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3 16:22:36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出纳风险防控措施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摘 要 近些年,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会计出纳操作风险问题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广泛的关注。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计出纳操作风险呈现出一些新的发展特点。而且,会计出纳操作风险的防控难点也在发生新的变化。在实践中,会计出纳操作风险的主要表现形式是道德风险和能力风险,会计出纳操作风险的成因主要体现在重经营轻管理、重表现轻实质和重检查轻处罚三个方面。因此,我们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操作风险防控的广度和深度。
关键词 操作风险 特点 防范
近些年,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操作风险问题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广泛的关注。目前,操作风险、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已成为国际公认的三大风险,这足以显现出防控操作风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对于操作风险的防控问题,国际社会已对资本和防范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但是,在现实中,各个行业的操作风险情况不尽相同,他们在遵循基本要求的基础上,也要作出符合自身实际的新要求。基于以上论述,本文以学校会计出纳工作为研究对象,从操作风险特点、表现形式、成因、防范措施四个角度,对该问题进行了深入地分析和研究,希望以此能为会计出纳的操作风险防控事业贡献自身的力量。
一、会计出纳操作风险的特点和防控难点分析
长期以来,操作风险一直是困扰各行业发展的重要难题。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操作风险又呈现出了一些新的发展特点。概括起来讲,会计出纳操作风险的特点主要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从业务的风险性方面看,它正在由高风险业务向低风险业务转变;从业务的内容方面看,它正在由资产业务向负债业务转变;从风险决策方面看,它正在由领导干部决策层向一线操作层转变。由此可见,加强操作风险的防控有着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与此同时,近些年来,操作风险的防控难点也在发生新的变化。目前,会计出纳操作风险的防控难点主要集中体现在:首先,员工的道德风险比较难以防范。现如今,由于主观或客观的原因,员工道德风险的防控难度非常大。在主观方面,员工道德防范具有主观性,而且防范的标准不统一,使员工道德风险防范具有很强的片面性;在客观方面,员工的道德具有隐蔽性和多变性,给员工道德风险防范带来了极大的不确定因素。其次,作案手段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计算机技术在给我们提供诸多便利的同时,也在客观上为道德风险提供了技术支撑。近些年,作案手段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严重阻碍了操作风险防范的进程。例如,当前随着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会计出纳工作非常繁琐,服务对象是上万的师生员工,辛苦程度高,承担的风险和责任也大,特别是现在金融票据的仿真技术越来越高,这就加剧了操作风险发生的概率。最后,操作人员的防范意识比较淡薄。在现实生活中,会计出纳的操作人员大多认为风险离自己比较遥远,就放松了警惕,殊不知,操作风险随时都可能发生。这种心态的危害性极大,并最终造成了操作风险的发生。
二、会计出纳操作风险的主要表现形式分析
据调查研究发现,目前会计出纳操作风险有很多表现形式,但是比较突出的主要有道德风险和能力风险两种。
在道德风险方面:高校出纳工作是高校会计管理中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一项既细致又繁琐,且政策性、原则性、经常性、时间性和技术性很强的工作。高校出纳人员要具备良好的思想素质,熟悉国家的法律法规、具有很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既坚持原则又处事公正,要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与个人的利益关系,要有以大局为重的观念。洁身自好,不贪、不占公家便宜。严守本单位机密。除法律规定和单位领导同意外,不得私自向外界提供或泄露本单位任何信息。高校出纳人员要以主人翁的精神为学校管好财用好财。在实践中,由造成会计出纳道德风险的原因主要有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有些学校会计出纳经受不住各种诱惑,心态严重失衡,思想严重腐朽;导致了道德风险的发生。
在能力风险方面:从哲学的角度讲,内因是事物发生的根本原因,外因只能通过内因起作用。因此,操作人员自身的诸多不足是造成操作风险的最根本的原因。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操作人员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业务能力较差上,这最终导致了能力风险的发生。具体而言,能力风险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操作人员未能准确地掌握岗位所需的业务技能;二是操作人员的责任心不强,违规操作和操作失误现象泛滥。进一步讲,能力风险的成因也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操作人员业务学习和培训的力度不够、动力不足;二是金融票据的防伪措施不力,不能满足实际发展的需要。
三、会计出纳操作风险的成因分析
