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税费一体化管理

税费一体化管理精品(七篇)

时间:2023-05-26 17:45:52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税费一体化管理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税费一体化管理

篇(1)

一、指导思想

以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防止税费流失,为房地产行业提供高效优质服务、方便群众办事为目的,进一步理顺财政、国税、地税、人防、国土资源、建设、规划、房产等部门的房地产税费征管体制,合理配置征管资源,简化办事程序,规范税费征管,为房地产行业提供简明便捷的一体化服务平台,全面构建功能齐全、规范透明、操作严密、优质高效的房地产市场税费征管新体系。

二、适用范围

本细则适用于全县国有建设用地取得(征用、出让和转让)、规划许可、建筑许可、竣工验收、房地产开发、房地产交易办证(包括二手房、房改房、经济适用房交易)、国有房地产自营和出租等环节的所有税费及政府性基金的征收与管理

三、税费计算价格

房地产开发建设和交易时的计税价格和计费价格,按以下方法确定。

(一)土地征用环节的税费计算价格。以征用土地的类别和面积为计税计费依据。

(二)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国有划拨地转让)环节的税费计算价格。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国有划拨地转让)实行公开招拍挂的,以实际成交金额为准;未实行公开招拍挂的(包括个人所有的划拨地拆旧建新),以市场价、评估价或县政府规定的基准地价为准。

(三)房地产开发建设环节的税费计算价格

1.计税价格和计费价格

建筑环节的计税价格按房屋建筑工程造价(含正负零以下隐形基础工程、水电安装等)加上配套设施(绿化、道路、公益设施、车库等)的单位成本确定,计税工程量按房屋和配套设施的实际建筑面积确定;建筑环节的计费价格按照经审核的预算备案造价确定,计费工程量按房屋规划建筑面积预征,按实际建筑面积结算补征。

如建筑工程合同造价和预算备案造价明显低于市场价,则按我县的工程造价最低参考价执行,我县工程造价最低参考价另行发文制定。

2.税费计算价格的核定权属

房屋建筑类型、建筑面积、配套设施面积由建设部门核准,随同项目设计和规划资料一并送交县房地产税费一体化征收管理中心(以下简称“一体化中心”)。

计税价格和计费价格由一体化中心分别核准,其中计税价格核准后由一体化中心税务人员按工程计划进度预征各税,计费价格核准后由一体化中心按规定标准即时收取各种规费。税务机关应按规定对工程项目分阶段及时进行结算,对已征税款进行清算。

3.建筑耗材未取得购进发票增值税的计税价格:按建筑工程总造价的65%计算确定。

(四)房地产交易环节的税费计算价格

1.计征税费起始时间。商品房开发项目以房产部门颁发商品房预售许可证的时间为计征税费的起始时间,开发商预售房屋时必须使用税务部门的专用发票。二手房交易及其他房屋以交易合同履行时间为计征税费的起始时间。

2.计征税费价格。以价格为计算依据的,预征税款时,按市场挂牌销售价格计算,实际结算计征时以合同销售价格为准。以面积为计算依据的,土地面积以国土资源部门测绘为准,房产建筑面积以房产部门的测绘为准。对合同销售价格明显低于市场价格的,以财税部门公开的最低计税价格为准,财税部门的最低计税价格另行发文制定。

3.税费征缴方式。交易环节的税费计算价格一旦确定,即由一体化中心根据商品房的实际销售情况进行预征或即时结算征缴。

(五)规划设计条件变更后的税费计算价格

工程项目改变土地用途和容积率等规划设计条件的,按相关规定补交土地出让金,并按实际建筑面积补缴相关税费,其税费计算价格以市场价为准。

四、税费征收标准

包括按土地面积和建筑面积计征的定额标准以及按建筑造价和销售价格计征的比例标准两种。具体征收标准分为八个环节:即土地征用环节、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环节、国有划拨土地转让环节、规划许可环节、建筑许可环节、竣工验收环节、商品房(增量房)销售办证环节、二手房(存量房)交易办证环节等,具体税费项目和标准附后,由一体化中心及时公布。

重点项目的确定以县发改局的批复文件为准,其中园区外重点项目不包括营利性房地产开发重点项目。

五、岗位设置

一体化中心设立11个职能窗口和1个综合管理窗口。

(一)职能窗口岗位职能

1.县财政局窗口:设立审核、审批、开票三个岗位,负责受理土地出让收入、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费、耕地占用税、契税和各职能部门的非税收入收缴业务。审核员负责对直征收入的资料进行初审,填写内部循环表,送交部门审批人签字,经一体化中心批准后,通知缴款人到银行窗口缴款;审核员负责对各职能部门开列的内部循环表进行审核,经一体化中心批准后,通知缴款人到银行窗口缴款;开票员负责凭经一体化中心批准的内部循环表和缴款书回单,开具相应税费票,并签发相应证件;开票员月底向各职能部门结算,并向其提供收入进度月报表。各职能部门同时也可通过房地产税费局域网查看收入进度。

2.县地税局窗口:设立审核、审批、开票三个岗位,负责受理国有划拨地转让环节、建筑环节、房地产交易环节的地税业务。审核员负责对资料进行初审,填写内部循环表,送交审批人签字,经一体化中心批准后,通知缴款人到银行窗口缴款;开票员凭经一体化中心批准的内部循环表和缴款书回单,开具相应税票和发票。

3.县国税局窗口:设立审核、审批、开票三个岗位,负责受理房地产开发企业所得税和建筑材料增值税业务。审核员负责对资料进行初审,填写内部循环表,送交审批人签字,经一体化中心批准后,通知缴款人到银行窗口缴款;开票员凭经一体化中心批准的内部循环表和缴款书回单,开具相应税票和发票。

4.县国土资源局窗口:设立审核、审批、制证三个岗位,负责受理土地征用、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国有划拨地转让)、土地使用权证办理业务。审核员负责对资料进行初审,通知本部门相关股室进行面积测量或进行地籍调查,填写内部循环表,送交审批人签字,经一体化中心批准后,通知缴款人到县财政局窗口办理缴款手续;制证员凭经一体化中心批准的内部循环表和非税收入票据及税票,制作用地批复和土地使用权证。

5.县规划局窗口:设立审核、审批、制证三个岗位,负责受理用地和工程规划业务、代办县科技局收费计算业务。审核员负责对资料进行初审,填写内部循环表,送交审批人签字,经一体化中心批准后,通知缴款人到县财政局窗口办理缴款手续;制证员凭经一体化中心批准的内部循环表和非税收入票据及税票,制作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按规定搞好规划验收。

