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企业税务合规管理

企业税务合规管理精品(七篇)

时间:2023-05-24 17:23:03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企业税务合规管理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企业税务合规管理

篇(1)

企稳回升的经营状况

合并后,汤森路透公司将核心业务定位为:给愿意为内容和服务付费的专业人士和决策者提供智能化信息。汤森路透的主要赢利模式是付费订阅服务。公司按照不同业务单元进行分类,每一业务单元采取“一条线式”的业务模式,利用强有力的技术平台通过向客户提供有价值的专业信息来收取订阅费用,这种业务模式保证了较高的现金流通率。

2011年,汤森路透约80%的业务处于收入增长态势,其中有不少业务增长速度超过5%,这些主要是税务和会计业务、知识产权和科技业务、全球法律业务、风险与合规管理业务、市场业务以及企业、政府和院校法律业务。

汤森路透的收入增长百分比、营业利润增长百分比和投资资金回报率在2009年后逐年开始企稳回升。

汤森路透2011年的总收入按照媒介、区域和使用渠道来划分,90%的业务是通过电子信息、软件及服务的方式获得的,总收入的43%来自美国之外的地区,总收入的86%来自订阅或其他类似性质的连续性和定期性的合同交易。

从公司产业结构来看,汤森路透2011年总收入127.43亿美元,主要来自金融与风险业务和法律业务,两者共占汤森路透总收入的82%。

产业构架的战略调整

合并后至2010年,汤森路透旗下主要分为事业部(Professional Division)和市场部(Markets Division)。原汤姆森的金融业务与原路透的金融业务合并,组成新汤森路透公司的市场部,原汤姆森公司的其余部门(汤姆森医疗保健、汤姆森科技、汤姆森法律以及汤姆森税务)则组成事业部,业务涵盖金融、媒体、法律、税务与财务、医疗保健与科技五大领域。事业部分管法律、税务和财务、医疗保健与科技方面的业务,市场部负责金融和媒体方面的业务。当时,公司的产业构架脉络如下:

为满足日益繁多的监管要求,有关专业人士对合规解决方案和信息的需求增长较快。因此,汤森路透公司于2010年拓展了一块新的业务,即风险与台规管理业务,以满足专业人士对合规信息和解决方案的需求。公司充分整合已有的法律、税务与财务以及市场部的战略资源,并联合2010年收购过来的Complinet公司一起打造这块业务,力争塑造公司的竞争优势。

2011年下半年,公司开始着手打破原先的部门结构(即事业部和市场部的划分),将汤森路透当作一个完整的战略整体企业来运作,由单一的法人公司管理。这些调整从2012年1月1日开始实施,旨在使公司各业务单位之间能够更好地合作,以更好地满足客户日益复杂的需求,抓住发展机遇,建立公司可共享的创新技术平台,提高工作效率。

随着汤森路透产业结构的调整,汤森路透的部门划分也作了相应调整,从2012年1月1日起,汤森路透的业务部门划分为五个:

1.金融与风险(Financial&Risk)部。主要提供重要新闻信息和分析数据,促成金融交易,将各金融团体联系在一起。金融与风险部门由原先市场部的金融业务部门和原先法律部的风险与合规管理业务部门组成。从2012年1月1日起,金融与风险部按照客户群的不同划分为四个业务单位,即交易、投资者、市场以及风险与合规管理。

2.法律(Legal)部。主要为全球法律人士、研究人员、调查公司、企业与政府专业人士提供法律信息、决策支持工具、软件及服务。从2012年1月1日起,法律部根据不同的客户群将法律业务分为四类:小型律师事务所业务、大型律师事务所业务、法律顾问业务和政府业务。原来法律部的一部分风险与合规管理业务被转到金融与风险部。

3.税务与会计(Tax&Accounting)部。主要为会计公司、企业、律师事务所和政府部门提供税务合规与会计信息、软件及服务。该业务通过开发新产品、延伸Onesource和Checkpoint的产品线、收购Manatron进入政府税务自动化行业等途径,逐步进行全球扩张。从2012年1月1日起,税务与会计部根据客户群的不同,将其业务分为五类:知识解决方案、企业业务、间接地产与信托业务、专业业务和政府业务。

4.知识产权与科技(Intellectual Property&Science)部。主要提供全面的知识产权、科技资源及决策支持工具,帮助政府部门、院校、出版商、企业和律师事务所发现、开发和转让创新技术。从2012年1月1日起,知识产权与科技部按照客户群体的不同将业务划分为三类:知识产权解决方案、科学与学术研究、生命科学。

篇(2)

关键词:信息化时代 税收监管 体制改革

现代信息化的发展依托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网络化体制的建设和完善,传统的经济体制从过去的单一、粗放型发展为现在的高度集中与网络密集化运作模式。经济活动的全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一些新型的借助网络信息化而兴起的商业实体越来越多,其经营模式与传统体制正发生着质的变化,而税收作为国家经济管理的重要手段,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新经济体制的产生和繁荣必然的会对传统的税收监管制度产生冲击。可以说,信息化的经济体制对税收监管是一把双刃剑,怎样堵住信息化带来的税收监管缺口,缓解两者之间产生的新矛盾,而又能借助现代信息化发展带来的管理上的便利性,促进税收监管的信息化建设是现代税收监管体制思索的新课题,只有在两者之间做的有机的结合,才能保障我国经济体制发展的长治久安。

