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民族文化交流

民族文化交流精品(七篇)

时间:2023-05-24 17:23:09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民族文化交流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民族文化交流

篇(1)

在十二属相中,猴是比较受人尊重的,因为猴子是贵族。您看,他老人家的名字就是由侯爵与子爵两个爵位组成的。所以,尾巴总是翘着。不过,猴子也有着人类几乎所有的毛病,比如贪吃。有桃子必吃,见好处必捞,看见漂亮姑娘更是要围将上去讨要食品,贪心起来甚至去打捞水里的月亮。生活中与猴子相关的常用语有:“猴吃麻花――满拧”“猴吃蟠桃――满不在乎”和吓人的“杀鸡给猴看”等。也有将猴子与食品连在一起的,比如菌类“猴头”、药材“猴枣”。

但在笔者记忆中,印象最深的、与食物相关的猴子,莫过于吹的糖人――“猴吃蜜糖”。

天津吹糖人的小贩,会挑一副担子走街串巷。担子由前后两个木箱组成。前箱下边放置一个小煤炉,炉上放着一只小铜锅,锅内盛有糖稀。木箱上钉着一个H形有孔的木架,吹好的糖人有根竹签撑着,可以插在木架上。这后面的木箱放些煤球、扇炉子的破扇等杂物。

小贩将担子挑到胡同口,放下担子,见有儿童围拢过来,即把后面的木箱移过来当凳子坐,然后将前箱推向前,以便伸手从铜锅里取糖稀。吹糖人的糖稀是以麦芽为料熬制的,吹得时候必须加温,否则硬邦邦的无法吹。吹时,小贩用一根吹管挑出一圈糖稀,根据买糖人小朋友的要求,吹出金黄色的苹果、西瓜、葫芦、小鸟、老鼠偷油、猴吃蜜糖……还有的小贩会在木箱上放一转盘,盘上格中有从简单的糖饼到复杂的龙凤等不同图案的糖人儿,孩子花一样的钱,全凭运气得到糖圈圈或是一条活灵活现的糖龙。

糖人儿分两类,一是用麦芽糖稀吹出来的立体的动物或人物形象。另一种是用小铜勺盛着冰糖稀直接在石板上画出来的糖画儿,粘上小木棍,待晾凉后用小铲一撬即得。笔者幼时最爱的“猴吃蜜糖”是用麦芽糖稀吹出来的。那小贩就是一位心灵手巧的民间艺术家,一团糖稀在他手上捏捏吹吹,瞬间就出现了一个俏皮的猴子,尖尖的嘴,长而弯曲的尾巴,最实惠的是那猴用爪子捧着一个小碗,里面盛着甜甜的糖稀,真是好玩又好吃。上海也有在里弄中走街串巷吹糖人的,他们可以吹出五颜六色的水果和糖人,不过,那种染了色的糖稀有毒,不能吃。现在,街头上吹的糖人因为不卫生,已经很少有人吃了,有些合乎卫生标准的糖艺品会作为装饰物,出现在宴会的菜品碟头上。

大圣的血统

笔者生长在天津南市,是看着连台本戏《西游记》长大的。舞台上锣鼓响处,从后台蹦出一只猴子,连翻筋斗,全场观众顿时喜眉笑眼。再演到孙猴子凭着一根棒子打败了很多凶神恶煞的“大花脸”,更让孩子们看得过瘾。待到上学念书了,才知道舞台上大闹天宫的孙大圣出自吴承恩的《西游记》。吴承恩是中国人,《西游记》是中国小说,东胜神州傲来国花果山是假想的中国仙境。所以,对于孙猴子是国产的,在幼时的笔者心中,是不容置疑的。

但是,对于孙猴子的血统,博士却有自己的看法,他说:“我总疑心这个神通广大的猴子不是国货,乃是从印度进口的。”(《〈西游记〉考证》)学者郑振铎先生1934年在《Y偻集・西游记》中也指出:“孙悟空的本身似便是印度猴中之强的哈努曼(Hanuman)的化身。哈努曼见于印度大史诗《拉马耶那》(Ranmayana)里,而印度剧叙到拉马的故事时,也多及哈努曼。他是一个助人的聪明多能的猴子……在印度,他是和拉马同样为人所熟知的。(至于)什么时候哈努曼的事迹输入中国?是否有可能把哈努曼变成孙悟空?我们不能确知。”只是留给了我们追溯考证的一丝线索。

其实在印度,有关猿猴的故事非常多。直到现在,印度古典舞中还保留有猴神协助拉马攻打恶魔的节目。那么,印度的哈努曼和我们的孙悟空是否系偶然的巧合呢?答案是否定的。我国古代佛坛讲经,常有援引故事阐明经义的通例,它最早起源于印度,然后渐及东方,在汉魏时期输入我国。早在三国译出的《六度集经》卷五的《国王本生》的神话传说中,就描绘了人王和猴王率众猴与邪龙搏斗的故事,它是据此敷演光大的《拉马耶那》的前身之一。学者陈寅恪先生1930年在叙有顶生王升天大闹天宫的故事以及《拉马耶那》哈努曼的故事时,认为:“殆因讲说《大庄严经论》时,此二故事适相连接,讲说者有意或无意之间并合闹天宫故事与猿猴故事为一,遂成猿猴闹天宫故事……此《西游记》孙行者大闹天宫之起源也。”(见《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二本第二分册)此说是有道理的。

从现有资料看,孙悟空的形象较早出现于宋元之间。现广东省博物馆陈列着一件元代的唐僧取经瓷枕,上面绘有孙悟空手持如意金箍棒的画面,颇矫捷威武。瓷枕上《西游记》中的主要人物皆已齐备,说明当时取经故事已经广为流传。后来,吴承恩之所以能写出《西游记》,是根植于当时社会现实的结果,体现了作者痛恨秦汉以来的专制王朝,寄希望于神魔世界的豪杰之士,来表达“胸中磨损斩邪刀,欲起平之恨无力。救月有矢救日弓,世间岂谓无英雄?”(《二郎搜山图歌》)的创作思想。

在文学研究领域,曾有人因中国神话散亡仅存零星而谓我民族为“不富于想象力的民族”。其实不然。从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夔一足,越人谓之山臊,人面猴身能言。”(见《国语・鲁语》韦昭注)的记载到《吴越春秋》《搜神记》《补江总白猿传》《古狱渎经》《陈巡检梅岭失妻记》等都写过猿猴成精作怪的故事。

可见,吴承恩笔下的孙悟空既不是中国猴,也不是印度猴,而是混血猴。这就是民族文化交流的产物。

远赴印度学制糖

那么,我们日常食的糖,其制糖工艺是否也是民族文化交流的产物呢?答案是肯定的。

糖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营养素包括碳水化合物(糖类)、蛋白质等7大类,而碳水化合物中的一个葡萄糖分子在人体内彻底氧化后即可释放出一定的热量(能量),所以食用适量的甜味食物,对人体是很有益的。

