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6 17:45:42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哲学与人生的感悟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词:哲学 生活 人生
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王霁主编的《哲学与人生》这门教材是国家教育部列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必修课程。这门课程把哲学与人生结合起来,是发挥哲学指导和解决人生问题作用的全新德育课程。怎样才能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呢?我在教学中进行尝试,想与教师们共同探讨通过“玩、学、用”的教学主线,把哲学与生活中的“玩”、教材中的“学”、实习就业中的“用”三者结合起来进行教学,升华学生的哲理意识,内化学生的哲理品质,帮助学生运用哲学指导和解决实习就业中遇到的问题。
美国教育家杜威说:“我们主张必须有一个实际的经验情景,作为思维阶段的开始。”“教学的艺术就在于能够创造恰当的情景。”所以,我在教学中,十分重视关注中职生的兴趣爱好,关注中职生的心理需求,探索生活中蕴涵的哲理,挖掘教材中的哲理与生活中哲理的联系,选好学生“玩”的项目,创设教学情景,为学生搭建由生活中的“感”到教材中哲理的“悟”的平台,以这个思路作为出发点设计教学,不仅能广泛调动学生的参与情绪,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为学生学习教材中的哲理提供探讨、体会的平台。例如:我在教学“知行统一与体验成功”这课时,我从学生玩游戏比赛“三局两胜”的活动中,挖掘出游戏比赛蕴涵着教材中的哲理:(1)成功与失败的辩证关系:成功与失败相互依存、相互对应而存在;成功与失败是相互转化的。(2)正视、承认、分析、排除失败是把失败变为成功之母的必要过程。为此,我选取:“节奏1、2拍手节奏3、4拍膝盖节奏3、4拍膝盖时要求词语接龙”(如阳光―光辉―辉煌―黄色―色彩―彩带等)的“词语接龙”比赛作为学生“玩”的项目,将司空见惯的“成功与失败现象”植入课堂,并设计比赛结束后,要求学生依据教材接受老师的采访。这样不仅可以达成学生广泛参与,使教学极具新鲜感,还可以升华学生的哲理意识,使后面的教学可以更加顺畅。
哲学来源于生活,反映生活,指导生活;哲学智慧印证了人类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全过程。《哲学与人生》课程的教学就是要求教师教会学生:从生活中升华哲理意识,内化哲理品质。这就意味着教师必须精心设计生活中“玩”所蕴涵的哲理、搭建教材中“学”的哲理,活化教材内容,才能让学生把在“玩”中体验到的哲理感受,上升到对教材哲理的领悟上,实现学生情感生成和意义建构。达成“领悟”课堂的目标。例如,把“词语接龙”比赛作为学生“玩”的项目,势必让学生在课堂上直接感受到胜者和败者的行为过程和情感变化过程,教师就可以利用这种过程精心设计并让学生感悟“玩”中所蕴涵的哲理问题。比如:
(1)请问败者某某同学:你赢了第一回合的比赛,为什么在第二、三回合的比赛中转败呢?
(2)请问胜者某某同学:你在第一回合的比赛中输了,为什么能在第二、三回合的比赛中取胜呢?你是怎样取胜的?教师通过学生对这两个问题的探究性回答,可以让学生的“感悟”上升到对教材哲理的领悟上。即:(1)成功与失败的辩证关系,成功与失败相互依存、相互对应而存在;成功与失败是相互转化的。(2)正视、承认、分析、排除失败是把失败变为成功之母的必要过程;还可以填充学生已有知识和未有知识间的空白,即哲学可以指导游戏比赛,增强比赛斗志,能教会我们把失败转变为成功。从而达成“领悟”课堂的创生,内化学生的哲理品质。
王霁主编的《哲学与人生》是针对中等职业学校高二年级学生开设的课程,这些中职生按学制要求都要经过面试求职,进入企业顶岗实习,通过顶岗实习的考评决定就业。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将会经历不同程度的挫折、不同层面的打击、不同人物的指责批评。如:面试求职屡次失败,顶岗实习工作任务重但待遇低等。
当前,山区职校生绝大多数都来自农村和城镇的弱势群体,他们是中考的失落者,其中大部分是学校“问题生”或“特殊生”,他们在学习或生活遇到不顺利时,往往就把郁闷、迷惘、痛苦深埋心底;在个性伸展、独立意识受阻,自立性被忽视或被妨碍时,会通过无视或漠视生命等方式来表示他们的反抗,具体表现在:
1.不务正业,虚度青春。一些学生学习目的性不明确,上课睡觉、玩手机、看视频或聊天;部分学生经常旷课,沉迷于游戏厅或网吧,在校得过且过,荒废学业,虚度青春。
2.斗殴伤人,漠视生命。近些年,从学校违纪学生处分的情况分析来看,其中一半以上受处分的是打架斗殴的学生,部分学生漠视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3.违纪违规,伤害生命。如上学、放学时不遵守交通规则而发生车祸的;违反游泳禁令下水溺亡的;违反学校管理规定爬墙、爬窗摔伤的;上体育课不按教师要求活动导致受伤的;上专业实训课时不按规程操作发生事故的;课后吸烟、酗酒,个别学生还与社会青年一起吸毒,自我摧残等。
4.偷尝“禁果”,践踏生命。有的学生放纵自我,与社会不良人员交往密切,践踏自我;有的学生陷入早恋,不懂得自我约束、自我保护,从而发生“早孕”,不得不采取措施终止妊娠,这是对生命极不负责的态度。上述现象无不反映当今部分中职生对生命的漠视和践踏,对生命价值认知的不足及态度上的偏差,反映出中职学校开展生命教育的紧迫性。
二、在德育课哲学与人生课程教学中渗透生命安全教育
目前,中等职业学校尚未系统开设“生命教育”课程,中职学校生命教育更多的是停留在生命安全知识教育上。笔者通过教学实践探究,将生命教育的内容渗透到中职德育课哲学与人生课程教学中,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体渗透途径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一)挖掘哲学与人生课程各单元知识点,有计划地渗透生命教育内容
从生命教育的目标和内容来看,中职德育课程哲学与人生五个单元中蕴含着丰富的生命教育内容,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对教学大纲进行分析,梳理了各单元知识点,并有意识、有计划地进行渗透生命教育内容,具体表现在:
1.渗透敬畏生命、珍爱生命的教育。在第一单元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使用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及方法论,让中职生充分认识到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要使学生了解到,人类的祖先在那么恶劣的环境下都没有放弃对生的渴求,而生活在当代的我们没有理由去虚度光阴,漠视、践踏自己和他人的生命,相反应该倍加珍重和爱惜,从而促进学生牢固树立敬畏生命、珍爱生命的意识。
2.渗透认识生命、感恩生命的教育。在第二单元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在教学中,让学生认识到一个事物和周围的事物是紧密联系的,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自己的存在和发展不是孤立的个体,没有大自然恩赐、父母养育、教师教诲、他人关爱和国家守护,我们就不可能健康地成长。教育学生对周围的一切常怀感恩之心,学会尊重、理解和关爱他人,能够妥善处理人际交往中的冲突和矛盾,学会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坚决反对无视自己、践踏他人生命的暴力行为。
3.渗透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教育。在第三单元坚持实践与认识的统一,让学生认识身边或全国优秀人物奋斗事迹,真实地感受和体会到生命意义和价值,从而推动学生努力学习,积极参加生活实践,提升文化素养,促进专业成长,实现对自我的超越,享受生命的快乐和幸福,活出人生的滋味,绽放生命的光彩。
