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自我意识的价值

自我意识的价值精品(七篇)

时间:2023-05-21 08:27:42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自我意识的价值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自我意识的价值

篇(1)

【关键词】文化存在 自我意识 生成 实践 历史 开放

自我意识是人的文化存在的确证向度

人的文化存在作为人的精神存在,是人在精神世界中存在的本质、状态与过程。自我意识是主体对自身的认知、觉察与反思,是以生理状态、社会关系与精神状态为关注焦点。自我意识作为人的类特性,指引人不断理解并实现类本质。正如马克思所言:“人则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的意志和意识的对象。他的生命活动是有意识的。这不是人与之直接融为一体的那种规定性。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①

自人类文明肇始之初,自我意识作为精神世界的构建基点,成为人类产生、发展与成熟的重要衡量向度。在“我是谁”、“我应该是谁”等自我意识觉察与追问中,人寻求自我澄明之境。这既是个体冥思不休的永恒命题,也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价值旨归。恩斯特·卡西尔在《人论》中指出:“认识自我乃是哲学探究的最高目标……它已被证实是阿基米德点,是一切思潮的牢固而不可动摇的中心。即使连最极端的怀疑论思想家也不否认认识自我的可能性和必要性。”②

在实然与应然的双重维度下,“自我”以主体意识感知、思考自身的存在状态与价值;以客体意识,从他人的态度反应与社会交往中衡量自身的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找准自身在社会中的关系定位。在实然维度中,“自我”是处于现实状态中的主体,包括物质自我、心理自我、社会自我等层面。其中,物质自我是个体如何看待生理状态下的自身;心理自我是个体如何看待心理状态自身,认知了解自身的人生信念、价值观念、人格气质等方面;社会自我是个体对在社会关系中所具有的社会身份以及社会角色的认知。在应然维度,“自我”是处于理想状态与价值诉求中的主体,包括理想自我和反思自我。其中,“理想自我”是个体追问“我应该是谁”,反思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差距,明确人生的努力方向;“反思自我”是个体根据他人与社会对自身的评价,在社会反馈中调整个人的思维与行为方式,以契合“理想自我”和“社会自我”的要求。

自我意识作为人的文化存在的确证向度,其觉醒与张扬确证了人的文化存在的产生、发展与实现。文化与自我意识成为人存在的统一体。自我意识是人的文化存在的内核,人的文化存在是人的自我意识的外显。人的文化存在过程是人的自我意识的生成过程。自我意识的生成是人的文化存在的类特性的生成。自我意识在文化认同与趋同中,以自觉方式传承、创新文化;在文化基因的潜隐与渗透中,自我意识在联想、暗示、模仿等心理作用下延续并接受文化。

自我意识的历史性印证了人的文化存在的历史性

自我意识处于变动之中,呈现出历史性阶段特征。自我意识历经三次问题意识转向,彰显了时代精神,凸显了人的文化存在的历史特征。

古希腊至中世纪,自我意识关注“人的本原是什么”的问题,立足本体论意蕴,从外部世界追寻自我存在的终极原因。近代经验论、唯理论至德国古典哲学,自我意识关注“人是如何认识世界”的问题,在理性思辨与逻辑分析中探究自我意识,追问自我认知的合理性。

马克思立足现实中的个体,基于自我意识的历史流变,关注“人是如何存在”的问题,研究视域重新回到现实生活。马克思以历时态角度审视思维与存在的关系,用动态的实践发生取代了静态的逻辑还原,由对天国的批判转向对尘世的批判,专注人的存在意义与价值,在实践中探寻自我意识的本真状态与发生过程。基于马克思的实践发生意蕴,自我意识不应以纯粹理性、思辨与抽象的方式审视,而应置于人的实践活动中予以反思和审视,探究人的文化存在的实际状态与发生过程。自我意识不是指向于理想状态下的抽象、空寂的人,“而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③,人的自我意识处于动态发展之中。自我意识的历史流变印证了人的文化存在的历史性特征。人的文化存在作为历时态与共时态存在的统一,其历史过程是无限、未预定的。

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与实践活动的积淀中,形成了具有客观性的文化存在。“人的历史性看作是未事先预定的、无限开放的适应性。”④人必然处于一定的文化氛围与环境之中。在文化的交流与交往中,文化实现了共通,人具有了共同的文化基础与前提。只有在特定的文化世界中,人才能进行社会实践与交往。就共时态而言,人的文化存在是横向多样的存在,在主流文化与亚文化等多样织中,人的存在样式受到人生经历、受教育程度、所处的家庭环境和具体的社会环境的限定,形成了既有共性又有多样性的文化选择方式、文化人格特征,强化了抽象性、符号化与逻辑化能力,促成了人的生理与心理、社会化与个性化的有机统一。