在我国的古籍中,“糖”字出现的较晚,最早出现的是“蜜”“石蜜”“饴”等字。蜜指蜜蜂采集花粉酿成的甜汁。石蜜是什么呢?《异物志》说:“交趾草滋大者尽数寸,煎之凝如冰,破如博棋,谓之石蜜。”那么,什么是饴呢?《本草纲目・谷部》:“饴即软糖也,北人谓之饧。” 饧又是什么呢?《辞海》说:“‘饧’,古糖字,亦作 ,后特指用麦芽熬成的糖。”也就是前面我们讲的制作吹糖人的食材。现在我们清楚了,“饴”指软糖,“ ”是“糖”的古字。“饧”字古时泛指糖,后世则专指用麦芽熬成的糖。

那么“石蜜”到底是糖还是蜜呢?这个答案在《唐书》中有:“番胡国出石蜜,中国贵之。上遣使往摩伽池国取其法,令扬州煎诸蔗之汁于中厨,自造焉。色味逾于西域所出者。”原来,“石蜜”其实不是蜜而是糖,这种“取糖法”是我们派留学生去“取其法”而学来的。这样,我国古代制糖技术的脉络就基本清晰了:“蜜”“饴”“饧”我们古已有之,甘蔗却是不知什么时候引进的。

甘蔗这种植物,其原生地似乎不在中国。“甘蔗”这两个字也很可能是音译,因此在中国古代典籍中的写法也就五花八门,《子虚赋》为“诸蔗”,《杖铭》为“都蔗”,《神异经》为“ ”。同时,甘蔗传到中国之后经过长期栽培,品种繁多,应用也各有不同。

季羡林先生在《季羡林人生漫笔》中说,“由于一个偶然的机会,一张伯希和从敦煌藏经洞拿走的,正面写着一段佛经,背面写着关于印度造糖法的残卷,几经辗转传到了我的手里。”季老惊喜欲狂,啃开了这个硬核桃,解决了学术上的不少疑团。季老考证认为,“糖”这个字在西欧各国语言中都是外来语,来自同一个梵文“sarkara”。这就充分说明了欧美原来无糖,糖的原产地是印度。中国在唐代之前能够自制蔗糖。当时,唐太宗派人到印度学习制糖法,说明印度在制糖技术方面有高于中国之处。中国经过学习后自己在制糖方面“色味愈西域远甚”,如此看来,糖本身虽然是个小东西,然而却驮着长达千年的中印文化交流史。

世界各民族的文化是在不断交流中成长的。不能说世界上的文化是由哪一个民族创造的。文明与文化一经发现,人们感到对于他们有好处,就必然会相互学习与交流。可以说,从古至今在世界上还找不到一种文化是不受外来影响的。但是这种交流是复杂的,比如印度的制糖技术是先进的,但也有东学中国的“白糖”(称为“cini”),西学埃及的“冰糖”(叫做“misri”)。如此的文化交流才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

篇(2)

一个国家的形象既是国家综合实力的象征,也是认知者对于该国家认知的反映。历史上,中国形象在世界上有着不同的面貌。从哲学家莱布尼茨、伏尔泰等对中国的崇拜和赞美,到19世纪的政客商人对中国形象“堕落的黑暗王国”的丑化;从19世纪六七十年代“黄祸论”的流行,到20世纪对红星照耀下的苏维埃政权的礼赞;从费正清对于现实中国中传统的探究,到觉醒的龙、可怕对手的言论,中国的国家形象在认知者眼中不断发生着变化。美国学者哈罗德?伊萨克斯撰写的《美国的中国形象》一书,就将美国的中国形象细分为6个时期:18世纪的崇敬时期;1840年至1905年的蔑视时期;1905年至1937年的仁慈时期;1937年至1944年的钦佩时期;1944年至1949年的幻灭时期;1949年开始的一段敌视时期。

文化是一个国家形象塑造的重要方面,是外来者认知该国国家形象的体验对象;它是一个国家形象的基本面容,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具体体现。在努力提升国家形象的过程中,必须特别重视文化建设与文化形象的塑造。但是目前,从文化建设方面提升中国国家形象还存在着一些困境,如思维与观念的惰性,我们常常重视硬件建设,而忽视软件建设;常常重视现代色彩,而忽视文化传统;常常重视西方文化,而忽视东方文化。同时,我们还在民族文化素质方面存在一些弱点,如国民文化素质有待全面提高、崇洋心态、现代化的物质形态化等。我们的文化理论也十分薄弱,通行的文化理论大多从西方“拿来”,缺乏本民族的东西,缺乏文化理论创造的心态,西方文化中心主义的倾向比较严重。此外,我们仍然存在上下之间的差距,如政府行为与民众意识的差距、领导意识与群众观念的落差等。

党的十七大强调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这对于提升中国的国家形象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建筑在文化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上,国家的发展才是有后劲、可持续发展的。今天我们注重提升中国的国家形象,就必须注重推进文化建设、文化发展,提升中国国家形象中的文化含量。

在提升中国国家形象的文化建设中,应该重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努力发掘弘扬中国文化的优良传统。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有着世界性的重要影响。自孔子以来的中国优秀哲学思想和文化传统,更为世界所折服。欧洲18世纪伟大的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在《风俗志》中就写道:“让我们首先注意一个民族,她在我们还没有发明文字时,就已拥有一部以固定的语言连续记载的历史了。”“欧洲王公及商人们发现东方,追求的只是财富,而哲学家在东方发现了一个新的精神和物质的世界。”中国文化的优良传统是中华民族的巨大财富和资源。在中国走向现代化、走向世界的过程中,我们不能一味地关注西方、崇尚西方,而忽略了本国文化优良传统的发掘与弘扬。我们应当在深入研究中国文化典籍中,去粗取精、古为今用,增强民族的自信心、自尊心,在充分发掘弘扬中国文化优良传统中,树立中国的国家形象。

二是全球化背景中保持民族文化的本色。人们常说全球化是一柄双刃剑,既给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发展的机遇,又对于发展中国家构成某种威胁,其中包括在世界性的文化趋同中对本民族文化带来的弱化影响。文化构成了一个民族的面容,它是一个民族历史积淀过程中形成的生活形态。梁漱溟在谈到中国文化传统时认为,“我相信全部中国文化是一个整体(至少与各部门各方面相连贯)。它为中国人所享用,亦出于中国人之所创造,复转而了中国人”。这表明,在推进文化建设过程中,必须注重保持民族文化的本色,在城市改造建设中注重保护文化遗址和民族特色,在社会生活中强调传承民族节庆和民俗传统,在文化艺术中注意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间艺术、民间手艺的传承保护。人们常说,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民族文化的本色构成了民族的面貌,也成为国家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在推进文化建设中注重保持民族文化的本色,才能真正提升国家形象,也才不至于在全球化背景中模糊了民族的身份和认同。

