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18 16:26:51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大健康人才培养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985工程”和“211工程”的顺利实施,教育资源的整合,如何促使不断增长的大学生群体健康发展,怎样把他们培养成为具备优秀人格、健康心理、社会责任感、诚信等优秀品质的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力军,是高等教育面临的新课题。大学生是否全面发展,不仅仅表现在德智体中,现在越来越多的大学将心理健康纳入考量学生素养的标准体系中。可以说,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大学生的必修课。心理健康教育与学校、家庭教育逐渐结合起来,成为重要组成部分。在北美、欧洲和日本,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学校追求的重要目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的首要正式任务。
我国政府十分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在制度、资金、人才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虽然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比较晚,但是我们的起点高,发展迅速。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在教育行政部门和各高校的大力推动下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8年在巴黎召开了“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形成了关于高等教育的变革与发展的政策性文件,其中指出:“创造高质量的工作有赖于高质量的劳动大军,而高质量的劳动大军的培养正是由高等教育与‘技术和职业教育’一起来完成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7年修订了《国际教育标准分类》。这是该组织为统计各国教育情况而制定的“教育统计标准”,反映了世界多数国家教育体系的共性部分。该《标准》按教育体系的“发展阶梯”划分为7个层次,其中第5层次包含专科、本科、硕士研究生。值得我们特别关注的是该《标准》把第5层次划分为“5A”和“5B”两种类型,“5A”是“面向理论基础、研究准备、进入高技术要求的专业课程”;“5B”是一种“定向于某个特定职业的课程计划”,是“实际的、技术的、具体职业的特殊专业课程”。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十分重视对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各类应用型人才主要通过社区学院、应用科学大学、技术大学等高等工程教育院校来培养。
我校思政部根据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纲要》(试行)及《普通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标准》等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就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我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出实施方案。方案包括课程实施方案、日常咨询实施方案、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方案三项内容。
方案涉及课程学时、学分设置、课程组织与实施、课程内容设置及咨询对象、咨询类型、咨询方式等,也较为详尽地提到了通过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活动,引发学生对心理健康的关注,帮助学生掌握心理调节方法,提升学生心理素质的相关举措。自2013年3月1日执行以来,心理健康教研室在思政部的领导下开展了一系列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也如期进行,还将纳入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
方案主要围绕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三维目标制定,一是对教师进行优化,二是对学生进行优化,三是对教学过程进行优化。
首先,基本途径:全面渗透常态化。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我们要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做心理健康的主宰者。发挥大学生心理社团和学生心理骨干的积极作用。强调开放式和参与性,以能力为本,以课题设计为主的教学设计。大力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质量,课堂教学要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其次,中心途径:专门教育与辅导立体化。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应该互相渗透,有机结合,社会、家庭、学校等各因素有机结合,共同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根据2012级人才培养方案,大学生心理健康课按照学分学时1:16比值计算,共32学时。其中16学时为课堂讲授,16学时为心理咨询、个体、团体辅导、心理讲座、心理普查等活动。
最后,支持性途径:协同开展实效化。把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心理保健的基本体系中,利用多种支持性途径协同开展教育工作。加快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化的步伐,使校园心理咨询网络和其他心理咨询网站更便捷地为学生提供指导,学生可以实现远程心理求助或专家求助,也可在网上实现与其他同学沟通聊天。
参考文献:
[1]梅国英.欧美国家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对我们的启示[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03).
[2]詹启生.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四层次结构模式[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研究——第八届全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
[3]廖桂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建构研究[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5(05).
关键词:高职院校;营养与食品卫生专业;“123”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11-0037-03
所谓“123”人才培养模式,是在借鉴“双元制”等多种校企合作模式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以市场为导向,让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探索性地提出的符合高职院校与企业自身特点的营养与食品卫生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具体包括一个导向:以就业为导向;两个特色:实践特色和提升特色;三个结合:校企结合、工学结合、双证结合。在此模式中,就业导向是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旋律,是高职人才培养的终极目标之一;两个特色是人才培养和个人发展的需要;以校企结合推动办学模式改革,以工学结合推动学习模式改革,以双证结合推动学历教育和职业资格证书教育改革,实现“双证融通”,是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实现就业导向的重要保障。
“123”人才培养模式的提出
顺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 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以及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对营养、健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经相关权威机构预测,与公共营养、身体健康相关的职业将是我国本世纪最热门、最具有发展前景的职业之一。作为为地方经济提供智力服务的高职院校,我校在江苏省高职院校中第一个申请并开设了营养与食品卫生专业,正是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为社会培养营养相关人才的重大举措。虽然营养与食品卫生专业面临着极好的发展机遇,但是与传统的营养本科教育及医学高等教育相比,高职院校开设营养与食品卫生专业面临专业人才素质不断提高的现实,这就对本专业学生就业提出了新的挑战。
顺应高职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 高职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为社会源源不断地输送所需要的各种合格人才。然而,随着高校的扩招和毕业分配制度的深化改革,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正处于从“精英型”向“大众型”转变的关键时期。中国社科院的2011年度《经济蓝皮书》指出:2000年至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人数从每年107万增加到611万,加上往年没有就业的大学生,2011年需解决700万名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同时,国家经济的宏观调控、企业的微观发展等要素所构成的社会环境也处于不断发展变革之中,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整个就业市场呈现供大于求的局面。因此,未来几年,大学生尤其是高职学生的就业问题将变得更加严峻和突出。
