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6 17:45:55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模拟医学教育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医学教育中采用人体模型等进行医学知识的教学具有悠久历史。我国很早就将人体模型用于中医针灸的教学。16世纪就已经将人体模型用于接生技巧的培训。医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等进行问诊、查体等训练也是模拟医学教育的尝试。现代的模拟医学教育是在计算机技术及以往示教模型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包括局部功能训练模型、计算机辅助训练模型、虚拟现实和触觉感知系统以及生理驱动型模拟系统等现代化模拟手段为一体的系统教学体系。20世纪50年代美国匹兹堡大学麻醉系PeterSafar教授与荷兰Dr.BjornLind合作并研制了最早的心肺复苏模型[2];随后1987年由美国斯坦福大学及佛罗里达大学共同开发出了第一个真正意义的高仿真医学模拟人[3]。随后90年代中期美国匹斯堡及斯坦福大学等率先建立了模拟医学中心。近年来,包括高仿真医学模拟人在内的各种现代化模拟设备及手段被应用于医学教育。模拟医学教育可以实现对整个医疗过程及医疗环境的全面模拟,通过交互式教学方法完全模拟真实场景下对患者的诊治及处理。在我国的高等医学院校及一些综合性医院,模拟设备也被广泛用于临床教学及技能培训[4-7]。
2模拟医学教育可以提高本科医学技能教学的效果
2.1模拟教学优于传统课堂授课及基于问题学习教
学法(problem-basedlearning,PBL)传统的本科医学教学中对医学技能的教学主要以课堂授课为主,本科生不能得到身临其境的体会,这限制了医学技能教学的效果。近年来兴起的基于问题的教学法以临床问题为出发点,学生在真实情景中对驱动问题展开学习和探究,增加了互动性,提高了临床技能教学的成效[8]。但是由于本科生没有临床实际工作的经验和体会,课堂授课和PBL教学法都难以高度模拟临床场景。Young等[9]用模拟教学对医学生和初级住院医生进行处理临床急症技能的测试,结果显示无论是医学生还是初级住院医生都不能达到临床实际要求提示现有的教学和临床实践系统仍然存在差距。Steadman等[10]以呼吸困难为例比较了PBL教学法和模拟教学对医学生处理实际病例的能力培养的效果,结果显示模拟教学对医学生临床技能的提高显著优于PBL教学法。模拟教学作为新的教学模式,必将显著提高医学本科生的临床技能。
2.2模拟教学可以提高医学本科生学习临床技能的积极性
传统的临床技能教学主要由教师进行示教,学生观察和重复操作进行学习。由于目前医疗法规和制度对患者权益的保护增强,本科生实际操作的机会大大减少,严重阻碍了本科生对临床技能的掌握。高仿真医学模拟人可以真实地再现临床场景,克服临床资源的不足,极大提高了学员学习和掌握临床技能的积极性。我们对医学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显示,与课堂授课和小组讨论学习相比,98.7%的医学本科生更希望通过模拟人来学习临床技能,且绝大多数都认为模拟教学比传统教学更有趣味性及实际帮。究其原因,我们认为模拟教学首先能避免可能的医疗风险,学生更愿意在安全的环境进行学习;其次模拟教学真实反映了临床处理后患者的反应,学生印象深刻,对于失败和出现差错的环节,经教学后讨论和反思加深了印象;再次,模拟教学中学生作为主体,具有决定处置的权利,增强了职业的责任感。
2.3模拟教学可以提高医学本科生的职业素养
模拟教学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开放系统。模拟教学允许医学本科生出现错误甚至低级失误。通过模拟可以真实再现临床实践中的差错、事故甚至死亡,这些不良事件的模拟可让医学本科生切身地体会作为医生的责任感和处置失败之后的失落感。由于没有发生实际伤害,学员一方面经受心理的锻炼,一方面通过总结和反思、反复的练习提高和完善自己的技能,进而成功的再次处置相关状况。因此模拟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医学生的自信心。此外,模拟教学还可以模拟医生向患者及家属沟通不良病情和恶性事件,提高医学本科生的医患交流能力。
2.4模拟教学可以实现医学本科生个体化临床技能教学
医学本科生在基础知识掌握、临床思维及动手操作能力上都可能存在差异。尤其是临床技能教学不同于基础医学知识教学,其更注重临床推理和实际操作。在临床技能教学中采用模拟教学,可让医学本科生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安排学习进度,发现和弥补自己的欠缺,通过练习和针对性的培养,达到对临床技能的熟练掌握。因此,模拟教学可从整体上提高医学本科生的临床技能,避免传统教学方法的同步性和单一性。此外,医学生可根据自己学习的情况,初步对自己未来的专业选择和规划具备一定的了解。
3模拟医学教育可作为医学本科生临床技能评估方法
2003年,美国毕业后医学教育认证委员会(ACGME)设立基于岗位胜任力的医学教育结果计划(Competency-Based Residency Education-Goals of the Outcome Project),明确提出医学教育需要培养的6大核心能力为:医学知识,病患照顾,基于实践的学习和提高,基于系统的实践,职业素养,人际交往及沟通技巧。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成为第三代国际医学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为适应医学目标的转变,2005年我国医学教育专家开始探索建设中国临床医生岗位胜任力的通用模型,明确岗位胜任力通用模型的基本要素:(1)临床医学技能与医疗服务水平;(2)疾病预防与健康促进;(3)医学信息与综合管理能力;(4)医学知识运用与终生学习能力;(5)人际沟通能力;(6)团队合作能力;(7)科学研究能力;(8)核心价值观与职业素养。基于上述医学教育改革理念,在卓越医学人才培养方案、实践教学培养体系的运行中进行改革和创新。
一、临床技能教学的瓶颈
随着医学教育模式的转变以及医科院校的大幅度扩招,临床实践教学资源短缺和医学生数量不断增加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如何达到医学教育的要求、全面发展临床能力成为困扰临床医学教育的难题。临床技能教学以模拟教育的方式架起医学理论通往临床实践的桥梁,是目前解决临床实践教学难题的有效方法。早期的临床技能教学偏重于投入教学场地、基本教学设备设施的建设,教学方面关注临床操作技能的流程完成度训练,较少涉及医学人文、团队精神及沟通交流等能力培养;教学方法及评价较单一,教学效果难以达成,难以适应当今教学的需要。
二、临床技能教学改革实践
