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6 17:45:55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企业危机分析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危机”从我们传统辩证的观点来看,存在着两个意思,一个是危险、一个就是机会,危机中蕴含着生机。在国外,大部分企业都有一厚本关于企业危机管理的章程,对于企业可能遇到的突发问题,事先制订预案,从而能够沉着冷静的面对,减少损失。如天津的中美史克公司,在药检局突然宣布PPA不能使用的时候,能够以最快的速度研制新药并能稳定市场,结果不仅市场没有萎缩,反而增加了销售量,把危机转变成了机会,从中可以看出在危机变革下企业应对机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因此,对中国的公司来说,既然面对市场就要从各方面考虑企业经营可能面对的各种不利情况和突发事件,这样才能应对自如,而且企业所面临的这种“意外情况”会越来越多,企业应当提前考虑。
根据中国企业联合会等单位的调查,在SARA肆虐的2003年4月份,北京、广东、山西、内蒙古等几个地区电子产品卖场的客流量减少了50%-60%,销售额下降30%-40%。北京王府井百货大楼、西单商场等大型百货商场客流量较去年同期下降70%-90%,营业额下降60%以上。一场SARS对我国众多的行业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许多企业损失比较严重。而国外的中国公司整体受“非典”的影响就小一些。这主要在于,我国大部分企业都没有建立危机管理机制,尽管也有企业危机管理机制的一些要素,但并没有制度化。企业管理科学近百年的发展历程,早已形成了企业危机管理的一整套科学方法。凡事预则立,大多数跨国公司都根据自己所处的行业特点和多年海外实践建立起了一整套危机预防和应对的管理机制。风险管理与防范也是跨国公司日常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于危机的认识,我国企业应该像美国咨询专家史蒂文・芬克在《危机管理》一书中指出的那样“都应该像认识到死亡和纳税难以避免一样,必须为危机做好计划;知道自己准备好之后的力量,才能与命运周旋。”那么,在我国以全面开放WTO市场的情况下,我国企业如何加强在危机管理方面的建设,以提高自身的比较竞争优势,其对策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要摆正心态。现代社会面临危机是非常正常的,各行各业都有可能面临意想不到的灾难。所以,在这种突然的危机面前,从管理的角度来讲,经营者最忌讳惊慌失措和悲观失望,这样的心态不仅会使企业目前的状况一团糟,而且即使灾难很快过去,这些企业也会元气大伤一蹶不振。既然危机已经出现了,目前关键的问题就是应该如何应付它。对目前所面临的情况企业管理者应当做出客观的分析,比如自己企业的业务在那些方面受到了影响,哪些方面没有受影响,各自受的影响有多大?然后是哪些产品受到了打击,哪些产品没有受到打击,在经过分析之后,接下来就是要考虑怎么办,将损失减少到最小,也就是要化解风险。
其次,要积极预测危机过后的市场需求和服务。在此基础上,调整产业与产品服务布局。危机不仅仅表现在对既有产业及行业的冲击,也表现为可能会因此出现新的行业,甚至是新的资源配置体系。比如由“非典”产生的消费者对健康的关注、对卫生的关注以及因此而产生的消费观念的变化等等,都将影响到今后的市场趋势,保健品、医疗领域等将面临全新的机会。通过分析预测,企业应整体把握危机过后所带来的本企业外部环境变化趋势,结合自身的资源优势,以便企业将来能及时赢得市场竞争的主动权,占得先机。
第三,利用危机时期进行内部整顿,练内功。把危机变为企业进行加强内部管理的一个良好时机。在做好员工培训、管理制度创新、提高产品质量等工作的基础上,同时不断充实企业的货源和库存。特别是在危机期,更要利用好购买原材料价格便宜的机会。因为危机迟早要过去,任何危机不会持续非常长的时间,所以企业必须保证在危机解除的时候,可以马上动工生产、经营。应当看到在需求持续下降一段时间过后,危机没有了,这种产品的需求量就会猛增,也是把危险转变为机会的最佳切入点。如果企业的内部管理得到了一个新的提升,产品质量、员工素质都上升到新的平台,那么在危机过后,只要企业准备充分,启动的快,就有可能把损失补回来,并且会进一步扩大市场占有率。
第四,不断地建立健全企业的危机预防机制和应对机制。任何一家企业在发展的道路上都有可能遇到危机,处理得好,企业不仅能够化险为夷,而且还能跨越到一个新高度;处理不好,企业可能就此失去发展的活力,甚至倒闭。在危机管理中,要明确危机的预防机制比应对机制要重要的多。对我国企业来说,不仅仅从思想上要重视企业自身的危机管理,更重要的是在日常工作中要进行危机预防和应对机制的建设,做到制度化。同时,我国的企业要虚心地向国外一些在危机预防和应对机制做的成熟的企业学习,根据自身的特点和情况,加以利用和创新,不断提高我国企业在危机预警和应对机制方面的管理水平。只有企业具备了良好的危机预防和应对的机制,在危机面前才能防患于未然。
[关键词]企业;财务危机;预警
近几年来,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快,使得全球的经济牵一发而动全身,市场环境的不稳定更是加剧了经济的不稳定性,企业财务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企业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也出现了诸多的风险。要规避风险,确保企业健康持续发展,企业的管理人员应该构建企业财务危机预警体系,控制好企业财务收支情况,科学有效规避财务风险。
1企业财务危机及其预警体系的功能与作用
所谓的企业财务危机,指的是企业运营发展的过程中企业的财务不断出现状况导致财务危机加剧,甚至达到无法偿还的地步,使得企业的财务难以维持企业正常的开支。企业的财务出现危机会给企业的经营带来难以想象的严重后果。企业财务危机预警体系被广泛应用于企业的财务危机管理当中,主要是通过设置与财务有关的敏感指标并对其进行观察,然后利用数据进行财务危机的识别、报警与处理的系统。企业的财务危机预警系统可以实现对于企业内部的所有经营活动各种相关资料的全面掌握与了解,通过合理科学的分析对财务危机进行提前预知,在发现危机之后用科学手段对危机进行预警告知企业经营者和其他利益相关人。并且预警体系还可以对于导致财务危机发生的原因进行进一步探究,就产生的原因给以必要的应对措施,最终帮助企业及时规避财务危机,促使经济活动顺利进行。企业财务危机预警体系具有以下四个功能。第一,监测功能。财务危机预警体系能够对企业的各项经营管理环节和重要的经济活动事项进行及时而有效的监测。第二,预防与控制功能。财务危机预警体系能够及时发现企业运行中的财务风险,对财务危机进行预警。并通过系统记录,及时了解风险与危机的产生原因,提出改革与解决建议,纠正企业运行中的偏差。第三,识别与诊断功能。财务危机预警体系能够对企业运行中的潜在风险因素和潜在危机现象进行识别与诊断,并判断出这些危机活动的发展趋势。第四,能够提升企业的价值。企业的价值实际就是企业利用好其自身资源,所创造出的最大财富。财务危机预警体系能够帮助企业实现这种价值的不断增值。
