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4 17:23:04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教育学原理小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接受主体;教学模式
距离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设立,至今已经过去31个年头。31年来,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为培养思想政治教育专门人才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不能否认的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与现实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需要还存在着很多差距和问题。主要表现为单一型人才培养模式与多样化社会需求之间的脱轨。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遇到的最主要的问题是受教育者的接受效果不理想。
一、《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课程的整体教学思路
接受即教育的实现。一般来说,个体思想品德的形成是知、情、意、行诸多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只有知、情、意、行同时发挥作用并形成合力,才可能推动个体由“知”到“行”的转变,进而养成行为习惯并内化为思想品德。如果教育者孤立地从某一个环节进行教育而不兼及其他,则很难推动接受主体思想矛盾运动转化。因此,在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时,可以从某一开端入手,也可以有所侧重,但不可以忽视或放弃其他环节,而应使各个环节同时发挥作用。但实际生活中,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堂教学实践受现行评价体系等因素影响,一考定终身单一考察知识掌握的程度,较为重视“知”的环节,重结果轻过程。如此教学,最终结果只能是单一发展了接受主体的阅读、记忆、背诵等知识技能,而情、意、行等有益大学生个体心智发展并有益社会需求的环节却被有意无意的忽略了。
(一)《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课程的评价理念
信息时代,知识已呈现指数级增长态势。在《善于学习增强本领努力实现“中国梦”》中谈到:“有人研究过,18世纪以前,知识更新速度为90年左右翻一番;20世纪90年代以来,知识更新加速到3至5年翻一番。近50年来,人类社会创造的知识比过去3000年的总和还要多。还有人说,在农耕时代,一个人读几年书,就可以用一辈子;在工业经济时代,一个人读十几年书,才够用一辈子;到了知识经济时代,一个人必须学习一辈子,才能跟上时代前进的脚步。”主动学习、自主思考是接受主体获得知识的重要办法;被动接受或以考试为外驱力的鹦鹉学舌式复述也是获得知识的途径,但却难以达到教育的本真目的。作者在2014201502学期承担了二学位《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课程的讲授任务,借着考试形式教师自己决定的机会,改变了传统的平时成绩20分,期中期末各40分的重知识考核结果而忽视过程的考核理念,确定了过程性评价理念。即唯一标准答案的卷面考试不再是唯一考核形式,确定使用多种过程性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综合评价。
(二)《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课程的评价方式
以卷面考试为主要考核办法的终极性评价,相对来说是有缺陷的。一是不公平:有的接受主体因为记忆力强,即使不经常出勤或者出勤了也是“身在曹营心在汉”、上课过程中没有任何的思考、没有任何的贡献,也可以靠着考试前的突击取得不错的成绩;二是不全面:卷面考试单一考察接受主体的知识技能,即使卷面题型中注重了主观、客观试题的比例,仍然主要侧重了“知”而忽略了其他能力的培养。相对而言,过程性评价方式可以解决“不公平、不全面”的问题。过程性评价关注学习过程,重视非预期结果。接受主体的学习方式或过程不仅是决定学习结果的重要因素,而且学习过程本身就是考核学习结果的重要内容。“教学与评价如影相随,相辅相成。教学内容一旦确定,就应该考虑如何评价的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课程的评价方式采用多样化考核模式。在开课之初,作者发给上课学生一个教学大纲,教学大纲主要包括:(1)本门课程的课程计划,注明上课时间、地点和主要的教学内容及各项教学内容的开课周次及时间;(2)作业计划,在各教学内容及开课周次下会布置相应的作业。有课堂辩论、小论文、测验、调研报告、小组展示等。接受主体在开学初已经一目了然这门课的任务,提前会有一个规划,学业压力也会分散在不同的周次;(3)评价表,对上述作业计划如何评定分数辅以相应的评价表,这些评价表格可以帮助接受主体有针对性的准备自己的课业;(4)课程分数构成,出勤10分+课堂表现20分+论文20分+小组展示调研成果20分+测验30分=100分。
二、《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课程的具体实施策略
(一)出勤及课堂表现
关注出勤,如果不出勤,在这门课上就不可能学到什么。出勤了但没做跟这门课学习有关的事情也是徒劳无功。如何记录出勤?如何判断每位学生的课堂表现?作者采用的方法是上课之初,要求每位学生制作自己的专属个性桌牌,唯一硬性要求是字体要足够大,以后每次上课都要摆放在自己面前。同时,上课的时候,作者不再局限于小小三尺讲台宣讲式上课,而选择拿着幻灯片翻页笔在学生中间穿梭。通过与点名相结合的方式很快就能够喊出每个人的名字,不仅考察了出勤情况,也拉近了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而且可以通过近距离的观察,记录学生的思考、反应、讨论、回答情况评定其课堂表现。
