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浅谈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浅谈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精品(七篇)

时间:2023-05-25 16:52:54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浅谈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浅谈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篇(1)

关键词:中学生;心理问题;心理健康教育

近年来,全国许多地方积极探索如何开展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少地区和学校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很多成绩。如北京、上海、石家庄等地在开展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都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在组织领导、队伍建设、教育科研和形式途径等方面形成了较完整的体系。但是,从全国范围来看,目前这项工作开展得还很不平衡,受教育观念和客观条件等制约,多数中学还没有开展这项教育工作。

一、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1.保证学生正常生活和发展。针对具有不同心理特点的学生,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保证其健康成长的需要。中学生正值身心发展变化的时期。性成熟的开始,身体的发展,让学生开始有了自己的思想,这就需要心理健康教育和疏导。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解决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问题, 能够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使之心理处于健康状态,是学生正常生活、发展的前提和保证。

2.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避免各种冲突事件,维护社会安定稳定、学校正常运作、学生家庭幸福的需要。中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观察力,对新事物敏感,接受能力强。他们喜欢怀疑与争辩,不满足于教师的讲解和书本上的现成结论,喜欢探求事物、现象的原因和规律。他们不轻信教师、家长或者书本上的权威意见,而是要独立、批判地对待一切。正因为中学生具有强烈的叛逆心理,所以他们常常会以自己的方式来宣泄情感。他们大多时候为了吸引教师、家长、同学的注意而上课捣乱,顶撞父母,谩骂同学,更有学生对自己的同学使用暴力手段。

3.是进一步提高当前我国中学生心理素质水平,实施素质教育的现实需要。科学研究表明,在未来人才的综合素质结构中,心理素质越来越重要,人的乐观开朗、积极进取、坚韧不拔等个性心理品质对健康成长和事业的成功起着重要作用。

二、当前中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

1.情感问题。进入青春期后,同学们的心理和生理发生较大变化,引起情感波动。异性间好感难以自控,以至走向“单相思”“早恋”等误区,影响学生生活、学习,这就要求对学生进行青春期生理、心理、性知识教育,帮助青少年正确对待因青春期性冲动而表现的“自动恋”现象。

2.学习问题。学生学习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造成精神上的萎靡不振,从而导致食欲不振、失眠、神经衰弱、记忆效果下降、思维迟缓等。厌学是目前中学生学习活动中比较突出的问题,不仅是学习成绩差的同学不愿意学习,一些成绩较好的同学亦出现厌学情绪。

3.人际关系不协调。现在的中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一般比较娇惯,集体观念和合作意识差,不善于处理与同学、老师、父母的关系,常常感到孤独、寂寞。有的学生因嫉妒心理而与同学关系僵化,有的同学胆小怯懦而与同学疏远。

三、如何加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1.给学生提供自我教育,自我调节的机会或场所。素质教育十分重视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心理健康在这一点上和素质教育是一致的,只有充分调动学生接受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才能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与人交往。

2.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在校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趋严重,许多学校都建立了心理咨询室,有的还配备专职的心理咨询教师。学生通过咨询、倾吐和宣泄,释放心理压力,解决心理困惑和矛盾。

3.用集体力量矫正个别同学的不健康心理,发挥集体的教育作用。营造一个积极向上、充满温情的班级氛围,发挥集体的教育作用,通过集体的温暖、同学的关怀,帮助个别有心理问题的同学克服心理障碍。

4.在常规的教育活动中渗入心理辅导内容。实际上各科教学本身都包括有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只要备课时加入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就可以使授课内容深入一层,如,语文课就包含有许多情感教育的因素,综合实践课、体育课又可安排挫折教育,增加学生的挫折能力、锻炼意志力。

5.重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结合。大部分青少年的心理障碍都与其父母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取得家长的合作,帮助家长发挥他们的教育功能,对于改善和预防孩子的心理障碍,帮助孩子成才极为重要。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中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的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需要家长、学校、集体、社会等各方力量联合起来,共同努力才能取得良好效果。其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创设学生自我调节情境、开展心理教育课程、建立心理咨询室、发动家长等都是可行的且效果显著的方式。

参考文献:

