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8 09:20:27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农业企业经济管理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我校的农业经济管理专业是国家财政支持的重点建设专业。我校的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创办于1958年,自创办至今,毕业生遍布全国各地。我校的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在省内同行业中具有较高的社会影响力。在黑龙江省农村经济管理系统中,从省级主管部门到各县、乡经管站的各级领导和工作人员80%是我校农业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由于历届毕业生在专业技术工作领域中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为我校的本专业赢得了“黑龙江省农业经济管理专业技术人才摇篮”的美誉。
2008年我校的农业经济管理专业被国家教育部和财政部确定为国家中央财政重点支持建设的专业。我们聘请农村经济管理部门及相关农业企业专家共同进行专业开发与建设,实行资源共享,实行开放办学。从2005年开始,先后有《经济学基础》、《经济法》、《统计实用技术》、《农业技术》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本专业教学团队是黑龙江省省级专业教学团队,有专兼职教师22人,其中专任教师14人,兼职教师8人。团队中有省级专业学会常务理事4人,省级名师2人。我院与全省各县(市)农业局经管站、省内相关农业及营销企业建立了业务协作关系,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学院现有农业经济管理、模拟经济法庭、农村经济核算等校内实训室供学生开展综合实训。
二、我校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建设措施及取得的成就
(一)采取各种措施,搞好专业教学团队建设
在这方面主要做了两项工作:一是优化人员构成,二是优化人员素质。在第一个方面努力致力于实现教学团队构成合理化,在第二个方面努力实现教学团队构成优质化。根据这两方面要求采取如下措施:其一,通过实行导师制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提高专业教学团队的整体教学能力和水平。其二,支持教师搞好个人基本建设,鼓励专业教师进行教学研究、科学研究和教材编写,提高职称结构层次,提高专业教学质量与水平。其三,以教研室为单位,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研究,加强教学督导,形成群体教研合力。其四,根据专业发展和教师个性发展相结合的需要,科学调整师资队伍培养方向,为教师提高专业教学能力营造良好的微观条件。
(二)创新行校结合、校农结合的三阶能力递进“4+1+1”人才培养模式
针对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经济管理现代化对农村合作经济管理、农业企业经营管理、农产品购销与岗位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携手黑龙江省农村合作经济管理总站和黑龙江北大荒集团所属企业,采取行校结合、三阶能力递进“4+1+1”人才培养模式。本专业教学过程的三阶段安排如下:
第一阶段:专业单项技能培训(前4学期)。开设专业基本素质平台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拓展课程,依托校内实训室、校内外实训基地、农村市场开展单项技能实训,专兼职教师共同完成课程标准制订、实训方案策划和课程教学。
第二阶段:专业岗位能力综合模拟实训(第5学期)。开设专业岗位能力综合实训课程,通过ERP软件和企业经营运作、市场营销软件模拟农村经济和农业企业管理过程及工作任务,将农产品市场调研、成本核算、生产计划制定、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经济效益分析等单项技能贯穿于一体,培养学生具备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农业企业运作的综合管理能力。
第三阶段:顶岗实训(第6学期)。实训项目包括三部分:农产品营销、农业经济组织产前策划和产中管理。具体内容有农产品市场调查与预测、农产品营销策略选择、农产品收购与推销、农产品经纪与服务、农村经济组织成本与收益核算、农业生产要素合理配置与运用和农业企业经营运作等方面职业岗位实训。按照课程教学拓展到社会的方式,学院和实训单位共同委派教师进行实训指导和管理。
(三)根据农村经济管理流程构建课程体系,推进课程教学改革
学院与黑龙江省农村经济管理部门及相关企业联合进行人才市场调研,确定毕业生应职岗位为农村合作经济管理人员、农业企业经济核算人员、农产品推销员、农产品经纪与人。以农业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应职岗位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以岗位能力培养为主线,根据农业经济“产前策划、产中管理、产后营销”流程特点,按照专业课程门类职业化和内容综合化的要求,设置4门专业核心课程:农村经济调研与策划、农村经济核算、农业企业经营管理和农产品营销。依照黑龙江省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为设置四个层阶的课程:专业基本素质培养课程、专业核心能力培养课程、专业拓展能力培养课程和职业综合能力培养课程。我们的做法主要有:
1.推行案例教学法。我们对理论性培养要求比较强的课程,比如在经济学基础、农村政策与法规、农产品营销、公共关系等课程中全面推行案例分析教学方法。
