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马克思的科学实践观

马克思的科学实践观精品(七篇)

时间:2023-05-26 17:45:52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马克思的科学实践观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马克思的科学实践观

篇(1)

关键词:实践 直观唯物主义 实践唯物主义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的出现绝非偶然,它是时代的产物,是马克思哲学理论活动的结晶。费尔巴哈突破了黑格尔的哲学体系,回复了唯物主义的权威,但费尔巴哈的人本学唯物主义仍然存在着形而上学性和不彻底性的缺陷。马克思从无产阶级的斗阵出发,依据哲学发展的必然逻辑,对德国古典哲学进行了分析和批判。《提纲》正是马克思批判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费尔巴哈的哲学一个重要理论成果,也是马克思亲身实践的结晶。《提纲》对实践的强调就是对实践体验的理论回应。

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抛弃了德国古典哲学的唯心主义,特别是抛弃了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但同时也抛弃了黑格尔的辩证法,费尔巴哈承认自然界离开意识而独立存在,意识是人脑的产物,空间、时间和机械运动是物质的存在形式;人是自然的产物,是思维和存在的统一体。他肯定了世界可知性,坚持认识论上的反应论,但他把人看是一种脱离历史和社会关系而存在的生物,并唯心主义的解释社会现象,着就使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成为“半截子的唯物主义”。

《提纲》是哲学革命的重要标志。在《提纲》中,马克思恩格斯既分析批判了黑格尔唯心主义体系,又吸取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基本内核,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结合起来,并从唯物主义立场出发,运用辩证法深刻分析和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内在矛盾,发现了唯物史观,从而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提纲》对于哲学的革命表现在许多方面,但是有一个根本的基点是其核心,既实践的观点。马克思在草拟这份提纲时,已远远超出了费尔巴哈直观唯物主义片面性的观点,明确地提出了新哲学最根本观点,即革命的实践的观点。在这一观点的统帅下,阐明了三个重要的问题:一是“实践”本身的哲学阐明;二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从唯物主义视角来分析社会历史的发展;三是从实践的角度出发来解释人的本质。

另外,《提纲》指出了新旧唯物主义的根本区别及其社会基础。指出了旧唯物主义的三大缺陷:一是旧唯物主义和辩证法脱节,和形而上学结合在一起,从而具有了形而上学性;二是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消极被动的反应论,不了解实践在认识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懂得实践是认识的前提和基础;三是旧唯物主义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的,由于它的不彻底性,从而不能吧唯物主义基本原理贯彻到社会领域中去,从而而只是由社会意识去说明社会存在和发展。

篇(2)

伴随着1978年真理标准大讨论,自20世纪80年代中末期起,实践唯物主义研究在我国逐渐形成一大热潮,推动了哲学现代化以及理论体系与时俱进的探索。然而,实践唯物主义研究仍面临许多重大理论问题没有得到解决。最突出的问题是,在赞成把哲学理解为实践唯物主义的前提下,研究者对实践唯物主义的理解相差甚远,造成派别林立、观点庞杂,甚至出现了有些观点偏离哲学基本立场的现象。这种乱象丛生的现象严重地阻碍了实践唯物主义研究的深入发展,其结果就是从20世纪90年代中末期开始,实践唯物主义研究逐步由热转冷,时至今日已陷入了困境。

面对实践唯物主义研究的困境,有不少人对研究的前景持消极悲观的态度,有的甚至否定实践唯物主义研究意义。在这种背景下,《实践唯物主义研究的反思》出版了。该书作者认为,尽管实践唯物主义的研究存在着诸多问题,但其历史意义和理论意义不能被抹杀,所取得的理论成果也不能否定,更没有理由因存在的问题和出现的困难而放弃对实践唯物主义的研究。相反,应该在总结和反思30多年来实践唯物主义研究的基础上,吸取经验和教训,认真思考存在的问题并解决问题。

该著作共分三章,第一章主要从实践需要和理论需要阐述实践唯物主义研究的历史背景,突出实践唯物主义研究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第二章回顾了实践唯物主义研究的发展历程及理论焦点,概述了实践唯物主义研究取得的理论成果;第三章以问题为导向,对如何走出实践唯物主义研究的困境进行哲学反思。

笔者认为,该书不仅对于正确认识和评价实践唯物主义研究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以及取得的成果具有学术价值,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该书结合实践唯物主义研究的重大问题,对走出实践唯物主义研究的困境、推动实践唯物主义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做了深刻思考。本文对此作一简要的分析与评价。

第一,作者明确坚持了实践唯物主义的物质本体论立场,并从理论上阐述了实践本体论的理论困难及实践唯物主义物质本体论与旧唯物主义物质本体论的质的区别。

首先,作者指出,实践本体论者关于“物质本体论是旧唯物主义的本体论,是旧哲学思维方式的表现,是恩格斯、列宁的思想,实践唯物主义应该是实践本体论”的观点无法实现理论自洽。坚持实践本体论势必产生与哲学基本立场和观点相悖的理论困难,也不利于实践唯物主义研究沿着正确的道路发展。哲学与旧唯物主义哲学一样,同样属于唯物主义哲学,都必须坚持物质本体论的基本立场。

当然,在坚持实践唯物主义物质本体论立场的同时,该书并没有忽略实践唯物主义物质本体论对旧唯物主义物质本体论质的超越。作者认为,旧唯物主义不能科学地说明物质本体论,是不彻底的物质本体论,而哲学把实践的观点引入物质本体论,对物质本体论做出了科学的论证,使物质本体论获得了科学的形态,从而科学地说明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以及物质对于精神的本原性、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形成了崭新的、科学的哲学物质概念,并从实践出发去考察社会历史,创立了唯物史观,使物质本体论成为了彻底的物质本体论。

第二,作者批评了学术界一些人泛化“实践”概念的倾向,再一次从理论上界定了实践范畴的内涵与外延,尤其是强调了实践范畴的客观实在性。

首先,作者指出,无论是从马克思实践概念的形成史,还是从马克思对于实践概念的多次使用及多角度地内涵界定来看,马克思理解的实践是一种人类有目的的能动地改造世界的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马克思正是把这种实践确立为自己创立的新哲学最基本的核心的范畴,把实践泛化为人类生活并把它说成是马克思的观点这是缺乏理论依据的。

其次,作者认为把实践泛化为人类的生活观点将导致许多理论的困难:一是把实践泛化为人类的生活,势必混淆认识与实践、主观与客观的差别,是一种逻辑混乱的观点;二是如果把实践泛化为人类生活,其结果将违背哲学的基本认识路线;三是把实践泛化为人类的生活,将会导致实践范畴应用的混乱,不仅不能凸现实践范畴在哲学中核心地位和作用,而且将导致整个哲学话语系统尤其是哲学话语系统的混乱。

第三,作者坚持了哲学的唯物主义基本立场,反对一些学者将实践唯物主义理解为“超越哲学”的错误。

在实践唯物主义研究过程中,有一些学者为了突出实践对于马克思创立新哲学的重要性,将实践超越了物质范畴和意识范畴对立的超越性概念,主张实践唯物主义哲学超越了唯物主义哲学与唯心主义哲学的对立。针对此观点,作者认为,将实践歪曲成具有超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立的本性,进而把哲学错误地理解为超越唯物论与唯心论对立的实践哲学,既犯了折中主义地解释实践概念的错误,也不符合马克思的本意。无论从马克思本人的观点来看,还是从哲学的基本立场和基本观点、方法来看,实践的本性、本质都是指主体人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实践理解为“主客观统一”的活动。

第四,在批评实践本体论、实践泛化倾向和实践超越论的理论不足的基础上,作者详细阐述了哲学物质观和实践观的关系。

作者认为,在实践唯物主义研究中,无论是实践本体论与物质本体论的争论,还是对哲学性质理解的分歧,从深层次的原因来看,都源自于对哲学物质观与实践观关系的不同理解。传统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科书片面地抬高了物质观在哲学中的地位,没有真正地理解和把握哲学在哲学史上变革的实质。“实践本体论”和“超越的实践哲学”则把实践观与物质观绝对的对立起来,用实践观取代或否定了物质观。这种偏颇或错误的理解荼囟摇哲学的唯物主义基础。

鉴于此,作者指出,实践范畴已经上升为哲学的核心范畴,科学实践的观点已成为整个哲学基本的和首要的观点。一方面,实践观的地位、重要性高于物质观。物质观是建立在实践观基础之上的。实践观的建立,为哲学物质观建立提供了科学说明和理解的基础;另一方面,唯物主义的物质观是实践观的必要理论前提。马克思自觉地以唯物主义物质观作为科学实践观创立的理论前提,并把变革的重点放在创建科学实践观以及以科学实践观为核心创建新唯物主义哲学上。