自我意识的开放性促成了人的文化存在的开放性

就其开放条件而言,人的未完成性为自我意识的开放性提供了可能。在自然存在的本能方面,人具有一定的生存缺陷,与之相对的是,动物在天性与本能上具有生存的优越性。人的先天缺陷正是人的未完成性的表征,它为人的自我意识的张扬、自主性的发挥提供了条件。在社会交往与意识动能中,人扬弃自然属性,成为具有自主性、创造性与个性的文化存在。“所以,人必须靠自己完成自己,必须决定自己要成为某种特定的东西,必须力求解决他要靠自己的努力解决自己的问题。他不仅可能,而且必须是创造性的。”⑤

就其开放空间而言,自我意识具有不断生成的意义空间,经历了外化与内化的辩证统一过程。一是实现物我二分,形成自我的主体与外界事物的客体,以自我认识、探究与改造外在客体,确定人与外在世界的关系与地位。二是实现“主我”与“客我”二分,形成主体之我与客体之我。认识的主体与客体同为个体本身,在自我审视与反思中探究自我的价值与意义。可见,自我意识是人由自在意识向自觉意识、自为意识的转变,是由对象意识发展到自主意识,由自发意识发展为自觉意识,由直观感性思维上升至抽象理性思维与悟性思维。

自我意识的开放性源于实践的开放性。自我意识作为主体的能动反映,不是自动生成的,而是在自由自觉的活动中生成的。实践在自我意识的统摄下,成为自我为尺度的自由自觉的生命活动。“在自身中变得自由的理论精神成为实践力量,作为意志走出阿门塞斯冥国,面向那存在于理论精神之外的尘世的现实,—这是一条心理学规律。”⑥实践具有鲜明的目的性,使人超越了自然本能,确立实践对象,以合目的的方式进行实践活动,实现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实践具有批判性,使人超越抽象、纯粹的意识,以自主能动的方式认识、改造世界,以自觉反思的方式反省、改造自身。

基于自我意识的开放性,人以自主性与创造性方式把握当下,超越现实,使人的文化存在成为现实性与超越性的双重存在。一方面,人的文化存在是现实性存在。人的内在规定性与外在限制性构成了现实基础。首先,现实的个人以感性的活动或对象性的活动,作为存在的前提与基础,在实践中实现人的自然存在、社会存在与文化存在的统一。其次,人的存在受到外在条件限制,固有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与文化环境决定了有限的自然空间、社会资源与文化传统,限定人生存、发展的方向与程度,使人立足于有限、特定的视域中的审视、反思与批判现实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人的文化存在是超越性存在。首先,文化超越了人的自然性,实现了人的自然归属、社会归属与精神归属的统一。文化引导人们的价值观念,影响人们的行为模式,熏陶人们的生活习惯等方式,使人逐渐脱离兽性、原始蒙昧状态,实现由自然人向文化人的转变,实现对人的自然属性的深度超越。其次,文化超越了人的有限性。人的文化存在是人在文化传承中的存在,也是人在文化创新中的存在。在传承与创新的张力中,人既保留了文化的精髓与内涵,又彰显了时代的特色与个性。人以超越性思维把握现实,实现了精神存在的无限性。

由此,人的文化存在的特性彰显了人的本质,其过程实现了人的发展,其旨归蕴含了人的价值。人的文化存在与自我意识的生成过程就是人的自由和解放的过程、不断自我扬弃的过程,经过人的依赖性、物的依赖性、自由个性,真正扬弃异化,最终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

【作者为山东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博士研究生、德州学院讲师;本文系2011年度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当代社会思潮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生活化普及研究”的部分成果,项目编号:11CKSZ01】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96页。

②[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甘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第3页。

篇(2)

人类自我意识的获得有一个相当复杂的历史过程。通过反省自身的心理活动,我们发明,个体产生自我意识的心理学前提是主体自身的某种需要,例如自我保护、自我显示、自我方案、自我满足等等。缺少这些基础,自我意识将无从产生。

自我意识有两种存在形式,一种是作为哲学本体论意义上的自我意识,是人类对自身独立地位的确认,是一种纯粹逻辑反省的结果。

自我意识的另一种存在形式,是人类个体在具体实践中对自身存在的确认。这种对自身存在的确认总是与具体的价值断定联系在一起。譬如说,一个人在回忆往事时,会产生“我变了”的类似感到。在这里,变化了的并不是那个恒常感知客体的本体自我,而是主体的价值取向发生了变化。当主体对自身进行评价时,他总是倾向于把自我等同与自身的价值取向,并产生相应的情感。当一个人的需要、价值取向不能顺利实现时,他会产生“我失败了”的沮丧,当他的价值取向顺利实现后,他会有“我成功了”的愉悦。

