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呼吸道感染防治措施

呼吸道感染防治措施精品(七篇)

时间:2023-05-24 17:22:43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呼吸道感染防治措施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呼吸道感染防治措施

篇(1)

1例(1.69%),血液感染8例(13.56%),皮肤伤口感染4例(6.78%),表浅切口感染1例(1.69%)。2013年同期1032例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68例,感染率6.59%;易感部位分布:泌尿系感染33例(48.52%),下呼吸道感染16例(23.53%),颅内感染4例(5.88%),上呼吸道感染3例(4.41%),血液感染6例(8.82%),皮肤伤口感染4例(5.88%),表浅切口感染2例(2.94%)。Logistic回归分析法显示,气管未切开、留置尿管、原发病、并发症以及功能障碍等是神经外科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

结论:重视神经外科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主要易感部位和相关因素,并予以针对性的防治对医院感染具有预防价值。

【关键词】 神经外科; 医院感染; 易感部位; 相关因素; 防治措施

神经外科主要诊疗范围包括脑出血、脑肿瘤和脑外伤等患者。这些患者大多病情危重,且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较其他疾病更易发生医院感染。有研究显示,我国神经外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为9.2%~15.4%,仅次于烧伤患者[1]。医院感染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因此,分析在神经外科中发生的医院感染具有的易感部位和相关因素,并予以防治措施,对于提高神经外科疾病的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即对此展开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2014年1-10月在本院神经外科住院的115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发生医院感染59例,男38例,女21例;年龄32~83岁,平均(45.8±3.3)岁;原发疾病:脑血管疾病者29例,颅脑外伤者12例,颅内肿瘤者5例,硬膜下血肿者3例,脑脊液鼻漏者10例。

1.2 研究方法 通过回顾性分析法分析患者医院感染发生情况,易感部位,并与2013年同期本科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进行对比,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对影响神经外科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实施判定。

1.3 防治措施 (1)严格消毒,合理预防:神经外科患者应视情况及早实施气管切开,若未接受气管切开,则应及时为患者翻身和拍背,帮助其顺利排痰。强化消毒病房空气,做好气管套管清洁和灭菌,避免切口感染,对吸痰导管实施严格消毒,强化气道湿化,增加营养,提升机体的抗感染能力。对于留置尿管的患者,及时实施膀胱功能训练,做好尿道口消毒工作。按时调节患者的,保持病床和垫材干净整洁。(2)围术期处理:术前视情况应用合适抗生素,对于肿瘤患者可输入白蛋白或新鲜血浆以增强机体抗感染作用。手术中应严格进行无菌操作,手术结束时使用骨蜡亦或是带蒂组织对颅腔实施严密封闭。在术后适时移除引流管,及时为患者换药。(3)抗生素合理应用:及时对患者的体液进行采集,实施细菌学培养后选择高效和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治疗。做到先窄谱后广谱,先低级后高级,先短期后长期,针对真菌性感染者,应重点实施真菌培养亦或是给予患者预防性口服抗真菌药物。(4)注重监测,及时总结:对治疗过程中出现的突发状况,及时进行整理分析,并参与小组讨论,探索出更具效果的防治措施并定时丰富到原有防治措施中,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比较采用 字2检验,相关因素分析使用Logistic回归法判定,以P

2 结果

2.1 2014年神经外科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易感部位分析 1150例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59例,感染率5.13%,易感部位分布:泌尿系感染29例(49.15%),下呼吸道感染11例(18.64%),颅内感染5例(8.47%),上呼吸道感染1例(1.69%),血液感染8例(13.56%),皮肤伤口感染4例(6.78%),表浅切口感染1例(1.69%)。

2.2 2013年神经外科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易感部位分析 2013年同期本院收治1032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68例,感染率6.59%,易感部位分布:泌尿系感染33例(48.52%),下呼吸道感染16例(23.53%),颅内感染4例(5.88%),上呼吸道感染3例(4.41%),血液感染6例(8.82%),皮肤伤口感染4例(5.88%),表浅切口感染2例(2.94%)。

2.3 影响神经外科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 根据Logistic回归分析可知,影响神经外科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主要有气管未切开、留置尿管、原发病、并发症及功能障碍,见表1。

3 讨论

神经外科具有手术时间长、手术难度大等特点,加之患者病情危重,大多存在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较其他科室更容易发生医院感染,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和疾病转归 [2]。因此,怎样更好地避免此种医院感染情况是神经外科临床医师面临的重要问题[3-4]。本文通过分析神经外科患者发生医院感染时的易感部位和相关因素,以及防治措施,以期为避免医院感染提供参考依据。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2014年发生医院感染59例,感染率5.13%,略低于2013年同期医院感染发生率6.59%,这主要与本院加强科室管床医师对院内感染诊断标准学习,杜绝重报,针对医院感染易感部位和相关因素采取预防措施有关。从易感部位分布来看,本院神经外科以泌尿系感染居首位,与其他医院报道不相符,原因考虑如下:(1)存在尿管管理缺陷,无菌观念不强,应加强无菌操作观念,向专科学习尿管管理技巧,减少感染率[5]。(2)留取标本未使用专用试管,存在污染现象[6]。(3)患者住院时间长,留置尿管时间长。(4)长期留置尿管患者需反复更换尿管[7]。针对以上因素,本院制定如下整改措施:(1)应加强无菌操作观念,向专科学习尿管管理技巧,减少感染率。(2)应用专用容器留取标本。(3)严格把握导尿指征,尽早拔管。(4)治疗原发病,加强支持治疗,提高患者抗感染能力。(5)做好宣教,做好会卫生清洁。

