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刊物 生活杂志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计算机设计专业

计算机设计专业精品(七篇)

时间:2023-05-25 16:52:57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计算机设计专业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计算机设计专业

篇(1)

关键词:人才需求 专业定位 专业基础课 专业核心课 教学方法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计算机的应用已经非常广泛,几乎所有的领域都离不开计算机,它使人们的生活发生巨大的变化。因此,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的增加,各类院校对计算机人才的培养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许多计算机专业也随之诞生,如:计算机网络、计算机应用、计算机设计、计算机办公自动化、数码产品、计算机影视后期等等。各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根据行业的需求都有不同,在此,本文注重讨论的是计算机设计类专业的人才培养。

一、计算机设计类专业的人才需求

在计算机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计算机设计技术在社会经济、生活等各个方面得到广泛应用,许多与计算机设计相关的行业层出不穷,比如,商品的模型设计、包装设计、广告设计;企业的VI设计,网站设计,宣传设计;影视中的情景设计、动画设计、动画特效设计;摄影中的相片处理、图像合成;建筑行业中建筑图纸的绘制、效果图的制作、家居设计及室内外装潢效果图的设计与制作;机械工业中零部件的模型设计,教学中的课件设计与教学素材设计制作等,这些行业对相应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的上涨。

中华英才网的2012年9月上半月职位需求数据也表明,计算机设计类人才需求呈现上涨趋势。在该项统计中,计算机设计类人才继续以10.8%的比例把持领先的位置,互联网人才以9.38%的比例居次席,IT服务类人才以8.87%的比例位列第三。值得一提的是,广告会展公关类人才的需求大幅度攀升,在广告行业的细分职位中,Flash设计师、广告设计师、2D/3D动画设计师等研发类职位占到了行业总需求的50%以上。

通过以上的数据不难看出,市场对计算机设计类人才的需求量是巨大的。但如何才能培养出适应于社会优秀人才呢?这是我们许多教育工作者共同的话题。

二、我校计算机设计类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

在我国现有的教学体系中,无论是本科院校、大专院校、中专学校或是职业院校,都开设有计算机设计类专业。但这些学校中的学生的层次不同,要求学生掌握计算机设计的能力是不一样的,将来毕业后面向社会的工作岗位也大不一样,因此,我们要为各种不同层次的学校进行准确的定位。

我校是一个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主要培养的是计算机蓝领。其中,计算机设计类专业主要是培养具备计算机基本能力、计算机平面设计能力、网页美术设计能力、网站设计应用能力、三维室内设计能力、能够胜任计算机平面设计工作的实用性人才,以适应市场的需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培养的方向是技术工人、应用人才,教学的目的应该是学以致用。所以,我们应该以企业需求为基本依据,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知识、技能、经验与兴趣,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应劳动力市场需要和有职业发展前景的模块化的学习资源,使学生在校期间能够有兴趣地学习,毕业时能够找到一份适合的工作。

三、课程设置

有了对计算机设计类专业当前的定位认识,就可以根据定位对计算机设计类的课程进行合理的设置。我校中职计算机设计类专业把课程总体上分为三类: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

1.文化基础课程。

文化基础课是我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数学、实用英语、体育、实用语文、公关礼仪等课程。文化基础作用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为提高学生的文化基础素质打基础,二是为学生进行专业学习和形成职业能力打基础,三是为学生继续学习升造、接受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打基础。所以,文化基础课的开设,除满足专业课的知识需求外,还必须满足学生综合职业素质培养的要求,如何有效地组织各模块课程的教学,是实现培养目标的前提和保证。

2.专业基础课程

1)办公软件的应用

通过Office工作环境介绍,以及对Office组件(Word、Excel、Access、Powerpoint)的深入学习,使学生掌握Office办公软件的常用功能,能自己处理文字与排版,电子表格,幻灯片制作及数据库建立使用,达到正常的办公人员的水平。

2)Internet基础与应用

主要内容包括Internet基础知识、连接Internet、上网浏览、收发电子邮件、搜索Internet资源、文件下载和上传、使用BT传输资源、网上聊天与娱乐、网上新闻与BBS、上网安全与管理等。

3)制图标准及AutoCAD

通过对AutoCAD工作环境的介绍与设定,基本图形的绘制,辅助绘图工具的使用,图形的编辑,图层,颜色和线型的设置与使用,文字注释与尺寸标注,页面布局与打印控制,三维空间绘图等内容的讲解,使学生了解工程制图标准,能够绘制简单的工程图形。

4)实用美术基础

实用美术包括的内容非常广泛,技巧千变万化,实用美术的一些基础课目概括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中国古代传统纹样简介、基础图案、图案色彩、美术字、黑板报、包装、标志设计、商品广告、海报设计等。

5)常用工具软件应用

着重介绍了常用的四大类工具软件(网络、媒体、图文及系统工具),这些软件均是在我们日常办公、娱乐、上网冲浪、获取信息时经常接触到的实用软件。

3.专业核心课程

1)Photoshop图像处理技术

使学生了解Photoshop的功能、特点、概念、术语和工作界面,熟练掌握图像编辑、通道、图层、路径的综合运用;熟练掌握图像色彩的校正、各种特效滤镜的使用、特效字的制作和图像输出与优化等方法和技巧;能够灵活运用图层风格、流体变形及褪底和蒙版,制作出千变万化的图像特效。

2)桌面排版技术

桌面排版技术桌面排版技术,以文字处理为主线,全面讨论了计算机排版技术的基本知识、技术和处理方法。排版技术主要内容有文字处理的版面结构基础,文字信息处理技术,书刊杂志的排版格式,计算机排版系统的组成,以及运用PageMaker对版面的文字排版、图形图像处理、颜色定义、图文输出等。

3)CorelDraw 设计基础

CorelDraw是一个强有力的图形图像制作和大型绘图开发工具,本课程讲解了CorelDraw的各种知识点以及进行平面设计的方法和技巧,主要内容包括:CorelDraw基础知识、文件操作与页面设计、绘制线条和基本图形、编辑图形、多个对象的组织、色彩填充、轮廓的编辑、制作矢量图效果、输入与编辑文本、编辑和处理位图、输出及打印图像等。