篇(2)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德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人们越来越关注中学生的心理健康。中学生是未来的主宰。因此,培养合格优秀的中学毕业生是必要的,也是每个教师的职责。作为数学活动的引导者,承担着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心理的责任。本文就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提出几点策略。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数学教学;渗透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德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人们越来越关注中学生的心理健康。中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未来世间的主人。因此,培养合格优秀的中学毕业生是必要的,这也是每个教育工作者的职责。作为一名数学活动组织者的数学老师,要承担起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的责任。在教学活动中授予学生知识、技能,让学生体会过程与方法的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心理。预防学生产生不良的心理。让学生处在愉快和谐的学习氛围中,从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下就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谈谈个人看法。

一、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所以,在教学活动一开始,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牢牢地抓住学生的心,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产生浓厚的兴趣。比如:上高二数学必修5中的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的时候,以这样的一个故事导入。“古印度有个名叫锡塔的人,专门为国王娱乐发明了国际象棋。棋盘分为64格,这种棋下起来既有趣又奥妙无穷,因而深得国王喜爱,国王因此打算对这位发明者,给予重赏。于是,他就把锡塔叫到跟前,告诉他,他发明的象棋很好,问他想要什么,无论什么条件都满足他。锡塔说他不要任何金银珠宝,就要小麦。国王问要多少,他说只按这个棋盘的格子赏给他就行了,棋盘的第一个格子放一粒小麦,第二个格子放两粒小麦,第三个格子放四粒小麦,以后就这样放下去:每一个格子内都比前一个格子里的麦粒数增加一倍,直到把64个格子摆满。国王大喜,就几粒小麦,于是随口就答应了。大家想一下,国王能兑现他的诺言吗?”以这个故事引入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使学生心理产生了我要学的积极情感体验。

二、营造宽松、和谐、愉快的课堂氛围

数学学科中的概念抽象,法则生硬,学起来枯燥乏味。许多学生因此而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没有信心,从而导致厌学,甚至会产生其他不良心理。所以,教师有必要在课堂这个特定的学习环境下,营造一个宽松、和谐、愉快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拾起自信心,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其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和健全的人格。

三、倡导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可以充分调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投入到学习中来,更可以让学生在讨论中学会倾听、表达和交流,初步学会文明的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作用很大。《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我们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合作探究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具体如何合作学习。我们可以采用多种形式,比如同桌合作学习,四人小组合作学习,找朋友合作学习等。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应用多种不同的合作学习形式,这样就能充分的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讨论时热情高,从而达到教学目标。同时,在合作学习时,采取“发言人”轮流担任的制度,这样就会让每个人都有机会发言,吐露自己的心声,学习差的学生不再是只听学习好的学生侃侃而谈,自己也有机会张口说话了。久而久之,无论是学习好的还是学习差的学生,都可以在合作学习中热烈讨论,都能完全投入到合作学习之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倡导合作学习,发展学生的合作精神,使学生学会用他人的眼光看待问题,学会与同伴,密切交往,热心互助,真诚相待,从而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拥有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

四、教学评价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学生学习成绩的不理想,有多种可能因素。但是,最为主要的因素是能力与努力。教育面对的是一个个具有独特个性的学生,学生的努力、情感、意志、人格、人际交往能力等都各不相同。所以,每个学生的成败归因不同,有的归因于努力,有的归因于能力。但是,教育评价学生时,要灵活合理。无论学生是能力有限还是努力不够导致学习成绩不理想,评价中一般将失败归因于努力,会有利于维持学生的自信心,并能激发他投入到以后的学习中,以改变目前的境况。但如果评价中将失败归因于能力,就会使学生容易放弃努力,久而久之,就会产生一种无助感,变得消极无助,听天由命。因此,在数学教学评价中要引导学生形成积极进取的归因,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

五、小结

本人根据个人实践教学,提出了几点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在课前要精心准备,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导入,课堂中营造愉快的氛围,倡导合作学习,在教学评价中注重学生的心理,因人而异。作为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每个教育工作者的天职。通过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最终使他们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合格公民。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SGH13095);陕西省高水平大学建设专项资金资助项目(2012SETS07)。

参考文献:

[1]陈苠.学生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社公司、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2]张世玲.浅谈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中学教学参考,2010,(33).

