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经济规模较小。“十一五”期间,株洲县县域经济取得了高速地发展,发展速度、发展规模均超过其它历史时期。在这一过程中,株洲县经济结构得到了不断优化、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生活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是,株洲县与全国其它发达县域地区相比,差距仍然是明显的,以总体经济规模为例,作为一个拥有45万人口的地区,2012年地区生产总值为73亿元,不仅落后于国内其它发达县区,在株洲市排名仍然靠后,仅高于市内的炎陵县,远低于全市平均地区生产总值125亿元的规模。以省内的中国百强县长沙县为例,早在2010年,长沙县地区生产总值就达到了1900亿元,超过整个株洲市的经济总量约六百亿元。株洲县县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总体经济规模的增长,只有总体规模达到一定的水平,才能最终提升地区经济影响力。在总体经济规模这一方面,株洲县需要进行深入地改革与发展,不断提高经济总量。

(二)产业结构滞后。经过改革开放三十余年的发展,株洲县的县域产业结构在不断地完善,第一产业比重有所降低,二、三产业比重明显增加。2012年,株洲县第二产业完成工业生产总值比上一年度增长了约47%,但是,在出口总额、可持续发展方面仍然存在的诸多的问题。株洲县第三产业由于传统的项目运作存在滞后的问题,虽然资产规模有所增加,但产业结构仍然存在一定的偏差。2012年,株洲县开始大力发展休闲产业,全年共计接待游客33万人,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了第三产业发展水平。总体而言,株洲县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存在的第二、第三产业规模较小,第二产业工业企业较小、第三产业龙头企业不多等一系列问题,需要进一步把握市场发展先机,调整产业结构滞后性问题。

(三)财政实力较弱。以2010年为例,株洲县一般性财政预算收入仅为3.4亿元,而同地区的醴陵市已超过10亿元。与省内的其它县域地区相比,长沙县一般性财政预算收入已接近30亿元。在县域人均一般预算收入上,株洲全市的县域人均一般预算收入达到1100元,而株洲县人均一般预算收入低于1000元。在2010年全国百强县(市)排行榜中,省内的长沙地区所有县域均名列全国百强之列,而株洲全市无一个县域入选。直到

2011年,株洲市醴陵市首次入选全国百强县(市),株洲县距离这一目标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财政实力包括众多方面,但由于财政实力的滞后,发展县域经济则会存在诸多的难题。

(四)发展后劲不足。在市场经济时代,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式主要以投资的方式进行,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我国政府通过加大地方投资等措施,成功抵御了全球金融危机的干扰。然而,有关数据显示,株洲县县域投资力度明显较低,与省内的其它地区相比,株洲县县域经济投资规模较小,“十一五”期间也没有超过十亿元。据有关数据显示,同一时期,虽然株洲县县域经济投资增速快于省内其它地区,但由于这一基数是停留在低基数之上的快速增长,在投资总量上明显偏低。投资不足进而会对县域经济发展造成很多不利的影响,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发展后劲不足,县域固定资产规模无法再短时期内获得高速发展。

二、如何提升株洲县县域经济发展水平

(一)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与特色农业。县域经济的主体应当以农业与农村经济为发展主体,并且,株洲县大多数地区仍然是以农村为主体。在加快建设小康社会的同时,株洲县应当立足于实际,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与特色农业,积极发挥本地区优势,将农业产业化引入新的发展轨道。与省内的其它地区相比,株洲县在第二产业中不占据优势地位,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发展生态与特色农业并不代表摒弃第二、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的发展基础也不代表落后与滞后。在全国其它地区,很多县域经济的发展都是在发展农业的基础上,为其它产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此外,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与特色农业,既是符合党的方针政策,也可以带动第三产业旅游业的发展,最终促进整体县域经济结构的优化与水平的提升。

(二)加快产业转型与产业优化升级。株洲县需要在短时期内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并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手段,园区建设为载体,不断招商引资,提升技术开发水平,将园区建设发展摆在县域经济建设的首要地位。虽然株洲县已经建立一些产业园区,但无论是产业规模还是产业发展,均存在的特色不足的问题,并承担了很多其它地区的转移项目,这对地区发展与产业升级存在诸多不利的影响。株洲县在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过程中,需要牢牢把握新兴战略性产业发展的脉搏,充分利用外资与新兴技术产业,将县域经济做大做强。要重视产业附加、产业技术含量以及产业竞争优势这三个问题,充分发挥园区载体优势,对传统需要进行优化改造,并引进优势产业进行互补,从而推动整体县域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三)推动工业发展与城镇经济水平。株洲县县域经济发展需要以工业化为发展核心,以城镇化为发展目标,大力推动城市带动农村的发展方针。以工业化带动区域经济,以社会发展作为现代化的发展目标,从而最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在任何一个发展时期,工业化都应当成为地区发展的必经阶段,工业化可以再短时期内提升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地区经济综合竞争力,没有工业化的发展阶段就没有城镇化的发展潮流,没有城镇化的发展思路就没有现代化的发展成果。株洲县应当顺应全球工业化的发展趋势,大力发展科技资源高、经济效益好、资源能耗低的现代工业。通过利用城镇发展的带动性作用,促进农村地区生活水平的提升以及生活设施的改善,只有以工业带动城镇,以城镇带动农村,才能最终实现县域经济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篇(4)

Abstract:“the strong county empowerment” is the Chinese province territory longitudinal economic relationships development one kind of general trend, enhanced the county level government develop economy enthusiasm and the initiative; Is advantageous in improves the city and countryside infrastructural facilities; Raised the administrative efficiency; Promoted the county territory industrial structure optimization promotion; Has formed the good city and countryside relations, thus leads the county territory economy to drive into the high speed development the speedway.