第五,作者就如何全面、辩证地看待传统哲学教科书的历史价值和理论局限性做了较深刻和全面的阐述。

作者认为,传统的哲学教科书无论从内容到结构难免具有局限性以及存在着对哲学理解不准确甚至错误的地方,尤其是它不适应现代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和当代社会主义、资本主义的巨大变化对哲学提出的新要求,对其进行必要的理批评与反思非常必要,但不能借批评传统教科书的某些错误全面否定其历史价值和理论价值。我们既要反对借批评传统教科书的某些错误全面否定其历史价值和理论价值的倾向,也要反对借批评传统教科书否定辩证唯物主义的倾向。

第六,作者从理论上论证了实践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一致性,揭示那种或是将实践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对立起来,或是将实践唯物主义等同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的理论缺陷。

在梳理了实践唯物主义研究中关于实践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的不同观点的基础上,作者认为用实践唯物主义来否定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或者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来否定实践唯物主义,都是不对的。

作者进一步指出,实践唯物主义哲学正是从物质实践的立场和角度去看待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人自身,才既克服了唯心主义的错误,更为重要的是,实践唯物主义哲学正是从物质实践的角度去理解人类社会的产生和发展,才将历史观置于唯物主义的解读模式中,从而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的不彻底性,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因此,以实践为本质特点的哲学必然是辩证的唯物主义,也必然是历史的唯物主义。

篇(3)

关键词: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实践观;现实意义

中图分类号:G6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3)11-0294-02

实践观是哲学的理论基础、核心内容和精髓所在。在这个被恩格斯誉为"包含着新的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文件"-《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下简称《提纲》)中,马克思第一次提出了"实践"这一哲学范畴。《提纲》虽然篇幅短小,但内容却高度凝练,马克思在《提纲》中,从实践的角度说明自然观、历史观、认识论和人,即把实践的观点运用于认识论、自然观和社会生活,第一次全面地批判了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直观性、不彻底性,批判了费尔巴哈的唯心史观和抽象的人本主义,阐发了新世界观的重要原理和核心观点,奠定了新世界观的理论基础。在马克思本人的思想发展史乃至在整个哲学发展史上都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实践问题作为一条红线,贯穿于《提纲》的始终,成为其所论述的中心。

1.马克思之前的实践观

实践作为人的根本存在方式,在哲学史上,哲学家们对实践的认识也各有所见。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说:"只要一息尚存,我永不停止哲学的实践,继续教导、劝勉我所遇到的每一个人。"[1]亚里士多德主张:"实践是包括了完成目的的内在活动。"康德把实践看作人的道德践履。黑格尔的实践观的基本观点有:"它以客观唯心主义为基本前提和框架,以自由为实践的目的,把实践与逻辑联系起来,运用辩证法考察实践,强调实践是以自由为目的的有意识的中介活动,强调实践包括理论并高于理论,强调实践是一个对象化与异化相统一的辩证过程。"[2]费尔巴哈的实践观在原则上与康德、黑格尔的实践观相对立,但他不理解实践与生活的真实关系,认为生活不过就是吃喝、享用对象,不理解实践与人的、实践与世界的真实关系,"仅仅把理论的活动看作是真正人的活动。而对于实践则只是从它的卑污的犹太人的表现形式去理解和确定。因此他不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活动的意义。"马克思批判地借鉴和吸收了先哲思维的精华,特别是在批判地改造了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实践观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科学实践观。

(1)《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阐释的实践观 ;(2)实践是主体的对象性活动。

马克思在《提纲》中说:"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区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因此,和唯物主义相反,能动的方面却被唯心主义抽象地发展了,当然,唯心主义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费尔巴哈想要研究跟思想客体确实不同的感性客体;但是他没有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对象性的活动。"[3]在这里,马克思从主体和客体的关系出发,把实践规定为主体的对象性的活动,并以此作为划分哲学与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哲学的界线:即哲学把"对象、现实、感性"理解为主体的对象化,理解为主体对象活动的结果,理解为劳动的产物,理解为主体对象性的活动所创造的客体,不仅要看到在场的事物,还要看到不在场的东西(例如面对一张桌子,我们要能看到它是作为主体的人通过对木头这一对象,经过一定的加工(劳动)所创造的)。这就是感性活动,即实践;唯心主义把主体的对象性的活动抽象化为纯粹的精神活动,不讲感性,不了解实践活动的意义("现实的感性活动"就是实践活动);一切旧唯物主义不理解客体是主体对象性活动的产物,他们仅仅看到自然的优先性、客观性,仅从直观的角度去理解事物,只能看到在场的东西(现成的、即成的东西,例如:摆在人们面前的桌子,在旧唯物者眼中它就只是一张木头桌子),把自然理解为和人的实践活动没有丝毫关系的纯客观的东西,究其原因,就在于旧唯物主义不懂实践,看不到感性世界是人的实践活动的产物,看不到自然、现实在实践活动中所具有的属人性。马克思认为,实践是主体的对象性活动,主体对象化必须通过对象性活动才能实现。

2.实践是认识的本质

马克思指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4]在这里,马克思把实践引入了认识论,把实践和认识统一起来,或者说把认识问题也看作是一个实践问题。认识源于实践或者认识生成于实践,无论是认识的主体、内容和过程都离不开实践;并且,认识又是在实践中获得发展的动力。同时马克思认为一个人的认识是否正确、一种意见是否真理,这个问题不可能在思维的范围内得到解决,它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解决。马克思将实际引入认识论,并表明里这样一个基本观点:认识来源于实践,理论只有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中,才能证明、区别真伪。因此马克思指出:"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离开实践的思维是否具有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 [5]

2.1实践是历史的本质。 马克思指出,"有一种唯物主义学说,认为人是教育和环境的产物,因而认为改变了的人是另一种环境和改变了的教育的产物,这种学说忘记了:环境正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做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旧唯物主义由于割裂了人类历史与实践的关系,必然看不到实践对人类历史的作用,总是用抽象的人性论、人道主义去说明社会历史,因而不能说明人类历史的本质。例如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者认为,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只要改变了环境,改变了教育,人就能改变;同时又认为,教育和法律是由人来制定的,人的好坏影响着环境和教育制度的好坏,即环境的改变、教育者的知识和才能依赖于少数天才人物,由此便陷入了唯心史观。马克思通过将实践引入历史,表明了这样一个观点:物质生产实践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基础和动力,一部人类历史就是一部人类物质生产实践发展的历史,没有物质生产实践,就没有人类社会的历史及其发展。马克思划时代的贡献,就在于他跳出了抽象人性论的理论陷阱,从历史的实践出发,理解人与环境的关系,认为两者正是在实践的基础上,才达到了辩证的统一。正是实践不断推动人类社会实现了由低到高的发展,从而构成了人类历史。

2.2实践是认识宗教和人的本质的桥梁。 关于宗教的本质的认识,是近代以来重要的命题。马克思指出:"费尔巴哈是从宗教上的自我异化,从世界被二重化为宗教的、想象的世界和现实的世界这一事实出发的。他致力于把宗教世界归结于它的世俗基础。"[6]在这里,马克思肯定了费尔巴哈在宗教批判上的正确方面,即不是上帝按照自己的形象创造了人类,而是人类按照自己的形象创造了上帝。但是,费尔巴哈却无法对宗教产生的社会和历史性根源及消灭宗教的根本途径作出回答。费尔巴哈对宗教批判的不彻底性为马克思的进一步思考提供了空间,马克思认为世俗基础的自我分裂和自我矛盾导致了宗教的产生,因此只有对世俗基础进行实践的改造,才能消灭宗教,这样马克思第一次从实践的观点上,清除了旧唯物主义者不彻底的宗教观,为日后人们进一步认清宗教的本质和消除宗教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关于人的本质的认识上,费尔巴哈虽然肯定了宗教的本质是人的本质的自我异化,但是费尔巴哈却把人的本质描述为理智、感情、意志、爱,在费尔巴哈看来,人是理性的人,人具有道德意志;宗教本身就是联系的,联系就是相互之间的爱,宗教就是爱的宗教。费尔巴哈进而把人的本质看作是固有的抽象物,否认了人的本质的社会性。针对费尔巴哈的说法,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不是独立的、抽象的,而是社会的、时代的,与现实生产活动联系在一起的,具有共同性、普遍性,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因而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马克思指出费尔巴哈看到的只是抽象的个人,没有看到人的社会性,因而是不能认识人的本质的。在马克思看来:"费尔巴哈没有对现实的本质进行批判,因此他不得不:(1)撇开历史的进程,把宗教的感情固定为独立的东西,并假定有一种抽象的——独立的——人的个体。(2)因此,本质只能被理解为"类",理解为一种内在的、无声的、把许多个人自然联系起来的普遍性。"[7]