改革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 如果高职院校对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专业特点等定位不清,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简单模仿、套用传统普通高等教育的模式,将会导致人才培养质量与市场需求脱离,使专业人才培养失去自身的特色优势,成为普通高等教育的翻版。传统模式下培养的毕业生面临的境况:一是因结构性矛盾导致供求错位;二是培养方案与社会及市场需求不符;三是培养模式单一,不重视能力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升;四是与职业资格脱节,创造力弱;五是教学模式单一,注重理论教学,实践实训严重不足;六是“双师型”教师严重缺乏。这种情况下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当然不能够满足市场需求,因此就业率必然较低。人才培养模式陈旧是导致人才供求脱节的关键。因此,以营养与食品卫生专业为例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对于高职院校找准定位,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我国一些高职院校针对高职人才培养体系进行的相关研究多倾向于专业课程改革与实践,而缺少整体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更缺乏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营养与食品卫生专业人才培养方面的研究。笔者的研究在我校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基础上,以我校营养与食品卫生专业为研究对象,旨在构建并实践“123”式人才培养模式,以就业为导向,将“两个特色”与“三个结合”有机统合,探讨高职院校营养与食品卫生专业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适应社会市场需求的合格专业人才。
营养与食品卫生专业“123”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123”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包括两个特色体系:实践体系和素质提升体系;三个结合层面:校企结合层面、工学结合层面和双证结合层面;其核心是一个导向:以就业为导向。
以就业为导向进行职业岗位能力分析 在市场调查、专家咨询、信息反馈的基础上,进行以就业为导向的本专业职业岗位能力分析,并据此建立本专业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测评形式。在职业岗位能力分析中,不仅体现了专业技能应用能力,如通过营养学、营养餐配制等强调营养设计与食谱编制能力,通过营养学、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等强调营养宣教能力和营养评价指导与监督能力以及健康评估与保健指导能力,通过食品安全与法规、保健品概论等强调食品卫生质量检验控制能力,而且突出了继续学习能力、服务创新能力、自我发展能力、和谐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如通过网络信息检索等强调继续学习和自我发展能力,通过大学生创新教育、社会调查、毕业设计、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创业就业指导等强调创新能力,通过普通话演讲、社会交际与口才、市场营销等强调和谐人际关系处理能力,通过职业礼仪、大学生心理健康等强调社会适应能力。这些能力的分析都是就业导向核心作用的集中体现。
实践体系和素质提升体系的构建 实践创新体系的构成要素包括实践教学目标、内容、管理和条件等,是采用系统科学的方法进行整体设计而形成的结构框架。本专业实践教学的目标在于培养营养与食品卫生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应用能力,具体包括营养设计与食谱编制、营养教育、营养评价指导与监督、肠内外营养液配制、营养门诊、营养代谢、营养品营销等。本专业实践教学的内容包括各专业课程的实验教学、各专业课程的实训教学,以及营养调查、营养配餐、营养宣教、营养门诊等综合技能训练和各种社会服务与毕业设计等。本专业的实践教学管理是指对实践教学所涉及的因素和对象,如师生、设备设施、实验室、实习实训基地等进行科学化系统化管理的制度和评价指标。本专业的实践教学条件包括各种硬件和软件条件,如拥有高级营养师等“双师型”教师、营养配餐室和营养门诊室等实践实训设备、《美容营养学》等实践教材,以及医院营养科、疾控中心、配膳公司、健身中心、美容美体企业实践基地等。本专业的素质提升体系包括人才培养方案中所有课程标准设定的职业素质教育目标及内容,具体包括继续学习、服务创新、自我发展、和谐人际关系处理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素质。这些素质的提升是实现高职院校学生自我发展和超越、实现自我价值的根本要求。在继续学习素质提升方面,着重专科教学与本科自考的无缝接轨,在培养计划中密切结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科目,如营养、食品与健康的教学,要求教师在制定相关课程教学计划时应兼顾自学考试的特点。在服务创新和社会适应素质提升方面,以大学生创新教育、大学生创业教育等课程为抓手,在服务创新教育及实践、遴选服务创新项目、建立校内外服务创新实践基地的基础上,于学生入学之初就着重让学生以个体或团队的形式参与教师的实际科研项目,将学生的服务创新实践训练与教师的科研项目相结合,注重在实践活动中体现服务创新能力的提升。在自我发展和素质提升方面,主要通过出版《营养与健康》小报、开展人文素质教育、校园文化建设、社会实践活动、志愿者服务和学生社团活动等途径,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强调合作精神,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活动中得到提升。在和谐人际关系处理素质的提升方面,主要通过开设心理健康必修课、开展心理健康节等活动实现教育目标。
三个结合 在校企结合上,改变了以往只停留在捐助教学设备、提供实习实训基地和培训员工等较低层次上的办学模式,在培养方案、课程建设、教材开发等方面进行深层次的校企合作。在工学结合上,改变了由于企业追求利益的目标与学校培养人才的目标相悖,企业往往碍于关系而勉强接受学生实习,并无真实的可提高学生技能的岗位提供给学生实践,学生大多是在做重复性无技术含量的工作,工学结合最终只能是走过场,学生学不到真本领的现状。通过以老带新、言传身教等形式提供大量的服务对象、岗位和机会给学生,进行学习模式的改革,将部分课程、论文答辩等移植到企业,使企业不必担心因工学结合导致运行成本增加,从而实现学校、企业、学生的三赢,具有很鲜明的可操作特征。在双证结合上,改变了以往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教育脱节的现象,注重两者的同步性,利用我校作为省公共营养师职业资格培训基地的优势,在制定课程教学计划时,注重融合职业资格培训的内容,在进行培训时,注重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
营养与食品卫生专业“123”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体系研究中缺少整体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更没有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营养与食品卫生专业人才培养方面的研究。“123”人才培养模式具备鲜明的突出实践特色和学历层次、创新能力的提升,突破传统校企合作模式、创新工学结合方式,注重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教育的同步性等特色。在形成了包括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改善办学条件、制定科学合理的配套教学管理制度等在内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后,我校对本模式进行了规范的实施。
进一步完善项目研究设计方案 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咨询业内专家、市场相关行业负责人以及开设营养相近专业的兄弟院校的专家,对研究设计方案以及实施方案进行深入讨论;结合已有的培训模式进一步查阅文献,修改并制定更完善、更详细、更具可操作性的实施方案。
初步构建高职院校“123”式营养与食品卫生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对本专业毕业生市场需求进行调研,采取实地走访用人单位、召开学生座谈会、发调查表、设置网络调查、搜集企业人才招聘信息等方式,对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毕业生综合素质、专业能力、用人单位的满意度等进行全面了解,以确保人才培养方案的针对性,初步构建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实践高职院校“123”人才培养新模式 在市场需求调查的基础上,对新模式进行设计。其具体内容应该以市场为导向,做相应的调整和优化,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突出实践特色,注重学历及创新能力的提升。人才培养模式中“三个结合”的具体体现,是本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的核心内容,是体现“一个导向”的根本保障。要以校企结合推行办学模式改革,在人才培养方案中以工学结合推行学习模式改革,在进行学历教育的同时,以双证结合推行学历教育和职业资格证书教育改革,实现“双证融通”,实现与职业资格认证的无缝对接。
对高职院校“123”人才培养新模式的评估 对高职院校“123”人才培养新模式的评估应贯穿于从模式的建立到实施、到效果分析、到推广及可行性分析的全过程。不仅要评估模式建立的必要性,也要评估实施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还要评估该模式实施后的效果,具体包括社会及用人单位的认可度和影响力,以达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的初衷,不断完善该模式的内涵。
完善新模式 在市场需求调研、实践效果评价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新模式,为下一步推广做准备,可以首先应用于本专业新入学的学生,经过专业评审后,再应用推广到省内及省外高职院校本专业和相近专业的学生。
“123”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已在我校营养与食品卫生等相关专业的学生中实施,学生不仅在各级大赛中屡获佳绩,获得各种奖项,而且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的满意度和毕业生的就业能力明显提高。近两届毕业生“双证书”通过率均为100%,每届中有93%左右的学生被吸纳为中国营养学会会员,毕业生就业率平均达到98.64%,专业对口就业率高达94.6%,这充分显示了“123”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明显优势。
参考文献:
[1]曹华,杨凤琼,兰小群.医学营养专业教育现状的调查与思考[J].卫生职业教育,2008,26(14):114-115.
