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3 16:22:25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科研项目特色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词】协同创新;人文社科;研究项目
一、高校人文社科研究项目的定义与特征
高等学校人文社科项目是由高等学校教师和专职科研人员承担的研究人文社科领域具体问题的专门项目。项目是一种制度事实,是观念的存在,本质上应当理解为一种社会关系。任何关系都包括主体、客体与内容,研究人文社科项目,应当从主体、客体、内容三方面予以分析和理解。1、主体方面。高校人文社科项目的承担主体为高校教师与专职研究人员,一般具备较高的学历学位,经过比较系统的学术训练,对于社会中的问题和热点问题,具备学术敏感和学术探究能力。2、客体方面。人文社科研究项目的客体是指专项涉及的具体社会热点问题和理论方面的难点问题。从目前人文社科研究的项目类别来看,基本分为五类。第一类是最高级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第二类是教育部主管的人文社科研究项目,第三类是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社科管理部门或教育主管部门的人文社科研究项目,第四类是中央其他部委的人文社科研究项目,第五类是高等学校、科研机构自行设立的科研项目,第六是企事业单位委托的人文社科研究项目。3、内容方面。在内容方面,项目研究的都是系统的或独立的问题,内容是非常多元化的,涉猎人文社会科学的各个学科领域。
二、高校人文社科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
当前,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国际竞争的新形式相比,高校科研项目管理体系还存在一些不适应,科研不能很好地对接国家、社会重大需求,科研成果转化能力不足,高校科研组织模式还处于相对封闭、分散的状态,科研人才培养模式单一等问题层出不穷。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1.在管理理念上,存在重数量、轻质量的问题。近年来,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取得了长足进步,推出了一批学术价值厚重、社会影响广泛的优秀成果,数量和质量显著提升。但同时也应当看到,重视数量增长、忽视质量提高的问题仍较为普遍,还有一些低水平重复研究甚至存在照搬照抄的现象,缺少有分量的成果,尤其缺乏有国际影响力的精品力作。因此必须强化“质量就是生命”的意识,努力克服科研目质量不高、创新不足、竞争力不强等问题。
2.在评价方式上,存在重成果、轻效果的问题。只有通过成果转化,科研项目成果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才能得以体现和发挥,但现在还存在重理论研究成果轻实践应用效果的现象,研究者成果转化意识淡薄,管理部门转化应用成果服务不力,决策层吸纳应用成果渠道不畅,致使许多科研成果束之高阁。因此,在提高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质量的同时,必须重视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3.在宣传推广上,存在重、轻接受的问题。科研项目的宣传、普及工作是十分重要的。当前,伴随着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兴起,大众传播的手段、格局和大众接受信息的方式、习惯、渠道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传统的传播方式已难以满足广大受众的需求。大众的远离,导致了哲学社会科学圈内周转、体内循环、自说自话的传播困局。为此,科研项目的宣传普及要建立以受众为中心的传播话语体系、媒介传播格局、受众参与模式,培育适应各种受众的多种宣传手段、普及渠道即大众化方式,提升科研项目宣传传播的影响力。
三、协同创新与科研项目管理
“协同创新”是指创新资源和要素有效汇聚、通过突破创新主体间的壁垒,充分释放彼此间“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活力而实现深度合作。协同创新是一项复杂的创新组织方式,其关键是形成以大学、研究机构为核心要素,以政府与金融机构为中介组织,充分利用大学、研究机构的智库智囊作用,使其研究与社会实际需要高质量衔接,使知识生产者与知识应用者之间形成知识低内耗整合,提高协同质量,创新工作模式,形成合力,共同推进社会整体经济水平的提高。协同创新要求大学、研究机构与企业等知识应用主体形成协同模式,简单来说,要求大学的研究与企业的生产应当具有同一方向。大学的知识制造必须为企业的生产服务,但又不能简单地以利益为中心,应当是全方位的配合与助力。
科研项目具有创造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因此,虽然负责人能够基本把握其运行路径,但是仍然有可能出现不能计算的资源消耗。为了节省资源和时间,充分利用高校优势为企业和其他实务部门服务,科研管理的全过程化就是不可缺少的。通过全过程化的管理,有效地降低科研项目所遇到的不确定性,从而让项目的资源最大限度地用在项目的研究方面,不会消耗在其他领域。这样就有力保证了科研的质量,从而也能为企业提供有实际作用的科研成果以作为决策的依据。
四、人文社科研究项目管理应遵循的原则
1.坚持协同创新。推进科研项目管理工作,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必须坚持协同创新,以创新引领发展,以创新推动发展。当前高校的“协同创新”已成为各界关注的热点。高校应当结合现有学科特色和优势,以“国家急需、世界一流”为目标,通过校校协同、校所协同、校企协同、校地协同、国际合作协同等“五大协同”,探索组建跨学科机构的科研团队、设立跨学科研究项目等方式,推动文、理、工之间的深度交叉与融合。
2.坚持质量导向。科研项目管理还应该始终坚持质量导向,锻造优质科研人才队伍与精品。高校应本着培养与引进相结合的原则,加强优秀科研人才的培养,构建一支结构合理的人文社会科学人才队伍体系。同时,学校将根据中长期跟踪扶持、降低考核密度、优化评价体系等方式,鼓励学者以更长远的眼光和耐心,为人文社会科学发展事业献力,培育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标志性成果。
3.坚持内涵式发展。走内涵式发展之路,就要比内涵、比特色、比贡献。通过科研项目的过程化管理,同时也凝练了优势学科方向、打造特色科研基地等方式,更加有效地凝聚和整合科研力量,逐步培育一批富有特色和生命力并能引领学术风向的学术群体,成为有自身特色、有影响力、有学术贡献的研究型大学。
关键词:创新性研究项目;学科建设互动关系