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法可知,影响神经外科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主要有气管未切开、留置尿管、原发病、并发症及功能障碍。这进一步提示针对此类因素实施针对性的处理对于患者的感染而言具有十分积极的预防作用[8-9]。原因可能在于神经外科手术大都在患者的脑部进行操作,这就涉及到对其呼吸道和泌尿道的侵入性操作,而若患者住院时间较长亦或是处于昏迷状态,极易引发上述区域位置的感染[11-13]。同时,研究发现,在并发症中,慢性支气管炎易形成下呼吸道感染,糖尿病易形成中枢神经系统以及切口感染,而乙型肝炎则易导致消化道感染,恶性肿瘤易导致呼吸道以及中枢神经的感染。这可能与此类并发症疾病的临床特点有关,例如有恶性肿瘤的患者大都免疫力较为低下,术后常需长时间地应用呼吸机进行治疗,这直接增加了呼吸道感染的风险[14-15]。因此对于气管未切开和留置尿管,原发病和并发症以及功能障碍等患者应注意医院感染的预防。

综上所述,重视神经外科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主要易感部位和相关因素,并予以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对今后的医院感染具有潜在的预防价值,临床工作应予以重视。

参考文献

[1]罗斌华,吴志勇,李福太,等.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相关危险因素调查与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24):6223-6225.

[2] Ulu-Kilic A, Alp E, Cevahir F, et al.Economic evaluation of appropriate duration of antibiotic prophylaxis for prevention of neurosurgical infections in a middle-income country[J].Am J Infect Control,2015,43(1):44-47.

[3]明婷.重症监护室神经外科患者肺部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及护理要素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4,2(5):165-166.

[4] McComb J G, Da Silva S L.Neurosurgical care of pediatric brain tumor patients in a rehabilitation unit[J].J Pediatr Rehabil Med,2014,7(4):323-331.

[5]王彬,刘英娟,连可乐.护理干预对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30):3408-3410.

[6] Champeaux C, Raballand E.Craniocerebral gunshot wound in a baby chimpanzee-an uncommon experience of neurosurgical treatment conducted in the Guinean forest [J].J Med Primatol,2015,44(1):49-52.

[7]叶慧,樊鸿雁,钱爱萍,等.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4(4):369-370.

[8] Spader H S, Hertzler D A, Kestle J R, et al.Risk factors for infection and the effect of an institutional shunt protocol on the incidence of ventricular access device infections in preterm infants[J].J Neurosurg Pediatr,2014,1(5):1-5.

[9]屈泽,李宣,黄元芳,等.急性脑梗死中医证型与血清IL-1在近期感染中的相关性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1):7-8.

[10] Wollmann G, Paglino J C, Maloney P R, et al.Attenuation of vesicular stomatitis virus infection of brain using antiviral drugs and an adeno-associated virus-interferon vector[J].Virology,2015,15(475):1-14.

[11]罗晨,陈彦飞,李常伟,等.腰大池置管持续外引流在神经外科的临床应用体会[J].浙江创伤外科,2014,21(2):277-278.

[12] Zhou H, Zhang X.Intracranial malignant lesions correlate with the requirement for a long treatment course in postoperativ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infection [J].Neuropsychiatr Dis Treat,2014,4(10):2071-2077.

[13]何永棠.195例普通外科手术患者围术期短程应用抗生素预防切口感染的效果[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34):20.

[14] Yan L, Qing Y, Xingyi J,et al.Etiologic diagnosis and clinical treatment of multiple drug-resistant bacteria infection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stroke-associated pneumonia after neurosurgery[J].Cell Biochem Biophys,2014,10(28):112-113.

篇(2)

关键词:患者;消化内科感染;病毒分析;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R714.14+6 文献标识码:A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人们的生活压力也越来越大,很多工薪阶层饮食都不是很有规律,消化类疾病常有发生,鄙人根据多年的从医经验,根据消化内科患者住院感染的情况分析患者的感染特征和感染原因,并根据现有的条件提出了自己的应对方法和防治措施。

1 消化内科患者感染原因及病理分析

本人统计了从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期间在我院住院的消化内科患者四十名,将其病例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结果如下表1至表3所示。

根据表1至表3内容可知,男性年龄大于60岁以上的患者出现消化不良导致住院的概率比较大,且住院诊治的时间一般都比较长。这点需要我们,引起足够的重视特别是男性年长者。

这些患者中出现住院的干扰部位如下表4所示。

根据表4可知,因呼吸道感染而导致患者住院的所占比重比较大,其次是肠胃所感染,这些需要我们注意生活环境中家居、生活环境的干净、整洁,其次要注意有规律的饮食。根据患者的病因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将四十名患者的病原菌进行分析出六十株病原菌,得到如表5所示的数据。

