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17 16:39:02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诗歌的文学常识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第一单元 1、文学常识
2、注意诗人借以表达思想感情的具体形象,思考并理解诗人选择这些形象的深意。
2、品味并积累诗中的名句,仔细揣摩其中的滋味。
3、欣赏凝练的诗歌语言。 1.《诗歌两首》我爱这土地
乡愁 第一课时:
1.字词:嘶哑、汹涌、激怒、矮矮、窄窄
2.文学常识:艾青,原名蒋海澄,成名作《大堰河-我的保姆》。
3.诗歌情感:对多灾多难祖国的哀痛,愿为祖国奉献一切的决心。
4.象征手法:
土地:多灾多难的祖国;
暴风雨:日寇的欺凌;
汹涌的风:人民心中对侵略者暴行的愤怒;
温柔的黎明:人民为之奋斗献身的独立自由的曙光。
5.鸟的形象:
动态描写,近景刻画,它是一只饱经磨难,拼尽全力用生命歌唱的形象。
6.诗歌语言的内涵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第二课时:
1. 文学常识:
余光中:台湾诗人,诗歌兼取中国古典文学与外国现代文学的精神,抒情细腻,描写细微深刻,被誉为“台湾诗坛祭酒”。
2诗歌意象:
邮票——思儿的母亲
船票——思夫的新娘坟墓——已故的母亲
海峡——祖国大陆
3、诗歌情感:
思念亲人,盼望海峡两岸早日和平统一
4、诗歌语言:
叠音词: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
数量词:一枚、一张、一方、一湾
5、诗歌结构
每节四行,节节对应;长句与短句的变化调
节
第2课
《我用残损的手掌》 第一课时:
1.字词:
锦幛zhànɡ 荇xìnɡ藻zǎo 蘸zhàn 憔悴(qiáo cuì) 蝼蚁(lóu yǐ)
2.作家作品:
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县人。诗集有《望舒草》、《我的记忆》、《灾难的岁月》《戴望舒诗集》等,为中国现代象征派诗歌的代表。无论理论还是创作实践,都对中国新诗的发展产生过相当大的影响。
3.诗歌的内容:
诗人以“残损的手掌”抚过祖国大地,在想象中再现了他的家乡、长白山、黄河、岭南、以及他没有亲身体验过的解放区景象。
4.诗歌的情感
诗人以手掌的感觉展示了他内心情感的变化:诗人先是凄楚忧愤,转而热切期盼,对解放区寄予了民族复兴的希望。
5.朗读:
诗歌的音韵美和节奏美:压韵的灵活错综运用,读起来有一种沉郁顿挫的音乐感。例如:
我把全部的力量/运在手掌,贴在上面,寄与/爱和一切希望,因为只有那里/是太阳,是春,将/驱逐阴暗,带来苏生,因为只有那里/我们不像牲口一样活,蝼蚁一样死……那里,永恒的/中国!
第二课时:
1.重点语句含义
“我用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
在敌人的黑牢里,诗人由“残损的手掌”展开想象,让它去摸索心目中的祖国形象。“残损的手掌”既是写实,又表明了诗人坚贞不屈的意志。要注意诗歌中比喻、象征的内涵。其次要设身处地地联系诗人所处的时代环境、人生遭遇等特定因素去找出隐藏在诗句背后的深层意蕴去理解诗歌。
2.艺术手法①对比手法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消极的、冷色调的前半部分与积极的、暖色调的后半部分形成鲜明对比,使作者的感情倾向更加鲜明)
②多种修辞的综合运用
A比喻的运用
春天,堤上繁华如锦幛;
像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
B拟人的运用
岭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
4.语言特点:
口语化,押韵错综复杂,富于音乐美。
3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第一课时:
1.文学常识:
作者舒婷简介:当代诗人朦胧诗的代表善用意象。代表作《致橡树》《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2.字词:
干瘪淤滩驳船簇新胚芽
关键词:诗歌 教材整合 古诗词
