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现代化档案管理

现代化档案管理精品(七篇)

时间:2023-05-25 16:52:59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现代化档案管理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现代化档案管理

篇(1)

现代化档案管理最主要的就是单位下发文件以后,通过网络传递到档案室进行归档管理,由档案室在电脑上存储。基层单位现在主要的文件使用格式就是Word系统进行编辑资料,然后交到档案室以后,由档案管理人员在档案管理专用的紫晶系统上进行挂接,转换成档案资料,以后进行查找。为了防止进行修改,现在一般的电脑存储,顶多改变存储格式,常用的就是PDF或者是JPG这两种格式。但是电子文件由于都是通用的文件编辑格式,可以修改不留痕迹,鉴别文件原始凭证性的关键信息也可以更改,这些都使电子文件的原始凭证性辨别变得复杂而困难。

即使是用数字签名、信息认证、身份验证和加密保护,保证文件的原始性、真实性和准确性,但是在电子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还有什么不能解密的,所以,这也是我们基层档案工作者所面对的困惑。但是,传统档案管理就可以避免这类事情的发生,一是必须手写的初稿、修改稿、正式的文稿及领导批阅同意打印的签名;二是归档必须是手写的原稿、批文连同正式形成的文件两份,进入档案,正式归档。

二、现代档案和传统档案管理各有优缺点

现代档案如发生电脑零部件老化、系统升级换代、配置更新等各种形式就容易丢失部分资料。但是现代化档案管理不占用空间,节省人力、物力、成本等,这个是传统档案所不能比拟的。传统档案所占用的空间、人力、财力等,都很大。但是有一点,是代替不了的,就是手稿。新都区档案馆里,今天还保存着1959年田家英同志在当时的新繁县大丰公社搞试点时主持起草的18份文件的原件。1959年4月,田家英率领一个工作组从北京来到了大丰公社。田家英和县、社、队干部反复研究,充分听取群众意见,根据中央第二次郑州会议精神,制订了一系列制度、条例、规定。

例如:《大丰的管理体制(草案)》、《关于新繁县崇义乡大丰财务制度的十条规定(草案)》、《公社干部必须遵守的十条守则》、《关于改进供给制的八条规定》、《关于分级管理的体制的初步意见》、《关于财权下放的分级管理的初步意见》。这些发黄的纸上,有对体制问题的意见,对财务制度的规定,干部守则,各种条例、报告、会议记录……这是历史的见证。到今天为止,这些发黄了的资料还静静地躺在新都区档案馆里很好地保存着。

三、基层档案管理人员新旧交替的问题对传统与现代的影响

逐渐老去的一批档案管理人员,他们在接受现代化档案管理方面,自己很想学好新知识、新技术,但是因为年龄等各方面的原因,确实也有些力不从心。但他们工作几十年,兢兢业业,对工作认真负责,能做到几十年对每一份文件了如指掌,并在同时努力接受新的知识,跟上时代的步伐。唯一不足之处就是对计算的操作的熟练程度及新的系统的升级接受度要慢一些。

新的档案管理人员对于计算机操作接受度高,掌握新的知识也比老同志快,从网上传来的文件他们能很快的放进去,但是要让他们踏踏实实地坐下来像老同志一样的工作,要让他们去一份一份的收集原稿,就有点困难了。大学的档案管理专业毕业生基本上都是到政府机关和国有单位,起码来说现阶段不会到基层的小单位。所以从这个方面来说,我觉得是一个应该比较现实的问题,就是如何让基层单位的档案能够跟上现代化档案管理的步伐。

四、总结

篇(2)

关键词:档案管理 现代化 现状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271

档案管理现代化,就是应用现代管理学原理,采用现代管理方法和现代管理手段即应用先进技术和先进设备,对档案进行科学管理,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使档案的基础工作、贮藏保护、提供利用等工作达到现代化水平,有效地为国家建设服务。其包括档案管理观念现代化、档案管理装备现代化、档案管理人员现代化等三个方面。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档案管理现代化已成为档案界的热点。因此,有必要对我国档案管理现代化建设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总结经验,找出问题并提出对策,以真正实现档案管理的智能化、自动化、提高档案管理的整体水平,使之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建设。

一、档案管理现代化发展进程

档案管理现代化也是一个与科技发展同步的渐进过程,是一个有重点、有步骤地代替手工管理、解决实际问题的发展进构。然而,档案管理现代化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过去曾经先进实用的技术与管理方法,现在也许就落后于实践发展了。因此简要地回顾―下档案管理现代化的发展演变过程,有助于探讨当前的档案管理现代化中存在的问题,并提供解决问题的对策。

从世界范围来看,档案管理现代化发端于20世纪60年代档案管理自动化研究工作。20世纪60年代初,国外一些档案工作者在计算机专业人员的帮助下,开始试用计算机管理档案,并开展了档案管理自动化研究,如美国、英国、法国、南斯拉夫等。1972年,国际档案理事会设立了档案自动化专业委员会,负责研究、收集和交流各国档案管理使用汁算机的情况,并通过召开会议、出版书籍和开展培训等活动,对各国档案管理自动化起到较好的推进作用。