[2]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蓝皮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3]罗纲,赵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营养学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探讨[J].医学教育探索,2009,8(4):355-357.
[4]周育辉,李军民,等.高职院校基于“3111模式”的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构建[J].中国成人教育,2010(13):107-108.
[5]柯玲,刘吕高,等.城市型综合大学学生发展与素质提升的实践探索[J].高教探索,2011(5):43-46.
[6]蒋新革,刘国生,彭.“产教一体、寓学于工”人才培养模式的思与行[J].教育与职业,2010(35):26-28.
[7]闾振华,杨立静,王燕平.高职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0(36):146-147.
关键词:本科院校;临床医学;人才;培养
一、前言
进入新世纪以后,与医学相关的学科都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同时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增加,人类疾病也发生了一定改变,并且在高科技的带动下,传统的医学模式逐渐朝着“预防保健、综合治疗”的现代化医学服务模式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人才显得十分重要。临床医师作为医疗服务的重要主体,不仅要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还需要具备较高的人文素养,因此,在进行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时,必须中其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影响地方院校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因素
(一)医学教育本身的社会性
对于医学,其本身研究的就是疾病和健康,医学的服务对象就是社会中的人,而对于人类健康,除了受生物学自然发展规律的影响外,还深受社会因素的影响,鉴于此,医学不仅具有自然性,还具备社会性的特点,医学不仅仅是关系到人和人之间的关系,还涉及到社会、经济、政治、道德等各个方面。对于地方本科院校临床医学专业,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培养更加专业、优秀的临床医学人才,从而为人类健康提供更好的服务。受医学教育本身社会性的影响,在进行临床医学人才教育时,不仅要对学生进行专业的临床知识教学,还需要对学生进行基本理论教育、政治形势教育、人生观教育、医学伦理学教育、医学法学教育等,这样才能培养出临床医学技术精湛、医德高尚、医风良好的临床医学人才。
(二)教育内容的复杂性
医学的是一门对人体进行研究的科学,其本身具有多种结构和功能,由于影响人体健康的因素有很多,因此,医学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存在,近年来在现代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影响下,生物医学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这也使得医学、临床都有了惊人的进展,特别是在信息技术及信息的激烈增长下,使得高等医学教育内容越来越多,同时由于现代医学和社会的发展有十分紧密的联系,人们逐步认识到身体健康不仅和自然、疾病有关系,还与社会、心理等因素有关系,这也使得医学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心理学等各学科有了紧密的联系,在这种情况下,临床医学人才所需要学习的内容也更加复杂,从而对地方本科院校临床医学专业人才的培养造成一定影响。
(三)临床医学教育的实践性
强实践性也是医学的一个重要特点,研究医学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预防疾病,保证人的身体健康,提高人的寿命,而要想做到这一点,医学人才必须经过长期的实践,才能真正的实现学到的医学知识、医疗技术的价值。对此,地方本科院校在进行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时,必须注重对学生进行实践教学,对于地方本科院校,虽然设有自己的附属医院及临床教学基地,但是由于临床学习的学生比较多,而学校的临床教学基地比较少,从而对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造成一定影响。
三、地方本科院校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一)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在新环境下,社会所需要的高质量人才不仅要具有深厚的基础知识,还需要有良好的实际服务能力,并且要具有不断创新、不断进取的精神,所以地方本科院校在培养临床医学人才时,要在培养学生基础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上,要从以往的“知识型”人才转变成“知识、素养、能力”为一体的人才培养目标。
(二)构建合理的课程及教学内容
对于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在于课程的实施及蕴含的教学内容,地方本科院校临床医学专业在确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时,应该仅仅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结合社会需求,因材施教,遵守医学教育规律,全面贯彻素质教育。在新环境下,临床医学课程体系应该适当的增加自然科学、医学综合课程、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等,从而为全面型临床医学人才的培养打下良好基础。
(三)改革教学模式
在传统的教育中,学生只能被动的听教师讲解知识,无法积极主动的进行知识获取,这就对学生的全面发展造成一定影响,鉴于此,地方本科院校应该积极主动的改革临床医学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全面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终身学习观念,以此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改革临床教学
在临床教学中,实践教学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改革临床教学体系,要适当的增加实践教学课时,或者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融为一体,在理论教学中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在实践教学中传授理论知识,从而全方位的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
四、总结
在新环境下,地方本科院校应该培养全面型、应用型的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对此,地方本科院校应该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合理的课程及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模式、改革临床教学,全方位促进临床医学专业人才的发展,从而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地方本科院校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应该从具体实践出发,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宗旨,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医学人才为目标,对临床医学专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进行了摸索和实践,以期提高教学质量,推进临床医学教育改革,对国内教学科研探索和发展将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崔华贞,战海艳,邓卫红.临床医学专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4(10):15-17.
[2]苏菁.中医院校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构建[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04):21-22.
[3]孙钰,郑葵阳,刘莹.地方院校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与实践[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02):50-51.
