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6 17:45:42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大学生人际交往规划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人际关系;人际困扰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大学生能否成为地方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排头兵,与各种能力的培养有关,尤其是人际交往能力。本文拟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调查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困扰程度,并针对存在的问题为其心理健康教育提出对策。
一、研究方法与工具
1.研究对象
以贵阳学院大一至大四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调查时间为2010年11-12月。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485份,其中有效问卷464份,有效率95.7%。
2.研究工具
采用郑日昌等人编制的《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总分和各维度得分越高,则说明人际困扰程度越严重;反之则较少[1]。调查数据采用SPSS13.0进行数据分析。
二、调查结果与讨论
1.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总体情况
本次调查发现,新建地方院校大学生人际关系综合诊断的平均分为7.31分,该均值落在0-8区间,说明人际关系基本正常。但从表1显示的人际关系情况分布结果看,有9.90%的学生存在严重的人际困扰。
2.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程度的性别差异
对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男女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得分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见表2),在“交际交友”维度(t=3.215,p
3.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程度的学科差异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学科差异调查结果表明(见表3),不同学科的大学生在人际关系总分以及各维度上的差异不显著。但从人际关系总分以及四个维度来看,理工科学生的得分都比文科学生高,这可能是理工科学生在长期的学习中养成了严谨、理性等人格特点,凡事一板一眼,人际交往中缺乏灵活性与技巧。此外,理工科学生比文科学生学习压力大,与同学朋友交流沟通的时间少,缺乏锻炼。
4.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的生源地差异比较
表4显示,农村学生与城市学生在人际交往的总分(t=1.986,p
5.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独生子女大学生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困扰差异比较
表5显示,在“交际交友”维度上,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差异显著(t=2.015,p
6.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的年级差异比较
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见表6),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困扰总体状况(F=9.025,p
三、结论与启示
1.结论
(1)新建地方院校大学生人际关系基本正常。
(2)女生在“交际交友”方面的困扰比男生大,但男生在“异往”方面的困扰大于女生。
(3)新建地方院校不同学科的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差异不显著。
(4)城市学生在待人接物方面的困扰比农村学生大。
(5)独生子女在交际交友方面的困扰比非独生子女大。
(6)新建地方院校大三学生人际困扰程度最大。
2.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启示
首先,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人际交往问题,既不要将人际交往理想化,也不要在人际交往中过于势利、庸俗。
其次,帮助自卑的同学树立自信,开导自负的同学尊重他人,人际交往时既要关注自己的内心感受,也要顾及别人的感受,否则不仅伤害到人际关系,还有可能形成心理问题。
第三,教给学生人际交往的知识与技巧,鼓励学生有意识地利用课堂互动、实习实践等各种活动培养交流沟通能力,建立互助、信任的良性人际关系。
第四,为大三学生创造更多交流沟通的平台,学院多为学生提供就业信息,教给学生相应的应聘技巧,并通过一些测评软件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做好职业规划。
第五,关心独生子女的学习与生活,通过开展诸如“帮助儿童村的学生”以及“福利院老人”等活动,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以及感恩生活、反哺社会的意识,提高其价值感。
参考文献:
[1] 郑日昌.大学生心理诊断[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339-345.
[2] 冯宗侠.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现状调查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57-59.
人际关系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1]。而建立积极的亲密关系,则是大学生人际交往过程中的重要课题[2]。
人际交往自我效能感是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理论在人际交往领域的具体应用,它指的是个体在人际交往中对自己能否与他人进行良好沟通,解决交往障碍,达成交往目的的信心、预期和自我评估[3]。谢晶[4]指出,人际交往效能感包含两层含义:第一,人际交往效能感是个体对自己的行为能否达到某个交往目标的主观判断;第二,人际交往效能感产生于交往活动发生之前,是个体对自己能否完成某一交往活动的预期。
依恋(attachment)是个体与特定他人形成牢固的情感纽带的倾向。此概念最初由英国精神分析师Bowlby提出,他试图理解婴儿与父母分离后所体验到的强烈苦恼,并在习性学的基础上整合了精神分析理论、信息加工理论与控制论,创立了依恋理论。Hazan和Shaver。
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个体的人际交往效能感对其交往行为起着控制和调节的作用[3]。成人依恋本质上就是一种成人之间的亲密关系,人际交往效能感无疑会影响成人依恋的质量。因此,探讨大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与成人依恋的现状及其相互关系,有助于加深对成人依恋的心理机制的理解,并为改善亲密关系提供针对性的建议,以期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二、研究方法
(一)被试选择
采用随机取样的方法在武汉地区两所高校发放问卷245份,有效回收199份,有效回收率81.2% 。其中男生92人,女生106人;人文社科类99人,理工农医类99人;大一60人,大二38人,大三59人,大四42人。
(二)研究工具
1. 人际交往效能感问卷
本研究采用谢晶编制的人际交往效能感问卷[9]。该问卷由36个项目构成,为6级评分(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该量表有六个维度:亲和效能、印象管理效能、利他效能、沟通效能、情绪控制效能、自我价值感。在信度方面,该量表六个维度的克隆巴赫α系数在0.56~0.78之间。在效度方面,谢晶等采用郑日昌等编制的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作为效标,结果发现二者的相关系数高达0.82(p<0.01)。由此可见,该量表具有较好的信效度指标。在本研究中,六个维度的克隆巴赫α系数在0.62~0.72之间。
2. 亲密关系问卷
亲密关系经历问卷(ECR,experiences in close relationships scale)是公认的设计较合理、信效度较高的自陈式量表。此量表由Brennan,Clark和Shaver等人编制,共有36个项目,采用7级评分(从非常不赞成到非常赞成)。Brennan等人通过因素分析得到两个维度:依恋焦虑和依恋回避,各由18个项目组成,并且两个子量表的克隆巴赫α系数分别为0.91和0.93。本研究采用李同归等修订的中文版ECR量表[10],该量表具有较好的同质性信度和重测信度,其中依恋回避和依恋焦虑的克隆巴赫α系数分别是0.82和0.77。在本研究中,依恋回避和依恋焦虑的克隆巴赫α系数分别为0.82和0.74。
(三)研究程序
采用随机抽取方式进行取样,量表为纸质自陈式问卷,采用统一的指导语,测试完成后当场收回问卷。
(四)数据统计
将问卷数据输入计算机后,使用SPSS16.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三、研究结果
(一)大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的现状