一、 信息化时代为税收监管带来的新挑战

(一)纳税主体的变化

税收监管的有序执行,必须首先确认监管的对象,即纳税主体。纳税主体的区分有属地主义和属人主义两种方式。然而在信息时代,各种新型的经营主体借助现代信息网络技术,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如阿里巴巴、淘宝、易趣等)便可以开展商业活动,这就使得这类的经营活动的负责方不需要通过工商部门进行相关的注册登记,在税务上很难有相应的监管政策对其进行专门的管制。新型支付方式的产生,如网上刷卡消费、网银支付、支付宝交易、网上金融、网上中介等越来越多,这就与传统意义上的纳税主体的属地主义和属人主义规范方式产生了冲突,形成一个难以实时监控的灰色区域。不仅企业、个人的国籍和归属地难以确定,就连企业与企业之间、个人与企业之间的产权关系都越来越模糊,这就使纳税主体国际化、边缘化、复杂化和模糊化,越来越多的商业交易行为很难明确判定究竟属于哪一个或哪几个企业的活动。所以纳税人难以确定,这是网络经济带给税收政策的困惑之一。

(二)税收稽查难度增大

现代信息化网络经济活动也对税收稽查带来各种困扰,经济体负责人信息的无法确定性对税收监管的对象难以确认,加上各种跨国贸易、国内贸易、其他形式的B2B、B2C、C2C在支付方式上有各自的保密和独立操作系统。税务部分应该采取怎样的征管方式不得明确。尽管现在网络商业运营机构有自己设立的身份核实系统,但是其目的都是为了保障自身的经济利益,并没有税收监管部分的实际介入。电子商务大多是采用无纸化的交易系统,很多个人和机构都没有自己的独立的会计系统,电子票据存在着极大的不真实性与随意性,票据上的虚拟化不仅使得税收征管与稽查无处下手,更使得税务管理人员无法对其进行稽查和举证,难以追究和区分违法纳税人的法律责任。

(三)税收监管部分的信息安全受到威胁

现在税务机关的数据库系统和征管活动的日常信息管理大多是借助计算机软件来实现运营管理。这种对计算软件和办公网络的依赖性,也反过来使其安全受到威胁。网络本身便是一个开放式的互联环境。各类非法组织以及个人为了自身利益的需要通常对税务管理数据库实施黑客攻击,以非法篡改、盗取、删除具有高度机密的税务经济信息,其造成的经济破坏性和社会影响性不可估量。再者恶意木马病毒的传播和攻击可能会对税务管理系统和相关开发性的税务网站造成全面瘫痪等,这些可能出现的网络安全问题对税务管理部门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如果税务部门不重视自身的网络安全建设,不提高自身的网络安全水平,就无法应对这些挑战,可能给国家带来巨大的损失。

二、 信息化时代加强税务监管的对策

(一)建立和完善税务监管的信息化建设

利用信息化时代技术优势来服务于现代税收监管工作,建立健全适应信息化时代特点的现代管理方式和管理体制。规范电子商务的法律法规,监管各种开放式的网络活动实体,并与之进行深度合作,实现网络交易的全面实名制和登记制度,在网络交易支付端增设税务监管接入端口,与网站备案系统相结合。对各种交易活动进行监控和管理。从源头上清除束缚税源管理信息化进程的负面影响,从根本上解决制约改革的人和物的因素。以体制保发展,以机制促提高,通过自上而下的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思路的树立,将税收信息化建设纳入科学、有效、有序、合理的发展道路,这既是税收工作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也切合基层税务工作的客观需要。

(二)加强立法,完善信息化商业活动所应遵守的法律法规

国家对各类借助信息化平台开展的商业活动完善法律、法规管理条例。细分纳税主体的责任方法,整顿网络经营环境,完善网络“110”与工商管理核查体制,限制网络经营主体以个人的登记、注册方式。

完善科学的税收监管网络管理软件,用统一的软件管理系统把各经营主体与个人的开发、应用的软件全部贯穿起来, 使之成为一个能有效覆盖管理服务、稽查执行、申报征收、违章监控等全部税收征管业务的强大而完整的系统。

参考文献:

[1]张炜.关于税收信息化几个基本问题的认识[J].财政研究.2004(12)

篇(3)