篇(3)

关键词:心理健康;低年级;新课改

新课程教育改革是中国素质教育的重要表现,在不断输入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同时,反复强调学生是教学主体,教师应当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培养学生个性发展,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综合能力,使学生逐渐成长为适合当下快节奏信息化时代所需求的全能型人才。然而,在实际教育过程中,学校却往往忽视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只片面重视文化课程,打着素质教育的旗号,依旧是应试教育体系。长此以往,学生在高强度的学习生活中逐渐累积的心理压力与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心理状况令人担忧。因此,课程改革不仅是文化课的改革,也是心理健康课程的改革。

一、心理健康课程的重要现实理论意义

近年来,学生因承受心理压力较大、打架事件屡见报端,而出现这种事件的根本原因之一就是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太差或有极端倾向思维,归根究底,是学校、家庭、社会对心理健康课程的忽视,致使学生出现问题时,不能够第一时间得到解决,不断累积最终导致了这种悲剧的发生,而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于当下教育事业的现实意义。

新课程教学改革不断强调,教育应当以人为本,要重视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而学生的个人情感和生活也是学生健康成长的一个重要因素,需要被广泛关注。当应试教育随着历史的车轮被逐渐淘汰,素质教育登上教育事业的舞台时,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更应该被作为学生心理调节、加强学校德育教学工作的重要课程。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设和教学,逐渐帮助学生树立一定的心理疏导意识,在遇到挫折和困难时,能够自行疏导,不断调节自己的内心,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在健康心理的基础上,成长为祖国所需要的“四有”人才,更加符合这个时代的需求。

与此同时,小学教育教学阶段是学生成长学习的基础阶段,通过这个阶段的学习,在文化上,学生能够具备一定的文化知识,在劳动上,学生能够动手实践力所能及的事情,在德育方面,学生对于是非观念有了一个最基本的概念和判断标准。而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疏忽,则使得在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基础教育上出现了问题,学生对于基本的心理健康知识存在误区,很多学生甚至认为心理健康课程是心理有疾病的人才需要的课程。由此可见,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心理健康课程的重要实际基础意义

传统的应试教育使得很多学校片面强调升学率,为提高学校升学率,不断加重学生的个人负担,并占据学生本应该有的音乐、美术、体育等相应被认为“不重要”的课程,使得很多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出现了不适应学校环境、逃避学习的现象,甚至在长时间的学习压力下,产生了自卑的心理倾向。这其中有一部分心理问题是暂时的,在不断的成长过程中会逐渐被遗忘或纠正,而有些心理问题却伴随学生的一生,对学生的影响巨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展,能够从根本上提高学生个人的心理调节能力,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帮助学生积极调试心理来应对各种客观因素带来的负面情绪,对于学生的成长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实际基础意义。

小学生生理、心理发育都尚不完全,沉重的课业负担使得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了逃避、厌恶学习的现象,如果不能进行及时的开导,不仅会影响学生日后的学习发展,对于学生自身的成长而言,也存在非常严重的问题。长此以往,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将不断下降,不愿与人沟通,学习困难,心理承受能力脆弱,容易走极端。在与人交往方面,如果没有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展,学生很容易通过互联网接触到良莠不齐的信息,形成自私自利的尖锐性格,无法正常与人交往,尤其是当下的独生子女中,这种现象更为突出。除此之外,小学生对情绪的自控能力是相对比较薄弱的,很容易产生愤怒、嫉妒、仇视、恐惧等负面情绪,如果不能够及时开导,很容易引发后续矛盾,对于学生的身心健康都存在极大的威胁。而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展和实施得到预防和缓解,让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中正确面对自己的问题,有一个缓解和解惑的过程,不断自我调节,最终形成正确的、积极的心理思维。

三、总结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于培养学生个人心理素质,提高学生自控能力,帮助学生塑造积极乐观的处世态度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而对于基础教育教学的小学教育而言,更是如此。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各个学校也应该根据本校的具体情况,结合当地的不同环境,不同程度地重视起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于学生的重要意义,积极地开展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通过各种能够落到实处的有效途径来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质量,始终将理论与实际相联系,并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所处的不同年龄、阶段不同特征开展不同的活动,做到对症下药,药到病除。与此同时,还应该与社会、家庭等多方相联系,及时了解学生动向,对于学生存在的问题做到早发现早开导,及时帮助学生健康发展,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从整体上提高学生个人的心理素质,为培养新型人才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 初中生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课程 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 G4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8(b)-0058-01