对大学生人际交往效能在不同性别、专业、年级上的分布情况进行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大学生在人际交往效能各维度的得分均高于中间值18分,其中沟通效能的平均得分最高,为25.12分,亲和效能的平均得分最低,为21.89分。
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不同性别、专业的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效能进行差异检验,结果发现:女生在自我印象效能、自我价值感上显著高于男生(t=2.97,p=0.003;t=2.86,p=0.005);但男生在情绪控制上则显著优于女生(t=2.58,p=0.011);人文社科类学生的自我印象效能显著高于理工农医类学生(t=3.04,p=0.003)。
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不同年级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效能进行差异检验,结果发现,不同年级大学生在自我印象效能上存在显著差异,LSD事后检验发现,大一学生的自我印象效能显著高于大三学生,均值差为2.29,p=0.004。
(二)大学生成人依恋的现状
对大学生成人依恋在不同性别、专业、年级上的分布情况进行统计,结果如下页表2所示。
从表2可以看出,大学生在依恋回避和依恋焦虑两个维度上的得分均低于中间值72分,女生在依恋回避上的得分高于男生,大二和大三学生在依恋回避和依恋焦虑上的得分要高于其他年级。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不同性别、专业的大学生的成人依恋进行差异检验,结果发现:在依恋回避维度上,女生得分显著高于男生(t=2.11,p=0.036);不同专业大学生的成人依恋得分没有显著差异。
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不同年级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效能进行差异检验,结果发现,不同年级大学生在依恋回避上存在显著差异(F (3,195) =3.30,p=0.021),在依恋焦虑上存在边缘显著的差异(F(3,195) =2.57,p=0.056)。LSD事后检验发现,在依恋回避得分上,大一学生和大二学生均显著高于大三学生,均值差分别为6.27(p=0.008)、6.42(p=0.017)。在依恋焦虑得分上,大三学生显著高于大一学生和大四学生,均值差分别为5.90(p=0.028)、5.91(p=0.045)。
依据费舍公式,将大学生在依恋回避和依恋焦虑上的得分进行转换,可以得到4种成人依恋类型,如表3所示。
(三)大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与成人依恋的相关
对大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与成人依恋各维度进行相关分析 ,结果如表4所示。
从表4可以看出,亲和效能、沟通效能、自我价值感均与依恋回避呈显著负相关,自我印象效能和情绪控制效能与依恋焦虑呈显著负相关。
(四)大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对成人依恋的回归分析
为了进一步探究人际交往效能感与成人依恋的关系,本研究以人际交往效能感各维度为自变量,分别以依恋回避和依恋焦虑为因变量,采用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如表5、表6所示。
从表5可知,亲和效能、自我价值感对依恋回避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方程的决定系数R2=0.141。从表6可知,自我印象效能对依恋焦虑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方程的决定系数R2=0.083。
四、讨论
(一)大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的现状
本研究发现,女生在自我印象效能、自我价值感上显著高于男生。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女生的生理发育早于男生,这一差异反应在心理上,则表现为女生普遍比男生成熟,且自我意识更强[9]。而自我印象效能和自我价值感都与自我意识的发展有着相当紧密的联系,因此女生在这两个方面相对更具优势。
另一方面,本研究发现男生的情绪控制效能显著优于女生,这与谢晶的研究结果有所不同。我们认为,情绪控制效能的性别差异可能与男女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的情绪调控模式有关。一般来说,男生的情绪体验较为稳定,在应对情绪变化时更为理性,因而能较好地调控自己的情绪;相比之下,女生在人际交往中则可能有更多的情感投入,情绪体验更为细腻,遇到情绪问题时可能比较感性,更倾向于自然地表露出来,因此情绪控制效能感
较低。
本研究发现,人文社科类学生在自我印象效能上显著高于理工农医类学生,这可能与学业压力、社交氛围等因素有关。理工农医类课程相对繁重,学业压力较大,社交范围较小;人文社科类则相对轻松,时间安排上较为自由,用于社交活动的时间也相对较多[11]。
本研究还发现,大三学生的自我印象效能最低。其原因可能在于,大三阶段的专业课程压力较大,且大部分学生需要对自己的前程作出明确的选择:出国,工作,还是读研[12]。因此,在评判、反思乃至重新规划的过程中,大三学生可能会经历较长的迷茫期,导致自我印象效能感降低。
(二)大学生成人依恋的现状
本研究显示,女生在依恋回避维度上的得分上显著高于男生。这可能和中国传统的教养文化有关,女生在人际交往中一般更为含蓄、委婉,而男生则相对主动。值得关注的是,大三学生依恋焦虑得分最高,依恋回避得分最低。正如前文所述,发展亲密关系是大学生活的一个重要课题。对于多数大三学生来说,学校生活和专业学习都已较为熟悉,主动地追求和发展亲密关系已成为一个重要任务,因此可能导致依恋回避的程度较低。然而,大三阶段的课业负担较大,且面临就业、升学、出国等多方面的抉择,加之不少学生在处理亲密关系时缺乏经验,导致大三学生的整体依恋焦虑现象也最为严重。
本研究发现,大学生中安全型依恋的个体仅占7.5%,害怕型占52.3%,倾注型和轻视型分别占16.1% 和24.1%,这与国内研究中的依恋类型分布[13,14]相似,以害怕型的比例最大。而在国外研究中,则呈现出不同的分布比例。譬如,Creasey[15]对145对恋人进行依恋类型的测量,发现安全型占40%,轻视型占28%,倾注型占6%,未解决型占26%;Lopez[16]的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的依恋类型分别为安全型(46%)、惧怕型(20%)、冷漠型(19%)和专注型(15%)。
由此可见,国内外大学生在成人依恋的类型分布上呈现出明显不同的特点,国外研究中安全型依恋的比例最大,而国内研究中则表现出害怕型依恋比例最大。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可能在于,中国文化更强调隐忍、含蓄、谨慎,不鼓励直接的情感表达和强烈的身体接触,导致大学生即便在情感上需要亲密的关系,但在交往过程中又顾虑较多,很难相信他人[14]。
(三)大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对成人依恋的关系
本研究显示,亲和效能、沟通效能、自我价值感均与依恋回避呈显著负相关,自我印象效能、情绪控制效能与依恋焦虑呈显著负相关。更进一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亲和效能、自我价值感对依恋回避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自我印象效能对依恋焦虑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
如前所述,发展积极的亲密关系对于大学生的个人成长和心理健康都具有重要意义[2]。面对大学生的恋爱和择偶问题时,高校的管理者和学生工作者既不能将大学生恋爱视作洪水猛兽,四处设防,又不能视而不见,消极回避[17]。结合本研究的结论,从提高人际交往效能方面入手,或许能改善大学生的成人依恋模式,帮助他们建立更为积极的、安全的亲密关系。
具体来说,针对那些在依恋回避维度上得分较高的大学生而言,学生工作者可以组织一些联谊活动,帮助他们拓宽交往范围,举办一些社交礼仪和技巧方面的讲座,讲解并示范具体的交往策略,并对他们在人际交往中的主动表现给予言语鼓励等。通过这些方式来增强其亲和效能和自我价值感,增强其在交往过程中积极的情感体验,提升交往的自信心,进而减少对亲密关系的回避心理。另一方面,针对那些在依恋焦虑维度上得分较高的大学生而言,学生工作者可以通过前面提到的社交礼仪、技巧讲座来给予学生一般的指导,也可以针对学生在发展亲密关系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惑给予具体的建议,帮助他们逐步改善消极的自我印象,进而降低依恋关系中的焦虑心理。
五、结论
通过对大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和成人依恋的调查,可以得出如下结论:(1) 女生在自我印象效能、自我价值感上显著高于男生,男生在情绪控制上则显著优于女生,人文社科类学生的自我印象效能显著高于理工农医类学生,大一学生的自我印象效能显著高于大三学生;(2)女生在依恋回避上显著高于男生,大三学生在依恋回避上显著低于大一、大二学生,但在依恋焦虑上显著高于大一、大四学生;(3)在具体的依恋类型上,安全型占7.5%,害怕型占52.3%,倾注型和轻视型分别占16.1% 和24.1%;(4)亲和效能、沟通效能、自我价值感均与依恋回避呈显著负相关,自我印象效能、情绪控制效能均与依恋焦虑呈显著负相关;(5)亲和效能、自我价值感对依恋回避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自我印象效能对依恋焦虑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 作用。
[1]王君,张洪波,许娟,等. 安徽省大学生心身症状调查[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20(7):481-481.
