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5 16:53:03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档案管理的价值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一所高校的历史是在建设、发展、改革进程中各方面成果的长期积累,是对学校历史发展过程的真实、客观的记录。挖掘、管理校史不仅对于总结办学规律,推进教学改革具有重要作用,还可以很好地梳理学校的发展历程,传承学校优秀的文化传统和精神,服务于学校科学研究,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
一、校史档案及管理相关问题
“校史档案”是以文字、声像、实物等载体形式展现的关于“学校”这一组织历史资料的记录,它是有关学校历史的具有一定价值和意义的信息记录,在内容上包含了学校从建立到现在的发展历史,主要有历史沿革、办学理念、校训、学风警言、教风警言、对学校发展有重大影响的事件或活动、获得的主要荣誉、取得的主要成就、历任学校领导、杰出校友、学科建设、国际国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
“档案管理”是对收集的信息进行归档、存储维护、鉴定和利用统计数据为相关组织或个人提供服务等活动的总称,其目的就是为了方便检索、利用,最终实现其应有价值和意义。“校史档案管理”是学校相关管理人员对学校历史发展的文字、影响等资料进行专业化管理,以便于对学校综合改革与全面发展过程中提供重要参考。
高校的校史档案是一所高校长期办学成果的集中体现。一所高校的历史,以档案形式加以更好地管理,能展现学校厚重的文化底蕴,能更好地传承和发扬学校长期积淀形成的精神文化和优良传统,通过各种校史教育、校园文化活动让大学生认同大学文化精神,传承和发扬大学文化精神,在潜移默化中让大学生以学校为荣,并将这种自豪感转为历史责任感而勤奋学习、报答母校、服务社会;让教师、管理者总结教书育人经验,推动学校改革发展;同时,做好校史档案管理,能够让社会更好地了解学校、积极关注学校,促进交流与合作,从而推动学校的改革与发展。
校史档案是学校宝贵的无形资产,在对校史进行档案管理的过程中,通过总结经验和吸取教训,可以传承学校的优良传统和文化精神,对一所高校的建设与未来发展起着引领作用。
(一)见证校史
高校校史反映大学发展的轨迹,通过文字、图片、声像和视频等形式,真实再现学校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方面的重要工作,包括创始人、建校时间、办学宗旨、教学、科研、师资队伍建设、院系调整、历任学校领导、杰出校友、重大的校园活动、国际交流活动等。
档案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它是高校建设、发展的“见证人”,是历史的痕迹物证,具有见证往事的作用。从档案的形式上看,校史档案上保留着历史的真迹,有些是原来事件发生时的照片、录像和录音,有些留有事件当事人的笔迹,这些都是事件的原始记录和反映[1]。从档案的内容上看,具有客观详尽的特征,是在一定历史时期,当事人直接使用过或直接相关系的一系列资料。
一所高校越是发展,其校史资源越是丰富,就越需要对校史资源进行档案管理,总结高校办学经验与教训,提炼大学精神和大学文化,使之成为引导当代大学生追求理想的无形力量,成为高校进步、发展的源泉。校史档案管理就是通过对这些反映高校发展历程档案的集中管理和开发,使档案对校史的考证价值显示出来[2]。比如,通过整理、归纳、分析重庆大学早期档案材料,可以发现该校在建校初期的一些办学成效。第一,在学校建设方面,它从1929年建校时开设的只有预科班发展为1932年开办本科,再到1960年发展为全国重点大学,师资力量和硬件设施有了极大的改进。第二,学科建设方面,该校由开办时的两个预科发展到1946年成为拥有理、工、商、文、法、医六所学院的综合性大学。这些办学成效既是学校对建校之初便确立的“研究学术 造就人才 佑启乡邦 振导社会”办学宗旨的体现,也是高校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思考如何进行学科调整、如何规划学科建设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二)教化育人
