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8 09:20:28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生态园林设计规划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词】:园林设计;植物景观;植物配置
1.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的基本原则
1.1艺术性原则。
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不仅要体现自然性,更应当体现艺术性,以促进生态园林艺术的发展进步。在生态园林设计中对植物进行配置时,应当结合不同植物的特征开展具体分析,依照统一、协调、艺术等原则,掌握植物的造景功能与观赏特性,控制好植物配置比例,尊重不同植物的差异性以及变化性,提高植物配置整体效果,从而切实提高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的艺术观赏价值。
1.2景观性原则。
为充分体现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的美感,应当基于生态设计的目的出发,结合生态园林的具体需求对植物进行合理配置,在满足其观赏特性与造景功能的同时,提高其观赏价值与配置安全性。而高速公路分隔带的植物配置,则应当掌握好植物的高度与密度,以保证配置的合理性,避免行车过程中出现炫光的情况而影响行车安全。
1.3生态位原则。
生态位是指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作用与地位,能够在生态园林中对物种间关系、物种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准确定位,并直观的反映出彼此之间的相关作用,基于这一原则出发,能够提高生态园林设计的有效性,从而构建一个结构合理、功能全面且兼具稳定性与安全性的生态园林系统。
2.园林植物配置的内容
2.1 种类选择:每种植物都是一类独特个体,维持其生命需要一定条件,而它们的独立性又使其与众不同。为了达到游客对植物美感的要求,而同时也符合科学规律保证植物的正常发育,因此在选择植物种类时应该以乡土树种为主,这样既可以反映出当地特色,又能够使植物很好生存,在此基础上对植物进行驯化,引进优良品种,从而达到生态性与艺术性的有机结合。
2.2配置方式: 不同功用植物配置往往采用不同的设计,这同时也符合功能性原则。中国有着大量古典园林,是植物配置的良好典范。在这些园林及风景区中自然式配置更符合艺术性,同时也遵循生态原则。而主体建筑旁规则式更加适宜,主干道旁也应该考虑此种配置方式,充分体现出功能性原则。布置方法也会根据功用不同有所选择,无论是孤植还是群植,是对植还是丛植,都需要根据设计需要而选择。
2.3艺术手法:整个设计更多是强调融合,但却需要主次分明。以园林为例,其中植物是不可或缺的因素,但往往也存在其它要素,许多园林设计以植物为主但同时也需要考虑的其他因素的整体安排。植物选择要体现出园林独特设计风格首先从种类选择入手,确定最佳数量,找到适宜位置,所有数据设计都为了突出主体,从而体现出园林特色。①对比、衬托:充分利用植物自身形态特点进行对比,体现出高低不同,姿态各异,通过其花叶色彩形成反差,将设计者的构思融入其中,利用衬托的方式使整体景观反映出不同风格。②动势、均衡:景观设计是动与静的平衡,这种理念在植物选择中有所体现。利用植物不同姿态体现设计中的动静要求,有的植物形态规整而有的则极具个性,可以充分运用其形B达到动势与均衡。无论是规整的石楠还是动势的松树与合欢,只要合理加以运用就能够达到设计要求,在选择时要强调相互之间的和谐,这样才能够使各种要素得以协调。③起伏、韵律:它在道路两旁的植物配置中尤其重要,因为这种设计更强调空间变换,在纵向上更多体现高低起伏韵律,立体轮廓线的节奏会使整个设计更加灵动。④层次、背景:植物配置需要克服单调才能使设计具有层次感,在选择植物时要充分考虑这一点,既要有丰富地被植物也要考虑高大乔木,花卉及灌木是必不可少的,根据设计需要进行合理选择才是最佳配置方式。不同花卉具有丰富色彩及不同花期,利用这一生理特性进行合理配置会大大丰富景观色彩。树木选择更加需要高低错落,背景树与前景树有高低密度之差,通过不同树木之间的高矮深浅不同形成反差必然会产生衬托效果。⑤色彩、季相:植物本身具有丰富色彩,随着季节不同有着千变万化,要充分利用这一点进行色彩配置,既要体现出其单色特点又要相互配合,色彩融合与对比形成不同层次,完成丰富园林色彩景观构图。
3.植物配置的要点应用
植物配置的概念,就是按照植物的生态习性及园林布局的要求基础上,对园林中的如地被植物、花卉、灌木、草皮、乔木等各种植物进行合理规划、合理配置,从而更好的发挥它们的观赏功能、生态效益。而园林植物配置就是园林规划设计的重中之重:
3.1观花和观叶植物相结合
为了观赏效果,我们可以把观花植物和观叶植物相结合,产生不一样的美。例如将一些叶色漂亮、并且变化的观叶植物,将它们与观花植物相结合进而可以延长其观赏期,并且可以把观叶植物相对于观花植物放在较为显眼的位置上。而对于一些不同颜色的常绿树种也有不同程度的观赏效果,要选择颜色对比度较大的种类进行搭配,观赏效果才会更好;
3.2注意层次
现实生活中许多东西都讲究色彩搭配、分层配置相结合,而园林艺术也不例外。我们将不同颜色的叶或花,根据植物的不同高度,将色彩和层次搭配的更加丰富。
3.3 配置植物要有明显的季节性
因为植物都是有自己的生存季节的,但为了满足人们对美的追求,在不同的季节就应该呈现出不同的色彩和体态。在配置植物时,一定要了解植物的季节性与生长特性。例如,我们可以将春季植物与夏季植物种在一起,这样的话,无论是在春季还是夏季,总会看到一种植物处于生长期,那么与另一种植物产生色彩和形态上的差异,给予视觉差异,提升了整个园林设计的美观感。总之就是贯彻“三季有花、四季有绿”的原则,时时刻刻给人一种花草繁茂、林木葱葱的感觉,使人流连忘返;
结语
植物配置在园林设计规划当中非常重要,不仅对人们的日常观赏产生直接影响,而且对社会经济、社会生态环境都能够产生影响。所以在园林设计过程中,要注重植物之间科学合理搭配,将植物自身的特性、功能性充分发挥出来,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科学合理的引进外来树种,丰富当前的园林设计规划。
【参考文献】:
[1]吴玉.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与植物配置分析探讨[J].中外建筑,2011,(01)
关键词:园林规划设计;现状;发展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随着城市园林建设的迅速发展,人们逐渐意识到植物对城市生态环境的作用,建设生态园林成为园林发展的必然方向,所谓的生态园林指的是以生态学远离为指导而建设的绿地规划系统。园林规划对于城市经济、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的许多城市都在进行园林规划建设,园林规划已经成为一张表现城市文化、风景、经济的邀请卡。但是经过实际的调研发现,我国的许多城市在进行园林建设的过程中存在的一定的特色不够突出、盲目追求经济效益以及成本过大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园林规划的正常发展。帮助园林规划走向正规,了解未来园林规划的发展趋势成为本文讨论的重点。
一、城市园林规划的重要作用
为了提高城市与地域生态环境的整体质量和美化环境,近年来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许多的工业“三废”及生活垃圾产生大量有害气体释放到大气中,严重污染了空气,人们迫切需要绿色的生存环境。所以说林业规划既是物质文明的体现,又是精神文明的需求。园林规划建设是区域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基础,现代园林与社会的发展是相互影响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发展决定园林发展形式与内涵,园林规划建设反过来有促进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科学的园林规划对于提高城市和区域品味,改善投资环境具有重要的作用。承德是我国著名的旅游城市,绿地范围较大,地区内林场资源丰厚。承德市狮子沟国有林场就在避暑山庄等景点的周围,林地附近寺庙众多,旅游者络绎不绝。近年来承德市注重园林绿化规划建设,做到既要保护文化遗产,又要科学规划促进林业进一步发展,打造承德特有的林业发展之路。