一、当前涉税会计工作出现的不足

1.管理不当,信息失真

经营规模较小、经营手段多种多样是我国小企业呈现出来的特征,但这也加大了税务管理工作的困难。且税务部门在完成税收工作后没有对企业加强监管,导致企业任意经营,使得企业的财务会计管理存在了诸多问题,其主要体现于以下几点:(1)现代小企业中核算会计与涉税会计内容严重脱节。部分企业建账不规范或不依法建账,再者账目混乱,还有相当一部分中小企业设两套账,一方面应付税务检查,另一方面为企业内部提供会计信息。在会计核算方面,人为操纵利润,采用倒轧账的方式记账,涉税方面人为调节税款的多少,税款缴纳的时间等。(2)制度残缺。在企业日常管理中,尚未对现有的制度进行完善处理。如:会计核查、资金管理、账务记录等,都仅仅是形式上的工作。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对企业利益造成影响,严重时直接导致资金流失、管理失效等问题,给财务工作带来难度。(3)会计失控。内部会计控制作用丧失也是另一大问题,内部会计控制主要是针对物资安全、会计信息、财务活动等方面实施控制,而在小企业的管理中很多因素干扰者会计工作,导致其未能按照规章制度办事,未重视会计行业的基本原则,阻碍了会计监督职能作用的持续发挥,给企业经营带来难度。

2.缺少培训,素质落后

对会计人员进行日常培训是搞好企业财务工作的基础,但大部分企业为了节约经营成本而未把培训工作落实到位,使得会计人员的职业素质仅停留在原有的水平上。法律规定我国在会计人员的管理过程中采取统一由各级财政部门发证、年检、培训的方式管理。而相关文件规定了,只有获得中专或高中学历的人才有机会考取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实际情况却是会计行业的从业门槛较低,这造成了中小企业的会计职业素质落后。

另外,税务部门没有定期组织人员参加专业培训,未能从不同的方面顾及涉税会计人员的个体差异与企业发展趋势,在改善涉税人员的业务能力上没能起到帮助。在市场经济体制不断改革的过程中,中国经济体制得到全面更新,税制改革工作持续进行,这就对会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会计必须要适应新经济政策的要求,积极培养自身的专业知识,在实际工作中增加职业素质的培养。但真实情况为,税务部门、财政部门在管理方式上难以统一,使得会计工作无法正常进行,影响了企业的税收工作。

3.监管不足,发票乱开

因企业聘用会计人员时没有给予过多的要求,市场上会计人员的工作能力不强,对于企业财务工作的重要性没有感触,因为在财务相关的工作中常会出现各种不利现象。涉税会计人员在对企业业主提供服务时,容易被金钱利益诱惑。其会出采取一切措施来保证企业利益,因而采取了很多不正当的手段,主要包括了:多开农副产品或废旧物资进项发票;资金收支记录不及时;谎报工人工资、折旧及增大成本,给企业经营造成一种假象,严重阻碍了企业的顺利经营。在监督过程中,税务机关查账征收设置障碍,尽管税务人员明白企业财务管理的诸多问题,但因为企业会计人员流动较大,造成了制定的多项监督处罚措施难以进行,使得会计人出现“造假账、逃税收”等问题,长期下去则会养成很不好的工作习惯。影响了涉水会计在企业中作用的发挥。

二、优化涉税会计调整的有效措施

1.发挥资源价值,加强会计教育

面对当前呈现出来的诸多财务管理问题,我们应当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作出会计工作调整,改善当前的会计工作现状。税务机关、财政部门等需共同创建一套符合企业发展的会计培训模式,将税务实践专家当成核心,对会计人员展开综合培训管理,注重培养一批通晓涉税会计和核算会计的专业人才。领导者还需充分发挥现有的企业资源,利用工作环境、工作条件、工作设施等给会计人员的教育带来帮助。税务部门应参照税收管辖域内企业的生产经营特征,科学划分涉税会计人员,主要包括了:生产制造、委托加工、食品加工等不同的方面,且依照企业经验状况把现实的问题加以解决处理。并且,在提高业务素质时还应对涉税会计的职业道德素质给予重视,养成良好的工作态度与责任心,还可以座谈会的形式定期召集企业涉税会计以及管理者展开交流,对市场经济下企业的经营提供方向。

2.加强财务管理,合理进行税收筹划,实现持续发展

鉴于当前的财务管理问题,税务机关需参照企业经营的具体情况采取财务管理措施,保证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主要工作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1)结合财务部门办颁发的《小企业会计制度》,对企业会计的日常核算进行优化调整,引导企业制定科学的管理模式,采取有效的方式进行会计管理。税务机关还要对小企业会计核算标准加以规划,确保企业在日常工作中能完善会计监督,防止在工作中出现信息失真、记录不全等多方面的问题。(2)要求企业不断完善内部财务管理,一般管理范围要涉及到资金管理、成本核算、财务审核等各个环节,给企业创造出良好的管理效果,保证管理会计职能充分发挥,我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创造更多的利用价值。(3)企业应实行合理的税务筹划,在不违反税法的前提下,规划企业的纳税活动,既依法纳税,又要充分享受优惠政策,以达到减轻税负或推迟纳税为目的,这是涉税会计的最重要的工作之一,不是以偷、漏税来达到减轻税负的目的。