(二)论文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课程中的很多教学内容非常贴近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距离接受主体自身的生活经历很近,可以根据其经验感受激起写作兴趣。因为很多接受主体写作论文的经验并不多,所以较为注重说清楚问题和论文展开的逻辑联系层面,在字数上并不过多要求。本门课程中,作者布置了几篇论文题目备选。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变化了的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面前,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应如何与之对接才能发挥其实效性?可以选择一个熟悉的群体作为切口进行探究。因为接受主体在十几年的求学生涯中已经较为熟悉思想政治教育的种种,积累了很多感性想法,借此写作论文的机会可以较为系统地总结、梳理。在论文写作之前,作者提供了一些查阅、筛选资料的途径和办法。同时接受主体可参考在开课之初发的教学大纲里的论文写作评价表。要求在正式写作之前提交论文写作提纲,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安排写作顺序,在论文题目和各一级标题、二级标题之间注意整体协作。通过接受主体查阅资料、构思写作提纲并最终付诸写作的过程中锻炼了其动手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并为探究其他问题进而尝试解决问题打下了一个基础。
(三)调研与小组展示
在讲到思想政治教育四要素———主体建设、对象分析、环境建设、目标和内容时,作业计划在各要素部分都设计了接受主体要面临的一个挑战———制作调查问卷,并在发放之后回收、筛选有效问卷。在此基础上分析数据,写出调研报告并在小组展示环节展示小组成果。同样有一些题目供各小组选择,如:新课改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人格魅力塑造问题;大学生上网行为调查与建议;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素养与职业融通问题;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视野下赤峰学院建设问题;新课改背景下中学政治课堂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有效性研究;实践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专业的融合••••••。这一部分中,开学之初就要求班长和学习委员按照性别差异、性格差异、小组成员任务差异的异质性要求编排4-6人学习小组。提前几周选择作业计划中的感兴趣的备选题目,要求各小组尽量分散选择,做到每一个问题的探究任务都有小组承担。设计调查问卷之前,作者给各小组发放参考样卷,引导各小组根据各自的选题重点、难点设计题目,确定调研对象和发放问卷数量及有效问卷的要求。前期工作做完之后,作者发放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以往毕业生写作的调研报告毕业论文作为参考,各小组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柱状图、饼图或者表格来分析问卷数据并得出结论进而辅以针对性的意见。通过设计调查问卷、发放、回收、分析数据,并写作调研报告、展示调研成果,各小组成员分工明确,又有精诚合作。这些事情是大多数学生以前从未经历的,小组成员在讨论、形成思路、付诸实施的过程中相互间思想、情感的碰撞,行为的协作使得接受主体们收获了友谊、知识、兴趣、合作、责任,更收获了团体攻关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测验
作业计划中与教学内容相对应的除了课堂讨论、论文、调研和小组展示的部分,其余部分作为测验范围。作者打破了以往教师出题的惯例,而是面向接受主体征集题目。要求各学习小组以角色扮演的方式模拟教师出题。设计的测验题目要做到数量适中、难度适中(能够在90分钟之内做完),既要有一目了然的客观性试题(比例不能超过40%),也有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主观性试题。接到任务后,各小组成员情绪高涨,纷纷翻阅笔记、教材,找出知识点,设计主客观试题。所有小组设计完试题并作出客观题答案、列出主观题思路后将成果贴在教室墙上,各小组依次参观。最后,作者在各小组设计的题目中选择了部分有代表性的试题并标出出题小组作为测验内容。
三、《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接受主体教学模式效果及反思
因为改变了一考定终身的考核办法,接受主体教学模式依托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整个课程学习过程的方方面面,每一个过程都是最终成绩的组成部分,考试仅占一小部分。所以上课过程中,大部分学生能够做到自己对自己负责,每一部分的分数都靠自己努力换来,而不是过去临阵磨枪的考前狂背。学期结束时,跟学生座谈了解情况,大部分学生觉得学习积极性被调动了,学到了除了知识之外的东西,鼓励作者今后继续采用并完善这种教学模式。但也有部分学生认为一直有任务跟着整个学期都很紧张,习惯了以往的压力周期,这种模式有点不太适应,但是客观上还是认可的。尽管有了学生的支持,但是回顾起来,因为第一次采用这样的教学模式授课,整体的驾驭能力不足,课业的设计、各部分的评价还是不完善,有待在实践教学和时间流逝中继续思考和构建。“没有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没有学生在教学中的积极主动参与,教学就可能蜕变为‘驯兽式’的活动。”参与、创造教学过程,为课堂做贡献,不再是与己无关的讲堂,而是积极主动、自主规划,成为自己发展的主人的平台。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怎样才能唤醒学生的自主意识并通过自身的创造性活动,不断开辟未来、塑造自我?教育者主导型教学侧重理论知识的传授,接受主体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关注学生全面、可持续的发展,根据《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课程教学的重点、难点及大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设计问题体系,并把教学过程打造成师生交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中,大学生不仅是学习的主体,也是教学资源,是课堂教学的贡献者。因此,这种教学模式突破了过于理论化和理想化的教学内容,使接受主体由原有的被动式学习变为一种主动的兴趣追求。
参考文献:
[1]王爱娣.美国课堂教育,东南大学出版社,2014.64.