1产业学院的发展现况
1.1产业学院的功能定位
(1)人才培养为根本。高职教育“育人”这一本质属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人才培养是产业学院的出发点和落脚点[5]。产业学院通过行业企业的实质性参与,构建一套适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体系、课程体系、教学及质量体系,为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创设了更大可能。(2)技术创新新阵地。产业学院应当承载行业、企业技术升级与创新的阵地功能,学校科研人员要改变学科体系影响下的传统科研观,变学术性研究为直接面向行业、企业的研发需求的科技项目,与企业科技人员协同攻关,推动企业技术革新。(3)行企培训新平台。产业学院应充分发挥其产业资源和教育资源深度融合的优势,组建包括行业、企业高级技术人员和学校专任教师的结构化教学团队,为行业、企业员工乃至社会待就业人员开展职业技能、就业创业以及转岗培训,从而帮助企业员工实现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
1.2产业学院的办学模式
随着产教融合的不断深入,产业学院作为高职院校和行业企业深入对接的实体机构,形成较为典型的几种模式:一是学校与政府主管部门共同建设产业学院,此类产业学院政府发挥着主导作用,目的是推动地方经济的整体发展。二是学校与行业企业共同建设产业学院,此类产业学院的目的通常是助力地方特色产业发展和升级。三是学校与龙头企业共同建设产业学院,这一类型也是目前高职院校建设最多的产业学院类型,目的主要是助推企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1.3传统产业学院存在的问题
人才培养目标单一,过于强调“订单式”的人才培养,这样培养的学生毕业后虽然能够很快适应某一岗位的工作要求,但产学协作研发功能不强。教学和生产过程中开展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是产业和教育两个社会实体之间的纽带,传统产业学院研发合力不足,没有达到行业企业预期的技术创新,这样的校企合作教育不完整也不长久。另外,产业学院被设置为独立的“二级教学单位”,有独立的人、财、物等资源配置和固定的专业,单位间的边界加大,增加了沟通合作的障碍。
2医药类高职院校面向大健康领域建设新型产业学院的必要性
2.1大健康产业的蓬勃发展需要高素质人才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指出要大力发展健康产业,到2030年,我国健康产业规模将显著扩大至16万亿元。张车伟等[6]根据其设计的预测方案计算得出了更加乐观的结果,到2030年健康服务业的总规模将达29.1亿元。大健康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服务型、复合型、创新型、实践型以及研究型人才助推健康产业的转型升级[7],这就要求医药卫生类高职院校培养大量优质的健康产业技术技能型人才。
2.2学校人才培养与大健康产业人才需求的适配度不高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进20多年,但效果一直不显著,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中指出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在结构、质量、水平上还不能完全适应,“两张皮”问题仍然存在[8]。以大健康产业中医疗卫生领域的护理人才培养为例,笔者通过对江苏省内已开展医教协同共育人才的二级以上医院走访调查发现,虽然职业院校和医院通过医教协同合作共培护理人才,人才培养质量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但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人才培养“最后一公里”的问题,用人单位认为即使是现有共培方式下培养的学生,入职后仍然需要进行系统规范化培训,才能胜任岗位工作,医院需要为此付出大量的人力、财力和时间成本。
2.3大健康产业的蓬勃发展需要学校科研助力
从微观层面上讲,大健康产业的蓬勃发展,就是健康产业相关行业、企业的高质量发展,产业学院的重要功能之一是校企双方协同开展应用型科技研发,一方面发挥学校科研优势,将学校的研发工作对接产业关键技术,运用学校的人才资源和科研平台,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另一方面,可以将学校的科研成果转化成产业生产实践,从而推动企业乃至区域产业技术的发展。
3医药类高职院校面向大健康领域建设新型产业学院的困境
3.1体制机制约束之困
前瞻产业研究院报告从实践层面将大健康产业划分为医疗产业、医药产业、健康养老产业、保健品产业和健康管理服务业五大领域,从中我们不难发现在医疗产业中占主导地位的公立医院,因为体制机制的问题,并不完全享有独立招聘员工的权限,各级医院需遵循各级卫生主管部门的统一招考要求选聘人才,这就为校院共建产业学院、联合开展招生就业工作带来了困难。此外,我国的产业学院发展仍处于探索期,其建设缺乏顶层设计,人才培养标准和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没有统一标准,制度建设、运行机制不健全,导致校企合作长期以来流于表面和形式,缺乏长远规划、长期保障和可持续发展性[9]。
3.2共建企业参与之困
产业学院中参与共建的企业多为行业龙头企业或股份制的集团公司,拥有巨大的人才储备需求和雄厚的资金支持。和其他产业相比,大健康产业有其特殊性,以医、护、技人才的主要用人单位医院为例,地方医疗水平发展并不均衡,在技术和资金上具有优势和主导地位的通常是公立“三甲”医院,但其参与产教融合的内在动力尚显不足。因公立“三甲”医院有明显的行业地位优势、福利待遇优势,加之受传统就业观念的影响,研究生、本科、高职不同培养层次的医药类院校毕业生对其趋之若鹜,从表面上看,这类医院并不存在人才缺乏的问题,但在用人时却又会陷入了一种不缺人用、人不好用的怪圈。随着“互联网+”和传统健康产业的融合,远程医疗、数字化健康系统、健康信息服务、智慧养老等新兴健康服务产业蓬勃发展,对复合型高素质健康人才求贤若渴,但这些企业并非医药卫生类职业院校的传统对口就业对象及合作单位,虽然企业和学校的合作意愿强烈,却因校企之间信息传递障碍,找不到合适的合作对象,仅能通过试探式的尝试和偶然性的社会活动发掘合作对象。
3.3高素质健康人才培养之困
“健康中国”战略对服务人的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的健康人才培养提出了新时代的新要求,如何对接大健康领域产业发展急需,通过产教融合,创新产业学院协同育人模式,助力“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构建人才培养和教学质量保证体系,是摆在医药类高职院校眼前的现实困境,也是迫切需要解决的头等大事。
4基于“三螺旋理论”的大健康领域新型产业学院建设路径
4.1大健康领域新型产业学院办学模式
“三螺旋理论”强调高校、政府、企业之间在动力驱动下,螺旋主体的组织边界彼此渗透并交叉融合,创新主体打破自身组织边界壁垒,知识链、产业链、政策链交叉融合、协同运行[4]。大学、政府、企业之间建立官、产、学联盟是“三螺旋理论”发展到组织阶段的必然选择。大健康领域新型产业学院需要肩负起服务区域健康产业转型升级的重任,因此医药类卫生高职院校需精准把握区域健康产业链的发展情况,在政府主导和政策引领下,依托学校重点专业群精准对接产业链,根据医院、社区和健康服务企业不同的现况和需求探索尝试不同的办学模式。一是学校和地方医联体合作,共建产业学院,医联体是由三级公立医院牵头,联合其他若干家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共卫生机构等,通过成立协作联盟或组建医疗集团而形成的利益、责任共同体。学校与医联体共建产业学院能够使专业群精准对接地方医疗卫生产业链,发掘产业链中的人才洼地和科研需求,共育医疗卫生人才,共研医疗卫生技术难题,提高地方医疗卫生水平。二是学校和区域内优质健康产业集团合作,共建产业学院,使专业群精准对接区域健康服务产业链,比如和大型药业集团、养老产业集团或健康产品制造集团等合作,推动地区健康服务产业的发展。
4.2大健康领域新型产业学院体制机制建设
产业学院是高校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积极尝试,因此大健康领域新型产业学院应探索构建基于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的管理体制,形成稳定有效的产业学院决策体制、管理模式、管理权力分配机制及管理制度保障体系。此外,应明确学校和产业学院之间管理机制,既赋予产业学院独立运营的资格,同时在财务管理、人事管理、资产管理等方面建立监督机制,学校领导和产业学院管理层定期会晤,沟通交流产业学院运行情况。在大健康领域的新型产业学院运行机制方面,可参照高职院校二级学院的运行机制,探索向行业企业倾斜的校院或校企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制度、人才培养方案协同审批制度、课程设置标准和课程开发办法以及教学资源协同开发的制度,还应构建校院或校企人才共育机制、师资共培机制、资源共享机制、实习就业共推机制、协同创新机制等保障产业学院顺利运行。
4.3大健康领域的产业学院的人才培养体系构建