高校要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提高学校的学术地位与影响,必须抓学科建设,学科建设水平高低,是通过科学研究成果的质量和学术水平的优劣来衡量的;科学研究是推动学科建设和发展的最活跃的因素,有了高水平的科研,才会使学科整体力量得到不断发展。学科建设是科学研究的基础与推动力,学科发展了,科学水平将显著提高。本文探讨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为今后的科研工作提供思路。
一、科学研究与学科建设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三个既有区别又有内在联系的不同类别。在一定意义上说, 高等学校科研是知识的生产和应用过程的集中表现。科研水平高低通常成为判断该校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学科建设贯穿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应用全过程的始终,是高等学校能进行知识的传递和使用的条件,是其能在多大程度上完成高等学校职能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衡量学校教学、科研水平的重要指标。因此,科研和学科建设都是提升学校层次的重要渠道,任何一所高校都要同时抓好科研和学科建设,以提高其水平和质量,这是毋庸置疑的。只不过不同层次的高等学校定位不同,侧重点也有所偏重而已。在逻辑的顺序上,科研应为学科建设的基础与先导。没有一支高水平的科研队伍,没有一批高水准的科研成果,要想提高学科建设的质量只能是纸上谈兵。反过来,学科建设质量的提升又为科研的下一轮的发展提供合理的知识、人才结构,为创造良好的科研环境打下基础。没有好的学科方向,就难以争取到重要的科研项目与大量的科研经费;没有科研项目和科研经费,学科建设只能是纸上谈兵。从这个意义上说,学科建设是科学研究的基础和推动力,科学研究是学科建设的前提与拉动力,因此高等学校的学科建设离不开科学研究,科学研究也离不开学科建设,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二、科学研究是学科建设的“基石”
科学研究是学科建设的“基石”,创新性的科研项目、前言富有特色的科研方向及科研技术创新平台是学科建设中的重点学科、博士与硕士点建设的有力支撑。
(一)创新性项目为学科建设的载体
创新性的科研项目是学科建设的载体。只有通过大项目的研究,才能出大的创新性成果,培养和锻炼高水平的学者,提高学科的整体水平。而研究项目的创新程度是获取高水平研究项目的必备条件,因此如何培育创新项目就显得尤为重要。
文章认为一方面创新项目的选择需要在广泛的文献调研及同类科研比较分析后才能得出。同时要根据自身的研究特点,突出自身的优势学科和特色研究,瞄准国家目标,选择具有学科前沿、独创性的理论、方法和技术性项目。在信息时代,对于医学科研而言,要注重现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高新技术的发展对医学的影响。当今计算机、基因工程、生物芯片、传感器等技术正对医学研究带来深刻地变化,学科交叉日益显著,可以说创新性强的项目从学科交叉中产生。对于创新性强的项目要重点培育,一开始申请国家、部门基金,可能因为基础不够,而不能得到经费的资助,这就需要高校自身给予最初小额研究经费资助,通过一定经费的投入,以便打下足够的研究基础,从而提高创新项目在申请国家级项目的竟争力和中标率。另一方面高校科研管理部门在组织科研项目申报有限额时,优先推荐学校重点培育的创新性项目,保证其优先发展,并积极组织跨学科攻关,为获取高水平的研究项目的资助打下基础,进而达到以科研项目拉动学科方向的效果,为学科建设进行铺垫。
(二)前沿、富有特色的科学研究方向是学科建设的生命力
学科形成的主导科研特色是高校从自身实际出发,根据自己的基础和条件,结合地域特点,纵观科技发展之势,确定自己的科研目标、科研层次、科研模式、科研侧重点和科学研究的服务面向,即给自己的科学研究准确定位[5]。富有特色的科研方向不仅是科学研究的基础和奋斗目标,也是学科建设的内在基础和特色。
科研特色首先是科研方向的特色,表现为独特性和前沿性以及在科研方向上取得的成果所产生的影响力,对于一所高校而言,学校已具有一定基础的科研方向和科研队伍是其学科方向和学科队伍建设的依托,学校一般要在优势科研方向上确定重点建设学科。学科一旦确定,其自然成为教师对研究方向选择的重要依据,进而促进学科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无论是科学研究还是学科建设都应保持特色,发挥优势,同时又要瞄准前沿,符合实际,要针对国内高校的科研状况与发展趋势,找准对学科有利的生存与发展空间,再结合本学科的特色和优势,形成新的富有特色的研究方向。只有“群峰之上异峰突起”的科学研究方向,才具有强劲、持久的生命力,才具有一定的稳定性。研究方向只有相对稳定,才有可能逐渐形成特色,形成优势。
(三)科学研究技术平台-学科建设的条件保障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国际间科研交流与合作的广泛,建设共有的科研技术平台对提高学科建设水平极为重要。
科研技术平台主要包括三方面:⑴、具有基础性的支撑体系;⑵、不仅包括硬件、而且包括软件,是硬件和软件的有机集成;⑶、具有公共和共有的服务性质。
科研技术平台属于高校基础设施,是科研创新活动的公共平台,为学科建设服务,同时为所有科研创新活动的成员共同服务、联合使用、共同受益,是一种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产品,具有社会公共产品属性,它具有支撑创新、实现共享、保护资源、促进交流、提高效率等功能。根据福建省政府“集中力量、重点突破,带动整体“的建设思路,我校1999年被省政府批准成立“211工程”二个重点学科(分子医学、血液病学),执行几年来成绩斐然,拥有了一支水平较高的研究队伍,具有承担生命科学综合、重大科研项目的能力,也有迅速开拓新研究领域的能力。其中一个重要因素之一为:建设的二个重点学科,购置配备了一大批现代化的科研仪器设备,拥有了良好的科研环境,包括功能完善的建筑设施,为科技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支撑条件和保障,为学科建设提供了共用的技术平台。“十五”以来,在福建省科技厅的支持下,我校相继建立了“蛋白质组学技术平台”“神经生物学相关技术平台”、“基因功能模式动物技术平台建设”“动物实验技术平台”等。这些平台的建立为我省医学科学的纵深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使我省医学基础和应用研究迈上一个新台阶。尤为重要的是,该科研技术平台相关设备基于“资源共享”原则,对各兄弟院校、科研单位及企业单位开放,一方面可应用于医学、林学、农学、畜牧兽医学等行业,具有重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另一方面极大提升了我校的学科建设水平。
三、科学研究与学科建设的互动关系
(一)科学研究促进学科建设