4)Flas设计

本课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介绍了Flash的操作方法和使用技巧。主要介绍了Flash的基础知识、绘图工具和文本工具的使用、动画的制作、动作脚本的编写、动画角色的设计、动画作品的设计和商业作品的制作实例等内容。

6)3DS max三维图形设计

本课程介绍3DS max的基本概念和操作方法,基本物体、组合物体、曲面、粒子系统物体的创建方法,利用空间扭曲和修改命令对物体进行变形操作的方法,子物体编辑方法,给物体附加材质和贴图的方法,利用灯光,雾营造气氛的方法,物体运动设置和视频合成等。主要内容包括:3Dsmax的最新特点及界面操作、模型的创建与修改、材质编辑、贴图、动画制作、动画器、照明与摄像机、雾的制作及后期处理等。

7)网页制作

本课程以丰富的实例、生动的语言,系统地介绍了网站建设的全部过程。具体包括网站设计基础知识、网站的整体风格创意设计、网站结构版式设计技巧、网页动画特效制作,以及网站上传、维护、更新的操作方法。

8)广告设计

本课程以学习广告构图与草图绘制、POP广告设计、广告设计的创意、广告设计的表现手法、广告设计的视觉效果等。

9)VI设计

本课程以Illustrator中文版和Photoshop中文版为创作工具,以完整的Ⅵ设计体系为主线,既介绍了VI设计中的一些基本常识,又阐述了运用Illustrator和Photoshop实现企业VI设计的方法。内容包括企业的标志、标准字、标准色、辅助色、基本元素组合规范等基本要素的设计与制作,还包括办公用品、包装类、招牌指示、员工服装、广告类、交通工具等应用要素的设计与制作。

以上三类课程都是我校计算机设计类学生要学习的内容,我们根据之前对中职学生在计算机行业中的定位,调整了课程的内容和知识深度。但仅仅有课程是不够的,如何才能让学生学到相应的知识,具备相应的设计能力,这才是关键所在。因此,必须要有配套的教学方法。

四、教学方法

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本位",大力提倡并积极推进课程改革的今天,如何在中职的教学中有效的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是一个永恒的话题。现有先进的职业教育教学方法很多,如:项目教学法、行动导向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头脑风暴教学法、情景模拟教学法等等。我们无法对任课教师进行硬性的规定用某种教学法授课,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授课的内容与难易程度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有可能同一门课在不同的授课进度会用到不一样的教学方法。如:图形图像处理课程,在开始的前几次课,都是在介绍PS的基本操作和工具的使用方法,这个阶段我们一般会采用项目教学法来进行授课。到了学期中期,学生已对PS软件的操作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可能会出现大家所掌握的技术都参差不齐,这时采用头脑风暴教学法,使学生在不断的互相沟通后,最终能把相关的技术掌握。到了学期快结束时,学生已经对PS软件的操作已经很熟了,我们会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给出一个任务让学生分组完成,这样既可以考核学生的学习情况,又可以训练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以上示例为我们提供给任课教师的教学示例,基本上每一门专业课都会有教学示例提供给任课教师,但仅仅是作为参考,任课教师可以根据需要使用。

五、结束语

通过对当今行业的人才需求分析,为要培养的计算机设计类专业的人才进行了准确的定位,根据定位建立起一套符合中职学生层次水平的课程体系,我校经过多年的不断探索,计算机设计类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基本成型。以上这些,是本人在多年的任课中总结出来的一些体会。

参考文献:

[1]王晓敏等.企业技能型人才需求分析及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2007,(7).

[2]熊以涯.以岗位需求为导向构建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课程体系[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8).

[3] 余永辉,何莉,贺晓蓉.“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构建[J]. 中国电力教育,2009(3):81-82.

[4] 陈荦,熊伟,吴秋云. 工科信息类专业课程中实施合作学习模式的探讨[J]. 教学改革,2010(1):29-30.

篇(2)

关键词:高职院校;计算机维护与维修;专业设置

计算机作为工具已经在社会各行业以及人们的生活娱乐中普及。人们使用这一工具进行学习、办公或娱乐时经常遇到各种故障,这些故障分为两类:一类是计算机软件系统的故障,一类是计算机硬件受到损坏。解决计算机软件系统故障的过程称之为“计算机系统维护”,简称为“计算机维护”,解决计算机硬件损坏的过程称之为“硬件维修”,二者通常简称为“计算机维护与维修”。

计算机维护与维修的市场需求

(一)计算机维护与维修的服务对象

2006年暑期,笔者走访了武汉、广州、湖北恩施等地多家从事计算机维护与维修服务的公司,并调查分析了恩施一家公司的业务来源,结果如下图所示:

恩施某电脑公司维修业务来源分析图

从图中可以发现,计算机维护与维修服务的主要对象分为如下几类:

企事业单位企事业单位(包括各类公司)的计算机设备往往有良好的售后服务保障,出售设备的公司(如惠普、ERICSSON中国公司)通常采用“外包服务”模式,保障用户能够及时得到维护与维修,这一举措使得从事计算机维修与维护的公司获得了大量业务订单。

网吧目前,国内网吧所拥有的各类计算机设备共计828.4万台,其中,大部分使用时间在两年以上。网吧的电脑由于长期昼夜运行,使得硬件在淘汰前出现故障的几率大大增加。

教育培训机构目前,大专院校甚至中学已经普及计算机基础教育,同时,社会上也存在着大量计算机培训机构。这些用于教学和培训的计算机设备使用频率高、产品更换速度慢(高等院校内一套新建机房通常的使用年限是五年甚至更长),极易出现故障。对于软件系统故障,培训机构的管理和教学人员基本能够自己解决,但硬件的损坏通常出现在硬件的保修期之后,只能求助专业维修公司加以解决。

个人如上图所示,来源于个人的计算机维护与维修业务量达到10.57%。但这部分业务主要来源于对计算机基础操作不熟悉的用户在软件系统维护上的需求,个人用户对硬件维修的需求不大。另外,通过对几个公司业务发展的纵向比较发现,这项需求已经在逐步萎缩。

