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17 16:38:58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是提高村民生活水平的重要途径,在农业生产、农民生活过程中都需要使用水资源,很多偏远地区的水利设施建设不到位,使得当地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都受到极大的限制。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推进,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进度也不断加快,水利设施项目越来越多,比如水渠、水闸、灌溉水网等,农村水利基础设施的质量和使用性能受到的关注程度也越来越大。农村水利设施建设过程中经常容易出现一些技术问题,比如主体工程问题、渗漏问题、混凝土施工问题等,这些都会对农村水利基础设施的质量产生严重的影响。加强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中不仅要赶进度,还应该重视水利设施的质量,要加强对建设方案的设计,使得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水平不断提升,为农村经济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1 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质量问题成因
在农村水利基础设施的施工过程中,很容易出现一些质量问题,出现各种问题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农村水利设施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不到位,在农村水利设施施工过程中质量管理常见的问题主要有以下方面:
1.1 施工技术管理不到位
农村水利设施施工技术管理是影响工程施工质量的主要因素,在当前很多农村水利基础设施施工的过程中,由于施工技术管理不到位,因此导致农村水利基础设施施工的很多设计方案得不到积极有效的落实,同时,由于施工技术管理不到位,因此导致很多工程细节处理存在问题,而且在施工过程中,没有按照统一的技术规范进行施工,从而导致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越来越多。
1.2 水利基础设施的规划和管理不到位
1.2.1 规划不足。由于我国农村地区面积广阔,很多地区的基础条件不好,因此在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遇到的现实问题较多,导致很多地区的水利设施建设比较缓慢,各种规划不及时,施工的材料、技术人员等没有及时到位,最终导致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受到极大影响。
1.2.2 质量管理意识比较淡薄。农村水利设施施工管理是工程建设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当前很多施工企业的质量管理意识比较淡薄,在对农村水利基础设施施工过程进行管理的时候忽略了质量检测、安全管理等方面,从而使得农村水利基础设施的施工质量不高。
2 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管理
2.1 水利基础设施施工技术管理
2.1.1 加强对地基施工技术的控制。无论是建筑施工还是水利工程施工,地基工程都是一个重要的基础工程,地基的质量影响了整个水利设施的安全性,因此在农村水利设施施工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对地基工程的重视,尤其是对于农村水利基础设施而言,必须要确保地基的稳固。地基施工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基础就是要进行地基开挖,在挖地基的过程中,需要按照施工图自上而下有顺序地挖,在地基开挖的过程中要进行相应的排水处理,防止积水在地基中沉积,影响地基的稳固性。另外,在地基开挖结束之后要进行回填和加固,回填一般是利用开挖的泥土进行回填,同时还应该要进行压实处理。要及时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对地基进行加固的方式有很多种,比如混凝土加固、灌注法等都是常用的加固方法,由于农村水利设施施工大多是在野外,适当的加固可以对农村水利设施施工过程中的软弱地基问题进行处理。对于一些地质条件不好的地区,比如软弱地基,对整个水利工程项目的稳定性与安全性有较大影响,对此要加强对地基的加固,借助多种加固技术,比如强夯法、振冲挤密法压实法,可以提高地基土壤的牢固性。
2.1.2 农村水利基础设施混凝土施工技术控制。在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混凝土工程是一个重要的工程项目,比如水渠、水闸、水坝等,都必须要使用混凝土。混凝土施工质量会直接影响水利设施的使用寿命,同时,混凝土施工不当,还可能会引起裂缝问题,埋下安全隐患。混凝土施工包括很多方面的内容,比如混凝土的制备、浇筑、养护等,任何一个环节都有可能会影响到农村水利设施质量。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对混凝土施工的?|量监测以及控制。首先,在制备混凝土的过程中,要对各种材料的性能以及标号等进行了解,并且要对各种基础材料进行合理地选择,应当尽量降低水灰之间的配合比。同时也要合理地使用外加剂,并且要对外加剂的品牌、含量等进行确定,从而确保混凝土主体工程质量;其次,要进行混凝土的浇筑和振捣,混凝土浇筑是混凝土工程的重要部分,在进行浇筑时应该要对混凝土模板进行湿润处理,并且要及时进行振捣,直到将混凝土中的气泡完全排出为止。需要注意的是,在浇筑结束之后应该要及时进行抹压,确保混凝土表面光滑,防止杂物进入到混凝土表面引起不平整的情况。在浇筑结束之后应该要判断混凝土是否压实,一般来说可以通过敲击混凝土来判断,如果混凝土模板中的声音比较空洞,则说明其中还没有填实,还需要进一步处理来确保混凝土质量;最后,要进行混凝土养护。农村水利基础设施的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当混凝土成型并且投入使用之前,还应该要静置一段时间,对混凝土进行养护,在养护过程中要对温度进行控制,防止出现较大的温差,对混凝土质量产生影响。在进行养护时也应该要使用覆盖物进行遮盖,避免其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受到污染。
