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2 17:03:32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基础教育成果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一、 指导思想
根据《奉化市教育局关于加强教育科研工作的意见》精神,结合我校教育改革和发展实际,围绕教育教学中心工作,和校本培训紧密结合,主要依靠广大教师,以新的理念和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提升我校教育科研工作的整体水平。
二、主要目标
1、集中精力周密组织把已结题的《现代小学生道德行为调控的研究与实践》课题送奉化市、宁波市参加基础教育成果奖评比和教育科研论文奖评比。
2、寻找本校新教育焦点,做好下一个课题开题工作。
3、探索学校教科研与校本培训的相融合的内容与方法,争取有新的突破。
三、 具体工作按排
九月:
1、参加市教科所会议,制定计划。
2、参加奉化市首届基础教育成果奖评比。
3、参加奉化市“中小学优秀的与成果奖”评比。
十月:
1、 参加宁波市规划课题评选活动。
2、 组织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参加市教研活动。
十一月:
1、 组织科研力量,调查分析,寻找本校教育焦点,确立下一个科研课题。
2、 成立科研小组,寻找资料,做好课题开题工作。
十二月 :
1、 参加奉化市04年度教育科研成果汇总奖励表彰大会。
2、邀请专家进行教科研讲座。
一月:
1、上交各级课题的阶段小结。
2、对教师进行《教科研实施记录本》的检查。
3、教科室工作回顾总结。
大家上午好!
舜耕山下问道,五彩__论剑。为期三天的__省小学校长研究会第28届年会在__市教育局、____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____中学、__二小、__十八小等学校的辛勤努力下,取得了圆满成功,今天即将闭幕。
三天来,年会紧紧围绕“校长领导力和学校内涵发展”这一主题,共同就如何提高校长的管理智慧、促进学校的内涵发展、加强学校的文化建设、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实现幸福教育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研讨基础教育的现象与本质,反思自己的教育行动,提出了许多具有前瞻性、综合性以及创新性的真知灼见,给我们带来了一场思想的盛宴;描绘美好的教育蓝图,提出了许多具有针对性、 可操作性的建议和措施,使我们受到了深刻的启迪。。
“教好每一个学生”既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职业担当,也是实现中国梦所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在当下教育思潮涌动、翻滚、碰撞的大背景下,我们__教育人研究__的教育,__的小学校长研讨__的小学教育现状,这是__教育的家事,这是__基础教育的幸事。总之,这一届年会达到了思维共振、理念共识、智慧共享、成果互惠的目的。我由衷的向关心、支持本届年会的各级领导,向莅临会议的各位校长、各位嘉宾表示最真挚的感谢。
三天的年会,通过专家报告、校长论坛、实地考察学校,观摩课堂教学等系列活动,使我们有幸领略了全省各位名校长的气质和风采,享受到了一场精神盛宴的大餐。三天的亲身感受,最大的收获是我们对“校长领导力和学校的内涵发展”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和感悟,充分感受到了年会主题的高度和活动的精彩,见证了__基础教育的风采以及五彩__悠久的历史和丰厚的文化底蕴,同时也深切感受到了__教育界同仁们为本届年会的顺利召开付出的热情、周到、细致的服务,在这里请允许我仅代表__省小学校长研究会向鼎力支持举办本次年会的__市教育局、____区委、区政府、教育局和具体承办的__十八小、__二小、__中学等学校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道一声:你们辛苦了!
在我国,艺术教育专业是2001年国家教育部颁布《艺术课程标准》后诞生的新兴专业。经过十几年的探索与实践,高等院校的艺术教师及管理人员,已经充分认识到综合性的艺术教育专业与传统美术、音乐、舞蹈等单一学科的艺术专业在培养目标、培养任务、课程资源、培养方式上的区别。与以往传统艺术专业教育相比,这个专业强调培养学生综合艺术素质和综合艺术能力,它的开设具有极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 是基础教育艺术课程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艺术教育虽然已经取得显著成果,但与世界整体潮流相比较,我们在艺术教育理论与实践两方面仍然存在很大差距,片面追求专业化和职业化是我国当前艺术教育的主要特点。从中小学开始,直至高等院校,对艺术课程学习的要求都是一味提高技术技能的训练要求。这一点,从各类各级的社会艺术水平考级的火爆,即可见其一斑。这样的学习过程,忽视了学生综合文化素质和审美水平的培养,而最终使各种艺术教育被等同于技术训练,从而违背了艺术审美教育的初衷。因此,基础教育艺术课程的改革,显得尤为重要。