一是,校史档案是对学校的历史的“纯记录”。虽然,校史档案以数据、图片、影像等形式记载学校的历史,是对学校发展历程的真实再现和客观反映。但是,校史档案中又蕴含有一代又一代以学校发展为己任的前辈,他们克服各种艰难困苦,前赴后继,为学校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蕴含有学校各个时期的名师大家,他们毫无保留的研究学术、造就人才、佑启乡邦、服务社会的理念;蕴含有一批又一批以实现中国梦为目标的大学生,他们勤奋求学、奋发图强的实际行动。这些丰富内容的校史档案本身就是非常有教育意义的教材,高校通过展现最原始、最真实、最有说服力的档案材料[3],可以使大学生产生心灵的震撼,认同大学精神本质,激发大学生对真理的渴求和对世界的求知,激发大学生知校、爱校、兴校的热情,坚持以“勤学、修德、明辨、笃实”为座右铭,自觉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无疑,这些校史档案都是高校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教育的最有效、最直观、最能让人信服的素材。
二是,校史档案材料中的一些内容还可以直接用于教化育人。校史档案自身的价值在于对于任何一所高校,它都是学校发展历程的真实写照,能凝结高校的精神文化和传承优良传统。以高校的校训为例,校训高度概括了高校优良传统和使命宗旨,是引导学生大学期间甚至以后人生道路的行为准则,可以激发学生克服困难、从事科学研究的信心和决心,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创造条件。如清华大学的校训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厦门大学的校训是“自强不息、止于至善”,重庆大学的校训是“耐劳苦、尚俭朴、勤学业、爱国家”。这些校训都对处在成长关键期的大学生起到至关重要的导向作用,无形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感染熏陶作用,潜移默化着每一个大学人的行为,对人才的成长和发展起着无比重要的作用。
三是,建立、管理高校校史人物档案,也能够起到很好的教化育人的作用。高校的校史人物档案上记载了高校发展历史中值得后人学习的优秀榜样[4],他们有的是在专业领域的大师级人物,有的是在管理岗位上做出过卓越贡献的教育家,有的是克服重重困难、勇攀科学高峰的科学家。他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刻苦钻研、勇于创新的精神,无时无刻不在感染每一位莘莘学子,给他们带来无穷无尽的正能量。
(三)传承校园文化
校园作为高校教育的重要基地,需要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和文化氛围。而校史档案中蕴含的学校的办学理念、价值观念、道德观念、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是学校营造文化氛围的重要元素,校史档案中蕴含的学校的创业奋斗史和警示后人的教训史则是学校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宝贵素材。校史档案可以借助各种载体,扮演校园文化的见证者和传播者的角色,通过学校历史的沉淀和延伸,使学生认同、传承大学文化,向时代精神靠近。
其一,校史档案是对学校发展历程的真实体现和“记忆”,档案管理则是这种真实体现和“记忆”的重要因素。校史档案管理具有积淀校园文化的功能。正是因为高校的校史档案自身的真实性、客观性,使得校史档案管理能对校史文化资源进行完整、真实地保存。
其二,开展高校档案有效管理对校园文化具有传承的功能。比如,将编辑、出版的校史在师生中展览,可以展现学校的辉煌历史和丰厚的人文精神底蕴,它反映了学校在各项教育活动中的成果和业绩,可以提高学校形象和知名度,扩大学校对内对外影响度,促进校际、国际交流与合作,唤起校友的美好回忆,增强校友对大学精神和文化的认同感,激励校友回报母校,激发师生对学校的自豪感。
(四)服务科研
关键词: 管理现状;困境;理性选择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19-0269-02
0 引言
随着1999年我国高校开始扩大招生规模,高校毕业生数量迅速增加,高等教育正实现着跨越式大发展。新疆高校也在从外延发展向内涵发展的转变过程中积极探索新型管理模式,而有效提升学生档案管理工作的效能已逐渐成为提高高校管理质量的重要增长点,高校学生档案管理工作涉及面较广,关系到每一位学生的切实利益,关系到高等教育发展和学校稳定。本文立足于新疆高校学生档案管理的实际状况,对新疆大学、新疆师范大学、石河子大学、新疆农业大学、新疆财经大学和新疆警官高等专科学校进行了详实而全面的调研,阐析了新疆高校学生档案管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做出理性的选择。
1 高校学生档案管理的价值分析