关键词:强县扩权 县域经济 作用

Key word:Strong county empowerment County territory economy Function

“强县扩权”是在行政区划不变的情况下,将一部分属于地级市的经济和社会管理权直接下放给经济强县,在财政体制等方面实施“省直辖县(市)”,这有助于县域经济发展。本文认为,强县扩权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机理主要在于五个方面。

一、权力下放提高了县级政府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一是从观念上提升县级部门工作人员的自主性。

二是从制度创新上提高县级部门的主动性。

三是从财权扩大上提高县级部门的积极性。

二、扩大的财权和事权有利于改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的主要供给来源是政府部门,扩权后,县级政府既有财力又有权力投资于基础设施建设。

“强县扩权”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实行省直管县财政体制,即省级政府将收入考核、转移支付、财政结算、资金调度、项目申报、债务偿还等直接部署到县级政府。更为重要的是,鼓励性转移支付制度和增量返还政策,加大了对县域发展的财政支持力度,使县级政府有足够的财政收入投资基础设施建设。

市管县体制下,市级政府把持区域内的社会管理权,广大县域没有权力投资建设县域基础设施。强县扩权后,依据扩权内容中的项目直接申报、用地直接审批等政策,依据自身需要来统筹辖区内基础设施建设,即县级政府有权力实施基础设施建设。

三、减少的行政层级提高了行政效率

科斯认为有效的制度安排可以减少交易费用,激励经济效率的提高。扩权以后,许多行政审批权力直接下放给县,减少了行政管理环节。一方面,提高了行政审批的时效性,使企业能抓住有利机遇发展经济;另一方面,管理层次减少必然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更好地发展县域经济。

四、区域中心的改变促使县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新古典经济学认为,资本、劳动等资源要素的空间转移遵循趋利性原则。扩权以前,城市的区位优势及集聚效应使得资源要素向城市转移;而扩权以后,经济强县成为新的区域发展中心,资源要素将流向以县域为代表的乡村地区。促进县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首先,扩权促进乡镇、民营企业的发展。一是部分项目直接由县级部门向省级部门申报以及审批权由市级下放到县级部门,激发企业的投资热情,推动企业发展。二是招商引资审批权的扩大将为县域工业发展注入更多活力。

其次,扩权促进农业发展。扩权在促进要素向工业集中,吸纳更多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同时,也为农村留下较多的种田能手和实际人均耕地面积,为农业规模化和产业化经营提供条件;同时,关于农业项目审批的扩权政策将有利于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关于农民进城务工、农业科技人才培养方面的扩权政策,将鼓励农民自我发展壮大。

最后,扩权促进第三产业发展。第三产业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扩权促进第三产业发展。同时,扩权政策中关于市场体系建设、金融体系建设、旅游业发展等权限的下放将有助于繁荣县域贸易、金融,提高第三产业发展水平。

五、城乡关系的调整有利于城乡协调发展

强县扩权后,强县可以集中精力发展自身的经济,地级市也不得不转变经济发展思路,大力发展城市经济,突出城市经济的特色,形成与县域经济互补的经济发展态势。扩权后,城市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成本将限制城市发展生产型工业和农业,而转向发展第三产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将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主要努力点,促进城市服务功能更趋完善,从而带动县域经济进一步发展,有利于城乡协调发展。

尽管强县扩权对经济发展有很明显的促进作用,但操作不好也会带来新的问题,要循序渐进抓好下放权力的落实、完善监督管理机制、建立市县协调机制,进一步促进县域经济实现赶超发展。

参考文献:

[1]史小红.强县扩权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机理与效应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09

[2]刘芳.河南强县扩权进程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郑州:河南农业大学.2009

[3]张春阳.强县扩权新突破一浙江义鸟市扩权改革的思考[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8

[4]沈军.“强县扩权”一历史演义的必然结果[J].《经济研究导刊》,2008(13)

篇(5)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县域产业聚集;综合运输体系

[中图分类号]F5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36X(2015)06-0152-04

交通运输是区域经济增长和产业聚集的重要影响要素,产业聚集是农村城镇化的依托,产业聚集为中小企业构筑了一种有效的空间集群地域组织模式,为城镇化要素的空间集聚提供了前提保障和基础条件,而城镇化的发展是产业聚集发展的催化剂。产业集聚有效地促进具有特色的专业化产业聚集区的形成,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

交通运输在促进城镇要素跨域流动、支撑城镇经济协调发展、保障城镇社会有序运行、引导城镇产业合理布局、锚固城镇空间格局形态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相对于中心城市,目前我国县域综合运输体系基础设施建设任务依然繁重,存在交通运输网络布局不合理、资源分布不均衡、结构失调、管理条块分割、综合效益不高等问题,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县域内部的合理分工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阻碍了城镇化进程。因此,县域综合运输体系建设成为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主动选择。本文从新型城镇化与县域产业聚集关系入手,分析了县域综合运输体系对县域产业聚集发展的影响,提出了县域综合运输体系规划中应注意的一些关键性问题。