2企业财务预警体系存在的问题
2.1财务信息不真实
受到传统企业财务管理模式的影响,我国的企业通常会把管理的重心放在企业的技术部门和销售部门,而对于企业财务部门的管理重视程度远远不够。由于企业的管理者缺乏对于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培养,导致企业的财务人员普遍素质和技能不高,而高素质的财务人员十分匮乏。尽管近年来对于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化水平要求在不断提高,但是企业的财务管理成员仍然缺乏高级会计师、注册税务师等高级的财务人员,容易造成财务信息的填写不真实,阻碍了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2.2企业资金结构不合理
在我国,资金结构主要体现的是权益资金与负债资金的比例关系,由于企业资金结构不合理的现象普遍存在,导致出现了企业财务负担沉重,偿付能力严重不足,由此产生财务风险。同时企业债务的一种重要清偿方式是以新筹资金还债,新筹资金包括权益资金和债务资金。一个企业筹资能力丧失,企业现金又不足以维持企业持续经营,此时到期债务不能清偿就成为必然,所以,企业筹资能力丧失是企业发生财务危机的首要原因。
2.3财务指标较为单一
因为我国处于市场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因此在财务管理方面存在很多的不足,尤其是财务指标体系不健全现象突出。很多企业通常会将历年的财务指标作为参考的主要依据,而缺乏对于实际的资金周转、现金比例等财务指标的考察和核算,而是更多地进行企业的负债和利润的分析考察。可见,财务指标的单一会使得企业在建立财务危机预警体系的过程中遇到很多难题,难以达到预警的效果。
2.4管理体制不健全
由于很多企业缺乏对于系统管理机制的认识,导致在企业的财务危机预警体系建立的过程中没有完善的管理机制,很难实现有效地财务危机预警管理和控制。同时,很多企业由于现实条件的限制使得对于财务危机预警的监督管理意识不够,在危机发生时不能立即采取应对措施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企业要发展必须要把预警机制落实到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经营的过程中对潜藏的财务风险进行有效的识别,但是很多企业管理者并未真正建立起科学有效、全面系统的财务危机预警机制,一些财务风险都无法被及时的发现并处理。
3企业财务危机预警体系的建立
3.1推进企业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构建
由于我国的市场经济还不成熟,不能简单机械地重复相同的经济内核,因此,可以构建我国企业破产预测模型的运用,在该模型的基础上为我国各行业的企业数据库提供了大量建模所需的数据。同时要选取大量的破产企业和非破产企业作为样本,按照模型变量的构成和系数值,定期重新估计模型方程,体现出反映宏观经济环境的变量如利息等,根据企业自身的情况对模型结论的修正和补充,以使所得结论更加正确。一方面要建立短期财务危机预警系统,企业能否维持下去完全取决于是否盈利,还取决于是否有足够的现金流入可以弥补各种支出。准确的现金流量预算能够使经营者能够及早采取措施。同时企业应将财务状况及投资计划等以量化的形式建立企业预算体系,预测未来现金流量状况并建立滚动式现金流量预算。另一方面是建立长期财务危机预警系统。对企业的偿债能力、营运措施、发展潜力等进行预测,在建立了财务危机预警体系后,企业针对风险形成原因及过程,制订切实可行的风险管理体系,降低企业受损的程度。
3.2完善财务管理体系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内控制度有利于更好地预防财务风险的产生,由于市场对企业产品的销售价格、生产资料价格的稳定性和销售价格的调整能力都有一定的风险,企业产品变动成本总额的高低以及经营治理者的业务素质和治理经验等,都是企业财务管理的瓶颈所在。企业管理人员要认识到企业内部管理工作对企业的积极作用,完善内部管理控制制度,避免财务危机发生。同时也要提高财务决策的科学化水平.财务决策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财务管理环境,企业应配备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不断强化财务管理的各项基础工作,使企业财务管理系统能够有效防范因财务管理系统引起的财务风险.在决策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各种可行的方案,并选择最优的决策方案。
3.3构建财务预警信息机制
为企业提供财务预警信息,所需信息要增补一些能够反映企业财务风险大小的信息,与原来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结合在一起,必须建立在对大量资料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以计算机为中心的处理信息的会计信息管理系统,在该系统中要实现数据共享,并反映企业的状况,企业管理者利用这些指标体系建立模型以进行多变量综合分析。
3.4丰富企业财务危机预警的方法
一般来说,企业的财务危机预警会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定性分析法、定量分析法、现金流分析法。定性分析法主要是对企业所有经营活动的影响因素进行系统分析,并且会对于不利因素进行及时防范用以提高企业财务危机预警的能力。定量分析法是以企业的财务指标为依据,透过企业的财务状况与财务数据之间的关系,对财务数据进行量化从而更好地进行预警。加之企业的危机都是不断发生变化的,财务指标必然会有所改变,可见在企业的经济发展过程中财务指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最后,现金流分析法就是依靠现金流指标为依据,其实也从属于定量分析法的一种。主要的作用是对企业的现金流入和流出进行科学的预测和分析评估,很多企业由于缺乏对于现金流的认识而容易阻碍企业财务危机预警体系功能的发挥。
总的来说,企业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应该要根据自身的经济发展状况进行财务危机预警方法的不断探索,全方位提高企业的财务危机预警能力。
作者:王红朝 单位: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张文英.浅谈企业财务危机预警体系的构建[J].商场现代化,2013(1):152-153.