二、结合我国园林规划设计现状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建设生态园林的角度来看,目前,园林设计的中心目标是人在自然中生活,自然更贴近人。现代园林的发展趋势是向着人文化、森林化、自然化的方向发展的。只有意识到了植物生态环境的存在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才能够促使生态园林设计形成以研究人类与自然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动态平衡为出发点的思想并且迅速发展扩张。
(一)城市特色不够明显
园林规划设计最重要的是要围绕本区域的整体特点打造出城市别有的城市名片。城市名片包括城市的特色,底蕴与文化内涵。但是景整体分析而言,许多地区的园林规划设计都存在盲目跟风,胡乱抄袭的现象。有些比较优秀的设计可以借鉴一下,比如目前承德市的园林规划设计就比较不错,从城市整个的林页系统设计到城市园林的一草一木,无不独具匠心,在充分利用文化遗产的基础上实现了城市旅游业的整体发展,林业是景观的一部分,林业的发展与景点的设计已经成为一个相互依托不可分割的整体。但是我国地域面积广阔,各地文化不尽一致。这些优秀的设计案例也仅限于同一类型的城市与地域。如果进过实际的论证就盲目跟风,不但起不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还会给整个城市的形象和区域的林业系统造成严重的破坏。所以说城市的特色是符合实际,遵循科学的城市特色。
(二)园林规划设计盲目追求经济效益
在有的城市与地区的设计规划者盲目的追求经济效益,出现这种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在城市与区域的整体园林规划上,没有对周围的客观环境进行周密的调查与可行性研究。由于在园林规划设计上的失控造成有的城市在进行规划设计时为达到吸引眼球的目的,不结合本区域的实际状况大造人为景观。不但没有达到目的,造成了资源浪费,还有可能破坏了原有的林业系统。另外有的规划与城市与区域的发展方向背道而驰,违背市民意愿,不遵循区域因地制宜的做法给城市的特色发展造成了一定的障碍。倡导自然化、森林化、人文化方向发展,杜绝以追求经济效益为目的的园林建设。
(三)园林设计不实地论证,不计成本
在我国的有些城市进行园林的规划建设时根本不考虑本地的土壤结构、气候特点和自然特色盲目的采集一些不合适本地与生长的树木,造成了树木的大量死亡和成本的提高,本地的林业资源在某种程度上也遭受了一定的破坏;有的则是在进行园林设计之前根本没有对园林建设的成本进行实际的测算,只是一味的建设,结果造成有的园林工程只施工了一部分,有的职能被迫停工。
三、园林规划设计的发展趋势
城市的协调发展和生态平衡,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是城市园林规划的重点,能够成为城市独特的个性和特征。但是在现实城市发展过程中,过分的强调物质需求,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平衡状态,因此,在城市规划过程中,要以建立园林城市为目标,合理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一)园林规划设计与环境艺术的结合
随着城市环境的不断恶化,人们对良好生存状况的渴望越来越明显,园林建设则能在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方面起到较大的作用。在融入健康的同时,实现与艺术的完美链接将成为未来您的发展趋势,也就是自然美与生存美的追求。两者的完美结合能够有效的提高环境质量和改善当地的生存环境,能够在引导审美的同时提高审美,陶冶人们的情操。
(二)园林规划设计与城市的发展相适应
园林规划设计对城市的发展所起到的作用不言而喻。园林规划与城市区域规划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所以在进行成立规划的同时要考虑到城市园林规划的重要性,承德市历史悠久有着重要的文化遗产。城市在进行园林建设时主要在保护遗留资源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好利用皇家园林风格的延续,成为独树一帜的城市园林风格,受到旅客的热捧。对于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三)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承接
园林不但是欣赏风景,陶冶情操,而且还有一定的文化性,让人们即能欣赏到美丽的风景,又能学到一定的历史文化或者艺术素养将是未来园林规划的重要方向。也就是原来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结合。所以加强传统文化的设计,要注意突出我国的传统文化,从而达到欣赏风景,增加爱国热忱的目的,而现代元素的融入能够有力的与潮流相结合。
(四)融入到当地的风俗中
优质的园林规划要充分的体现当地的特色与风俗风貌,人们通过园林规划就能体会出当地的风俗人情。现代社会越来越追求体现地域特色,尤其是在园林规划设计上,更加注重对地方特色的融入。园林设计应针对大到一个区域、小到场地周围的自然资源类型和人文历史类型,充分利用当地独特的造景元素,营造适合当地自然和人文景观特征的景观类型。
(五)坚持以人为本的生态化设计
园林建筑文化以人为本的生态化设计将成为发展的重点,城市园林设已成为一门十分综合的学科。这就要求设计师不仅要用感性的眼光和科学而理性的方法来对自然环境进行观察与研究,从而应用于园林建设之中。园林设计师还必须密切与资源、生态、生物、水、哲学、社会学等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的学者们交流与合作,这样不仅能避免在城市建设时浪费甚至破坏自然资源,也能使城市规划设计师产生新观点与新思路。
四、结语
园林设计是具有可更改性的,即使是经过充分论证的设计,也并非是十全十美的。不同的设计者设计出的方案,风格、形式也存在差异,各有所长。园林规划的未来发展将会更加的尊重自然、利用自然,建好园林宜居家园,打造生态森林城市。着不但满足了城市的空间构成、艺术构图的需求,更使人、园林、城市相互依存、互为融合,逐渐形成具有良好生态系统的现代化城市。
参考文献:
[1]金新琼. 浅谈城市园林设计存在的问题及设计原则[J]. 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2010(10)
关键词:园林景观;植被建造;相关问题
中图分类号: TU986 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园林建设具有诸多益处,不但能为市民提供绿色健康的空间,而且使城市的形象更加美好,同时也反映出了城市的发展水平,因此,如何对城市园林植被建造进行规划设计并合理施工是当前考虑的重点。
1.对园林景观进行分析
在现代社会中,园林景观设计中最讲究的就是生态园林。生态园林主要是根据传统园林的经验,根据生态学的园林,进行植被的建造,从而到达生态园林建设的标准,即为满足生态美、文化美和艺术美等。在进行园林景观建设的过程中,植被建设时最重要的组成。在园林建设的过程中,主要就是利用科学的知识,在结合园林施工的技术,使得园林获得其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园林景观的建设不仅仅可以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为人们提供接近自然的结汇,为人们提供娱乐和休憩的地方。园林植被可以净化空气,减少噪音污染,可以起到维护生态环境的作用。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借助当前科学技术的不断配制,使得植被配制的空间和时间可以得到一定的营养结构,为人们创造良好的环境。
2. 园林景观工程中植被建设的问题分析
2.1、生态环保问题
生态环保是城市园林建设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城市经济的高速发展,在提高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等问题,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而且牵制了经济的发展。环境保护在当前受到高度重视,也是各大城市重点解决的问题,绿化工作在城市中积极开展。园林是一个大型的立体空间,以林木为基础,配以人工建筑等物,林木可以有效吸收空气中的污染物,调节空气,对生态环保大有裨益。
2.2、因地制宜问题