一、新型城镇化与县域产业聚集

(一)新型城镇化的内涵

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核心是着眼于农民,以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传统的城镇化,是从“城里人”的角度看城镇化,其基本路径是开发区、房地产,忽略了“乡下人”、土地要素,也忽略了提高效率和城乡一体化发展。新型城镇化不同于过去的城镇化,它的“新”体现在新型城镇化是“人的城镇化”。过去的城镇化片面地注重追求城市规模扩张和空间扩张,而新型城镇化突出的是城乡基础设施的一体化。新型城镇化的标志是要在本质上实现农民身份转变过程中伴随的文明化和现代化,而不是盖了多少住宅楼、有多少农业户口转变成了城市居民户口。否则,即使在城里打工一辈子,也达不到“人的城镇化”的要求。

新型城镇化最终还是要落实到人的城镇化上,大量的农村人口进入到城镇,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就业,就业就需要产业的支持。城镇化有自身的逻辑性。无论是以工业化带动、高科技带动、服务产业带动还是以农业现代化带动,城镇化都要遵守从产业发展到人口聚集的规律。城镇化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配套也都要依托于经济的发展。因此,无论从城镇化率的数据提升还是从城镇化质量升级,再到城镇化本身,都需要产业发展作为基本的动力。

(二)新型城镇化与县域产业聚集的关系

没有产业支撑的新型城镇,缺失活力和竞争力。科学合理的城镇化,产业依托是根基,并且这些产业发展要拥有可持续性。没有产业支撑的城镇化,大部分新进城农民则会成为“种田无地、上班无岗”无所事事的闲人。因此创造稳定的就业机会,是留住城镇新进人口、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核心。解决这一难题首先要加快县域产城融合步伐,建设选育优质产业聚集园区,集聚一批企业。成熟并且有较强带动作用的产业落户到县域产业聚集区,可以为县域经济发展带来新观念、人才、资金、技术和市场。工业项目落地县域产业聚集区,相应会带来就业岗位增多,城镇新进入人口的就业机会增多,新进入人口和企业各得其所。农民进入城镇,不仅仅是消费者,更重要的是生产者、创新者。农民接受培训成为产业工人,参与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不仅素质将会提升,收入也稳定,让农民及其家庭更好地融入城镇社会,可以在新城镇中安居乐业。

新型城镇化是以产城融合推进县域产业集聚区建设。县域产业集聚区的建设是集聚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与过去倡导的城镇化、建工业园区有本质的区别,今天的新型城镇化不是简单地建城镇、建工业园区,而是走产城融合模式,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模式。县域产业集聚区不仅限于工业,也可以是农业、服务业或一、二、三产业相互链接、复合发展的特色产业聚集区。因此,县域产业集聚区的建设,要充分考虑与县域经济发展对接,要与中心城市产业发展相互依托、相互促进,以产城融合模式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走适合国情的农村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产业集聚带动人口的聚集,以县域产业集聚区的服务功能为新型城镇化的人口集中创造条件、提供基础支持。要完善县域产业集聚区周边的学校、医院、住宅、金融等配套设施建设,增强县域产业集聚区的服务功能;以产城融合模式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逐步把县域产业集聚区打造成为宜业、宜商、宜居的新型城镇。

县域产业集聚的建设,有利于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有利于农业土地集约化,有利于发展循环经济和建设节约型社会。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县域的经济发展,就没有国家的经济发展。要实现县域经济发展,必须走适合国情的农村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进行产业集聚,以工业带动农业,以农业促工业。因此,县域经济必须要走农业产业化和农产品深加工的农业产业集聚之路。

二、县域综合运输体系对县域产业聚集发展的影响

(一)县域综合运输体系促进县域产业聚集的集约发展

便利的交通运输是县域产业聚集产生、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物质要素。综合运输体系是通过在空间位移和时间跨度变化上的高效率实现企业经济成本的节省和经济总量的提高。在生产要素自由流动条件下,生产要素会根据资源最佳配置原则流向交通基础设施较好的地方。因此,综合运输基础设施完善的城镇,可以有效地吸引各个方面的资源形成产业聚集。

县域综合运输体系建设提高了交通运输服务水平,可以直接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生产率,即“成本节约效应”。运输成本的降低,有利于生产要素的流动,在更大范围内对生产要素进行调整,从而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即“生产要素配置效应”,达到促进县域经济增长的目的。

县域综合运输为县域产业聚集提供了经济活动所需的空间联系和基础设施的支撑体系,通过降低成本形成县域产业聚集的集中优势。运输成本的降低有利于实现县域产业聚集生产要素价格的均衡,使县域产业聚集园区内不同企业能够按照比较优势的原则组织生产,实现专业化生产、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产生人力资本、知识溢出效应和规模经济效应,从而进一步促进县域产业聚集发展。同时,运输基础设施也是吸引投资的一个重要因素,凯恩斯认为,政府投资于运输基础设施是拉动经济发展的一种手段。县域综合运输体系完善和发展,会带动一批新型相关产业的发展和壮大,实现生产规模经济,增强专业化分工,推动经济的发展。