科学研究是学科建设的“主体”,有了高水平的科研,才会使学科整体力量得到不断发展。只有将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有机结合,促进二者不断发展,才能促进学校发展。截止2006年,国家教育部授予我校的博士点(三级学科)22个,硕士点59个,学科覆盖面从临床医学扩大到基础医学和药学,实现了二级学科博士点和校本部基础学科博士点“零”的突破,使我校的综合办学水平跃上一个新台阶,这些成果的取得与近年来我校科研实力增强是分不开的。“十五”期间我校获得国家及省部级重大科技项目资助总经费达1200万元左右,主要资助领域涉及药理学、分子生物学、口腔医学、神经病学、眼科学、血液病学、骨科学、神经外科学。如我校神经病学研究所,通过对“肝豆状核变性、肌营养不良症等神经遗传病基因诊断及基因治疗研究”、“中国人面肩肱型肌营养不良症基因结构和基因诊断研究”等若干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科技厅重大项目的攻关研究,使这门学科在遗传性神经系统疾病、神经变性疾病和脑血管病的基础和临床等研究方向上都有鲜明的特色,部分领域居国内先进水平。经过几十年尤其近几年建设,神经病学学科在人才梯队、科研项目与基地、人才培养、学术成果等方面已具备一定规模,特别在神经分子遗传学研究、神经变性疾病的防治、脑血管病基础与临床研究、神经电生理的临床应用等方面形成自己的特色并于2003年成功申请到博士点。
(二)学科建设提升科学研究水平
2003年11月,我省启动了重点建设高等学校,我校被列为建设项目学校,他以学科建设为核心,以创新平台建设为重点,紧密结合我省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实际需要,重点建设分子医学、血液病学、神经生物学、药理学、细胞生物学、环境与健康等6个学科建设项目,并通过分析已形成的学科特色和学科发展的优势,进一步突出重点,把学科建设项目分成两个层次,重点加强以上6个学科建设,带动其它学科发展,提高学科整体水平。并根据建设资金的到位情况,优先对第一层次学科项目的投入,促进了学科建设的迅速发展。项目建设期间,我校新增省级重点学科13个,大大强化了我校学科建设的特色和优势,极大地提高了学科整体的综合实力,推动了相关学科的快速发展。
学科是科研的基础,学科发展了,科研实力也增强了,科研水平显著提升。5年来,获得各渠道科研经费达6522.1万元,是前5年的2倍,年递增15%左右。获省部级以上各类项目402项,比前5年增加13%。除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重点项目、福建省重大(重点)项目等外,2006年我校首次作为负责单位承担“863”计划生物和医药技术领域专题项目,林新华教授的“用于肿瘤早期诊断的纳米生物传感器的开发研究”课题获得立项,另有10人次作为子项目负责人分别入围“973”计划以及国家科技支撑攻关计划项目;2007年“基于纳米生物传感技术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早期诊断和预后检测新方法研究”项目再次获得“863”计划专题项目,资助经费近300万元,表明我校承担高级别科研项目的能力不断增强,部分学者逐步在全国同行中建立起良好的科研信誉,科研水平和能力得到同行专家的认可与赞誉【6】。
参考文献
1、刘献君:论高校学科建设[J] 高等教育研究2000年第.5期
2、王庚华 邱岩:大学的学科建设的几点思考[J]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07年3期
3、李伟 李斌:学科建设与高校科研工作[J]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3期
4、宁 凯 论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的协调发展哈尔滨学院学报2007年8期
关键词: 地方高校 纵向科研项目 提高结题率
随着国家对科学研究的重视和投入的增加,作为科学研究主力军的高校尤其是地方高校承担的纵向科研项目和科研经费总量大幅提升[1],例如安徽理工大学2006年承担各类纵向科研项目53项,经费456万元;2009年承担各类纵向课题178项;经费1522万元。在科研总量增加以后,如何对各类纵向科研项目进行有效管理,提高结题率,保障国家经费投入的使用效益成为地方高校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以学科建设、高水平科技研究平台为依托,创新学校科技管理体制,为科研项目的成功申请和顺利结题营造优质的外部环境和制度保证。
1.加强学科建设,构筑高水平的科技研究平台。学科建设和高水平科技平台两者互相依存、互相带动,两者都是做好学校科研工作的重要保证,加强两者的建设有利于高水平人才的聚合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有利于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和产生新学科增长点;有利于学校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承担高水平的重大科研项目。学科和高水平科研平台的发展和建设可以将优势资源和特色资源转化成学校的科技竞争力,可以为学校各级科研项目申请的成功率和结题率的提供人才、智力、制度保证[2]。
我校始终将学科建设和高水平的科技平台作为学校科研工作的重点之一,并根据依靠特色、发挥优势的平台建设思路和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开放共享、整合集成的建设原则,不断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目前我校拥有6个省级重点学科,拥有“采矿工程”等4个博士点与36个硕士点,拥有“安徽省现代矿业工程重点实验室”、“安徽省煤炭资源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安徽省高校“矿山地质灾害防治重点实验室”、“矿山建设工程重点实验室”等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研究中心。这些科技平台基本覆盖了我校的矿业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土木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等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并且已经形成了一批稳定的、学术水平较高的科技人才队伍,为各级科研项目的申请和按期高质完成奠定了基础。