园林建设需要占据一定的土地空间,而气候、温度、地理等自然环境不同,使得城市之间存在着很大差异,所以,在建设时应因地制宜,尤其是林木的栽种,在设计时务必要对现场的地形、土壤性质、水文条件进行仔细勘察,并结合城市的气候、温湿度等条件做综合考虑,使得林木能够与当地环境相符,如蒲葵、蓝花楹、黄连木等在南方能够很好的生长,在北方则不太适合。该城市在地理分布上处于中间位置,选择的植被主要有金钱松、竹子、三角枫、栾树等。
2.3、人文艺术问题
在园林规划设计时,除了其实用性,还应注重园林的整体形象和美观,赋予其极美的艺术效果。园林建设应尽量融合城市的历史文化,反映出当地的人文艺术,切忌单纯地模仿。在设计时,可利用土地空间,将其设计为一定的形状,体现当地特色。最为常见的便是林木修剪,可将其设计为各种造型,抽象、形象皆可,许多园林中都会将灌木或黄杨剪成米老鼠、月亮等各种形状。此外,现代雕塑应用于园林建设,无疑是锦上添花,随着雕塑技术的发展,铜雕、石雕、木雕等各种材质的雕塑层出不穷。除了美观,还蕴含独特的艺术意义,可供人们思考。
2.4、经济性问题
经济水平决定着园林建设的程度,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因此,在园林设计时,应结合城市的经济条件进行具体设计。若经济较为发达,可扩大建设规模,或引进各种高新技术,在林木栽种方面购置稀有植物等;若经济水平一般,则应量力而行,切不可因一味地求新求好而引起当地政府的财政困难。
3. 探讨园林景观工程中植被建造的问题
在园林景观工程中,植被存在的形态的特征和生长的特性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从形态特征上来说,植被可以分为灌木、乔木和草木等,从生长的环境来说,可以分为喜阳、喜阴、耐旱、耐湿等。植物的生长的气候不相同,在生态系统中,植物长时间存在于这种生态系统中,和系统形成了一种共生的关系。在进行植被建造的过程中,必须要考虑到植被的生长规律,并且结合其和生态系统中的共生的关系对植被进行科学的配置。
3.1、对植物进行科学搭配
园林景观比较复杂,但是又比较脆弱园林植物给病虫害的发生创造了天然的条件,因此,病虫害把植被当成了一种载体,在植被上进行繁衍。在园林景观工程中,必须要对植被进行科学合理的建造,不仅仅可以美化环境,同时还是的园林景观具有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1)植物的种类必须多样
园林设计对于植被的建造有着一定的影响,和病虫害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在进行园林设计的过程中,必须要充分的考虑到植物的生长的特性、植物种植的密度和病虫害的防治等。根据植物的耐湿或者耐寒的特性,尽可能的使得植物的配置有着自然的特点,形成优良的生态系统,从而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在对植物选择的过程中,必须要考虑的就是乡土树种。因为乡土树种适合当地的自然环境的建设,其生命力较强,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对常绿树种和落叶树种进行分隔种植,可以阻止病虫害的侵袭;在树木下面种植草类的植物可以很好的利用光能,可以保持水土的作用,将这些植被进行混合种植,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对土地进行合理的利用,全面提升园林的综合效益。
(2)在进行树种搭配时,考虑到天敌的因素
部分植物把地被的植物、开花的灌木作为过冬的场所,甚至以此为食物。在进行植物配置的过程中,增加植被的种植的种类,这样,天敌的数量就会增加,对病虫害也可以得到一定的防治。提高鸟类喜欢的植物的种类以及数量,以便为鸟类创造栖息和筑巢的地方。刺槐和国槐这类植物能够对天敌的生态环境进行优化,这样可以吸引天敌。天敌生物多了以后,捕食性的昆虫也会出现。采用综合配置的方法,将能够配置有效得的控制病虫害,并且使得园林景观的建设更加丰富。
3.2、注重植被建造的合理性
对于不同种类的植物,需要进行合理的种植。如果植物种植的较为合理,那么就会增加其绿化的效果。在植被建造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就是要学会植物之间的相生和相克的关系,同时还要考虑到植物可能会引起的病虫害,对植被的建造进行合理的研究。根据相关的研究显示,如果能够进行分开丛植,会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但是,当四种棕搁类的植物进行混合种植时,鱼尾葵会产生炭疽病,红棕象甲会危害三角椰子,因此,三角椰子和鱼尾葵不能在一起种植像苏铁这类混种的植物,白盾蛟会吸取它的嫩梢以及枝叶的养分,枝叶会很快的枯萎,情况严重的话会形成虫廖,导致烟煤病的发生。一些植被时相克的,为了增加其营养,他们就会分泌一些有毒的物质,对附近的植被产生巨大的杀伤力。在进行植被建造的时候,必须要考虑到植物的生长,结合植被的生长和生长的速度,综合以上的因素对其进行综合的建造。
3.3、控制植被建造的密度
植物是具有单独个体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会不断的长大,在进行植被建造的过程中,必须要把植被建造的密度也要考虑进去,很多植被由于没有控制好种植的密度,那么就会导致病虫害的发生。植被之间的密度如果太过于密集,那么植被就会被大量的浪费,另外,植物的生长空间也会降低,植物无法得到充足的阳光,不能吸收足够的养分,植被之间为了争夺水分和阳光就会发生植物的倾斜和倒塌的现象。虽然在短时间内,园林景观满足其美学的角度,但是从长远的角度来说,不利于园林景观建设的长期发展,不利于植物的生长。在植物建造的过程中,必须要综合考虑其植被的种植密度,并且结合植物的生长情况,合理制定建造的方案。除此之外,植物的种植的密度和病虫害的发生有着一定的关系。如果植物种植的密度比较大,透光性变差,对植物的生长很不利,有可能会引起病虫害。因此,在建造植物时,必须利用植物与植物之间的关系,合理建造。为降低病虫害的发生率,必须对植物之间的株距进行科学计算,安排好植物之间的种植密度,保证植被建造的科学性。
3.4、注重植被建造的地域性
植物的生活习惯不相同,逐步形成了地域的特色。棕搁以及槟榔属于南方的特色,松柏、乔木展现的是北方的景色。在进行植被建造的过程中,都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园林景观和当地的文化相互融合,形成了具有地域性的特征。
4. 园林景观工程中植被建设的原理
4.1、园林景观工程植被的建设
景区入口均设置有相应的植物景点,借助绿色路网使内部景观连为一体,各景点栽植有多种花草树木,起到了很好的视觉效果。植物的栽种重视搭配,如季节和色彩、常绿和落叶等,从远处看,整个园林完全被绿色包围。绿化植物的选择十分重要,既要无毒环保,造型也要优美,根据季节选择相应的植物,春天以玉兰、海棠为主,夏季则是栾树、紫薇,秋天有金钱松、三角枫、桂花、银杏,冬天有山茶、梅花等。例如,某景区的园区道路,主干道采用的是自然美彩色仿石混凝土预制块,各个景区内的干道则按照形状、色彩进行区分,植物的种植为复合型,为多种植物的混合生长,可以形成不同的视觉效果。园路则使用卵石、青石板等自然材质,小径使用石板嵌草步道。
4.2、数字化的应用
数字化、自动化等技术的发展给社会带来了很多方便,现代化园林建设中引进各种高新技术,可起到更好的效果。如园中有几处人工喷泉,是靠电力控制,涉及了自动化、计算机等多项技术,可对喷水量、喷水速度、喷泉形状等进行调整,避免了单一化,给园林增添了许多色彩。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可以进行虚拟塑造,是智能化和数字化的集中体现,此外,在水循环利用、温湿度调节,以及太阳能开发等方面都需要运用现代化技术。
4.3、整体效果
城市园林建设要涉及很多内容,十分复杂,如在人工建筑中,务必要严格按照规范的施工方法进行每一项操作,以实现“高质、美观、经济”的目的,给排水设置同样极为关键。在利用园区内河流时,应重视环保作用,切不可造成水体污染,排水管道要合理设置,避免出现堵塞的情况。此外,还有许多细节需加强重视,最终应取得良好的整体效果。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城市园林建设有利于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促进城市的进一步发展,为达到预期目的,需提前仔细地对植被建设进行规划设计,并采取科学合理的技术和方法进行施工,以保证景观园林工程中植被建设能够顺利的生长。在园林景观建设的过程中,在植被建造的时候,必须要考虑植被的种类、成长的速度、密度等方面,对植被进行综合的分布,设定植被建造的密度。综合进行植物的搭配,考虑到植被生长的多样性。
参考文献
[1]刘爱晨,徐萌璐. 关于园林景观工程中的植被建造工程探索[J]. 科技创新导报,2013,19:113.