(二)县域综合运输体系为县域产业聚集和扩散提供路径

县域综合运输体系的发展进一步降低了运输成本,使原来很多因为距离成本因素无法合作的企业之间的合作成为可能,使社会分工更加细化,供应链中上下游合作伙伴的选择范围进一步增加。这样不但促进了相同和相近产业的聚集,而且促进社会分工和规模经济的实现。同时,由于相似企业的聚集必然带来知识和技术的共享和外溢,从而促进了技术进步和创新,带动向前和向后相关联产业的发展壮大,推动县域产业聚集和县域经济的发展。当县域产业空间聚集发展到一定程度,聚集度较高的县域产业聚集区又会沿着完善的交通运输通道向周围区域进行扩散,扩大企业生产和商业贸易活动发展的空间,进一步推动规模化经营,促成县域内外的广泛交往,使本来受制于区位条件不能均衡分布的产业,可以借助县域综合运输体系的发展,相对合理地分布,从而促进县域产业聚集和县域经济发展。

县域综合运输体系对县域空间溢出效应、集聚扩散效应及产业聚集之间的吸引与辐射效应必然影响县域产业聚集和县域经济发展,促使县域空间产业间结构的演化和重组,从而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三)县域综合运输体系有助于县域产业聚集区的协调发展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数量越来越多,大量农村剩余劳动人口逐渐转移到了城镇,使我国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也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新问题。其中,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尤为突出,成为阻碍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县域综合运输体系在缩小地区差距,改变区位条件,协调区域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首先,县域综合运输体系的发展可以提高县域交通可达性,改善产业聚集区位条件。可达性的提高意味县域产业聚集经济主体间联系的运输条件转好,运输距离缩短,运输费用降低,产品成本下降,从而使县域产业聚集的区位条件得到改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得到提高。其次,县域综合运输体系的发展可以加强县域和整个经济区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随着合作不断向纵深推进,各种经济要素的流动日益加强,不同区域联系更加密切、迅速,其联系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方式、结构、速度、规模向前发展。交通运输是不同区域间人员、物资等要素流动和空间联系的主要载体。县域综合运输体系服务能力的提高可以加强中心城市与县域城镇的联系,有利于消除区域壁垒,促进中心城市与县域城镇间分工与协作,实现优势互补,资源整合,促进市场一体化建设。

(四)县域综合运输体系有助于提升县域产业聚集区竞争力.

县域产业聚集区竞争力是指县域产业聚集区内各经济主体在市场竞争的过程中形成并表现出来的争夺资源和市场的能力。县域产业聚集区竞争力的特点在于其受多层次、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竞争力是县域产业聚集区发展综合实力和发展潜力的反映。县域综合运输体系的建设和发展将会直接和间接带动、促进其它相关因素和方面的发展。能够激活当地劳动力、土地、矿产、资金等各种资源,充分发挥县域产业聚集的要素禀赋优势,形成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结构。同时还带动消费水平的提升,提高县域产业聚集区与其它区域市场的需求结构的关联与影响程度,为县域产业聚集的优化提供市场保证。县域综合运输体系的发展可以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开放程度,促进政府政策的实施和运行,改善金融环境,推动科学技术的传播,提高国民素质,因此,最终将会促进县域竞争力的提升。反之,县域综合运输体系的基础设施的薄弱,交通运输服务总量的不足,结构的不合理,也会成为阻碍县域产业聚集竞争力提升的制约因素。

三、县域综合运输体系规划的关键性问题

(一)完善的绿色县域综合运输体系规划

作为中心城市综合运输体系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县域综合运输体系规划对县域产业聚集的建设、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县域人口生活质量的提高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需要加强对县域综合运输体系规划的重视,并以先进的规划理念作为指导。

在县域综合运输体系规划中要坚持绿色交通理念,做到以人为本,倡导低污染、多元化,通过运用一定的管理策略和相应的技术措施,对县域综合运输体系进行合理规划,缓解县域交通压力并降低交通对环境的污染。县域综合运输体系规划坚持绿色交通的理念,结合农村、城镇的自然景观和历史风貌建设相应的交通基础设施,可实现县域综合运输体系与自然环境的有效结合;同时要以所处中心城市城市规划标准为指导,真正地发挥中心城市交通规划对县域空间拓展的引导作用,打造环保节能高品质的县域综合运输体系。

县域综合运输体系规划也要坚持一体化的交通运输理念,实现县域交通设施、交通运营和交通管理的一体化,同时要实现县域综合运输体系规划与中心城市综合运输体系规划的一体化,强化综合运输规划的整体性、全局性、长远性,摆脱单方式、局部发展的传统方法的束缚,保证县域城镇和中心城市之间可以通过换乘枢纽、交通运营组织进行有效衔接和充分整合,充分发挥中心城市和县域城镇各自优势,形成有机整体。

(二)县域综合运输体系下货物运输网络

运输成本(物流成本)降低是产业集聚的一个重要条件。县域综合运输体系下货物运输网络规划是县域产业聚集发展的一个关键性问题,也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