4.3.1构建产学研训创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新模式教育是产业学院的根本任务,但如果将产业学院只定位为深入对接职业岗位开展教育教学,产业学院则失去其作为产教融合向纵深发展的实体的意义。人才培养、技术研发、创新创业是大健康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石,因此需要构建产学研训创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培育高素质人才。产学研训创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需要相应的平台支撑:(1)生产性实训教学平台,校院合作、校企合作,医疗机构和企业提供工作项目、先进的设备、技术和理念、高技术员工等生产资料,学校投入教学场地、教学设备、教学管理方法、专任教师等教学资料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使学生在真实的职业情景中实现理论知识、职业技能、职业态度和职业素养的整合提升和吸收内化。(2)技术研发服务平台,打造健康科技服务站,将医疗机构和企业在医疗或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作为科技服务站合作攻关的科研项目,专任教师和医疗机构及企业技术人员共同研发,学生以科研助手的身份参与其中,在解决医疗机构和企业科技问题的过程中,校院、校企共同为社会培养具有科研素养的健康人才。(3)院企员工培训平台,通过建立示范性员工培训基地,为医疗机构和企业员工乃至社会人员提供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员工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医疗机构和企业的软实力。学生作为未来的员工,院企员工培训平台也为他们提供了零距离接触行业新理念、新知识和新技术的机会。(4)学生创新创业平台,离开了行业、企业实体项目的创新创业,就如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建立创新创业平台,将医疗机构和企业的工作项目引入进来,开展创新创业训练,使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增强,培养高水平创新型健康人才。4.3.2制定基于岗位群需求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在对职业教育课程进行开发时,首先应将职业标准所包含的情感、知识和技能分成基础模块和岗位模块;其次将基础模块和岗位模块进一步细化,确定各自的子模块;再次确定每个子模块包含的具体课程[10]。大健康领域新型产业学院专业群课程体系建设应基于医疗卫生和健康服务产业链的岗位群需求,设置三层分立、层层递进的专业群模块化课程体系:底层为基础课程模块,具体可分为产业概论课程和专业群平台课程两个子模块。前者开发关于产业发展趋势、医院及企业文化、技术现状与前沿科技等相关课程,便于学生规划职业生涯;后者则是夯实学生专业群通用知识、通用素养、通用能力的培养;中层为岗位核心能力课程模块,根据医疗机构、企业的岗位群调研结果,围绕培养岗位核心能力设计相关课程,课程设计时要充分融入岗位典型工作案例、企业生产项目、技术研发、产品开发,强化面向医疗机构及健康服务企业关键岗位的核心技能和职业素养培养;高层为岗位互通课程模块。基于学生的兴趣和职业规划的个性化差异,开发一定数量融合“1+X”证书的专业群选修课,专业群内学生交叉互选,实现课证融通。4.3.3打造多元混合的结构化教学团队多元混合的结构化教学团队体现在两个层面上,第一个层面是行业一线专家和校内专任教师混合组成的结构化教学团队,行业一线专家拥有丰富的岗位典型工作案例和实践能力,缺乏教学经验和课程开发能力;专任教师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课程开放能力,然而行业企业的工作经历和实践经验相对欠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专任教师和行业专家组合成教学团队合作教学,专任教师主讲理论知识、行业专家侧重实践能力,各自发挥所长,通过合作,也可促进双方欠缺能力的提升,形成双师型教学团队。第二个层面是不同专业领域的教学人才混合组成结构化教学团队,大健康背景下的健康产业是涉及生理、心理、社会、环境等多层次健康的产业链,不仅注重疾病的治疗,还要兼顾人民群众全生命周期的疾病预防、保健、护理和康复等需求,因此,需要大批具有广度医学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此外,随着“互联网+”、智能制造的不断深入,对健康人才的人工智能开发应用、大数据分析处理等能力的需求也日渐凸显,组建由不同专业领域教学人才混合的结构化教学团队适应了大健康领域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需求。4.3.4构建大健康新型产业学院办学质量督导评价体系建立健全大健康新型产业学院办学质量评价和督导评估制度,定期抽查和监督学习者的技术技能、职业道德和就业质量。实施大健康新型产业学院质量年度报告制度,构建质量评价机制,评价的主体包括行业、企业、学校、学生、家长等多个方面。支持第三方机构开展教育质量评估,根据评估结果确定绩效考核、表彰奖励。
5结语
关键词:地方师范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人才培养
新形势新环境下,地方师范院校要更新教育观念,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创新教学模式,培养出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人才,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同样如此。
一、心理健康教育人才培养原则
地方师范院校想培养出优秀的心理健康教育人才,就必须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1.确定专业化、层次化的人才培养目标。地方师范院校开展的各项教学活动必须要在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的指导下进行,而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则包括三个层次:首先,专业基础目标。要求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等有深入理解,基础扎实;其次,专业实践目标。学生可以在学习期间承担一定的课题研究,完成相应数量的实践任务,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知识了解更加全面。最后,专业发展目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主动、积极的巩固、更新知识,自觉研究,丰富其实践经验,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2.教学内容突出全面性。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在不断完善与发展中,教学内容也要越来越全面、越来越广泛。教学组织中在完成相应数量的基础教学内容后,可以在充分了解学生学习兴趣、学习需求的前提下,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针对有就业意向的学生为其提供更多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为其创造更多的教学实践机会,以提高其岗位竞争力,更好地适应未来的教学岗位;针对有深造、研究意向的学生,则可为其提供更多的课题研究内容,为其后续的深入学习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3.充分尊重学生主体性原则。传统应试教育体制下,地方师范人才培养模式多以老师为主导,老师教,学生学,教学过程体现出巩固性、直观性的特点,但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缺乏主动性,故教学效果差强人意。而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充分尊重学生作为人的价值与尊严,因此整个教学过程中体现出民主性、平等性的特点,侧重于学生创造性的培养,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更加民主。
4.可操作性原则。要培养优秀的心理健康教育人才,必须强化课程的应用性、可操作性,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应用技能。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的相关课程与其他学科的教育有着本质上的区别,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及实际的行业需求,应增加实践课程,强化专业技能培训,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二、地方师范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人才培养策略
在遵循上述人才培养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地方师范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人才的培养。
1.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专业课程体系。一方面要对现有基础课程进行优化,帮助学生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结构。教学过程中将重点放在素质教育方面,并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与综合素质。学生掌握更丰富的基础知识,才能提高自身的基本素质,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另一方面,要强化应用课程,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的应用技能。在人才培养目标的指导下,将课程体系分为素质教育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技能课程、实训实践课程等若干模块。专业基础课程与专业技能课程为重点,分为专业必修课程与专业选修课程。注意课程建设要以适应学生的接受、理解能力为主,突出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特性,避免内容重复等问题。