3.采取等级考核,扩大管理范围

税务部门针对辖区内涉税会计人员的工作情况,采取a、b、c、d四个级别的管理模式是现代企业经营中的新策略。该项措施的运用不仅能增强企业提高财务会计管理水平和依法办税能力,还能在考核过程中督促会计人员提升工作效率。财务机构需结合辖区内涉税会计人员的工作业绩、资金核算等方面综合考核,对涉税会计人员信用等级进行鉴别。此外,还可以创建涉税会计人员信息库,采取动态管理方式。对取得a类信用等级的涉税会计,因具有较高的会计核算水平和较强的依法办税能力,因此对其服务的企业实行较为粗放的管理模式,管理上主要以纳税辅导为主。对取得b类信用等级的涉税会计,除在税务登记、账簿和凭证管理、纳税申报、税款征收等方面进行常规管理外,重点是加强日常涉税政策辅导和宣传等纳税服务工作,帮助其改进财务会计管理。对取得c类、d类信用等级的涉税会计,因会计核算水平和依法办税能力较低,因此对其服务的企业实行较为严格的管理模式,适当加大纳税评估和税收检查的力度,并着重从日常涉税政策、帐务处理等方面加强辅导,帮助其改进财务会计管理水平,提高依法办税能力。同时定期在税务网站上公布等级管理信息,利于监督,促进税收征管。

三、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育和完善,充分暴露出当前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着诸多问题,涉税会计的业务能力很弱,但作为市场经济不可缺少的税制建设在不断改革和完善,所以涉税会计应独成体系,并不断成熟和完善,税收与企业经济活动是息息相关的,作为纳税义务人的企业,既要依法纳税,认真履行纳税义务,又要充分享受国家的税收优惠政策。企业会计中的涉税问题,企业纳税中的会计问题,也正是涉税会计所探讨的主题,如何用好涉税会计和税务筹划,是我们每个会计工作者都要面对的,同时也确保企业实现又快又好发展。

参考文献

[1] 孙丽娟。 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j]. 工业审计与会计, 2006,(04)。

[2] 王淑云。 会计利润与经济利润的比较[j]. 现代会计, 2007,(01)。

[3] 李永刚。 如何建立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j]. 公用事业财会, 2007,(02)。

篇(4)

【关键词】设计单位 企业纳税管理问题 “营改增”

一、设计单位及其相关税收政策概述

设计单位企业所包含的范围较广,本文讨论的重点为从事建设工程勘察并进行建设工程设计工作的单位企业。建设工程勘察主要是指根据建设的要求,查明、分析和评价建设的场地的地质地理的环境特征和岩石结构条件,最终分析编制出工程的勘察文件。在这基础上的建设工程设计是指根据建设工程的要求,对建设工程所需的资金、技术、资源、环境等进行全面系统综合的分析、论证,最终编制出设计文件的活动。设计单位在近年来从以往的国家事业单位转型为自主盈亏、盈亏自负的企业,并且参与到了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中,随着外部环境的改变其自身的内部制度也要进行相应的调整以应对市场带来的问题。同时,其财务的计划和管理以及纳税管理也发生着改变。

同时,设计单位也遇到了许多机遇。2007年3月16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中规定,对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征收企业所得税,这对以技术与设计为主要获利方式的设计单位来说是有利的外部条件。同时,在需要抓住机遇的同时,设计单位也面临着挑战,自2011年11月17日,我国计划进行营业税改增值税的试点改革,并于2013年推向全国,其中对6个现代服务业进行了营业税改增值税的改革。适用税率分别为研发和技术,信息技术,文化创意,物流辅助,鉴证咨询6%,有形动产租赁服务17%。设计公司的经营范围主要是工程的前期咨询(可行性研究,项目评估,招投标),工程勘察,工程设计,工程总承包,工程监理,工程造价审计等;分别属于研发和技术服务,文化创意服务,监证咨询服务,纳入本次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范围。这对于相关设计单位的纳税管理来说是一个较大的变化和挑战。这些税收政策的调整对设计单位的纳税管理提出了新的课题,同时也是不断完善我国税制,促进设计单位企业健康有序发展的助推器。

二、设计单位纳税管理的问题和现状

(一)“营改增”背景下的增值税纳税管理问题

增值税和以往的营业税相比,在计税方式、会计核算以及税负方面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别,所以在“营改增”背景下做好增值税的会计核算,规避税收风险并且以合理的方式降低税负都是极其重要的。

首先,“营改增”之后设计企业普遍面临着税负较高的问题。在本次“营改增”试点中,设计单位由营业税纳税人转变为增值税纳税人,应税服务年销售额500万元(含500万)以上为一般纳税人,按照当期应税服务销售额(不含税)和6%的增值税率计算增值税销项税额,在扣除当期购买的应税产品和服务的进项税额后,净额为应向税务机关申报和缴纳的当期增值税应纳税额。应税服务年销售额500万元以下的为小规模纳税人,按照当期应税服务销售额(不含税)和3%的征收率计算交纳增值税,不得抵扣进项税额。设计单位的业务属于现代服务业,一般纳税人的增值税税率为6%,折算为与原营业税可比口径的税率为5.66%。这与之前的5%的营业税税率是相对较高的。而对于小规模纳税人来说,之前作为营业税的服务业税率5%,“营改增”后,企业如果被就认定为小规模纳税人,则按不含增值税销售额3%的征收率计征增值税,流转税税率下降幅度超过40%。