[2]陈秉公.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关键词:多元化 考核 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1(a)-0204-02
课程考核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方式之一。同时,国内大部分高校将学生的考核成绩作为评价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农林院校开设的农科大学物理,相对工科院校的大学物理,其难度和广度都有所下降,更加强调物理原理在农林领域的应用。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农科大学物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遇到了诸多的困难:首先,农科院校学生的物理和高等数学基础一般较弱,所以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不高[1];其次,大多数学生觉得农科学生没有必要学学物理,因为学生觉得没有用,当然这是学生视野的原因。因此,大学物理在农林院校中补考率一般都比较高[2-4]。因此,设计科学合理的课程考核方式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
1 农科院校大学物理考核现状
目前,国内农科院校大学物理的考核方式一般采取如下两种方式[5]:(1)30%平时成绩+70%期末成绩;(2)20%平时成绩+20%期中成绩+60%期末成绩。公式中的平时成绩、期中成绩、期末成绩均采用百分制。平时成绩一般包括考勤、作业、课堂问答等。期中成绩和期末成绩一般采用闭卷考试的方式进行计分。在具体的实践中,期中考试由于没有专门的组织和考场,学生作弊的情况时有发生,因此其公平性遭到了质疑。所以,有些老师用课程小论文、分小组专题讨论和演讲的方式代替期中考试,从而避免期中考试的弊端。期末考试一般是统一组织、统一命题、统一监考、统一阅卷,学生作弊的概率很小,成绩的可信度较高,能够客观公正的显示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在上述的考核方式中,平时成绩注重学习过程的考核,期中成绩和期末成绩注重学习结果的考核。从实践中看,平时成绩的计算比较灵活,学生参与小组讨论、写小论文的积极性较高,对于正式的闭卷考试则感觉到压力很大,因此心中抗拒性很大。同时,大学物理承担着传递科学思维方式的作用,这才是大学教育最初的目的和最终的落脚点。用期末闭卷考试的方式只能考察学生对已有知识的掌握程度,无法推动科学思维方式的传递。
2 传统考核方式的弊端
笔者通过实际的教学经验和与学生的交流发现,传统的考核方式存在如下的弊端:
(1)许多同学反应平时的作业成绩不能客观的显示自己的学习效果。目前,大部分的作业均来自于课本的课后题,而大部分的课后题都可以找到答案。因此,有些抄答案的作业,得到了很高的分数;而自己独立完成作业的同学,有可能作业分数并不理想。这样,就很不公平,而且会造成“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因此,有些同学认为作业成绩不应该计入平时成绩。
(2)有部分学生认为考勤也不应该计入平时成绩。因为大学学习强调自主性,学生要听哪个老师的课,选择用哪种方式学习,应该具有完全的自。有些课程自己完全可以自学完成,而且自学的效率要比听老师讲课高得多;而且现在网络课程很发达,使得自学完全有可能实现并且有更高的效率。因此,不应该以考勤的方式强迫学生来教室听课。
(3)有学者认为,期末考试只注重学习结果的考察,忽视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的培养,违背大学教育的初衷[6-7]。从某种意x上讲,期末考试就是考学生的记忆力,有些学生在平时完全不学习的情况下靠突击就能取得很好的成绩,这对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应对实际问题的能力没有任何帮助。因此,应该重视平时考核而降低期末考试的权重。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认为应该提出一种更加多元化的考核方法,避免上述考核计分方法的弊端,同时满足学生个性化的需求[8]。
3 农科大学物理新的计分方案
(1)笔者建议,期末闭卷考试应该继续坚持,因为期末考试成绩的可信度较高,能够客观公正的显示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应该继续坚持。但是可以不必所有的学生均参加期末考试,因为期末考试对于显示学生平时学习过程的效果不佳。因此笔者建议可以根据学生平时的具体表现,选择一部分学生不参加期末考试,而完全根据学生平时的表现,直接给出最终的考核成绩。这样,平时认真学习、善于思考、能够提出创新性问题、表现特别优秀的学生而期末考试欠佳的同学就可以得到公正的分数,而不必在期末考试前拼命记忆那些对于提高自己思考能力毫无用处的知识点。但是,这部分学生的比例必须严格控制,否则会导致“走后门”等现象的发生。根据笔者的教学实践,这部分学生的比例控制在10%比较合适。实际操作中,可以利用一切的办法(比如录音、照片等)记录学生平时的表现作为证据留存,期末让学生自由申请免考的资格,根据学生的平时表现记录,批准少量学生免考(10%左右),然后将免考学生和相关的证据资料公示,接受所有学生的监督。
(2)期末考试,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开卷或者闭卷考试。开卷考试的试题可以选择的更加开放,更加注重大学物理思维方式的考核。这样,选择开卷考试可以有效的避免考试前突击、死记硬背的闭卷考试弊端。更进一步的,甚至可以选择口试的方法来进行期末考试。当然,口试的题目要精心的选择,口试的现场也要进行录像、录影作为证据留存,以备查询。同时口试不宜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否则就会出现“搭便车”现象的出现。严格控制口试的时间,否则对学生和老师来说,都是难以承受的时间负担。
(3)适当加大平时考试的权重。在此种情况下,平时成绩可以采用小组成果展示、自己提出问题自己查资料回答等方式进行。这些方式均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提高用物理的思维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平时成绩的百分率可以提高到50%左右。
4 结语
该文通过教学与实践,提出了新的大学物理考核方式。该方式注重平时的学习和考核,可以避免期末闭卷考试的弊端,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参考文献
[1] 胥建卫.农科大学物理课程考核计分方法新探索[J].亚太教育,2015(7):124.
[2] 吴木营,胡西多,李洪涛.大学物理的考试方式改革[J].高等教育研究,2008(5):175.
[3] 白秀丽,马书云.关于工科大学物理考试内容改革的探讨[J].物理通报,2012(4):19-22.
[4] 胡俊丽,崔文丽,赵瑞娟,等.大学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学生不及格原因的调查分析[C]//2012年全国高等学校物理基础课程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5] 马冠雄.探讨大学物理考试改革的内容与途径[J].考试周刊,2015(26):1.