4.渗透理想信念对实现生命价值追求作用的教育。在第四单元顺应历史潮流,确立崇高的人生理想教学中,要强调理想和信念作用,让学生明白理想对国家、民族、社会、个人的重要作用。懂得一个人只有拥有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才会有足够的动力去克服悲观的情绪,才会充满生命的激情和渴望,发挥人的潜能,促进生命价值的实现。
5.渗透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在第五单元的在社会中发展自我,创造人生价值的教学中,通过对学生人生价值观教育,学生认识、感悟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明白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是正确处理一切人生问题的前提。要加强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爱惜生命的态度,学会欣赏和热爱自己的生命,进而学会对他人生命的尊重、关怀和欣赏,树立积极的人生观,提升生命质量。
(二)在哲学与人生第二课堂教学活动中渗透生命教育内容
第二课堂是课堂内教学的课外拓展和延伸,由于侧重在实践中体验,符合中职生活泼好动的特点和好“玩”的心理需求,因此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深化并践行生命教育的内容。
1.围绕单元知识,开展主题研究性学习活动。如让学生在校园内采访校园“成长之星”或在寒暑假去采访我校优秀毕业生成功创业的事迹或收集家乡成功人士故事等,再从哲学角度辩证地去分析成功的原因,探究正确对待人生的态度,寻找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撰写文章并在学生中交流分享。如2013届水电专业的苏德敏同学在暑期采访了我校1991届优秀毕业生余作旗,撰写了《从职专生到“水电大亨”的人生启示》一文,并被主人公的信念和行为感动和折服。同学们在采访中感悟到中职生生命的多姿多彩,体会到生命在曲折中成长,潜能在磨难中激发,进一步促进正确价值观的形成。不仅如此,我们也安排了学生对残疾人、孤寡老人、特困家庭、农民工等弱势群体的生存状态进行调查,增进他们对苦难的理解,珍惜现有的生活状态,学会感恩等。
2.组织学生参观监狱、法庭旁听。如每年的6月份,组织部分学生到县看守所视察,目睹这些犯人失去人身自由的无奈与痛苦,感受生活中违纪违规、漠视生命、伤害生命、践踏生命的严重后果,自觉改正在校我行我素、不计后果的行为,促进学生自觉遵纪守法,用法纪来呵护和保障生命健康成长。
3.结合学校“关爱生命、珍惜生命”主题月教育活动。如每年3月份的主题是“综治安全教育”;6月份的主题是“珍爱生命、远离”;12月份的主题是预防艾滋病的“红丝带行动”等,在教学中把教学内容与学校月主题有效结合起来,开展“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主题活动,探究中职生如何正确面对人生发展道路上的诱惑,促进中职生掌握运动、交通、消防、游泳、心理健康等安全知识、增强识毒、防毒、拒毒、禁毒等意识,引领学生崇尚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自觉抵制,进一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学生健康成长提供了有力的精神保障。
三、总结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5)09-0046-04
哲学作为人的一种“爱智”活动,离不开现实的人的生活。理性地反思生活,引导人们从现实生活中寻求真、善、美,是哲学的本真要义。因此,哲学必须敞开它的生活维度,始终把自身扎根于现实生活的土壤中,并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融,否则,哲学就无法把握时代脉搏,凝练时代精神,进而成为一种毫无实践价值与现实意义的“玄思”和“空想”。而中国传统哲学之所以能够历久弥新,对当今社会仍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关键之处就在于其自身所具有的浓重的生活特质。在科学主义凸现危机、人的生存压力加剧的现时代,顺应学界“哲学复归生活”的诉求,我们审视和品味中国传统哲学,不难发现,无论是儒、道两家的学说,还是其他诸家的言论,其间都充溢着浓郁的生活意蕴。
一、中国传统哲学的致思路径
就所关注的问题领域而言,中国传统哲学完全不同于西方哲学。一般认为,西方哲学注重对“真”的问题的探讨和研究,即“求真”,而中国传统哲学则是关注“善”的学问,即“求善”。研究内容指向的不同决定了二者在思维方式和致思路径上的不同与差别。西方哲学重“思辨”,讲究逻辑思维的严密,而中国传统哲学则重“感悟”,讲求的是对现实生活的体验和感受。很多西方学者在研究和品评中国传统学说时,之所以会认为中国古代无哲学,其中最为根本的原因就在于他们秉承西方的哲学传统,把“思辨性”和“抽象性”作为哲学的本质特征,认为哲学是一个由概念、范畴连接而成的系统性的学科,并以此作为评判哲学有无的根本原则和唯一标准。但是,作为一种“爱智”活动,哲学体现的是人对知识的向往和追求,它的表述方式与致思路经可以有所不同,也应该有所不同。唯此,哲学才能实现真正的繁荣与发展。况且,把某一种表述方式或致思路径作为评判有无哲学的根本或唯一标准的做法本身就是不科学的,所做出的武断结论对中国传统学说来说也是不公正的。而作为两种不同的文化范式,西方哲学和中国哲学在探究问题的方式和角度上本身就不相同。高清海先生曾对西方哲学和中国哲学在致思路经方面的差异进行过比较和论述,他指出:“西方关注的主要是成就人的生命活动价值, 完成人性的生存使命, 这使它从一开始就把‘智慧’引向了认知的方向, 从‘对象意识’走上概念化的逻辑思辨之路;中国关注的是完善人的生命本性,开发生命的内在价值, 由此中国发挥了注重义理性的悟觉思维。”[1]
从高清海先生的这段论述中,我们可知中国哲学比起西方哲学来说更加关注人的现实生活,与现实生活的关系更为直接和紧密。它遵循的是一条从人的生活实践中感悟人生真谛、实现人生价值的致思路经。秉承这一思路,我们来审视中国传统学说,不难看出,无论是儒家、道家的学说还是其他诸家的思想和言论,其主旨都是对“现实”“现世”的道德感悟,体现的是一种群体性的道德志趣和道德追求。从这个意义上说,不妨将中国的传统学说称为“道德哲学”或“道德实践哲学”。缘于此,中国的大多数哲学家都不以著书立说(逻辑思辨之路)为己任,而注重在生活中践行自己的道德准则(注重义理性的悟觉思维),以期实现自己的道德理想(学说价值)。冯友兰曾对此现象有过评论,认为中国的哲学家“不但不为知识而求知识……只愿实行之以增进人之幸福,而不愿空言讨论之。”[2]这一特征在儒、道两家的学说中体现得尤为突出。
儒家思想作为中国封建时代的主导思想,在中国社会的地位和影响可谓是根深蒂固。很多学者都把儒家思想称为儒学或儒道,其对后世的影响力可见一斑。但是,不管学者如何称呼和定义它,在研究儒家学说时,人们更加注重的是从它的言论和思想中找寻待人处事的道理或者说是生活的智慧。因此,对于儒家学说,与其说它是一种理论形态,倒不如称其为一种生活之道、生存活动更为确切,“他们在生活中实践着儒学。我们在此作为某种理论假说的东西,恰恰就是他们的生存形式。”[3]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自始至终遵循着这一治学路径,他把“述而不作”作为治学原则,推崇礼仪,不仅要求弟子、号召民众“克己复礼”,而且更是以身作则、身体力行,成为“礼”的践履者。孔子终其一生,多是在“传礼”“习礼”中奔波。而就《论语》等记录孔子言行的儒家经典著作的内容来看,孔子“传礼”的方式也多是依据具体的生活实例,并结合自身的感悟来教导和规范弟子们的言行举止。由此可见,儒学在开创之始,就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较强的实践特性。就其产生过程而言,它是对儒生生存生活的道德感悟和提炼。如果说先秦儒学强调礼治生活,注重生活的外在规范性,那么宋明理学则倡导一种理性生活,强调生活之“理”的内在规定性。就这一点来说,宋明理学比先秦儒学更侧重对生活伦理的逻辑层次、理论结构等方面的哲学表达,在思辨性上有所增强。但就其具体的理论架构、实践指向和价值目标来看,宋明理学依然遵循从生活中悟理、明理、循理的致思路经,其所谓的“穷理明德”“存理去欲”都是对当时生活环境下人们应遵循的道德规范的理论概括与经验总结,都离不开具体的人的生活实践。