6.县建设局窗口:设立审核、审批、制证三个岗位,负责受理建设工程开工、质量安全、竣工验收业务,代办县质监站收费计算业务。审核员负责对资料进行初审,填写内部循环表,送交审批人签字,经一体化中心批准后,通知缴款人到县财政局窗口办理缴款手续;制证员凭经一体化中心批准的内部循环表和非税收入票据及税票,制作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和竣工验收备案表。

7.县人防办窗口:设立审核、审批两个岗位,负责受理人防部门收费业务。审核员负责对资料进行初审,填写内部循环表,送交审批人签字,经一体化中心批准后,通知缴款人到县财政局窗口办理缴款手续;凭经一体化中心批准的内部循环表和非税收入票据,签发相关手续。

8.县发改局窗口:设立审核一个岗位,负责受理发改部门收费业务。审核员负责对资料进行初审,填写内部循环表,送交一体化中心审批后,通知缴款人到县财政局窗口办理缴款手续;凭经一体化中心批准的内部循环表和非税收入票据,签发相关手续。

9.县城管办窗口:设立审核一个岗位,负责受理城管部门收费业务,代办环卫收费业务。审核员负责对资料进行初审,填写内部循环表,送交一体化中心审批后,通知缴款人到县财政局窗口办理缴款手续;凭经一体化中心批准的内部循环表和非税收入票据,签发相关手续。

10.县房产局窗口:设立审核、审批、制证三个岗位,负责受理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房产面积测绘、房屋产权证办理业务。审核员负责对资料进行初审,填写内部循环表,送交审批人签字,经一体化中心批准后,通知缴款人到县财政局窗口办理缴款手续;制证员凭经一体化中心批准的内部循环表和非税收入票据及税票,制作商品房预售许可证和房屋产权证。

11.银行窗口:负责在一体化中心内办理各种存款、取款和转账业务。

(二)综合管理窗口岗位职能

由一体化中心正副主任及相关工作人员组成,负责一体化中心日常工作;负责应缴税费的最后确认;负责相关部门证件办理的审核和发放工作;负责证件发放的编号授权工作;负责书面通知国土、房产部门所属测绘队、评估管理机构在3个工作日(大型项目5个工作日)内完成房地产交易业务的测绘、评估工作;负责各职能部门未进入一体化循环和须现场执行的非税收入票据发放、结报缴销的审批工作;负责税费源信息资料库及平台的建立、管理和维护;负责软件网络的管理和维护;负责档案管理和移交工作;各部门办理没有纳入“一体化”循环征收的收费及罚款业务。

六、办事流程

一体化中心办事审批,利用内部循环表进行联审联批,做到环环相扣,实现税费间的一体化衔接。

(一)审批总流程

1.申请人在各职能部门办理好前期事项后,带齐各种资料到相关职能部门窗口咨询办事程序,了解征管政策,申办相关手续。各职能部门窗口审核员审核申请人提交的相关资料,对资料齐全的进行受理、初审,填好内部循环表送交各部门审批员审批后,再送交综合管理窗口会签;对资料不全的,审核员需一次性告知申请人补齐。

2.综合管理窗口审核有关资料后,核定应交税费金额,并在内部循环表上签字。对符合减免税费规定的,由相关部门提供减免依据并开具减免税费证明,由相关负责人审批后,综合管理窗口进行审签。

3.综合管理窗口审签盖章后,申请人到相关职能部门窗口开具进账单或非税收入缴款书,到银行缴款后,到相关职能窗口开取税费票据。

4.申请人缴清各项税费后,持缴款凭证、完税凭证和发票及相关资料、内部循环表到相关职能部门窗口办理证件或备案;职能部门窗口办理好证件后,把已办理好的证件交综合管理窗口,经一体化中心正主任或副主任在内部循环表上审核并签字盖章后,由综合管理窗口工作人员审核后发放证件。

5.有关证件发放所需提供的其他资料前置审查和项目竣工验收相关要求按各职能部门原有规定执行。

6.各职能部门没有纳入一体化中心内部循环表的税费征收和查处违法违规用地及建筑的处罚业务,由各职能部门按相关政策规定进行处理,计算好应缴税费金额后,下达应缴税费通知书。申请人带齐相关资料和应缴税费通知书到综合管理窗口审批后,由纳税缴费人到银行窗口和税收征收窗口及县财政局窗口办理缴款业务。

7.非税收入须现场执收的经一体化中心批准,由各执收单位到县非税局领取加盖了专用收费项目章的非税收入票据,进行现场执收。执收后,带齐非税收入计算资料和入账凭据按月到一体化中心进行审核,一体化中心审核签署意见后,到县非税局结报。

8.各职能部门审批人员如不能及时到岗审批,由综合管理窗口工作人员直接审批。

(二)各环节办事审批流程

1.土地征用环节:

第一步申请人带齐资料到综合管理窗口领取内部循环表,录入信息,办理项目登记。

第二步申请人向县国土资源局窗口提交征地协议和农用地转用手续等相关资料;审核员进行受理、审查,填写《内部循环表》,计算好应缴县国土资源部门的收费,申请人持相关资料、凭证到县财政局窗口办理缴费手续。

第三步申请人持征地协议和农用地转用手续等相关资料到县财政局窗口,办理耕地占用税和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费缴纳手续。

第四步县国土资源局(窗口)根据县财政部门提供的非税收入票据、耕地占用税票和一体化中心签发同意的《内部循环表》及相关资料,按政策规定给予办理征地报批手续,办好后,送交综合管理窗口。

第五步一体化中心审签后,综合管理窗口发放征地报批文书。

2.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环节:

第一步申请人带齐资料到综合管理窗口领取内部循环表,录入信息,办理项目登记和证件编号。

第二步申请人向县国土资源局窗口提交《土地招拍挂成交确认书》等资料;审核员进行受理、审查,并填写《国有土地有偿使用收入计算表》和《内部循环表》,计算好应缴县国土资源部门的收费,到县财政局窗口办理缴费手续。

第三步申请人带《土地招拍挂成交确认书》、《国有土地有偿使用收入计算表》和《内部循环表》等相关资料到县财政局窗口,办理土地出让金和土地契税缴纳手续。

第四步县国土资源局窗口根据县财政部门提供的非税收入票据、土地出让金票据、契税票和一体化中心签发同意的《内部循环表》及相关资料,按政策规定和县国土资源局原有程序给予办理用地批复和土地使用证,办好后由窗口工作人员送交综合管理窗口。