[6] 张伶莉,王晓鸥,孟庆鑫,等.大学物理课程考试方法改革与实践[C]//2014年全国高等学校物理基础课程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一、建立课题组,确定研究课题
课题组从高一年级产生,原则上自愿报名,由有兴趣且有能力的十五名学生组成,并选出一名组长作为负责人,组长一般由具有组织和管理能力的人来承担。因为高一下学期学生已掌握了一定的经济方面知识,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从社会生活中选题。教师在该环节中最主要的工作:一要当好“记录员”,尽可能把学生提出的各种课题记录在案;二要当好“裁判员”,在认真听取学生对各课题充分论证基础上,发表自己的观点,挑选其中有研究价值和可行的课题;三要当好“规划员”,根据学生观点的相似性,把学生分成若干个课题研究小组。在这一阶段,学生经过一定的时间通过报刊、电视广播、自己的生活环境等多种方式获得许多值得探究的课题,通过思考提炼出来,形成一个个问题或观点,为选择研究性学习课题奠定了基础。如对青少年违法犯罪研究;中学生消费面面观;中学生上网情况的调查与分析,从“五一”、“十一”黄金周看当地旅游业的开发;从超市的兴起看地方经济的发展等等。在选题问题上,我十分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鼓励他们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确定自己熟悉的感兴趣的课程进行研究,因为只有以学生自主选择为基础,辅之以教师的指导和评估的正确选题,才能保证学生在研究性学习全过程中始终处于亢奋状态,使整个学习过程充满活力和希望。所以我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多次召集课题组成员进行理论研讨,凭着易操作、感兴趣、信息流量大的原则,最后确定“从芝英超市的兴起看地方经济的发展”作为本次研究的课题。
1.课题的由来
芝英街道位于美丽的华溪江畔,离永康市区14公里,在330国道边,风景优美,交通便利。芝英街道管辖范围53.3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7952人,有78个行政村,三个工业园区,大小厂家1500多家,流动人口约为2万。近几年,随着芝英民营经济日益发展壮大,其产生的环境效应和产业效应有力地增强了客商的投资信心,吸引了大批客商来投资。给芝英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活力,而各厂家、商家要抢占市场,拥有自己的消费群体,就使出浑身解数,在芝英街道的一些重要地带兴办了大大小小的17家超市。我们课题组认为这些超市的兴起对消费者的消费观念及对芝英经济的发展都有重大的影响,因而有必要进行研究。
2.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以小组合作形式参与文献查阅、社会调查等活动,其目的是让学生在实践中去发现和研究问题,体验和感受人生,从而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课题组成员走遍了芝英的大街小巷,对芝英超市作了全面的调查与分析,共同探讨了芝英超市兴起的原因、超市的经营理念及管理体制、超市面临的竞争压力及存在的问题,为今后超市的发展提出了许多合理化的建议,从而规范超市的管理,引导消费者合理消费,这对芝英经济的发展乃至整个小康经济的发展,都具有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二、制定研究方案,开展实践活动
研究性学习过程一般分为选题、开题、研究、成果展示四个阶段。选题是第一阶段的中心任务,是研究性学习得以顺利进行的前提和基础。确定“从芝英超市的兴起看地方经济的发展”课题后,首先,我将课题组分成四个小组,如芝英超市的“概况组”、“管理组”、“弊端组”、“建议组”,每个小组由三至四人组成,各小组成员之间分工必须明确,如对资料的整理、论文的撰写等都需要有专人负责,才能使课题得以顺利进行。然后,我召集研究小组成员集中讨论制订具体的研究方案,制定具体的实施计划,开展课题研究的实践活动。
1.举办各类研究方案的辅导讲座
由于学生刚刚接触研究性学习,对其了解不深、知之甚浅。为了推进研究性学习,我特地给学生开设“科研方法专题讲座”,系统地向学生讲解“如何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如何收集和处理相关资料信息”、“如何撰写论文或研究报告”、“如何开展问卷调查及实地调查”等方面的知识,让学生了解研究性学习的基本常识。此外,。我还聘请了政府、工商所或税务局的有关人员到学校举办“地方政府管理经济的办法与途径”、“超市的兴起与居民生活水平的关系”、“地方政府对超市的管理”等讲座。通过这一系列学习活动,激活了已有知识,获得了新知识,为下一个环节做好了准备。
2.课题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开展研究性学习,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研究课题选定后,教师就要指导学生探究问题解决的策略和具体办法。而课题研究的方法很多,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根据问题的性质特点,灵活选用,综合运用,扬长避短,生动活泼地开展课题研究。我在实际教学中,主要指导学生采取文献法和调查法。
文献法。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去阅读、研究相关的历史文献和报章杂志,在众多的信息中去比较、鉴别、判断、取舍,使学生得到启发,受到教育,开阔视野,探求新境。在这一环节,教师的主要工作就是根据学生所确定的研究性课题,帮助学生查找参考文献和参考书目,指导学生阅读文献资料,进行研究。当然,在网络社会日益发展的今天,我们还要指导学生学会借助网络工具,查阅参考文献。这样就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学习研究、探索问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本课题“概况”小组成员利用课外时间查阅了大量的相关资料,并利用收集到的材料进行课题论证,使其更具说服力。他们查找了各村老年会里珍藏的村谱、永康志、乡土教材记载等,来论证芝英具有悠久的历史、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及近几年民营经济的日益壮大,吸引了大批客商来投资,正由于拥有这样庞大的消费群体,各厂家、商家把投资目光锁定芝英,兴办了像“金都”、“华联分店”等一些大型超市,超市的繁荣促进了一方经济的发展,而芝英经济的发展,对永康经济乃至浙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从而明确自己所要研究问题的社会意义和价值,为课题的学习研究注入了强大动力。
