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体育课堂教案

体育课堂教案精品(七篇)

时间:2023-05-26 17:45:54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体育课堂教案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体育课堂教案

篇(1)

关键词:体育课;展示;观摩;剖析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5)06-0017-02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进入了一个关键的拐点,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伴随着“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正式颁布,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并在全国经过三年多的各级培训与实践,广大的中小学体育教师直面体育课程改革的难点、盲点、拐点,以体育课堂教学为主阵地的一系列教学新理念、新改革、新举措、新主张和新器材正呈星火燎原之势推向全国,各种专业化、个性化的教学模式和教学风格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前中小学体育教学亟待将改革的进程落实到实处、产生实效、彰显实绩。

一、正确的导向

可喜地看到,本届体育教学展示中,明确提出要提高课的练习密度和强度,每节课都要进行10分钟的体能练习,明确提出注重真实性,要尽量消除课堂中的虚假、作秀的成分,体现课的真实与自然,让观摩的老师回到各自的学校后能够运用到、复制到教学实践中,对课堂练习密度和运动负荷进行监测,并要求点评专家要在监测数据的基础上进行课堂点评,同时在立德树人、技能和体能等方面也提出了要求。评课将从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新颖性、时效性和安全性六个方面展开。学生的体能、技能的提升才是硬道理,提高体育课的练习密度和强度才能彰显实效。一线的体育教师需要的是真正的看得见摸得着的课例,他们折服的是接地气、近本真的体育课堂,他们需要的是充分利用每一分钟让学生进行技能体能练习的教学设计,他们需要的是看得见、摸得着、学得来、用得好的示范课,每个人都能够复制的、举一反三的示范课,他们更需要“不需要排练、流程清晰、简单实用、目标具体、重点突出、化难为易、负荷饱满、真实自然”的体育课。

二、展示课亮点

2015年5月23日第六届全国中小学优秀体育教学观摩暨体育器材展示活动在武汉体育学院拉开帷幕,有3000多名大中小学体育教师参与观摩。参加现场展示的体育课有38节,据统计,大部分展示课的练习密度超过40%、平均心率超过125次/分钟;有25节课安排了6~10分钟的体能练习;有33节课预设练习密度超过40%;有22节课预设平均心率超过125次/分钟;有30节课较好地提炼出课的重难点;有9节课教学设计和教案用学习目标进行目标表述;有18节课的教案中有安全提示;个别课的练习密度达到58%,平均心率达到140次/分钟。较好地体现了本届展示活动评委会在领队、指导教师联席会议上提出的要求。

三、展示课问题

但是,也发现了一些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有的教师为了展示现代教育技术在体育课上的应用,一节课中十几次中断学生练习,让学生观看各种视频和图像,脱离了学校体育课的常态。体育学科如何坚守以身体活动为主要内容的性质?离开了朴实的体育课堂教学就成了浮躁;一些课中教师还是经常将40个学生分成4组进行接力游戏,对36个学生排队看4个人跑的设计仍然沿用,说明部分教师至今还是没有密度意识;个别展示课教师使用的器材需要一卡车才能装下,把原本简单的练习“变易为难”,变成了“作秀”,让观摩者“叹为观止”;个别展示课教师对课堂出现的安全隐患“熟视无睹”,一节课有十几个学生踩到垫子上滑倒,没有采取“应变”措施,好在没有学生出现伤害事故;在38节体育课教案中,大部分目标表述不准确、不具体,就目标的设置而言,具体化和可操作性显得不足,出现较为明显的不确定性语言表述,如有较多的教案上的教学目标用“初步掌握……进一步提高……”等不确定性表达方式,由于不够具体、准确,难以通过目标来评价体育课堂的优劣;有9节课的教案没有时间分配,有11节课的教案没有练习次数,有13节课的教案没有安排10分钟的体能练习,有8节体育课教案没有重难点,在强化重点和突破难点的教学手段的设计上还有欠缺。具体表现在有些课教学手段和方法的选用未能围绕主教材的重点来确定,学生对重点技术环节或单个技术的掌握还不够突出。在难点的突破手段上,有部分课考虑的不是十分到位,还有个别课仍然没有摆脱形式化现象;有22节课的教案标题混乱,有29节课的教案中的标点符号出现错误;在个别课中出现了教师讲解、示范错误,教师满场“夸奖”学生,对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激励手段幼稚化严重,满脸贴小红花。

