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档案整理规范

档案整理规范精品(七篇)

时间:2023-05-25 16:53:08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档案整理规范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档案整理规范

篇(1)

一、成立专门机构、落实人员、明确工作任务

1、成立领导小组,由党组书记、局长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各党组成员任副组长,各科室、直属单位主要领导任成员。

2、由局办公室主任负责,指定专职人员对物价局各部门、各环节、各类档案进行清理、整理;了解接受上级价格主管部门、市委、市政府、市发改委、市档案局和相关部门的文件、资料;指导和统筹本局各科室、直属机构开展工作,接收全部档案;制定档案管理制度、规范各环节、各责任人行为。

3、各科室(含成本分局、监测分局、年审办、价调办)领导负责,指定专人对本部门各环节、各类档案进行清理、整理;了解接收所对口的上级部门文件、资料;向局办公室移交本部门全部档案。

4、各直属单位(检查分局、认证中心、拍卖中心)主要领导负责,指定专职人员对各类档案进行清理、整理;了解接收所对口的上级部门文件、资料;向局办公室移交部门全部档案。

5、档案包括物价局历年党务、政务、业务文件、资料;价格处理案件、成本监审、价格监测、价格认证、公物拍卖文件及资料。

二、工作要求

1、各科室(含成本分局、监测分局、年审办、价调办)按自身职责范围对2002年以来各类文件、资料统一按本局发文、上级文件、相关部门文件和其它资料分别整理送局办公室归档,自己备份留存。因自身工作需要整理的文件、资料将卷宗目录送局办公室归档留存。

2、局办公室对2002年以前的文件、资料属于本局现有留存的进行分类清理、登记;属于市发改委留存的接收后进行分类清理、登记;属于市档案局留存的经与市档案局对接后登记目录留存;并负责不涉及其它部门和直属单位的文件、资料整理。

3、各直属单位对历年的文件、资料统一按本局发文、上级文件、相关部门文件分别整理送局办公室归档,自己备份留存。因自身工作需要整理的文件、资料将卷宗目录送局办公室归档留存。

4、局办公室负责与市档案局联系,请求派员指导,按照档案管理的要求开展工作。

5、局办公室负责建立市物价局档案室,统一购买提供文件、资料整理工作所需物品。

6、局办公室负责对局各科室(含成本分局、监测分局、年审办、价调办)、直属单位的文件、资料整理工作的督促检查和验收,并向局党组汇报。

篇(2)

关键词: 企业档案 档案管理工作 规范化 归档率 信息流通使用最大化

作为档案管理人,我们清醒地知道,企业档案是现代企业信息资源的基本形式,现代企业档案管理的性质其实就是知识管理,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在保障公司档案实体安全的同时,有效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充分发挥档案的历史查考、管理经验积累与法律凭证作用,更好地为公司业务开展及客户提供档案信息服务。但是怎样能把档案管理工作做到规范化、系统化、信息流通使用最大化,是值得我们档案人思考的问题。我对本公司的档案遗留归档工作,以及档案的信息共享进行剖析,与大家共享。

我在档案统计中发现,档案保管和收集整理存在诸多问题,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第一,档案收集不全面、不及时。归档范围里面明确提到的应归档案,仍然有很多沉淀在基层;公司基建类档案、科技档案出现3年的断档,运营管理类档案信息不全面。第二,档案的规范化工作做得不够。以前已入库档案有些未作规范整理;档案的频繁翻阅对原件会造成较大破损,借出信息不全面,导致原件归还时错位;对档案库房也缺乏档案安全防护措施和实施规范,导致很多档案面临包括虫噬、鼠咬、温湿度失衡等隐患。第三,档案在收集和整理工作上占了较多的时间,但是在利用信息这一块占的时间也与整理占有同样的比重,因为档案保管均为纸质的形式,所以查找文件都要跑到档案室,既浪费了时间,又给档案的保管带来了隐患。用百分比来说明:公司的人员一般要用80%时间来收集信息,20%时间用于决策。