近几年,中考语文命题中,古诗词默写、诗歌赏析占了一定的比例。纵观河北省近三年的语文中考试卷,考查古诗词的试题分值约为十二三分。所以,诗歌鉴赏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诗歌教学却一直处于两难境地:一方面,相关研究如火如荼,诗歌鉴赏文本书籍、单篇诗歌教学指导、诗歌鉴赏习题等研究成果可谓汗牛充栋,语文教师大多跋涉其中,苦心孤诣;另一方面,学生对诗歌学习却是漠视加排斥,任教师怎样渲染、讲析、引导、训练,大多对诗歌始终抱着敬而远之甚至是反感的态度。诗歌教学不仅没能拉近学生和语文的距离,反而使大部分学生对语文更加疏远。石家庄地区使用的有语文版教材、人教版教材、河大版教材等多种教材,版本杂乱,教师对诗歌的讲解仅限于课程标准规定的篇目,限制了课堂教学的广度和深度。另外各种版本的编排尤其是我们鹿泉使用的河大版将诗歌置于课外阅读的地位,封闭了诗歌学习的视野,这更加抑制了学生的兴趣。这就使我们的诗歌教学成为了下里巴人耳中的阳春白雪,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因此,我们针对“农村初中诗词教材整合”这一课题进行了实践研究。
1 研究的主要内容
①重新梳理课标诗词板块对学生在知识、能力等方面的要求。②充分了解学生在诗歌学习上达到的水平、面临的困惑以及兴趣需求所在,寻找与学生现实状况和思维规律相适合的教学思路和方式。③对初中三年教材中的诗歌部分重新整理,分解承担《课标》的教学目标,以使教材适应学生,切实可用。
2 研究的主要过程
2.1 制定研究方案 我们根据本组课题方案,结合学校教学实际制定了课题方案实施学期计划,明确了学期研究的内容和重点,课题研究的难点,了解学生诗歌鉴赏水平,寻找与学生现状和思维规律相适合的教学思路和方法,并以此为依据对初中三年的教材进行整合,形成切实可用的整合教材的方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规范了活动的常规制度,保证课题组每月活动一次,内容主要为理论学习、课堂教学实践研讨等。
2.2 明确教材核心内容 整合教材是为了提高教材的实效,无论如何改动,教材都应当保持与国家纲要在整体目标上的一致性。因此,在动手整合教材之前,我们查阅了《新课程标准》和《中考考试说明》,以及现行的河大版、语文版、人教版三套教材中的诗歌单元,对学生通过学习本套教材所应达到的目标有了一个全局性的了解和把握,确定了基本教学内容。
2.3 了解学生实际状况 明确了最终应完成的教学目标,下一步就是研究如何从学生的角度切入,用学生更易接受的方式来分解这些目标。为充分了解学生的水平、困难、需要和思维规律,我们先后做了三项工作:①摸底调查。我们对部分九年级新生做了一个简单的测试。试卷由两道题构成;第一道,文史排序;第二道,诗歌鉴赏中考原题。结果为及格率3%,优秀率1%。测试结果证明,小学至中学,大多学生唯一学会的就是要背诵及默写。初中生诗歌鉴赏的基本素养比较低,相关文学常识、背景知识积累过少,鉴赏常识缺口很大。②问卷调查。我们还对某校九年级的324名学生做了问卷调查,调查涉及对古诗词的兴趣、诵读原因、诵读时间、诵读范围、诵读方式、诵读效果等方面。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于古诗文诵读积极性普遍不高,且以应试及教师要求下被动学习者居多,不愿意涉猎课外古诗文。大部分学生选择易于背诵的诗词曲等古诗词,接近一半的学生不能获得情感体验,大部分学生不能完成新课标规定的背诵篇目。③锁定问题。通过问卷调查,我们提炼学生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如下几点:a没有读诗的习惯,缺乏解诗的思维训练。b文学常识积累较少,没有整体认识。c诗歌鉴赏常识认识模糊,运用起来非常生疏。d学生对诗歌活学活用的意识也极为淡薄,缺少在做中学的习惯。
2.4 转变教师授课思想 为了应付考试,许多教师不重视引导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尤其是忽视对课外古诗词的指导,舍弃了学生对古诗词的广泛阅读与积累感悟,在诗词教学中除了讲析外就是操练。让学生做大量的机械性默写和赏析练习题,背大量的老师总结出来的鉴赏知识。
2.5 形成学校特有的诗歌教学模式 有了前面的摸底、调查、分析和体验,我们决定从初一开始着手转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我们采用教改的模式即导学卷来设计课堂教学,并且在后来的教学中逐步推广,形成了特有的诗词鉴赏教学模式。
