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网络信息管理工作

网络信息管理工作精品(七篇)

时间:2023-05-21 08:27:40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网络信息管理工作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网络信息管理工作

篇(1)

1 医院档案信息安全现状

1.1 复杂性档案种类

医院工作过程当中会收集多方面和多元化的信息及资料,因此也就促成了医院的档案信息的复杂性问题。针对医院的档案信息进行管理和储存,才能够保证了解内容丰富和复杂的档案信息,通过科学的管理方式将医院方面的档案进行种类的划分,可以建立病历、影像诊断、科研教学、人事管理、财务信息等等档案文本内容。将以上科学划分的档案类型进行不同形式的划分,掌握纸质、电子和影像等诸多类型的档案,更加有助于降低未来医院工作方面的负担[1]。

1.2 多元化档案媒介

多元化的档案信息管理媒介能够满足当下的医疗卫生行业服务和管理工作的需求,但是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容易导致医院档案信息管理工作出现安全风险。从前医院的档案信息基本以纸质为主,在保存和查找方面都存在很大的难度,伴随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支持的档案信息管理模式更加适合繁忙的医疗工作体系,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性。电子信息模式下的档案管理方式具备携带便捷和成本低廉等众多优点,但同时也存在风险问题需要不断的优化处理[2]。

1.3 网络式档案信息

网络模式的档案信息管理是非常有效的工作模式之一,也是未来社会发展的主要趋势。针对医院档案信息管理工作进行研究和分析能够发现,电子信息化的档案信息管理模式非常适合应用于医院的工作,主要是源于电子信息系统具有庞大的信息收集和归纳、整理作用,能够为医疗工作者提供更加高效的工作方式和方法,是一种优化的工作途径,保证了医院档案信息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也是未来行业发展的趋势[3]。

2 影响医院档案信息安全的因素

2.1 安全的档案信息媒介

影响医院档案信息管理的安全性因素涉及到很多方面,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客观的分析,并针对存在的影响因素和问题找到一个科学、合理的解决途径,能够保证未来医院服务和管理工作的质量。影响医院档案信息管理质量的基本原因是受到档案信息媒介安全性的影响,档案信息的媒介安全性主要是指环境因素的影响,例如火灾、虫鼠灾害、水灾等等,都会影响档案信息的保存和管理。一旦发生环境因素灾害,就会导致档案信息出现部分和全部损失的情况,进而造成医院管理方面的阻碍问题等等[4]。

2.2 计算机病毒

影响医院出现档案信息管理安全威胁的问题还涉及到计算机的病毒问题,因为计算机的工作模式会受到病毒的影响,而且计算机的病毒影响非常严重。计算机的病毒存在传播速度特别快的问题,还存在智能化程度高的问题,因此,出现计算机病毒的问题很难控制,也会造成医院的档案信息安全出现风险。最为影响医院档案信息安全管理工作的因素还源于计算机的病毒侵害杀伤力非常大,而且在不断的技术升级过程中还会出现病毒侵害力逐渐增加的情况和问题。很多计算机的小型病毒可能会在工作的过程中不断的出现作用力增强的情况,进而导致医院的档案信息安全管理工作出现危机[5]。

2.3 网络入侵

影响医院档案信息管理的安全威胁因素还包含网络入侵的问题,关注网络入侵才能够认识到医院档案管理工作过程中会出现的问题。医院建立的网络档案管理模式体系当中,发现需要通过授权才能够登录,但是网络的模式自然也存在容易侵犯的问题。黑客可能通过口令的模式达成网络的入侵,实用软件窃取相关文件档案等。另外还有特洛伊木马的黑客形式通过软件的植入造成计算机的远程干扰,最终丢失医院的档案信息。除此之外,还有监听方法和社会工程学的诸多入侵方式,更高的科学技术达成了多层面入侵的黑客模式,导致医院的档案信息管理出现风险问题。

2.4 缺失科学组织管理和先进理念

可能影响医院出现档案信息管理的安全因素有很多,缺失科学的组织管理和先进理念就是影响医院档案和信息管理的安全性。由于当下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信息技术已经全面的覆盖了人们的生活。医院档案管理的过程当中也需要应用到网络信息的技术和平台,由于网络体系的安全权限设置存在不足,就会出现安全管理方面的问题。还有部分的医院档案管理从业人员对于档案信息的保存存在认知和理念层面的不足,很容易在保存档案信息方面出现缺失专业的随意性,导致医院的档案信息在网络平台上随意被窃取,严重妨碍了?t院的档案信息管理[6]。

3 医院档案信息安全管理对策

3.1 实体安全档案防护

重视医院的档案信息管理工作,需要从安全性角度进行科学的考量,保证实施切实有效的档案管理信息,进而构建安全防护体系,降低可能出现的信息管理问题。关注医院的档案信息安全管理工作,不仅仅要重视日常的信息管理和维护工作,还需要从档案的存放位置及地点方面进行管理。医院不仅仅保留电子信息文档,还应当保存文件的纸质本,以此为后续管理工作提供完整的信息和资料。通常为保证纸质文版档案的安全保存,需要避免储存在潮湿的地下室位置,还应当避免存在火灾安全隐患的位置。在日常的管理和储存过程当中,需要保证通风和除湿的管理,定时进行驱虫和灭鼠操作[7]。