2.完善专业教学内容。一方面要加强教材的建设与改革。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的教材主要包括自编教材、辅助教材及推荐教材等,其中自编教材是本校教学团队教师经过多年积累编写的教材,以配合课堂教学,提高专业教材的知识面。辅助教材则是向学生推荐的辅读物,例如心理健康教育图片、心理测试问卷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课堂知识延伸。推荐教材则是在图书资料室、心理实验室、校外实习基地的基础上,专业负责教师精心编排的习题手册、团体心理辅导训练方案、实习指导讲义等,并进行课件的设计与开发。另一方面,要加强教学内容的完善。首先要完善课标及教案。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教师在研究、讨论的基础上,可以集思广益,集体编写相关心理健康教育专业课程的课程标准及授课计划,包括心理健康教育概论、基础心理学、人际关系心理学、儿童心理学等,并根据课标要求完善课程设计方案。其次,要完善教学课件习题,以促进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发展,最大限度达到资源的共享,例如与专业团队合作进行多媒体课件和教学资源库的建立,同时,团队教师分工合作,共同编制心理专业技能训练与考核标准、心理实验手册等多个方面相关材料,为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的课堂教学,提供科学的指导性教材。
3.创新培养模式。老师要改变传统教学方法单一性的不足,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提高教学质量。首先可以进行团体心理训练。针对心理特点不同、生活实际不同的学生群体设计丰富的团体训练项目,注意团体心理训练的针对性。团体训练项目一般由老师领导一个小组在专业的团体训练室进行示范,其他小组则在旁边观摩,一个小组完成后,其他小组再进行体验,要求学生注意观察,并写出活动心得等。其次,小组合作学习。老师先设计出科学、合理、与学生学习内容及认知能力相符的论题,再将学生分为若干学习小组,将设计好的论题作为学习内容,向其提供模拟情景,引导学生通过论题的分析、讨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再次,心理技能训练。心理技能训练是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的特色教学方法。学生在学习基本理论与专业理论课程的同时,根据课程的实际内容安排具体的心理技能训练课程,帮助学生提高其心理职业基本能力及基本素养。心理技能训练的内容主要包括心理手语操、心理咨询方法、心理案例分析、心理问题干预等。最后,任务驱动。一方面要加强特色教材资源的开发与建设,开发更多的核心课程及校本课程,并将真实的工作过程与典型的工作任务结合起来,使学生真正掌握理论应用于实践的方法。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学校可以联合学校或企业进行顶岗实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还可以拓宽其就业渠道;此外还可以在顶岗实习过程中进行毕业调研,提高学生应用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能力,提高其岗位适应能力。
4.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从某种程度上讲,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教学质量的好坏与任教老师的实践经验有着直接相关性,要提高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的教学质量,要求老师必须具备丰富心理健康教育咨询经验,因此,要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打造一支专业能力过硬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此外,还要通过多个渠道将校外的教师资源充分利用起来,例如可邀请一线的心理健康教育老师到课堂上现身说法,为学生讲授更多的实践经验;也可聘请资深的心理教育专业为客座教授,为学生开展专业题讲座及实践培训等。
三、结束语
教师的专业素质是从事专门教育教学活动必需的综合品质,对于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的学生而言,其未来的工作岗位主要是从事心理健康教育,体现出一定的特殊性、标志性,因此地方师范院校要在遵循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教学原则的基础上,完善课程体系,丰富教学手段,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肖爱芝 单位:商丘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倪海珍.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与实践[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5
[2]许新赞.团队心理辅导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4.
关键词:学校体育;体育艺术人才;培养理念;体育院校;广州体育学院
中图分类号:G80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116(2011)04-0100-03
Cultivation of sports artist in sports institutes
――Taking Guangzhou Sport University for example
XU Ming
(Guangzhou Sport University,Guangzhou 510500,China)
Abstract: The author analyzed the foundation, typical conceptions, contents and steps of and things to be noticed in the cultivation of sport artists, and found that the objectives of cultivation of sport artists can be summed up as “to base on healthiness and happiness, to lead the fashion movement, to expand bases for practice, to cultivate sport artists”, their cultivation steps include: 1)determine professional cultivation objectives, curriculum setup and teaching organization forms; 2)refine the specifications of and requirements for cultivating students to become professionals in the sport art category; 3)establish the framework of the sport artists cultivation curriculum system.
Key words: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sport artists;cultivation conception;sport institutes;Guangzhou Sport University
近10年来,国内体育院校纷纷成立体育艺术系,着力培养体育艺术人才,并逐渐形成一些培养体系和培养模式,“合理的培养模式应该是社会发展需要、学生个性需要等综合因素下的产物”[1]。本文以广州体育学院为个案,对体育艺术人才的培养基础、典型理念、培养内容、构建步骤和实施效果等几方面进行深入分析,旨在为体育院校体育艺术人才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和培养工作提供参考。
1体育艺术人才培养的理论基础
体育艺术人才是指具有体育艺术方面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并获得专业学历的人才。体育艺术人才培养是指在一定办学条件下,为实现目标选择或构思的教育、教学式样,包括课程体系、教育途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组织等几部分。本文所讲的体育艺术人才是指由体育院校培养的、兼具体育专业特长、具有体育艺术项目表演、设计、编排、组织和指导能力的学生。根据1999年教育部颁发的《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规定》和2001年下发的《关于做好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结构调整工作的若干原则意见》的精神与要求,体育院校结合当前我国社会和市场对发展体育多元化、社会化的需求,为建设多学科、多门类、高层次的体育大学纷纷增设了艺术类专业[2]。