由表5可知,感染的病毒中革兰阴性杆菌所占比例高达82%,对此病毒进行进一步分析,其结果如表6所示。

根据表6所示,得知革兰阴性杆菌中各种病毒都占有一定的份额。

表7为真菌病毒情况表,从表7可知,白假丝酿母菌菌病毒感染的概率比较大。

2 消化内科患防治措施

根据前面七张表中的数据可以很清晰的得知消化内科患患者的病理、病因,针对这些数据的分析。个人针对现实中的情况,提出了患者的防治意见。

本调查,医院感染部位顺次为下呼吸道、呼吸道上、胃肠道、泌尿道,呼吸道感染最多见,与前人的研究基本上一致,而泌尿道感染比例低,有可能对小便监视检测不够相关。由于患者岁数偏大、病情较重,卧床时间相对较长,因为这个下呼吸感染几率便会相对增加,医疗事务担任职务的人早期不重视了扫除净尽口腔分泌物与异物,在往后的过程中虽再次注意到清除异物,也只能清除一部分的异物,而在早期已被吸入支气管儿的异物仍将会造成肺部感染,还由于消化系统的不舒服,易引流食品反流,及口鼻咽腔的分泌物、血液、吐呕物易误吸入肺。因为这个,尤其要重视呼吸道的预防控制工作,准确合理地使用抗菌药物。

本组病例感染常见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其中以铜绿假单胞菌为首位,肺炎克雷伯菌第二位,与近年的研究结果完全一样。内在危险因素主要与医源性因素相关,与医疗处理办法的应用不科学或错误相关。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对常用抗菌药物呈不断升涨发展方向,对亚胺培南的敏锐率达89.2%,对哌拉西林等最为耐药,其耐药率达76.4%,导致这种情况之一是滥用抗菌药物。大肠埃希菌耐药率较为敏锐的几种抗菌药物是亚胺培南、头孢吡肟、阿米卡星。鲍氏不动杆菌耐药率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最低,为2.8%,其次为阿米卡星、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和头孢吡肟,作别为12.8%,38.3%,32.8%和26.1%,其它抗菌药物也有不一样程度的耐药率,且多重耐药率高,导致医治上的艰难,所以一旦发现被感染,应该尽快采取控制措施,防止引起医院感染的突发流行。真菌感染多为老年患者,与老年个体身体虚弱、营养不好、抵抗力功能衰落以及广泛预防性运用或多种联合使用抗生素相关。到现在为止,真菌耐药情况固然不是十分严重,不过在医治上颇为棘手,由于真菌感染的患者一般病情严重、复杂,死亡人数的比率较高,且抗真菌药物可选择的范围不大。

参考文献

[1]Williams M,Budavari A,Olden KW,et al. Psychosocial as-sessment of 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s in clinicalpractice[J].J Clin Gastroenterol, 2005,39 :847-857.

[2]章伟.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93例疗效观察[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9,(10).

篇(3)

关键词 反复呼吸道感染 儿童 补中益气汤 锌剂 免疫 防治

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属于儿童常见疾病,采用补中益气汤加减联合锌剂对106例RRTI患儿辅助治疗,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7年5月~2011年2月收治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22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10例和对照组114例。治疗组男60例,女50例,年龄1.7~14岁,平均7.01±1.35岁;病程1~8年,平均2.58±1.62年,反复上呼吸道感染78例,反复下呼吸道感染32例。对照组男64例,女50例,年龄1.5~13.5岁,平均5.99±2.01岁,病程1~6.5年,平均2.67±1.74年,反复上呼吸道感染80例,反复下呼吸道感染34例。两组资料经均衡性检验,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参照1987年4月成都全国小儿呼吸道疾病学术会议所制定的反复感染的诊断标准[1]。急性发作期指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等呼吸道感染发作期。非急性发作期指呼吸道感染基本控制后的一段时期,含迁延期、缓解期和恢复期。

纳入病例标准:①符合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西医诊断标准,非急性发作期的患儿;②年龄1.5~14岁;③排除原发性免疫缺陷病,先天性呼吸道畸形,先天性心脏病,严重肝、肾和造血系统等疾病。

剔除病例标准:①观察资料不完整;②中途停药退出;③研究中服用其他药物;④治疗依从性差;⑤近期使用影响免疫功能药物的病例,如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免疫调节剂等。

治疗方法:①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防治措施,缓解期时对患儿进行体格锻炼及健康教育,预防感冒,急性发作期抗病毒及对症治疗等。②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干预基础上,加用补中益气汤加减联合锌剂治疗。中药组方:黄芪10g,党参8g,升麻3g,柴胡3g,防风8g,山药8g,白术6g,茯苓8g,炙甘草4g,当归6g,黄精6g,生姜4g,大枣3枚。伴随其他症状者随症加减,用量可根据患儿年龄酌情增减。日1剂,水煎服,3个月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统计疗效。锌剂:采用葡萄糖酸锌口服液,按元素锌1~1.5mg/(kg・日)口服。每剂量每天分2次口服。