[2]刘燕.企业财务危机预警体系的构建[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4(15):15-16.
[3]李启祥.企业财务危机的预测及防范[J].中国市场,2013(22).
关键词:金融危机;民营企业;对策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进程,我国的民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这对于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可以说,我国的民营企业发展是事关国民经济发展全局和事关国家经济快速平稳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随着有欧美等主要发达国家引发的金融危机,我国的经济也受到了严重的影响,而我国的民营企业也不能独善其身,甚至说它们是首当其冲,即:我国民营企业发展受到很大的破坏和影响。因此,本文就以“金融危机对我国民营企业影响及对策分析”为话题来进行浅谈,企在为促进民营企业发展经济化危为机而出谋划策,做出一份贡献之力。
一、金融危机对我国民营企业的影响
第一,金融危机会导致市场需求总体下降,从而使得我国民营企业市场份额也在降低。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和扩大,全球的经济都在经历着衰退和萎靡,这就使得整个市场的总体需求在呈现下滑和降低的趋势,而我国的民营企业处于这种背景之中势必也会受到严重影响,诸如企业减产、销售降低等这些问题则是普遍存在的。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冲撞之中,我国民营企业受到最大影响的是那些对国外市场依赖性较强的企业们,它们即便是积极寻找国内市场,但是由于整体市场需求的影响,也会导致国内市场需求不足和不能满足企业的发展。
第二,金融危机会导致我国民营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的成本上升,从而使得利润和利润空间都在降低和缩减。金融危机会导致很多中小企业在竞争中失去市场,从而使得很多留下来的企业为了保存自身的利润和利润空间而增加诸如原材料和人工等方面的费用,这样就会最终导致我国民营企业经营成本的提高和利润空间的降低。此外,随着新劳动法以及对于企业污染治理等要求的不断出台,这些也使得企业在支持成本中的花费增多,增加了企业的总体成本,最终会使得企业的发展受到限制和制约。
第三,金融危机使得我国民营企业出现了融资不顺和信用风险增加等一系列问题。我国的民营企业多半是中小型企业,它们对于金融危机的抗压能力还是不足的,加之,由于金融危机而日益凸显的诸如企业体制不健全、财务管理不规范、用人不合理、诚信较低等问题,这就使得企业在经营中会出现诸如融资不顺和信用风险增加等一系列后果,从而增大了企业经营的难度。面对金融危机,很多银行为了降低风险会提高对于中小型企业的放贷门槛,并且也对放贷金额降低很多,这就使得我国民营企业很难进行融资,从而严重影响到企业的发展和经营。
二、我国民营企业应对金融危机的策略
第一,我国的民营企业在面对金融危机的冲击时一定要积极改变自身观念,从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入手谋求企业发展。企业核心竞争力要通过树立品牌意识和品牌策略来实现的,即:只有不断优化企业产品和服务,才能以过硬的产品质量和服务来赢得新老顾客的信任,进而占有市场份额,那么,该企业的品牌策略就给该给企业带了持久的竞争优势。当然,民营企业在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也要树立创新意识,这样才以满足消费者们的不同需求,进而增加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对于未来的金融危机才会有一定的抵御能力。
第二,我国的民营企业在面对金融危机时还要积极推进技术创新性和管理规范化。一方面,我国的民营企业需要以技术为支柱来不断引进和应用新技术和新科技,加大技术方面的投入,使得本企业中的产品不断更新和产业不断升级,这是改变由于以往对技术创新不重视而出现的一些列问题的最直接和最有效的解决方法,也可以使得企业形象和企业利润都可以得到最终的最优化。另一方面,我国民营企业在管理规范化方面也是需要下大力的,尤其在金融危机时代和后金融危机时代显得尤为重要。企业的管理是企业生存的重要保障,我们必须要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和人员管理规范化才能推动企业建立有效的制约和激励机制,从而最大限度存进和推动企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
第三,我国的民营企业要积极开拓国内外新市场,以此来增强企业自身的抗风险能力。我国的民营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树立两个市场的观念,充分依托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为此,我国的民营企业就需要做到:(1)加强与外界的沟通与合作,将企业中的产品结构和产品服务做好做强,并积极研究和探索新的经济增长点,使得市场进一步得到拓展。对于我国民营企业来说,不断关注国际国内市场的变化是完全可以通过网络等先进信息技术手段来实现的。(2)要积极关注国内市场的开拓,使得国际市场需求不足可以通过国内市场来进行消化,毕竟我国有着十几亿的消费群体,面对如此之大的市场,我国的民营企业是有着无限商机的,只要善于研究和分析并做出相应的企业发展规划和实际落实,相信国内市场并将成为我国民营企业的稳定大后方的。
第四,我国民营企业在应对金融危机的冲撞时还需要积极获得政府的支持和扶持。如前所述,我国的民营经济是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当它们出现困难时就,一方面都及时调整自身的发展策略,另一方面就是要积极争取政府的大力支持,只有这样才可以实现企业的发展和腾飞。我国的政府即就需要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民营经济融资体系,使得我国的民营企业其创业起始阶段可以实现无压力的零成本注册,然后在其发展的过程中给与诸如税收减免和财政支持等优惠;而在其发展阶段,又可以专门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来帮助其发展;而到了其成熟阶段,则可以鼓励其以市场化融资为主来发展和壮大,诸如发行企业股票、企业债券等,并对于上市民营企业给予财政奖励等等。政府作为纽带,可以积极推动我国民营企业的相互合作和交流,开展多方参与的遍及融资担保、技术创新、人员培训、管理咨询等各个方面的服务,为我国的民营企业真正服务和减轻企业负担和政府负担。