2.1.3 防渗漏技术在内壁施工中的应用。农村水利设施项目的规模一般不大,但是在施工过程中也必须要加强对防渗性能的提升,尤其是水利工程项目的内壁的防渗性,必须要满足一定的要求。比如在水渠建设过程中,为了对水渠内壁的防渗性进行提升,在主体工程施工结束之后,应该要及时进行内壁抹灰,同时要确保整个内壁的清洁,没有杂物,保证内壁的平整度,使得抹上的灰也能更平整。同时,要对壁面以及砂浆之间的附着力进行控制,尤其是要对内壁进行均匀地涂抹。最后要涂抹防水材料,水利渠道工程的内壁的面积很大,在施工的过程中,应该要进行分层涂抹,多次涂抹,确保均匀,使得水渠内壁的防渗质量不断提高。
2.1.4 边坡工程施工。农村水利设施建设过程中,边坡施工技术管理也是一个重要的内容,很多农村水利设施的地理环境不好,有的边坡稳定性不够,很容易在其他地质危害中导致滑坡,对此必须要加强边坡加固,防止出现滑坡以及其他的地质灾害。可以采用抗滑桩、锚(索)杆、格构加固、注浆加固等方案,提高水利设施边坡的稳定性。以锚索抗滑桩施工技术为例,在抗滑桩施工过程中要加强三个方面的控制:首先,加强抗滑桩井口部分的施工,在抗滑桩井口段施工中,可将其施工至1m时,及时对桩孔的护浇筑混凝土,一般浇筑的混凝土为30cm厚即可,在距离护壁1.0m左右的高度范围内应该要增加混凝土的厚度,将其增加到50cm,确保其稳定性;其次,桩孔的开挖与掘进。在桩孔掘进的过程中,每掘进1m左右,就要及时进行混凝土浇筑,具体的开挖深度要根据现场地质情况确定,开挖的时候还应该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少施工带来的震动,对井壁进行保护,对于一些地质比较坚硬,多石头的地区可以使用风枪等机具进行钻孔与爆破施工;最后,桩孔的出碴。在打桩以及灌注的过程中,需要保持桩孔的清洁,一般是人工先进行装渣,且采用扒杆等来做相应的提升设备,然后再打开底板,将土卸至汽车中运出。
2.2 加强水利施工的全面管理
2.2.1 加强水利设施的规划设计。在农村水利设施建设过程中,应该要加强对水利设施的规划和设计,尤其是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对水利设施的类型、数量、分布情况等进行确定,从而使得水利设施建设能够如期进行。另外,在施工之前应该要根据水利项目的施工情况对各种材料、人员等进行配备,加强材料的检验,确保水利设施建设项目顺利完成。
2.2.2 提高农村水利设施施工质量管理意识。在农村水利设施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管理水平与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质量意识高低有很大关系,尤其是施工人员,他们的质量控制意识对整个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以及质量有很大影响。在农村水利设施施工过程中,应该要不断提高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和责任意识,从而使得他们在施工过程中能够按照相应的施工标准和施工要求进行施工,同时要对他们进行培训,从而使得他们能够掌握更多先进的施工技术,对施工过程中的各种问题进行处理,提高施工管理水平。
党的*以来,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中央决策部署,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加强农业基础建设,积极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农业基础设施和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成效显著。“十五”以来,国家切实加强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大型灌溉区节水改造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力度,农村“六小工程”建设全面展开,有效灌溉面积大幅增加。实施了天然林保护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试点,建立了森林生态补偿资金。浙江省高度重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十五”期间全省水利等农业基础建设投资达600多亿元,比“九五”增加了200多亿元;先后开展了千里标准海塘、千里钱塘江江堤、城市防洪等工程建设,对120余条小流域开展了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建成了一批高标准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开展了17个重点渔港建设,60%以上的海洋渔船实现了安全就近避风;全面推进土地整理和标准农田建设。2003年至2007年,全省土地整理906万亩,新建标准农田670万亩,累计建成标准农田1561万亩。同时,切实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42个平原县、半平原县开展了高标准平原绿化建设,1840公里大陆海岸基干林带基本合拢,3000万亩重点生态公益林建设进展顺利。陕西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在抓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同时,早在1998年就建成了全国第一个省级农业信息综合服务平台―――“陕西农业网”,11个市级农业信息平台、104个县级农业信息服务平台、500个乡级农业信息报务站和3000多个村级农业信息服务点投入使用。