我国档案界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了运用计算机管理档案的尝试,至今已有三十几年时间,也取得了不小的成就。我国计算机档案管理的发展,从时间进程上对以分力四个阶段:即调查论证阶段、初步实验价段、技术攻关阶段、网络化及其推广应用阶段。

调查论证阶段。1979年开始,个别档案馆开始对计算机在档案部门的应用,进行了调研和可行性论证工作。

初次实验阶段 。1983年.有少数几个档案馆,使用计算机开发了档案管理实验性的应用系统。开始了档案著录标引方法的摸索,着手制定档案著录标引的国家标准。

技术攻关阶段。从1985年开始,档案部门攻克了计算机应用档案管理的―些技术难关,出现了一些比较好的档案目录计算机管理实用系统及应用结果。目录数据已开始准备采用国家标准。

推广应用阶段。1987年后,随着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发展和档案管理自动化研究的深入,计算机在档案部门的应用,已开始向档案管理的各个环节扩展,档案管理软件系统功能也由“点”到“线”再到“面”,呈现不断提高与完善的趋势。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同的档案管理现代化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90年代中期,现代化管理开始了网络化阶段;进入21世纪,则开始了以启动数字档案馆建设为标志的档案信息化阶段。与此同时,我国档案部门还进行了现代化管理标准的制定与完善,如颁布了《档案管理软件功能要求暂行规定》、《CAD电子文件光盘储存系统的一致性测试》等。这将有力地促进我国档案管理现代化走上规范化的发展道路。

二、我国档案管理现代化的现状

近年来,档案管理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如适合于机关档案工作的文书工作―体化管理系统已大规模应用,各档案部门已基本实现计算机自动处理的环节,光盘技术在档案信息的存储和检索中进入了实质性的应用阶段,档案计算机管理正逐步走向网络化等。

虽然我国档案管理现代化建设已经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此项工作毕竟是一项较大的系统工程,其发展过程中仍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如不及时采取措施妥善解决,将制约档案管理现代化的发展进程。

三、我国档案管理现代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档案管理现代化意识不强。管理观念现代化是档案管理现代化的灵魂。档案管理现代化的首要内容是管理思想的现代化。如果档案人员没有现代化意识,就会影响档案管理现代化的进程。没有档案管理观念现代化,即使有一流的档案保护和管理设施,不能称其档案管理现代化。多年来,档案管理现代化是人们探讨的热门话题,但由于档案意识薄弱,对档案管理现代化的认识不够,大多数单位也仅仅是把它停留在话题上。由此出现了领导不重视,资金投入不足,设备陈旧落后,对档案管理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如电子文件的管理与利用)缺乏深入研究和具体的解决方法等若干问题,严重影响了档案管理的现代化进程。

2、档案工作人员业务素质亟待提高。人才现代化是档案管理现代化的前提。当前,档案现代化管理的主要内容和核心,就是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即计算机档案管理。电子计算机以其高速运算与极强的数据处理能力给档案管理者带来了科学的管理手段与先进的检索方法。这就要求档案工作者不仅需要具备图书、情报、档案学的专业知识,还需具备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信息加工处理能力等。从目前人员现状来看,许多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人员知识结构还远远达不到这些要求,这将成为制约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瓶颈问题。所以,加快培养和造就一批信息化建设的管理型、技术型和复合型人才就成为了当务之急。

3、对档案管理现代化缺乏统筹规划和强有力的指导。从总体上看,各级档案馆、各企事业单位、各系统的档案管理现代化工作仍处在“各自为战”的状态,没有统一的标准、规范,目标不明确,步骤不清楚,重点解决的问题不突出,由此造成购置设备型号不一,功能各异,技术设备不配套,系统操作平台不一,为档案管理现代化的统一、规范带来极大的障碍。

4、技术设备问题。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部分档案部门不能在现代化建档案管理现代化方面投入足够的资金,使得自身的现代化技术装备较差。而且绝大多数单位档案室的计算机,仅用于档案的检索,检索的卷数却仅占档案室档案总数的30%左右,且主要集中在文书档案,其他各门类的档案,如会计档案、科技档案等仍为手工检索。

四、解决措施

针对目前档案管理现代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以下解决措施

1、更新观念,增强档案管理现代化意识。在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的过程中,首先是提高领导干部的认识,他们握着地区或单位档案工作现代化管理的命运与前途。其次档案工作人员也要牢固树立依靠科技进步和科学管理的观念,建立与时代合拍的档案意识,克服对档案管理现代化的片面认识,切实转变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对档案重管理轻利用、等客上门、封闭保守等思想观念,实现档案管理的被动式服务为主动式服务,将封闭式服务转化为开放式服务,进而有计划、有步骤积极而稳妥地开展档案现代化建设。

2、加强档案人员的培养,提高业务能力。要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抓好档案人才的培养,不断提高档案人员的自身素质,以人才资源开发推动档案现代化的进程。首先要提高档案工作人员的基础素质,树立标准意识,因为档案人员的标准意识如何,决定了档案基础业务工作的质量。其次加强对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训,学习与档案信息化相关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数字化技术知识、网络技术知识、现代管理技术知识、外语知识等,从理论和实践上认真解决档案专业与各种现代化管理专业相结合的问题,提高档案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以满足档案信息化发展的需要。