概况起来讲,目前会计出纳操作风险的成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重经营而轻管理对会计出纳操作风险的影响。
高校出纳人员同学校内外界的接触都较频繁,既要能很好的处理与同事、学校领导,各职能部门工作人员以及和老师、学生的关系,又要在与银行金融、财政部门、工商税务等单位进行交往时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和谐的工作氛围,借以增进彼此间的信息交流,主动、高效的开展工作,取得有用信息,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在市场环境中,会计出纳将主要精力放在如何发展业务上,而忽视了对操作风险的管理。换句话说,它们不能正确地处理好业务发展和风险管理的关系,这是造成操作风险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了突出业务发展,它们不惜牺牲风险管理,有时还将两者放在对立的位置。这种思想上的错误导致了行为上的错误,造成了有章不循、违章不究的混乱局面,提高了操作风险发生的概率。
第二,重表现而轻实质对会计出纳操作风险的影响。
实践证明,素质因素是产生操作风险的又一项重要原因。进一步讲,这种素质因素的主要体现就是操作人员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水平较低。在日常工作中,相关负责人对员工的思想和防范风险状况缺乏必要的监督,对员工的工作行为表现缺乏正确的理解。除此之外,他们对重要人物、重要时间、重要岗位、重要环节也缺乏足够的重视,常常被一些表面现象所迷惑,各项规章制度未能充分发挥作用。这些问题,既从客观上反映了素质因素的重要性,又是实践中产生操作风险的重要原因。
第三,重检查而轻处罚对会计出纳操作风险的影响。
在实践中,会计出纳也比较重视内部检查,而且有意地扩大了检查的范围和次数。从理论的层面讲,这种行为十分有利于防控操作风险。但是,众所周知,检查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最终目的。如果我们只是一味地追求表面形式、搞形象工程,而不注重处罚各项违规操作行为,就不会对操作风险的防范产生实质的影响。然而,现实情况令人堪忧,存在着严重的重检查而轻处罚的问题。这些问题,也是产生会计出纳操作风险的原因之所在。
四、会计出纳操作风险的防范措施分析
基于上述的内容,对会计出纳操作风险的防范问题,本文提出了以下几项具体措施:
第一,要提高操作人员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
实践证明,提高操作人员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是防范会计出纳操作风险的根本性措施。具体而言,我们可以做好以下几项工作:首先,要加强对操作人员的思想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使他们养成爱岗敬业和遵纪守法的好习惯;其次,要加强对操作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他们的风险防范技能和水平。
第二,要加强操作风险防范的制度建设。
制度建设是操作风险防范的重要保障。在实践中,我们要建立健全风险防范制度,已满足实际发展的需要。具体而言,我们可以做好这样几项工作:首先,要彻底检查、整合、完善现有的业务制度和流程,解决制度间缺乏制约性的问题;其次,要切实加强制度的监督与管理,将各项规章制度都落实到实处。
第三,要加大对违规违纪行为的惩治力度。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对于操作风险的防范而言,加大对违规违纪行为的惩治力度是非常必要的。为了充分发挥惩治作用,我们可以做好以下几项工作:首先,要秉着科学严谨的态度,对违规违纪行为的性质、危害性、惩治办法进行细致地分析与研究;其次,要克服各项主观因素的阻扰,公平地对待每一位被惩治者;最后,要灵活运用各项惩治手段,增强惩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综上所述,会计出纳操作风险的防范是一项非常系统的工程。我们要想将该项工作做好,必须认真做好各项准备工作。首先,我们要对会计出纳操作风险的特点及防控难点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其次,我们要对会计出纳操作风险的主要表现形式及成因有一个准确的分析;最后,我们要切实采取各项有效的措施,加强会计出纳操作风险防范的广度和深度。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实现该项事业持续、健康、快速、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曹亚娟.如何防范会计出纳操作风险.现代金融.2006(1).
从去年开展案件专项治理工作以来,我局领导高度重视邮政金融风险管理,根据*邮金管[*]24号文件转发省邮政储汇局《转发银监会关于进一步开展案件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川邮储汇发[*]96号文件)的要求,认真组织开展案件专项治理工作。
现将全年的案件专项治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内控制度,切实防范风险、控制案件的发生。我局领导高度重视邮政金融风险管理,认真组织开展案件专项治理工作。从内控制度的制定和完善入手,规范操作流程和业务管理,促进互控机制的建立,切实加强全员内控、全方位内控、全过程内控、全年内控,有效防范风险、控制案件的发生。把住内控关键环节,认真研究业务发展和管理中出现的新问题,不断补充和完善内控制度,加大对邮政金融内控管理和重点岗位人员履职情况的检查和惩处力度,使我局邮政金融内控体系建设进一步健全、内控制度进一步完善、从业人员的内控意识进一步增强,有效防范邮政金融风险,控制资金案件,促进邮政金融业务健康、协调发展。
二、组织学习,认真领会。我局认真组织邮政金融员工学习银监会《关于进一步开展案件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精神,把案件专项治理工作落实到基层,让所有的干部和职工加深对内控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提高其内控意识,使其自觉执行内控制度。继续推进“六个全”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充分发挥“操作层的互控防线,管理层的日常监督检查防线和稽核检查层的再监督检查防线(三道防线)”的重要作用。