四、反思与建议

在教案问题的背后,反映出了参加展示课的教师的浮躁,也反映出了在他们身后的省、地、县级教研员和指导教师的问题,按常理说,全国的优秀体育课是通过省、地、县、学校一级一级的评选上来的,每一个层面的教研员都应该把关,看看教案和看看课,发现的问题在各个层面就应该解决。我曾经参加某个省的教研活动,各级教研员提出了很多问题,我当时问,“你们当中有谁认真看过课程标准和课程标准解读”,结果是没有一个人举手,如果认真看过(2011年版)课程标准和解读,答案就在里边。

《课程标准解读》第119页明确提出,每节体育课应该安排10分钟的体能练习。这给我们带来一个思考:10分钟的体能练习如何设计?练习的内容、设计如何安排?对该问题的解决建议:把10分钟分为4个部分,分别练习上肢、腹肌(前)、下肢、背肌(后)的练习各2分30秒,动作设计应该让学生能在2分30秒内不间断的练习,练习目标是让学生的身体各部位的力量平衡发展,学生能在规定的时间内持续地进行力量耐力的练习,教师可以根据以上原则设计出多种组合,设计的练习要简单易行、实效性强,对提高学生体能、提高体育课的密度,特别是核心部位的力量具有重要意义。

篇(2)

关键词:体育课;课前准备;体会

一、前言

体育课是学校体育的主战场和主渠道,认真上好每一节体育课是教师的义务和责任,然而,要上好每一节体育课,体育教师必须付出艰辛的劳动,除了要求体育教师具备相关的知识和素质以外,还要做到体育课前的充分准备和了解,这是上好体育课的先决条件,也是提高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的重要措施。

二、课前准备做什么

1.检查体育课场地器材

课前对体育课所需场地、器材进行检查,是保证体育课安全顺利完成的保证。课前要对体育课所用场地进行巡查。巡查内容主要包括:场地教学划线是否规范,场地平整性如何,场地布置是否合理,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场地是否与其他体育课有冲突,天气状况是否对教学带来影响(场地风向、阳光照射、场地潮湿度等),体育所用器材是否落实等。

2.培养班级学生骨干

为了发展学生个性,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和教师更好地相互配合,教师可以在自己准备的基础上,再与学生骨干共同备课,并且征求学生的合理意见。对于一些比较困难或复杂的教学内容,必要时可以让学生骨干先行学习,并使他们掌握相关的保护与帮助的方法,提高体育骨干学生的组织能力和领导能力,增强其责任感,以利于体育课的顺利进行,更好地起到教师的助手作用,从而使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调节体育教师自我状况

上课前要对自己的体育课穿着进行检查、整理,保持干净、整洁,宜于运动的着装能给自己和学生带来良好心情状态。课前根据教学安排,若教师示范较多或教师参与运动量较大,体育教师要做好必要的身体肌肉的准备活动,对要求示范的动作进行课前练习,以确保在教学示范中教师自身安全以及示范的准确和优美。避免因准备不充分导致动作示范不到位,甚至是示范出“洋相”的情况发生,严重影响教学效果。体育教师在课前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以积极的精神状态面对学生。

4.认真钻研教材教法,熟悉教案

认真学习体育教学大纲和教材,系统地掌握各项教材内容和意义、任务、分布和要求,并且根据课的任务、内容和学生情况,认真组织和安排好课的形式、教学手段等。教案是在了解情况和钻研教材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课前要合理安排课的运动负荷,严格按照教案的书写过程和要求进行,这也是体育课课前准备的重要过程。

5.了解学生情况

利用上课前学生已陆陆续续到运动场的这个过程,向部分学生了解一些身体情况。仔细的可以了解一下上节课是什么课,学生的情绪状态如何,以及学生的服装、运动鞋穿着情况,对不利于运动或可能在运动中对人体存在危险的穿戴,要及时提醒学生进行更换或摘除。学生的生病、受伤、请假和女生的例假情况,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以便于在体育课教学中区别对待。

