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纺织贸易论文

纺织贸易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2-03-19 12:20:37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纺织贸易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纺织贸易论文

篇(1)

中美纺织贸易摩擦频繁发生,美国对中国纺织品设限,贸易战是一把双刃剑,伤到他人的同时也会伤到自己,这对中国和美国都会产生正面和负面的影响。

(一)对美国而言

1.对美国的负面影响。

美国对中国纺织品设限,贸易战是一把双刃剑,美国极有可能会遭到中国的贸易报复。中国的纺织品成品半成品不能出口到美国,美国国内的零售商和原材料生产商也不能正常生产,使其利润降低。纺织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美国的劳动力价格相对较高,中国的劳动力价格较低,中国的纺织品价格较低,低价的中国纺织品在美国的销售受到限制,这样美国国内纺织品价格上升,美国消费者不得不承担高昂的纺织品价格,对纺织品的需求降低,不利于美国纺织企业发展。

2.对美国的正面影响。

美国对中国纺织品设限,中国向美国出口纺织品困难加大,大量的中国纺织品无法在美国正常销售,中国纺织品在市场上的数量大大减少,纺织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中国的纺织品价格较低,在美国市场具有一定竞争力,中国纺织品数量的减少使得美国本土的纺织品生产商少了一个竞争对手,美国纺织品生产企业的销售量便会提高,利润提高,从事该行业的人员收入提高,生活水平也会得到改善。

(二)对中国而言

1.对中国的负面影响。

配额取消后,美国对中国纺织品需求增加,中国的纺织品产量上升,由于纺织行业进入门槛较低,大量生产资料涌向纺织部门,但中美纺织贸易摩擦,美国对中国纺织品设限,大量的中国纺织品无法在美国正常销售,中国纺织品商人的利润和收入降低。纺织品生产受到严重影响,由于纺织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因此会导致中国的就业率降低。

2.对中国的正面影响。

中美纺织贸易摩擦对中国也有正面影响。它使得我国纺织品生产企业开始思考,意识到自身的不足,并积极采取措施加以改正,积极设立科研部门,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走品牌战略,注意保护环境,提高企业的自身素质,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使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强竞争力。

二、中美纺织贸易摩擦产生的原因

前文已经阐述了中美纺织贸易摩擦的影响,那么何为中美纺织贸易摩擦产生的原因。中美纺织贸易摩擦的产生,中美双方都有责任,不能把责任都推到美国身上,中国也应该从自身寻找原因。

(一)从美国方面考虑

1.美国自身贸易保护主义政策抬头。

中国是世界纺织品出口大国,自纺织品配额制度取消后,大量我国纺织品出口到美国,纺织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我国劳动力相对美国价格较低,我国充分利用劳动力优势使纺织品成本降低,价格在美国市场上有很强的竞争力。美国市场是高度自由竞争的市场,中国纺织品进入美国市场后,将导致美国国内纺织品价格的下降,纺织品部门的资本收益率会趋于下降,纺织品部门的产出将会受到影响。中国的纺织品对美国形成巨大压力,美国国内纺织产业竞争力下降,美国便会在公平贸易的政策下加强贸易保护。

2.美国国内政治因素影响导致中美纺织贸易摩擦。

中国纺织品占领美国市场,严重影响美国纺织产业,纺织产业工人收入降低,纺织业作为美国传统支柱产业,从事纺织业的美国劳动者人数众多,工会便会向政府施压,迫使政府颁布纺织品贸易保护政策。政府官员为了自己的选举利益,争取更多的选票,也会制定针对中国纺织品进口的贸易政策。

3.欧美大环境对美国产生的影响使得美对华加大贸易摩擦。

在2005年1月1日纺织品配额制度取消后,中国出口到欧洲的纺织服装品数量大幅增长,这也存在一定的隐患,引发欧洲对我国展开贸易战,如欧盟重启对华聚酯纤维面料反倾销调查,对纺织服装品要求产地证明等,这些都会影响到美国对华纺织服装品的态度。

(二)从我国自身考虑

1.中美贸易长期不平衡。

表现为中美双方国际收支的统计口径和统计方法不同,美国用的是“原产地”原则。这就将中国从香港或者其他国家出口到美国的商品都算入中国,美国用的是到岸价格,与中国的算法差了运费和保险费,美国也没有包括他们优势的服务贸易。

2.国内纺织产业结构不平衡导致摩擦产生。

中国纺织产业结构不平衡,企业多以小型为主而且分散,缺少市场竞争力;大型企业大都缺少核心技术,跨国资源配置能力不强。中西部差距依然较大。配套原材料发展比较缓慢,普通纤维产品生产量较大,产能增长较快,而科技含量高、功能品种多样化纤维却比较短缺。纺织产品生产多集中在劳动密集的服装加工中,且竞争十分激烈;而高技术含量的纺织品生产较少。