调查法。实施社会调查是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的第一步。社会调查具有开放性、探索性和实践性,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这一环节,教师的主要工作有三:
一是教师要指导学生搞好调查方案的设计。调查方案要实用,要有一定的弹性,应包括调查目标、调查对象、调查内容、调查方法、调查区域、调查人员的组织分工及可能出现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措施等内容。“从芝英超市的兴起看地方经济的发展”的调查方案,其调查目标是通过调查把所学的商品、价值规律、市场经济、宏观调控、生产与消费的关系、经营者的素质等知识应用于实际,并在应用中提高能力,获取新知识,培养创新精神,认识到人民生活水平在改革开放中提高,国家在改革开放中富强;调查对象是居民、超市老板、销售人员、芝英税务所、工商所等;调查内容是超市销售商品的品种、质量、超市的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今后发展方向等。调查方法是上集市与他人交谈,进行问卷调查,走访各超市老板,进行实地调查。调查后要指导学生进行科学地统计和分析,从中获取有利于研究问题的有效信息。二是教师要做好社会调查路线和地域的查看和协调工作,并与社会调查对象取得联系,使其理解、支持和配合学生搞好社会调查,同时要教育学生讲文明礼貌,注重安全与效率。如本课题的“管理”内容,小组成员到“金都”超市调查时,受到超市老板的热情欢迎,有问必答,向他们介绍了超市的经营理念、管理体制、营销手段等,叫学生到学校、社会上多宣传,还给了他们一些有价值的资料,学生们十分高兴,也增强了调查的信心。三是教师要指导学生对获得的丰富的文字和数据资料进行深加工,运用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思维方法,从中获取有效信息,并对实际工作提出切实可行的具体建议。如本课题“建议”小组成员通过对芝英超市的全面调查,认为超市要发展,要有更好的效益,就必须:一要创新管理,引导超市管理者打破家族式的管理模式,提高管理人员整体素质和管理水平;二要打造品牌,进一步提高商品的科技含量,创精品,创名店,提高市场竞争力;三要提倡诚信。“诚信”不仅仅是一个商家的生存理念,更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内涵,而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商家创市场难,保市场更难。因此,商家应树立并保护“诚信”意识,时时刻刻都不可以放弃“诚信”;四要扩大规模。经营者要加强连锁经营,向大中型超市发展。这些合理化的建议得到了各超市老板的充分肯定和重视。
三、撰写小论文,展示研究成果
小论文,是体现和反映研究性学习成果的重要形式。学生撰写小论文是一项综合素质训练,教师要指导学生以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态度来撰写小论文,学生对自己所收集的各种信息,对在社会调查中所获得的各种材料、结论,要按照“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原则进行鉴别、取舍,然后按其内在逻辑整合成文。由于许多学生刚刚接触研究性学习,不知道该怎样撰写小论文,所以教师首先要安排一些专题讲座,向学生介绍论文的写作结构、写作方法、写作内容等,同时,要召集课题组会议,由各研究小组对自己所研究的部分内容进行总结、交流,再由课题组的组长综合各小组成员的意见,确定一个写作能力和研究能力较强的同学执笔完成论文。这样就给学生提供了一种小组相互协作,依靠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完成课题研究与总结的机会。小论文写成后,要邀请老师,组织学生,进行论文答辩,并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学术交流。课题组历经半年的时间,在完成论文后许多同学深有感触地说:“通过研究性学习,我们学习到了许多平时在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而且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得到印证和丰富,体会到了做一件事的艰辛与快乐,也认识到了互相帮助、团结一致的重要性,虽然这只是我们的初次尝试,但更重要的是实践,在实践中学习和领悟,从而捉高了我们的组织管理能力、合作学习能力……”。
总之,在政治课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离不开教师的精心设计和引导。有了教师的指导与管理,才能确保研究性学习的可行性、可操作性,才能让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越好,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积极性就越高。所以要设计出一个科学、合理的研究性课题,对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要始终以引导者、参与者和促进者的角色参与到学生的研究活动中去,要求救师要加强理论教学与指导实践相结合,使自己成为“研究型”教师;要求教师要博学多才,既要精通学科知识,又要对其他邻近学科关注和了解;要求教师要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点拨和督促,组织灵活多样的交流研讨活动,不断提高政治课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 冯新瑞.研究性学习在学科教学中应用的探讨.课程・教材・教法,2002(5).
[2] 叶澜.重建课堂教学过程观.教育研究,2002(10).
[3] 刘焕林.研究在社会调查中进行.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3(7~8).
【关键词】体裁-过程写作教学法 生态 写作能力
【中图分类号】H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1-0090-02
一、生态教育学概论
生态学概念是在1866年由德国科学家提出来的,可理解为“研究有机体及其周围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2008:241)1976年,美国哥伦比亚学院院长Lawence Cremin提出了“教育生态学”,他认为:教育受到多种结构和因子制约。把教育教学环境作为动态的生态环境来考察,运用生态规律指导教学,探究适合高校英语写作教学的创新模式。
二、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生态因子
生态环境中的生物在生物因子的作用下,形成一个彼此给养反馈,循环往复的复杂过程。而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生物因子体现各不相同。从宏观角度可以阐释为非生物因子和生物因子,前者包括自然因子,社会因子,学校因子,文化因子,课程因子,后者主要有心理因子,教师因子和学生因子等。生态因子可以归为几类:
(一)教学目标因子
根据《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中规定大学英语书面表达能力的三个层次,一般要求(basic requirement):完成一般性写作,能描述个人经历,观感以及事件发生,能写常见应用文,就一般话题或提纲在半小时写出120词的短文,用词恰当,语意连贯,掌握基本的写作技能。;而较高要求(intermediate requirement):要求学生具备基本表达观点的能力,能撰写英语小论文。(2006:137)在写作教学中,为学生设定学期学习能力培养目标,也要根据学生已有语言基础设定阶段性目标,从词汇p句法p段章来考察学生的写作目标是否实现。
(二)教材因子
从近年外研社p高教社等选用率较高的近多本流行大学英语写作类教材来看,教材的结构编排经历了语法式写作―句段落语篇写作―主题式读写写作―创新思辨写作几个阶段,更加注重布局谋篇和遣词造句,加入英语文体知识和语用知识的渗透,使学生能够在有话可说,培养学生的写作思维能力。内容上,新编教材还加入了如学术写作,四六级写作等模块。体现了写作的实践特征。但多数教材未配课件,使得课堂互动活动相对单一,不利于教学资源的整合及优化。
三、教学原则和课程设计
(一)体裁-过程写作教学法(P-G)
在总结了成果教学法,过程教学法,体裁教学法的基础上,英国斯特灵大学Richard Badger和Goodith White提出了体裁-过程教学法,强调写作情境的设置和写作准备,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方式。其教学方法主要分为范文讲解;模仿写作;独立写作;编辑修订;终稿五个阶段。
(二)课程设计
依据大学外语写作教学的合作原则和适度原则,本文提出可行性课程大纲,供两学期使用。主要分为写作技能和拓展写作两部分。第一阶段,读写结合,分为时态p人称,语态改写段落,仿写段落,段落赏析和听写练习;阶段二,拓展为看图说话,关键词p无关键词作文,续写,故事新编;阶段三,为专题写作,微微小品,母亲情深,热题,新闻调查,环游记,网购,影视论坛等主题进行写作活动。
第一阶段主要通过半机械式操练环节使学生熟悉英语的语言规则,把握英语句段的整体性,通过不同方法使学生熟悉英语句段套路。通过模写段落和范文欣赏,使学生进一步完善语法知识体系,在文稿和范文的对比中,了解英汉句子结构性差异,逐渐纠正错误造句思维,明确英语段落中的衔接连贯等现象。第二阶段,以单个图片或一组图片为媒介,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以叙事为作文角度完成图片解析―内容确定―关键词作文―无关键词作文并讲评。第三阶段主要以记叙文和议论文为重点,要求学生搜集素材―组内讨论―列出提纲―主题式作文―范文鉴赏。
四、总结
写作能力是高中英语学习基础上大学英语学习阶段着重培养提高的语言输出技能,在有限的写作课堂里让学生了解英语写作,投身英语写作,掌握英语文法,喜爱英语创作,让不同的教学和师生生态因子相互流动,学生能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势,同时,教师要不断优化教学资源,利用学生角色的转换,激发写作热情,使不同基础的学生都能够学有所得,习有所获。
参考文献:
[1]牛翠娟,娄安如,孙濡泳,李庆芳.基础生态学(第二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付华桦,吴雁华,曲利娟.生态学原理与应用[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8
[3]邓丽君.教育生态学视角下英语专业基础写作教学浅析[J].中国西部科技,2011,4(10)
[4]孙丹,殷际文,李舰君.论教育生态学视角下大学英语教学创新[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5)
【关键词】生物教学;生产实践;探究式学习;课程标准;教学效果
1.教材内容分析
高中生物课程分为必修和选修两个部分,其中蕴涵了大量的有关生产实践的内容,表1和表2仅列举了人教版必修1和选修1教材中的相关内容,我们可以从中一窥整个高中教材的全貌。
2.高中生物教学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实例
新课标倡导的理念是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发挥社会实践的养成作用而拓展高中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就是完善实践教育教学体系,开发实践课程。在学完“细胞呼吸”中的“无氧呼吸”后,学生联想到家乡的葡萄酒,并因此提出了许多疑问。抓住这个契机调动学生内在因素,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因此进行了这次探究活动,自然而然就把课内的知识和生产实践结合在了一起。葡萄酒酿造原理是在葡萄酵母菌作用下将果汁中的葡萄糖发酵生成酒精并且产生二氧化碳。这是一个生化过程,是在一系列酶的作用下,在无氧条件下通过发酵作用而完成的。同学们想要知道葡萄酒酿造的过程就要把理论和实践结合,所以上课之前安排了实践活动,设计学案,引导学生自己搜集资料,提出自己困惑、感兴趣的问题,形成兴趣小组。联系好工厂、校车后,带领同学们参观工厂,这次探究活动的目的是带领学生走进现代化企业,拓展学生社会视野,培养学生生物科学素养。车间技术人员义务为学生讲解并带领学生参观全部生产工艺流程,学生在这个过程不断地提问、记录,尤其一位高工给学生讲制酒的核心技术之一――菌种的改良,讲解生物高新技术应用等生产过程时,大大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参观完后学生自发提出许多要探究的问题。
为了上好这节探究实践课,我也查阅了大量资料,修改了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中提出了很多问题:葡萄酒的历史渊源,葡萄酒的历史发展?生产葡萄酒时,为什么酒厂最初是开口发酵?山葡萄生长的特殊地理环境因素对酒的口感的影响?葡萄酒的特色是什么?果酒制作的发酵工艺过程是什么?果酒与果醋发酵条件的区别是什么?二次发酵的发酵条件有何变化?橡木桶在后期l酵中的作用是什么?葡萄酒的营养价值有哪些?葡萄酒的种类有哪些?它与白兰地、香槟酒的区别是什么?利用所学遗传学等知识对菌种如何进行改良?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及所学知识,对本地葡萄酒做何未来规划……通过问题使学生在探究中发现问题,形成问题意识,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完成知识构建,同时培养他们与人合作的团队精神,和关爱家乡的情感教育。通过放工厂录像、相片,再现当时情景,吸引学生注意,兴趣小组选择2-3个问题探究,可以根据课下查阅的资料进行小组讨论,组长对组员探究结果进行整理、汇报,组员进行答辩,教师对学生认真探究讨论给于肯定和赞扬。最后教师和学生一起对有疑问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解决有关葡萄酒制作原理及技术等问题后,教师引导学生反思总结。