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8 09:20:36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智能合同管理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词】 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多元智能;课程评价
当前,高等职业教育正在由单纯的数量扩张向内涵建设方向转变,教学质量是否能真正得到提高日益成为高职教育的核心和焦点,课程评价的方式也因高职教育观念的革新而改变。从全国范围来看,许多职业院校都在积极地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以适应当前形势的发展与社会的需求。课程评价是教育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支持和保证课程建设,推进课程改革的重要手段,是改革成效的科学评价方法。
根据麦可思研究院的调查数据可知,高职类工程造价专业是目前我国就业率排名靠前的热门专业。随着工程管理理论的不断创新与发展,这就要求工程造价专业的相关课程体系建设需进一步吸纳、充实、完善和提高。因此工程造价专业课程改革形势紧迫,而相应的工程造价专业课程评价体系构建研究也势在必行。
一、多元智能观的评价理论
美国心理发展学家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于1983年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他认为人的智能大体可分成九种智力:自我反省智能;言语―语言智能;视觉―空间关系智能;逻辑―数理智能;音乐―节奏智能;身体―运动智能;存在智能;自然观察智能;人际交往智能。九种智力的不同组合使得每一个人智力都有不同的表现方式。多元智能理论在许多西方国家教育改革的理论和实践中产生了广泛而积极的影响。根据多元智能观的评价理论,可以得到如下启示:
启示一:构建多元观评价体系。在构建适合我国职业教育要求的课程评价体系时,应强调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方式、评价内容的多样化。
启示二:实现情景化的评价原则。传统的测试可以了解学生在校学习的成绩好坏,但却很难预测和评估学生在学校外的表现。邀请企业技术骨干、行业专家与教师共同参与对学生的评价,实现真实职业环境中多元化评价的有效结合。
启示三:搭建过程化的评价方式。评价应跟随被评价者学习的全过程,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考核其学习过程中的各个方面。
二、多元智能理论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开展课程评价改革,只是冰山一角。课程评价的内容要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不仅评价课程活动的结果,也需要评价课程活动的过程。所以,下一步需要深度挖掘多元智能理论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课程过程评价因课程性质的不同进行调整,以交通学院《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课程为例,这是工程造价专业(公路方向)最为重要的专业技能课之一,基于多元智能观的启示,可制定出有关的职业能力的课程评价内容标准,见表1所示。
表1 《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课程职业能力评价内容标准
评价内容 职业能力课程评价标准
基本知识 按教学大纲要求了解和掌握与招投标、合同管理相关的基本概念,熟悉公路工程招投标和合同管理过程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
评价内容 职业能力课程评价标准
基本职业技能 具备造价员工作岗位能力;通过考试能获得造价员资格证书。
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能对新问题和新知识进行全面分析、比较、综合,能较科学的概括知识点;具备较强独立工作的能力,具备分析和处理工作中发生的各种问题的能力。
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 能熟练操作招投标软件,能高效的获取、分析、运用信息和知识。
学习迁移能力 能结合知识,灵活运用,进行创造性思维,通过公路项目能对房建等项目触类旁通。
创新能力 具备较强的开拓意识,能提出问题和独特见解,积极参与方案设计,对教学提出意见和建议。
团结协作沟通能力 善于沟通、小组活动中团结协作、互帮互助。
应用能力 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能对简单项目进行投标文件编制和工程项目合同管理工作,能熟练进行软件操作。
通过表1可知,《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课程标准中包含了多元智能理论中的多种智能,事实上根据课程性质不同,每门课程可以评价不同的智能形式。同样以《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课程为例,运用多元智能理论进行了课程情境化设计,选取一个教学单元为例进行说明,以表2为例。
表2 《模拟开标》课程情境化评价
评价内容 课程设计
设置情境 以小组为单位,指导教师提供需要材料,共同完成模拟开标工作任务。
情
境
化
评
价 人际智能 小组成员分工,讨论如何完成任务。
自然观察能力 教师播放视频资料,学生观察、记录开标过程。
语言智能
逻辑-数学能力 小组派代表语言描述开标过程,说出开标时各单位需要完成的工作任务。
空间智能
身体运动智能 各小组合作模拟开标过程。
语言智能
逻辑-数学能力 小组讨论开标过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派代表语言描述开标中各单位注意事项。
自我认知智能 小组成员课下自己总结本次课重点内容。
不同的教学单位,可以设计不同的情境化评价。课程评价不仅局限于学生知识、技能、智力和能力等,同时还需要评价学生情感、人格等非工作因素的发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传统的课程评价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时代的要求,科学系统的课程评价是关乎高职院校发展方向和确保学生职业能力提高的重要保障。高职工程造价专业课程借鉴多元智能观的评价理论,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评价体系,新的课程评价体系有助于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自身学习情况,有助于教师更好地了解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 霍华德・加德纳.多元智能[M].新华出版社,1990.