3.中国纺织品生产企业自身存在问题。

中国纺织服装企业主要集中在“珠三角”、“长三角”以及渤海湾地区和山东。纺织服装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我国纺织生产企业利用丰富的廉价劳动力资源大量生产。纺织企业自主生产性不强,他们的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不能自主设计,生产适合销路的产品,产品出口主要是定牌、贴牌加工,缺少自己的优势品牌。有些纺织企业为了自身的利益,不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参考文献:

[1]洪涓,张家艳.中美纺织品贸易摩擦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06,4

[2]王世平,赵春燕.中美纺织品贸易摩擦探析[J].商场现代化,2005,22

篇(2)

1.1石狮纺织服装产业发展情况石狮是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首批命名的中国休闲服装名城,从80年代初就形成全国性的服装市场,是中国纺织服装最早的发源地和集散地之一;经过30多年的推动发展,成为中国三大服装板块(海派江浙集群、闽派福建集群和南派广东集群)闽派板块的中心城市;全市有纺织服装企业3600多家,市场经营户超过2000户,2012年全行业工业产值达到600亿元,占我市的工业产值达到60%,市场经营额超过500亿元,行业对城市GDP的贡献率超过65%,已形成涵盖纺织原料、纺纱织布、漂染整理、成衣加工、辅料生产、市场营销等领域的国内最完整的纺织服装产业链。2012年,石狮荣获“全国纺织产业模范集群”和“中国服装示范产业集群”称号,成为中国首批纺织产业先进集群。2013年被评为“中国休闲面料商贸名城”。当前,石狮服装城已成为国际性服装物流配送中心、产品展示中心、品牌孵化中心、商品交易中心、购物休闲中心、时尚娱乐中心及信息中心,并成为国际性的纺织服装物流配送中心,年交易超过200亿元。石狮服装企业充分利用连锁经营、特许经营、电子商务等新型营销方式开拓国内外市场,逐步形成了批发、零售、专卖、商场四位一体的产品营销体系,与19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关系,在国内外设立品牌连锁店超过30000间。

1.2石狮进出口贸易分析石狮外向型经济活跃,1988年建市以来实行“小政府、大社会”的行政管理体制,走出了特有的以民营经济、市场经济和外向型经济为主的经济发展路子。建市以来累计批准外商项目2151个,合同外资总额约44亿美元。外向型经济从“三来一补”起步,三资企业上路,逐渐发展为成片开发。纺织品服装的出口增长贡献水平也不断上升。石狮的外商投资主要集中在纺织服装以及鞋业、食品、五金电子、塑料制品、印刷包装等第二产业。从出口的产品结构分析,石狮的服装产品种类众多、门类齐全。运动装、休闲装、茄克、童装、西裤、内衣是石狮服装的主导产品。外资来源主要有香港、台湾、澳门、菲律宾、新加坡、马来西亚、韩国、匈奴、泰国等,其澳台、菲律宾所占比重最多。近年来福建省服装出口大幅增长,石狮服装起了关键作用。石狮40%以上外资企业产品直接销往国外,目前已有30多家企业在境外设立办事机构,企业年自营出口值超500万美元以上的有24家。全市驰名商标35个,外资企业占26个。野豹集团、富贵鸟等企业获商务部出口品牌产品称号,9家企业获省级出口品牌称号。福林鞋业、威兰西、木林森等三个中国名牌均为外资企业。据估算,以石狮为中心的泉州纺织服装区域所生产的休闲装、茄克装约占全国市场份额1/4强,运动装、童装、内衣出口在全国占据主导地位。

2、发展优势

2.1完整的产业集群与产业配套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和提升,石狮已经形成一条以服装加工生产为核心的完善的纺织服装产业链,涵盖原料、纺织、漂染、成衣加工生产、辅料生产、市场营销等各个领域。石狮及周边泉州、晋江等区域组成的泛石狮服装板块,拥有纺织服装及配套行业企业1万多家,年产值超过1000亿元,形成纺织服装产业品牌孵化中心、服装生产、服装物流基地和世界性的服装加工贸易中心。现有服装注册商标20000多个,其中中国驰名商标37个,中国名牌3个,中国出口名牌2个,石狮板块孕育的主流品牌有:七匹狼、爱登堡、卡宾、富贵鸟、威兰西、帝牌、彬伊如、柒牌、劲霸、九牧王、斯得雅、拼牌、皇宝、哈德利、健健、斯舒郎、野豹等,形成品牌聚集的产业集群。石狮纺织行业公共平台建设比较完善,目前有中国纺织工业(福建)检测创新中心、石狮服装城电子商务平台、石狮服装辅料检测创新中心、海峡两岸科技孵化基地、博士后工作站、院士专家工作站以及中国T恤面料研究中心、中国休闲面料开发基地等行业公共服务平台;石狮现有纺织服装学院、闽南理工学院等一批以纺织服装为办学特色的大专院校,与国内百所产业院校建立产学研合作联盟。