2001年7月,国家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将艺术课程确定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必修课程。这里所说的艺术课程是一门在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上探求综合性改革的新型课程。在艺术课程中,要求教师将美术、音乐、舞蹈、戏剧以及书法、篆刻、影视等各种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段,自然地融入课堂教学,创造具有强烈人文性、创造性、愉悦性和经典性的课程。艺术是人类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结晶,是人类文化的积淀,记录着不同时代的文明,反映着不同时代的文化。因此,艺术的教学,不应该拘泥于单纯的技艺传承,尤其在中小学阶段,更多的应当把重点放在对其丰富的形式内容的感知和深厚的人文精神内涵的体验。通过对多门艺术学科的文化背景、风格流派、创作技能等内容的综合理解,通过创意、设计、表演、评价、交流等多种方式,尽情参与和体验各种艺术活动,从而获得大量的艺术知识和人文信息,获得综合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发挥想象力的空间。在综合性的艺术活动中,体验艺术学习的快乐和满足,获得身心的和谐发展。可见,艺术课程不是各门艺术学科知识技能数量的相加,而是综合发展学生多方面的艺术能力;艺术课程也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艺术能力,同时还培养学生的整合创新、开拓贯通和跨域转换的多种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也就是说,在今后的义务教育阶段,综合性艺术教育成为新一轮课程改革和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可以说,基础教育艺术课程的改革,是艺术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最现实、最直接、最有效的推动力量。
2 是培养基础教育艺术学科师资力量的需要
随着国家基础教育艺术课程改革的实施与进一步深化,随着中小学艺术课程的地位日渐提高,高素质艺术师资的迫切需求日益凸显。《艺术课程标准》颁布至今,十多年过去了,通过对中小学艺术课程教学的现行调查,我们发现,由于缺少艺术教育师资,许多地区还未进行改革,而处在实验阶段的一些学校,面对国家发行的艺术课程教材,许多中小学音乐、美术老师要么是无法实施,要么是两个老师共同讲授一本教材,音乐老师讲音乐部分的内容,美术老师讲美术部分的内容,缺少联系性。这样的教学,与课程标准的要求相差甚远。这说明,在一定程度上,艺术课教师对综合的内涵还没有真正理解,还不能适应这种新型的艺术教学形式,或者说,还不具备综合教学的素养和能力。对基础教育的艺术教师而言,要适应新时期艺术学科的教学要求,必须要对现有师资进行教育培训。只有使其真正理解了综合的含义,具备了综合艺术教学的能力,其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才能得到提高。经过调查发现,几乎100%的中小学艺术课教师都渴望有针对《艺术课程标准》的艺术教育培训和指导。艺术学科的基础教育改革,迫切需要具有时代性、综合性、规范性的适合基础艺术教育的师资。
为适应基础教育发展的需要,高校艺术教育专业的课程,就要兼容和整合音乐、美术、舞蹈、戏剧等各种艺术形式,让学生逐步掌握各艺术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并接受艺术实践技能方面的训练,并通过艺术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的系统学习,从而形成良好的教师素养,获得从事艺术教学与研究的基本能力,具备在中小学、社会文化机构进行艺术教育的教学资格。因此,高校艺术教育专业的设置,一方面,将合格的毕业生充实到基础教育艺术教师的师资队伍;另一方面,又可以对现有教师进行相关职业能力的培训,满足基础教育改革的需求,对基础教育的师资力量壮大产生重要影响。
3 是满足现代社会综合艺术素质要求的需要
艺术记录着不同时代的文明,凝聚着浓厚的人文精神,闪烁着人类的伟大智慧。在当今信息时代网络文化背景下,艺术逐渐走出传统的音乐厅、美术馆、剧场和戏院,通过电视、电脑、网络等大众媒体迅速普及,成为现代人日常生活和学习不可分割的部分。各行各业的从业人员都需要不断尝试从艺术中吸取灵感,将艺术的思维方式渗透到自己的工作和研究中。艺术的感受、想象和创造能力,已成为现代社会需要的综合型人才所不可缺少的素质。
1.我国基础教育的教育财政投入不足
国家是教育的最大受益者。因为办教育,培养各级各类专业人才,能极大地提高社会生产力,促进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的繁荣昌盛,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所以国家理应承担教育投入的大头。一般来说,公共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比重的大小,既可以反映政府对教育的“努力程度”,又能较准确地反映出教育在国家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就世界范围而言,公共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世界平均水平为4.9%,发达国家为5.1%,欠发达国家为4.1%。我国公共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1992年为2.73%,1993年为2.52%,1994年为2.62%,1995年为2.45%,1996年为2.47%,1997年为2.54%,1998年为2.61%,1999年为2.79%,2000年为2.87%,2001年为3.19%。