[2] 霍华德・加德纳.多元智能新视野[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3] 吴志宏等.多元智能理论方法与实践[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4] 徐国庆.高职项目课程的理论基础与设计[J].江苏高教,2006(6)137-140.
[5] 张向阳.理实一体化教学和项目化教学体会[J].职业技术,2009(111)44-45.
关键词:建筑;智能化工程;总承包管理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一、建筑智能化工程概述
建筑的智能化,是计算机技术融入建筑的产物,在智能建筑中,由于受高科技的影响,建筑物中的照明、电力、空调等都被打上了智能的标签,它们可以实现自动化的控制和管理。在建筑物种各项高科技的运用,是科技,建筑、通信等的完美结合,能极大程度的方便人们的生活,一定程度上也节约了资源,这样有利于建筑的发展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标准。目前国外的智能建筑与我国的定义并不相同,在我国,智能建筑的定义中集成的方法是用较多,是在建筑中将多种技术结合形成的,而国外的智能建筑则因为文化科技水平发展的不同,有新的定义。我国的科技近些年来取得了很大的发展,计算机技术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现代通信技术、控制技术、办公的自动化等都为智能建筑的发展提供了帮助,也为其智能性增加了内容。
目前我国的建筑智能化工程管理大致分为以下几种模式:
1.工程总承包模式,这种模式指的是建筑的所有建设内容由承包商负责,承包商做好工程的管理工作和验收工作,对总的工程负责。
2.工程总承包安装分包模式,这种模式比总承包要复杂一点,在总承包负责的基础上,专业的技术问题由专业的承包公司进行,采用这种办法对智能建筑的性能有很好的保证,利于工程的实施和验收,但对系统的调试等要进行双重手续,比较麻烦。
3.工程总包管理分包实施模式,总分的模式将整个建筑分成了很多的小块,不同功能的公司承担其中的一小块,总承包对整体的质量等负责,子系统只需要做好自己分内的工作。这种模式使整体的施工比较混乱,不利于进行有效的管理。
4.全分包实施模式,全分包的模式是按照个人意愿进行的,业主对自己的住宅区域进行负责即可,整个工程的管理与此无关。这种模式使用在规模较小的单位,一旦规模较大就无法进行有效的管理。
这四种模式是目前国内的智能建筑施工采取的模式,在这其中,效果最好的当属总承包模式。总承包模式进行的过程中,能对整个工程进行全局的控制,保证施工有序的进行,一旦出现问题可以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再加上智能建筑是我国的新兴产业,技术还不是很成熟,其发展的过程还很漫长,分支越多越难以管理。
二、建筑智能化工程总承包施工前管理
1.一般来说资源管理包括对人力和财力两方面的管理。人才是每个企业都需要的软件资源,因此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要做好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项目人力资源管理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项目组织人力资源外在因素即数量方面的管理,根据项目目标的要求,进行适当的人力资源调配,另一方面是对项目组织人力资源内在因素即心理和行为等素质的方面的管理,通过对人力资源的载体即人的思想、心理和行为的协调和控制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做到人尽其才。对公共资源也要做好管理,这样在施工中才能养成良好的习惯,节约建设成本。做好这两方面资源的管理是工程能够进行的前提。
2.要做好总承包管理中的合同管理,一般来说,承包工程的进行就是按照合同来执行的,同和的各项条款对工程有很大的影响,这就要求在施工中我们要做好工程的合同管理。智能建筑的施工牵扯到多家的协议,每项协议都有不同的规定和内容,在施工中我们要按照具体合理的规定进行施工管理,按照合同规定的进行智能建筑的施工内容。在此过程中,我们要协调好多个厂家的关系,保持整个施工的和谐发展,确保各个厂家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促进,明确彼此的义务关系,这样可以保证智能建筑的顺利施工。对合同进行管理首先要熟悉合同的内容,然后跟施工的具体情况进行比较,保证智能施工的顺利实现。利用合同中的条款对施工的进度,工程的质量进行相应的约束,在一定程度上对工程的质量等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合同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工程变更、工程延期、费用索赔、争端与仲裁、违约、工程分包、保险等。
三、建筑智能化工程总承包施工中管理
1.做好建筑智能化工程的总承包管理中的成本管理。建筑智能化工程的总承包管理中的成本是衡量工程项目经济效益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因此,在智能工程的建设中,成本管理是其根本。最好整个工程的成本预算,在施工全过程对成本进行控制,这样能一定程度上减少施工中的资源浪费现象,对成本的预算使总承包单位将资金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