2.2发达的市场营销体系石狮服装市场繁荣兴旺.以石狮为中心的闽派服饰板块,是我国乃至全球重要的服装产销基地、中国纺织服装生产基地和集散地、中国五大服装跨国采购基地之一。石狮服装城年交易超过200亿元,已成为国际性服装物流配送中心、产品展示中心、品牌孵化中心、商品交易中心、购物休闲中心、时尚娱乐中心及信息中心以及国际性的纺织服装物流配送中心。石狮纺织面料市场是全国四大纺织面料市场之一,年销售额超过200亿元,长期引导中国休闲面料流行潮流,石狮还是全国重要缝制机械市场、辅料交易中心,与19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关系。石狮服装企业充分利用连锁经营、特许经营、电子商务等新型营销方式开拓国内外市场,逐步形成了批发、零售、专卖、商场四位一体的产品营销体系,在国内外设立品牌连锁店超过30000间。

2.3独特的对台交流合作优势石狮是著名的侨乡,重要的台胞祖籍地,两岸业界良性互动。全国唯一以两岸命名的纺织服装展会海峡两岸纺织服装博览会每年于4月18日-21日在石狮举行,连续举办16届以来,已成为两岸产业投资合作的重要载体。2010年开始举办的石狮国际时装周,搭建了两岸与海内外设计师的对接平台,是石狮乃至闽南纺织服装产业和时尚产业的孵化器。

2.4活跃发展的行业协会石狮行业组织发展迅速,已经成立了纺织服装商会、染整协会、缝制机械协会、设计师协会、面料协会、辅料协会、童装协会、休闲裤协会、服装城商会、电商协会等完善的行业社团组织;行业协会积极开展多层次的对外交流活动,加强与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及其专业协会和兄弟省市行业协会的交流合作,加强与国内外纺织服装板块集聚地的的交流合作,促进专业分工与协作,促进信息、技术、人才、市场等资源的共享,推动区域联盟和企业联盟。

3、存在问题

3.1对外经贸增长方式粗放纺织服装出口企业大多处于价值链的低端,管理水平、技术水平以及产品开发能力和信息获取能力较低。大部分出口生产型企业都为中小微企业,大部分出口品牌企业处于微笑曲线的底部,主要采用“OEM”贴牌加工生产方式,企业规模“散、小、弱”,附加值低,技术含量低。研发、设计、品牌、信息等高端环节相对缺乏。

3.2人才及技术瓶颈典型的家族式企业的弊端,使得石狮服装企业人才匮乏。中小微企业普遍缺乏从事国际外贸出口的高级复合型人才和丰富经验,技术创新、研发能力严重不足。导致了石狮服装企业在外贸出口道路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自有品牌的高端服装出口产品很少,大多数服装出口产品档次低,缺乏高科技含量,产品的平均利润率较低。

3.3出口成本上升、国际订单转移随着原材料价格上升,劳动力成本上升,人民币汇率波动升值,国内加工出口成本日益提高,低端加工型企业由于利润微薄难以维系,订单逐步向劳务更为便宜的越南、孟加拉、泰国、柬埔寨等东南亚地区转移。

3.4中小企业对产业信心不足大多数中小外贸企业是民营性质企业,资金不足,融资也较为困难。在融资困难与利润下降的压力下,部分外贸企业从实业退出,转而采用“内保外贷”来套利。而有些企业“小进则满”,急功近利,在主业根基尚未牢固的情况下盲目投资转行。

4、扩大石狮服装出口的对策

外经贸在石狮的经济发展仍然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国际形势瞬息万变、改革进程不断深化的风口浪尖,石狮外经贸发展依旧拥有巨大的潜力和空间,立足自身特点,增强忧患意识,把“掐脖子”环节处理好解决好,才能找到石狮外经贸发展出路。

4.1抓产业升级处于微笑曲线底端的企业,要想笑起来,必须切实提高研发能力和专利保护意识着手,研制、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塑造品牌价值。政府应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政府与行业协会应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培育产业链高端功能型企业。

4.2抓平台建设壮大会展业,发挥海博会与海西国际时装周的品牌效应。整合政府、企业与行业协会的作用,为企业与产业搭建电子商务、网络营销平台,加快电子商务平台建设与品牌推广平台建设,构建门类齐全、布局合理的现代物流网络体系,推动跨境电子商务发展,以信息化带动产业转型升级

4.3抓人才引进通过税收杠杆、信贷杠杆、供地杠杆和舆论杠杆,引导企业重金揽才。营造适合人才发展的生活环境与交流成长平台,出台有吸引力的服务人才政策。引导当地高校与国际知名学校对接合作,与企业进行产业对接。