心理健康是当今社会最需要关注的问题之一。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幸福和健康有了更高的追求。心理健康,这项在早前容易被忽略的人类健康的重要指标,如今正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从广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从狭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认识、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完整和协调,能适应社会,与社会保持同步。那么对初中生来说,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是什么?初中生产生的心理问题成因有哪些?针对初中生的心理健康课程的出现又有什么新的意义?下面将对这几个问题进行探讨。

1 保持心理健康的必要性

初中生是所有青少年中最为特殊的群体。因为初中生正处于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处于少年和成年人的交界处。刚从父母的宠爱中挣脱出的初中生还未处于思想的独立期,有着叛逆的想法却缺少可以支撑的能力和思维,这样很多初中生走上了歧路。这些问题乍看可能是叛逆的表现,但深层次的是心理问题出现的征兆,严重了会导致初中生自残、自杀,甚至伤害别人,走上不良的道路,影响了自己的人生轨迹。所以对初中生心理健康的研究和引导不仅对社会、对家长、对教师、对初中生自己身,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2 初中生人群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

(一) 成绩的压力

由于家长和老师对初中生的期望过高,而且初中生教师往往将成绩作为评价初中生的唯一标准,偏爱一些学习好、在班里担任一定职务、性格讨喜的初中生,使一些成绩较差的初中生变得非常不自信。在家庭教育中,一些家长往往将自己的孩子与其他的孩子进行对比,过分夸大其他孩子的优秀,打击自己孩子的积极性与自信心,使初中生容易产生自卑心理,进而对心理产生了影响。

(二)升学的心理压力

是服从父母的期望还是完成自己的梦想?自己的方向又在哪里?作为即将升学的各阶段的学生,这些问号每天都充斥着自己的大脑。而以成绩论人的学校制度又在另一方面压制着学生的自我思想。自从成为升学一族,辛苦的学习和自我的兴趣培养产生着严重的冲突。学业的压力,易产生心理问题,轻者产生抑郁症,严重的甚至有自虐、自杀倾向。

(三)爱情萌芽的疑惑

正处于青春期的学生在身体成长的同时,也开始有了爱情的烦恼。学校对校园爱情的打压和反对制度,往往对学生没有进行健康的引导,使得学生出现爱情心理畸形,往往不能正确面对求爱失败等类似的问题,使初中生走向极端的爱情道路中。

(四)攀比心理的影响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成年人也难免互相攀比,更不用说心理还未成熟的初中生了。成绩、家庭水平、服装鞋帽、长相身材,一切可以拿来攀比的事物,初中生都会拿来进行比较。在这样的攀比气氛中,一些自身条件和家庭条件相对不是很好的初中生会产生自卑心理,羞于表达自己的看法和建议,怕遭到别人的嘲笑。这样的长期压抑会使初中生产生自卑、自闭的心理疾病,对初中生的发展有着极为消极的影响。

3 心理健康课程的重要性

经过了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心理健康对各个初中生有着必不可少的联系,也有着不可取代的重要性。社会在飞速的发展,人们对心理健康的认识也应该随着物质文化的发展而发展,在初中生教育中,对初中生心理健康应该有正确的认识,并针对初中生积极进行心理方面的治疗和课程学习。

(一)初中生心理健康课程有利于提高初中生及初中教师对心理健康的认识。

由于心理教育教育的缺失,一部分人还没有完全认识心理健康,认为心理有病、精神病的人才需要心理治疗,并对接受心理治疗的人产生消极的看法,使得人们忽视和轻视自己的病情,造成其他方面的悲剧。初中生心理健康课程有助于初中生和初中教师加强对心理健康和心理疾病的了解,增进对心理疾病的认识,正视自身所存在的心理问题,从而可以得到良好的引导和疏通,帮助初中生健康发展。

(二)初中生心理健康课程能帮助初中生对自身的心理问题进行调整。

在正视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和心理疾病的普遍性以后,初中生往往需要专业的心理医生和心理课程来给自己完整的、专业的指导和培训。初中生心理健康课程是心理学专家根据初中生心理学理论和心理治疗方面的实践制定出来的针对初中生的、切实可行的心理重建、心理建设和心理创伤治疗计划,会帮助有轻度心理问题的初中生解决心理方面的难题,使有抑郁倾向的初中生患者重新面对生活的难题,具有勇于挑战的决心和信心,微笑面对人生的苦难,勇往直前的去奋斗。