而作为中国传统学说的另一主要流派的道家,其思想更是遵循着从现实生活找寻处事养生之道的致思路经。道家写意般的生活方式是其思想与生活高度融合在一起。道家思想的核心是“道”,“道”存乎于天地间,无所不在又无所不包。它是世界的本源、万物的根本,也是世间万物运行的动力和法则。但在“道”的实行方式上,道家并非要把“道”强行置入人的头脑,而是从现实生活中理解和领悟“道”的内涵,找寻“道”存在的价值与意义。老子就认为“为道”是为了“用道”,只有在现实生活中行“道”、用“道”,为“道”才有价值和意义。如《道德经》中所讲的“道,冲而用之或不盈”(第4章),“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 第45章)等等,皆是“为道”之旨、“悟道”“用道”之法。而庄子则主张以理化情,其“为道”“用道”是一种更具理性的生活实践。《庄子?至乐》中记载,庄子妻死,其友惠施前往吊丧,见庄子“方箕踞鼓盆而歌”。惠施愣而不解,继而责问。面对友人的责问,庄子不慌不忙,从容而对。他说,对于妻子的离世,心情也很悲痛,这是人之常情。但经过一番理性思考,“察其始种种”之后,庄子明白了人的生命只不过是一个过程,就像自然界的四季更替一样平常,是故“鼓盆而歌”。这一番理性剖白表明了庄子理性的生活哲学。这是一种超越生死的哲学感悟,而更为难得的是庄子却能把这种感悟嵌入自己的生活、生命之中。由是观之,道家学说是一种理性和情感交互感应的生命活动,其“道”乃是生活之情、生活之理。一言贯之,道家之“道”即是为道、遵道之人的生活感悟。
二、中国传统哲学的存在形式
从实践形态上来看,哲学作为人的“爱智”活动,它存在于人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体现和表征着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内容。而作为古代先贤哲人们的人生感悟和道德体验,中国传统哲学所体现的也正是他们这类人的生活方式。
“儒家”中的“儒”,在中国古代社会是一类人的称谓。中国最早的“儒”是专门从事丧葬巫祝活动的人,是为“术士”,或曰“儒士”。而据《周礼?天官冢宰第一?大宰》记载,“儒”是以道艺取得民众的人。《说文解字》对“儒”的解释是:“儒,柔也,术士之称。”孔子则专门对“儒”进行了区分,指出“儒”分为“君子儒”和“小人儒”两类。在孔子看来,“小人儒”指的是那种专门为祭祀庆祝活动服务以及靠着“相礼”等技能道艺谋生的人,而“君子儒”则指的是以创制和讲习礼仪为己任的人。由此可见,“儒家”“儒学”之“儒”,最先指的并不是一种知识、学问,而是某类人即“儒生”(或孔子所说的“君子儒”)及其生活方式的统称。
孔子开创了“君子儒”的生活方式,即做官与讲学。而这种优雅的生活方式也成了中国历代读书人的理想与追求。儒家的两位先贤――孔子和孟子都曾率领徒众周游列国,讲学习礼,“入世”谋官。为官不成,便归隐田园,企望在宁静祥和的乡村生活中继续“讲学”以求心灵上的慰藉。孔子就曾对颜回安贫乐道、淡然处之的无忧生活发出由衷的赞叹。《论语?先进》中所录《侍坐篇》更能体现孔子的这一生活旨趣。一天,讲学间隙,“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孔子便让他们各自谈谈自己的理想。子路不假思索地说,如果让他去治理一个“千乘之国”,三年之后,可以使这个国家的民众个个都具备勇敢的精神,而且人人都懂礼义。如此远大而又有气魄的理想抱负,孔子却“哂之”,予以否定。冉有称能把握治理小国,认为如花上三年的时间,可以使这个国家的百姓过上富足的生活,但至于礼仪教化之事,自己却无能为力,只能等待贤人君子来做。公西华更是谦虚地认为自己只能打理宗庙之事。对此二者的理想,孔子都未加评论。问及曾皙时,曾皙说他的志趣就是在晚春时节,穿上春服,和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到郊外洗洗澡,吹吹风,畅玩之后能一起唱着歌回家。听完曾子的描绘,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子路、冉有、公西华的理想,符合儒家“入世”“做官”的生活志趣,可为何得不到孔子的认可,而曾皙闲情逸致的生活情调却能引起孔子的共鸣?究其原因有二:一是因为曾皙答问时“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的礼仪之举符合孔子“礼性生活”“礼乐治国”的思想主张;二是因为曾皙所勾勒的逍遥自在的暮春游乐图契合孔子当时的心境,是故“喟叹”赞同。而孟子早年也曾仿效孔子,以“士”的身份四处奔走,企图说服各诸侯来施行自己的治国理念,但同孔子的遭遇相似,孟子也是屡屡受挫,不被重用。及至晚年,孟子便归隐故里 ,聚徒讲学,以彰其志。由此可见,“儒学”即是“儒”阶级的生活之学,而儒家思想也就是儒士生活的真实写照。
如前所述,道家之“道”就是道学之士的生活感悟,其中蕴含着生活之情、生活之理。所以,道家学说就是信道、为道之人生活方式最为直接的呈现。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学之士恪守“道”理,他们诠释了与儒家有别的另一种生活方式。老子所云“清静无为”“清心寡欲”是一种生活境界。他向往那种小国寡民、和谐太平的理想生活,教诲人们同时也是要求自己在生活中要做到克制欲望,与世无争。庄子超越生死的哲学观更是决定了他的生活方式是一种顺应自然、超越功利的理性生活。他的两种幸福观就是其理性生活方式最为直接的表达:“一种是有待的幸福,即自然而然,随顺人性,就可以获得幸福。……另一种是无待的幸福或绝对的逍遥,那是通过齐物我达到的,是一种‘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辨,以游无穷者’的,与宇宙合一的境界,是‘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境界。”[4]
老庄的这种顺乎自然的生活方式在魏晋玄学家们身上体现得更为淋漓尽致。不过与老子“清心寡欲”、庄子“以理化情”的生活方式相比起来,魏晋玄学家们更加注重“性情”的自然流露。为了躲避当时频繁的战乱以及昏暗政治的迫害,魏晋时期的风雅名士推崇老庄哲学,他们以“三玄”(即《周易》《老子》《庄子》)为研究对象,用道家思想来注疏儒学,企图找寻一种新的“安身立命”之所。他们“立言玄妙、行事雅远”,在聚集“玄谈”中寻求一种率真自由的生活方式,以使精神得以慰藉。而在魏晋玄学家中,竹林七贤的生活方式最为率性自然。他们为了排遣抑郁和苦闷,随心任性,或饮酒佯狂,或寄情山水,不惧世俗、不循常规。如刘伶的放情肆志,纵酒轻狂;阮籍的随性任情,放浪不羁。可见,对于魏晋玄学家们来说,他们的哲学就是他们不拘礼法、本真率性的生活方式。
而就生活这一客体本身而言,它指的是现实的人在生存过程中各种活动和关系的总和,是一个总体性的概念范畴。但具体到各家的思想学说中,又会因其出身背景、人生经历的不同而显得各具特色。如儒、道两家所言的生活在具体内涵上就不尽相同。儒家所期望的生活世界是一个以“仁”为核心的友爱世界。孔子“以行践道”“讲学习礼”,就是为了营造一个充满“仁爱”的生活世界。同时,儒家的理想生活世界充满着智性、富有情趣。孔子的“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是智,而“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则更充分体现了儒家生活世界的丰富性、趣味性。道家主张“出世”,但“出世”并不是要与现实的生活世界隔绝,不关心现实生活。他们“超功利”“超仁义”其实只是一种对现实生活的态度,并没有脱离实际行动和实际生活。从实质上看,道家的生活世界注重“情理交融”,它强调随乎性情、顺应自然,追求的是人与自然(宇宙)的和谐统一。
三、中国传统哲学的价值旨归
从功能上看,作为现实的人的生命活动和生活方式,哲学是为人的生存和生活服务的,否则,哲学便毫无生命力可言。而就中国传统哲学来说,无论它的具体内涵还是它的存在形式,都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这一生活特质决定了中国传统哲学的功能不是为了获取系统性的知识和理论,而“在于提高心灵的境界――达到超乎现世的境界, 获得高于道德价值的价值”。[5]因此,为了能够达到净化人们的心灵、提升人的生活和精神境界的目的,中国传统哲学非常关注个人在现实生活中的修养以及修养方法等方面的问题。