其次,因为设计单位的业务范围很广,根据不同的业务分属不同的税目,所以对会计核算和纳税管理产生影响。例如勘察设计单位一般包括岩土工程勘察、地质灾害评估、测绘服务、设计服务、地基处理、工程监理等。根据“营改增”相关文件,勘察设计单位的岩土工程勘察、地质灾害评估、设计服务属于研发和技术服务,测绘服务属于鉴证服务,这些业务根据“营改增”中的现代服务业要求征收增值税。但地基处理、工程施工、工程监理未纳入本次试点,仍按营业税相关法律法规管理。所以不同的经营业务属于不同的税种适用不同的税率,这边要求企业要对设计单位的经营业务进行合理科学的分类,并且提前掌握政策要点,依法纳税,有必要时与主管税务机关进行沟通。

(二)企业所得税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下的纳税管理问题

2008年起,我国对高新技术企业进行15%的企业所得税优惠。在实际操作中,我国对高新技术企业制定了认定管理办法,其中主要包括在中国境内注册的企业,通过其自主研发、受让。受赠,并购或独占的方式对其主要产品的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拥有专业技术人员站到企业职工总数的一定比例等。设计单位由于自身和客观因素对企业所得税的纳税管理出现了一些问题。

首先,设计单位对这些优惠政策的认识不足。设计单位对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重视不够,对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程序和实施办法没有深入学习,一部分设计单位认为其程序繁琐操作起来困难就避开难点不予学习,还有一部分是之前享受了国家政府补助补贴或者财政的专项拨款,依赖于直接优惠,忽视税收优惠政策的好处,这都导致了设计单位对这项工作开展不够,企业没有享受优惠政策的积极主动性。

其次,设计单位缺乏被认可的自主知识产权。在我国《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中对核心自主知识产权进行了具体规定,并提出了较高要求。和企业的销售产品不同,设计单位的自主知识产权的界定有一定的难度和特殊性,虽然长期以来设计单位对我国自主创新产业和推动我国科技进步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因为设计单位对保护自主知识产权的意识淡薄,无法界定其自主知识产权,所以无法享受高新技术产业的税收优惠。

最后,设计单位的研发费用核算混乱。因我国对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中,需要提供近年来对于研发费用的具体审计认定,来最终决定研发费用在经营收入的比例,决定是否认定为高新技术产业。但是我国设计单位因多方面原因,有些没有没有设立专门的研发费用支出或费按照研发项目进行分项核算,或者会计部门与研发部门缺乏足够的沟通,造成归集不清的问题

(三)发票管理的问题

在“营改增”的背景下,能否获得有效发票进行进项税额抵扣并且进行正确入账是纳税管理的重要环节。而在设计单位的工作中,因进项来自小规模企业和发票处理不规范的一般纳税人企业,导致了发票不能有效取得,进项税额无法充分抵扣。或在发票获取后,因财务工作和纳税工作的不规范等原因,导致发票没有有效入账,导致了财务工作和纳税管理工作的缺位和错误。

三、设计单位纳税管理的建议

(一)增值税和营业税收管理建议

在“营改增”背景下,设计单位应对国家政策进行深入学习,组织相关财务、预算、税收方面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了解政策变化后的工作变化,并且与当地的税务管理部门进行有效沟通,进行科学合理的纳税。同时,设计单位应对本单位的财务入账进行科学有效的归类,纳税时根据不同的经营范围缴纳相应的税收,不应因账目归集问题导致多纳税或者逃税行为。

(二)企业所得税的纳税管理建议

设计单位在单位自身不断实现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自主知识产权意识不断加强的同时,应深入学习国家关于企业所得税对高新技术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将国家的税收政策与税收环节相结合,运用好有效的税务筹划的政策。同时,应将税收政策与相关的会计处理相结合,合理计划、计量和记录设计的研发费用支出,在设计单位内部可以设置专门的研发部门,对企业的研发生产、研发费用支出管理进行具体有效的管理。

(三)企业发票管理问题建议

设计单位企业应该树立正确的发票抵扣意识,在进行项目设计前就要考虑到发票能否有效取得,取得后能否有效抵扣的问题。同时,在购进商品是要考虑购买商的企业性质,在合同业务分包时,更多的选择一般纳税人,从而能够提供有效的增值税进项发票进行抵扣,减少设计单位税负。同时要加强对发票管理人员的监督,坚决杜绝编制假发票,错误入账等问题的出现,保证实际税务缴纳环节的合理有序进行。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制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篇(5)

一、 亮点及创新工作

1、产研结合,科技助力项目管理

1.1项目部依托业主的bim数字管控平台,配套建设了门禁道闸,工业视频监控,人、机实施定位等高新设备,形成互联协同、智能决策、数据共享的信息化系统,打造信息技术与现场管理深度结合的安全智慧工地。

1.2引入前端技术设备解决工程技术难题

为避免本工程爆破振动对运行中的五强溪电厂造成不利影响,项目部采购了最新的CBSD-VM-M01型网络测振仪,可实现无线数据采集,对爆破振动监测和孔网参数分析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项目部配置了大疆Mavic Air2 DJI无人机、高清管道工业内窥镜等先进设备,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对工程现场地形地貌,地质情况进行摄像数据采集,及时掌握地质情况,采取对应措施,避免了地质灾害的发生。