三、“专项治理”与“内控管理年”相结合。我局将“案件专项治理”与邮政金融“内控管理年”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坚持“回头看”和“回头查”工作,对重点部位要加强管理和监督检查,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重点防范,定期、不定期地开展信息的收集和反馈工作,巩固网点排查成果,继续强化“排查”和“轮换岗”工作。
四、加强对“八个高风险领域”的风险防范。各局一定要针对“八个高风险领域”的内控制度落实情况,在管理和经营的各个层面对其形成高压态势,使各项管理制度和防范措施切实落实到每一位职工。对“八个高风险领域”的风险防范进行精细化管理,严格做到:
(一)认真落实授权卡或柜员卡制度。严格执行提款和支票转账的四级权限审批制度(局长、分管副局长、部门负责人、会计),凡一次提取*万元及以上的相关部门必须严格审核,严格把关。对前台业务授权必须严格按照《智能令牌管理办法》坚决落实三级密码权限管理(支局长、综合柜员、普通柜员),严禁超权限使用智能令牌授权。
(二)严格执行支票印鉴分管制度。在开户行预留的“企业负责人印鉴和财务专用章”必须由财务室负责人指定专人掌管,不得由储蓄会计和出纳掌管,支票应由出纳掌管,购买支票登记簿应由会计掌管。凡掌管银行预留印鉴者,每次审核使用支票提款后,必须在支票使用登记簿签章。
(三)加强空白凭证管理。重要空白凭证实行“统一印制,专人管理,定期换岗,双人领取,证印分管,入库保管”的办法,视同现金管理。对重要空白凭证必须实行双人分管机制,重要空白凭证实物由库管员管理,凭证管理员负责登记、核算,双方要定期盘点核对,确保账实相符。重要空白凭证的入库、领用做到手续清楚、责任明确、检查及时。重要空白凭证管理人员按种类设立“重要凭证分类汇总登记簿”和“重要凭证分户登记簿”,依据重要空白凭证请领单、上缴单、发放单以及使用等随收发(使用)数量变化进行登记、盘结。
(四)严格执行金库“五大制度”和尾箱管理规定。金库管理必须严格执行金库管理“五大制度”、“双人值守”、“双人进出库”、“金库钥匙双人保管”、“双人开启金库大门”、“双人开启密码”、“金库现金必须严格控制在核定的限额内”等管理办法。严禁无关人员进入金库,每旬必须对金库安全情况进行一次检查;支局金库每月不得少于10次检查。
尾箱按使用级别分为普通柜员尾箱和综合柜员尾箱,按用途分为现金尾箱、凭证尾箱和现金、凭证混合尾箱三类。一个网点只能设置一个综合柜员尾箱,按一个台席一个尾箱的原则设置柜员尾箱并与实物尾箱相对应。营业结束,普通柜员轧账正确无误后必须上缴系统尾箱,同时将系统尾箱对应的实物尾箱上缴综合柜员。
(五)认真执行查询对账制度。储汇会计人员必须坚持“三个天天(即:天天对账、天天做账、天天核账)”制度,并定期与出纳、银行及上级账务进行核对,确保总账、明细账科目设置齐全、总细相符、账账相符、账表相符、账实相符。储蓄会计每月与出纳一同到银行领取银行对账单并逐笔勾挑,做到银邮相符。稽查人员必须按规定的检查频次和内容定期或不定期对会计账务进行核查,及时发现和控制风险隐患。
(六)严格执行重点岗位轮岗和强制休假制度。邮政储汇重点岗位人员(储汇会计、储蓄出纳、营业前台人员、事后监督、经警、支局长)实行轮换,是储汇资金安全运行监督制约机制的需要,是完善内部控制和及时发现邮政金融风险隐患的需要,也是预防控制内部资金案件的重要手段,做到分期、分批、有计划地对储汇重点岗位人员实行轮换,每半年轮岗人员不得少于30%,全年必
须对100%的重点岗位人员进行轮换岗或强制休假。
关键词:勘察设计 分支机构 财务风险 防控
一、前言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勘察设计企业设立分支机构,可选择独立法人分支机构或非独立法人分支机构两种形式。实践中,企业为规避繁杂的程序,一般设立非独立法人分支机构。由于非独立法人分支机构的责任最终由勘察设计企业承担,分支机构日常经营活动所涉及的财务风险将对企业构成直接影响,相关风险如果长期得不到有效防范和控制,一旦转化为现实危机,不但会给分支机构带来较大经济损失,甚至还会使勘察设计企业承担相关经济和法律责任。笔者通过对分支机构的考察和了解,结合多年财务管理经验,仔细研究了分支机构主要财务风险,分析整理了相关防控措施,以期通过这些措施的施行,防范或降低相关财务风险。
二、分支机构财务管理基本现状及不足
设立分支机构通常是勘察设计企业市场发展的战略安排,是企业与当地资源相结合的产物。分支机构利用企业品牌效应,获取并完成勘察设计项目,实现企业规模扩张、效益提升和多方共赢,但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通常较少关注分支机构财务管理,没有配备适当的资源,因而分支机构财务管理往往较为落后,多数没有系统的财务制度、专业的财会人员,甚至长期没有专职财务人员,无法适应日常会计核算和风险防控的基本要求。同时,由于企业财务部门较少涉入分支机构管理和规划,无法提供有效的智力支持,因而分支机构财务风险在不断积累和加剧,给企业带来较大风险和隐患。
三、分支机构主要财务风险
因非独立法人分支机构通常不涉及自主投资、筹资等相关领域,本文提到的财务风险,主要指生产经营过程中与财务有关的风险。
(一)资金活动风险
资金收支方面,规模较小的分支机构以及分支机构前期筹建期间,往往没有形成规范的货币资金管控制度,没有设立专职会计和出纳,一定程度上存在资金管理混乱的现象,容易诱发违规、违法行为,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资金调度方面,如果资金安排不当,可能因调度原因导致资金短缺而影响经营活动的正常开展,或引起较多资金闲置浪费;资金控制及账户管理方面,如果没有严格的资金及账户管控制度或执行不严,容易导致资金被挪用、侵占或遭受欺诈,容易造成单位资金账户被违规出租、出借,使单位陷入不法交易,从而带来法律风险。
(二)资产管理风险
勘察设计企业分支机构管理的资产主要有以下三个类别:一是因经营活动产生的应收账款,二是因其他应收暂付产生的其他应收款项,三是部分固定资产和低值易耗品。在既缺乏完善的资产管理制度,财务力量又较为薄弱的情况下,分支机构资产的安全完整及保值增值存在很大风险。应收账款及其他应收暂付款项,可能因为没有进行合同台账管理和账龄管理,从而无法及时提醒催收,使企业丧失货币资金时间价值,影响企业资金周转,甚至引起坏账损失;固定资产及低值易耗品,则因通常没有建立收发存台账及日常管理与维护制度,使资产管理处于较低水平,加速资产的损耗或直接造成资产损失。
(三)会计核算与财务控制风险