2.6 形成整合诗词的方法 首先我们确定了目标:学生的文学史知识和诗歌鉴赏常识应该得到有效补充,解读诗歌的思维能力得到快速提高,诗歌鉴赏表达能力得到初步训练。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确定的整合思路为“以文学史为经,以学生朗读活动为纬”把初中生必背的60首古诗词按照朝代顺次排列,使学生对诗歌的时代背景有一个整体概念,并树立知人论世的这一解诗基本理念。但当我们着手整合时,发现这样做把初中三年的诗歌顺序打乱了,每学期全县统考时,我们可能会因为某些诗词没有讲过而影响了考试的正常进行。接着我们再进行反复的研讨,发现以诗歌体裁分类,以诗歌题材分类都面临着这样的问题。最终,我们决定按照题材,以册为单位在小范围内整合,补充上与此题材相同的名作名篇。每一课则以学生的“三读”为纲,依次排布的内容促进学生三种诵读达到三种境界:读准、读顺、读出感情。而不是“背景与作者简介”出现在开头的构思,当作品理解进入出现障碍时,再引入作者的背景,有力推进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在必要的章节中,还可以适时渗透一些写作手法的基本常识。
例如,讲解陶渊明《归园田居》这首诗,在具体解析诗歌时,教师先给出重点字音、字形,请学生30秒出声读一遍,力求读准。再请学生对照书下注释和补充注释理解诗的字面含义,3分钟出声速读,力求读得流利。之后,围绕“借何景抒何情”这一问题展开讨论,并要求学生将理解到的感情诵读出来,当学生的讨论在“愿无违是不违反自己的什么意愿”这一环节上逐渐僵住的时候,教师讲解陶渊明的经历以及创作此诗的背景,迅速推进了学生对此诗的理解。当这一环节完成的时候,学生对此诗的思想感情已有了深入体会,对“借景抒情”这一写作手法也有了一个大致了解。
我们还力争创设多种机会让学生学以致用,加深学生对诗歌学习的理解,强化对诗歌学习的兴趣。比如利用 “文艺节”展开诗歌朗诵比赛;在书法比赛中,把古诗词的书写作为书写内容;与美术课相结合,让学生创作“诗画组合”,画出诗歌的意境;在学校组织的“大诵读”活动中,我们搜集了唐诗宋词、国学经典诵读的名句、诗词等,让学生每天朗诵诗词;在作文课上,做“套用诗境”的训练,给学生读张晓风的《不朽的失眠》,给出屠洪纲《精忠报国》套用岳飞《满江红》的例子,请学生据此思路进行创作,经组内轮批、组内推荐、班内研讨之后,上交中优秀作品进行结集,加以展示。这些活动,消除了学生与诗歌的隔阂,用更为灵活的方式,推动学生将所学的知识活学活用,激发学生学诗、用诗、写诗的热情,引领学生带着激情走进诗歌世界,使诗歌成为助其一生提高文学素养的伙伴。
自本课题研究到现在,学生身上所起的最大的变化就是对诗歌学习的态度发生了可喜的转变,调查问卷显示:喜欢学习诗歌的人由原来的4%上升至18%,不排斥学习诗歌的人由原来的7%上升至56%。学生的朗读水平、解诗水平在初中阶段得到了明显提高。本课题的实施在学生身上引发的变化使我们更加明确一点:教育的价值最终要依靠学生的进步来体现。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只有实实在在关注了学生的水平、需求、困惑,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与学生对接,学生才会获得实实在在的进步,我们的工作才有价值。
在整合教材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教师本身对诗词的阅读积累不是很多,缺乏厚实的诗词艺术功底和驾驭诗词的理论厚度。特别是对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的学习不够,对新课标所倡导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知之甚少。所以今后我们语文教师要加强业务学习,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和文学鉴赏能力。我们整合的思路还不是很完善,比如在课外补充一环节,需要选用的诗词还有待商榷,还需要今后在教学中实践、在实践中探索,不断发展,逐步完善。
参考文献:
[1]张霞.让古诗词教学成为初中语文课堂的奇葩[J].快乐阅读,2013(05).