纵观体育史可以看出,体育发展离不开艺术;纵观艺术史也可以领略到,体育活动的发展可以促使艺术的升华[3]。从体育教育功能拓展与体育艺术类项目的内涵挖掘思路出发,本文提出了体育艺术人才“理念群”渗透与互动的培养理念:(1)“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即关注大学生生活质量、个性发展和潜能挖掘;(2)“快乐健康”理念,让学生在快乐中实现自我、享受运动所带来的激情和愉悦;(3)“文化反哺”理念,即大学生需要多维健康、高品味文化的哺育滋养;(4)“创新开拓”理念,即体育艺术类项目只有不断创新开拓,才能走上健康、可持续发展道路;(5)“开放兼容”理念,即积极借鉴其它项目推广发展的成功经验,加强全方位、高层次的国际国内合作;(6)“前沿时尚”理念,即体育艺术人才培养要与市场需求相结合,突出其前沿现代概念,从教学各环节展示其内涵,提升至引领大众健身活动的人才培养高度。
2体育艺术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从社会需求和项目本身发展都可以发现体育艺术人才培养的迫切性和必要性。从社会需求看,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余暇时间的增多和大众欣赏品味多元化使得大众需求多层次。而体育艺术类项目中具有竞技性、健身性、娱乐性、观赏性特点恰恰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这种多元需求;从项目本身发展看,体育艺术类项目注重自我完善和个性展示,其时尚性、积极性、极限性、表演性和互动性的特点非常突出。从体育市场发展来看,体育表演行业需要相关从事体育艺术类相关专业设计、编导和组织人才。因此,体育艺术专业学生培养必须是具有表演编导能力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而体育艺术人才培养模式中的课程设置和实施方式必须突出实用性和指导性,才能满足社会和项目发展的需要。
3体育艺术人才培养方案
目标: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全面发展的、从事艺术体育工作高素质的复合型专门人才;
要求:熟练掌握体育学、教育学和舞蹈学等相关知识与技能,能够从事体育表演与形象塑造的设计、组织及体育表演艺术编导等工作 实行学分制,修业年限为4年,实行弹性学制,提前修满规定的学分,可提前1年或延期毕业,毕业生符合条件者授予教育学或文学学士学位 主要以体育学、教育学、舞蹈学等为主干课程,包括体育概论、运动训练学、艺术学概论、美学原理、公共礼仪等主要课程 学校或运动队的教师或教练员、健身俱乐部的经营者和指导者、时尚机构专业艺术团体演员、企业公司形象代言人;电视、电台等节目主持人或文艺编导等广州体育学院体育艺术系专业人才培养包括理论和实践两个部分,总的来说,具有较扎实的体育学科基础,掌握有关体育艺术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体育艺术类项目发展的动态和趋势,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以及相关运动技能;了解体育艺术创作和理论的现状与发展动态。在运动技术水平实践和指导方面,要求学生达到相当于国家一级运动员和一级裁判员以上水平,非奥项目如健美操、体育舞蹈方向要在全国及省级比赛中获得前6名,模特方向要参加如CCTV、南方新丝路和美在花城等一些国家和省市文艺比赛并获得较好名次;具有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和素质;在技能应用方面,要求达到高品质示范、讲解、编排、指导的要求,作为实践指导的表演或比赛队伍在省市比赛中能获得较好名次。
4体育艺术人才培养的步骤
1)确立人才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内容。体育艺术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目前宜定位在“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全面发展的从事艺术体育工作高素质的复合型专门人才”,具体要求:掌握相关基础理论,熟悉表演学理论和体育理论,比较熟练地掌握当代体育表演的知识与技能,能够从事体育表演与形象塑造设计、组织及体育表演艺术编导的专门人才。2)细化体育艺术类专业人才培养要求,要强调专业课程的实用性,保证专业方向具有典型性,突出以体育为根本、艺术为特征,构建完备的实践教学体系和社会评价体系。3)制定体育艺术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确定专业课程时数、学分,必修课、限选课、任选课的合理比例,在任选课程的开设上要加大开放自由的程度,鼓励并增加每学期参加校外活动和社会实践项目及学分。
5体育艺术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与教材建设
5.1体育艺术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及特点
“体育艺术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是学科发展的基础,决定了体育艺术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体育艺术人才突出“以体育为根本、艺术为特色”的原则,构建“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增强能力为目标、结合实际为纽带、提高质量为中心”的课程体系,在开设必要的体育、艺术概论和多种艺术欣赏课的同时,加强体育艺术体验和实践内容,通过多种艺术实践活动培养提高学生的美育素养和艺术创新能力。在实施过程中注意处理好知识传授与学生能力拓展,充分发挥各学科优势、实现教学资源共享,积极引导教师角色转换和努力提高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在课程中的地位等关系。
通过学习――应用――总结――创新4个环节,力求体现“学用结合、练赛结合、供需结合”课程特点。创建和突出自己的特色,减少或减轻部分运动专业课程,如运动生物力学、运动生物化学、田径、武术等,增加相关特色的课程,如增加艺术类的课程,包括艺术概论、体育美学、音乐欣赏等;增加操作性的课程,如多媒体课件制作、体育绘画等;增加休闲体育的课程,如休闲体育理论、部分休闲体育项目等;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确立实践教学改革的核心地位,实践教学内容和方式改革首先是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突破旧的框架,拓宽思路,摒弃旧传统和陈旧的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其次,根据专业特点和高素质、强能力的指导思想,对实践项目、实践内容进行删减、补充以及重新组合,组织人员制订新的教学大纲和实践课程方案,编写实践教材,完善教学文件。在教学方式上,改被动实践教学为主动实践教学。改变单一的实践形式,适度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实践内容,满足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锻炼和培养学生独立操作能力,以及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2体育艺术人才培养的教材建设
教材是体育艺术人才培养和发展载体,也是教学成果的重要体现,因此,体育院校要密切结合实践不断开发推广各种实用型教材。广州体育学院体育艺术系创编健康活力健身操(有氧、拉丁、搏击)、大众健身操推广套路、中国高水平学生运动员健美操(男女单人、混合双人、三人等)、社会休闲健身系列套路等30余种;制订《2006~2009国际全明星啦啦队竞赛规则》,建立了啦啦队全国推广规定套路(中学、大学各2套);独家开发体育舞蹈“校园青春集体舞”示范推广套路,健美操、艺术体操等相关竞赛规则和竞赛操作模式、评判员系统、教师培训模式、教材等,上述项目开发内容、规则和竞赛操作模式沿用至今。
6体育艺术人才培养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在体育艺术人才培养中还存在师资配备、结构优化、能力培养、品牌发展4个方面的问题。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使教师构成、学历结构更为合理。在体育艺术专业建设中广州体育学院
的教师队伍注重对运动健将、世界冠军技术型教师的培养,目前这类教师占总数的60%,且70%已获得硕士学位,为复合型体育艺术人才培养扩大了人力教学资源上的优势;2)优化专业结构方向,推进体育艺术专业建设的整体发展。根据社会需求和市场变化,优化专业结构,使专业结构更加系统和多样化,经过近10年的发展,从开始的3个专业方向,发展到现在包括啦啦队、流行舞蹈等在内8个专业方向;3)结合市场需求,完善培养方案,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从发展的眼光看,高素质的人才与健全的市场经济机制将会相得益彰”[4]。社会实践是培养人才的重要环节,在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及实践环节上不断改革创新,教学训练效果良好,培养出了大量优秀人材。如在教学方式上,改被动实践教学为主动实践教学;改变单一的实践形式,适度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实践内容,满足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锻炼和培养学生独立操作能力;4)结合媒体,建设人才培养的品牌。
在体育艺术人才培养的探索过程中,要以社会需求为动力,创新的教学理念为指导,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根本,课程建设为核心,以专业理论与技术学习为基础,比赛表演和社会实践为基地,优秀体育艺术的表演和编导为品牌,精品特色为目标,学生身心健康、实现自我为宗旨,走优化、发展、共赢的可持续发展的体育艺术人才的培养之路,即“健康快乐为本、引领时尚运动,拓展实践基地、打造体艺人才”。
参考文献:
[1] 陈琦,倪依克. 休闲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J]. 体育学刊,2008,15(7):5-10.