第五,我国民营企业还可以加强与同行企业之间的合作,这也是抗击金融危机影响的有效方式之一。在全球经济需求大幅度下降的状况下,我国的民营企业,尤其是那些中小型的民营企业,它们应该积极合作,互相帮助,共同努力来度过难关。那么,我国的中小民营企业就不要盲目以价格战等为手段来谋求企业的暂时发展,这不是长远之计,甚至是有损企业长期发展的,从而导致恶性市场竞争。我国的民营企业就需要加强行业合作意识,积极拓展合作共识,共同开辟市场发展,实现共存共赢的局面。当然,我们不难发现,由于我国民营企业受到金融危机影响的根本原因之一就是市场一元化。为此,我们必须要积极吸取经验和教训,在开拓市场和实现多元化市场发展方面多做一些工作,减少我国民营企业对于主要发达国家的过度依赖的风险,从而使得它们可以在市场遇到困难时可以及时调转方向,有着对于金融危机的较强的抗压能力。
第六,我国的民营企业在吸引和培养企业人才方面还需要下大力。我们知道,每一企业中都应该有着自己的专业化人才,无论是技术型人才,还是管理型人才。培育企业人才,特别是创新人才是提高企业整体水平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之一。在我国民营企业中建立创新激励机制和人才鼓励机制是促进企业不断发展的动力,员工们在改进技术和工艺流程中的贡献可能就成为该企业领先于同行业企业的主要力量。针对当前金融危机的世界经济背景,我国的民营企业更是要抓住订单不足、开工不足的机会来加强对于企业中的员工培训,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提升企业员工素养,为该企业未来的发展积累力量而做出充足的准备。
以上就是笔者就“金融危机对我国民营企业影响及对策分析”所做的浅谈,企在对于金融危机下我国民营企业所受到的影响和由此如何来积极应对这两个问题有所贡献性作用,使得我国民营企业在今后的发展中更加顺畅和健康。
参考文献:
[1]牟从华.论金融危机影响下玉溪市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建设[J].现代物业(中旬刊). 2012(02).
[2]陈海霞.我国企业应对金融危机的市场营销策略[J].科技创业月刊.2011(09).
[3] 武文生.企业应着眼于危机后的战略筹划[J].中国高新区.2011(02).
[4]李文举.金融危机下企业市场营销策略探析[J].经济视角(上).2012(10).
[5]张洪潮,何任.金融危机下中小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发展对策[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1(04).
在对企业失败进行界定时,最常用的一个词就是财务危机,但是究竟是什么财务危机,在理论界还没有一个定论,总的说来大致有两种观点:其一,仅指企业因为过高的负债而不能按照合同期限偿还无争议债务本息造成的危机,严重的甚至破产。其二,指在经营过程中,企业因各种各样的原因(不仅是因为负债过高)而造成财务失败或经营失败,这些原因包括应收账款不能回收或回收不及时、盈利的预期目标未实现以及现金流量控制效果不佳等。财务危机又叫做财务困境。企业的财务危机具有客观积累性、多样性、突发性、灾难性和可预见性等特征。
二、我国建筑企业财务危机成因分析
当存在于企业经营中各种各样的风险财务危机风险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产生财务危机,对于建筑企业来说也是如此,所以建筑企业财务危机的基本成因就是由上述风险构成的。建筑企业面临的风险可以分为外部风险和内部风险两大类,其财务危机的成因也可以分为内部成因和外部成因两大类,下面就分别进行阐述:
(一)外部成因分析
(1)建筑市场明显不公平。主要表现形式是因为供应远远超过需求,为了中标不得不压低报价。这种现象是由于两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一方面,每年的建筑工程都是有一定的限额;另一方面,建筑行业门槛较低,很多劳动力都向这个行业转移。在上述两个方面原因的作用下,建筑行业就形成了僧多粥少的局面,为了获得中标机会,建筑企业不得不相互压价,达到低价中标的目的。
(2)保证金制度大大增加了建筑企业的负担。近年来,政府部门出于保护农民工利益、杜绝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现象等目的,实行了保证金制度。建筑施工企业承接的工程项目越多,所缴纳的各种保证金也就越多,这样一来企业流动资金的很大一部分就会挤占,大大增加了企业的负担。
(3)仍然存在违规招标现象。尽管《招投标法》已颁布多年,但是暗箱操作依然没能从根本上得到杜绝。有些评标委员受到金钱诱惑或利益驱使,一味袒护投标人,而对投标企业的评审和考察只能流于形式,严重损害了其他投标人的利益,从而增加了未中标企业的财务风险。
(4)垫资施工给企业造成的压力过大。低价中标后,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建筑企业必须垫付大量的资金,而业主往往会推迟结算时间或克扣部分工程款。这样一来企业的资金压力就会加大,为了施工的正常进行,建筑企业不得不持续低价中标,以下一个中标工程资金来弥补上一个工程的资金缺口,如此循环。
形成建筑企业财务危机的内部原因除了上述四点外还有以下几个方面:普遍存在工程款的拖欠现象、索赔制度缺乏效力以及乏力的工程担保制度等。
(二)外部成因分析
(1)企业内部在管理上出现错误。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企业标书的制作由于受到时间的限制,在计算工程量的过程中出现错误,尤其是投标规模比较大的工程时。其二,由于施工员、成本核算员等工作人员之间没有及时交换信息和资料而造成差额。其三,设备、质量和材料在项目施工过程中没有进行及时退场或调配等。企业在管理上出现的错误必然会导致管理成本的增加、利润的减少,从而增大了企业的财务风险。
(2)企业自身缺乏高水平的管理。为数不少的建筑企业沿用的仍然是粗放型的管理模式,对科技创新关注不够,机械化水平不高,很少用到信息化管理,这无形中增大了成本。另一方面一些没有资质或资质低的建筑企业靠挂靠来承接工程。这些企业的负担相对来说要轻得多,所以他们有资本以更低价格中标,最终导致建筑市场的无序竞争。
(3)对项目的管理不到位。项目是建筑企业的中心,成本管理、市场采购、质量安全管理等方面,任何一个过程出现失误,整个项目都会造成灭顶之灾,造成巨大的损失。
建筑企业财务危机的内部成因除了三个方面外,还有诉讼案件标的增加和财务管理缺乏力度等原因。
三、我国建筑企业财务危机预警实证分析