有关葡萄酒制作的内容是选修1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结合本次自主探究的实践活动对葡萄酒制作的基本原理以及实验注意事项构建知识体系。根据理论和实践经验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室和家庭制作葡萄酒的实验,并根据实验写出自己的科研小论文,阐述自己的认识与观点。虽然学生们的实验不是很成功,实验报告写得也不是很规范,但是通过这次实验让学生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实验技能,培养学生深入实践的科学素养,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学生也经历了观察、反思的过程,锻炼了实验规划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可柱,张祥沛.高中生物新课程理念与教学实践[M].商务印书馆.2006.4
[2]蒋敦杰.高中生物新课程理念与实施[M].海南:海南出版社,2004
[3]曹效琴.新课程实施:走出理论与实践矛盾的困惑地带[J].中国教育学刊.2005.10
工作中我不断钻研科学育人的方法,探索教育规律,以不怕苦累的实际行动感召学生,以朴实端庄的人民教师形象教育学生,做到了为人师表,修德修才。
教育工作中,我把课前精备、课上精讲、课后精练作为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质量的教学三环节,面对有限的课时,我以改革精神探索提高教学效率的科学方法,激发学生自觉参与学习的意识,最大限度地提高单位时间里的教学效益。把提高教学效益当作首要任务,把课前精备、课上精讲、课后精练作为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质量的教学三环节。课前精备,是指上课前把功夫下在深入钻研教材,广泛搜集有关资料,精心设计课堂结构及教学方法上,特别是认真研究怎样“用最节省的时间、最简洁的方法让学生掌握最多的知识,并促使学生最快地转化为能力”。课上精讲,是指在课堂教学中,集中时间,集中精力,讲清教材的重点、难点、疑点、能力点、思路和规律,激活课堂气氛,教得生动,学得主动,充分发挥课堂潜在功能。课后精练,是指在课后作业的安排上,本着质量高,数量少,内容精,方法活,形式多样,针对性强的要求,精心设计,合理分配,严格控制作业数量。
先后担任三年时间班主任工作。积极探索班级管理新路子。所带班级班风纯正,学风较端正。倡导“严谨、求实、启智、育人”的教风,不断加强自身师德,提高业务素质,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热爱国家、爱社会、爱他人的时代青年。
爱学生如亲人,对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予以更大的支持,对成绩或生活情况较差的有自悲心理的学生予以鼓励和帮助,日常通过班会、团活、升旗、宣传栏等形式开展活动以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鼓励学生竟选学生干部,树立起自强自立精神。我提出的“抬头做人埋头学习”的要求已成为学生的自觉行动。
教学中我认真的调查研究,虚心向同仁学习,对五中的老教师们,我一个一个地拜访求教。不断吸收别人的经验,以丰富自己,使自己成长进步的速度快,
班级管理中我能够创设宽容、理解、和谐的班级气氛,尊重学生个性,具有与学生一起共同学习的态度,具有能激发学生创造渴望的教学艺术。应该把学生看成学习的主人,对好质疑、好提“怪”问题、回答问题超越课本的学生,应持热情欢迎的态度。要鼓励学生超过教师,爱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
长期的教学生涯中我一直遵循的准则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作真人。注重研究教学规律,精心组织教学,受到学生们的普遍好评,
我大胆改革劳动技术课的教学模式,将“我讲你听”的“满堂灌”变成授课、实践和竞赛等双向交流的多种方式并存,活跃了课堂气氛。我运用录音、录像投影等现代化手段,增强了教学直观性、趣味性,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组织学生开展野外实践活动并指导学生撰写实践报告、小论文,在提高应用能力方面作出了可贵的探索。
学习是手段,创造才是目的。在教育学生时我以培养能力,发展智力,造就新型人才为目的。以思维能力及创造力的培养为突破口,以地理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地理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为两翼,全面渗透创造力培养的教学原理、原则与策略,在探索中小学生创造性思维规律,开发中小学生创造潜能的途径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研究成果。
学生思维能力及创造力培养是时代的需要。一是注重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二是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三是能使学生养成不盲目接受、深入思考、敢于否定、勇于发表见解的优良心理品质,培养了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学生思维力、创造力的培养,主渠道是课堂教学。要最大限度地发扬课堂民主,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创设生动活泼的气氛,让学生愉快思考、主动探索、大胆质疑,敢于标新立异。采用“引导式”,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要巧设问题,善设疑点,给学生一个自由发挥的天地,说己之欲说,写己之欲写,提供其积极参与的思维空间。学生只有在此境界中才会产生最佳心态,从而诱发潜在的创造智能,使思维趋于活跃,使灵气得到解放。
富兰克林有一句话:“空无一物的袋子是难以站得笔直的。”同样,地理教师如果没有渊博的知识,不注重吸纳时代活水,创造力就是一句空话。
在现代科学迅速发展的今天,各学科间的横向交叉、渗透和融合趋势日趋明显,这必然反映到地理教学内容上来。“我始终是教育教学战线上的一名新兵。”我总是用这样的想法来鞭策自己学习和不断提高。正是一直有这样的业务上的饥饿感,培育努力学习,在学习中探索的习惯。并常以自己的读书行动体会去感染学生,熏陶学生,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地理的习惯。由于自身文化底蕴逐渐厚实,年,我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省教育学院进行数字专业本科学历函授学习,于年合格毕业,三年函授学习,我阅读了大理专业书籍,开阔了视野,丰富了理论知识。为干好教育教学本质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凭着对教育事业的挚爱深情,凭着“干什么都要争第一,样样工作争优异”的强烈事业心,我针对地理教学中存在的弊端,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了大胆的教学改革,创造了许多成功的经验。我撰写的论文《人类与地理自然环境的关系》荣获省奖励。