4.4抓金融服务加快金融体制改革步伐,搭建银企对接平台。针对中小外贸企业的“短、平、快”的融资特点,出台相关的授信管理办法。拓宽可抵押权能,推动专利权、商标权等可抵押贷款,建立中小外贸企业融资体系,妥善解决企业融资难题。借助泉州金改区政策,积极引进或设立各类金融机构,完善提升担保机构功能。

篇(3)

中国期刊投稿热线,欢迎投稿,投稿信箱1630158@163.com 所有投稿论文我们会在2个工作日之内给予办理审稿,并通过电子信箱通知您具体的论文审稿及发表情况,来信咨询者当天回信,敬请查收。本站提供专业的服务和论文写作服务,省级、国家级、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摘要】特保条款对我国纺织品出口的不利影响已经呈现,贸易大国相继援引特保条款对我国出口的纺织品采取限制措施,造成出口纺织品大量积压。因此,我们有必要对这一条款进行一些研究。

【关键词】特保条款对我国纺织品出口的不利影响已经呈现 贸易大国相继援引特保条款对我国出口的纺织品采取限制措施 造成出口纺织品大量积压

【本页关键词】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双刊号CN期刊

【正文】

众所周知,中国为了达成协议以便尽快入世,在某些问题上作出了一些妥协。所谓中国接受了四大不利条款,特保条款就是其中之一,它规定在《加入议定书》第16 条的特定产品过渡性保障机制以及工作组报告242 段纺织品特保措施。目前,特保条款对我国纺织品出口的不利影响已经呈现,贸易大国相继援引特保条款对我国出口的纺织品采取限制措施,造成出口纺织品大量积压。因此,我们有必要对这一条款进行一些研究。

一、特保条款及其渊源《加入议定书》第16 条的规定称为一般特保条款,如原产于中国的产品在进口至任何WTO成员领土时,其增长的数量或所依据的条件对生产同类产品或直接竞争产品的国内生产者造成或威胁造成市场扰乱,则受此影响的WTO成员可请求与中国进行磋商,以期寻求双方满意的解决办法,包括受影响的成员是否应根据《保障措施协定》采取措施。如原产于中国的产品在进口至任何WTO成员领土时,其增长的数量或所依据的条件对生产同类产品或直接竞争产品的国内生产者造成或威胁造成市场扰乱,则受此影响的WTO成员可请求与中国进行磋商,以期寻求双方满意的解决办法,包括受影响的成员是否应根据《保障措施协定》采取措施。第16 条第8 款还规定,如一WTO成员认为根据第2款、第3 款或第7 款采取的行动造成或威胁造成进入其市场的重大贸易转移,则该成员可请求与中国或有关WTO成员进行磋商。如此类磋商未能在作出通知后60 天内使中国与一个或多个有关WTO成员达成协议,则请求进行磋商的WTO成员在防止或补救此类贸易转移所必需的限度内,有权针对该产品撤销减让或限制自中国的进口。《加入议定书》规定,本条适用的期限截止到中国加入之日起12 年,这就意味着,中国在入世之后的12 年内,世界贸易组织的任何成员都可以随时以“市场扰乱”为由,针对中国出口的任何一种产品采取限制措施。除了《加入议定书》第16 条规定的针对一般产品的特保措施之外,还有一条专门针对纺织品的特保条款,规定在《中国加入工作组报告书》的第242 段,它的具体内容是,“中国代表同意下列规定将适用于纺织品和服务产品贸易,直至2008 年12 月31 日,并成为中国加入条款和条件的一部分......”。赵维田先生在的文章里指出,在现有的WTO 法律框架内,署名“保障措施”或者虽没有署名但确属其衍生物者大概有五类:“第一种是GATT1994 第19 条以及WTO《保障措施协定》;第二种是MFA(《多种纤维协定》)以及《纺织品协定》第6 条;第三种是被称为‘灰色措施’的《自愿节制出口协议》等;第四种是《农业协定》第5 条‘特殊保障条款’;第五种是《加入议定书》第16 条规定的过渡期内对特定产品的保障机制。”①针对中国的“特保条款”与WTO其它保障措施有很大的不同。首先,两者依据的标准不同。保障措施针对的是公平贸易,《保障措施条例》采用了“严重损害”或“严重损害威胁”这一较高标准,相比之下特保条款所依据的标准是“实质损害”或“实质损害威胁”,从程度上来说要求比WTO 保障措施要宽松很多,而《加入议定书》第16条第8 款规定的“重大贸易转移”标准则更是非常宽松,即只要中国出口到某成员的产品,被该国认定为“市场扰乱”,就可能会受到限制;而如果该产品转口到其他成员,该第三国只需证明对自己赵造成了“重大贸易转移”,甚至不用证明“市场扰乱”就可以采取限制措施。