2006年,广西医科大学成立临床技能培训中心,由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管理运营,建设有模拟手术室、模拟产房、模拟诊室、模拟病房、模拟ICU、综合临床技能模拟教学实验室、计算机医学模拟训练室、内外妇儿临床技能模拟教学实验室、显微外科技术训练室及腔镜技术训练室、配置多媒体教学录播监控回放系统的中心控制室、PBL教室等教学。实现基础技能、综合技能实验教学及客观结构化多站式考试(OSCE)功能,承担临床医学及相关专业多层次医学生临床技能教学,提供了临床技能教学的基本条件。根据《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的意见》文件精神,广西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临床技能培训中心引入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教育理念,突出“三严”(严肃态度、严密方法、严格要求)”、“三临床”(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开展临床技能教学改革,探索临床技能教学课程体系的优化和完善,开展了以下工作。
1.确立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教学模式,改革临床技能教学课程体系。认真领会“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教育理论,以六大核心能力培养为教学目标,遵循医学生成长及能力发展的规律,探索基本操作训练向临床综合能力培养发展,从单一学科内容向跨学科综合技能扩展,多种教学方法并存及组合运用的教学模式。临床技能教学从入学第一年开始,在1―4年级设置的教学内容有重叠、有递进、有扩展,全面开放预约训练,临床能力培养覆盖临床医学以及相关专业院校教育的全过程,形成了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临床能力全程培养教学模式。
2.建设教学资源,改进教学和评价方法,完善教学课程体系。将教学项目归纳为操作技能、非操作技能及实践能力三大类,形成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临床技能教学课程体系,解决教学内容孤立、学习效果达成度低的问题。建设线上线下教学资源,录制教学视频,开发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建设在线课程、教学网站和微信APP平台,编制临床技能教学教材、操作流程挂图。开展虚拟仿真、情景模拟教学,医学人文和沟通技巧的角色扮演、SP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
3.明确教学师资同质化培养的理念,加强师资培训。建立“培训目标标准化、培训过程规范化、培训结果同质化”的师资培养机制,组建内、外、妇、儿等9个临床技能教学专业团队,强调集体备课、统一培训考核,减少不同专业、不同的学缘背景及专业成长经历对教学质量的影响。选派骨干教师参加模拟教学高阶课程培训,每年保持20%以上的合格师资补充,促进了教师的职业发展,产生良性循环反哺教学,保证同质化的教学质量。
三、教学改革实践结果和体会
关键词:医学教育;临床基本技能;教学现状;对策分析
0引言
临床基本技能教学是医学教育的重要内容,是从基础医学向临床医学过度的重要阶段,对学生临床技能的培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临床基本技能教学中主要包括有体格检查、病史采集、外科手术学技能、临床常用诊断技术等,在对学生临床基本技能的培养过程中,对于一个职业医师来说是其重要实践课程。但从当前我国医学教育临床基本技能教学现状来看,还是受到传统“填鸭式”教学模式的影响,学生临床技能实践和操作的机会较少,传统教学模式难以满足学生未来发展需求,也不能满足对优秀医师培养需求,因此需要对当前临床基本技能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进行不断改进[1]。而“学以致用”是学生接受教育的最终目的,对于以学生来说,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和临床解决问题的能力至关重要,为了注重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提高学生临床医学水平,本文就对医学教育中临床基本技能教学的现状和对策进行重点分析,为医学教育事业提供参考。
1医学教育临床基本技能教学的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医疗卫生事业也在不断改革与创新,近年来我国的医学教育事业取得了较大进步,但总体看来,医学教育事业与我国医疗卫生事业改革还不适应,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缺乏正确的认识和理解,医学教育结构不合理,教育层次低下,不能满足现阶段人们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在医学教育过程中,部分院校的办学条件和发展规模仍存在欠缺的地方,因此还是需要不断的改进与创新。现阶段,在临床基本技能教学过程中,与现代多媒体技术与教学相结合,学生对临床实践技能的理解能力得到有效提高,如针对手术教学问题时,部分医院通过多媒体手术直播系统,对真实的手术过程进行多方位和多角度直播,让医学生可以同步观摩与学习,对于一些基本的临床技能操作,如心肺听诊、急救技术和腹部检查等,通过多媒体技术通过屏幕,让学生对具体的细节进行仔细观察,例如病理图像、解剖图或是心电图等[2]。在临床技能训练中,通过现代多媒体技术对人体脏器声音进行模拟,实现电子标准化患者,对患者心跳声、肺部呼吸声音和语音震颤声等,学生通过这些真实的声音模拟获得真实的感受,在模拟手术中允许学生犯错误,也应该让学生进行反复的模拟训练,从而让学生掌握相关临床操作技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2医学教育临床基本技能教学所面临的问题
在临床基本技能教学中,主要面临四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临床技能教学方法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实践操作与技能培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仍处于被动学习地位,学生在学习中普遍缺乏主动性与创新性,部分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仅仅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因此学生普遍存在高分低能的问题,这主要是由于学生缺乏技能培训的体现[3]。第二,医德教育问题。作为一个医者,在医病的同时也要具有仁心,在传统临床教学中主要是对学生进本临床技能的考察,缺乏对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的评价标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能很好的领悟人文精神内涵,导致学生在正式就业后,其医学行为与患者缺乏心与心的交流。第三,临床实践困难。随着我国近年来高校办学规模和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但院校中师资力量相对薄弱,人均管床数等一些教学资源匮乏,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能很好的接受到全面的教育,对学生未来就业和临床实践存在制约因素。其次,目前患者自我保护意识较强,越来越少的人会愿意去配合医学教育的临床教学工作,医学生实习机会较少,缺乏为医学生提供展示和实践的平台,导致学生临床技能培训不足。第四,医学教育模式的改革。现阶段,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科技水平不断提高,致使我国医学教育事业面临严峻的挑战,在课程设置中缺乏系统性规划和科学安排,缺乏技能训练等,促使我国传统的医学教育模式进行深化改革。
