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5 16:53:12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科技的重要性和意义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词:水质分析;方法;重要性;意义
Abstract: Water quality analysis for the human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have a role and significance, critical on the one hand,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water quality, the main can clear water, the other hand, for the development of natural resources and effective utilization, is also an important link. In this paper, from a practical point of view, in-depth and detailed research the main methods for water quality analysis, and according to the practice, expound the meaning and importance of water quality analysis, using to this technology better in daily life, the better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 to make the corresponding contribution.
Key words: water quality analysis; method; importance; significance
中图分类号:[TU4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之一,对人们日常的生活以及经济的发展、工业的建造来讲都起到了极其关键的作用。在当前的社会当中,由于各种各样的情况,水资源环境已经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在一定程度之上影响了经济的正常发展,所以,合理的进行水质分析,是非常必要的。我国的水资源分布较广,但是其具体的利用情况比较有限,主要是由于淡水资源较少,再加上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就更加显得严重。合理的利用开发水资源,对其进行科学合理使用,并且运用现代化的技术和手段,进行水质分析,意义非常重大。本文将从实际的角度出发,深入的探究水质分析的主要技术和手段,对其中的关键部分进行细致的探析,全面的分析和概括水质分析额度重要性和意义,力求更好的推动这项技术的发展和运用,更好的使用相关的技术手段来造福人类的生活,为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作出贡献。
水质分析概述及主要技术
1.1水质分析概述
在目前的水文以及水利的工作当中,水质分析作为一种利用物理以及化学的相关技术和手段进行水质的参数和含量、性质以及形态等进行定量分析的技术,在日常的生活当中使用的范围也是越来越广泛,不仅可以有效的测出水质当中的成分,还可以对水质的污染情况进行深入的分析。水质指的是水资源的质量,而地球上的水资源包括有自然循环和社会循环两种,自然循环是指水资源经过蒸发、降雨等形式作用下形成,而社会循环是指在人们的日常发展当中为了满足相关的需要而从自然界当中利用,并且在使用过后其废水再排入到水资源当中。先进,由于工业的发展以及各项工程的开发,对于环境,尤其是水资源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情况比较严重,在社会循环当中,排放出的废水对各个地区的生态资源等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并且其废水还有可能会导致水质的变化,所以,通过一系列的技术手段,结合目前的实际情况,使用最佳的方式,对水资源当中的化学成分以及个物质的组分含量进行必要的鉴定,确定其来源能够满足相关的需求,同时,合理的保护水资源并且指导一些相关的水处理和水污染的控制等等,可以说是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1.2水质分析主要技术
根据上文对水质分析及主要情况的概括,可以对其中的一些问题有着初步的了解和掌握,接下来将对水质分析常用的技术进行详细的分析,并且对一些关键的部分进行着重的阐述,逐步的探讨其重要性。
1.2.1化学分析法
在水质分析当中,化学分析法是比较常用的一种方法,其中又包括有许多分析的方式,比如沉淀滴定法、酸碱滴定法以及氧化还原滴定法等等,这些方法的关键点在于都是使用化学的相关技术和手段进行水质的测定工作,以相关的化学反应作为其理论的基础。其中,酸碱滴定法主要是以酸碱反应作为基础,来进行水质的分析,其也被称为中和法,通过相关技术手段的运用,通过酸碱指示剂的变色原理,来逐步的测定和分析水资源当中的PH值;沉淀滴定法,是以沉底的形成来作为其基础的理论依据,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沉淀反应都能够用于滴定的分析以及水质的测定,因为其中的相关分析必须要同时满足以下几个条件:必须要保证溶解度非常小的沉淀,并且其沉淀反应的产生速度要快,进而保证化学计量点的确定以及沉淀产生的吸附不会对相关的滴定准确度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影响,所以,具体方法的使用还是要根据实际的情况来进行综合的确定;氧化还原法,是以氧化还原反应作为其基础,由于在水资源当中,许多物质都具有还原性和氧化性,所以这种方法的运用比较的广泛。但是,在实际的使用和操作当中,由于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较慢,所以会产生一些新的物质,所以,在操作当中应该注意反应速度的控制以及其对水质分析的具体影响。