【文章来源】/article/67/156.Html

【本站说明】中国期刊投稿热线:专业致力于期刊论文写作和发表服务。提供毕业论文、学术论文的写作发表服务;省级、国家级、核心期刊以及写作辅导。 “以信誉求生存 以效率求发展”。愿本站真诚、快捷、优质的服务,为您的学习、工作提供便利条件!自05年建立以来已经为上千客户提供了、论文写作方面的服务,同时建立了自己的网络信誉体系,我们将会继续把信誉、效率、发展放在首位,为您提供更完善的服务。

联系电话: 13081601539

客服编辑QQ:860280178

论文投稿电子邮件: 1630158@163.com

投稿邮件标题格式:投稿刊物名 论文题目

如:《现代商业》 论我国金融改革及其未来发展

声明:

本站期刊绝对正规合法

并带双刊号(CN,ISSN),保证让您轻松晋升

篇(4)

我国是纺织服装第一出口国,纺织服装外贸人才的需求量很大。我国纺织服装出口的年平均从业人员为26.37万人,每年平均有0.71万从业人员退休,新增出口业务工作量和补充新增出口业务工作量和补充退休岗位两项相加,全国每年平均需增加3.08万纺织服装出口的外贸人才。但国内高校国际贸易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相对单一,在培养目标、教学计划、课程设置等方面几乎所有的高校都是一个模式,缺乏针对纺织产业特性的国际贸易人才培训。这与我国纺织服装国际贸易人才的实际需求形成了强烈反差。根据我国纺织服装国际贸易人才的实际需求,高校应根据各自条件,为我国培养不同层次、不同岗位的应用型纺织服装国际贸易人才。

我校属于传统的纺织服装类高校,纺织学科是我校的强势学科。我校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将“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和纺织业对高级应用型贸易人才的需求结合起来,紧密结合我校的强势学科——纺织学科,充分利用我校的纺织资源,在师资队伍、理论课程体系、实验课程体系、实验室规划、一三三课堂联动、教学管理等方面,进行纺织贸易特色方向的一体化建设,在主要流程中凸显了纺织贸易特色,保证了人才培养的方向和质量。同时,纺织贸易特色方向建设进一步明确了学科专业的研究方向和教师业务发展定位,优化了专业资源,实现了教材、实验、实践、竞赛、就业的一体化,将理论和实际、行业和区域、学校和企业、一课堂和二三课堂、模拟和实战结合起来。下面以我校的纺织贸易特色建设为例,谈一谈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特色方向建设问题。

一、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纺织贸易特色建设主要解决的教学问题

针对纺织类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如何发挥传统优势,为纺织业输送高级应用型贸易人才问题进行了改革。在改革实践中一是紧密结合学校的纺织特色学科定位,大力推进纺织贸易特色方向的师资、课程、实验、实践、竞赛、就业的一体化建设, 突出服务纺织行业和区域支柱产业的特色;二是通过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和优化师资队伍,强调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的一体化;三是构建并实践了与之相配套的教学管理保证措施,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1)通过纺织贸易特色方向的一体化建设,探索纺织类院校优化配置优势学科资源、行业资源的基本人才培养模式。

与综合性大学和财经类院校相比,纺织类院校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如何依托传统优势学科和丰富的行业资源,实现差异化发展、特色发展;并在此基础上,总结纺织类院校优化配置优势学科资源、行业资源的基本人才培养模式。

(2)通过纺织贸易特色方向的一体化建设,探索通识教育和特色教育相结合的基本教学模式。

通过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通识类课程中学习基础知识,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在特色教育中强化素质、提升能力,达到“在通识中夯实基础,在特色中寻求创新”的培养效果,探索出一条通识教育和特色教育相结合的基本教学模式。

(3)通过纺织贸易特色方向的一体化建设,探索如何充分发挥各个教学环节的集群效应。

通过在师资、课程、实验、实训、实践、竞赛、就业、教学管理等各个环节突出特色方向并在各环节间实现结构性的有机对接,形成专业特色知识集群效应,培养具有行业背景的“知识、能力、素质”一体化的高级应用型贸易人才。

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纺织贸易特色建设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

为解决上述问题,在具体实践中可采取以下措施与方法:

1、修订实施体现纺织贸易特色方向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

(1)理论课程体系建设。一是教学计划中增加纺织类产业通识课程,二是将纺织贸易类课程从专业任选课调整到限选课,三是在专业课中增加纺织贸易案例分析,四是设置纺织贸易前沿专题讲座,五是考虑到我国纺织业国际化战略的需要,增加英语课和双语课比例,开设韩语课,鼓励英语论文英文答辩等。