[2] 张雷雷. 高等师范院校与体育院校开设体育艺术类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研究[D]. 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9.
培训机构软件人才人才培养对日软件服务外包产业中、高端人才是其关注并强烈需求的焦点,但是对日软件服务外包产业大多数人力资本依旧是处于“金字塔”低端,从事规范化软件编程工作。杨荣(2011)和吴健康等(2011)等学者从软件服务外包实际情况出发,构建良性校企合作的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一条培养软件外包人才的道路并提出一些可行的方法和策略;赵航涛等(2011)探索出“政产学”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在软件外包人才培养方面能够取得良好效果。总之,相关研究显示,我国在对日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人力资源培养与开发模式及方向滞后,忽视了适应社会需求的各个层次人才的培养,造成相关人才缺乏。特别是高级人才急缺,并且人才的质量品质以及结构层次均依旧不能满足产业需求,这些都已经成为制约对日软件服务外包产业有效发展的瓶颈。因此,站在培训机构人才培养的角度分析对日软件外包人才培养的实施策略进行研究,以期提升我国承接日本软件外包层次,实现高附加值的目的,最终能有效促进该产业持续、健康与永续发展。
一、培训机构视角下软件人才培养的现实分析
在国外,根据软件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标准,软件职业技术培训机构无论是在专业技术还是在职业素养上,可以做到培养人才的专业化与职业化,一般情况下主要是培训低端与高端软件人才;而在我国,软件职业技术培训机构主要是针对软件服务外包低端人才的培养。与学历教育相比,培训机构作为软件机构深造的摇篮的确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主要表现在:
1.根据市场与岗位需求决定专业与课程
在合理的市场经济运作环境下,生存下来的软件培训机构能够较准确的把握目标市场的热岗需求,准确定位专业,使培训学员的学习具备较强目的性;课程设置完全基于岗位需求,培训课程中包含岗位所需的全部知识与技能,保证了课程内容的完整与及时更新。
2.教学过程连接紧密且效率高
培训机构的教学时间短,教学过程高度集中,课程安排细致,连贯性强且重点突出。一般均是上午学习理论,下午上机实践,保证实践到当天所学全部知识,在短期内能有效提高学员的知识与技能。
3.教师专业素质能力较高
培训机构对教师的学历一般要求不高,却十分看重其专业素质与能力。比如很多大型机构对于讲师的要求一般至少有三年以上工作经验与项目开发案例,这样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以最有效的方法把最实用的技能传递给学员。
4.专业日语培训
有的学员进入到培训机构就是为了提高日语能力,其中包括日语基础与软件外包专业日语。培训机构通过专门设置针对于对日软件外包日语课程培训,并进行日语实训项目,来提高学员日语能力。
二、培训机构视角下对日软件外包人才培养的策略分析
通过以上的比较分析,有不少经验值得我们专业培训机构学习和借鉴。因此,需要对日软件服务外包培训机构在以下几方面进行加强。
1.培训层次细分,目标要明确到位
我国软件培训机构对于学员入学门槛设置比较低,学员的知识与技能水平不一致,采取相同的培训模式,培养出来的学员不具备相对竞争力,更不符合企业所需。由于不同对日软件外包企业承接项目不同,会有不同方面的专业性要求,因此应该根据学生兴趣与个性,有针对性的对所培训的课程进行划分,比如有针对扫盲培训的,有针对基础培训的,还有针对不同软件领域专业人士培训的等等,以满足不同层次学员的需求,努力做到以人为本,以质量为价值。北大青鸟IT教育目前是我国最大的IT职业教育机构,就对不同学员进行了不同的定位教学,如有启蒙培训、学士后培训等,还包括不同领域如金融类软件、电子信息类软件等的培训,相对较准确培养了适应所需企业人才。
2.重视素质培养与质量监控
与我国软件培训机构相比,印度的NIIT机构更加注重学员的团队合作、逻辑思考与语言表达能力等的培养,并且NIIT的全部课程通过了国际标准的ISO9001质量认证和SEI-CMM5级最高级别的知识解决方案业务认证,因而其培养出来的软件人才能够较好适应各个层次人才要求。我国软件服务外包培训机构应该重视并加强对学员情商的培养,通过教学实践过程,锻炼学员沟通、团队合作等能力,同时对学员进行CMM3及更高级别能力成熟度模型的培训培养,了解目前对日软件外包行业常用的国际规范标准,重点强调培养学院的软件计划跟踪与监督、软件质量保证等能力。
3.与国内外知名软件企业及培训机构实现协同合作
先进的培训课程及强大的师资力量是目前软件外包培训机构发展的核心要素。第三方软件培训机构本身是产业化运作下的结果,应与社会上很多知名软件企业建立人才培养协议,将企业的操作流程植入平时教学,时刻关注企业需求,实现与企业“零距离”,形成技能培训与企业实训相结合的专业培训模式。同时,培训机构还可以与企业联合共建培训中心,共同培养软件外包人才,北大青鸟就与南京高新区、江苏软件园及上海、无锡等多家软件外包企业签订了培训就业协议,很好地结合了培训机构的人力资源与企业的项目、市场优势,不仅在较短时间内培训出适用于企业的人才,还为培训机构带来先进培训方式。
此外,很多软件外包企业通过与国内外知名企业及培训机构合作自办培训机构,如大连华信、东软、软通动力等就成立培训中心以培养对日软件外包人才,不仅有利于降低企业内人才流失率,还有效吸引了外部精英人才加入。其中大连华信计算机技术有限公司就与日本日立系统服务公司、齐鲁软件园发展中心合作共同建立了对日软件工程师培训机构,采用先进的教材和对日实战开发项目,学员毕业后可以直接承担对日软件外包开发项目。因此,应该引进国外先进课程与师资,并结合我国对日软件外包人才需求现状,进行适应该产业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杨荣.基于校企合作的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价值工程,2011.
[2]吴健康,周娟.软件服务外包环境下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成人教育,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