(一)研究样本的选取
选取从2013年和2014年两个会计年度的108家A股上市公司构成的总样本(其中包括分别包括ST工资和非ST公司各54家)。将这108家公司随机分成检验样本组合和估计样本组(两组各54家)。
(二)财务指标样本的选取
根据2010年和2011年的财务数据分别对2013年和2014年公司是否成为ST公司进行预测。才参考以往研究文献后,总共选取了30个财务指标,这些指标包括盈利能力、偿还能力和流金指标等。
(三)粗糙集――神经网络的财务预警实证建模
(1)建立模型。对数据进行归一化预处理,神经网络输入变量规定在[0.1]范围。
(2)对模型进行检验和训练。神经网络输入端的约简结果即为粗糙集的处理结果。
四、结束语
论文关键词:显著性分析,因子分析,财务危机,预警,指标筛选
一、引 言
企业财务危机预警问题的研究很早就引起了各方面的关注,国内外学者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如Fitzpatrick[1]和Beaver[2]提出单变量模型,美国学者Altman构建Z-score模型[3],我国学者李秉祥提出组合预警模型[4];李益骐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作为主要建模方法[5],李腊生将因子分析与选择性模型相结合,构建了判别上市公司财务危机的因子分析Logit模型[6],郭德仁构建了基于模糊聚类和模糊模式识别模型[7],周辉仁提出一种基于递阶遗传算法和BP神经网络的财务预警模型[8]。可见国内外学者对财务危机预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运用数学方法构建财务预警模型上
二、显著性分析与因子
(一)显著性
一般来讲,财务危机和财务健康之间应该具有显著差别,因此进入预警模型的指标至少能有效显著的区分这两种状态,这是入
针对同一财务指标变量而言,当两组样本具备方差齐性(即
<sub><img title=" width="56" />
当两组样本不具备方差齐性(即)
这样在可接受的显著性水平上就可以筛选出能显著
(二)因子分
因子分析最早是由心理学家Karl Pearson 和Charles Speamen在1904年提出的,在多元统计分析中,因子分析是一种很有效的降维和信息浓缩技术。这种方法是从变量的相关矩阵出发,将一个m维的随机向量X分解成低于m个且有代表性的公因子和一个特殊的m维向量因子分析,使其公因子数取得最佳的个数,从而使对m维随机向量的研究转化成对较少个数的公因子的研究。即用较少个数的公共因子的线性函数和特定因子之和来表达原来观测的每个变量,从研究相关矩阵内部的依赖关系出发,把一些具有错综复杂的变量归纳为少数几个综合因子的一种多变量统计分析方法。该
三、财务危机预警指标
根据敏感性、先兆性、关联性、可操作性和互斥性的原则,本文在借鉴国内外学者的实证研究成果并结合我国上市公司实际情况的基础上,从表内信息和表外信息两个角度六个方面构建了一套包括25个指标的财务危机预警的指标体系,作为研究中使用的初始变量[9],如表1所示。表内信息指标主要包括反映企业盈利能力、经
表1 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
指标
类型
序号
指标名称
计算公式
盈利
能力
指标
1
净资产收益率
净利润/平均股东权益
2
总资产报酬率
利润总额/平均总资产
3
每股收益
净利润/期末普通股股数
4
主营业务利润率
净利润/主营业务收入
5
成本费用利润率
净利润/(主营业务成本+期间费用)
营运
能力
指标
6
总资产周转率
销售收入净额/平均资产总额
7
应收账款周转率
销售收入净额/应收账款平均余额
8
存货周转率
销货成本/平均存货余额
偿债
能力
指标
9
资产负债率
期末负债总额/期末资产总额
10
流动比率
期末流动资产/期末流动负债
11
速动比率
期末速动资产/期末流动负债
12
营运资本比率
营运资本/总资产
成长
能力
指标
13
主营业务增长率
(本年主营业务收入-上年主营业务收入)/上年主营业务收入
14
净利润增长率
(本年净利润-上年净利润)/上年净利润
15
总资产增长率
(期末资产总额-期初资产总额)/期初资产总额
16
每股收益增长率
(本年每股收益-上年每股收益)/上年每股收益
现金
流量
指标
17
现金流动负债比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流动负债
18
净收益营运指数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净利润
19
销售现金比率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销售收入
20
每股营业现金流量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年末普通股股数
表外信息 指标
21
短期借款流动比率
短期借款/流动负债
22
或有负债总资产比
<
对于“财务危机”学术界和实务界有各种不同的界定,考虑到我国的具体国情,本文将我国上市公司中的ST公司界定为财务危机企业。根据一定的选择标准,选取了2008年被特别处理的3
(一)初选——显
按着通常的思路,ST公司和非ST公司之间应该具有显著差别,因此进入预警模型的指标至少能有效显著的区别ST公司和非ST公司,所以以此为标准本文采用统计分析法中的显著性检验方法(T检验)对预警指标进行第
从以下的T检验结果
1)在财务危机发生的前2年有11个指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在财务危机发生的前一年有15个指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显示了所选财务指标在作为预警变量时具有信息含量和时效
2)在25个预警指标中,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报酬率、每股收益、成本费用利润率、总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增长率、现金流动负债比、每股营业现金流量、短期借款流动比率、审计意见类型、企业资产规模11个指标连续两年通过显著性检验,其中总资产报酬率、每股收
表2 25个初始预警指标T 预警指标
t-1年
t-2年
T值
双尾检验的
显著性概率
T值
双尾检验的
显著性概率
净资产收益率*
-2.59
0.012*
-4..527
0.000*
总资产报酬率**
-7.547
0.000*
-5.405
0.000*
每股收益**
-7.873
0.000*
-6.678
0.000*
主营业务利润率
-2.010
0.048*
-1.641
0.105
成本费用利润率**
-8.838
0.000*