为了改善这些状况,挽救即将流失的档案信息,我们推出了档案规范化和归档率提升计划。结合文件规范化的整理整顿概念,加大档案收集力度,在全公司范围内分阶段搜集整理沉淀的历史档案。经过近一年的持续努力,档案规范化和归档率状况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善。归纳起来,我们的经验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明确目标,坚持信念,突破重点。

原始档案具有维护企业经济利益和法律权益,同时档案是承载企业信息、提供精准经营数据和业务拓展、科技活动的数据依据。所以说档案管理无小事,任何一点缺失,对某一特定事件来讲就有可能是重大的损失。因此将档案管理工作定位为重要工作,在推进中始终坚守着要把这项重要工作做好的信念。根据现状设定了非常明确、具体的目标,充分设想到了各种困难,划定了工作重点,并为此做了精心的任务分解。我们首先解决了其中最为关键的档案分类不适用、归档范围不明确等问题,成功地打开了工作的突破口。

二、完善档案制度。

由于公司负责档案分级管理的人员并非专业档案人员,往往对于什么样的档案该归档、该怎样归档并不是很清楚。我们结合本公司的业务特点和公司的架构体系重新完善了《档案管理程序》等多个档案制度。为了使制度既有指导性和实用性,又符合公司的架构体系,我们把各部门的文件范围摸清楚、做足功课,从各部门的架构、职位、文件产生及输出等开始收集,草拟范围后多次与各部门的经理和档案人员沟通确认,最终将档案归档范围非常清晰地确定下来。事实证明,拟定更全面的《档案密级分类》《档案归档范围》和《库房管理办法》,从根本上改善了档案分类不科学及归档范围不明确状况,让档案库房的隐患降到了最低,同时也让档案管理人员在操作时有了准确的依据。

三、建立充分的组织保障。

这样的档案库存量,这样大的档案问题,只靠一个档案部门、一个专业档案管理员的力量,是无法应对的。为此我们组建了档案规范化和归档率提升的项目组,将各部门的档案管理接口人纳入我们的推进小组,发动、建立起了一个覆盖全公司各个档案使用、搜集部门的项目推进网络。这为我们下一步推进实施工作奠定了充分的人力基础。

四、充分理解各部门的难处,在推进过程中,更多采用的是培训、帮扶的办法,而不是简单地跟催。

在档案管理的整个过程中,最难的是收集。我在收集的过程中,充分了解各部门的收集和整理的难点,按照实际的难度系数来制订档案收集整理计划,遵循计划,分批整理,分批移到档案室。并组织各部门档案专员学习档案相关制度及整理技巧,使档案工作能够顺畅进行。同时采取比、学、赶、帮的工作方法,充分调动每个参与者的积极性,让档案基础较弱的同事到档案室参观学习,逐一分步讲解,对已移交的档案反复核查指导。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接收档案500卷(不含财务档案),整理档案共334卷。这些成绩是档案室有史以来接收档案最多的一年,是以前每年接收档案的两至三倍。

五、整个档案管理工作都紧紧围绕能给各业务部门带来增益服务的原则来实施。

结合5S概念,将各部门堆积无序的文件重新整理。对于经常查阅的合同档案和工程档案都按规范模式整理,减少了查询文件的时间,也给各部门腾出了更多的空间,让使用者能更轻松地查到所需的信息。通过这些文件的整理和历史档案的归档移交,使各部门档案工作达到了增益的效果,同时也赢得了各部门的重视和大力配合。

六、加强交流与沟通。

千方百计建立交流沟通渠道。例如通过档案组编写每月一期《档案管理通讯》电子期刊,对档案知识、档案的整理方法宣传贯彻,并对档案工作推进进度及情况进行实时跟踪公布,进一步让各部门的档案人员加深档案收集整理的意识;组织分级档案管理员去做得好的分级管理部门学习参观,分享他们的档案整理经验,让大家在相互交流中互帮互学,形成良好的比、学、赶、帮的工作氛围。