[2]贾晓明.学习建立亲密关系:大学生恋爱心理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2003(6):67-69.
[3]来燕,边玉芳.大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的结构及其量表编制[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17(4):404-406.
[4]谢晶,张厚粲.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研究[J].心理研究,2009,1(6):67-71.
[5]Hazan C,Shaver P.Romantic love conceptualized as an attachment process[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87,52(3):511-524.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91,61(2):226-244.
[7]何腾腾,巩文冰,缪艳君,等.大学生成人依恋与人际交往的相关性分析[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20(5):782-784.
[8]李光裕,李俊晓.大学生情侣间亲密关系的信任及期望水平[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20(2):293-295.
[9]谢晶,张厚粲.大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的理论构念与测量[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9 (3):330-332.
[10]李同归.成人依恋的测量:亲密关系经历量表 (ECR) 中文版[J].心理学报,2006,38(3):399-406.
[11]周文莉.大学生社交效能感的评估及与社交焦虑的关系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05.
[12]肖志玲.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与成就动机关系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2.
[13]田瑞琪.大学生成人依恋的测量及相关人格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4.
[14]王宇.大学生成人依恋现状及其与人际关系和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研究[D].辽宁:辽宁师范大学,2008.
近些年来,全国高校都进一步加强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设置专门教师岗位,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和2011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试行)》,再次强调了学校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在教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和实效性已势在必行。高校新生面临人生的转型期,人际关系引导是做好新生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新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有利于校园和谐和学生的身心健康,有利于学生更好地适应和融入大学生活,更好地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
高校;新生教育;人际关系;引导方案
我国针对高校学生开设心理辅导的时间较短,本身并不成熟。很多学校的心理健康教师由本校学科教学教师担任,这些兼职心理健康教师一方面有其自身的学科教学任务,另一方面缺乏对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理解和培训,从而使得心理健康教育流于形式,缺乏深度挖掘与探索。新生作为高校教育的起点,对学生的大学生涯来说有着重要意义,而人际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学生的成长。因此针对新生人际关系的引导对于新生教育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1概念的界定
1.1人际关系的定义国内对人际关系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包括社会中所有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一切方面。狭义的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通过交往与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直接的心理关系。人际关系作为一种与人类起源同步发生、伴随一个人终身发展的社会现象,有其广泛的外延,包括朋友关系、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同伴关系、师生关系等。大学生主要的人际关系包括师生关系、同伴关系、亲子关系等。
1.2人际交往的定义在对人际交往的解释上,心理学界迄今仍没有形成一个一致的说法。卢家媚等认为,人际交往只是一个过程,一个由协同活动的需要引起的发展人际接触的多结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交往者之间的信息交流、相互认知以及相互作用过程。金盛华等认为人际交往具有两方面的含义,既包括互动的动态过程,又包括互动作用所形成起来的情感联系。本文将人际交往界定为学生与父母、教师、同伴等之间沟通信息、交流思想、表达情感、协调行为的互动过程。
2大学生的主要人际关系
2.1师生关系目前关于师生关系的总体发展状况还存在异议,学生中绝大部分学生的师生关系比较和谐,但也有学生对师生能否成为知心朋友持模糊、甚至否定态度,少部分学生甚至认为老师对师生分歧反应平淡、不支持鼓励,甚至反对。既然研究中有争议存在,我们就不能笃定师生关系是良好的,而国内对师生关系的干预研究还十分欠缺,所以我们需要加强这方面的研究与创新。
2.2同伴关系同伴关系主要是指同龄人间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间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同伴关系在人生的各个时期都存在,而大学生同伴关系对其以后适应成人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大学生对朋友的意义和从前相比会有显著的不同,但是很多时候还是片面的,尤其在异性关系的处理上还缺乏经验,所以这一点上需要相关教育从业者加以引导。
2.3亲子关系有学者概括出亲子关系的建立和发展主要受以下因素的影响:文化和社会阶层、父母的性格、父母的教养态度、榜样的作用、孩子的需要和行为期待等。具体地说,中等经济收入家庭的母亲对孩子的需要更敏感。城市生活的父亲对孩子有更多的情感理解与温暖,城市母亲与农村母亲在对孩子的情感温暖与理解方面没有差异。认真、专注的父母总是更在意孩子社会化的过程。民主型的家庭教养方式更有利于亲子关系的发展。
3大学生人际关系主要存在问题
研究表明,在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中,人际关系所引起的心理问题已经超过半数,其中尤其以恋爱问题为首。通过研究,大学生人际关系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3.1以自我为中心由于大部分学生都是独身子女,过去的成长过程中没有和同龄人相处交往的经验。独身子女接受到整个家庭的照顾和溺爱,往往缺乏分享精神,也很少重视别人的感受。第一位考虑的往往是自己实际的需要,忽视了别人。同时由于家长对子女过度的爱护,大学生在过去的成长过程中缺乏磨练,往往接受不了失败。
3.2缺乏人际交往技巧受成长环境的影响,学生最常见的就是以学习成绩和个人能力来衡量一个人的好坏。在进入大学后,许多学生会找不到适合个人发展的领域,逐渐失去与别人交往的信心。由于缺少自我表达的机会,大学生往往不能很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容易在人际交往过程中造成不必要的误解。在误解产生后,又缺乏必要的技巧去解决,久而久之影响与别人的交往。
3.3与异往不当大学生与异往的频率增加,同时显现的问题也较为突出。大学生渴望与异往,但是由于个体成长尚不成熟,所带来的冲突和误解也较其他年龄段相比更多。而大学生正常与异往的基础是拥有良好的恋爱观,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培养正确地与异往的意识,有助于大学生适应恋爱关系,避免不良的恋爱观可能造成的依赖和在恋爱关系中导致的矛盾冲突。
4大学生人际关系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4.1人际交往是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途径处于心理成熟期的大学生,在同伴中寻求的是认同感。在心理状态逐步走向成熟的过程中,是否得到认同和支持会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大学生通过人际交往,和同伴分享喜悦,分担痛苦,这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大学生倾诉的愿望,也缓解了不良的情绪。
4.2人际交往是促进大学生社会化的途径面对全新的大学生活,学生的心理状态会发生巨大的变化,也会产生许多心理矛盾。一般来说,具有良好人际关系的大学生,大都能保持开朗的性格,热情乐观的品质,从而正确认识、对待各种现实问题,化解学习、生活中的各种矛盾,形成积极向上的优秀品质,迅速适应大学生活。同样我们也可以发现,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疏导的大学生,在对待大学生活的适应程度上,要明显差于其他学生。而普通的心理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的纠正,会发展成为严重的心理问题从而影响学生身心健康。
4.3人际交往是促进大学生自我认识的途径通过人际交往过程中得到的反馈,大学生通过与人交往不断认识自己。并根据他人的态度来不断改进自己的处世态度,以达成人格的完善。在大学生活中,学生作为群体的一员,能够在群体中找到自己的定位,以此发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认清自己的价值。人际交往对于大学生来说有比其他年龄段人群更重要的地位,大学生在进入大学后不断成长,逐步实现社会化。在与不同的人的交往中,提升自己的个人能力,完善自己的人格。因此无论作为大学生还是大学生本人,都应当认识到人际交往的重要性,并且用积极正面的态度去进行正常的人际交往,以为将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郑全全,俞国良.人际关系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2]杨倩倩.小学高年级儿童人际交往专题的教案设计[D].山东师范大学,2011:3.
