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18 16:26:53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档案整理服务要求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国土资源档案是指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及所属单位在各项专业工作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材料、图纸、图表、计算材料、声像等原始记录,信息量大,种类繁多。国土资源档案对依法管地、合理开发用地、解决土地纠纷、农村土地承包、制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缴纳土地租金、征缴国有土地使用税等很多方面都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从宏观上看,近几年各地国土资源档案工作总体上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势头,档案管理体制日趋科学,档案保管条件不断改善,档案干部队伍思想和业务素质明显增强,档案业务建设水平有了较大程度地提高,大多数部门领导对档案和档案工作更加重视。这些好的变化,一个方面反映出各机关领导和档案工作者对档案工作倾注了大量的辛勤汗水,另一个方面也标志着国土资源档案工作质量整体上有了一定的提升。但是,从微观上看,目前国土资源档案工作的状况并不容乐观,还有许多地方需要改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国土资源档案资料收集欠缺系统性、完整性,降低了案卷质量
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本身具有政策性法律性强、业务要求高的特点,形成的档案资料也具有自身特点。比如一套完整的建房档案,必须包括查勘记录、审核报批表、定桩放线单、竣工验收单、违章查处意见等材料。而目前,国土局档案员大部分都没有经过专业的档案知识培训,对档案工作的意识淡薄,不太了解档案的重要性、管档要求、档案材料的收集、整理、归档、装订等业务,对工作中形成的资料不注意收集、整理和保管,而且大多数从事档案工作的人员身兼数职,对档案工作的精力投入不足,仅仅认为只是把材料放入档案盒当成档案工作,没有及时整理归档,造成档案资料不齐全,严重影响了档案的管理水平,缺乏完整性、规范性和系统性。
(二)国土局档案市硬件设施陈旧,设备更新少
国土资源局档案室大都设施简陋,狭窄、潮湿,档案室达不到规范的“七防”要求,并且在档案防潮、防高温方面所需的除湿机、空调等价格较高的设备设施就更加缺乏以至于容易造成档案材料褪色、霉变、虫蛀,影响档案的美观整洁及完整。同时,现阶段开展的档案管理现代化工作的重要手段就是加快信息化进程,使用档案管理专业软件,但许多国土局并未配备,缺乏必要的现代化网络管理设备,给档案管理工作带来很多的不便。
(三)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偏低,服务意识不强
档案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技术性工作,档案人员要有较好的专业素质才能胜任档案管理工作。但个别档案人员对档案工作重要性和责任性的认识不够,存在应付了事的想法。同时,不仅档案工作人员工作不热情、上心,就连领导也是常常忽视档案工作,因此,档案人员对其本职工作的热情度持续降低,直接影响了档案工作的进步。
二、如何规范、完善档案管理工作
为了提高国土资源所档案管理工作的水平,使其能更好地适应时展,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建设,笔者认为,国土所档案管理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
(一)重视档案管理工作,加强档案管理意识
首先,要提高国土资源所全体工作人员的档案意识,认真学习《档案法》、《档案法实施办法》。档案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感,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和全心全意的服务思想。作为档案人员首先要靠自己,要主动有所为,以贡献求支持,以效率求发展,努力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不平凡的工作业绩。其次,利用《档案法》、《档案法实施办法》在全局范围内展开广泛加强档案管理、保护档案资料的宣传工作,并不断加强档案法制建设,提高对档案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提高全局干部职工的档案意识。其三,要使每位档案工作人员清醒地认识到文书立卷归档是对历史、对现实工作负责的一项严肃的工作。相关领导要经常过问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分类、立卷工作,解决档案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会从人、财、物上对档案工作给予保障。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档案保管环境,提高国土所档案利用率