三是在汲取域外文化精髓中建设当代文化。推进文化建设、保持民族文化的本色,并非意味着封闭、排外。在推进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必须以一种开放的心态、大国的气度,不断接受和汲取域外文化精髓。要以“拿来主义”的姿态,经过分析甄别,分清精华与糟粕,在传承中国文化优良传统中,汲取域外文化精髓,建设中国当代文化,在与时俱进中使中国跟上世界的步伐,使中国人的文化生活与世界接轨。余英时在《以价值系统看中国文化的现代化意义》中指出,“整体地看,中国的价值系统是经得起现代化以至‘现代以后’的挑战而不致于失去它的存在根据的。……各大文化当然都经过了多次变迁,但其价值系统的中心部分至今仍充满着活力。”这一分析,道出了传统文化的现代意义。因此,在推进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既要关注中国文化传统的传承,也应充满信心地汲取域外文化。

篇(3)

关键词:电影 翻译 文化间性 伦理

中图分类号:H0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4-0005-02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文化全球化也日益突显,西方文化尤其是影视文化以汹涌的浪涛冲击着中国文化。各民族文化通过互相融合、互相渗透,突破地域限制和形式差异而走到一起。文化全球化也是经济全球化集中体现,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不过我们需要警惕文化全球化中的两种趋势:一是以其取代文化多元化,就是西方文化霸权主义。这必然会造成民族文化的沦丧。文化的多元化是建立在文化的民族化基础上的,离开民族化,也就无所谓文化的多元化了。二是过分强调文化的民族化,也就是坚持民族文化的特殊性,主张要维护民族文化的独立性,彻底否认文化全球化,一味地排斥外来文化。这很容易造成文化民族主义情绪,必将造成文化交流的倒退。

文化全球化并不是要削弱民族文化,也不是让某种文化一枝独秀,而是在文化多元化基础上的各民族文化之间互相交流和互补。文化全球化的主旨是使世界各民族的文化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也就是说要各种文化共存,这就是文化间性。在这样的背景下,翻译作为跨文化交流的枢纽,其作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凸显。

对这一问题的深入分析必然要落到文化间性的视野内,因为文化间性的共时观要求翻译体现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对话。

一、文化间性的概念

文化间性这一术语在各种学术会议和学术期刊中是非常常见的关键词。文化间性指的是国际各民族不同文化间的可交流性。文化间性的概念来自于哈贝马斯的交往理论,是其交往行为理论中的主体间性在文化领域的具体表现。

文化间性以文化间的对话为前提,它承认不同,在互动对话的过程中强调维持差异,和而不同。其中,差异最为重要。正是由于差异的存在,各异质文化之间才可能相互补充,并在相互的参照中重新审视本民族的文化。

文化间性本身就是不同主体之间的相互对话,而文本间性包括了文化的互相指涉,因此文化间性与主体间性和文本间性是紧密相关的。文化间性可以看成是文本间性和主体间性互相渗透而形成的一种复合间性,它同时具备了它们二者的特质。

所以文化间性是一种文化与另一种异质文化碰撞时互相作用、交互借鉴的内在关联,它以承认差异、互相尊重为前提。文化间性的重心在于异质性和对话性,对话的目的在于沟通。

二、电影翻译中的文化间性

影翻译的宗旨之一就是要加强不同文化间的交流,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我们找到一个位于不同文化间的一个支点,以使不同文化得以平等互动,并通过沟通产生共同的文化表现形式。这要求人们要有包容异质文化的心理,唯有如此,对话才能实现,异质文化才能融会贯通,并通过文化共性来推进文化互动,从而达到各种文化的和谐发展。

在这一过程中,双方在被认同和接纳的同时,也均希望独立和区别,这样双方才能有文化交流的可能和发展的空间。

由此我们可以得知,作为文化间性主义者的译者,在翻译电影的过程中必须考虑文化的共性与差异以及双方的共同发展,并以此切实加强文化间的互动,从而确保文化交流的顺畅、有效。

异质是文化间性的前提。两种文化在电影翻译中是有差异的,要将异质文化包含在一个译本当中,就必须以的翻译理念来生成既能使观众接受又体现源语文化的译本。

电影翻译是文化交流的途径,是发扬民族文化和融会异质文化的手段,因此电影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这就要求译者必须通晓本民族文化的同时也了解异质文化。这二者在译文中的契合度取决于译者的文化自觉,要求译者在欣赏本民族文化的同时,也尊重其他文化,最终实现二者之间的和而不同。电影翻译体现的是文化内涵,它实质上是一个文化对话的过程。

三、翻译的伦理

翻译理论学家切斯特曼(Chesterman, 2001: 139-154)归纳总结了五种翻译伦理,即:再现伦理、服务伦理、交际伦理、规范伦理和职业伦理。

其中“再现伦理”指的是准确再现原文或者原作者的意图;“服务伦理”指完成客户的任务,满足客户的需求;“交际伦理”指的是跨文化交流,要做到译出语及译入语的跨文化理解;“规范伦理”指的是要符合规范,符合译入语的文化期待;“职业伦理”强调的是译者的职业操守。

这五种伦理并非协调一致,而是一直处于相互矛盾、相互冲突的状态下。译者要做到各方面高度协调一致显然是很困难的,因为这里涉及作者、译者、客户、读者等不同的主体,各主体在交往和对话中一直要受到这些伦理关系的束缚和制约。因此,一个成功的译者要做的,就是要保证互为异己的各主体达成最大限度上的跨文化合作。

四、电影翻译中的文化间性伦理

文化间性对指导译者进行电影翻译实践、构建电影翻译理论体系有着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译者只有充分理顺由文化间性形成的错综复杂的伦理关系,才能真正做到和翻译中的各个主体平等对话、最大限度地达到跨文化交流的目的。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可以使译者从文化的角度认识电影翻译的本质

翻译中的“交际伦理”指的是跨文化交流,要做到译出语及译入语的跨文化理解。在电影翻译过程中,译者在把异质文化映射到本民族文化的氛围里,一般都是本着不损失源语文化的原则。但电影翻译是两种文化主体的对话,是一种双向行为,每个文化主体都发挥着自身的作用。因此译者必须考虑文化差异,正视文化冲突。只有解决了这种冲突,我们才有可能生成既体现源语的文化特质,又能融入目的语文化的和谐译本,从而满足电影翻译的交际伦理诉求。

为了突破文化藩篱、促进文化交流,文化间性翻译观要求译者用文化自觉的态度从事电影翻译实践,同时也更加强调异质文化适应过程中的文化反思:既要用开放的态度去包容异质文化的各种元素,又要积极突显源语文化。只有承认差异的存在,单一和多元、个人与他者才能在辩证的关系中融合。