2.学生自学和教师讲解相结合。我们在农村财税与金融、经济学基础、农村经济学等课程教学过程中,通过组织学生自学和重点疑难问题释疑讲解等方式,扩大师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双边活动比例,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收到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3.根据职业化要求进行教学内容综合化改革。在教学内容改革中,我们结合农村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实际需要,设置了经济学等新的课程门类,对原专业课程内容体系进行了必要的调整,提高了专业课程内容设置的实用性和适用性。
4.充分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改革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教室和专业模拟教室,通过教学课件将专业能力和素质的培养过程与社会经济生活紧密结合,突出课堂教学过程的直观性,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强化基本技能训练,提高教学效果,进而推动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实行校企合作,建设专业实训基地体系
1.运用校内外办学资源,组织学生进行实践训练。我校利用牡丹江温春双鹤药业公司、农科教服务中心等校办产业实体,作为专业实习场所,开展专业课程实践教学。在校外,学校与北大荒农业股份公司、牡丹江市郊区大湾村等单位签有实习基地共建合同,这些校外教学实习基地可随时接待专业教学和生产实习。
2.运用社会资源,组织专业教学过程。为了增强专业办学的社会适应性,学校组织了农经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进行专业教学资源开发工作。专业指导委员会的职能是设计开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指导专业教学和协调产教结合关系。
3.加强和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之间的联系,建立生产实习基地。通过积极做工作,我们和黑龙江省农牧渔业厅合作经济处合作,与全省各市(县)经管站之间建立了比较巩固的业务关系,对搞好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培养提供了有利的支持条件。同时我们与牡丹江市工商支行、牡丹江财政学会等企业和社会团体建立了稳定的业务联系,为搞好专业生产实习提供了强有利的保证条件。
(五)实行“双线四位”一体化,实现课堂与社会相结合
1.教学内容实行“双线并重”。双线并重,就是专业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具体做法是聘请行业专家和企业管理人员提出用人规格和标准,按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确定理论和实践教学的内容与方法。根据农业经济管理过程中的产前策划、产中管理和产后营销的特点组织专业教学过程,让学生在模拟场景和校内外职业环境中进行学习和参加实践训练。
2.基地建设实行“四位一体”。通过校企合作方式,运用产学研合作关系,将学校、企业、教师和学生结合在一起,实行教学做一体化。具体做法有二个方面:一是建立具有高新技术设备的校内教学实验实习基地,保证课堂教学中的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动手能力培养能够紧密结合。二是配合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第一线的实际需要,通过校外生产实习基地建设,将学生的实践技能培训与考核、师资队伍培训、教研和科研活动等项工作联系在一起,实行产教结合、政教结合,构建专业实践教学基地体系。
3.评价方法“多证一书”。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规定学生在毕业时必须取得毕业证和外语、农产品经纪人、助理物流师等职业资格证书才能毕业。按照学以致用原则每学期选择重点课程进行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考核,考核贯穿于学期全过程中。其它课程以技术技能性考核为主,理论知识考核为辅,采取平时测试和期末考试相结合的办法进行评价。
4.实习实训“产教结合”。按照专业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组织学生到省内和全国各地进行专业顶岗实践,对学生进行专业实践技能强化训练。具体做法有两种,一是服务于黑龙江省农村经济建设需要,利用与黑龙江省农委农村经济管理体制处、农村合作经济管理总站系统的业务联系,组织学生到农村经济管理第一线进行顶岗实习;二是利用学生在校学习的第6学期,安排生产实习,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学生到黑龙江省内各市县的企事业单位进行实地实习,学生边学习边实践,收到了比较好的实习效果。
三、进一步提高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建设水平的基本设想
(一)更新观念,解放思想,深化改革
为了适应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改革工作的要求,我们对院、系两级教学管理体制进行了调整,实行院、系两级分工负责制,学院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和教学管理督导组负责对专业办学的宏观指导性调控工作,专业办学的具体管理工作由系负责,以充分调动基层教学管理部门的工作积极性。在站稳国内专业人才市场的同时,眼睛向外,根据我国加入“WTO”后国际专业人才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动,调整专业服务面向,积极参与国际专业人才市场竞争,提高专业办学的现代化和国际化水平。
(二)强化专业内涵建设,持续提高专业办学质量