观察指标:采取定期电话、互联网、门诊随访等途径观察1年,严格记录患儿呼吸道感染频次、症状、病程、治疗等情况,并于治疗开始前和治疗后半年采集空腹静脉血标本,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免疫球蛋白IgG、IgA和IgM值。

疗效判断标准:参照《中医儿科学》拟定[2]。①治愈:停药后1年内上呼吸道感染次数<2次,无下呼吸道感染;②显效:上呼吸道感染次数减少2/3,病程缩短,临床症状减轻;③有效:呼吸道感染次数减半,发作时病程缩短,临床症状减轻;④无效:治疗后发病次数、病程、临床症状3项指标均无明显改善。

统计学处理:利用SPSS11.5统计软件处理。临床疗效比较采用非参数Mann-Whitney U检验,随访指标和免疫学指标用(X±S)描述,自身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随机样本t检验。设置显著检验水准α=0.05。

结 果

起初治疗组纳入的110例患儿,有106例完成全程观察,对照组114例全部完成全程观察,本文仅分析有效病例。

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Z=-3.174,P<0.01。

随访临床指标比较:治疗组1年内呼吸道感染频次、发热、咳嗽和治疗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或P<0.01)。

免疫学指标比较:治疗组干预后IgG、IgA、IgM均不同程度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IgG、IgA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5)。对照组干预前后3种免疫球蛋白变化差异无显著性(P>0.05),见表3。

讨 论

西医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主要是感染期抗感染治疗,缓解期应用免疫调节剂增强机体免疫,补充微量元素,营养支持等疗法。锌能增强吞噬细胞的吞噬能力、趋向活力及杀菌功能。对免疫系统的发育和正常免疫功能的维持有重要作用,对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均有明显影响。

祖国医学对RRTI发病机制的认识及治疗:中医学中与此病相关的论述散见于“感冒”“虚人外感”、“咳嗽”“痰饮”“虚损”等文献中。临床治疗多从肺、脾、肾三脏论治。

王小青、虞坚尔等提出[3],本病与肺肾虚损关系密切,肾虚可导致下丘脑-垂体-靶腺轴及植物神经功能的紊乱,“神经-内分泌调节网络”中某些调节环路失控,扰乱机体内环境,削弱机体抵抗力,以致机体反复感染。肺虚卫表不固,易遭邪侵,又无力驱邪外出,久之病邪由表及里,损伤肾气,终致肺肾不足,疾病经久不愈。

周健铖提出[4],脾胃虚弱,气而生化乏源,土不生金,肺气更虚,易于复感;久病伤肾,肾为元阳之根,肾气虚更致肺脾小足。

补中益气汤是益气升阳的代表方剂,乃扶正固本之经典处方,具有扶正祛邪、益气固卫、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本研究证明补中益气汤加减联合锌剂能够减少RRTI患儿呼吸道感染的发作频次,改善感染时的临床症状,减少发热、咳嗽持续时间,缩短治疗天数。同时,能够提高患儿IgG、IgA的表达水平,增强患儿的免疫功能,与相关研究结果相同[5]。补中益气汤药性平和,葡萄糖酸锌剂口感良好,无明显不良反应,依从性高,利于患儿长期服用。

总之,采用上述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RRTI患儿,能提高儿童机体免疫功能和抗病能力,达到标本兼治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胡仪吉.反复呼吸道感染的诊断标准[J].中华儿科杂志,1988,26(1):41.

2 汪受传.中医儿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82.

3 虞坚尔,陈慕涵.补肾固表方对肺肾两虚小鼠模型免疫功能的影响.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0,14(3):35-37.

篇(4)

【关键词】老年患者;振动排痰;下呼吸道感染

老年肺部感染患者在医院内肺部感染中占有重要比例,因年龄大,咳嗽力量弱,往往排痰效果差,给社会、家庭甚至个人带来很大痛苦。我院通过使用振动排痰机促进老年肺部感染患者排痰,在控制肺部感染方面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08年1-12月在我院呼吸科住院的老年肺部感染患者90例,年龄大于75岁,分布在75~99岁,神志清醒,表达清楚,男性67例,女性22例。其中COPD38例,支气管扩张7例,吸入性肺炎29例,其他肺炎16例。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在疾病、病程、病情严重程度、年龄、性别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和护理。对照组采用传统人工叩击法促进排痰,试验组使用美国G5振动排痰机促进排痰,频率15~30cps,叩击时间10~15分/次。两组操作前均雾化吸入15分钟。治疗在患者进食前1h或饭后2h进行,以避免在引流时食物返流入气管,引起不良后果。