儒家倡导修身要内外兼修、表里如一。孔子认为考察一个人的品德要看他能否持之以恒地言行一致,强调要“听其言而观其行”。(《论语?公冶长》)并鄙视言行不一的人,认为这类人“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孟子则把修身提升到最为根本的地位,认为“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孟子?离娄上》)并提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的个人修养要求。(《孟子?尽心上》)儒家经典《大学》在第一章中就论说了修身的重要性:“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而宋明理学重义理,主张“明理”“格物”“格心”,其实质依然是在强调个人修身的重要性。在个人修养的途径和方法上,儒家强调依靠个人的自觉,主动有序地进行,主张“学而时习之”(《论语?学而》)并要求人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要经常不断地反省自身,这样“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此外,孔子还把人生分为三个阶段,即少年、壮年和老年,并针对人生不同阶段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提出了各阶段修身应注意的问题,“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论语?季氏》)孟子则是主张“动心忍性”,通过“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等一系列的历练,来“曾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上》)在人生修养的目标上,儒家强调通过“习礼”“去私”“穷理明德”,成为“君子儒”,从而做到“内圣外王”。
道家所言的修养则更为关注个人的自由与解放。道家认为人性在本质上是素朴的和自然的,所以人在日常生活中行事要固守本性,顺应自然,不受外物外力的抑制和束缚,从而获取人格上的自由和独立。在修养方法上,道家讲求遵循规律、尊重本性,返璞归真,“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第25章)而要做到循法自然,获取自由,则需“养心寡欲”。老子认为人的欲望愈多就愈想方设法去满足,有时甚至会做出违背道德的事情,结果欲望反而无法满足,与其绞尽脑汁地设法满足,不如清心寡欲,寡欲就容易满足。所以,老子提出了要少贪欲、常知足的生活之道。庄子认为名利只不过是身外之物,要求人们随顺人性、淡泊名利。他相信人只要遵从自然之道、顺应自然,就能获得至高无上的道德。在修养的目标上,老子讲“无为”,并通过 “无为”达到“无不为”“有所为”的境界。庄子则主张通过“心斋”“坐忘”而进入一个去除人世间一切杂念、超越是非功利的“无待的逍遥境界”,也即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除了注重个人修养及修养之道外,中国传统哲学还富含如何在现实生活中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以及如何促进社会稳定与和谐的思想和内容,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凸显出了它的社会责任意识和所具有的社会功能。儒学之所以被称为“仁学”,其主要原因就是儒家的核心思想为“仁”,“仁”意为“爱”,是待人处事的态度和方法。孔子认为作为“仁者”要有宽厚仁德之心,其爱要能做到无论远近、不分亲疏,要能泛爱众人,即“仁者爱人”。孔子还提出了“仁”的重要原则,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不仅如此,孔子还规定了所爱之人的标准,也即爱那些遵礼守教之人,而鄙视和摒弃那些破坏礼制不守礼法的人。而且,孔子认为真正的“仁者”要能做到明辨是非、爱憎分明。孟子也认为社会要仁爱、和谐,需要推己及人的博爱之风,要满足每个社会成员的基本需求,诸如男婚女嫁、养老抚幼等。在社会治理上,儒家主张以“三纲五常”来教化人民各安其分、
各守其责,从而使整个社会在长幼有序、尊卑有别的良好秩序中实现稳定与和谐。与儒家的“仁爱”思想不同,道家更多的是从人本主义的角度来阐释为人处世与社会治理之法,它们关注的是对个人利益的尊重和维护,主张统治者不干预或少干预人民的生产和生活,要轻徭役薄赋税。道家强调社会和谐与繁荣的根本和基础在于个人利益的保全,认为如果每个人的利益都得到了保障,就意味着没有损害别人利益的事情发生,人们就会相安无事、生活无忧,而整个社会也会因此无“干戈”无“刀兵”,就会稳定而大治。
结语
【关键词】中职德育 “ARCS”的动机设计模型 课堂教学 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8B-0021-03
2015年1月,教育部正式实施《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2014年修订)。新修订的大纲规定:“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并指出,德育课“要紧密联系实际,坚持以价值观教育引领知识教育,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做到知识学习、情感培养和行为养成相统一,切实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德育评价更加完善。要“建立健全行业企业、用人单位、学生家长等深度参与的德育评价机制”。上述规定,直指中职学校人才培养亟需解决的几个关键问题:一是要加强中职德育课的地位,它是学校德育的主渠道;二是德育课教学要解决理实一体、学用结合、知行合一的问题;三是对课堂教学的方法改进与目标定位问题提出具体指引,主要是增强德育课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
由于生源和教师素质、学校与教育管理、家庭教育、社会认同等原因,职校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一直没有得到很好解决。学生的学习基础、思想态度、行为习惯上的问题又阻碍其技能上的学习,影响其能力与水平的提高,并进而导致学生职业认同感、职业态度、就业素质都无法得到企业和社会的认可,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从德育课的地位和其对学校德育的影响来看,提高德育课的实效性,可以较大程度上改善职业学校各种德育问题。也因此,职业学校德育问题的症结最终还是要回到课堂、回到课堂的有效教学中去解决。
华东师大崔允t教授认为,所谓有效(教学),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惟一指标。因此,他认为,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美国教育学家加里・D・鲍里奇则更加直接提出了有效的具体教学行为。他认为,有效教学有五种关键行为:清晰授课、多样化教学(学习材料、设备、展示方式以及教室空间等)、任务导向、引导学生投入学习、确保学生成功率,这五种关键行为其本质上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教学行为。因此,中外教育专家都比较认同的一点就是,必须从激发学生课堂学习动机入手去解决课堂有效教学的问题。
从遵循教学规律和职业学校课堂教学的实际出发,笔者认为,解决德育课堂教学实效性、有效性问题,需要以解决学生学习动机问题为前提。有心理学家认为,学习动机强烈的学生,唤醒水平高、注意力集中,容易为学习做好准备,从而较容易发生学习行为。可以说,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是解决中职德育课堂教学低效问题的重中之重。
动机来源于人的需要。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对人的需要分为七个层次。所以,既然人的需要是多层次的,也决定了人的动机是多层次的。
一、“ARCS”的动机设计模型
“ARCS”的动机设计模型是美国心理学教授凯勒设计的学习动机模型(ARCS是Attention(注意),Relevance(关联),Confidence(信心)和 Satisfaction(满意)头写字母的缩写)。该理论认为,教师的有效教学应围绕包括:Attention(注意),Relevance(关联),Confidence(信心)和 Satisfaction(满意)等四类动机策略来设计,这样就可以较好地激发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动机,“ARCS”的动机设计模型如表1所示。