2、高标准安全文明施工管理,打造花园式工地

项目部以建造“五型”工地为目标, 高标准实施安全文明管理,施工道路全部混凝土硬化,边坡、道路两侧、营地周边等区域栽花种草、因地制宜“见缝插绿”,材料、设备分区停放整齐有序,着力打造花园式工地,提升了工地安全文明施工形象,获得了业主好评。

3、依托公司强大的专家团队,解决现场技术难点

五扩项目技术难点突出,施工安全风险巨大,在爆破振动、高边坡施工、围堰施工、地下工程开挖等方面技术难度大,施工安全风险高。项目部在策划及实施阶段,多次邀请公司专家团队进场指导,为项目的安全、顺利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二、存在问题及不足

在服务基层和关心职工方面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改进提高的措施及建议和意见

为确保2021年能够顺利完成各项经营目标,项目部将采取以下措施:

1.加强支部建设

项目部将深入践行“强党建就是强发展”理念,严格执行上级领导和党委的决策部署,不断加强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水平,及时掌握党员干部日常动态,加强培养优秀党员干部,推进“为民服务解难题”系列举措为员工排忧解难,并在决议决策时积极听取民主意见建议。

2.做好资金保障

做好变更索赔工作,及时办理期中结算,保证项目资金流。

3.加强税务管理

过程中严格执行税务策划方案,并根据实际情况做相应的调整,尽量做好项目收入与支出的平衡,以避免前期预付款导致收入过大、成本较低而导致年度利润过高、缴纳高额企业所得税的情况。

篇(6)

一、构建“纵横制约”的管理机制,夯实合规管理基础

完善的管理机制是风险防控的基础,我行自成立之初就按照“高标准、高起点”的要求建立完善的公司管理机制。一是建立了“三会一层”的组织架构,明确了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管理层的风险管理责任,分工细致,责任明确,是省内公司治理比较完善的村镇银行。二是突出强化董事会的风险管控职能,在董事会下设关联交易委员会、风险监督委员会和财务审查委员会,分别对关联交易、大额授信和重大财务事项进行集体决策,有效发挥了监督制约机制,提升了决策水平。三是建立联席会制度,联席会由董、监事长、经营层和部门负责人参加,每两周召开一次,及时调度经营发展情况、查找问题和不足,并对重要事项进行决策,及时调整工作部署。四是建立前后台分离、审贷分离、贷放分离、风险经理平行作业等多项横向制约机制,细化分工,责、权、利匹配,有效降低了权利集中的风险。

二、坚持“支农支小”市场定位,促进合规稳健可持续发展

章丘作为全国的“百强县”,拥有20家金融机构,同业竞争异常激烈。为提升市场竞争力,构建特色品牌,六年来,我行始终坚持“支农支小”的市场定位,以普惠金融为宗旨,持续开拓乡镇、农村的蓝海市场。截止6月末,我行服务的存款客户达到2.3万户,并推出免收银行卡、网银、手机银行所有服务费的优惠措施。同时积极投放小微贷款,我行根据当地市场特点,创新开发了“金农贷”、“税贷通”、“惠农贷”、“创业贷”等一系列贴近市场的特色信贷产品,先后与财政局、税务局、农业局等多部门合作,积极开展支农融资增信、银税互动、创业免息贷、光伏扶贫贷等贷款项目,累计投放贷款35亿元,涉农贷款占比99.5%,户均贷款仅为81万元,有效支持了2800多户中小企业和农户的发展,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贷款的小额分散有效弱化了贷款风险。开业以来,我行不良贷款率始终保持在较低水平,截至目前,我行不良贷款率为0.13%,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三、狠抓“重点领域”的风险防控,持续提升业务质量

村镇银行作为新建金融机构,成立时间短,业务以存、贷款传统业务为主,风险防控主要集中在几个重点领域。

(一)强化授信风险防控。一是建立分级授权机制,授信业务按50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上和50万元以下三个档次,分别由风险监督委员会、行长和风险总监分级审批,有效提高决策质量和决策效率。二是实行风险经理平行作业制度,50万元以上的业务由风险经理和调查人员平行考察,独立发表意见,切实增强了风险识别和把控能力。三是每季度对存量授信业务集中开展现场风险排查,果断退出潜在风险客户,形成了“进退有序”的动态调整机制。近三年我行累计退出潜在风险客户72户,金额1.1亿元,前瞻性的退出使我行资产保持良好状态。

(二)强化合规检查监督。按照省局“合规制度建设年”的总体要求,我行深入开展精细化管理工作。一是全面梳理、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优化业务流程,强化风控措施,今年共新增、修订制度办法20多个,覆盖各个业务领域。二是根据监管要求,集中开展了“三违反”、“三套利”、“四不当”等七项专项治理检查工作,严查违规违纪行为,杜绝市场乱象,进一步夯实了我行服务实体经济的基础,切实提升了风险防控能力。三是建立检查整改的长效机制,形成了监管检查、外部审计、主发起行审计、条线自律检查、事后监督检查等多层次检查机制,使检查、整改工作形成常态。四是加大违规处罚力度。完善违规问责处罚制度,严格落实处罚措施,切实增强员工的合规意识、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通过多方位、立体化的检查、处罚机制,形成了全体员工对待违规“不敢干、不能干、不想干”的良好风气。