第五步一体化中心审签后,综合管理窗口向申请人发放用地批复和土地使用证。

3.国有划拨地转让环节:

第一步申请人带齐资料到综合管理窗口领取内部循环表,录入信息,办理项目登记和证件编号。

第二步申请人向县国土资源局窗口提交批准转让文件和《土地招拍挂成交确认书》等资料,审核员进行受理、审查,填写《国有土地有偿使用收入计算表》和《内部循环表》,计算好应缴县国土资源部门的收费,到县财政局窗口办理缴费手续。

第三步申请人持批准转让文件、《土地招拍挂成交确认书》、《国有土地有偿使用收入计算表》和《内部循环表》等相关资料到县财政局窗口,办理土地出让金和土地契税缴纳手续。

第四步申请人持《土地招拍挂成交确认书》和《内部循环表》等相关资料到县地税局窗口办理地税业务。

第五步县国土资源局窗口根据县财政、地税部门提供的非税收入票据、土地出让金票据、契税票、地税税票、发票和一体化中心签发同意的《内部循环表》及相关资料,按政策规定和县国土资源局原有程序给予办理用地批复和土地使用证,办好后由窗口工作人员送交综合管理窗口。

第六步一体化中心审签后,综合管理窗口向申请人发放用地批复和土地使用证。

4.规划许可环节:

第一步申请人带齐资料到综合管理窗口领取内部循环表,录入信息,办理项目登记和证件编号。

第二步申请人向县规划局窗口提交土地出让合同、用地批复、土地使用证、土地出让金票据、契税完税证(划拨地转让的需提供地税局完税凭证)等资料;审核员进行受理、审查,填写《内部循环表》,计算好应缴规划环节的收费;申请人到县财政局窗口办理缴费手续。

第三步县规划局窗口根据县财政部门提供的非税收入票据和一体化中心签发同意的《内部循环表》及相关资料,按政策规定给予办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副本,办好后由窗口工作人员送交综合管理窗口。

第四步一体化中心审签后,综合管理窗口向申请人发放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副本。

5.建筑许可环节:

第一步申请人带齐资料到综合管理窗口领取内部循环表,录入信息,办理项目登记和证件编号。

第二步申请人向县建设局窗口提交土地出让合同、用地批复、土地使用证、土地出让金票据、契税完税证(划拨地转让的需提供地税局完税凭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副本等资料;审核员进行受理、审查,填写《内部循环表》,计算好应缴建筑许可环节的收费;申请人到县财政局窗口办理缴费手续。

第三步县建设局窗口根据县财政部门提供的非税收入票据和《内部循环表》及相关资料,按政策规定给予办理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副本,办好后由窗口工作人员送交综合管理窗口。

第四步一体化中心审签后,综合管理窗口向申请人发放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副本。

6.竣工验收环节:

第一步申请人到县房产局办理商品房预售许可证。

第二步申请人在建设过程中,到县地税局窗口办理项目登记,预缴建筑环节税款。

第三步工程完工后,申请人带齐资料,分别向县国土资源局、县规划局、县建设局、县房产局申请验收和面积测量(包括质量安全验收)。

第四步申请人带齐资料到综合管理窗口领取内部循环表,录入信息,办理项目登记和证件编号。

第五步申请人如改变了规划设计条件,带齐资料分别到县国土资源局窗口、财政局窗口、规划局窗口、建设局窗口填写内部循环表,计算好应补缴的税费和罚款,到县财政局窗口办理缴款手续。

第六步申请人带齐资料到县地税局窗口填写内部循环表,计算或清算建筑环节税收。

第七步申请人带齐资料到县国税局窗口填写内部循环表,结算计征建筑耗材增值税或罚款。

第八步申请人带齐资料,凭内部循环表和税费票据到县规划局窗口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正本,办好后由窗口工作人员送交综合管理窗口。

第九步申请人带齐资料,凭内部循环表和税费票据到县建设局窗口办理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正本和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备案表,办好后由窗口工作人员送交综合管理窗口。

第十步一体化中心审签后,综合管理窗口向申请人发放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正本、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正本和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备案表。

7.商品房(增量房)国有土地使用权证、房屋所有权证办证环节:

第一步申请人带齐资料到县国土资源局窗口和县房产局窗口申请土地和房屋分户面积测量及地籍调查(如竣工验收环节已测量,此步可省略)。

第二步申请人持土地出让合同、用地批复、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正本、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正本、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备案表、土地出让金票据、土地契税完税证(划拨地转让的需提供地税局完税凭证)、建筑环节国税和地税完税证、房屋买卖合同(合资合作建房协议)、面积测量表等资料,到综合管理窗口领取内部循环表,录入信息,办理项目登记和证件编号。

第三步申请人带齐资料到县财政局窗口进行审核,填写《内部循环表》,计算应缴纳的房产契税,办理契证(改变土地用途和容积率的未补缴土地出让金和契税,先补缴土地出让金和契税)。

第四步申请人带齐资料到县地税局窗口审核,填写《内部循环表》,计算应缴纳的销售环节税收。

第五步申请人带齐资料到县国税局窗口审核,填写《内部循环表》,计算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

第六步申请人带齐资料到县国土资源局窗口审核,填写《内部循环表》,计算应缴纳县国土资源部门的规费,办理国有土地使用权证,办好后由窗口工作人员送交综合管理窗口。

第七步申请人带齐资料到县房产局窗口审核,填写《内部循环表》,计算缴纳县房产部门的规费,办理房屋所有权证,办好后由窗口工作人员送交综合管理窗口。

第八步一体化中心审签后,综合管理窗口向申请人发放国有土地使用权证和房屋所有权证。

8.存量房(二手房)土地使用权证、房屋所有权证办证环节:

第一步申请人带齐原有土地使用权证、契证(契税完税凭证)、房屋所有权证和房屋买卖合同到县国土资源局窗口申请土地权属调查、地籍测绘。

第二步申请人带齐资料到县房产局办理档案查阅手续。

第三步申请人带齐资料到综合管理窗口领取内部循环表,录入信息,办理项目登记和证件编号。

第四步申请人带齐原有土地使用权证、契证(契税完税凭证)、房屋所有权证、房屋买卖合同和土地权属调查、地籍测绘资料,到县财政局窗口进行审核,填写《内部循环表》,计算缴纳契税,办理契证(如属国有划拨地,先到国土资源部门填写“国土有偿使用收入计算表”,再到县财政局窗口补缴土地出让金和土地契税)。