由于勘察设计企业分支机构人数往往较少,业务模式相对灵活,会计核算及财务控制面临一定挑战。在进行日常会计核算方面,由于分支机构没有形成系统、完善的对账、盘存、稽核等会计核算制度和流程,且财务人员专业知识一般较为欠缺,从业经验和工作技能相对不足,很难根据准则要求进行规范的会计核算,甚至不能及时提供正确的核算结果;在财务控制方面,由于分支机构对原始凭证及审签流程没有明确要求,或具有较大随意性,容易造成会计凭证及财务控制手续不规范、不完善,形成财务管理漏洞,造成虚增成本费用和企业资产流失,部分业务甚至会涉赚商业贿赂等违法行为,给企业带来相关法律风险。
(四)发票及涉税风险
分支机构作为会计主体和纳税主体,日常经营中需要开具发票、收取发票凭证,并按规定申报缴纳相关税款,如果管理不善或专业人员能力不足,往往存在较大风险:发票管理与开具方面,空白增值税发票在购买、保管、开具、用印、交付等环节管理不善,不但可能导致发票丢失、被盗用,而且可能存在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风险;成本费用发票凭证方面,如果审核不严,可能会出现虚假发票入账、违规抵扣进项税额、应抵未抵进项税额等问题;在纳税申报及缴纳方面,是否按规定如期申报、缴纳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税款,是否按规定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等,均存在较大不确定性。一旦违规违法被稽查发现,企业不但要补缴税款,往往还要面临罚款、滞纳金等处罚,甚至面临刑事责任风险。
四、分支机构财务风险主要防控措施
随着国家财税政策进一步完善,特别是2016年5月1日起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之后,国家经济环境和税收执法环境正在发生重要变化。为维护企业利益,降低企业风险,企业应高度重视分支机构财务风险的防控工作:
(一)建立并不断完善财务管理制度体系
规范、适用的财务管理制度,是保证分支机构规范运行并降低相关财务风险的基础。通常,勘察设计企业应当建立三个层次的财务管理制度:一是根据企业规模、组织结构、经济性质及其他具体情况,建立分支机构财务管理风险责任制度,明确分支机构负责人、总机构相关负责人及其他相关人员在财务管理方面的职责、权限和责任;二是根据勘察设计行业特点和国家财税政策、企业会计准则的基本要求,建立各分支机构共同遵守的财务管理及审计监察制度;三是建立分支机构日常运行的具体财务管理制度和流程,如货币资金管理制度、费用报销制度、劳务外包管理制度等。企业可根据对分支机构权限的设计和规划,规定各层级管理制度的制订、修订权限或审批、备案要求,以实现企业分支机构财务风险管控与自主经营相协调。
(二)注重分支机构前期财务规划
项目和市场通常是勘察设计企业设立分支机构最主要、最直接的驱动因素。由于各分支机构在市场环境、地理环境、人文环境、政策环境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不同分支机构在项目承接、项目合作、收益分配等方面运作模式不尽相同,甚至可能存在较大差异。为适应分支机构经营环境,同时防控财务风险,勘察设计企业应当在分支机构设立前期进行相关财务设计和规划,在考察了解分支机构环境的基础上,设计既符合国家及当地法规政策,又适应当地特点的业务运作模式和财务管理模式,据此制定相关制度和流程,并拟定人力资源、设备设施、软件、资金等相关资源的配置方案,为日后分支机构财务规范运行打下良好基础,实现财务风险防控和业务支持并重。
(三)加强财会人员管理和技能培训
分支机构财会人员是落实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及财务规划的重要角色,也是分支机构财务风险管控的关键。为提高财务风险管控效果,一方面要加强财会人员管理,从组织上、思想上、纪律上加强规范和约束,另一方面要不断加强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财会人员业务处理和风险把控能力。在财会人员管理方面,一般由企业委派分支机构财务负责人,并主导会计、出纳岗位的招聘、任用和薪酬调整,实行总机构财务部门和分支机构负责人双重管理,并建立财会岗位考核制度;在专业培训方面,应加强入职培训、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培训,建立岗位学习与业务研讨工作制度。对于特殊情况下临时兼任财会工作的其他人员,须完成基本岗前培训,确保掌握相关政策法规和必要的工作技能方可兼任财会工作。
关键词:资金运行 风险评估 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2)009—143—02
1 资金运行面临的客观环境
目前,我国社会环境和金融体制正在发生着深刻变革。总的来看,金融安全发展受到普遍关注,资金运行总体环境有利于安全管理,但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市场经济利益诱惑增大,挪用资金时有发生。随着银行股份制改造、金融市场化改革的深入,金融竞争日趋激烈,出现了高利吸储,高息集资等违规操作机构;股市涨、基金热、彩票火等社会环境,使挪用资金问题时有发生。这些直接威胁着部队资金安全。如某单位发生的挪用资金案件,就是受高额回报诱惑,动摇了资金管理人员意志,内外勾结酿成的。
(2)资金支付结算方式增多,安全管控难度加大。资金支付结算,离不开金融机构。目前,随着金融经济的发展和科技手段的进步,银行支付结算方式不断更新,由传统单一的异地信汇、电汇和同城转账支票结算方式,发展到网上银行、电话银行、银行卡、通存通兑等多种现代支付结算手段,带来时效性的同时,也由于资金支付渠道增多,加大了风险隐患。
(3)市场环境社会矛盾复杂,安全防范措施要求高。当前,市场经济改革不断深入,社会分配机制还不够完善,贫富差距等社会矛盾依然突出,少数人员受利益驱动铤而走险。部队是个消费群体,薪金、津贴发放使用现金数量大、资金存取在途风险仍然存在,需要采取稳固措施防范。如去年邯郸市某农行发生的金库几千万元现金被盗案件,沈阳市几年前发生的运钞车上百万元现金被抢案件等,都说明了资金安全上的高风险。
(4)人员思想教育不到位,防控违纪违法任务重。受市场经济和社会环境影响,部分人员的人生观、价值观发生偏移,致使贪污腐化成为当前经济社会的突出问题。当前,违规使用大额现金,脱离财务监督;预算管理不规范,开具假发票谋取私利;擅自开设银行账户,私设“小金库”等,这些现实问题,说明防范资金安全风险的任务非常艰巨。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90%以上的职务犯罪都涉及经济问题,这充分说明了加强资金安全管理的必要性。
2 资金运行管理存在的风险