(二)目前解决计算机故障的途径

在走访调查从事计算机维护与维修的公司时,笔者发现,目前社会上解决计算机故障的途径主要有三种:依赖设备出售商的售后服务、淘汰更新设备、寻求专业维修。从对上述计算机维护与维修服务对象的调查中可以发现:寻求专业维修的设备都有批量大、使用强度大、淘汰周期长的特点,如教学培训、网吧用电脑。

(三)需要维修的主要硬件

计算机设备种类繁多,近年来,数码设备的种类急剧增加。根据对三地七家从事计算机维修业务的公司走访调查发现,计算机设备维修业务主要集中在笔记本电脑、主板、显示器、硬盘、内存条、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MP3、网络设备。

计算机维护与维修从业人员的素质需求

(一)业务素质要求

走访调查的从事计算机维修业务的七家公司中,从事维护与维修业务的技术人员共37名,从学历结构上看,初中毕业生3人,中专或高中毕业生18人,大专生12名,本科生4名;从专业构成上看,37名员工中,有31人毕业于职业技术院校的电子技术和计算机两个专业,比例达到了83.8%;有21人(占56.8%)接受过就业前的维修培训,在这21人中,有17人毕业于职业技术院校。

上述数据表明,计算机维修业务对学历的要求并不高,但对动手能力的要求极高。进一步分析发现,计算机维护与维修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应满足如下要求:

1.熟练掌握计算机基础操作,特别要熟练掌握Windows操作系统的安装维护技巧。即能进行系统组装、安全与稳定性维护;能熟练安装维护计算机应用软件;熟练应用网络搜索、下载软件。

2.具备一定的电路理论知识和较强的电路维修技能。能够进行常用的电路检测;会使用焊接工具;能识别常见元器件及其质量的好坏,了解各种元器件的工作原理及在实际电路中的作用;能进行电路图分析。

3.从业人员要达到一定的计算机专业英语水平。在计算机设备的维修过程中,其反馈信息中有90%是用英语并以文字的形式通过显示设备表达出来的。尽管这些信息文字在语法上并不复杂,却涉及大量计算机专业术语。另外,某些辅助维修的专业软件也大都是英文版的。因此,从业者达到一定的计算机专业英语水平对维修工作有极大的帮助。

4.具备某种或多种计算机设备的专业维修能力。要求从业人员至少精通某种设备的维修能力。如从事硬盘维修时,要求能够识别硬盘各元件;认识控制板结构并能进行相关检测;能进行电源电路、数据接口电路、电机控制电路、核心电压、芯片、读写器、控制器件的检测与维修;能够熟练地进行硬盘低、高级格式化;零磁道损坏的修复;盘体异响、BIOS不能识别、无法分区、无法格式化等常见故障排除;误分区、误格式化、误删除等数据恢复;并能通过一定的手工操作及算法,解决独特的数据丢失问题,找回一般的数据恢复软件不能恢复的数据;能够熟练运用硬盘维修工具软件(如PC3000)。

(二)职业相关的素质要求

从事计算机维护与维修的专业人员在实际工作中面对的不仅仅是计算机硬件本身,还需要面对诸如技术更新与学习、故障发生原因的查询等多种问题。因此,从业人员不仅要有较强的专业能力,还需要与职业相关的综合素质。其相关素质的基本要求归纳如下:

较高的信息素质和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计算机技术更新快,硬件产品换代周期短,计算机维护与维修的技术与方法不断变化。这就要求计算机维护与维修的从业人员能及时有效地掌握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水平与方向,并能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提高职业技能,适应社会需求,不断学习新的维护与维修技术。

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就职业性质而言,计算机维护与维修属于服务行业。它不仅直接服务于计算机用户,而且服务于计算机生产商与销售商,从而更好地为客户提供服务以谋取更大的合理利润,这就要求从业人员具备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

较佳的团队协作精神每个计算机维护与维修行业从业人员都能够轻松完成对某个硬件的某项简单维修。但要钻研某项新的维修技术或进行大批量的设备维修,从业人员的团队协作的精神就显得至关重要。

开设计算机维护与维修专业的若干思考

(一)高职院校开设计算机维护与维修专业的可行性分析

高职院校开设计算机维护与维修专业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各行业对计算机及网络的依赖性越来越强,计算机的维护与维修需求量必将大幅增加。本文调查结果也显示,社会对计算机维护与维修专业人才的需求量逐步增加,然而,目前的从业人员大多是通过社会培训机构培训后直接上岗,由于受到培训时间及培训内容、方式的限制,这些人员在职业综合素质中存在着先天不足。因此,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培养既具备较强专业技能、又具备优秀综合职业素质的计算机维护与维修人才不仅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其生存发展的必然选择。

计算机维护与维修应脱离计算机应用专业成为一个独立的专业在本文关于计算机维护与维修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分析中可看出,社会并不要求计算机维护与维修人员具有丰富的计算机相关理论知识,但是,却对其相关的职业素质有较高的要求。高职院校要培养出符合要求的专业人才,必须系统地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综合素质的培养与锻炼。目前,各高职院校对于这类人才的培养,往往采用与计算机应用专业相结合的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其专业通常被命名为“计算机应用与维护(维修)”,其课程设置也只是简单地增设一门《计算机维护与维修》课程。这种做法的优点在于,照顾到了计算机应用专业学生必须具备计算机系统维护基本技能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学生的就业渠道。但其缺点也十分明显,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不一定需要具备计算机硬件维修技能,计算机维护与维修的专业人才在这种模式下所学习的技能又无法满足社会需求。因此,计算机维护与维修专业应该从计算机应用专业中独立出来。

(二)课程体系设计与学制安排

高职院校开设计算机维护与维修专业的目的应该是:培养既具备较强的计算机维护与维修专业技能、又具备优秀综合职业素质的专业技术型人才。该专业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不仅要掌握过硬的专业维护与维修技能,还要具备全面的职业素质;学生毕业后不仅可直接就业,而且在工作中应能自主学习新的维护与维修技术。为此,高职院校在学制安排与课程体系设计时,应遵循重技能,但不废理论,既降低教育成本,又注重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原则。在此原则指导下,作者设计了课程体系与学制安排,见“课程体系设计与学制安排表”。