1.2.2仪器分析法
在进行了上述的化学相关分析之后,再进行仪器分析法的使用和相关的阐述。先进,随着水资源的污染情况日益的加剧,对于水资源的保护以及相应的分析处理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实际的工作当中,不仅要有效的分析出水资源当中物质的组成和含量,还要对其污染情况进行合理的评估。所以,仅仅化学方法的使用,往往不能够满足相关的需求,还需要借助仪器分析的方式,来综合的提高水质分析的质量,来使其分析的准确度、灵敏度进行提高。仪器分析法包括有极谱分析法、闭塞分析法、韦典分析法、气象色谱分析法以及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等等,在实际的运用和操作当中,应该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来进行最佳方式的选择。而随着科技的不断向前发展,相信在今后还会有更多、更优秀的方法加入到水质的分析当中,为水质分析的准确度提升作出有力的贡献。在当前的水质分析工作中,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水源,采取的分析方法也是不尽相同,所以应该根据每一种方法的适用范围和硬件设施等的实际情况来作出综合的判定。仪器分析法虽然相比较于化学分析法有一定的优势所在,但是在实际的操作当中也有很多的干扰因素,所以可以使用两种方法相结合的方式,来提高分析的准确性和实际的效果。
水质分析的意义和重要性
水质分析主要意义在于水资源保护、开发利用以及污染的处理三个方面,接下来将深入的进行分析和探讨。
2.1水质分析对于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性和意义
水资源是社会发展和经济开发的重要资源,在人类的农业生产、工业生产以及日常的生活当中,都是不可或缺的资源,但是,当前水资源短缺的情况,已经成为了各个地区所共同面对的难题,并且是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根据相关的研究报告显示,我国目前的水资源十分的短缺,并且呈现出分布不均匀的情况,在年均缺水量方面,更是达到了500多亿立方米,严重的影响了正常的生活和生产,所以,水资源的保护非常的有必要且形势紧迫。在先进的水质分析当中,合理的对我国当前的可利用水资源情况进行分析,并且作出科学的评估,对主要的发展态势进行一个预见,针对水资源当中存在的质量进行鉴定,及时的发现区域当中存在的问题,并且通过具体措施的制定和实施,来进行有效的处理和解决,是水质分析的意义所在,力求使用最佳的方式,来最迅速的处理问题,以水资源的保护为出发点,来合理的布局水质方面的分析,力求起到最好的使用效果,这一点对于维持经济社会的发展,对于水资源的保护来讲,重要性不言而喻。
2.2水质分析对于水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性和意义
随着我国的工业不断发展,各种工厂不断的兴建,各种工程的兴起,再加上农业和现代化城市的建设以及发展,对于水资源的利用也是不同与以往,而对有关的部门和各地区的政府来讲,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我国的一些地区,已经出现了水资源由于过度开发而供需不足的状况,并且这样的情况也不符合我国制定的可持续性发展的政策,例如地下水的过度利用和开发,就会导致地下水漏斗区域极为容易发生不必要的灾害。我国目前水资源供需不足的情况,和水资源的浪费是有着较为紧密的联系的,所以,很好的利用科学合理的手段,保证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非常重要的。而水质分析对于水资源开发的意义在于,利用相关的技术手段,对区域内的水资源利用途径进行分析和确定,进而明确水资源的利用方向,来更好的控制水资源浪费以及利用不合理的现象,实现水资源合理使用的最大化,为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作出巨大的贡献。
2.3水质分析在水污染处理当中的重要性和意义
当前我国水资源的污染情况,已经得到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并且水资源污染的治理工作当中所需要的硬件资源已经得到了不断的提高,其相关的理论基础和科学的依据也是得到了不断的完善,所以工作的质量也在不断的提升。在当前,应该认识到水质的分析,是水污染治理工作当中的重点内容,有效的进行水质的分析,不仅可以很好的预防相关的水污染事故,尤其是对于一些突发性的水污染事件,有着极好的防治效果,另外,在水污染事件发生之后,还可以对其具体的情况进行综合的判定,对污染的实际程度进行分析,进而可以提出最佳的改善方案,对污染进行最及时的处理,这一点是水质分析在水污染当中的意义所在。另外一个方面,居民的用水安全,也对其身体的健康有着直接的影响,所以,合理的进行水质分析的相关工作,对居民的生活用水进行科学的分析和测定,保证其安全性和可靠性,是有着关键的意义的。所以,水质分析,并不仅仅是针对水资源污染处理当中的以预防为主的重要途径,更是水资源污染处理当中的重点内容,对于居民的用水安全以及灾害的防治工作来讲,都极为重要。
结束语
综上所述,根据对水质分析的相关技术和手段进行深入细致的探究,明确其中的重点内容,详细的掌握其中的关键点,进而对水质分析的重要性和意义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针对水资源保护、水资源开发利用以及水污染处理三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探析,阐述了水质分析在其中的具体意义和重要性,力求这项技术可以在今后得到更好的发展和运用,更加合理的使用其中的技术手段为人们的生活和生产作出相应的贡献,同时,也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做出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马军超.浅析水质分析的意义和重要性【J】.化学工业,2008.6