3医学教育临床基本技能教学有效对策
3.1教学模式创新
现阶段,我国医学教育事业的改革,首先需要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与完善,彻底转变传统“填鸭式”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建立完善的现代化医学教学体系[4]。临床教学模式的国际化为我国教育模式带来一定的冲击和挑战,因此需要充分发挥医学教育的优势,注重对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临床技能培训,通过专业的教育提高学生诊疗技能,采取现代化的教学理念,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提高医学生的职业素质和个人道德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2培养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国际医学标准中明确表示,优秀的医学生不仅需要具备系统的理论知识体系,还要具有较高的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对于传统教学中崇尚权威、不敢质疑、无科学批判或是对知识全盘接受的错误的教学理念需要改进,改变以学生僵化的行为模式和思维习惯,提高以学生认知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提高医学生临床模拟能力,让医学生适应于角色的转变,在学习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意识,让自己变成知识的创造者[5]。在快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下,将临床基本技能教学工作与现代数字化技术进行结合,教师在技能教学中通过多媒体技术制作幻灯片,使教学环境变得生动、形象,也可以让学生产生深刻的印象。在课下时,教师还应给学生布置课下任务,如去医院对实际临床操作进行观摩和学习,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进行独立动手操作。
3.3重视培养学生对临床问题的解决能力
任何教学的最终目的都是“学以致用”,将学到的知识熟练的应用到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充分发挥知识的内在价值和现实意义,对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加以解决。但在医学教育中,由于医学教育具有抽象性和较强的逻辑性特点,并且应用十分广泛,大部分医学生普遍缺乏实际操作经验和生活经验,在临床基本技能的学习中容易感到吃力,学习的知识不能很好的运用到实际中去[6]。因此在临床基本技能教学中需要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和技能的培养,通过组织学生参与真实的或是模拟的临床技能培训,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进入医院进行真实的临床操作,让医学生可以尽早接触到临床实践作业,提高学生的临床实践水平。这种将教学、见习或实习融为一体的教学模式,既可以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临床基本技能实践机会和平台,也加强了对学生进行临床基本技能实践和培训的力度,提高学生对实践技能和理论知识的深入理解和消化。
3.4国家需要加强对临床医学素质培养
近几年来,我国加大了对教育改革的力度,在教学过程中提倡素质教育和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并积极借鉴国内外优秀的学习经验和教学成果,使我国总体教学水平得到明显的提升和改善。医学教育具有较强的实践性质,要想取得良好的医学教育效果,需要将医学理论知识的医学临床实践操作进行有机结合,在临床基本技能教学中,也是建立在良好的医学理论知识的基础之上,将所学到的知识运用都临床实践中去,在实践过程中也体现了医学生的价值观念、学习心态、交流技能和行为方式[7]。为了更好的培养出我国优秀的临床医学工作人员和医学研究人员,首先需要从教师自身做起,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和专业技能水平,与时俱进,对传统的传授经验和实践经验需要不断更新,并注重自身的职业素养和道德品质,对学生进行言传身教,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念和价值观念,树立良好的医风医德,培养出高素质的优秀医学学者。在临床实践过程中,不仅需要对疾病产生正确的认识,还要了解疾病病因及病理机制,对知识进行深入剖析和分析,提高学生的探究精神,为学生的未来就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4结语
总而言之,当前我国医学教育临床基本技能教学仍不十分成熟和完善,对医学生的技能培训和实践锻炼仍较为缺乏,因此需要对我国医学教育的教育机制进行不断完善,转变传统教学模式,在临床基本技能教学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及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为我国医疗事业和医疗教育工作起到积极促进作用,培养出更多高素质、优秀的专业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高立协,申长兴,王昌惠,宋小莲,梅爱红,张燕香.关于住院医师规培与医学生实习结对“一对一”带教的探索[J].中国卫生产业,2017,04:56-57.
[2]邱松楠,蔡博宇,戚麟,李密,李群,徐青松,徐志杰.全科医学人才培养中的医学院校教育教学改革途径探究[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17,02:121-123.
[3]董燕艳,常金兰.校企合作医院对高职院校护生顶岗实习反馈的调查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3,20:115-116.
[4]张建标,吴昌,金徽.基于医学类高职框架下的生物化学课程改革的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4,12:81-82.
[5]杨枝彩.结合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内容进行诊断学与内科学教学[J].卫生职业教育,2009,05:63-64.
[6]罗春丽,胥文春,蔡晓钟,余晓林,欧俐苹.贯穿素质教育思想于临床基础检验实验教学改革中[J].检验医学教育,2005,04:18-19+23.
