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5 16:53:02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高效课堂小组建设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词:高效课堂;小组建设;小组划分;事务分工;文化建设;培训;评价;奖励
一、如何划分学习小组
1.划分原则:组内异质、组间同质
2.具体做法
比如,把班级学生分为六组
第一步:单纯地按照成绩均衡分组,即按照成绩采用龙摆尾的方式分为六组。
第二步:在第一步已经初步分成的六个小组基础上,按照性别、性格、兴趣、学生间的关系、家庭状况等因素进行微调和重组。
二、小组长的选举及小组成员事务分工
1.小组长的选举
关于小组长大家都知道如何选举,在此我只强调一点,小组长一定要有责任心、进取心、凝聚力、组织能力和领导能力,其他的就不做赘述了。
明确小组长的职责
(1)小组长要带领本组同学打造积极向上、优秀的小组团队;
(2)小组长要对组内成员进行明确的分工,确保每个小组成员真正实现高效学习,最终实现小组团队的整体学习目标;
(3)小组长要督促学科组长及时检查小组成员课堂学习情况和每天学习内容的落实情况;
(4)小组长要全面负责本组同学的学习、纪律、卫生等。
2.小组成员事务分工
每一个小组都是班级的缩影。我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在小组内设立了学科组长、纪律组长、卫生组长、仪表组长、考评组长等。这不仅把小组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而且还增强了每个组员的集体荣誉感、责任感和归属感,让每个成员都感觉到自己在组内很重要,自觉自愿地为小组建设贡献力量。
三、小组文化建设
小组文化是一个小组的精髓,是组魂。它是一种信仰,是一种不可战胜的力量,就像军队中的“雷锋”班一样,你只要进了“雷锋”班,你就只能是“雷锋”班的精神风貌,而不可能是别的。所以,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小组文化建设。
小组文化包括组名、祖训、组徽、口号、目标、公约等。
四、小组培训
1.小组长的培训
(1)对小组长进行学习辅导。
(2)对小组长进行工作指导。
(3)适时地肯定、表扬、鼓励。
2.组员的培训
(1)开展团队精神教育、集体主义教育。
(2)进行合作形式的指导:独学要静,群学积极思考,展示时注倾听,展示完毕及时补充、质疑,严格遵守家庭公约等。
五、评价与奖励策略
小组评价是促进小组健康发展的重要环节。
评价原则:及时性、客观性、公正性、激励性、团体性。
评价内容:各班级应根据班级实际情况而定,缺什么就评什么,评什么就有什么。例如,班级学生上课不爱展示,那就把上课积极展示次数纳入小组评比;班级学生爱展示但展示不规范,那就把规范展示纳入小组评比等。
评价做法:一天一小结、一周一总结、一月一评比、一学期一表彰。
关键词:学习小组;划分;建设;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03-0200-01
学习小组旨在促进不同程度学生在小组内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共同实现学习目标,并以小组的整体成绩为评价和激励依据,全面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个性和谐发展的学习创新型组织。它的内涵涉及以下几个层面:一是以激发全体学习者共同愿景的学习型组织;二是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异质学习小组为主体进行的一种教与学活动;三是一种同伴之间、小组学习者之间的合作互学习活动,包含小组学习者的自主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四是以各小组在单位时间内实现共同目标过程中的总成绩为评价的依据;五是为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而展开的合作学习活动;六是由教师事先设置问题、分配学习任务和预设教学流程的学习活动。
一、学习小组划分
1.划分原则:本着“组间同质,组内异质,同质结对,异质帮扶”的基本原则对全班学生进行学习小组划分。“组间同质”体现了小组学习的均衡发展,也为公平公正竞争奠定了基础。“组内异质”为互助合作创造了很好的条件。“同质结对”是指在组内实行同层次学生结对,便于开展“对学”。“对子帮扶”体现了分层学习、梯度推进中学生个体间的有效合作和友好互助。
2.划分依据:既类似于分平行班一样,按照认知水平、智力水平、学生性别、性格特点、习惯爱好、家庭背景等将全班同学以6至8人划分为一组。