1.3 观察:①两组排痰量。②排痰有效性,即是否痰液容易咳出。③舒适感。④住院天数。

1.4 统计学处理两组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

2 结果

2.1 日均排痰量和排痰效果比较:试验组日均排痰量为(52.35±3.22)ml,对照组为(35.70±4.10)m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患者排痰情况比较:舒适感调查,试验组普遍感到身心舒适(占98%),能积极配合,对照组部分感到舒适(占45%),55%患者诉局部皮肤红痛,不适,其中5例拒绝配合。两组舒适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老年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由于年龄、脑功能和神经病变、消化功能减退、药物、口腔龋齿及不洁、长期卧床等因素影响,可以导致肺功能减弱、吞咽功能和咳嗽反射减退或消失,同时,自身呼吸道黏膜上皮细胞纤毛清除能力下降,这些都增加了下呼吸道感染的机会。长期以来在单或多因素的影响下,下呼吸道感染占相当比重[1]。因此,加强呼吸道护理,促进痰液排出是老年下呼吸道感染的重要防治措施[2]。

本调查发现,试验组排痰效果明显,日均排痰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住院天数上也明显小于对照组,证实:振动排痰机作用明显优于传统人工叩击法。因为振动排痰机提供两种叩击力,一种是垂直振动,能使支气管黏膜分泌物脱离;另一种是水平振动,能使支气管内分泌物顺着引流的方向,排至气管。这两种作用力联合产生的振动波,能深及肺部,广泛用于中小气道,能促进浆细胞分泌,稀释痰液,降低分泌物黏稠度,同时松弛、脱落分泌物,推进痰液向大气道移动,以排除痰液,是人工叩击法所无法达到的,能够大大促进了感染的控制,缩短了住院天数[3]。同时,该振动排痰机无需配合,类似按摩仪,又没有人工叩击产生的疼痛感,患者普遍感到舒适,易于配合。护理人员操作起来简单省力,节律易于控制,能够连续多人次操作,这也是人工叩击法无法比拟的。所以,在老年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中使用振动排痰机效果满意,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张新利.老年吸入性肺炎临床进展[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9,18(11):78-79

篇(5)

[关键词] 脑出血;医院感染;肺炎

中图分类号:R563;R743.3文 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_816X(2010)03_021 8_02

脑出血是心脑血管病中的常见病、多发病,有较高的病死率、致残率。其预后不仅与原发病 有关,而且与并发症、合并症有着密切的关系。据研究,在脑出血患者感染性并发症中,医 院获得性肺炎(Hospital acquired pneumonia,HAP)占首位,是造成患者病情加重和死亡 的重要因素[1]。本文旨在分析脑出血患者HAP的相关危险因素,探讨有效的防治 措施。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02年1月至2009年12月我院ICU收治的脑出血患者98例,经头颅CT或 MRI确诊,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其中有36例并发HAP,诊断标准 参考1999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制订的医院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中的标准[ 2]。其中女26例,男72例,年龄41~92岁,大于60岁有55例,平均(61±14)岁。

1.2 方法:回顾性分析98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并发HAP的36例脑出血患者为感 染组,余未并发HAP的为对照组。(1)统计两组患者的30d病死率。(2)比较两组的危险因素: ①年龄,以年龄>60岁为老年组,年龄≤60岁为非老年组;②根据有无糖尿病病史,分为 糖尿病组与非糖尿组;③根据有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史,分为COPD组与 非COPD组;④根据Glasgow昏迷量表(Glasgow coma score,GCS),分为GCS7d组与住院时间≤7d组等。(3)感染组采集呼吸道分泌物 ,进行病原菌培养,对病原菌种类及抗生素耐药率进行分析。

1.3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0.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内及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 用χ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30d病死率见表1。脑出血患者98例中有36例并发HAP,HAP发生率是36.73 %。感染组的病死率为27.78%,是对照组的3.45倍,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2.2 脑出血患者并发HAP的相关危险因素:见表2。由表2可见,年龄>60岁、糖尿病病史、 COPD病史、GCS7d的脑出血患者,HAP的感染率高于对照组,两组间的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P

2.3 感染组呼吸道分泌物的病原菌培养种类及抗生素耐药率: 36例患者共检出病原菌81株,其中革兰阴性菌48株,占59.26%,真菌16株,占19.75%, 革兰阳性菌17株,占20.99%。革兰阴性菌中前四位分别为:铜绿假单胞菌(15株,占18. 52%),鲍曼不动杆菌(13株,占16.05%),肺炎克雷伯菌(8株,占9.88%),大肠埃希 菌(5株,占6.17%),这其中仅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就占革兰阴性菌的58.33% 。主要革兰阴性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见表3。

3 讨论

HAP是脑出血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吴芳玲等[3]报道脑卒中患者的HAP发生率达21.2 3%,而本组脑出血患者的HAP发生率更是高达36.73%。国外报道,并发下呼吸道感染的急性 脑卒中患者,30d内的病死率是无感染患者的3倍[4]。本文感染组的病死率达27.7 8%,是对照组的3倍余。另外,医院感染可延长脑出血患者的住院时间,增加其医疗费用, 及其他间接费用[5]。由此,对于脑出血患者,应关注其HAP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 力争减少HAP的发生,以改善预后。

崔德健[6]指出,HAP发生的危险因素与老年、糖尿病病史、COPD病史、意识障碍等 有关。医院ICU是病原微生物集中的场所,停留时间越长,就增加了病原微生物在体内定植 的机会,增加了感染率。