学生档案是高校档案群中的一个分支,也是学生个人成长过程中人事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独特的形式和内容,在学生队伍的建设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高校学生在学生管理中的主体地位,决定了抓好学生队伍建设,是办好一所大学的关键。而学生管理又与高校学生档案管理密切相联。高校学生档案真实地记载了一个学生从高中到大学整个学习期间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的情况,反映了每一位学生学习成绩优劣、水平高低、能力大小,既方便又实用,不论在质方面还是量方面都有较强的可比性,为学生入党、毕业就业等方面都提供了具有科学性和准确性的依据,避免了凭印象、听反映、靠关系等日常管理中的弊端。高校学生档案的建立,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队伍的整体素质。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激励学生奋发向上,不断进取,以丰硕的成果来书写自己的历史,充实了自己学生时代的档案,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2 新疆高校学生档案管理的现状透视
2.1 学生档案的基本特点
2.1.1 过渡性 高校学生档案材料反映的是学生在校学习的过程,以及伴随这一过程而产生的品德表现和身体健康状况等,如因考试作弊而受到处分;因身体健康状况的休学、复学等,这些变化都是今后形成完整档案的基础。与此同时,随着学生的毕业就业,最终其学生档案将移交就业单位等部门。因此,学生档案具有过渡性。
2.1.2 周期性 高校学生档案随学生毕业就业而去,在学校仅存放3或4年,最长不超过6年。学制越长,学生在校时间也越长,学生档案流动的周期就长,相反,学制越短,学生在校时间就越短,学生档案就流动得较快,周期就短。可见,学制决定了学生档案的周期性。
2.1.3 私密性 每份档案都记载了学生的很多个人情况,如家庭情况、成绩记载、奖惩情况等,这些都属于个人隐私,必须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严格管理,在一定的范围内需要保密。所以,学生档案具有私密性。
2.1.4 频繁性 在实际工作中,学生档案的使用非常频繁,学生报考研究生、参加就业、出国留学、参军入警、报考公务员等,均需利用在校期间的档案。因而,学生档案的运用非常频繁,使用率较高。
2.1.5 多样性 就生源而言,主要来源于以下几类学生:即普通高校招生、自主招生、保送生、小语种招生、单招、高水平运动员、体育特长生、艺术特长生等。学生的来源丰富,同时生源地区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决定了高校学生档案的多样性。
2.2 档案管理的基本模式 新疆各高校的学生档案管理机制不同,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①校院两级共同管理模式。学生档案管理工作由学生处宏观管理和调控,负责学生各类归档材料的最终审核工作,各学院(系部)对学生档案进行集中管理。这种模式有效地将学生档案管理工作系统化、责任化。石河子大学自2008年起开始采取这种管理模式。②职能部门联合管理模式。学生档案由学生处和招生就业处共同管理。其中,在校生档案的材料归档工作主要由学生处负责管理,毕业生档案的发送及留存毕业生档案的调取和服务工作由招生就业处负责管理。新疆农业大学就采取了这种管理模式。③学管部门集中管理模式。由学生处负责在校生和毕业生档案的全程管理工作,学生各类档案材料的归档、整理、调阅等工作都由学生处的学生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责任。如:新疆师范大学、新疆财经学院、昌吉学院的管理模式都属于此类。
2.3 毕业档案的发送保存 新疆各高校毕业生档案的发送和保存方式各不相同。各高校对应届毕业生的档案管理原则上是按照就业方案发送,在此基础上,对毕业生档案的转递和存留方式不尽相同,主要为:
①统一发档与院校留存相结合。毕业生归档材料入档完毕后,按照就业方案发送毕业生档案,尚未就业的毕业生档案留存学校。如新疆农业大学和昌吉学院。②统一发档与档案转存相结合。在毕业前夕,毕业生自愿将档案存放在人才交流中心的,学生处将这部分学生档案抽出转往人才交流中心,并代收档案保管费。剩余的已就业毕业生档案按照就业方案发送,尚未就业毕业生档案留存院校。新疆大学近年一直采取这种方式。③统一发档与个人提取相结合。毕业生在毕业离校前凭报到证或单位调档函在调档期集中调取个人档案。调档期结束后,不再允许个人调档,统一按照就业方案发送,未就业的毕业生档案留存学校。此后,定期将超期保存的历届毕业生档案发往生源地。这种方式可大大减轻历届毕业生档案的留存压力。如新疆财经大学、石河子大学在2008年以前采取这种方式。
1.1二者具有相似的管理流程
我国一直将传统档案管理业务分为档案接收与征集、整理、鉴定、保管、统计及利用服务六个环节。对文件及档案实现集成管理,档案管理与知识管理具有比较相似的管理流程,都是针对文件、档案或知识等管理分散的对象进行存储并集中,之后对其加工整理实现有序化,再进行鉴定评价后实现其利用价值的优化,在利用中不断产生新的文件、档案或知识,并进行相应的收集存储。