关键词:植物配置;房地产;宜居环境;协调;统一
收稿日期:2010-12-21
作者简介:陈 斌(1982―),男,河北保定人,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地产开发中的景观设计工作。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1)01-0012-03
1 引言
某住宅小区位于北京市,占地约4.9万m2,建筑面积约24万m2,建设楼盘10座,全部为普通居民高层住宅。由于该小区占地面积较小,地上建筑密度相对较大,容积率较高;如何配置园林植物景观,营造一个布局合理,兼具观赏及功能型的园林宜居社区就成为开发单位、设计单位以及施工单位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
住宅小区位于北京市五环以外,人流量相对市中心较小,环境安逸。在建筑图纸完成之后,景观设计单位与开发单位配合,着手进行小区的景观规划。考虑到该小区的定位以及潜在业主的初步构成,该项目的景观规划遵循了以下几个原则:景观规划从经济分析的角度考虑,充分考虑小区景观的造价合理性以及后续的景观养护费用;充分考虑老人和青少年的活动需要,合理布置两方面的活动场地,使活动场所尽量无障碍地融入景观规划中;以绿色植物、草坪、攀援植物为主,营造天然景观,尽量降低人为化的痕迹,使居民最大限度地感受到园林社区的魅力。
2 景观设计规划分析
2.1 景观功能划分
小区主入口位于整个小区正东,10栋楼排列整齐,见图1。
2.1.1 小区主入口处景观设计
为表现小区的规模,小区主入口处的景观设计采用目前全国各地常用的表现手法,广场铺装点缀植物景观,此种设计手法虽不新颖且使用功能突出,不仅可以作为居民茶余饭后的游憩之所,更为小区的聚会、活动提供了理想的场所。
2.1.2 小区道路景观设计
小区道路景观设计是整个小区景观设计的骨架,考虑到该小区的定位及业主人群的潜在需要,小区道路两侧采用目前我国北方地区常用的表现手法,中等规格小乔木配合灌木绿篱丛植,将小区交通主道路区与休闲区从视觉和功能上加以区分。
2.1.3 小区休憩景观设计
小区休憩景观设计是整个小区园林景观设计的核心和灵魂,直接决定着整个小区景观设计的成败。由于本处设计的重要性,在方案阶段,建设单位就联合其他单位对景观进行研究。最终由于造价等多方面原因的影响,建设单位并未采纳最初设计方案,而是采用了北京地区最为常见的“活动场地+乔灌木丛植+草坪”的传统模式。
2.2 植物配置
园林植物的配置包括各种植物相互之间的配置,考虑植物种类的选择,树丛的组合,平面和立面的构图、色彩、季相以及园林意境;同时应考虑园林植物与其他园林要素如山石、水体、建筑、园路等相互之间的配置[1]。
2.2.1 乔木的选择
乔木是植物配置中的最重要的一环,乔木的规格、色相等,通过设计,可以达到良好的景观效果。该项目由于是开发商投资建设,绿化工程并不能为其带来更多效益,因此在植物的选择和搭配上相对比较单一,层次较低。主要大规格树种为国槐、毛白杨、悬铃木等,中等规格有玉兰、海棠等。大规格树种主要用于行道树,中规格树种主要用于点植、片植,用于点缀草坪、绿篱,同时也为单一的绿色景观注入了不同的色相及季相,使传统的建筑搭配绿色的概念得到了升华。
2.2.2 灌木的选择
灌木是植物配置中不可或缺的,不仅弥补了乔木底部的景观缺陷,而且对景观功能的分层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4]。该项目也是出于效益的考虑,并未采用任何新品种。而是采用了传统的大叶黄杨、金叶女贞以及紫叶小擘为主的灌木搭配,营造出不同色相的效果。
2.2.3 草坪的选择
草坪是植物配置中用于最底层的景观材质,可以说任何好的景观设计,如果没有草坪的铺垫,其效果都会大打折扣的。该项目采用的是目前北京地区常用的草本植物――结缕草。草坪设置在楼座前后,供小区居民观赏、游憩所用。
3 植物配置在房地产开发项目中的问题
3.1 植物不同于一般建筑材料的特性
3.1.1 适用性
目前在我国北方地区,尤其是北京周边地区,水分不充足,在进行景观配套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到这一现实,特别是针对植物这样一种特殊的材质时,更应该充分考虑植物的耐性和抗性,由于植株对水分的需求量不同,一般深根性植物比浅根性植物耐旱,木本植物比草本植物耐旱,本地区树种比外来树种耐旱[3],因此,北京地区的植物适宜多配置深根性的本地植物。
3.1.2 美观性
景观园林设计的初衷就是创造美,结合房地产后,如何在有限的建筑空间内创造宜居的居住环境,成为房地产建设中必须要面对的一个问题。面对活生生的植物,不论种类,不论规格,无论目的,均应配置美观。在配置中,应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强调整体的协调一致,考虑平面和立面构图、色彩、季相的变化,以及水体、建筑、园路等其他园林要素的配合,并注意不同配置形式之间的过渡、植物之间的合理配置,利用花卉组合的多种图案的花坛、花境,更是以美观为主要原则。
3.1.3 多样性
目前城市生态环境正在不断恶化,如何响应国家号召,大力发展生态园林正在成为当下的一个主要课题。植物造景的含义已经不仅仅是美观、功能,而更要注重生态性。生态园林已成为园林建设的主流。只有达到物种的多样性,才能形成稳定的植物群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只有达到造景形式的多样性,才能形成丰富多彩,引人入胜的园林景观。
3.1.4 植物种间关系的处理