县域产业聚集区不同于中心城市的开发区,县域产业聚集是承接中心城市产业转移、吸纳培育新兴产业和壮大本地传统产业的集聚效应,是以农业产业化及农产品深加工的产业集聚。县域产业聚集的区域产业特征十分明显,需要建立支撑产业平台发展的综合运输系统,引导县域产业聚集空间拓展和县域经济发展。因此,县域综合运输体系规划和县域产业聚集区选址的协同一致性就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协同一致性问题主要涉及县域产业聚集区选址与县域综合运输体系规划的关系、县域综合运输系统对产业聚集区选址的影响和制约因素、产业聚集区节点与交通网络衔接的问题,即聚集区出人口的设置、如何通过选址使同类或相关联企业、项目的集中布局聚集发展,提高县域产业聚集区整体竞争力等。

物流中心是县域产业聚集区货运集散的重要设施,属于共有资源。如果物流中心选址不合适,不仅会造成县域交通堵塞,同时会影响县域城镇化形象。县域产业聚集区范围内的货运场站和物流中心要进行统筹考虑,建立等级功能清晰、规模布局合理的物流中心体系,物流中心应和中心城市的多种交通枢纽有效衔接,实现多式联运,这样可以有效降低产业聚集区内企业的物流成本。物流中心与交通基础设施的衔接要实现一体化运作,并且要与县域产业布局相结合,尽可能减少物流成本,提高货物中转效率,实现快速运输。县域产业聚集区内产业关联性强,其对外货运交通流方向多一致,而物流中心作为以运输为产品的交通枢纽,是内外货运集散中心,与园区联系紧密,且要求与集聚区主要对外货运通道联系便捷。

(三)县域综合运输体系下客运网络

县域产业集聚能更好地发挥规模经济效益,但县域产业集聚区的形成需依赖于劳动力资源、有经验的高级管理人员和高新技术人才。县域产业集聚区的劳动力资源多来自周边农村生活的劳动力,而有经验的高级管理人员和高新技术人才绝大部分可能来自于周边中心城市。在县域产业集聚区直接居住的人口一般比较少,因此合理的客运站选址可缩短出行时间,减少不必要的出行就成为县域综合运输体系规划的一个关键性问题。

县域产业集聚区通勤客流一般方向较明确,为保障客流通达性,可根据周边农村主要居住生活区区位进行规划,设置限时客运通道,确保通勤出行时间稳定,保证道路服务水平,保障客流安全便捷,提高公共交通出行比例,减少客货干扰。

县域产业集聚区的交通特性与中心城市相比有很大的差异性,其与中心城市连接的交通通道客流出行距离较长,出行次数少,出行目的单一,机动车出行方式高,通勤特征更为明显。因此县域综合运输体系内部交通设施配置应充分考虑这一交通特性差异性,有区别于中心城市在道路、公交、停车等交通设施规划,以县域产业集聚区交通需求与土地利用的相互作用关系为机理,重点突出县域的鲜明土地利用特征和新型城镇功能特点,设立到达中心城市的直达公路高速客车,最大限度解决县域产业集聚区高级管理人员、高新技术人才和客商从中心城市到产业集聚区的交通难题。

(四)县域综合运输体系下运输服务水平

综合运输系统效率和质量体现了综合运输体系的“软实力”,综合运输服务水平是刻画其对社会与经济发展支撑能力的重要内涵,它包括运输速度、可达性、运输价格、安全与舒适性等因素,是衡量综合运输体系完善程度的重要标尺。

篇(6)

关键词:县域经济;民营经济;战略分析

从区域经济学角度来看,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而民营经济又是县域经济的主导经济。自改革开

放以来,宜昌市夷陵区民营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到强,民营经济以其灵活的机制和旺盛的生命力展示出迅猛的发展势头,在调整产业结构、增加财政收入、拓宽就业渠道、促进科技进步、发展社会公益事业以及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目前,民营经济已成为夷陵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宜昌市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对于湖北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推进现代化进程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鄂西地区县域民营经济发展战略环境分析

(一)内部环境因素分析

1、内部优势分析。(1)丰富的自然资源。夷陵区素有“矿产之乡”、“石头王国”、“桔都茶乡”之称,磷矿、石墨、花岗岩、石灰石等矿产资源在省内乃至全国占有优势;盛产粮、油、烟等农产品和柑橘、茶叶、桑蚕、天麻等经济作物。此外,夷陵区旅游资源丰富,境内的三峡工程和葛洲坝工程、长江“三峡画廊”西陵峡,被誉为“活化石”中华鲟、震旦纪、寒武纪地址剖面标准点等,都是世界级旅游资源。(2)产业发展势头良好。截至2008年6月底,夷陵区登记注册的民营企业共有1474家,比去年同期增长5.96%。2007年,全区民营经济缴纳税收8亿元,占全区工商税收的75%,经济总量占全区经济总量的87%。其中,9家企业被纳入全省成长型中小企业,稻花香、均瑶集团分别进入全省100家民营企业发展排头兵企业和全省100家重点中小企业。全区共有拥有中国驰名商标4个、省级以上知名品牌和名优产品17个,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14家,税收过千万企业16家。