根据专业人才市场需要,坚持实行以“质”保“量”的方针,深化改革、全面改进教学管理工作,争取为“三农”和我国经济现代化建设做出更大贡献。具体措施有两个方面:一是继续实施品牌专业发展战略,以营造品牌专业、品牌学生,培养符合农村经济管理工作需要的专业职业技术管理人才为出发点,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材施教,处理好教与学、教与用、学与用的关系。二是实行全方位开放式办学模式。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教学方式,扩大学生的社会接触层面,加大学生与农村经济发展过程和社会的信息交换量,为学生毕业后能够更好地适应农村商品经济发展需要创造各种有利条件。
(三)抓好师资队伍培训工作
教师是专业办学的第一位资源,是专业建设和教学质量的首要保证,是专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力量。中、青年教师在我校经济管理类专业中已成为教学工作的骨干和主力,提高他们的实践动手能力已成为专业建设的当务之急,学校应从战略的高度给予应有重视,并积极采取各种措施鼓励中青年教师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提高专业实践动手能力。结合“五名”(名校、名师、名专业、名学生、名产业)工程建设过程,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采取送出去(送到国内名牌大学进修、国外深造、到社会经济管理部门锻炼等),请进来(聘请兼职教师、请国内外专家学者来校讲学)等方式,提高专业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动手能力。
(四)全面进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
职业技术教育相对专业学科教育来说是教学内容和方法的一场革命,是对传统教育思想、内容和方法的突破和创新。深化教学内容改革,以技术应用能力和基本素质培养为主线建立专业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建立与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的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按照理论与实践“双线结合”和学生、教师、学校和社会四位一体的指导思想组织专业教学过程,鼓励和支持教师进行专业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提高专业教学的针对性和适用性。
1.1现有所企合作方式
1.1.1股权合作股权合作就是投资入股,投资人为股东。院部分企业早期由各研究所兴建开发实体演变过来,2002年院通过剥离研究所经营性资产,在院层面整合科技开发资源,推进优化重组,引进职工和社会资本,依照《公司法》创建了现代管理制度。院投资江苏明天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南京天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已经引进外来战略投资。
1.1.2项目合作院投资企业是院方科技成果的重要转化平台,成果通过转化推向市场,通过分析市场需求再反馈给研究所,企业与研究所可以就某项技术、某种新产品进行合作。另外部分国家大型课题需要企业主导参与,研究所与企业共同申报国家、部省级各类课题,共同研发市场需要、产业开发前景广阔的产品,集成组装产学研一体化的大成果。
1.1.3联办工程中心企业与研究所联办工程中心可以把科研和科技人才优势转化为企业发展优势和市场竞争优势。南京天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作为“国家兽用生物制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申报方之一,有力增强了申报竞争优势,有效支撑了这一“国家中心”的立项、建设运行和验收。
1.2存在问题与不足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对照在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的农业企业,院科技产业发展仍存在一些问题。
1.2.1企业研发投入不足,研发队伍不健全,无法独立承担企业自主技术研发任务现阶段院属企业科研投入较低,企业发展没有完全摆脱事业单位体制机制的影响,发展的动力机制明显缺乏。科技产业和科技创新发展的协调性不够、整体性不好,企业和研究所未能处理好合作关系,从“分开”演变成“割裂”,研究所作为企业发展的技术支撑地位正在削弱,研究所的创新优势未能转化为企业发展的优势。与院实力和地位相比,院科技产业发展成就和影响还有很大差距。
1.2.2企业无法取得院科技成果创新优势现阶段院研究所的科技成果在技术转让时采取公开交易平台,没有将院企业优先购买落实到具体政策。院企业与研究所信息沟通机制缺乏长效机制,企业没能及时掌握研究所的研发动态。企业利用创新资源缺少政策支持,对企业管理有明显边缘化倾向。农区所科技成果转让与技术转移规范化管理比较滞后,院属企业也没有优势取得地区农科所科技成果创新优势。
1.2.3所企合作缺少内在驱动力,没有长效激励机制现阶段院技术转移与成果转化的所企合作形式已到位,机制需要健全。研究所科技人员进入企业工作的因政策原因无法兼职取酬。科技专家缺少内在驱动力,无法实质上实现合作共赢。企业科技创新不能有效开展,削弱了企业科技核心竞争力。这些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要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
2促进技术转移与成果转化的所企合作机制
促进科技成果向企业转化,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是企业实现发展方式转型、增强发展后劲、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目前院属企业研发队伍不健全,研发投入相对较少,自主创新能力较弱,要加快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就必须加强与研究所的联系。因此创新所企合作机制,是将院科技优势转化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关键环节,是构建院创新体系的必要举措,也是企业尽快成为技术创新主体的有效方式。