1.1讨论农业多功能性的两种场合
都市型农业的多元功能源于农业本身的多功能性,对都市型农业多元功能的研究首先需要探讨农业的多功能性。农业多功能性的提出有2个相关联的背景。农业多功能性最初源于农业份额的下降所引发的对农业功能和地位的思考。20世纪70年代以英籍德国经济学家舒马赫为代表的农业与工业和谐发展理论(源自1973年出版的代表作《小的是美好的》),给予农业与农村足够的重视。舒马赫指出农业除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外还有另外3个基本作用:使人与自然界保持联系;使人的居住环境变得高贵与人性化;提供正常生活所需的食品与其他材料n。后来在国际贸易谈判中,农业的多功能性被各国用来作为进行农业补贴的借口和依据,因此被相关国际组织广泛提及障卅。多功能性农业(multi.functionalagriculture,简称MFA)作为一个专门术语,首次出现在1988年欧盟革命性文件《乡村社会的未来》中【j,大约同期也出现在日本的“稻米文化”中。为了保护其“稻米文化”中,日本在1999年颁布的《食物•农业•农村基本法》中正式确立[7】。联合国系统最早出现在1992年联合国里约环境与发展大会文件《21世纪议程》的第14章“促进可持续农业与乡村发展”中】。之后,WTO、FAO、OECD都在不同场合使用了这一概念,使得这一概念逐渐被普遍接受。由于两种场合的研究目的不同,从而有不同的侧重点:在国际贸易谈判领域,侧重论证和估算农业非商品功能的价值,以作为农业补贴和农业保护的依据;在纯粹国内农业发展研究领域,侧重于研究如何促进农业多功能的发展。
1.2农业多功能性的定义
关于农业多功能性的定义,乌东峰汇总了几个典型【】。OECD:农业活动要超越提供食物和纤维这一基本功能,形成一种景观,为国土保护以及可再生自然资源的可持续管理、生物多样化保护等提供有利的环境。FAO:农业基本职能是为社会提供粮食和原料,但在可持续乡村发展范畴内,农业又具有多重目标和功能,包括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法国农业指导法:农业已不再简单地是农民的问题,也不再仅仅是经济发展问题,而是关系到人类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关系到就业,关系到国土整治、环境保护等一系列社会问题。日本农业白皮书:保证食品安全、形成自然风景、保护土地和自然环境、增加农村地区的社会经济生存能力。尽管有各种各样的定义,但相互并无本质区别,至多在表述上有所不同。日本著名农学家祖田修在其著作《农学原论》依据各类文献非常系统的归纳了农业和农村的3类12种64个功能(见表1:只列出3类l2种),这一归纳非常全面,可以作为讨论农业多功能性的基础。
1.3农业多功能性概念的一个模糊问题
单从多功能性这一概念本身来讲就有两种不同的含义:第一,一种农业活动同时具有多种功能;第二,各种不同的农业活动具有不同的功能,但一种农业活动在某一特定时空只有一种功能。这两种情况是完全不一样的,但问题是从定义中无法判断农业的多功能性到底是指的哪一种情况。如果是第二种情况,那么就可以直接根据不同的功能需求选择不同的农业。但如果是第一种情况,问题就比较复杂了,各功能之间是什么关系,怎样使综合功能最优等问题就需要进一步研究。现阶段的研究比较侧重于农业的某一个功能,尤其是其环境功能的评价研究,从中也很难看出农业的多功能性到底是不同的农业有不同的功能,还是一种农业具有多种功能。但从农业活动的实际情况来看,认为应当是第一种情况,即一种农业活动同时具有多种功能㈣。
2农业多功能性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
农业的多功能性是指一种农业同时具有多种功能,农业多功能性对农业发展最主要的指导意义在于如何充分发挥农业的多元功能使农业的综合价值达到最大。而要研究这一问题,就需要搞清楚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一种农业活动的各种功能是独立的、此消彼长还是相互促进?或者讲某一种功能的变化会对其他功能有何影响?不同的情况会导致完全不同的实践决策。如果各功能完全独立,那么需要调整什么功能就调整什么功能;但如果是此消彼长,提升生产功能就会导致生态功能降低,这时就要权衡利弊了;当然,如果是相互促进那就最好了。从实际情况来看,上述3种情况都是存在的。不同品种水稻的产量和品质不同,即生产功能不同,但对生态环境眈影响差异不大;农药的使用提高生产功能,但降低了生态功能;被废水污染的土壤种植花卉,经济功能、生态功能和生活功能都得到提升。两种功能彼此之间的关系大致可用图l来表示。从A点到B点,功能1提升,功能2下降,属于此消彼长;从A点到C点,功能1提升,功能2不变,属于相互独立;从A点到D点,功能1提升,功能2也提升,属于相互促进。
第二,是否存在附属功能,也就是其他功能存在时,此种功能自然存在,而不需要额外消耗资源?如果实现某种功能需要消耗一定的资源,那么在进行功能调整时,需要权衡成本问题;如果某些功能是附属于其他功能的,或者说是自然存在的,那么这些功能实际上就不具有太多的研究价值,在功能调整时可不予考虑。从农业实践来看,上述情况都是存在的。根据祖田修所归纳的农业的多元功能中,社会文化功能很多都属于附属功能:一般(包括社会的多样性、安定性和持续性、地域社会的维持、克服专业化和单纯化、社会安定和凝聚力等),社会交流(包括城乡交流、农产品直销、由工返农及务农),福利功能(包括老龄社会中老年人的生活意义、雇佣和职业空间、适合各年龄层的工作、残疾人口的生活),教育功能(包括理解自然、培养协调精神、耐力和情操、创造性等)都属于附属功能,只要有农业存在,这些功能就自然存在。而经济功能和生态功能往往需要额外的资源消耗,社会功能类的教育功能中的学校农园,人性复原功能中的自然休养林、体验型农场、观光农园、别墅、市民农园等也需要额外的资源消耗,这些功能的实现要考虑功能与成本的协调问题。