参考文献

[1] 袁鹏辉.浅谈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3)21-22

[2] 妮乐.中学生心理健康的问题、成因及对策.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12)63—65。

[3] 王义.浅谈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才智,2009(22)。

篇(5)

关键词:中学生;叛逆;心理;影响

据调查,约有98%中学生中存有不同程度的叛逆心理,我们学校不少学生叛逆心理很强。这里所说的叛逆心理是指中学生彼此之间为了维护自尊,而不考虑是非曲直,对家长和老师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具体表现在:对正面宣传作不认同、不信任的反向思考;对先进人物、榜样无端怀疑,甚至根本否定;对不良倾向持认同情感,为其喝彩。

一、叛逆心理对中学生成长的危害

叛逆心理虽然在每个人成长历程中都会出现,但是当它反应强烈时却是一种反常的心理,其后果是非常严重的:

1.会引起偏激的行为和不正确的行为。不肯接受别人的意见,一意孤行,过分肯定自我,往往表现为狂妄和自大。

2.让人产生坏的思想,会养成不良习惯。叛逆很多时候是针对正确要求产生的,经常采取这种叛逆的行为就容易成为一种习惯。

3.性格孤僻,人际关系紧张。不能倾听师长的教诲,造成自己和家人,老师的关系紧张。

4.前途受到一定影响。中学的叛逆心理对他们的学习和心理影响很大。有一个初三的学生说:初一时,因一次单元测试作弊,事后被英语老师严厉批评,我当时非常气愤,觉得英语老师太过份了,于是叛逆心理随之产生,之后,凡是上英语课我都不专心听,作业也不做,这样,导致我的英语成绩一落千丈。现在一想到快要中考了,我多么后悔自己当初的叛逆行为。

调查表明,叛逆心理对中学生人生观的形成和身心健康都是不利的,叛逆心理的进一步发展,还可能向病态心理或犯罪心理转化。所以对中学生这种逆反心理的危害不能不引起重视。

二、中学生叛逆心理产生的主要原因

1.特殊年龄阶段所带来的心理问题

中学生的年龄一般在13~18岁,属于“青春期”阶段,是生理和心理发展最快的时期,也是心理素质发展的关键阶段。但此时他们心理发展和生理发育往往不同步,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容易产生心理失误,甚至心理滑坡。由于学习、人际交往的困难以及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的不一致而产生的困惑,使他们心理出现异常,极易引发心理疾病。

2.青少年叛逆心理与行为受社会压力与不良习气影响。

青少年叛逆心理与行为更受大众传播媒体影响。许多的电视、网络在信息内容选择、制作方法上因着眼于广大观众,片面追求收视率而忽略、忽视对青少年观众群体的需求,使本来用来警示人们和青少年的内容,而被青少年负面地接受和消化,加剧负面心理作用,强化了叛逆心理的形成。日本,韩国等一些电影电视片,极力美化叛逆者的个人行为,夸大叛逆者的能耐,鼓吹个人主义。包括现在很多学生喜欢看的玄幻小说也是这样。叛逆在他们看来是一种有主见、很酷、有个性的行为,看到周围同学这么做也跟着学,就盲目的从众。现在社会越来越讲究个性化,自我化,导致叛逆的心理更加厉害。其实有个性和叛逆并不是一回事。

3.家庭不良因素的影响。家庭是青少年成长的根本环境,它是人生中最先接受教化的地方。一些家庭中不良的教育方式,直接影响着青少年逆反心理的形成。例如家长教育方式的简单粗暴或命令式、专断式等惯用的教育方法,以及在生活、学习等方面期望值过高,要求过严等,这些都无形的在孩子心理上造成一种压力,当这种压力不断积蓄、沉淀,青少年又找不到良策排解时,便在情绪上不满,进而产生逆反心理。

4.学校老师的教育方式也是导致学生叛逆心理的原因之一。

有些老师不了解高中生的心理特点,居高临下,过于经验主义而不考虑现实社会各种因素对学生的影响,简单地指示学生必须怎样想,必须怎样做,根本不与学生交流思想,共同探究,脱离教育实际,这容易激起学生叛逆心理。