(2)实验课程体系建设。一是新建以纺织贸易案例为主的模拟实验室,二是新增纺织外贸类教学软件,三是增加国际贸易实务、货运等原有教学软件中的纺织案例内容,四是增加纺织类课程的实验和实践学,五是新增纺织企业实习基地,六是规定一定比例的毕业论文(设计)题目与纺织贸易有关。

(3)第一、二、三课堂体系的一体化。如开展中国纺织进出口贸易的分析研讨会、纺织贸易经济沙龙、纺织贸易辩论赛,纺织贸易国际商务谈判等,通过第一、二、三课堂的联动,形成立体化大课堂体系。

2、构建与实施纺织贸易特色人才培养体系的保障措施

(1)学生能力培养平台

校内建设三个实践教学平台:实验教学平台、实训教学平台、创新教学平台。同时在纺织企业建立实习基地,完成纺织贸易特色人才培养的一体化。

搭建多层次的竞赛平台。一是校企合作每年举办如 “国际贸易实务大赛”、 “纺织贸易模拟博览会”等;二是设立基金资助学生参加如“大学生纺织外贸跟单职业技能大赛”等。

搭建学生研究能力培养平台。从三年级开始实行导师制,鼓励学生参加教师科研项目,尤其是纺织类科研项目。

(2)课程支撑平台

依托校外知名专家、政府主管部门领导、纺织企业高级管理人员、业务骨干等组成专业指导委员会和大课程教学组,促进课程体系建设。

实务性强的课程,如:国际贸易实务、纺织贸易、国际经济合作、外贸函电、海关业务等15门课程采取校外专家、纺织企业业务骨干进课堂,教研、科研成果、企业业务进课程,实现教科研与教学之间,学校和企业之间的良性互动。

(3)教学质量监控平台

篇(5)

1绿色壁垒的合理性和合法性

绿色壁垒与传统的贸易壁垒如关税、配额等有着很大的区别,传统的贸易壁垒由于违反了自由贸易原则越来越受到国际舆论谴责并易遭到对方报复,所以成为势力日渐减弱的壁垒形式,而绿色壁垒之所以在国际贸易活动中非但不会被淘汰,反而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还会不断强化,是由于能保护进口国的经贸利益,同时绿色贸易壁垒也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与合法性,绿色壁垒是对日益严重的环境危机的积极响应,环保问题已成为各国政府面临的严峻挑战,将环保措施纳入国际贸易的目标和规则日益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和广大消费者的认同支持,绿色壁垒是日益发展的绿色化浪潮的必然结果,人们的生活水平迅速提高,生态价值观被广泛接受,为满足国内居民的绿色需求,保护本国产品在国内市场的竞争力,发达国家政府便在国内通过制定相关法律与政策约束和限制国外的非绿色产品进入本国市场,发展中国家也需要绿色壁垒,发展中国家一方面需要通过绿色壁垒提升自己的环保水平,另一方面也需要用它来阻挡发达国家将一些高消耗、高污染产业和产品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绿色壁垒不仅有利于发展中国家自身的环境保护,也有利于全球环境的改善。

2绿色壁垒的不合理之处

在合理的外衣下绿色壁垒也掩藏着许多不合理,这些不合理自然成为人们怀疑甚至攻击的切入点,其不合理主要有以下几点:在经济与科技发展的不同阶段适用同一标准不合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经济与科技上的差距使发展中国家在环保上始终处于被动局面,这极大的制约了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环保步伐的加快。绿色壁垒是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处于经济与科技存在巨大反差的背景下施行的,在两个发展水平不相等同的阶段适用同一标准,这本身就不公平,而且从一开始就不公平。绿色壁垒造成的单边贸易极不合理,在推行绿色壁垒时,发达国家利用发展中国家的环境标准落后于发达国家,过于强调对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保护,通过制定与实施远远高于发展中国家可能达到的环保标准使发展中国家的出口产品处处碰壁难以进入发达国家,以致丢失了大量海外市场,而发达国家则利用发展中国家对环保的低要求低标准大肆在发展中国家兜售产品,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这种单边贸易不仅制约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而且给发展中国家造成了新的环境危机,把环境污染的责任完全推给发展中国家是极不公平的。首先,发达国家利用经济技术优势对发展中国家的自然资源进行掠夺性开发是造成发展中国家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其次,发达国家为了保护本土的环境和资源将国内的大量高能耗尧高污染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给发展中国家造成了严重的环境破坏导致了发展中国家的环境成本大幅提高。