2.创新学校科技管理体制,优化科研环境。科研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制定一套行之有效、切实可行的科研管理制度,充分发挥其政策导向作用,是推动学校科研工作健康有序发展,提高学校科研实力和学术水平的根本保证[3,4]。我校从实际出发,积极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新途径,出台了项目管理、经费管理、成果管理、学术管理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使学校科研工作基本走上了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轨道。同时,我校在全省高校中率先在加强科研量化管理,制定科研成果的量化标准,完善科研机构评估体系,修改科研奖励措施等方面作了有益的尝试,营造了一个有利于提高科研质量,推动科研成果转化、鼓励科技创新、实现科研人才辈出的良好环境。在“十五”期间我校先后出台和进一步完善了《安徽理工大学硕博科研启动基金管理办法》、《安徽理工大学校青年科研基金管理办法》、《安徽理工大学引进人才暂行办法(修订)》、《安徽理工大学选拔和培养优秀创新学术群体实施办法》、《安徽理工大学院系年度综合考核实施办法(修订)》、《安徽理工大学校内津贴改革暂行办法(修订)》等政策文件,形成了涵盖人才引进、人才培养、项目孵化、职务晋升、个人和院系考核等各个方面的完整的科研评价和考核制度系统,为学校科研管理工作提供了完善的制度保证。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为了提高项目按时结题率,争取更多的科技成果奖励,我校出台的各种科研政策文件在重视科研经费和项目数量稳定增长的前提下,更加注重科研项目的层次和完成的水平。如在制定我校教职工和院系工作业绩评价体系时,除了考虑科技成果、科技项目和经费数量,还特别重视质的评价,特别是各级重点项目是否按期高质完成在个人和院系考核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此外,学校对项目完成质量高的负责人予以重奖,例如对按期完成的项目负责人一次性最高按照项目经费的15%予以奖励;对国家级奖获得者,学校按照所获奖金的1∶3予以配套奖励对其他级别的获奖也有不同的配套奖励,这些措施大大提高了教职工按期结题、申报成果、参加报奖的积极性。
二、充分发挥学校科研管理部门的能动作用。
我校科研管理部门重点从以下四关入手,将按期高效结题的思想贯彻于项目申报至结题的全过程中。
1.项目申报关。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只有把好申请项目的质量关,才能从源头保证项目最终结题的质量。为了保证申请项目的质量,我校实行系、科研处和校学术委员会三级审查制度,从不同的方面逐一进行审查。首先,系部就课题对国内外科研现状的了解与分析,科学水平及意义,预期研究前景,研究目标、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研究方案等学术角度进行审查。其次,科研处从申报者的科研能力,学术水平、科研信用,申请书的形式,课题组人员结构、现有仪器、设备及前期工作基础学术水平及研究能力、申请经费及预算依据的合理程度等角度进行审查。最后校学术委员会从课题的科学价值和意义,观点、方法和理论的创新、可行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方面进行宏观把握。
2.中期检查关。中期检查作为项目过程管理的重要一环,是把握项目进展程度,了解项目研究情况的手段。我校2009年一年各级项目立项超过200项,而各级结题项目数超过150项,如果仅仅依靠校科研处少数几个管理人员,很难保证对各级项目都进行有效的过程管理。因此,我校目前采用院系二级分级管理制。学校科研处主要对那些国家级和省部级重点项目进行直接管理和监督,以保证高级别项目的完成质量。对于一般项目,学校科研处主要负责组织协调和宏观把握,系部主要负责具体的日常管理,并定期向科研处汇报项目进展。学校明文规定,无论什么级别的项目负责人都要按照《安徽理工大学科研项目中期检查实施细则》按时填写《安徽理工大学科研项目中期检查报告书》送交科研处审查。国家级和省部级重点项目除了填写《安徽理工大学科研项目中期检查报告书》,学校还以中期检查时间为参照,对每个项目制定了不同的实施阶段,并要求项目负责人及时填写《安徽理工大学重点科研项目阶段检查报告书》。学校组织的检查评议小组根据项目计划任务书对材料审核后形成检查意见,作出“继续进行”或“需要整改”的判断,对极少数与项目计划书要求差距较大的研究项目进行调查,视不同情况采取限期改正、追回经费和终止项目等处理办法。
3.项目结题关、项目延期关。在把好项目申报关、中期检查关的前提下,项目一般都可以按时结题。但为了防止出现意外情况,我校每年六月、十二月组织下发《关于加强纵向到起项目结题与验收(鉴定)工作的通知》文件,及时通知相关系部和个人,督促项目负责人在规定的时间内提交各种材料。学校科研处对项目负责人提供的材料进行认真审核并交校结题验收评议组,按《安徽理工大学学科研项目结题验收实施细则》检查验收并形成验收意见,通过的项目移交上级主管部门。如果的确有不可抗拒因素造成项目不能按期结题,就必须提前三个月向学校科研处提交《安徽理工大学科研项目延期申请书》,由学校调查核实后在上报相关主管部门待批。
三、我校项目结题率高的其他原因
1.我校依据《安徽理工大学硕博科研启动基金管理办法》、《安徽理工大学校青年科研基金管理办法》、《安徽理工大学引进人才暂行办法(修订)》设立的安徽理工大学硕博启动基金和安徽理工大学青年基金是学校支持学校青年教师从事创新科学研究,培养青年科研骨干人才队伍,培育孵化有研究潜力和发展前景的科研课题的专项基金,学校每年的投入达到100多万元,并且投入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这两项基金的有着共同特点,就是项目负责人几乎都是初次承担研究课题,既缺乏项目宏观把握的经验,对课题研究进展过程把握的能力不强,又没有形成固定的科研态度,具有极强的可塑性。我校科研管理部门针对这个特点,不仅加大了对项目负责人的培训和项目的全过程管理的力度,而且重点从科研思想和态度入手,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科研方向和严谨的科研态度,让他们从自己的第一个课题开始就认真按照计划任务书踏踏实实保质保量地进行研究,形成按时结题的好习惯。
2.建立科研信用档案。学校为每一位科研人员建立科研信用档案,信用档案主要详细记录该科研人员历来在科研方面的得与失,具体包括主持或参加哪些课题的研究,取得了哪些研究成果,成果质量如何,课题结题概况等记录。这些记录基本上可以反映一个科研人员的科研实力,通过适当的量化后,可以形成一个信用值(我校分为优、良、一般、差四个级别),反映该科研人员在科研方面的信用状况。当该科研人员申报新课题时,我校根据信用值分别采取以下措施:信用值优和良者学校负责重点推荐申报,信用值一般者限项申报,信用值差者一年内不准申报,同时,项目获批后根据信用值学校分别予以不同数额的经费配套。
3.规范科研经费管理,做到科研经费既要加强管理,又要简化手续,方便合理使用,以便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效能。经费是一个课题顺利开展的保证,其花费是否合理决定了项目能否取得预期成果。因此,我校在予以各级项目配套经费以保证项目研究经费充足的前提下,也针对科研经费管理的特点出台了《安徽理工大学科研经费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办法》中规定项目按期(科研处出具证明)完成后,剩余经费并入项目负责人其它项目并且优先并入高级别项目课题。同时,学校参照项目剩余经费的50%予以现金奖励课题组成员。若没有按期结题,学校根据《安徽理工大学校内津贴改革暂行办法(修订)》规定扣除项目负责人相应的津贴。这样不仅保证了经费的使用效率,而且大大提高了项目负责人的研究热情和按期结题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古广灵,刘碧容.高校科技创新教育的认识与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2009,(01).