(三)教学模式与毕业生就业

为达到计算机维护与维修专业的人才培养目的,除了需要进行合理课程设置之外,还要加强教学改革。对于专业课程,应该尽量采用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等既有利于培养学生技能,又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同时,在教学模式上应大力推广行为引导型教学法,加强学校与社会机构的合作,对学生进行实施培训。

计算机维护与维修专业学生在完成学业后应该达到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取得专科层次的毕业证书,同时,也应获得国家信息产业部颁发的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具备这两个证书的毕业生就业渠道有如下四类:(1)计算机维护与维修服务部门;(2)计算机硬(软)件制造厂商的售后部门;(3)需要大量计算机维护和维修的各类企业、公司,如网吧、银行、电信、电力系统;(4)计算机销售公司。

参考文献:

[1]中芯维修培训中心.在中国计算机硬件维修市场中外包服务发展的趋势[EB/OL]

[2]天极网.国内网吧电脑市场前景诱人[EB/OL]2006-8-18.

篇(3)

(一)教材侧重问题专业院校的教学目的不仅是要让学生掌握好专业的知识技能还要让学生有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根据教育者提供的设计题目,想出更好地设计意图,完成设计作品。

(二)教师授课内容问题教师的授课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好基本的软件操作的知识,在学生的应用能力上还要很好的培养,不要让学生照本宣科的学习而是好培养他们的创造性。

(三)课程设置问题在各类的计算机设计专业的院校都开设了这样一些基础的教学课程,将平面、立体、色彩这三个内容作为支撑设计教学的内容,但是在很多的学校都普遍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理论不能够与实践很好的结合,这里的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指:在课程的安排上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但是在课程的学习上并不是理论与实践相同步的。当开展实践课的时候,有些时候是所学的知识不能运用到实践中,有些实践课程是实践内容在课程上还没学到,这样的课程设计很难达到教学最初所要达到的目的,为教学的展开起到了事倍功半的反效果。分析和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就在于:一方面,要加强和完善理论与实践的同步性;第二,要加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与创造性。只有这样计算机设计专业才能更好的发展,学生的能力也才能得到相应的提升。才能提高学生的社会竞争力。

二、计算机设计类专业学生基本能力培养内容和实现途径

(一)学生基本设计能力培养的内容学生的设计能力要从各个方面来培养,例如:基础知识的掌握,对设计图中点、线、面的控制和培养、色彩的运用能力、综合运用设计能力、创新能力等各方面来培养学生的专业运用计算机的能力。1.“三大构成”基础知识的掌握。平面、立体、色彩这三大方面需要进行详细的讲解,学生也要认真的研读,这样才会减少在设计方面的失误。2.“点、线、面”操控能力的培养。在设计的作品中,点、线、面是构成作品最基本的单位,因此要能设计好一个作品,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就要在这三个方面做到巧妙、熟练的运用,对这三个方面的运用要做到有针对性的分析,找出规律,这样对学生完成作品很有帮助。3.色彩运用能力的培养。对色彩的运用,就是要在选择颜色上多下功夫,还要考虑颜色的搭配,不仅要反映作品中所表达出来的情感基调,对作品中的细节也要有颜色上的准确把握。4.综合运用设计手段的能力。引导学生将传统的设计方法与现代的设计思路相结合,综合的运用各种手段将作品呈现到最好。5.外部设备应用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运用其他设备的能力,运用其他的设备来完善自己作品中的缺陷已达到完美。6.创新能力的培养。设计的创意是作品的灵魂。当一个作品呈现在大家眼前时,人们最关注的还是创意,这就需要作者掌握的知识要广泛,这样才会让设计者有丰富的联想和设计创意。

篇(4)

围绕“一个中心、两个基本能力”进行课程群的建设与改革

我们提出了围绕“一个中心、两个基本能力”进行课程群建设与改革的思路。“一个中心”即是以机电产品设计为中心,“两个基本能力”分别指产品创新能力和计算机设计能力。这是我们进行“机械设计课程群”建设与改革的总抓手和总任务。

1.以“产品设计”为中心的课程群建设。机械设计课程群的根本任务就是为机械产品设计服务,通过课程群的学习,使学生培养起基本的机械设计能力,这也正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本科专业培养计划的主要培养目标之一。然而,在以往传统的教学实施中,却存在知识点零碎分散、对象单一、各门课程自成体系、不能有机结合和综合应用的缺点。因此,在课程群各门课程的教学与改革中,我们都将之放到“产品设计过程”中来统筹考虑,以现代机电设备设计为中心,依据设计的程序,将机械零部件的制造与设计进行有机结合,充分考虑机电产品设计的要求,对课程群内容进行重新规划、整合,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我们注重课程群整体性建设,加强不同课程间的互补和整合,使教学内容得到了有机联系,避免了内容缺失和重叠,形成了较为完善合理的课程群体系。

2.产品创新能力培养是关键。创新是设计的灵魂,没有创新的设计是没有灵气的。创新能力培养是我们进行机械设计课程群教学与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要突破传统专业教育对设计的理解,开展创新教育。创新设计教育是我们课程群体系改革的核心,并将从各个方面培养学生的机械产品设计的能力。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创造能力是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而开展各项创新活动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有力措施。创新人才培养是现代教育的主方向,在“机械设计课程群”的系列课程教学中,课题组成员达成共识,围绕“综合创新设计”组织教学、培养人才。为此,我们建立本科学生导师制。在一年级阶段,选择基础扎实、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兴趣的同学组成创新团队,选派指导老师全程指导。在二三年级学习设计课程时,结合老师科研项目,指导学生选取创新题目,开展创新设计。