2.1技术转移与成果转化的供给机制技术转移与成果转化速度慢、转化率低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农业科技系统之间缺乏有效的成果供给机制。现在研究所存在研究成果成熟度低、与市场需求结构不符合,科技人员研究兴趣与市场需求缺少有效对接等情况。目前大多数涉农企业没有足够实力建立企业自身的研发机构,现阶段建立科技成果转化供给机制有利于提高科技成果供给量。要求研发机构从思想上转变观念,必须从计划经济体制思想中解脱出来,不断加强研究所与涉农企业联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从事科学研究,不断提升企业科技竞争力。提高科技转移与成果转化的供给机制就必须加强监测机制和沟通机制。
2.1.1监测机制监测机制是指科研单位跟踪农产品市场需求变化趋势,了解农业企业的科技需求,掌握国家科技政策、产业政策的方向和重点领域,改变以往只有科研单位、农业院校才能承担国家科研项目的状况,主动吸收农业企业参与研发等环节,联合农业企业共同进行科技攻关,从而使科研单位形成与农业企业经营目标一致的科研目标。
2.1.2沟通机制沟通机制是指农业企业科技需求与科研机构进行信息交流的渠道和方式,这包括农业企业得到最新科技信息渠道,农业科研机构科技成果平台,农业企业对科研成果的反馈信息渠道,以及农业企业转化中的科技成果存在的问题与缺陷等。信息资源在农业企业和科研机构中的流动,能够使科研机构将市场信息或企业研发需求与自身科研能力结合起来,通过信息流动带动成果流动。
2.2技术转移与成果转化的需求机制所谓需求机制是指农业企业吸收科技成果的动力和方式。企业吸收科技成果受其科技意识、技术能力及经济条件等多重因素的制约。一直以来,国内涉农类企业大部分研发实力水平较低,企业研发投入偏少,科研对企业发展的贡献率较低,这普遍造成了我国农业企业在国际市场没有竞争力,企业经济效益普遍较低,这反过来制约了企业自身研发投入,企业技术研发缓慢又进一步影响企业健康发展的恶性循环。要改变这种企业发展过程过多依赖于资金和人力投入实现扩张的现状,就必须提高企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吸收能力,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通过企业自觉地增加自身科研投入,重视科研技术积累,促进企业不断采用技术成果运用的积极性。提高农业科技成果向农业企业转化的需求机制主要包括动力机制和保障机制。
2.2.1动力机制动力机制是指企业吸收科技成果的动力来源和作用方式。新技术、新成果要被企业吸收转化必须有一定的动力支撑才能进入企业,这种动力可以分为外部动力和内部动力。外部动力是指企业吸收转化科技成果的环境,主要包括技术的前沿性、市场需求的迫切性、科技成果转移的可行性等;内部动力是指企业自身的科技成果需求、企业的科技创新优势、企业转化成果的经济效益等因素。内外因两者关系是:外因是企业吸收转化科技成果的动力条件;而内因只有借助于外因才可以实现成果转化。
2.2.2保障机制保障机制是农业企业内部所具备的、保证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基本功能。企业的保障机制包括企业的资金投入能力、市场开拓能力以及相关人员配套、厂房生产设备配套等各种要素组成,这些要素是企业吸收科技成果转化的生产应用保障。现阶段农业企业要加强市场竞争意识,不断增加企业科技研发投入,通过技术研发不断增强产品竞争力,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2.3技术转移与成果转化的利益分配机制技术转移与成果转化的交易价格是技术成果转移中重要的环节,如何公平合理定价对供求双方至关重要。现阶段院技术转移与成果转化过程中通过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公开,技术成果交易的价格大都通过意向企业询价协商确定,但是由于双方对技术成果市场预期、合作方式、未来的种种不定因素理解不一样,会造成交易价格与技术价值相偏离,导致双方的利益受损。因此,应该以等价交换为原则,根据科研成果的所有权,建立科学规范的科技成果交易价格评估体系,确保供需双方利益得到保护,从而促进技术转移与成果转化的顺利实施。
2.4技术转移与成果转化的竞争机制技术转移与成果转化的竞争机制主要存在于农业产业系统的需求主体之间和农业科研系统的供给主体之间。随着市场体制不断完善、企业参与市场竞争日益加重,农业企业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企业要在市场中保持领先地位就必须通过提高企业产品的科技含量来提升企业竞争力,这就形成了企业间对科技成果的需求竞争势态。因此,企业之间形成的竞争机制有利于提高企业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吸收的主动性,从而提高科技成果向企业转化。农业科研系统之间的竞争是指农业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之间的竞争,随着科研体制的不断改革,科研单位对科技成果产出的质量和成果转化对社会贡献的重视不断加深,从而形成了农业科研系统主体之间的竞争机制,这种竞争机制将有利于提高农业科研机构成果转化的主动性,从而促进科技成果向农业企业转化。
2.5技术转移与成果转化的风险机制技术转移与成果转化风险始终伴随着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全过程,为了规避风险,减少损失,就必须建立农业科技成果向农业企业转化的风险机制。从国际上发达国家的成果转化经验来看,通过建立有效的风险投资机制有利于降低科技成果转化的风险。农业科技成果入股的合作机制是有利于降低成果转化风险的风险投资机制。科研机构通过科技成果入股,有利于在农业企业和科研机构之间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运行机制。科研机构技术入股将促进科研人员与市场需求有效对接,第一时间了解市场需求,开发出市场需要的科技产品。包括科研单位科技人员入股在内的多种形式的入股方式,将持股科技人员的个人经济利益与企业发展的兴衰捆在一起,有利于调动研发人员的积极性,有效地发挥科技人员在企业新品研发中的重要作用,从而提升产品竞争力,不断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3加快推进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的政策措施