2、内部弱质分析。(1)思想观念落后。表现为3个层面。在社会公众层面:由于交通条件和区域意识的限制,人们习惯于闲散的生活方式,追求小富即安,创业投资意识淡漠。在政府层面:主要是体制和管理上的落后,多头管理体制导致政出多门,民营企业主遇到问题得不到政府有效、及时的服务;政府缺乏有效的管理和战略规划;个人和部门利益驱使导致政策难以落到实处。在企业家层面:部分企业领导与管理人员不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缺乏大局意识与长远眼光,造成企业“寿命短”、“长不大”。大多数民营企业在人才储备上明显落后,存在3缺,即缺管理人才、缺技术人才、缺营销人才。(2)产业结构不合理。2007年夷陵区GDP为88.04亿元,其中3次产业增加值结构由2006年的18.9∶40∶41.1调整为18.9∶41.4∶39.7,可以看出:首先,产业链短。工业结构过轻,主导产品以酒、水、奶为主,存在市场准入门槛低、产品更新换代快、市场竞争激烈、附加值不高等问题。其次,工业化发展滞后,基本属于资源开发和资源加工型。再次,工业关联度低。具有一定规模和气候的企业少,产业带动力不强。最后,第三产业落后。从统计资料来看,2007年第三产业发展不升反降。从所占比例分析,第三产业发展落后、缓慢。(3)要素制约。一是土地要素。目前,未利用土地只有12894.6公顷,仅占总面积的3.77%。二是资金要素。融资渠道不畅,企业发展缺乏资金。由于民营企业整体发展水平较低,优质企业偏少,形成了企业贷款难与银行难贷款的两难境地。三是信息要素。缺乏集中、有效的信息渠道,特别是中小民营企业与政府之间缺乏沟通的渠道。

(二)外部环境因素分析

1、机遇。(1)区域发展加快。随着宜昌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及世界旅游名城的步伐,广泛的资金、技术、信息、人才等资源主动涌入,招商引资工作将得到进一步推动,此外,夷陵区作为全国对口支援三峡坝库区移民受援区,加强与对口支援地区与部门的经济交流与合作,在促进招商引资与项目建设上具有明显优势。(2)政策环境改善。近年来,夷陵区委、区政府先后制定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规范性文件和优惠政策,为民营经济发展确立了政策基础,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如加快现代农业、工业等优势产业发展,提升房地产业、旅游业、商贸与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发展速度的政策。

2、威胁。(1)宏观经济环境影响。由于能源危机与次贷危机的影响,国家加紧加大调控力度,土地供应审批日趋严格、金融调控越来越紧,宏观发展环境进一步紧缩。(2)周边县市高速发展的挑战。市辖区内的宜都、枝江、犭虎亭,省内的潜江、仙桃、大冶等周边县(市、区)咄咄逼人的高速发展态势,对夷陵区经济发展形成了一定的“挤出效应”。夷陵区经济社会发展在固定资产增长速度、社会零售商品销售额增长速度、效益指标和环境保护投资等方面与发达地区还有较大差距。

二、鄂西地区县域民营经济发展战略选择

根据夷陵区的实际情况,发展县域民营经济应坚持大中小并举,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并重,农村城镇兼顾,优先发展重点地区和重点企业,以点带面,滚动发展的原则。重点应放在以下方面:

(一)在规模上做大做强,通过产业集聚形成“块状经济”

县域民营经济要依托县域龙头企业和专业市场,形成“块状经济”的区域特色产业,带动规模经济、知识扩散、技术创新等诸多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效应。像浙江义乌小商品、宁波家电、温州皮鞋、嵊州领带等“块状经济”很值得中西部地区县域民营企业学习。要坚持增量优化与存量调整相结合、资本运作与科学管理相结合,集中力量扶持一批民营企业壮大规模、提高素质,引导民营企业尤其是有一定实力的企业,以资本为纽带,通过联合、兼并、收购、合资、合作等方式,实施低成本扩张,尽快形成规模经济,增强辐射带动能力。

(二)在特色上做专做深,积极发展特色县域民营经济

县域经济的本质就是民营经济,民营经济的生命力主要在于自己的特色。民营经济要充分发挥和利用自己的区位特色和比较优势,加快形成优势明显、规模较大、特色鲜明的区域板块经济,进而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特色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中小民营企业可以通过专业化生产、为大企业进行产品配套等方式,形成一批各具特色的民营企业群体和专业市场。同时,加强骨干民营企业和名牌产品的评选和推介工作,形成规模品牌效应。

(三)在载体建设上下大力气,推动民营经济实现聚集化发展

各类经济园区在聚集人才、引进技术、传递信息、吸引资金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是县域民营经济发展的平台和载体。要依托现有的经济园区,把发展县域民营经济同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结合起来,搞好基础设施和各类批发贸易市场建设,吸纳更多的民营企业进入园区发展,进入批发贸易市场经营,带动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和民营企业向小城镇集中。

(四)在拓展空间上下工夫,提高民营企业市场竞争力

随着我国民营经济的迅猛发展,民营企业面临着许多新的机遇。要充分发挥民营经济在各项改革过程中的推动作用,积极鼓励民营企业通过兼并、收购、承包、租赁、合资、合作、参股等途径,参与国有经济的改革重组,在盘活资产存量,从整体上搞活国有经济的同时,也使民营企业获得发展所需的条件,取得规模效益,提高市场竞争力。鼓励支持民营企业从事基础设施、公益事业、社会事业、农业产业化、高技术产业的建设和经营。大力发展外向型民营经济,加强合作,鼓励市场占有率高、竞争力强的优势骨干企业和具有潜力的中小企业稳步走出省门、国门,进行跨区域投资,扩大市场空间,挖掘发展潜力。