3、加强组织领导,促进交流、合作。档案管理现代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绝不能各自为政,必须加强组织领导,搞好宏观管理。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要统筹规划,加强协调,把档案管理现代化建设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保证档案管理现代化建设的资金投入,制定统一的现代化管理标准,在设备购置、数据库建设、应用软件推广、人员培训等方面统一布置;规划好档案馆、机关档案室、科技事业单位档案和企业档案馆(室)的现代化管理工作。需要注意的是档案管理现代化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各级档案部门条件差异较大。因此,档案管理现代化建设不能一哄而起,要有计划、有步骤地根据本系统、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先试点,后铺开,坚持从点到面的方针,推进档案管理现代化建设有条不紊地发展。_

交流、合作,则是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的纽带和桥梁。档案工作在国内地区间、省际间的发展存在着差异,我国与世界上发达国家的档案工作也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这就需要及时地进行科学的交流、学习与合作。认真对照、分析、研究,取长补短,加速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的步伐。

4、加快硬件设施建设,实现装备和技术的现代化。这是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的物质基础和保障。要及时配备档案管理现代化所必有的计算机、扫描仪、光盘刻录机、互联网设备等现代化办公设备,要充分发挥现代科技、缩微技术在档案管理中的作用,加速实用、通用软件的研制,加快档案信息数字化处理步伐。为此,各级政府应加大财政投入的力度,档案部门应努力提高自身的工作水平,争取更多的经费支持;同时,档案部门要充分利用存有大量档案资源的自身优势,挖掘各方面潜力,重点加强档案的提供利用工作,及时开发出丰富的档案信息以满足社会各界的需要,将各类档案的潜在价值转化为经济效益。而现代化技术及手段在档案部门的广泛运用,又将为档案工作注入新的活力,将极大地提高档案利用工作的水平,创造出更为可观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档案工作现代化的继续发展提供有力保证。

5、采用现代化管理。这是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的主要途径和必经之路。档案管理包括宏观管理和微观管理,前者是指制订档案工作发展目标,以及为实现这一目标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等一系列活动,后者是运用先进的科学方法,做好档案的收集、整理、保护、鉴定及开发利用。档案部门及档案工作者应遵循档案工作的发展规律,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物、财的效用,把档案馆建成一流的党和国家管理的档案基地和提供优质服务的信息中心。

总之,档案管理现代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相互配合,共同努力,使档案工作形成一个科学、完整、合理的现代化管理体系,真正实现档案管理的智能化、自动化、提高档案管理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傅荣校 《档案管理现代化:档案管理中技术革命进程的动态审视》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2年版

2、薛四新、彭荣、陈永生主编《档案信息化应用系统建设》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版

3、宋宝英 《档案管理现代化的几点思考》 《世纪桥》 2009.2

4、韩先美 韩 波 《档案管理现代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山东档案》

篇(3)

[关键词]档案管理;现代化;信息化

社会功能和社会使命是档案存在与发展的依据,档案对社会的发展具有某种或多种积极的不可或缺的作用。但在档案管理方面,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已渗入社会的各个领域,以完全改变了传统的档案观念,也给档案管理提出了新的课题。

一、档案管理现代化的意义

要想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首先应明确档案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意义,这包含以下两个方面的基本内容。

1.档案管理现代化的内涵。对档案管理现代化的理解,应从思维方式现代化和管理方式现代化两个方面去把握。所谓思维方式现代化,是指以全新的观念、超前的思想意识,按照档案学发展的客观规律,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的原理和方法,对档案工作进行正确的评估、判断和决策;所谓管理手段现代化,是指应该利用电子计算机技术、微缩技术及其它先进技术和设备,对档案工作的各个环节实施有效控制、高效管理。具体来说,就是要使档案工作跟上科技发展的水平,实现“五化”,即思维超前化、技术自动化、组织网络化、体系多元化、结构综合化。

2.档案管理现代化的必要性。首先,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是科技发展的必然要求。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声像技术、电子通讯技术等新科技、新手段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各种新载体、新介质的档案资料形式,给档案工作提出了新的问题、新的挑战,档案工作必须适应时展,适应科技发展,更新观念,更新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必须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

其次,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是现实的迫切需要。从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来看,目前的档案保护条件和管理手段还存在着许多不足和严重的问题。据一份抽样调查显示,建国初期形成的档案,由于载体材料差,加上保护手段等因素影响,已有相当一部分档案出现褪变,褪变严重的,已失去了字迹,成了无字档案。由此看来,档案本身也向管理现代化提出了急迫的要求,迫切需要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提高管理保护水平。

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是减少劳动强度,提高管理效率的必由之路。传统的手工操作管理方式,不但效率低下,且劳动量相对较大,档案资料中的各种有害物质,也直接影响了档案管理人员的身体健康。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是将广大的档案管理工作者从繁重的体力劳动和有害的工作环境中解放出来,且大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二、档案管理现代化的主要技术标志――信息化