1.2二者具有相似的管理技术
文件、档案在数字化环境下,在不同形式的信息系统中产生流转,而文件、档案在非数字化环境下为适应其要求,也要进行数字化处理。所以,现代档案管理的所有环节都离不开现代信息技术。在快速发展的信息技术中产生了知识管理,它也需要应用计算机、通讯及网络等技术予以实现。二者都需要采用数据库、文本挖掘、信息、搜索引擎、信息安全等有关技术,由此可见,它们都需要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支撑。
2、档案管理与知识管理的不同点
档案管理以管理层面来说,主要是一系列管理技术方法,也是专业管理活动;知识管理不只如此,还属于管理方式、价值及管理理念范畴,并涉及组织更系统的管理体系与方法论。以管理深度来说,档案管理在传统上主要管理文件、档案实体;知识管理侧重于管理文件、档案内容。以管理范围来说,档案主要管理文件、档案等对象;知识管理除此之外,还要对图书情报的外源显性知识及头脑的隐性进行知识管理。档案管理在管理上更重视对文件、档案的真实性、完整性及可靠性的保护,实现文件、档案的长远价值、凭证价值与保存价值;知识管理更重视文件、档案及相关知识的可用性,实现知识的现实价值、情报性价值与利用价值。在管理特点上,档案管理更重视管理文件、档案的制度化、规范化及程序化;知识管理在管理体系上侧重于宽松、易于创新。
3、档案管理与知识管理之间的关系
3.1档案管理利用知识管理得到提升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知识管理能够对档案管理领域进行不断拓展,传统的档案管理过于重视档案与文件、档案与图书情报的差异比较,更限于保管历史记录,而不愿为现实工作提供服务,与价值创造过程相脱离,进而对发挥自身作用的领域具有很大的局限性。知识管理要求在其管理范围中纳入文件、档案等多种载体形态的知识,并对其进行有效整合与集成,构建较为系统的知识资源体系。知识管理关注于在各项经营、生产、管理活动中对知识的共享、创造与应用,使其为价值创造活动提供直接服务。二是知识管理可以提升档案管理的价值,传统档案管理中重视保管而忽视利用,采取借阅、查卷、复印等比较传统的手段,只是为档案提供简单的被动服务,没有实现用户对知识与信息的需求,无法为经营、生产、管理活动提供有效服务。知识管理侧重于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采取智能化、现代化、人性化手段,为用户深层的主动提供信息、知识服务,进而使知识价值得到实现,核心竞争力得到提升。
3.2档案管理对于知识管理具有促进作用
关键词:档案管理;效能;策略;途径
1提升档案管理效能的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巨大变化,人们看到的是处在转型中的社会,而不同种类的大量信息数据成为当今时代人们热烈追求的对象,很多企业也在不遗余力的发展自身的信息搜集和处理能力,这就包括了档案管理工作的变革,档案管理利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逐步挖掘档案信息中潜在的使用价值,在这个过程中也发现仅仅依靠目前的管理效能和工作效率是无法进一步完善档案内容和工作方式的,必须要想方设法的提高效能,强化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才可以更好的体现档案管理工作的价值,更有效的发挥档案信息资料的重要作用。
2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2.1缺乏配套的基础设施
目前的档案管理呈现出新旧模式交替而并存的局面,档案的相关工作不仅要理顺和管理好以往的纸质档案,并且做好相应的保管工作,还需要加强对现代电子文件档案创立的投入,来提高现阶段档案管理工作的效能。而目前用于档案管理建设的一些基础设备还没有落实到位,相应的资金和技术投入是无法满足高效的档案管理的,档案管理的效能因为传统的档案管理下降,也不能从新兴的电子文件档案的创建管理中获得提高,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缺少完备的设施和设备,工作环境和氛围就会大不相同,档案管理的工作效能逐步下降。
2.2档案管理未受到重视
由于档案管理主要涉及的绝大部分工作是基础性的,很少有需要审批和审核的事项,虽然存在一些审核事项,但是相对比较容易通过,因为其属于机构和部门内部的资料,正因为如此,档案管理工作是很难得到管理层和领导的重视和关注的,长期以来,档案作为基层工作一直执行着比较繁琐复杂的程序,人们也普遍认为只要按照固定的程序就可以完成工作任务,因而对档案本身的价值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造成轻视和疏忽大意。