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社会个体的价值取向的状况与个体的自我意识状况有着密切关系。在宗法等级制的社会形态中,个体的需要、价值取向受到压抑,自我意识也就比较淡漠,而在社会流动性强的社会制度中,个体的价值取向得到发扬,自我意识也表现得较为强烈。

综上所述,个体的自我意识有两种形式。在具体的实践中,个体总是倾向于把自我意识等同于自身的价值取向。

二、自由,主体价值取向的顺利进行

人类对自由的追求与探索与人类同样古老。在思想史上,关于自由的定义或认识无花八门。但他们大多从主体外部去考察人的自由,因而往往得不到正确的结论。自由始终是一个心理学的概念。它首先是一种发自于主体的心理体验,脱离主体的心理体验来谈论自由毫无意义可言。我们在前面把“自我”定义为主体诸多价值取向的总和。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把自由定义为,自由是主体对自身价值取向得以顺利实现的一种心理体验。当一个人有了某种需要并方案用行动来获得它后,如果这一行为得到顺利的实现,他会产生自由的感到,如果这一行为被困难阻挡了,则产生不自由的感到。

自由作为一种心理现象,与其它的心理现象一样,具有个体性,每个人的自由观都与他的自我价值取向相联系,即使在同一环境里,由于价值取向的不同,不同的人也会产生不同的自由感。只有在一个人的自我价值取向的那些领域,他才可能有自由与否的心理体验。价值取向不同,所获得的自由感也不同。

三、自我与自由的动态关系

一个人的需要是无穷无尽的。因此,一个人的自由总是与他的实践领域(价值取向领域)相对称,并随着他的实践领域的变化而变化。在某一特定的领域中,个体的自由心境的获得可分为三个过程

(1)不自觉状态在这一状态中,人们还没有把认识和价值取向投入到这个领域,对这个领域里存在的必然性毫无知觉,因此,也就无所谓自由与不自由的心理体验。

(2)不自由状态当个体由于不断增长的需要把他的价值取向和认识活动投入到某一领域后,个体的这个领域里存在的必然性一无所知或知之甚少,不能正确地认识和把握它们,他对这个领域里的许多行动都有被束缚的感到,也就是说,处处感到自我的需要和价值取向不能顺利实现,处处感到不自由。

(3)自由状态当人们正确地认识和把握了这一领域的规律之后,人们就把这些外在的必然性内化为自律的意志和意识,达到了相对自由的境界。但是,人们在某一领域里获得了自由,并不意味着人们获得了绝对的、终极的自由。人的需要是不断发展的,人的价值取向随着需要和实践不断改变它的方向和层次。当人们在某一领域里获得了自由以后,他的价值取向又转到另一个方向,另一个层次,于是,他重新体会到不自由。只要一个的需要还在发展,他的价值取向就必然要把他拉向一个无法摆脱、没有穷尽的自由与不自由的搏斗。

从个体的心理体验上讲,这种自由与不自由的交替是一种心理上的回归。他的特点是个体已经获得的自由在以后的实践中并不会留下很深刻的心理体验,它只是转化为一种文化无意识的内容保存在人们的意识之中;与此相反,人们在新的领域内发明的不自由状态却可以给个体产生很深刻的心理体验。因此,这种自由与不自由的交替进展,可以称为心理上的轮回。

四、超越:自我的无价值取向

一些爱好追求永恒和终极真理的哲学家所追求的是一种“绝对自由”。那么,他们如何获得“绝对自由”呢?

首先,他们要求“无欲”,个体应该取消任何价值取向,不再执著于对生活的追求和对未来的渴望,达到一种完全不自觉的“混沌”状态,个体不再是与环境相对峙的存在,而与自然溶为一体。这时候,个体的自由不是通过对必然性的扬弃而获得,而是与自然直接观照,在这种观照中,个体可以朦胧地感受到一种绝对的无拘无束,一种所谓的“绝对自由”。:

但是,这些获得所谓“绝对自由”的哲学家与其他人一样,同样要生存,要满足由生存而带来的种种欲望,那么他们又如何在这些欲望中保持“无我”呢,他们宣扬要做到“无我”,不执着与任何具体的生活细节与感官享受,他只观照到一种毫无内容的流变,而他自己也就随着这种流变顺流而下。庄子认为一切价值取向都具有相对性,因而都不足以作为追求的终级目标。作为“得道”的“圣人”,必须超越一切价值取向:“圣人不从事于务,不就利,不避害,不喜求,不缘道,无谓有谓,有谓无谓,而游乎尘垢之外。”(《庄子·其物论第二》)并做到“无己”,“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逍遥游》)一个人只有抛弃一切价值取向和一切认识活动,作道“无欲”、“无己”,才可能得到绝对的自由:“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逍遥游》)“宁游戏行读之中自快”《史记老子韩非子列传》)。