第五步申请人带齐资料到县地税局窗口审核,填写《内部循环表》,计算缴纳地税。

第六步申请人带齐资料县国土资源窗口审核,填写《内部循环表》,计算缴纳国土资源部门的规费,办理国有土地使用权证,办好后由窗口工作人员送交综合管理窗口。

第七步申请人带齐资料到县房产局窗口审核,填写《内部循环表》,计算缴纳县房产部门的规费,办理房屋所有权证,办好后由窗口工作人员送交综合管理窗口。

第八步一体化中心审签后,综合管理窗口向申请人发放国有土地使用权证和房屋所有权证。

各个部门在《内部循环表》计算好税费后,经过一体化中心审批,才能到银行窗口缴款。相关证件必须经过一体化中心审核签字后,才能发放。

拆旧建新、分家、赠与、继承、获奖、离婚、房改房、经济适用房等其它形式的土地使用权证、房屋所有权办证参照以上流程办理。

七、基础信息库的建立方法

综合房地产领域各职能部门信息,建立“一户式”存储基础数据库。相关涉税费部门必须及时将项目信息资料按要求提供给一体化中心,用于更新维护信息数据库。

(一)建立范围:年以来在建、在售的未清盘项目,以及一体化中心正式开始运行后新增项目的相关涉税费信息资料。

(二)建立时间:在建、在售的未清盘项目相关涉税费信息资料在办证时补录;一体化中心运行后新增项目的相关涉税费信息资料从运行之日起分环节建立。

(三)建立方式:相关涉税费信息资料数据采用统一规格的纸质文件、表格建立,形成统一、规范的基础性台账,再全部录入一体化中心基础数据系统,实现电子化、网络化管理。

(四)资料库内容

1.房地产开发企业基本信息:由县房产部门填报。

2.建筑安装企业基本信息:由县建设部门填报。

3.商品房预售许可证基本信息:由县房产部门填报。

4.补录项目基本信息库:对已竣工验收的项目按以下方式建立数据资料库:

(1)土地信息:主要填报土地成交确认书号、土地位置、出让(转让)方、受让方情况、成交时间、面积、成交单价、土地用途、土地出让合同号、用地批复号等,由县国土资源局提供;

(2)规划信息:主要填报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号、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副本号、用地面积、建筑面积、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化率、建筑层数、建筑高度等,由县规划局提供;

(3)建筑信息:主要填报项目名称、项目性质、建设单位(个人)情况、施工企业(个人)情况、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副本号、建筑结构、建筑造价、建设工期、开工日期等,由县建设局提供;

(4)竣工验收信息:主要填报竣工验收时间、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正本号、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正本号、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备案号、建筑物实际占地面积、土地实际用途、实际建筑面积、实际容积率、实际建筑密度、实际建筑房屋栋数、实际建筑层数、实际建筑造价等,由县规划局和县建设局提供;

(5)税费缴纳信息:主要填报土地出让金、土地契税、建筑环节规费、建筑环节地税、建筑环节国税、销售环节地税等税费应缴、已缴、欠缴情况,由办证纳税缴费人提供;

(6)产权证办证信息:主要填报国有土地使用权分证和房屋所有权分证应办、已办、未办套数等情况,由县国土资源局和县房产局提供。

5.新增项目基本信息库:

篇(2)

一、处置对象

县财政局位于城关镇府前街的附119-020栋门面,县公路局位于城关镇文明北路的109-146栋门面,县农机局位于城关镇民主西路的118-003栋门面(详见附件)。

二、处置方式

以公开拍卖的方式进行处置。

三、处置原则

(一)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列入此次处置门面的相关情况、处置方式和时间全部通过电视台及时向社会公布,处置工作做到阳光、透明。设立举报信箱和举报电话,自觉接受职能部门和社会的监督。

(二)依法处置的原则。处置工作必须依法依规,程序到位。

(三)保值增值的原则。力争资产处置价值的最大化,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四)和谐处置的原则。加强部门协调,及时、妥善处理好列入此次处置门面的相关问题,确保处置工作平稳推进。

四、工作步骤和时间安排

(一)宣传筹备阶段(2011年11月18日-23日)

1.成立县公开处置县城区范围内县级行政事业单位门面资产工作领导小组,抽调相关人员,组建领导小组办公室。

2.出台实施方案。

3.召开协调动员会,统一思想,布置工作,强调纪律。

(二)实施阶段(2011年11月24日-12月15日)

1.资产评估。由县国土资源、房产部门进一步核实每一间门面资产的建筑面积和土地分摊面积,办理单独产权证件。由县国土资源局、县城投中心和县国有资产经营管理中心共同委托中介机构对门面资产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制定出让方案并报县政府批准。

2.确定拍卖公司,签定委托合同。由县城投中心、县国土资源局和县国有资产经营管理中心共同选择拍卖公司,并签定委托拍卖合同,制定拍卖公告,拍卖信息。

3.公开拍卖。由县城投中心、县国土资源局、县国有资产经营管理中心和县纪检(监察)部门全程监督拍卖公司的拍卖行为。

4.拍卖收入结算和划缴。①拍卖公司负责督促竞买人将拍卖成交款全额存入县城投中心资产经营收入账户。②县城投中心根据县房地产税费一体化征管办的税费缴纳通知,将应缴税费划缴至县房地产税费一体化征管办账户。③县城投中心根据与拍卖公司鉴订的委托拍卖合同,将拍卖佣金支付给拍卖公司。④其余款项全部划缴县国库。

(三)产权变更阶段(2011年12月16日-31日)

拍卖完成后,由县城投中心安排专人携带相关资料到县国土资源局、县房产管理局办理产权变更手续。门面资产产权出让相关税费由卖方负责缴纳。县国土资源、房产等部门要按照特事特办、优质优惠的原则,优先办理。原资产管理、使用单位提供相关资料到县国有资产经营管理中心依程序办理资产核销手续,并调整固定资产账务。

五、责任划分与追究

(一)纪检(监察)部门对资产处置过程进行全程监督,负责对公开处置过程中违法违纪行为的查处,重点查处党员干部利用职务之便,违规干预或插手国有资产门面公开处置的案件。对在本次公开处置过程中,阻碍处置、弄虚作假、等违法违纪行为,要严肃惩处,一查到底,并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二)县国有资产经营管理中心负责对资产处置过程进行全程监管,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并负责办理资产核销审批手续。