因此,在电影翻译过程中,译者必须充分认识到翻译跨文化交际的本质,并能够以一种文化自觉的态度进行电影翻译实践,从而使译文实现继承本民族文化和吸纳异质文化的跨文化交际功能。

(二)可以使译者从文化角度把握电影翻译策略

翻译中的“再现伦理”指的是准确再现原文或者原作者的意图;“规范伦理”指的是要符合规范,符合译入语的文化期待。也就是说,译者一方面要力争最大限度地再现原文,一方面又要满足观众欣赏电影的文化期待,译者唯有找到二者之间的契合点才能实现最佳翻译。

电影翻译中的归化与异化是翻译这一跨文化交际行为中的两种不同的文化倾向。归化是目标文化为主导的译法,是为了照顾电影的目的消费者,而异化则是以源文化为主导的译法,是为了忠实于原剧本的作者。译者可以以目的语文化为参照而采用归化策略, 也可为彰显文化差异而采用异化策略。

在电影翻译策略的选择上,译界至今仍存在非常大的分歧。是最大限度地实现再现伦理还是完全遵守规范伦理,这是一个千古难题。大部分的译者还是认为归化与异化都是不可或缺的。鉴于文化之间的诸多差异,电影翻译从根本上来说,应该适当传达源语文化中的各种要素,以促进双方文化的相互交流。因此,在电影翻译当中,异化策略应该是主导,归化策略应该是基础,这才能满足文化全球化的需求。与以往相对封闭的交流形式不同,如今以互联网为依托的信息高速通道使得文化传播快捷而方便。在这样的背景下,译者就更需要在译前研究分析作为文化消费者的观众对他者文化的消费能力和审美预期,以异化为主导,满足译作消费者对他者文化的客观需求。否则,电影翻译将失去它的市场。

(三)可以使译者从文化角度领会电影翻译的宗旨

“服务伦理”指完成客户的任务,满足客户的需求;“职业伦理”强调的是译者的职业操守。文化间性翻译观要求译者运用科学的电影翻译方法去影响一种因袭了千百年的文化思维模式,给目的语文化注入新鲜血液。它以文化共性为平台,力求满足双方的需要,使观众可以接触异质文化,并逐渐理解异质文化,最后可以融会异质文化范式。在这样的文化间性翻译观指导下,译者就可以把译出语中的异质性的相关元素呈现给观众,由此实现电影翻译的基本宗旨,使更多的观众得以感受全新的语言和文化境界,从而完美地完成客户所委托的翻译任务,身体力行自己的职业操守。

看一下西方的翻译历史我们就会发现,西方强势文化在翻译弱势文化的文本时,主要采用的是归化的翻译策略。归化策略用自然的语言来顺应译入语的文化范式,所以可以做到不露痕迹的翻译。韦努蒂(Venuti,1995)把归化翻译视为是主导的英美文化在翻译上的体现。有的学者甚至提出了“文化帝国主义的命题”。归化翻译以抹杀译出语的异质性为代价,将其看成是阻碍文化交流的元素,而且反映出了一种本族文化中心主义的倾向,这是有违职业伦理的。在这个意义上,翻译就是一种弱势文化向强势文化抗衡的努力,是在后殖民语境下两个交际主体对话语权力的争夺。这点可以解释为什么我国出现不计其数的英译汉影视作品,而西方却只有少得可怜的汉译英影视作品这一现象。

在文化间性的翻译观下,译者可以从文化角度领会翻译的宗旨,在电影翻译实践中能够以文化自觉的态度有效地抵制文化霸权的侵袭,并积极发扬本民族文化,从而使二者真正进行平等的交流和对话,真正践行职业准则。

五、结语

全球化是世界发展的必然,各民族的文化杂合是大势所趋。文化是一个民族的历史积淀,要想让它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就必须用开放的精神去融合他者文化。翻译是开启跨文化交流的一把钥匙,在跨文化翻译中,我们必须以文化间性为基础,以翻译伦理为规范,做到在世界文化的共性的基础上保护民族文化的特质,共同接受全球化浪潮的洗礼。

参考文献:

篇(4)

一、中学多元文化英语教育与民族文化认同的关系

随着语言全球化的到来,多元文化不断渗透使英语教育饱受争议,民族文化认同受到巨大冲击。随着全球文化浪潮的波涛汹涌,世界各国的文化都会遭遇不同程度的同化和冲突,我国中学的英语教育也是不可避免的。

民族文化认同是一个相对复杂的概念,狭义的理解:一个民族群体对自身传统文化的认可,包括该民族的行为、思想和制度等内容。民族文化认同从某种程度上讲,关系着整个民族的团结和人心的凝聚力,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精神力量。因此,一直以来备受人们关注。民族文化认同诠释着民族认同,是它的具体表现,也是民族成员对自己民族文化的传承。

在英语教育的范畴内,由于英语具有语言的工具性特征,使得中学生或多或少忽视了文化价值传播的意义和文化认同构建的效应。国内外大部分学者都倾向于从宏观上来探讨民族文化认同构建,囊括了传统宣传、教育引导和制度构建等方式。在传统的语言教育中,大部分学者通过研究都希望能成功地学习好外来语言和顺利完成跨文化的交际;只有极少数学者关注了多元文化交际中的本土文化认同构建。客观地讲,任何一门语言都具有引导性,尤其是在当今这个时代,多元文化语言教育本质上已经发生了很大转变,本民族的文化认同构建迫在眉睫。

二、中学英语教育中的民族文化认同危机

当我国本土文化由传统向现代过渡时,外来的多元异质文化就会冲击我们现在的文化,本土的民族文化认同就会面对挑战和危机。然而,我们必须面对的是,我国中学英语正处在改良转型期。外来多元文化的侵袭,打乱了正常的英语教育秩序。中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尚处于懵懂期,对其进行正确引导就显得尤为关键。随着全球化概念的普及,英语俨然成为世界通用的语言,极大地威胁着整个世界的语言生态环境。随着英语的迅速发展,使用英语国家的文化等也将蔓延到世界各个角落,就有可能吞噬其他民族的文化和思想,使其丧失多样性。如此一来,处于被传播国家的文化就会逐渐失去生存空间,文化主权就会受到极度破坏。这种现象的出现,必然会给国家带来深刻的民族文化认同危机。因此,我国中学英语教育应高度重视民族文化认同问题及其带来的各种影响。

中学英语教育不再只是教授外国语言知识,还跟社会有密切联系。语言是文化的媒介,所以英语教育一定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受教育者个体对民族文化的认知度。对于我国中学教育而言,面对外来多元文化的影响,我们应关注中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问题,处理好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发展的关系,因地制宜地对中学生进行英语教育。