马克思在指出费尔巴哈对人的本质的错误理解的同时,进一步分析了人与社会的关系。费尔巴哈虽然肯定了宗教是人的本质的自我异化,但却否认"宗教感情"本身是社会的产物,他所分析的个人只是抽象意义的,与现实社会没有任何联系的人。人是具有二重性的,即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体。人的自然属性是人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它与其他动物没有什么区别。而人的社会属性则在人的生存和发展中更具有意义,人可以通过和其他人进行相互交流,沟通来组成各种组织,构成社会关系网,使个人在社会中得到尊重和能力的提高。因而人与社会之间形成了密切的关系,单独的个人不能构成社会,因而也就无所谓社会属性了。社会离不开个人的存在和活动,否则只是形式的社会,人的社会属性是通过人的社会生活来体现的,表现为人的本质。在马克思看来,既然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而"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那么不仅社会关系是实践的,而且人的本质也是实践的,这样马克思通过对人与社会进行论述,不但科学的回答了人与社会的关系,而且也解决了有关人的本质的问题。

2.3实践是社会的本质。 马克思指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方面去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8]旧唯物主义由于割裂社会生活与实践的关系, 必然看不到实践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不然对社会的认识,只是一种纯客观的、经验的直观,而未把人类社会看作是实践活动的过程,没有看到实践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因而,它不能认识社会的本质。例如,费尔巴哈虽然批判了黑格尔将人类社会视为绝对观念产物的思辨性,虽然批判了宗教,但他由于没有用实践活动说明宗教产生的社会起源,最终仍然深陷唯心主义的窠臼中。马克思通过将实践引入社会领域,表明了这样一个基本观点,即生产实践是整个现存的感性世界的基础。首先,社会的起源、基础是物质实践。劳动创造了人,同时也创造了社会,没有物质生产就没有人类社会的存在及其发展。其次,社会生活的基本内容是实践。物质生产时人类最基本的活动。是社会存在、发展的基础,他制约着人类的其他活动,政治、法律、道德、宗教、科学、艺术莫不是如此。再次,社会规律的形成离不开实践。自然规律、社会规律都具有客观必然性,但各有其特点。社会规律离不开人的参与,即人的各种实践活动,对社会规律的认识也离不开人的实践。

3.《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现实意义

《提纲》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社会主义国家进行现代化建设,离不开马克思实践理论的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是一项前所未有的伟大实践,它要求我们必须能动地认识和探索社会改革和建设的客观规律,深入思考、把握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以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提纲》中强调的实践观点的原理,要求一切工作必须坚持实践的观点、实践标准,从实际出发,从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用改革开放的社会实践去发展、完善和检验真理。马克思哲学的实践观关注的是"改造",而不是"解释",社会主义也要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壮大。所以社会主义国家要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就要求我们每个人在实践思维方式的指导下,亲身投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队伍中去。

参考文献:

[1]《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第68页

[2]欧阳康、张明仓《在观念激荡与现实变革之间--马克思实践观的当代阐释》 中国人民出版社、2008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6页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6页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6页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7页

篇(4)

关键词:主体;主体性;实践

Abstract: Human is a process with historical development, and the clarity of its subjectivity is also a historical process. In different historical circumstances, philosophers endowed it with different connotations. On the basis of predecessor's achievements, Marx applied historical materialism to understand subject and human subjectivity. He scientifically revealed and explained human subjectivity, and achieved the fundamental change of its theory.

Key words: subject; subjectivity; practice 

古希腊以来,人们对于主体性问题的理解和思考从来没有终止过。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开始关注自身的问题,人本身成了人们探索和研究的对象。人开始关注自身的需要、使命、本性、能力等,关注对自身行为的调控及其行为后果的预见,关注对自然和社会的把握,这一系列关注都是以对人的主体性的充分的认识和发挥为基础的。主体和主体性问题是西方哲学的核心问题,它们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在这过程中也暴露主体与主体性思想的一些矛盾和问题。马克思在批判继承前人思想的基础上,赋予了主体和人的主体性以生成性的内涵,科学地揭示了主体性的本质,实现了主体与主体性思想的根本变革。

一、对马克思之前西方主体性理论的历史考察

(一) 古希腊哲学中以本体论为基础的实体主体论

从哲学上说,主体和客体是对人与世界本质关系的普遍概括。一般都认为主体是人,客体是人的实践和认识的对象。在这种观念下人似乎天然就是主体,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将主体、主体性与人联系起来则是近代哲学的事。在西方的古代哲学中,人与主体是相分离的,无所谓人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性。

在古希腊哲学中,第一个使用“主体”这一范畴的是亚里士多德。在亚里士多德的哲学中,主体并不是一个专属于人的哲学范畴,而是一种同属性相对应的东西。亚里士多德是在本体论的意义上来理解主体的,他认为主体是一个贯穿在事物和变化之中的对事物起着支撑作用的不变的“存在者”,是万事万物的终极原因和本体。所以,在亚里士多德那里,本体、实体、主体在本质上并没有区别,甚至可以互相替代。因此,对亚里士多德来说,不仅人是一个“主体”,一只小狗、一块石头对亚里士多德来说也可以成为一个“主体”。从这个意义上说,在古希腊并无真正意义上的主体概念,也没有突出人的创造性的主体性思想。

古希腊哲学大体上只是处于人类思想发展的幼年时期,这时的哲学思维还未将人类的主体与客体、对象与自我加以区分,主体与客体、人与世界处于原始的统一状态之中。古希腊哲学家们对“人是什么”以及人在世界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哲学探讨,也只是局限于从本体论的角度对世界本原作不懈的追问。当处在追求终极根源本体论思维方式之中时,主体作为一个表达中心的概念,必然不涉及人,本体论的思维方式是造成主体与人相分离的理论原因。

(二)近代西方哲学中以认识论为基础的认知主体论

随着近代工业文明的发展,人在对自然和社会的关系上也发生了变化,人逐渐成为了世界的主体,主体概念开始同人统一起来,人也成为哲学研究的中心。但是近代哲学将人的主体性归于理性,认为只有理性才能使人成为主体,人只有作为理性的人才能认识自然的规律,发展科学,获得自身的幸福。于是近代哲学就发生了从本体论向认识论的转向,将对主体性的理解囿于认识论范畴。

笛卡儿的“我思故我在”这一哲学命题开创了认知主体哲学的先河,开创了对主体、主体性的研究。在这一命题中,“我思”是思想的第一原则,它具有不容置疑的可靠性。因为在笛卡儿看来,一切都是可以怀疑的,唯独“我思”是不能怀疑的,它是其他一切确实可靠的知识来源,具有不容置疑的可靠性。在笛卡儿这里,“我”即“思”,“思”即“我”,思维的主体和主体的思维被当作是一回事,这样,先验的逻辑理性就成为人类主体性的化身,形成了绝对的权威。尽管笛卡儿突出了主体的自由、能动的特点,但是他是以认识的形式来表达人的主体性特征,因此,这种主体性是经验的,而这种自我意识的主体哲学也必然导致主客二分。

面对这种困境,康德认识到自我主体不可能通过经验或有限的个体理性来保证,于是康德用无限的先验意识取代了笛卡儿的有限的自我意识,用共同性的普遍理性取代了个体理性,大大地弘扬了人的主体性。康德把人的本质即理性归于主体的先验构造,通过先验统觉来说明自我意识,完成了自我意识向先验意识的转化,使认知主体哲学得到真正的确立。

人的主体性原则到后来的黑格尔那里则被推到了极端,黑格尔通过“实体即主体”这一命题,把主体性提升到本体论的层面,从而把人的主体性“绝对化、本体化为绝对精神的自我运动”[1]。这样“绝对理念”就成为了创造宇宙万物的主体,而自我作为一种执行认识功能的先验的理性精神也就获得了绝对性和至上性。尽管黑格尔通过在本体论上把世界精神化,解决了主客二元分裂的矛盾,但是他把主体完全绝对化了,这也就意味着理性主义面临着危机。