[2]谷菲菲,安胜军.高校科学研究的六大关系探析[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9,(11).
在对医疗水平评价方面,有的系统采用了4项内容,即门急诊人次、出入院人次、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和治愈好转率;有的系统则有多达23项的评价内容,包含了诊疗数量、病例分型、诊断符合、出入院符合、危重症及抢救成功率、医疗事故或投诉发生数量、床位使用及周转、平均住院日、医院感染、接受外单位人员进修和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等。在本研究的24套评价系统中,有2个系统提出对技术特色的评估,采用的方法基本是申报单位自举代表本专业特色和较高医疗水平的病种诊治情况,由评审专家根据材料进行评价。
分析与讨论
1学科评价应体现临床学科的核心任务
临床医学学科的核心任务是提供医疗技术服务,学科建设的目标是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和诊疗质量,学科建设的主要措施是在某一临床医学专业领域内构建临床技术特色,开展以解决临床问题为导向的科学研究,扩大专业技术的学术影响度和社会知晓度,提高社会服务效益。因此,临床医学学科的评价评估应紧紧围绕并体现出学科的核心任务。本研究所收集及分析的各级临床学科评价指标体系涵盖面比较广,包括了医疗、科研、教学和学科队伍等反映临床学科基本功能的指标,但是医疗水平和质量指标所占的权重比例并不高,从而使学科评价的重点与临床医学学科建设的目标有所不一致,缺乏医疗技术水平在学科评估指标中对于学科建设方向的指向作用。因此,学科建设的评价指标应紧扣临床学科的建设目标,体现出医疗技术水平及诊疗特色等临床学科的核心任务,突出临床学科的核心功能即临床技术水平、医疗质量及技术特色;通过指标设置及权重,强化临床医学学科的医疗技术水平及质量属性。
2学科评价应着重考量临床技术特色
临床技术的“特色”的含义包括2个方面:一是指这种技术具有先进性,具有优良医疗质量或具有独到性;二是指该技术具有较好的学术和社会影响度,得到了学术界和患者的认可。这种基于某种疾病诊疗项目的特色医疗技术是临床学科,尤其是重点学科,反映其主攻方向和内涵实力的重要指标,也是学科人才培养的关键内容。本研究所涉及的24套评价系统样本中,只有2套系统对临床技术特色进行评价,说明对临床技术特色的评价还需引起关注,要引入有关技术特色的评估内容,并以此作为建立学科发展的主攻方向、聚焦技术优势和培养人才的行为导向。
应正确把握和评价临床学科建设中科研的作用
科学研究的项目和成果一直是各级学科评价的重点,指标所占的权重比例接近全部指标的1/3,评价内容涉及科研项目、科研经费、发表学术论文、出版学术著作、专利和科技奖励等,尤其注重被SCI收录论文的数量和杂志影响因子的高低。过高的科研指标权重既不利于倡导建立着重于解决临床问题的科研导向,也反映出目前医学科学研究中存在着重基础、轻临床的现状。而以作为临床医学科研项目成效主要评估指标的偏差,更忽略了临床科研的真正意义。对于学科建设的评价必须包括有临床科研的水平和相应成果。要观测科研项目与学科发展主攻方向的一致性、课题的连贯性,鼓励开展具有当地特点的临床流行病学研究、设计规范的循证医学研究、建立规范化诊治的研究和针对临床方法缺陷的应用基础研究等。
应凝练学科评价指标,突出学科核心功能
本研究所收集的各级评价系统中的指标涵盖的内容均比较宽泛,涉及科学研究能力及成果、学科带头人及团队、医疗技术水平和质量、教学能力及成果、经济运营、运行机制及管理、科室管理、学科规模、精神文明状况和经费管理等方面,评价内容看似全面周到,但却存在着明显的弊端。首先,评价指标和内容过多,反而会弱化或掩盖了对临床学科的核心任务,即医疗技术水平和技术特色的评价;其次,评价指标并非越多、越好,越能反映学科建设的成效。
【关键词】跨专业 科研探究 教学改革 应用型
【基金项目】广西区教改项目(2015JGA363)“‘跨专业科研探究’课程研究与建设”。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002-02
引言
2007年,清华大学在全国高校首次开设“实验室科研探究”课程,以实验室为依托,以典型的科研项目和成果作为教学单元,全方位的向学生展示科研过程,以助力学生形成跨系统、跨学科和跨专业的大思维[1];2012年,上海交通大学开设“工程技术探究”新型通识课,形成融合学生能力、兴趣和创新的工程技术拓展项目。国外在应用型技能人才的培养中,高年级学生不仅参与企业培训还参与科研项目。
2013年,我校成为应用技术大学改革试点联盟单位,逐步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方向转变,要求全面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专业技术能力。为此,2015年在我校特聘教授傅水根的提议和学校主管部门的支持下,首次开出“跨专业科研探究”课程。该课程以不同学科科研项目为基础,构建起学科之间的关联性,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提升我校理工科学生的工程技术能力、科研能力及人文素养,同时文科学生也能从参与工程实践和科研探究中,了解现代制造业的主流技术和前沿性科学技术,使得学科之间“隔行不隔山,隔行不隔理”。“跨专业科研探究”将教学、科研和实践三者互通互融,不仅是一个值得探索和推广的本科教学改革方向,还将推进应用技术型大学的转型升级[2]。
1.课程建设
2015春,征集单元课程,汇总专家评审,从16个部门61位教师的76个单元项目中择优选出30个课程单元,其内容涵盖了文、理、工各学科,涉及基础人文科学、科研项目探究和前沿科技等教学内容。任课教师中80%为教授、副教授,保证了单元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实验室操作探究性单元占有量达23%,有利于培养工程素养。2015春季末,开展了关于“跨专业科研探究”课程的内涵、上课形式、作业内容和子项目结题等事项的课程建设研讨会,现场邀请三名教师试讲,专家们给予点评和指导,为课程顺利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课程进展
