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大企业合同管理

大企业合同管理精品(七篇)

时间:2023-05-26 17:45:32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大企业合同管理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大企业合同管理

篇(1)

本文围绕规范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合同管理问题,就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如何发挥合同管理效力作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为企业强化合同管理,充分发挥合同管理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管理效力,确保企业经济活动合法、规范运行,减少和避免经营风险提供了一个参考。

【关键词】大型企业;生产经营;合同管理;效力发挥

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包括材料购入、产品售出、劳动用工、建设工程、技术改造、资产租赁及企业并购等,无不涉及合同管理。如何强化合同管理,充分发挥合同管理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管理效力,确保企业经济活动合法、规范运行,减少和避免经营风险问题,成为目前业界专家、国有企业高层管理者等研究的重要课题。现就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如何发挥合同管理效力作用的问题作以下探讨。

一、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合同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国有企业正在规范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合同管理问题,均按照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要求,配备了总法律顾问及法律事务部门,根据业务需要外聘了专业律师,制定了合同管理机制,法律事务部门参与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但从合同管理的实际效力上看,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管理和改善。主要问题有:

1.合同管理意识淡薄,管理机制不够完备,合同签订随意化。一些企业业务部门,尤其是部门领导法律意识、合同管理意识淡薄,无论是在经济业务合同谈判、缔约过程,还是在合同履行阶段,以至于出现不及时与法律事务部门沟通,尤其在合同签订前不履行合同合法性审查程序就草草签约等现象。甚至,有的合同签订完毕后才提请律师审查,这样即使发现了问题,也常常难以弥补,实质上失去了合同审查的意义。还有些企业领导对合同管理不够重视,从管控机制上没有设定企业经济业务合同设立的法律审核程序,致使合同缔约签订游离在法律监控范围以外而呈现随意化。

2.以生产急需为借口,个别物资采购合同存在先履行后签订的现象,迫使合同的法律监管功能失效。合同法规定,合同是先签订后履行。然而,一些企业对于一些采购业务不按规定操作,常以生产急需为借口,先进货,后补签采购协议。后补签采购协议带来的后果,就是有些约定条款和厂家谈判十分困难,有时被迫做出让步,损害企业的利益。

3.企业经济业务合同涉及的技术协议或技术要求不规范,致使合同履行时不能按规范的技术要求维权,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毋容置疑,企业经济业务合同的主协议及技术协议条款同等重要。但有些企业仅重视主协议,而忽视技术协议,对标的物的规格、品位、版式、型号、技术参数、性能等技术要求条款表述不清,甚至不作约定,购进物资一旦出现质量问题或不符合技术要求,没有约定清晰的技术标准向对方质询和交涉,有些情况下会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

4.企业经济业务合同签订与合同履行不是同一主体,导致合同签订与履行过程脱节。一些企业合同管理混乱,职责不清,进而出现个别业务合同由公司领导出面与对方业务人员签订,而付款、验收、监督质量和期限等履行事项没有明确或没有通知有关职能部门负责办理,导致合同签订与履行过程脱节的问题,造成供需双方在履行和结算方面都十分困难,有时可能引讼纠纷。

5.企业经济业务合同履行管理不规范,在合同履行中对涉法维权的事项工作不到位,一定程度上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主要表现为:一是应变更的合同没有及时变更。在履约过程中合同变更是正常业务,目的是通过对原合同的修改(合同内容变更或合同主体的变更),保障合同更好履行和一定目的的实现。但不少负责履约的管理人员缺乏这种及时变更的意识,结果导致了经济损失。二是应鉴证确认的没有办理鉴证确认手续。履约过程中的鉴证是一种正常法律行为。但有些公司的管理人员对此并不重视,当发生纠纷时,也因无法举证而败诉。三是应当追究的却过了诉讼时效。超过了诉讼时效就等于放弃了债权主张,等于权利人放弃了胜诉权。

二、在煤炭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提升合同管理效力的对策

要克服上述问题,充分发挥经济业务合同的法律监控功能,全力提升合同管理在煤炭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管理效力,需要采取以下四方面对策:

1.加强企业各级领导及合同管理人员的合同管理业务培训,强化合同管理的法律意识,全面提升合同管理人员业务素质。针对出现的合同法律意识淡薄,合同管理业务素质较差的问题,需要筹划和制定一套系统的合同管理业务培训方案,通过组织自学、专家专题授课、以会代训、院校培训等多种形式,对企业各级领导及合同管理人员进行全面、有效地培训,进一步强化受训对象的合同法律意识,提升合同管理业务素质,避免合同签订随意化、重视主协议,忽视技术协议、合同签订与履行过程脱节等问题的发生,为全力提升合同管理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管理效力筑牢基础。