现代化的技术标志是信息化,信息技术是当代技术的前沿,看一个国家或地区档案管理现代化的水平,主要是看其档案信息化的程度。数字化、网络化是实现档案管理工作信息化的必由之路,而正在悄然兴起的数字档案馆的开发研究和建设,涉及信息技术的方方面面,因此可以说,数字档案馆是档案信息化管理的集中体现。

以有序的信息空间和开放的信息环境为特征的完整意义上的数字档案馆,不是封闭的档案馆信息网络,而是包含在办公自动化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和管理系统、公共信息数据管理系统等更为广阔的大系统中的组成部分。它是由分布式文件、档案数字资源构成的、具有强大服务功能的跨机构、跨地域的信息系统,是继数字图书馆之后,在网上扮演重要角色的又一知识网络,是国家的数字信息基础工程。

数字档案馆不仅仅是馆藏档案的数字化,也不只是停留在整个档案工作流程的计算机化,而是代表了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资源的整体处理模式,涉及到一系列标准规范与法规的制定和推行、软、硬件基础设施的构建、应用系统的开发、数字资源的建设、人才队伍的培养等方面的内容,是一个与软件工程、网络工程、计算机工程、信息组织工程等密切相关的系统工程。

三、档案现代化管理对档案工作人员的要求

档案人才是知识管理人才,信息的知识性及档案工作的专业性决定了档案工作者的劳动是知识性劳动。档案管理现代化的主要内容和核心,就是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即档案的计算机管理。电子计算机以其高速运算能力和极强的数据处理能力,给档案工作者带来了科学的管理手段和先进的检索方法,为了让电子时代人类活动的真实历史记录得以长期或永久的保存和利用,档案管理者必须学会利用现代化档案管理手段―档案计算机管理及电子文件的归档与管理的知识与技能。这就要求档案管理人员必须电子信息技术革命给档案工作带来的影响和变革,否则,是无法适应计算机时代档案管理工作的。档案工作人员必须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熟练运用电子计算机及各类现代化办公设备,进行电子文件的制作,使用和维护。

篇(4)

1.1档案管理体制不健全,标准不统一

医疗设备档案管理制度不健全以及相关的操作不够规范是如今医院医疗设备档案管理工作的主要问题。档案管理工作主要涉及职能科室、使用科室和档案室,但在实际工作中,职能科室、使用科室和档案室的责任和分工不够明确,工作不协调,不能充分发挥各个科室的职能,档案管理机构的设置较为混乱分散,且各个部门的档案由不同的人员分开管理,信息资料的完整性和连续性难以保证,且可能重复收集信息,浪费资源的同时增加了查找的困难,不能实现管理的科学化[3]。

1.2缺少专业管理人员,缺乏专业精神

大部分医院档案管理人员并非是专业人员,行政、护理、医技等人员均可能转行从事档案管理工作,文化水平差异较大,人员流动性大。由于医院档案管理缺乏专业的管理人员,兼职人员对档案管理工作缺乏专业精神,重视度不够,不能集中精力专心从事档案管理,导致档案管理工作发展缓慢,难以创新[4,5]。另外,目前从事档案管理的工作人员法制意识较为薄弱,在工作中难以做到有法可依。

1.3现代化管理水平低

由于目前医院档案管理机构的设置较为混乱分散,档案管理人员缺乏专业精神,档案管理的现代化步伐缓慢。传统的档案管理采用手工提取数据,出错概率较高,且难以保证相关数据的准确性,难以适应新形势新医改的发展趋势[6]。在实际工作中,多数医院只重视对医疗设备的考察、论证、引进。引进新的医疗设备后只重视医疗设备的安装、验收和调试,对医院医疗设备档案管理工作抓得不到位,没有专人负责管理医疗设备档案,导致医疗设备档案资料收集不全甚至丢失。

1.4重管轻用

目前绝大多数医院的档案管理普遍存在重管轻用的现象,医院在收集整理保管档案后就很少再被利用,难以开发档案信息资源,浪费了许多极为宝贵的对医疗、科研、教学具有重要意义的病历档案。不能充分利用医院档案信息,则失去了档案管理的意义。传统的档案管理查找困难,信息不全。由此可见,重管轻用严重阻碍了医院档案管理的进一步发展[7,8]。

1.5档案管理重视度不够,不能很好地利用档案

在医院,通常更加重视医疗工作,将医疗工作视为医院的首要头等大事,但医院常常忽略了对档案管理的重视,领导干部在思想意识上缺乏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领导干部将医院的经济效益放在首位,没有考虑到医院卫生档案对医院未来的发展、对医院医疗经验的传承、对科研工作等多方面的重要性[9]。医院领导机构对医疗卫生档案管理工作投入较少,甚至忽略档案管理工作,这将导致档案管理工作者对做好医疗卫生档案管理工作的意识更加淡薄,不能与时俱进,总是持着旧的思路来工作,不能充分利用档案,档案利用率低,档案室在医院形同虚设。