三、做好课前准备的意义

1.有利于发挥教师的表率作用

教师长期坚持课前准备,会养成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严格要求自己的工作态度,可以在学生心目中塑造可亲可敬的光辉形象,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会带动学生怀着愉悦的心情积极、主动地提前来到教学场地准备体育课,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有利于理清教师的思路

教师在课前准备的时候应该集中精力,让自己保持清晰的思路,对教材和教案的内容应熟记在心。针对在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些突况做好一定的心理准备和简单的预案,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及练习手段进一步熟悉,使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思路更清晰。

3.有利于营造良好的课前环境、气氛

上课前教师对上课所需的场地、器材做好认真仔细的检查、布置,保证课堂教学的安全和目标达成。同时,教师在课前准备过程中无形地暗示着学生要做好课前准备,及时协助教师布置好场地,整理好所需器材。当整洁的场地布置好,整齐、完备的体育器材摆放完成后,学生一到场地就能带给学生一个良好的体育课堂教学氛围,使其及时地了解到体育课的教学内容,调整好自己的情绪状态,以便于学生有准备地提前进入体育教学状态中。

四、结论

篇(3)

摘 要 本文研究是教育实习期间体育专业学生的教学能力培养问题。文章从做好“实践课”课前的准备、如何上好一堂优质课、突发事件的防范与处理、理论课的教学能力四个方面做了论述,希望能够对体育专业的学生有所帮助

关键词 体育专业 教育实习 教学能力

教育实习是师范院校培养未来教师的一个重要实践环节,体育教育实习也不例外。大学所学知识将在实习期间面临实践的考验。在这期间,体育专业学生将直接针对中学体育教学,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因此,通过体育教育实习,能更直接的培养多方面的能力。

一、做好“实践课”课前的准备

(一)编写教案。在实习期间,编写教案一要认真,二要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要符合所在学校的客观实际。认真编写教案是搞好体育教学的前提条件,虽然体育实习生经过在校的学习,演练,具备一定的体育教学能力,但是还缺少对体育教学的感性认识,还缺乏驾驭体育课堂的能力。所以体育实习生要过好教学关,课前就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认真编写教案是课前做好准备的重要体现。对于体育实习生,应该高标难,严要求,使体育实习生认真写好教案。第二,教案编写要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在实践课前,要经过当地指导老师的修改及批准。教案的编写及既要符合当地实际,又要大胆创新。因此,在编写教案前,一定要事先了解当地学校的实际情况,包括学生的体育水平状况,导师的教育理念,教育观念等等,都要很好的进行交流。

(二)课前教具场地的准备。在实践课前,要依照教案提前准备好课堂所需要的教具,以及场地的如何分配规划。这也是实施好一堂课的重要前提。场地的使用,一般都提倡“一种设计,多种功能”。场地的设计要配合课的组织。以便更好的完成课堂教学。在实习期间,要通过多种渠道,来掌握场地的设计能力。

二、如何上好一堂优质课

(一)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体育教学中,要求体育实习生充分以学生为主体。要使体育实习生在体育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体育实习生就要深入了解掌握学生情况。实践证明,体育实习生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了解的越清楚,体育教学任务的制订,运动负荷的安排,教学方法的运用越能切合学生的实际。在组织教学上,从有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的角度出发,根据各种教材的特点,采用多种多样的组织形式,灵活多变的方法,特别是注重采用游戏竞赛,循环等形式的练习,以提高学生练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由被动的练,变成主动的练从而保证课堂的质量。

(二)“精讲”与“多练”。所谓“精讲”是指教师在根据教学任务的特点,在课堂的组织上要尽量的少花时间,提高效果。而“多练”指的是学生要有充分的时间去练习课的内容。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教学的根本目的,更好的发挥学生主体。要做到“精讲”“多练”首先,体育实习生课前备课要细心,对学生情况要了解清楚;对教材的性质,作用,特点要熟悉;对采用的教法措施,安全教育,思想个性的培养要吃深吃透;对学校的场地器材要做好准备等。其次,体育实习生课中实施要有信心,根据备课方案,大胆实施在全面实施教学内容的基础上,突出重点。