(三)现代西方人本主义哲学中以人的生存为基础的生命主体论

近代哲学家们将“人的理性”变为“理性的人”,将人唯一化、单向度化为抽象的观念人,这引起了以叔本华为首的现代西方人本主义哲学家们的猛烈攻击。他们以体验的非理性主义的新维度去重新诠释人的主体性,重新恢复人的现实存在,使哲学回归于人的生存的价值领域。叔本华首先提出“世界是我的表象”,“世界是我的意志”[2]。在叔本华看来,生存比认知更根本,生存才是人的本真存在,而理性认知只不过是生存的手段。他提出了“生存意志”这一概念,用以说明人的存在、活动、认知的内在目的和原因,使哲学对主体和人的研究从认知层面转向了生存的价值、目的层面,开创了现代人本主义生命主体性研究的先河。

尼采批判理性对生命的压抑,弘扬主体的创造性和生命力,赋予主体以激情、冲动、永不停息的扩张的生命品格。尼采用“上帝已死”的呐喊和“重估一切价值”的主张,展开了对理性哲学的批判。在尼采看来,生命的本质不是生存,而是生命力的发挥,即权力意志。权力意志指的是人的充盈的生命力,是原始本能的释放,是充满激情的永不停息的创造,是人的自主、自觉的自我实现。现代主体哲学理解的主体都是过程和历史发展,而并非固定不变的实体,从这个角度说,尼采哲学奠定了现代主体哲学的根基。

人是历史的产物,因此在不同的历史境遇中,哲学家赋予了人的主体性不同的内涵。无论是古代哲学中对主体性的超验的理解、近代哲学将人的主体性抽象的发展,还是现代哲学仍以意识为基础从生命的活动来理解人的主体性,都将主体性理论陷入了理论困境。马克思正是在扬弃前人思想的基础上,以实践为基础对主体性理论进行了生成性的变革,科学地阐明了主体性的内涵。

二、马克思的实践主体性思想——对西方主体性理论的扬弃与变革

主体性原则作为西方传统哲学的一个基本原则,在哲学理论上的杰出贡献在于高扬了人能动的本质,认识到人具有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能力。最大的缺陷在于对主体范畴作了抽象的规定和理解。使得主体性原则、人的能动性在唯心主义的基础上被抽象地发展了。马克思在批判继承西方传统主体性理论的基础上,以实践为基础的生成性对主体性理论进行了变革。

首先,马克思以实践为基础对主体进行了科学的规定。主体性问题的关键在于回答主体是什么。随着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虽然主体与人统一起来,但是以黑格尔为代表的德国古典哲学对主体作出了先验的、抽象的理解,对人的主体性的认识和理解也仅仅局限在认识论领域。马克思批判了以黑格尔为代表的唯心主义把人归结或等同于“自我意识”的神秘主义观点,在科学实践观的基础上建立了科学的主体人的理论。马克思指出:“主体是人,客体是物。”[3]同时马克思认为,人首先无疑“直接的是自然存在物”,是“有意识的存在物”,但又不仅仅是如此,更重要的是人还是“对象性的存在物”。人是对象性的存在物,意味着人是实际活动和实践创造着的现实主体。正是在对象性的活动和关系中,才能现实地确立人与周围世界的统一性,才能现实地确立人对感性世界的主体地位,才能揭示人作为自然存在物、有意识的存在物、类——社会存在物在对象性的实践活动中的有机统一。所以,人的主体性正是在从事对象性的实践活动的历史过程中确立和发展起来的。由此可见,马克思所理解的作为主体的人不是口头说的、思考出来的、设想出来的人,而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客观存在的、能动的人。这样,作为主体的人是有生命的、自然的、具有物质的本质力量的存在物。

其次,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体性学说的基石,也是人的主体性生成的现实依据。马克思认为主体性作为人的特性,其根源、实质应到人的本质中去寻找。劳动、实践是人的类特征、类本质,因此劳动、实践造就了人的主体性。人的主体性并非“天赋之物”,它是在实践中生成的。以劳动实践概念为核心的唯物史观表明,随着劳动实践的发展,人的自我意识形成并不断发展和提高,从而使人的主体性得以辩证发展。主体性的存在是以主体的存在作为前提的,如果离开了主客体关系也就无所谓人的主体性,而实践是主客体关系形成的前提,因此,实践就成了主体性存在的依据。实践不仅是主客体分化的标志,也是其统一的基础。马克思指出:“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过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说来的生成过程。”[4]人与自然界原本是浑然一体的,正是由于以生产劳动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实践活动才使人从与周围环境的原本统一中分化出来,提升成为现实的、自为的主体;与此相对应,自然物也就成了现实的客体。因此,有了实践,才有主体,主体性才有了依托和载体。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实践是主体性生成的现实根据是十分贴切的。

最后,马克思将“历史”维度引入主体性思想之中,强调了主体性的社会性和历史性。马克思在批判费尔巴哈的直观性时说:“他周围的感性世界绝不是某种开天辟地以来就已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5]马克思认为人是一种历史性存在,人的实践活动虽然表面上看来是逗留于“现在”,但它必定要源于“过去”并着眼于“未来”。换言之,“现在”、“过去”、“未来”同时并存而把实践活动迎面带给人,由此彰显人生存的历史性维度,因此必须把人的主体性置于历史的发展中来加以考察。主体性的生成以历史为载体,得以世代延续,不断创新,不断地“成为其所是”。同时在历史条件的制约下,由于各种因素的全面影响,主体性的生成也获得了历史的相对确定性和保障,从而在能动与受动、继承与创造、确定性与非确定性的统一中实现和发展。

三、结语

就马克思的主体性思想来看,由于他把实践作为考察人的主体性的前提和基础,使自己的主体性思想具有下述特征:他的主体是感性的个人主体,关心的是现实人的生活世界,强调的是主体的社会性和历史性;他既把人看作自然、社会的主体,又把人看作自己的主体;既注重人类的主体性,又注重个体的主体性;既强调主客二分意义上的主体性,又注重主体实际意义上的主体性。马克思在唯物主义的基础上高扬了主体的能动性,从对象性的实践活动出发去把握作为哲学研究对象的感性世界和现实的人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建立了一种以主体人的实践为内在灵魂和本质特征的实践唯物主义哲学,不仅实现了主体性理论的根本性变革,而且在唯物主义思想发展史上实现了一场思维方式的变革。因此,马克思的实践主体性思想实际上开启和引导了当代西方哲学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张志伟,欧阳谦.西方哲学智慧[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87.

[2]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27.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

篇(5)

关键词:《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哲学转向;唯物史观起点

中图分类号:A8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751(2014)03-0120-05

自1932年公开发表以来,《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就存在诸多争议,对它的理解和认识直接形成了对马克思思想的两种不同的理解和认识。一种观点认为,“人道主义的马克思是马克思学说中的最高峰,而《资本论》时期以后的马克思则是‘停滞’与‘衰退’的马克思”;西方科学方法派提出所谓断裂说,认为“存在着以1845年《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为分界线的两个马克思,即处于人本主义意识形态逻辑统摄之下的青年马克思和创立了全新科学世界观的者的马克思”。①本文认为,《手稿》是马克思的早期著作,处于马克思思想形成的起始阶段,因而有许多不成熟之处,这是毋庸置疑的。但也正是因为处于起始阶段,《手稿》向我们展示了马克思哲学思想转变的历史轨迹和从中形成的思想成果。不承认《手稿》的不成熟之处是错误的,但因其不成熟而掩盖其思想成果也是不符合事实的。《手稿》中马克思从唯心主义转向唯物主义、从唯心辩证法转向唯物辩证法、从人本学唯物主义开始转向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此后的理论研究进一步深化和发展了《手稿》中形成的理论成果而不是与之对立起来。

一、由思辨唯心主义转向感性唯物主义

黑格尔对马克思的影响毋庸置疑,因此马克思思想的转变也是从批判黑格尔的过程中实现的。马克思正是在对黑格尔思辨哲学的批判中走向了唯物主义。

1.从“物性”到“感性”

《手稿》中马克思哲学思想的转变,是从他的“存在”观的转变开始的。他通过对黑格尔思辨哲学的批判,通过对感性对象性活动的思考和感悟,形成了新的感性“存在”观。马克思认为,在黑格尔那里,现实存在只是“物性”。“自我意识通过自己的外化所能设定的只是物性,即只是抽象物、抽象的物,而不是现实物。此外还很明显的是:物性因此对自我意识来说决不是什么独立的、实质的东西,而只是纯粹的创造物,是自我意识所设定的东西……”②自我意识作为主体外化自身,设定自己的对象,设定出表面上具有独立性的现实的自然界作为自己的对象。但这样的自然界只是抽象的自我意识的纯粹创造物、派生物,只是自我意识的表象、幻象,是思想的环节,并非实质独立的东西,并非现实的存在。也就是说,在黑格尔那里,现实的感性自然界只是“物性”,是只具有“物”的外观的幻象,而抽象的自我意识才是实质的、真正的存在,是现实事物的质。