“跨专业科研探究”于2015秋季学期正式开课,课程开展基本顺利,并且从学生的作业及评价反馈中可以看出本课程起到了激发学生对课外知识的求知欲,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上课形式呈现多样性:传统教室授课、实验操作、上机训练、模拟场景等形式(图1-图4);教学内容具有跨越性:海洋专业、化工专业、资源环境专业、机械专业及传统文化等;作业形式非固定性:求真性小论文、产品(粗盐、陶瓷等)、单元日志和课程感想等。
3.课程开展的若干思考
为深入了解本课程存在的问题,以便及时改进,在新学期开始对学生进行了“跨专业科研探究”课程兴趣度调查,共收回问卷67份。其调查结果、分析与改进措施如表1:
整理调查数据,分析:选课以理工科学生居多;选课考虑了自身专业发展、未来创新创业等要求。而在秋季学期的选课中,文科生占人数的2/3,此时学生选课以满足学分要求为主导,相对不如大一首次选课较多考录专业和兴趣爱好;工科单元选择率高,易懂且体现新科技发展的单元选择率高。本调查结果可用于指导课程的单元设置,教学内容的更新,为课程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依据。
3.1课程的优化
跟踪课程进展,总结有:部分单元内容过于简单化;基于科研项目的单元课程对没有专业基础的学生难理解、课时不足导致实验无法开展的问题等[3]。
优化方案:
(1)不断构建新型的师资队伍和课程教学单元,不断引入新的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最后形成一个处于扩展中的以基于教师科研项目的教学单元库。
(2)贯彻讲授与实验、讲授与演示相结合的原则,讨论式、交互式和探究式融合的教学方法,讲授各单元所要明确“探究”的知识、方法或者合作素养等。
(3)各单元教师独立提出合适的单元教学时间(上限8个学时),以所选单元的累积学时数替代以单元数规定学生的学分。例如,以32个学时划定2个学分,不再固定以16个单元划定2个学分。同时教师自主选择合适的上课时间。
(4)结合单元内容布置必要的作业,作业避免单调、无用。
(5)深化跨院系科研资源课程的教学管理改革,实现教学管理模式的个体化、无纸化、现代化。
3.2管理系统的搭建
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将为课程的开展提供便利,使复杂的课程安排工作简易化。高校课程管理及安排更多的借助教学管理系统,然而对于“跨专业科研探究”这样一门安排上更加复杂化的课程,相应管理系统的设置显得尤为重要。
本课程的复杂性:学生人数多,面向全校不同年级不同专业;课程单元选择的多样性,需统计各单元学生数;同一实验性单元课,限定人数需明确分组;单元教师调课几率大,管理者依调整实时通知学生。此外,本课程应得到学校教务处的大力支持,给予时间和管理上的特殊照顾。工程训练中心作为本课程的开设和管理部门,应该逐步完善硬件条件:配备独立的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教室、基础性的实验室等,实验中的耗材问题也应依照选课学生数及时购置。
总结
“跨专业科研探究”课程融合了文理工科的特色学科和重点科研项目,辐射我校不同专业不同级别的大面积学生。整合出跨学科、跨专业的实验室资源和科研项目资源,构建新型教学课程,促进应用型本科的教学改革,提高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拓普各专业新型知识进展状况,有利于引导学生的专业定向,及时做出恰当的人生定位;也将增强学生对今后工作的适应能力。此外,本课的顺利开展要求在课程单元设置、师资保障、软硬件资源配置上具备一定的条件,同时要完善并健全选课-课程安排-交流-评价的课程管理系统。
参考文献:
[1]傅水根,卢达熔,汤彬.创建实验室科研探究课程,促进本科研究型教学改革[J].中国大学教学,2008(3):48-49.
[2]卢达熔,汤彬,黄乐,傅水根等.挖掘科研积累,丰富教学资源为本科服务[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7(12):1-3.
[3]韩艳梅.新课程背景下学习组织方式的新探索[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3(9):43-46.
关键词:电子信息工程;特色专业建设;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14-0000-01
Specialty Major Construction of Electronic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Analysis
Huang Zhiwei
(Union College,Fujian Normal University,Fuzhou350000,China)
Abstract:Electronic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is based on electronic information theory-based,engineering background,to develop electronic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and technical personnel for the target course.In this paper,specialty major construction electronic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to explore a brief analysis,designed to work with peers to achieve the common objective to improve.