2.做好建筑智能化工程的总承包管理中的进度管理。在工程进行过程中如果工程进度符合承包合同要求,建设速度既快又科学,则有利于承包人降低工程成本,并保证工程质量,也给承包人带来好的工程信誉;反之,工程进度拖延或匆忙赶工,都会使承包人的工程费用增大,垫付周转的资金利息增加,给承包人造成亏损,并且拖延竣工期限,也给发包人带来工程管理费用的增加,以及项目延期投入使用的经济损失等。由此可见,在施工的过程中,要做好工程的进度管理,根据工程的进度安排合适的施工资源等,可以保证施工现场的井然有序,不会出现不可控的混乱。
3.做好建筑智能化工程的总承包管理中的质量管理。工程的质量始终是人们最关心的问题,因此要做好对工程质量的管理。由于施工工序繁多,很多施工人员对上一道工序的施工情况并不是很清楚,这样就容易出现问题,因此要做好工序的交接工作,这是保证质量的前提;其次,在工程中要做好对材料的管理,原材料的质量对整个工程的质量有很大的影响,因此要做好对材料的管理;再次,要树立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只有坚持以质量为主,工程的质量才能得到保证。
四、建筑智能化工程总承包竣工管理
1.要根据相关的文件对建设的工程进行验收项目验收的主要内容如下:1.产品质量检查项目验收所涉及的产品应包括建筑智能化工程各智能化系统中使用的材料、硬件设备、软件产品和工程中应用的各种系统接口。进行产品的质量检查时,要根据相关的质量要求的文件,对产品的功能等继续拧仔细检查,并出具相应的检测报告等。
2.建筑智能化工程项目竣工结算、交接和收尾
工程进入结算阶段,就表示整个工程要完工了,在这个阶段,承包单位要车队整个工程进行最后的管理。认真的对施工中的各项资料整理记录,保证检查的时候有依据可循,要跟未来接受工程的单位做好交接工作,保证新来单位对工程的整体情况了解清楚,以便做好收尾工作。
综上所述,总承包的管理贯穿在施工的所有过程中,只有做好工程管理,才能保证工程的质量,才能保证总承包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关键词】机电安装工程;质量管理,技术管理;问题;对策
引言
建筑机电工程是一项很全面的建设项目,它的安装涉及到给排水工程、电气工程、通风空调工程、智能化工程、消防工程、电梯工程等多个方面。对于整个建筑工程项目来说,其安全运行、能耗节约以及投入使用后其功能的发挥会对其整体经济效益和安全效益产生重要的影响。目前,在建筑机电安装工程施工过程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及不足,需要不断地解决与改善。
1 机电安装工程施工管理中常见问题分析
1.1管理意识不够和观念落后
管理意识缺乏,管理水平低下是影响机电安装工程施工管理的主要因素之一。一是多数管理者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对施工管理没有全面的把握,管理意识淡薄,造成机电安装工程施工管理不科学、不合理、不到位,这直接影响了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利于工程的建设;二是我国的工程管理理念没有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不能适应信息技术及数字化技术的全面发展,造成我国工程的管理理念还比较传统,这种管理模式阻碍了信息获取的及时性与准确性,间接导致信息获取渠道与方式狭窄,影响信息处理与合理分类的时效性,不能满足市场的实际需求。
1.2 施工合同管理不规范和工程设计不科学
首先,很多企业的合同管理人员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了解不充分,在思想上也没有足够的认识,从而导致对工程项目合同的拟订和管理不严格、不合理。其次,工程设计是影响工程造价的直接原因。工程设计不科学会直接导致设备和材料的选择与实际需要不符,设备参数、选型过大过小,或安装的工程量增加,从而影响整个工程的总体造价和机电安 装的质量。有些设计人员往往太看重自身的小利益,为了自身利益给用户推荐指定的施工单位,甚至有些工程的设计方案图纸还没有经过严格的论证和会审就用于施工,这样会增加工程费用,影响工程工期、安装质量等。
1.3 施工技术差,安装不规范
由于施工人员本身的施工技术不高,再加上工程施工管理中造价管理的不到位,造成很多施工单位片面追求利益的最大化而不考虑以上问题可能带来的后果,提高工程造价违规签订施工合同。同时,有些施工单位在机电工程项目安装的实施过程中,为了追求某种不正当的利益,蓄意购买价格高昂但是质量不能满足工程需要的材料,不仅提高了机电工程的造价,同时给工程质量埋下许多安全隐患。
2 机电安装工程施工管理的对策
2.1 电气工程安装施工管理
电气工程是建筑安装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它既涉及到建筑的高压系统、变电系统、低压电力分配系统和后备供电系统,还涉及到各专业如通风空调、给排水、智能化、消防、 电梯工程等多个方面合理供配电,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系统工程。对于电气工程安装的施工来说,准备工作必不可少,所需要准备的材料为:施工机械、施工材料设备、场地、施工图纸等,另外还需要准备劳动力。当一切材料准备妥当后,就要在土建中的底板、结构施工时进行各种预埋、预留工作,例如,对桥架穿越楼板、线槽、剪力墙处的孔洞进行预埋。为了避免以后其他施工中打孔损坏管线,要在浅表预埋电线管的楼板处留下重墨。前期充分的准备很关键,它是施工顺利完成的保证。墙壁内的电气管线在砌体之后其线盒的位置和尺寸不能够再进行修正,因此,在进行墙壁砌体之前,必须做好终端线盒的定位工作,做到一次定位准确。防线支架制安要在架桥、线槽、线管的安装之前进行。线管支架的位置可以直接设定在墙上或楼板上,但是需要给线槽安装角铁支架,还要安装专用支架给母线和桥架。