透过资金运行的客观环境分析,我们结合实际和调研,感到在资金管理中和主要环节上存在以下风险。
2.1 资金存储划拨方面
(1)存储信用风险。银行网络系统设计缺陷,易被计算机病毒、网络黑客入侵,盗取资金或密码;或银行规模较小,抵御自然灾害和金融风险能力较弱,资金安全没有保障。
(2)划拨支付风险。资金通过银行划拨,易给个别人提供侵占、挪用资金的机会,同时将资金分散存放于多个账户,会增加管理风险,降低安全系数。
2.2 资金结算支付方面
(1)票据支付风险。银行票据、预留银行印鉴管理不严或丢失,及签发空白或要素不全的票据,易被他人利用,挪用或盗取单位资金。另外,犯罪分子伪造支付结算凭证及出票人签章等诈骗资金。
(2)电子支付风险。电子支付是通过网络实现交易,易造网络攻击,造成资金损失;内控制度不健全,管理不严密,容易操作失误,出现错汇、错划情况,或密码丢失、过于简单,发生资金被盗。
(3)现金支付风险。携带现金外出采购发生丢失和被抢;支付物资采购或劳务服务费用,交易过程没有记载痕迹,易被不法分子利用欺诈;不良消费,买东报西或私买公报。
2.3 资金运输保管方面
(1)运输风险。单位取送现金时无专人负责、专车运输,发生现金被劫被抢事件。不注意选择现金运输线路,途经不安全、不稳定区域,易发生现金丢失、损毁或被抢事件。
(2)保管风险。保管设施、场所不安全,风险防范意识薄弱,或存放大额现金,容易发生丢失、被盗事件。内控措施不严密,管理不规范,容易发生监守自盗,造成资金损失。
2.4 人员操作管理方面
(1)决策风险。管理者不掌握政策,财务人员不坚持原则,造成资金使用决策失误,损失资金。如将资金存入户外银行,甚至合资或外资银行,易被不法分子利用诈骗或银行倒闭造成损失;违规使用资金进行股票、债券投资或经营性活动,造成资金损失等。
(2)操作风险。安全观念淡薄,工作责任心淡化,简化办事程序,不懂风险防范,不会安全操作,使资金脱离监管制约渠道,资金安全没有保障。
(3)道德风险。资金经管人员的人生观、价值观偏移,易受利益驱动、不良嗜好驱使,发生贪污、盗窃、挪用单位资金,导致资金损失。
3 资金运行风险的防范措施
针对资金运行存在的风险,应采取以下措施加以防范,确保资金管理安全不出问题。
3.1 健全制度,严密内部管控措施
(1)计划控制。资金拨付,严格依据供应标准和实力,制订拨款计划,严禁计划外拨款。经费开支,严格依据年度分项预算审查,无分项预算或与分项预算不符的不予保障资金。
(2)岗位分责。落实会计和出纳岗位分离制度。按规定编配会计和出纳人员,严格实行岗位责任管理,不得相互兼管或代替。
(3)分管制约。账目分管,会计管核算,负责凭证审核、编制,核对账目;出纳管日记账,负责凭证复核、付款结算,管理存款现金。财务印鉴和票据分管,电子支付操作卡和授权卡分管。
(4)程序控制。资金划拨、预借、结算审核支付,定期存款、现金提取履行审批程序,库存现金严格限额控制,“三铁一器”齐全到位。
(5)检查监督。不定期抽查资金业务,通报结果,纠正问题,表彰先进,保证程序合规、手续齐全、运行安全。
3.2 创新机制,筑牢内外管控屏障
(1)建立政策指导协调机制。与银行协作加强政策指导,在资金保障和安全管控上,制定单位与银行双向监控资金管理办法,实行公务卡支付结算管理办法,强化资金支付安全预警管理。
(2)建立双向监控机制。与开户银行签订双向监控协议,限额控制大额资金支付和现金提取,防止违规违纪危及资金安全;委托银行工资、代办储蓄,减少现金支付,防止劫盗案件发生;协调银行安装提款机、缴费机,方便取款缴费。
(3)建立安全预警机制。协作银行开发资金支付安全预警系统,随时监控部队账户大额资金流向流量,及时发现和处置疑点问题,消除危及资金安全的各种隐患。
(4)建立公务卡结算机制。规范单位卡使用范围、申领程序、运行模式、业务核算和风险控制,最大限度地减少现金和支票结算,堵塞漏洞。
3.3 建强队伍,营造安全管控环境
(1)严格人员选用。从事会计和出纳工作,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严禁无证上岗和聘用临时工。加强财务人员经常性思想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重点了解和掌握思想状况、职业操守、业余爱好,发现不良嗜好的及时调离资金经管岗位。
一、组织落实情况
(一)成立领导小组,精心组织实施。
为确保顺利开展案件专项治理工作,我县联社专门成立了领导小组,由联社*主任任组长,*、*两位副主任任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稽核监察部,负责案件专项治理工作的组织实施,各信用社也相应成立了领导小组,确保案件专项治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制定实施方案,拟定工作内容。
我县联社案件专项治理以“两个提高”、“两个加强”、“两个下降”、“两个加大”“两个建立”和“五严格”、“五加强”为指导,制定了《*农村信用社案件专项治理实施方案》,分五个阶段开展案件专项治理工作,拟定各阶段工作内容,并将案件专项治理工作纳入各信用社年度经营目标考核,对未按上级要求开展案件专项治理工作或者组织开展工作不力导致进度缓慢的信用社,其年度考核一律实行一票否决制,直接取消该单位及其主要负责人的当年评优评先资格,并视情节轻重对责任人作出经济处罚、政纪或党纪等处分,定期召开案件形势分析会,对案件专项治理工作进行总结分析,确保开展案件专项治理工作不流于形式,努力实现“一年初见成效、三年大见成效”的阶段性目标。
(三)制定督导计划,开展督导检查。
为进一步加强我县农村信用社案件专项治理工作,完善内控管理制度,实现管理水平上新台阶,及时贯彻落实上级有关案件专项治理指示精神,加强对各信用社案件专项治理工作的督促和指导,我县联社制定了《*农村信用社案件专项治理督导工作计划》,对各信用社案件专项治理工作进行督导检查,督促指导各信用社扎实开展案件专项治理工作,确保案件专项治理工作效果达到预期工作目标。在20*年度对各信用社案件治理督导检查14次。
二、组织实施情况
(一)清理规章制度,开展内控评价。
为加强对信贷、会计、出纳、储蓄等岗位的内控管理,了解和评价我县农村信用社内控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情况,我县农村信用社制定了《*农村信用社开展内控检查与评价工作方案》(新农信联发〔20*〕141号),研究解决存在问题的对策,探讨现有规章制度的修改意见或建议,根据评价和检查情况,新制定了内控管理制度项8项,补充完善相关管理制度6项,明确有关业务操作规程,进一步完善内控管理机制,加大责任追究力度,责任追究以“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上挂两级,问责到位”为原则,对所有直接责任人、相关责任人和领导责任人全面问责,不留空档,逐步使所有员工在工作和履行职责过程中时刻绷紧依法合规这根弦,要对自己的行为充分负责,时刻意识到因自己行为对上下级、对员工、对家庭、对单位、对社会可能造成的影响和后果,使员工对违法违规事件的由“不敢为”向“不想为”转变。