3.小组划分具体操作办法:
小组划分参考案例:六步分组法
首先是“荐”。可以采取自荐或他荐的形式,推荐出学候选人,候选人不少于小组数的二倍。第二步是“演”。候选人以“假如我是班干部、组长”作为主题,发表演讲。
第三步是“定”。确定的办法通常有两种。一是正副组长搭配式。二是正组长与学科组长搭配式。第四步是“分”,召集各组正副组长,对组员进行分配。根据划分的依据,将其余同学排序,按“S”型安排组员,然后均分到各个小组。这一点类似于学校里分平行班的做法。第五步是“调”,学生分配后往往要作适当微调。如男女生的比例,科目的平衡,学科的搭配,性格的差异,学生能力的差异。一段时间之后,老师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进行调节,如组长是否与组员团结,组长的管理能力等,有时是组长与组长之间的互换。第六步是“排”。各小组把各组的组员召集起来进行小组内排位,组内每个同学的具置由正副组长来决定。
二、学习小组建设
(一)小组文化基本建设
1.由组长组织成员讨论制定有特色的组名、组训、组规、口号、组徽、组歌等,并制作成小组文化标识牌,激励每一个组员。
2.根据班规制定组规,从自学、讨论、展示、作业的完成与收交、自主学习的纪律及学习的目标达成等方面制定出基本的规范要求,确保每个同学都能明确每个学习环节的具体做法。
3.由组长负责组织每周一次形式多样的小组活动,如:开组会、座谈、游戏等,和谐组员之间的关系,增强小组凝聚力,形成团结向上、勤于钻研、积极进取的组风。
4.班组课程的建设。目前有校本课程之说,尚无“班本课程”和“组本课程”的开发,同校本课程的开发一样,随着班级文化和小组文化的建设,同样可以将班级文化特色和小组文化特色开发为课程,比如高效课堂下的班级管理、小组学习、合作交流、研究性学习(课程)、社会实践等等,学校可以借助班组学习建设,在这方面做有益的尝试。这将成为学校高效课堂文化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二)小组综合性培训
1.组长培训
小组长的培训非常重要,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⑴明确小组长的职责和作用。提高小组长在学习小组中有关在小组管理、指导、组织、协调、检查、评价等方面的能力;⑵定期召开学会议,洞悉他们在思想、学习和管理中遇到的困难并及时予以解决;⑶让小组长享有一定的权利。教师应力所能及地为小组长创设更好的学习环境,提供更好的学习条件和学习资源;⑷对小组长的工作要适时地给予肯定、表扬或激励。小组长领导一个小组应得到应有的尊重,更好地体现其自我价值实现。这是激发他们对小组更加尽心尽力工作的力量源泉。
2.组员培训
⑴在全体学生中树立“帮助别人就是提高自己”的合作学习观念。研究也表明这是有科学道理的;⑵关注学困生的表现。在学习态度、学习基础、学习能力等方面给予针对性的培训指导;⑶采取捆绑式评价。由过去关注学生个体的评价转为关注小组整体性评价;⑷在班级和学校范围内,大力开展集体主义教育和团队精神教育,优秀学习小组的评选可以扩展到全学校的范围,为班级工作营造更大的舆论空间。
三、学习小组评价
学习小组的评价涉及到评价的基本原则,以及评价主体、评价方式、评价内容、评价功能等整体的评价体系。无论哪种评价办法,都必须以能促进学生发展为根本目的。
1.小组综合性评价。小组综合性评价是高效课堂上学生评价的主体性内容。从评价时间上来讲,可以体现堂堂评、日日评、周周评、月月评;从评价对象上来讲,可以体现对组员的评价、对小组的评价,当然也可以评价教师;从评价内容上来讲,可以评价课堂上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专项。从评价的主体来讲,可以是教师评价,可以是学生自评,可以是生生互评。
值得说明的是,课堂评价具有阶段性、针对性、层次性、灵活性等特征。不同阶段,评价的重心应有所不同,有所侧重。
2.激励性评价。
【关 键 词】高效课堂;数学;学习小组建设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3)05-0164-02
一、高效课堂下的学习小组作用
1. 利于学生学习习惯的改善。进入高中的每个学生身上都带有从初中就存在的“自认为好的”、不好的学习习惯,但由于初中知识的简单性与浅显性,学生对这些不好的学习习惯自然而然地就习以为常。进入高中之后,面对骤然一紧的高中数学知识,无论在知识的逻辑性上,还是在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上,学生发现用初中的学习态度、习惯和方法已不能高效完成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在传统的课堂上,鉴于老师精力的有限性,学生除主动与老师沟通外,几乎没有任何机会接触好的学习方法和态度。而在高效课堂下,学生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的。在以小组长为中心的组织下,小组成员不自觉地接触到其他成员好的学习方法、习惯和态度,从而可根据自身情况总结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和习惯。