(二)农村生产生活环境设施明显改善。近年来,全国新改建农村公路大幅增加,农村电网建设和改造工程深入推进,农村人口的饮水困难和饮水不安全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浙江省以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为龙头全面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去年底行政村等级公路通村率达96.2%,有60%以上的村通村道路达到四级及四级以上标准;城镇集中供水覆盖农村人口累计达到1050万人以上,有60%以上的农户饮水经过检测;农村信息化建设发展迅速,全省行政村全部实现“村村通电话”、“乡乡通宽带”,宽带行政村通村率达到86%,农民信箱注册用户达到170万户,各级农民信箱联络站建立率达100%,行政村联络点建立率达99%以上,农民上网就可获得农技推广、农产品营销和动植物疫病防治等各类农业服务;全省66.4%的行政村实行了垃圾集中统一处理,15.4%的行政村实行了农村污水处理。陕西省这几年也把全面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大事来抓。目前全省已有46%的行政村建成了通村公路,村庄内部道路硬化率达到14%;55%的农村人口喝上了安全的饮用水,79%的行政村实现了城乡公交一体化,农村电网改造覆盖率为78%,43%的农户安装了固定电话。24.9%的行政村实行了垃圾集中统一收集处理,建设村庄排水管道1056.7公里,34.8%的农户建成卫生户厕。
(三)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基础设施得到加强。“十五”以来,中央和各级政府加大了城乡公共服务建设的支持力度,着力建设覆盖省市县三级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新建和改建县级图书馆、文化馆,基本实现广播电视村村通。浙江省加快推进优化城乡教育资源配置,全省中小学数量由4万多所调整为9000多所;实施“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农村中小学食宿改造”、“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扩面”、“爱心营养餐”四项工程,各级财政2005年至2007年投入资金36亿元,新建、改造学生公寓和餐厅279万平方米,有176万名家庭经济困难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获得免除学杂费、课本费和作业本费的资助,为89.5万名家庭经济困难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提供了爱心营养餐,有21万名农村中小学教师接受了素质提升培训;全面实施“农民健康工程”,基本形成了每个乡镇办一所公办卫生院,每个村建一个卫生室、有一名全科医生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陕西省建成300多所农村寄宿制学校,惠及32万名学生;投资5.1亿元用于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工程覆盖全省11个市区、91个县和22000所农村中小学校;建成24家县医院、13家县中医医院、18家妇幼保健院和941家乡镇卫生院;新建文化馆、图书馆43个、乡镇文化站200个,维修改造48个文化馆、10个影剧院,发放了22辆电影流动放映车。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是当前我国新农村建设中的薄弱环节之一。从浙江这样的经济发达省份的农村来看,基础设施也很不完善,目前仍有40%左右的村内道路需要硬化,还有50%左右的行政村尚未通公共交通,还有30%左右的农户自行解决饮用水问题,还有30%左右的行政村的垃圾未实行统一收集处理,还有80%左右的行政村的生活污水未经处理排放,还有50%养殖业的自然村尚未实行人禽、人畜分离,还有40%左右的农户尚未进行改厕,还有90%左右的农户从未上过网。
统筹城乡发展,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既涉及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农村环境整治,又涉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社会保障、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等,而每个层面又有许多新的内容,是一个十分庞大而复杂的工程。
(一)加强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强化农业基础的紧迫任务。我们在调研中深深感到,如果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不首先搞好,现代农业建设就无从谈起。特别是对中西部省份来说,农民增收仍然大部分来自于农业,搞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就更为紧迫。同时还必须看到,如果农村的交通、电力、供水等设施不首先改善,就很难有农业和农村非农产业的繁荣兴旺;如果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的基础设施不首先搞好,就很难有农民生活质量的提升。我们必须切实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建设步伐,努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尽快改变农业基础设施长期薄弱的局面。