七、建立档案信息化平台。

篇(3)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档案目录电子数据报送工作自年在全区开展以来,对全面促进机关、事业单位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和提高档案工作的质量和效率起到了积极作用。各单位要进一步提高对做好档案目录电子数据报送工作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切实加强年度文件材料归档和档案目录电子数据报送工作的领导,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实际问题,给予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的保障,确保文件材料归档和档案目录电子数据报送工作得到落实。

二、收集齐全、整理规范

文件材料收集齐全完整是做好档案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关系到文件材料的存毁。各单位要进一步加大文件材料的收集力度,从文件材料形成的源头作为档案工作的起始点,明确各部门的归档范围、归档时间和归档要求,并将其纳入各部门及专兼职档案人员的岗位责任制,加大考核力度,严禁应归档文件材料滞存在部门或个人手中,确保本单位在履行职能活动中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文件材料收集齐全完整,得到集中统一管理。在做好文件材料收集工作的同时,还应注重文件材料保管期限的判定工作,将反映本单位主要职能活动和人员情况、涉及重大活动和维护公民权益的文件材料列入归档范围并确定较长的保管期限,保证归档的文件材料所确定的保管期限划分准确。

档案整理是否规范直接影响到档案利用与档案鉴定销毁工作的开展。各单位应把档案基础业务建设作为档案工作的重点来抓,要保持档案工作岗位人员的相对稳定,并对其业务能力提出具体要求,定期安排档案人员才加档案业务培训,保证档案人员能够熟悉掌握档案整理的原则、方法和具体要求;要严格照档案工作标准与规范开展工作,明确整理要求,明确整理时限,提高整理质量,做到文件材料分类准确、整理规范、排列有序、装订整齐。

篇(4)

******:

为进一步推进规范精准扶贫档案工作,***根据******、***人民政府扶贫开发办公室《关于转发〈***精准扶贫档案工作实施细则〉》精神认真开展精准扶贫档案工作,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明确职责,狠抓落实

为确保扶贫数据和档案资料的完整、准确、系统和安全,充分发挥档案在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中的积极作用。明确了县政府分管档案的副县长为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县***局长为领导小组成员;各镇(街)负责具体相关工作,并责任到人,各村(居)委会安排了专人负责档案资料整理工作。通过层层抓落实,实现档案工作与精准扶贫各项工作同部署,人员、责任同落实。

二、精准扶贫档案工作与精准扶贫工作同部署、同实施、同检查、同验收

为加强和规范***精准扶贫档案工作,确保精准扶贫工作材料的完整、齐全、规范建档,实现脱贫攻坚工作顺利验收,***联合县扶贫办,深入到全县7个镇(办)扶贫办,与镇(办)的同志一道,认真查找脱贫攻坚档案存在的问题,研究制定了全县脱贫攻坚档案的业务标准和具体操作流程。要求各镇(办)的扶贫办:一是加强对脱贫攻坚档案工作的重视;二是严格按照云档联发【2016】3号文件要求做好文件材料的收集与管理;三是确保精准扶贫档案的准确、规范、安全管理,为接下来的全县精准扶贫档案收集整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目前,我县已完成现有建档立卡人口801户(卷)的精准扶贫档案的归档工作,做到一户一档,实行动态管理;全面完成易地搬迁10户36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5卷档案的归档工作。

三、规范建档,确保精准扶贫档案整理取得成效

及时转发了云档联发【2016】3号文件和《归档文件整理规则》、《会计档案整理办法》、《科学技术档案案卷构成一般要求》、《数码照片归档与管理》、《数字档案室建设指南》、《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等工作规范要求。