档案设施是档案工作的载体,是档案工作的物质保障,国土资源局要把档案基础设施建设作为重要的工作来抓。主管部门依据各单位的实际情况,采取行政监督与引导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工作,加大督促整改,积极鼓励并支持开展档案室规范化建设工作,逐步加大对档案工作的投入,强化自身基础设施。对档案工作中缺少的设施要添置,不符合现时工作要求的设备要进行更新,配备一些现代档案管理的必要设施。
一、提高路桥建设档案管理人员业务水平
在施工项目中,路桥建设档案管理人员都是一人身兼数职。既要抓路桥建设档案管理,又要身兼处室文秘、内外勤工作。由于工作人员少,建设项目多,路桥建设档案管理参差不齐。档案管理人员在项目竣工的审计决算中,常常为补充资料费尽周折。为了提高路桥建设档案的管理和服务水平,就要不定期组织档案管理人员参加业务知识培训,增强档案管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做到工程建到哪里档案就整理到哪一步,力争在建设过程中就保证竣工资料完整、准确、系统、规范、齐全、真实,并做到原始资料图物相符,技术数据真实可靠。提高档案人员掌握和运用现代化技术的水平,确保档案人员高质量、高效率地全面完成路桥建设档案工作。
二、提高竣工资料归档的积极性
工程建设中普遍存在着对工程档案管理工作不太重视的情况,到工程完工即将交工验收时,才开始应付整理,这给档案整理带来很大难度。其主要原因在于工程建设管理过程中,项目经理对建筑工程档案在思想上重视程度不够。由于资料整理琐碎,不产生经济效益,施工过程中现场又非常繁忙,施工人员绝大部分精力集中在工地,对资料整理一般都是被动应付。要认真进行督导检查,引起各方面重视,争取档案工作与项目建设同步进行,在《经济责任制考核》上进行约束。把工程资料的归档情况,作为对分公司经理及项目经理的一项考核内容。工程资料收集归档不及时、不齐全的,与各单位奖金挂钩,进行扣罚,为搞好档案管理工作提供保证。
三、强化档案材料编制工作
按照标准编制工程档案材料,是施工单位最基本的业务要求。一个施工队不会编制工程内业材料,就不具备承包工程的资格。工程档案材料的质量,关键在于编制形成过程。公路工程的行业特征决定了其档案的特殊性,一道工序所需资料就能达10多张甚至20张,那么随着施工的进展,一个分项下来,其数量之多而杂。如果不在资料产生源头抓,等工程进展快结束时来收集,资料容易流失,此时编制假资料就会发生。因此,在档案管理的产生、收集、整理中应把档案严格分类,并把各种类别的产生人、收集人、整理人,分别给予明确,加强对施工技术人员编制档案材料的训练,不断提高编制工程档案材料的业务水平。工程档案生成后,制定严格的收集整理归档制度。档案管理中千头万绪的问题自然就迎刃而解。
四、建立健全工程档案管理制度
要使档案工作有序进行,必须从一开始就建立一整套科学、合理、适用和操作性强的项目档案管理制度,从组织领导、管理体系、职责分工、奖励处罚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对文件材料的形成、收集、归档范围、分类、整理、立卷归档以及竣工文件编制、交接验收等提出具体要求。所以在工程建设开始,就要向各施工项目分发《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交通部《关于公路工程竣工验收办法》、《国家重大建设项目文件归档要求与档案管理规范》、《湖南省公路建设工程 竣工文件编制及档案管理办法》,同时发放本企业的项目文件归档制度说明,使档案管理员在收集和编制竣工资料时做到有章可循、标准一致、职责分明。用规范的档案管理行为来推动档案管理的规范化,从而有效地控制档案的归档质量。
五、开发利用档案信息,促进档案管理工作
做好档案资料的收集、归档工作是为了利用,而更好地开发利用档案信息,反过来也会促进档案管理工作。工程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对重点工程项目的管理、设计及施工组织的情况最了解,大量的档案产生于他们手中,他们也是今后利用档案的主体。通过文件材料收集归档将其转化为档案信息资源,而这些资源又通过档案管理人员提供给工程技术人员利用。对于档案管理人员来说,如果能将档案信息及时准确地提供给工程技术人员,使他们亲身体验到档案信息的价值,就会促使他们更积极主动地配合档案部门做好建档工作,从而保证工程档案的完整性,促使档案管理更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科技档案有四个主要特点:①真实性:不仅真实记录和反映了医院的科技活动,而且能够真实地说明医院科技活动的历史过程;②实用性:以保证在人们需要时提供查阅和参考;③保密性:科技知识在一定时间和范围内拥有其知识产权的有价性;④专业性:要求从事科技档案管理的工作者具有较高的转业技术知识。
科技档案整理中存在的问题
制度不健全:科技文献材料产生于科技活动的整个过程,贯穿于每项科技活动的始终,任何一项科研活动的每一个工作程序都会产生反映和记录其过程或成果的科技文献材料,经过收集、积累和整理,到该项科技活动结束,全部科技文献应齐全无缺,经过审查后及时整理归档。但由于制度不健全,在某些科研活动中所产生的许多宝贵资料从项目计划、项目报告、原始记录、实验数据等等缺乏跟踪性纪实的材料积累,也没有监督措施,使档案形成不齐全、不完善、不准确,加之医院人才的流动性频繁,这些成果往往会被带走,大量的资料被浪费,对医院的医疗技术创新和研究工作造成一定损失。