在植物景观中,一般都是多种植物生长于同一环境中,种间竞争是普遍存在的,必须处理好种间关系。最好的配置是模仿自然界的群落结构,将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多层次、复合结构的稳定人工植物群落,从而取得长期的效果。这样配置的群落可以有效地增加城市绿量,发挥更好的生态功能。
3.2 房地产绿化项目的特性
3.2.1 综合性
房地产项目的绿化不同于普通的绿化工程。房地产项目的绿化归根到底属于房地产项目的附属工程,是为居住人群服务的。因此,在房地产项目的绿化设计中,不能单方面的考虑美观或是种植配置质量,而应该以综合的视角去观察,结合建筑特性,全面考虑景观以及植物配置的科学性、美观性。现代居住区建设中,对人的功能需求考虑的愈来愈周到和全面,从儿童游戏场到老年人休息空间设计,从青年人交往空间的人性化设计到活动场地的生态化要求等等无不体现着景观工程综合性在房地产项目中的发展精度。
3.2.2 经济性
目前的房地产开发,主要以企业开发为主,经济性是所有开发商必须考虑的问题。以该项目为例,小区16栋高层住宅楼,容积率非常高,在密集的住宅环境中,良好的生态园林景观环境就显得尤为重要。但由于该项目为房地产开发项目,利益就放在了第一位,在政府调控下,绿化可以说是仅仅到位,实际并未营造出和谐的人居环境。如何将商品房开发小区的绿化做到人居与生态的完美结合,正在日益成为开发商与居民之间的矛盾。
4 植物配置在房地产开发项目中的问题分析与展望
4.1 符合居住区绿化的性质和功能要求。
进行居住区园林种植配置时,首先要从该居住区绿地的性质和主要功能出发。居住区园林绿地功能很多,具体到某一绿地,总有其具体的主要功能。如道路绿化的主要功能是蔽阴,楼间绿化的主要功能是观赏和休憩,活动场地要从多种功能出发,有集体活动的大草坪、有遮荫的乔木、有艳丽气氛的成片的花灌木,有安静休憩的花廊、花架等。
4.2 考虑园林艺术的要求。
(1)总体布局上要与整个住宅区相协调,根据局部建筑特点和在总体规划布置中的要求,采用不同的植物配置形式。应考虑四季景色的变化,可分区分段配置,使每个分区地段突出一个季节植物景观主题,在统一中求变化,在重点地区、居民集中的地方,应四季皆有景可赏。
(2)全面考虑植物在观形、赏色、闻味、听声的效果。根据园林植物本身具有的特点来配置,如鹅掌楸、马褂木主要观其叶形,桃花、紫荆、丁香主要春天赏其色,桂花主要秋天闻其香,成片的松树形成“松涛”是闻其声。
(3)配置植物要从总体着眼。平面上要注意配置的疏密和轮廓线,竖向上要注意树冠线,树林中要组织透视线。不仅要重视植物的景观层次,还要注意植物种植方式的配置,切忌苗圃式的种植。配置植物要处理好与建筑、山、水、道路的关系。植物的个性选择,也要先看总体,如体型、高矮大小、轮廓,其次才是叶、枝、花、果。
4.3 选择适合的植物种类,满足植物生态要求。
按照住宅区的设计定位以及绿地的功能和艺术要求选择植物种类,如行道树满足主要功能的同时,要选择树干高、易成活、生长快、适应环境、耐修剪、耐烟尘的树种。绿篱要选择上下枝叶茂密、耐修剪能组成屏障的树种。满足植物的生态要求,是植物能正常生长。
(1)因地制宜、适地适树,使种植植物的生态习性和栽植地点的生态条件基本得到统一。
(2)为植物正常生长创造适合的生态条件。选择植物应以乡土植物为主,也可采用引种驯化成功的外地优良植物种类,或能够创造满足所要求生态条件的外地植物[5]。
4.4 种植的密度和搭配
植物种类的密度是否合适直接影响绿化功能的发挥。一般常用快、慢长植物适当配置的办法来解决远近期过度的问题。树木配置时,要注意和谐,渐次过度,避免生硬,应兼顾快长树与慢长、,常绿树与落叶树、乔木与灌、观叶与观花数的搭配。植物配置时还要根据不同的目的和具体条件,确定树木花草之间的合适比例。此外,种植设计时还要考虑保留、利用原有树木,尤其是名贵古树,可在原有树木基础上搭配植物种类[6]。
4.5 园林植物配置经济方案
一般来说,在保证风景园林功能和质量、不违反劳动安全与环境保护的原则下,经济合理是选择植物配置方案的主要原则。所谓经济上合理就是要综合考虑投资、成本、质量、工期、社会经济效益等因素,选择经济上合算的方案。
4.6 政府加强绿化工作监管力度
景观绿化工作对于整个住宅小区的设计,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指标,对于广大入住人员,更是与自身的生活环境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近些年的房地产开发过程中,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已经对小区的绿化指标做出了很大的工作。但现阶段,政府的绿化监管力度仅限于对绿化指标的控制之中,对居住区的绿化品质关注不足,致使有些个别项目的开发商为了减小成本,单纯的达到绿化率,但并不能满足居民营造正常人居环境的需要。
5 结语
居住区园林绿化的设计并不是简单地在建筑框架内肆意摆放植物、建筑小品、山石等材料来遮挡主体建筑僵硬的墙角,而是主动地运用以人为本的园林设计手法来实现宜居环境的总体规划的思想。植物配置作为园林设计中的灵魂,不仅要按照园林植物配置的原则,遵循其生物学特性和生态习性,还要符合美学原则,符合生态园林建设对生物多样性的要求,才能塑造出一系列的不同景观来装饰绿地的结构骨架,才能保证主体建筑、园林绿地与人居环境完美地相互协调统一。
参考文献:
[1] 谭玉华.浅谈园林景观中的植物配置[J].广东建材,2008(3):71~72.
[2] 臧德奎.园林植物造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8.
[3] 王广军.园林绿化中植物配置的艺术手法[J].林区教学,2008(2):32~33.
[4] 吴竹林,崔俊岭.浅谈园林植物的配置[J].宁夏农林科技,2007(6):121~122.