2. 利于问题及时、有效的解决。由于知识传递本身的模糊性和短缺性,学生不可能对老师讲的每一个知识点、题目都能够理解的透彻、明白,并且甚至经常会出现学生理解的含义与老师所讲的含义大庭相径的情况。由于教师资源的稀缺现状和教师本身精力的有限性,不能最大限度地保证每个学生都理解、都会、都懂。而通过高效课堂下的学习小组建设,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通过教师培训每个小组的小组长,小组长再教组员的方法,让学生明白了该向谁问,如何问,问多少的问题,从而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程度,并且在实际教与学中,学生先通过对学解决容易的问题,再通过组学解决较难的问题,最大限度地实现了教育资源的最优化。
3. 利于学生逻辑思维、语言表达等表达能力的提升。高效课堂下的学习小组提倡兵教兵、兵强兵的学习策略。其具体要求就是通过会的学生教不会的学生、成绩好的学生教成绩差的学生、小组长教组员、组员教组员的方法来最大限度地利用和提升学生资源。而学生相互教授的过程,对于施教的学生又是一个知识加深理解、深化的过程。一方面,既提高了学生对问题的理解程度。另一方面,又通过学生的语言传授而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从更高、更广的范围来看,高效课堂下的小组建设也有利于班级学习氛围的培养和学生关系的和谐。
二、数学学科学习小组的初期建设
1. 数学学习小组的班级初期建设。数学学习小组的班级建设,应是在班级小组建设的基础之上开展的。具体就是指,在班主任对每个小组分组,确定班级口号、小组名称、组号、组会、组歌等小组文化的基础上,数学教师再根据数学学科本身的特点对班级的学习小组就数学学习本身再进行一定的培训。具体就是指让学生明确在高效课堂的前提下,学生应学好高中数学自己如何做,学习小组应如何做。具体方面则要涉及到课本的预习、导学案的使用、课堂的展示点评、质疑等要求。而且还要使学生明确学习小组是一个整体,要多问、多听、多讲,改变学生长期以来只听老师讲、只问老师的思想。要让学生明确:不止要听老师讲;还要听同学讲,听展示、点评的同学讲,并告诉他们听、讲的重点。不止要问老师,还可以问同学,问组长,问课代表。总之,就是要学生充分明白学习小组的作用和在高效课堂下的具体学习要求。
2. 数学小组长的初期建设。数学小组长的任命可由班主任直接任命,也可由代课教师任命自身学科的小组长。原则应以入学时的数学成绩和责任意识为主要标准。在小组长任命之后,应及时对小组长进行培训。首先让小组长明白各自在组内的地位与作用。明确在高效课堂初期小组合作探究、点评和质疑的开展应从哪几个方面着手:如何做,怎样说,怎样评,怎样总结。其次,还要给予小组长一些特殊的职权。让他们能够感受到所在职位给他带来的成就感和荣誉感。具体做法是老师提前为各个小组长就导学案问题进行答疑。一方面方便他们能够就自身学习的问题和老师进行面对面交流,另一方面也可通过小组长来帮助小组成员解决一些基本的、容易的问题。在锻炼了小组长的同时,也帮助了同学。
三、数学小组初期建设的注意点
1. 班主任的引导至关重要。虽然班主任没有直接参与到数学学科学习小组,但班主任对各个小组长和数学课代表的任命,直接关乎到数学学习小组建设的成败。责任心强、效率高的小组长和课代表能够有效地协助数学教师完成教育教学工作。同时,班主任对班级学风的建设也对数学小组的建设有很大影响。如果班级学习风气好,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学习小组的开展将事半功倍。反之,则学习小组的活动将开展困难。
谈起高效课堂建设,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高效课堂的精髓体现在最大限度地把课堂还给学生上,主张能让学生学会的课才是好课,能让学生会学的课才是优课,一切以学生的学来评价教师的教。
一、看学生自主的程度