总之,中学英语教育中的民族文化认同建构已经成为当务之急应该解决的问题。如何从理论上理清外语教育中的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认同建构的相关概念及其实施策略也成为本领域研究的当务之急。

三、中学英语教育中的民族文化认同构建

在中学英语教育中,老师主要以文化教育、文化活动等主要方式来解释文化认同与英语教育的关系。民族文化认同可以被当作是英语教育的非语言结果;同时,也可以把民族文化认同当作英语教育中多元文化交流能力培养的基石。从多元文化的视角来研究民族文化认同是与其他视角有区别的。多元化英语教育与民族文化认同的研究是从人与人相互交流的角度来分析文化认同发展历程的,从语言的角度来研究民族文化认同,探究语言传播过程中民族文化认同的发展变化。

英语教育不可以没有意识形态,英语教育活动中经常会传递一些价值观念。从目前的中学英语教育过程中的民族文化认同建构状况分析,尚未形成统一的标准。国内大部分中学逐渐意识到英语教育中的民族文化认同的问题,一般英语课程中都包含了民族文化的内容,选择的是一种常规认同构建的方式。教学目标单一,有着比较直接的教学效果,容易进行评估。然而,此种教学方式形成的民族文化认同是不稳定也是不长久的,很容易被外来文化颠覆和破坏。

在多元文化背景影响下的中学,如何从中学英语教育中进行民族文化认同构建,具体需要从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改革中学英语教学内容和考核机制、提高师生多元文化交流能力等方面进行构建。

1.增加中学生民族文化认同感,理性对待外来文化

中学英语教育使中学生不可避免且经常会接触到外来文化。不得不承认,外来文化中的确有些思想和先进的地方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但更多的内容是英语国家通过文化传播强加到中学英语教育内容中的,妄想瓦解或减少我国中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这是每个中学生都不能接受的。若要增强中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首先要熟悉我们民族的文化,并对其中优良传统进行传承和弘扬。再者,要学会用理性的视角和思维去对待外来文化,自觉抵制外来英语文化的侵袭。

2.改革中学英语教学内容和考核机制

一直以来,我国中学英语教学内容选材都是坚持选材的广泛性、体裁的多样性和语言的规范性。选材兼有的趣味、知识和思想等特性。诚然,这些都是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有益的,但从研究者对中学师生调查的数据表明,现在中学英语教学内容中涉及民族文化的内容相对较少,这个现状是亟待改变的。首先,要加大民族文化和英语教学逻辑关系的理论研究,强调民族文化对中学生学习的重要意义。其次,适当增大中学英语教材民族文化内容的比重,从而能更好地提高中学生学习民族文化的积极性,也能增强中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再者,开展民族文化与外来英语文化比较的课外知识活动,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合适的活动方式。

3.提高老师和学生的多元文化交流能力

在短时间内是无法提高老师和学生多元文化交流能力的。根据这个现状,考虑到英语学习中文化背景知识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就应该充分弄清楚和理解多元文化与英语学习的关系,这也是提高教师和学生多元文化交流能力的首要步骤。英语教育和多元文化是互补的。通常的认识,语言教育是文化传播中必不可少的手段,因为语言涵盖了文化的各种元素,并且是文化传播的载体。对语言学习的中学生而言,无论是母语学习还是外语学习,在学习语言的同时,都是要学习语言背后的文化的。在英语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善于处理二者的关系,给予学生正确的指导。

篇(5)

关键词:全球化 语境 汉籍外译者 文化意识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汉籍主要是指所有能体现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积淀,反映中华民族的语言特色、文化传统、价值观念、风土人情、宗教信仰等方面的著作。汉籍外译者主要是指从事汉籍外译工作的中国译者。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使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全世界各个地区的人们正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进行紧密的联系,全球化已经不再是一个概念词汇,而是我们真实的世界进程。全球化的发展不仅仅带来经济的快速发展,还带来不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而在这种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中,如何既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的优秀精华,又保持本族文化的民族特色是每一个文化工作者探索和研究的重要内容。当前我国的文化发展同样面临如何在与世界文化的融合过程中保持自身民族文化特色的问题。这其中在全球化语境下汉籍外译者文化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而汉籍外译者的文化意识源于他们的文化使命和由此产生的文化态度。为此,本文从全球语境下汉籍外译者的文化使命和文化态度两个方面来分析其文化意识。

一 汉籍外译者的文化使命

有史以来,译者的职责便是将本国的文化介绍给其他民族,同时将外族的文化介绍给本国人民,起着两种不同文化交流的桥梁作用。而汉籍外译者的主要职责便是将我国的优秀文化介绍给其他的国家,这对于世界了解中国和理解中国起着基础性的重要意义。不同时代的汉籍外译者在时代的要求下有着不同的文化使命,在今天全球化语境下,汉籍外译者更是肩负着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建设的文化使命,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 弘扬中华文化

众所周知,语言不仅仅是文化的主要载体,还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民族的文化起始于该民族的语言,同样也终结于该民族的语言。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各国的交流日益频繁,而英语的历史优势使得各国对英语的学习和重视与日俱增。全球“英语化”的浪潮更加凸显了弘扬民族语言文化的迫切和必要,因此汉籍外译者的首要文化使命便是弘扬中华文化。

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这不仅源于我国悠久的历史,更在于我国人民所创造的深厚丰富的文化。中华文化不仅仅是属于我国人民的巨大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也是属于世界人民的伟大成果。早在上世纪90年代我国的国学大师季羡林就曾说过21世纪以中国为主的东方文化毕竟在世界文化的发展中重新占据主导的地位。这句当时被很多西方媒体嘲笑为夜郎自大的言论在今天已经被历史所证实,由中国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精髓所引申出来的“和谐”不但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主题,更是处理和解决各种问题矛盾的主流思想。

而汉籍外译工作者的首要文化使命便是弘扬中华文化。这不仅是我国发展的需要,也是世界发展的需要。当前我国正处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设的关键时期,客观、积极地弘扬中华文化将有助于世界更加了解中国和理解中国,将有助于中国以更加独立、绚丽的姿态融入世界全球化中去。在汉籍外译过程中,翻译者应该主动地把中国优秀的文化著作翻译成外语,把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推向世界,从而让世界共享中华文明的伟大成果。

2 与全球多元化文化平等对话

当前,我国人民正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建设中,随着中国国力的提升和对外交流的日益频繁,中国的国际形象和地位都有了显著的提高,中国应该利用全球化这一契机,在弘扬中华文化的同时,实现中华文明与西方文明的平等对话,成为世界文化对话论坛中的一个主要声音。