3.2 计算机信息安全措施

关注到医院档案信息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应当采取积极的措施和对策,才能够满足实际的工作质量优化需求,进而提升医疗卫生行业的工作品质。针对医院的档案信息进行安全管理,需要掌握良好的计算机信息安全措施,实施高科技的有效保护,进而提升医院内部的管理工作质量。建立计算机模式的信息安全体系,需要从防病毒和防入侵方面入手,确保医院计算机体系不受病毒侵害,同时为网络系统建立防入侵体系。在日常管理工作过程当中还需要进行数据备份并且要求管理工作人员具备数据的恢复技术和能力,在适当的情况下设计符合医院工作需要的权限保护和管制,进而确保电子信息的安全性。

篇(2)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管理策略

1重视信息安全技术的应用

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的发展,为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管理成效的提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此,作为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管理主体,应当了解并熟练掌握各类信息安全技术,将这些技术运用到管理工作当中。具体而言,当前可以有效提升网络信息安全管理成效的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种:一是身份鉴别技术与验证技术。基于这一技术,管理主体可以对各类网络设备、系统管理者以及系统服务对象所具有的身份和操作权限进行认证;二是数据加密技术。即数据的合法使用者使用数字方法对数据进行组织,从而实现加密目的。其中,对称加密与非对称加密是经常使用到的数据加密技术;三是防火墙技术。在互联网平台中,防火墙位于内部网络与外部网络之间,通过对危险网络地址进行屏蔽、对流出IP包进行分析与过滤的形式来保护内网安全;四是虚拟专用网络技术,即VPN技术。依托这一技术,计算机用户可以在公共网络上构建起独立、虚拟的网络,其主流机制包括隧道技术以及路由过滤技术。这种技术在计算机网络信息保护中呈现出了成本较低以及效率较高的特征;五是安全隔离技术。随着互联网攻击手段的多元化发展,一些对网络安全具有较高要求的社会组织与社会个体开始使用安全隔离技术,即将有害的互联网供给完全隔离在信任列表之外,从而确保计算机数据避免被盗窃。当前的安全隔离技术主要包括安全隔离网闸以及双网隔离技术;六是入侵检测系统。入侵检测系统可以通过对计算机和网络内部以及外部入侵进行检测的形式来防御互联网供给,这种技术可以在计算机与互联网受到攻击之前消除潜在威胁,因此,相对于其他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防护技术而言,这种技术呈现出了更为明显的主动性。当前,入侵检测技术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其中,从智能化入侵检测向全面化安全防御方案的发展,是入侵检测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当然,以上所提到的这些技术并非是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技术中的全部,特别是在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仍旧迅猛发展的背景下,信息安全技术也在不断的更新换代以应对信息安全威胁。在计算机网络信息管理工作中,管理主体需要了解与掌握这些技术并重视将这些技术运用到管理工作当中,只有如此,计算机网络信息管理工作才能够具备良好的技术支撑,也才能够为信息管理工作成效的提升提供基础保障。

2完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

在计算机网络信息管理工作中,虽然信息安全技术能够为管理工作提供基础保障,但是仅仅依靠信息安全技术来开展计算机网络信息管理工作还远远不够。具体而言,在重视运用各类信息安全技术的基础上,管理主体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进行完善。首先,管理主体需要将法律法规作为开展管理工作的重要依据。无论是我国行政部门、企事业单位还是社会个体都需要严格遵守法律法规,而计算机网络信息管理工作也同样需要以法律法规为依据来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的颁布,不仅能够在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中发挥引导与规范作用,而且也能够对威胁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的行为进行震慑,为此,管理主体有必要围绕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与实际需求,围绕信息安全管理工作制定具体且具有较高可操作性的管理办法与规章制度,从而推动信息安全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发展;其次,管理主体需要为信息安全管理工作提供组织保障。构建专门负责开展信息安全管理工作的部门并做到架构完善与责任明确,是提升信息安全管理工作成效的重要保障。具体而言,信息安全管理部门需要负责信息管理战略、措施的制定,并在整个单位的信息安全管理中发挥指导与统筹作用。在信息安全管理部门之下可以设置网络信息安全研究办公室、信息安全技术中心等机构,从而为信息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更好支撑;再次,管理主体需要重视信息安全管理工作队伍建设。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需要依赖专业化的信息安全管理工作队伍,为此,信息安全管理部门需要重视依托人才引进与人才培训等方式,不断提升信息安全管理工作者所具有的信息安全管理能力,重视强化信息安全管理工作者的法制观念,确保信息安全管理工作队伍能够从“质”与“量”两个方面得到提升;最后,管理主体需要重视做好安全教育工作。安全教育工作是提升所有工作人员信息安全意识与信息安全管理能力的有效手段,同时也是提升信息安全管理工作成效的必要路径,为此,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管理部门有必要做好信息安全管理技术与法律法规普及工作,从而规范所有工作人员的计算机操作行为,有效规避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被威胁与侵犯的情况。

篇(3)

【关键词】计算机 网络技术 高校 档案管理 运用

计算机网络技术飞速发展,让高校档案管理工作也逐渐朝着信息化方向转变。特别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大力发展,多数高校办学规模也在逐步扩大,学生人数的增加,高校各方面的设置也趋于完善。与此同时,高校档案数量和类型也越来越复杂,增大高校档案管理的难度。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出现更好的解决了这一难题,为高校档案管理工作提供了有效途径。

1 计算机网络技术在高校档案管理工作中优势

1.1 能帮助实现高校档案及时归档

充分发挥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优势,在高校档案信息收集工作中广泛的运用计算网络技术,凭借计算机网络,能够帮助高校档案管理人员及时准确的进行档案信息的采集以及核对。同时,高校各部门之间,也能够摆脱时间、地点的束缚,利用公共校园网络完成关键电子文件的传送,实现档案到达档案室等一系列工作。此外,网络技术还可以帮助时间数据信息的及时录入,利用计算机网络,为高校档案管理人员提供便利,为档案管理人员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更便于高校档案信息的齐全。另外,站在档案室的角度,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有效利用,能够更加及时的获取高校档案最新最全的消息,确保高校档案信息的及时和有效,提升高校档案信息的利用效率。