[3]卢家媚,魏庆安,李其维.心理学-基础理论及其教育运用[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494-495.
[4]金盛华,宋振韶.当代青少年同辈交往的影响机制及其引导[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版),2000,(5):102-108.
[5][6][7]董莉,周少贤.心理健康教育指导[M].科学出版社,2003:11,41.
[8]刘万里,高校辅导员应重视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工作[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月报,2012,(5).
目前,高校开展团体心理辅导,目前以发展性咨询为主,治疗性咨询为辅。
1.成长性团体辅导
成长性团体辅导,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应用最为广泛的辅导形式。在人生发展的每一个阶段,个体都会遇到该阶段可能面临的困惑。大学阶段是大学生面临的人生转折期,他们会遇到的很多常见的发展性问题,如果能够通过健康的方式克服或解决这些在人的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困难,大学生就能获得心智的成长。基于这样的理念,发展性团体辅导的重点是大学生的自我成长与自我完善。
(1)团体辅导在大学生人际适应和人际交往中的应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调查研究发现,大学新生的人际适应和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困惑是目前大学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和人际适应不仅影响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和生活,而且更会延伸到毕业后的社会适应和生活质量。为此,每一名大学生都需要良好的沟通技巧,以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大量的研究表明团体心理辅导在大学生人际交往与人际适应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梁丽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结果表明团体辅导对提升大学生人际交往水平有明显助益,促进了大学生促进了人际交往行为,改善了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情感体验。张文海在探索团体心理辅导对改善贫困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研究中发现,参与团体辅导组在自尊、羞怯、自信和社交与感情孤独方面比对等控制组的贫困生获得显著的改善。
(2)团体辅导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中的应用。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体在了解自我的基础上,确定适合自己的职业目标与职业方向的过程。调查显示,我国大学生在自身职业生涯规划方面几乎没有接受过任何指导,所以他们在就业过程中就表现出较多的盲目性。研究表明,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的团体辅导能帮助大学生了解自己性格特点与职业之间的匹配,以及自身的能力。掌握就业技巧,制定生涯发展规划,从而提高大学生职业生涯自我规划和就业竞争能力,团体辅导模式是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一种有效形式。
(3)团体辅导在大学生压力和情绪管理中的应用。社会生活的快节奏,大学生面临各种新的理念的冲击。同时,由于高校的扩招,大学生进校的同时也就面临着就业难的问题。为此,很多大学生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特别是来自农村和家境不好的学生所承受的心理压力空前大。而大学生的情绪、情感特别丰富,面对压力,在情绪上和行为上易产生过激反应,结果对自己和他人都是一种伤害。因此,大学生急需要在情绪方面的引导和压力的管理,以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团体辅导活动一定程度上对大学生的情绪管理有作用,能够较为有效地调节大学生的情绪状态,改善大学生情绪管理能力。压力管理团体心理辅导对缓解大学生心理压力,增强大学生抗压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4)团体辅导在大学生恋爱问题中的应用。大学生恋爱是大学校园的普遍现象,但较多研究资料显示,我国大学生因缺乏恋爱心理辅导与性教育,不少大学生存有恋爱情感的困惑和性心理困扰。恋爱引发的心理问题(如性暴力、自伤、自杀等),严重影响到了大学生正常的生活和学习。因此,重视大学生性与恋爱观的健康教育与辅导已刻不容缓。杨婉秋等人对大学生恋爱问题的团体心理辅导表明辅导增强了大学生应对感情事件的信心、促进了对"爱"的理性思考,降低了恋爱事件对大学生造成的人际与健康的压力,提高了自尊水平。针对性的团体辅导是促进大学生恋爱心理健康发展的有效方式,对性与恋爱心理困扰的大学生有明显的干预效果。研究表明,团体辅导对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恋爱观也具有显著的影响。(5)团体辅导在大学生学习问题中的应用。在我国,大学的学习和生活模式与高中有很大的不同,学生可自己把握的时间大量增加,而对专业的选择在进大学之初考虑并不成熟,和现实往往有较大差异。为此,大学生在学习上会出现较多的困难与不适应,甚至出现学业的倦怠。研究表明,团体辅导的实验教学确实能改善大学生的学习适应性整体水平,并在提高学生的学习态度和促进学生适应学校的教学模式方面卓有成效,认知行为取向的团体辅导对大学生学业倦怠具有显著的干预效果,并能极大地促进其自主学习。
2.治疗性团体辅导
治疗性团体注重成员经验的深层解析、人格的重塑与行为的重建,这类团体辅导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涉及不多,但是针对一些特殊的学生以及在特殊情况下,高校内仍然需要启动治疗性团体辅导。
(1)团体辅导对大学生抑郁的干预。抑郁是大学生群体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消极情绪状态,严重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严重时甚至会导致自杀行为的发生。近年来,大学生因为抑郁引发的自杀行为的报道屡见不鲜,给家庭、学校和社会都带来重大损失。研究表明,团体心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大学生的抑郁水平和改善抑郁状况。
(2)团体辅导对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干预。在我国,大学生是互联网使用的数量最多的群体之一,对互联网的依赖行为已经严重影响了部分学生的正常生活及学业的完成,有的甚至导致人格扭曲。网络依赖使得大学生变得孤僻,人际关系淡漠,社会适应性较差,在学业及个人发展问题上存在障碍等问题。团体辅导对网络依赖、网络成瘾大学生有明显的干预效果,能增强积极人格特征,削弱消极人格特征,以及减轻自觉症状等,以人际互动为主的团体辅导对游戏成瘾大学生具有积极的干预效果。