3.1加快促进创新资源和优势向产业转移转化
3.1.1推进所企深度合作按照“平台共建、项目共担、资源共用、产品共创、成果共享”要求,全面深化所企合作对应关系,真正解决所企分割、结合不紧等突出问题。每个研究所、每个企业都要在巩固现有合作基础上,强化双方战略合作框架、深化具体合作领域,从项目、平台、成果、资源、产品等方面明确合作内容和重点。
3.1.2强化项目支持带动对所企结合的项目申报和所企共用的平台建设给予重点关注,做好全程跟踪服务,力争在获得省以上重大项目和平台立项上取得新突破;科技服务、成果示范等院控项目优先支持自主知识产权成果在院投资企业的转化应用,通过专门支持,引导自主知识产权成果在院投资企业实施,促进科技企业结合产品推广开展科技服务。力争通过项目支持,加快解决院对企业投入不够问题。
3.2着力培育企业技术研发能力制订企业研发项目组设立与运行管理办法,鼓励企业成立研发项目组,培育企业技术研发能力。进一步整合各企业研究力量,提高企业自主研发水平和创新能力,充分发挥企业成果转化平台功能,加快推进所企合作,协同院相关研究所促进重大科技成果产出,积极鼓励企业按照“创新互补”思路推动企业研发项目的设立,促进成果转化产品,提高成果转化效率和效益,从而不断提高企业自主研发实力,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3.3完善科技人员去企业兼职取酬制度对科研人员、技术骨干实行收入激励政策。人才是科技进步和企业发展最重要的资源。为了吸收更多的科技人才投身企业建设,要不断完善鼓励科技人员去企业兼职取酬制度,产生鼓励科技人员钻研业务、技术攻关的激励机制。建立科技人员、技术骨干实行按岗位、按任务、按业绩确定报酬收入分配的制度。进入院投资企业工作的科技人员,工资待遇在企业以技术服务费上缴院里考核后统一发放,企业在编人员3年内保留其原有身份和职称,档案工资正常晋升。兼职进入院投资企业工作的科技人员,在完成本单位布置的各项工作任务前提下兼职工作,其津贴收入归个人所有。
关键词:高等农业院校MBA专业课程教学
MBA(工商管理硕士)进入中国已经有20多年的历史,20年来MBA教育见证了中国企业的迅速成长,大批MBA人才促进了企业管理理念、管理制度和管理水平的极大提升,为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目前,我国高等院校MBA培养点不断增加,办学形式和种类多种多样。受自身综合实力、师资队伍和办学条件的限制,农业高等院校“仿效型”的MBA专业课程教学的局限性和弊端日益凸显。在MBA办学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农业高等院校如何更加有效地整合资源,加大力度对MBA专业课程的结构和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行改革,为MBA教育谋求更大的发展空间,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农业高等院校MBA人才培养的目标,分析其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农业高等院校课程教学改革进行研究探讨。
一、高等农业院校MBA专业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一)MBA专业课程体系的特色被淡化
目前,各MBA培养点课程体系的设置主要是依据全国工商管理硕士(MBA)教育指导委员会所列的课程而设计的。课程体系大体分为基础课、核心课和选修课三个模块。其中,基础课和核心课均来自MBA教育指导委员会所列的课程体系,如管理经济学(或经济学)、组织行为学、数据模型与决策、会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运营管理等课程。一方面,选修课程选自MBA教育指导委员会所列的课程体系;另一方面,主要是学习和借鉴其他重点院校的课程体系而设置的,如竞争情报、跨国公司经营管理、竞争战略、战略薪酬管理、企业危机管理、资本运营理论与实务等课程。有的农业院校还结合自身的特点开设了农业经济理论与政策和农产品营销等课程,但总体而言,开设此类特色课程门类少,缺乏对涉农企业管理、环境保护与法规及对涉农企业产业链前后端主体特征和行为进行研究分析的专业课程,而这类课程内容恰恰是涉农企业发展中面临的瓶颈问题,是经营管理者扭转企业经济效益低下必须要研究和思考的问题。
(二)MBA专业课程设置重理论偏实践
相对于实践教学而言,理论课程的教学对硬件设施的要求相对要低一些,一只粉笔、一块黑板或有多媒体系统就能开展理论课程的教学。而实践课程不仅对教师要求高,而且对硬件设施的配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机房和模拟沙盘的建设、MBA案例的建设和案例库的购买和实习基地的建立等。很多农业高等院校在MBA实践教学环节的建设上跟不上理论教学的步伐,体现在:第一,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课时比例不合理。农业高等院校MBA专业的总学分一般在43~50之间,其中,实践教学环节的学分大致在5~10,在总学分中占比太低。而且,这些实验课程中大部分学分又被校外参观、团队拓展、学术报告等环节所占,MBA学员缺乏有计划的参与管理实践的经历。“纸上得来终觉浅”,实践课程开设不足,导致学员动手能力较差,进行案例分析、课堂讨论和撰写论文时常常感觉无从下手,在自己的日常工作中也感觉能力没有得到实质提高。第二,实践课程缺乏针对MBA管理思维形成的训练课程。目前农业高等院校的实验课程主要分为校内和校外两个部分。校内实验仍然以课程知识应用为主,缺少不同课程之间,尤其是跨管理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知识之间的迁移和综合运用的实践。虽然,有的学校也设置了综合模拟实课程,如企业经营管理沙盘等,但是,类似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的课程太少,学员得不到充分的锻炼,专业思维和职业能力难以形成。同时,校外实习流于形式。由于MBA学员大多是在职学习,自身岗位工作繁重,学校不可能给每个学员都联系专业的实习岗位,大部分学员就将自己的工作作为社会实践的一部分。这导致学员的社会实践非常不均衡,在管理岗位的学员就可以在日常工作中运用所学MBA的知识,但是非管理岗位的学员就无法体会这个过程,实习效果如何,考核起来都比较困难。实践课时不够,内容单调缺乏计划性和针对性,就不能满足MBA管理人才的培养要求,这样培养出来的学员只懂得基本的MBA理论,实践动手能力,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比较欠缺。