(二)加快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是当前广大农民群众的迫切需求。随着城乡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群众对农村公共服务的需求在增加。据浙江省农村基础设施调查综合汇总分析,目前,农民群众对新农村建设最为迫切的一个需求是有关民生改善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村内道路建设、自来水供给、污水处理、河道治理、垃圾收集处理、改厕、路灯亮化、通公共交通、电网改造、有线电视。这说明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和生活的改善,农民对农村基础设施的需求不断增加,我们必须高度重视。
(三)抓好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促进农村消费。我国是一个农民占绝大多数的国家,农民的消费是否旺盛,直接关系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而基础设施建设是一个投资量大、涉及面广的项目,全面推进新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不仅能全面改善农村基础设施落后的条件,而且能全面拉动农村的生产性和消费性投资建设,有效增加农民收入,开拓农村市场。
推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切实解决农村民生问题,当前应注意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要切实加大投入力度。强化农业基础,必须引导要素资源合理配置,推动国民收入分配切实向“三农”倾斜,大幅度增加对农业和农村投入。要坚持并落实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坚持做到县级以上各级财政每年对农业总投入增长幅度高于其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坚持把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转向农村。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利用财政增收形势较好的有利时机,针对农业发展的薄弱环节,集中力量办成几件大事,力争在农田水利建设、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安全饮水、动物疫病防控、农业科技研发推广、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和明显成效。同时,国家各有关部门、科研院所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科学研究,研究推广一批适合农村、成本低廉、使用方便的实用技术,提高建设的科技含量。
(二)要切实摸清基础设施的底数。浙江省近年在全省组织了大规模的农村基础设施调研,调查内容分为基本情况、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以及问卷调查等部分,实际涉及36个县、22个县级市、28个市辖区、32449个行政村、115582个自然村和1077万户农户、3388.17万人。通过这次调查,掌握了农村基础设施的基础数据,为开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为此,建议各地以县(市)域为重点,加强基础设施现状调查,摸清农村的通路、水、电、广播、电视、电信,以及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等现状,利用调查结果,建立准确翔实、便于查找分析的基础数据库,以进一步明确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方向和重点,提出可操作的政策和措施,着力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三)要切实制定好建设规划。浙江省近几年高度重视规划编制工作,以规划来指导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的建设,目前全省已编制县域村庄布局规划的县(市、区)83个,编制村庄规划并批复实施的村数16389个,占调查村庄总数的50.51%,为统筹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很好的基础。要按照科学发展和规划先行的原则,把规划编制作为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和国家安排补助资金的前提和重要依据来抓。一是要坚持科学布局。在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指导下,按照主体功能区规划要求,充分考虑产业空间布局、农村劳动力转移等情况,加快划分区域内生态保护区、工业开发区、农业发展区,科学编制相应的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二是要加强各项规划之间的配套协调。把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与县域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村镇建设规划、产业发展规划、村庄布局规划以及各专项规划有机结合起来,着力提高建设效果。三是要把基础设施建设的长远性目标和阶段性任务结合起来,在确定中长期建设目标的同时,明确近期的发展方向和建设重点,增强基础设施建设的计划性和项目安排的系统性。四是要改革规划管理体制。把基础设施的规划纳入规划部门统一管理,促进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向农村延伸。同时,要加强规划的审批管理。