-5.991
0.000*
总资产周转率**
-4.895
0.000*
-3.960
0.000*
应收账款周转率
-0.118
0.907
0.951
0.348
存货周转率
-2.720
0.008*
0.938
0.354
资产负债率
2.166
0.034*
1.825
0.072
流动比率*
-3.563
0.001*
-1.304
0.197
速动比率
-0.787
0.434
-1.351
0.181
营运资本比率
1.953
0.055
-1.004
0.319
主音业务收入增长率
-1.782
0.079
0.892
0.378
净利润增长率
-1.056
0.298
-1.572
0.120
总资产增长率*
-5.148
0.000*
-2.143
0.036*
每股收益增长率
-1.760
0.083
-1.765
0.082
现金流动负债比**
-3.695
0.000*
-3.399
0.001*
净收益营运指数
-1.683
0.097
0.053
0.958
现金销售比
-0.788
0.433
0.943
0.352
每股营业现金流量**
-2.812
0.006*
-3.815
0.000*
短期借款流动比率*
3.026
0.003*
2.590
0.012*
或有负债总资产比
0.539
0.591
-0.475
0.636
关联交易比率
-1.789
0.078
-1.297
0.199
审计意见类型**
4.073
0.000*
3.224
0.002*
企业资产规模*
-2.723
0.008*
-2.092
关键词:金融危机;培养;财务能力
金融危机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坎”给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秩序造成困难。企业管理者要面对现实,研究应对金融危机的方略,运用现代管理技术,规避化解金融危机的风险及危害,实现预期的经济目标。
一、培养财务能力的意义
金融危机是垒球经济发展进程中难以绕开的坎。只有识别其特征、规律及危害并加以控制,运用自身的优势化危为“机”,才能赢得生存与发展的机遇与空间,给自身可持续发展拼出一条“生”路。凡战争:就有胜方与败方,金融危机有消极的影响,也可能产生积极的作用,至少可以推动企业改善管理,增强驾驭风险的能力,而无动于衷的企业,被淘汰出局则是必然的结果。能够冲破金融危机困境的企业,其管理经验与抗风险能力必然比金融危机发生前大得多。
二、财务能力的基本构成
财务能力主要是体现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基本的筹资能力、生财能力、用财能力、管财能力等等。这些能力主要表现为;
(一)筹资能力企业在诞生之初就必须在《公司法》的框架下,修订公司章程,并按照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及出资人的共同约定如实足额出资,为企业的生产活动提供足够的启动资金,
(二)理财能力理财能力是企业生存必备的要求。理财活动是企业的基本经济活动。企业的资金形态:货币资金—存货资金—生产资金—成品资金—结算(销售)资金—债权资金(或者债务资金)—等等其构成与比重及状态都得靠企业管理者运用会计科学技术与市场机制去科学合理调配。处理得当,企业可以获得资金回笼与收益;处置不当,企业就可能承担经济风险与损失。
(三)生财能力就是组织生产劳动创造社会财富的能力。社会主义国家的各类企业(经济组织)是以盈利为目的组织起来的。其生产目的就是为社会提供人民生产生活所需要的物质文化商品并获得回报来满足自身的生存与发展要求。
(四)支付能力企业的支付能力是企业资金实力的具体体现。支付行为是企业资金分配中的最广泛应用的财务行为之一。支付能力建立在企业管理调控能力基础上,反过来又能对企业的调控能力产生积极的影响。
(五)积累能力资金的依法分配是企业经济秩序稳定的保证。资金合法分配是支付能力培植的基本要求。企业的资金积累的来源是:生产经营利润、固定资产折旧金、税后利润盈余提留、其他来源等等。企业依法积累,获得现金流增长是企业资本金保值增值的基本要求,也是企业抗风险能力的资金保证。
(六)投资能力投资能力是企业资金应用的基本表现。当企业货币资金或其他资产富余时,这时,企业持有货币资金(或其他闲置资产)受到通货膨胀率影响或者存在其他经营风险时,选择对外投资形式,转嫁资金风险是一般企业都必须破解的难题。
(七)内部会计控制能力企业管理者必须依法驾驭企业的资源与财富、控制企业资金,搞好经济核算和管理,御防企业外部与内部可能产生的问题给企业或国家或职工经济利益造成不必要的减少或损失,给企业可持续发展带来消极影响。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就是要依法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落实经济责任制,构筑“防火墙”,制定奖惩制度与责任追究制度。
(八)抗风险能力社会生产和管理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进行,机遇与风险同在。经济的发展与财务风险、经营风险、法律风险相伴,无时无刻不影响着企业的各项活动,企业投资人、经营者、职工、债权人(债务人、相关各方)各自应适应现代企业发展的要求,发现与规避各种风险。
三、培养企业的财务能力探讨
财务能力是企业生存的必要条件,如果财务能力缺乏,必然影响企业的正常发展。因此,培植企业的财务能力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任务,也是增强企业竞争力的必然要求。如何培育企业的财务能力呢?一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加强法制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竞争性经济,开放性经济。企业的一切经济活动只能在国家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进行,凡经济行为都必须讲究经济效益。企业管理者与企业职工都要参与社会主义法制建设。首先,投资人要依法按照公司章程约定准时注入资本金;其次,企业管理层要制定企业规章制度,规范企业的经济管理行为,保障公司的财产物资与生产活动有序进行;再次,企业员工要按照岗位责任制的规定履行职责。企业自身不得违法经营,如有违反。应自觉纠偏。
(二)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基础条件。职工的思想品德教育需要文化,提高政治觉悟需要文化。吸收运用新技术需要文化,建立与执行企业规章制度也需要文化基础,当今世界,技术进步日新月异,如果没有高文化素质的职工队伍,企业要生产出符合人民生产生活所需要的物质文化商品则是决不可能的。培植企业的财务能力更需要高层次的管理人才。