(三)调控体育课的节奏。体育课的节奏直接影响体育课的气氛,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和身心负荷,最终影响体育教学目标的实现。在调控体体育课的节奏时应从以下几点入手:1.根据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情以及场地器材情况合理设计,教师指导,学生练习,组织措施,保护与帮助,休息这五种教学活动的时间,步骤,方法等各项内容。2.如果学生在实践中有较大出入可灵活的通过改变组织教法,改变练习条件.改变练习的组合,顺序等方式及时调整体育课的节奏,使体育课的节奏朝着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方向发展。

三、突发事件的防范与处理

突发事件,是体育老师最为担心,亦是最关注的问题。在许多以往发生的事情中,经验告诉我们,突发事件难以避免,但对突发事件的科学有效的处理非常重要。对于体育专业学生来说,一定要注重对突发事件处理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实习生,在实习期间更要慎重对待这一问题。在实习期间,多多与导师接触,了解以往的教学情况,分析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作好提前的防范准备;多与学生接触,了解学生体育

平状况,身体健康状况,分析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做好准备工作;了解可能出现的各种突发事件,并学习掌握相关对策。通过多方面的考虑与准备,能尽力避免突发事件的发生,提高突发事件的防范能力与处理能力。

四、理论课的教学能力

(一)课件的制作: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教育硬件设施的也大大的改善。多媒体课件的运用,已经逐渐的普及。因此,在实习期间,体育专业学生要充分利用在高校所学的多媒体制作能力,将之运用于实际教学当中去。大胆的实施理论课的教育。在课件的制作过程中,要严格考虑时间上的安排,内容上的充足,学生的兴趣,动画的形象,以及符合教学任务、具备教学创新特点。

(二)如何消除紧张:在实施理论课教学过程中,紧张的情绪并不是凭空而来。主要的原因有:对课的内容不是很熟悉,多媒体运用不熟练,不够自信等等。因此,在上课之前要做好以下的准备:1.详细阅读课的内容,自己要理解透彻。2.在课的内容上要严格控制好讲的时间。3.对多媒体各项操作要多多演练并掌握。4.课前模拟上几次,熟悉过程,提高自信。

(三)如何提高质量:体育理论课与实践课一样,都要发挥学生主体。在课的内容上不用要求太多,教学方法新颖,教师话语要通俗易懂,要激发学生兴趣,保证课堂气氛。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以问题带动学生思维,时刻关注学生举动,懂得随机应变。让学生轻松,愉快地掌握教学任务要求的知识,从而达到高质量的教学标准。

参考文献:

[1] 王敏,徐微.体育院校学生信息能力的培养[j].哈尔滨体育学报.2003.3.

篇(4)

关键词:备课;灵活驾驭;重要性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在创建“和谐高效课堂”的思潮中,教师要想对教材内容运用自如,上好每节课,切实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课前精心准备显得尤为重要。

一、思想上的准备是灵活驾驭课堂的前提

教师上课成功与否因素很多,但很重要的一点是课前准备是否充分。如果课前准备充分,课堂上基本可以从容不迫、游刃有余,随时处理好突发事件。否则,体育课堂很容易出现“放羊”式教学。因此,我们要从思想上重视课前准备的重要性,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断主动学习,通过改革和创新,使体育课堂逐渐完善和鲜活。

二、课前了解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是灵活驾驭课堂的基础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我们所从事的一切教育活动归根结底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我们要让学生的学习专注、高效,课堂教学效率好,课前就要充分了解学生。

1.要了解班级基本情况

对自己要去上课的班级学生的情况,要有充分的了解。教师通过有意识地观察、翻阅学生登记表及沟通等,全面了解任课班级学生人数、体质健康状况,对体育课的兴趣、喜欢的体育项目、组织纪律以及学生干部、体育骨干和特殊学生的情况特点等。