篇(3)

为了解肥胖对儿童青少年自我意识及心理健康的影响,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指导。方法,采用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对129名肥胖学生及193名体重正常学生进行病例对照研究。调查表由被调查者自行填写。肥胖儿童青少年在躯体外貌及合群方面得分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值均<0.05);自我意识总量表及行为、智力与学校、焦虑、幸福与满足各分量表得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肥胖组男生焦虑得分明显高于女生(P<0.05)。肥胖儿童青少年与体重正常者间自我意识评价存在一定差异,肥胖者自我意识评分相对较低,应加强对肥胖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

【关键词】 肥胖;儿童青少年;心理;自我意识

有报道认为,肥胖损害儿童青少年的自我意识,主要表现为自我评价差、内向抑郁等心理行为异常[1-2]。人们对肥胖个体的看法,不仅影响到肥胖者的行为,还影响其心理健康。自我意识在调节儿童心理健康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与儿童的社会适应、自觉幸福密切相关。本文采用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探索单纯性肥胖对儿童青少年自我意识及心理健康的影响,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一定的指导和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06年3月至6月,在宁夏银川市和石嘴山市四所学校(小学中学各两所)中抽取符合单纯性肥胖标准的对象129例为病例组,并按照相同学校、年级、性别、民族、年龄的条件抽取体重正常儿童青少年193例为对照组。病例组平均年龄(10.75±2.92)岁;男生75例,女生54例;汉族86例,回族43例。正常对照组平均年龄(11.19±2.94岁);男生111例,女生82例;汉族140例,回族53例。两组年龄、性别、民族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

1.2 判断标准

肥胖判定按照WGOC(国际生命学会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于2003年11月推出“中国学生超重肥胖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体重/身高2,kg/m2)值筛查标准”判定[3]。除外病理性肥胖者及慢性疾病、发育障碍者。

1.3 方法

采用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该量表由80个条目组成,分为行为、智力与学校情况、躯体外貌、焦虑、合群以及幸福与满足六个分量表。得分越高,自我评价越好。调查表由调查对象的班主任下发后,由被调查学生按照问卷所附的统一指导语自行填写。对于识字能力差的个别儿童可由老师辅助填写。

1.4 统计学分析

调查数据用SPSS11.5统计软件建立数据库,与标准量表比对后计算得分并进行两独立样本的t检验。

2 结果

肥胖儿童青少年在躯体外貌及合群方面得分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值均<0.05)。总量表及行为、智力与学校、焦虑、幸福与满足各分量表得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肥胖组女生焦虑量表的得分明显低于男生,对照组男生合群得分明显低于女生(P值均<0.05),见表1。表1 两组学生自我意识得分比较(略)

3 讨论

自我意识包括自我观察、自我监督、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教育和自我控制等方面。儿童自我意识反映了儿童自己对其在环境和社会中所处地位的认识,也反映了评价自身的价值观念,是个体实现社会化目标,完善人格特征的重要保证。儿童从婴儿期自我意识就开始萌芽,至青春期渐趋成熟。如果自我意识出现不良倾向,会对儿童的行为、学习及社会能力造成不良影响,使儿童人格发生偏离。

肥胖影响儿童青少年的体型发育,使其活动不便、影响学习成绩,并会造成其在集体活动中受到排斥与嘲笑,严重损害其自我意识的健康发展[4]。本次研究发现,肥胖儿童青少年在躯体外貌及合群方面得分明显低于体重正常者,说明肥胖儿童青少年自信程度低,存在一定的自卑心理。肥胖者对自我躯体外貌的评分低间接影响到其日常交往能力的发挥,即其合群能力评分也明显低于体重正常组的儿童青少年。肥胖儿童青少年中,女生焦虑量表的得分明显低于男生,分析原因可能由于女性更易对自己的体型产生不满,不敢在同伴面前展示自己的才华,会逐渐产生退缩、回避、自卑心理,形成性格内向,自尊心降低,继而产生了焦虑的心态[5]。

肥胖会影响儿童青少年的自我意识,对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带来负面的影响。因此,在学校和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应当鼓励肥胖学生多参加团队活动,对其开展早期的心理干预措施,帮助提高他们的自我意识水平。

参考文献

[1]覃立芬.社区单纯性肥胖症儿童的社会能力、行为问题调查[J].中国全科医学,2004,7(15):1065-1066.

[2]许玲,陈晓红,陶芳标.肥胖对儿童社会心理行为的影响[J].现代预防医学,2005,32(10):1311-1312.

[3]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筛查体重指数值分类标准[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4,25(2):97-102.