档案意识淡薄:部分医务人员缺乏档案意识,不愿将科技文献材料归档。科技文献材料的形成记载着医务科技人员的劳动成果,有一定的价值和使用价值,立卷归档后有利于开发和利用,但是仍有部分科技人员思想保守,认为留在自己手里用起来方便,而且比较安全,认识不到档案工作在医院管理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致使绝大多数科技文献材料在现实工作中外流,甚至丢失、损坏,结果影响档案整理收集。
缺乏科技资料信息资源整体性:科技档案是医院重要的信息资源,由于医学模式的转变,医院管理已经由单纯的经验管理向科学化、规范化管理迈进,而忽视科技档案搜集管理则会失去档案工作的完整性,医院信息资源缺乏整合性,跟不上新时期发展的需要,不利于科学管理。
零散文献材料的收集机制不完善:收集效率不高,对零散科技文献材料的收集工作不完善,责任不清,相互推诿现象时有发生,部分零散材料遗失,给以后整理利用形成一定难度。不能及时归档。
立卷机制不灵活:有价值的文献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和统一收集,造成档案收集效率不高。只重视医院文书档案立卷管理,不强调业务部门主动归档,失去了科技档案的完整性,如有些业务科室在某项科研完成后,未经科技档案管理部门处理,就向上级部门呈报,不留底稿不存档,造成归档的文献中只有审批材料。
没有专职档案管理人员:由于科技档案分散管理,大多是兼职档案员,人员配备随意,流动性大,他们缺乏档案管理专业知识,对科技档案的收集程序概念含糊不清,影响档案管理水平,思想观念和管理水平跟不上时代的发展,缺乏创新的活力。加之其他日常事务繁忙,根本没时间整理档案,所以很难使档案整理工作以出色的工作效果使科技人员信任和理解,同时科技人员很难体会到档案收集归档给他们带来的方便和效益。
改善医院科技档案管理的对策
建立完整有效的监管制度:每一项科技活动从提出任务到最终完成任务,尽管经历着不同的阶段,有许多专业工序,但各阶段、各工序之间都是相互联系,一环紧扣一环,缺一不可的。并构成一个有机联系的统一体。科技活动的这种规律性和严密性,决定了反映和记录这一项科技活动的科技文献材料,是一个独立的有机整体,具有成套性,否则就不能真实地客观地反映一项科技活动的完整面貌。因此,从制度上明确规定科技档案的归档范围和要求,建立符合实际情况的档案管理制度,并加以完善实现动态管理和考核,一旦发现遗漏丢失,及时查找补救,确保医疗科技档案材料整理的完整性,为医院科技活动服务。
把医院科技文献材料的形成、积累和归档纳入各项管理和制度中:一是纳入科技工作程序中。例如:某项科研活动,要按照科研的工作程序,明确规定科研准备阶段、研制阶段、鉴定验收阶段、上报奖励阶段以及推广应用阶段各自应形成和积累哪些科技文献材料。二是纳入科技工作计划管理中。每项科研工作在计划阶段都要相应地把有关科技文献材料的形成、积累列入计划之中,同科研任务同时下达,同时验收。三是纳入有关人员的责任制中。以强化有关人员的责任感。
发挥各业务部门的协同作用:档案工作人员应该走出去,和各业务部门相结合,了解和掌握科技活动的计划、程序和进展,协助和指导他们搞好科技文献材料的形成、积累、整理和归档工作。在对每一项科技活动成果进行鉴定验收时,档案人员也应参加验收帮助把关,这样对保证科技文献材料完整、准确、系统的归档保存以及归档后的进一步整理和有效利用都有重要意义。
强化对零散科技文献材料的收集工作:为使零散科技文献能完整及时地归档,制定了零散文献收集归档的制度,使零散的科技文献材料真正起到凭证和查考的作用。因此,不论是归档前的形成积累和整理,还是归档后的整理编目,都要按照科技活动本身的内在联系和固有的秩序,来决定科技文献材料的取舍、分类和排列。既不能把属于同一整体的档案分散打乱,也不能把一堆互无关联的档案任意拼凑在一起。
[关键词]档案管理;管理创新;党校
[中图分类号]G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12)11-0088-03
档案是人类实践活动的真实记录,是社会文明发展的重要见证。档案工作是一项记录历史、传承文明、服务社会、造福人民的重要工作,也是一项政治性、机要性和服务性较强的工作。党校是培养党员领导干部和理论干部的学校,是党委的重要部门,党校的档案工作,与党政机关、普通高等院校既有共性,又有自身的特殊性。党校档案管理工作主要指对党校系统中的教学、科研、行政事务等活动中形成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档案资料进行管理和提供利用服务的过程。党校档案真实地反映了党校发展、变化、教学及管理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是党校重要的信息资源。
一、党校档案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发现问题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础和前提。《没有问题就是最大的问题》的作者认为“提出问题的能力是一切能力的核心。”现将党校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加以归纳以供研究。
(一)档案意识淡薄