2.完善和构建功能完备的企业合同管理机制,导向企业合同管理向规范化、程序化和法律化方向不断迈进。一般企业都设有合同管理办法,但管理办法是不是系统,是否设置了法律审核等关键程序和环节,是否具有可操作性则难于评说,实施中大多欠缺程序化、规范化。从常规合同管理流程环节看,合同管理机制主要内容应包括:合同的管理体制及分级授权管理、合同主体及资信调查、合同会审与谈判、合同合法性审查、合同会签、合同审批、合同签订、合同用章、合同登记、合同备案归档、合同履行与纠纷处理、合同统计与检查、合同业务人员培训、合同管理考核与奖惩等。尤其是合同合法性审查、合同用章及合同管理考核与奖惩等三大管理环节的规范运作,对于发挥合同管理效力是至关重要的。比如,合同不经过合法性审查程序,领导就不予审批,执章人员则不予出章,合同自然不能签订。这样,通过机制程序控制,迫使合同主办业务部门主动与法律事务部门沟通,履行合法性审查程序,确保合同的签订与履行在法律监控之内,尤其可以避免“先进货,后补协议”问题的发生,使之逐步走向规范化、程序化和法律化。

3.法律事务部门参与企业重大合同事项全程管理。企业重大合同,是指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和经济效益影响重大的合同,包括:中外合资合作合同、企业并购及重组合同、联营合同、独家协议、重大技术改造或技术引进合同、涉及担保的合同、房地产开发与交易合同等。正因为重大合同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和经济效益影响重大,故对这类合同从合同的项目论证、对方当事人资信调查、合同谈判、文本起草与修改、签约、履行或变更解除、纠纷处理的全过程,都要安排法律事务部门参与管理和控制,预防合同纠纷的发生,有效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篇(2)

在企业运营过程中,企业合同的有效管理是企业在市场经济中运营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注重企业合同管理的具体化和精细化是避免合同管理问题的有效途径。而在现实企业的合同管理过程中,企业合同管理体制的缺失使得在合同管理过程中,合同管理机制中的具体事务无法得到有效落实,进而导致企业在市场交易中无法采取针对性的运营措施,进而影响到企业的运营效益。现阶段我国企业中合同管理制度的缺失还表现在企业无法以合同为依据对其运营发展进行宏观调控。由于当下我国企业的合同管理者综合素质水平较低,无法准确把握合同管理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导致了企业在交易时无法对合同的关键环节进行识别与处理,进而使得企业在签订合同时,容易顾此失彼,影响到企业在市场交易中的收益。此外,我国企业合同管理体制的确实还表现在合同责任制中,由于合同管理制度没有落实合同管理者责任制度,导致合同管理者在工作中无法做到全身心的投入,使其不愿在合同管理过程中对管理方式进行优化探究,这便使得合同管理制度中的漏洞得以进一步扩大,导致企业在市场运营过程中面临合同管理缺失带来的交易风险。

二、国企合同管理制度优化措施

(一)建立和完善国企合同管理的各项制度

建立和完善国企合同管理的各项制度,首先要完善企业合同管理岗位责任制度,该制度是国企合同管理中的一项基本内容。建立企业合同管理岗位责任制度的主要目的在于对于合同管理的主要机构和机构内的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明确其责任,建立完整清晰的权责利关系,监督合同管理人员认真完成工作范围内的管理工作,并且可以建立员工年度考核相关的评定指标。再者要建立合同管理人员的资格认证制度,对企业合同管理人员要定期进行专业培训,必须要保证每位合同管理人员都要有企业法律顾问证书或者是管理资格认证,通过严格的资格管理制度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

(二)强化企业合同管理法律知识的宣传力度

强化企业合同管理法律知识的宣传力度,能够不断提高企业管理者与员工的合同意识以及法制观念。在企业合同的制定以及实际落实过程中,不仅要保证企业的管理层与营销人员能够参与,还要保证企业全体员工能够了解相关内容,企业要经常组织企业员工进行合同法的相关知识学习,从上到下整体提高企业内部员工的合同管理法治意识,只有员工的合同法律观念提高了,才能保证在日常生产过程的经营活动能够按照合同内容完全落实,提高合同的法律效益和管理作用。

(三)设立专门合同执行机构

签订合同是企业建立民事关系的主要途径,合同本身是一种具有法律效益的文件,签订合同的行为本身就是一种民事法律行为,从这个角度讲合同管理已经超出了企业自身的管理权限,合同管理中要涉及大量的法律问题,因此企业要建立专门的管理队伍从法律的角度来保证合同管理在合法的范围内,专业的合同执行和管理队伍能够有效降低合同的运行风险,更好的实现对企业合法权益的保护。

(四)企业领导要提高重视

企业管理层要将合同管理纳入企业日常经营管理工作中的决策日程。随着我国科学发展观的逐步落实,国企也在逐渐向着科学化管理方向进行发展,做好企业经营管理受很多方面的影响,其中合同管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一项,企业管理人员要将企业管理纳入领导决策的范围内,及时的总结管理过程中的经验,不断调整企业合同管理的措施和内容,不断优化企业合同管理措施,进一步推动国企合同管理向着规范化和现代化以及科学化方向发展,更好的为企业经济利益创收保驾护航。