四、集中统一管理,确保档案的安全

县级扶贫办和镇(街道)都明确了分管档案的领导和具体工作人员,设置了符合档案安全管理要求的库房及装具,确保档案的有效管理和绝对安全。

五、建立资源体系,为精准信息化建设工作奠定基础

及时将数据录入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业务管理子系统,截止8月31日,动态管理各项工作任务圆满完成。为实现扶贫档案与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业务管理子系统的无缝对接。

六、存在问题

一是收集归档不平衡,相关单位只着重对精准脱贫管理类(一户一档)文件材料的收集整理,对综合管理类、项目管理类和特殊载体类文件材料收集有待齐全。

篇(5)

(1)逐级制定,并根据工作实践及时修订档案整理、移交、验收和保管的相关制度,确保制度能够覆盖农网档案管理的全过程,避免管理过程的个别环节出现制度真空,并符合相关企业实际,可操作性强。

(2)明确档案相关方责任,责任到人。譬如一份施工记录的形成责任、签字责任、收集责任、整理责任,一份设备图纸或说明书的收集责任、归档责任等,要清楚明白,只有这样,相关人员才能各负其责,避免推诿和等靠,提高档案质量和管理效率。

(3)要有常态化的考核措施。档案中出现问题了,什么性质的问题,责任人是谁,如果制度制定得当,责任划分清楚,就可以不存争议的进行考核,这种考核机制形成常态,就能增加责任心,大大提高档案管理质量。

二、注意宣贯相关业务规范,强化培训

农网工程中,相关业务规范比较多,有工程管理方面的,也有档案管理方面的。有国家的,也有行业的。很多工程管理中比较重视和关注工程进度和质量,认为档案就是资料员和档案员的事,这样的管理意识形态导致项目管理人员,施工、监理人员档案意识淡薄,对档案管理的相关业务规范不了解,也没有了解的途径和动力,这样以来,工程管理人员、资料员和档案员大部分都不清楚有什么规范,只是照着前面整好的档案照猫画虎,能做到几分相似就做到几分相似。从而导致归档不全,归档文件材料铅笔、圆珠笔签字,印章模糊,数据与工程实际不符,缺项漏项、案卷不规范的问题层出不穷。通过不停的检查和整改,好不容易比较规范了,再换个施工、监理单位或有人员变动,马上又回到问题层出不穷的原点了。

长此以往,档案收集整理工作随意性大,管理水平很难有实质性的提升。对策:(1)建设部门应从思想上重视农网工程档案管理工作,注重与档案管理部门、各参建单位的沟通,积极宣贯最新档案业务规范及工程资料形成的相关业务规范,务必使项目管理人员、一线的施工、监理人员,熟悉这些规范规章。使档案的形成、整理、移交、归档工作有法可依,有标准可执行。(2)在工程立项、开工等关键节点进行强化培训,加深影响,增加理解,力促在文件材料和案卷的形成环节就能紧靠标准,规范地进行收集整理工作,尽量避免竣工后再去整改不规范的档案资料。

三、注重过程管理,强化检查与指导

农网改造工程大部分都是10kV工程,项目多,工期紧,施工队伍更换频繁。项目管理部门、监理单位往往对工程施工过程的监管、督促和检查比较重视,档案方面的过程管理比较欠缺,有的工程甚至在初验时,档案都没有受到相应的重视。过程管理的欠缺,导致档案问题整改难度加大,整改成本增大,个别档案问题错过了时机可能就永远都不能弥补了。

对策:(1)在项目管理部门设立档案管理专责,可以是兼职,但必须要肩负起统筹、管理工程档案的责任。这个人即要懂工程,又要了解档案业务,最重要的是责任心要比较强,能够统筹和管理整个工程的档案业务。(2)项目管理部门、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应在工程一开始就安排档案管理人员到位,对所属工程资料进行完整的收集和规范的整理,做到档案整理工作与工程进度同步。(3)工程管理部门、监理单位应不定时地检查和督促其它参建单位项目工程档案的管理工作,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问题。只有过程管理到位了,才能夯实农网工程档案管理基础,产生高质量的农网工程档案。