其次,从“文学作品”这一特质解读,目标是“努力探索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时代精神,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方法是“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
再次,从“古代优秀作品”这一特质层面解读,目标是“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方法是“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
基于以上理解,笔者认为在高中语文课堂的古代诗歌教学活动中,可以从知人论世、咬文嚼字、品头论足三个维度建立古代诗歌教学的立体空间,有效推进课堂学习,达成教学目标。
一、知人论世
“知人论世”是广为人知、影响深远的传统诗歌鉴赏(文学批评)方法,其基本的原则是:分析理解和评价诗歌,必须将诗歌产生的时代背景、历史条件以及作家的生平遭际等与作品联系起来。先贤孟子的阐述最为简明:“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现代文学大家鲁迅也说:“我总以为倘要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要不然,是很容易近乎说梦的。”
由此看来,在古代诗歌教学中,必要的背景简介不可少,而且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师应该有意识、有序地进行引导,在持续的“背景简介”中帮助学生建构文学史的框架,那么学生将在不断的常识积累中逐渐拥有高瞻远瞩、触类旁通的文学鉴赏眼界和智慧。
当然,“背景简介”不一定放在教学的导入部分,完全可以在对具体诗句的解读中适时插入。如在教学李清照《声声慢》时,对李清照生平经历的简介完全可以在对“愁”字的品味中自然链接。
总之,在诗歌教学中,教师应该适时引导学生探究诗人的生平和为人,全面了解其处的环境和时代,与作者成为心灵相通的好朋友,这样才能洞察作品所表现的情志及反映现实的深度和广度,从而深入欣赏和把握其中的内容和旨趣。
二、咬文嚼字
古典诗歌创作很强调炼字,所谓“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我们在古代诗歌教学中也应该树立品字意识,引导学生潜心吟咏玩味,品出关键字背后丰富的内涵和卓然的意境。
谢冕先生说:“为了克服欣赏上的困难,要做的一件事,就是要把诗中所提供的东西‘泡’出来。就是说,要把诗人由繁复的生活现象加以高度精炼的东西,还原到它原先的状态中去。要把浓缩了的东西‘泡’开,这是诗歌欣赏中必经的一段‘工序’。”通过咬文嚼字“泡”出诗的原味是一种很好的途径。
1.宏观把握上的“牵一发而动全身”
从宏观到微观是把握作品的一般思路,宏观地把握作品需要选好切入点,需要找到行文的线索,需要找到牵一线而动全篇的这“一线”。做到这样,再长的作品,也能迅速地整体感知,宏观把握。
2.微观研读中的“字斟句酌”
而在具体的评析论说过程中,更需要帮助学生搭建驻足欣赏的平台了。
三、品头论足
古代诗歌流传至今,经历了时光的淘洗,也经受了历代诗评者的品评玩味,留给我们许多或共识性的、或个性化的经典批评,这些诗词评论文字本身就是文质兼美的文艺理论作品,我们在古代诗歌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汲取、传承。而且如果善于运用,这些评论在教学中往往可以起到引航导路、画龙点睛的作用。
1.利用前人的批评提出问题,引发思考讨论。
2.利用前人的评论加深理解,拓展视野。
诗词鉴赏切入的方式可以很多,但无论哪一种都是尽可能还原文本本身的情感内涵,触摸到文字背后那颗美好鲜活的灵魂。以上四个维度的建构是依据诗词鉴赏的规律和方法探索古代诗歌课堂教学的可操作模式,也是笔者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摸索出来的一些经验总结。
关键词:诗歌教学;文学教育;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6-0140-01
一、与诗歌相关知识的传授
诗歌教学中的相关知识可以分为有关诗歌的基本常识和诗歌鉴赏的基本知识。有关诗歌的基本常识的内容比较容易界定,学界间基本上没有什么分歧。如关于中国古代诗诗词曲赋的基本分类,像唐诗、宋词、元曲等。唐诗又可分为古体诗和格律诗,格律诗又分为律诗和绝句,律诗和绝句又有五、七言之分;宋词有不同的词牌,根据长短又有慢词和小令之分;现代诗歌也有其基本的体例和规范。这些知识,虽然没有必要像大学中文系一样进行深入的理解和研究,但中学生要学习它,对这些基本常识的了解是绝对必要的。正如方智范先生所言:“了解了一定的格律常识,有利于学生在鉴赏具体作品时,领悟中国古代诗歌在诗歌音律美方面比现代诗歌具有更精密细腻的特殊美感,对作品的意境和情韵的感受可以更深入一步。”
当然,教学中,这些基本常识的学习应该有多种途径,但空对空的传授必定是大忌,因为教学这些知识不是目的。有一位老师这样教《沁园春・长沙》这首时,讲到“沁园春”词的格式,他结合《沁园春・雪》,引导学生了解掌心词的有关知识:
(一)与学生同背《沁园春・雪》,并出示此词全文
问题:仔细分析这两首词,谈一谈它们在结构上有什么相似点?