(三)门面原管理、使用单位负责协助做好门面资产的公开处置工作,做好承租户的思想稳定工作,根据相关资料和资产核销审批手续调整固定资产账务。

(四)县城投中心负责提供相关资料进行资产评估,办理资产产权变更手续,收缴资产处置款并按规定化缴。

(五)县公安局负责做好维稳和拍卖会的安全保卫工作,对恶意煽动、制造事端的要坚决依法打击,确保社会稳定。

(六)县国土资源局、县房产管理局负责核实门面资产的建筑面积和土地分摊面积,负责资产转让后的变更登记和办证工作。

六、其他事项

篇(3)

高职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在企事业单位从事相关会计岗位工作的高技能型和高技术应用型人才,即以从事会计核算工作为主,并进行适当财务管理和财务分析的应用性会计人才。高技能指的是具备一定会计基础知识,较好地掌握会计核算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高技术应用指的是在会计核算的过程中注重智能运用,能根据所产生的会计信息进行财务分析、财务预测、财务决策,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原有课程体系的教学效果看,在技能和应用方面,目前并没有达到培养目标的要求。

(一)高职会计课程体系的缺陷 从目前高职会计专业开设的专业课程来看,内容主要包括基础会计、财务会计、税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会计信息化、审计等。这些课程从内容看往往是本科教学内容的简化版,并没有体现出高职的特点;虽然近几年在课程教学中对实践教学非常重视,但往往是围绕某一门课程增加实践教学内容,从整个课程框架体系来看,并没有根本的变化。原有的课程体系虽然非常成熟,但缺点是各课程相对独立,课程之间缺乏必要的联系。课程体系中的各课程是以“点状”分布的,每一门课是一群知识点,而没有将这些知识点连成线,从而使学生难以对所学专业形成完整、系统的认识。

(二)高职会计课程体系重构的必要性 要改变现状,就必须从根本上对原有课程体系进行重新开发。以往的课程在开发时,一般都是独立完成的,各自按课程教学要求、知识技能目标组织教学内容,设计教学大纲,这样设计的课程能满足教学的需要,但不能使教学内容符合实际工作的需要。会计是企业管理中的一个环节,是企业经营活动的一部分,它要与其它部门合作共同完成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会计是动态的工作过程,只会做会计分录不等于会做会计,必须把会计看作整体化的活动,把会计放到企业活动的大背景中去,让学生了解会计的工作流程,了解会计核算内容的来龙去脉,了解各个岗位的协作关系,才能让学生真正懂会计,从而会做会计。为此,就必须打破原有的学科体系,建立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对现有课程进行系统的一体化开发。所谓课程一体化开发,是指将会计看作完整的系统工作,课程是这项系统工作要完成的任务,所有课程要对应到会计工作过程的某一个环节,课程教学内容要能相互呼应,利用统一的教学平台开展教学工作,从而形成系统化、整体化的课程体系。不仅整个课程体系的设计要体现一体化的要求,课程体系中的每一门课也要按工作过程系统化要求进行重新设计。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学会工作,实现培养高技能、高应用型会计人才的目标。

进行会计专业一体化课程开发不仅仅是对专业教学内容的简单重组,而是对原有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考核方式等一系列教学要素的根本性变革。这项工作有两个关键:一是将会计看作一项完整工作,打破原有的以学科为基础的偏理论的课程体系,按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思路重建课程体系;二是以工作过程建立各门课程的纽带,将各门课程整合成一体化的整体,从而使各课程不再各自为战,做到彼此联系,相互融合。

二、课程一体化开发的前提——重建课程体系

进行课程一体化开发的首要工作,就是按工作过程进行课程体系的重建。这项工作要将会计工作作为一个整体化的行为过程进行分析,构建工作过程完整的课程体系。具体实施中可以对会计就业领域及职业岗位能力进行分析,来明确会计职业的主要工作任务,即典型工作任务。根据会计职业典型工作任务归纳其行动领域,从而确定学习领域的课程。

篇(4)

一、指导思想

围绕城乡统筹推进年活动,弘扬大包干精神,以城乡一体化为目标,以农村新一轮改革创新为动力,突出规划引领,坚持“四个集中”,加快“五个一体化”,全力推进新型农村集中居住区建设,努力把我市建设成为城乡一体化的示范区,逐步实现全市城乡共同繁荣一体化发展。

二、目标任务

2011年全市计划建设新型农村集中居住区1000个,建设规模162655户,2671万平方米,总投资212.8亿元。其中:新建305个,建设规模43314户,644万平方米;在建382个,建设规模82987户,1518万平方米;已建成仍需配套的313个,36354户,509万平方米。

三、工作重点

1、突出规划引领。编制集中居住区规划是搞好新农村集中居住区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各地要坚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突出特色、加强配套原则,依据《滁州市村庄规划技术导则(试行)》,科学确定集中居住区的规划范围、建设规模、功能设置和基础设施配套,在此基础上编制好建设规划。市交通、建设、商务、金融、电力、电信、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部门要依据市域镇村体系规划,抓紧编制农村交通、电力、通讯、供排水、商业网点、中小学、幼儿园以及文化体育设施布点规划,将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延伸到农村。各县(市、区)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对规划编制要加强指导管理,严格审核把关,以规划引导集中居住区建设健康发展。

2、坚持高标准建设。一是要坚持“统一规划、统一配套、统一管理”的原则,一次规划,分步实施。建设方式和实施主体由各地结合实际确定,一般采取两种方式:(1)委托代建,由农户委托镇(乡)专门机构集中代建,镇(乡)依法选定有资质的施工、监理单位承建;(2)统管自建,由镇(乡)统一规划设计,提供统一的施工图,农户按图自建,镇(乡)负责施工管理和公共基础设施配套。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对项目招投标、工程造价、安全施工、竣工验收等的监督管理,确保工程质量。二是要加强基础设施配套,要按照城市居住小区的标准,配套完善污水垃圾处理、供水、供电、电视、通讯、农贸市场、商业网点等基础设施及居民广场等健身休闲设施。三是加强公共服务配套,医疗、教育、文化、体育、公交等要向农村集中居住区延伸,逐步将公交招手站、学校、幼儿园、卫生服务中心、图书室等服务设施配置到位。