二、绿色壁垒对我国纺织服装业的影响

首先影响的是我国纺织服装产品对外贸易的市场准入,许多发达国家都已经针对我国的纺织品出口设置了严格的诸如技术标准等限制的贸易壁垒。其次使纺织品成本上升,影响产品的竞争力,出口的纺织服装产品成本上升主要由两方面的原因引起:一方面是因为厂家为了避免产品中含有禁用染料,不得不使用昂贵的进口染料替代国产染料,致使成本上升。另一方面是由于禁用染料检测费用较高,根据检测标准的要求,印花制品必须对每种颜色抽取样品,并对每个样品逐个进行检测分析,而检测费则根据色样的多少来收取,从而又额外增加了产品的出口成本,绿色营销对于色彩丰富的我国纺织丝绸服装制品业的对策尤为明显,面对日趋强化的绿色壁垒,纺织服装业必须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去迎接全球绿色化的挑战,即大力开展绿色营销,利用绿色营销去融消绿色壁垒,具体而言应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树立绿色营销观念,纺织服装企业应及早树立绿色营销观念,从战略的制订到具体实施过程都应始终贯彻一种绿色理念而不是寄希望于消极回避或通过抗争去减弱绿色壁垒的阻碍。产品包装绿色化,绿色包装正成为绿色营销中引人注目且行之有效的一环。由于产品包装占用了大量物质材料,污染了自然环境,损害了人体健康,而许多不可回收的包装物更是又污染又浪费,所以推行绿色包装的重要性日益上升,而且作为最外在表现的产品附加成分,包装的绿色化无疑能最直接地向消费者传递绿色信息,在公众心目中树立绿色产品形象,所以绿色包装对于绿色营销的顺利实施无疑具有重大意义,争取获得绿色标志,在当今的绿色社会中,绿色标志无异于企业打破绿色壁垒,立足国际市场,赢得顾客,获得发展的金钥匙。获得绿色标志的产品,就等于拿到了市场准入证遥开展绿色促销,树立绿色品牌形象,绿色促销包括两方面的含义:其一,是围绕绿色产品而开展的促销活动。传递有关绿色产品的绿色信息,其目的是通过绿色信息的传递来树立企业和产品的绿色形象使之与消费者的绿色需求相协调,从而吸引消费者,增强其市场竞争力进而促进销售。其二,绿色促销即绿色的促销,是指企业在促销过程中注重环境保护,以“绿色”为指导原则,例如在促销活动中不污染环境,节约资源等等。通过在国际市场上大力开展绿色促销活动,树立起我国纺织品服装的绿色品牌形象,有利于改变我国纺织品服装在国际市场上较低档的形象与地位,提高档次从而进一步提高其国际市场竞争力。绿色营销是21世纪的营销主题之一,在21世纪非绿色营销企业将受到多重压力而难以生存,绿色营销企业将受到广泛欢迎而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1]陈依慧袁金毅.绿色壁垒院国际贸易中的新障碍咱允暂.改革月报,2001,(10)55

[2]蒋杰生袁董雅宇.中国服装业警惕出口绿色贸易壁垒咱允暂.中国纺织2001,(4):22-24.

[3]李翰如.服装企业能否越过绿色贸易壁垒咱允暂.中国纺织2001

篇(6)

英文名称:

主管单位:江苏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江苏省苏州市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江苏省苏州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5-7609

国内刊号:32-1184/TS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6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篇(7)

1.1教学手段——教材

高职院校采用较为普遍的专业英语学习教材是国家部委级规划的高职高专教材(《纺织染专业英语》,罗巨涛主编),该教材中设计的纺织工艺以及纺织材料内容较多,而有关染整工艺以及国际贸易方面的知识相对较少,因此以此教材教学时需要选择重点选用章节,并且需要补充一些实用染整生产工艺以及国际贸易实务内容。

1.2教学模式——理论教学

目前染整专业英语的教学模式多为传统的理论教学,即以教师讲授为主,整个教学过程基本上着重翻译和阅读,但是对于学生的听说训练较为缺乏,忽略了学生展示英语专业知识以及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乏味的教学过程也导致了学生对专业英语学习兴趣的缺乏。同时本课程的考核主要是以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为主,平时成绩约为30%,主要是到课率、作业以及课堂回答问题准确率构成;期末考试则占总成绩的70%,主要是词汇、短语以及段落的翻译。该考核评价办法较为单一,未能充分考核学生的运用专业英语的表达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也不利于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的培养。

2染整专业英语的教学内容改革

2.1教学内容设计原则

染整专业英语学习的主要目的是一方面教会学生将学习过的专业知识用英语熟练表达,另一方面则是回顾和加深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国际贸易知识相联系的英语表达,从而提高学生对英语的掌握和应用,而且考虑到染整专业学生毕业后将会有较多同学从事纺织品的外贸及相关工作,因此将纺织品外贸工作流程带入到教学中可以在有限的课时中提升学生的实际英语使用水平。因此外贸英语函件的学习,染整工艺流转单的英文翻译就显得较为重要。同时为了避免学生英语口语较弱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还将引入常用工科英语知识,例如常用的氢氧化钠、硫酸、盐酸的英语表达,常用单位的英文读法以及化学方程式的英语解释等。因此染整专业英语在教学内容进行改革是设计原则是重视及加强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是教学内容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针对性,达到以能力为本的教学目的。