四、重视立卷管理,细化组卷规范

如果把归档文件材料比喻为珍珠的话,立卷和组卷工作就是线。珍珠要成为一件漂亮的首饰还需要有质地良好的线来穿,成一串项链还是手链也要看线怎么串。部分农网工程档案由于对组卷工作不够重视,虽然收集比较齐全,但文件材料排列零乱,组卷欠缺逻辑,缺目录,无备考表,题名不清楚,使人看了如坠五里云雾,这样的档案如果移交档案室,就会大大增加利用者查找档案资料的时间,如要清楚地了解工程管理过程就更难了。对策:

(1)对案卷材料的排列、组卷、案卷质量做出明确规定。如宁夏电力公司编制的《宁夏电力公司改造升级管理管理实施细则》中,针对10kV及以下农网工程特点,对综合性文件和单项工程资料的归档明细,排列顺序,责任者、分类、组卷方式都做了细致的规定,在实际工作中,起到了很好的示例作用。

篇(6)

1.1档案资料管理执行力度不够①档案资料管理制度或措施执行不力,不能做到随时形成,随时收集,随时整理。②管理人员责任划分不明确,造成档案资料管理无法实现系统化。③档案资料管理不能实现独立办公,造成各种技术资料的混合放置。

1.2档案资料不完整①现场施工记录资料不完整,部分表格不规范或表格不统一,表格填写出现缺项,漏项。②变更文件、方案及申报文件的管理不系统,文件的产生者和归档者相互独立,造成部分文件无法及时完成归档。

1.3技术文件不准确①文件内容缺项,文件内容不准确。②无效文件:缺原件、签字、盖章手续不完备。

1.4对其他载体形式文件材料的收集整理力度不够。

2如何在施工过程中加强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

施工过程中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就是在工程施工的全过程中,对施工现场各分项工程产生的有价值的数据、图像、视频进行收集整理汇总的过程。技术资料的整理要做到随时形成,随时收集,随时整理。这也是体现档案工作“事前介入,事中检查,事后验收”原则的一个方面。更是确保工程档案材料完整、准确、系统的基本要求。此阶段工作要求和预防措施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2.1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明确档案管理各方职责

①完善档案管理机构。每个工程的完成,都是项目部各个部门协同合作的结果。而档案资料的产生又来源于不同的部门。为保证档案资料的系统性,就需要项目部设立独立的部门,来进行档案资料的管理。并对档案资料的管理部门制定相应的岗位责任制。这样,不同资料的产生部门在完成资料的签认后就可以把资料保存到资料的保管部门进行统一管理。②细化管理人员责任。由于档案资料的来源广,管理人员又较多,因此项目部应逐级建立档案资料收集部门和档案资料管理部门相关人员的操作流程。对于施工现场的技术资料来说,可以对技术人员的责任进行细化,明确谁负责现场施工的质量控制,谁负责施工过程中施工日志的记录、各类原始数据的收集整理和技术资料的签认。档案的管理人员也可以按照档案资料的种类进行分工。这样环环相扣,才能保证档案资料的管理趋于系统化。

2.2及时做好技术资料的记录和收集

技术资料是施工质量情况的真实反映,各种资料必须按照施工的进度及时记录、整理。这就要求负责现场施工的技术人员要及时完成施工日志的填写,并将当天的施工内容及时整理成技术资料,这样才不会造成技术资料的遗漏和滞后。一般桥梁工程施工的时间都比较长、技术人员的变动较大,技术资料的种类多,这就容易造成项目不同阶段产生的有关工程技术资料之间的关系不清,应归档的材料不全,归档材料内容缺项等问题。残缺不全或不成系统的技术资料不仅会给以后的整理工作造成困难,而且对日后工程档案的利用也会留下十分严重的隐患。因此,要保证技术资料的及时收集,就要求项目部定期组织相关人员对不同时期,不同分项工程的技术资料进行阶段性检查。这样即使出现漏项缺项情况,也能及时补充完善。