三、鄂西地区县域民营经济发展战略措施

(一)构建有力的外部环境支持系统

1、优化发展环境,放宽市场准入。在完善基层政府行政职能基础上,改革审批制度、简化审批手续,强化服务意识,提高办事效率,为民营企业提供优质高效服务。优化法制环境,切实维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健全保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的法律法规,设立民营企业法律援助机构。加强法制监督,加大对偷税漏税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严厉查处“三乱”等不良作风问题。优化市场环境,整顿市场秩序。坚决取缔走私贩私、制假售假、侵权盗版等扰乱市场秩序的违法活动,规范民营企业的经营行为。平等对待、一视同仁,使民营企业在税费征收、土地使用、项目技改等方面与国有企业享受同等待遇。降低市场准入门槛,打破行业垄断,允许县域民营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入的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及其他行业和领域。支持民营企业通过兼并、收购、承包以及租赁等方式参与国有企业改制、改组。

2、拓宽融资渠道,突破融资瓶颈。政府应加大对县域民营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鼓励针对民营企业自身特点的金融产品创新,建立多元化金融政策和金融服务体系。拓宽民营企业的融资渠道,积极推进民营企业上市融资、债权融资,提高县域民营企业在资本市场上的融资能力。通过企业入股、社会筹集和政府财政支持等方式,建立贷款担保基金,完善民营企业互保联保机制。建立风险投资机制,提高民营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建立适合县域民营企业特点的信用机制,加强信用体系建设,构建国家、省、市、县多层次信用担保体系,缓解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有意识地实行信贷政策倾斜,扩大金融服务的覆盖范围,对产品适销对路、信誉度高、经营业绩佳、知名度广、规模较大的县域民营企业给予重点扶持。开展商标、专利等无形资产质押试点,进一步培育、发展农村资本市场,推动各类资本流动和资产重组,突破民营经济的融资瓶颈。

(二)创建和谐的内部环境支持系统

1、强化企业内部管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通过树立科学的管理理念,形成科学有效的人才使用、评价和激励机制,实现从家族化管理向现代企业制度的转变。组织专家和技术人员为县域民营企业提供咨询和指导,进一步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不断优化企业管理信息系统。设立县域民营企业网站,分阶段、分步骤地推进县域民营企业的信息化进程。按照国家的政策法规为职工交纳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等社会保险费用,建立健全工会组织,切实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增强企业内部凝聚力。明确企业家的权利与责任,强化企业监督和约束机制,逐渐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适度分离。逐步建立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使民营企业真正走上管理科学化、制度规范化、决策理性化的发展道路。

2、提高企业整体素质,增强综合竞争能力。有效地开展企业经营者和员工培训,逐步提高经营者和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依托大专院校、各类培训机构和企业,重点举办法律法规、管理知识、劳动技能和专业技术等方面的培训,培养更多的实用型人才。组织企业经营者参观考察、培训深造,丰富现代企业管理知识,借鉴外地的先进管理经验。面向社会引进一批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积极探索职业经理人的管理模式,培育一支高素质的企业家队伍。鼓励引导民营企业实现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加强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的开发和推广。加快企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不断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档次,改变落后的生产经营方式,进一步壮大民营经济规模,全面提升县域民营企业综合素质,增强企业综合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1、王立凯等.湖南县域民营经济发展现状调查及对策分析[EB/OL].湖南统计信息网,2007-05-21.

2、穆德俊.关于县域民营经济发展的思考[J].经济论坛,2005(13).

篇(7)

关键词:新常态;县域经济;新发展

2014年以来,多次提出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指出,认识、适应、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在新常态下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中县域经济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截至2013年,我国县级行政区划数为2853个,县域行政区域土地面积约为880.6万平方公里,县域人口91311万,占总人口的68.1%,县域GDP占国民经济整体比重为51.04%,其中西部县域为148.34亿元,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比超过一半,未来20年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这一目标最大的难点和重点在于县域。十六大第一次鲜明提出了要“壮大县域经济”,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发展特色县域经济”。 县域经济的发展关系到我国2/3以上人口的福祉,“郡县治,则天下无不治”、富国必须富县已成为人们的共识。

随着经济社会的转型,调结构、惠民生、继续全面深化改革和法制建设,给县域治理带来新的机遇与考验。着力发展县域经济,是“8337”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区谋求经济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和支撑点。西部大开发以来,内蒙古80个地区的县域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

目前,从国家层面出发,2016年中国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将增长6.63%,已进入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对内蒙西部巴彦淖尔市这个经济总量和实力不高、产业和产品结构单一、非资源型产业发展滞后、精深加工能力不强、公共基础设施还很不完备、许多产业急需转型升级的内陆欠发达地区来说,欠发达的县情正是适应经济新常态的逻辑起点。增长调速,稳增长将是今后经济发展的重心。内蒙古西部地区应更多思考如何充分利用好中央政策调整的机遇,实现跨越发展。