2.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

学生的心理、情绪决定上课练习的积极性。只有课前及时掌握学生心理、情绪的变化,课堂上才能做出相应的调整。

3.要了解学生的身体状况

要了解学生的身体是否处于疲劳状态,了解女生是否正处在例假期,根据情况灵活安排准备活动和运动量,甚至安排见习生,以避免发生伤害事故。

三、教材、教法及教案的准备是灵活驾驭课堂的关键

1.确定教材

(1)根据大纲的要求,合理安排教学计划。根据教学计划,统筹安排教材内容,把握每学期该教材的出现时间。不同性质的教材出现的时间应有所区别,避免想上什么就上什么。教材的教学目标要明确,切合实际,突出教学重点,教学步骤与时间要合理安排。(2)针对受教学生的年龄特点,合理安排内容,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要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爱好。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上课有章法,活而不乱。

2.合理搭配教材

体育课堂的准备活动形式与练习内容有时较单一,致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厌学,严重影响了体育课教学效果。作为体育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不妨多花点时间和精力,查阅体育游戏相关书籍及在生活中积累的创新游戏,筛选其中最适合教学内容的游戏来搭配教材,以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容易对课的内容产生兴趣,从而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来,这样的教学效果往往比单一枯燥的准备活动操和跑操效果好得多。

3.研究组织教法

要想使体育课上得生动、活泼,吸引学生,组织教法非常关键。(1)想做好这一点,课前首先要查阅大量资料。现在各种教材、教学参考书大多是由教学经验比较丰富的专家和教师们撰写的,这些资料对我们的教材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不同的层次进行了比较深入透彻的分析、综合和概括,设计了科学的教学思路,组织教法。当我们在研究自己课堂的组织教法时,这些现成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对我们的课堂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和指导作用。所以,我们课前要多钻研已有的组织教学方法,在此基础上探索创新,以期更好地驾驭课堂。另外,平时听公开课的记录或自己上课的积累,其中的成功与失败也可作为我们教学的借鉴。(2)要扬长避短,开拓创新,力求将复杂的内容简洁化、简单的内容趣味化,调节学生的身心负荷,最大限度地减轻学生因体力和精神疲劳而产生的厌学怠练情绪。譬如,备较枯燥的长跑教材时,可以考虑学校的实际场地和器材,设计成校园内或在周边的越野跑,穿小树林、绕大楼、爬坡、让距追逐等等,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性,让更多的学生体验运动的快乐和成功感,从而更好地驾驭课堂,提高学习效率。

4.备好教案

教案是教学工作的原始记录,是实施教学的依据,既要体现教材的全面性,又要突出教学重、难点。只有教案计划周密,每次课才会有条理,顺利衔接顺畅,有的放矢。教师通过课前教案的撰写,可以知道一次课的重、难点是否充分地提炼,如何对学生阐释清楚。还可以很好地组织语言,让一堂课的语言焕发出演讲一样的精彩,树立教师的人格魅力,吸引学生。教师激情的、良好的语言表达对灵活驾驭课堂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四、场地、器材的准备是驾驭好课堂的物质保证

场地器材是上好体育课的物质保障。只有在充分了解本校场地大小、布局、器材多少的基础上,对场地进行统筹安排,做好充分利用、合理布局,方便教学,才能更好地保证安全。

对于有较多班级的学校,最好采用集体备课的形式。课前与其他教师做好沟通,商量好场地器材的使用时间。否则,有可能发生冲突,使教师无法按原计划上课,临时改变课时计划,而导致手忙脚乱,影响教学组织和效果。

总之,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面广量大的是常态课,常态课课前准备是否充分,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的质量。只有精心做好课前准备,教师才可能在上课时胸有成竹,从容面对一切有可能出现的情况,灵活地驾驭课堂,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学生营造出轻松愉快、平等安全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中真正的主人,我们的教学才能更融洽、更和谐。

篇(5)

摘要本文结合体育课教学实际,就有效教学方法实施和应用进行思考。

关键词体育课有效教学方法

一、教师个人方面

(一)要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

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以自己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和渊博的学识来赢得学生的尊敬和信任,并潜移默化地去影响学生。