档案工作是党校管理工作中不可缺少和忽视一个重要部分,做好党校档案管理工作,一方面可以为党校教学、科研及其他管理部门提供可靠原始依据,另一方面还能够为党校发展和科学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但长期以来,普遍存在对档案工作意识不强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三多三少”,即宣传的多,落实的少;“硬件”建设多,“软件”建设少;立卷归档多,开发利用少。一部分人认为档案工作跟自己关系不大,需要收集整理的只不过是管理承办过的文件而已,没有充分意识到档案在实际工作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再加上一些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对这项工作没有给予高度重视,工作中缺乏责任感,又没有扎实的档案管理理论知识和科技知识,仅仅满足于保管好文件,能通过档案部门的年检就行,对档案事业在社会发展中的战略作用和重要意义缺乏足够的认识。
(二)档案制度缺失
有不少地方党校虽然制定了一些档案管理制度,但大部分都是对纸质档案特别是文书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要求有详细明确的规定,而对其他门类档案特别是电子档案的归档要求不够明确。随着信息时代数字化和网络化的普及和利用,电子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也尤为重要,不能简单地把已形成的电子文件的光盘存放档案室,因为电子档案和纸质档案不仅外形上不同,在记录格式、载体形式上也有所区别,在处理方法、管理内容上也相差甚远,必须建立健全电子文件档案归档和管理制度。由于管理制度不完善,党校系统中的档案管理工作尚未形成比较系统的工作程序、工作细则,致使档案收集、整理和分类没有完整的统一标准。随着党校教学、科研工作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培训任务范围逐渐扩大,客观上也使档案的收集、整理和利用越来越频繁,档案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三)收藏技术落后
现在多数党校都是实行档案统一管理,集中保管,还有一些地方党校由于经费投入受限,库房面积小,室藏种类比较单一,而统一保管大多数是以党政机关的文书档案为主,其他门类档案及实用型档案比率比较低,不能满足当前形势下教学和科研等多方面多层次的利用需要。虽然多数档案部门已配备了计算机、打印机、扫描仪、数码相机等现代化设备,但仅仅用于文字处理、目录注入等方面,实行文档电子化管理的单位较少。很多党校都实现了办公自动化,但对于利用计算机技术来研究开发档案管理系统的数据处理形式、管理对象、功能实现程序等来看,功能的设计还比较单一,普遍缺乏综合处理技术能力。
(四)专业素质偏低
目前,党校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参差不齐,经过正规培训的人员相对较少,非专业改行的人员较多,特别是新世纪以来,既熟悉档案工作内容,又懂得档案管理,还能进行档案管理深层次研究和开发的专业人才十分匮乏;既会纸质档案管理,又懂电子档案管理的人才十分稀缺。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在计算机缩微和光盘技术等在档案管理中的普遍推广,对档案工作人员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档案管理人员不仅要有一定的档案方面的专业知识,还要具备熟练地操作计算机,利用各种相关软件对新型档案利用活动进行管理。此外,由于受编制及其工作任务的影响,兼职的档案员比较多,档案工作者的文化素质和工作能力参差不齐,再加上频繁的工作调动,严重地影响了档案工作的开展和档案队伍的建设。
(五)开发利用不够
党校档案工作的根本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为党校建设和发展提供服务。目前一些党校在档案管理工作依然停留在建档管档、看家守摊、你查我找的水平上,重内部管理,轻对外服务,没有更多地利用、开发档案信息资源,致使许多比较珍贵、有很高利用价值的档案材料常年被束之高阁,不能发挥其应用功能。一些档案管理工作者只是奔忙于档案的收集、整理、防虫、清尘等工作,往往忽视编研工作,档案利用工具仍旧停留在几套案卷目录、文件汇编上,服务处于被动状态。这与当今信息时代提供高质量、高效率信息服务的要求很不适应。
二、党校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
如何创新党校的档案管理工作,更好地为党校教学、科研、行政管理等方面提供完整、系统的档案信息资源,服务于各方面工作的需要,是当前我们需要关注的首要问题。为此,创新党校档案管理工作要努力做到“五个实现”。
(一)增强档案意识,实现宣传教育经常化
增强档案意识,做好档案宣传,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任务,这也需要党校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参与。应该经常通过报刊、图片、电视等多种形式广泛而有效地宣传,让党校全体教职员工了解档案知识,掌握档案法律、法规的内容,强化档案意识,使其在实际工作中不仅能自觉将归档材料收集、整理、归档,而且还能懂得如何利用档案为学校和社会服务。档案管理工作人员不能只呆在档案室工作,还应对全校专(兼)职档案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和指导,协助他们高质量地完成日常档案材料的收集和立卷工作。