皮亚杰的建构主义认为,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灌输着。目前我们推行的高效课堂,建构主义理论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全国各种成功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大同小异,都是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核心,在很大程度上用“死搬硬套”的模式限制了教师的灌输,机械地硬性要求把课堂的时间还给学生。高效课堂教学必须以学定教,以教导学,只有教师在深研教材、悉心学情、把握学段目标的前提下,才能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学路建议;只有在指向明确,易于操作的目标指引下,学生才能深入专注地独学,在不干扰别人的前提下开展对学,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学会倾听,有序发言,及时互相纠错,开展群学。
二、看小组合作的效度
导学案(预习生成单)和小组建设是高效课堂建设的两大支柱。高效课堂强调学习小组的建设,主要由以下几个目的:(1)打破了原来“插秧式”的授课方式,体现了“以生为本”的理念;(2)培养学生之间交流合作的能力,合作的本身超出了学习的本身;(3)培养团结协作的集体竞争意识;(4)增强学生展示的机会,提升了学困生的自信心;(5)有利于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的同伴帮扶;(6)有利于分层教学,注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7)有利于增强自我管理能力,由原来的以自我为中心向以组为中心转变。正因为有诸多好处,小组建设才成为高效课堂的必需支柱。
高效课堂强调独学、对学和群学。独学是在教师设计的学习目标的指引下,运用已有经验,深入专注的自我收集新知识的过程,重点要解决两个问题:我明白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明白?对学就是在不干扰别人的前提下同伴的探究过程。如果独学到位了,对学解决好了,群学就是在小组长的组织下,(这里强调的是要发挥小组长的作用)集中组内的模糊点、疑难点有针对性地组织组内人员有序发言,补充完善,达成组内共识的过程,也是异质学生互帮互助,学会倾听,思维表达,自我再次修正完善的过程,这个过程我们叫做“组内小展示”。上课必须按独学,对学,群学的固定模式操作吗?笔者认为,能独学解决的问题,不再安排对学;能独学,再对学解决的问题,不再安排群学。也就是按照这个顺序,哪一步能解决问题就到哪一步为止。
三、看探索生成的高度
高效课堂强调学习小组的凝聚力。小组建设中要求各组要有组名、组歌、组训、呼号等,并要求组内人员必须进行训练,小组长进行专门的培训。这些做法,其目的就是为了增强小组的凝聚力,让各个组员有集体荣誉感。上课互相监督,必须遵守课堂规则;平时自我约束,遵守班规校纪,形成个人以组为荣,组以个人为荣的内驱力。这不但是为了学习,更是人性的终身教育,因此,小组学习的功效决定着高效课堂的成败。
关键词:和谐高效;课堂建设;着力点
自2008年起,山东省烟台市全面推进“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课堂建设活动。在实践中,我们依托三个“着力点”,积极推进课堂建设。
一、着力优化课堂教学流程
1.划分课堂教学“三板块”
即课堂教学分课前探究、课中展示、课后反思三个板块。“课前探究”是学生利用“导学案”进行高效、自主的预习;“课中展示”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在小组内、班级内展示交流各自的学习成果,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中建构知识体系,从而完成教学目标;“课后反思”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结束后,从教学设计、学习目标、问题预设、课堂效果、导学提纲的编写等方面进行反思总结,作为以后课堂教学改进的依据,进而实现自己的专业发展。
2.推行课堂教学“五环节”
即课堂教学流程分“有效预习―多彩展示―精讲互动―检测反馈―升华小结”五个环节。其基本操作是学生在课前依据教师编写的导学提纲进行预习性学习,个人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进行同伴互学习或是小组内交流学习。教师在搜集学生有关预习性学习的信息后,进行二次备课。在课堂上,学生展示交流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成果,教师根据学生交流展示的情况进行点拨矫正,然后进行检测反馈。课堂结束时,进行小结升华总结。
二、着力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是构建和谐高效课堂的重要内容。
1.坚持“先学后教”,让学生自主学习