本文表明,>60岁、糖尿病病史、COPD病史、GCS7d的脑出血患者HAP的 感染率高于对照组,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国内外相关研究类似。有报道,高 血压脑出血术后肺部感染组的GCS评分明显低于非感染组[7]。

本文的感染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59.26%,这其中又以非发酵菌为主,仅铜绿假 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就占58.33%,且检出率有逐年增高趋势。原因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1)抗生素、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的广泛使用;(2)侵袭性诊疗手段的大量应用;(3)患者大 多存在造成机体抵抗力下降的各种基础疾病,如糖尿病、COPD、肿瘤、脑血管意外等。同时 非发酵菌感染的耐药性严重,有增加的趋势,且存在多药耐药现象,给临床治疗带来困难。 据研究滥用抗生素是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增加的主要诱因,广谱抗生素的广泛 、长期使用导致了选择性压力[8]。前期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使用是多 重耐药非发酵菌下呼吸道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9]。本文感染组病原菌总数量虽 然不大,但亦表明,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率偏高,特别是对亚胺培南的耐 药率分别达33.33%和69.23%,尤其是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率普遍偏高。

HAP与宿主有关的危险因素还有恶性肿瘤、其他免疫功能受损,长期卧床、肥胖以及吸烟等等[6]。HAP的医源性危险因素还有呼吸道有 创性操作如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等等,院内交叉感染控制不力,设备消毒 不严、空调或供水系统污染等[6]。

脑出血患者并发HAP,应着力控制。有研究报道,应用循证医学系统分析结论,指导抗生素 使用能缩短脑出血术后获得性肺部感染疗程[10]。但预防比治疗更重要,预防措施[6]:①反复对医护人员进行有关院内感染预防措施的教育;②尽量减少侵入性管道的留置,如胃肠管道、气管插管等;③防止反流与误吸;④加强气道管理; ⑤积极治疗原发病(脑出血)及伴发病(如糖尿病、COPD等),促进患者早日苏醒 ,缩短住院时间;⑥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加强营养支持治疗,尤其是肠内营养,增 强自身抵抗力。

综上所述,脑出血患者发生HAP因素有年龄>60岁,糖尿病病史,COPD病史,GCS7d等,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应密切关注并减少HAP的危险因素,监测病原菌种类 及抗生素耐药率,合理使用抗生素,加强防治,以有效地减少HAP的发生,改善脑出血患者 的预后。

参考文献

[1]马飞,耿黎明,苗今乐,等.下呼吸道感染对急性脑卒中预后的影响[J].中华 医院感染学杂志,2006,16(8):885-886.

[2]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医院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草案)[J].中华结核和 呼吸杂志,1999,22(4):201-203.

[3]吴芳玲,黄冬雅.急性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分析[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5,25(7):6 19-620.

[4]Katazan IL, Cebul RD, Hu sak SH, et al. The effect of pneumonia on mortalit y among patients hospitalized for acute stroke[J]. Neurology, 2003,60(4):620-6 25.

[5]赵霞,王力红,张京利,等.脑出血、脑梗死患者医院感染的经济学损失[J].中国医学 科学院学报,2008,30(5):543-545.

[6]崔德健.医院内获得性肺炎及其防治[J].中华内科杂志,2004,43(5):385-388.

[7]童鹰,詹仁雅,苏群.高血压脑出血术后院内肺部感染的特征及防治[J].中国危重病 急救医学,2004,16(9):540-543.

[8]Driscoll JA, Brody SL, Kollef MH.The Epidemiology, Pathogenesis and Treatme nt of Pseudomonas aeruginosa Infections[J]. Drugs, 2007,67(3):351-368.

篇(6)

关键词:消化内科;感染;临床研究

中图分类号:R816.5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0515(2013)7-051-01

随着经济发展速度越来越快,生活质量不断的提高,人们的工作生活的压力也不断加大。工作中常常会因饮食无规律,而导致消化系统出现病变。这类病症发病迅速,又因为发病引起其他器官感染因素和特点很多,所以患者如果不能及时得到治疗,就有可能引起其他器官的病变。本研究分析我院2011年10月至2012年10月消化内科感染患者临床研究效果进行分析,并经病理证实40例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临床探索中选取了在2011年10月到2012年10月收治的40例消化内科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年龄在35岁到6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0岁。其中有24例男患者,占60%,16例女患者,占40%。同时50岁以上患者有20例,占50%。住院天数半个月内的患者有15例,占37.5%,半个月到一个月以之间的患者有20例,占50%。住院一个月以上的患者有5例,占12.5%。

1.2感染部位

在我院40例消化内科患者中,患者受感染的部位位于下呼吸道有16例,占40%;上呼吸道感染有8例,占20%;肠道感染有6例,占15%;泌尿道感染有4例,占10%;胃部感染有4例,占10%;其余2例,占5%。

1.3感染中分离出的病原菌

从受感染的器官分离出病原菌有80株,包括革兰阴性杆菌50株和真菌30株。而在革兰阴性杆菌病毒中又分离出:铜绿假单胞菌、肝炎克雷伯菌、阴沟杆菌、大肠埃希菌、产气杆菌、鲍氏不动杆菌。而真菌中分离出来的白假丝酵母菌菌、白的颜色佛珠菌[1]。