关键词:临床医学;情景模拟教学法;能力培训
伴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我们在人民健康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一些社会问题也随之产生,我国医患关系从未像现在这样紧张,医患矛盾一触即发,再者由于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期望值不断提高,人们不单单只需要身体上的康复,还需要心灵上的慰藉,这就要求医护人员接受更全面、更积极、更有效的培训,为患者的健康服务。临床医学教学在整个临床实践活动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它不但能够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实践机会,丰富学生及医护人员的知识,同时对于医院的正常临床活动也具有积极的意义,使医务人员规范操作、提高相关技能,更为重要的是为我国临床医学事业培养了大批具有临床技能的人才。由于临床医学教学内容复杂,为确保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许多课程应在真实环境下教学(如理论性、实务性、技术性课程),但传统教学方法很难满足此要求。随着管理思想与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发现,情景模拟教学能够解决上述难题。
1情景模拟教学法简介
情景模拟教学法与传统课堂教学法有着很大的不同。在传统教学模式中,通常以教师为中心,从书本到书本、从概念到概念、从理论到理论,关注的是向学生灌输了哪些知识,很少考虑到学生吸收了哪些知识,学生积极性如何,是否自愿,导致教学与学生实际脱节、与教学意义脱节,忽视了学生学习潜能的开发以及思维的形成;导致学生学不深、学不透、学不懂,甚至不会运用学到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情景模拟教学法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有针对性地设计情景,并让学生扮演情景角色,模拟情景过程,让学生在高度仿真的情景中获得知识和提高能力的教学方法[1]。情景模拟教学法为学生创设了工作情景,具有传统课堂教学无法实现的实践性和优越性,它是从病例分析法中派生出来的一种极具实践性和操作性的教学方法,实质上是病例教学法的延伸。在情景模拟教学中,师生之间或者学生之间进行模拟临床实践操作练习,这种模式的最大优势是节约教学资源、场地以及人力等,同时有助于临床教学质量的提高[2]。情景模拟教学法可总结为以下4个步骤:(1)准备情景模拟材料,创设情景环境;(2)进行情景分析;(3)情景模拟实践,进行知识内化;(4)课后指导总结,延伸巩固提高。
2情景模拟教学法在临床医学教学中的应用
医学教育由学校医学教育、研究生(毕业后)医学教育和继续医学教育3个连续统一的部分组成。医学生(包括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在结束学校医学教育之后,进行临床实习及规范化培训,在此过程中掌握基本的行医技能,这个阶段也是医学生形成临床思维、巩固临床知识的黄金阶段。为提高临床医学教学效果,许多医学院校、医院的各个临床教研室引入了情景模拟教学法。
2.1情景模拟教学法在临床麻醉学教学中的应用
麻醉学专业作为独立的二级学科,要求医护工作者拥有独立的临床思维和工作能力,以保障患者的人身安全及术后恢复,它包含临床麻醉、危重病急救、疼痛治疗及科研等,涉及多学科知识。王宇娜等[3]将情景模拟教学法应用于麻醉临床教学中发现,通过模拟真实场景,可显著提高学生理论成绩及临床技能操作水平。邹磊等[4]将情景模拟教学法应用于麻醉学临床教学中发现,情景模拟教学法可以提高麻醉学临床教学效果。魏霞等[5]在麻醉本科临床实习中开展了情景模拟教学,调查表明,情景模拟教学可提高麻醉本科学生临床实习期间的理论成绩和操作技能。对刘慧慧等[6]用情景模拟联合TBL法为非麻醉专业实习生进行麻醉临床技能教学效果分析发现,对非麻醉专业的学生采用情景模拟联合TBL法进行麻醉临床技能教学,可显著提高其麻醉技能,培养临床操作、沟通及团队合作能力。朱海燕等[7]将模拟教学法应用于麻醉临床见习中发现,采用模拟教学法进行临床麻醉见习教学,效果较好,能提高学生的成绩和学习兴趣,值得推广。
2.2情景模拟教学法在临床内、外科教学中的应用
内、外科知识与技能是临床医生要掌握的重要内容,运用情景模拟教学法将内、外科常见的临床情景再现,可让学生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具有较好的效果。乐飞等[8]将情景模拟教学法应用于外科学临床教学中发现,情景模拟教学法可以显著提高实习医师的外科临床技能。袁世明等[9]在外科实习医生入手术室前培训中应用情景教学法,调查结果显示,学生理论和操作考试成绩显著提高,且减轻了带教教师的负担,节约了教学成本。赵晓[10]在临床外科教学中开展四阶段情景教学模拟,调查结果显示,四阶段情景教学模拟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理论和操作成绩,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张学志等[11]将情景模拟与案例教学结合应用于外科学教学中发现,这种教学方法对医学生分析外科疾病能力、基本操作技能、临床思维能力与医患沟通技巧的掌握有一定促进作用。石姝梅等[12]将情景构建和病情模拟应用于内科实践教学中发现,情景构建和病情模拟能明显提高医学生临床思维水平与操作技能,使医学生更好地掌握疾病知识,提升分析归纳总结能力,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增强评判性思维能力。
2.3情景模拟教学法在急救医学教学中的应用
急救医学是一门高风险的学科,任何工作的失误或差错都可以给患者带来更多的痛苦,甚至失去生命,因此每位医生都需具备急诊医学知识并熟练掌握各项急诊抢救技能及敏锐的观察力和果断的判断力。朱贤春等[13]将情景模拟教学法应用于神经外科新职工急救培训中发现,情景模拟教学法有利于提高新职工的临床急救能力。赵晓[14]在临床心肺复苏外科教学中应用情景模拟教学法发现,情景模拟教学法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理论和操作考试成绩,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自主解决问题能力,同时提高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翁留宁等[15]在多发伤急救手术培训中应用情景模拟教学法发现,培训后学生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培训前,提高了培训对象的评判性思维能力以及多发伤急救手术配合能力,增强了团队交流能力和协作精神。