2.3管理人员缺乏较高的综合素质
一些档案的管理人员不接触基础性档案工作,就对工作程序和一些事项妄加指责,自身的专业素养不足,有对基层的档案管理工作始终报以轻视的工作态度,进而影响到工作人员的情绪,使得档案的相关工作效能下降,管理制度和规定没有被落实到位,管理人员缺乏认真耐心和实事求是的精神。
3提升档案管理效能的途径
3.1完善档案管理服务体系
档案所服务的对象有很多,几乎包括了所有处在市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企业和政府机关部门,主要因为档案所承载的是宝贵的社会历史信息,以及对现阶段社会发展和事业进步的经验总结与评论,在进一步的发展需求中,档案信息具有极高的参考和借鉴的价值,因而要不断的完善和健全档案管理的服务体系,提高档案管理的效能,真正将档案信息的价值充分的展现在世人面前,为企业的发展规划,机关部门的下一步工作计划提供更加准确合理的信息支持,建立高效便捷的查阅和调取服务平台,同时加强对档案信息的管控力度,对信息加以保密和做好严密的防护,建立严格的调阅审核机制,在规定的框架内不断提高档案管理的效能,加速建立健全档案管理的服务体系。
3.2转变档案管理的传统观念
管理人员的工作观念应该随着档案管理模式的变化而发生转变,不能固步自封,还沉侵在以往的传统落后的工作观念中,以往的档案管理由于其发展模式的局限和制约,使得工作人员没有形成良好的工作态度,对待档案管理一般采取的是粗糙大意的管理模式,没有足够引起管理人员的重视和关注,这主要是由于传统档案的利用水平很低,人们没有挖掘出档案的真正价值,使得档案管理成为了工作琐碎而管理清闲的工作。因此,今后就要摆正管理人员的工作态度,转变陈旧落后的工作观念,加大档案管理实际意义的宣传和培训,利用先进技术提高效能,激发出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不断的提升档案的价值。
3.3定期组织培训,增强专业素质
相关的机构部门要组织起定期的培训讲座,加强员工的管理意识和能力,让其真正意识到档案管理正在变得更加重要,档案的价值还没有被真正的开发出来,培养一批爱岗敬业、细致耐心的专业人才队伍。让管理人员能够顺应世界多元化以及时代的发展,使其能够在管理档案的过程中,将管理的内容以及形式等,不断向多元化的形式和内容转变。对管理人员的知识面加以丰富,让其明确修订资料、整理资料以及收集资料之间的区别,并且要对各种档案资料做好整理和检查工作。
3.4建立严格制度规章,夯实档案管理基础
在加强重视档案管理,加大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基础上,档案管理效能的提升还需要建立严格的制度规章,夯实档案管理的各项基础工作。即在档案管理方面,设置一项专项资金,即以准确预算、专款专用、详细记录、恰当使用以及及时结算等为原则,不断对档案管理机构进行优化设置,在结合能力范围以及实际情况的前提下,对档案管理信息化加强建设,建设一定的数字档案室或者电子档案室,使得档案管理能够达到更高的效能。
4结语
综上所述,在今后的档案管理工作发展的过程中,创新发展是其重要的发展趋势,因此必须对提高档案管理效能的途径加强研究和探索,以确保档案管理能真正意义上实现高效能、安全性、便捷性的服务目的。
参考文献:
[1]李瑞东.浅析如何提升人事档案管理效能[J].华章,2013(16).
关键词:档案 医院档案管理
1 永城市人民医院档案管理目前存在的问题
1.1 管理体制未健全,没有统一的管理模式
目前我院在管理模式上还未做到统一,由于档案管理缺乏规范,不仅造成管理漏洞,还影响了档案的综合利用和信息开发,使计算机等现代化管理手段的运用造成困难。
1.2 专职档案管理人员少
我院档案管理人员一身兼多职,常因兼职过多而无法将精力放在档案业务上,同时对档案法律法规、专业知识学习不够,法律意识不强,缺乏工作方法,随意性强,使档案工作管理处于被动状态。
1.3 档案管理过度分散
我院仍沿用过往对档案分散管理的方法,各科室或各部门各自保存档案,没有设置综合档案室,造成不少有价值的档案散落在各专业部门,一方面使大量原始文件资料容易丢失,另一方面档案利用率低。此外,分散管理还造成重复保管,造成库房、人力、物力、空间等资源浪费,档案资料丢失情况时有发生,不利于医院对整个档案工作进行统筹规划。
1.4 重管轻用,没有发挥档案应有的作用
受旧的管理模式影响,目前我院档案管理存在重管轻用现象,档案收集了,却忽视了最为重要的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和再利用。
许多珍贵的档案沉睡在档案柜内,体现不出其应有的价值。
1.5 重病例档案,轻其它档案,综合档案管理工作相对滞后
病例档案在医院档案管理中有着重要作用,我院对病案保管较为完善,能及时收集、归档、且有专人负责管理,体现出我院对此工作的重视,但是缺乏对其它档案,如文书档案、科研档案、设备档案、声像档案等的重视,造成了我院综合档案管理的不完整性。