三、结语

篇(3)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企业的法律意识也在不断的增强,在企业经济往来中,签订合同已经发展成为一种必须也成为了必需。企业要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维护自身信誉形象,搞好企业合同管理已经成为一种必然。当然在当今社会,企业合同管理还尚未成熟,还需要不断的发展进步。

二、企业合同管理风险概述

1、企业合同

企业合同是指,一个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在与其他单位或者个人等经济平等主体进行经济活动时所签订的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的协议。企业合同的签订有利于明确当事人双方的权利义务,更有利于企业经济活动的有序健康发展。

2、企业合同管理概念及认识误区及风险

企业合同管理贯穿于在企业经营管理的整个过程中,是指企业为了更好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规范管理合同签订,合同审查,合同履行等所涉及的各项事务的管理行为。企业合同管理是通过管理企业合同来充分发挥法律制度以及法律规范在企业管理运营中重要作用的管理活动。企业合同管理包含合同签订前的洽谈,合同的起草、签订、生效以及合同的失效、解除或者无效。在当前的社会中,企业合同管理并没有得到每一个企业的重视,也没有统一的规范和制度。并且还有一些人对于企业合同管理存有一定的认识误区:

1)、有一些企业经营者认识不到合同签订的重要意义,认为签订不签订合同不重要,认为如果这个人诚信不签订合同他也会诚信,这个人如果不诚信,那么即使签订了合同也解决不了问题;

2)、有一些企业经营者管理者认识不到企业合同管理的价值以及企业合同管理的内容,认为企业合同管理就是修改合同。其实企业合同管理是一个完整的合同管理体系,应当包含合同签订前的准备,合同的签订,合同的履行管理,合同的效力管理,合同的责任追击以及合同的归档管理等等,并不只是修改合同那么简单;

3)、有一些企业经营者甚至认为企业合同管理增加了企业运营的成本,是没有必要的费钱行为;

4)、也有一些企业经营者盲目的相信企业法律顾问,认为企业法律顾问是万能的。这样的认识也是很有风险的。企业的经营者在企业合同管理上的认识误区也导致了企业合同管理存有很大的风险,虽然这不是企业合同管理风险的全部因素,但也是很重要的因素之一。如果没有良好的企业合同管理环境,没有制定良好的企业合同管理规范,有时候不但不能提高企业管理效力,反而会降低企业经营管理的效力,增大企业合同管理的风险。多重因素可能造成的企业合同管理风险归纳如下:

1、未签订合同、未经授权签订合同、合同双方主体资格错误,合同内容存在欺诈或者存有重点的遗漏,从而导致企业合法权益无法主张;

2、合同不履行或者不全面履行

3、纠纷处理约定不明或者不尊约定,采取不当的纠纷处理方式,从而严重有损企业形象。

三、企业合同管理风险防范

1、树立企业合同管理意识

要想有效的防范企业合同管理风险,最重要的是对企业合同管理足够重视,企业的经营者必须树立企业合同管理的意识,争取在企业中建立起良好运行的企业合同管理部门,不是只迷信法律顾问,也不是认为法律合同无用,而是建立起每一个员工的法律意识,合同意识,在企业运营中足够的重视合同,并且尊重法律顾问的意见却不盲从法律顾问的意见。

2、企业合同管理风险防范

企业合同管理防范要注意合同的整体情况,比如合同签订前的准备,合同签订中的事项,合同的主要条款,这些要求我们应注意:

1)合同签订前,要充分了解合作对象的整体情况,采取查询企业的工商登记信息,了解企业注册地、组织机构代码、企业营业执照信息等。了解是否具有合同签订主体资格,了解合作对象的商业信誉,以及履行约定能力。防止纠纷发生。

2)合同起草时要认真审查合同的主要条款,确定合同履行的时间、地点、有效性。约定好纠纷处理管辖,纠纷处理规则等以便更好的减少纠纷,进行权利救济。

3)合同签订时要注意公章,是否是合格有效合同章,注意签订合同人员身份,是否有授权或者是否法定代表人,对法定代表人请其出示身份证明。

4)保存好合同原件,合同履行的证据等,一旦发生纠纷,首先要友好协商,协商不成进行诉讼或者仲裁,要有专业的法律人员提供良好的建议。

四、结论

篇(4)

[关键词] 施工企业;合同管理;经营风险;问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 F320 [文献标识码] B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之间会因为大量的经济业务往来而签订各种类型、用途各异的经济合同。合同是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双方建立经济业务往来的主要表现形式,同样也是企业生产管理的重点内容,企业生产经营工作的成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合同管理。加强合同管理,防范经营风险首先要了解现在企业合同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在此基础上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防范风险,开展综合性的合同管理工作。

现阶段,我国的建筑行业已经初具规模,施工企业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但是其面临的市场竞争也随之增加。就施工企业而言,施工合同在其中发挥着桥梁与纽带的作用,连接着企业的生产活动以及经济效益。市场环境下的施工企业面临来自国内、国际市场的双重压力,必须要加强对施工合同的管理与控制,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实现企业自身的经济收益最大化。但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前提下,我国的大多数施工企业对于合同管理缺乏必要的了解,合同管理的实质性内容被忽略。