先学后教是进行课堂教学改革、重建课堂教学的支点,其实质是将学生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课堂教学推行提纲导学法,以导学提纲为载体,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完成提纲中设计的预习性的问题或练习。当然,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疑难问题可以小组内讨论解决,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做好记录,等待课堂上教师点拨时重点解决。学生自主学习后,教师要依据提纲搜集学生存在的问题,课堂点拨时做到有的放矢。
2.推行“小组合作”,让学生合作探究学习
根据学生的学业水平、性别、兴趣爱好等状况,划分为多个学习小组,建立包括学习小组组建原则、小组长职责、小组捆绑评价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制度,使之成为学生课堂学习、构建和谐高效课堂的有效载体。学生的学习由原来的“教师讲、学生听”转变为小组内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小组内部因为学生学业水平的差异,自主学习不能解决的问题,就向已经弄明白的同学请教,形成一种“兵教兵”的学习氛围和同伴互助的学习方式。
3.同伴交流展示,让学生积极有效学习
交流展示就是学生将自主学习、同伴互助学习或者是小组共同探究学习的成果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展示是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训练的展示,学生语言的展示,更是学生知识内化过程和思维过程的展示,还是一种探索精神的展示。规范后的课堂流程注重学生的精彩展示,辅之有效的评价制度,为学生充分表现自我、张扬个性搭建平台,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学习的有效性。教师在课堂上主要发挥引导、激励作用,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宰,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
三、着力引领教师专业发展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切实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成为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构建和谐高效课堂的关键因素,其主要途径有:
1.以课堂教学研讨活动为引擎,激活发展的内驱力
一是坚持推门听课制度,抓好常态课的管理。学科分管领导和级部负责人对教师进行“跟进式”听、评课,对教师的授课进行指导。二是开展“三课活动”。每个学期将“示范课―达标课―比武课”贯穿始终。学期初由学科领导和骨干教师出示示范课,要求教师课后及时反思总结,取长补短。在学习示范课的基础上,教师执讲“达标课”,在课堂教学的实战中进行切磋、研究,进而提高授课水平。学期末通过“比武课”活动,对教师的课堂授课水平进行量化评估,形成对教师提高课堂授课水平的推动力。
2.以团队建设为重点,增强发展的支持力
一、正确处理传统教学与高效课堂教学的关系
在这个问题上,既要继承,又要发展,对传统教学方式不能一概否定。在实际教学中,历史课堂更常见的是传统教学手段的运用。比如电化教学,有形有影有声,生动形象,活泼感人,一目了然,这是创新;站在讲台上,一本书,一根粉笔,一幅图,娓娓道来,深入浅出,环环相扣,师生共同思考,产生情感上和意识上的共鸣,这也是创新。创新的关键不在表面,而在实质。比如“满堂灌”,整节课老师是主角,一讲到底,学生没有活动的空间,扼杀了学生的思维,只能是一种被动式、保守式的教学,与创新毫不相干。所以,作为历史教师,有必要处理好传统与创新的关系,多使用现代教学手段,给死气沉沉的传统教学课堂多注入一些新鲜空气,使自己的教学更加完美。
二、正确处理历史教师在传统课和高效课堂上的角色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的讲授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唯一来源。在学生面前,教师居高临下,是知识的象征、权威的代表,教师成为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主宰和评判。而在高效课堂的学习中,由于学习历史知识的探究性、综合性、过程性、合作性、实践性、开放性等学习特征,学生学习许多历史问题往往超出了历史教师的专业知识领域;与此同时,由于信息的开放,学生汲取历史知识的渠道也变得多元化,历史教师知识权威的角色受到严峻的挑战,这就要求历史老师首先要改变自身角色。