在实际安装中应该注意的事项有:电气管线排列整齐、管卡固定点均匀、支架固定、线管弯曲半径在管半径的6倍以上、电缆管的弯曲半径则要在管外半径的10倍及以上。另外,还需要注意的是锉光滑管口边缘、管要打成喇叭形。电缆井内的敷设线路要做好防火分隔处理,预埋线管的接口要连续且要接牢。电气安装施工阶段是整个电气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其形成阶段。
2.2 智能化系统安装施工管理
实际安装时,要依据建筑物的具体需求选择相应的智能化系统,对于那些基本的、有很高普及程度的智能化系统,每一个建筑物都必须安装。建筑智能化工程包括通信网络、办公自动化、建筑设备监控、火灾报警和消防联动、安全防范、综合布线、智能化集成和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工程。建筑智能化工程的施工应先确定产品的标准、协议,然后针对智能化产品工程进行深化设计,确定智能化系统界面的划分,施工中对产品质量的检查。按验收标准进行施工安装。首先是智能化系统的深化应具有开放结构,协议和接口都应标准化。其次施工前应做好工序的交接工作,做好与建筑结构、建筑装饰装修、建筑给排水、建筑电气、采暖、通风与空调和电梯等分部工程的接口确认。
2.3 对施工合同、施工材料进行严格的管理
施工合同是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之间订立的协议,协议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明确相互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只有合同得到了妥善的管理,施工企业才能够顺利达到预期的目标。制订合同要科学、合理,既要遵照客户的要求,又要考虑到自身的实际情况,还要对工程的实物量进行严谨的核实。为了做到妥善地管理合同,需要做到以下几点:制订合理的合同管理制度,建立完善的合同管理系统;把合同管理工作交给具备相应知识水平的人员来负责;对合约的要求要认真跟踪、切实履行。作为整个工程的物质基础,施工材料的管理工作也十分重要。施工材料的管理是否科学、合理、有序会直接影响到施工的顺利进行。时代的发展使人们对自己居住和生活的环境有了新的认识和新的要求,因此,在建筑材料的选用上也有了新的标准,建筑材料只具备实用和耐久性能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符合环保理念,迎合可持续发展的时代主题。
2.4 加强施工人员管理
机电工程安装工程具有产品单一、变化较大、技术要求高、工种工序多、关键技术难度大等特殊特点,不同的工作需要不同安装程序,因此,机电工程施工人员必须进行专业的技术培训,取得相关专业领域的上岗资格证,例如,特种作业上岗操作证,持证上岗,确保机电安装工程的施工质量。机电工程施工管理中的人员资质一般是指针对技术复杂、有一定施工难度、精度要求高的工序或操作,应当由技术熟练、经验丰富的工人来完成;对可能造成施工人员人身伤害的现场作业,必须是具有从业资格证书的专业人员操作完成。此外,还要制定严格的培训计划,开展施工人员的定期培训,随时关注国内外先进技术,实时更新培训内容,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
3 结束语
总之,机电安装工程作为施工管理中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机电工程施工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管理的合理化不仅可以促使整个施工过程能够有效的进行下去,而且与各专业之间的配合能够实现施工过程的全面监督,对一些变化做出合理而有效的处理,只有这样才可以确保整个机电安装工程质量和进度。
【参考文献】
关键词:施工企业合同管理现状
1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建筑市场逐步走向规范与完善。2004年11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WTO满3周年了,这意味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的3年保护过渡期结束,2004年12月11日起建筑市场全面对外开放,中资、外资企业都将享受“国民待遇”。全球经济一体化是世界经济发展不可逆转的趋势,逐步对我国国民经济主要支柱的建筑业产生了重大影响,给国内建筑施工企业带来了较大的冲击,另外,市场经济的一个主要特征就是它的法律强制性,因此在建筑领域逐渐出台了《合同法》、《招投标法》、《建筑法》等以合同为主要内容的法律。合同是联系各合同主体的纽带,任何一方违反合同,必然要受法律的制裁,从建筑市场总体情况来看,目前建筑市场竞争激烈,建筑企业利润减少,合同的风险加大。只有重视合同,重视合同管理,才能有效的降低工程风险,增加企业利润。
2施工企业合同管理的现状
我国加入WTO后,施工企业与国际交往逐渐频繁,到国外承包的工程及在国内承包的国际投资项目也越来越多。严格的合同管理是这些国际工程的惯例,一般都严格使用FIDIC合同条件。
就目前国内施工企业合同管理的现状而言,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缺乏完全法制化的社会环境。建筑和合同法律体系不够完善,部分法律条文不够严谨,有空子可钻。另外,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仍然存在。