(二)依法规范管理,实现档案工作制度化
制度化是做好档案管理工作的基础,只有制度化的档案管理得到贯彻落实,档案管理工作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档案管理的工作任务要分解到位、落实到人,构建档案的立卷归档、保管、利用、保密、统计鉴定、移交等制度,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档案工作要列入年度考核计划,完善档案管理的奖惩制度,特别是要尽快建立健全电子档案归档管理制度。电子文件来源广泛,业务管理部门的承办人在承办纸质文件的同时,必须保留电子文件存储介质,将具有保存利用价值的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一同归档。各级党校主管部门要加强档案管理工作的监督、检查与指导,加强业务培训,依法规范档案管理工作,奖惩分明,逐步使档案管理工作走向科学、规范、健康发展的轨道。
(三)丰富室藏内容,实现档案管理信息化
如果一个单位馆(室)藏档案不丰富、档案资源贫乏,就很难发挥档案所具有的作用。由此可见,丰富馆(室)藏、增加档案信息量是做好档案提供利用的保证。对党校档案工作来说,要加大资金的投入,保证有足够的库存空间,增加各种门类档案的种类,丰富馆(室)藏内容。只有馆(室)藏丰富了,才能有效地为学校教学、科研提供服务。档案管理部门要充分应用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充分利用网络技术,构建信息桥梁。各部门要通过内外网接收党校相关文件材料,并通过网络归档相关电子材料。这不仅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工作质量也能上一个大的台阶。此外,还可以与本校的图书馆一起,构建以网络为基础的服务平台,集图书、档案为一体,实现档案管理信息化。
(四)提高人员素质,实现档案管理科学化
党校不同于其他普通学校,有它的特殊性。党校档案管理是一项涉及面广,既严谨又细致的工作,这项工作要求管理人员首先具有一定的政治素质,不仅要有高度的思想觉悟、政治热情,而且还要维护党校档案管理工作的系统性、完整性、连续性、规范性。其次,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要有全心全意为党校教学、科研服务的意识,要有爱岗敬业的精神,热爱档案事业,关心档案建设,甘愿默默无闻,致力于服务大局。再者,要有较高的业务水平,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熟悉自己的业务范围,要根据工作的性质、特点丰富相应的专业知识,建立与本职工作相适应的知识结构。最后,要大力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信息处理能力,使他们成为既掌握信息理论与信息知识,又能熟练地运用数字化技术来收集、查阅档案管理的专业人才。
(五)充分开发利用,实现档案资源共享化
【关键词】气象;档案;服务;研究
档案的记载归类和整理,是气象科技档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全面准确细致地记录档案的各项数据,并且要求时间的连续性、记录的准确性和解释性。针对气象服务区域,气象档案的归类和整理,就是要求做到针对某个区域或者跨区域的气象服务记录,要求时间的连续性和阶段的全面性,更要求数据的准确性,每一个阶段或者一个区域单位时间的气象记录,都是需要记录入档案的,而且能够针对气象的某一个区域做出数据的判断和分析思考,进行相关的预测。
一、确定气象档案的记录点和切入角度
气象记录档案的研究分析,就是要从档案的实用角度去思考,进行气象的有效观测和记录等,做出有效的预测和判断分析,达到有效的分析目的。气象记录的研究,像对于气候变化的卫星云图档案记录,对于气象数据的变化档案记录,温度和空气湿度变化的研究记录等,还有某一个时期的档案研究分析思考等,按照一定的时期和格式进行记录研究等,形成一定的体系。
(一)气象档案服务要求时间的连续性和记录的准确全面性。气象档案的服务,至少要从现在起进行有效记录,而且要做到准确和全面性,最好将近十几年(至少)的相关气象数据进行分类统计,按照固定的格式和样式进行有效的记载和对比,便于以后做出曲线图和数据图进行分析。这种气象图标的转换,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进行有效的利用和比较等。气象档案记录要以时间为横轴,以气象数据变化为纵轴进行数据对比,进行前后相关的分析研究,要求时间的连续性,中间档案的记录没有断层,或者断层时间短暂,而且不具有相关时效性的研究分析。
此外,对于气象档案的服务研究,要求记录的全面性。要在单位时间之内,做到对于当天的温度、湿度、风力及其变化情况等, 做好全面的记录,并且能够做到横向的比较,所以档案的分工需要做到细致与合作。
(二)气象档案的记录需要专人专工负责。气象档案的记录需要做到专人专工负责,就是说气象档案的各个环节,都需要实际观察得来,而且观察有时效性和及时性,并且要做到准确和全面,这就需要提前的安排和约定,避免档案研究主观臆造和弄虚作假。