1.2 使得高校档案管理部门之间实现资源共享

在推进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过程中,有关档案管理人员可以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实现网络信息的供给,并未为需要的人员提供目录、档案卷宗以及档案数据等一系列的有关资源。同时网络技术的加入,还能够帮助完成信息检索的构建,便于今后档案信息的查询、有关数据的提取、存储等一系列工作的开展。有效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运用,更有助于数据的快速传输,实现借助于更少手续、更快的速度将有关信息送达高校部门。这一过程的实现,大大节省了人力、物力,重要的是提升整个高校档案信息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1.3 有助于高校面向社开展大干信息服务

传统高校档案管理方式,受到了时间和范围的影响,使得有一小部分档案信息通过只能够满足单个用户的使用需求,让其他用户的需求很难获得满足,所以,大大降低了高校档案的利用效率。但是伴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广泛普及和推广,将安全保密作为前提来讲,利用网络技术进行档案信息的管理,为师生进行信息检索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师生可以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获得所需信息。同时更为不同高校之间或者高校与社会之间进行沟通、交流提供了途径。

2 高校档案管理中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

2.1 计算机网络技术帮助高校时间档案信息管理网络化

高校档案管理工作中使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现了高校档案信息检索的智能化、网络化,推动了高校档案管理信息的网络化,为高校资源共享的实现提供了可能。现阶段我国社会计算机网络技术水平的提升,高校对档案信息的需求也在逐渐提升,计算机网络技术为高校进行档案资源的收集、加工以及利用等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更在多种程度上提升高校档案资源的使用效率,带动高校档案工作朝着有序、积极的方向发展。高校档案管理中计算机网络的应用已经成为了高校档案管理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让高校档案管理工作在信息化的大环境下开展,全方面的发挥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优势,进一步实现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自动化以及科学化,大大提升了整个高校档案资源的利用效率,推动高校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

2.2 让高校档案管理工作朝着自动化方向前进

计算机技术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凭借信息化有关技术,给予其他先进技术以辅助。尤其是近些年,计算机技术在各行各业中得到了普及和应用,在计算机技术的运用过程中也增强了信息处理的水平,提升整个信息贮存及输出的速度。此外,计算机网络技术还能够帮助实现逻辑判断推理,带动了影像、图标及文字等多项高校档案信息管理工作的开展,满足了原先高校档案管理过程中不能实现的需求。为了更好的进行信息资源的管理,还需要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帮助。不管是在一般业务的管理过程中,还是在整个高校档案信息的检索以及编辑过程中,计算机网络技术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能够在这一程度上推动档案管理效率的大幅度提升。

2.3 帮助高校档案信息朝着数字化的方向进步

一般来说,数字化信息管理,主要是利用网络技术、通讯手段以及计算机技术等一系列技术的科学有效运用,在软硬件设备的帮助和协作下,广泛开展研制及加工工艺,进而实现新型产品的研发。但是过去档案信息管理还是采用纸质管理方式,一般是手工操作的方式。为了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能够大幅度的提升,必须借助有关的计算机技术,在良好数字化的帮助下,对档案信息进行开发和利用,

实现科学有效电子信息管理,才能够真正意义上实现相互的开发利用,

相较于以往传统的档案材料,数字档案的管理效率更高,而且能够更好的实现修改、查询以及保存等工作的开展,全面的发挥网络快速传递的优势。

3 结束语

计算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高校学生的扩招,档案信息的激增,在高校档案管理工作中引入计算机网络技术是发展的必然趋势。整体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重心是档案信息库的建设和完善,以及当前高校档案管理人员的计算机网络管理的认知。所以在实际档案管理工作操作中,全面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需要高校和档案管理人员的共同努力,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发挥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优势,实现高校档案信息有效利用,推动高校各项工作的有序进行。

参考文献

[1]寇曼.电子政务环境下数字档案集中管理策略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3.

[2]刘志娟.浅谈企业档案管理计算机网络的建立[J].科技视界,2014(03):180.

[3]蹇旭.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档案信息管理中的主要应用[J].无线互联科技,2014(08):27.

[4]冯玉成.刍议计算机网络技术在高校档案管理中的实践及效果[J].办公室业务,2014(21):156.

篇(4)

[摘 要]学院办公室是学院的管理中枢,学院办公室信息管理如何更加富有效率,是信息社会背景下学院快速发展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本文从学院办公室信息管理的需要出发,探讨如何巧妙利用网络平台,创新学院办公室信息管理模式,以期提升学院办公室管理工作的水平,更好地服务于教学与科研。

[关键词]网络平台;学院办公室;信息管理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10.042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7)10-00-01

1 学院办公室信息管理工作的特点

1.1 指导性

指导性是将学校主管机关的通知、任务、指示等信息,及时以不同的载体转达、下发、传递到学院的各个部门,保证学院各部门及时了解、领会有关政策、精神,做好各自的工作,从而使教学和科研工作能够正常开展。

1.2 服务性

一是为学校主管部门服务,通过报送信息,使上级机关掌握学院的最新发展动态;二是为学院领导服务,通过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反馈工作,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供学院领导决策时进行参考;三是为学院各部门服务,通过向各部门下发信息,指导各部门工作。

1.3 时效性

要发挥信息的使用价值,就必须保证信息的时效性,特别是那些动态性、趋向性的信息。办公室人员快速将各类信息归纳整理,并及时反馈给领导和教工,让他们了解所需信息,方便有关领导把控局面,指导工作,也方便教工开展相关工作。