第三,某一种农业的各种功能是否在任何时候都具有相同的意义和重要性?功能是农业活动本身所具有的能力,是客观的。意义和重要性是人们对对象体的主观评价。同样是1000元的农业产出,对于年收入1万和10万的2个人来讲其经济上的意义和重要性显然是不一样的。同样一亩绿地对于森林覆盖率为80%和20%的2个地区来讲其生态上的意义和重要性也不一样的。有机蔬菜和非有机蔬菜的区别的显著性对于不同收入水平的人来讲是不一样。功能相同,但其重要性却可以完全不同。重要性实际上是从满足需求的角度分析的,一般来讲,某种功能所对应的需求在全部需求中的地位越基础(支撑其他需求)和越关键(制约其他需求),其重要性越高;但随着满足程度的提高,其重要性逐渐下降;同时,某种需求如果很容易通过其他功能得到满足,也就是功能的替代性程度高,其重要性程度也会下降。功能的重要性主要取决于3大因素:所对应需求的基础性和关键性、所对应需求的满足程度、功能的可替代性。
第四,功能的重要性是否就决定了最终的选择?功能最终需要依靠具体的农业活动来实现,基于资源的稀缺性,是否可以直接依据功能的重要性程度来决定具体农业活动的选择呢?这里将面临2个问题:首先是功能的重要性程度如何排序?其次,即使重要性程度能够科学排序,由于功能与消耗资源没有直接关系,如果功能A比功能B的重要性只是高一点,但消耗资源要多得多,如何决策?很显然直接根据重要性进行选择,肯定不是最优选择。
3农业多元功能最优耦合的衡量标准
耦合本来是指2个或2个以上的电路元件或电网络的输入与输出之间存在紧密配合与相互影响,并通过相互作用从一侧向另一侧传输能量的现象。由于自然存在的农业多元功能并非最优状态,这里借用“耦合”来表示通过农业活动的调整实现多元功能的最优状态。根据上面对农业多功能性的探讨,知道一种农业活动的多种功能相互影响,有些功能属于附属关系,另外,不同的功能所需消耗的资源也不同,即使功能的类型和水平相同,在不同的场合其意义和重要性也不一样。那么,怎样才能用有限的资源实现多元功能的最优耦合呢?为了便于使用经济学分析方法,这里将资源作为约束条件,将功能视为使用资源的产出,将功能对于人们的意义和重要性视为效用(使用价值),多元功能的最优耦合问题就转变为有限资源的最优产出问题。显然最优产出一方面要考虑所消耗的资源必须是最优的,另一方面功能组合所带来的总效用必须是最优的,具体分析如下:首先,在资源固定的前提下,可以找到多个使产出达到最优的功能组合。生产可能性曲线上的所有的点就是产出最优的功能组合,图2表示的是2种功能的情况。这里的功能只是针对相互关系为此消彼长的功能,完全独立的功能较为罕见,暂不考虑,互相促进的或属于附属关系的2种功能可以合并为1项功能。因此图2中从A点到B点,功能l的提升必然导致功能2的下降,C点属于产出效率未达到最优的情况,要么效率低下,要么资源未充分利用,D点属于现有资源无法生产出来的情况。生产可能性曲线上的组合能够保证资源产出的最优效率,但不能保证最符合人们的需求。其次,总的满足程度(总效用)是由多种功能综合达到的,不同功能的效用具有可替代性,因此为了达到某种水平的总效用,可以找到多个功能组合。表示的是2种功能带来的总效用。从A点到B点,增加了功能1但减少了功能2,总效用不变;C点的总效用低于A点(功能1相同,但C点的功能2低一些)和B点(功能2相同,但C点的功能1低一些);D点的总效用高于A点(功能2相同,但D点的功能l高一些)和B点(功能1相同,但D点的功能2高一些)。AB所表示的等效用曲线(无差异曲线)同时代表了某种特定功能组合能够达到的最大效用。显然,生产可能性曲线和等效用曲线相切的点所代表的功能组合,一方面代表了资源的最优产出,一方面代表了总效用最优,从而是最优功能组合,如图4。A点和B点的总效用相同,但B点所耗费资源更多,即资源产出效率为达到最优;A点和C点的所耗费资源相同,并且其产出效率都是最优的,但c点的功能组合所带来的总效用更低。因此,A点的功能组合代表了最优功能组合。
4都市型农业的属性与功能耦合的要求
都市型农业是在都市郊区农村发展起来的具有都市属性的新型农业,都市属性主要表现在一方面依托都市资源,另一方面服务都市需求。根据农业多功能性的分析框架,作为一类特殊的新型农业,都市型农业是以都市资源为约束条件,以具体的农业活动为载体,以多元功能为内容,以多元功能的最大效用为目标的新型农业。都市型农业是通过优化都市周边农村地区现有农业,体现和强化都市属性,以区别乡村农业。尽管乡村农业一样具有多功能性,但都市型农业的多功能性以及功能耦合的要求仍有显著的特征。按照农业多元功最优耦合的分析要素,都市型农业的功能耦合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特征。
第一,资源约束条件不同。由于都市经济相对较发达,都市资源获利的机会更多,从而都市资源的机会成本较高。实际上就是都市型农业面临着比乡村农业更紧的资源约束条件。如果技术水平相同(即数量相同的资源,有相同的产出能力,从而有相同的盈利能力),其结果会导致拥有相同数量资源的都市周边农村的实际产出低于乡村农业,其原因就在于都市周边农村的资源流入到更高收益的其他产业。在没有政策干预的情况下,都市郊区农村的土地往往被低效的使用就是很好的说明。
一、大学生硬笔书法教育教学的重要性
现代社会中随着信息通讯时代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方式也在不断的变化,传统的交流方式如信件的书写,各种和文章的书写写作、稿件的反复修改等都完全依赖手工书写,如今却被网络通讯等先进的方式代替,为人们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堪称文字书写的又一次重大的变革。
通过开展大学生硬笔书法教育,会加深对文字的变化发展的历史的了解,通过硬笔书法中的交叉式学科,如艺术的美学、文学、考古学等的学习,有利于增加大学生的学识涵养。书法的写法千变万化,或雄劲有力、或精致飘逸,好的书法,书写流畅愉悦,使人心旷神怡,在硬笔书法的书写过程中,需要保持心态的平和才能写出流畅工整的字来,当今时代充满竞争的压力,学生习字,能够去除身上的躁郁之气,是平衡心理的张扬浮躁的良药;开展大学硬笔书法的教学,能将人文精神融入到学生的学习当中,通过一定的教学训练,进行诗词歌赋以及名句的书法练习,不仅能陶冶情操,也能够拓展学生的人文素质。硬笔书法是高校素质教育当中一项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所以大学开展硬笔书法教学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和意义[1]。