(三)MBA课程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效果差
农业高等院校的MBA课程教学,一般较注重国内外相关理论的讲解,结合当前热点事件对MBA理论的介绍较少,课程缺乏前瞻性;知识讲解趋于表面化,很少有老师能够深入阐述理论知识的合理性和恰当性;从MBA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看,基本还是单向传播的传统方式,学员处于被动学习状态,严重影响了学员的思维活力,压抑了学员的创新精神,不利于学员能力的培养。MBA专业教学中多媒体课件制作粗糙,文字堆砌,教师和学员缺乏互动,使得整个MBA课堂教学单调而枯燥,学员体会不到所学知识的趣味性,也不能了解所学知识对自身能力提升的作用,从而提不起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学员没有学习兴趣,有时候上课大部分缺席,甚至出现请人上课的现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也找不到成就感,教学热情淡化。教学手段陈旧也体现在实践环节,学员单向练习多,师生交互互动少。农业高等院校的校外实习基本以“放羊式”为主,缺乏任务导向,学员在实践中缺乏指导,不知道“要做什么”和“该做什么”;课程论文和案例分析报告写作情况也比较糟糕,分析问题表面化,没有看到问题的本质,因而也就提不出有效解决相关问题的办法。教学手段陈旧,教学效果可想而知,本来要促进MBA学员全面发展,培养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理论和实践教学环节均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四)学校对MBA专业课程建设不重视
一方面,农业高等院校更加重视传统优势学科的发展。大农学类专业被认为是学校安身立命之本,因此,对于专业课程建设的投入和评价标准的制定更加倾向于大农学类专业。另一方面,农业高等院校对MBA教育的认知不准确。学校普遍认为MBA教育没有财政拨款,对学校而言没有经济效益,只是学院层面的创收项目,因而对MBA专业建设的支持力度非常小。大多农业院校定期会进行精品课程、网络课程和重点课程的建设,但是,选择资助哪些课程往往与学科点的发展水平相挂钩,毫无疑问,农业院校的MBA专业不具有学科优势,从而获得支持的课程数目和课程建设经费都非常有限。在专业实验室的建设上,学校总认为相对于自然科学专业而言,社会科学专业不需要什么硬件设施,教师也不需要经常进行学习和培训,因此,学校划给MBA专业实验室的场地面积和经费投入都远远低于大农学专业。
二、农业高等院校MBA人才培养目标及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原则
(一)人才培养目标
朱晶、温思美较早地介绍了美国依阿华州立大学“农业企业工商管理硕士”的培养目标是为农业及其相关企业培养富有创造性和竞争性的人才,要求学生通过两年的课程学习,掌握一般的企业管理的综合知识和实用技能,了解农业及其相关行业的特点,为今后在竞争日益激烈、情况不断变化的农业和食品行业中担任高级管理工作做好准备。李敬锁,范杰介绍了德国韦恩斯特凡——托里斯多夫大学农业MBA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了解国际农业商务运作规则,掌握农业生产经营咨询、销售及谈判技能,能够从事农业项目规划、农业企业管理和农业人才培训等方面工作的专门人才。目前,我国农业院校MBA项目培养目标大同小异,大体为培养“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市场经济特别是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以及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熟悉企业管理理论与实践,具有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和创业精神,善于沟通与合作,具备组织协调能力与经营管理技能,能在工商企业尤其是涉农企业中胜任管理工作的中高层次应用型综合管理人才。”
(二)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基本原则
1.围绕人才培养目标,构建课程体系
人才培养目标是专业培养方案设计的指南针,是建立和形成课程体系的基本指导。因此,围绕农业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在课程体系设计时要体现三个明显特征:第一,课程体系要能促进学员的全面发展;第二,课程组成要体现服务农业经济和地方经济的特色需要;第三,课程内容要突出学员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和协作精神的培养。合适的课程体系,既是人才培养目标的体现和载体,又能促进农业高等院校充分发挥自身办学的优势,实现差异化高级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办学特色,形成办学优势和品牌。
2.以提升学习兴趣,培养职业能力为导向
MBA的职业能力是指MBA学员凭借其对专业理论的深刻理解和对管理实践的熟练掌握,对经济事件进行准确定性和分析,从而为企业经营管理制定合理化政策的能力。MBA学员工作中面临的是千变万化的现实经济环境和经济事件,如何将这些经济事件结合经济环境和企业现实情况准确地用理论来解释,或进行理论创新,从而转化为企业管理决策是MBA学员应该具有的重要能力。因此,MBA专业在课程教学上应该加强对学员职业能力的培养。通过职业能力的培养,学员创新性思维受到了激发,从而更容易感受到专业课程的魅力和享受学习的乐趣与成就感。
三、农业高等院校MBA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措施
(一)优化课程结构和内容,形成MBA专业特色