(二)要具备精深的业务能力素质

具有精深的业务素质是搞好教学工作的根本保证。应具有较高的分析、综合处理教材的能力,具备丰富的教学手段,具有激发学生兴趣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的能力,在运用常规教学技术的同时,也要掌握并运用电化教学技术。

(三)要具有独特的言行魅力

体育课表演的技巧性、和谐性和愉悦性的特点,就是教师内在人格的显露。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手势、眼神、语言”的作用,在实践中我们要善于总结和挖掘其中的内涵,使自己的言行更加贴近学生,提升我们课堂教学的魅力。

(四)体育教师应具备和谐的人际关系

教师既是师长也是朋友,在教学中采取“命令式”的威逼手段是不可取的,友好平等的师生关系对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是十分有利的。严格不等于严厉,要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需要,因材施教,使学生理解教师的要求和善意,培养良好的师生感情。

二、教学内容方面

(一)教学内容的选择要符合学生的实际

要上好体育课教师必须选择适合本阶段学生技能水平和身心发展需要的内容进行教学。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内容应提供更多的师生、生生互动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享受参与运动的乐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教学内容要灵活化、多样化、循环化

体育课一般都比较注重教学内容的单一循环,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我们不妨试试,利用多个内容进行一定的循环,每节课可以从不同的点切入,这些切入点要有一定的联系和提高,从而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三)加强传统体育教学内容的继承、改革、创新

我认为传统的教材并非都是糟粕,依然有它的精彩之处。其中有许多竞技体育的运动项目既有它的竞技性,也有它的健身性和娱乐性,对于培养学生体育兴趣、提高体育文化素养及掌握运动技能,对学生的人格塑造、创造力和意志品质的培养等具有多方面的作用。对于一些竞技性较强的运动项目,我们可以经过改造,简化规则,简化技战术,剔除其竞技性与高难度的一些动作要求,保留其教育性、文化性、健身性、趣味性,也堂堂正正地走进了中小学体育教学课堂。让学生通过主动参于、合作完成任务,把一个原本枯燥无味的练习内容上得生动、活泼,充满了乐趣。

(四)重视民族民间体育活动和游戏的挖掘

我国地域辽阔,蕴藏在民族民间的许多活动内容极具健身、娱乐实用价值。例如跳山羊、跳格子、扔沙袋、跳皮筋等等。当然,我们提倡的并不是原汁原味地照搬,而是经过挑选,加工改造整理,使其教材化,具有教育性、科学性、主体性、探究性、应用性和发展性,适合学生参加锻炼,能增进学生身心健康。

三、课前准备方面

(一)认真设计教案

教案也叫“课时计划”,是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设计的教学方案。体育教案它具有科学性、实用性、针对性、发展性等特点。总而言之,体育教案要按体育自身的特点设计、编写。

(二)时间、场地、器材的保障

场地、器材是体育课堂教学的前奏,是上好一节体育课的前提,场地、器材安排适当与否是能否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和兴趣、营造良好课堂气氛的重要因素,是学生完成技术动作、掌握技能的重要条件。

四、教学方法方面

(一)创设合作探究学习情景

体育课有效教学的前提是学生的有效学习,而学生的有效学习的必要条件是学生须具有一定的学习主动性。要激发学生的主体性,教师要善于为学生创设宽松、和谐、愉悦的学习情景,结合学生实际根据学习目标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多种学习方式。

(二)营造平等和谐教学氛围

有效教学首先要致力于营造一种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给学生以友爱、平等、快乐、成功的享受,营造出具有真诚接受和理解为特征的体育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意识到自己在一个群体中存在的价值。

(三)给学生充分的思考学习时间

在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片面理解学生的主体性,完全把时间交给学生,形成“放羊式”的学习方式,学生虽然表面上获得了自由的权利,但却失去了学习的目标,实际上并没有做到真正的自主。

五、教学评价方面

(一)评价的内容要多元化。对学生锻炼效果检查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评价不单要测量学生对体育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合学生学习锻炼的效果,更要关注学生在学习锻炼过程中的变化、发展和在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情感、意志和人格等方面的发展及学生的需求、潜能等也需给予评价,这样才能有效地鼓励学生的参与热情。