1.6档案管理工作不规范,档案归档内容不清晰

伴随社会的日益发展,现代化社会科技发展与日俱进,医院卫生档案管理工作的标准日显陈旧且不规范,档案管理工作者甚至不能很好地界定归档内容,医院总是根据自己的需要来收集管理医疗卫生档案,具有较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10]。许多有价值的医疗卫生档案资料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和有效收集,造成资源的浪费,破坏了档案工作的完整性。伴随医院档案管理的变化,医院必须制定一套统一规范的管理标准和模式对医疗卫生档案进行管理,否则将无法适应新形势下医院经营管理的新模式。

1.7档案管理制度不完善,归档工作不及时

大部分的医院在医院的管理考核体系中缺乏对档案管理工作考核的具体内容,缺乏专业的档案管理组织架构、没有统一的档案管理流程和制度、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职责不明确,缺少对档案管理工作具体情况检查考核评价措施。档案管理制度不完善、档案管理措施不到位,档案管理工作者工作积极性不高,档案移交不及时、档案收集难度大、档案管理工作效率低,大大降低了医院档案信息的有效利用率[11]。

1.8档案监管机制不完善、档案信息安全无法保障

目前部分医院的档案管理仍处于各个临床科室分散管理的状态,没有统一的监管机制[12]。这种管理方式极其不利于档案的统一规范管理,难以发挥档案信息资源的整体优势,无法保障档案的信息安全。借阅档案人员,不能及时归还借阅的档案,造成档案遗失、破损,丧失了档案应有的价值。

2医疗卫生档案对医院管理及医院发展的意义

2.1医疗卫生档案可以为医院的管理工作提供发展动力

医疗卫生档案属于无形资产的一种,是医院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医疗卫生档案对医院的管理具有精神推动作用,把医疗卫生档案贯穿整个医院的管理、经营、临床、科研等实践活动中,并对其进行完整地记录,可为医院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前进的动力[13]。与此同时,医院档案资料中蕴藏着极为丰富的智力资源和极有价值的科研潜力,把这些智力资源和科研潜力应用到医院的管理实践中,可调动医院全体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在工作中发挥员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助于促进医学知识创新与现代化和科学化的医院管理。

2.2医疗卫生档案是医院管理工作的信息来源

医疗卫生档案真实地记录了往复不断的现象和过程,使瞬间的疾病有了永恒的记录,为人们研究疾病的本质、准确寻找疾病的内在规律提供可靠的依据。凭借真实记录的医疗卫生档案,有助于医务人员了解过去、把握今日、创新明日。医疗卫生档案通过文字、数据、表格、影像、彩图等资料真实地反映出医疗、教学、科研等信息,这些档案资料作为原始素材有助于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医院管理者可通过医疗卫生档案总结过去、把握现在、开创未来,加快医院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2.3医疗卫生档案为医院管理者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医院的日常管理中,医疗卫生档案信息应渗透到管理工作的每个环节,通过积累和传承各种档案信息资料,促进医院管理工作发展。利用医疗卫生档案促进医疗质量的进步,为新业务、新技术的开展提供科学的原始依据,医疗卫生档案是医院落实“以质量为核心”的根本保证,医疗卫生档案可促进医学科研成果与技术的发展,可通过医疗卫生档案综合研究各种常见病、多发病和疑难病,提高医学诊疗技术。医疗卫生档案还可推动医院管理决策更加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有助于提高医院管理者的能力和水平。

2.4开发利用档案应为医院发展战略服务

医疗卫生档案可真实反映医院建设与发展的历史,医疗卫生档案是医院提高医疗质量和技术水平的必要条件。医院在制定其长期发展规划战略和工作目标时,医疗卫生档案可为其提供翔实依据,有了医疗卫生档案的资料与信息的支持和保障,医院的发展规划才能长久可持续。有效合理f开发利用医院档案资源,为医院业务、医院管理及患者服务是医院档案管理的主要目的。

3新形势下医院档案管理工作新思路

3.1健全档案管理制度,规范管理模式

健全医院档案管理制度可从多方面开始执行:如完善档案的利用及保管,制定档案保管的期限,制定相应的考核和奖惩制度,充分调动各个科室及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14]。同时医院制定的档案管理制度应符合医院的具体情况,选择从事档案管理时间较长的具有管理经验的人员组成档案管理小组,同时档案管理小组中应包括相关的技术人员,必要时给予专业技术指导,档案管理小组应广泛收集各临床科室的意见,认真总结临床科室的具体要求,同时结合档案管理的经验,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规范管理模式,让医院档案管理真正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规范化管理,保证档案资料的完整性和连续性。

3.2强化管理意识,提高业务水平

医院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直接影响医院的档案管理质量[15]。医院档案管理工作,并不是将各临床科室的档案简单集中起来进行保管,医院档案管理是将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现代化,这就要求档案管理人员具备一定的业务水平。但当今医院档案管理人员素质普遍较低,医院可通过组织业务培训等方法来强化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医院应将培养医院档案人员纳入人才培养计划重视培养复合型人才。专业培训、继续教育等方法均可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和业务素养。档案管理工作人员也应定期进行考核、制定奖惩制度,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使其热衷于档案管理工作,有利于发挥档案管理的创新性。提高医院所有人员对档案的管理意识,得到领导的支持,提高全院对档案管理的重视,同时还应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法制观念。

3.3引进现代化档案管理技术

篇(5)