三、中学生消除叛逆心理的实施对策

1.老师,家长与孩子之间应该站到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

老师和家长要学会站在孩子的角度来看待他们所犯的错误。了解他们犯错误的原因,动机以及目的。以朋友的身份与他们平等交流,在理解的基础上以身作则来影响孩子。家长也要教育孩子尊敬老师,讲究礼貌地沟通。家长可以告诉孩子,如果老师真的有什么错误,可以在课后通过匿名纸条的方式传达给老师,不要上课的时候站起来争辩,这样既不礼貌也耽误了大家的时间。而老师也应该放下身份,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让没个孩子都能感受到老师的关怀,不要轻易放弃任何学生。对待学生的错误要采取“软”应对的策略,千万不要跟学生硬来,这样不但自己很尴尬,更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发展。

2.适当发泄心中情绪

对于中学生,受了委屈,心中不愉快,有时可以发泄一下,转移注意力,如听音乐,剧烈运动,把自己的不良情绪宣泄出来,不要积累在心中,要象回收站的垃圾一样及时清空。

3.让中学生全面发展

多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多多的参加社会活动,多接触社会上的生活方式,而不是在自己所在学校的小圈子内,以防认识问题的狭隘,这样更加能够从大人的角度考虑问题以及规范自己做事的方式。

4.营造一个宽松、健康向上的社会环境

中学生的心理健康不仅不能离开学校,家庭的教育和辅导,而且也离不开社会环境的熏陶。我们的社会必须加强措施,减少不良思想和文化对中学生的腐蚀和渗透,减少影响中学生身心健康的事件发生。社会各界也应关心中学生的成长,支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并促进其发展,形成一个有益于中学生心理健康的社会氛围。只有为中学生营造了一个宽松、健康向上的社会环境,同时加强中学生心理宣传与教育,才能为社会培养出有用的人才。

总之,中学生逆反心理的产生,有其多方面因素,作为教育者,我们要冷静对待,努力寻求解决的正确方法,引导学生自觉接受教育,使他们健康的成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有用人才。

【参考文献】

1李阳飘.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对策[J].中学教学参考,2011年21期

2封三河.浅谈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青春岁月,2011年14期

3牛涛.中学生叛逆心理的探究与思考[J].内蒙古教育,2008年12期

篇(6)

2.对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几点思考谷秋阳

3.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的演变——回顾建国后60年来我国人口计生工作取得的辉煌成就贾振霞,王浩,邵丽丽

4.论我国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缺陷与弥补张宏海

5.TheAnalysisoftheCausesofChinesePeople'sIncorrectUseofPPintheEnglishlanguageandtheSolutions肖志青,潘瑞

6.基于会计实务的谨慎性原则运用探讨郑涛

7.建筑施工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浅析曾庆杰

8.刍议作业成本法在石油机械制造企业的应用李艳

9.大观周刊 简述对"道"的认识岳红玲,秦娜,贾振霞

10.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探析——论辅导员如何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董博