一、抓住全国经济转型的机遇,不断增强经济发展的后劲,在新常态之下实现新发展

在新常态之下,定向调控将成为国家调控方向,国家对欠发达地区的投资力度将更大。西部地区各县要充分利用国家促进内蒙古既快又好发展的有利时机,坚持在国家重大部署和宏观调控中捕捉发展机遇,立足“一带一路”新定位,努力争取国家、自治区项目支持。

第一、要牢牢抓住中央稳增长的预期目标,着力扩大有效投资,要充分利用好新常态之下形成的投资机遇。如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对农牧林水基础设施建设、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如道路绿化、村庄整治、沿黄公路、水系建设、工业园区等投入逐年大幅增加。

第二、加快政府自身改革,着力推动财税改革,不断激发市场和社会活力。

内蒙西部各县应继续规范政府非税收入收缴方式,进一步扩大政府采购的范围和规模,加强国有资产管理,进一步加快推进财政公务卡改革。如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2014年旗直行政事业单位已全部纳入国库集中支付范围,并确定三个镇为试点,推动集中支付工作向苏木镇延伸。截止2014年底,乌拉特前旗公务卡激活量达到1694张,消费金额247万,比上年增长100%。

第三、要适应新常态,认清经济发展的政策环境,形成新常态下的新优势,精准发力、顺势而为。

一是加大对民生方面的支持力度,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努力践行“底线思维”原则,即财政资金要保基本,兜底线,不做过多过高的承诺,多做雪中送炭的工作。二是完善五险及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医疗和城乡社会救助等社会保障体系,积极稳妥推进新农保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合并实施和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并轨工作,支持园林绿化、小城镇建设、水系景观等重点社会事业发展。三是旗县财政应在保障重点支出的同时,要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大力节俭支出。新常态下要贯彻执行新《预算法》,强化财政预算管理,提高财政预算约束力,在此基础上大力压缩“三公经费”,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等行政经费,严格控制预算追加,坚决压缩一切不必要的开支,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严格控制开展阶段性工作的各项补助。四是注重农牧业现代化的推进。促进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夯实农牧业基础,确保粮食安全和主要农畜产品有效供给,提高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强农畜产品质量安全,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强化科技服务与执法管理,加快农牧业发展方式转变,努力促进全旗农牧业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二、在经济增速、结构、动力都发生变化的新常态下,推进城镇化健康可持续发展

新一轮的顶层设计为新型城镇化发展指明了方向。出台的《国家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2014-2020年)》,明确了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具体目标、实施路径和保障措施,为突破相关体制机制束缚,确保新型城镇化规范有序推进提供了有力保障。我国目前新常态下经济增长的基本特征是由高速向中高速转换,城镇化的增长速度也更切合实际。“换挡”不是“失速”。提升城镇化质量,不必再将追求过高的城镇化速度作为一项重要的考核指标。如内蒙古西部地区的巴彦淖尔市从内部因素看,有很多加快经济发展的内部支撑条件:一是区位相对优越,承接蒙古国资源,处于“呼包鄂”经济带边缘和产业富集区,有利于接受辐射,借势发展。二是农牧业发展条件优越,水资源充足。处于自流灌区河套平原,虽经济总量小,支柱性企业不多,但这意味着拥有的发展潜力和空间更大。对于一些产业的发展,完全可以绕过“粗放期”,直接进入“集约期”。三是经济新常态下,产业发展应与农村城镇化相结合。产业发展是农村城镇化的基础和直接动因,农村城镇化则为产业发展提供空间载体和依托。

三、强化金融支持,引领经济发展的新常态

经济是金融的基础,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新常态下金融业应深化改革,引领经济,服务实体经济的发展。内蒙古巴彦淖尔市金融业也在配合国家发展战略向旗县倾斜配置资源。2003年国务院颁布了《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以此为标志,我国城乡金融进入深化改革阶段,并开始组建以服务三农为主业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如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大多数乡实现了金融服务网点的全覆盖,各乡新布设了多台ATM机、POS机等,多层次的县域金融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各村金融基础设施日益完善。

当前县域金融存在的诸多问题折射出我国县域经济发展自身的问题。如金融机构支农支县的体制机制不健全、县域三农金融风险大、信贷结构不平衡等。但如能够激发潜在的需求并拉动供给,就会成为新的增长点。县域金融也只有在支持县域经济转型发展的过程中才能深化升级。新常态下应着眼于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稳步培育发展村镇银行的要求,加大村镇银行县(市、旗)全覆盖工作的推进力度。应丰富农村金融服务主体,大力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深入推进农村金融机构体制机制改革。并应力争推进法治建设,加大财政支持。

四、抓住“一带一路”战略构想带来的发展契机,进一步激发域内发展活力

随着“一带一路”伟大构想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提出,“一带一路”、区域合作方向下西部地区迎来发展契机,内蒙古被国家纳入“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范围,2014年对蒙古国访问时强调了“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同蒙方的草原之路倡议相契合,为内蒙古加快推进“向北开放”提供了舞台。内蒙古西部各旗县要充分利用好各种有利条件,大力推动县域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杨荫凯.经济发展发展新常态下的城镇化道路[J].中国经营报,2015,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