2.4情景模拟教学法在医学人际沟通中的应用
长期以来,我国医学毕业生存在水平参差不齐、医患沟通能力欠佳、医学继续教育不足等问题,对我国医疗卫生服务质量的提高及和谐医患环境的构建起着负面影响。近几年医患关系持续紧张,医患矛盾不断激化,大部分是由于医患沟通不畅导致,因而良好的沟通能力是每位医学生应必备的素质[16]。郑鹏等[17]将情景模拟教学与案例教学结合应用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发现,住院医师医患沟通能力显著增强,有利于良好医患关系的建立。
3情景模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情景模拟教学的关键环节即情景再现,需要选择合适的课题,做到环境设置尽量接近临床实际,不能单单反应一个问题,而是一个具体的事件,这样有助于学生更积极地投入其中。此外,课程知识点的难易、多少,也是选择课题时所需注意的要点。它要求情景能够突出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能够更加直观展示教材中比较抽象的内容,让学生能够领悟和正常表演出来,起到启发性教学的作用。另外,在情景模拟教学中,教师需对重点和难点内容进行适当指导,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以促进活动顺利进行,并做好课后总结,巩固学生的理论知识。综上所述,情景模拟教学法是一个以学生为主体的开放式教学模式,学生在宽松、自由、和谐的环境中学习知识,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将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接受。其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来讲,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及提高学生的交流合作能力等方面都有很大帮助,同时有助于改善师生关系,是符合医学教育现状、有利于保证教学质量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将情景模拟教学法应用到医学教学中,可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充分掌握知识,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教师能及时把握和衡量自己的教学效果,为推进素质教育起到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赵文红,江城梅,李彦荣.“情景模拟”在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全科医学,2009,7(3):271-272.
[2]陈小娟,江桂素,郑秀先.情景模拟教学法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8(11):56-57.
[3]王宇娜,杨秀娟,刘海萍,等.情景模拟式教学法在麻醉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人才资源开发,2015(16):179.
[4]邹磊,刘丹彦.情景模拟教学在麻醉学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5(10):44-45.
[5]魏霞,张兵.情景模拟教学在麻醉本科临床实习中的应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27):6-8.
[6]刘慧慧,岑晴云,罗艳霞,等.用情景模拟联合TBL法为非麻醉专业实习生进行麻醉临床技能教学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5(12):175.
[7]朱海燕,阳建福,廖琴,等.模拟教学法在麻醉临床见习中的应用研究[J].基础医学教育,2013(1):64-67.
[8]乐飞,何琳,邓漾.情景模拟教学法在外科学临床教学中的应用评估[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5(11):91-92.
[9]袁世明,赵雪梅.外科实习医生入手术室前手术室情景教学培训的应用效果[J].华夏医学,2015(4):133-136.
[10]赵晓.四阶段情景教学模拟在临床外科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培训,2016(4):183.
[11]张学志,凌云阳,王观发,等.情景模拟与案例教学结合在外科学教学中的应用[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5(10):1397-1399.
[12]石姝梅,黄敏娟.情景构建和病情模拟在内科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医疗前沿,2008(13):56-57.
[13]朱贤春,张敏,黄友梅.情景模拟教学法在神经外科新职工急救培训中的应用[J].长江大学学报,2013(15):74-75.
[14]赵晓.情景教学法在临床心肺复苏外科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6(15):139.
[15]翁留宁,高静,朱玲,等.PBL模式与情景模拟相结合在多发伤急救手术培训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1,15(20):36-37.
[16]杨洪斌,陈钰仁.住院医师规培学员医患沟通能力培养的成效初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3(7):12-13.
关键词:标准化病人;医学教育;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5-0158-02