(三)严防流动性风险。一是明确资产负债管理部门,加强资产和负债的期限错配管理,确保资产负债的协调发展。二是定期开展流动性压力测试,根据测试结果及时调整战略部署,控制业务发展节奏。三是与主发起行签订《双边流动性支持协议》,取得主发起行的资金支持。通过上述措施,开业以来,我行资产负债保持协调发展,未出现流动性风险。

(四)紧盯案件防控。制定了《案件防控责任制》,从董事会到一线员工层层落实案防责任,签订案防责任状。定期开展案件警示教育和“禁止性”规定的学习,去年在省局组织的禁止性规定考试中,我行取得全省村镇银行第一名的好成绩。同时定期开展员工行为排查、突发事件演练、安全检查等活动,保持案防高压态势。

(五)强化科技系统制约。尽管村镇银行的科技力量薄弱,但是在主发起行的帮助下,近几年我行持续加大科技投入,先后上线了信贷管理系统、风险监测系统、票据系统、审计系统,开通了网银、手机银行系统,去年又成功加入城商行联盟系统,完善的信息系统使“机防”机制充分发挥,有效促进了合规管理水平的提升。

四、打造“合规守信”的企业文化,树立廉洁诚信的社会形象

篇(7)

(人民银行福州中心支行 350003)

【摘要】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和金融业务的深入结合,互联网金融蓬勃发展。互联网金融对支付结算业务产生巨大影响,在优化支付服务和业务创新的同时,也在业务合理性边界、资金安全、客户信息安全等方面存在风险隐患。文章分析了互联网金融对支付结算业务的有利和不利影响,并由此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供监管部门决策参考。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 支付结算 影响 对策

一、互联网金融对支付结算的影响

(一)互联网金融的有利影响

1.互联网金融优化了支付体系服务效能。一是互联网金融的低成本运作和平台的客户量可以弥补传统银行业在零售支付服务方面的不完善。互联网应用的大众化和金融服务普惠功能的提升已经呈深度融合、相互促进的大趋势,“ 丝金融”属性明显。二是在网络信用普遍缺失的情况下,以支付宝为代表的支付机构开创“担保交易”的支付流程,提高了网上交易中商家和消费者的相互信任,促进交易成功实现。三是分担了支付压力。从事网络支付的支付机构应用先进的云计算技术和产业链合作,利用互联网安全技术分担央行支付系统、银行业金融机构行内系统等现行支付系统的支付压力和支付风险。

2. 互联网金融将带来互联网式的业务创新。虽然当前互联网金融还处于试水阶段,但是具有互联网基因的金融服务,必然带来互联网式的行业创新。互联网金融有两大金融创新的爆发点:一是大规模行为分析能力。从事互联网金融的支付公司可以通过对数字足迹的挖掘和分类整理,推动更加精准的金融投资品、支付产品的设计。二是互联网金融平台化趋势必将形成。不同于传统的银行和基金公司将最重要的服务资源投入到20% 的大客户中,互联网金融能将许许多多小投资者聚在一起,如余额宝形成一个巨大的资金和用户量优势,截至2014年3 月底, 其基金总额已超过5 000 亿元, 用户超过8 100 万。更多的投资选择余地和数据分析支持能力,再加上逐步形成的金融投资服务,将使互联网金融成为一个金融平台,而非一个简单的投资渠道。

(二)互联网金融存在的问题

1.业务合理性难以界定。由于互联网金融业务合法性难以界定,导致部分互联网金融产品游走于合法与非法之间的灰色区域,网络支付平台就有可能成为“帮凶”。如与传统业务相比,包括二维码支付、虚拟信用卡在内的创新业务,涉及不少新的技术、新的流程和新的识别技术,这些金融创新无法受到既有规则管辖,存在一定风险隐患。目前,在对互联网金融监管没有建立相关安全技术标准、统一的业务规则和相应的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安排的情况下,监管部门如果仅通过后续“叫停”的方式,容易引起支付机构的强烈反应及社会的强烈反响。

2.存在支付风险。一是交易对象不清。互联网金融交易虚拟化、交易对象跨区域,甚至跨国界,交易对象难以确认,风险难以掌握,且互联网金融交易时间短、速度快和交易频度大,若发生风险,不利于开展风险防控,同时不利于资金的追踪及交易流水的还原,对反洗钱和账户实名制制度产生较大的冲击。二是存在客户信息泄露、资金被盗的风险。目前对互联网金融安全构成较大威胁的是有人通过数据挖掘和数据分析非法获得个人和企业支付信息,容易通过网络广泛传播客户信息等。除此以外,与传统商业银行有着独立性很强的通信网络不同,互联网金融企业处于开放式的网络通信系统中,这就导致互联网金融体系很容易遭受计算机病毒以及网络黑客的攻击,容易造成客户支付信息泄露、客户账户资金被盗。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在过去半年因网上购物遭遇问题的网民达2 010 万人,其中因个人信息泄露和账号密码被盗分别占42.9% 和23.8%。