2.3确保技术资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真实性是技术资料的灵魂,只有真实的资料才具有参考价值,才能反应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所以坚决杜绝对原始记录采用“闭门造车”的做法,否则,一旦工程出现问题,这些数据不仅不能作为技术资料使用,反而还会造成工程技术资料的混乱。资料的整理必须来源现场,实事求是。准确性是工程技术资料的核心。项目的单位分部分项要划分准确,数据填写计算要准确。对分项工程的质量评定填写应该规范化,符合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的要求。要规范资料用表,相同的分项工程所用的表格要统一,不能五花八门。文字说明部分也要规范用语,不能采用口语,表述要简洁明了,不产生歧义。有些技术人员知道现场如何规范施工,但是就是不注重文字描述,施工日志的记录也过于简单随意,于是就出现了单纯从内业看,施工现场就不符合要求的状况。因此,我们填写技术资料的时候一定要抱着严谨的工作态度,确保技术资料内容的准确、规范、合理。

2.4确保工程技术资料的完整性

不完整的技术资料就不能系统地、全面地了解施工项目的质量状况。不仅资料的内容要填写完整,而且所涉及到的数据也要有据可循,现场施工和原始资料要完整统一。完整的施工资料不仅要有技术资料,还要有相应的试验资料、测量资料、质量认可资料和相关检测报告。所以技术资料收集整理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到全面,完整,这样才能保证竣工资料组卷过程的顺利进行。

2.5做好技术资料的整理保管

由于施工现场的分项工程较多,所以技术资料大多分散在不同的技术人员手中,因此需要有专人对技术资料进行统一分类整理。资料要按照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和分项工程逐项分类整理。对于桥梁工程的资料来说,我们可以按墩台号分别整理,可以把一个墩的所有桩基、承台、墩身资料放在一起。也可以把一个桥的桩基资料全部放在一起,承台全部放在一起。但是不管以哪种方式进行,都要保证归档的资料要与施工现场保持统一。对归档的资料建立专门的台帐,台帐要求不但能反应工程施工进度和内业资料是否同步,内业资料是否完整,还要方便查阅,最好能实现微机化和信息化管理。这样在电脑上不仅能发现不同分项工程的资料是否齐全,还能迅速查找到每一份资料的状态(资料内容是否完整,是否完成签认等)和存放地点。

3工程竣工阶段档案收集整理的任务及注意事项

项目竣工阶段,主体工程的技术资料已经基本形成,这就需要主动和业主进行沟通,掌握业主对竣工资料的整理要求,按竣工资料的立卷规范和整理要求进行有序的整理。

3.1对过程中技术资料进行系统核查

每个项目都有若干个分项工程组成,因此产生的技术资料也比较多。单单做好施工资料整理过程中的控制是不够的,项目后期我们还需要将每个分项工程产生的施工记录,施工日志,试验资料,测量资料,检测报告等再做一次系统的核查。只有确保每个分项工程的资料都完备我们才能保证竣工资料归档、组卷、系统排列的顺利进行。

3.2工程档案中其他资料的准备

工程档案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并不只是技术资料,它还包括综合管理文件、合同文件、计量支付文件、控制点测量文件、工程影像文件、竣工图、竣工图表等内容,这些内容就需要档案整理人员提前学习相关文件,与项目的其他相关部门及时做好沟通,确保其他归档资料的及时完善。

4结语

篇(7)