(2)缺乏规范化的市场环境。业主利用买方市场的优势地位,提出苛刻的合同条件,施工单位为了生存不得不接受。业主在履行合同过程中随意性太强,存在不按合同、不按规则和惯例办事的现象。
(3)施工企业的合同法律意识和合同管理水平跟不上形势的发展。一般来说,施工企业管理层对投标、签约工作还比较重视,但合同履行过程中的监督、检查、统计、考核、奖惩还缺乏有效的措施和方法。
(4)合同管理人才缺乏,对合同管理人才培养不够重视。我国的合同管理起步较晚,合同管理人才缺乏。另外,由于外部环境不规范的因素太多,企业内部还没有形成重合同的意识和重视合同管理人才培养的环境。
在建筑市场上,不慎签订的一个合同就有可能给企业造成重大损失甚至面临破产的窘境,因此,施工企业必须加强合同管理,以提高企业的生存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3加强合同管理的几点建议
3.1树立合同观念,加强合同意识
企业要对管理人员加强法制教育,特别是企业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合同管理人员,不但要学习《建筑法》,更要学习《招标投标法》、《合同法》,使他们在工程项目管理中处处以合同为依据,以合同管理为中心,只有这样,才能按合同办事,才能拿起法律的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在国际工程中,合同管理更是项目管理的核心,尤其对承包商来讲,可以说其合同管理直接关系到项目实施是否顺利,自身的利益能否得到保护。
3.2设立合同管理机构、培养合同管理人才
一个合理的合同管理机构,以及对合同管理部门的权责及与其它职能部门之间的界面的合理界定,是合同管理成功与否的关键;合同管理人才,需要素质高、学习能力强、知识面广、责任心强,需进行在职培训,组织专题学习和讨论,学习的内容有《合同法》、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最高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等;建立有效交流渠道,以达到互相促进、互补不足的目的,明确合同管理人员的责权利,建立完善岗位竞争机制和奖惩机制,以机制促进人,
3.3建立和完善企业的合同管理体系及合同管理制度
施工企业就合同管理全过程的每个环节建立和健全具体的可操作制度没,这些环节应包括:介绍信的开具、信息的跟踪、合同的草拟、洽谈、评审、用印、交底、责任分解、履约跟踪、变更、索赔、违约、解除、终止等。使合同管理有章可循,规范合同签订程序,减少失误。
3.4建立合同管理信息系统
信息是合同管理的窗口。为了能及时掌握合同的实施情况,合同文件、变更记录、补充协议、会议纪要、各方的来往函件等文件要及时传递给合同管理人员,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合同管理应建立在信息管理的基础上,施工企业要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进行合同管理,可以建立局域网,信息网站等。
4总结
合同管理是一项高智能的工作,是一个复杂的体系,是项目管理的核心。面对我国建筑领域市场化的推进以及我国建筑业国际化的趋势,没有有效的合同管理,就不能实行有效的工程项目管理,就不能顺利的完成工程预期目标,施工企业必须加强合同意识,只有合同管理规范化,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金芳,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施工企业的策略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05.
[2]韩风光,中小施工企业合同管理研究[J].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关键词:企业 合同管理 信息化
合同早在古罗马时代就受到了法学家的关注,在当代对企业也至关重要。合同是企业对外开展业务的主要依据凭证,无处不在,合同管理水平是企业综合管理水准的集中体现。[1]合同管理不是简单的要約、承诺,而且是全方位、全过程的动态管理,合同行为贯穿了企业管理活动的始终,如何管好合同,经常是困扰管理者的难题。
1.现状
国内企业长期采用手工操作方式,涉及部门多、信息分散,存在管理不规范、效率低下、成本高、信息汇总与进度控制困难、风险提示缺乏等诸多问题。企业近年来非常重视信息技术应用,2006年中石油实施合同管理系统,2011年中石化推行CMIS系统。企业在信息技术应用方面情况多样,水平参差不齐,部分企业仅使用通用办公软件或单机版合同管理软件。在信息化程度较高的企业中,成熟的专用软件、针对性强的定制软件或ERP系统合同集成管理方案,都是信息管理专家的挚爱。在信息技术应用范围上,有些企业只是部分管理领域局部使用,甚至还存在手工与网络同时运行的现象。应用水平较高的则处于全面实施阶段,部分企业已取得了丰厚的管理效益。
2.主要优势与作用
2.1促进企业合同管理规范化、系统化。它改变了仅由业务部门分管合同的现状,能够优化工作流程,健全管理体制,合同管理真正意义上成为一个整体。合同管理部门能够全面处理合同事务,解决了信息分散、进度控制难、管理不规范等难题,合同业务流程相对固化,保障了管理制度的全面落实与执行。
2.2为企业节約管理成本,创造经济效益。第一,消除了空间距离,大副减少业务人员的异地往来,降低了差旅费等相关支出。据资料表明,中石油长庆油田在实施合同管理系统以后,每年差旅费节約额就在百万元以上。第二,将管理人员从繁杂的手工劳动中解放出来,节約了人力成本,减少了资源投入。第三,通过信息数据共享,实现数据集成,避免了不必要的重复劳动与投入。