与黑格尔不同,马克思认为,只有感性的存在物,即能够在感性对象性活动中通过对象得到表现和确证,并同时自身又能够作为存在物、作为对象表现和确证他物的存在,这样的存在物才是存在的。“非对象性的存在物是非存在物”,即不能通过对象表现和确证自身存在,也不能表现和确证他物存在,这样的存在物是非存在。而且,对象的确定、对象性关系的确立,不是抽象的主体抽象设定的结果,而是感性自然界的对象性本质力量相互作用的自发结果。感性的物质存在物才能够进行感性对象性活动,进行感性对象性活动的存在物才是感性存在物。存在要成为存在,物要成为物,必须通过对象即外在于自身的、与自身有不同本质的他物来表现和确证。被他物表现和确证,物才是感性的存在,感性存在物才是现实的存在,非感性对象性存在物是非存在、是幻象、是虚无。“非对象性的存在物,是一种非现实的、非感性的、只是思想上的即只是想象出来的存在物,是抽象的东西。”③这就是马克思在《手稿》中形成的对“存在”、对“物”的理解和认识。“感性”在这里是一个具有本体论意义的概念,在马克思向唯物主义转变的过程中具有根本性意义。

2.从单向对象性到双向对象性

黑格尔讲对象性,马克思也讲对象性,这似乎就是马克思所保留的黑格尔的痕迹。但这两个“对象性”有本质的区别,一个是单向对象性,一个是双向对象性。在思辨哲学中,对象性关系是单向的。在这一对象性活动中,自我意识外化、对象化自身,设定自己的对象,派生感性自然界。自我意识是主体,设定、派生对象世界,但对象却不能设定自我意识。在这里,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对立是绝对的,自我意识是绝对主体。现实自然界作为自我意识设定的对象是相对的、暂时的、有限的、虚幻的非现实存在,而抽象的自我意识作为主体则是绝对的、实质的存在。这就不难看出,思辨哲学就是绝对的精神自我运动的过程,而现实世界则是这一运动的现象,这就是所谓的“精神现象学”。感性对象性关系则是双向对象性关系。马克思认为:“只要有对象存在于我之外,只要我不是独自存在着,那么我就是和在我之外存在的对象不同的他物、另一个现实。因此,对这个第三对象来说,我是和它不同的另一个现实,也就是说,我是它的对象。这样,一个存在物如果不是另一个存在物的对象,那么就要以没有任何一个对象性的存在物存在为前提。只要我有一个对象,这个对象就以我作为对象。”④在这里,对象性关系是双向的、相互的,对象性双方相互设定、互为条件,彼此表现和确证对方的存在。感性对象性关系的双方都既是主体又是客体,是主客体的统一,既作为主体设定对方,又作为客体被对方设定。对感性存在物来说,存在是有条件的,以对象的存在为条件。所以,感性存在物是相对的、有限的存在,在感性的世界里,没有东西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至此,由物性到感性,由单向对象性到双向对象性,马克思否定了黑格尔思辨哲学的绝对前提、抽象本质,把自己的哲学建立在感性的现实的基础之上,从思辨唯心主义转向感性唯物主义。当然,单单从这层转变来说,马克思只是实现了向唯物主义的转变,还不是向历史唯物主义的彻底转变。

二、由唯心辩证法转向唯物辩证法

黑格尔的辩证法是绝对精神自我运动的辩证法,是绝对精神自我实现、自我确证的辩证法。“因为黑格尔根据否定的否定所包含的肯定方面把否定的否定看成真正的和惟一的肯定的东西,而根据它所包含的否定方面把它看成一切存在的惟一真正的活动和自我实现的活动。”⑤

从这一过程的否定方面看,黑格尔的辩证法具有积极意义,他把世界看成一个在否定、批判中自我生成的历史过程。但从肯定方面看,这又是绝对精神自我外化,自我扬弃,自我运动的过程,是绝对精神的“独角戏”。否定方面向我们展现了其批判性,肯定方面又让我们看到其批判的虚假性。马克思正是在“对黑格尔的辩证法和整个哲学的批判”中,实现由唯心辩证法到唯物辩证法的转变。

1.从自我确证到感性确证

在黑格尔的辩证法中,辩证运动的过程是自我意识自我确证的过程。在黑格尔看来,自我意识外化为对象的过程是自我意识作为绝对主体设定对象的过程,而且设定本身也是意识的范围内进行的纯粹抽象的过程。“只要意识知道某个东西,那么这个东西对意识来说就生成了。知识是意识的惟一的对象性的关系。”⑥也就是说,意识设定对象就是意识到某个东西,想象出某个东西。“意识――作为知识的知识――作为思维的思维――直接冒充为它自身的他物,冒充为感性、现实、生命。”⑦在这里,意识和对象之间的对立只是想象出来的对立,是虚假的对立。对对象的扬弃,也就是对意识的外在形式、异在形式,即意识本身的扬弃。所以这里是意识自我外化、自我扬弃、自我实现、自我确证的过程,从头到尾都是意识本身,没有他物。这就是绝对的精神、自为的精神的力量。“绝对知识,那种已经不是向外部而是仅仅在自身内部进行的抽象思维运动,就是说,纯思想的辩证法是结果。”⑧黑格尔辩证法是自我意识和并不存在的对象即意识本身的虚假的对象性活动,是意识的自我确证。马克思说:“对象的这种虚无性对意识来说不仅有否定的意义,而且有肯定的意义,因为对象的这种虚无性正是它自身的非对象性即抽象的自我确证。”⑨所以,黑格尔的“对象性”本质上是非对象性,运动只是抽象的思维运动,只是自我意识抽象的想象活动,只是思维在本身范围内的自我确证过程。

与黑格尔不同,马克思认为辩证法是事物之间感性确证的过程。在马克思看来,事物之间的感性对象性活动,是两个具有不同的内在本质的事物、两个现实之间的对象性活动。只有外在于自身的、与自身本质不同的他物存在,即只有外部自然作为对象存在,一事物才能在自身与外在于自身的、独立的、实质的他物之间进行感性对象性活动,从而确证自身存在。对一事物来说,有他物的存在才有辩证活动过程,没有他物的存在就没有所谓的辩证运动。所以,辩证运动过程不是一个在自我主导下进行的自我确证的过程,而是一个“被”他物表现和确证的过程、一个感性的确证过程。也就是说,辩证运动是一个有条件的、辨证的感性确证过程,而非抽象的、绝对的自我确证的过程。从自我确证到感性确证,马克思赋予辩证法以唯物主义内涵。

2.从精神批判到实践批判

在黑格尔的辩证法中,所谓的批判性是精神批判,只是虚有其表的批判。 对此马克思指出:“因为思维自以为直接就是和自身不同的另一个东西,即感性现实,从而认为自己的活动也是感性的现实的活动,所以这种思想上的扬弃,在现实中没有触动自己的对象,却以为实际上克服了自己的对象。”⑩黑格尔把辩证法看作绝对精神自我运动的过程,看作绝对精神自我外化、创造出自己的对象的过程。这一对象虽然只是物性,但绝对精神却把它看做感性现实。所以绝对精神并不把自我的运动看作抽象活动,而是看作改变现实世界的现实活动。它自以为在精神领域内实现的批判就等于对现实世界的改变,自以为对自己对象的扬弃就是现实地克服了自己的对象。实际上,它只是改变了自己的想象,改变了自己作为“知识”的对象,这只是“想象主体的想象活动”。因而,在马克思看来,思辨的唯心辩证法只是进行抽象的精神批判,这只是精神范围内的批判,只是对现实世界的一种理解和解释,这并不等于改变现实世界,现实世界也并不会因此直接发生任何改变。或者说,精神批判只是问题的提出,而不是问题的解决。