一、施工企业合同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一)施工企业对合同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

受我国特殊经济体制历史的影响,我国大多数施工企业是从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经过一系列的兼并、重组才转变为现代公司制企业的,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较大,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展现出了其固有的弊端。施工企业的内部管理模式、管理理念以及企业文化大都停留在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不能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

(二)施工企业缺乏有效的合同管理机制

现代企业对经济合同的管理主要是由合同管理体系实现的,在施工企业的合同管理中也必须要有相应的管理机制。现阶段,我国大多数施工企业缺乏有效的内部管理,没有一套完整的合同管理机制,不能合理有效的开展对施工合同的控制管理工作。虽然有一部分施工企业内部制订了一些合同管理制度,但是其责任没有明确的界定再加上程序规定的不明确,使得在其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大多流于形式。

(三)对施工合同的后续监督管理工作不到位

对于施工合同的监督管理不能仅仅停留在合同的制定时期,对于其合同的后期管理也要相应的加强。大多数企业将关注的重点放在了合同的前期制定过程,对于施工合同的履行以及相关过程的法律程序关注较少。大部分施工企业对于合同违约发生的纠纷问题没有有效的预防和防治措施,导致施工合同违约率不断上升,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二、加强施工企业合同管理的重要意义

加强施工企业的合同管理是确保施工合同顺利实行的重要保证,能够帮助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特别是在当前特殊的经济形势下,我国企业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压力,企业必须要加强自身管理,提高自己的国际竞争力,才有可能获取更多的经济利润。

(一)帮助企业建立完善的内部管理体制

合同管理是现代企业内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合同的管理在很大程度上也完善了企业内部的管理运营体制。企业内部管理水平以及管理能力是衡量企业综合能力的重要指标,也是一个企业得以长久发展的基础。加强合同管理,能够保证企业内部员工操作与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培养员工以及企业领导的管理意识。

(二)防范施工企业的经营风险

施工合同是施工企业与开发者之间的契约证明,是施工单位进行施工操作的主要依据,也是获取经济利益的保障,同时也是施工企业与开发者之间产生矛盾的焦点。在施工合同的订立、履行以及后续监管工作中,存在着众多的企业经营风险,这也是加强施工合同管理的原因之一。

(三)实现施工企业经济收益最大化

经济利益是所有企业一切经济活动的最终目的,对于施工企业来说,降低生产成本,完成高质量的施工建筑是其最主要的目的。加强对施工合同的管理,能够帮助企业做出科学正确的判断,制定合理的合同条款,最大程度的降低企业的生产、运营成本。对于施工合同的管理,能够帮助企业在施工后期质保金以及合同款项的结算与回收,缩短资金回笼的周期,减少资金占压。

三、施工企业加强合同管理,防范经营风险的策略分析

(一)加强对施工合同管理以及风险防范的重视

施工企业内部施工合同管理体系要建立在对合同管理高度重视的基础之上,也就是说,施工企业内部管理者要加强对合同管理的重视程度,真正将合同管理工作落到实处。施工企业的相关负责人还要熟练掌握、灵活运用与合同相关的法律知识,在企业内部形成科学的管理理念,将合同管理放在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位置。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以及合同管理能力直接影响着合同的执行,施工建筑也会因此受到影响。因此,施工企业管理人员要树立全局意识和风险意识,在合同制定、审核以及签订、履行的各个环节,都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制度规范和相应的经营风险防范措施。企业内部工作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也要进一步加强,提高其专业技能以及法律素养,并且将其运用到企业的生产经营之中。

(二)建立健全施工企业内部施工合同管理体系

施工企业合同管理体系的制定必须要以企业的实际情况为依据,与市场的实际需求为导向,将其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的基础性工作。施工合同管理体系的核心是对合同的审批管理,这就要求企业要有专业的法律人员进行详细的审查。在合同订立之后,完善的施工合同管理体系,需要施工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明确分工、相互配合,规范企业的组织管理与实际运行操作。合同管理体系确保合同管理工作能够覆盖企业经济活动的各个环节,对于经济业务往来较频繁的施工企业,要建立专门的合同管理部门,统一对企业的合同事项进行日常管理。完善的合同管理体系还要对合同进行后续管理,对合同在实际过程中的履行状况进行实时监督,对不合理的现行与环节进行及时的调整,保证施工合同的正常运行。对于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企业合同管理部门要及时作出反应,运用法律武器解决相关的经济纠纷,保障自己的权益。