(二)开展案件专项治理“回头看”检查工作情况。
加强对存在问题整改工作,对20*年以来专项检查中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对银监会各项规章制度执行和案件责任制情况进行“回头看”,专门召开“存在问题整改研讨会”,由存在问题整改负责人(相关部门负责人)提出整改措施,建立存在问题整改台账,对存在问题采取销账方式进行管理,确保整改措施落实和制度执行到位(20*年发现问题28个,已全部整改)。
(三)对易发案件薄弱环节、要害部门、重点岗位人员的隐患排查情况。
1、制定检查方案,组织开展检查。根据上级管理部门有关案件专项治理工作指示精神,我县联社制定了《*农村信用社案件专项治理检查(自查)方案》,重点检查授权卡(柜员卡)、印鉴密押、空白凭证、金库尾箱、查询对账、轮岗休假、安全保卫,以及录像检查、枪技弹药管理等关键领域和环节,根据检查方案,将有关项目内容制定检查工作表,布置各信用社按工作表内容开展自查,抽调联社各职能部门人员组成2个检查组,组织有针对性地开展业务操作风险检查,并在六月份根据省联社布置,对照省联社检查方案,对上次未检查的项目制定补充检查(自查)方案,重新组织开展检查(自查),本年度共检查出内控风险问题28个(存在问题大部分现场已整改),并设立存在问题整改台账,落实相关整改负责人和责任人,进一步挖掘我县农信社潜在的内部经营风险,防范案件发生。
2、实行强制休假,开展排查工作。为贯彻落实强制休假制度,强加对重要岗位人员审计工作,深入开展我县农村信用社案件专项治理,有效防范内部经营风险,在9月份对全县信用社各岗位人员分两批(次)实行强制休假,结合强制休假工作开展,对各信用社主管会计和信贷会计岗位开展审计工作,制定《*农村信用社重要岗位人员审计实施方案》(*农信联发〔20*〕151号),及时发现违规操作问题,提出整改方案,消除风险隐患,促进我县农村信用社依法合规经营,达到会计管理监督工作标准化的目的。同时开展了对各岗位员工进行家访活动,联社领导对分管理的部门负责人进行家访,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员工进行家访,信用社主任对本社员工进行家访。通过层层家访,进一步了解员工思想动态、家庭状况等情况。同时,对三年以上在同一岗位人员实行岗位轮换,本年度对信用社副主任轮换3人、信贷岗位人员轮换18
人、网点负责人轮换4人、会计和出纳人员轮换25人。
(三)今后案件专项治理工作思路
今后,我县联社将继续加强对员工的政治思想教育,深入开展案件专项治理活动,将案件专项治理工作列入日常工作议程,把案件专项治理工作长期开展下去,加大对违规责任人的惩处力度,严肃查处违规人员,营造清正廉洁、文明健康的学习工作与生活环境,进一步防范信用社金融风险。
(一)继续深入开展案件专项治理,使广大干部员工更加明确案件专项治理工作目标、具体内容和要求,定期组织各岗位员工学习,确保全员参与案件专项治理,将案件专项治理工作落实到人、落实到岗,落到实处,有效防范我县农村信用社内部操作风险。
近年来,国内外银行发生的大量案件凸现了银行内部控制存在缺陷,同时监管机构对于银行内部控制的监管要求越来越高。因此,银行必须建立符合监管规则的内控体系,并保证内控体系与本行发展战略、核心价值、经营理念、经营目标和管理成熟度相适应。
商业银行是金融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联系国民经济的枢纽,是国民经济信贷收支、现金收支和支付结算的中心,处于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地位。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出现问题,不仅会引发其自身的生存危机,而且会导致更为广泛的社会问题。为此,商业银行必须建立、健全科学有效而严密的内部控制制度,以确保其会计核算的质量及资金运行的安全与效率。
本文从两个方面,即岗位职责控制、操作流程控制,对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的手段――采用内部控制进行分析。
一、岗位职责控制
采用内部控制的手段对风险控制,为了实现内部控制的目标,需要借助相应的组织结构。健全的组织结构是内部控制机制发挥作用的硬件因素,一个合理的内部控制科层框架有利于在明确内部控制组织结构体系的基础上,确定内部控制的内在关系,以理清内部控制权责,便于配备适当的人员并建立一系列行为规范和标准,使员工了解和掌握组织架构设计及权责分配情况,正确履行职责,从而保证银行内部控制各项活动的顺利实施。
(一)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科层体系的基本架构
内部控制应是一个权利与责任合理分配的体系。只有合理分配内部控制权责,才能达到提高运营效率、规避银行风险的目的。内部控制权责的配置,离不开银行的组织架构。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组织结构包含董事会、管理人员、监督层、执行层、操作层各方面之间的权责分工、纵向管理层次、部门之间的横向结构相结合而组合形成的架构。
(二)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级管理层的内部控制权责分配
董事会负责保证商业银行建立并实施充分而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负责确保商业银行在法律和政策的框架内审慎经营,明确设定可接受的风险程度;监事会负责监督董事会、高级管理层完善内部控制体系;高级管理层负责制定内部控制政策,对内部控制体系的充分性与有效性进行监测和评估,负责执行董事会决策,负责建立识别、计量、监测并控制风险的程序和措施,负责建立和完善内部组织机构,保证内部控制的各项职责得到有效履行。
(三)职能部门设置以及部门主要的职责
按照对业务的处理可以把职能部门分为前台市场营销部门、风险控制部门和后台综合管理部门。前台市场营销部门主要负责对外经营的各项业务;风险控制部门主要负责风险管理、审计稽核、监察等;后台综合管理部门主要负责人员管理、财务管理、后勤管理等。
(四)不相容岗位控制
首先,不相容职务分离的核心就是“内部牵制”,其次,明确各岗位的权限和相互联系,使不相容职务之间能够相互监督、相互制约,形成有效的制衡机制。商业银行应当明确划分相关部门之间、岗位之间、上下级机构之间的职责,建立职责分离、横向与纵向相互监督制约的机制。涉及资产、负债、财务和人员等重要事项变动均不得由一个人独自决定。