①从这组数字可以看出,我国的公共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徘徊在2%-3%之间,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同时我国政府在教育投资上大力倾斜于高等教育,这使基础教育的资金更加短缺。目前,我国基础教育经费投入的基本格局是:地方负担为主,中央和省级只提供少量的补助。大多县乡政府财力原本就较为薄弱,却负担着绝大部分义务教育经费。这使我国的基础教育的发展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密切联系在一起,从而导致了我国教育的不均衡发展。一般来说,城市及经济较发达地区的基础教育发展较好,而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处境却越来越困难。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经费压力大
我国1986年实行征收教育费附加的办法,这在基础教育资金筹措方面做出了一定贡献。2000年,我国实行了减轻农民负担的“税费”改革制度,取消了农村教育费附加和教育集资。这样一来,农村的义务教育投入除了来自收取在校学生的少量学杂费外,主要靠各级政府的财政拨款,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教育经费短缺的矛盾尤显突出。
(2)基础教育投资差异愈加明显
加入WTO后,我国农业经济将面临巨大冲击,农村基础教育相对薄弱的情况会进一步加剧。社会、个人以及国外集团力量由于利益的驱动,其投资重点会相对集中于城市,这将进一步拉大城乡基础教育的差距,致使农村基础教育陷入更加困难的境地。
(3)拖欠教师工资问题还未完全解决
从2001年开始,教师的工资由县统一发放,使得长时间、大面积拖欠教师工资的势头得到遏制。但是,由于地区间、城乡间、机关与学校间存在较大的差距,局部拖欠教师工资的现象仍然存在。
(4)农村信息化教育难以落到实处
当今社会已步入信息化时代,在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已列入信息技术教育这一内容。但由于资金投入不足,农村中小学特别是贫困地区,几乎都不能按规划进行信息化建设。
2.投资比例欠妥
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对教育的要求首先是普及义务教育。按理,基础教育应是国家投资的的重点,其次才是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可是我国在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方面的投资比例欠妥,把有限的教育经费过多地投向了高等教育。据《中国教育经费统计资料?“九五”教育经费及相关指标统计数据》,我国义务教育应由国家承担的教育费用占不到35%(世界发达国家约为50%——资料来源:原国家教委财务司编《中国教育经费统计资料》),而非义务教育阶段的高等教育和中等教育却占了相当部分资金。我国适龄儿童的人口基数大,人头平均费用很少,这不符合义务教育的要求。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大学阶段投资的比重太大,从我国大、中、小学生均经费情况看,我国培养1名大学生的费用相当于培养6名中学生、66.5名小学生的费用,即比例为1:6:66.5(发达国家的比例约为1:1.7:4)。②这种不合理投资的结果,使得耗费大量教育资源的某些大学学科和专业的学生,因供过于求而被闲置起来,不但严重地浪费了教育资源,而且加大了政府的就业压力和失业补贴。[1]另一方面,基础教育得不到应有的投资,致使教育公用经费严重不足,教育设备老化,校舍不能及时改建、新建、一些农村学校危房情况甚为严重。
3.缺乏科学的管理监督
教育投资效益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强有力的投资管理和科学的投资方式。长期以来我国教育财政管理比较薄弱,缺乏科学的管理体制,尤其是采用无偿性财政拨款方式进行教育财政资金的分配,助长了人们不重视提高投资效益的倾向,教育经费浪费现象比较严重。
(1)教育经费运用不当
在我国许多贫困落后地区,九年义务教育还没有普及,许多老百姓还没有解决温饱问题。可一些行政部门领导为了自己的升迁,纷纷花公款“读研”、“读博”,这些人上学的费用包括学费、往返于学校的费用,甚至“孝敬”导师的礼物,都出自国家财政和单位小金库。[2]这无疑加重了财政负担。由于我国教育财政没有单独立项,而是融入一般财政之中,是财政总支出的一部分,这就很容易出现一些行政领导利用职权之便挪用教育财政资金的现象,势必影响到当地政府对基础教育的财政拨款。
(2)学校收费管理混乱
我国基础教育经费来源之一是收取学生一定的学杂费,以做为教育预算外资金,弥补教育经费的不足。可某些学校利用教育经费不足浑水摸鱼,搭车收费,异化为乱收费,为某些人以权谋私大开方便之门。乱收费已成为我国许多家庭沉重的经济负担,但真正用到教育上的并不多。[3]另外,在我国财政拨款中的教育基本建设经费和教育事业中的公用经费,由于事权和财权分开,一些人便在这里大做文章,谋取私利,致使我国教育经费出现较大浪费。
(3)办学效益不高
根据经济学原理,办学达到适度规模以后,可以增加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益。从总体上讲,我国办学规模效益还不高。在我国各类普通学校中,师生比比日本、英国、韩国等国都低得多。[4]分析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我国学校机构臃肿,人浮于事,工作量不足,工作效率低下。全国每年1000多亿元的政府预算内拨款,绝大多数被“人头吃掉了”,用于教育事业发展和教学条件改善的寥寥无几。另一方面,我国广大农村人口居住比较分散,学校规模不大,这也是一种教育资源的浪费。