(三)提高企业的风险意识,改变原有的风险管理方法

市场经济模式下,企业运行的各个环节都充满着风险,要想获取经济收益就必须要正确的认识与把握风险。企业风险管理建立在对市场环境以及企业自身状况分析研究的基础之上,具有识别以及评估风险能力,能够为风险提供一定规避措施的管理活动。这就需要企业从日常的经营管理中,收集、整理相关资料,为公司决策者提供科学有力的决策依据。传统的企业对于风险意识存在误区,缺乏对其正确的认识,风险管理方法落后,不能准确地预测以及规避风险。加强合同管理、防范经营风险是要对合同签订、履行以及后续工作各个环节进行监督控制的过程,并且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最大程度上消除风险带来的经济损失。

(四)按照施工进度结算合同款,加强后续质保金的回收

合同管理的相关部门在施工建筑后期,要积极协助企业回笼资金、清算款项,完成对后续质保金的回收,以保证施工企业的经济利益。对于出现违约的现象,要及时与施工对象进行沟通,积极督促对方履行合同规定的义务,及时采取措施加以防范,直到采取仲裁或者诉讼的方式解决双方纠纷。建筑施工周期一般较长,施工合同的管理需要延伸几个月的时间,对于施工单位资金的回收是一个较大的考验。到施工后期往往对于合同的监督管理就会放松,但是对于后续质保金的回收,施工企业一定要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合同款的回收方式、时间要在合同中明确规定,最佳的做法是按照施工进度结算合同款,这样可以最大程度的满足双方的需求。施工企业要加强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但不是由于自身失误造成的损失的预防和管理,建立风险预警机制以及索赔机制。

总体来说,合同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主要组成部分,建立健全企业合同管理体系也是市场经济的需要。施工合同与一般的合同相比,其管理周期通常要长于建设周期,因此对于施工合同的管理时间跨度较大,资金的结算以及质保金的回收容易出现问题,这也增加了对施工合同管理的难度。加强施工企业的合同管理是防范经营风险的有效措施,对于施工企业的经济发展以及市场竞争力的提升都有重要的意义。科学、规范化的合同管理能够提高企业的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使得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位置。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的大多数企业虽然已经认识到加强合同管理的重要性,但是就其管理效果以及管理水平来看,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与完善。

[参 考 文 献]

[1]许玉芳,谭贵华,范文博.施工企业加强项目合同管理控制经营风险[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28)

[2]国英.企业经济合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企业经济,2008(2)

篇(5)

无论是大型国有企业还是中小民营企业,都必须牢固的坚持“合同管理与信用建设并行”的方针,借此提振企业内部管理与控制的“士气”,保障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稳步推进。例如,企业在加强合同管理的过程中必须实施“全过程监控”,开展分权管理,着力提升合同的有效性,强化企业的信用和诚信。从资格审查到招投标任务的开展,到合同协议的拟定,再到合同的评审、签字盖章,最后到合同的生效……这整个的过程都是企业合同管理的内容,也是企业信用的直接体现。无疑,坚持合同管理,注重细节的监督与控制,一方面是企业内控的基本需要,另一方面也是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的根本需求。在市场化融合程度越来越深的今天,企业的发展必须坚持“诚信与信用”并立的方针,而合同管理就是其中的重要手段。无论是健全合同管理机构,还是完善合同管理制度,其最终目的都是不断强化企业的信用与品牌美誉度,最终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二、加强合同管理的组织机构与制度建设,丰富企业信用建设内涵

前面已经提到,企业的信用建设的重要路径就是合同管理,二者都是企业内部管理与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的工作中,企业的信用建设与合同管理是密不可分的,后者为前者提供了强大的支撑。在合同管理方面,企业首先要坚持组织机构、相关部门的建设,构建完整、有效的组织体系,打造一支高素质的管理队伍;其次,企业要建立健全合同管理规章制度,形成周密的制度化机制,为日常合同管理及应急工作提供基础保证。在合同管理组织机构建设与制度建设的基础上,企业的信用建设才能不断取得进步。

例如,众所周知,组织机构的建设是创建“重合同守信用”企业的组织保证。在此基础上,企业必须进一步强化了对信用、合同工作的组织管理,要创建以企业领导为核心的多层次的合同管理组织体系,由企业核心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分工负责,形成层次分明的组织管理体系。另外,要根据企业经营的实际情况,组建一支兼职合同管理员队伍,并对其开展专业的培训,形成企业合同管理由管理机构具体负责和管理人员经办负责的有效运行机制。只有这样,企业的合同信用管理机构才能不断健全,合同管理人员才能逐步到位,企业的整个信用合同管理架构也可以基本确立,从而为企业信用建设提供强大的基础保障。

三、坚持“流程化”与“标准化”合同管理,夯实企业信用基础

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的每一份合同,都是企业信用记录的展示,都会成为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规范与参照。也就是说,企业的合同管理其实就是企业信用建设的外延,合同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信用体系建设的成败。首先,企业要开展“流程化”合同管理,即将合同的执行、落实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切实提升合同管理的效能与效率,彰显企业的执行能力,为信用积累提供依据;其次,合同管理要坚持“标准化”原则,即合同的管理、操作应该严格依照标准化规章完成,这样才能体现合同管理的科学化水平。