在传统教学中,历史教师的职责就是教学,就是把大纲和教材规定的历史知识传授给学生。讲授知识成为评价教师素质的唯一标准,教师搞教学被认为天经地义。但高效课堂为历史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一个缺乏创新意识和综合能力的历史教师,不可能有效地指导学生在高效课堂学习中的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当前,许多历史教师指导学生高效课堂学习“信心不足”,和自身综合能力有很大关系。时代在发展,课堂也在发展,这就要求历史教师不断更新教学理念、主动探究教学方法,不断形成与高效课堂学习相适应的教学意识、教学方法和教学能力,以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促进教学,从而适应高效课堂下学生对历史教师的素质要求。
三、正确运作高效课堂下的小组建设
高效课堂的构建,关键在于学习小组建设,小组建设的关键是讲求实效。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加强合作学习小组的建设与研究,包括小组构建、小组评价和小组奖励等策略。本着“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依据学习成绩、学生性格差异、男女生搭配和学科间互补,将班内学生分为若干学习小组进行合作探究学习,并为每个学习小组起一个响亮的名字,建设组徽、目标、口号、公约,选拔出组织能力和责任心较强学生担任组长、副组长、记录员等职务,帮助老师组织好小组间同学的合作学习,形成事事有人管、人人有职责的学习模式,也形成不同风格的小组文化特色。同时,要求学生节节有反馈、日日有评价、周周有总结、月月有表彰的评价机制。
一、科学指导学生展示
为了增加课堂容量,可以让学生利用课间十分钟时间就开始展示,同时还要规范学生展示的语言,要求学生展示要有四语:突破语(介绍自己),陈述语(讲那里),讨论语(每讲一步,问问大家有没有疑问和补充),结束语(我讲解完了,谢谢大家)。我们要指导学生把展示做得更有效率,让学生的展示逐步规范化。
二、小组建设是关键
在学生独立学习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从课前预习开始,到课内探究和课后帮教,充分发挥小组成员的积极性,对学习中的薄弱环节进行监控、反思、调节、补救,增强学生的学习成就感。班内要对各小组的表现进行评估,一周评一次高效课堂优胜小组,并给予奖励,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小组建设要细致,各小组有组徽、组歌和小组公约,小组成员人人有事干,每人负责一科。还可以组建了“高效科研小组”和“学生讲师团”,负责解决疑难问题和帮助学困生。我们应该更加重视小组合作学习,让小组内成员共同进步,让学生意识到“要想走得远,大家一起走”。
三、高效课堂的指标
从教师的角度来衡量:这节课,我了解学情了吗?激励学生了吗?学生能自己学好的东西自己包办了吗?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带给了学生什么?
从学生的角度来衡量:这节课,我参与发言了吗?参与讨论了吗?与人合作了吗?提出质疑了吗?学到了什么?
四、高效课堂应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高效课堂的构建,应该回归“教学生学”的本质,引导学生解决“学什么”与“怎么学”的问题。传统课堂对学生积极性的调动不够,有的学生听着听着就睡着了,与其通过提问和体罚防止学生睡觉,不如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每个学生都有事干,每节课都有收获。要让学生讨论,积极发言展示,主动站起来讲自己的认知,让学生通过集体讨论得到提升。
五、巧设练习――构建高效课堂教学的催化剂
在时间有限的课堂练习中,我们必须优化练习内容,要真正把练习变成学生发展的助推器:一是合理地使用教材中提供的练习材料;二是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适量采纳身边的素材,进行合理补充;三是针对问题,强化练习;四是设计新颖巧妙和具有较高思维价值的题目;五是鼓励性的选作题。通过这些练习,不仅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还能在练习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养成习惯,使智力得到发展,能力得到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