二建议
1.国家加大投入,加快基础教育发展的步伐
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做为一种强迫教育,从根本上讲,它应是机会均等的教育,政府有义务合理设置办学条件相对均衡的学校,以满足广大城乡受教育者的需要。目前,世界上多数国家都是由中央和省级政府负担相当部分的基础教育经费。在欧洲多数国家,中央政府负担基础教育经费的比例一般为50%以上,有的高达92%以上,即使在美国这样高度分权的国家,中央政府对基础教育的投入也达到了71%。[5]有鉴于此,我国政府必须加大对基础教育的投资力度,严格按照法律关于教育经费增长的规定安排教育经费预算,确保财政投入主渠道的到位和预算内教育拨款的稳定增长,确保预算内教育拨款的增长高于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同时,政府必须在现有的教育资源配置上做些调整,要通过一系列制度来保证教育的均衡发展。从政府调控来说,鉴于目前学校之间存在这么大的差距,政府不可能也不应该通过削弱好的学校去同薄弱学校“均衡”,因而要重点加强薄弱学校建设,增加投资,逐步缩小学校之间的差距。具体可采取如下一些措施:
(1)开征教育税
众所周知,办教育离不开物质保证,这些物质条件可用货币形式来计算,即以货币资金形态出现。为此,只要社会还需要教育,国家还需要教育,那么,一定的财政资金投入就必不可少。而事实上,我国既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世界上教育规模和任务最大的国家,且各项事业都要发展,需要资金,这就决定了我国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仅靠财政拨款提高国家投资水平较为困难。笔者认为,要解决此问题,开辟新的税种即教育税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途径。首先,因为基础教育受益范围是全民的,完全应该由所有社会成员共同承担。通过税收的形式所聚得的教育财政收入具有无偿性,将不再归还纳税人,不会给政府带来“额外”负担。其次,税收是通过法律条款形式加以规定后强制实施的,其收入的来源和数量比较稳定、可靠,能保证教育财政收入的稳定性,不易受外界各种因素干扰。
(2)建立规范的基础教育财政逐级转移支付力度
要明确各级政府的基础教育财政责任。中央政府和省级政府掌握了国家的主要财力,他们是义务教育转移支付的主体,基础教育转移支付应是中央政府和省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转移支付。国家要依据一定的规则,科学地计算确定一个生均义务教育经费定额标准,依靠县财力无法达到的部分经费由省财政补足,依靠省财力无法达到的部分经费由中央财政来支付。这样就可以保证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经费相对均衡。
2.根据居民收入合理分担教育成本
教育具有“公共品”和“私人品”双重属性。从经济利益方面考虑,一方面,受教育者个体素质得以提高,可以为科技发展和经济建设作贡献,使社会及国家受益,就此而言,政府财政应保障教育事业的发展。另一方面,教育过程结束后,最终的直接受益者主要是受教育者个人,它可以提高受教育者个人的劳动技能与知识水准,扩大就业的选择空间。[6]就后一种情况而论,做为教育成果的接受者,有义务支付相应的费用。这是基本的经济原则。笔者认为,受教育者所承担教育费用的多少应与其家庭收入水平联系起来,因为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客观存在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
例如,有的家庭用几十万元让孩子出国学习,而贫困地区有的孩子连最起码的义务教育都不能享有。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教育投资仍采取平均分配的办法,且受教育者承担教育费用不加以区别对待,教育机会不平等的现象将很难消除。对此,国家可以制定相关政策。对于不同收入水平的居民,应按不同的比例交纳学生的学杂费,高收入家庭多交,低收入家庭少交,那些交不起学费的特因户可以免交,以保证其子女能够接受最低限度的义务教育。这样,可以缓解教育财政拨款的压力,充分发挥社会的一切积极因素的作用,逐步实现地区间、城乡间教育的均衡发展。
3.加强教育经费的管理监督
(1)教育事权与财权统一
我国的教育财政支出分为教育基本建设费支出和教育事业费支出。由于实行统收统支的财政体制,没有调动地方和部门当家理财的积极性,造成了教育财政支出层层上报,家家都有。这不利于节约资金。鉴于此,应实行教育经费预算单列,将教育经费的分配权和管理权划归教育部门;教育经费在各级各类教育和学校之间的分配、管理、监控由教育部门负责,以使教育发展与政府对教育的拨款相协调,实现教育事权与财权的统一。
(2)彻底根除中小学乱收费
必须标本兼治,建立一套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的收费方式,实行收钱与花钱、管钱分离的制度。教育部门要根据省级政府制定的统一收费标准,委托当地银行介入,银行工作人员从学校收取学杂费后管理起来,如果学校需要时,可向教育部门提出申请,获准后方能从银行支取经费。[7]