二、大学硬笔书法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大学是培养专业技术和具备良好职业道德的人才的地方,同时大学生硬笔书法教育教学承担着两个方面的任务,分别是培养大学生书法技能和提高书法审美的水平。但是当前大学硬笔书法教育教学当中存在着很多问题:
(一)社会对硬笔书法的重视度不够
硬笔书法之所以被遗忘在角落里,是因为社会对硬笔书法教育教学的忽视,而且在众多高等院校当中硬笔书法的相关体制尚需完善,使书法教育教学很难有进展,现代教育中“升学和分数上力争第一”的价值导向直接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价值取向,书法几乎被排除在教育体制之外,加之书法不是人才选拔的硬性条件,自然会忽视对学生硬笔书法技能的培养[2]。
(二)大学生群体对书法学习的重要性表示怀疑
在大学生群体当中对待学习硬笔书法的看法不一,但是整体来看大学生普遍对书法学习的重要性表示怀疑。有人认为,随着电脑的普及,写好字的意义不大,也有人认为,很多大学生成绩优秀,就职时只因字写的不好就失去了理想的工作岗位。残酷的现实使学生终日忙碌专业课程的学习,传统文化的学习被放在一旁,很多大学生灵巧快速的键盘输入法与歪歪扭扭不规范的“儿童体”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越来越弱的书写能力令人堪忧,试问如此素质的大学生要拿什么来弘扬中华传统?对传统文化的背弃、漠视中国文化、不屑基础知识的学习,都是当今教育的弊端[3]。
三、对大学生硬笔书法教育教学的思考
一、档案管理概述
档案是一种历史文献,它能够真实地还原出历史从而为现实活动提供参考依据。医院档案则是指医院在过往的发展历程中,各部门以及各工作环节中所形成的具有一定价值的文件、图表、簿册、影像以及其他各类载体的档案,它们是全体医院工作人员集体劳动的产物,不仅承载了医院的历史与变迁,还对医院日后的发展有着丰富的借鉴意义。医院档案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业务档案与非业务档案,业务档案指与医院医疗卫生事业相挂钩的档案,如科研材料、病人病历、医疗器械使用记录等,这对医院业务水平的提升有着重要意义;而非业务档案则是医院发展中的一般性档案,如基建工程合同等,记录了医院的发展历程。档案管理就是医院对现有的实体档案以及信息档案进行管理并提供利用服务而形成的各项业务工作总和,是医院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档案管理在医院发展中的作用
档案管理工作对医院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能够记录医院的发展历程、传承医院的精神文化,还能有效地提升医院自身的业务水平以及决策管理的科学性。
1.记录医院的发展历程
医院在发展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档案,这些档案无一例外地从各个层面记录了医院的发展历程,鉴古可以知今,医院的这些档案对于医院的未来发展也有着多重意义。首先,档案以原始性、真实性而著称,档案管理工作可以为日后医院发展中所出现的问题提供凭证,比如在医院的基础设施建设、医疗实践或其他环节中出现问题时,可以通过档案查询来推动问题的解决;其次,档案管理将不同类型的档案整理归类,如医生个人档案、病案、医疗设备更新档案等,从不同角度展示了医院的发展风貌,对医院的长足发展意义重大。
2.提升医院的业务水平
业务水平是衡量医院优良与否的重要指标,它主要包括科研与医疗两大组成部分,而档案管理中的科技档案管理以及病案管理就对医院业务水平的提升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首先,对科技档案而言,它记载了医院科研、医疗以及教学过程中的发展历程,整体上体现了医院的医疗水平,是医院业务水平提升的重要基础。尤其是现在档案管理信息化以来,科技档案的重要性日渐突出,不少医院就将本院的科研成果诸如医生发表的医学论文等整理归类,并将之作为信息资源上传到医院网站之上,从而形成一种信息资源库。这对于年轻医师的自我学习以及医院核心业务能力的形成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次,病案作为医院档案中的重要类型,对于医院业务水平的提升以及医院的整体性发展都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病案是医务人员在病人就诊过程中所及时、客观记录下来的文件记录,它不仅体现了医院医疗活动的过程以及最终医疗效果,有助于医院不断地更新自身的医疗技术,提升医疗质量。不仅如此,病案还有着更为广泛地教学科研价值以及应用价值,比如病案可以用作医学教学中的资料与案例,也可以充当医院考核医师业务能力的依据。
3.传承医院的精神文化
档案管理不仅有助于医院业务水平的提升,同时也有有助于医院文化精神的传承与建设。医院文化是医院在长期的办院实践中所积累出来的无形财富,对医院医德、医风的形成与发展有着很好的激励和促进作用。医院档案中有不少和医院救死扶伤、造福社会相挂钩的内容,对这些档案的整理与发掘,对医院的文化传承而言,意义深远。首先,医院档案中有不少医生治病救人、公而忘私的经典案例,这些案例反映了医生以病人为重、以社会为先的从业道德和职业素养,这些档案对于其他医务人员尤其是刚入行的年轻医师的医德建设有着重要的参考借鉴价值,(转42页)(接92页)有助于提升医院全体人员的精神素养;其次,医院的文化不仅仅体现在某位医务人员个人修养之上,它还体现在整体的院风之上,院风是一个医院在发展中所呈现出来的精神风貌,优良的院风是推动医院长远发展所必不可少的内容。档案管理能将医院院风建设中所需要的素材系统化,从而为院风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鲜活案例,提升院风建设的水平;最后,医院的文化传承还有赖于社会大众的口碑,档案管理可以方便医院更好的服务社会,从而在社会层面上来推动医院精神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4.服务医院的决策管理