2.3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与工作效率。第一,为企业提供强有力的信息数据支持,全面促进企业营销、采购、制造、财务等领域管理水平的提升。第二,合同可在线申报、浏览、检索、审查审批,足不出户就可完成合同业务。第三,强大的商务智能报表与电子档案对管理层掌握合同全局、业务人员履行合同、统计人员查询统计都颇有助益。第四,实现网上动态监控管理,审计监察等企业管理部门可对合同随时抽审。
2.4提高企业法律监督与风险防控能力。通过应用信息化技术,健全防控机制,深化法律管理,堵塞管理漏洞,一定程度上预防合同腐败行为的发生。通过合同数据共享与集成,能够动态监管企业合同活动,规范交易行为,有效防控合同风险。
3.主要缺点与发展瓶颈
3.1主要缺点:第一,对内容较多且无电子版的纸质合同,存在扫描时间长、申报上传效率低的缺憾。第二,部分承办人习惯传统手工模式,网络审批不如纸质合同看起来更直观。第三,存在网络故障、网络入侵、数据毁损、系统配置和使用不当等风险因素。
3.2发展瓶颈:第一,市场主体在经济活动中总是有意无意在创设新的交易方式,信息系统应用程序的相对固定性与市场交易的灵活性存在着矛盾与冲突。第二,合同管理信息技术的应用是受企业现行管理理念指导,并与其它信息系统相关联,要受到企业整体管理水平与信息化整体发展程度的制約。
4.发展趋势与管理措施
4.1发展趋势:第一,采用信息化管理合同是大势所趋,未来将会有更多的企业全面应用信息技术。没有管理信息化,就没有企业现代化,第二,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新的信息技术将不断涌现。通过与其他信息系统有效融合,合同管理信息系统功能将更强大,作用将更显著。第三,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增长,合同的介质将不仅是口头、书面、数据电文,还可能会有新的形式出现,合同管理信息技术使企业更易满足电子交易的需求。第四,通过信息技术将挖掘出合同中蕴含的更多价值,使合同管理从事务性工作层次上升到战略性管理高度。
4.2管理措施:第一,企业要不断学习国际先进的经营理念与管理方法,健全完善管理机制,通过狠抓管理出效益。第二,要提高应用水平,将系统效用最大化。目前大部分企业所关注的是合同信息系统的基本模块,合同风险提示、合同履行监督、合同相关法律法规、合同知识交流和共享等模块尚未得到企业的重视,而这些恰恰是最有价值的部分。[2]第三,要加强后续开发,不断增强信息系统的兼容性与适用性。第四,要加强信息安全建设,控制应用风险,保证信息管理稳固有效。
严格合同管理是国际惯例,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化,我国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要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在国际市场上分一杯羹,没有高水平的合同管理寸步难行。面对市场竞争的刀光剑影,企业需要持续提升合同管理水平,增强软实力,以管理信息化助力企业发展。
参考文献:
[1]《合同管理规范高效操作规程》李杰利著,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4年版,P26
[2]《企业合同管理操作实务:来自中国百家大型企业合同管理实践的启示》陈丽洁、叶小忠著,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P173
关键词:数据流图概念模型物理模型合同管理系统
一、系统需求分析
合同管理软件一般包括合同起草、合同审批、文本管理、履约监督、结算安排、智能提醒合同收付款、项目管理、合同结款情况统计分析、报表输出和决策支持等功能模块。针对某企业对合同管理的具体需求,将本系统的主要功能归纳如下:
1.基础设置模块:包括合同类型、合同性质、合同分组的设置、审批流的设置和用户管理等几部分,实现对合同文件的基础信息的设置和管理。
2.管理模块:包括对待审批的合同的添加和已审批的合同的归档管理。
3.审批模块:实现对合同的审批操作。
4.查询模块:实现对合同的审批情况和归档情况以及付款、实施情况进行综合查询。
5.审核模块:实现部门负责人对合同进行审核。
二、数据库设计
1.数据流图。数据流图主要是用来说明数据流的一个流向,是数据在系统内的传输途径,数据流图从数据传递和加工的角度,以图形的方式刻画数据流从输入到输出的变换过程。数据流图的基本元素包括数据流、加工、数据存取文件、输入数据的源点和输出数据的汇点4类。
根据系统初步需求,管理人员、经办人、部门负责人、财务部、主管领导等都会产生数据,通过使用本系统得到所需的查询统计结果。因此管理人员、经办人、部门负责人、财务部、主管领导等是数据输入的源点和数据输出的汇点。系统中需要存储各类用户信息、合同基本信息等,因此用户信息、合同基本信息等是数据存储文件,根据以上分析结果,合同管理系统的数据流图如图1。
2.数据字典。
三、基于PowerDesigner 得出物理数据模型
PowerDesigner是Sybase公司著名的产品,是DBA和软件架构师设计的利器,它提供了一个完整的建模解决方案。用PowerDesigner数据建模是一种很好的软件工程实践,它能够帮助设计人员在正式编写程序代码之前规划数据需求,不仅加速了开发的过程,也向最终用户提供了管理和访问项目信息的一个有效结构。
CDM(ConceptualDataModel)概念数据模型是传统数据库分析工具E-R图的取代建模工具,广泛应用于企业级开发中。物理数据模型PDM(Physical Data Model)是根据以上概念数据模型生成的,它指定了具体DBMS的实现方式,通过它构建的数据库能充分发挥每种DBMS自身的特性。这里将指定MS SQL Server 2005为目标数据库。