(3)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实行政府采购可以降低教育成本,减少浪费,从而提高资金的利用率和使用效益。政府采购,也称公共采购,是在财政的监督下,以“法定的方式对货物、工程或服务的购买。政府采购不仅是指具体的采购过程,而是采购政策、采购程序及采购管理的总称,是一种对公共采购管理的制度”[8]。政府采购做为国家财政支出的一种形式,同样也适用于教育财政支出行为。在实际的采购活动中,由于采购商品和服务的资金直接交付给贷商和服务提供者,减少了资金的流通环节,从而可以避免各单位挤占、滥用财政资金,大大节约公共资金,提高教育投资效率。国际普遍认为,通过实行政府采购制度,采购费用平均可节省10%。从工程建设角度来看,我国每年教育基本建设费用需要很大一部分资金,如果推行政府采购制度,可节省数目可观的一部分资金。21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各级各类学校需要教学设备的数量很大,若能推行政府采购制度,定能弥补学校教育经费不足和避免浪费现象。另外,政府采购制度因其采购由封闭分散的形式转变为开放统一的形式,可以使政府每年的教育开支公开化,便于监督;同时,也因其带来利益格局发生变化,有利于杜绝采购人员损公肥私行为的滋生。
注释
①转引自陈剑芬、陈之萍:《浅议在我国开征教育税的可行性》,《教育与经济》2002年第2期,第48页
②参见靳希斌著:《教育经济学》,辽宁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07页
参考文献
[1]夏再兴,教育的“无效投入”不可忽视,教育与经济,1999(3):28-30
[2]徐水平,公款上学,教育的另类黑洞,教师博览,2002(10):31
[3]王之飞,从农村中小学乱收费说起,教师报,2002-09-25:(3)
[4]陈培瑞,教育大视野,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9.28
[5]胡孝玉,探索建立与农村税费改革相适应的教育投入新体制,教育发展研究,2002(6):24
[6]范先佐,教育经济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211
[7]任春荣,农村教育经费的筹措、管理与使用,教育情报,2002(1):28
从教育的本质、功能、机制去认真分析,可以看出,教育改革是社会变迁的结果,它必须适合外部社会环境的变化,通过不断调整自身的结构及发展速度和价值观念,从而适应当前社会发展和未来社会的客观需要。因此,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就成为小学教育改革的重点和趋势。
李岚清同志曾指出:“素质教育体现了基础教育的本质,它从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公民出发,以全面培养受教育者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较强的实践和动手能力以及健康的个性为宗旨。”这就是“素质教育”的内涵。
为了确保人才培养的方向,客观上要求小学教育必须坚定不移地把德育放在学校各项工作的首位。这就要求我们要制定具体的德育目标、工作内容和实施方式。与此同时还要特别注重教育的艺术。小学德育需要始终如一、坚持不懈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这需要教育者有一定的教育艺术,单靠强压硬管是解决不了问题的,甚至会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因此,必须加强对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和班主任的心理学培训。教师要深入学习儿童心理学等教育理论,研究小学生德育工作的规律,阅读有关儿童教育的经典著作,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新时期青少年的心理特征,做到循循善诱,因材施教,感化陶冶学生的心灵。并及时进行总结。换句话说,人才的培养和教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只有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同时必须加强德育管理。现代小学德育管理的任务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前提下,加强和改善学校对德育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德育工作体制,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协调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实现德育目标。
教育理论创新是教育的生命、教育发展的动力,但是究竟什么样的理论才算是创新,教育理论创新的标准是什么?我们认为教育理论创新有不同的类型和层次,不同的类型和层次的教育理论创新其标准是不同的。作为最高层次的教育理论创新应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里程碑式标志的原创性成果。实际上教育理论创新的标准因为历时性和个人价值观多元性的影响,很难做到最大的客观公正与统一,总之,依据学生兴趣进行引导的自发创新就是教育创新的根本,创新的目的要依学生为本,引导学生的兴趣,优化学生的创新结构,从基础教育出发,寓研于教,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客体,以探索为主线,注重引导学生乐于探求、发现问题的意识,使学生养成一种善于追根寻源的习惯,这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
关键词:基础教育改革;制约因素;实现路径