想要更好的进行园林植物的搭配,首先就要了解园林植物的基本构成,园林植物是由木本植物与草本植物相构成,由于草本植物与木本植物的种类繁多(乔木、灌木、草花、草坪等),所以在城市园林植物造景中就必须要考虑多种植物混合合理的搭配,只有搭配的合理才能有着极其明显的生态效益。以下就介绍几种用于园林景观搭配的园林植物:
第一种,乔木,乔木由于绿量较大,能够遮阳挡雨并吸尘减噪等功能,所以一般乔木种植的时候一般都是被作为行道或者成片栽培等方式,这样的栽培方式能够使乔木生态作用的发挥达到最优化,成为城市园林景观绿化中必不可少的园林植物之一。目前由于城市绿化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乔木的栽植也已从往年的栽植幼苗发展到直接栽植半成年或者成年乔木,但是应需要特别注意的就是要根据苗木的特性来选择移植的方式,这样能够更好的提高苗木的成活率;
第二种,灌木。灌木本身在栽植布置上是一种比较好搭配的园林植物,其既可以与乔木混栽,也可以单独栽植。现如今在城市园林造景中最为流行常见的就是密集栽植;
第三种,草坪。草坪是指主要由人工栽植与管理的园林植物,其本身能够改善城市环境,净化城市空气,杀菌防病与保持水土平衡等生态效用,在城市的公园之中,高速公路两旁,街心广场等场地中都有草坪的种植,不仅能够美化环境、开阔视野,还能给人们提供一个休息娱乐的公共场所。选择优良的草坪作为园林造景中的主景观,并用其他园林造景植物进行点缀,可以加强草坪的造景氛围;
第四种,草花。草花造景一般就是指应用草本花卉来构造园林景观,并供人欣赏。草花造景是一种效果明显、造景迅速的园林造景方式,其本身的观赏价值高,适应能力强、管理方便、投入低等特点都是城市园林景观造景中草花造景运用频繁的主要原因。
2 园林景观造景设计中的植物配置
园林景观造景设计中的植物搭配一直都是园林设计人员最为重视的环节之一,在配置植物的时候不仅要考虑其本身的景观效应,还要就植物本身的特性来进行不同的搭配,以达到最好的效果,由于植物在不同场所中具有的功能不同,所以,在不同场所中的植物配置也要有着不同的要求,城市商业区中的植物一般要求高挺秀丽、美观大方,而且在靠近商业门面的位置还要求不能对商业门面进行遮挡,所以,这种要求下就不能选择那种枝叶太过于浓密的树木,而大多要选择高大秀美但枝叶不密的植物。相对于商业区的植物选择来说,工业区的植物选择则是要简单很多,除了必要的树木之外,草地的占地面积则要更大。城市居民住宅区的环境对于园林植物的要求则是最高,由于居民住宅小区的园林造景不仅仅是为了住宅小区的绿化,其本身还有这更重要的职责,那就是给附近居民提供一个能够休闲娱乐的室外场所,各种植物花卉的相互搭配要根据空间、时间、环境等不同因素进行不同的搭配手法。从而更好的建造出适合于人们休闲娱乐的绿色场所。因此,在城市建筑周围的园林植物选择要能够尽量的突出建筑职能,用以突出设计师对城市园林植物与城市建筑之间设计搭配的整体性。园林景观中的园林植物在相互搭配的同时也许要考虑到季节的变化,随着季节的变化,园林景观自身的观赏效果也会随之而变。所以,在园林植物搭配的同时既要考虑不同植物在同一季节中自身色彩与形态上的不同,比如树叶逐渐枯黄的时间,落叶的时间,花卉开放的时间等。只有对植物在不同季节中的不同变化进行充分的了解,植物搭配时要从其自身功能、园林设计的意图、城市风格特色与城市季节的变化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考虑,才能搭配出更好的城市园林景观。
3 园林造景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城市园林建设的速度也是不断的加快,但是在这个不断加快的进程中,园林建设植物造景中所存在的问题也是不断的凸显出来。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城市生态景观质量与绿量之间所产生的问题,在生态园林的构建过程中绿量这个概念的提出是一个非常有进步意义的成就,绿量本身不仅包括植物茎叶所占的空间面积,还包括着一切对人类的生存发展有益的因素在内。现阶段城市园林生态建设主要有两大弊端的存在,其一,草坪占地量过大,虽然现今社会城市生态环境景观基本上都会出现这种问题,但是这其中不乏设计者们在设计规划时对于绿量因素的不重视影响的。大量的种植草坪能够在短期内加快绿化面积的成果虽然显著,但是这种情况同样给种植完成后的管理也同样带来了诸多不便,例如,修剪、浇水、打药等日常工序。这种不变不仅仅是浪费工作效率而且还会大量的浪费资金,这种方式是得不偿失的。在城市生态景观绿化设计规划时,要时刻注意避免大量的使用花草与灌木等低矮植物,尽量使用高大且浓密的树木来改善现阶段城市绿荫不足的现状。第二个就是对于乔木等木本植物运用的次数过于频繁,虽然这种模式可以在短期内最大程度的发挥出它的生态效益,可也会造成很多的负面效应,这种负面效应往往就会促使城市环境建设景观的质量与城市园林建设绿量的严重失衡。在城市园林绿化中,科学的种植植物不仅能够满足植物的生理状态等需求,还可以对后期造景效果进行预先判断。当然,这种预先判断由于在规划和造景过程中的考虑不全面,也会导致绿化工程结束后的效果不能达到预见时的效果。除此之外,在城市园林景观绿化设计规划过程中,设计人员与相关的工作人员必须要克服固有的急功近利的思想,结合不同树种,互取其优避其弊,达到相映成辉的效果,从而提高城市园林景观绿化的效果。
4 结论
综上所述,为了更好的对城市公园景观园林进行建设,就需要园林绿化工作者在进行植物选择与搭配时,根据空间环境与具置进行分析对比,在创造良好生态生活环境的同时,创造出更加丰富多彩的城市公园景观园林空间。
关键词:城市园林绿化;景观设计;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1、城市园林绿化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分析
1.1、理念陈旧,缺乏个性
我国很多城市,不管城市历史背景,不看城市的整体风貌,出现了到处仿欧式建筑的现象,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也随之西化,使得街道失去了个性。好的园林设计是可以借鉴的,条件适合也是可以完全照搬的,但它只是在特定的气候、地理、文化等方面条件的协调下,才会取得好的效果。不进行科学研究,不顾实际,盲目模仿,最后适得其反,观赏效果降低,园林建设生命力不强,经常需要改造,造成了很大的浪费。
1.2、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不够
市花市树是一个城市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的树种,它们往往观赏价值高,在本地区的园林绿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但一味地栽种市花市树追求所谓乡土树种、地方特色的现象,会导致城市绿化景观极其单调,反而因此缺乏生气和地方特色。我们不能一味地通过增加植物种类或景观类型,甚至盲目地从外地引进物种以试图丰富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并不等同于物种丰富度,因为如果在城市的每一块绿地上都尽可能地增加植物种类,就整个城市范围来说,物种的总量并没有增多,而景观多样性反而减少了。物种多样性高也不一定表示生态系统最稳定,景观多样性高也可能意味着生境破碎化。
1.3、忽视了城市园林的实用性
受经济条件和观念的制约,许多城市对园林在城市文明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尤其是在城市环境保护中的战略地位与功能,认识不足,一味去追求大,求气派,不从园林的自身功能和市民需求出发,却盲目追求景观,忽视城市园林景观的实用性和生态效益。很多城市在园林建设上,往往片面追求眼前利益、暂时利益,而把城市绿化放在次要的地位。
1.4、不注重植物景观的配置设置
城市的绿色主体是园林绿地系统,这些有生命的绿色植物,在城市中具有不可替代和估量的效益。城市园林绿地分为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和其它绿地几大类型,每一类绿地都有其特殊的功能,它们的功能不尽相同,规划设计手法与建设也必然应有所差异。然而,在现代城市的绿化建设中,不注重绿地的实际位置与周边环境、混淆不同绿地的实际功能的情况时有发生。在城市中建设的大量公园绿地中,有些绿地仅仅着眼于城市空间的大尺度,而忽视了城市绿地满足市民休闲游乐的功能;有的地方,城市开敞空间是越拆越多了,可供市民聚集活动的场所却相对越来越少,需要加以关注。
2、城市园林绿化景观设计影响因素及实际应用分析
2.1、自然特征