1黄委计算机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提高和发展,计算机的应用已渗透到各个领域。经过几年的艰苦努力,我委档案部门在计算机的使用方面已具有一定的规模和水平。全河共有综合档案科室160个,保管档案近百余万卷,其中80%以上的档案室都配备了计算机,部分大局院档案科室还建立了自己的数据库,档案工作基本上实现了计算机管理,有些单位还上了内部网。委档案馆建立了“治黄档案信息计算机管理与服务网络系统”,录入档案目录条目20余万条,图书目录库3万余条,期刊全文库有水利及相关专业文献204万篇,初步形成了以治黄信息为主体的覆盖国内水利信息的数字资源体系,并实现了档案信息系统与黄委办公自动化系统的连接,可以自动接收和处理办公自动化系统中的电子文件,这些数字资源已在我委内网上开放,我委办公网络覆盖范围内的委属各单位都可以登录查询。基本实现了档案检索、提供利用、利用统计电脑化,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黄委档案馆的“治黄档案信息计算机管理与服务网络系统”项目完成后,将在此基础上,应用先进的Intranet组网技术,充分利用委档案馆的馆藏资源,通过国际互联网(Internet)和虚拟专用网络,建立一个覆盖广泛的增值网络服务平台,建成一个虚拟的综合的数字档案馆和全河档案目录中心,为黄委领导及广大职工提供决策支持及信息服务。这样,既可以提高档案的利用水平,增加档案的馆藏量,实现资源共享,又能使档案管理信息化、自动化,提高工作效率。

2黄委计算机档案管理人员的状况

黄委现有专职档案人员218人,兼职档案人员498人,专职档案人员中35岁以下的有73人。据了解,在众多的档案人员中至今还没有一名从事计算机的专业人员,只有部分人员参加了黄委系统内部举办的计算机操作技术培训班。他们经过学习,虽初步掌握了电脑的基本理论和一般的操作技能,但也只能完成基本的计算机管理工作,对工作中出现的电脑硬件或软件问题还不能排除。也有少部分同志通过实践和学习,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能够胜任目前的工作。但是,随着计算机知识更新的加快,硬件设备更新换代的加快,黄委档案的计算机管理将会出现一个崭新的局面。实现档案的网络化管理是我们的目标,这就需要大批计算机管理技术人才,根据档案部门的现有条件,靠引进计算机技术人才是不现实的,因此培养计算机应用人才成为档案部门的当务之急。

3如何培养黄委档案计算机管理技术人才

根据黄委档案的计算机管理发展的需要和档案干部的人员结构,培养计算机管理技术人才要实现长远规划和短期计划相结合,既要满足当前的急需,又要兼顾中长期发展的需求。

3.1利用委信息中心的设备和技术力量,举办短期电脑培训班

可计划在1~2年内举办三期初级班,让40岁以下的档案人员普遍接受一次电脑基础知识教育,初步掌握电脑基础知识和一般的操作技能,使他们能胜任一般的计算机管理工作。然后举办两期提高班,让有一定电脑基础知识和操作经验的档案人员参加学习,提高他们的电脑综合应用能力。

初级班对象:40岁以下并且未参加过电脑培训的档案人员。

教学目的:通过学习,使学员掌握电脑基本知识,掌握操作电脑的基本方法及简单软件的应用。

教学内容:中文录入法、OFFICE办公软件、WINDOWS、电脑著录。提高班对象:参加过初级班学习并且经过一年以上的电脑实际应用的档案人员。

教学目的:通过学习,提高学员电脑综合应用能力,使他们的操作技能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提高,掌握电脑维护的一般技能。

教学内容:操作系统及常用软件的安装和使用、多媒体、硬件维护。

3.2委托高校代培档案计算机管理专门人才

短期培训班只能满足当前的急需,随着我委档案管理的现代化和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档案部门对计算机技术人才需求会越来越迫切。培训档案的计算机管理专门人才,光靠档案部门的自身力量是不行的,要充分利用地方高校雄厚的师资力量和先进的技术设备,委托他们为档案部门培养专门的计算机技术人才。根据我委档案部门具体情况和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有目的地挑选档案系统中那些德才兼备、又具备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年轻干部参加学习,经过系统学习掌握计算机专业知识,将来成为档案的计算机管理专门人才。根据黄委档案计算机管理发展的需要,应尽快委托地方高校举办一个电脑应用技术高级培训班。可采取讲授和自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每次集中进行半个月的学习,全部课程在一年半内完成。教学内容应包括:

(1)数据库:数据库基本原理、Foxpro基本知识、运用Foxpro开发应用程序。

(2)网络技术: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局域网的构造、Internet&Intranet、网络综合布线。

(3)主页制作:HTML简介、FrontPage。

(4)计算机硬件;计算机基本组成原理及结构、计算机故障排除方法,(5)计算机安全防护:计算机病毒及防治,计算机网络的安全,计算机日常维护。

篇(6)

一、档案管理基础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众所周知计算机作为一种高效处理庞大复杂信息与数据的现代先进工具的首要特征就是要求输入计算机的各项原始数据信息必须是准确和科学的,所以实行计算机管理的前提条件是要做好输入信息与数据的收集、整理、著录等一系列前期的基础工作,使其充分满足计算机工作的技术要求。