3、加强集中居住区管理。集中居住区应参照城市社区的管理办法,创新集中居住区社区管理组织形式,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充分运用市场化手段,加强对社区物业、环境卫生、户籍、就业和社会保障等各项社会管理,为集中居住区住户提供清洁、优美、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要通过各种途径、多种措施、不同载体,强化对小区居民的文明教育,提高社区农民文明素质。

四、保障措施

1、组织保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为实施“千村计划”的责任主体,负责组织实施“千村计划”建设工作。要层层建立组织指挥机构,制定实施方案,精心策划、周密安排,全力推进“千村计划”落到实处。同时要抓好示范点建设,以点带面推动“千村计划”实施。除了市级13个示范集中居住区建设外,各县(市、区)要重点抓好10个以上示范集中居住区建设,每个镇(乡)抓好1-2个示范集中居住区建设。

2、政策保障。要制定奖励扶持政策、公共设施投入管理政策、规范入驻政策等,鼓励引导广大农民积极支持参与新型集中居住区建设。(1)在投入方面,可整合各类支农项目资金,采取政府补一点,部门支农项目配套一点,区内农贸市场、经营性用房市场化运作收入补贴一点,解决集中居住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投入问题。(2)税费征收方面,对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的房屋、基础设施、公共配套设施免征各项税费。(3)建设用地方面,可允许农民建新拆旧,在不占用耕地、不改变土地用途的前提下进行建设用地调换。(4)对集中居住区建设要建立严格的入户审查、公示、监督制度。

篇(5)

1、下大力深化预算管理改革。以整合资金集中财力办大事、提高财政资金配置效益为核心目标,解决分配资金“散”和“碎”问题。进一步改革预算编制办法,做好2005年预算编制工作。试编绩效预算、债务预算,加强项目预算管理,完善预算支出标准,建立支出预算绩效评价体系。

2、积极推进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着手规范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逐步建立以国库单一帐户体系为基础、资金缴拨以国库收付为主要形式的财政国库管理制度。上半年,市本级率先进行零余额账户清算试点。

3、继续做好政府采购工作。认真贯彻《政府采购法》,扩大政府采购规模,扩大工程采购范围。强化政府采购预算编制,提高政府采购的刚性。规范政府采购行为,强化监督管理,进一步提高办事效率。

4、继续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全面落实中央改革农业特产税、降低农业税税率政策,加强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资金管理,确保乡村运转需要。开展对农村中小学等涉农收费的专项治理工作,积极推进和完善配套改革,巩固改革成果,防止农民负担反弹。员之家版权所有

5、扎实推进收支两条线管理改革。进一步落实“收支两条线”规定,深化“票款分离”工作,加强对行政性收费和罚没收入的管理,规范执收执罚单位执法行为。

6、盘活财政资金和非经营性国有资产两个存量。结合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进一步合理确定财政供给范围。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管理,借鉴外地经验,研究制定优化配置、科学管理的政策,盘活行政事业存量资产,提高其利用效能。

7、全面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继续做好全市粮食购销企业职工安置工作,积极消化老粮挂帐问题,推进市直粮食附营企业产权制度改革。

8、不断完善财政监督体系。建立和完善多层次、全方位、全过程的财政监督运行机制。对财政专项资金特别是转移支付资金实施全程监督,确保资金安全有效运行。强化财政内部监督,落实好内部监督各项制度,规范财政部门理财行为。

9、发挥财政投资项目评审职能作用。将财政投资评审窗口前移,实现概算审核、决算审计、项目跟踪监管的全过程一体化。完善投资评审办法,逐步与市场经济接轨。扩大会计委派范围,对政府投资的重大项目,直接派驻财务机构,一般临时性较大支出项目派人现场执行,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篇(6)

关键词:非常规;油藏开发;成本管理;胜利油田

中图分类号:F23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0-0111-03

一、胜利油田非常规油藏低成本开发管理提出的背景

随着全球经济发展对油气资源需求量的不断增长以及常规油气资源勘探开发难度的不断加大,常规油气资源已不能满足新的需求。随着勘探技术和可采技术的日异月新,发展非常规油气资源越来越受关注,中国也将非常规油气藏开发提到了国家重要能源战略高度。但胜利油田非常规油藏开发目前尚处于探索阶段,要实现非常规油藏的低成本开发,还需要我们从技术、管理、政策等各方面入手,与国外先进技术对比分析,摸索自身开发规律和特性,寻找技术提升的潜力点、精细管理的关键点以及政策支持薄弱点,全面组织管理突破和技术攻关,逐步建立完善胜利油田特色的非常规开发管理体系,以促进非常规油藏低成本、规模化开发的实现。

二、胜利油田非常规油藏开发管理基本条件分析

胜利油田在地质特性、技术水平、政策环境方面,存在一些自身的特点,也是引发其高成本投入风险的主要原因。

(一)地质环境风险

以致密油藏为例对比,胜利油田的致密油藏具有“深”、“细”、“薄”、“贫”、“散”的油藏特征:(1)油藏埋深大,深度达3000米以上的储量占96%。(2)油藏储层以细孔为主,喉道半径中值一般小于0.4微米。(3)油藏储层厚度薄,平均单层厚度仅1.4m。(4)油藏储量丰度低,储量丰度为43万吨/km2。(5)油藏储层纵向分布零散。

(二)技术环境风险

非常规油气藏开发中,水平井钻井技术与多级分段压裂配套技术是其高效开发的两大技术支柱,与国外技术能力相比,我们还存在一定差距。

(三)政策环境风险

中国目前对非常规油藏开发还处于实验攻关阶段,对其经济评价没有建立专门的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也没有相应的优惠扶持政策,非常规开发与常规开发执行相同的管理政策。

胜利油田的非常规油藏刚刚起步,特殊的地质环境、技术环境、政策环境,是其低成本开发的制约点,也是实现非常规油藏规模经济开发的重要基础。

三、胜利油田非常规油藏低成本开发管理的相关建议

胜利油田实现非常规低成本开发,要在借鉴国外先进管理经验基础上,充分结合油田实际生产情况,坚持“边学习、边应用、边研究”的思路,通过扎实的技术攻关、科学管理、政策激励工作,构建非常规低成本开发的技术、管理和政策环境,探索形成具有胜利特色的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管理体系。

(一)突破技术瓶颈,创建低成本的技术保障体系

1.强化非常规油气藏基础研究,确保非常规资源的地质调查与评价

基础信息的整理与收集,是技术攻关的重要保障。大力开展非常规油气藏赋存方式和成藏机理的基础研究,精细油藏构造描述,全面精准地掌握油藏特性,细化储量分类评价,建立了完备的地质模型和油藏模型,为非常规油气藏开发部署、方案设计提供准确的基础依据。