翻译工作是不同民族文化交流的主要途径,起着文化的引进与输出,促进各民族文化交流与对话的桥梁作用。在当前全球语境的大环境下,汉籍外译工作者在弘扬中华文化的同时,推进中华文化与全球多元化文化进行平等对话是时代赋予其的又一重要的文化使命。在翻译的过程中,工作者应该以平等为前提,从客观的角度,立足介绍中华灿烂、丰富的文化的基础上,把传统和现代的中华文化的精髓思想和具体的科学文化精品作品翻译成其他国家和民族的语言和文字,让属于中华文化的经典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同时让中华文化以平等的身份更多地参与到全球多元化文化的对话中去。我们展示中华文化,但不会违背其他国家的语言规律;我们不会称霸世界语言文化,但也不会屈服于其他语言文化的压迫。

当然,在争取与全球多元化对话平等对话的过程中,汉籍外译者会遇到很多问题,我们应该以博大宽容的胸怀,兼收并蓄的思想方针,克服文化自我中心主义,既反对文化霸权真友谊,也不一味盲目地排斥外族文化,使中华文化在与全球多元化文化的交流中得到平等、公正的待遇,从而以积极的态度弘扬中华文化,共同推动世界进入一个多元共存、各抒己见、百花争鸣的文化开放的新时代。

3 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篇(6)

>> 提高大学生英语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探索 中韩大学生跨文化交流现状分析 提高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实证研究 跨文化交流视域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浅谈英文电影在提高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中的作用 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方法探究 大学英语教学的跨文化交流 跨文化英语教学对提高大学生民族文化自豪感的影响 校园文化提高大学生跨文化敏感度 提高大学生语言能力方法研究 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探究 大学生校际科技文化交流的实践与启示 提高大学生体育文化素养的途径探究 提高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课堂教学策略探究 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研练实践教学模式探究 探究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经验和做法 音乐欣赏课对于提高大学生审美能力的探究 提高大学生证券投资能力的探究 提高大学生证券投资能力的探究 探究式教学模式下提高大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路径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政治 > 提高大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方法探究 提高大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方法探究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未知 如您是作者,请告知我们")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要:本文从我国高校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培养综合能力的角度出发,阐述培养跨文化交流能力的重要意义;分析目前高校在培养大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方面的现状;并以北工大都柏林学院为例,就高校如何提高大学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方法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 跨文化交流 培养对策

随着全球化背景下科学技术与经济文化的迅猛发展,来自不同地域、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聚集到一起工作或学习已经成为必然趋势。中国正在大踏步走向世界,这种多层次、全方位的对外开放使得中西方文化不断交织与碰撞。思维方式、文化背景、语言习惯的差异不断挑战着我国当代大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大学生只有具备广博的文化素养、通晓世界规则,熟悉中西方沟通方法和技巧,才能满足开放的中国对外向型人才的要求。我国高校如何切实通过有效的素质教育引导大学生在接受世界文化洗礼的同时,冲破文化和语言的局限性,提高包含跨文化交流能力在内的软实力,成为日益凸现的课题。不断探索提高大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方法,成为高校教育者须完成的重要任务之一。

一、跨文化交流能力的组成部分

人是文化动物,所谓人与人之间的跨文化交流,就是指跨文化组织中拥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信息、知识和情感的互相传递、交流和理解过程。广义上讲,跨文化交流发生在不同国籍、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例如中国大学生与外国留学生之间的沟通。狭义上讲,跨文化交流还可以发生在相同国籍、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例如大陆大学生与香港大学生之间的交流。因此,跨文化交流在一个开放的经济环境中随处都有可能发生。

培养大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就是要培养他们学会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有效沟通,用“别人能理解的方式”表达和传递自己的方式。鉴于人们在交流内容、层次和方式上有所差异,跨文化交流能力一般包含4个方面的内涵:

1、双重意识层面

培养大学生的跨文化交流意识是基础。我们不能简单地将跨文化意识等同于接受异国文化,认同异国文化只是培养跨文化意识的前提和基础。一方面要不断提高“国际意识”;另一方面更要牢固树立“民族意识”。跨文化不是“西化和分化”,国际意识与民族意识是有机统一的。不了解非洲的殖民历史,会认为日本是世界上最惨烈的悲哀;不学习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就无法对当今的市场做出正确判断。走向国际,既要吸收世界其他民族的先进经验,又要辨别是非,捍卫民族利益与国家尊严,用宽广的胸怀接纳世界,以更加积极的心态开放交流。高科技、新技术、大资本,最终都要回归自己的泥土――文化、历史、信仰和语言。国际化是手段,保护传统、共同发展才是目的。

2、文化知识层面

当外来文化震荡中国传统文化,当西方价值观融入东方人的血液,我们走出封闭和僵化,不可避免地接受多元文化的冲击,在欧美强势文化的挤压下生存和发展。大学是各种文化和社会思潮传播的前沿阵地。文化的多元性增强了当代大学生的主体性,但与此同时,也使我国传统文化和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受到冲击。能够用自己的方式去理解别人的方式需要知识和文化。只有熟悉自己的文化,才能将其兼容并蓄、传承发扬。同时,知识的掌握决定了跨文化交流的意识层次与实践水平。因此,大学生应当了解世界人文地理、风土人情、涉外礼仪、日常交往准则等通用知识,学习有关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常识。

3、语言技能层面

语言交流和文化传承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语言的变化离不开文化的发展,而文化的传承又要靠语言交流来进行。掌握不同的外语工具,了解自己和其它语言表达习惯的差异,可以提高跨文化沟通的有效性。目的语习得与异国文化紧密相连,大学生必须在掌握语言工具的同时,将其与文化同步结合。

4、情感因素层面

在跨文化交流过程中,如果大学生不适应交流方的文化,就容易在心理上产生混乱、沮丧、孤独感、失落感。因此,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全球化背景下各国经济文化交往的大前提。包容、开放、积极的心态至关重要。跨文化交流要承认各民族文化差异,大学生要在情感上互相尊重,;要在日常交往中避免心理排斥力和对抗力,要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学会寻求合作,增强对外交流的情感纽带。

二、大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现状

1、片面理解大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

英语仍旧是当前大学生最主要的第二外语,这导致学生对英、美国家的文化掌握得比较好,而对其他国家不甚了解,甚至出现忽视本民族文化的倾向。有的学生认为英语好就是掌握了较好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忽视了语言背后文化和知识的积累;有的学生认为跨文化交流只发生在中国人与外国人之间,轻视相同国籍、不同文化背景人群之间的沟通;还有的学生认为跨文化交流只涉及使用非中文的情景,其实上即使是使用中文与国外友人交流,仍旧需要跨文化沟通技巧和能力。

2、应试教育下的语言能力的缺失

在实际目的语习得过程中,很多高校仍然只注重语言基础知识的学习,忽视目的语国家的文化知识、人文背景的讲解。以英语为例,很多学校以四、六级通过率来考评英语教师的教学效果,学生也多以拿到四、六级证书为最终目标。结果导致大学生很难用得体的英语与来自他国文化的人士直接交流或深入沟通。