2 针对我院档案管理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制定对策
2.1 健全制度,建立统一管理模式
2.1.1 由于医院档案工作具有其独特性,因此要建立符合医院实际情况的档案管理模式,健全档案管理制度内容十分广泛,如建立档案利用、保管等制度,制订档案保管期限,归档范围等规定,并将这些制度和规定的执行纳入医院岗位责任制和考核办法之中。
2.1.2 我院应形成一个由分管院长全面领导、办公室主持具体方案,各部门负责人和专、兼职档案员完成日常档案归档管理事务的医院档案三级管理网络。实现统一领导、统一机构、统一制度、统一操作、统一保管,这样不仅有利于档案的收集和开发利用,有利于解决档案综合管理中的人员、经费、设备等问题,有利于组织监督各职能部门的档案工作,还有利于医院档案的安全和完整。
2.1.3 我院应建立医院档案、资料图书、情报信息一体化管理模式,这不仅是医院档案动态管理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2.2 培养高素质档案管理队伍,增强全员档案意识
重视档案,培养专业人才,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是重视和发展档案事业的根本。我院可通过组织继续再教育,积极参加档案管理部门举办的实习班;鼓励档案员在职自学,加强新知识和有关知识的补充;大力开展档案管理经验交流,请档案专家讲课或组织档案员外出参加学习来提高档案管理队伍素质,同时要大力宣传学习《档案法》,从而提高医院社会群体的档案意识和法制观念,使每个职工和领导意识到档案是医院管理工作的基础之一,是重要的信息资源,档案管理的好坏是一个单位管理水平和文明程度的体现。
2.3 实现档案的集中统一管理
集中统一管理是《档案法》的要求,是档案管理体系的核心内容,是档案管理达标升级的标准。医院具有门类多,载体多样化等特点,因此,正确处理医院档案集中统一与分散的关系,如图书馆、病案室、X片室、CT室等可列入档案管理网,接受综合档案室的监督和指导。
2.4 多途径、多渠道地开发档案信息资源
档案管理的最终目的就是利用,就是使档案发挥其潜在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我院档案管理工作者应多途径、多渠道地开发档案信息资源,使档案为我院各项工作,特别是为医疗、教学、科研服务。
2.5 重视管理现代化
档案管理现代化不仅仅是指先进设备的配置,还应包括档案工作的标准化,管理思想的现代化,管理设备和管理技术的现代化。
3 实现综合档案管理的具体措施
档案管理走法制化、规范化和现代化管理的正确轨道已成为医疗卫生单位现代化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我院要想实现综合档案管理的要求,主要要做到以下几点:
3.1 强化领导,完善机构,明确职责
3.1.1 成立综合档案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由单位负责人担任主要领导,由各职能科室负责人担任领导小组成员,从而对档案管理工作实行全面领导,统一行动,协调发展。
3.1.2 成立综合档案室:综合档案室为办公室隶属部门,设置1-2名专职人员,主要职责是负责档案收集、归档、保管等管理职能,同时指导和督促各部门兼职档案员的规范工作。
3.1.3 设立部门兼职档案员:各职能科室设立兼职档案员一名,主要负责对本科室在日常工作中形成的有价值材料的收集,定期上送综合档案室归档,同时对科室正在进行中的资料进行登记和保管。
3.2 建章立制
根据综合档案管理要求,制定各种管理制度,如:文书档案管理制度、会计档案管理制度、图书资料管理制度、综合档案室管理制度,还制定:档案管理分类方案、档案管理岗位职责、档案工作人员考核办法等相关规定。
3.3 开张宣传和业务培训
一是利用专题会议,对单位职工开展《档案法》宣传,使全体职工了解国家对档案工作的法律法规;二是利用宣传栏,重点宣传开展档案管理的意义和基础知识,使职工对档案综合管理认识不断提高;三是邀请上级档案专业人员对专职、兼职档案员进行业务培训;四是派出骨干人员参加各级档案业务培训班及外出参观,不断提高档案人员的业务水平;五是将各种制度和规定汇编成册,发至各部门学习,从而统一思想,为档案管理规范化运作打基础。
3.4 改善设施,重视投入
按照档案分类保管标准,把综合档案室分成文书档案、财会档案、专门档案等区域,配备档案工作必备的空调机、吸湿机、电子计算机、复印机、装具等现代档案管理设备,为档案管理提供较好的物质条件。
3.5 突出“三率”,狠抓管理
“三率”指的是归档率、完整率、合格率。档案管理是一门科学,要掌握档案的规律,树立现代化意识,以科学发展观办事,才能使医院档案工作向现代化管理发展。
参考文献:
[1]杜晓蓉.浅谈医院档案信息化管理问题[J].价值工程,2011(35).