例如,企业要在严格执行合同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坚持信用建设,将合同的执行与财务部门的工作对接起来,形成上下联动的管理机制,切实保障合同管理的有效、有序。此外,要努力做好合同监管工作,要突出重点,加强监管,摒弃过去那种对合同的订立、履行和纠纷处理的全面监管模式。企业要把有限的监管力量集中到对合同的重点监管和查处上来,形成以合同监管、管理带动企业信用建设的有效机制,不断改善企业的信用状况。总之,企业将“流程化”、“标准化”的合同管理纳入到信用体系建设的进程中,既是企业内部控制的需要,也是企业培育核心竞争力的需要。

四、总结

篇(6)

关键词:施工企业;合同管理

当前,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效益和合同以及合同管理有着密切的联系。合同管理是指以《合同法》为依据,做到机构、人员、制度三落实,对以自身为当事人的合同,依法进行订立、变更、解除、转让、履行、终止等一系列管理行为的总称。而施工企业的合同管理是指施工企业对以自身为当事人的合同依法进行订立、履行、变更、解除、转让、终止以及审查、监督、控制等一系列行为的总称。其中订立、履行、变更、解除、转让、终止是施工企业合同管理的内容;审查、监督、控制是施工企业合同管理的手段。目前我国很多施工企业在合同财务管理工作方面还存在不少缺陷,这些问题都需要施工企业在项目实践财务管理中慢慢加以克服和完善。

一、合同管理工作在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的作用和地位

目前,对于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来说,建设施工企业的合同规范管理已成为我国施工企业继续深入发展和科学规范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保证和提高我国建设施工项目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法律保障和重要工具之一。另一方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来说,施工企业合同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于:实现建筑施工类企业对社会主义市场发展的承诺,体现着施工企业的诚信,同时也可提升施工企业的品牌和企业形象,最终促使施工企业更牢固地立足于市场,实现良性可持续发展;良好的合同管理效益有助于监控施工企业的财务风险;还有利于施工企业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 一方面,对施工企业来说,合同管理的重要性在于企业的生产经营与市场接轨,满足市场的需要,提高企业适应市场和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试想如果一个施工企业不重视合同管理工作,其企业财务管理效益不会高,企业经营效益必然也不会高。因为其他市场主体会通过分析企业的财务合同管理,进而对该施工企业的承包素质和资质进行判断。所以,做好合同管理工作对于一个施工类企业来说尤其重要,良好的合同管理工作不仅可以提高施工企业本身的市场竞争力和企业品牌价值,同时也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成本,获得最大限度的经营收益。

另一方面,从必要性角度来说,合同管理是为施工企业更全面地、有秩序地完成合同规定的责任与义务,行使合同赋予的合法权利而进行的一系列管理活动。如果由于施工企业合同管理方面的问题,例如:财务人员的合同管理意识不强;合同管理方面的复合型人才偏少,人才素质不高;忽略合同管理的财务监督和落实,致使合同签订与合同履行脱离;合同转包、分包现象比较普遍,财务跟踪不到位,等原因造成施工企业经济利益受损,甚至影响施工企业的市场信誉。这是及其不合算的,要知道市场经济中诚信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对企业来说,失去信用就是失去发展的活力,会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逐步丧失原有的市场份额而陷入经营困境,步履艰难,因此施工企业必须要在财务上加强合同方面的管理。由上面重要性和必要性的分析,可以了解到合同管理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施工企业项目财务工作的展开都应该而且必须围绕着合同管理程序而开展。

二、当前施工企业的合同管理现状

1.项目财务负责人缺乏合同管理意识,对合同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当前,大多数施工企业的项目财务负责人对于施工项目的合同管理还缺乏足够的认识,很多企业对于由招投、投标产生的企业之间合同与合同管理的关系认识不到位,对合同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有发现很多财务人员缺乏专业的合同管理培训,很多负责人在合同拿到手之后,对于合同的项目财务条款只是表面上的认识,没有办法将付款条件和施工企业的整体投融资计划联系起来,经常在付款条件上出现合同纠纷等合同管理问题。也有发现很多工程承包施工企业在承包合同的贯彻和执行方面也做得不够到位,一方面,施工企业只是简单地把施工合同交给项目经理人和财务部门,没有对合同做深入地解释和交代,这往往会造成项目在执行过程中经常和施工合同相脱节,其结果可能影响项目的工期和工程款不能够按照合同管理的要求来贯彻。另一方面,也发现施工企业内部财务一般没有设立专门的合同管理科,很多时候项目工程的预结算、工程的执行进度都没有能够严格按照施工合同的要求来处置。

2.施工企业财务部门具有合同管理方面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偏少,人才素质不高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增长,建筑施工行业所占的经济比重越来越受到重视,因而,建筑市场的竞争也日益白热化和规范化,合同管理效益的好坏直接和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和企业利润联系在一块的,所以企业应该重视财务部门具有合同管理方面知识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然而,由于我国改革开放的时间不长,合同管理方面工作受重视的时间也不长,进而使得大多数施工企业财务缺乏专业的复合型合同管理人才。此外,有发现目前很多施工企业的合同管理财务人员基本上都是由财务部的一般工作人员担任,对合同管理认识不足,业务水平较低,大部分的合同管理人员经常只是做些合同归档、合同保存的机械性工作。