【关键词】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法 认知目标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1-0176-01
一、布鲁姆及其“目标分类”简介
本杰明・布鲁姆是美国教育家、心理学家,他的主要贡献在于 “教育目标分类”和“掌握学习理论”。 布鲁姆立足于教育目标的完整性,于1956年在美国的芝加哥大学提出了“教育目标分类学”。这里的教育目标是指预期的学生学习结果。这一学术成果对课堂教学和课程设计过程产生极大的影响,从而也奠定了布鲁姆这一流派在美国教育学术领域里的地位。所谓的教育目标分类学是指把各门学科的教育、教学目标按照统一的标准分类使其规范化,系列化的理论。对教育目标进行分类的目的在于提供一个参照框架,便于我们对期待的教育结果和学生的实际学习结果进行分类。
目标分类是对学生学习行为和结果的分类,体现了某一堂课或一单元或某一阶段中学生的行动思维情感的方式和变化。
布鲁姆结合教学目标把教育中应该达到的教育目标分为三个不同的领域: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认知领域包括记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和评价六个层次。情感领域包括接受、反应、价值作用、组织化、个性化五个主要层次。动作领域包括基础动作、规定动作、制作动作。布鲁姆对每一类别的目标层次又由低到高由简到繁的进行了分层次和分析。学习过程是一个由下到上发展的过程,下一层目标是上一层目标的支撑。本文重点介绍认知领域的六个层次。
二、布鲁姆“目标分类”理论及其在化学教学中的体现
八十年代以来,布鲁姆理论风行一时,广大教育工作者纷纷借鉴和采用,他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几乎渗透到各门学科。在中学化学教学中也不例外。
认知领域目标指的是学习的结果,由低到高包括六个层次。
1.知识
知识指对特殊或一般事例的回忆,对先前学习内容的回忆包括方法、过程、理论以及模型、结构、情景等的回忆。还包括学科领域中的普遍性原理和抽象概念的识记。知识层次所对应的动词有:识别、记忆、列表、定义、陈述等。在化学教学中,主要指学生知道物质的名称、具体的化学事实,处理化学问题的方法和过程,有关的概念,原理和法则,例如氧化还原反应的学习中学生不仅要知道氧化还原反应的各组概念还要明确概念间对立统一关系,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方法、步骤、电子守恒原理等内容。
2.领会
领会是最低层次的理解。指能把握所学内容的意义用自己的话表述、说明、进行简单的推断或总括,对材料进行重新整理排列或提出新观点。在化学教学中,包括理解化学事实与原理;对化学知识要点作出分类、摘要和归纳;用自己的语言来阐述某个化学问题;根据材料的内容确定采用的方法和程序等。例如根据实验内容以及生活常识得出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并能解释具体事例。领会层次对应的动词有:解释、描述、说明、区别、归纳、比较等。
3.应用
将抽象概念应用于特殊或一般的环境,这些抽象概念可以是一般的观念、程序的规则或一般化的方法,也可以是必须记住并加以应用的原则、观念、理论。这里所说的应用是指初步的,低层次的、未经综合的应用。应用实际是一种高水平的理解。在化学教学中主要指利用理论、原理程序等知识再学习的过程。例如中学化学实验实际上就是在理论的基础上探究或是实践、论证一些理论和原理。应用层次对应的动词有:操作、分类、论证、实践等。
4.分析
分析是对知识领会、运用的一种综合能力,它注重把材料分解成各个组成部分,弄清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构成方式使各部分关系明确结构清晰。具体来说是识别交流中包含的各种要素,分析内容中各种要素与组成部分的内在联系与相互关系,将分析内容组合起来的组织、系统排列和整体结构。
在化学教学中主要指各理论、原理、法则等的内部关联。如电解原理的学习中,能够分析,比较、辨别阴阳两极以及两极的电极材料、电极反应等关系,明白电子的流向,电极材料的变化等内容。该层次对应的动词有:分析、检查、实验、对比、辨别等。
5.综合
综合是对各个要素或组成部分进行加工,组成一个新模式或结构,或把它们改组成一个新的、更清晰的整体,以便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化学教学中主要指利用所学的化学知识理论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根据给出条件应用原电池原理选择电极材料并设计电池就是一个典型的综合的例子。
6.评价
是为了某种目的,按照既定的标准或准则对观念、方法、材料等的价值做出判断。这种标准可能是内部的证据,也可能是外在的标准。在化学中的评价有判断杂质是否存在;判断化学小论文的质量;纠正化学文章中的不妥和错误;评价某个化学结论与材料(数据)的适当性和充分性等。
以上六个学习层次是由浅及深、由低到高的一个过程。浅层学习的认知水平停留在第一、第二层,而深度学习的认知水平对应着后面的四层。
三、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之我见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主要涉及的三个领域对中学化学教学影响最大的莫过于认知领域。目前广大化学教师无论是研究课程发展,设计教学计划;还是考试与评价;甚至是课堂教学的准备与实施,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选择,几乎都以布鲁姆理论作为科学依据,甚至是唯一的科学标准。
然而,由于对教育目标分类学的认识还存在片面性及理论本身存在的局限性,以致在实践中产生了许多问题。
一些教师以为将认知目标落实到一节课上就算完成了该节课的教学目标,用大量的练习代替概念的形成过程、定理的发现过程、方法的探索过程,使学生失去了学习兴趣。现代教学评价观认为:态度是第一位的,知识、技能次之。因此,教学中必须将认知目标和情感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是实现学生科学素养的关键。
布鲁姆将认知目标划为六个层次只是表面形式的划分,实际上它们之间难以区分。如应用这个层次并没有揭示学习水平怎样从低层次向高层次转化。系统科学告诉我们,整体功能不等于部分功能之和。其次,知识点过细,每个知识点在较高水平和较低水平上都测试,会无形中助长了题海战术。所以我们对教育目标明细表使用须持谨慎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