3.资金的第三方存管监督尚不完善。2013 年,人民银行《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存管办法》。2014 年,人民银行公布了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存管银行清单。但是,目前支付机构对客户备付金存管并未完全到位,资金第三方托管机制未完全建立。在此情况下,部分客户资金仍沉淀在互联网金融企业的账户中,有可能存在资金被挪用甚至被携款跑路的道德风险。这不仅将对客户带来资金损失,也容易影响整个行业的形象。

4.增大央行进行货币信贷调控的难度。由于互联网金融企业不受法定存款准备金体系的约束,这实际上导致了货币乘数的放大。随着余额宝的快速扩张,其他支付机构也纷纷开发类似产品,如腾讯财付通、百度百发等。在互联网金融热潮的推动下,目前我国货币市场基金规模已突破1 万亿元,约占银行业金融机构各项存款的1%,占银行理财产品的10%。而网络支付平台的便捷性,如资金由支付宝转入、转出余额宝的“短、频、快——操作时间短、可频繁操作、资金快速到账”的特点,让越来越多的人将资金转入余额宝,加速了货币成数的放大。

二、监管对策

1. 加速立法,明确监管方向。建议尽快界定互联网金融的范畴、市场操作规范和监督管理主体等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制定相应的行业技术和业务标准,主动进行业务监管,避免后续“叫停”监管方式带来的被动。在互联网金融的网络支付方面,人民银行作为支付机构的首要监管部门,也应尽快在各个细分领域出台相关管理办法。加强对参与互联网金融的支付机构(以下简称支付机构)的指导培训,针对已经存在或可能出现的各类风险隐患和苗头进行风险提示,密切关注、因势利导,从健全内控机制、完善支付服务基础设施等方面强化风险防控,提升支付机构内在抗风险意识和能力。

2. 鼓励创新,进一步防控风险。互联网金融开展的业务创新,经常可能涉及现有法律法规的空白地带和不清晰的规定, 由于缺乏现有的制度约束,依靠企业内部的有效合规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鼓励互联网金融发展创新的理念、方向、政策不变的前提下,应坚持“底线思维”,要求支付机构业务创新准备阶段不仅对照现有的法律法规合理识别和评估风险,还需要从更广的角度,根据一般的法律原则、市场惯例和支付机构合规管理目标,识别实施方案中及业务开展过程中发生的潜在合规风险。从自身实践中总结国内外支付机构的先进经验,强化合规管理,注重从战略上控制风险,把合规管理和内控建设作为机构发展的生命线和基础来抓。

3. 推进互联网金融实名制建设。推行互联网金融业务办理过程中的身份认证、网站认证和电子签名等实名制度,要求支付机构要认真落实反洗钱制度,严格按照要求对客户身份真实性进行识别,按规定设置支付业务系统中的客户身份信息要素,实行动态管理和更新,确保发生的每笔交易应具可追溯性。

4. 加大客户备付金管理。备付金管理是互联网金融监督管理工作的生命线,必须从业务、制度、系统等多方面建立严密的监控网络,防止备付金被占用、挪用、隐匿。一是定期审查支付机构自有资金和备付金账户。结合支付机构报送支付业务数据、自有资金、备付金账户的银行对账单,与支付机构报送给税务的财务审计报告进行核对,防止少报、瞒报备付金数据。二是为防范系统性支付风险,应积极探索建立风险准备金制度,作为客户备付金的风险补偿机制。风险备付金拟从税后利润、高管工资和控股股东分配股利、发行或配送所获资金及营业收入中按一定比例提取并缴存至人民银行。

5. 完善信息保护措施。支付机构应当按照客户金融信息保护的要求,依法合规收集、保存、使用和对外提供客户信息。一是建立客户身份信息保密制度,设置信息安全岗位,明确岗位在信息安全管理过程中所承担的责任。二是加强关键岗位员工的安全培训,确保员工了解各自岗位职责以及违反安全规定可能导致的后果,使安全保密意识渗透到每个员工观念、意识、思想、行为中去。三是引导支付机构优化信息保护管理流程,完善信息保护的内部管理制度,将覆盖信息采集、处理、传输、维护的全流程管理纳入支付机构风险管理过程,明确信息泄露风险控制点,及时更新防火墙、身份识别认证、数字签名等网络安全监控技术,防止恶意窃取客户信息的行为。四是加大对客户的安全提示教育。通过各种宣传渠道向公众提供通俗易懂的安全操作指南,提示相关的安全风险和注意事项。开设安全教育专栏,提醒公众谨防虚假地址连接,注意对支付通道的敏感信息进行保护。

6. 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将互联网金融消费者保护纳入金融消费者保障范围。完善互联网金融投诉机制,畅通互联网金融消费的投诉渠道。通过行业自律,建立互联网金融行业数据平台,以平台风险提示信息,通过主流媒体对非法互联网金融平台、高风险互联网金融产品及支付业务风险等及时向投资参与者进行预警、提示,人民银行等主管部门重点关注和择机检查其业务开展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