【关键词】基础设施;山区村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基础设施是指为社会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务的物质工程设施,是用于保证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活动正常进行的公共服务系统。主要包括住宅区、别墅、公寓等居住建筑项目;高档酒店、商场、写字楼,办公楼等办公商用建筑项目;石油、煤炭、天然气、电力等能源动力项目;铁路、公路、航空、水运、道桥、隧道、港口等交通运输项目;水库、大坝、污水处理、空气净化等环保水利项目;电信、通信、信息网络等邮电通讯。基础设施建设具有所谓“乘数效应”,即能带来几倍于投资额的社会总需求和国民收入。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基础设施是否完善,是其经济是否可以长期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作为农村公共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李锐将农村基础设施划分为农业生产性公共基础设施,包括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农村道路和公共性运输工具、部分大中型农用机械和设备、公共性农产品储藏加工设备和用于生产其它产品的公共性投资等;农村非生产性公共基础设施,包括邮电通讯设施、医疗卫生设施、学校和培训设施、能源供给设施、养老院等福利设施、娱乐设施和必要的服务建筑设施。
一、汤峪镇基础设施建设现状及改善
汤峪镇地处秦岭北麓,距西安市40公里,距蓝田县城25公里,全镇总面积132平方公里,辖26个行政村,常住人口2.7万人,其中镇区0.9万人。汤峪是陕西省小城镇规划建设示范镇、西安市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也是蓝田县规划建设的温泉旅游度假区, 2009年被省政府评为“关中地区城镇化建设先进单位”, 同时,被省政府确定为陕西省107个重点镇之一,并授予“省级园林城镇”称号。2010年4月被国家建设部、国家旅游局授予“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在城镇化工作中,汤峪政府坚持“规划为纲”的指导思想,高度重视城镇规划编制工作。2004年,聘请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制订了《汤峪小城镇建设总体规划》,城镇规划面积7.6平方公里,规划结构为“两轴一带一心,六区一结点”。随着汤峪城镇化的迅速推进, 2008年底,县委、县政府又出资300万元,聘请上海同济大学规划院为汤峪镇编制《焦汤一体化旅游发展规划》,整个规划远景控制面积25平方公里,核心区规划面积12平方公里。
在小城镇建设中,汤峪坚持以基础设施建设为先导,通过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近年来,汤峪集中实施了基础设施建设“九大工程”。包括修建城镇东开发区主干道路1.4公里的温泉大道;实施主街区仿古改造工程,改造长度1300米,涉及单位及居民180户;完成了镇区电网改造;对5公里城镇主干道全面绿化;实施城镇亮化工程,安装各类路灯510盏,其中太阳路灯420盏;治理城镇段河堤1.1公里;铺设街区人行道15000平方米,埋设供水排污管道2.5公里;建成了汤峪温泉文化广场;完成了汤峪河生态旅游公路建设。在抓好基础设施硬件建设的同时,成立了市容监察队和环卫站,配置了垃圾清运车、洒水车、果皮箱等环卫设施,建成了垃圾处理场,实行垃圾统管统运,建立了市容管理的长效机制,通过这些方面的努力,汤峪的城镇面貌和旅游环境显著提升。
二、汤峪镇基础设施改善建议
在汤峪快速发展的同时,汤峪的基础设施建设也暴露了许多问题。因是山区村镇,汤峪森林公园至汤四村的通讯信号不是很好,时常出现无信号的情况。若遇到紧急突发事件十分不利。加强通讯设施的建设,不但有利于游客和村民对外的联系,更可在出现紧急状况时第一时间疏散救治,为游客和村民提供安全保障。
在旅游旺季,前来观光的大巴车、私家车等胡乱停在村落里、公路旁,村镇没有足够的空间乘纳众多的车辆,可因地制宜,在村旁空地专修一个停车场,供来往车辆停泊,使车辆得到统一停放管理,可以有效缓解乱停乱放现象。
从官上村到汤四村这五个村子中,村民没有可靠地医疗卫生站服务。在官上村入口北侧建立卫生急救所,可为当地村民提供医疗服务,方便山区百姓就医,也可在游客发生紧急情况时作出及时反映,使伤者得到第一时间的救治。
从汤峪森林公园北门行至官上村的一段,公路依山而建,雨后山上多处有落石。汤峪公路几处山体滑坡比较严重,需要加设防护措施,保证游客的安全。少数路段在拐弯时弯度较大,增设凸面镜可防止交通事故的发生。
官上村以农家乐为主,村里人的别院大都紧邻公路,时常看到小孩与狗在公路上嬉戏。因汤峪公路是环山公路,临近村落没有提醒标识等,存在安全隐患。可设提示前有村落减速慢行,并在公路上设减速带。
汤峪河生态旅游公路全程没有路灯,夜晚在临近村子的地方架设太阳能路灯,可为村人、游人照明提供方便。沿公路两边有未及时处理的垃圾,不仅影响生态环境,而且有可能污染路边河流,应及时清理,保护山区自然生态环境,注重可持续发展。
三、由汤峪镇个例的思考与延伸
我国山地面积占全国国土面积的三分只二,绝大部分集中在西部地区。山地的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是全国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重大问题之一,是西部社会经济、生态建设与保护以及西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之一,也是西部十省区居民奔小康的重要出路之一。陕西山区旅游地目前尚未遭到破坏,基本保持原始自然生态,是陕西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石之一。山地风景区是陕西在内的西部十省旅游的精华,在未来也将是我国特色旅游基地和旅游精品地。