基础教育改革作为社会变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涉及家庭、学校、社区等社会生活的诸多层面以及相关个体、群体的切身利益,在备受世人关注的同时,也因各种因素的介入而变得异常复杂。在构成基础教育改革的总体性社会事实中,既有来自各种环境的影响,又有多方不同目的趋势,加之方法的不同,使基础教育改革进程曲折复杂,充满诸多不确定因素。教育改革的现状,并非在基本目标或改革理念上普遍达成共识的结果,而是诸多因素叠加的结果,本文主要从基础教育改革环境、目的和方法三方面入手,对影响基础教育改革因素特别是不利方面进行思辨,提出促进基础教育改革向前发展的实现路径。
一、基础教育改革四个不利环境因素
环境是相对于某一事物来说的,是指围绕着某一事物(通常称其为主体)并对该事物会产生某些影响的所有外界事物(通常称其为客体),即环境是指相对并相关于某项中心事物的周围事物。环境既包括以空气、水、土地、植物、动物等为内容的物质因素,也包括以观念、制度、行为准则等为内容的非物质因素;既包括自然因素,也包括社会因素;既包括非生命体形式,也包括生命体形式。环境是相对于某个主体而言的,主体不同,环境的大小、内容等也就不同。基础教育改革作为社会变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外部环境大致可分为制度环境、舆论环境、物质环境与家庭环境。
(一)制度环境
作为一定历史条件下,社会成员所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制度往往体现了社会管理者的意图即国家意志,并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对于某一事物主体的发展具有强大驱动力,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经历了从推行“效率优先”到提倡“教育公平”、从“应试教育”到“全面发展”的思想和实践上的全面转变,教育理念、教育制度日益完善,但由于制度具有先进性、超前性的特点,社会发展往往滞后于制度本身,从而在施行过程中,产生了一线教育者一方面寄望于制度改革的“制度路径依赖”,另一方面却又因为社会历史惯性,对制度不适甚至是抵触的“悖论现象”。如有的人认为,考试评价制度不改,教育教学改革无法进行,一些人常提到,如果高考制度不改革,是无法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的,如果改的话,最终也会走回头路。有的学校虽也强调教育教学改革与制度环境的匹配性,但他们是一边观望、一边改革,厩忌新课改会影响学校升学率,对升学考试“斤斤计较”,主张升学改多少,新课改就应改多少,新课改力度不应太大,否则的话,升学就要吃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教新的、也补旧的,畏首畏尾、瞻前顾后、步履蹒跚的。有学者认为“科学教育、素质教育,碰到考试都会无能为力。如果考试制度不改革,进行素质教育反而可能会加重学生的负担。”类似言论助长了助长了中小学对教育改革的抵触,成为一些学校校长和教师观望改革甚至反对改革的佐证。
(二)舆论环境
舆论是指公众的意见或言论。基础教育改革社会舆论环境是指通过口头、报纸、电台、广播、电视等传播媒介,用语言、符号、图像等传播形式将对基础教育改革舆论的相关信息在社会上传播、碰撞,形成广泛的意见,让公众了解基础教育改革的现状并评价基础教育改革的现状所形成的外部环境。就当前社会舆论环境而言,对基础教育改革,既有正面影响,但同时也有负面影响。
从正面影响来说,,上至国家政府、大众媒体,下至黎民百姓,关注基础教育改革,感知到基础教育改革的变化和成果,形成了强大的改革推动力,从而促进政府关注基础教育改革的需求,制定或者修改相关政策,促发出社会对于改革的更大共鸣,形成对于改革的共识,促使和激励学校不断总结经验,推进基础教育改革如火如荼开展。
而从负面影响来说,舆论特别是传统媒体从自身需求出发,对于负面信息的关注度远远高于正面信息,有倾向性地传播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中出现的失败个例,而一定程度上信息管理的示范,又使这种错误舆论导向经由大众传播扩散,产生不良影响,使公正对基础教育改革的认识产生偏差,逐渐失去信心,影响了基础教育改革进程。
(三)物质环境
一个事物的发展、变化往往依赖于一定的物质环境。在一个时期以来,我国基础教育的薄弱与物质投入不足有着一定的关系。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我国综合国力日益提升,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实力大为改善,国家加大了对于教育的投入,基础教育的物质环境整体改善,但地区差异、校际差异和个体差异依然明显,并在部分地区和学校之间有这愈演愈烈的趋势,造成个别学校与个人陷入物质主义的误区,过于倚重和夸大物质环境的作用,凡言改变必称学校的办学条件不理想,必称“无资源可用,有劲没处使”。在他们看来有怎样的物质环境条件就能进行怎样的教育改革,物质条件优越,改革则能成功,物质条件不足或落后,改革则必然不能成功。基于这样的认识,一些办学条件较为落后的学校领导和教师,对改革采取观望甚至拒斥的态度。如一些学校会不时地组织教师去外地,进行以学习他人的教育教学改革经验为目的的考察活动,但他们考察学习后的最大心得往往是他人的经验是无法学习的,因为自己所在学校与别的学校相比,办学条件太逊色了。所以,这样的考察、学习活动不是增强了考察者的改革意识,而是变成了纯粹的游览活动。
(四)家庭环境
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基础教育改革的成败,实际上与受教育者父母的支持与否息息相关,然而随着工业化社会兴起以来,学校教育在班级授课制的支持下迅速取代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凸现了其与工业社会的相关性,上升为使其它教育类型黯然失色的显性地位。家庭教育在这个过程中也失去了其原有的重要性,家长(尤其在母亲参与社会工作之后)越来越倾向于将子女的教育任务转嫁给学校,教育的私人性被抽象化了,排除了父母对公共教育的直接的教育意识。家庭在工业社会中逐渐成为了一种经济实体的代表,它的教育功能被逐步边缘化,家庭往往单方面看重对于子女学校的选择,“择校风”盛行,却弱化了家庭教育与学校基础教育之间的联系。