【关键词】 木材检验;重要性;发展趋势
1.木材的无损检验技术
1.1木材的物理性质和木材的无损检验:木材是各个行业加工之中必备的材料,并且应用的特别广泛,木材属于自然生长的植物类有机材料。木材的无损检验在木材材料的等级分类,木材中的含水量测试以及木材的干燥度测试和木材的温湿度测定以及木材的强度与弹性模量等方面都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木材的形状没有规则,大小不固定而且还具有极大的变异性和各向异性的特点。对木材及其制品进行检验的技术有着重要的意义。木材的无损检验技术作为木材检测技术的一种,在经历了长达50年左右的进步与改正之后,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有效的发展。
1.2.木材无损检验的定义:木材的无损检验又被称为非破坏性的木材检测技术,他利用的主要是木质材料在物理力学以及化学性质,不破坏被检验物体的内部结构及外部表面皮肤的前提之下。对木材进行有关的特性测试,检查其性能与自身特点。检查的内容主要包括对木材形状的检验,木材最大应力的检验、木材的光学特性以及木材的力学性质等进行检验。并且木材无损检验还非常适合检验木材的各种缺陷,以及对缺陷的测量。木材无损检验的最大技术特点就是不破坏原有木材原料的固有形状,特征,和特性,而且可以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得到所期望的检查结果,这样可以大大的提高木材产品的生产效率。
1.3木材无损检验的类别:当今世界的科学技术发展极其迅速,各种高科技检验检测装置不断产生,而这些高科技技术也广泛的应用到木材的检验中来。木材无损检验技术通常利用各种仪器和设备对木材进行大规模检验,比较常见的检验方法包括x射线摄影检测法、红外线检测法、振动检测法、超声波检测法、微波检测法、机械应力检测法、冲击应力波检测法以及核磁共振法等等。我们将现代的高科技运用到对木材检验的过程中来,可以对木材进行更准确更密集的检测,并且高科技的运用更加节省人力物力财力,同时也可以提供更加科学的木材检验数据,比之传统的方法更为准确更为可信。
2木材检验的重要意义
2.1木材检验的内涵 木材检验技术就是把木材的标准与木材检验的理论与实践进行有机地结合,进而形成木材检验技术的内涵及主要内容。要对木材进行详细而准确的检验,那就需要对木材的检验标准进行详细而准确掌握,其中对木材进行标准的测量是重要环节,测量包括木材的尺寸以及木材的体积。并且还要对木材的等级进行评价。另外,木质材料的各种缺陷以及此缺陷对木材品质的影响也在木材检验的范围之内。木材检验的科学方法有多重,并且需要各种技术配合实施,我们还要对木材检测工具进行研究以求得到最准确的测量结果,并且还要增强木材检测的手段,完善木材检验的相关理论。
2.2 木材检验的重要性 木材的检验工作在木材的经营发展全过程中始终贯穿。木材检验的重要性主要包括。(1)原条合理材设计的重要性。原条量材设计是森工企业木材生产过程中继打枝后的第一道工序,量材的合理设计,不但能依据企业的计划进行设计,并且合理的设计方案能消除或降低缺陷的降等程度,进而为企业增创更多的产值(2)木材验收缴库与销售划拨实现计算机管理的重要性。实现计算机管理后确立了“以楞为库,按楞设卡”,细化了管理对象,实现了“木籍”化的科学管理模式,使企业从经济效益和管理上都迈上了一个崭新的台阶。(3)提高木材检验人员技术水平和职业道德的重要性。这三点主要囊括的木材检验中所需注意的环节。
木材检验工作的好坏可以直接影响产出木材的品质,同时也关系到林业企业的经济效益。利用合理而有效的离检验措施对木材进行检验,能对木材的品质和性能进行辨别,也有利于对木材资源的保护。木材检验工作和木材的售价息息相关,是木制品生产经营中的重要环节。木材检验的工作是既是林业企业工作的重点内容,也可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3木材检验技术的发展趋势
3.1 便携式检测设备的开发和利用 木材检验的技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进步,进而出现更多的新型的木材检验设备。对于木材的检验和检测,受到很多不同的因素影响,其中木材的结构、木材的分布状况以及木材的生产季节性等条件的都影响到木材检验的结果。因此在未来有必要开发出具有便携性特征的方便移动的木材检测设备,这些设备不仅可以降低企业中人力和物力的成本,同时也达到了快速检测的目的,给木材产品的生产和研究带来更大的方便。
3.2木材检验工具开发和利用木材检验技术在进步,而木材检验的工具也同样在进步。木材水分测量仪可以将木材样品中所含的水分准确而清晰的显示出来,而检验的时间也随着技术的发展而逐渐缩短。并且,木材支架的强度测试额同样在进行中,这项检验可以直接检测到木材缺陷部位和腐蚀部位。这些木材检验工具的程序非常简单。将装置按到测试木材表面均匀处,使其冲击针在按下触发盖后射入木材的内部,即可从标尺中立即读到渗入的深度。我们相信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木材检验检测设备也会跨上一个新的台阶。用科学技术来保证木材检验工作顺利进行,实现低消耗,高产出的目标,为国家节约宝贵的森林资源,为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韩秋浅谈新时期木材检验工作[J]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1—10
[2]温振江木材检验工作的措施[J]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0—1
[3]赵宗辉 对如何强化木材检验管理的几点建议[J] 林区教学2006—5.