二、气象服务档案记录需要有全面而专门的格式
气象服务记录档案的研究,需要的格式根据自己所监测的目标自主确定,而且需要有重点有目的,全面而突出。例如,档案的归类在气象云图和温度方面,可以做出专门的云图档案,而且还可以做出专门的温度曲线图或者横纵轴图等,这就是专门的观察方式,通过这种固定模式的记录,便于数据之间的横向和纵向比较分析,提升数据的思考空间。
(一)根据气象档案的工作和任务需要制定专门记录方式。根据气象档案的工作任务和需要,我们针对其中某一项记录或者几项记录,进行数据的统计和分析,按照不同的类别进行分类归档,按照作用或者时间编制,方便以后进行查找。例如我们制定近几年的降雨观测气象档案记录,可以制定相关的表格,而且可以通过表格进行量化,例如对于表格中的雨量数据,降雨持续时间,降雨持续次数以及天数,还有通过历史同期比较等项目,将此项档案详细记录在案,通过数据转化成曲线图或者解剖图,形成对于未来的正确预测和认知等。
(二)根据气象档案的工作和任务需要制定全面的记录角度。根据气象档案的需要,我们要对整个的气象做出整体的判断,而且需要做到有效的预测和分析思考提升,所以我们需要全面而准确地做好相关的记录,检验细节,整体关注,有效构思与合理思考分析。除了以上对于降雨的档案记录外,还有对于温度和湿度的关注和记录,要做到对于未来相关的预测和分析思考,提升对于气象档案的全面性分析。
三、气象服务档案记录的内容以及有效性
气象档案记录的内容,是气象档案记录的重点,也是我们进行有效选择的依据和预测的基础。气象档案的记录基本可以分为图片图标的直观记录方式,还有分门归类的数据记录,还有横向比较的预测分析记录等,这三种记录方式都可以独立,也可以互相交叉,相互比较,可以归为一个档案内容,也可以分别归在不同的档案内容。
(一)关于外显性的直观性记录方式。关于外显性的直观记录,就是将实时的气象图片或者影像资料,还有已经形成的图标等,通过及时而有效的方式进行归档记录,并且将其合理的安排在不同的类别中,例如对于台风等直观的记录,可以通过每段时期的台风云图进行有效的记录,并且可以做到24小时地动态监察,通过视频方式有效记录,工作人员在档案的整理中,可以任意选取其中一段或者几段截图,保留相关视频等,做好相关的档案记录分析,提升对于气象的实时分析。这种记录方式可以独立成段,形成自己的档案,也可以形成自己的横向比较分析,提升对于未来的预测度和关注度等,这种气象档案可以做成多种类别,也可以将其中之一拿出来具体分析。
(二)气象档案的归类整理。关于气象档案的归类,是建立在档案的整体性和全面性上面,也是建立在档案的及时性和长期的基础上,像上面提到的各种气象的观测和数据记录都是可以进行分类和归类的,而且这种分类可以将同一时期和不同时期的数据以及图标资料等,分类或者集中到一个区域中,并且能有效地翻阅和比较,做到省时省力。气象档案的归类需要做到有效的索引,索引建立在档案之前和之后,根据现有的资料进行字母或者关键词的索引,便于档案工作人员或者用户的查找。
(三)气象档案的数据统计和预测记录。根据现有资料的数据统计,我们在档案中可以进行数据的预测和分析,这部分可以独立成档案,可以跟在其他档案之后,并且做好有效的预测和记录分析等, 这也是我们有效进行档案运用的关键所在。档案的作用在于记录和搜索,建立在其基础作用上面,我们要做到有效的观察和预测分析,并且通过数据的曲线转化和直观显示等方式,显示某一种气象现象的发展和演变。这种记录被称为气象数据的内在记录,是建立在外在直观记录和内在数据演变的过程中,气象档案的有效整理和分类提取等。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在气象档案的服务研究中,应该加强气象记录的及时性和服务性,并且要求记载全面准确连续,能够做到前后的判断和对比,像时间段气象云图的记载和对比,气象温度以及适度数据的对比分析等,将其中的数据进行横向或者纵向的比较,从而研究出其中的规律,进行有效的分析。气象档案服务最终是服务人民,并且通过有效气象的预测和分析,要求时间的连续性和阶段的全面性,更要求数据的准确性,能够针对气象的某一个区域做出数据的判断和分析思考,进行相关的预测。达到最终的数据结果提取目的,形成最终的气象结果,历史性的档案研究需要进行数据的分析,而历史性的数据分析是建立在共同研究的基础上,特别是对于短时间细节的记录和提取等,都可以成为我们共同的思考ο蟆
(本文系台州职业技术学院2016年校级课题“数字档案馆知识管理和知识服务研究”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6YB19)
关键词:档案管理;领导负责制;规章制度;规范化;综合素质;利用效率;数字化
档案管理工作背负着客观记录各种单位和个人进化过程的重担,在社会前进的过程中起着很关键的作用。在当今信息化迅猛发展的背景下,伴随电子档案的出现,档案的存储方式越来越多种多样,档案管理工作正面对大量新状况、新问题,也就对管理者的工作标准相对以前要严格。怎样将档案管理工作在全新走向上做到完善,对每个管理者来说都是亟待处理的状况,一定要高程度的关注以及周全思量。经过过去这些年的学习以及实际经历,我认为要想做好档案管理工作要从下述几点开始做起:
1 加强组织领导重视,确定领导负责制