二、基础教育改革两类错误目的导向
按照基础教育实施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者两类主体,笔者将基础教育改革的目的大致分为教育目的和受教育目的:
(一)教育目的
上个世纪8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教育改革出现一股以市场为导向的改革倾向,美国是这其中的代表。改革受新公共管理主义以及新自由主义思想的影响,致力于将市场竞争机制引入到教育领域中来,一改教育领域中腐朽僵化的局面,通过学校间的竞争,达到促进各个学校发展的目的。这次改革一直持续到现在,教育凭证、特许学校等的实施,使我国看到,在教育领域改革中同样可以引入市场竞争机制,通过选择权的赋予达到刺激学校改革的目的。因此,我国在实施教育改革的时候,也考虑到要借鉴其成功经验,对教育领域的改革实行市场化倾向的调整。然而受市场利益驱动,部分学校过分追求经济效益,利益改革前师资、办学条件优势,大肆扩大办学规模,打造“超级学校”,而部分地方政府出于政绩考虑,也有意识的加大对部分优势学校的扶持和投入力度,使得地区、城乡、校际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一味“效率优先”,忽视“教育公平”,学校商业化,教育商品化、产业化,背离了传道、授业、解惑,提升国民整体教育水平和素质的正确轨道。
(二)受教育目的
受教育者通过一定教育,学习知识技能,提升个人素养,从而符合社会需求,本是受教育的初衷。然而在教育产业化的大背景下,随着对受教育者的教育投入成本的日益加大,受教育者“教育功利化”的目的不断凸显,攀比意识增强,从而造成对于所谓“名校”的盲目追求,“择校风”盛行,期盼得以实现所谓“精英教育”。以上海为例,部分中小学“择校费”动辄数十万计,家长依然趋之若鹜,个别繁荣的背后,是大量基础教育阶段学校的大面积萎缩。
三、基础教育改革三种方法存在缺陷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及其研究渐成热点,“改革方法论”的问题浮出水面,成为理解和探寻基础教育改革已行之路和将行之路的新眼光与新视角,有关此方面的研究日益丰富,既有我国基础教育从“仿苏”到“学美”的历史性梳理,又有对基础教育改革演进、走向的具体方法论研究。笔者从基础教育改革施行的角度出发,认为改革方法有以下三种:
(一)全面改革
即从制度、理念层面入手推行基础教育改革,形成思想理念的转变与现实支撑,在实践中大幅提高基础教育投入,转变基础教育改革思维方式,改变基础教育改革主体的固有关系和走向,综合协同,共同完善改革。但此种方法因其地区、城乡、校际差异及各种现实因素的影响,存在着投入过大、协同困难的缺陷。
(二)渐进改革
分层次、分步骤改革,制度、理念先行,通过制度保障和理念推广逐步消弭改革阻力,同时逐步提高基础教育投入,消除地区、城乡、校际差异,不断巩固基础教育成果。但容易出现“添柴效应”,改革成果为社会惯性所吸收,改革成效不明显。
(三)重点改革
在具备一定条件的地区和学校进行改革试点,并逐步推广,然而容易出现前述所说的一边改革、一边观望的情况,改革过程中所出现的失败个列和负面效应被无形放大,使社会、学校和公众产生抵触情绪,进而阻碍改革向前发展。
四、基础教育改革的辨正及其改进
综上所述,基础教育改革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是多方面的,其解决方法也是多元的,只有从环境、目的、方法三方面去正本清源,综合运用各种手段,才能确保基础教育改革成效。
(一)环境上
在重视制度、物质保障的同时,注重对教育改革思维方式的转变,防止出现路径依赖,加强对基础教育改革舆论环境导向的把握,对改革中出现的失败个例及时总结和释疑,争取社会支持、理解,强化对家庭教育者的沟通,形成强大的改革合力,为基础教育改革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目的上
警惕基础教育改革过程中所出现的错误目的倾向,尤其是要警惕施教者对教育产业化、商品化的过度滥用和受教者“受教育功利化”的思想,回归基础教育改革原有价值,理性看待教育改革。
(三)方法上
综合运用三种方法,扬长避短,善于吸收和吸纳有益的教育改革施行方法,更加关注受教育者和被管理者的主体地位,顺应改革潮流,提高学校自身改革的能力,调动各方面改革主体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推动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地向前发展,满足不断变化的教育改革现象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梁瑞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基础教育改革规律问题研究[D].2010.
[2]林丹. 基础教育改革30年:策略转向与路线生成[J].东北师大学报.2008.
[3]张艳奎. 关于基础教育改革的若干思考[J]. 文学教育.2012.
[4]齐学红. 基础教育改革的制约因素及作用方式[J].2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
[5]霍淑红. 基础教育改革的社会舆论环境研究[D].2007.
[6]李云星 李政涛. 世纪初中国基础教育改革方法论的演进[DB/OL].
[7]孙振东. 学校知识的性质与基础教育改革的方向[J].教育学报.2006.
下午好!