凯勒教授认为,注意、相关性、信心、满意是一个整体,缺少任何一个要素,都可能会使学习者丧失学习动机。因此,我们开展课堂教学设计,就要充分考虑这四个要素,忽略任何一个要素,都可能会使教学失效或无效。
根据凯勒教授理论,我们试图从相关动机策略来设计课堂教学,提升教学有效性。
二、“ARCS”的动机设计模型在《哲学与人生》中的实践研究
(一)以《哲学与人生》为起点进行学习动机研究的初衷。从学习动机入手,对《哲学与人生》进行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一方面,《哲学与人生》在学生人生成长中的作用是其他课程无法代替的,它对学生认识、解决人生问题,启发学生思维与行动的智慧,构建学生初步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另一方面,该课程知识结构和体系相对比较严密,知识和原理较之其他德育课程也更为抽象,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中如果不注重方式方法和内容的整合,很难有效地开展教学。再一方面,德育教师通过创造性的实践活动,能更好地激发教师的主动性,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科研意识,并且为学校德育教师开展其他德育课程的教学提供可以借鉴的科研路径和实践经验。
(二)运用“ARCS”的动机设计模型对《哲学与人生》进行有效教学实践研究的原则。研究中,教师始终要贯穿这几个要素:一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合作式地学习;二是通过行动把所授知识融合于实际生活或者工作实践中,在实践中获得知识,又在实践中感悟知识和运用知识;三是行动导向教学呈现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以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能力实际来开展设计与组织,并以此为基础整合课程内容;四是学生在学习中应实现主体地位最大化,也就是说,学习的过程和评价方式由学生完成,教师只是起到行动中的组织、督促者和对话伙伴作用;五是通过团队拓展活动把哲学知识与生活感悟融合在一起。
下面,笔者以北师大版中职学校二年级教材《哲学与人生》第六课第一框题《正确认识和学会处理矛盾》(本课经过笔者对教材内容整合)为例谈谈对该模型的实施路径。
第一,关于“注意”的策略实施
美国教育学家坎贝尔教授认为,“学生升到高年级阶段,内隐学习越来越多,外显学习越来越少。由于缺乏机会活动、参与学习,在教学需要被动而抽象的学习过程中,许多学生都缺乏学习动机”。坎贝尔认为,在课堂上,身体的活动使学生集中注意,通过身体的神经编码―― 肌肉编码学习能增强记忆。
因此,激发学生注意力是激发学习动机的第一要素。如何激发学习注意力?加德纳在他的多元智能理论中就非常强调运动智能的作用,他认为,运动智能是人类认知的基础,因为它来源于我们体验生活时所获得的感官经验。
在中职德育课堂中,笔者非常注意运用运动或游戏活动来构建与传统教学不一样的教学情境,从而吸引或者持续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在“矛盾”一课中,笔者以“心心相印”的拓展游戏来获取学生的注意力。从二年级学生的能力而言,他们对哲学“矛盾”的概念是比较难理解的。因此该游戏以及分享交流活动,获取学生注意力只是一种手段,其真正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用自己切身的参与去感知:输与赢、快与慢、合作与非合作、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等相反相成的关系。这种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通俗易懂地突破了“对立统一”的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中,随着教学内容逐渐深入和时间的延长,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呈现下降的趋势,笔者时刻运用不同的方式:以三分钟为限度,或者以唱歌,或者以某种短时的运动短时间消除学生的疲倦,保持学生持续的学习力。在严肃的教学过程中增加一两次这类活跃课堂氛围的活动,常常能为师生提供教学的乐趣和值得记忆的学习经验。
通过一连串的“注意”策略的设计,实现了知觉唤醒、激发探究和获得变化的目标。
第二,关于“关联”建立策略
凯勒教授认为,所谓关联,就是指教学要与学生的知识背景、个人需求和生活经验联系起来。
在上述课例教学中,笔者通过关于生物链事例中动物间的联系来论证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的联系与区别。通过使用与学生以往学习经验相关的语言、事例、概念等,帮助学生把旧知识与新学习的知识整合起来,实现熟悉性策略。在作业布置环节,笔者从学生实际能力出发,结合母亲节的来临,请学生撰写“三行诗”,并在诗里适当呈现今天所学知识。用轻松、富有创意的方式充分培养学生学习知识的关联能力。
还有,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关联策略随时都在运用。例如课例中《医生给猪打脉》漫画、《量体裁衣》动画片以及《白马非马》的故事,实际上都是围绕“矛盾特殊性”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知识,不断为学生的学习培养“关联”性思维。
实际上,小组合作学习从某种意义上看,都是为了建立人与人的连接:观点的连接、动作的连接乃至思想的连接。这种连接,对改善课堂教学氛围、提高学生学习动机具有积极的意义。
第三,“信心”策略的运用
中职生普遍对课堂学习尤其是知识性的学习缺乏信心,所以在教学中建立和保护学生持续性的学习信心尤为重要。在课例中,笔者不断通过各种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信心,维持学生对学习的渴望和热情。在上面的课例中,笔者改革了德育课堂教学的评价方式,达到激发学习信心,维持注意力的持久性的目的。实际上,教学评价始终是教学有效性最终成败关系的关键,对保证学生学习行为的发展与持续有着重要意义。为此,通过兼顾平等与开放原则,以学生学习兴趣为激发点创设评价方式就显得尤为重要。根据“生活德育”的理论,“合理需要的尊重与满足是人德性生成的基础和原动力”。所以,在德育课要实现“合理需要的尊重和满足”,除了关注课堂教学中学生通过一定的评价方式获得自身的尊重与满足外,更重要的是让他懂得将来入职后需要面对怎么样的环境,以此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使价值观教育在“无痕”中进行。例如以扑克牌数字作为分数,每次课堂的小活动后让学生随机抽取扑克牌作为小组分数,每个月进行小计,对在分数上有优势的组进行适当的鼓励。可以说,抽取的扑克牌的数字作为分数,既满足了学生的需要,也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学习欲望与参与动机,团队合力积极挑战各种学习情境的意识明显增强。评价方式的改变也让学生学会归因:任何成功的获得都是人生机遇、勤奋努力与团队合作三者的结合,要学会坦然面对各种人生挑战,并能持续保持积极的人生信念。“牌如人生”,这其实也是一种教育,它在引导学生学会充满信心地淡定面对生活的种种机遇与困境挑战上有着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
评价方式的改变,让期望成功、挑战情境和归因方式等原则逐一得到实现。
第四,“满意”策略的实现
模型中,满意的策略就是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价值、学习的快乐,让他们在学习中获得满足”。实际上,我们的教学常常有意无意地通过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这个策略。如何实现“满意”中的“自然结果”?相关理论认为,提供展示的机会,让学生在一种模拟情境中运用新习得的知识或技能,这是学生内在学习动机激发的重要手段。课例中,笔者让学生学会运用相关“矛盾”的知识解答古代的各种成语,让学生在知识的运用中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哲学。当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善、鼓励的语言,以及辅之以“扑克牌”评价,对实现“积极的结果”和学生的公平感的产生,是不可缺少的一环。