1 提高档案管理科学化水平的必要性
档案管理的科学化就是用科学的手段对档案进行更加细致的管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文化水平的提高,档案事业的社会地位越来越突出,其作用也越来越明显。档案工作存在于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与人们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在新时期下,档案管理工作的繁杂性和重要性,使得提高档案管理科学化水平的要求越来越急迫。
1.1 提高档案管理科学化水平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要求
档案记录着社会发展的全过程,是文化的缩影,提高档案管理的科学化水平对国家的素质文化发展起着积极的影响。档案包含了政治、经济、教育各个方面的内容,是一个民族文化的最好体现。提高档案管理的科学化水平,对民族文化的大发展起到了更好的推动作用。只有提高档案管理的科学化水平,才能发挥出档案的真正历史文化价值,才能提升国家文化的软实力,更好的为人民大众及国家服务。
1.2 提高档案管理科学化水平是顺应信息化发展趋势
现代信息技术水平的迅猛发展,极大的丰富了档案管理的载体,使档案的存储、收集、应用以及传播都变得更加的便捷。在新时期的发展条件下,档案利用者对于档案的信息有了更加多样化、立体化的要求,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档案管理者对档案工作不断的进行着创新,逐渐提高了档案管理的科学化水平,使得档案管理更好的承担起了社会所赋予的责任。档案管理逐渐走在了信息技术发展的前沿,在更好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的同时,努力的提高档案管理的科学化水平,使其更好地为人民服务,造福社会。
1.3 提高档案管理科学化水平是推动档案工作健康发展的需要
档案工作承担着重大的社会责任,只有提高档案管理科学化水平,才能更好的推动档案工作健康、高效的发展。档案管理工作者在经过长期的努力之后,终于逐渐的改善了档案管理的机制,档案工作的范围也逐渐的扩大化,其类别也逐渐全面化,技术水平也实现了科学化。但是在新时期下,档案工作仍然需要完善。其中包括了提高档案管理者的素质、建设高水平的信息化技术、完善档案管理制度。为解决这一系列的问题,就必须提高档案管理科学化的水平,才能实现档案管理的质的飞跃。
2 提高档案管理科学化水平的有效路径
档案管理工作有着自身的规律性,只有深入了解并严格掌握这些规律,才能够有效提高档案管理的科学化水平。提高档案管理的科学化水平,使档案管理更具有现代化的特性,更加的便捷。要想实现档案管理的科学化水平的提高,还要做到以科学的态度对待档案工作,寻找有效的途径,推动档案工作的革新。
2.1 找准一个定位
就是要找准工作着力点,对中心工作需要什么、档案工作如何跟进,都要进行认真思考和研究。要在抓好常规性档案管理的同时,注重调整和把握阶段性工作重点,想中心工作之所想、急中心工作之所急,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增强主动服务意识,坚持党和政府工作延伸到哪里、各项事业拓展到哪里、新兴领域开辟到哪里,档案工作就覆盖到哪里,及时收集和整理有价值的档案信息,及时为中心工作提供参考依据,使档案管理真正为服务中心使上劲、用上力。
2.2 推进四个转变
2.2.1 推动档案管理在功能上由馆藏型向利用型转变。档案工作基本的要求是建好管好档案,保障档案安全,但管理的目的在于利用,共价值的体现也在于如何把“死档案”变成“活信息”、“活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新时期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任务。档案管理要善于从档案资料发现价值,把对社会有益的东西充分挖掘利用起来,使其潜在价值得到充分实现,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2.2.2 推动档案管理在手段上由传统型向科技型转变。强化科技意识,重视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注重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传统的工作模式和载体手段进行根本性改造,全面提高档案管理的科技含量。加强数字信息资源建设,积极推动管理技术的自上创新,注重相关软件的开发和应用,实现管理与服务的标准化、程序化和高质量、高效率。要在开发和运用新技术、新手段的同时,坚持网络建设与安全管理同步进行,积极维护档案信息安全,达到方便利用和安全保密的有机统一。
2.2.3 推动档案管理在服务上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建立覆盖广大人民群众的档案资源体系和方便人民群众的档案利用体系是这几年档案工作区别于以往的重要内容。档案事业只有联系于社会、根植于大众、服务于现实,才能有广阔的发展空间,走向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改变档案资料“锁在深闺人不识”的状况,积极履行政府信息公开职责,通过规范有序地公开档案目录、卷宗,举办陈列展览等形式,使社会各界与人民群众更好地了解、利用档案资源。要优化档案服务措施,方便人们查阅利用。做好与群众关系密切的新农村建设档案、民生档案以及社会文化档案等工作,及时公开有关信息,使档案工作更加贴近群众、便民利民。改进服务方式,探索发展诸如信息导航服务、增值服务、推送服务等以用户为中心的档案服务新模式。
2.2.4 推动档案管理在资源上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在保障档案资源量的同时,还要注意档案资源质量问题。加强档案的收集工作,呼吁社会大众积极参与,为档案的收集工作带来便利,使得档案资源更加的丰富多样。要着力维护档案的真实面目,大力开发档案的可利用价值。合理的分配档案的门类,优化档案管理的结构,合理的对档案进行分档,实行规范化的管理,使得档案资源的内容更加的丰富,门类更加的齐全。档案载体的增加,使得各个档案馆都具有其显著的特色。加强各个档案馆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实现档案资源的共享与共用。
【关键词】企业;档案管理;现状;措施
一、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