美国人巴罗斯(Barrows)于1963年首次提出了标准化病人的概念。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 patient,简称SP),也称模拟病人(simulated patient),或者病人指导者(patient instructor),指从事非医疗工作的正常人或轻症病人经过培训后能准确表现病人临床症状、体征和(或)病史而接受临床检查者,用于医学生及初级医师的培训和考核,具有被检查者、评估者和指导者三种能力[1]。目前在国内外医学院校中,标准化病人已被广泛应用于医学生和医生临床能力的教学、评估及职业素养的培育等领域,如美国执业医师考试、香港外科学院住院医师第三阶段考试等[2]。我国自1993年开始,九江医学专科学校、华西医科大学、浙江医科大学三校在美国纽约中华医学基金协会的援助下,在联合培养了第一批标准化病人之后,标准化病人便被开始运用于医学和护理课堂及临床教育,这种教学和考试方式能有效解决临床病人缺乏的状况,可以增加学生接触病人的机会,并提供标准统一、客观公正的教学和评估,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态度、行为举止和人际沟通技巧[3]。
一、标准化病人产生的社会背景
1.教学资源缺乏。从1997年以来,高等医学院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学生人数逐年增加,而教学医院病床数却增加不多,造成每个学生管的病人数达不到要求,从而导致学生临床能力下降。
2.学生动手机会减少[4]。从1999年《执业医师法》颁布、实施以来,我国医师的执业走向法制化,但该法对医学生没有明确的定位,使得医学生不能合法地进行医疗操作。此外,从2002年9月1日起实施《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该条例明确规定:患者有权复印其门诊病历、住院病历、医嘱单、化验单、医学影像检查资料、病理资料、手术同意书、特殊检查同意书、手术和麻醉记录单以及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病历资料,使得医生的医疗行为更加透明,执业医师为避免因医疗操作造成医疗纠纷或医疗事故,一些技术要求较高的医疗操作均由执业医师亲自完成,导致医学生动手机会减少。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患者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逐渐增强,有些患者拒绝医学生为其进行医疗操作,这也使得医学生动手机会减少,临床教学质量受到负面影响。
综合上述,标准化病人就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应运而生,这对提高医学生临床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标准化病人的应用
1.系统问诊。标准化病人应用于医学教学是通过扮演病人的角色来完成的[5]。正常问诊教学训练包括问诊内容和问诊技巧两方面[5]。问诊内容的教学是通过标准化病人仿真不同主诉的成人、儿科病例,当学生询问时提供恒定一致的病史资料,包括主诉、现病史、过去史、系统回顾、个人史(婚姻史和女性病人的月经史、生育史)及家族史[5]。问诊技巧包括问诊的组织结构、时间顺序、过渡语言、问诊进度等[5]。通过标准化病人的评估与反馈指导,反复训练,使学生逐步掌握问诊的技巧,重视交流技能的培养,如:如何介绍自己、如何使用过渡性语言、如何安慰病人、如何更好地获取病史资料等[6]。
2.全身体格检查。在体格检查教学中,标准化病人接受学生全身体格检查,应做到被动顺从、恒定一致,绝不可给以任何暗示或不合作[5]。在体格检查完毕后,标准化病人发挥教学指导作用,指出并纠正学生的错误。此外,在体格检查训练中,标准化病人指导学生重视人文关怀的教育,如自我介绍,体格检查前当着病人的面洗手、暖手,在体格检查中关心、体谅病人等。
3.临床技能考核评估。在问诊和全身体格检查的训练过程中,标准化病人必须对学生的每一个问诊和体格检查的步骤、顺序、手法暗记在心,一旦训练完毕,迅速填写评估表,对学生的查体技巧、交流沟通、职业形象等方面进行评分,并及时反馈和指导[7]。
三、标准化病人应用于教学中的优点
1.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临床教学资源匮乏的问题,让每个学生都能够有充足的机会锻炼问诊和体格检查的能力,并及时得到评价和提高,学生面对的是标准化病人,不涉及伦理问题,学生可以更专注于能力的学习与掌握,而不必担心医患关系的问题[8]。
2.可以增强学生的沟通能力,培养他们的人文素质,提高他们的临床思维能力、临床实践能力及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9]。
四、标准化病人的局限性
1.标准化病人虽经过一定的训练,能够模拟出一些病人的症状与体征,但不能模拟出所有学科和所有病种的症状或体征。比如呼吸困难可以模拟,可病人由于呼吸困难而出现的紫绀和三凹征等体征却很难模拟;再如肝肿大、水肿也很难模拟[10]。
2.标准化病人扮演的都是典型患者,而临床上经常会碰到不典型的患者,学生从中获得的临床经验很有限。
3.标准化病人要经过专人招募与培训,要付给一定的报酬,需要有一定资金的支持,由于国家在医学教育投入上经费有限,使医学院校在此方面经费压力较大,面临财力和投入的问题,给标准化病人的应用带来了困难[11]。
参考文献:
[1]鲁建国,赵华栋,南菁,等.对标准化病人教学模式的认识与思考[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6,8(3):286-287.
[2]赵峻,陈未,叶葳,等.标准化病人应用于医学教育过程中的标准化与质量控制[J].协和医学杂志,2012,3(3):361-363.
[3]刘霖,沈洁,叶旭春,等.“标准化病人”考试方式优化策略探析[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4):347-348.
[4]韦思明,戴玉英,蒋建平,等.影响临床教学质量的因素与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2013,(11):88-90.
[5]杨耀防,涂明华,占永平.标准化病人技术与临床技能多站考试应用[J].医学教育探索,2003,2(1):23-25.
[6]吴丽萍,张建军.标准化病人在医学生临床技能训练中的应用[J].西北医学教育,2005,13(4):441-442.
[7]唐红梅,邹杨,黄钢.标准化病人在临床教学中的应用与启示[J].医院管理杂志,2007,14(8):610-611.
[8]李晓丹,李伟峰,韦莉萍.临床医学教育中培训和使用标准化病人的意义初探[J].现代医院,2007,7(12):140-142.
[9]钟玉杰,王敏,李勤.从10年文献回顾分析我国标准化病人教学的发展[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3):259-261.
[10]陆玉莹.学生标准化病人在健康评估实践考核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2,30(20):90-91.