明确:字数相同,相应位置的结构相似,韵脚相同。
双调,一百十四字。前段十三句,后段十二句。一般呈现出雅驯典重、旷达疏放、豪迈悲壮的风格。
(二)练习:根据有关词的知识,从选项中选出恰当的一项:
沁园春 苏轼
孤馆灯青,野店鸡号,旅枕梦残。――――,晨霜耿耿;云山离锦,朝露溥溥;世路无穷,劳生有限,似此区区长鲜欢。微呤罢,凭征鞍无语,往事千端。
当时共客长安,似二陆,初来俱少年。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闲处看。身长健,但优游卒岁,且斗尊前。
A、月华收练;此事何难
B、月华收练;此事有何难
C、渐月华收练;此事何难
D、渐月华收练;此事有何难
笔者以为,诗歌知识的这种教法是最值得肯定方法之一的,因为它做到了既形象实用又准确易懂。
二、诗歌的诵读
诗歌教学中的诵读慢慢被分析所取代,有的教师居然像分析散文一样一句一句甚至一词一词地落实其中的微言大义,同时也没忘了给诗歌分段,归纳中心思想。这种做法几乎完全消解了诗歌独特的文体特点,它的跳跃性,它的节奏感,它的音乐感,都被大量的意义分析给抹平了,诗歌教学成了应试教学的最大牺牲品。
我们汉字的词汇量十分丰富,单单对文字,就有“读、念、吟、诵、唱、看”等阅读形态。一般的书信文稿是既可以“读”也可以“看”的,也就是说既可以出声,也可以不出声的。而阅读诗歌却不能用“看”来表述,读诗不能无声。柳永的词一写出来就会在坊间传唱,可见词也不宜默读。因此,诗歌不吟诵好比曲成不演唱一样不可思议。
三、诗歌教学的人文熏陶
中国人自古以来都是追求实利的,中华民族始终缺少非功利的形而上的信仰,因此做什么事都得问一问:它有什么用处?科举时代读书人的所有目标就是中举做官,书本只是他们入仕的敲门砖。封建王朝灭亡,废科举,兴新学,总该有所改观吧?我们先听听林汉达先生1941年在他的《向传统教育挑战》一书中一段话:
假如文字是矿工所用的铁锄,那么学问是用这铁锄所开出来的矿物。自然矿的种类不一,金矿银矿也好,铁矿煤矿也不错。怕是怕工人们什么矿都不采,只在那是费了五年十年的光阴和精神,专在擦亮他们的铁锄。……这种开矿工人要他何用?这种读书人,那是有什么教育?过去的读书人是这样,现在的学生还不仍是这样吗?学生在学校里干什么呢?还不是在他的锄头上做工夫吗?谁叫他这样干的呢?自然是他自己,他的父母和他的教员。一个学生若在作文簿上写了几个别字,或夹了几句不通的字句,国文教员便批评他“不通”,“国文程度够不上”,而他所写的内容如何,却不过问。反之,一个学生如能做诗,且做分平仄押诗韵的旧诗,那末,这管他所说是花呀,月呀,甚至是屁呀,他总是一个有国学根底的好学生。这样的学生不但自己很高兴,便是他的教员,他的家长,也很得意。
目前,“高中语文新课标”已经出台,“人文教育”得到了充分的强调,在这教育改革的良好背景下,我们应该充分挖掘经典诗歌中审美意蕴和人文魅力,让它化为学生的内在素养,使他们成为灵魂高尚、思想健全的人。
当然,我们反对这样一种做法,即从作品的活生生的内容和形式中概括出理性的、抽象的中心思想或主题思想,再加以模式化的表达。“这种意蕴分析的教条化、图解化倾向,热衷于指向作品的社会政治意义”的做法只能是对诗歌本身的损害,对诗歌教学一点好处都没有。从作家主体而言,作品中的意蕴,乃是其思想、意识、情感的综合体。正如黑格尔所言:“意蕴总是比直接显现的形象更为深远的一种东西。”
四、诗歌创作的实践尝试
以写诗来品诗,与以作文来赏文,其原理是一样的,就是希望在做中学习,在做中体味。既体味出“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艰辛,又学习到“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的境界。生活中常有这样的现象,学过二胡,才会真切体会二胡演奏家的高超,挑过重担,才会真切理解黄山挑山工的艰辛,同样,写过诗,对会真切洞察到经典诗作的万丈光芒。
中国古代作家作品
1.先秦作家作品
(1)诗歌——《诗经》与《楚辞》
《诗经》:“诗三百”,第一部诗歌总集,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六义”。与《书经》、《礼》(《周礼》、《仪礼》、《礼记》)、《易经》、《春秋》合称“五经”。
《楚辞》:收录屈原等人的作品,“楚辞体”又名“骚体”。代表作《离骚》,第一首长篇政治抒情诗,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
(2)散文——诸子散文和历史散文
诸子散文:《论语》(后人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体专集,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四书”)、《墨子》、《孟子》、《荀子》、《韩非子》等。