对于这种精神批判,马克思指出了其积极意义:“黑格尔的《现象学》及其最后成果――辩证法,作为推动原则和创造原则的否定性――的伟大之处首先在于,黑格尔把人的自我产生看作一个过程,把对象化看作非对象化,看作外化和这种外化的扬弃;可见,他抓住了劳动的本质,把对象性的人、现实的因而是真正的人理解为他自己劳动的成果。”但是,马克思接着又指出:“他把劳动看作人的本质,看作人的自我确证的本质;他只看到劳动的积极的方面,没有看到它的消极的方面。劳动是人在外化范围之内的或者作为外化的人的自为的生成。黑格尔惟一知道并承认的劳动是抽象的精神的劳动。”通过前面马克思对感性存在、感性对象性活动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马克思不仅看到人的自我外化的主体性一面,也看到人的感性的、自然的、作为自然界一部分的,或者说人以感性自然为存在条件的客体性一面。人作为主体性存在能动地改造现实世界,但这一过程不是人作为精神主体在精神范围内抽象进行的,不是一个纯粹的精神活动。人对现实世界的改造过程,是人本身作为感性自然而与自然界中其他感性存在物之间进行感性对象性活动的过程。人以感性现实为条件,才能实现人的主体的外化,从而使感性世界发生现实的改变、感性的变化。另一方面,人在劳动中改造感性现实的同时也在对感性现实的扬弃中真正改变自身。因为感性现实对人来说是外在的、本质不同的、独立的、实质的东西,是另一个现实,所以在对感性现实的扬弃中,人的主体世界不断得到验证或纠正,发生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变化。因此,劳动既是主体的客体化过程,又是客体的主体化过程,是二者的辩证统一。劳动是实践批判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无论是外部自然界还是人本身都得到实践的批判和现实的改造。因而,马克思的辩证法是以感性现实为基础的唯物辩证法,唯物辩证法的批判是现实的实践批判,而非抽象的精神批判。

通常我们认为《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马克思科学实践概念形成的标志,但“提纲”只是个提纲,那里只是直接使用了实践概念,至于什么是实践、实践的内涵和本质却没有具体的阐述。“其实除了使用的概念不同之外,《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基本思想完全来自《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手稿》中虽然并没有明确使用“实践”概念,但已经形成“实践”的思想内核,科学的实践观呼之欲出。《手稿》为我们理解马克思实践概念提供了重要的文本依据,是我们正确理解和认识马克思“实践”概念所不可或缺的、不可逾越的经典著作。至此,从自我确证到感性确证,从精神批判到实践批判,马克思实现了从唯心辩证法到唯物辩证法的哲学转向。

三、由人本学唯物主义向历史唯物主义迈进

应该承认,《手稿》中马克思对黑格尔思想的批判,在很大程度上是费尔巴哈人本学唯物主义影响的结果,从概念到批判方式都保留费尔巴哈的痕迹。但《手稿》中,马克思的唯物主义也并非停留在人本学唯物主义的水平上,而是在批判黑格尔思想的过程中又开始反思和扬弃了人本学唯物主义,开始向历史唯物主义迈进。

1.从抽象人到现实人

在对人本身的认识上,马克思由抽象人转向现实人。马克思首先批判和否定了黑格尔把人看作自我意识的思想,肯定了费尔巴哈把人看作感性存在的观点。人作为感性存在物与其他感性存在物之间进行感性对象性活动,或者说,正是因为人与其他感性存在物进行感性对象性活动,人才成为感性存在物。作为感性存在,人不再是纯粹的思想物、“物性”,而成为独立的、实质的感性现实,即自然物。但《手稿》中马克思对人的现实性的认识并没有止步于此,并不是把人仅仅看作直观的感性自然。因为马克思在这里已经认识到,纯粹的感性自然物之间的感性对象性活动是自发的。人与自然物之间也进行感性对象性活动,但是人的感性对象性活动却并不是完全自发的过程,人的感性对象性活动是被意识到了的活动,人在感性对象性活动中具有主体能动的一面。马克思说:“人则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意志的和自己意识的对象。他具有有意识的生命活动。这不是人与之直接融为一体的那种规定性。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直接区别开来。”所以,马克思不是把人看作纯粹感性的自然人,而是把人看作有主体意识的、能动的自由人。马克思虽然批判和否定了自我意识的绝对主体地位,论证了其感性基础,但马克思并不是把世界看成纯粹的感性存在,并非完全否定人的主体能动的一面,只是否定主体性的绝对性。另一方面,马克思所理解的人的主体意识既不是绝对精神外化的产物,也不是人主观自生的,而是社会的产物。对于意识的本质和生成过程,《手稿》中马克思虽然没有像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那样做深入细致的论证,但已经开始认识到意识的社会本质。

总之,马克思通过对思辨哲学的批判,使人从抽象的精神存在回归感性的自然人、回到人本身,这好像与费尔巴哈非常一致。但马克思并不把人仅仅理解为纯粹的感性的自然人,而是理解为感性基础上的有意识的、能动的主体存在。也就是说,马克思既不把人理解为抽象的精神存在,也不把人理解为抽象的自然存在,而是二者辩证统一的现实存在。更重要的是,马克思此时对于人的主体意识也不是简单回到黑格尔,而是思考人的意识的社会本质。马克思已开始反思费尔巴哈,使自己的思想更进一步。

2.从自然界到人类世界

在对人置身其中的世界的认识上,马克思并不把世界理解为自发的感性自然界,而是理解为在人类历史中形成的人类世界。马克思指出:“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来说的生成过程,所以关于他通过自身而诞生、关于他的形成过程,他有直观的、无可辩驳的证明。因为人和自然界的实在性,即人对人来说作为自然界的存在以及自然界对人来说作为人的存在,已经成为实际的、可以通过感觉直观的,所以关于某种异己的存在物、关于凌驾于自然界和人之上的存在物的问题,即包含着自然界的和人的非实在性的承认问题,实际上已经成为不可能的了。”

马克思在这里初步阐释了他的新的历史观和世界观。首先,历史是人的真正的自然史。在黑格尔和费尔巴哈那里历史都是抽象的。黑格尔把历史看成绝对精神的历史,费尔巴哈从绝对精神回到感性现实,但他把自然理解为纯粹的自然、感性的东西,而把历史又理解为纯粹主体性的东西,他有感性的自然观却没有现实的历史观。所以费尔巴哈在历史观上始终不是一个唯物主义者。马克思通过对思辨哲学的批判使历史从绝对精神回归感性现实,把历史看作人自身劳动的过程和结果,把历史看成自然史的一部分。“历史本身是自然史的即自然界生成为人这一过程的一个现实部分。”这样马克思就把凌驾于人和自然界之上的存在物、异己的存在物排除在历史之外。历史成为人和自然界的历史,历史成为自然界的一部分,而不是自然界作为第二性的存在从属于抽象的精神世界。马克思既超越了黑格尔又超越了费尔巴哈,在这里就走进历史唯物主义,把唯心主义从它最后的避难所驱逐出去。其次,历史是自然界对人来说的生成过程。费尔巴哈也没有看到在历史领域中感性自然的主体存在,没有把自然界看成人的主体意识的对象化的结果、人的对象世界。马克思把历史回归到感性现实,但并不把历史看作自然界的抽象的自发进化的历史,即纯粹的自然史。他把历史看成自然对人来说的生成过程,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他看到历史的属人的一面,把历史当成人“有意识地扬弃自身的形成过程”。在这里,自然界不再是抽象的自然界,而是包含了人的主体性的人类世界。但同时他也不把历史当成人的主体意识主观任意的创造过程,强调这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马克思在感性自然和主体意识的辩证统一中来理解历史,看到了历史的实践本质,看到了人类的感性物质本质,看到了自然界的人化,看到人类世界的感性本质和主体性内涵的辩证统一,从而实现历史观和世界观的根本转变。至此,马克思通过费尔巴哈从绝对精神回归感性现实,从自我意识回归人本身,但与此同时马克思又在对费尔巴哈的反思中从抽象人走向现实人、从唯心史观走向唯物史观。

所以,虽然《手稿》中处处留有费尔巴哈人本学唯物主义的痕迹,但马克思已不是人本学唯物主义者。在《手稿》中马克思对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基本规律,并没有做深入的论证,历史唯物主义还有待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但马克思已开始向历史唯物主义的转变却是有文本可证的事实。冯景源先生早就指出:“在《手稿》时期,则是马克思愈益离开费尔巴哈迅速前进的时期”,“马克思这时已不是停留在一般意义的唯物主义上,而是要向更高的目标迈进,即在建立唯物史观的道路上迈出决定性的步骤”。复旦大学朱立元教授指出:“就《手稿》的基本内容和思想观点而言,青年马克思与费尔巴哈的本质区别还是很明显和主要的;《手稿》在马克思超越费尔巴哈的影响、创立历史唯物主义的过程中已经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