11.浅谈中治课教学中学生积极性的调动方法陈晓莉

12.短信文学的界定和特点郭新闻

13.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对十七届五中全会关于文化建设的解读何海涛

14.企业培训中的问题及解决方式黄晓明

15.浅谈中学体育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刘在龙

16.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多媒体应用李艳霞

17.关于建筑施工企业财务核算的问题探讨吕晓峰

18.传统文化对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邵丽丽,贾振霞

19.小议"新课标下的初中英语教学"冯芸

20."等""候""待""俟""徯"的字义浅析王敏

21.学前教育专业简笔画教法蒋宽蓉

22.浅议语文教学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吴艳萍

23.在美国的发展王浩,贾振霞

24.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张艳红

25.浅析大学生课余体育活动的现状及对策王绥勇

26.小议"数学探索能力的培养"朱明学

27.甘肃省失地农民再就业问题浅析朱同,余翰

28.试论怎样做好办公室的管理工作柏银华

29.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效率的有效策略夏国辉

30.略论医院财务风险及其防范车骋

31.数形结合思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袁泽刚

32.论元杂剧中的老夫人李春秀

33.医院内部审计相关问题探讨林静,王杏红,何跃进,李长庭

34.教师的感悟——有感于《走进新课程》罗配莲

35.浅说小学语文背景资料利用潘茂娇

36.谈歌词的审美特征庞毅

37.水泥粉煤灰稳定砂砾基层配合比试验研究汪莉,史晓星

38.隐名间接案例辨析吴杰

39.论大中型医院医疗设备的购、用、管熊玉环,林建波,艾学瑛,苏恒明

40.箱粱安装施工程序设计大观周刊 张延吉

41.浅谈城区自来水旧管网改造措施谢德龙

42.浅议敌后游击战失败原因魏正

43.试论如何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边海峰

44.游戏角色设计与中国传统元素的融合马江伟

45.身韵在中国古典舞中的重要性王淼

46.中国化的历史必然性胡丽娟

47.高中数学教学中有效提问教学探究张秀刚

48.试论对"实践"及其"基础地位"的唯物辩证的把握王学智

49.初中英语现在完成时的复习宋荣枝

50.浅谈数学教学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时功成

51.探析网络交换技术以及发展趋势王艺汀

52.浅谈学生干部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作用谷臣鸣

53.SDH告警事件和性能事件的产生与检测原理许明嵩

54.多媒体教学的几点思考汲雷

55.大众娱乐·政治营销·民主——对"电视选秀"的政治学思考张皓

56.科教片中的细节之美施君

57.人才观初探张莹HtTp://

58.网络故障排查方法孙飞艳

59.关于图书馆的行业化发展思考及建议周莉

60.目的论关照下委婉语的翻译汪佳

61.大观周刊 浅析三轮数学解题法罗国平

62.初中数学作业批改的几点新尝试罗桂林

63.甲型肝炎的预防王艳

64.浅谈政治课堂结构中的导入滕永春

65.分布式微处理器控制系统在工业自动化中的应用文志能

66.探讨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问题谢怡雯

67.浅谈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之个性教育谢觉

68.初中作文复习方法唐正培

69.浅谈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历史课堂教学胡英欧

70.论大型现场会中新闻报道的驾驭张卉桐

71.保障学生主体地位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张应辉

72.如何发挥图书馆在职业院校中的作用张玉芳

73.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地方入伍研究生管理程鹏,刘喜斌,裴晨琛

74.论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法律规制赵榆阳

75.试论我国实施行政权监控及构建法治下有限政府的必要性王耀廷

76.水泥生产企业统计工作的重要性钱芳

77.强化信心教育培养留守学生健康心理宋坎侃

78.让山区孩子同样沐浴素质教育的阳光王强,杨梅

79.点滴巧积累作文好教学大观周刊 张慧芳

80.邹议低压电器的几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包宏栋

81.浅谈我国的弹性工作制秦雅彬,王莉红,王经略,韩俊松

82.汽轮机轴系的状态检修冯有刚

83."语文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之我见范艳丽

84.热功联产汽轮机在热电厂中的应用分析王立花

85.市场经济下我国行政垄断的危害性研究管文溥

86.发展循环农业经济的构想苗馨

87.插画设计的视觉图像价值及功能价值刍议潘哲奇

88.行为引导教学法的思考与探究孙艳明

89.浅谈如何加强任职教育的实践性教育朱彦冰,刘世同,刘喜斌

90.如何处理数学与生活的关系张贤玲

91."粉丝"及其背后的文化思考武忞

92.舞蹈学院学生管理创新思维及探索李欢

93.河南省高等职业院校设计艺术教育在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及提供的有效支撑冯翔宇

94.浅谈数学教学中作业的重要性赵建湖

95.大观周刊 浅谈党的五大建设陆应坤

96.小议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几种方法南庶翠

97.当前社会道德下降的原因探析冯秀娟,张沂,董焕景

98.新课标下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秦秀美

99.别制造高智商的傻子施旭慧

篇(7)

摘 要 有生命力的教学模式,总是随着体育教学实践、教学观念和教学理论的变化而不断发展,能调动广大学生参与,使其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得到保障,个性情感得到发展,创新实践能力得到提高。特别是在素质教育改革逐渐推进的今天,实现对于中职体育教学改革十分必要。要能够准确地认识到目前中职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打破传统落后的教学模式,从而来从根本上确保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从而打造高效的体育教学课堂,为学生的快乐学习和成长创造条件。