2结果

2.1病理原因

本次临床研究中表明,40例消化内科患者因为受到呼吸道感染住院的人数所占的比例较大。其次是肠道感染。而从这些内科感染菌是由于在生活中没有注意环境卫生,或是没有良好的饮食习惯所造成的。病原菌中革兰阴性杆菌所占的比例最高,而进一步从革兰阴性杆菌中能够分离出六种病菌,这六种病菌的情况进行分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2消化内科防治措施

治疗内科感染传统上是使用抗生素的药进行治疗。在治疗主要受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的疾病中,因选用有效的药物对病菌进行控制。铜绿假单胞菌是从革兰阴性杆菌中分离最多的病菌,在医疗处理上如果没有采取科学的方法进行治疗,很容易引起突发性流行病。本次临床研究与近几年的案例进行对比发现,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能在不断地上升,特别是对哌拉西林最为耐药。耐药率超过了70%。而对亚胺培南则相当的敏锐,敏锐率高达85%。这种现象发生的原因,是因为在治疗前期抗生素的滥用所造成的。而大肠埃希菌和鲍氏不动杆菌极共同敏锐的几种抗生素是亚胺培南、、阿米卡星以及头孢吡肟等,其中鲍氏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最低。其他的病菌对其他的抗生素药物也有不同程度上的耐药率,甚至是多重高耐药率。使得主治医生在采取治疗上十分的困难,而且病人一旦发起病来,容易引起其他器官的感染,同时如果呼吸系统受到感染则容易在医院内引起流行性疾病。

2.3易感染人群

在本次临床研究中,住院超过两个月的患者有10例,而这10例病患的年龄均是在60周岁以上,同时以男性居多,所以消化内科易感染人群以多为男性老年患者。老年患者身体较为虚弱,又由于年轻时期没有良好的生活习惯,所以抵抗力功能衰落较快。同时受真菌感染的老年患者,在预防和治疗上使用多种抗菌药物,使得真菌耐药性不断增强,在治疗上变得十分的棘手。虽然真菌的耐药性没有革兰阴性杆菌强,但是在如果没有使用恰当的抗生素药物,患者发病后会出现较高的死亡率。

3讨论

从本次临床研究中的数据表明,老年男性患者容易感染严重的消化内科感染疾病受到消化内科感染病症中确诊率最高的为恶性肿瘤,其次是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胃溃疡,再次是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肠炎等。这些都属于慢性消耗性疾病。而恶性肿瘤因为其肿瘤的在治疗过程中,使用各种抗生素的药物配合化疗、放疗医治,在不同的程度上使患者的抵抗力降低,同时还容易引起病人突发性疾病以及其他器官受到感染[2]。

40例消化内科感染患者受最容易受到感染的器官是呼吸系统,相对于年龄较大、病情较重的病患,由于长时间的卧床容易引起下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受感染率最高。所以如果不及时得到治疗,容易引起病房内流行疾病,传染给同病房的其他病患。而泌尿系统、肠道系统以及胃部受也容易受到感染。

医护人员在对早期消化内科患者治疗时,要注意定期清除患者口腔内部分泌物。其口腔内部异物的清除能够,能够预防呼吸道、胃部以及肠道系统不受到感染。同时如果早期没有将病患口中异物彻底清除,在后期清除过程中也无法使异物彻底清除干净。患者早期呼吸道系统受到感染时,支气管内吸入的异物容易导致肺部产生病变。而消化系统出现感染后,会使得口腔咽喉中的呕吐物、血液吸入肺,也导致肺部出现病变。所以整个消化内科感染最为严重的就是呼吸道系统,临床治疗过程必须要重视对呼吸系统的预防和已感染后的控制,合理的使用抗生素药物进行治疗[3]。

参考文献:

[1]李萍,卢仙成,邓济苏.重症监护室取得性感染与广泛散布机制研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0,10(6):404-406.

篇(7)

[关键词] 老年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感染;易感因素

[中图分类号] R57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210(2010)11(a)-031-02

Analysis of risk factor in the elderly patients with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WU Liming

(Wuhan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 Western Medicine Hospital, Wuhan 430022,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and the prevention of infection between infection and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in the elderly patients. Methods: The hospitalized elderly patients with upper gastrointestinal hemorrhage from May 2005 to April 2010 in our hospital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Results: Of 62 elderly patients with upper gastrointestinal hemorrhage, 12 cases suffered from infection and the infection rate was 19.35%, the respiratory infections were most prominent (66.67%); the patients with the specific weight bleeds, nosocomial infection incidence rate to be high (77.78%); the complication many infection formation rate was higher than complication few obviously (P

[Key words] Elderly;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Infection; Risk factor