按照“ARCS”的动机设计模型开展课堂教学的流程图如下:
三、相关教学反思
强调通过动机模型激发学生获取新知识、新经验的积极行为,实现有效德育,就是为了让学生从中自主探究、实践应用,自己去感知和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学会提出独到的见解、设想与独特的做法。在激发学生求知欲望,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的同时,拓宽学科学习的视野,培养创造性思维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更重要的是,改善学生的行为与思维习惯、培养良好的职业品质和对人生的自信心。实际上,通过两年教科研式的教学实践,教师在收获了专业成长的同时,学生对每一堂德育课的热切期盼以及学科知识的愉快获得,是教师幸福的最大根源与动力。这也是中职学校德育课改的根本所在。
【参考文献】
[1][美]坎贝尔等著,王成全译.多元智能教与学的策略[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
[2][美]加里・D・鲍里奇著,易东平译.有效教学方法[M].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08
[3]崔允t.有效教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4][美]斯腾伯格著,赵海燕译.思维教学:培养聪明的学习者[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
[5][美]理查德・I・阿伦兹,丛立新、马力克・阿不力孜、张建桥译.学会教学(第九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
[6]赵志群.职业教育与培训学习新概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7]赵志群,白滨.职业教育教师教学手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8]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笔者研究了一些高考题目,阅览了大量的优秀作文,我们发现,命题形式虽然在改变,但其命题的基本原则和特点是不变的。现作简要分析。
一、关注时代。与时俱进
文章合为时而著。高考作文题无论是“”前还是“”后,无论是命题作文,还是话题作文,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命题总是社会热点,引导考生关注时展。出题者要把握时代的脉搏,让自己的心合着时代的节奏一起跳动,真正用心去感悟时代,为时代而唱。
正因为一些高考题目与时代密切相关,所以一些考生在写作时能以新闻时事作材料。世界发展风云变幻,生活中每天都有大量的新闻时事涌现。比如战争、地震等等。以这些时事为材料,可以营造出强烈的时代气息,使文章富有更加鲜明的时代特点。
二、蕴含哲理,体现思辨
哲理是思想的火花,理念的凝聚,睿智的结晶。它纵贯古今,横亘中外,包容大千世界,穿透人生社会,寄寓于人生百态家长里短,闪现在思维领域万千景观。哲理蕴涵类话题作文有利于考查广大考生的思维品质与写作能力(包括审题能力),是高考作文命题的一大热点。
比如2004年江苏提供“山给人以沉稳,水给人以灵动”两句富有哲理的话,给所有考生以思考的起点与思考的方向,也给考生以思考的自由空间。
还有体现哲理性的题目如:2005年全国卷《出乎意料和寓情理之中》;2006年重庆《走与停》;2007年四川《一步与一生》;2007年浙江《行走在消逝中》。
高考命题中常见的哲学观点有:一分为二的观点;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内因与外因的关系;涉及的哲学观点是新陈代谢;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
高考命题蕴含哲理,体现思辨应该是一个良好的趋势。
:
三、注重品质,凸显人文
可能给人们印象最深的是2001年的《诚信》。高考作文注重人文性是必然趋势。叙述亲情、描绘美景、评论现实、反省思想、注重修养是中学生重要的生活内容。检测中学生的思想、感情、道德是很有必要的。这类题目如1998年高考作文题目:《坚韧――我追求的品格,战胜脆弱》;2002年《心灵的选择》;2006年北京卷《包容》;2006年广东为:《雕刻心中的天使》;2006年浙江高考作文题为《生有所息生无所息》;2007年全国卷Ⅱ作文题目:关于“帮助”2007年宁夏省高考作文题为:材料作文,机遇与坚持不懈的精神。2009年宁夏、海南卷高考作文:《诚实善良》。
这些考题体现了人与人之间所应体现的人格人品、道德情操、道义责任,充分显示了人性的美。看来关注人类自身,弘扬以人为本的精神将是高考命题必然关注的内容。这就要求学生在生活中加强自身的品德修养,用高尚的思想约束自我,以高尚的精神塑造自我,立足“做人”这一根本。
四、发掘体验,感悟人生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作为命题者,必然会考虑生活这个因素。所以发掘情感体验,让考生写出对人生的感悟应该是高考作文命题的基本思路。江苏卷的《好奇心》、上海卷的《他们》、湖北卷《举手投足之间》、安徽卷的《带着感动出发》、天津卷《人之常情》、重庆卷的《在自然中生活》。这些考题,充分响应了“观察・体验-感悟”的新课标精神,或要求考生写“感悟”“感想”与“感受”,或要求考生谈“看法”与“认识”,考生就可以从生活中挖掘素材来写出真感情,真体验。
五、蕴含诗意,富有美感
一、自觉与超越:语文学习的根本动力
语文教学是以课程内容为中介的师生双方教与学的共同活动。凡是活动,都必须有一定的动力。在教与学这一对关系中,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更好的“学”,任何“教”都不能代替“学”。因此,在语文教学活动的“动力系统”中,学生的语文学习动力是语文教学动力机制的关键所在。学生的语文学习动力来自哪里?要深刻认识这一问题,必须从人生命本性与人言语现象的关系中寻求答案。
首先,人的自觉性和超越性是人言语现象发生的根源。一方面,人的生命是一种自觉的存在。另一方面人还是超越性的存在。人是不确定的、是可能的存在,生活在希望之中。自由自觉和超越是人作为人存在的基本规定性。存在的言说,是人的确证。人的上述本性使人创造了语言,与此同时,语言也发展了人、创造了人。由古猿向人长期演进的过程中,人逐步生成了先天的获得语言的秉赋,又在后天为了生存和自身价值的实现,而主动学习和掌握语言语言。尽管人的语言学习也有外在的诱因,但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
其次,人生命的自觉性和超越性是推进语文学习的内在动力。从人的阅读来看,“语文理解不是被动地接受语言制激的过程,而是一个主动加工过程”。[1]接受理论认为,阅读是在读者期待视野和文本召唤的互动中完成的;读者和文本的对话即读者期待视野和文本视野的碰撞,在交汇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构成了视野融合,意义随之而生。“期待视野”是个体进行有效阅读的前提。没有“阅读期待”产生和参与,读者和文本不可能产生“对话”关系。从个体的表达来看,写作是“作者根据题目的要求,主动从记忆中提取关于文章的体裁和主题内容信息,并把这些知识能进行合理的组织”[2]。作者具有强烈的创作欲望和热情,才能获得创作灵感,并经过积极主动的写作活动,最终写出好的作品。总之,无论什么有价值的知识或教学要求,如果没有唤起主体内在的语文学习需求与欲望,如果没有主体的能动性,都将是无效的。从语文教育改革的实践看,唤醒学习者的生命自觉是一条根本性的和十分有效的途径。例如,当代著名语文教育改革家魏书生教育思想的一个核心理念是“培育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他的课堂教学六步法和建立三个系统(计划系统、监督系统、反馈系统)等语文教学改革经验之所以富有成效,换言之,正是依凭、激活和发展了学生语文学习的自觉性和超越性。