3.计算机设计能力的培养是现代工业发展的需要。CAD/CAE技术的发展,引起了机械设计领域的根本变革,机电产品的设计思想与理论、方法与手段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机械设计过程从构思、分析,到加工工艺制定、产品仿真评价,整个设计过程都处于计算机模拟下的三维空间中,与真实产品状态一致,其设计分析过程也符合机械产品的运行规律。因此,我们提出将学生计算机设计能力的培养作为主线,用计算机设计技术连接各门传统课程,建立课程群体系,更有利于激发学生机械创新设计的潜力。课程群中的计算机绘图、计算机辅助设计、CAD/CAM技术等系列课程的开设,对学生计算机设计能力的培养起到了很好的基础作用;同时,我们在其他设计课程的教学中,又加强了学习及应用,同时引入比较流行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分析、计算软件,使计算机教育四年不断线,并进行逐步强化,从而使学生的计算机设计能力得到了极大提高。

围绕“一个中心、两个基本能力”,开展实践教学的改革

1.课程设计改革。我们对课程群的每一门课程都安排了课程设计环节或布置综合作业,强化学生的产品设计意识、创新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同时对原有的《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等课程设计进行大胆改革尝试,取得了较好效果。我们认为当前课程设计教学模式中,由于以多年不变的传统题目、设计指导书为基础,教师的指导内容、过程已经模式化。虽然学生的基本设计能力得到了训练强化,但是缺少了创新设计能力的培养;学生学会了模仿性设计方法,却不能进行独立的创新性设计。因此,学生的机械设计知识掌握是片面和模式化的,无法适应实际工作,更缺少创造性的设计能力。为了改变目前课程设计教学模式,我们深入企业单位进行了多方面的调研,与企业的工程师、现场专家进行交流,征求意见,制定了课程设计教学改革方案。方案制定中我们贯彻了两个方面的思想:一是学生基本机械设计能力与创造性设计能力培养并重;二是机械专业的设计能力培养与自动化等相关专业的设计能力培养并重。我们更新了设计题目,利用教师的科研项目、现场实际案例,开发了许多设计课题,题目要求具有一定的创新空间,课题既要满足基础性、知识性,又要有一定的前沿性,设计工作量不要太大,只提供设计思想及所要达到的预期目标,或只是提供简单的示意图、原理图或结构图,没有固定的模式,让学生有更多创造性思维的余地。改变老师指导过程,要求学生老师进行互动、讨论,以学生为主进行方案制定、分析、比较,教师给出评价、引导,真正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创造性。采取同一题目,不同分组,不同方案,有竞争性的设计,激发学生创新设计、相互竞争的热情,取得了较好的设计效果,增强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篇(5)

关键词:ITSM;计算机实验室管理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11-00-01

一、ITSM的相关知识

近些年来,计算机教育在高校教育中的地位得到很大的提高,但是计算机实验室的管理效果却没有随之而提升。为了更好地管理计算机实验室,改变现实状况,学校需要建立和实施新的管理机制,ITSM就是很好的应用。ITSM(IT Service Management)即IT服务管理,广泛应用于企业的管理平台。ITSM主要有两个作用,一个是将IT系统和流程环节联系在一起,保证相关的业务可以顺利进行;另一个是加快IT系统的运行速率,提升服务效果。

目前比较流行和通用的IT服务管理模型是ITIL。这个模型的主要特点是:以客户的需求为目标,力争提供满足客户需要的服务;拥有完善的服务管理系统,将计算机的各个系统进行整合,统一管理,有效提高了管理效率,减少了不必要的浪费。

二、在计算机实验室管理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一)统计实验室设备工作比较繁琐。计算机教学在高校之中越来越普及,其主要的特征就是计算机实验室的增多。实验室里面的服务器和相关设备越来越多,对设备的要求也变多了,这就导致管理人员在统计实验室设备方面面临困难。计算机实验室的规模在不断扩大,所需要的计算机设备也在增多,所以管理人员需要选择合适的设备进行购买,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很多,例如学校的经费数目、设备的功能多少、与学生需求的匹配度等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设备的增多导致工作人员花在管理上的时间也越多,加重了工作人员的负担。

(二)计算机实验室的运维工作繁琐。现在大部分的计算机实验室一般都是开放的,供学生学习使用。所以计算机实验室的使用率比较高,在一台计算机设备上可能安装有几十种不同的软件。根据教学课程的不同,所需要的软件版本也不同。所以工作人员需要对这些计算机和计算机软件进行日常维护,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除此之外,计算机实验室也是学生和教师进行专业研究的场所。这些专业研究包括学生的设计实验、教师的科研项目、学生的毕业设计等等,这些专业研究都需要专业的科研环境,所以计算机实验室的管理是很繁重的。

三、IT服务管理在计算机实验室管理中的应用

新的IT服务管理理念在计算机实验室管理中的影响是很大的。所以高校需要对实验室管理进行改革,优化管理体系。ITIL主要由6个中心模块,而核心则是服务管理,这也是管理改革的重点。将服务管理进行细分,则可以分成10个核心流程。这其中,工作人员的工作则是了解实验室的相关情况,了解教师和学生的使用反馈,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处理。以下主要列举了几个主要的流程在实验室管理改革的应用:

(一)可用性管理。可用性管理是服务管理模型的流程之一,它是指对计算机设备和计算机服务的可使用性和可实践性进行保障的管理流程。这个流程是在正确运用计算机资源和使用计算机技术的前提下要求的。而计算机实验室的管理必须要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特别是设备的使用要求、实验室的使用要求以及实验室的日常维护制度。这有做好可用性管理,才能让计算机设备得到充分利用,提高利用效率。

(二)IT服务财务管理。在计算机实验室管理中,财务管理一直是管理的重中之重。而IT服务财务管理则是指在详细了解和熟悉了IT服务管理模型之后,对计算机的运行耗费的财力和相关成本进行分配和管理的流程。这一管理流程的目的在于高校在满足学生和教师的需求的同时也能更好地计算成本,并且对成本进行重新规划,加强成本的使用效果。管理人员在购置实验室设备时需要提前做好计划,记录好相关的花费,规划设备使用成本,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