综上,从“物性”到“感性”,从单向对象性到双向对象性,马克思由思辨唯心主义转向感性唯物主义,确立起他的唯物主义思想,成为唯物主义者;从自我确证到感性确证,从精神批判到实践批判,马克思由唯心辩证法转向唯物辩证法,赋予辩证法以唯物主义基础,实现了辩证法思想的根本转变;从抽象人到现实人,从自然界到人类世界,马克思开始反思和超越费尔巴哈的人本学唯物主义,开始向历史唯物主义迈进。历史唯物主义在这里虽然只是思想的萌芽阶段,但思想转变的第一步已经迈出。《手稿》中马克思实现了哲学思想的深刻转向,《手稿》是马克思思想形成发展的重要关节点,是马克思思想理论发展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奠基之作,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起点。以《手稿》为依据得出两个马克思对立的问题是不符合事实的。

篇(6)

一、哲学———关于理性的学说

哲学起源于古希腊。它是在东方、巴比伦、埃及文化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按照德国现代著名哲学家海德格尔的考证和说法,古希腊早期思想家赫拉特里克最早使用“爱智慧”一词并用它来描述对于真理、智慧的追求。按现今可见的古代史料,第一个对哲学有明确自觉的哲学家大概是毕达哥拉斯。根据第欧根尼?拉尔修的记叙:“第一个使用哲学这个术语并称自己为哲学家或智慧爱好者的是毕达哥拉斯因为他总说除神之外没有人是智慧的。”被誉为近代哲学之父的笛卡尔认为“认真进行哲学思考,首先就要撇开偏见,细心怀疑我们之前所承认的意见知道重新考察之后发现他是真的,才能同意它们。”黑格尔在肯定和赞赏柏拉图关于哲学以把握普遍性概念理念为自己的任务时说“:认识理念就是哲学的目的和任务。”即使在经院哲学时期,在基督教的教义所划定的范围内,人们的思维可以自由地运用其才智,只要同既定的真理没有矛盾,人类理性可以随意的解释世界。经院哲学并非根本否认理性的作用。它主要是运用形式逻辑的发法从外在的权威即教会所解释的《圣经》出发演绎推出事实。它在运用理性、思维为宗教服务的同时,也在一定限度内维护理性的作用,为后来文艺复兴时期科学的发展提供了条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逐渐摆脱了哲学取得了独立的地位。但是哲学与科学仍然保持着紧密的联系。在某种程度上说,哲学发展的阶段性与科学发展的阶段性是相适应的。我们可以看到,自古希腊以来,西方哲学家们对于哲学都抱有一种理性的态度来追寻世界的答案。从古希腊以来,不同哲学家对于理性从不同的角度作了不同的解释,但是出乎意料的是,对于这一问题大家的意见却相对一致,普遍将这种理性理解为是一种历史的、批判的态度。即不借助于神的或者是其他一切不可知的力量,也不迷信于任何未知的力量,对于世界有自己独立的思考。从另一个方面来说,这也是哲学为什么是所有学科之母的一个重要的原因。从哲学的历史沿革中我们可以发现高擎理性主义的大旗、高扬理性主义的精神是哲学的一个永恒不变的主题。只有立足于理性,将所有问题都放在理性的视阈下来思考,哲学才具有真正的气度。

二、哲学———关于实践的学说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写道:“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做感性的人的活动,当做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我们可以看到马克思认识到了自古希腊以来大部分哲学家都忽视却又十分重要的一个问题,那就是实践的问题。这种局限性始终制约着哲学的发展,只有马克思才找到了克服这个问题的方法———实践的方法。实践这一人类社会所特有的现象,早就引起思想家们的注意。在哲学产生以前,很多哲学家都从自己的哲学观点出发阐述过实践问题。不过由于哲学立场和阶级立场的局限,包括唯物主义在内的全部旧哲学多没有解决好什么是实践的问题,没有正确理解实践的内容,实践的本质及实践的作用等各方面的科学内涵。科学实践观的建立,是既批判了以往各派哲学在实践观上的片面性和错误,又吸取了其有关的合理思想的结果。而这一切同辩证而又唯物的理解社会历史,即唯物史观的建立是密不可分的。第一,哲学发现了物质生产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在对实践内容的理解上突破了旧哲学的狭隘眼界。为了正确揭示实践的本质和作用奠定了基础。当马克思恩格斯把物质生产作为实践首要的、决定性的形式和实践的最基本的内容时,他们所理解的实践是同物质自然过程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自觉的社会性过程。它不仅是人作为社会存在物而存在的基本形式,而且是人类同自然界既相对立又相统一的基本形式。第二,的创始人在人类物质生产活动这一类基本的实践活动当中,找到了使物质性、现实性与能动性、创造性统一的基础。从而把两者辩证的综合起来。哲学所理解的实践活动,首先是物质生产活动。因为物质生产活动不仅仅是使对象发生改变,同时还意味这人把目的性的因素注入自然界的因果链条中,使自然界的因果链条按照同样可观的“人类本性”发生运转。但是马克思、恩格斯同时也批判了旧唯物主义者把人类活动动物化、自然化的错误。第三,哲学的创始人正确揭示了实践对世界的革命改造作用,指出“理论的批判”不能代替实践的批判。马克思揭示了物质实践的“革命的”、“批判的”功能,批判了费尔巴哈对一切只诉诸感性直观的观点,指出即使是正确的理论,也只有诉诸实践才能取得实际的效果。当然,哲学主张对现存事物进行“实践的批判”,并不意味着任何现实的实践都是合理的。要求以正确的理论作指导,使“理论的批判”转化为“现实的批判”。马克思、恩格斯以后,列宁提出了主体和客体,物质和精神的“交错的=人的和人类历史的实践”的观点。则进一步把实践看做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这些都从唯物观和认识论等方面深化了对实践的科学理解。

三、哲学———关于反思的学说

进入风云变幻的20世纪,由于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哲学也形成了两种主要思潮:分析哲学、现象学。上述两种思潮在形式、结构和影响等方面都有着相当大的差别。分析哲学和现象学在学科内部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迹。此外这两种思潮的内部也发生了分化。分析哲学分为科学论和日常语言论。现象学则在人类学方向上拓展,并沿着本体论方向上深化,接着双管齐下,吸收了存在主义的现实性。两种现代思潮标志着现代对于传统的反思。即对于理性的重新定位。它主要表现在:第一,它不再像近代哲学那样一心关注自然、关注外部的物理世界以及人对世界的认识,而是专心致志于语言问题、符号意义问题和交往问题。海德格尔旧转向诗和语言的语义学以显示存在。第二,与此相联系,现当代哲学都从不同角度批判传统哲学那种崇尚超感性的抽象概念王国的旧形而上学。强调现实生活和人与人之间交往。第三,现当代哲学家不再像传统哲学家那样崇奉确定的、普遍有效的准则或规范。认为一切都可以发生变化,基于逻辑规则也可以有不同的约定。科学的倾向和形而上学的倾向两者各自作不同的追求分析哲学和现象学可以相互对立,甚至彼此相轻、朝着多元主义的方向发展。反思精神在哲学界占统治地位。这种反思精神的意义何在呢?它让我们思考在哲学经历几千年发展,许多问题依然不能很好地解决的情况下,哲学的作用是什么?哲学究竟何去何从?人类既见证了物质生活的丰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文化的发展。可是同时也见证了残酷的杀戮、自然界的报复、人类精神世界的困境我们究竟要追求什么?正是这种反思精神是人类深化对哲学的认知,使哲学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的发展。它使我们对于自己有了清醒的认识,人类不可能成为世界的主宰,我们必须按照规律办事。但是同时我们也认识到只要我们满怀热情地为人类幸福美好的明天努力奋斗,我们就一定能够有所收获,摆脱现存世界的困境。这是反思精神的真正价值所在。

篇(7)

2.论"逻辑在先"的哲学意义赵义良,崔唯航,ZhaoYiliang,CuiWeihang

3."自由主义"批判的批判:马克思与施蒂纳——兼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薛俊强,XueJunqiang

4.从比较哲学到世界哲学——从谭嗣同《仁学》中的"通"论看比较哲学的前景吴根友,WuGenyou

5.胡绳对"科玄论战"所提问题的回答——兼论胡绳历史唯物主义人生观韩爱叶,HanAiye

6.中国近代民族主义思潮下的伦理嬗变徐嘉,XuJia

7.公法人概念缘起的法哲学思考李昕,LiXin

8.知识产权与人权之法哲学思考丛雪莲,CongXuelian

9.中庸思想与"无被害人犯罪"刑事立法政策的哲学反思肖怡,XiaoYi

10.化学哲学研究的新走向邢如萍,桂起权,XingRuping,GuiQiquan

11.工程智慧和战争隐喻李伯聪,LiBocong

12.哲学向诗学习什么?——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西方现代哲学和文学思潮反思任昕,RenXin