3.合同转包、分包现象比较普遍,财务监督跟踪不到位

由于市场竞争的不断升级,很多施工企业在签订完合同后,经常会将合同转包或者分包给各个不同的施工单位去完成,这时候经常会遇到合同的变更以及合同财务监督执行不到位等问题。有时候个别施工承包企业为了获得承包项目的资格,经常以非常低的价格中标,然后将中标后的工程分包给很多不具有施工资质的单位,结果经常造成合同签订后的执行不到位问题,甚至会由于施工队伍的工程质量等问题影响了总合同和分包合同的违约现象。例如,有些施工承包单位不按照施工期依法组织施工,不按照合同规定施工,造成延期工程、劣质工程等问题,进而合同没有按照约定执行,造成了严重的合同违约现象。这使得很多项目在转包或者分包后,财务跟踪和监督工作变得复杂和监督跟踪错位。

4.合同的财务监控和资金管理等工作做得不到位

调查显示,目前很多的施工企业虽然合同在财务管理程序上处理也比较规范,然而其跟项目相关的合同财务监控和资金管理工作做得不够到位,通常情况下,合同规定的付款金额都是比较大的,企业在没有提前规划预算的前提下,经常会陷入财务管理断裂,资金支付不及时、不到位等问题。此外,很多施工企业在合同执行完后,项目的财务负责人并没有及时对合同进行跟踪和评估,例如有的财务负责人员只是习惯于自己保管经济合同,在合同执行完毕后没有归档,这种没有严格按照合同管理程序操作的行为,如果一旦财务负责人发生变动,就会给合同的财务管理造成一种不必要的麻烦。

三、关于施工企业如何做好合同管理工作的几点建议

1.建立规范化、标准化的施工企业合同财务管理标准

施工企业如果要做好施工项目的财务管理标准化,一个重要的工作内容就是企业要争取建立起规范化、标准化的施工企业合同财务管理体系。企业必须严格遵照《合同法》和《企业会计制度》的要求,同时具体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规范化和可操作性的合同管理条例。将合同财务管理和项目施工执行落实充分结合起来,将合同事项分解到对应的项目任务中,责任落实到财务负责人。使得合同的财务监督和跟踪评价工作都能够及时正确地和项目决策结合起来。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施工企业应该在财务部下建立专职的合同管理机构,使企业的合同财务管理工作专职化、规范化。在合同总体财务分析和详细分析把握上,企业应将总体目标分解到合同实施的具体问题和具体工程活动上,并在必要的时候实时地聘请专业的法律顾问对重大项目合同的执行状况做一个必要的财务条款评估。

2.广泛培养施工企业财务内部复合型的合同管理人才,大力提高合同管理人才的素质

由前面的分析,我们知道施工企业如果要建立规范化、标准化的合同管理财务体系,在财务部门内部设立专业的合同管理机构是必须的。而每个合同管理机构必须配备足够的懂得合同管理的财务人员,所以当前对于我国的很多施工企业来说应该广泛地培养施工企业财务内部复合型合同管理方面的人才。争取每个企业财务部都要设置和配置一名懂合同的财务负责人、三个专职的合同管理员,而且对于项目金额比较大、周期比较长的企业来说,应该给每个项目配置一名懂合同管理的财务人员以及时跟踪和反馈项目合同执行进度。此外,对于做得好的合同管理财务人员企业应该给予适当的奖励,对于做得不好的要积极给予提醒和考核,必要时给予适当处罚。

3.明确合同管理的几个阶段,确定合同管理工作的重点

施工企业的合同管理工作是一个程序性和阶段性相结合的工作,一般而言,可以将施工企业的合同管理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即合同的成立阶段和合同的执行阶段。合同的成立阶段是整个合同管理工作的重点,它直接规范着合同执行双方的权力和义务,决定着未来合同履行的前景和目标;合同的执行阶段也是合同管理的重要内容,它的执行效益和企业项目施工的整个过程紧密相关,同时良好的合同管理质量又能够起到良好的监控作用。此外,企业也应该重视合同管理工作的几个重点,施工企业的合同种类通常都很多,涉及到的面也会比较广,所以在合同的管理上,企业最好能够分类整理,尤其是对于项目标的比较大的合同,企业应该给予足够的关注和重视。总而言之,施工企业只有在明确了合同管理的几个阶段以后,同时又能够确定合同管理工作重点的条件下,施工企业的合同管理工作才能够有一个坚实的基础。