档案是记录单位和个人进化历史与演变过程的关键的载体,同时又关联到单位与个人保密,所以,必须切实强化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领导,保证档案管理工作的科学化、标准化。档案工作是一种基本性工作,大部分人对档案工作并不熟悉,也不是很明白,没有很注重。对于档案工作,每一级每个部门都要制定领导责任制,划分周期性任务与方针。档案工作展开目标管理,达成档案管理制度化、规范化。要切实研习且彻底实现《档案法》,提升档案管理水准,建成完备档案管理工作制度与监管督查工作制度,加强对档案管理工作的监管,及早处理档案管理中显现的错误,持续增加档案管理工作的全方位水准。
2 严格管理,推动档案管理健康开展
档案资料拥有专业性、不间断性、高技术性、隐秘性等特征,由此,确定了档案管理工作职责的重要性。因为档案管理的复杂性与机密性,对全部档案都要实施集中管理、统一存储管理形式。在以往的几年里,常常由于管理不仔细使得档案遗失与缺损的状况产生,造成单位与个人发生不可弥补的损耗。为了尽最大努力防止这种情况的出现,档案管理要集中统一管理形式,设置专业档案室,配备全封闭式集中架储存设施,设置专门档案管理者集中立卷、集中归档、集中整理、集中存储,生成档案管理“一条线”的管理体制与“统抓统管”的工作局面,确保了档案管理工作的健康进行。
3 健全规章制度,促进档案管理工作规范化
为切实做好所有档案的管理工作,保证档案的整体性、真实性与隐秘性,务必要联系本单位的工作现实与本身特点,在严厉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的基础下,创建健全各种规章体制,如:《档案管理工作标准》、《档案保密制度》、《档案收集归档工作制度》、《音像及图片档案管理规程》、《档案查阅制度》与《档案管理员岗位工作责任制》等。这些体制的创建,能够有成效地让全部档案的管理工作变得标准,让档案的搜集、整理、归档、存储工作有参考的依据,推动档案管理工作标准化,并让档案管理者对自身的权责越来越清楚,提升档案管理、服务要领。《档案法》、《国家保密法》是档案管理工作的法律标准,彻底实施《档案法》、《国家保密法》等相关法律条文与策略,是档案管理者应有的职责。依照《档案管理条例》,统筹规划并订立了单位文件资料归档与档案存储、运用、判断、统计、转交等相关规章制度;强化档案室管理体制的实施,必须施行档案查阅、借阅体制,保证不再出现泄露和有损单位利益的情况;完整特殊记录方式档案的管理,强化照片、录音录像等特殊记录方式档案与和荣誉档案的收集和标准化整理工作。让文档资料归档率、完备率、齐备率都满足标准需要。让查询各种材料变得更加方便,达到精准准时,由此促进档案管理制度化、标准化、现代化构建,整体提高档案管理水准。
4 注重档案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提高档案利用效率
档案管理者素质是否较高,会从档案工作中得到直观的体现,为提升档案管理者的业务水平,增强他们现实中工作本领,在平常的工作里,要运用多样的方式,强化对档案管理者的培训,比方说有周期的参与档案管理培训班、安排档案工作讨论活动等,激励他们研讨工作,研习新理论,领会新能力,提升政治思想顿悟、业务水准与明白如何做好档案工作。重视档案管理者“一专多能”全能本领的培育,增加管理者对摄像、摄影、计算机运用等科技理论的培养研习,使得图片、影像等电子资料档案的整理与存储工作很好进行。
参照档案管理条例,强化内部管理,正确一致展开资料查询科学工作, 在平常工作查阅中把数字化档案查询作为重点、纸质档案查阅当做辅助,使得档案的查阅变得迅速,也让档案资料的储藏与管理越来越安全,达到了网络查阅档案的目标,让“死档案”变成“活信息”,增强了档案运用效果,推动了档案管理工作的提升。
5 改善基础设施,确保档案管理安全有序
不断增加对档案管理工作的成本投放,改进档案管理基础设施,保证档案管理工作的正常办公需要,完成档案室、阅读室、办公室互相分散。档案室不但要达到存储的需要,要有很好的透风环境,且要有着充足的档案货架与存储柜和特别的灭火设备、预防虫蛀、发霉的器具以及切刀、打孔机等特别的纸质档案整理器材,并添加数码照相机、移动硬盘、计算机等设施,构建档案管理电子体系,安装档案室监控器材,实现各种档案安全存储与便于查询的要求,切实把档案的存储与保密工作做到实际中。
6 加大投入,提高档案数字化建设
档案信息化创立是档案机构的基本任务,是档案工作走向当代化务必经历的过程,是档案部门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关键行动。档案目录的数据化是档案讯息化构建中优先的根本工作,还是数字化档案馆(室)创立的必要条件。随着讯息技术的前进,以往的手动管理方式正在一点点被综合应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电子化办公方式代替,档案管理现代化构建越来越深刻,讯息化水平逐渐提升,档案管理工作出现了高程度的转变。运用档案讯息网把档案讯息资源汇集与整顿在一起,达到档案资源公众共同分享的目的,为每一级领导以及机构提供优质服务,为大众每一阶层服务,为更多的人民群众服务。