(三)事故管理。在计算机实验室管理过程中,因为种种原因,可能会出现纰漏和事故。所以事故管理是必要的流程之一。事故管理主要是指通过IT服务管理平台发现处理实验室的异常事件,使实验室恢复正常的服务。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一些教师或者是学生因为自身的操作不当,违反了计算机实验室的操作规定。导致计算机网络以及一些硬件设备出现故障,进而造成实验室的服务中断。将实验室的管理流程系统化,可以更快的发现设备故障,并且查清楚出现事故的原因,进而找到解决事故的办法和相应的预防措施。计算机实验室的事故会造成一定的损失,而减少措施的一个方法就是事先做好预防措施,发现并且控制潜在的事故原因,并且建立完善的事故处理流程。

(四)变更管理。变更管理主要是对计算机实验室中的设备的使用情况和设备的更新进行管理的流程。为了满足学生和教师的需求,计算机实验室的设备和软件需要定期更新,这也给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开展变更管理,需要对设备的每一次更新都做好计划流程,建立完善的运行机制,并且还要分析设备的变更可能带来的影响和风险、实施起来是否有难度、是否能够满足师生的需要等等因素。做好设备的变更和统计工作,可以有效提供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

(五)管理。在计算机实验室管理中,还需要做好管理。管理是指管理人员需要对经过分析测试后即将投入实验室使用的设备和相关配置的变更情况进行的流程。计算机实验室是开放使用的,所以它的一些设备的变更需要让学校的师生知道,做到管理的透明化。在具体的计算机实验室管理中,一些重大的设备变更信息和影响到实验室的日常使用的技术更新都需要工作人员进行,例如计算机设备检测报告、计算机软件的更新公告、设备的日常维护报告等等。

计算机实验室的管理的主要目标在于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提供服务,让高校的教育体系更加完善。借助IS服务管理理念的方法,变革计算机实验室的管理方式,合理配置资源的使用,使得计算机实验室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曹汉平,王强.现代IT服务管理DD基于ITIL的最佳实践 [M].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9

[2]肖克辉.ITSM理念在计算机实验室管理的应用[J].实验科学与术.2010(07)

篇(6)

1 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的目的

着力提高高职生的综合素质,打造综合能力强、具备较为完善知识水平、社会实践能力强的高职生,高职教育的体现则包括了“能力本位”,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操控技术。因此教学的改革一方面师要能够发挥计算机指导老师的主导作用,另一方面学生能够从计算机课堂掌握较为全面的计算机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能力,以此逐渐完善教学方式,改革教学内容,提高教学的整体效应。

2 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的现状

2.1 高职生当前的计算机水平

高职院校新生入学时计算机水平呈现明显的两级分化趋势,有一部分学生因为之前在初中或者高中阶段接受了相关的计算机基础技能培训,对计算机的操控能力比较强,而另外一部分则大都对计算机的基础知识没有充分的了解,会玩电脑的人不代表对计算机有熟练的掌握能力,因为他们只是将计算机局限于网络的初步应用,玩游戏,上网聊天、看视频等等,实质上尚未达到当前高职院校对高职生进行计算机教学的目的。

2.2 计算机教学现状的原因

一些高职院校学校基础教学设施不够完善,电脑更新速度跟不上时代的需要,有些院校还在使用十几年的前的产品,这样的设备显然满足不了高职生学习的需要;有的学校虽然更换了新电脑,但是电脑的数量却又难以满足院校庞大的师生使用。

高职院校对计算机教学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教学方法上存在较大的问题,重视对书本理论知识的讲解,忽视了实践操作,而计算机课堂作为一项公共课程,教师在教学上缺乏竞争,对教学的热情不高,对课堂组织纪律管理不够严格,缺乏正确的教学方向,总是按照传统的计算机教学方式进行授课。

学生个人对计算机的学习不够重视,计算机知识的学习本身比较枯燥乏味,加上课堂氛围不好,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低。

3 计算机教学改革的研究措施

3.1 对计算机教材进行革新

计算机教学的改革不可能单单依靠改革一项来实现,而是诸多项目改革共同作用下才能实现。其涉及国家、高职院校、师生等各个领域,作为国家,应该出台相关的政策,对高职院校计算机教材进行改革,对不适应当前社会需要的教材进行淘汰,把一些新的计算机技术引入教材内,为教学提供丰富的教育信息资源,并对教材内容进行重点与非重点的划分,让教师的教学更具有针对性。

3.2 重视计算机教学,完善计算机设施

高职院校在整个改革过程中显然充当着主导作用,必须重新定位,才能让改革顺利进行,适应时展的需要。学校应该坚持“以学生为本”,时刻为学生着想,计算机教学是一项事关学生切身利益的教学,计算机知识是学生今后走上就业岗位必不可少的知识技能,所以首先高职院校必须从意识上进行改观,对计算机教学首先要引起高度重视。完善高职院校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计算机设施建设建设的投入,淘汰落后设备,引进较为先进能够满足学生要求的计算机设施,这是计算机教学改革的硬件需要。

3.2 改革教学体系,合理安排课程的进度

可以实施阶梯性教育,首先则是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课程,其间必须必须让学生掌握必备的计算机基础知识与操作技能,常用的有多媒体、互联网的使用常识和办公的自动化使用常识等;其次就是计算机技术课程。必须使学生对硬件设备的采购、安装、配置、调试有较为熟练的掌控,同时还要了解软件的安装和使用以及对计算机故障排除有较强的判断力和分析力;最后就是计算机应用课程,其间必须使学生掌握图形处理、动画制作、网页设计以及数据库的使用和处理,让高职生具有较强的计算机设计能力,在学生上机课堂中,给学生充分的动手操作时间,以及对同学们课堂操作的成果进行分析、交流与展示,以此提高学生们上课的积极性和热情。

发挥媒体教学的积极作用,在计算机理论课堂的授课过程中,教师应该多以媒体形式向学生们构建知识网络,或者借助一些网络视频、网络授课的讲解来吸引高职生的眼球,提高学生上课的专注力和吸引力,同时也让理论课堂从枯燥乏味变得更加有活力,这样便一定程度上满足了部分学生课堂学习的需要,网络媒体教学以构建知识网络为主线又让理论知识更好的呈现在学生眼前,方便学生对理论课堂知识的理解与记忆。