3、对传统文化和世界文化的轻视

翻开各高校的课程设置,除英语、语言学和新闻传媒等专业有跨文化交流方面的课程外,其他专业的课程都围绕各自的培养方向设置,几乎看不到跨文化交流方面的训练和培养。一方面,大学生对本民族的传统文化认识不足;另一方面,除了网络资源外,大学生全面、深刻认识世界文化的机会较少。

三、提升大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方法

1、浸泡式英语教学全面提升大学生语言能力

外语教学既要注重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又要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要把文化教育贯穿于语言教学中。北京工业大学北京-都柏林国际学院实行“浸泡式”英语教学模式,使学生最大程度上实现“不出国的留学”。全英文授课、英文课件、英文教材、外籍教师等优势条件为学生打造良好的英文学习氛围,帮助学生形成用英文学习、思考的习惯以及真正的英语思维。浸泡式英语学习通过自然习得的方式获得目标语言能力,使学生在获得接受性技能(receptive skills)的同时,也获得产生性技能(productive skills)。学院通过全方位的英语教学发展学生英语技能,确保他们能够熟练运用英语获取知识,进行学术研究,清晰准确地表达思想,为未来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都柏林学院不仅能营造出令人愉悦的英语课堂氛围,还在课余期间组织丰富多彩、富有成效的活动,最大程度调动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使其在浸泡式英语学习氛围中,充分享受随时随地学习和使用英语的乐趣。

2、重视跨文化交流实践环境与平台的构建

为塑造学生积极、开放、包容的文化价值观,培养精通中西文化的一流人才,北工大都柏林学院注重通过系列文化讲堂、企业参观实习、与留学生互动等渠道为学生营造中西方文化交融环境。学院每年以奖学金形式资助优秀学生假期到爱尔兰都柏林大学进行短期访学,加深对西方文化习俗、都柏林城市发展以及人民生活状态的认识。同时,学院还为学生提供大量文化交流的机会。学生可以参加爱尔兰驻华大使馆的开放日,出席都柏林大学中国校友会成立仪式、爱尔兰驻华大使馆社交媒体见面会等活动。为了帮助同学们扩宽视野,了解中西方文化的特点与异同,学院在新生头年教育计划中开设以文化、习俗、节日、法律为主题的西方文化课程。同时,为了增加学生知识的广度与深度,使学生兼备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学院还开设通识教育系列公开课,以超市自选形式,让学生择选自己感兴趣的课堂,真正做知识的主人。

3、提高教师队伍跨文化交流能力是保障

北工大都柏林学院努力实现中西方教育理念的交叉与融合,在日常知识传授中渗透文化,培养国际意识和民族意识,为我国高校素质教育提供了宝贵经验。学院要求外语教师由知识传授型向能力培养型转变;鼓励非外语类教师加强跨文化交流方面的研究;招聘外教或具有海归经历、良好英语能力的教师从事学生工作,确保辅导员队伍、学业辅导团队、学术生涯导师团队、课堂助教答疑团队、心理咨询服务团队等,在课堂外仍旧坚持使用英文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及生活上所遇到的困难,引导学生发展,在知识传授和生活引导中渗透文化,培养意识。

参考文献:

[1]张峰,跨文化交流能力在大学后继续教育中的培养,继续教育研究,2001年第5期

[2]林莉,跨文化交流能力培养与大学生社会发展适应能力的提高,武汉科技学,第19卷第5期,2006年5月

篇(7)

关键词:“耍歌堂” 民族文化 特征 价值

“耍歌堂”是粤北排瑶民族文化的代表,集中表现了排瑶民间艺术的各种形态,是排瑶民俗文化遗产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排瑶没有本民族的文字,“耍歌堂”便成了文化交流和传承历史的重要载体,是排瑶历史变迁、民间信仰、文化艺术、风情习俗的浓缩和集中表现。“耍歌堂”虽然历史悠久,但仍然保持着顽强的生命力与鲜明的民族风格,以其独特的民族文化风貌和文化特征,在排瑶社会文化体系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发挥传承和发展瑶族文化的重要作用,带动旅游产业和区域经济的发展。

一、“耍歌堂”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

“耍歌堂”是瑶语译音,意为庆丰收。“耍歌堂”主要流行于广东连南的三排(含南岗)、涡水、大坪、香坪(含盘石)、三江(含金坑)等6个镇的排瑶村寨。2006年5月20日,“耍歌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耍歌堂”分大歌堂和小歌堂。大歌堂活动时间为3-9天,每10-15年举办一次。小歌堂活动时间为1天,3-5年举行一次,由各瑶排民主协商决定,一般都选在农历十月十六前后隆重盛大地举行。具体表现形态包括有祭祖、出歌堂、过州舞、长鼓舞、瑶歌演唱和对唱、法真表演、追打黑面人等。

“耍歌堂”是伴随着祭祀活动而产生的。排瑶崇奉王为民族始祖,每个大的山寨(排)都建有王庙,庙里供奉着王的木偶像,有掌庙公和烧香公负责烧香祭祀,每逢农历正月十五、三月三、六月六、七月七、十月十六等重大节日,全山寨(排)的瑶民都到庙里祭祀。农历十月十六日,传说此日是皇母的诞辰之日,又是盘王去逝之日,加上十月五谷归仓,因此庆祝丰收,祈求来年风调雨顺。所以,这天排瑶在王庙举行的祭奠仪式特别隆重。据史书记载,“耍歌堂”至少在明代已兴起,那时已有《造桥》、《香花》、《收红尸》等十二本“耍歌堂”时使用的瑶经,已有了专用于“耍歌堂”时唱的歌书。到了清代,“耍歌堂”进入了发展时期。清代李来章著的《八排风土记》里记载:“每排三年或五年一次行之,届时至庙宰猪奉神,延道士口诵道经。瑶人拜其下,以卜吉凶,击锣挝鼓,赛宝唱歌,各排男女来会,以歌答之。”

由于“耍歌堂”是伴随着祭祀活动而产生的,在刚形成时,其主要内容以祭祀为主,因而带有浓厚的宗教迷信色彩。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瑶民的思想意识、需求意识不断发生变化,“耍歌堂”活动在保留某些原始表演程式的基础上,逐渐渗进了更多更丰富的新内涵。如清代时加进了许多歌舞娱乐内容,以此欢庆丰收,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丁兴旺。到了近代,“耍歌堂”活动则以跳长鼓舞、吹牛角号、敲铜锣、唱“王歌”等为主要内容,演变成民间文化艺术大交流、民众娱乐活动的民间盛会。当今,连南县政府充分利用“耍歌堂”活动来促进当地民族文化和旅游事业的发展,从而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传统的“耍歌堂”已经打破了区域的界限,成为展现连南排瑶民族文化艺术的一个窗口,成为各族人民和各国朋友欢聚一堂的文艺娱乐盛会。