二、团体心理辅导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面临的问题
目前,国内高校开展团体心理辅导较多仍然是用于科学研究,并未普遍应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中。究其原因:其一,专业师资缺乏。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队伍中,真正能够开展团体辅导,特别是治疗性团体辅导的老师数量是非常有限的。所以,加大、加快对心理健康老师的辅导迫在眉睫。其二,认识误区。较多的大学生仍不能科学、正确地看待心理辅导,参加学校组织的相关团体活动时害怕被同学嘲笑和攻击,因此要承受很大的心理压力。同时,有的同学在团体中涉及有关自己隐私的时候更是畏首畏尾,因此难以取得很好的效果。所以,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让学生能够科学地认识心理健康教育,正常化心理健康问题是高校心理健康的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三、结语
到目前为止,对大学生村官人际关系影响因素的研究时间不长、为数不多。但是我们仍可以按照不同的影响因素将文献分类评述。
1.大学生自我特征对大学生村官人际关系的影响这类文献通常把大学生村官人际关系的影响因素归结于大学生自身的性格特征、交往能力、职业规划,张慧(2011)通过对湖北省的实证调研发现,大学生村官的人际交往与村官的个人因素有关,如性格特征、交往能力、毕业院校、职业规划等,其中大学生的性格特征特别是性格的成熟度对大学村官的人际交往影响最大。她认为“从大学生‘村官’个体的角度来看,他们大部分是刚刚毕业的学生,缺乏人际交往的技巧,人际交往过程中表现出‘学生气’,还停留于根据自己的喜爱来选择交往对象的阶段。”③所以在村官上岗之前要对其进行适当的培训,让大学生对村官岗位有一定的认识,树立正确人际交往观念,提高自身人际交往能力。余迎(2012)基于对淮北市杜集区的实证研究,得出大学生人际关系与大学生村官的自我认知和交往方式相关,他认为“大学生村官和当地村民之间的人际交往,就是通过相互之间的顺应和不顺应,以及在顺应与偏离之间的平衡,来达到彼此之间的传播平衡的。不管是入乡随俗还是坚持自己,这样两种状态在大学生村官身上并不互矛盾,只要他们能在这两种状态中找到一种平衡。”④
2.政策环境对大学生村官人际关系的影响这类文献通常把大学生村官人际关系的影响因素归结于政策的地方落实情况如工作借调、培训效果等,如林美如(2011)认为村官的人际适应与组织部门的培养和管理现状、政策落实情况、期满出路相关。她认为“完善大学生村官的多方保证机制,优化大学生村官的管理服务体系”有利于大学生村官的人际适应。
3.社会环境对村官人际关系的影响这一视角的文章注重于社会舆论、城乡结构、父母态度、村民态度等社会支持因素对大学生村官人际关系的影响。赵锦山(2008)在对山西省大学生村官的个案研究中发现村官人际关系与城乡二元结构、社会资本、心理需求层次、社会互动等因素相关。特别社会舆论与大学生村官人际满意度有着强关系。对于个体大学生来说,当周边的舆论对其支持时,大学生村官的人际满意度更高。再如周汝文(2011)认为,大学生村官的人际适应与社会资本相关,特别是父母的支持对大学生快速适应农村生活,融入农村有很大帮助。通过对既有文献的梳理我们发现,以往对大学生村官人际关系的研究以实证研究为主,但范围基本上局限于一个省或市,样本总量不大。本研究亦采用实证研究,但本研究在全国范围内取样,涉及31个省,抽样4528。此外,在以往的研究通常注重大学生村官自身特征如性格特质、毕业院校类别、交往能力、职业规划等;政策的地方落实情况如工作借调、培训效果;社会舆论如媒体环境;他人的态度如父母态度、村民态度;而忽略村落本身的环境。本文探究村落环境与大学生村官人际关系的相关性,并探讨村落环境各维度对大学生人际关系各维度的影响力的大小。
二、资料来源及研究设计
1.资料来源与概况本研究的数据资料来源于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大学生村官成长成才机制研究”[12JZD043],该项目就全国31省向4528名大学生村官发放问卷并收回有效问卷4252张。
2.研究框架(图)
3.研究假设假设1村落环境与大学生村官人际关系相关性显著。假设2在村落环境所有维度中,语言环境对大学生村官与村民人际关系的影响最显著。假设3在村落环境所有维度中,村长和村支书的工作作风对大学生村官与上级人际关系的影响最显著。
4.研究方法⑴访谈法。先期对全国12个省(直辖市)、36个市(县)的36名优秀村官,72名普通村官进行了个别访谈,对108个村的村民、村干部进行了集体访谈以及对108个乡镇的国家干部进行了集体访谈。分别采用了关键行为事件访谈法、集体访谈法、个别访谈法等。⑵问卷调查法。在对先期访谈录音整理的基础上,对访谈材料进行筛选、编码,形成问卷,向31个省发放问卷共回收问卷4528份,删除无效问卷276份,问卷有效回收率93.9%。⑶数据分析法。在问卷回收后,对其进行编号整理。本研究主要采用SPSS19.0对数据进行分析。本研究将使用如下的数据分析方法。①加权平均方法。村落环境大分为物质状况和人文状况,物质状况分为经济发展水平、自然环境,人文状况可以分为语言环境、村长和支书的工作作风、宗族或家族势力。这五个维度同样选取各问题来测量(详见表2-2)。对题目进行重新编码,使自变量与因变量等级方向一致。再在各维度中,对问题分值加权平均,得出每个维度的分值。(问卷采用李克特量表,题目设计中,1为非常不符合,5为非常符合)。在与上级的人际关系维度上,我们用问题“我感恩上级对我工作的支持”,“领导很放心把事情交给我处理”来测量,在与村民的关系上,通过SPSS19.0因子分析降维,我们选取问题“答应了村民的事情我尽量会去做”,“我能与群众打成一片”,“我很乐意处理里的琐事”来测量(问卷采用李克特量表,题目设计中,1为非常不符合,5为非常符合)。在各维度中,对问题分值加权平均,得出每个维度的分值。②描述性统计。描述样本的基本情况,如年龄、学历、性别及其所占的比例。③独立样本的T检验。检验性别与大学生人际关系各变量的差异性。④单因素方差检验。检验不同学历、年龄对大学生村官人际关系各变量的差异性。⑤Person相关分析。探究村落环境和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相关性及显著性。⑥回归分析。本研究采用回归分析法来探究各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并比较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力的大小。
三、数据分析
1.调查样本的基本情况本研究的样本来自31个省4528名被试者,本研究最终进入数据分析的统计数为4252,具体见表。从表2可以看到男女村官的比例不是很大,女性只是略多一点,而且大多数村官的年龄在21~25,26~30两个年龄段。学历层次大多数为本科,这符合大学生村官的实际情况。大学生村官作为一种新生的职业,基本上以新生代的大学生为主。
2.差异性分析⑴性别与各变量的差异性分析。表4显示了不同性别的大学生村官在人际关系各变量上是否存在显著的差异。通过分析我们发现,F值和T值的显著性水平都大于0.05,因此可以认为在95%的置信区间,对与上级的人际关系和与村民的人际关系都没有显著差异。⑵年龄与各变量的差异分析。表5显示了不同年龄的大学生村官在大学生人际关系各变量上是否存在显著的差异。通过分析我们发现,显著性水平都大于0.05,这说明在95%的置信区间,不同年龄的大学生村官对与上级的人际关系、与村民的人际关系均不存在显著差异。⑶学历与各变量的差异分析。表5显示了不同学历的大学生村官在大学生人际关系各变量上是否存在显著的差异。通过分析我们发现,显著性水平都大于0.05,这说明在95%的置信区间,对于与上级的人际关系和与村民的人际关系没有显著差异。