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要对不同自然特征进行更好的利用,对地质地貌、植被、气候条件等因子都不是以个体形式单独存在,因此,各种各样的自然特征因子在相互作用过程中会出现复杂的联系。在风景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要对不同的影响因子进行充分的研究,同时,对设计的合理性以及科学性进行保证。
2.2、地域人文特征
在现代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在合理的风景园林设计中尊重地域人文特征并使之获得延续。无论是哪一种风景园林设计中的流派,也不管其属于哪一种形式的园林设计风格,从本质上来讲都是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以及历史时期下实现工作,都是社会以及自然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所以也都存在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以及相应的科学背景。也就是说,在风景园林设计中地域人文特征有着重要的影响,在某种情况下有可能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并且它在风景园林设计中实践的实际应用手法上同样具有多样性,且十分有效。
2.3、遗迹对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影响与应用
历史遗迹主要指的是人类在某一地域范围内进行活动所遗留下来的各种印记,这类印记可以将人们同地域之间发生相互作用的漫长过程直接的反映出来,是地域特征存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在以后的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过程中,我们要特别注意对相关遗迹的利用,风景园林设计以尊重历史为前提,合理地对旧有景观进行富有时代特征的改造。
2.4、人文符号对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影响与应用
在各种后现代主义的园林设计作品中,可以发现很多人文符号的运用。例如,在1972年所设计完成的富兰克林纪念馆,相关的设计师就把纪念馆的主体放于地下,而把原有的富兰克林故居建筑作为了一种人文符号来进行应用。通过用不锈钢架子进行故居建筑轮廓勾画等手法,就是在实际的工作中通过景观进行营造,以使得场景具有一定的符号化特点,保证整个风景园林景观的细节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与生活情趣。
2.5、民俗风情对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影响与应用
在中国民族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随着各地域不同的文化特征以及生活习惯,形成了不同的民俗风情。而对于所有的民俗风情来说,其发展到今天对地域开发以及保护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所以在进行风景园林设计规划过程中,就需要对相关的地域所具有的民俗风情进行深入的挖掘研究,并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充分的进行表达。
2.6、社会特征对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影响与应用
风景园林的设计以及建设是城市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重要内容,需要具有满足市民进行休闲活动的社会功能。所以,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更应该表现的是开放的状态,风景园林设计中要努力设计各种类型的场地用于满足人们的各类需求。在风景园林设计理念的发展过程中,始终把社会公益性作为风景园林设计前提,时刻同时代需求相联系,通过先进的理念与技术方法进行园林建设的指导工作。
3、改善城市园林绿化景观设计措施探讨
3.1、提高重视程度
在讲求低碳社会的今天,园林建设是一项很符合这一宗旨的工作。政府部门应该首先加大对园林规划建设的投入,有了资金的投入才能推动园林工作的有序开展,与此同时政府要将相关的园林的工作纳入政府考核目录中,在具体的工作中通过媒体宣传城市风景园林的相关优点,以此让社会民众以及相关企业加深对园林工作的认识。同时还可以在具体的工作中通过开展相关的园林公益活动,以此深深的将园林工作的相关性印在民众以及相关企业的心中,在具体的工作中多多的征求人们的意见,争取园林的工作得到群众的支持。
3.2、保护和维持生物多样性
为保护和维持城市的生物多样性,首先,对于城市中的那些生态环境敏感区,要切实地加以保护、恢复和维持。通过生态廊道将城市中的人工和自然园林绿地连接成网络,构建人工复合生态环境系统,确保城市的生物多样性。其次,要按照建设生态园林的标准,规划城市园林绿地建设。为此,可以采用乡土草种-花种-树种,因地制宜,增加城市生物多样性。就园林绿地中的植物栽植而言,乔-灌-草的植物配比是否合理,是否更适应当地的气候条件,园林绿地是否能真正满足涵养水源、净化空气等基本生态功能,是真正实现园林绿化技术生态转型的关键。
3.3、以人为本,关注实用性
城市的主体是人,城市园林绿地是为人服务的,而非仅仅为美化而兴建。它的真正意义在于为居民提供一种休闲、生活及工作的环境。是防灾还是遮蔽,是收获还是休息,或是科普教育等,园林绿地建设的目的要明确。模仿自然景观-自然植被及自然环境,把公园作为城市绿地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以充分发挥其使用功能。防止“为美化而美化”,防止把城市绿地当作花园来做的错误做法,只有这样的城市绿地才最具有活力和生机。因此,只有城市园林绿地的生态化,人与自然才能和谐相处,才能实现满足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需求。
3.4、结合城市特点,因地制宜
在具体的园林的工作中,要强化每一个细节的管理。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在具体的工作中始终坚持因地制宜的相关设计理念。我们知道每一个城市都有其自己独特的文化底蕴以及特色。所以对于园林的相关工作人员来说,要在园林的规划设计中利用城市自身的很多元素,有效的拉近园林和民众的距离,让人们真正的感受到园林工作的意义以及重要性。
总言之,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要根据时展需要和自身的实际情况,从自身的环境和文化内涵出发,构建属于城市的独特名片,要以和谐统一的思想来进行植物的设计选择,既要彰显植物的独特魅力又要符合城市的独特魅力。
参考文献
[1]徐玲.城市园林绿化景观设计及养护管理[J].吉林蔬菜,2014,Z1:40-41.
[2]黄惠勇.城市园林绿化管理与景观设计[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04:2.
关键词: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现状;方法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现在园林设计中,要注重从人和环境的需求出发,在不断的实践中找到景观园林多元化和个性化的差异,然后组合,创新。
一、景观生态设计的方式
(一)保留原有植被
尽可能保留当地的原有植被,这是绿地建设中建设者和施工者很容易忽略的一个问题,保留原有植物,并不是不加选择地将当地的所有植物都保留下来,而是要根据植物的生长状况和特点、对景观的效果加以评价,如果能够做到美化景观还能保护环境,那么可以保留下来。
(二)合理选择树种,协调植物间的关系
生态规划的要旨就是要实现生物与环境的协调统一。有的植物本身虽然很不错,但如果不适应规划区的生态条件也不行,所以,要想使所设计景观达到最佳效果,实现最大生态效益,除了跟系统环境有关外,还要合理选择树种,协调植物间的关系,遵循“互惠共生”的原理,使它们都能得到良好的生长。
(三)保持生物多样性生态设计