今天很高兴能与各位一起参加中国教育家大会。今天与来自全国教育战线的领导、专家和同仁,一起探讨民办教育创新理念与发展,我感到非常荣幸。
我来自河南省郑州市启元教育集团有限公司。今天我与大家交流的主题是《坚持科学发展,办好优质特色教育》。在具体交流中,若有不妥之处,谨请各位领导、与会同仁给予指正。
河南,地处中原,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古有“得中原者得天下”之说。这些对河南的不同描述,十分形象地道出河南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和教育领域的重要战略地位。
改革开放以来,河南教育的发展,在党和政府的大力关怀与社会各界支持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河南民办教育的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过程。经过不同时期的徘徊和磨砺,亦不断完善、日具规模,如今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健康发展局面。截至今年9月,河南各级各类民办学校达五千多所。它们各具特色,为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需求发挥了积极作用,为我国教育事业缓解公办学校大班额问题作出了十分突出的贡献。
河南启元教育的发展也是如此。作为河南民办教育的一员,启元教育立足地方实际,坚持科学发展,不断实践探索,在民办基础与学前教育创新与发展方面,取得了一些尝试性成果,做出了一定的成绩,于此与大家一起交流和分享。
河南启元教育,2004年初在郑州成立。启元教育成立前夕,我们就如何做教育、方向往哪发展、如何做好市场经济下的民办教育等问题,对中外、古今教育发展规律及市场经济下的教育现状进行了广泛调查和深入研究。随后,启元教育,紧密联系时代特征和未来社会发展趋势,确立了启元教育“坚持教育科学发展观”思想宗旨和“一切为了人类的希望”目标宗旨,创造性提出了“聆听其心声,顺势而教育”启元特色教育理念。这一宗旨和理念,有力体现了启元教育以人为本的教育原则,充分展示出启元教育无私纯粹的崇高理想。
启元教育成立以来,立足国际、面向未来,着力打造中原国际化学前与基础教育形象大使品牌,深入理解家庭、社会对教育的需求,充分整合武汉大学、上海教育科学院民办教育研究所优势教育资源,以国内外知名教育专家为顾问团,对社会全方位开展0至12岁一体化优质特色教育服务和国际交流、艺术教育、成人教育、家庭教育、社会培训等多层次专业教育服务。
启元教育在发展中,结合管理实际与教学实践,进一步丰富了启元教育文化,全面阐释出启元教育特色理念基本内涵,建立健全了启元教育家庭式人文自主管理模式,进一步推出并完善了启元教育核心培养目标与启元教育特色,确立了启元基础教育吉祥物,这些为启元教育迅速发展起到巨大推动作用。
“聆听其心声,顺势而教育”这一启元教育特色理念,曾被郑州晚报以《一个划时代的教育理念》为题进行专版报道。其基本内涵为:聆听幼儿心声,顺其心而教,让慈爱开启生命的乐章;聆听学生心声,顺其势而教,让学习成为终生的快乐;聆听成人心声,顺其想而教,让博学提升生命的品质;聆听家庭心声,顺其愿而教,让和谐伴随家庭的成长;聆听社会心声,顺其时而教,让人才成就人类的希望。这一自然人文的适应性教育理念,实践于启元教育投资开发与教育教学的具体过程中。经过努力探索和实践,已创造出启元国际学校首届、第二届毕业生全部以优异的综合素质测试成绩升入河南省知名中学的骄人成果。
“哈哈小丑鱼”作为启元基础教育吉祥物,赋予其“自由、可爱、无畏、快乐、聪慧、自信、敏捷、友好”十六字特质内涵,物化塑造孩童,着力培养学生“好身心、好习惯、好性格、好智能、好品质”五好特征,极力倡导孩童“我快乐,我做主”健康成长观,全力推进“阳光、生态、和谐”全人教育。
启元教育,结合教育教学具体实际,探索总结出“教育特色”:核心目标培养、艺术领引、国际化、养成、环境物化、家校共建、主题活动、学生自主管理等。这特色,为每个孩子成长为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奠定了坚实的素质基础。
启元教育,针对国际化人才特征和未来社会人才发展需求,结合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霍华德・加德纳教授的多元智能理论,创造性提出了启元教育“10+3+l”核心培养目标。旨在通过核心目标培养和教育,把每个入园、入学的孩子造就成具有好习惯、好性格、好智能、充满爱心、身心和谐、终身热爱学习与生活的二十一世纪阳光少年,为其未来继续深造和终身发展提供必备的素质与身心基础。“10+3+1”启元孩童核心培养目标具体内容为:10,指智能,抗挫和创新智能;3,是指好身心、好习惯、好性格;1,是指一个实现,即培养出好品质的阳光孩童。
启元教育核心培养目标,充分尊重孩童思维规律、心理状态与心智水平,与国家倡导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才教育培养目标相一致,是国家新课程标准在小学、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的创新实践与体现,也是落实国家新课程标准总体目标、分学段目标“三维”评价的有效途径。
启元教育家庭式的人文管理模式。启元教育发展至今,坚持“聆听其心声,顺势而教育”特色理念,恪守“公司以教职工为本,教职工以学生为本”管理原则,从不同层面增加管理透明度,全力提高员工参于管理的积极性和能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