3.4 创新教学规划,壮大师资力量

高职院校在使用国家规定教材基础上,还可以根据本校高职生的实际情况编制出一些校园课本教材,因为国家级计算机教材的更新受制于重重因素、其速度一直难以跟上时代知识的更新,所以编制校本教材对于教材知识的更新与完善能够起到重要的作用,不过与此同时,还是得坚持以基础知识为本,在学生充分掌握这些知识后再融入新的教学内容。

针对各种不同的专业,制定不一样的教学计划。比如像建筑专业,便会经常涉及到一些工程制图,对计算机操作应用能力的要求则特别高,而相对的文科性专业则在程序设计方面涉足领域较广,艺术类专业则经常性地要对多媒体进行加工与处理,显然高职院校应该对这种不同性质类别的学科进行不同的重点教学。

努力构建强大的师资队伍,采取任务式教学,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计算机教师可以把自己教学的内容作为出发点,首先提出一些让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让学生们思考,并以传统的点名方式让学生进行回答,这样无形当中便增添了课堂氛围,让气氛变得紧张和活跃,让学生们被动式变为主动式,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们的创造力,锻炼大脑思维。

篇(7)

关键词:计算机设计技术;微课设计;微视频;基因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7)08-0040-04

一、引言

微课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学活动全过程[1]。微课作为基于网络的全新快餐教学模式得到广泛的认可和推广,微课的理论、设计、开发与实践应用研究成为众多教育工作者研究的热点。

近年来,广大中小学教师及高校教师在微课的探究实践上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果。范建丽[2]等深入分析“互联网+”时代高校微课发展的对策及应用;余胜泉[3]等基于微课设计、教学信息描述、微课聚合和开发模式,提出了基于学习元的微课设计思路;祁博[4]从微课的优势及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特点出发,详细分析微课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这些微课研究主要是在“纯粹”性的微课设计基础上,以传统教学加之DV录像,旨在讲述知识,但微课设计方法不够新颖,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目前未有关于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微课类作品设计指导报道。

本文以2016年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微课类获奖作品《基于微分方程的犯罪动机分析》为例,全面介绍以计算机设计技术为“基因”的微课设计方法和流程,详细阐述设计方法的创新点,为高校学生参与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微课类比赛提供指导。

二、计算机技术

1.Microsoft Office PowerPoint2010

(1)软件介绍

PowerPoint2010 是Office办公软件中的演示文稿软件,用于制作演示文稿和放映幻灯片,能够有效清晰地展示信息[5]。

(2)在微课制作过程中作用

在微课件的制作过程中,首先利用PowerPoint2010制作简单演示文稿,再次利用工具栏中的字体功能,smartart功能,动画功能等将演示文稿的字体大小,图表布局及播放效果设计成自己所需的样式,美化演示文稿。

(3)软件操作

微课件完善大致经历五步:字体修改,段落修改,文本框格式设置,背景设置,动画设置。以《基于微分方程的犯罪动机》为例将较难掌握的段落修改,文本框格式设置,动画设置具体操作过程作以阐述。

① 段落修改包括对行距及首行格式的修改,首先在开始工具栏中选择段落组栏,然后点击段落组栏右下角的箭头,最后根据界面提示依次选择所需的行距及首行格式,段落修改界面如图1所示。

② 文本框格式设置是对微课件中的案例进行逻辑分块,使问题更加清晰,演示文稿界面更加美观。图2为《基于微分方程的犯罪动机分析》中使用文本框格式设置的界面效果。其具体操作步骤:首先在插入工具栏中选择文本栏,在文本栏中选择文本框输入所需文字,再选择格式工具栏,对文本框进行修改。

③ 动画设置是对演示文稿中的文字图片等播放效果及顺序进行处理,使幻灯片按照期望播放。其具体操作步骤:首先选择动画工作栏,然后打开动画窗格,根据提示选择符合要求的动画效果。

2.视睿录屏剪辑软件

(1)软件介绍

视睿录屏剪辑软件是基于触摸屏操作的微课软件,适用于课堂教学素材录制,能够完成录屏、编辑、一键导出保存等强大的互动教学视频制作与编辑演示。

(2)在微课制作过程中作用

在微课制作过程中,该软件以麦克风为辅助,将已经做好的微课件在电脑上进行视频录制及配音。

(3)软件操作

首先将要进行录制视频的微课件打开调整为播放模式,然后将睿录屏剪辑软件打开,选择屏幕录制功能,接下来根据界面提示完成视频录制工作。

3.Aegisub字幕制作

(1)软件介绍

Aegisub是一款高级字幕制作编辑工具,完整支持Unicode,也支持超过30个地区的语言编码(ex: Big-5、 GB2312、Shift-Jis)。

(2)在微课制作过程中作用

微课制作过程中,利用该软件制作剪辑视睿录屏剪辑软件所录制的视频中的配音字幕。

(3)软件操作

首先确定微视频中每一段配音的时间间隔及画面,然后在Aegisub字幕制作软件中的设置字幕输出格式,然后设置时间点及字幕。比如将“各位同学们,大家好”这句话设置在00:01:56.29至00:02:00.00时间段,首先,在文本输入栏输入“各位同学们,大家好”,然后在时间栏的开始位置设置00:01:56.29,结尾位置设置00:02:00.00,如果需要对字体进行修改,可在字体栏根据需要进行修改,最后将最终字幕以*ass格式保存,字幕处理界面如图3所示,在整个微视频中的字幕设置方法同上所述。

4.魔影工S

(1)软件介绍

魔影工厂是一款使用简单的全能格式转换工具,它是海外流行的视频格式转换软件WinAVI面向中国用户推出的官方中文版 。具有广泛的格式与移动设备支持、最完善的视频格式支持、真正高速的转换过程。

(2)在微课制作过程中作用

将配音字幕利用该软件导入视频中,利用该软件将视频进行剪辑及合辑。

(3)软件操作

首先选择魔影工厂的字幕功能,再将Aegisub字幕制作软件所完成的字幕导入,这就完成了给微视频匹配字幕的所有任务。接下来根据微课所需,利用魔影工厂的视频剪辑功能对微视频做最后的修剪(比如微视频时长,格式等),以达到赛事要求。