2.发挥职能一体化优势,加强科技攻关和创新

非常规油藏的低成本开发管理是集合地质研究、钻井技术、分段压裂、开发计划、财务管理等多学科、多专业、多领域专业的融合体。需要建立勘探开发一体化、地质工程一体化、投资成本一体化等统筹联动管理体系,构建非常规油气藏勘探开发新模式,开展一体化基础研究、技术攻关、优化资金、降本增效,相互融合,共同创新,最终突破开发管理瓶颈实现大发展。

3.加强与国外公司的合作,加快实现非常规的快速发展

加强与国外非常规油气领域技术先进的油气公司合作,弥补目前我们在技术水平和管理经验上的不足。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引进,能够快速提高我们对非常规资源的开发利用能力,有利于投入成本的有效控制和效益提升,同时对我们自有人才的培养与储备,以及未来自主创新能力的开发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4.以“井工厂”开发模式,实行规模化低成本开发

非常规油气开发必须把单井的成本降下来,实现了经济开采,才具有大规模推广开发的可能。国外一台多井的“井工厂”模式,实现了多井流水线作业;钻井、压裂集中供水,生产一体化考虑,地面简化、标准化;泥浆、压裂液重复利用,促进环保和无害化处理;一台多井节约占地,减少工农关系、设备搬迁等费用,提高钻井时效、压裂时效,保证了经济效益的提升,这些先进经验都非常值得我们借鉴。

(二)树立非常规油藏生命周期管理理念,创建低成本的价值管理体系

1.投资与成本一体化,创建“大”成本管理机制

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开发,存在开发难度大、费用高、风险大的特点。在油藏的开发管理中我们必须建立非常规油气藏开发的经济寿命周期概念,从“油藏勘探—开发建设—开发生产—开发退出”的生命周期中,把投资成本和生产成本紧密结合起来,建立一个广义的“大”成本概念,充分考虑油价变化趋势,准确测算非常规油气藏的经济寿命周期,实现开发和生产的经济效益最大化。

2.投入与产出一体化,创建 “集成”预算管理机制

非常规油藏的经营预算模式,要充分体现油藏经营目标和理念,按照油藏勘探、开发、开采和废弃的经济寿命过程,建立一个油藏经营理念为导向的预算管理模式,即根据非常规油藏开发不同时期的管理风险,摸索投资成本、生产成本与油藏产量之间的变化规律,建立“油藏整体规划预算不同寿命周期的规划预算年度预算月度预算”相结合、相呼应的油藏经营预算架构。

3.开发与管理一体化,创建“全”过程资产管理机制

建立系统的“全”过程资产管理机制,加强、加密各个时期因为生产开发变动,对资产消耗、更新、改造等信息资料的收集整理,作好资产动态跟踪分析及管理效果评价,完善非常规开发的资产管理信息,为今后同类型非常规开发的生产能力、费用定额等预算架构的建立夯实基础,对保障非常规开发成效意义重大。

4.区块与单井管理一体化,创建“精细”成本核算机制

在非常规油藏开发的各周期中,不同油藏开发经济效益的评价,决定了未来的开发趋势;不同生产过程的成本消耗水平,决定挖潜增效的改进需求;不同成本费用项目的变化曲线,决定细化节点的调整方向。这都需要我们建立一套精细的成本核算体系,不仅要兼顾投资、成本一体的“大”成本概念,还要对比各油藏特性造成的效益差异,反馈成本费用分过程、分项目明细的变化趋势。

(三)结合非常规油气资源战略目标,创建低成本的评价监督机制

非常规油藏的低成本开发战略,包括两方面的因素,一是产量的提高,二是成本的降耗。油藏各个时期受开发技术等因素的影响,产出与投入的比例关系差异很大。

根据油藏寿命周期规律(如图1所示),非常规油藏的低成本战略,要区分油藏不同的开发期,制订不同的开发目标。每个时期在完善的成本核算基础上,实施过程效益评价,建立周期性的评价报告,对比分析各时期成本费用项目投入的执行结果。

(四)结合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开发进程,创建低成本的政策保障体系

非常规油气资源是国家战略资源的重要补充,发展非常规油气资源符合中国可持续能源发展战略的需求。中国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国家全面的宏观调控、统筹规划、系统管理,无疑会大大推进非常规油气资源技术化、规模化、效益化的开发进程。

1.结合油藏特点,完善适用的行业标准

中国目前尚未出台非常规井开发行业评价标准,非常规井开发评价与常规井开发评价标准相同,受开发经验、技术水平的影响,非常规井目前的开发收益,远低于常规井,不可能产生同样的预期收益。因此需要建立一套与非常规油藏开发特征相符的储量评价指标体系和开发经济评价标准,满足非常规开发特点及开发规律,使其得到正确的效益评价。

2.发挥宏观调控职能,争取优惠税费的扶持政策

近年来,许多发达国家都相继出台了许多财税扶持政策,有效激励了当地非常规油藏的开发进度。中国非常规油气藏开发的能源比重也在逐年加大,我们应当借鉴国外经验,加强其宏观调控工作,将非常规能源纳入能源发展中长期发展规划体系,对其发展目标、发展阶段作出科学规划,在新《能源法》的制定过程中,建议明确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的政策属性,出台鼓励性的税费扶持政策,降低非常规资源产业运行的各项税费,为其今后的大规模开发以及国家对该产业的监管提供法律保障。

3.激励科学开发研究,提供低成本资金政策

目前非常规资源开发受条件限制,其开发投入资金较大,给油田企业的开发资金成本带来巨大压力。为鼓励非常规开发新技术的研发、推广、应用,建议国家建立非常规资源勘探开发的专项基金或出台政府补贴、或低息贷款等鼓励政策,激励油气开发企业大力开展非常规资源的开发试验,以促进该产业的快速发展,早日实现非常规能源的规模化、低成本经济开发。

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开发,是未来能源接替的一个重要阵地。胜利油田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开发已踏上新的征程,我们财务人员将借鉴国内外发展非常规油气的先进管理经验,结合油田管理实际,加强技术进步,推进精细管理,以自主创新,探索建立具有胜利特色的非常规油气资源管理体系,为胜利油田非常规开发的长足发展奠定扎实基础。

参考文献:

篇(7)