那么我国档案管理基础工作究竟在哪些方面不足和较差呢?哪些方面尚不能迅速适应计算机管理的要求呢?总体来讲目前我国的综合性档案馆大多是馆藏内容庞杂案卷,数量繁多时间跨度长且由于多年来一直处于封闭式管理之中,档案管理仅以保管为目,以案卷不丢失为原则。再加之每个历史时期档案的整理质量要求不同整理的规格不统一等情况形成了档案基础普遍较差的局面。主要问题集中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档号不规范。没有目录号一卷多册现象较多;二是案卷标题不规范。有些标题不能反映主题内容或标题缺少基本要素甚至没有案卷标题等现象较为普遍;三是大部分案卷缺少卷内目录,以至于部分未被案卷标题涵盖的内容永远无法检索而难以利用;四是许多案卷未标页码,如果使用中掉页很难发现;五是组卷混乱现象比较严重,如有按时间组的也有按职能部门管辖权限组的还有按文种组卷的;六是案卷厚薄不一,有的一、二页纸一文一卷有的五六百页纸一类一卷。总之综合性档案馆建馆时间越长馆藏量越大的存在的类似问题就越严重。从以上情况来看我国综合性档案馆目前还未具备实现计算机管理的充分条件需要尽快地、科学地解决这些问题。

二、实行标准化、规范化的工作程序和方法,提高档案管理基础工作水平

从科学与经验中都可以获知要想提高档案管理的水平就必须实行标准化、规范化的工作程序与方法。即要求档案管理的收集、整理、鉴定、著录、保管等各个环节都要按照统一的程序和科学的方法进行工作。从科学与经验中可以获知要想提高档案管理的水平就必须实行标准化、规范化的工作程序与方法,即要求档案管理的收集、整理、鉴定、著录、保管等各个环节都要按照统一的程序和科学的方法进行工作。

1.全面普查案卷,去糟取精

这是实现档案管理标准化、规范化的第一步工作。因为一般的综合性档案馆由于多年来未做全面的清查加之移交单位划分保管期限不准不可避免地存在许多重份或无参考价值的文件,所以首先要剔除这些无用的文件才能避免今后实行计算机管理时出现重复与低效率的情况。

2.重新组合案卷实现案卷规范化

将那些组卷过内容混杂的案卷进行重新组卷。重新组卷的原则是尽可能将那些相互存在某种联系的文件组合在一起。在重组案卷的过程中还应对那些无页码、无卷内目录、无案卷标题或标题不清楚的案卷要重新加工填写以保证全部案卷更加规范。重新组卷不仅可以优化馆藏、科学保管而且亦可以提高实行计算机管理档案后的利用效率。

3.结合本馆实际规范著录工作

著录是实行计算机管理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也是直接影响输入计算机数据与信息的准确性的一项重要的前期工作。1986年国家颁布的《档案著录规则》是规范著录工作的最基本依据。但是由于各个档案馆的条件存在差异再加上计算机管理又提出了新的技术性要求所以各个档案馆应该以《规则》为依据,并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计算机管理的技术要求制定出适合本馆著录工作的著录细则。

4.统一分类号保证检索查全率

计算机检索的显著优势就是能够满足人们族性检索的需要。为了确保检索的完整性我们在分类过程中,首先根据《中国档案分类法》进行分类再因事制宜制定出一些具体细则。另外在分类的过程中还应加强校审力度以便及时校正分类人员的错误。并且还应经常组织大家统一认识统一标准尽量做到前后标引一致同一类文件标引一致从而达到标准化和规范化管理。

5.规范题名保证检索查准率

档案的分类号保证了检索查全率而题名准确才能保证检索的查准率。但仅保证查全率是不行的,还须同时保证查准因此在著录时要统一规范题名。我们认为规范题名应掌握的原则与要点是:在填写题名项过程中要规范机构简称尽量避免在检索时出现含混不清、文不对题和计算机识别不清的情况发生。我们结合计算机检索需要在著录过程中将题名中责任者、事由、文种必要时加上人名、地点和时间)等要素都填写完整。如果题名要素不完整。则要补齐如果题名冗长则删除多余的赘词。还要统一文种题名中经常有请示报告等含义不清的文种出现很影响检索的准确率。所以我们便规定凡是要求批复的文件写请示凡不要求批复的文件则写报告等等这样就可在检索中区分出每份文件的实质作用。

三、加快数据准备推进档案现代化管理进程

1、分清轻重缓急,循序渐进

现代档案管理工作的主要目的就是提高档案数据的利用效率,因此,所有的档案管理工作都应该本着有所用的目的展开,因此,现代档案管理的准备工作必须按照社会的实际需要分清重点,按照需要的缓急程度顺序开展。档案管理的基础性工作,需要管理人员综合社会的发展现状,将所有的档案进行重点和次重点的整体分类。

2、分级次著录,省时省力

在著录过程中可以将案卷分为三个层次进行著录,即将那些反映问题单一或查考价值不高的档案进行案卷级著录,对那些一卷内几个文件涉及同一个内容且又排在一起的档案进行文件组合及著录,而对那些重要文件或反映问题庞杂的文件则进行文件级著录。