3.相关性分析本节主要分析村落环境各变量和大学生村官人际关系各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这里主要运用spss的Person简单相关系数来分析变量之间的相关性。由表7可知,自然环境、经济发展水平、语言环境、村长村支书的工作作风、宗族或家族势力与大学生村官与村民的人际关系在0.01的水平上显著相关,且度呈正相关,其中语言环境与大学生村官与村民的人际关系相关度最高,达到35.8%。在大学生村官与上级人际关系方面,村落环境的五个变量也均在0.01的水平上相关性显著,且自然环境、宗族或家族势力与上级人际关系呈负相关,经济发展水平、语言环境、村长村支书工作作风与上级人际关系呈正相关,其中经济发展水平与上级人际关系两者相关度高达36.1%。这里主要运用SPSS的Person简单相关系数来分析变量之间的相关性。但这样的分析有一定的缺陷,因为相关分析解释的是变量之间相互的联系。但它无法说明因果关系,即无法明确哪个是因变量,哪个是自变量。故我们在做相关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各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4.村落环境与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因果关系分析我们在剔除非相关变量的基础上,进一步来分析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用spss19.0做回归分析,整理所得下表8:⑴村落环境对大学生村官与村民人际关系影响性分析。以村落环境中村落经济发展水平、自然条件、语言环境、村长和支书的工作作风、家族或宗族势力为自变量,大学生村官与村民的关系为因变量做回归分析。整理得出模型1,模型的R方为0.129,调整R方为0.128,也就是模型1的整体拟合度为12.8%。村落环境的各因素对大学生村官与村民的人际关系均在0.01的水平上影响性显著,且均为正影响。其中语言环境的影响性最高,经济发展水平次之。故假设2成立。语言环境对大学生村官与村民人际关系之间的影响力达到33.4%并呈正影响(beta值为0.334),即语言环境提高1个单位,大学生村官与村民人际关系提高0.334个单位。也就是说,语言越一致,越容易沟通,大学生村官与村民的人际关系就越趋向于融洽。语言对于人际交往的重要性很多学者都有论述,“如美国社会学家米德(Mead,GeorgeHerbert)在结合了库利、托马斯等人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符号互动理论,该理论认为,人的行动是有社会意义的,人们之间的互动是以各种各样的符号为中介进行的,人们通过解释代表行动者行动的符号所包含的意义而做出反应。符号是指所有能代表人的某种意义的事物,比如语言、文字、动作、物品甚至场景等。语言是所有符号中最丰富、最灵活的一个符号系统,通过口头语言、身体语言(包括表情与体态)等人们可以传达各种意义,实现人们之间的复杂交往。”⑤该理论无疑强调了语言作为一种符号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的作用。再如时蓉华(2005)把人际交往看成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之间的那种对于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的共享和理解过程。“其中语言符号主要是指人们语言沟通时所运用的字、词;而非语言符号是指人们身上所承载的非言语类的符号,主要指肢体语言。该观点主要强调的是,这种互动双方或多方共同享有和理解的过程。”
由此可见,语言作为一种互动的符号,在大学生村官与村民对事物的理解起着重要的作用。结合我国实际,在我国大多数村落中的村民仍用方言进行沟通,特别是南方地区和少数民族边远地区,方言不但种类多,而且差异极大,有些地方不但有自己独特的口头语言,甚至还有自身独特的书面语言,外来村官很难听懂读懂。不同的语言符号造成了大学生村官与村民的隔阂,这是阻碍大学生村官与村民达成人际和谐的重要因素。消除这种障碍因素最好的办法无疑是聘用当地的大学生村官。这也是制定村官政策所要考虑的一点。
村落经济发展水平对大学生村官与村民人际关系之间的影响力达到15.7%(beta值为15.7),村落经济越发达,大学生村官与村民人际关系就越可能融洽。这同样能用社会交换理论来解释,经济越发达的村落,对管理、专业技术知识的需要越强烈,故通常对大学生村官呈欢迎的态度,而大学生村官的知识和管理技能的确也能为村民带来“社会报酬”;而在村落经济欠发达的地区,村落经济通常还以农耕经济为主,没有支柱的产业,简单的农耕经济使村官无用武之地,而村民往往会认为,村官的出现不但没有带来实惠,反而占用了资源。从而导致村官与村民之间的人际不和谐。其次,根据拉德克里夫•布朗的社会网络理论人们更倾向于与同质性的人交往,即与自己年龄、地位、思想、受教育程度、生活方式相似的人交往。经济越发达的村落,往往更开放、受教育程度越高,与城市的生活方式越相似,村官与村民之间差异也越小,村民与村官容易相互接受。⑵村落环境对大学生村官与上级人际关系影响性分析。以村落环境中村落经济发展水平、自然条件、语言环境、村长和支书的工作作风、家族或宗族势力为自变量,大学生村官与上级的关系为因变量做回归分析。整理得出模型2,模型的R方为0.215,调整R方为0.214,也就是说模型2的整体拟合度为21.4%。由模型可知,经济发展水平、村长村支书的工作作风、宗族或家族势力对大学生村官与上级的人际关系在0.01的水平上影响性显著。自然环境与语言环境在0.01的水平上影响性不显著。其中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性最高,村长村支书的工作作风次之。故假设3不成立。
村落经济发展水平,这个看似与大学生村官人际关系无关联的因素,却能在大学生村官与上级人际关系上达到33%的正向影响力,即村落经济发展水平提高1个单位,大学生村官与上级的人际关系提高0.33个单位。也就是说,一般情况下,村落经济越发达,村官与上级人际关系越好。这种情况的产生,可能是因为,在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村官经济待遇、福利等也比欠发达的地区要好,这使经济发达村落的村官比较重视所在的职位。而在现行体制下,上级对村官的晋升、考核等方面均有较大的影响,这使得村官尽力搞好与上级的关系。其次,“根据布劳的社会交换理论,人是理性的,人们进行的任何行为都以获得“社会报酬”为基础的,是具有目的性的。所以个体之所以相互交往,是因为他们都从他们的相互交往中通过交换得到了某些需要的东西。”⑦在经济发达的村落,上级通常需要大学生村官这种新生事物。因为经济发达村落往往已经摆脱了简单的农耕经济,村落里通常有一到两个支柱产业,使村落管理出现复杂化、专业化趋势,就更需要素质较高的大学生村官辅助上级进行管理。通过大学生村官的辅助,上级能得到想要“社会报酬”,也更乐意与大学生村官处好关系。
1.对大学生学习的影响
沉迷于网络游戏的大学生,学习成绩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尤其是大一新生,刚从高考的压力中解放出来,还没有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方式,极易受到网络游戏的诱惑。刚刚入学不久就开始沉迷于网络游戏,即使当时成绩下滑不明显,实际上也是一个隐患。这些同学基础不牢,到了高年级学习专业知识时,劣势就会显现出来。
2.对大学生身心的影响
大学生一旦沉迷于网络游戏,长时间置于电脑前的辐射和高度紧张中,会损害其身心健康,伴随出现视力下降、神经衰弱、失眠甚至虚脱。