在PowerDesigner中,根据概念模型CDM生成物理模型PDM。在菜单栏中“工具—创建物理数据模型”,DBMS更改为:Microsoft SQL 2005。得到PDM如图2所示:
四、生成数据库中的数据表
PowerDesigner可根据所选的数据库模型生成SQL命令或直接修改数据库模式,它适合于多种不同的数据库类型, 例如MySQL 、 Oracle 、 DB2 、 SQLServer 、 Sybase等。运用PowerDesigner可以直接在数据库中建立数据表、触发器、规则等,还可以利用建模工具通过ODBC直接完成对数据库的建立与修改,数据库改动还允许以增量方式进行(例如,Alter命令或创建命令,以及对特定表的更新命令),这对建立数据库及维护数据库都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1.基于PowerDesigner得出测试数据生成脚本。根据物理模型PDM生成脚本,在菜单栏“数据库—生成数据库”,即可得到所需的.sql文件。
2.在SQL Server2005中执行脚本形成数据库中的数据表。在SQL Server2005中导入脚本文件生成数据表中的数据。
五、结束语
使用PowerDesigner这个数据库建模软件,学习简单、使用方便、设计过程思路清晰、准确率高。这种从用户的需求分析到数据库中生成数据表,可利用现在流行的开发软件进行编写系统,是一个很科学和简单的过程,从而使编写的系统更加符合科学的理念和用户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黄俊南,李小丽,蒋绵绵.运用建模技术对制造业售后管理信息系统架构的设计与实现.计算机与现代化,2012
关键词:建设工程;合同种类;合同管理;管理措施;探讨
0引言
自从19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以下简称《合同法》)以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颁布实施以来,对规范、完善我国建筑市场,与国际建筑市场接轨,加强建筑工程执法力度,确保建设工程的质量控制、投资控制、进度控制“三控”目标的实现,提高合同履约率,维护合同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行业发展诸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建设工程合同管理也存在一些问题,诸如合同订立人对有关法律和法规不清,合同无台帐,无专人管理等。建设工程合同管理,是针对工程建设活动中发生的各种合同,从合同条件的拟订、协商、制定、履行、索赔等情况的检查和分析着手进行的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的管理工作。通过实行对合同的正确管理,实现对建筑工程质量、投资、进度的预控目标,以法公正地维护合同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1建设工程合同管理的重要性及其意义
建设工程合同管理,是市场经济和工程建设管理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在工程项目的建筑过程中,其主体的行为必定会形成各个方面的社会关系,诸如政府建筑管理机关、项目法人单位(业主)、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材料设备供应商等。其中除了政府管理机关是依据法律、法规对工程建设主体行使行政监督管理外,其他各方面社会关系却是通过“合同”这一契约关系来完成的。工程建设活动的质量、投资和进度都是在合同管理的调整、保护和制约下进行的。建设工程合同管理的特点是涉及面广、综合性强,其重要性和意义表现在: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依法办事和鼓励自由竞争,合同管理就是法制(合同法、建筑法等等)管理。
2)现代企业自身发展要求。现代企业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科学管理,建筑工程合同中的施工合同是业主与建筑施工企业进行工程发包和承包的重要法律形式,是工程施工、监理和验收的重要法律依据,是建筑施工企业走向市场的桥梁和纽带,合同的内容也直接关系双方的根本利益。
3)强化合同管理,提高履约率。
4)合同管理对开拓国际市场,尽快与国际接轨,也有十分重要意义。我国已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WTO,引用国际通用条款或FIDIC土木工程合同条款,规范合同当事人自觉按合同办事,对开拓和开放工程建设市场,发展建筑业,为国家创汇和节约建设资金,全面提高工程建设和管理水平具有重要和现实的意义。2建设工程合同的种类一个工程项目从立项到投入使用,特别是大中型项目,需要经历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鉴订的合同可能有很多,但主要有以下几种:
1)建筑工程勘察设计合同:项目法人(业主,发包人)与勘察人、设计人(承包人)为完成一定的勘察、设计任务,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的协议。主要内容包括提交有关基础资料和勘察设计文件(包括概预算)的日期和质量要求、费用及其他协作条件等条款。《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国务院293号令)、《建设工程勘察和设计单位资质管理规定》(1997年12月23日建设部)、《建设工程勘察质量管理办法》(建设[2000]167号)、《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市场管理规定》(建设部65号令)等是此合同的签订依据。
2)建设工程委托监理合同:业主聘请监理单位代其对建设工程项目进行监督管理,明确双方权利、义务、责任的协议,该协议称为建设工程委托监理合同简称监理合同。其主要内容包括监理对象,双方权利、义务、责任、酬金、违约责任和争议解决方式,其主要特征是高智能的技术。《工程建设监理规定》(建监[1995]737号)、《工程建设监理单位资质管理试行办法》(建设部令第16号)、《关于工程建设监理费有关规定的通知》(国家物价局,建设部(92)价费字479号)等为监理合同的主要法律依据。
3)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是承包人进行工程建设施工,发包人支付价款的合同。合同的主要内容包括工程范围、建设工期、开工与竣工时间、工程质量标准、工程造价、技术资料交付时间、材料设备供应、质量保修范围和保证期、双方互相协作条款等。其主要法律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国务院279号令)、《建筑工程施工许可管理办法》(建设部71号令)、《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建设部48号令)、《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竣工验收暂行规定》(建建[2000]142号)、《房屋建筑工程质量维修办法》(建设部80号令)等。结合我国具体情况和FIDIC(国际咨询工程师联合会)土木工程施工合同条件,国家建设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2000年)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文本》是各类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管理和设备安装的合同样本。
4)建设工程物资采购合同:建设工程物资采购合同是具有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为实现建设工程物资买卖,设立、变更、终止相互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一般分为材料采购合同和设备采购合同。其主要内容包括双方当事人的详情、合同价款、技术标准和质量标准、采购数量和计量方法、包装方式、付款方式和办法、交货期限、违约责任及其他条款等。其法律依据有《建筑法》、《招标投标法》、《工程建设项目招标范围和规模标准规定》(国家计委3号令)和地方法规等。
5)其他合同:加工承揽合同、技术合同、租赁合同等在《合同法》中均有所涉及,他们在建筑工程中应
用较少,这里就不在赘述。
3建设工程合同管理的内容
1)建立合同管理体系及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合同管理档案。
2)合同订立前的管理。采取认真、严格的态度,做好市场预测、资信调查和订立应具备的相应条件调查等合同订立前的准备工作。
3)合同订立中的管理。订立合同是一种法律行为,双方应当认真凭实据严肃拟定合同条款,做到合同合法、公平、全面、明确、有效。
4)合同履行中的管理。认真分析和跟踪管理合同执行情况,及时处理有关工程索赔事宜和合同纠纷事宜。
4加强合同管理的措施
1)普及建筑法规及合同法教育,培训合同管理人才。通过学习有关的法律法规,使合同当事人能知法、用法,能公正、公平、公开、独立地工作,做好建设工程合同管理工作。
2)设立专门合同管理机构和配备合同管理人员。地方政府应设立专门合同管理机构和配备合同管理人员,对建设工程合同实施登记、审查等监督管理;项目业主、建筑企业内部设立专门合同管理机构和配备合同管理人员,建立和健全有关规章制度。建立合同台帐,并进行统计、检查。
3)积极推行合同示范文本制度。积极推行合同示范文本制度,一方面有助于当事人了解、掌握有关法律法规,有助于合同签定的合法、公平、全面、明确、有效;另一方面,便于政府合同管理机关的监督管理,也有利于仲裁机构或人民法院对合同纠纷的裁决。
4)实现建设合同的计算机管理。建立以微机数据库系统为基础的合同管理,便于对信息资料的收集、整理、存储、处理、分析和使用。
5)推行“重信誉、守合同”评比活动,使大家关心合同管理,增强大家自觉履行合同意识。
6)借鉴和运用国外先进经验和通用规范。借鉴国外运行的合同管理经验,如国际咨询工程师联合会
编制的《FIDIC土木工程施工合同条件》或其他国家一些成功经验。对完善我国建设项目的合同管理制度和市场开发,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总之,通过良好的合同管理,才能保证合同当事人、合同订立形式和程序的合法性,才能保证合同内容的全面、合法、明确,进而维护合同双方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正常的经济秩序,创造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使有限的投资发挥最大的经济效果。
参考文献
[1]全国监理工程师培训教材编写委员会.工程建设合同管理[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