(三)加强资金市场、人才市场、技术市场建设财务能力体现在企业资金管理与资金运作方面。先有舞台,后有名演员;有了名演员,又可以创造出大舞台。这就简单地说明了资金与财务能力之间的关系。企业的资金是微量的,人才是有限的,技术是局域的。但是市场经济环境中的资金、人才、技术是无限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四)引进与应用先进的管理技术与生产技术培育企业的财务能力,着眼于企业内部条件是应该的,仅仅靠单个企业的资源、技术、管理方法,远远是不够的。提高企业财务能力,要靠学习先进管理技术,靠管理者的技术水平,靠企业的管理设备装备水平与职工的智慧,等等,这些都直接影响到企业财务能力与企业信誉的建设。
(五)保障与巩固职工当家作主的主人翁地位职工是企业的主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得明明白白。职工参与管理,参与理财对企业发展,意义深远,不多赘訹。物质财富的生产需要职工的直接劳动,产品质量的控制需要职工严格把关,企业诚信建设需要职工付诸实施,企业管理行为需要职工监督,等等若干或所有企业的生产经营行为都离不开职工的劳动。
(六)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防范财务风险财务能力强,是建立在企业制度规范,员工岗位责任制完善,产品符合社会需求的基础上的。合法规避企业风险,维护企业安全,保障企业生产经营秩序合法有序是企业生存必须破解的课题,一定要努力掌握市场经济环境下的客观经济规律,制定切实可行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防范企业所面临的风险,使企业的财务能力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挥其特有的作用。
(七)科学合理搞好收益分配企业的经济分配是正确处理国家、企业投资人,债权债务人,职工(包括企业管理者)、合作者等方面经济关系的基本形式。通过收益分配与资金运作等管理行为,积极培育企业的再生产能力与创造力。
(八)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确保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培育企业的财务能力,要以企业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坚持认清企业自身的优势条件,生产经营中需要的那些要素?这些要素的获得代价如何最合理最节省?财务控制能力强,资源要素的取得就容易质优价廉供应及时保质保量,适应生产经营活动的需求,对企业自身的资源也要用好用足,生产过程形成的下脚料,盘点清理出的已经报废了的固定资产也要计价处理,保证账面资产记录与实际资产状态本质一致。当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需要的机械设备而企业又缺乏时,可启动财务政策,向设备经销经营公司租赁,或采取委托加工的合作方式,单项外包,实行质量管理监督,保证零部件的生产质量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实现产品的生产目标,为企业实现预期的财务收益开拓路径。
[关键词] 珠三角民营工业企业 对应分析 多重对应分析
2007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正在不断地向世界各国的实体经济蔓延,对珠三角民营工业企业也带来了相当大的冲击――企业面临着需求萎缩、订单减少或取消、产品利润越来越低、客户要求越来越高、市场开拓越来越难等日益严峻的挑战。其中利润是企业永恒的追求目标,企业利润更是地方经济发展的主导因素。在调查的380个珠三角民营工业企业中,有43个利润亏损,占企业总数的11.32%,44%的企业利润率不超过5%,可见产业结构的有待升级和金融危机的双重影响下珠三角的民营工业企业盈利水平相对较低,研究其影响因素很有必要,本文主要对企业特征与企业盈亏问题展开实证研究。
一、调查研究过程和数据获取
2008年作者承担了广州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课题――广州市民营工业企业发展研究,为了准确把握金融危机对广州市民营工业企业发展的影响,作者选取了广州市和东莞市两地民营工业企业作为考察对象,在此过程中,广州市政府政策研究室、广州市经济贸易局及各分局、东莞市科技局的领导对调查工作给予了大力的支持。课题组采用企业实地考察、经营者访谈、政府职能人员座谈等方式,收集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和数据。些企业的基本情况如下:(1)48家企业行业跨度大,各区市经济贸易局对座谈企业作了精心挑选,在各个行业中都具有很强的代表性;(2)48家企业分布于广州市九区两市,覆盖于除南沙区外的其他区域,地域分布广;(3)在2007年总产值分布中,10亿元以上的企业有6家,1亿元至10亿元之间的企业有22家,1亿元以下的企业有17家,在总产值方面也具有很强的代表性;(3)在国内国际市场方面,出口市场占总销售额比重超过50%(含50%)以上的企业有8家,没有出口的企业有18家,出口在50%以下的企业有22家;(4)从员工人数上看,1000人以上的企业有13家,500人至1000人之间的企业有9家,500人以下的企业有26家。因此,所收集的资料具有很强的代表性、权威性和全面性。
二、分析方法基本原理
本文在考虑数据提取和直观易懂等问题后,采用对应分析与多重对应分析方法。先对利润和企业特征因素,两两进行对应分析,分析各企业特征对利润率的联系;再联合各个影响显著的企业特征进行多重对应分析,研究各显著影响特征对利润率的综合影响,其结果可以通过二维平面图直观呈现。
多重对应分析是用于多个分类变量进行对应分析,但其算法与简单对应分析并不相同,它首先对各变量的进行最优尺度变换,以尽量凸现类别间差异,然后在按标准的对应分析算法进行计算。
阅读对应分析图的两点说明:(1)落在由原点出发接近相同方位及图形相同区域的同一变量不同类别具有类似的性质(2)落在由原点出发接近相同方位及图形相同区域的不同变量的类别可能有联系。
本文根据问卷设计,假设企业特征有:专科学历人员比重、企业出口额、是否有研发中心、企业所处发展阶段、企业规模、拥有专利情况、员工人数、创建时间、是否上市公司共9方面因素。经过简单的两两相关分析,发现员工人数、创建时间和是否上市公司3个方面特征对利润率的影响不显著。故只对剩余6个特征的影响进行对应分析和多重对应分析。
三、各影响因素的对应分析
在这里,本文根据对应分析原理,运用SPSS软件中的Correspondence模块,对上述数据进行对应分析,情况如下