可见,唤醒、激活、发展人的自觉性和超越性,对于培养人的语文自学能力,开发其生命潜能,实现全面发展,都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这里,还需要注意三点:一是每个学生学习语文的自觉和超越意识具有潜在性,而且存在着个体差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因材施教”,采用多种方式对学生学习语文的自觉和超越意识进行唤醒和激活;二是学生语文学习的自觉性和超越性不仅是语文教学的实现机制,还应当把促进其发展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因为自觉性和超越性是人的类特征,它是人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它与人的求知欲、兴趣及探索性、创造性有着内在的正相关,它是人性的精华,是人素质中的核心部分。一个人的自觉性和超越性愈强,其保持和产生新功能的能力也就愈强;三是人的自觉性和超越性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从其构成来看,参与和支配学生语文学习活动的“直接心理因素是语文动机情感(语文情趣)和态度、语文习惯和语文行为意志。”由此可知,语文学习的自觉性和超越性是多种心理的、文化的因素有机构成的复合体。认识这几点,既有助于我们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抓住“自觉性和超越性”这个根本,激活动力,又可避免对此作简单化和过于功利化的处置。
二、内化与外化:语文素养生成的心理方式
复杂性科学认为,生命“自组织的核心是由两个不可分割的原理之间的对话构成的,一个是(基因的、种类的)生成的原理,一个是(此时此地生命存在)现象原理”[3]。这“两个不可分割的原理之间的对话”,一是不断地从外界汲取营养,二是结构自身吐故纳新,从而,完成与外界交换能量的过程。人不仅具有生理的、物质的自组织系统,还具有心理的、文化的、精神的自组织系统。在此视域中,人类的学习,其实质是依凭其特有的精神性的自组织机制即上文中所述人的自觉性和超越性(哲学上的表述),借助人类特有的符号,吸收和使用文化,积累经验,创造新的经验,不断丰富、建构和发展自己。
人是怎样进行“吐故纳新”、完成与外界交换能量的呢?内化和外化是人类的文化传递、生成机制,是个体进行“吐故纳新”,实现精神建构的基本形式,当然也是个体获得和生成语言能力以及创造语言产品的基本形式。正是在内化和外化的作用下,我们创造了语言,语言创造了我们。
语言知识的内化,是指外部的语言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主体头脑内的语言认知结构(或称“图式”),即学习主体对语文知识、技能及内在意义、精神、情感的吸纳――通过听、读,“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吸取语言营养。个体吸纳外部语言营养生成语文素质,建构精神世界,是自身的先天遗传的语言获得和生成机制在外部环境的语言信息刺激下,经由“内化”来完成的。
学生把获得的语言知识应用于实践活动,表达自己的欲求,便是外化,即学习主体运用语文知识、技能及意义表达自己的需求、欲望,其主要形式是说、写。外化的意义在于,不只是对这“知识”的复制,而是生成语言能力、发展全面素质的过程。具体地讲,说话、写作等表达形式,是学生主动从事语言学习,从事创造性的语言活动的外化形态,它不仅生成了语言表达能力,还是学生释放激情、展示生成智慧的重要方式,从而实现了人的完整个性的统一。
语言的内化和外化是相互作用的统一体,二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一方面,没有语言内化更不会有优质的外化,内化是外化的基础,大诗人杜甫的名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即揭示了内化对外化的作用;另一方面,外化可以使内化成果得以巩固与加深,激发“内化”主体产生新的阅读需求和冲动,同时外化所生成的对语言文字的感悟及表达能力,从某种意义上,又丰富了主体解读文本的认知结构。有效的语文教学应当是内化和外化的有机统一,即听、说、读、写紧密结合,互为促进。正如张蛩言:“始则据其所知而行之,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这就是语文教学之所以要求听说读写必须整体安排、紧密结合的根本原因,即这一要求体现了生命吐故纳新、交换能量、建构自身的规律。
三、感悟与对话:教学效应发生的实践样态
个体生命与外界交换“语言能量”,生成语文素质,实现精神建构,是经由“内化和外化”来完成的。在语文教学中,有效的“实践样态”主要表现为感悟与对话。
所谓“感悟”是指有所感触而领悟,本文指个体对语言文字的感知、领会和体验。人们理解和真正获得知识,能够进行阅读、作文以至能有所发现、有所成就,“所依靠的内在的核心因素,并不仅仅在于我们可以传授的这些条文,而在于我们的言词难于抵达之处,比如说,在于情感和悟感。”[4]这种底蕴(情感和悟感)产生于主体的感悟活动。在言语实践过程中,当言语主体面对言语对象,“以身体之,以心验之”的时候,产生的那种兴奋、激动、陶醉、沉思、敞亮、豁然开朗等情感状态,就是言语实践中的感悟。朱光潜先生对人朗读时的感悟状态有精彩描述,他说:“朗读时的心情是振奋的,仿佛满胸热血都沸腾起来了……调子就震颤起来,胸襟也开阔起来,仿佛自己心中也有无限的豪情感慨,大有低徊往复,依依不舍之意。”[5]此时,言语主体的生命融入语言所展现的意义世界,同时,语言所包容着的那个世界也融入言语主体的生命体验之中,便出现了“意义瞬间生成”,即或系统某个参量的累积性变化(同化性内化),或系统某个参量的变化达到一定的阈值,通过涨落该系统就可能发生“突变”(顺应性内化),也就是阅读者正在发生着的语文素养的建构。读、听是吸收,写、说是倾吐。读和听如果不发生深切的“感悟”,而这种读和听是没有意义的。说和写也必须在个体对人生、对社会、对表达方式有所“感悟”的基础上进行,才可能是有质量的和精彩的。学生如果对所表达之物和语言、构思缺乏一定的感悟,写出来的文章必然是空洞无物、枯燥乏味。可见,主体语文学习的“跃迁”发生于他在文本解读或表达过程中的“感悟”,这种“感悟”是认知、情感和知识、经验、能力等多种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它往往始发于“某一端”,或在形式方面或在内容方面品出了“语文味”,并进而产生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
主体对语言的“感悟”是在“对话”中发生的。《语文课标》中之所以强调,“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因为“对话”意味着主体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意味着主体在与外界交换能量,即他们在一个语言的世界里展开心灵对话,在语言的沟通、融合中扩充着自己的视野,生成语文素养,提升着自己的精神世界。学生阅读文本,只有对文本有所“感悟”,才能产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学生听了别人的发言,只有对他人的见解有所“感悟”,也才能产生与他人之间的有效“对话”。从某种意义上,说和写的过程也是主体与人生、与社会、与自身语文素养的“对话”。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在同一平面上的“对话”只是量的补充,不可能实现质的跃迁,“如果有一方超越对方水平的认知和理解的水准,则对话就会发生实质性的变化”。[6]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组织学生展开有深度的对话,引导和鼓励他们说出对文本独特的感悟和体验。
感悟与对话是一种相互依存和相互促进的关系。一方面个体感悟是对话的基础。对话的主体必须对文本具有一定的“感悟”,否则,主体之间就不存在一个“问题视域”,对话也就无从谈起,或者不存在有深度、有新意的内容,对话便失去了意义。另一方面,在“对话”中,个体对文本的“感悟”才能发生并丰富、深化。如果个体不阅读文本不发生与文本的对话,不倾听他人对文本见解,那么,他就不可能对外部的语言营养有所“感悟”,也就不可能实现对外部语言营养和精神价值的内化。“对话”的过程,应当是“感悟”发生、发展的过程。
参考文献:
[1][2]彭聃龄,谭力海.语言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141/239.