1.4 综合性

学院作为教学和科研单位,各类信息在学院内外集散。大量信息都是极具前沿性的知识成果,信息管理工作就是要将这些原始信息进行分类整理,深入发掘,筛选归纳,形成综合信息,为学院管理提供有价值的、可供领导决策的依据。

1.5 新颖性

学院是教学与科研基地,教师为了传授行业领先的知识、解决专业难题,需要广泛收集最新的信息,不断利用崭新的知识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学术视野。同时,通过海量信息的萃取,提炼有益于科研进展的最新知识成果。这些新颖的信息也推动着学院管理信息不断跟进、更新。

2 学院办公室信息管理架构的建设

2.1 构建学院信息网络,动态掌握学院内部信息

网络平台具有交互性和多媒体性的特点,因而在信息管理过程中,信息管理者和师生之间均可以借助网络技术进行双向交流,包括QQ群、微信群、电子邮件、公告板、讨论组和网络会议等。尤其是智能手机的普及,可以以学院、系、班为单位,建立不同功能的微信群,在学院内部形成一个系统网络,提高信息收集和传递的效率。另外,学院办公室在信息管理工作中还要完善信息管理制度,确保信息本身的准确度以及传递的时效性。

2.2 拓宽信息交流渠道,促进学院内外信息沟通

学院办公室的信息管理工作不仅仅要统筹学院内部的各种信息,还要与学校内外的信息进行交流。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学院必须密切关注社会所需人才的需求信息,及时社会用人单位的人才招聘信息,增加毕业生的就业机会;同时,还可以按照社会需求,招生信息,为经济发展培养急需的专业人才。

2.3 采集整理海量信息,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服务

学院教学科研信息量大、面广、内容繁杂、但并非每种信息都是有价值的,学院办公室在进行信息管理工作时,还要对各类信息进行筛选、整理、归纳、分析、研究,为教师和学生提供高质量的信息服务。

3 基于网络平台环境下学院办公室信息管理工作的成效

3.1 转变了管理模式

利用网络技术,实现了管理信息的双向沟通,通过信息的交流和分享,实现了学院办公室信息管理模式由管理型向服务型的转变。

3.2 提高了办公效率

基于网络平台,实现了办公手段从有纸化的方式向无纸化的方式转变,如课程安排、会议安排、考试安排、招生招聘通知、校内文件、非密级的文件传阅以及校内各部门的信息资料上报等,都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迅速而准确地传送到各个办公室和学院领导的手中,既方便、快捷、高效,同时又为学院节省了人力、物力和财力,大大提高了k公室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3.3 促进了管理民主化

利用学院网络平台,学院提供了一个参与学院管理的虚拟空间,实现了人人参与、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目标。网络技术的利用,既消弭了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距离,方便教职员工了解全院的基本情况,积极参与学院管理,增强责任感,便于落实学院管理措施。同时,还实现了广大教职员工对管理者的民主监督,有利于学院各项工作的顺利推进。

3.4 实现了决策科学化

网络平台为教职员工提供了一个参政议政、建言献策的沟通渠道,可以让教职员工对关系学院建设和发展的问题进行思考、发表意见,为学院的发展献计献策,让学院领导从教职员工的意见中吸取有益于决策的建议;网络平台也为学院领导提供了一个集思广益、广开言路的信息通道。学院领导可以通过网络,及时了解和掌握全院的教学科研动态、师生员工的思想状态,并获得真实、可靠、新颖的信息,从而实现了领导决策的科学化。

网络平台是高校学院办公室信息管理可利用的重要抓手,也是网络时代必须合理利用的现代管理手段。学院的信息管理应更快适应网络时代的潮流,构建更加高效的网络信息管理平台,不断提升网络使用效能,创新学院信息管理模式。

主要参考文献

[1]王日春.试论高校办公室网络化管理[J].办公室业务,2000(4).

篇(5)

关键词:高校;学生管理;互联网+

当前,“互联网+”已经应用到了社会经济各个领域,为各行各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作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适应新的形势和发展需要,引入“互联网+”模式,对于促进管理工作的信息化、系统化、便捷化、动态化无疑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特点

高校学生管理作为一项管理工作,由于管理对象的特点和管理效果的要求,其本身具有其他管理工作的一般特点外,还具有自身的突出特点。

1.1管理对象的特点

高校学生管理是以大学生为对象的。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不仅具有高智商性,同时具有思想意识活跃,接受现代事物强,活动范围广,交流交往群体多元化等突出特点。因此,对于这样一个群体的管理,不仅要结合一般管理工作的方式开展工作,同时也要结合现代技术不断创新管理模式,提高管理工作的实效性。

1.2管理工作的时效性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作为一项对人的管理工作,时效性特点突出。一方面要求对学生动态时时掌握,另一方面也要求各项管理措施时时落实。对于学生动态的掌握是学生管理工作的一项基本要求,不仅是高校安全稳定工作的要求,也是对在校学生学习状态考察的基本要求,但真正实现对学生动态的时时掌握却是多年来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一个难题。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各项具体措施,例如请销假等工作,也具有突出的时效性。这种时效性也体现在很多具体工作的不确定性,很多工作不是在规定时间完成的,这无形给管理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工作要求。

1.3管理工作的复杂性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人的管理的各个方面,不仅有事务性工作,更多的是学生的思想政治方面的引导教育等。它包含了学生的思想教育、引导,学生的成绩管理,学生的行为动态管理,学生的思想动态管理,学生的各种评优评奖,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学生的创业就业指导等多个方面。学生管理工作者由于管理工作内容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也就形成了高强度工作的实际情况。