篇(4)

关键词:自我意识;情感发展;高职心理教育

青少年时期是心理活动最为剧烈的一个时期,情感的波动以及自我意识的变化都会对青少年人生价值观的形成造成巨大的影响[1]。高职院校的大部分学生正是出于青少年时期,对高职学生的管理不仅要体现在知识教育方面,还要加强对其情感以及自我意识的正确引导。如果高职院校对学生的自我意识和情感发展持有一种放任不管的态度,那么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学生的自制力往往不能对自己形成约束。因此,自我意识和情感发展在高职心理教育工作中的十分重要。

一高职院校如何正确认识自我意识与情感发展

只有充分理解自我意识与情感的定义,高职院校才能在心理教育工作中制定出正确的指导方针,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确保心理教育工作顺利开展。自我意识的本质就是对自身行为的一种心理认识活动,主要包括对自己生理状态、心理特征以及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关系三部分的认识[2]。自我意识不仅代表人的大脑对自身状态的认知与思考,还代表着人与周围事物的关系如何维护与发展,所以自我意识同时反映个体内部、个体与个体、个体与大环境之间的关系。自我意识是一种主观性的心理活动,这也是区别人与其他动物的重要特征,反映了人在自然界中的独一无二。要想在真正意义上理解自我意识的含义,必须从知、情、意三个方面来进行研究分析,从这三个方面来分析,可以将自我意识划分为多种类型,从而对自我意识的真正含义做到深入地理解。情感的定义一直以来都是存在着争议,对于情感有着很多种版本的解释。在众多说法中最具有说服性的是,情感是人对周围事物所产生的一种态度的表现,就像平时人们所说的兴趣爱好一样,对于事物明显表现出不同的倾向,具有丰富而强烈的波动性和传染性[3]。情感的主要特征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情感两极分化严重但是却又相互依存,这种存在方式使得情感的表达充满复杂性;二是个体的情感差异化较为明显,由于每个人的生理变化、心理变化各不相同,每个人所经历的生活方式和教育经历也存在差别,对于同一事物的理解与看法存在明显的差异;三是情感的多样化,时间是催化一个人的最好方式,随着人的生活阅历越来越丰富,情感的表达方式也会逐渐潜移默化地发生变化,主要表现为对周围事物的满意程度;四是情感的隐私性较强,虽然人们是一种情绪化的生物,但是很多时候往往无法得知内心的真实情感[4]。高职院校的自我认识教育与情感教育都是保证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教育措施,必须从理论和实际两方面来帮助学生加深对自我意识和情感发展的认知。在教育过程中不仅要向学生介绍相关方面的理论知识,还要教会学生如何在学习和生活中控制自身的情绪,并且教会学生如何在与人交流的过程中正确地为人处世。教育心理学中曾经明确指出,在教育情境中要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情感的互动交流,对于学生的学业以及教师的教学都是关键的部分。教学活动是教师与学生进行交流的重要方式,教师的称赞往往会带给学生一种被肯定的感觉,有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更为积极的态度。因此,要想做好心理教育工作,高职院校必须重视对自我意识和情感发展的重要性。

二自我意识和情感发展在高职心理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性

(一)自我意识与情感发展是高职院校开展心理教育工作的基础

自我意识对于学生的发展方向有着十分重要的决定性作用。首先,自我意识的存在意义就是帮助学生对周围的事物形成系统的认知,这是客观条件也是必要条件之一。如果学生对于自身的认识都不够深入,那么对于周围的事物更加无法做到深刻的思考,也就意味着无法将自身与外界事物形成有效的联系。其次,自我意识的另外一个存在意义就是作为学生的自制能力的基础。只有对自身的缺点和优点有了足够深刻的了解,才能让学生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并且在生活中不断弥补自身的缺陷,强化自身的优势。因此,在高职院校的心理教育工作中,自我意识方面的教育可以促使学生实现自我监督与完善。情感发展在心理教育工作中是高职院校与学生共同培养学生自制力的必要手段[5]。高职院校的心理教育工作主要开展对象是处于青少年时期的学生,学生所处的时期正是情感较为丰富多变的时期,情感有时候能够决定学生下意识的行为。学生要时常反省自己,努力看清自己,不断对日常生活行为进行反思。高职院校对学生开展心理教育工作的目的就是为了帮助学生形成一个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正确引导学生的情感发展,有利于学生对自己的人生道路充满希望,从而能够保证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状态。