陕西地处黄河中游,属于中国西部内陆腹地,被八百里秦岭贯穿。陕西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其多山区村落的特色,其众多个例中就包括以山区旅游业为主的汤峪镇。通过考察汤峪镇的基础设施建设,可看出陕西山区旅游村落的许多现状和问题。因基础设施的建设对旅游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对蓝田县汤峪镇基础设施的总结与规划,不仅能缓解汤峪旅游景区的发展瓶颈,更能以汤峪为基础,完善山区旅游村落的发展模式,提高山区旅游的吸引力。
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仍出现较多不足之处,具体如下。
(一)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制约着农业经济增长
当前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存在一定的滞后性,这种问题如若不引起注意,则将会在发展之中进一步的制约着农业经济增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制约着农业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在于,基础设施建设无法达到合理化,有其在整体布局上,致使基础设施建设的计划难以与当地实际发展性相符合。例如河南省栾川县的“面子工程”,从此事件背后反映出的社会现实,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但尚未农业经济发展起到任何促进作用,还铺浪费,花费了众多建设资金,这种资金的浪费,将会影响其他建设的发展,进而对农业经济起着制约作用。
(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效率低,影响农业经济增长
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如火如荼开展进程中,出现众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效率低下的问题,就目前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工程而言,其建设的特殊性导致了其在运营过程中的效率普遍不高。尤其体现在贫困地区,受到建设规划,以及农村当地发展的制约,导致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难上加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一方面要做好先进科技与技术的引用,另外一方面还要做好相关的监督工作。在国家投资建设中,出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效率低下,从而导致农业招商引资的困难,使得农村第三产业发展不顺,影响农业发展整体形象,既浪费了国家经济资源,也影响了农业经济的有效增长。
(三)政府扶持力度不够,阻碍着农业经济增长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难以脱离政府扶持而独立进行,但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部分地区存在政府扶持力度不够的问题,政府扶持力度不够将直接影响政策的实施,导致政策落实不到位,政策落实不到位将导致农村建设无法进行拓展,管理方法不到位,致使豆腐渣工程”屡见不鲜,从而影响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造成农村基础建设无法发挥其原本功能,并桎梏了农业经济的发展与增长。
(四)机械化难以普及,基础设施建设破坏耕地
当前,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由于各地区农村实际情况不同,因此其规划也存在较大的区别,在整体计划之中,可以看出国家大力发展机械化,以其为减轻农民负担,造福农民,但这种计划并没有根据各地区实际情况进行开展。有些山区地区农村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进行机械化建设,当地政府投入众多,但这些机械化建设,在实际难以运行,至此造成经济运行缺失,基础设施资源浪费的现象。有些地区甚至在进行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之中,大力开垦农地,致使周边地区耕地遭到严重的破坏,农村耕地遭到破坏直接影响农业收入,因此这种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中的不足体现,制约的当地的农业经济发展,阻碍当地农业经济增长。
二、优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业经济增长
(一)加强技术引导,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效率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滞后性将会直接影响农业经济的发展。因此需统筹全局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行规划,加强技术引导,大力扶持新型科技,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积极进行技术革新,合理应用网络化建设,充分发挥政府职能,为技术革新创作更多的沟通机遇与条件,不断的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技术水平,从而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效率。