【关键词】 临床诊断学; 实验教学; 模拟教学; 应用
临床诊断学是一门应用医学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临床思维方法对疾病进行诊断的学科,是在医学生学习了医学基础课程之后,为过渡到临床医学各学科学习而设立的桥梁课程[1]。临床诊断学的主要内容涉及病史询问与采集,体格检查的方法与技巧等。临床基本技能是指临床医师获取临床资料并对其进行综合分析、判断的能力,是每个医学生都必须掌握的基本功,加强对医学生临床基本技能的培养是各个医学院校教学工作中的重点之一,也是难点之一[2]。现代医学教育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随着高等教育模式由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医学院校开始大量扩招,导致学校教学资源相对不足;同时,医患关系日益紧张,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3]。模拟医学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能为医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尽早接触临床实践提供良好的条件和机会,可以提高医学生临床基本技能的实践操作能力和临床综合思维能力,有利于培养合格的医务人员[4]。
1 医学模拟教学的定义
医学模拟教学是一种利用标准化患者( Standardized Patients,简称SP)、各种仿真电子模拟人及现代化、智能化的医学模拟技术来模仿正常人的生理结构与机能、患者疾病时的表现与演变等来代替真实的患者和临床场景,从而对医学生进行临床基本技能的训练,以提高医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为最终目标[5]。常用的医学模拟技术包括SP模拟及模型模拟。
2 模拟教学的必要性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在讲授完理论大课以后,把学生带到医院,让他们直接面对患者,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对真实的患者进行问诊、体格检查等操作。但是临床病例是有限的,其次,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越来越强,愿意配合学生练习的患者越来越少,使这种教学方法越来越不能满足我们的实际需求,导致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无法运用到临床实践中去。随着现代医学教育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医学生临床基本技能的培养要求也越来越高,医学模拟教学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手段应运而生,并且已经得到广大医学院校的重视。
3 模拟教学的应用
3.1 模拟教学在问诊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模拟教学在问诊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主要是指SP的应用,SP即标准化患者 ( Standardized Patients,SP) ,指那些经过标准化、系统化培训后,能准确表现患者的实际临床问题的正常人或患者[6]。在问诊实验教学中由带教老师事先统一选择好病例,让SP在课堂上逼真地模拟临床情境,首先让老师给学生示范一次规范化的问诊过程,然后给学生分组,每组选一个代表对标准化患者进行问诊练习,其他的同学旁听,一个同学问完以后再换病例让另一个同学问,如此反复练习。这种教学方式使学生克服了初次面对患者时的害羞和紧张不安的心理,可以帮助学生逐步完成从学生到医生的角色转换。通过这种反复训练使学生逐渐掌握问诊的基本内容、方法与技巧等,同时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医患沟通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
3.2 模拟教学在体格检查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体格检查是指医师运用自己的感官和借助于传统或简便的检查工具,如体温表、血压计、叩诊锤、听诊器、检眼镜等,来客观地了解和评估患者身体状况的一系列最基本的检查方法[7]。体格检查是每个医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医师一般通过视诊、触诊、叩诊、听诊、嗅诊5 种方法来了解患者的异常症状及体征。应用SP和仿真电子模拟人进行模拟教学,其中SP以体格检查手法的训练和正常体征的观察为主,仿真电子模拟人以心肺听诊、腹部触诊异常体征的观察及胸膜腔穿刺术、腹膜腔穿刺术等临床常用诊疗技术的操作练习为主,临床上常见的和不常见的各种异常心音、异常呼吸音以及肝脾肿大等病例都可以在相应的模拟人身上模拟出来,而且学生可以在具有针对性的模拟人身上进行四大穿刺术、导尿术等操作训练,手法正确或者错误时,模拟人会给出相应的反应。
4 模拟教学在临床诊断学教学中的优势
在问诊实验教学应用中,能提高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熟练地掌握问诊的基本内容,灵活运用问诊的方法与技巧,从而提高医学生的问诊水平。在体格检查实验教学应用中,通过运用多媒体与仿真电子模拟人相结合的新型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了学生对疾病的感性认识,并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了训练。由于仿真电子模拟人具有可以重复使用、使用时间相对灵活等特点,使得这种教学模式不仅适用于日常教学,而且适用于学生的课外学习。我们通过课余时间开放实验室的举措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使用机会,使学生在课堂内外都能进行训练,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临床实践操作技能[8]。
5 模拟教学在临床诊断学教学中的不足
在问诊实验教学中,SP能够模拟的的病例还不够丰富,主要体现在模仿疾病的种类有限,另外SP都是经过相对正规和系统地培训的,他们对疾病的表述能力比较强,而真实患者的文化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却参差不齐,这和临床实际存在着很大的差异[9];其次,大多数SP模仿疾病的症状体征还不够逼真,且并不是所有的阳性体征都能模拟出来的,因此SP不能完全替代临床患者;另一方面,SP的培训周期较长,所需投入的经费较高,给教务管理部门及临床各科室的日常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在传统的体格检查教学过程中,带教老师不但要帮助学生了解患者的阳性症状和体征,还要指导学生怎样和患者进行交流,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而仿真电子模拟人作为一种教学模型,它不可能与人进行交流。另外,尽管仿真电子模拟人具备多种临床疾病的病理特点,但它与真实人体仍然有一定的差别,如心脏杂音的传导方向,肝脏、脾脏的质地等。因此,仿真电子模拟人不能替代真实患者,带教老师也不能仅用仿真电子模拟人进行教学,而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教学工具充分地利用它。但由于各种仿真电子模拟人的购买成本比较高,学校无法大量购进,因此不能大规模应用于教学中。这些问题都是不可避免的,也是亟待解决的。为此,教研室一直在努力寻求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例如,为了解决模拟人无法大量购进的问题,采用了不同班级教学内容交叉讲授的方式,并且大力推行课余时间开放实验室的举措。
有研究表明,模拟教学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临床操作技能,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水平与传统教学方式基本相同[10]。这说明模拟教学不仅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临床基本技能,同时在操作训练过程中不断巩固理论课所学知识,使学生将理论知识充分地运用到临床实践中去,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如何更好地发挥模拟教学在临床诊断学实验教学中的优势,解决当前所暴露的问题是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的重要问题。
参考文献
[1] 曹克将.临床诊断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1.
[2] 张桂侠.模拟患者在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1,29(14):65-66.
[3] 王锦帆,达建,薛宇.“模拟诊疗”在实习教学和考核中的应用及意义[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2,(1): 49-50.
[4] 黄涛,林晓英,钟宁,等.模拟医学在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10(9): 83-84.
[5] 闫晓.医学模拟教学的发展史[J].医学教育,2005,7(5): 85.
[6] 鲁建国,赵华栋,南菁,等.对标准化患者教学模式的认识与思考[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6,8(3): 286-287.
[7] 陈文彬,潘祥林.诊断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71.
[8] 魏巍,王科.模拟教学在诊断学实习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1,3(7):215.