历史散文:《春秋》(第一部编年体)、《左传》(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国语》(第一部国别体)、《战国策》(《国策》)等。
2.汉代作家作品
(1)赋文——贾谊的《过秦论》
(2)史书——《史记》(开纪传体之先河,“二十四史”“前四史”)和《汉书》(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3.魏晋南北朝作家作品
(1)诗歌——“三曹”、陶渊明(东晋,第一位田园诗人)和乐府诗双璧
(2)史书——《三国志》(西晋陈寿)和《后汉书》(南朝范晔)
(3)文学理论——《文心雕龙》(刘勰,第一部文学理论专著)
(4)小说——《世说新语》(刘义庆,第一部笔记体小说集)
4.唐代作家作品
(1)散文——古文运动(“韩柳”)、刘禹锡(字梦得,《陋室铭》)、杜牧(《阿房宫赋》)
(2)诗歌——初唐、盛唐、中唐和晚唐四阶段
初唐:“初唐四杰”和陈子昂。
盛唐:两个流派(“王孟”为代表田园诗派和高适、岑参、王昌龄等为代表的边塞诗派。苏轼赞王维“味摩诘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和两大诗人(李白、杜甫。杜甫组诗“三吏”、“三别”),另有自号“四明狂客”的贺知章。
中唐:新乐府运动(“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元稹和白居易“元白”,白居易“叙事诗双璧”(《长恨歌》和《琵琶行》)
晚唐:“小李杜”(杜牧《樊川文集》)。
5.宋代作家作品
(1)散文——唐宋家(欧阳修《六一诗话》,“三苏”中苏洵《六国论》)、范仲淹和沈括(《梦溪笔谈》,我国第一部科学作品)
(2)词——婉约派和豪放派
婉约派:北宋有柳永(北宋第一个专业词人,《乐章集》)、欧阳修、秦观,南宋有李清照(易安居士,《漱玉词》)和姜夔。
豪放派:北宋有苏轼(开豪放一派)、范仲淹,南宋有辛弃疾(号稼轩,《稼轩长短句》)、陆游和文天祥。
(3)史书——司马光(我国最大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与《史记》一起被誉为“史学双璧”)
6.元明清作家作品
(1)戏曲——元代有关汉卿(我国戏剧史上最伟大的戏剧家,《窦娥冤》、《救风尘》、《单刀会》)、王实甫(《西厢记》,张生和崔莺莺)、马致远(杂剧《汉宫秋》、散曲《天净沙·秋思》),明代有汤显祖(《牡丹亭》,又称《还魂记》),清代有孔尚任(《桃花扇》)。
[关键词] 中考 语文 文学常识
一、题型特点
文学常识试题摒弃以往纯知识判断的模式,而是通过语言表述来考查学生的快速准确的判断能力。这种考题通常是这样的形式:考题由多方面的文学常识知识合成,考查的知识是多元化的,内容涵盖课本中出现的中外作家、所处朝代、代表作品、作品出处、作品的体裁、作品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色,以及小说中“我”与作家本人的区别。它不仅考查学生的文学常识基础知识掌握程度,而且考查学生沟通作家作品知识的能力。学生若要完成这样的题型,必须具有思维的条理性、灵活性,还要具有文学常识知识的整体性与渗透性。这样的文学常识综合性考题具有知识、能力与智力的特点。
二、复习指导
考题由多方面的文学常识知识合成,考查的知识是多元化的,这就要求学生对知识进行梳理归类。教师要从文学常识知识的整体去训练学生的掌握识别能力。必须重视学生的自习能力,要不折不扣地指导学生按《语文课程标准》的规定在语文实践中自觉地获取知识,归类知识、识记知识。在此前提下,要注重培养学生从作家的角度归类识记中外作家、所属国籍、所处朝代、代表作品、作品出处、作品的体裁、作品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色,以及小说中“我”与作家本人的区别。
(一)写错作家
例:《范进中举》选自长篇章回体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作者是明代的吴承恩。
(二)写错作家所属国籍
例:《最后一课》作者是德国小说家,背景是普法战争。
(三)写错作家所处朝代
例:《陈涉世家》选自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它的作者是东汉的司马迁。
(四)写错作家的代表作品
例:《春》、《背影》、《绿》都是朱自清写的散文,《我的叔叔于勒》作者契诃夫是俄国作家,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之一。
(五)写错作品出处
例:《诗经》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陌上桑》选自《诗经》。