1.票据保管与票据贴现审批是不相容岗位,银行内控管理要求印、押、证分管,不相容岗位不能兼职,以防控风险、确保资金安全。
2.授权批准与监督检查不能有一人负责,在处理“三重一大”问题上,应当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实行集体决策审批或者联签制度。任何个人不得单独进行决策或者擅自改变集体决策意见。
3.操作岗位分离分设要求:
营业机构柜员的劳动组织必须坚持不相容业务操作岗位分设,做到相互制约、相互控制。
(1)印、证、机使用管理岗位设置,必须严格执行印、证、机分管、分用,平行交接制度,不得将本人经管的印、证、机随意交与他人使用。
(2)联行业务录入、确认岗位必须严格分开,严禁一人操作。票据交换提出岗位必须与复合及数据发送岗位分设。
(3)事后监督岗与业务处理岗分设。设置专职复核员、综合员的,滞后复核由综合员兼职的,该柜员不得兼办柜台业务;滞后复核不得与日间交叉。
(4)库房管理与柜台现金收付岗位分设。设置专职总出纳岗位的,总出纳掌管一把库房钥匙,负责库房现金及重要空白凭证管理,总出纳与柜台现金收付业务不得交叉;临柜柜员兼职总出纳的,该柜员办理现金调拨、出入库和重要空白凭证调拨、领发交易必须由会计主管授权审查。
银行柜员处理核算业务操作权限:(1)现存业务,小型网点的普通柜员的业务操作权限往往为5万元以下、中型网点的普通柜员的业务操作权限往往为8万元以下、大型网点的普通柜员的业务操作权限往往为10万元以下;(2)取现业务,大中小型网点的普通柜员往往为5万元以下;(3)转账业务,小型网点的普通柜员的业务操作权限往往为10万元以下、中型网点的普通柜员的业务操作权限往往为20万元以下、大型网点的普通柜员的业务操作权限往往为30万元以下。无论是现存业务、取现业务还是转账业务,主管往往经过会有一定额度的授权,目的是为了区分网点和控制风险。
二、操作流程控制
我国商业银行现有的业务流程可以分为直接创造价值的前台客户服务流程和为直接创造价值活动服务的后台支持流程,这两个流程按照J・佩帕德和P・罗兰的划分分别属于银行的经营流程和保障流程。
从流程的角度来考察操作风险,也可以从操作风险的定义中反映出来。正确划分银行流程活动,应从银行本身的规模、战略、业务特性和管理特点出发。巴塞尔委员会的定义是:“由于不当或失败的内部程序、人员和系统或外部事件导致损失的风险”,这一定义包含四类因素,即人员、程序、系统和外部事件,但都通过业务流程发生作用。瑞士信贷集团的定义是“由于以不当或失败的方式操作流程活动而对业务带来负面影响的风险,操作风险也可能是由外部因素造成的”。全球衍生产品研究小组曾经给操作风险下过这样一个定义,“操作风险是指由于控制和系统的不完善、人为的错误或管理不当所导致的损失的风险。”它是从人员、系统和操作流程三个方面对操作风险进行了界定,并且把管理作为防止操作风险的决定性因素。银行操作风险涉及组织的各个方面,主要发生在银行服务的各种流程活动之中,流程中的人、系统和操作程序就成为操作风险管理的重点。因而操作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是规范、监视和分析组织内部的各种流程,同时将人和系统的因素考虑到流程之中。为迎合银行业务流程管理和操作风险控制的需要,内部控制实际上将演变成一种最优化、简洁和理性(合乎逻辑)的流程活动方式或流程活动标准,实现资金流和信息流的高度合一,达到控制和规避操作风险的目的。
正确划分银行流程活动,应从银行本身的规模、战略、业务特性和管理特点出发。对流程活动分解的越细,就越容易找到具体的风险驱动因素,从而越能对操作风险进行准确衡量与管理,因此,合乎逻辑的做法是将银行业务划分为产品线,再细分为流程,最后细分到流程活动。风险管理流程作为一项支持性的经常活动,对其它流程有着监督的作用,因而可以将风险管理流程和普通业务流程作为整体来考虑,即对流程的数据、知识和规则建模时,可以对每个业务流程活动和类型进行基于损失数据的风险评估和分析,做到每一个流程活动的流程管理和风险管理。
根据银监会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中的规定,对其中的授信、资金业务、存款及柜台业务的内部控制、中间业务的内部控制、会计的内部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都进行了详细的规定。
参考文献:
[1]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制定.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2006.
【关键词】 财政扶贫;互助协会;问题;发展对策
扶贫互助协会是指由贫困村村民自愿参加成立的负责互助资金管理的互助合作组织。其互助资金是以财政扶贫资金为引导,村民自愿按一定比例缴纳的互助金为依托,无任何附加条件的社会捐赠资金为补充,在贫困村建立的民有、民用、民管、民享、周转使用的生产发展资金。主要以缓解贫困村发展生产资金短缺问题,提高贫困村生产经营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增加贫困群众收入,提高贫困村、贫困户自我积累、自我管理、互助互济和持续发展的能力,培育专业合作组织和新型农民为宗旨。
澄城县扶贫贫困村互助协会成立运转,其贷款具有门槛低、速度快、短期、低息、无抵押的特点,深受贫困户欢迎,真正成为农民身边的“小银行”,有效缓解了贫困群众农业产业发展资金紧缺的难题。随着农村产业发展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各级政府也不断加大对产业发展的投入,促进贫困农户脱贫致富,指导管理好扶贫互助协会健康发展、规范运转、壮大规模对农村产业发展显得尤为重要。为保证互助资金的良性可持续发展,笔者就该县扶贫互助资金管理情况的深入调研,并提出一点思考和建议。
一、基本情况
澄城县位于关中平原东部,总人口40.6万,其中农村人口31万,农村低收入人口12.5万,占农村人口的28%。为了破解贫困村、贫困户“发展产业难”和“贷款难”两大难题,2006年,国务院扶贫办开展了“贫困村互助资金试点”,取得了显著成效。2008年,澄城县抢抓被列入全省互助资金试点县和实施“千村互助资金项目”的重大机遇,依据《陕西省贫困村互助资金试点工作指导意见》,积极实施扶贫互助资金项目。通过确定试点村、成立互助组织指导小组和筹备组、吸纳会员、产生组织机构、进行业务培训、制定《章程》和制度(互助协会组织机构、互助协会会长职责、互助协会监事会职责、监测员职责、互助协会财务管理制度、互助协会印章、印鉴账户、现金管理制度、互助协会借款、还款程序、互助协会风险防范制度)、建立健全各类帐表、确定办公场所、开设互助资金专用账户、民政局注册登记非营利性社团组织、注入财政扶贫基准资金、规范运营阶段,采取分段研讨、详细准备、认真安排、扎实组织的方法,稳步推进。澄城县先后成立了28个互助协会,入会农户达3845户,其中低收入农户1874户,互助资金总规模达到794.48万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504万元,吸纳农户基准互助金266.48万元,社会无条件捐赠10万元,占用费收入转入本金14万元。