3、分门别类,充分利用档案原基础

对于那些案卷基础较好又具备全引目录的案卷,在著录时可以直接在全引目录上面分类标引,而对那些特殊形式的档案如房档、案件等则可用计算机程序将人名、地址、时间用案卷目录直接录入,然后用计算机统一给出分类号。这样分门别类地充分利用档案目录的原有基础,可以减少著录环节,大大地提高著录速度。

4.用关键词替代主题词,简化查找时间,提高效率

主题词虽然有规范统一的功效却同时存在着查找烦琐、效率较低的弊端怎样取其利避其弊我们认为可以采取以关键词替代主题词的做法。即从题名或文件主题中靠思维归纳出揭示主题内容的词汇。这种做法不仅解决了手工标引速度慢计算机自动标引不准确的缺点而且解决了主题词的词义含量问题、分属关系。

篇(7)

一、现代化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第一,缺少档案管理投入。在现代化档案管理中,其最大障碍则是经费不足,这又决定于管理者对档案管理现代化的认识程度。当前档案管理现代化意识不高,致使管理缺少资金投入,无法配置现代化先进设备,特别是那些基层单位, 仍旧是简陋的档案室,基础条件不好,没有充足的安全措施,亦或建设不规范、不标准,更谈不上数字化、信息化档案建设与管理。

第二,档案标准化需完善。在档案管理现代化中,档案标准化是其重要构成部分与主要条件。自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制定了系列的标准化文件, 并逐渐形成管理体系。因档案本身存在复杂性,这使得档案管理体系也具有复杂性、管理分散性等特征。又因历史原因,我国的档案管理往往是自给自足、各自为政,不同单位依据自身实力来选取设备,呈现五花八门、参差不齐的现象。目前,许多档案系统软件,未依据国际标准,缺少标准化水平,功能单一,数据零散,共享性不高,甚至存在较大的盲目性。这些都影响了档案管理现代化的进程,阻碍了档案信息化与网络化的建设。

第三,专业管理人员不足。在现代化档案管理中,管理人员按照不同层次可分为三种:第一种为高级档案管理馆员;第二种是档案管理馆员;第三种则为档案助理管理员。

其中,第一种管理人员,通常具备较强的政策水平与政治理论;具有较高的现代化管理技术与文化素质,擅长档案管理,可以科学拟定档案发展计划;具有较高的决策与组织、协调能力。在现代化档案管理中,对档案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二种管理人员,其学历较第一种偏低。缺少既懂得现代科学技术与档案管理,又懂得经济管理与社会科学的复合人才。第三种,则普遍素质较低,这直接影响了新方法与新技术在档案管理中的应用。

二、档案管理现代化问题的解决对策

第一,增加投入力度,加强管理意识。在档案管理现代化中,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如资金、设备等。所以,为推进档案管理现代化,各单位需注意如下几点。一是各方应加大设备与资金的投入,培养优秀人才,将档案管理现代化融于单位计划中,并及时考核。二是各级领导,特别是档案主管领导,需定期开展工作汇报,以掌握档案工作状况,及时发现与解决问题,为后面的档案管理奠定基础。三是注重工作的合作交流,集思广益,补足档案管理现代化的缺陷,增强现代化管理。四是做好档案的经费预算,做好专项预算,如档案信息化建设、档案维护或抢救等方面的花费,需重点保障。五是严格标准,规范管理,建立综合性档案室,做好各项保护措施,如防火、防潮、采光、通风等。条件允许下,可添加扫描仪、电脑、空调等现代设备,以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保证安全利用档案,避免损坏或丢失档案资料,同时保障档案信息严密性,避免泄密、失密。

第二,促进管理标准化,提高管理效率。在档案管理现代化中,其基础是档案管理标准化。只有基于先进技术、明确分工、广泛协作,才可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在现代社会,我们进行档案管理时,需一定标准对信息共享与网络沟通加以规范,比如传递档案数据、交换档案信息、共享档案资源等,均需制定与构建不同的管理标准,以建立管理体系,保证现代化档案管理各项工作依照一定的标准顺利进行。在档案管理中,有时会出现侧重本单位的特殊性, 不可更改管理方式的现象。实际上,这拒绝了或无视了管理的标准化,限制了现代化管理的发展。而有些标准涉及的因素多,如数据格式、运行环境等,因而需花费一定的物力与人力,这就需要广泛协作,不断推进。

第三,培养复合型人才,提升管理人员素质。在档案管理中,人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档案管理现代化中,对人员的要求则更高,不但需具备丰富的档案管理理论与实践知识,也需具备一定的写作、信息技术与经济等综合知识。因此,企业应提升人员素质,加强队伍建设,培养复合型人才。其次,还需强化管理人员的继续教育与培训,通过全方位、多形式,如一专多才、一专多能、复合型的教育与培训,以优化人员知识结构,增强人员的操作与管理能力。同时,培养管理人员的优良品质,使其能甘于奉献、吃苦耐劳,为档案管理现代化,其积极推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