在园林生态建设上我们要做到尽可能地保持生物多样性,这是生态设计中必须要重视的问题,不然会导致植物单一化,越复杂的植物群落系统,具有更好的稳定性。生物多样性具体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等生态系统和景观多样性。在植物配置中,多运用不同叶色以及不同的花色来进行配置,丰富景观,营造多种丰富的景观和生态环境,尽力避免单一的植物生态系统。
(四)将文化融入设计,体现景观内涵
做景观时,首先要了解城市的文化主体和历史,重视景观资源的继承、保护和利用,以自然生态条件作为基础,充分体现地方特色和历史文脉,使景观造景蕴涵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这样的景观作品不仅仅给城市增添美丽,还能体现它真正的灵魂,才能与周围的环境或其它方面相融合,符合使用者的审美及心理需求。
(五)循环利用,减少资源消耗、增加资源的重复使用
资源的循环再生是进行园林景观生态设计重要的方法。绿色生态化设计提倡最大化利用资源和最小化排废,提倡重复使用,回收利用。
二、城市园林绿化景观设计的方法
(1) 利用地势条件科学搭配园林植物。城市景观设计中要首先考察下当地的地形,地势,以及土壤性质等自然条件,景观设计时要充分利用原有的自然资源,这样不仅可以节约建筑成本,还可利用自然条件创造出更为真切,自然的景观。利用自然起伏的多变的地形可创造出轮廓清晰,有起伏的构建物等; 根据土壤的性质,可适当的选择配置具有观赏性,又适应性的植物进行多样化的结构配置栽植,科学合理的搭配,可实现四季观景的需要,使景观四季呈现出不同的变化。
(2) 从立体角度打造设计城市园林景观。园林景观工程不是简单的平面栽植绿化,涉及到的元素有很多,如,墙体,灯柱,高架绿棚,亭台楼阁,假山叠石,树木,花卉,草坪,栅栏等等。景观设计过程中,要遵循多年植物的运用原则以及植物生长习性,根据地势,以及各个元素之间的合理搭配,立体化的构思进行设计,打造持续性的绿化立体景观。立体景观设计是进行空间上的划分,可给人视觉上的空间扩大,同时也利用立体绿化景观达到吸附浮尘净化城市空气的目的,为提高城市环境奠定基础。
(3) 开阔城市园林景观规划设计。近年来,城市园林小区景观绿化设计中大多采用假山,亭台,绿化草坪等打造的景观也都大多相似,多数已出现审美疲劳,越来越不能满足人们的生活,心理需求。这就要求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人员能够不断的开阔设计思路,开阔视野,以多种形式,多样元素的构思结合设计提高园林景观的绿化面积,打造有创新性的园林景观。例如,泥地零散铺石的方式为增加园林内的绿化面积提供便捷条件,在路的两旁,石子间缝隙种植绿化模拟郊外自然景观等。
(4) 园林绿化设计从人性化角度出发。城市园林景观完工后,是要给人们提供一个进行休闲,运动和交流的充满生活气息的氛围,所以,设计时要从人性化的角度出发,使人们尽可能多的接触到绿色,能够使人们在休闲时尽情的呼吸新鲜空气,享受阳光雨露,从而构建和谐美好的人际关系。
三、传统美学观念对中国园林的影响
(一)传统美学的空间意识对园林造景的影响
西方的园林多是由建筑师设计规划,以建筑的眼光来观察运用自然环境,讲究科学的透视方法,用建筑设计的手法打造环境空间。中国古典园林的规划师多是文人与画家,他们是用诗人的心理,画家的眼光来观察自然,将建筑引入自然环境,他们重视的是,房子和人以及整个环境的和谐关系。众所周知,中国人的空间意识异于西方,宗白华先生是这样表述的:用心灵的俯仰的眼睛来看空间万象,我们的诗和画中所表现的空间意识,不是像那代表希腊空间感觉的有轮廓的立体雕像,不是像那表现埃及空间感的墓中的直线甬道,也不是那代表近代欧洲精神的伦勃朗的油画中渺茫无际追寻无着的深空,而是‘俯仰自得’的节奏化的音乐化了的中国人的宇宙感。
(二)传统美学的意境对园林造景的影响
中国园林独特的意境美是我们区别于其它园林风格的重要标志,意境也是中国艺术最富民族意味的语言。我们要凸显现代园林的民族语言,就必须彰显园林的中国意境。园林与诗画的不同之处在于:园林是在一个固定空间环境中营造意境,只有客观事物与人的主观情意相通时,才产生意境。同时,它的意境随着日升月落,四季更替而变化,有些景致只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气候出现,不是所有园林都有意境,也不是任何时候都产生意境,因为难得,所以可贵。
(三)传统美学的音律对园林造景的影响
就是说只有合乎规律的声音才能组织起来成为乐音,构成乐曲,其中包括了节奏、和声、旋律构成的音乐形象,表达各种情感的起伏,是一种微妙的创造性形式,启示着最深刻的内容。中国古代很早就把律、度、量、衡结合起来,从音律时间性、规律性来规定空间性的度量。中国园林造景参照了音乐的严整形式,依照节奏旋律的张驰疾缓,运用门、亭、台、廊、桥、水面、假山、植物、观赏石等等,造成园内的各种曲折变化,空间上的层层深入与高低起伏,像音乐中不同的音符一样,使置身园中的人产生不同的情调感受,使园林建筑成为凝固的音乐。
四、园林景观设计的发展策略
(一)应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能够方便人的使用,所以在设计时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确保在设计时能够确保园林景观更好地满足使用功能要求,为人们日常生活需要提供方便,不仅要有一定的空间形态,而且还要确保物质环境的舒适性,所以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注重人性的需求,这是城市园林景观设计时不能忽视的重要因素。
(二)重视水景设置,实现动静合一
对于园林来说,拥有山、水,才能有灵气,自古以来城镇都是依水而建,因此,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应注意水景的设计。园林在进行水景设计时,首先应考虑到其水质,其次是水形成的景色。同时还应注意水的补充、排泄、净化等一系列的问题,真正做到生态园林。以瀑布、涌泉作为动力,创造水位高差,让水体自然的循环流动,进而产生溢水、涓流等动态水景观,增加水体与大气、沙石的接触,进而提高其含氧量。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城市居住区的美好意境。
(三)体现地方特色及历史文化特色
每个城市都有其自身的地域特征与地方历史文化特色,因此,应充分的挖掘城市植被特色、主题文化以及环境等重要的潜质,进而营造城市独特的历史文化、艺术氛围以及绿色环境背景。园林景观是保持和塑造城市风情、文脉以及特色的重要方面。园林的景观设计首先应理清城市历史文脉的主流,重视景观资源的继承、保护与利用,以自然生态条件与地带性植被为基础,将民俗风情、传统文化、宗教以及历史文物等融合在园林景观之中,因而增加园林景观的地域性以及文化性,使其具有独特的个性与吸引力。
(四)园林景观设计应充分考虑其生态理论
第一,应注意优化园林的布局结构。在城市园林的规划与设计中,应以生态平衡为主导,协调好城市绿地与自然生态系统以及城市功能分区间的关系,着眼于整体的城市生态环境之中,将自然引入城市。因而可以提高绿地的空间利用率,充分发挥城市的生态效益与景观效益。第二,选择本地带野生或者栽培的建群种。追求城市绿化的个性与特色是城市园林建设的重要目标,地区之间因气候、土壤条件的差异造成植物种类的不同,乡土树种是表现城市园林特色的重要载体。使用乡土树种使其更可靠、廉价、安全,充分发挥城市园林建设的作用。第三,应注意保持生物的多样性。每种植物都有各自的优缺点,植物本身并没有低劣好坏之分,关键是如何利用这些植物才能充分发挥其功效。因此,在植物配置中,应尽量挖掘植物的各种特点,考虑不同植物的搭配,切实增添园林的色彩及其个性特色。
(五)对水体景观的合理利用
在园林设计中,如果能够合理运用水,能够为园林设计增添不少魅力,会使园林景观生动活泼,富有诗意。对水体的正确合理运用也是众多园林设计者不断追求的设计手段之一。在具体的设计中,在确保养护成本尽量较低的情况下,需要根据实际的水体特点和地形特点进行合理的规划,实现对水体的充分利用,使园林更添情趣。
结语:
综上所述,景观园林工程已经成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进行园林工程设计时,要坚持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的设计观念,将园林工程的施工和养护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有效地提高景观园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陈丹.三、四线城市景观的设计――以湛江市景观设计为例[J].绿色科技,2014,10:145-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