1.4管理效果的要求

普通的管理工作是对人或物的管理,在对人的管理工作中,更多的管理是要求管理对象完成某项工作,形成实际效益。而高校学生管理,气管里对象是学生,目的是促使管理对象自身的完善与发展,因此,管理对象也是服务对象。这种管理对象与服务对象的统一,也就要求管理与服务工作的统一,管理工作本身既是对管理对象的管理,也是对管理对象的服务,管理效果就是促进管理对象的发展。

2、“互联网+”模式运用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优势

“互联网+”应用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也就是互联网+高校学生管理。“互联网+”应用于经济领域,能够促进经济发展,特别是上唯品的流通、运营与管理,引入到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则能够促进管理工作的全面、时效等,从而达到科学化管理的目的。

2.1“互联网+”模式能够降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工作强度

长期以来,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高强度,特别是辅导员工作的高强度,一直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难以破解的难题。对于各项数据、信息的统计,既耗时、费力,其准确性也不高。如果运用“互联网+”模式,则能够方便快捷的完成各项具体工作。对于学生各种动态的掌握,也一直是学生管理工作中耗时、费力,效益不佳的工作。通过“互联网+”,运用适当的管理软件则能够做到时时掌握。只要能够采取适合的网络管理工具,开发适当的管理软件,管理工作必将达到一个全新的局面。

2.2“互联网+”模式能够促进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时效性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时效性突出,而“互联网+”模式能够有效的解决这样的问题。例如,学生请销假。我们传统的做法是学生填写请假条,然后各级审批,学生不仅费时,而且如有审批人员不在等情况就很难及时解决。如果采取网络审批方式,则上述情况均会避免。同时,通过网络审批方式也可以有效解决学生请销假信息统计问题。“互联网+”模式,也可以实现与学生的时时沟通与交流,帮助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等问题的解决,同时可以避免学生通过贴吧、博客、微信等发泄不满情绪。

2.3“互联网+”模式能够促进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动态性

动态管理是学生管理工作的又一重要特征。传统的管理模式很难做到动态化,即使做到了也是不全面的,难以适应工作要求。通过“互联网+”模式,则可以实现对学生的动态管理,包括学生的行为动态,也包括学生的思想动态等。从而有效避免发生学生人身安全等事故,也可以通过时时掌握学生思想动态,避免学生的发生。由于网络本身具有的动态性,也就促进了学生管理工作的动态性。

2.4“互联网+”模式能够促进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全面性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复杂性也就要求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要做到全面。但是传统管理方式,要做到全面则很难实现。原因之一是工作繁杂,难以时时对各项工作予以完善掌握和落实。如果设计好完善的操作系统,则可以有效对各项工作时时监控、时时落实。“互联网+”模式,可以吧学生管理各个方面的工作纳入到系统管理之中,通过互联网实现对具体工作的执行,从而促进各项工作全面开展。“互联网+”模式可以有效缩小空间,缩短时间,从而提高效率,突出效果。

2.5“互联网+”模式能够促进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互通性

沟通是对人的管理的重要措施和途径。对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而言,沟通主要基于两个方面。一是学生管理工作者(特别是辅导员)与学生的沟通以及与学生家长等潜在管理客体的沟通,二是学生管理工作者之间,包括辅导员之间,也包括学生管理上下级部门之间,以及不同院校之间的沟通。“互联网+”模式通过网络方式与学生沟通,更易于与学生沟通交流,也能做到时时沟通,网络本身的虚拟性,也有助于管理工作者能够得到更多更真实的信息。“互联网+”模式通过网络实现学生工作者之间的沟通,有助于相关信息的及时更新,也有助于网上办工的实现,同时,也有助于不同院校,不同层次学生工作人员之间工作方法、工作经验等的交流与沟通。

3、高校学生管理的“互联网+”模式

“互联网+”模式引入到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一项新的探索,同时也是与时俱进的必然要求。要实现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与互联网的结合,需要不断的探索和研究。结合日常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初步提出如下几种模式。

3.1学生行为动态管理的“互联网+”模式

高校学生行为的动态管理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既重要又难以实现的问题,其主要目的是时时掌握学生动向,确保学生安全。“互联网+”模式可以通过“GPS”定位等方式,或者是通过学生网络信息交流工具,来实现对学生动向的时时掌握。这样就可以解决长期以来困扰我们的例如:学生夜不归宿问题、出勤管理问题等等。“互联网+”模式也可以解决学生动态管理中的请销假问题,网络审批能够有效解决审批手续繁琐,工作人员不在岗等问题,也可以解决请销假的信息和数据管理。

3.2学生思想动态管理的“互联网+”模式

学生思想动态的把握是全面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但学生的思想状况如何,需要我们深入到学生中去,才能获得和掌握第一手材料。而深入到学生个体和群体中去,是我们常说又难以完全落实的老问题。运用“互联网+”模式,通过qq、微信等学生广泛采用网络交流工具,实现个体交流和群体交流,对于掌握学生的真实想法,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经常化,是重要而便捷的方式。

3.3学生信息管理的“互联网+”模式

学生信息管理,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基础和基本保证。高校学生信息管理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动态信息管理,一是静态信息管理。在动态管理方面,例如国家助学金发放的银行账号问题,学生学籍异动问题,学生的家庭及个人信息问题,毕业生信息采集问题等;在静态信息管理方面主要是学生成绩管理,学生奖惩管理等。对于动态信息管理方面,可以通过网络建立信息交互平台,应设计统计功能,来实现信息管理的时时更新;在静态管理方面,可以建立访问数据库,来实现时时查询功能。通过“互联网+”模式,不仅能够确保信息更新的及时便捷,也能够确保信息的完整,达到精细化管理的目的。