(六)写错作品的体裁
例:“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是宋词《天净沙・秋思》中的名句。“天净沙”是词牌,“秋思”是题目。
(七)写错作品的主要内容或艺术特色
例:柳宗元在《小石潭记》中,描写了小石潭的石、水、鱼、树木等,抒发了自己的喜悦之情。
例:《水浒传》是一部著名章回体长篇讽刺小说,作者是施耐庵,大约是元末明初人。
(八)将小说中的“我”与作家本人混淆
例:小说《故乡》中的“我”就是少年时候的鲁迅先生。
以上八种错误所涉及的知识,考生在平时学习及考前复习时可以作家为类别,自己整理归类一份的识记材料。这样整理归类出来的识记材料,对考生“文学常识”知识点的掌握大有裨益。
三、解题指导
考场上如何快速准确地判断对考生来讲是至关重要的。考生在答题时,可以一边读题,一边用笔圈出试题中出现的上述所举八个考点,即作家、作品出处、所属国籍、所处朝代、代表作品、作品的体裁、作品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色,以及小说中“我”,根据复习时识记的相关内容去判断,这样可以做到有的放矢。
关于名著的文学常识题多结合名著题考查,恕我不在这里画蛇添足。
四、真题例析
1.(2009年扬州卷)下列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A.鲁迅作品的主题有的轻松,如《朝花夕拾》中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叙写的是童趣,有的沉重,如《呐喊》中的《故乡》《孔乙己》反映的则是社会的病态。
B.《观刈麦》是唐代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的诗作,诗中描写农民冒着酷暑割麦子的情景,并借一位农妇之口,诉说当时租税的沉重和农民生活的痛苦。
C.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这部喜剧通过尖锐的矛盾冲突,反映了资本主义早期商业资产阶级与高利贷者之间的矛盾,歌颂了仁爱、友谊和爱情,表现了人文主义理想。
D.《送东阳马生序》的“序”是临别赠言性质的文体;《马说》的“说”,是古代一种叙事兼议论的文体,通常借某一事物说明道理;《与朱元思书》的“书”是指书信。
【参考答案】:A这一项属于搞错作品的出处(也可以根据作品的体裁来判断)。《社戏》是《呐喊》中收录的小说,
2.(2010年扬州卷)下面这段话中,关于文学作品内容理解不完全正确的一句是(3分)
关注生命是文学的一个永恒主题。/(A)陶渊明虚构的“世外桃源”宁静淳朴,给暗夜中的民众一点心灵的慰藉;/(B)海伦・凯勒生活在无声黑暗的世界里,依然热情地启迪人们“享受生活”;/(C)的《江村小景》通过一幕手足相残的悲剧,控诉了旧中国军阀混战而致生灵涂炭的罪恶;/(D)杰克・伦敦的《热爱生命》,通过主人公艰难求生的故事告诉读者――人的生命在自然面前如此渺小,简直不堪一击。
【参考答案】:D 这一项属于搞错作品的思想内容。杰克・伦敦的《热爱生命》,通过主人公艰难求生的故事告诉读者――人的生命在自然面前如此大、坚强。
总之,文学常识试题的解题策略主要还在于以作家为类别,整理归类出一份全面完整的识记材料,判断选择时一定要重点关注几个出题点,这样才能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
一、走近诗人
孟子提出“知人论世”。“知人”即了解作者及其作品;“论世”即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他认为要理解作品,必须了解作者及时代背景,这样才能正确理解文章主旨,领悟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白居易说:“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全为事而作”。“为时”强调了创作与时代背景关系,“为事”突出了创作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因此,每一首诗歌都有它创作的社会根源。只有将作品同作者所处的社会环境和个人经历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对诗歌的主题理解得更透彻,更准确,更全面。