4.合理运用财务融资方式,降低施工企业资金使用的成本

建筑施工行业是一项资金密集型的重要性产业,项目合同的执行过程同时也伴随着资金链的流动过程,两者紧密结合。所以,施工企业应合理运用财务融资方式,合理筹集资金,在合理的条件下尽可能地拓宽融资渠道,募集更多的资金。在项目合同执行中,企业应该严格按照合同中规定的拨款计划拨付资金,在规定的时间内按规定的金额向规定的收款人拨付款项。尽力压缩现金库存与现金的使用量,除了零星支付和只能用现金办理的事项外,应一律通过转账和使用支票进行结算。总之,施工企业应该在保证财务资金使用效率的基础上,尽可能地严格按照合同付款规定,扩大和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降低施工企业资金使用的成本。

综上所述,对于现代的施工企业而言,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与合同管理工作有着很重要的关联性,企业合同管理效益的高低集中地反映了施工企业本身的财务管理水平。现代化的企业合同管理需要一种更加高效更加便捷的财务处理方式。所以,面对施工企业在合同管理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施工企业管理者应该加以重视,积极采取必要的措施,从根本上改善现代施工企业的合同管理效益。

参考文献

[1]黄欣.施工企业合同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J].水利水电施工,2007(2).

[2]田蕾.浅谈建筑施工企业合同管理问题[J].科学之友,2008(11).

[3]]夏清龙、车贵章.关于建筑施工企业合同管理问题的思考[J].林区教学,2009(3).

篇(7)

关键词:施工企业 合同管理 现状

1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 建筑市场逐步走向规范与完善。2004年11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WTO满3周年了,这意味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的3年保护过渡期结束,2004年12月11日起建筑市场全面对外开放,中资、外资企业都将享受“国民待遇”。全球经济一体化是世界经济发展不可逆转的趋势,逐步对我国国民经济主要支柱的建筑业产生了重大影响,给国内建筑施工企业带来了较大的冲击, 另外,市场经济的一个主要特征就是它的法律强制性,因此在建筑领域逐渐出台了《合同法》、《招投标法》、《建筑法》等以合同为主要内容的法律。合同是联系各合同主体的纽带,任何一方违反合同,必然要受法律的制裁,从建筑市场总体情况来看,目前建筑市场竞争激烈,建筑企业利润减少,合同的风险加大。只有重视合同,重视合同管理,才能有效的降低工程风险,增加企业利润。

2 施工企业合同管理的现状

我国加入WTO后,施工企业与国际交往逐渐频繁,到国外承包的工程及在国内承包的国际投资项目也越来越多。严格的合同管理是这些国际工程的惯例,一般都严格使用FIDIC合同条件。

就目前国内施工企业合同管理的现状而言,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缺乏完全法制化的社会环境。建筑和合同法律体系不够完善,部分法律条文不够严谨,有空子可钻。另外,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仍然存在。

(2)缺乏规范化的市场环境。业主利用买方市场的优势地位,提出苛刻的合同条件,施工单位为了生存不得不接受。业主在履行合同过程中随意性太强,存在不按合同、不按规则和惯例办事的现象。

(3)施工企业的合同法律意识和合同管理水平跟不上形势的发展。一般来说,施工企业管理层对投标、签约工作还比较重视,但合同履行过程中的监督、检查、统计、考核、奖惩还缺乏有效的措施和方法。

(4)合同管理人才缺乏,对合同管理人才培养不够重视。我国的合同管理起步较晚,合同管理人才缺乏。另外,由于外部环境不规范的因素太多,企业内部还没有形成重合同的意识和重视合同管理人才培养的环境。

在建筑市场上,不慎签订的一个合同就有可能给企业造成重大损失甚至面临破产的窘境,因此,施工企业必须加强合同管理,以提高企业的生存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3 加强合同管理的几点建议

3.1 树立合同观念,加强合同意识

企业要对管理人员加强法制教育,特别是企业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合同管理人员,不但要学习《建筑法》,更要学习《招标投标法》、《合同法》,使他们在工程项目管理中处处以合同为依据,以合同管理为中心,只有这样,才能按合同办事,才能拿起法律的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在国际工程中,合同管理更是项目管理的核心,尤其对承包商来讲,可以说其合同管理直接关系到项目实施是否顺利,自身的利益能否得到保护。

3.2 设立合同管理机构、培养合同管理人才

一个合理的合同管理机构,以及对合同管理部门的权责及与其它职能部门之间的界面的合理界定,是合同管理成功与否的关键;合同管理人才,需要素质高、学习能力强、知识面广、责任心强,需进行在职培训,组织专题学习和讨论,学习的内容有《合同法》、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最高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等;建立有效交流渠道,以达到互相促进、互补不足的目的,明确合同管理人员的责权利,建立完善岗位竞争机制和奖惩机制,以机制促进人,

3.3 建立和完善企业的合同管理体系及合同管理制度

施工企业就合同管理全过程的每个环节建立和健全具体的可操作制度没,这些环节应包括:介绍信的开具、信息的跟踪、合同的草拟、洽谈、评审、用印、交底、责任分解、履约跟踪、变更、索赔、违约、解除、终止等。使合同管理有章可循,规范合同签订程序,减少失误。

3.4 建立合同管理信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