3.4学生事务性工作的“互联网+”模式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日常事务性工作,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但目前的现状是,基于传统的管理模式,日常事务性工作不仅耗费时间,而且效益不显著,影响了学生工作人员作用的充分发挥。运用“互联网+”模式,实际上也就是实现网上办公,是对传统管理的重要改革。例如在审批事项方面,完全可以实行网络审批方式,而改变传统的签字审批方式,当然要基于完善的应用系统;在报送材料方面,也完全可以实现网络报送方式,不仅减少了当面报送的交通问题,也便于报送材料的统计和分析;在评优评奖方面,不仅可以改变传统的汇报模式,也可以实现材料展示的完整性和生动性,从而更有利于客观、公正。因此,运用“互联网+”模式,对于学生管理工作的事物性工作,效果和效益会更加突出。

4、“互联网+”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运用应注意的问题

“互联网+”模式引入到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对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是一项新的挑战,也是对传统是管理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挑战。应用好“互联网+”模式,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也需要注意一些保证条件。

4.1学生管理工作人员的现代信息管理手段必须提高

现代信息管理手段的提高,实际上更重要的方面是计算机使用能力的提高,或者说是更多信息终端使用能力的提高,例如计算机、手机、IPAD等信息终端的使用。这就要求高校对学生管理人员要不断加强这方面的培养和培训,增加对学生管理人员信息终端使用能力的投入,从而促进学生管理人员掌握现代管理技术。

4.2学生和学生管理人员信息保密意识要不断提高

作为网络管理,信息的真实性是前提和基础,同时,做好保密工作也是必然要求。一是管理系统本身的保密性。由于系统数据涉及到学生的个人信息,如没有保密设置,造成学生信息泄露,则容易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注入目前在学生工作中一些学生诈骗问题等都是由于信息泄露造成的,二是学生本身的保密意识增强。如果每个学生登录相关系统,其账号或用户名、密码等泄露,则同样会造成学生信息泄露问题。当然,在系统设计过程中,也要注意相关访问权限的设计。三是学生管理工作人员保密意识的增强。学生管理工作人员实际上也就相当于系统管理人员,在管理权限上当然具有更高的权限。如果他们保密意识不强,则很容易形成严重的信息泄露后果。

4.3要不断完善“互联网+”模式的系统化问题

学生管理工作本身就是一项系统工程,应用“互联网+”模式开展学生管理工作,需要不断完善管理系统。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是一项由多个子系统构成的复杂系统,要实现“互联网+”模式管理,就需要认真研究好每一个小的子系统,从而组合形成一个完善的大系统,而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更多的管理工作者可能仅仅认为某一各方面适合,而缺乏全面应用的观念,因此也就造成了“互联网+”模式应用的局限性。因此,加强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本身的研究,是引入“互联网+”模式管理的重要前提,也是促进新的管理模式不断完善发展的重要保证。

4.4学生管理工作的观念必须更新

一项工作的落实,观念更新、解放思想是前提。将“互联网+”模式引入到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其本身对于高校和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来说就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是对传统管理工作的重要挑战。例如在审批权限上,以往是签字审批,对于签字者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如果改成网络审批,则需要有一个接受过程。观念更新首先需要管理工作者本身更新观念,学习和掌握现代管理手段,适应新的管理方式和管理方法;其次需要学生更新观念,适应新的管理方式和管理方法。

参考文献:

[1]王婧. 大数据时代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挑战与对策分析.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第30卷第2期2014 年4月.

[2]万辉.大数据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高校辅导员学. 第6卷第4期2014年年8月.

[3]夏静娴. 高校辅导员的事务性工作在学生管理中的作用. 高教论坛.2014年08月.

[4]许震宇、德 吉. 高校学生思想动态调查和校园维稳工作机制探究――以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第36卷第2期2015年6月

[5]王磊.高校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2007年4月.

[6]高小阳.关于互联网时代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思考.西部素质教育。2015年第一卷第9期

篇(6)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信息管理;安全防护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2)18-4389-02

1概述

互联网技术给我们带来很大的方便,同时也带来了许多的网络安全隐患,诸如陷门、网络数据窃密、木马挂马、黑客侵袭、病毒攻击之类的网络安全隐患一直都威胁着我们。为了确保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特别是计算机数据安全,目前已经采用了诸如服务器、通道控制机制、防火墙技术、入侵检测之类的技术来防护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即便如此,仍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严重危害了社会安全。计算机网络信息管理工作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如何在计算机网络这个大环境之下,确保其安全运行,完善安全防护策略,已经成为了相关工作人员最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2计算机网络信息管理工作中的安全问题分析

计算机网络的共享性、开放性的特性给互联网用户带来了较为便捷的信息服务,但是也使得计算机网络出现了一些安全问题。在开展计算机网络信息管理工作时,应该将管理工作的重点放在网络信息的和访问方面,确保计算机网络系统免受干扰和非法攻击。

2.1安全指标分析

(1)保密性

通过加密技术,能够使得计算机网络系统自动筛选掉那些没有经过授权的终端操作用户的访问请求,只能够允许那些已经授权的用户来利用和访问计算机网络信息数据。

(2)授权性

用户授权的大小与其能够在计算机网络系统中能够利用和访问的范围息息相关,我们一般都是采取策略标签或者控制列表的形式来进行访问,这样做的目的就在于能够有效确保计算机网络系统授权的正确性和合理性。

(3)完整性

可以通过散列函数或者加密的方法来防治非法信息进入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以此来确保所储存数据的完整性。