三、设计流程

好的微课,都要经过确定课题,制作教学设计,制作微课件,制作微视频,布置微习题五个步骤。其中,确定课题与制作教学设计是前提和基础,制作微课件是关键,制作微视频是核心,布置微习题是保障。现以计算机技术“基因”为基础,以《基于微分方程的犯罪动机分析》为例详细阐述其制作过程。

1.教学设计的制作

(1)设计动机

根据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微课类比赛相关要求及微课内容特点,教学设计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设想和计划。教学设计是微课《基于微分方程的犯罪动机分析》的基础,是后续工作的前提。因此,做好教学设计将对微课的走向作以简单的规划,从而达到掌控全局的作用。

(2)成果展示

以计算机设计技术为“基因”的微课教学设计既要体现出微课的特点,又要体现创新性。下面是该类型微课教学设计的基本流程。

① 选题

微课的教学内容以 “精短”为特色,因此选择微课内容一定要以基础性,典型性,可推广性为基准,突出特色,形成一条线式的教学思路,使得微课这种快餐式教学模式能够达到预期目标。

② 教学对象分析

微课最终要为广大学习者服务,它能够借助于PC手段得以广泛的传播,因此在制作微课时,要充分考虑学习者的心理认知,知识储备等实际情况,从而确定合适的教学对象。利用计算机技术,我们可以尽可能的设计出各类学习者所需要的知识传输模式,从而更符合各类学习者学习需求。

③ 教学内容分析

由于微课所具有的“快餐”式教学特征,知识点针对性强,因此设计者应当在对教学对象进行充分分析后,合理安排重难点,将微课所涉及的知识点进行罗列,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一般,循序渐进,达到“快餐”抵饱效果。以计算机设计技术为“基因”的微课能够利用技术手段将微课内容设计的更加形象化,对教学内容的有效传播起到事半功倍效果。

④ 教学目标分析

教学内容分析中指出,微课知识点针对性比较强,因此教学目标的设置应当在三维目标的指引下,更加具体细化,这样才能体现出微课的教学特色,从而达到微课所具有的即学即懂教学目标。

⑤ 教学策略设计

以计算机设计技术为“基因”的微课设计,因其微视频界面美观,在知识点处理上可以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美化等因素,因此可以利用这些积极因素来吸引学习者,激发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

⑥ 教学设计实践

在以上5点具体分析的指导下,以《基于微分方程的犯罪动机分析》为例制作教学设计,现把该教学设计传入百度云盘,具体链接地址:http:///s/1boPYjfx。

⑦ 教学反馈分析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作为微课也不例外,由于微课广泛传播性,我们应建立线上线下回馈机制,积极收集学习者的学习反馈建议,进行充分分析并加以改进,才能够使得微课具有鲜活强大的生命力。通过信息反馈,我们可以对基于计算机设计技术基因的微课与一般微课作以比较如表1。

2.微课件的制作

(1)制作动机

微课件就自身作用来说,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融入教学环节,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从而更好的实现学习目的。微课件在本文的《基于微分方程的犯罪动机分析》中处于关键环节,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它是将教学设计的内容再一次的精化,从而有利于后期的视频录制。

(2)成果展示

在教学设计的基础上,利用Microsoft Office PowerPoint2010制作微课件,微课件界面如图4所示。

3.微视频的录制及后期处理

(1)制作动机

微视频是微课最终的产物,微视频决定着微课整体内容的质量。微视频在本文的《基于微分方程的犯罪动机分析》中居于核心地位,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首先利用视睿录屏剪辑软件和麦克风将微课件录制为有声视频,接着利用Aegisub字幕制作软件将录制的视频中的配音加入字幕,最后利用魔影工厂软件将字幕导入,进行视频合辑。具体操作方法在上述计算机技术中已作介绍。

(2)成果展示

由于微视频不能在文章中展示,现把视频传入百度云盘,具体链接地址:https:///s/1jHEMZ1W。

4.微习题的布置

(1)制作动机

微习题继教学设计,微课件,微视频之后,在本文的《基于微分方程的犯罪动机分析》中处于保障作用,保障教学环节的完整性,保障学习者的学习效果。

(2)成果展示

四、微课未来的发展方向分析

微课从初始的定义 “针对某教学环节和知识点的新型教学资源”到“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围绕某个教学环节或知识点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再到目前兴起的 “一种针对某个教学环节或知识点的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新型在线网络视频课程”,微课大体沿着“微课构成要素―微课实施过程―新型PC微课”轨迹发展,不难看出,由于计算机设计大赛的不断推广,一种新型的以计算机设计技术为基因的微课即将发展起来[6]。但是目前我国高校教师及中小学教师在微课研究方面多以传统制作方式为主,以计算机为基因的微课设计方法还未成为主流,这就使得在微课这种“快餐式”教学活动不能完全发挥作用。因此,作为微课设计者,根据本人心得体会,有两点建议:① 建立健全微课反馈机制:在核心内容“微视频”及其他辅材料齐全的情况下,要提高创新意识,正确处理好微课建设实施及效果反馈之间的关系,即利用计算机设计技术正确处理好微课中的授与受之间的关系。② 突出计算机使用能力,提高创新分:从参与以计算机设计为基因的微课类比赛来讲,顾名思义,凸显出作品所体现出来的计算机技术含量尤为重要,这就需要在作品的制作过程中尽可能多的运用计算机完成,且要在技术上进行创新,慎用传统手段。

五、结语

以计算机设计技术为基因的微课设计将会成为主流,它符合当下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要求,在计算机设计大赛微课类赛事的推动下,高校教师及学生特别是师范类的教师学生将以此为契机,为我国的微课教育事业奉献出不可磨灭的力量。

参考文献:

[1]苟超群,刁永锋. Sakai在r技推广人员远程培训中的应用[J]. 现代教育技术, 2010,20(7):94-98.

[2]范建丽,方辉平.“互联网+”时代高校微课发展的对策及应用――从第二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谈微课与教学的整合[J].远程教育杂志,2016,(3):104-112.

[3]余胜泉,陈敏.基于学习元平台的微课设计[J].开放教育研究,2014,20(1): 100- 109.

[4]祁博.微课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J].计算机教育,2014,(24):8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