上消化道出血是老年人消化系统疾病中最常见的症状之一。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病情多较紧急,来势凶猛,尤其大量出血时,患者的一般情况较差,常并发感染,感染可影响疗效,严重感染则可以加重出血,有时甚至危及生命。为探讨老年患者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并发感染的易感因素及防治措施,本文对我院近5年来收治的老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并发感染患者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05年5月~2010年4月在我院住院的62例老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其中,男49例,女13例;年龄65~88岁,平均(76.1±6.4)岁。本组62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12例发生感染,其中,7例入院时已合并感染,3例系潜伏感染,2例医院感染。58例有合并症,以合并糖尿病居多,共17例(29.31%);糖尿病合并冠心病11例(18.96%)。诊断标准参见文献[1]。

1.2 方法

对上消化道出血合并和出血后发生感染病例的易感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感染部位、基础疾病、出血严重程度、合并症与医院感染的关系。

1.3 统计学方法

本组资料采用SPSS 13.0软件处理数据。采用t检验。P

2 结果

2.1 感染情况

62例老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中12例发生感染,感染率为19.35%。发生感染时体温38.1~40.8℃。以冬季为主,共7例,占58.34%。实验室检查:WBC

见表2。

2.3 出血严重程度与感染

见表3。

2.4 合并症与感染

12例感染患者合并症平均2.125种,50例未感染者为0.427种,经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P

2.5 住院时间与感染

12例并发感染者平均住院天数为24.67 d,而50例未感染者为10.33 d,经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P

2.6 治疗结果

本组62例患者均给予质子泵抑制剂和(或)H2受体阻滞剂治疗,同时吸氧,加强对症、支持疗法。部分患者予以止血和输入红细胞、留置胃管、急诊胃镜检查等诊疗措施,对12例合并感染者均用1种以上抗生素或根据药敏结果选用敏感性抗生素进行治疗。其中用1种的5例,用2种的6例,用3种的1例。本组8例死亡,其中5例并发感染,占62.50%,其余均临床治愈,治愈率为87.1%。

3 讨论

老年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尤其重度出血极易发生感染[2-3]。由于老年人全身脏器功能衰退,而血液短期内迅速大量丢失导致贫血;血浆中对机体有保护作用的各种免疫物质急剧下降,致使机体抗病能力减弱;体内抵御感染的屏障能力也迅速下降,致使细菌或某些条件致病菌趁虚而入引起感染。此外,重症患者出血后侵袭性操作较多,如急诊胃镜、留置胃管、导尿等,情绪紧张,使用H2受体阻滞剂等,都可能直接或间接导致感染,而感染又进一步加重上消化道出血病情。本研究显示,本组死亡8例中5例并发感染,占死亡病例的62.50%。重度出血9例中7例合并感染,感染率为77.78%,占感染例数的58.34%,提示出血量与感染机会增加呈正相关趋势,即出血量越大,感染几率越高。说明急性失血本身是造成老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并发感染重要的易感因素,而感染又是造成病情加重及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本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感染率为19.35%,略高于文献报道[4],可能与本组系老年患者有关。

老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合并症多者发生感染相应增加。本组12例发生感染的患者中,合并症平均为2.125种,而50例未感染的患者中,合并症仅0.427种,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在发生感染的12例中,呼吸道感染8例,占66.67%,与文献报道一致[3]。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容易发生感染的原因可能在于,①呕血、便血易使环境受到污染,若呕吐物和排泄物处理不及时,尤其在夏季,则有利于病原体的繁殖、扩散;冬季室内气温低,患者容易受凉导致呼吸道感染,加之大量出血后呼吸道清除病原体的能力低下,也有利于细菌定殖及侵袭;②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在救治过程中常接受各种检查和诊断性操作,使患者易发生各种机会性感染;③上消化道出血出血时,患者的一般情况多较差,特别是重症患者,呕吐物吸入肺部可引起吸入性肺部感染等。机会性感染是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并发医院感染另一重要因素。其途径可通过医护人员的诊疗操作、空气传播、交叉感染、不明原因的传染等。患者和携带病原体的医护人员是重要的传染源[4]。因此,对直接接触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医护人员,应严格执行个人和病室的消毒隔离制度,切断各种传播途径,对患者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切实降低机会性感染的发生率。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并发感染所致发热需与出血后的发热进行鉴别,防止抗生素滥用,降低抗生素耐药发生。前者体温多者38℃以上,且有感染部位相应的症状和体征,结合实验室和其他特殊检查可以明确诊断,而后者体温多在37.5~38.0℃,除发热和出血外,无其他定位症状和体征。分析其原因:①发热可能与循环血容量减少,周围循环障碍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异常有关;②贫血;③肠道内血液分解,蛋白吸收或基础代谢率升高[4-6]。

综上所述,出血量大、病情重、合并症多、医源性因素等是造成老年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并发医院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具有上述因素的患者是感染的高危人群,也是临床重点监控人群,要加强感染的防范,同时,防止抗生素的滥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J].现代实用医学,2003,15(7):460-465.

[2]陈红,刘晓燕.老年上消化道出血发生呼吸道医院感染的探讨[J].临床医学,2005,25(11):6-8.

[3]李志伟,陈华,杨雪英,等.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发生呼吸道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5,15(2):146-148.

[4]胡缤.264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医院感染调查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2000,7(11):849-850.

[5]景富春,郭静贤,孙东民,等.245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流行病学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15):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