农业高等院校要形成专业特色,在课程的建设上可以考虑从两个方面着手。第一,开设涉农课程为选修课,优化学员的知识结构。环境治理问题、农业主体行为分析和农业企业发展问题等都体现了MBA管理与其他学科的融合,而且,这种融合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重要,其值得研究和思考空间很大。高等农业院校可以利用现有资源,在MBA专业开设《环境治理与法规》、《农业企业经营管理》和《产业生态》等课程,让学员不仅了解MBA的专业知识,也对农业经济和生态经济这些与MBA结合比较密切的领域的基础知识有所了解,形成“管理+特色”的课程体系。第二,利用优势资源,挖掘本土教学案例。案例资源是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案例让课程教学的内容更加饱满和生动有趣,调动了学员进行专业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通过开展案例分析和讨论,有效地训练了学员的思维,提升了学员的专业素养。案例教学要注意对案例的更新,否则达不到案例教学的效果。农业高等院校普遍在农业科技服务领域、生态环境方面拥有优势,与很多农业企业、农村经济管理部门和环境保护部门有密切的联系。MBA专业课程教学的案例,应该利用学校的这些社会资源形成新的分析案例并运用到课堂教学中,这样,不仅学员感兴趣,教学效果好,老师的教学科研水平也得到了有效提升。
(二)加强实践环节教学,提高学员运用知识的能力
MBA专业的实践环节包括校内和校外实践课程两个部分,要培养高素质MBA管理人才,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和优化必不可少。具体而言:一是研究开发开放性实验课程。MBA人才最终是企业的管理者,而企业的经营管理没有统一的范式可循,是一个开放的综合系统,为了让学员拥有应对企业经营复杂局面的能力,应该多开设一些开放性实验课程,包括课程开放性实验和综合开放性实验。在开放实验的设计上,要注意案例的“时新性”,可以引入当前热点事件设计案例,如“宝万之争”就很有代表性,即受到投资者关注、也受到管理者关注;既有国有企业改革问题,又有民营企业的发展问题;涉及公司治理、小股东保护、管理层激励、保险举牌、信息披露和监管,以及杠杆收购等方方面面,综合性极强。学员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可以选择不同的点进行观测和深入分析,多渠道尝试收获不同的经验和教训。二是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学员要适应未来工作岗位的需求就不能只停留在“纸上谈兵”上,而要到真实的企业环境中去历练和积累经验。实习基地的建设主要是利用校外导师的资源和学校优势学科的社会资源。三是鼓励学员参与学科竞赛。要鼓励学员积极参加各类“MBA案例大赛”,案例大赛的案例一般具有很好的代表性,学员通过“头脑风暴”,积极参与案例分析和讨论,形成具有说服力的观点,比赛的过程一方面是学员专业能力提升的过程,也是学员表达能力、应变能力和抗压能力训练的绝好时机。
(三)丰富教学手段,合理组织专业课程教学
MBA专业课程在内容构成上各有特点,有的侧重于基本的理论,如《管理经济学》;有的侧重于规则导向,如《会计学》;大部分既有理论性,又有很强的实践指导性,如《财务管理》《战略管理》《市场营销》以及《电子商务》等专业课程。在教学方法上,要结合不同课程的内容和特点,使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一是运用案例教学法。MBA的理论是比较抽象的,而MBA的实务是非常具体的,案例的运用在抽象的理论和具体的实务之间架起了桥梁。在MBA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法,使学员自觉进入“角色”,促使他们勤于思考、举一反三,变被动听课为积极思索。有助于训练学员有效的思维方式,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同时,也提高了教师的业务水平,实现“教”“学”相长的目的。案例教学的效果与案例选择有很大关系,一般选择课程案例应该遵循现实性、针对性和综合性原则,这样即突出了教学重点,化解了教学难点,又起到知识前后连贯的效果。二是开展课堂讨论。教师针对课程教学内容设计讨论思考题,鼓励学员通过综合运用调研、查阅资料和数据分析等手段来思考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以此来激发学员的创造性思维,培养了学员的研究性学习能力。三是运用“慕课”等教学方法。教师可以将MBA相关课程的理论典故,以及经济事件等内容录制成“慕课”发给学员或挂在网上,方便学员巩固和查询知识。
(四)与其他大农学科的协同发展,争取学校更多的支持
要完善MBA专业课程教学,提高本科生人才培养质量,就必须推动MBA专业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在MBA专业师资、经费、科研和学校支持力度都不占优的情况下,MBA教育如何发展,MBA专业人才培养如何定位,以及MBA课程教学如何组织实施,是高等农业院校面临的重要问题。大农学专业的学科优势不仅体现在学术地位突出,还表现为与社会经济的融合程度不断深化,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大农学科在发展中也意识到需要来自经济管理学科的助力。MBA专业的发展应该抓住这些契机,主动寻求与大农学科的融合,集中优势资源,逐渐形成自己的学科特色,实现MBA专业与大农学科的协同发展。在此基础上,积极思考MBA专业的人才培养的目标,构建具有农业高等院校特色的MBA课程体系,并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特色来组织和实施课程教学,为社会输送既有专业基础又有专业特长,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能力的高级MBA管理人才。只有MBA教育的学科地位不断提升,输送的毕业生社会认可度越来越高,MBA专业的专业发展和课程建设才能够争取更多的资源和政策支持。
参考文献:
[1]朱晶,温思美.素质教育与创新型农业管理人才的培养——美国依阿华州立大学“农业企业工商管理硕士”教育介绍[J].世界农业,1999,(09):49-51.
[2]李敬锁,范杰.德国农业MBA教育模式及其对中国的启示——以韦恩斯特凡—托里斯多夫大学为例[J].世界农业,2011,(04):78-81.