1.服务意识差,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力度不够
虽然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档案管理工作必不可少,但因其工作属性的原因,相对其他部门而言还是属于边缘部门,企业资金和人事安排都不尽完善,有的档案管理人员是兼职,有的档案管理人员工作岗位变动频繁,这些都容易造成档案管理出现漏洞,档案资料丢失,机密档案泄密等,无法给企业决策提供必要的信息资源。
2.档案管理分散,不利于资源共享
档案管理基本原则要求档案管理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方式,保o档案的安全,这样有助于资源共享。企业档案管理在企业运行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需要长远保存的档案要由企业档案部门统一管理,其他各部门不能分散管理,也不能把档案据为己有。统一管理有助于维护企业档案的完整性,提高档案的安全性。现阶段,一些企业的人事档案、基建档案、财会档案等没有进行统一的管理,还是由各部门分散管理,有的甚至无人管理,有的也意识到了档案管理的重要性,配备了专门的档案人员,但由于档案管理水平参差不齐,档案的安全、完整还是无从保障,不利于资源共享,也不能给使用者提供快捷的服务。
3.档案人员整体素质不高,更换频繁
档案管理是一项政治性、服务性较强的工作,加强档案管理,需要工作人员热爱本职工作,既懂科学技术,又懂档案管理工作的专业知识,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但一些企业对档案管理存在思想认识上的误区,认为档案管理是操作性、常规性的工作,不需要什么专业技能,只要识字就能做好此工作。很多单位的档案人员年龄偏大,知识文化水平较低,没有经过档案专业培训,整体素质不高,很难适应新形势下企业档案工作需求。同时,企业改制后,各部门精简人员,企业档案人员更换频繁,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工作不能持续进行,不及时归档、整理,致使有的档案丢失,落到各部门或者个人手中,对以后档案的利用工作造成难题。
4.档案馆藏良莠不齐,档案鉴定工作开展不力
档案管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为了保管有价值的档案,应剔除销毁失去保管价值的档案,突出重点,分类管理,提高档案管理的质量,为档案的利用及资源共享打下良好的基础。一般来说,很多企业的档案只要进了档案室,就会永远藏匿于档案室,有些档案没有了任何价值,不能发挥任何作用,长期积压使库存爆满,致使新的、有价值的档案不能及时进馆。这主要是因为档案鉴定工作开展不力,未成立专门负责此项工作的机构。
5.管理设施不齐全,不能满足档案保管需求
档案管理的目的不是为了获取利益,主要是为了体现社会效益,一些企业领导比较注重企业经济发展,不注重档案管理,这也使档案管理滞后于经济发展。很多企业档案管理部门没有专门的经费,档案管理设施不齐全,不能满足档案管理的需求,不利于档案的安全、完整保管,从而造成不了弥补的损失。
二、改善企业档案管理的措施
1.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
企业在发展中必会留下大量的档案资料,如工程图纸、技术资料等,这些档案资料对企业的运行发挥着重要作用。档案管理人员素质的高低会影响企业档案管理的优劣,提高企业档案管理人员素质,是提高企业档案管理水平的需要。首先,企业档案管理人员要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素质。这就需要档案管理人员树立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同时档案人员要尊重历史,根据史实入档、用档。另外,档案人员还要有较强的保密意识,不私泄外泄,确保档案安全。其次,档案管理人员要具备专业素质。这就需要企业档案人员注重专业知识与技能学习,认识到档案工作的重要性,不断扩大自身知识面,以适应信息化社会的需求。最后,企业档案管理人员要具备创新意识。企业档案管理工作要具有开放性,需要创造性学习,用新思维对待新问题,提高档案管理层次。
2.充分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
档案管理的目的是提供利用,提高档案管理水平,是要给企业提供良好的信息服务。因此,企业档案管理要充分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为企业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首先,建立网络化系统。企业制定网络系统时,考虑档案网络化建设,开发档案信息资源库,使企业各部门能快速获取所需档案资料,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通过网络利用资源,不会造成文件的丢失,也有助于档案的归档。档案人员通过计算机可以随时对档案进行归档、分类、整理工作,有效减轻了档案人员的负担。其次,推进档案的数字化进程。企业档案管理对有重要价值的档案资料要进行数字化,有些档案由于保存年代已久,拿出来使用的话很容易损坏,要注重对这些档案的保管,并对这些有重要价值的档案进行数字化处理,以便永久保存。最后,加强档案信息安全保障建设。注重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同时,也注重对计算机档案管理系统的管理,配备防病毒软件,确保信息安全。
3.强化企业档案管理标准化建设
企业档案管理首先要确立归档制度。企业所有人员都有建立档案、保管档案的义务,不能私自截留档案。档案归档有明确的日期限制,如行政管理、生产技术等方面的管理类文件一年归档一次;产品开发、基本建设等方面文件材料要在项目完成后半月内归档等。企业档案归档制度的执行,需要档案人员监管,相关人员积极配合。其次,遵守档案管理流程。企业档案管理要遵守流程,主要有管理部门、文件整理、档案分类、档案编号、归档、保存档案、清理档案等方面。最后,完善档案管理制度。要建立健全的档案管理制度,主要包括档案保管制度、档案利用制度、档案统计制度等。
结束语
企业没有创新就没有活力和希望,档案工作也是如此。因此,档案工作人员亦应创新思路,开拓档案管理的各项功能,并积极探索和体现观念、机制、管理的创新。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