Keywords:Electronic information engineering;Specialty major construction;Talent training
一、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办学特色的确定原则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作为一个理工科专业,就目前来看,在我国大部分理工科院校都开设了这一专业。那么,是不是每个理工科院校开设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都是一样的呢?或者说是不是每个院校开设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特色都是相同的呢?很显然,这两个问题的答案都是否定的。究其原因就是:第一,从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身而言: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一个涉及知识非常广泛的宽口径专业,其中各个侧面的专业知识应用的领域都有自身的侧重点;第二从学生而言:在大学短短的几年时间,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全部掌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内所有的课程知识。学生不可能毫无重点目标地进行胡子眉毛一把抓式的学习,如果真的这样做的话,其结果也只能是广种薄收,无法突出的具有优势专业,也就无法在社会找到自己合适的坐标;第三,从开设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院校而言,每个院校师资的专业优势不一样,在电子信息工程的每个领域不可能都具备优势,只能在某一个或几个领域的教科研实力比较强;第四,从各个地方的需求来说,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中侧重的领域也不相同;第五;从时展的不同需求来说:随着时展,其社会的需求重点也不同,课程特色确定也应做出相应的调整。
因此,笔者认为,每个院校在确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办学特色的时候,应从四个方面综合考虑:一是根据院校自身在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教科研实力优势确定专业特色;二是根据不同地区对电子信息工程中人才需求的侧重点来考虑专业特色;三是在确定特色专业的同时,第二作为一个宽口径专业,涉及到的专业知识面比较广,每个学校不可能在电子信息工程的各个领域都有优势,只可能在某一个或几个方面教学科研力量比较强,应开设必备的电子信息工程的公共基础知识课程,在转好专业基础的同时,办出专业特色;四是根据时展,专业特色的确定也应做出相应的调整,必须与时俱进,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根据特色专业,进行课程体系构建
根据培养研究型、应用型人才的办学思路,紧紧围绕专业特色,构建课程体系。一是注重与应用型为主,在学好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技术的应用能力的培养的课程体系的构建;二是注重与市场发展相结合,注重在经典的基础上与时代前沿相结合;三是在课程体系构建时,应以专业研究能力、应用能力和开发创新能力的培养为重点。例如,中北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结合科研背景,以产品内部结构形态特征信息的提取、处理、识别及恶劣工作环境下光电告警技术为特色,增设了无损检测技术、检测系统设计、统计信号分析、微弱信号分析和模式识别等专业选修课程,逐渐形成适应社会需求的多物理场信息处理、无损检测和车辆电子学等多个专业方向;四是强化专业思维方法和工程实践训练,必须坚持开设“科学实验、数学、计算机、英语”四门课程。例如针对学生编程能力较弱的问题,某大学在二年级时专门增设了编程设计实践周,强化学生的计算编程能力进行强。在数字电子技术、电子线路、数字信号处理、单片机、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随机信号分析、DSP原理与应用、数字图像处理等课程中,把硬件实与软件相结合,坚持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强化学生专业思维方法与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
三、创新实践教学方法,突出专业特色
在搞好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应重点搞好实践能力的培养。电子信息专业课程都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其教学特色也应与实践为主,即以实验教学为主。一是改革实验教学,加强针对性和实效性。对于验证性实验应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取舍,尽量以设计性、综合应用性、开发性的实验为主;二是根据学生实际,鼓励学生进行选择性的实验,可以将实验教学分为三大类:必做、选做和自拟实验。第一类必做类为每个学生必须做的,第二类供学生在完成必做类实验的基础上进行选择,第三类仅供学有余力的学生根据爱好和自愿进行自由安排,但操作方案和过程需要有专业教师进行全程指导和帮助;三是实施循序渐进,从单一电路到系统电路设计的教学模式。在实验内容上既保证基本实验内容又加强学生自我发挥的内容;在电路实验上既保证硬件实现,又加强EDA实验;在专业课的实验中,注重与实际科研项目相结合进行实验,使学生能够对所学知识得到更强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某院校电子工程专业注重专业特色的实践,在“传感器认知及应用技能训练”学习领域课程设计了6个学习情境、13个任务设计和实验以及3次现场参观学习,广泛采用六步教学法、任务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演示和参观学习法等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借助多媒体课件、网络资源等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的参与性及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主动学习的能力。
四、坚持教学与科研相结合,依托重点实验室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本着科研为教学服务的宗旨,制定科研服务于教学的实施办法,鼓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研究方法、研究成果融于教学之中。在专业课的讲授上,许多教师应注重理论与实际科研项目相结合进行讲解,使学生能够对所学知识得到了更强的感性认识。在课程设计上,可将科研项目中用到的技术运用于课程设计中。在毕业设计的选题上,指导教师可将科研项目模块化,指导学生进行学习锻炼。
总之,我们应加强电子信息工程特色专业建设的探索分析,突出特色专业的亮点,创新工作方法,培养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实力的专业人才,为我国的电子信息工程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李正明,成立,刘超.电子信息工程省级特色专业的建设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09,24
关键词 学术队伍建设 贵州师范大学 重要性
前言
学科建设是高校工作的龙头,学科建设水平直接反映高校的办学水平。学科建设的内容包括学术队伍、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术交流、物质平台等内容,其中学术队伍建设是核心,重点开展学术队伍建设,能有效促进学科建设的发展。
2003年,贵州师范大学开始实施人才强效战略,学术队伍结构不断改善,学术队伍综合实力不断提高,学术队伍的发展推动了学校跨越式发展,为学校向教学研究型大学转型奠定了基础。
一、学术队伍概况
贵州师范大学创建于1941年,办学已逾七十年,是贵州省省属重点大学。学校地处贵州省省会贵阳市,现有三个校区:云岩区、白云区和花溪区,占地面积3000亩。有全日制在校学生34000余人,其中本专科学生20000余人(不含求是学院)、硕士研究生近3000人。