(4)可用性

在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的设计环节,应该要确保信息资源具有可用性,在突然遇到攻击的时候,能够及时使得各类信息资源恢复到正常运行的状态。

(5)认证性

为了确保权限所有者和权限提供者都是同一用户,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认证方式一般有两种,分别是数据源认证和实体性认证两种,这两种方式都能够得到在当前技术条件支持。

2.2计算机网络信息管理中的安全性问题

大量的实践证明,计算机网络信息管理中存在的安全性问题主要有两种类型,第一种主要针对计算机网络信息管理工作的可用性和完整性,属于信息安全监测问题;第二种主要针对计算机网络信息管理工作的抗抵赖性、认证性、授权性、保密性,属于信息访问控制问题。

(1)信息安全监测

有效地实施信息安全监测工作,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有效消除网络系统脆弱性与网络信息资源开放性二者之间的矛盾,能够使得网络信息安全的管理人员及时发现安全隐患源,及时预警处理遭受攻击的对象,然后再确保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中的关键数据能够得以恢复。

(2)信息访问控制问题

整个计算机网络信息管理的核心和基础就是信息访问控制问题。信息资源使用方和拥有方在网络信息通信的过程都应该有一定的访问控制要求。换而言之,整个网络信息安全防护的对象应该放在资源信息的和个人信息的储存。

3如何有效加强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防护

(1)高度重视,完善制度

根据单位环境与特点制定、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如计算机应用管理规范、保密信息管理规定、定期安全检查与上报等制度。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完善《计算机安全管理制度》、《网络安全应急预案》和《计算机安全保密管理规定》等制度,为规范管理夯实了基础。同时,明确责任,强化监督。严格按照保密规定,明确涉密信息录入及流程,定期进行安全保密检查,及时消除保密隐患,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时限和具体要求,确保工作不出差错。此外,加强培训,广泛宣传。有针对性组织开展计算机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网络知识、数据传输安全和病毒防护等基本技能培训,利用每周学习日集中收看网络信息安全知识讲座,使信息安全意识深入人心。

(2)合理配置,注重防范

第一,加强病毒防护。单位中心机房服务器和各基层单位工作端均部署防毒、杀毒软件,并及时在线升级。严格区分访问内、外网客户端,对机房设备实行双人双查,定期做好网络维护及各项数据备份工作,对重要数据实时备份,异地储存。同时,严格病毒扫描。针对网络传输、邮件附件或移动介质的方式接收的文件,有可能携带病毒的情况,要求接收它们之前使用杀毒软件进行病毒扫描。第二,加强强弱电保护。在所有服务器和网络设备接入端安装弱电防雷设备,在所有弱电机房安装强电防雷保护器,保障雷雨季节主要设备的安全运行。第三,加强应急管理。建立应急管理机制,完善应急事件出现时的事件上报、初步处理、查实处理、责任追究等措施,并定期开展进行预演,确保事件发生时能够从容应对。第四,加强“两个隔离”管理。即内、外网物理彻底隔离和通过防火墙进行“边界隔离”,通过隔离实现有效防护外来攻击,防止内、外网串联。第五,严格移动存储介质应用管理。对单位所有的移动存储介质进行登记,要求使用人员严格执行《移动存储介质管理制度》,杜绝外来病毒的入侵和泄密事件的发生。同时,严格安全密码管理。所有工作用机设置开机密码,且密码长度不得少于8位,定期更换密码。第六,严格使用桌面安全防护系统。每台内网计算机都安装了桌面安全防护系统,实现了对计算机设备软、硬件变动情况的适时监控。第七,严格数据备份管理。除了信息中心对全局数据定期备份外,要求个人对重要数据也定期备份,把备份数据保存在安全介质上。

(3)坚持以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为核心

把等级保护的相关政策和技术标准与自身的安全需求深度融合,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使等级保护制度在全局得到有效落实,有效的保障业务信息系统安全。

第一,领导高度重视,组织保障有力。单位领导应该高度重视信息化和信息安全工作,成立专门的信息中心,具体负责等级保护相关工作,统筹全局的信息安全工作。建立可靠的信息安全基础设施,重点强化第二级信息系统的合规建设,加强了信息系统的运维管理,对重要信息系统建立了灾难备份及应急预案,有效提高了系统的安全防护水平。

第二,完善措施,保障经费。一是认真组织开展信息系统定级备案工作。二是组织开展信息系统等级测评和安全建设整改。三是开展了信息安全检查活动。对信息安全、等级保护落实情况进行了检查。

第三,建立完善各项安全保护技术措施和管理制度,有效保障重要信息系统安全。一是对网络和系统进行安全区域划分。按照《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提出了“纵向分层、水平分区、区内细分”的网络安全区域划分原则,对网络进行了认真梳理、合理规划、有效调整。二是持续推进病毒治理和桌面安全管理。三是加强制度建设和信息安全管理。本着“预防为主,建章立制,加强管理,重在治本”的原则,坚持管理与技术并重的原则,对信息安全工作的有效开展起到了很好的指导和规范作用。

(4)采用专业性解决方案保护网络信息安全

大型的单位,如政府、高校、大型企业由于网络信息资源庞大,可以采用专业性解决方案来保护网络信息安全,诸如锐捷网络门户网站保护解决方案。锐捷网络门户网站保护解决方案能提供从网络层、应用层到Web层的全面防护;其中防火墙、IDS分别提供网络层和应用层防护,ACE对Web服务提供带宽保障;而方案的主体产品锐捷WebGuard(WG)进行Web攻击防御,方案能给客户带来的价值:

防网页篡改、挂马

许多大型的单位作为公共信息提供者,网页被篡改、挂马将造成不良社会影响,降低单位声誉。目前客户常用的防火墙、IDS/ IPS、网页防篡改,无法解决通过80端口、无特征库、针对动态页面的Web攻击。WebGuard DDSE深度解码检测引擎有效防御SQL注入、跨站脚本等。

高性能,一站式保护各院系网站

对于大型单位客户,往往拥有众多部门,而并非所有大型单位都将各部门网站统一管理。各部门网站技术运维能力相对较弱,经常成为攻击重点。WebGuard利用高性能多核架构,提供并行处理。支持在网络出口部署,一站式保护各部门网站。

“零配置”运行,简化部署

WebGuard针对用户,集成默认配置模板,支持“零配置”运行。一旦上线,即可防护绝大多数攻击。后续用户可以根据网络情况,进行优化策略。避免同类产品常见繁琐配置,毋须客户具备专业的安全技能,即可拥有良好的体验。

满足合规性检查要求

继08年北京奥运、09年国庆60周年后,10年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先后举行。在重大活动前后,各级主管单位和公安部门,纷纷发文,要求针对网站安全采取措施。WebGuard恰好能很好的满足合规性检查的需求,帮助用户顺利通过检查。

4结束语

新时期的计算机网络信息管理工作正向着系统化、集成化、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但是网络信息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值得我们大力关注,有效加强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防护是极为重要的,具有较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段盛.企业计算机网络信息管理系统可靠性探讨[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26):134-136.

[2]李晓琴.张卓容.医院计算机网络信息管理的设计与应用[J].医疗装备,2003.(16):109-113.

[3]李晓红.妇幼保健信息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的建立与应用[J].中国妇幼保健,2010(25):156-158.

[4]罗宏俭.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在公路建设项目管理中的应用[J].交通科技,2009.(1):120-125.

[5] Bace Rebecca.Intrusion Detection[M].Macmillan Technical Publishing,2000.

篇(7)

关键词:校园网;就业管理;信息系统

一、前言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高校招生规模扩张,大学毕业生数量也随之增加,招聘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也随之改变。有人说大学毕业等于失业,如何有效实时地管理毕业生的去向,不仅是社会的责任,也是高校的责任。

管理人员通过每位毕业生返回的就业协议掌握毕业生的工作动向,常出现一些问题,比如对于毕业率的统计、就业率的统计、用人单位择校的统计等大量的信息数据,人工登记出错率太高,复查信息困难。如何准确统计就业率,提高就业率,就需要就业管理系统在高校中发挥作用。

二、基于校园网建设就业管理信息系统的意义

1.数据统计与维护

建立健全的毕业生就业管理机制,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所高校的好坏,体现在学生的就业率上。促进毕业生更好就业,更快步入社会、适应社会,建立高校就业管理系统就是必不可缺的。高校管理信息系统能对大量的信息进行筛选、归类,控制有效信息的和存储,提高教职工对毕业生就业管理的认识。

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管理系统基本上面向过程进行分析和设计,采用模块化设计思想,以方便系统后期维护升级操作,提高系统数据存储的安全性。那么相对于以往陈旧的就业信息管理工作,信息网络化管理系统的优势有更新及时、实时查询、信息可靠性高、存储量大、安全性好、存储r间长、成本低等。每个高校都有独立的校园网,为就业信息管理系统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因此,利用校园网对毕业生信息进行管理就成了可操作的工作,可以解决传统的就业管理工作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如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在求职、招聘过程中信息不对称、信息流失等问题。

2.提供就业咨询与指导

高校的就业指导中心通过网络就业政策和招聘信息,针对不同专业院校不同的就业咨询与指导。在高校就业信息网站的建设过程中,校园网作为主要的载体,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今,校园网建设已经成为高等院校数字化校园建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校园网的规模、网络性能以及应用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所高等院校数字化水平的标志之一。校园网的支持可大大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管理的效率,也是学校管理正规化的重要条件。高校运用毕业生就业信息管理系统,可以满足数据信息集中管理和维护、实时查询的需求,从而提高管理的效率和质量,满足毕业生信息管理和就业的要求,给毕业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就业。

与以往的管理办法相比,就业管理系统基于网络建设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在网络环境下的就业信息管理信息量大、针对性强。通过网络平台,无论是学校还是个人都可根据需求,针对性地在网上发送和接受信息。同时,基于网络环境的就业信息管理更加灵活,可以节约成本,提高效率,促进无纸化办公。合理使用计算机网络完善信息管理工作,利用网络资源建立数据库,能避免以往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在求职和招聘中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很多单位的求职信息无法在学生群中得到扩散,毕业生也无法将自己的简历及时投给相应的单位。以往的就业信息都是通过高校学工工作者统计完成,毕业生的就业协议如果无法及时反馈回高校,就被计为待业中,同时,毕业生离校,学校也无法将新的就业信息传达给学生。

就业管理信息系统的运作,主要是将信息模块化,对往年的就业信息进行存储,为当年就业形势提供参考,及时更新就业信息,将企业所需人才信息更新,为毕业生就业及时提供信息。毕业生也能及时将个人信息在求职模块里,供企业、单位挑选人才。这样一来,企事业用人单位和学生中间建立起一个畅通的信息渠道。

三、结语

整个信息管理系统主要是做好、收集、统计供求双方的信息,利用目前覆盖广、应用多的校园网络基础建设建立就业管理平台,在高校管理工作人员偏少的情况下,用于解决毕业生就业信息量大、分布广等问题,实现就业管理信息化是必不可缺的工作。

参考文献:

[1]毕晓彬.基于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科技信息,2011(14).

[2]刘吉祥.毕业生就业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D].南昌:南昌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