[9] 武兴权,张钦,赵向林,等.建构临床基本技能教学的新模式-多媒体技术与电子标准化患者相结合的教学[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3,17(2):76-79.
目前我国的医学教育无论是专科、本科和研究生层次大致分为两个阶段:基础医学教育阶段和临床医学教育阶段,主要采取“基础课-临床课-医院实习”的教育模式。基础医学教育阶段是每个医学生成长为合格医生或医务工作者的必经之路。因此作为医生的摇篮,基础医学教育在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方面负有不可推卸的历史使命,同时基础医学教育改革也必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然而在基础医学教育阶段,学生医学知识有限,学生和老师与患者之间没有直接接触,在医患关系调节方面的作用很容易被忽视。但是处在这个阶段的学生既对获取医学知识正处于极度渴望的阶段,又苦于缺乏接触实际问题的机会,同时他们与进入临床实习后的医学生不同,不会涉及有关患者隐私等方面的利益冲突,在与患者沟通方面有一定的优势,更容易被患者所接受。因此,他们可以在医患之间构建医学知识和互信的桥梁,从而在基础教育阶段寻求缓解医患关系紧张的可能途径将成为一种合理的选择。
1.1构架知识的桥梁
对医学专业知识的正确认知是医患有效沟通的基础。患者医学知识匮乏,不清楚医生的诊断,不了解医生的用意,就很容易产生误解。患者饱受病痛折磨,带着毕生积蓄,甚至是四处筹措的医药费,来到医院寻求帮助,对医疗期望值往往过高,由于不了解医疗风险,将责任归咎于医生。比如湖南湘潭市产妇羊水栓塞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的医疗意外,如果患者家属对分娩并发症羊水栓塞的危险性有所了解,也就不至于爆发冲突。另一方面,目前医生接诊量巨大,任务重,很难有充分的时间为患者讲解相关的医学知识。而基础医学教育阶段的老师和医学生肩负着传播知识、服务社会的责任,将正确的医学知识和可能的医疗风险通过合适的途径和渠道,持之以恒地进行系统科普,在患者和医生之间构架知识的桥梁,为医生和患者有效交流提供基础。同时医学生在充当医学知识桥梁作用的过程中,也必然经历一个“学中用,用中学”的过程,有助于解决医学生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的问题,加强自己的知识储备,不断面对实际问题以扩展自己的知识结构,活学活用,加快医学生的成长。
1.2构建医患信任的桥梁
患者及其家属与医生之间的相互信任缺失,是造成医患关系扭曲的一个重要原因。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医疗投入相对不足,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导致一些“医疗乱象”的发生,例如“收红包”、“大处方”等现象,患者不信任医生,有的患者只信任资历深厚或者自己熟识的医生,时刻提防甚至排斥其他医务人员。而有的医生为了规避医疗纠纷中的责任,也会相应的采取一些自我保护措施,比如放弃高风险手术、过度依赖医疗仪器、开具不必要的检查、出现过度医疗等问题。长此以往,必将导致医患关系的恶性循环。基础医学教育阶段的医学生走进社区,志愿服务,不仅可以起到传播知识的作用,而且和患者长期接触,建立联系,关心其心理感受,一方面医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医患沟通技巧,同时防止把病人当作疾病的载体,只见“病”、不见“人”,为以后医学生步入医生岗位后建立互信、互通、互容的医患关系奠定感情基础。
2.具体对策和方法
2.1建立健全医患关系认知教育课程体系,加强基础医学教育阶段的人文教育
医学生的医患关系认知水平和沟通技能的培养,是医学生成长为合格的医务工作者不可或缺的条件之一,它决定未来医生的职业态度、行为举止,必将为化解医患矛盾、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奠定良好的基础。而当前我国医学教育过程中,对引导医学生树立科学的医患沟通理念的相关课程体系不够健全。存在只注重临床带教,把医患关系的建立与养成寄于临床实践阶段,忽视基础医学教育阶段的人文素质培养等现象,是很不可取的。在当前医患关系的新形式下,医学院校必须在注重学生专业基础知识及技能培养的基础上,增加社会学、伦理学、人文科学等非生物学知识的课程比例,在原有的医学伦理学、医学心理学、医学和政策课程基础上,增设沟通技能、医疗事故与医疗纠纷等课程。要切实避免人文学科教学过程中流于形式,理论脱离实际,生硬地进行概念、理论、原理的灌输,同时要打破与其他学科的“壁垒”,将医学基础课程和临床课程纳入医患关系认知教育课程体系中,特别是在生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等医学基础课程中及早地渗透人文课程的教育内容,进而使学生潜移默化接受医学学科的人文性,增强医患沟通及医疗纠纷防范与处置能力。
2.2改革现有的基础医学课程的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手段
基础医学教育过程中传统的单一以课堂讲述的LBL(lecture-basedlearning)教学方法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医患关系对医学生培养提出的更高要求。医学生不仅需要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与职业素养,掌握广博的知识与专业技能,又要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因此改革现有的教学模式,综合运用LBL、PBL(problem-basedlearning)、CBL(case-basedlearning)以及RBL(resources-basedlearning)等教学方法,积极引入MOOC(massiveopenonlinecourses)教学模式,注意多学科融合,创新教学手段。例如应用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patient,SP)、SimMan综合模拟人及在此基础上建立的模拟病房和模拟医院等,加强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将基础和临床有机结合,用一切手段实现知识的无缝对接,为学生营造自主、独立、创造性学习的教学环境,为医学生顺利完成向医生的角色转换做好充分的知识技能储备和心理方面的准备。
2.3建立基础教育阶段医学生社区志愿服务学分制度,开创培养健康医患关系的新机制和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