(二)合理配置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工作
随着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的展开,各地区开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在各地区积极开展建设中,既要考虑基础设施建设效率,还要做好其后期的管理工作,在农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管理中,本文认为,首先要保障按照指导原则规范管理工作,因地制宜的采取管理工作。其次,在管理中,可以按照当地的农业发展情况进行分类式合理规划,合理安排建设人员数量,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实到每个政府人员身上,明确规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内容,并按照责任制度进行管理,一旦存在某一环节管理缺陷,可对管理人员进行查找,对管理人员作出处罚或严惩。最后坚持政府的引导,坚持保护农村环境原则,保障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正常开展,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之中,防止对耕地以及当地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为缓解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问题,而汇集多方位建设力量,共同保障农村建设的有效性。
(三)因地制宜,开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对于农业经济增长而言,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结合当前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的不足,应切实结合当地发展情况,开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从而使其可以推动我国农村建设的经济结构整体转型,确保农村经济发展稳步前进。此外应重视非建设工程基础设施对当地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力与生命力,并根据当地发展状况着重安排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方向,如道贫困地区的路建设工程,饮水工程等,着重把握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通过政府的积极引导,最终达到其与当地农业经济发展的共同促进的作用,保证当地农业各项活动稳定开展,从而调整其农业经济结构,通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来进一步增加农业经济发展。
(四)加强质量监管,充分发挥政府职能
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质量监管工作至关重要,其要做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各环节的掌控,可利用电子计算机,定时进行监控与管理。此外这种质量监督不仅仅来自于建设工程的相关管理人员,也是农村广大人民群众的责任,基础设施建设的安全,广大人民群众最具发表权益。因此,各项基础设施建设的选址、动工、建设等各项目,要集合广大农村群众的力量,集思广益倾听群众意见,在政府干预下,大力扶助农村建设,并通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开展,打破传统农村发展局限性,以其不断的提升农村农业经济的发展与增长。
三、结论
[关键词] 黑龙江省;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现状;问题
[中图分类号] D63-34 [文献标识码] B
一、黑龙江省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现状
(一)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情况
黑龙江省“十二五”期间共有广播电视20户以下自然村“盲村”525个,为实现到2015年底,广播电视“盲村”全覆盖任务,2011年,黑龙江省已将中央财政“十二五”安排在本省相关国贫县的专项资金下达,直播卫星接收设备已与厂家签订采购合同,全面启动了20户以下自然村“盲村”工程建设并于2012年9月底前完成了直播卫星接收设备的安装任务。截止到2012年底,黑龙江省广电总局已完成了327个“盲村”村村通广播电视建设任务,是2012年初确定的150个“盲村”建设任务的2.18倍,占“十二五”期间总建设任务的63%。
(二)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建设情况
农村电影放映“2131”工程,是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发展农村电影事业,满足广大农村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一项重点文化工程。截至2011年,黑龙江省已向64个县市、乡镇配送了36辆流动放映车,531套农村16毫米放映设备,投放16毫米电影拷贝1000余部,组建农村电影数字院线9条,新组建农村电影放映队380支,实现了全省年均放映电影8万多场次,累计观看近650万人次。
(三)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情况
近年来,黑龙江省不断加大对乡镇综合文化站的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成果显著,具体情况如表。