(二)自我意识和情感发展能够帮助高职院校心理教育实现阶段性的突破

高职院校的心理教育工作必须要经历三个阶段性,分别是理论知识教育阶段、思想品德教育阶段、个性目标教育阶段。自我意识和情感发展能够帮助高职院校心理教育工作在不同阶段都能够实现突破。理论知识教育阶段主要是传授学生各种人生价值观方面的理念。这个阶段的心理教育工作主要包括知识与专业技能两个方面,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与职业操守。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就是向社会提供各种专业型人才,良好的职业操守与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是高素质人才的必备素质。思想品德教育阶段主要是帮助学生塑造人格。社会的巨大压力使得学生很容易受到诱惑,金钱以及权力的诱惑往往会促使学生放弃坚持个人人格,逐渐受到各种负面能量的侵蚀。高职院校的心理教育工作必须帮助学生塑造坚韧不拔的人格,保证学生在受到诱惑的时候能够坚守本心。个性目标教育阶段主要是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培养。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优势,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教育方针,有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并且能够帮助学生做出合理的人生规划,避免盲目从众现象的出现。

三结语

随着社会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各种新技术也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出现,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也要注重对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不仅要专业技能过硬,还要有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以及定位准确的人生规划。自我意识和情感发展在高职心理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性显而易见,能够明显促进心理教育工作的发展,全面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张微,汪义芳,宋红艳.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构建[J].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2017,(01):58-62.

[2]俞国良,王浩,赵凤青.心理健康教育:高职院校学生的自卑与超越[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07):28-32.

[3]刘云.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法与策略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

[4]白巧灵.心理健康教育在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研究[D].郑州大学,2013.

篇(5)

【摘要】目的 了解外来学生自我意识和社会期望的现状及其相关性。方法 以泉州市外来学生较多的两所学校的1302名学生为研究对象,施测儿童自我意识量表和儿童社会期望量表。结果 外来男生意识水平偏低高于女生,意识水平过高低于女生,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小学阶段社会期望高于初中阶段,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小学阶段社会期望和自我意识显著相关。结论 外来学生自我意识水平有性别差异,社会期望及社会期望和自我意识的相关性有年龄差异。

【关键词】自我意识 社会期望外来学生

Chileren’s Self-concept and Social Desirability of Exotic students in Quanzhou.Guo Zhenmei,Cai Liru,Su Lin Ailan,et al.Children’s and Materal Hospital of Quanzhou,Quanzhou,Fujian provice 3620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studychileren’s self-concept and social desirability of exotic students in Quanzhou. Method 1302 students from two schoolsof more exotic students completedChildren’s self-concept scale and Children’s social desirability scale. Results In exotic students, the schoolboys were worse than schoolgirls on the self-concept scores .Scores of social desirability of pupils were higher than junior school students. The scores of self-concept were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scores of social desirability in pupils.ConclusionIn exotic students,the scores of self-concept had gender differences.the scores of social desirability and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self-concept and social desirability had age differences.

【Key words】Self-conceptSocial desirabilityExotic students

自我意识是个体自身心理、生理和社会功能状态的知觉和主观评价,指主体对其自身的意识[1]。具体而言,它包括人在实践中自己对自己、自己对自然、自己对他人、自己对社会等关系的意识活动。自我意识是人的心理的重要特点,使人们能够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自我分析、自我评价、自我调节和控制,对个体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社会期望作为一种人格特征,反映了儿童对社会不认可的恐惧,是影响个人行为的重要内在动机之一[3]。有研究表明[4],中等强度的社会期望对儿童发展是最好的,有利于提高儿童的自我效能感,使儿童保持适当水平的成就动机,进而提高儿童的自我评价。了解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自我意识和社会期望可以为学校和社会促进其身心健康,取得更好的成绩提供科学依据。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2009年5月在泉州市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外来学生较多的小学(四年级起)、初中各1所,对所有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实发问卷1322份,有效问卷1302份,有效率98.5%。

1.2 问卷组成第一部分:Piers-Ham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Children’s self-concept Scale,PHCSS)用于评价学龄儿童自我意识状况。该量表含80个条目,包括行为问题、学校和智力情况、躯体外貌、焦虑、合群、幸福和满足6个分量表[5]。量表为正性记分,凡得分高者表示该分量表评价好,即无此类问题,总分得分高则表示该儿童自我意识水平高。经研究表明,该量表适用于我国儿童自我意识的评估[6]。第二部分:儿童社会期望量表,量表由48个陈述句组成,以是或否的形式作答,可能的得分范围是0---48分,高分表明对不认可的惧怕[5]。由经过培训的班主任采用统一指导,学生自行填写,填写完由调查者当场收回。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问卷经剔除不合要求者,进行整理编号,应用excel建立数据库并录入,全部数据用SPSS for Windows16.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被试基本情况 在被调查的学生中,外来组844人,其中男生464人,女生380人;本地组458人,其中男生226人,女生232人。2组男女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来组学生平均年龄为13.11±2.081岁,本地组为13.06±2.141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2 自我意识水平构成 根据PHCSS评定标准[6](总得分63为过高),外来组和本地组自我意识水平构成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在外来组中,不同性别自我意识水平构成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 =13.151,P=0.001),其中男生组意识偏低高于女生组,意识过高低于女生组(见表1);不同年龄自我意识水平构成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2.3社会期望比较 不同年龄阶段社会期望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而不同性别比较、外来组和本地组比较,其社会期望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