会计档案是指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财务报告等会计核算专业材料,是记录和反映单位财务的重要史料和证据。目前,会计委派制下的会计档案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一是有的会计核算中心没有或未及时向委托单位移交会计档案,不符合《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的规定。《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第6条明确指出,“当年形成的会计档案,在会计年度终结后,可暂由会计机构保管一年,期满之后,应当由会计机构编制移交清册,移交本单位档案机构统一保管”。会计核算中心成立后形成的会计档案是委托单位委托被委托单位进行会计核算而形成的,尽管会计档案的实体由于保管单位的变更而变更,但其所有权仍是委托单位,属于委托单位全宗的一个门类,应当保持一个单位全宗的完整性和连续性。

二是纸质会计档案与存储会计数据的磁介质档案没有同步归档。会计工作由传统的手工记账形式到运用电子计算机形式记账,会计核算形式发生了变化,财政部颁发的《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第四章第7条明确指出:“电算化会计档案,包括存储在计算机硬盘中的会计数据、其他磁性介质或光盘存储的会计数据和计算机打印出来书面形式的会计数据。”《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第45条规定,“实行会计电算化的单位,有关电子数据、会计软件资料等应当作为会计档案进行管理”。然而实际工作中,会计委派制核算的地区或部门,基本都实行了电算化会计,形成的大量磁介质会计档案都保存在会计核算中心,即便是定期向委托单位移交会计档案的核算中心,也只移交纸质会计档案。

三是会计工作与会计档案管理脱节。会计档案是会计核算的产物,它产生于会计业务工作之中,是会计工作的延伸,也是会计工作的终结。但在实际工作中,会计委派制管理下的会计人员对会计业务非常熟练,经常参加会计业务的培训和学习,但对档案知识,特别是会计档案规范化整理标准知之甚少,也没有参加过会计档案管理的培训与学习。各单位普遍重会计业务,轻会计档案管理。在各单位制定的会计制度中突出强调了会计业务,却忽视了制定详细的具有可操作性的会计档案管理制度,没有把会计档案的规范化管理纳入会计人员岗位职责中。在会计人员上岗前,没有邀请档案专业人员讲授会计档案管理的基本知识与操作技能,造成会计档案整理质量不高,封面内容填写不全,装订不整齐,有的分类、排列不规范,无目录等现象,使整理出的会计档案没有达到规范化标准,更谈不上科学管理。

四是财政部门与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缺乏必要的沟通与合作。由于会计委派制是近些年来新型的管理模式,其业务主要接受同级财政部门的监管。然而从其成立至今,无论财政部门还是档案部门都没有对新管理模式下会计档案的管理作出具体的要求和规定,档案部门也没有主动地介入其中进行业务指导与监督。财政部门只强调会计业务规范与否,而对会计档案规范与否少有问津,使会计委派制下的会计档案基本属于“失控”状态。

五是会计档案管理制度不完善。制度不健全势必造成管理无章可循。不少会计核算中心并没有制定较为完善的会计档案立卷、归档、保管等制度,对会计档案的归档范围、归档时间,整理标准,移交等问题没有作出具体的可操作性强的规定。只突出强调了会计业务工作,忽视了会计档案管理,没有把会计档案规范化管理纳入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中,也没有配备专人管理会计档案。

针对会计管理体制改革给会计档案管理带来的问题,笔者认为应强化以下方面工作:

一要加强会计档案管理,理顺会计档案管理体制。实行委派制管理的会计档案,应严格按照《档案法》、《会计法》、《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明确会计档案的所有权是委托单位,将委托单位的会计档案整理规范,在核算中心暂保管一年,期满后编制会计档案的案卷目录,连同打印出的纸质会计档案和存储会计数据的磁介质会计档案,向委托单位的档案机构移交。

二要加强会计人员岗位培训,提高会计档案的案卷质量。会计人员是会计档案整理的第一责任人。会计人员对会计档案规范化整理的熟知、熟练程度,决定了会计档案案卷质量的高低。因此,必须将会计档案管理及操作技能的培训,纳入会计人员岗前培训,从会计档案整理的基础业务学起,使其熟练掌握会计档案管理的基本知识与操作技能,进而从源头上做好会计档案的整理规范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