1.企业物流成本管理现状的问题

从企业物流发展的现状来看,物流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①物流成本没有分列记账。物流在企业财务会计制度中没有单独项目,一般是将企业所有的成本都列在费用一栏中,因而较难对企业发生的各种物流费用作出明确、全面的计算与分析。无法完整统计物流成本,使企业物流成本管理无从下手。

②物流管理成本高,物流成本降低困难。在一些中小企业,大多不会选择物流外包,而自己物流水平较低,根本达不到规模经济,同时物流技术及设施相应落后,很难将成本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大型企业多采用物流外包,但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不够成熟,其规模经济也未达到理想水平。第三方物流企业多重视基础设施建设,而忽略信息平台建设,制度化、规范化作业还未形成,再加上物流市场分散,很难大幅度降低物流成本。

2.企业物流成本管理的对策

2.1 建立物流管理会计制度,明确物流成本的核算内容和核算方法

①统一物流成本计算标准,反映物流实际成本。

②以成本会计为基础,完善物流成本分类。

③建立以活动为基础的物流成本归集、分配制度,恰当分配物流成本。

2.2 对业务流程进行重组,改善物流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2.2.1加快物流资源整合,优化物流流程,实现规模经济科学、合理的物流流程是获得最低物流成本的基础,应从企业组织管理入手,改善物流环境。

2.2.2完善物流途径,实现物流合理化

传统的狭义的物资成本概念仅限于物资本身的购进价款,物资的质量成本及拖期交货成本对企业成本的影响往往没有得到计算、考核和控制。

①合理运输:合理运输是降低物流成本的主要途径之一,它包括合理确定运输路线、合理选择运输方式和合理运用运输工具;

②合理保管:合理保管的任务在于保证企业库存物资数量适当和质量完好。从降低成本来看,关键在于合理保管。

③合理装卸:为降低物流成本,必须重视装卸活动的合理性。

④合理包装。

总之,要完善物流途径,缩短物流运程,减少库存量和周转环节,合理库存,提高保管效率,这是降低物流成本最重要的方法。

2.2.3以市场为导向,重拟业务流程

物流管理部门要采用流程管理模式,建立基于市场与客户的流程,实现流程再造。建立以客户评价为服务考核结果并配套原有绩效评价考核指标共同构成新的基于业务流程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2.2.4实现供应链一体化

从总成本的角度来看,物流成本控制既强调局部控制又要强调综合控制。各个环节保持较低成本,整合各项又相互协调,才能实现整个物流系统的效率化。

2.2.5选择合理的物流方式

根据产权的不同,可将物流分为第三方物流、物流联盟和自营物流。企业具体选择何种物流方式,一般以物流成本最小化为最终目标,同时考虑企业的管理和资金实力。

2.2.6建立物流责任中心

物流责任中心由一个主管人员负责,主要收集、汇总及报告物流管理部门。合理划分好责任后,搜集和报告其计划数据和执行过程中的实际数据,对此进行控制、分析和评价,促使物流计划和控制不断相互作用。

2.2.7构建现代物流信息网络系统

建立现代物流信息网络系统,将物流系统内部功能及外部战略伙伴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实时快速反应信息平台。从而使生产、流通全过程的企业或部门,充分应对可能发生的各种需求,进而调整不同企业间的经营计划和行为,从整体上降低物流成本。

3.企业物流成本核算方法的概况

按所处领域不同,企业物流成本主要包括生产制造企业、流通企业和物流企业的物流成本。根据国家标准中物流成本项目构成的规定,企业物流成本包括运输成本、仓储成本、包装成本、装卸搬运成本、流通加工成本、物流信息成本、物流管理成本和隐性物流成本等。

我国制造企业的物流成本核算范围包括:

①供应物流,即从原材料的供应开始,到购入者进货阶段为止的物流。

②生产物流,即原材料、半成品、产成品在企业不同工序、不同环节的转移和存储的物流。

③销售物流,即从确定向客户销售到产品出厂的确良这一段物流。

④退货物流,即伴随已销售的产成品退货而发生的物流。

⑤废弃物物流,即伴随产成品的包装、运输容器及物料用具等物资的废弃而发生的物流。

4.我国制造企业物流成本会计核算

①我国制造企业物流成本核算。具体包括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退货物流和废弃物物流等不同阶段所发生的成本支出。制造企业成本核算对象的主要任务是:从材料采购和管理费用中分离出供应物流成本;从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等账户中分离出生产物流成本;从销售费用中分离出销售物流成本等。选择物流范围作为成本核算对象,可以得出物流成本总额,很清楚的了解到企业各领域物流成本的全貌,并据此进行比较分析。

②我国制造企业物流成本核算是通过凭证、账户、报表对物流税费予以连续、系统、全面的记录、计算和报告。具体有两种形式:一是把物流成本计算与正常的会计核算分开,也叫双轨制;二是把物流成本的内容与物流成本核算体系和正常的会计核算相结合,也叫单轨制。

③企业物流成本会计科目及账户设置。根据我国《企来会计制度》规定,制造企业成本费用类会计科目主要包括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劳务成本、研发支出、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外支出和所得税费用等科目。企业对内支付的物流费用主要包括制造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其他业务成本等账户。同时我国会计核算对存货采购环节与物流相关的运输费、装卸费都连同存货本身一并计入了“原材料”科目,所以,在进行物流成本核算时,还需考虑材料采购中包含的物流成本信息。

5.企业物流成本会计核算的账务处理

①当企业相关物流活动发生时,财会人员根据原始证直接编制记账凭证,以供应物流成本为例:其制造企业购入一批生产用原材料一甲材料,运费为3万元,在车站转运时发生仓储保管费用0.6万元,该材料价款为40万元,增值税为6.8万元,全部费用以银行存款支付。会计分录借方应该是“原材料”,二级分别是“甲材料材料成本”、“供应物流成本运输费”、“供应物流成本保管费”和“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贷方为“银行存款”、“其他物流成本的处理方法同上。

②物流成本的归集与分配。企业发生的物流成本应借记“物流成本”相关二级账户,贷记相关账户,但有些物同在供应、生产及销售各阶段都有发生,应区分情况,分别记入相应的二级科目及账户。

供应物流成本归集:管理费用、原材料账户中的相应项目。

生产物流成本归集:制造费用账户中的相应项目。销售物流成本归集: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账户中的相应项目。

废弃物流成本与归集:销售费用账户中的相应项目。委托物流成本与归集:其他业务成要账户中的相应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