2.4社会期望和自我意识的关系在总体上,社会期望与自我意识呈显著正相关,小学阶段社会期望和自我意识有显著正相关,初中阶段两者无显著性相关(见表3)。在外来组和本地组中及不同性别中比较,社会期望和自我意识没有明显相关性。

3 讨论

3.1 自我意识水平的差异本调查发现,在外来组中,男生意识水平偏低高于女生,意识水平过高低于女生,这可能与两因素有关:一是女生比男生更能融入新的学校生活,表现出更好的合群性,二是女生发育早于男生,各方面发展快于男生,在她们的同辈群体中,她们更快的建立了自我认同感,因此自我意识水平较高[7]。提示对外来男生的心理健康应给与更多的关注。外来组和本地组自我意识水平构成没有显著性差别,这与鲁巧珍等[8]的研究结果不同,他们发现在上海长宁区,外来学生自我意识水平较本地儿童低下。这可能首先是因为上海是一个本土意识较重的地方;其次随着时代的进步,现代社会对外来人员更加的接纳和包容,父母们更重视民主式教育,学校素质教育不断推进,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外来学生与本地学生的自我意识水平没有了明显差异。

3.2中小学生社会期望比较 本研究发现,小学生与初中生的社会期望虽然都是中等强度,但小学生的社会期望程度高于初中生。这与张美峰等的研究结果一致[9]。这可能与初中生处于青春期,有强烈的独立意识,常处于与成人相对立的情绪状态[10],逆反心理的存在使儿童对不认可的感受性降低,进而减低了对不认可的恐惧程度。在本研究中,我们发现不同性别儿童社会期望没有差别,与陈猛的研究结果一致[4]。这反映了社会观念的巨大进步,很多父母摒弃了重男轻女的思想,给与孩子(无论是男孩女孩)同样的关爱和期望。

3.3年龄阶段对社会期望和自我意识关系的调节在小学阶段,社会期望和自我意识呈显著正相关,而初中阶段,社会期望与自我意识无明显相关性,这与陈猛的研究结果一致[4]。这可能是因为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和形成受周围环境及个体对环境的体验的影响[11],儿童社会期望程度与父母的教养方式关系密切[12],小学生会内化成人社会的评价标准,会主动的按照父母的期望去发展自己。但在初中阶段,由于逆反心理的存在,初中生建立的对自我的知觉和主观评价系统极有可能与成人社会的价值与评价系统相对立,因此,初中生的社会期望和自我意识的相关不显著。

篇(6)

一 自我意识—寻找自身的成就定位4幽默短信 4搞笑歌词

拿破仑·希尔曾经说过:“一切的成就一切的财富,都始于一个意念,即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是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评价和期望,也就是对自己的心理体验。即“我属于哪种人”的自我观念,具体来讲,自我意识包括个人对如下问题的回答:“我是个什么样的人?我有什么样的个性?有什么样的优缺点?我有什么价值?有无巨大的潜能?我期望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达到什么样的目标?”自我意识就是‘我属于哪种人’的自我观念,它建立在我们对自身的认知和评价基础上。一般而言,一个人的自我观念都是根据自己过去的成功或失败,他人对自己的反应,自已根据自己与环境中他人的比较意识,特别是童年经历等四个主要方面不自觉地形成的。根据这些,人们心里便形成了“自我意识”。

就我们自身而言,一旦某种与自身有关的思想或信念进人这幅“自我肖像’,它就会变成“真实的”。在此之后,我们很少去怀疑其可靠性,只会根据它去活动,就像它的确是真实的一样。心理学家马尔慈说,人的潜意识就是一部“服务机制”——一个有目标的电脑系统。而人的自我意识,就有如电脑程序,直接影响这一机制运作的结果。如果你的自我意识是一个失败的人,你就会不断地在自己内心那“荧光屏’上看到一个垂头丧气、难当大任的自我,听到“我是没出息、没有长进”之类负性的信息,然后感受到沮丧、自卑、无奈与无能——而你在现实生活中便会“注定”失败。

另一方面,如果你的自我意识是一个成功人士,你会不断地在你内心的“荧光屏”上见到一个踌躇满志、不断进取、敢于经受挫折和承受强大压力的自我;听到“我做得很好,而我以后还会做得更好”之类的鼓舞讯息;然后感受到喜悦、自尊、快慰与卓越——而你在现实生活中便会“注定”成功。