[3]谢光前,袁正辉.自组织形态的复杂性演化与主体的发生发展[J].哲学研究,2008(6).
[4]郭思乐.经典科学对教育的影响及其与教育生命机制的冲突[J].教育研究,2003(2).
[5]朱光潜.艺术杂谈[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1:89.
关键词:金庸;小说;意境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9-0004-01
是否有含蓄不尽的言外之意,是否耐人寻味的韵外之致,这本是我国古典抒情文学作品的审美要求,但在属于通俗叙事文学的金庸武侠小说中也能发掘不少的弦外之音、味外之旨,这就非同一般了。就此而言,金庸小说是有意境的。金庸以中国文化的深邃意蕴融于武功,借武言学、借武传道、借武写人,从武到文的虚化创造了一种具有哲学意味,人生况味的武学哲理意境。本文尝试用王国维的意境论探析金庸小说之武学意境及其哲学表征。
意境是从我国抒情文学创作传统中锤炼而来的审美范畴。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认为“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这是从作者的感受、作品的表现角度来强调表达“真感情”和“真景物”的。而从读者的审美欣赏角度而言,意境是难以言传又意味无穷的“韵外之致”和“味外之旨”。即作者把自己所感知之“情景”在作品中作鲜明真切的表现,使读者在得到同样鲜明真切的感受并能引发无限感悟和回味。这样的意境适合于古今中外一切内容形式各异的优秀作品。优秀作品总不满足感性现实的真实,而追求更普遍隽永的意蕴。
金庸小说从开始发表到封笔至今经历了半个世纪仍然长盛不衰,读者群遍及不同地域、年龄、文化层次和民族阶级,可谓跨越地理和时空。金庸写的是武侠小说,自然离不开武功描写,武功和打斗是武侠小说不可或缺的因素,而金庸独创的武学意境可以说是形成小说哲理意境的一个主要方面。如陈墨所说“金庸小说内蕴丰富,意境深广,不仅有精彩的故事、鲜明的人物、精妙的技巧和方法,更有言外之意,韵外之致,道理禅机。”
一、金庸的“武功”在想象和象征基础上,一步步远离“武术”现实走向更深更广的哲理层次
武学之“武”具有高度的象征色彩。北大教授金克术所言“总想在小说中不讲什么道理……无言胜有言,不武胜武,愚而智,弱而强,似佛似道,所以能迈过前人难有后继……”人物武功招式常常与人物性格相统一,借武功方式展现人物个性。这样的例子在金庸的作品里不胜枚举。《射雕英雄传》中黄药师的“落英神剑掌”一如黄药师的风雅自若;周伯通的“空明拳”和“双手互搏”是他心空质朴的体现;《神雕侠侣》中的“”是林朝英、小龙女两代少女爱情和梦想的寄托;《笑傲江湖》中的“独孤九剑”则是令狐冲对自由自在的向往和追求;而萧峰、郭靖的“降龙十八掌”则可以看作阳刚大气的人格象征。
金庸把历史上具有道德文化色彩的精华提炼出来,从哲学的高度构建一个完整的武学体系。他“喜欢把一切事物圆融浑化,这是中国的民族性”,“甚至将人生哲学也纳入艺术或武技之中。”通过武学的外在形式,在一定的情境中表现“意”和“理”,这才是金庸武学意境的价值所在。
二、金庸通过武学展示大量的学术思考。既然武功之武并非武,那么武功的境界也应从器的层面上升到对道的领悟
在金庸的小说里“似剑非剑”的例子有很多。如《倚天屠龙记》第二十四回中张三丰教张无忌无忘太极剑的一段。太极关键在无形,不以“剑招”取胜,而以其“圆转不断、节节贯穿”的剑意取胜,这是一种“无招无式”的功夫,所以张无忌每次演练都不相同,旁人看得不明所以。张三丰只传剑意不传剑招的方法体现金庸对治学之道的理解。
在《天龙八部》中多次提到的玲珑棋局,一个一直没有人能解开的难题被一个没有心机的外行人解开,此中道理自是耐人寻味。围棋之道象征人生兴亡成败,生生死死,得得失失,中国的文学理念的最高境界也莫过于此了。
三、金庸的武功描写建立在广读深研佛道的基础上,将练功者的精神修养、心性修练相结合,并从中写出自己的独到心得,使武学至理上升至哲学高度
《笑傲江湖》中的风清扬在传授令狐冲“独孤九剑”对“无招胜有招”的武学理论有过精妙阐述。风清扬谈剑说武的根本是“活学活用”、“学招时要活学,使招时要活使,倘若拘泥不化,便练熟了几千手几万手绝招,遇上真正高手,终究还是给人家破得干干净净。”任何东西只有活学活用,才可能“得其剑意,忘其剑招”,而“无招胜有招”,独孤九剑的要义不仅在于至高的武学技能,更是一种非同寻常的生活境界,以武参禅,以禅悟人生。
金庸小说的武功已不单只是一种决定胜负输赢的竞技较量,而是与人的生活经历乃至生命感受密切相关。在金庸小说中的众多主人公大多有着自强自信自立的高尚品格,而他们充满艰难曲折的练功过程也可说是古往今来无数人才成功之路的写照。如《飞狐外传》中的胡斐,《侠客行》中的石破天,《倚天屠龙记》中的张无忌等等。金庸的武功描写并非外在调料,也不是小说惟一的精华,而是与小说的情节一起推动人物的命运,使“武功”具有了一种震憾人心的力量。金庸从武德和人生境界上对“武”作了深刻阐释。
可见,在金庸的书里学不到真正的武功,却可以使人受到很多启发,如学武须先修内后修外,学武须有超凡决心和毅力,并强调以“悟”为主,也可以欣赏、思悟和品味。金庸小说“借武技较量写出中华文化的内在精神,又借传统文化学理来阐释武功修养及人生哲理,做到互为启发,相得益彰。”
金庸在他的小说里,把“武功”作为一个值得创作的对象,那么他在这些“武功”里想要表达什么理念呢?金庸的“武功”来源于他的文学实践,其灵感出自日常生活的丰富积累。丰富的生活实践经验是文学创作的基础,艺术积累是文学创作的前提,金庸只是文人,他只能从他熟悉的环境中得到灵感,他的武功只是文功的另一种表现方式,也可说是文学理念和创作追求的集中体现。
金庸一直以“抒写世间悲欢,表达较深人生境界”为总体审美特征和艺术追求,在武侠传奇中写到了人世悲欢,在江湖世界理寄托了人生的感叹,在一定的情境中表现“意”和“理”,通过武学的外在奇幻形式凸显艺术和哲学的本真,以象为基础,情为中介,理为归宿共同构筑了“意与境浑”的武侠世界。
综上而言,金庸写的是武侠生涯,内容和意义却远远超过武林打斗,通过小说的人物武功反映其性格及人生经历,大多数主人公的武功和性格同步成长;又通过人物的个性和成长经历让人领略武学和人生的种种哲理,如在《笑傲江湖》中反映的主题意境和道家息息相关,《天龙八部》则充满了佛教因果循环思想。金庸的“武功”在想像和象征基础上,一步步远离“武术”现实走向更深更广的哲理层次。以武学作为展示文化内涵、挖掘人性和关照人生的一面镜子,金庸小说确实负载了太多的言外之意,韵外之致。
参考文献:
[1]王国维.人间词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2]陈墨.金庸小说艺术论.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5年.
[3]周锡山编,金克木.文化卮言.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年.
[4]张大春.金庸谈艺录.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