2.2教学内容的三大模块

(1)基本教学内容

基本教学内容是以教材为基础,提炼出和染整相关的专业英语知识,通过课堂教学将专业词汇、工艺流程的英文表达以及相关课文的阅读、语法、翻译等进行讲解,旨在提高高职院校染整专业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等基本技能,该部分基本技能主要依靠传统的理论教学方法进行,同时尽量穿插一些短视频以及图片,提高课堂教学的生动性。

(2)实际操作应用

该部分的教学内容主要是染整相关技术的英语交流、纺织染整产品的销售及技术支持、大型展会的产品交流以及检测、常用染整设备的产品说明书以及外贸英语函件的撰写等。这些内容主要从行业职场需求以及生产实践应用角度,还原职场工作的具体情景和工作流程,在教学中设置学习背景,进入实例,将英语学习的基本能力和职场工作有机结合在一起,可以较好的培养语言的实际应用能力。

(3)科技文献的阅读及撰写

用专门的课时来分析具有代表性的英语科技论文,同时讲解英语科技论文的文献检索方法以及英语科技论文理解及翻译方法,希望通过对英语科技论文的阅读开拓学生的学习视野,帮助他们具备初级的学术交流能力,通过英语科技论文的讲解后让学生走上讲台,尝试用英语表达该论文的实验方法以及结论,提高其英语的口语表达能力。通过这几个模块的相关贯穿学习,让学生学会将书本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培养技术熟练并且善于交流具备较好的英语交流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3染整专业英语的教学方法改革

《染整专业英语》是门偏重实用性的且对英语有较高要求的课程,如果在课堂教学中一味采用单词、句型以及段落的翻译会使课程乏味,而且显然不能适应学生对这门课程的要求。为了更好的组织课堂教学,从教学模式中入手进行改革以及寻找突破显得较为重要。

3.1穿插灵活的教学手段

除了对句型、段落的翻译及讲解外,穿插更活泼灵活的教学手段,特别是加强对学生的口语练习,根据一些外贸实务案例,安排学生进行分组谈论教学,尝试用英语撰写进出口合同、填写有关单据以及相关的外贸函件流程。课堂上尽量避开课本的束缚,尽量采用课堂教学与课外自学相结合的方式,例如学习纤维部分时,可以首先将纤维分类,并分别举例说明,将纤维性能的词汇进行汇总,通过图表的形式强化专业单词的学习。在进行生产工艺流程讲解时,将生产流程用箭头按顺序标清楚,并对应说明每道工艺及所用设备以及助剂的英文拼写,在授课时提醒学生进行主动联想,努力在课堂内将学习到的专业词汇得到巩固和加强。

3.2任务教学法

教材上的课文排列顺序为纤维的介绍、纺织品工艺、染整工艺以及外贸实务,这样的排列顺序对于教学来说和实际生产工作并不相符,因此改变教学思路,根据企业的实际工作中的典型人物组织教学,我们将教学顺序大致整合如下:

(1)对产品进行英语说明(融入纤维相关英语知识);

(2)在客户的要求下介绍产品的生产过程(融入染整工艺相关英语知识);

(3)对设备进行说明和讲解(融入染整设备相关英语知识);

(4)进入商务订单的谈判和具体合同的撰写(融入纺织品外贸的相关英语知识);

(5)相关报检报关单据的填写(纺织品外贸单证的相关英语要求)。可以从这些任务中看出,强调实践及应用的相关知识可以很好的将枯燥的书本知识转为生动的实践技能,可以很好的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及得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3.3现场实践教学

由于一味的理论教学较为单一,在专业英语学习中,学生走出教室,来到实验室,比如我院的校内合作企业,让学生们通过对平时比较忽视的设备标签、显示器以及说明书进行观察,可以学会设备相关的英语单词,同时进一步讲设备和染整工艺相结合,学会用英语阐述前处理、染色、印花及后整理等染整工艺流程以及染整助剂的英语说法,通过这样的教学拉近教学与实际工作之间的差距。在现场教学中,除了让学生观察之外,还可以将学生分为若干组,分别赋予客户、跟单员等身份,相互交流,教师也可以加入其中,活跃气氛,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3.4评价体系改革

正确的考核评价体系可以起到导向作用,促进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且能够公平公正地对学生进行多层次、全方位评价,并带来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在染整专业英语学习过程中,采取了理论考核和实践考核相结合以及过程考核和总结考核相结合的评价体系。学生考核主要是从综合英语素质考核、实践过程考核、英语口语考核以及理论考核四部分相结合,比例分别为20%、20%、20%和40%。这样可以较为公正地对学生的课堂出勤率、相互协作精神、专业英语使用能力以及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估。

4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