参考文献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 档案示范村 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能带动农村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全面进步,加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农业农村档案资料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的见证,关系到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农民切身利益的一项基础工作。自2005年起,我国新农村建设开展得如火如荼,国家也投入大量的资金来支持农村档案工作的发展,神湾镇的档案示范村建设更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对今后农业农村工作有参考、经验借鉴、史实查证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档案村建设的重要性
管理档案是农村日常工作中最基础的工作之一。农村档案工作是以各种不同的载体形式记录了政治文化,经济社会等具有重大意义的事项。档案示范村有利于保证政务公开,有利于保证基层群众的民,有利于保证依法治理,也保证了人民群众拥有各种基本权利;档案的存在保障了农村社会的稳定,有利于道德修养的提高。有一些村庄不太重视收集整理档案,导致档案遗漏了很多重要的信息,村干部在解决民事或者经济纠纷时找不出确切的证据,使得案件无法圆满解决,更有甚者会被一些不法分子利用,造成社会的不稳定。档案的建立随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以及农村改革的进行,收录了许多农村举办的有益活动,比如五好家庭,文明户等。档案的存在有利于保证这些活动的公平公正,提高人们积极参加的兴趣,从而使得村风、民风良好,有效的给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帮助。
二、档案示范村建设的几点措施
神湾镇在上级部门的指导与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档案示范村创建工作,全镇各部门与各村(居)积极配合,全面开展档案建设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档案检查验收过程中,达到了省级示范村的要求,通过了省级的验收,其中外沙村、宥南村获得档案示范村的荣誉称号。因此,神湾镇在建设档案示范村过程中的多项措施都值得借鉴。
(一)成立领导小组,加强组织领导。
神湾镇党委、政府意识到档案建设的重要性,高度重视农村建设档案的工作,深入贯彻上级要求,明确目标及任务,提出了“四个高”的具体要求,并把建设档案示范村的工作摆上了重要的议事日程。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由镇分管领导牵头,指导和督促农村的档案建设工作,专门召开动员会,积极推进档案建设工作,从而保证档案示范村建设工作开展顺利有序。
(二)组织业务培训,加强宣传力度。
市镇两级的档案部门大力支持各村(居)档案建设工作,为了提高档案示范村的建设水平,神湾镇开展档案工作培训,要求镇村全体干部参加,提高全体干部对档案的认识,增强档案工作者的责任感与紧迫感,布置档案建设的各项工作,明确目标与任务要求,并广泛地宣传档案工作,使广大人民群众认识到建设档案的重要性,营造推进农村档案建设工作的良好氛围。
(三)加强监督检查,做到查漏补缺。
各级部门均按照镇上制定的具体实施方案以及任务要求,进行日常的督察建设档案工作,同时神湾镇党委委员梁志强带领小组成员经常在一起商讨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这样的问题要积极探讨解决的方案,查漏补缺,以保证档案村建设的顺利完成。
(四)研究建档内容,确保取得实效。
神湾镇结合实际情况,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将村务、农村科技、低保、林权、基层组织等方面纳入档案建设之中,并作为建档典型,发挥典型档案的示范和引导作用,大力宣传,逐步推广。与此同时,加强对具有特色档案和重要档案的管理,比如家电下乡,社保低保、农村经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等关系到人民利益的档案。
(五)加大资金投入,完成硬件设备。
神湾镇高度重视档案管理工作,投入约40万元,其中设备投入达15万元,建立了200平方米,各种设备齐全的镇档案室,同时,为确保文件档案的安全,还配备了必要的防火防虫工具。借鉴神湾镇的措施,镇、村两级要增强档案基本设施,加强场地、制度、设备建设,设专门的管理人员。投入经费改善原有的档案保管设备,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使档案管理实现网络化和数字化,设置适合群众查询利用档案和公开文件之处,为人民大众服务。
(六)抓住重点难点,收集档案资料。
档案资料的收集是农村档案工作的重点难点,要充分发挥村干部、人大代表等多方面的力量,挖掘并收集各个时期农村各种工作活动形成的资料,重点整理农村组织建设、事务管理、宅基地、低保、计划生育、党员档案等形成的照片、资料、实物等。同时与镇相关部门积极合作,尽力收集散布在民间的宝贵资料,比如新农村建设中,反映新农村建设前后变化的,对比鲜明的资料、照片,并且妥善安全保管这些资料。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进行,农村的变化日新月异,最大的变化莫过于农村的拆迁,农居的新建。农村档案的建立是新农村建设的历史记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