通过近年来的努力,澄城县互助协会发展势头良好,安全运转,持续滚动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解决了贫困农户发展生产资金短缺问题。互助资金主要用于扶持贫困户发展苹果、生猪两大主导产业;发展设施农业、黄花菜、药材等特色产业;支持农民生产中购买仔猪、饲料、籽种、化肥等农资贷款,累计发放借款1704.65万元,有效缓解了贫困户在发展中资金短缺问题。二是培育壮大了贫困村主导产业。互助协会共投放种植业503.4万元,养殖业1161.05万元,其它产业40.2万元。扶持了安里乡东富庄等9个村的生猪产业,王庄镇洛城等8个村的苹果产业,雷家洼乡柏门等5个村的特色产业。发展苹果5000亩,建设标准化养猪圈舍240栋,实施庭院式养殖600余户,种植中药材3000亩,培育了村级主导产业,为贫困村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三是群众发展意识、民主意识和诚信意识明显增强。互助资金以参与式理念,将原来政府无偿投入的扶贫资金转变为有偿使用资金,农民转变了原来等、靠、要的思想,提高了自我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一步增强了贫困群众的发展意识;互助协会的在实施过程中会员全程参与,入会自愿,退会自由,推行村民自我管理、自我监督,农户有自、参与权、监督权,会员之间的义务、权利方面是平等的,真正体现了自身意志,增强了会员的民主意识。互助协会会员之间相互提供担保,联保小组会员间承担连带责任,增强了农民的诚信意识。
二、存在问题
1、管理人员素质低
由于村级互助协会管理人员大多数是农民,文化水平低,管理能力有限,协会管理中比较松散,组织能力较弱。在互助协会的管理,个别会长法律意识淡薄,政策观念不强,明知故犯;个别会计和出纳业务能力差,部分监事会形同虚设,不履行监事会人员职责,对协会的运营情况漠不关心。主要是协会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相对不高,接受新事物难,管理和协调能力差,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市场组织化意识不强。
2、财务管理不规范
互助协会会计帐务设置总帐一本、分类帐五本。在调查中发现主要存在,一是帐务处理不规范,部分借款手续签字或印章不全,个别协会会计、出纳账务处理没有做到日清月结,票据没有及时装订,各互助协会帐务处理不统一。二是管理制度重视执行不够,个别协会有逾期借款,没有及时收缴。借款期限没有根据生产周期确定借款时限,大部分为一年时间,大大降低了周转率。
3、档案管理不规范
协会工作人员大部分为村干部兼职,日常工作繁忙,不注重资料积累,特别是协会会议记录不完整,部分协会会计档案资料不全,未按规定装订保管档案以及将会计档案各类文档收集、整理、管理和归档,造成会计资料因管理不当而缺失或不完整,不能保证会计信息的连续性。
4、互助协会风险准备金缺少
互助资金虽然风险小,但是也存在政治风险、金融风险和操作风险。作为一种无抵押品的信用借款,互助资金的安全性主要取决于农户的信用,可能出现呆坏帐,存在一定的风险。互助资金的风险准备金只能按章程规划提取少量风险准备金,对一些不可预测事项等因素的发生,就缺少风险准备金的化解。
5、互助协会工作经费短缺
大部分村级组织没有经济来源,互助协会自身收取的占用费很少,虽然互助资金在前期协会的宣传、业务培训等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但经费紧缺仍然是制约协会日常管理、规范运转、持续发展的短腿,加之,互助协会管理人员工作补贴太低,调动不了互助协会管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不能很好发挥互助协会职责。
三、发展对策
1、加强业务培训,提高人员素质
以《互助协会章程》、《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和中省财政扶贫互助协会管理政策为基础,通过召开互助资金项目培训会、研讨会和现场会等形式,进行经验交流和培训,并聘请金融机构专管人员和财务管理专家,采取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内部学习与外出学习相结合,对协会的工作程序、工作标准、工作要求、帐务处理进行实训。通过各种形式的交流和培训,互相学习,互相交流,提高管理人员素质。
2、统一会计核算,规范帐务处理
根据扶贫互助协会特性,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和《互助协会章程》等,遵循“封闭运行、专款专用、专人管理、专账核算”的财务管理原则,建立一套符合协会特点行之有效统一规范的会计核算体系,健全协会财务管理制度,加强协会会计核算,采取定期或不定期检查的方式,全面落实制度执行。
3、健全管理制度,规范档案管理
互助协会会计档案是真实反映经济业务的重要史料和证据。因此,互助协会必须遵守《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的要求,建立和健全档案的立卷、归档、保管、调阅和销毁等管理制度。保证会计档案妥善保管、有序存放、方便查阅、严防毁损、散失和泄密。互助协会的会计档案应至少保存15年,互助协会会计档案要由监事会保管。
4、多措并举,做好风险防控
一是建立健全监督检查机制,将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管有机结合起来,定期不定期对互助资金项目开展检查监测,随时了解掌握互助资金运行状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二是通过合理限定会员互助金交纳规模、控制资金使用率(借款总额不得超过互助资金总额的90%)、周期借款户比例(每个借款周期借款户比例控制在会员总数的50%以内)、组成联保中心组、提高逾期借款占用费率、提取风险准备金等方式,强化互助资金协会内部风险防范控制。三是探索设立财政扶贫风险准备金,建立财政扶贫呆坏账核销制度,明确呆坏账核销的条件、范围和规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