1.学历-利润率对应分析
将专科学历比重分为5个等级,而企业利润率分为6个等级。专科学历比重学历与利润率的相关性卡方检验P值小于0.05,说明两个变量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惯量比例是各维度(公因子)分别解释总惯量的比例及累积百分比,可见利用前两个维度就可以解释数据中近90%的信息量,所以利用对应分析的构建两维度平面图对原数据解释能力很强。
图1较清楚的展示了专科学历比重与企业利润率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看出:亏损和利润率低于5%的企业与专科学历比重低对应点位置很接近,说明三者关系十分密切,低学历比重的企业盈利能力也偏低;中高等利润率与20%~30%专科学历比重于关系
较密切;而20%以上的利润率与各等级学历比重的关系密切程度不高,说明高盈利能力企业可能受学历比重以外的其他因素影响为主。
2.出口-利润率对应分析
将企业的出口额比例分为5个等级,同样与6个等级的利润率进行相关分析。由于各个对应分析表的结果非常相近,为节省篇幅,在以后的分析中均省略而只作简单说明。同样企业的出口额比例与利润率的相关性卡方检验P值小于0.05,说明两个变量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前两个维度的累积方差贡献率为96.5%,解释能力非常强。
通过图2可见:亏损的企业与70%出口额比例关系很密切,可见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本来盈利能力很强的外向型企业遭受最直接的影响,大多出现亏损;而单纯的内向型企业盈利能力也很低于0%~5%利润率关系密切;利润率在20%以上与出口额比例在50%~70%的关系较密切。可见能内外结合,多渠道销售产品的企业比单一外销或单一内销的企业,在金融危机下有更强的盈利能力。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外向型企业大面积亏损将成为一个普遍的现象,但单纯内销的工业企业也不会得到较高的利润率。
3.发展阶段-利润率对应分析
将发展阶段分为4个等级,其与利润率的相关检验的卡方统计量为48.79,检验P值小于0.05,说明两个变量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前两个维度的累积方差贡献率为98%,解释能力非常强。
通过图3分析可得:在金融危机冲击下衰退阶段和创业阶段与亏损关系密切,处于发展阶段的企业有得较高的盈利能力,而成熟阶段的企业由于实现规模经济可能实施薄利多销的争夺市场份额战略,较低而较稳定的利润率,符合微观经济理论。
4.规模-利润率对应分析
企业规模与利润率的相关检验的卡方统计量为35.68,检验P值小于0.05,说明两个变量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由于规模变量只有三个水平,能以两个维度完全反映所有数据信息,平面图解释能力非常强。
由图4分析可知,小型企业收金融危机冲击最大,与亏损和低利润率关系较密切;而大、中型企业,盈利能力较强,而且大型企业比中型企业更靠近高利润率点。说明大型企业由于市场和资本等方面的优势,对当前环境的适应性更强。而小型企业本身抗风险能力较低,而且同时受大、中型企业的挤压,生产空间越来越小。
其余,是否有专利和是否有研发中心两个因素对利润率的影响为,有专利和有研发中心的企业利润率高于没有的企业。由于这两个变量只有“有”和“无”两个水平不能作数据提取处理和平面图绘制。
四、各因素综合影响的多重对应分析
多重对应分析方法适用于分析多个无序分类变量之间的关系,并使用散点图表示出来。同质性分析方法和简单的对应分析非常相似,但分析的变量可以多个,弥补了简单对应分析只能分析两个变量的不足。本文通过利用利润率与其六个相关变量进行多重相关分析,以观察各因素对民营工业企业利润率的综合影响。该方法是利用SPSS软件中的Optimal Scaling模块实现的,数据提取信息量和各变量的维度区分度均较高,说明多重对应分析的解释能力良好,具体多重对应分析图如图5。
可从图中分析可得如下线索:(1)利润率在20%以上与企业高学历结构关系密切。(2)利润率从5.1%到20%的三个点在图上的距离很近,说明这三个利润率水平性质相近,可将这类3类利润率的企业归纳为中高盈利型企业,这类企业的因素分布特征见椭圆范围2。中高盈利型企业基本处于发展阶段,中型规模;有自己专利也有独立研发中心;专科学历以上比例较高,在20%~30%为主;产品以内销为主,外销为辅,外销比例一般不高于20%。(3)亏损企业一般为没专利和没研发中心,低学历结构的劳动密集型的内向企业。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小型企业和处于创业阶段的企业受冲击最为严重,成为亏损企业大军的主要成员。(4)利润率在0%~5%的低盈利企业特征与亏损企业比较相似。
五、主要结论与建议
1.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珠三角政府应该有选择地对处于创业阶段的中小型企业出台经济优惠政策,帮助其度过困难时期,这类型企业过后能发作成规模较大的创新型工业企业,成为珠三角经济建设的主力军。同时,借金融危机对企业的考验,淘汰部分没专利和没研发中心,低学历结构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使产业结构近一步优化。
2.政府应尽力帮助外向型企业产品的出口转内销,减轻外向型企业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同时由于国际市场经济的影响,产品单纯内销的工业企业在国内市场将不断萎缩,必须开拓国外市场才有持续的盈利空间,所以政府现阶段应引导民营工业企业以内销为主,外销为辅;同时,尽量扩大本地工业产品市场的需求。
3.由分析可知,企业高盈利对应高学历结构,高层次的人力资源应为企业应对金融危机,持续高速发展的必备条件。所以在金融危机下,企业重点不应该是裁减人员节省劳动成本,而应该是吸收高层次人才以应对危机和为后续发作有利储备。民营工业企业只有迎难而上,寻求新市场,研究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带动员工学历结构的提高才能在金融危机中获得新的机遇。靠低水平技术加工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不再适合国际国内市场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文彤:SPSS统计分析高级教程[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