(二)评价的方式要多样化。体育学科的实践性很强,体育教师要运用多种方法对学生进行评价,除了体育项目测验以外,还可用教学比赛、趣味练习、特长展示或者访谈、问卷评价、运用核查表等进行观察、评价,来测量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从各个角度、各个层面给学生反馈评价结论。

(三)评价的标准要个性化。在不降低应达最低测试标准的同时,让学生自己与自己比,只要在学识、经验、能力上取得每一个进步,都是值得称道的。

篇(6)

关键词:中学体育;课堂教学;问题;方法

一、认清中学体育课堂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课程改革以来,我国中学体育教学有了新的变化,呈现出了一片新的景象,过去学生喜欢体育运动而不喜欢上体育课的情况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呈现出“学生乐上、想上、盼上体育课”的新景象。学生也在体育课中学会了一定的体育技能,为终身体育思想打下了基础。中学体育教师从实际出发,积极投入体育教学,仔细进行课堂设计,使得体育课堂慢慢变得生动活泼起来。但是,就课程改革的目标来说,现今的中学体育课堂教学仍然存在很多问题,进一步提升的空间还有很大。

1.对教育办学思想理解不深刻,不能保证体育课堂教学质量

目前,大多数中学都能够在某种程度上认真开设体育课程,看重体育课对学生的作用。但部分学校仍不能深刻理解体育教育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部分中学为了追求升学率的提高,仍然是“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高考前不要”,高三或初三时随意停开体育课或挤掉体育课的现象时有发生。不能贯彻素质教育的思想,不能把“健康第一”放在首要的位置。据我自己在中学教学的经历来看:虽然教育部和地方教育局对体育的重视程度在文件上写得很清楚,但部分学校仍不能从整体上重视体育。

2.课堂观念陈旧,师生关系不能满足新课程改革要求

正确的教育观念直接影响教育活动的价值取向和活动方式等。同样,教师的课堂观念直接决定着体育教学的价值取向和活动方式。目前,中学体育课堂教学中仍然存在着被动的“填鸭式”的体育教学方式,或者是“放羊式”的散漫教学方式,这两种方式都是教师对现代教学观念不了解,对新课程改革的不了解和对素质教育的不懂得或者是不执行所造成的。目前,中学还没有完全摆脱那种陈旧课堂观念、还没有很好地做到辩证地处理好师生关系。

3.农村中学体育师资力量短缺,体育教学设施不完备

体育课堂教学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师资队伍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目前,在广大农村,体育专业师资严重缺乏,大多数体育教师不够专业。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多种:如:(1)学校对体育课程的不重视;(2)多数体育专业学生毕业后不愿意到农村去任教,或者是转到其他行业工作,造成了体育教育资源的不合理流动等。农村体育教师匮乏,体育场地、器材短缺,体育经费短缺且存在被挪用现象。这些都严重限制了体育课堂教学的开展和教学效果的提高。

4.体育课堂教学设计不实际,教学方法较单一

教学方法较为单一,对学情分析不够全面,不能针对学生情况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效果。有的教师上课内容与教学设计及教案不相符,甚至教学设计只是摆设,体育课完全式随心所欲,无的放矢。

5.体育教学评价制度不完善

完善的体育教学评价制度是体育课堂教学的良好保证和课堂教学效果的系统评价。目前,大多中学缺少系统的体育教学评价体系,评价形式较为单一。这不能及时准确地找出体育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不利于体育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

二、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率的措施和方法

1.端正办学思想,提高中学体育教学效率

中学体育课堂效率的提高需要我们端正办学思想,深刻题解体育教育在全面发展中的作用。去除形式化,真正保证体育课堂教学质量。

2.更新课堂观念,深刻理解“教师为主导,学生主体”的新型师生关系

摒弃陈旧的课堂观念和教学方式。在教师主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深刻理解新课程改革中师生关系的内涵,把素质教育落实到实处。