语文课程标准在7-9年级阅读目标中强调:“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能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因此,我在诗歌教学前设计了“走近诗人”这一环节,让学生主动地了解诗人的经历、作品风格及写作背景。如学习《石壕吏》时,让学生自己了解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其人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尊为“诗圣”等文学常识。了解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学生自己动手查阅资料、上网搜集等就很轻松掌握了文化常识,为学习全诗打下了基础,也改变了传统的老师讲、学生记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获取知识的能力。
让学生走近诗人,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是走进诗歌的前提,也是进入诗歌意境的钥匙。
二、走进文本
1.注重朗读。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朗读是一种眼、口、耳、脑等多种生理机能共同参与、协调动作的阅读。它能增强语感,训练语音,再现课文情趣,加深课文理解,培养学生的记忆力、语言感受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从而提高语文素养。朗读是叩开诗歌大门的金钥匙,是诗歌教学中一种常用的教学手段。在新课程理念背景下,朗读日益受到广大语文教师的重视。在诗歌教学中,我常常设计 “教师范读-学生跟读-互动朗读-点评朗读-个性吟诵”等环节进行强化训练,突出朗读主旋律。让学生在朗读时,读准字音、读对句读,读出节奏、读出情感、读出韵味,在美读的基础上理解诗意的美。通过读诗来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在读诗的过程中,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进入诗歌的艺术佳境,与诗人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2.感悟意境。
诗歌的魅力常常表现在意境美。诗歌的意境,通常是以鲜明的艺术形象来表现的。在学习诗歌时指导学生捕捉意象,展开想象和联想,感知诗歌描绘的意境是诗歌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我在教学余光中的《乡愁》一诗时,重点引导学生领悟“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四个具体的意象所表现的意境--浓浓的乡愁,抒发了诗人强烈的思乡爱国之情。 3.品味语言。
诗歌构思的精巧,形象的生动,意境的深邃,都是通过千锤百炼的语言表现出来的。诗歌的语言凝炼而富有表现力,在诗歌教学中,应重视语言的品鉴。
品味诗歌的语言,首先要抓住“诗眼”。“诗眼”是最能集中流露和具体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关键词、句。如果能抓住了“诗眼”,也就捕捉住了诗歌的灵魂。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一句脍炙人口,原因就在于无穷的韵味皆着于“绿”字。“绿”写出了春风的色彩,把无色之物生动化、形象化,让人想到春风这支绿色彩笔到了哪里就把哪里染绿,到了哪里就给哪里带来勃勃生机。”《天净沙·秋思》中最后一句“断肠人在天涯”中的“断肠”,形象地表达了诗人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情感。其次要抓住诗歌中所运用比喻、对偶、象征等的表现手法。如《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颈联“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是蕴含丰富的人生哲理的千古名句。句中“沉舟”、“病树”是诗人自喻,但并不悲观。沉舟侧畔,千帆竞发;病树前头,万木争春。虽我一人被贬谪,但后继者仍大有人在。诗人虽身处困境,但相信未来,积极进取,表现出乐观豁达的心态和坚定的意志。诗句感情真挚,沉郁中见豪放,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三、拓展迁移
在语文教学中,由文本而来的拓展迁移,对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和作文技能效果尤为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