二、“耍歌堂”的文化特征

作为排瑶主要民俗文化形式的“耍歌堂”,它是一项大型的群众文化娱乐活动,体现了排瑶人民的智慧和艺术才能,是排瑶历史变迁、民间信仰、文化艺术、风情习俗的浓缩和集中表现,具有很高的民族学、社会学、民俗学的历史研究价值。排瑶人民因其所处的自然环境,形成了独特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独具特色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耍歌堂”活动,表现出极强的民族艺术风格,显示出了民族文化的个性特征。

1.历史性

据清代姚柬之《连山绥厅志》风俗篇的记载,在明洪武年间(1368-1398),排瑶已有完整的“耍歌堂”,可见“耍歌堂”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耍歌堂”自产生以来,始终与排瑶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习俗、信仰息息相关,世代相传,具有明显的传承民族文化和传承民族的功能。“耍歌堂”传诵的瑶经为排瑶的族源提供了有力的证据,为研究排瑶划分的定型时间、排瑶的民间信仰、瑶经的创作、古代岭南的征战历史提供了充分的材料。因而具有很高的民族学、社会学、民俗学的历史研究价值。

2.地域性

“耍歌堂”是连南排瑶的专称。连南的排瑶世代居住在地形险要的山坡岭,交通闭塞、政治、经济、文化都十分落后。严酷的生存环境和艰苦的自然条件造就了他们勤劳朴实、坚韧乐观的性格,也孕育了内容丰富、形态各异、乡土气息十分浓郁、具有强烈地方特色的本民族文化,上千年来,他们流传着许多具有浓郁民族色彩的神话传说、历史故事。排瑶没有本民族的文字,“耍歌堂”便成了文化交流和传承历史的重要载体。

3.艺术性

“耍歌堂”融民俗、音乐、舞蹈、体育为一体,它传承了大量的民族传统精神,极大的丰富了民族传统文化的内涵。“耍歌堂”其中一项主要内容是唱歌、斗歌。所唱的内容十分广泛,有“王歌”、“优嗨歌”、“祝愿歌”、“生产歌”、“爱情歌”等等。“王歌”和“优嗨歌”,曲调高亢、借物为喻、句式自由、长短不一。 “爱情歌”时而高亢嘹亮、热情奔放,时而低柔委婉、亲切深情,对后来排瑶的民歌创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4.社会性

由于连南排瑶居住在山区,环境相对闭塞、交通不便、信息量少,“耍歌堂”活动成了他们进行社会交往的重要机会,为他们提供了情感交流的社会环境。凡是举办“耍歌堂”的瑶排,家家户户都蒸酒做糍粑、杀猪杀鸡,接闺女,请舅父,邀请亲朋好友来观看。同时,方圆百里的瑶民都赶来观光。歌堂坪上,人山人海,土铳齐鸣,鼓角喧天,场面十分热闹壮观。在当今社会多元发展的进程中,“耍歌堂”有助于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在增进民族团结和民族凝聚力,促进民族地区精神、物质文明建设和经济旅游业的发展等功能日益显著。

5.娱乐性

“耍歌堂”是男女青年谈情说爱和人们会亲结友的载歌载舞等娱乐活动的民间盛会。排瑶人民借助耍歌堂的活动,尽情唱歌、斗歌、跳舞、喝酒,消愁解闷,抒怀。歌堂的夜晚,明月高照,未婚男女青年在野外燃起篝火唱歌,谈情说爱;中年人和小孩则在家中火塘边,听老艺人讲神话和传说故事。

三、“耍歌堂”的现实价值

(一)对传承和发展瑶族传统文化发挥积极作用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命力之所在,是一个民族的灵魂的根、生命与灵魂。瑶族是一个没有自己文字的民族,瑶族的历史和文化是靠口传心授代代的流传下来。“耍歌堂”成了文化交流和传承历史的重要载体,在“耍歌堂”活动中,通过老艺人之口,把大量的神话、传说故事、民歌,传给了青年人,使其得以代代相传,不断丰富发展。历史悠久的“耍歌堂”,给后人留下了很多的民族文化珍品,如“长鼓舞”。长鼓舞是瑶民在长期实践中不断发展起来的一种民族舞蹈,随“耍歌堂”的兴盛而兴盛。它是抒发瑶民情怀和反映瑶民生活的精神产品,它所表现的内容都是瑶民的生产、生活在艺术上的真实写照。如果没有“耍歌堂”上的相互竞技和交流,相信长鼓舞很难传承下来的。

(二)对当前和谐文化建设具有独特作用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和谐文化能使人们拥有良好的精神风貌、高尚的道德情操,为培育文明风尚、推动社会进步提供着有力的精神支撑。“耍歌堂”是排瑶纪念祖先、追忆历史、庆祝丰收、酬谢还愿、传播知识和群众性娱乐活动等为一体的最隆重、规模最大的传统民间盛会。瑶民趁此机会赛歌赛舞、谈情说爱、访亲会友,加强相互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与其同时,由于瑶族人民的居住环境相对闭塞,使其民族文化很多方面保持着传统性和原生性,这种独特的民族文化能吸引国内外的大批观光游客,让各族人民汇聚一起,共同欢庆娱乐。消除了各族人民因地理环境、生活方式、习俗、文化传统带来的隔阂,为各族人民提供了文化交流的平台,成为民族文化交流的桥梁,有力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发展。因此,“耍歌堂”能协调统一各民族和谐发展,放射出民族文化集结的异彩。

(三)对区域经济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重要标识,民族特色愈发能显现品牌作用。“耍歌堂”以其独特的民族传统特色和丰富多彩的瑶乡风情魅力,于2006年入选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挖掘、利用、依托民族文化,发家致富一方百姓,对新农村的建设,对原生态的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对加快区域经济的发展,都有着重大的社会意义和积极的推动、示范作用。如今,连南县政府充分利用“耍歌堂”这一品牌效应来促进当地民族文化和经济的发展。近年来,通过举办三届中国(连南)瑶族文化艺术节,不仅让10多万中外游客深刻领略到了连南独特的瑶族风情魅力,更使连南构建以民族文化旅游为先导的现代产业体系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更为构筑“以旅游生态农业、旅游生态林业、旅游绿色工业为支撑”的连南特色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夯实了基础,为转变民族地区发展方式作出了有益探索,加快了“幸福瑶山・醉美连南”的建设步伐。

“耍歌堂”展示了瑶族的传统历史和风土人情,现在又注入了新的生活内容,体现了当今排瑶人民的精神风貌,成为了国内外游客络绎不绝地到连南旅游观光或猎奇的吸引点,成为了当地政府开创旅游经济的重要旅游活动。它以古朴浓郁的风韵和民族文化魅力展现在世人面前,大放异彩。

参考文献:

1.许文清,“耍歌堂”与连南排瑶文化,连南排瑶,2007年,海天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