1.1方法
本研究采用高校优秀医学科技人员行为事件访谈和问卷的方法,通过行为事件访谈得出初步的胜任特征项目,再进行广泛的问卷调查获取大量数据,进而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相应的结果.
1.2行为事件访谈
1.2.1调查对象
本研究对象为广州市高等医学院校的科研人员,实行匿名答题,共发放医学科技人才胜任力特征问卷140份,回收128份,有效回收126份,有效率为90%.其中男性88人,女性38人;年龄最大的73岁,年龄最小的28岁,高级职称占96.5%,从事科研工作年限最长的45年,最短的4年.
1.2.2访谈过程
选取了20位优秀医学科研人员进行了30-60分钟的个人行为事件访谈,收集了优秀医学科技人才的胜任特征,了解了医学科技人才在品质、素质、技能方面的特征和具体行为表现.
1.2.3胜任特征编码
对访谈结果进行初步整理分析,获得优秀科研医学科技人才胜任特征40个.请资深专家进行评定后选择出21个胜任力特征,形成了医学科研人员的胜任力特征项目,编制成医学科技人才胜任特征问卷.
1.3问卷调查
问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调查者的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年龄、学历、职称、从事科研的时间等.第二部分为胜任特征项目及评价,每个项目特征用5分量表评价,分数代表该项目对科研人员的重要程度,从1分到5分分别代表“非常重要”、“重要”、“一般”、“不重要”、“非常不重要”.
1.4统计分析
所有数据使用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处理.
2结果分析
2.1基本统计结果
高校医学科研人员21个胜任特征的重要性评定结果显示,所有21个特征评定的平均值都小于2.5,表明这些胜任特征都具有一定程度的重要性.
2.2检验
采用KMO检验和巴特利特球形检验的结果.在本研究结果中,KMO值为0.816,根据Kaiser的分析,KMO值大于0.6,适合因子分析.巴特利特球形检验的相伴概率为0.000,说明本研究适合因子分析。
2.3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提取因子
对21个医学科研人员胜任特征进行因子分析,使用主成分分析方法,选取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经过正交旋转,共提取到6个因子,解释了方差总变异的59.105%.旋转后的因子载荷。
2.4因子命名及胜任力特征意义
按照各因子所包含的胜任力特征的意义对各因子进行命名。第一主成分包括学习能力、敬业勤奋、学识水平、计划性、前瞻性,解释总变异的13.795%,主要涉及个人学习能力、学习习惯等方面,故命名为自我学习能力因子.第二主成分包括合作精神、协调能力、人际关系、团队意识、变通能力,解释总变异的12.612%,主要涉及人际关系协调沟通方面的,故命名为人际关系能力因子.第三主成分包括灵活性、主动性、适应性、创新能力,解释总变异的10.245%,主要涉及科研过程中的应变能力,故命名为应变适应能力因子.第四主成分包括果断性、自信心、自制力、坚韧性,解释总变异的9.123%,主要涉及个性品质意志方面,故命名为个性意志品质因子.第五主成分包括压力承受性、严谨性、忍受孤独性,解释总变异的8.524%,主要涉及考研过程承压能力方面,故命名为抵抗外压能力因子.