关键词:资产结构;企业效益;每股收益
中图分类号:F273.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23-0017-02
资产结构影响着企业的效益,没有合理的资产结构,企业将无法获得最大的利益。资产结构指流动资产与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长期投资等非流动资产之间的比例关系。有的行业固定资产比重大;有的则固定资产比重小,流动资产比重很大。本文以三个主要行业的不同企业为例,对企业资产结构与企业效益的关系进行比较分析。
一、我国企业资产结构的现状
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我国的部分企业因为能选择一个适合企业的资产结构,有效地清理企业现有资产,弄清企业资产的真实价值,准确控制企业资产负债率,所以使企业发展到了一定的规模,且发展表现出快速而且稳定的特点。由此可知,合理的资产结构是企业正常经营并实现良性循环的必要条件;优化资产结构是我国各行业企业的一项紧迫任务;优化资产结构,提高企业效益,是各行业的企业越来越注重的话题。
我国企业作为经济的载体,在发展过程中面临转型经济的环境压力很大,这也造成了有些企业资产结构的不合理。其不合理性主要表现在:(1)资产结构比例失衡。企业资产结构比例失衡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流动资产与非流动资产比例的失衡,非流动资产比例过高;二是各种固定资产占总资产比例的失衡。主要表现在固定资产内部结构不合理,非生产性固定资产比重偏大,生产性固定资产比重偏小。(2)资产余缺并存,利用率低下。资产余缺并存是指资产剩余与资产短缺现象的并存。目前,不少企业流动资金不足,又有大量的固定资产闲置浪费,这种与生产经营规模不协调的表现形式,都影响着企业的生产能力,造成资产的闲置、浪费,其结果必然导致资产利用率低下,从而严重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二、资产结构与企业效益相关性分析的主要指标
1.流动资产比率是指流动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关系,其计算公式为:流动资产比率=(流动资产/资产总额)100%。流动资产是企业短期可运用的资金,具有变现时间短、周转速度快的特点。因此,流动资产比率越高,说明企业承担财务风险的能力也越强。但从获利能力的角度看,过高的流动资产比率并非好事。因此,确定适宜的流动资产比率实质上是企业风险承担能力及其效益的权衡问题。
2.非流动资产是指除流动资产以外的所有资产,其比率是指非流动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关系,即:非流动资产比率=1-流动资产比率。非流动资产代表企业长期可使用的资产,一般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收回其资金。因此,过高的非流动资产比率将导致一系列问题。一是产生巨额维护费用,增大亏损的风险;二是降低了资产周转速度,增大营运资金不足的风险。显然,无论是对于企业的资金运用,还是对于资产结构的安全和稳定,或是对于资产风险的回避,非流动资产比率一般应以较低为好。
3.资产负债率是指负债总额与资产总额的比率,其公式为: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这个指标表明企业总资产中有多少是债务,也可以用来检查企业的财务状况是否稳定。从财务学的角度来说,一般认为理想化的资产负债率在40%左右,上市公司略微偏高些。一般行业的资产负债率需要控制在一定的比例,因为资产负债率太高,风险就很大;资产负债率太低,又太保守,将不利于企业的发展。
4.每股收益是上市公司税后利润与总股本之比,其公式为:每股收益=上市公司税后利润/总股本。每股收益能透露出企业经营的状况,表现企业的盈利能力。
5.净资产收益率是净利润与平均净资产的比率,其公式为: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一般认为,企业净资产收益率越高,企业自有资本获取收益的能力越强,运营效果越好,对企业债权人、债务人的保证程度越高。
三、主要行业资产结构与企业效益相关性分析
根据我国国家统计局的行业分类标准,将我国的行业划分为20个。本文选取了制造业、影响民生问题的农业和生活中接触最多的批发零售业中的商业百货(以下简称商业)三个行业进行分析(以下所有数据都来源于华泰证券个股信息披露,公司样本为随机选取,时间为2007年中期财务报告)。
1.制造业
根据随机选取的制造业四家上市公司的数据分析企业效益,“广船国际”的每股收益最高,说明在这四家上市公司中他的经营状况最好,带给投资者回报最大;同时,他的净资产收益率也是最大的,说明其自有资本获取收益的能力很强,运营效果很好。将“广船国际”的资产结构与其他三家上市公司的资产结构比较发现,他的流动资产比率最高,就上表而言,流动资产占比与每股收益、净资产收益率有微弱的正相关关系。值得注意的是“广船国际”的资产负债率也是最高的,这里不能认为越高的资产负债率就使企业效益越好,而应就资产负债率的特点来理解,太高或太低的资产负债率都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广船国际”的资产负债率虽偏高却还是适合其发展的。
2.农业
观察表2,除“农产品”以外的三家农业上市公司的流动资产比率和非流动资产比率较平均,而每股收益与净资产收益率却相差甚远,“新农开发”甚至是负数。故笔者认为农业上市公司流动资产比率、非流动资产比率与每股收益、净资产收益率并没有明显的相关关系。原因可能是因为农业上市公司固定资产比重较低,固定资产落后,使用效率低;或是我国农业上市公司本身并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另外,农业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率与制造业相比明显降低,这符合农业企业本身的特点。
3.商业
商业企业的流动资产比率与其他行业相比较小,通过将“王府井”的数据与其他三家上市公司的数据作比较,发现流动资产比率与每股收益、净资产收益率有微弱的正相关关系。就其资产结构而言,商业企业风险型的资产结构应进行适当调整,使其流动资产既满足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需要,又保证其盈利能力的提高。
四、结论与启示
通过对制造业和商业流动资产占比与每股收益、净资产收益率进行观察,发现流动资产比率与每股收益、净资产收益率有微弱的正相关关系,但是,在农业中流动资产占比与每股收益、净资产收益率却无明显的相关关系。
资产负债率对企业效益有双向的影响。适当提高资产负债率可以提高企业效益,但却不是负债越多越好,负债过多容易造成企业资不抵债。
本文通过随机选定三个行业12家上市公司2007年中期报告数据作为研究对象,较少的样本可能导致研究结论出现偏颇。另外,随着理论界一直主张赋予人力资产与物质资本相同的产权,企业的资产结构也可能由此发生根本性的改变,这些问题的解决都需要在后续研究中跟进。
总的来说,优化资产结构是各行业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对资产结构的管理应注意保持各项资产的合理比例及资产结构的整体合理性,过分重视某一资产而忽略对其他资产的管理都不利于企业效益的提高。
参考文献:
[1]侯林芳.我国上市公司资产结构与盈利能力相关性的实证研究[D].广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06-08.
[2]徐小瑛.上市公司资产结构与发展能力相关性实证研究[D].广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06-06.
[3]何丽娟,包春玲.企业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风险及效益关系探析[J].商业会计,2004,(7).
[4]白喜波.资产结构与公司业绩――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J].兰州学刊,20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