关键词 中职体育教学 实践 以人为本 主体性

中职体育教学中存在很多问题,例如学生主体性不足、教学目标不明确、学生兴趣不足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中职体育教学的效率和效果,对于素质教育的实现是十分不利的。在这种情形之下,必要要结合时代教育的需要,跟随素质教育改革的步伐,实现中职体育教学模式的创新,从而来从根本上保证中职体育教学的有效性,为学生体育综合素质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目前中职体育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学生对于体育学习重视度和兴趣不足

目前中职体育教学中出现的最大问题是,学生对于体育学习的重视度和兴趣不够,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体育教学质量和效果的实现,对于个人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第一,由于体育教学内容枯燥无味,教学活动没有经过精心的设计和安排,导致学生很难真正投入到体育教学中去,降低了对于体育学习的兴趣。第二,很多学生没有充分认识到体育教育的重要性,忽视了身体对于学生和成长的重要意义,因此对于体育教学的重视度不够,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体育教学的有效性。

(二)体育教学目标不够明确

教学目标不够明确是中职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重要问题,在进行体育教学的时候,随机性比较大,老师往往按照自己的兴趣和想法来对课程进行自由设计,缺乏明确的规划和目标认识,从而降低了教学的有效性。另外,学生体育学习主体地位不够,老师在体育课堂的主体,学生没有主动参与的权利,不利于他们主动性的发挥,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教学的效果。

二、目前中职体育教学实践解决对策研究

(一)以人为本,提升学生的参与性

在中职体育教学中,应该充分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不断地提升学生的参与性。第一,实现教学内容和方法的优化组合,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充分参与进来。根据学生的爱好、心理、情感等外在的行为特征来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从而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实现个人的进步和成长。第二,在进行中职体育教学的时候,应该充分地贯彻因材施教的主张,运用分层教学来实施教学目标。基于学生的能力、性格等要素的不同,为他们量身定制地选择教学方式,从而帮助他们更好地来完成体育学习,提升体育教学的有效性。

(二)强化目标,提升教学针对性和目标性

在中职体育教学中,不断强化教学目标,提升教学针对性和目标性,让每一个教学环节、每一项教学设计都能够体现出较强的针对性,从而给学生深刻的认识和反思,促进教学目标的顺利达成和实现。将具体的教学目标融入到教学项目、教学游戏的设计中,将教学目标拆分成不同能力的培养,比如对于他们的心理素质、团队能力、合作精神、挑战能力等诸多方面的要素进行明确地训练和提升,不断实现个人总体能力的飞跃。只有这样,才能够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质,让他们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以更加积极的姿态面对。

(三)不断实现多样化的教学形式

实现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在增加中职体育趣味性的同时,强化学生体育能力和体育素质的提升,从而来为他们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在体育课堂上,可以通过小组游戏活动、小组比赛、校级联赛等方式来进行特定项目的比赛,从而来不断提升学生的竞争精神、身心素质和团队能力。同时,给学生机会来组织体育课堂活动,充分激发他们的创造力、想象力和协调能力,保证个人体育素质的提升。

(四)建立有效的中职体育教学评价体系

建立有效的中职体育教学评价体系,实现对于学生体育学习水平的有效评价。首先,在进行中职体育教学评价的时候,应该以激励和鼓励为主,不断地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让他们从老师的表扬中获得自信,以更加积极地姿态投入到后续的体育学习中去。其次,应该保证中职体育教学评价方式的多元化,可以通过学生自我评价、小组之间互相评价、师生互评等方式来完成体育教学评价,从而实现教学相长、师生共同进步,以此来深化中职体育教学质量,为学生今后的成长奠基。

三、结语

针对目前中职体育教学中存在的教学目标不清晰、学生主体性不足、学习兴趣较低等教学问题,应该通过提升学生主体性、因材施教、实现教学形式多样化、建立有效的教学评价体系等几种方式来实现,从而来不断地提升中职体育教学质量,为学生今后的成长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只有如此,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才能够得以提升,他们的主动性和学习潜能得到进一步地激发,从而不断实现自我体育综合素质的飞跃,为以后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郭慧.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

[2] 温桂全.学校体育教学与中学生心理健康研究[J].宁德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03:333-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