对自我意识的确立是十分重要的,其正或负倾向是我们的生命走向成功或失败的方向盘、指南针。自我意识的形成有以下特点:

l、人的所有行为、感情、举止,甚至才能始终与自我意识一致。

每个人把自己想象成什么人,就会按那种人的方式行事;而且,即使他做了一切有意识的努力,即使他有意志力,也很难扭转这种行为。

自我意识是一个“前提”,一个根据。人的全部个性、行为,甚至环境都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的。如果一个人从心理上逃避成功,害怕成功,面对机会或挑战,他就可能畏畏缩缩,这样,即使不是一个失败者,也是一个平庸之辈。因为,在其自我意识里已经有了失败的自我意识。其实,只要改变一个人的自我意识,不管是企业家,商人或是学生、教师,其工作绩效都会发生奇迹般的变化。

2、自我意识可以改变。

一个人难于改变某种习惯、个性或者生活方式,似乎有这样一个原因:几乎所有试图改变的努力都集中在所谓自我的行为模式上而不是意识结构上。很多人对心理咨询或指导感到意义不大,是因为他们想要改变的是特定的外在环境或者特定的习惯和性格缺陷,而从来没有想到改变造成这些状况的自我认识。

普莱斯科特雷奇是自我意识心理学的先驱之一,他在这个问题上做了最早的也是最有说服力的实验。雷奇认为个性是“一套思想体系”,思想与思想之间必须一致。同这个体系不一致的思想受到排斥和不被相信,因而也不能引导人的行为;相反,与这个体系一致的思想则被采纳。这套思想的中心就是个人的“自我理想’,即自我意识,或者他的自我观念。雷奇是一位教师,他用几千个学生来验证了“自我意识”的理论。

篇(7)

    作为培养音乐人才的音乐教育既是技术表现(技能、技巧)的教育,又是艺术表现(情感、审美)的教育,是技术教育和艺术教育的统一。作为培养音乐教育人才的高师音乐教育,应该既是技术表现(技能、技巧)和艺术表现(情感、审美)相统一的教育,更是学生个人审美意识与社会审美意识相统一的教育。在目前我国高师音乐教学中,由于对音乐教育人才应该具备的知识结构和内涵缺乏深刻的认识和研究,往往把技术教育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和手段,学生也以把对某一种技术表现手法或者某一个技术动作的获得作为学习的主要目标,忽略了音乐教育人才的思想性和知识性,使高师音乐教育长期停留在技术教育的层面。这样,就必然容易产生急功近利、急于求成、患得患失的情绪,进而影响和制约音乐教育人才的学习和成长,使他们既难以掌握表现音乐艺术的技能,更难以成为一名合格的音乐教育工作者,从而使音乐教育作为提高国民文化素质重要组成部分的影响作用和促进功能难以得到发挥。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求高师音乐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全面正确认识和把握高师音乐教育的特征,充分认识研究影响和制约音乐艺术学习和提高的各种非技术因素,在对学生进行技术教育的同时,加大非技术教育的力度,这样,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才能,增强艺术素质,培养优秀的音乐教育人才。 

    一、非技术教育的特性和内涵非技术教育的特性:即学生在学习音乐表现技能的过程中教师对其进行的心理的、艺术的、审美的引导和培养,也可以说是在音乐表现技能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对自我意识、艺术素质、审美意识的研究和完善。需要强调的是:非技术教育并不是与技术教育对立的。恰恰相反,它是和技术教育紧密融合在一起的,是技术教育得以发展和深化的基础和前提,是高师音乐教育特色的体现,是高师音乐教育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更趋合理的体现。实现非技术教育并不是多开设几门艺术理论课就能解决的,它应该是在音乐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在教师与学生亲密无间的接触和了解过程中完成的。非技术教育的内涵,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认识:

    (一)音乐教学中的心理引导

    1?个人自信心的建立 自信心的不足既影响学生的情绪,又左右着学习的质量,是阻碍学生学习进程的最大障碍。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常常为学生的信心不足所困扰,学生也常常在困难或挫折面前表现得信心不足,使教学停滞不前最终影响学生学习自信心的树立。对教师和学生来说,要经历所有将要接触的音乐艺术作品所要表现的思想、情感、愿望是不可能的,在学习过程中出现问题、遇到挫折也是必然的,问题在于我们如何体验而非经历。音乐艺术的学习过程应该是一种积极快乐的体验。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该多用启发式的方法帮助学生,正确引导他们感受和体验音乐艺术作品的思想、情感和内涵,掌握学习的方法和技巧,从而激发学生更大的学习兴趣,建立起学习的自信心;如果教师的方法不当或引导失误,学生会因精神紧张而使情绪受到抑制和约束,失去面对挫折战胜困难的信心。所以,帮助学生建立学习的自信心,使其保持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始终处于热情洋溢、精神焕发的状态之中,是音乐教育中必不可少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