在心理健康方面,由于长期对互联网虚拟世界的依恋,人机对话和以计算机为中介的交流,容易使人的性格脱离现实社会而产生异化。抑郁、烦闷、孤僻、多疑、暴力倾向等不同症状在“网瘾”学生身上表现出来,导致不同的人格障碍。尤其是暴力游戏,玩家可以任意实行暴力,不受约束。无形中增强了这些学生的暴力倾向,是其可能构成犯罪的一个潜在因素。
3.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
沉溺于网络游戏的大学生,驰骋于虚拟的世界中,与现实产生隔阂,甚至逃避现实。导致人际关系疏离,情感冷漠,对其他事情无法产生兴趣。长此以往,他们将表现出封闭、抑郁等不良心理特征,导致人际交往障碍。有的在现实中遇到挫折后,更易在网络游戏中,寻求心理补偿及寻找庇护。而再面对现实时,会产生更多的无力感和挫败感。
4.对大学生家庭的影响
沉迷于网络游戏的学生,与亲情疏远,不让父母知道自己在校的真实情况,而欺骗父母,骗取钱财。
二、大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的原因
1.奋斗目标的迷失
进入大学后,相对松散的管理模式,使部分大学生们想要充分地享受相对自由的空间。对于新的生活目标表现出迷茫,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些什么,于是开始打游戏寻找快乐。
2.理想和现实的差距所产生的失落感
大学生在高中时对于大学都有自己的憧憬。但是,到了大学后,现实和自己想象的有差距,于是产生失落感。对所在学校或所学专业不满意,开始变得消极。有的同学便投入到游戏中,去寻求刺激,补偿心理的失落。
3.对学业压力、人际关系的逃避
有的学生原来作为当地的佼佼者,得益于赞许的目光。但是,到了大学之后,发现同类者甚多,学习的压力是可想而知的。学习竞争是激烈的,当成绩不理想,甚至挂科时,又不能及时调整心态和学习方法,便开始对学习产生逃避心理,而游戏也就成了一个逃避的途径。
五湖四海的大学生来到新的环境中,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生活习惯、处世态度,这样在人际交往中经常会遇到摩擦或纠纷,产生失意和焦虑。此外,还有部分大学生在交往过程中过于理想化和单纯化,而现实又并非如此。这些原因使得部分大学生对人际关系产生不满意感,产生挫折感。个别人甚至出现人际关系失谐、人际关系僵局等。有的学生为躲避同学,独来独往,沉迷于网络游戏,在游戏中寻求解脱。
4.补偿所缺失的心理需求
沉迷于网络游戏的大学生,一般都是由于解决不好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便采取逃避态度。在游戏世界中,他们可以在精神上得到寄托和满足。现实中人际关系搞得不好的学生,在游戏中可以寻觅到共同的战友、网友,从而得到所谓的温暖和关爱。学习竞争中的挫败,可以在游戏的竞争中获胜,来获得虚假的成就感。在现实中,不能发泄的方式,积存的愤怨,可以在游戏中用暴力来解决,从中得到一种。网络游戏补偿了他们所缺失的心理需求。
三、对策及建议
1.重视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
针对部分大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的状况,学校应该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帮助他们明确目标,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内部动机。要让大学生了解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的特点、环节、实施方法,使大学生掌握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的理论方法。其中重点掌握和应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四个步骤,包括评估自我、确定短期和长期目标、制定行动计划和内容、选择需要采取的方式和途径。在实践中,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确定的职业生涯规划,明确奋斗目标,努力学好专业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不断地完善自身的综合素质,使大学生活过得充实而有意义。
2.成立“爱游戏,不忘爱自己”的社团
把沉迷于网络游戏的学生7~10人结为一组,组成一个团体。这样的团体会使他们有归属感,没有压力,没有歧视,真正地暴露自己。由专业的心理老师来负责这个团体,以“磨练意志、陶冶情操、完善人格、摆脱游戏”为目标,开展活动,进行团体辅导。
开展促进成员自我探索的活动,如 “生命线”――对过去的我、现在的我、未来的我作评估和展望等活动。通过活动,促进学生的自我探索,使他们能够客观地认识自我。
开展建立相互信任与彼此接纳的活动,如“信任之旅”――通过帮助他人与自己受到他人帮助的体验,增强对他人的信任与接纳。
开展这些活动。让他们去感受去成长,转移兴趣,逐渐摆脱沉迷于网络游戏的状态。让他们相互影响,相互感染。看到他人的进步,对自己就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激励。
3.加强心理疏导,创造大学生人际沟通的氛围
人际交往是大学生活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是,由于缺乏经验,对于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不少大学生感到迷茫,存在许多误区。于是,便沉迷于网络游戏当中,在网上寻找伙伴。对此,我们应对这样的学生加强心理疏导,在现实生活中,为他们创造人际沟通的氛围。例如,开展 “我想对你说”等主题班会,以寝室为单位开展谈心活动,加强同学间的交流和沟通。
4.加强校园网络管理
在校园内,应该建立一个较完善的FTP站点,并多提供一些最新的软件以供下载使用和学习;定期推荐一些好的网址,引导学生正确上网。通过设置“防火墙”等,屏蔽一些网络游戏连接,使学生正确上网从而脱离沉迷游戏状态。同时,加强对公寓学生电脑入网的管理。加强对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管理,防止他们在校外网吧无节制上网。
1、社会因素
社会价值观普遍认为艺术是不务正业、不被看好的道路。多数学生因为学习成绩不好才学艺术。选择艺术专业,可以减轻学业压力,暂时逃避来自家庭和学校的关注。但是盲目走上艺术之路,学习目的性不明确。
艺术生常外出培训,不拘泥于学校狭小的天地,较早接触社会生活,极容易受社会阴暗面的影响,面对学校、家庭的干预叛逆心极强。当触及将来出路及专业选择对家庭经济所带来的压力时,对相当一部分学生造成了心理障碍。
2、学校因素
高中时,学校有条件会为艺术生单独编班,没有条件则跟着原来的班集体上课,特殊性在这个时候就深深烙在了学生的心中,学校和老师会相对放松对他们的管理,他们好似独立于学校之外而又游荡于学校内的自由人。致使艺术生随意性大,纪律意识淡薄,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3、家庭因素
艺术生对家人的依赖性往往不强,极少交流内心的情感。一方面是多数家长迫于高昂的学习费用而常年在外,相处时间少,且对专业不了解,共同语言少。另一方面是艺术生自身情感表达方式的不同,遇到问题也不会将内心深处的情感向亲人倾诉。
4、自身因素
90后学生以独生子女居多,很多人上大学是第一次离开家独立生活,明辨是非的能力和独立生活的能力较差。进入大学后,不少学生有不适应的状况,体现在思想上茫然,生活上不能自立,学习上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自我控制力、人际交往、处理问题以及团队协作能力较弱,一部分学生甚至产生敏感、自卑等消极的自我意识,形成恐慌、自闭的心理障碍。