13.从诗与哲学的古老论争看诗的哲学——《善的脆弱性:古希腊悲剧中的运气与伦理》述评刘文瑾,LiuWenjin

14.关于构建和谐社会思想的政治哲学解读欧阳英,程晓萱,OuYangying,ChengXiaoxuan

15.和生原理与和谐基础理论黄志斌,HuangZhibin

16.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传媒责任陈进华,ChenJinhua

17.论中国逻辑学的繁荣与发展——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何向东,李章吕,HeXiangdong,LiZhanglu

18.哲学中国化与当代中国哲学建设——第八届全国马克思哲学论坛学术综述熊进

19."与科学、技术和医学一起行动"——4S学会2008年年会综述刘鹏

1.《资本论》的哲学意义王东,WangDong

2.《资本论》及其手稿的哲学地位孙承叔,SunChengshu

3.马克思《资本论》的历史性解读何萍,HePing

4.《资本论》续篇的准备材料群——马克思晚年笔记与《资本论》的关系王晓红,WangXiaohong

5.《资本论》中的民主观郭丽兰,GuoLilan

6.马克思近代科学技术制度综合创新论——《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的哲学意蕴吴敏燕,WuMinyan

7.客观价值秩序的三个分析视角——M.舍勒价值秩序思想述评冯凡彦,FengFanyan

8."心寓于身"论的发展历程张华,ZhangHua

9.制度伦理的社会实践维度杨清荣,YangQingrong

10.新公共服务理论的道德价值谱系曾盛聪,ZengShengcong

11.伦理学的新维度:道德困境中的三类道德难题曹刚,CaoGang

12.论国有资源产权的完善及其对建设和谐社会的意义——所有权与经营权合理关系的哲学视角刘敬鲁,LiuJinglu

13.管理的科学性与生产力的精神性——对"管理是生产力"命题的新理解邓俊英,DengJunying

14.科学哲学中的社会科学因果性争论述评徐竹,吴彤,XuZhu,WuTong

15.探求知识的融贯性——米歇尔·塞尔的哲学思想述评郭明哲,GuoMingzhe

16.学者精神永存——忆《费希特全集》编纂者劳特梁存秀,LiangCunxiu

17.文化比较中的标准、差异性与整体性问题陈世峰,ChenShifeng

18.日本的公共哲学研究述评卞崇道,BianChongdao

19.现代逻辑的抽象化趋势——概述抽象代数逻辑的产生和发展霍书全,HuoShuquan

20.生物学哲学的前沿问题——首届"清华-匹大科学哲学暑假学院"综述王巍

21.第16届中韩伦理学国际学术会议综述贾雪丽

22."全球化时代的政治哲学、生态学与伦理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召开华来士

1.哲学家的盛会——第22届世界哲学大会召开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代表团,InstituteofPhilosophy,CASS

2.在形而上学与日常知识之间——评哲学原理中的三个基本命题王晓升,WangXiaosheng

3.相互作用·本质契合与规律生成——兼与鲁品越教授商榷陶富源,TaoFuyuan

4.叙拉古的诱惑——在哲学与政治之间李文阁,LiWenge

5.罗莎·卢森堡论民主与社会主义金寿铁,JinShoutie

6.离开终极目标我们将走向何处?——论布达佩斯学派的批判及批判的终结赵司空,ZhaoSikong

7.从"作为公平的正义"到多元正义——罗尔斯、沃尔泽的正义理论评析王凤才,WangFengcai

8.柯亨的公正思想初探王雄,冯颜利,WangXiong,FengYanli

9.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正义观之辨析王淑芹,曹义孙,WangShuqin,CaoYisun

10.分类与"社会整合"——与涂尔干的隐匿对话洪波,汪祥胜,HongBo,WangXiangsheng

11.性权利的文明尺度安云凤,李金和,AnYunfeng,LiJinhe

12.反思科技伦理悖论徐建龙,XuJianlong

13.两种科学观:本质主义与非本质主义卢风,LuFeng

14.科学实践的规范性:劳斯的规范性元理论述评于金龙,YuJinlong

15.事物存在的两种形式及其逻辑意义李建华,李红革,LiJianhua,LiHongge

16.知觉经验与知觉内容蒉益民,KuiYimin

17.两种意义理论之比较——从胡塞尔与弗雷格的意义理论谈起殷霞,YinXia

18.全国外国哲学学术研讨会综述李新,LiXin

19.中英美暑期哲学学院建院20周年纪实江怡

20."中国现代美学、文论与梁启超全国学术研讨会"综述徐碧辉

21.多视角、跨领域、深层次的互动与交流——"第三届两岸逻辑教学学术会议"综述王建芳

1.当代科学哲学的现状及发展趋势郭贵春,GuoGuichun

2.科学方法概览李醒民,LiXingmin

3.结构实在论的争论现状王亚娟,李建珊,WangYajuan,LiJianshan

4.也"论当代中国学术研究的思想立足点"——兼与光同志商榷王干才,WangGancai

5.文化的商品与公共产品特性——兼与王晓升教授商榷鲍金,BaoJin

6.简论社会信息的复杂性欧阳康,OuYangkang

7.宗教理解和宗教多元论问题韩凤鸣,HanFengming

8.西方进化伦理学的哲学收获和界限舒远招,ShuYuanzhao

9.阿佩尔的共同责任原则罗亚玲,LuoYaling

10.论内在价值论在环境伦理学中的必然性——从康德到罗尔斯顿刘晓华,LiuXiaohua

11.论刘宗周晚年思想中的"独体"概念陈畅,ChenChang

12.关于"成人"的历史解读帅建华,ShuaiJianhua

13.佛教与儒家在女性观上的相互影响与融合彭华,PengHua

14.反哺政策的伦理化调整朱四海,ZhuSihai

15.时尚消费的伦理反思强以华,QiangYihua

16.我国道德话语权的现状及其对策建议——基于苏州企业家的调查李兰芬,LiLanfen

17.论概念空间江怡,JiangYi

18.关于奥斯汀的"我知道"的重新思考宋春艳,SongChunyan

19.稳定集与自认知逻辑评述郭佳宏,GuoJiahong

20.人道·责任·正义——"5·12"地震伦理学高层论坛综述王锋

21."用中华民族精神筑起新的长城"学术研讨会综述赵亚静

1."为什么没有出现学术大师":问题还是伪问题?赵敦华,ZhaoDun-hua

2.马克思哲学本体论研究30年的回顾与反思干成俊,GanCheng-jun

3.辩证法理论研究的两个教条及其超越——兼论近30年辩证法思想研究的逻辑王庆丰,WangQing-feng

4.改革开放与中国社会伦理价值观的转向张传有,刘科,ZHANGChuan-you,LiuKe

5.实践理性的重建:伦理学基本问题的设问与解答魏则胜,WeiZe-sheng

6.国外学者眼中的当代哲学问题——访凯文·B.安德森教授吴昕炜,WuXin-wei

7.特瑞尔·卡弗的"恩格斯——马克思问题"研究述评余京华,吴家华,YUJing-hua,WuJia-hua

8.中国古典生活经验的哲学反思——兼评陈少明《经典世界中的人、事、物》陆信礼,LuXin-li

9.王弼政治哲学的逻辑、价值与意义陈明,ChenMing

10.德里达解构"海德格尔-夏皮罗之辩"刘悦笛,LiuYue-di

11.美学向感性论的转向——访岩城见一教授王琢,WangZhuo

12.理论确证的假说-演绎模型及其问题顿新国,DunXin-guo

13.技术设计:技术哲学研究的新论域乔瑞金,张秀武,刘晓东,QIAORui-jin,ZHANGXiu-wu,LiuXiao-dong

14.技术政治与技术文化——凯尔纳资本主义技术批判理论评析颜岩,YanYan

15.亚里士多德的心灵哲学陈刚,ChenGang

16.关于集体意向性问题柳海涛,万小龙,LIUHai-tao,WanXiao-long

17.认知逻辑研究述评陈晓华,ChenXiao-hua

18.形式语用学的当代哲学意义夏宏,XiaHong

19.从荷兰看欧关理论研究徐素华,XuSu-hua

20."社会公平正义与政治文明建设"全国学术研讨会综述范虹,FANH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