学校现有专职教师1526人,教授210人、副教授502人;博士222人、硕士815人。高级职称比例为46.72%,博硕士比例为69.59%,教师平均年龄为36.7岁,外校学历教师比例为70.53%;学术队伍的学历学位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和学缘结构大幅度改善。现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国家级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2人、全国高校“教学名师”1人、教育部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3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1人、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7人、贵州省核心专家1人、省管专家22人、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3人、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带头人17人、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13人。现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4个。
二、学术队伍建设与学科建设关系
自2009年以来,贵州师范大学以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为契机,深入实施“人才强校工程”。以博士授权建设学科的学术队伍建设为重点,兼顾各学科学术队伍的整体发展;以一级学科为目标、二级学科为中心、三级学科(研究方向)为基础进行队伍建设,根据二级学科的建设需要,规划配置学科队伍,通过研究方向来归属、培养学科队伍;充分运用“高等学校高层次创新人才计划”、“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等国家和地方的人才发展政策,着力培养一批在省内有影响力的学术专家和学科带头人;充分利用重点学科、人才基地、研究基地、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等平台吸引人才、集聚人才,坚持“引人、引智”并举,加大学科骨干的引进力度,积极改善学术队伍结构,不断提高学术队伍综合实力。
(一)学术队伍建设促进学科发展和研究方向形成
研究方向是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稳定的研究方向是衡量学科水平的标志之一。学校以研究方向凝聚学术队伍,以学术队伍开展创新研究和学术活动,开辟发展特色学科的道路。在研究方向形成与发展过程中,一批具有较强综合素质的学科带头人和学术团队脱颖而出,他们都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职业道德,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能紧跟学科发展的前沿,凝练研究方向,突显学科特色。2009年至今,贵州师范大学在经费和政策上对博士建设点给予大力支持,5个博士点的学术队伍投入经费2400余万元,占学校博士立项建设总投入的30%。其学术队伍综合实力迅速提高,促使学科研究方向快速发展,具体表现为:第一,方向稳定性。规定研究方向的学术成员长期从事该研究方向的教学科研工作,使研究成果不断积累,研究方向趋于稳定。第二,特色性。学术队伍中的一部分人转变自身研究领域,按学科发展的要求进行相应的调整;使其学科能紧密结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并根据学科自身的历史积淀,在研究方向上成功地发展自己的特色。目前,地理学、数学、理论等学科,都已形成了4-5个稳定的研究方向,为贵州的社会经济建设、生态环境改善以及文化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撑。
(二)学术队伍建设促进科学研究的建设与发展
科学研究水平是衡量一个学科水平的重要内容,科学研究包括该学科所承担的科研项目和科研成果,这些都离不开科研人才。学校在学术队伍建设中,培养和引进了一批高水平、高素质的科研人才,他们有宽厚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科研能力;同时,随着一系列科研管理办法和激励措施的出台,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提高。凭借科研人员的综合实力和科研热情, 学校在科研项目的申报、立项中成绩显著。从科研项目上看,2009年以来,学校在重大科研项目上有所突破,首次获国家973前期研究专项课题、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和国家社科研究重点项目等等。科研项目和科研经费均有大幅增长,目前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126项、省部级科研项目590项;较2005-2008年分别增加157%、139%。科研经费1.47亿元,比2005-2008年增加了120%。从科研成果上看,学校科研成果逐年递增。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62项,其中省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三等奖11项;省级哲社一等奖2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44项;获专利30项;发表学术论文被SCI、EI、ISTP、CSSCI等收录1913篇。科研人才开展了石漠化防治、资源环境评价、大型工程健康监测、网络计算和人机交互与数字媒体集成等高新技术研究,实现了科研成果的有效转化,推动了贵州省经济社会的发展。
(三)学术队伍是人才培养的核心力量
人才培养质量是衡量高校办学水平的指标之一。尤其是研究生层次的培养,其依靠的核心力量是学校学术队伍。学校通过完善以科学研究和实践创新为主导的导师制,综合考虑导师的师德、学术和实践创新水平,从学校学术队伍中遴选出优秀的研究生导师。他们一般具有厚实的学科理论基础和丰富的教学经验,直接影响研究生的基础理论知识培养。同时,导师一般承担有高水平的科研项目,科研经验丰富,科研能力强;研究生在他们精心指导下,通过参与高水平的科学研究,科研能力不断提高。此外,导师的科研精神、事业心和道德品质常常影响着研究生的道德品质、政治思想素质。2009年以来,学校的学生科研项目立项833项,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立项69项,研究生教育管理创新项目立项24项;共 926项,比2005-2008年增加近3倍。贵州省高等学校首届“硕博论坛”中,学校共获奖53项,其中一等奖5项、二等奖12项、三等奖36项,在贵州高校中名列第一。学生获省级以上各级各类大型竞赛奖2330项;考博人数和考博录取率逐年递增。这些成绩充分表明,学术队伍为学校加强研究生培养工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结语
2009年以来,贵州师范大学的学科建设工作成绩显著,实践证明,学术队伍建设是学科建设工作的核心,它深刻影响着学校学科建设成败甚至学校发展的进程。贵州师范大学地处欠发达的西部地区,由于地理、历史和经济原因,与中东部地区高校相比,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仍存在较大差距;人才流失十分严重,人才引进困难重重,学术队伍建设已成为学校发展的核心关键。学校必须解放思想、勇于创新,探索符合自身发展的学术队伍建设思路和方法,切实加强学术队伍的培养与引进, 获得学术队伍建设的良性循环,才能有效推进学科建设进程,促进学校整体发展。
参考文献:
[1]尚长春,吴霄,陈阳.《高校学科建设内涵三要素分析》[J].技术与创新管理,2009,2(30)164-166.
[2]范 玫.《论学科建设的关键是学术队伍建设》[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22):84-85.
[3]唐燕.《加强西部地区普通高校人才队伍建设》[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3(10) 211-213.
作者简介:
杜明凤(1979-),女,硕士,讲师,从事植物遗传育种研究、学科建设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