3.增加农村中学体育教师配备,增加农村体育教学设施经费

鼓励更多的体育人才到乡村去任教,提高农村体育教师的待遇,出台更多关于保证农村体育教师的政策、方针,去除农村体育教师的后顾之忧。多以制度形式鼓励农村教师除外进修,提高现有体育教师业务水平,并适当增加体育教师科研经费。

4.规范体育课堂教学,丰富教学手段,把生命教育纳入体育课堂教学

加强体育教师管理,规范体育课教案和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有据可依,教学形式科学合理。努力依照学情丰富教学手段。并把提高学生生存技能和生命质量及竞争能力的生命教育纳入体育课堂教学,以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率。

5.完善体育教学评价体系

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能够对体育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行有效的评价,及时找出存在的问题,激励体育教师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率。

三、结论和建议

提高中学体育课堂教学效率要做到:端正办学思想,转变课堂观念;深刻理解素质教育,以体育课程改革思想为依据,改进教学方法;优化农村中学体育师资,增加投入;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完善评价制度,重视生命教育。

篇(7)

根据新课标精神,根据我校工作计划,制定体育组工作计划。严格按照小学体育教学常规实施细则;以课程改革为指导,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努力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注重学生创新意识、自学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开展教学研讨,从而不断促进教师自身业务素质,树立正确的学校体育教学观,提高教学质量。

二、主要目标

1、集体备课怎样开展:体育组按照个人初备-集体研讨-修正教案-重点跟踪-课后交流的程序进行。首先,备课组长确定好集体备课计划表,主要包括备课内容、主备人、辅备人、主持人等。在后面的一周里由备课教师熟悉教材,自我初备,下次集体备课时集体交流,集体交流后形成集体备课教案,

个人初备时,一定要学习研究课程标准、教材、抓住教学重点、难点、写出备课提纲。集体交流,由主备人围绕讨论提纲逐一抛出自己的理解、观点、设计及有关理论依据,主持人组织大家就备课时的困惑或教学实践的反思等选择一到两个话题,组织大家讨论交流。修正教案,在集体备课中,中心发言人说课,老师们共同探讨、相互补充,使得教案内容更加充实、完善。形成教案。集体交流之后,由主备人综合团体的意见和智慧,在个人初备的基础上形成教案。主备人在形成的教案应力求精致和完美,力求体现新的课改精神。课后交流,备课组教师在集体备课情况下授课,要进行交流,对教学进行反思,肯定优点,指出不足,以扬长避短,促进今后教学的进一步开展。

2、开展好教研活动:

根据课程改革精神,认真组织体育教师学习,全面了解领悟课改精神,实行新课程标准,组织上好体育课。

积极的向学生宣传学校体育活动的重要性,并有计划有组织的开展学校课外体育活动,让学生和教师在课外活动时间里都能动起来达到体育锻炼的效果。使学生和老师都能处在有张有弛的学习与工作状态中。

组织研讨学校运动队的组建与训练,促进校运动队制度的完善与训练的高效性。

继续加强小学校园舞的开展,抓好校广播操的训练质量。严抓进退场队列队形,加强全校师生对广播操的认识态度。

继续抓好体育课堂常规教学工作。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增强学生对体育运动习惯对自身发展重要性的认识。

组织教师开展优质课达标活动及听课评课活动。

充分做好各项运动队工作,制定训练计划,抓好训练,作好比赛前的训练工作。

三、开展好业务学习和网上教研活动。

本学期体育组业务学习以“引领教师专业成长”为目标,在专业性学习、主题性学习、研讨性学习三个方面着手学习。

体育专业性学习由谭延伟老师负责,主要学习体育专业方面理论和最新专业信息。

主题性学习由徐世伟老师负责,主要学习如何提高课余体育训练水平,提高二课堂活动效果。

研讨性学习由体育组教学能手谭延伟和邓伟老师负责,主要学习如何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等。

开展好网上教研活动,成立网上教研小组,定期登陆教师论坛平台,提高远程教育的应用。

四、具体工作安排

1、九月份完成训练队的选拔和组建工作(乒乓球队和速滑队),制定好各项体育计划。

2、十月份协助政教处和大队部开展校“园吉尼斯”活动。

3、十一月份体育创新课堂教学活动,组内互相听课。冰场浇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