绩效管理是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块的重要环节,绩效反馈则是绩效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我国企业在绩效管理中却普遍存在重考核轻反馈的情况,导致绩效管理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本文将通过分析绩效反馈的重要性,指出企业在绩效反馈中的问题,提出搞好绩效反馈的对策和建议,完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关键词:
绩效反馈;问题;重要性;对策;建议
绩效考核是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他直接为薪酬发放、人员晋升、员工培训等工作提供依据。其中,有效的绩效反馈则是重中之重,它将为员工工作改进,完善考核方法,提升考核意义,强化考核作用,对全面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效性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现实中很多企业将考核片面化,忽视考核中绩效反馈的重要性,极大的弱化了绩效考核功能的发挥。
1绩效反馈的定义及重要性
反馈泛指发出的事物返回发出的起始点并产生影响。绩效反馈是指,通过考核者与被考核者之间的沟通,就被考核者在考核周期内的绩效情况进行面谈,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指出工作中的不足并加以改正。绩效反馈是绩效管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果不将考核结果反馈给被考评对象,绩效考核将失去其重要的激励、奖惩和培训的功能。因此,有效的绩效反馈对绩效管理的作用发挥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1绩效反馈可以促进评估结果的公正性
绩效考核结果关系被考核者的切身利益,其公正性就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绩效反馈可以通过程序让被考核者主动了解考核结果,通过有限的沟通来减少考核过程中的负面因素,促进绩效体系的完善。
1.2绩效反馈可以改善被考核者的绩效
绩效考核的结果对于大多数被考核者而言只是结论化的信息,他不知道结论产生的过程和由来,这就需要通过绩效反馈,让考核者全面地介绍被考核者的绩效情况,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的建议和意见。
2绩效反馈常见问题
2.1绩效反馈缺失
目前,在我国大多数企业,并未把绩效反馈作为绩效管理体系中必要的环节予以重视,导致绩效反馈的缺乏,产生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制度的设计者就没有认识到绩效反馈对于绩效管理的重要意义,在制度流程设计上就造成了缺失;二是绩效考核的操作者意识、技能培训不足,还未将绩效反馈看成绩效考核的有效组成部分,也还未意识到绩效反馈在绩效管理中的重要性,或者技能水平不足,导致绩效反馈流于形式。绩效反馈的缺失必将导致绩效管理工作仅停留在考核阶段,缺乏反馈带来的沟通、交流和改进建议等,使绩效管理成为考核手段,增加员工对考核的不满、抵触等情绪;同时,反馈的缺失使管理层缺乏改进绩效考核计划和指标的信息,导致下阶段计划和指标的不科学进而影响绩效考核的效果。
2.2绩效考核结果缺乏说服力
绩效反馈的基础是准确的绩效考核结果,考核结果的失真无疑会增加绩效反馈的难度,然而,准确地评价一个员工的绩效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很多企业绩效评估并不是那么好。绩效反馈是存在于多个绩效管理周期间的持续性活动,需要多次沟通才能完成,而非个别管理者认为的仅限于考核完成后的面谈。只有采用多次的正式与非正式沟通与员工充分交流,了解其思想动态、绩效改善计划的完成情况等,从而顺利达成下一阶段的绩效目标。
2.3执行者绩效反馈技能欠缺
绩效反馈需要每位管理者的执行和推进,但实际工作中,管理者管理水平良莠不齐,管理艺术不足等都会导致绩效反馈落实效果的不确定性。在实际执行绩效反馈时,管理者的主观偏见会导致考核结果不公平,让员工误解考核的客观性;“老好人”思想会使绩效反馈流于形式;被考核者的自我防范心理,对考核结果的不认同会阻碍其反省自我,弱化考核作用。
3绩效反馈的建议
绩效反馈是一项系统的工程,认识到绩效反馈的重要性和问题,改进反馈需要从系统各方面入手共同改进。
3.1完善绩效考核,保证结果公正
准确的绩效考核结果则源于有效的考核体系。选取考核者应遵循信息易获取原则;考核单元确定需要明确考核层次;考核周期则需要考虑绩效积累性。总的来说考核体系的建立一定要贴近企业实际,因岗而定,这样才能保证绩效结果的公平、有效。
3.2固化绩效反馈流程,提升绩效反馈效果
企业可以通过制度流程和记录表格的形式,规范内部绩效反馈的流程。绩效反馈前期要做好三个准备:一是考核资料、问题分析和反馈提纲的准备,二是提前通知被考核者,让他们做好自我问题、原因、改进方法的思考,三是选择合适的时间地点。绩效反馈中要做好三个记录:一是被考核者存在的问题,二是被考核者对问题的认识,三是达成绩效共识。绩效反馈后要做好三个总结:一是总结被考核者,二是总结反馈的效果,三是总结反馈的问题。通过固化绩效反馈流程,减少绩效反馈中的不规范行为,提升绩效反馈效果。
3.3加强培训提升管理者绩效反馈水平
绩效反馈依靠管理者的执行,管理者的执行水平直接关系绩效反馈工作的效果。企业的绩效考核主管部门既要加大对绩效反馈的作用和意义的宣贯,同时还需加大绩效考核技巧和管理艺术类的培训,通过培训提升管理者对绩效反馈工作的认识,同时增强绩效反馈水平和能力,确保有效地发挥绩效反馈的作用。
3.4缓解员工的自我防范心理
员工的自我防范心理也是阻碍绩效反馈的重要因素,企业首先应通过文化宣传,让员工认同绩效考核,明白绩效反馈的目的是帮助和指导自己,转变思维,避免抵触;其次,管理者要认识到自我防范是一种正常的心理,当员工这种心理极强时,要善于通过改变形式,转换方式等方法来缓解;最后,引导员工换位思考,促使被考核者正确理解绩效考核结果。
4结语
总之,作为绩效考核中的最后一个环节———绩效反馈,起着升华绩效考核的重要作用。无论是企业规章制度的制定者、日常管理的执行者还是被考核者都需要认识到绩效反馈的意义和作用,将绩效反馈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进行,才能保证绩效反馈的不断提升和完善,保证绩效管理工作的有效,确保企业和职工的共同发展。
作者:李杨 单位:烟台同三轮渡码头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王少东,蒋晓光.绩效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09.
[2]孙琳.走出绩效反馈面谈的困境[J].太原科技,20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