二、对高校艺术生管理方式的几点思考
了解高校艺术生现状的具体表现及形成原因后,对其管理在方式上无疑要有明显的特殊性,要帮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观、人生观、价值观及是非观,规划好成长、成材、成人之路。
1、情感教育、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三者相结合
情感教育是做好艺术生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基础,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是上层建筑,相互区分又相辅相成,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要在艺术生的世界里搭建科学的学习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是非观,培养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单纯的说教只会徒增他们的反感和叛逆,相反,情感教育是一个非常好的切入点。
德育的核心是帮助学生树立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培养分辨是非的能力。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是促进学生不断成长,帮助学生积极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克服成长过程中的各种障碍。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不是针对少数问题学生或心理障碍学生,而是全体学生。形式上可灵活多变,可团体辅导、个别谈心、主题班会、寝室或小组讨论交流等,还可充分利用校外资源,利用寒、暑假等节假日组织社会实践,体验生活,感受社会。
2、做好职业规划及就业指导工作
大学是人生的又一个新起点,有明确的职业规划可以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帮助他们找准人生坐标,找回自信心,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情绪,不断地锻炼思考、选择和探索的能力。做好艺术类职业规划包括三方面的工作,一是让艺术生了解专业培养的目标和要求,专业课程的设置以及专业的发展道路。了解这些,学生可以做到心中有数,目标感明确。二是让学生加强自我认识,充分了解自己,准确地定位自己,认清自己的职业适应性。三是对社会环境及社会需求做进一步的分析,加强对社会的认知和理解,这样才能找到与自己兴趣、能力相匹配,符合自己职业发展方向的理想职业。只有做到了这三方面,才能进行准确的职业定位并对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做出正确的选择,才能选定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生涯路线。可以通过专题讲座、主题班会、社会实践、个别辅导、团体辅导或是高年级经验交流会等形式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争取做到“择世所需,择己所利”,从而积极、高效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3、培养人际交往能力
部分90后的艺术生从小受父母溺爱,过多关注自己的需求和感受,不善于替他人考虑,社会交际能力较弱。所以,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在高校艺术生管理中尤为重要,除结合心理辅导站的特色活动外(讲座或团辅),管理方式上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建设,以小见大,锻炼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1)做好寝室建设
通过开展寝室成员座谈会,增进成员之间的沟通交流及了解;开展寝室文化活动,增强寝室集体荣誉感,提倡寝室友爱,避免以自我为中心,多换位思考,对他人要有包容心和同情心,懂得相互尊重和帮助,学会自我情绪管理,增强生活独立能力和处事做人能力,共建一个和谐美好的寝室环境。
(2)做好班级建设
①班干部队伍建设
班干部的选举应公开、公平、公正地民主产生,组建一支同学们信服的班干部队伍,建立班级自主管理的有效机制。做好班干部培训工作,建设一支靠得住的班干部队伍。辅导员或班主任可将各项工作适度下放到班级中去,充分发挥班级主体作用,赋予学生较大的自和参与权,增加班级同学之间的互动,在参与与互动中锻炼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②班级活动建设
积极鼓励班干部根据各班的实际情况开展特色活动或班会,增进同学之间的了解,消除学生心中的孤独感和迷茫感,带动班级活力,既可充实同学们的大学生活,又可增进同学们的人际交往能力。
③班级文化建设
良好的班级文化具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全班同学的人际交往能力。良好的班级文化可以让班级成员团结友爱;可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减少人际交往的危机,提升学生个人人际交往能力;当遇到人际交往障碍时,良好的班级文化可以帮助学生自我监督、自行调节,找到最好的“帮手”,具有自愈的能力。
④班级有效信息通道的建设
要密切关注学生人际交往的情况,需建立通畅的信息通道。首先,要密切联系班干部;班干部在班级中能直接了解到每位同学人际交往的特点或同学之间人际交往是否有异常,及时了解及时反馈及时干预,在保护每一位同学不受伤害的情况下,及时的干预可以促进学生人际交往的成长。其次是谈话制度,管理人员通过与学生谈话可以了解学生及所在班级的人际交往情况。
(3)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各类活动
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各类活动,在实践中去磨练成长,吸取各类人际交往经验,锻炼个人人际交往能力,但要密切关注,成长的道路不是那么一帆风顺,当学生骄傲时要适当提醒,挫败时要给予适时的引导和安慰。
4、采用灵活多样的交流形式
高校艺术生喜欢多样化的沟通交流方式,如微博、博客、飞信、短信、Q Q等。这就决定了在管理上需要选择多样性的信息传达方式,以及多渠道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如建立班级博客、班级QQ群等,这些有助于促进师生无障碍交流。
参考文献:
[1]储玲玲,“90后”大学生思想教育方法的探讨,才智,2011(05)
[2]张艳丽,“班导生”制度促进大学新生入学适应的研究,沧桑,2011(01)
[3]丁晓惠、姚咏,学生职业发展能力对新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启发——以安庆职业技术学院学生为例,科教导刊,2011(02)
[4]李婷,高校艺术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考,才智,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