由上表可知,黑龙江省乡镇综合文化站总数由2009年的481个增长到2012年的924个,增幅达到92.1%;随着政府财政投入力度的加大,总投资额从2009年开始逐年增长;建设规模也由2009年的10.6万平方米增长到2012年的32.4万平方米,增幅更是达到了205.7%;综合文化站乡镇整体覆盖率由2009年的53.5%增长到2012年的99.8%,基本实现了乡镇综合文化站的全覆盖,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人民群众日常文化生活的需要。
(四)农家书屋工程建设情况
黑龙江省自2008年全面启动农家书屋建设工程以来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截至2011年底,全省已建设农家书屋7525个,占行政村总数83.1%,惠及农村人口1800万。2012年,包括自主建设其他书屋在内,黑龙江省13个市地、65个县(市)、907个乡镇、37个林业局、113个农牧场,共建设完成书屋10040家,累计投入资金2亿多元,惠及全省人口近2000万人。不仅实现了全省行政村的全覆盖,而且实现了全省农场、林场、种畜场、牧场的农家书屋全覆盖,更是提前三年超额完成了全省农村村级区划单位农家书屋建设任务。
二、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建设缺乏规划供给出现偏差
1.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的新建和扩建缺乏合理规划。黑龙江省部分地区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着只求数量,不求质量的现象。例如,在“农家书屋”的建设中,只求“农家书屋”在各个村庄的覆盖率,而忽略了“农家书屋”的环境、配套设施、图书及报刊的种类、使用情况以及管理人员的配备等问题。
2.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与农民群众的需求出现偏差。例如,农民在农闲时想在“农家书屋”借阅有关科学养殖及生产类的书籍,而“农家书屋”所藏书籍却以娱乐类的书籍为主,导致了供求出现了偏差。因此,这些公共文化基础设施一般往往也都是为了完成任务,而非真正从农民需求的角度去建设。
(二)城乡差距较大建设资金投入不足
1.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的“”时期,推行国家二元户藉体制改革,对城镇和乡村实行经济分治,形成了“农村落后、城市发达;农业落后、工业发达”的城乡二元结构格局。现如今,二元结构的城乡分割体制依然泾渭分明,农村科教文卫体等社会事业仍然比较薄弱。黑龙江省、市、县政府机关所在地的公共文化设施硬件、软件比较完备,而县级以下乡镇和行政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投入明显不足,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短缺严重,远远滞后于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2.与其他社会事业相比,黑龙江省文化事业的总投入占全省财政总支出的比重较低。如2011年,全省文化事业费用总支出为12.94亿元,而全省财政总支出为3398亿元,文化事业费用仅占全省财政总支出的0.38%。与此同时,黑龙江省财政对城市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比重要远高于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因此,资金不足一直是制约黑龙江省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瓶颈”。近年来,黑龙江省财政对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不断加大,但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总体投入规模依然不足。由于资金不足,很多公共文化基础设施都没有达到应有的建设标准,即便是达到了标准,由于对后续配套设施的资金投入不够,导致出现了“农家书屋”无购书经费,乡镇文化站和农家文化大院没有活动经费,许多文化机构运转艰难等问题。
(三)设施缺乏有效管理综合利用率低
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评估及监管体系不健全,从上到下缺乏垂直管理和长效机制。一方面,相关部门宣传引导力度不够,服务不到位,组织开展经常性文化活动较少,不能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致使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的利用率较低;另一方面,由于管理不力和使用不善,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普遍存在形式主义的倾向,大多数基础设施通过创建验收之后便无人管理,成为应付检查的摆设。部分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开放使用率低,常年由“铁将军”把门;其他的一些文化设施如“文化室、图书室、广播室、篮球场”等也都形同虚设,并没有被用来开展文化活动。
(四)人才短缺文化队伍建设滞后
长期以来,农村从事文化工作的专业人才不足是制约农村公共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据《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2012)》数据显示:2011年,黑龙江乡镇文化站从业人员2658人,在全国排第24位;专职人员1426人,在全国排第26位,占全部从业人员的53.6%;具有高级职称的仅27人,占全部从业人员的1.02%,在全国排第23位。与此同时,70%以上的乡镇专兼职文化工作人员没有管理文化工作的经验,更没有文化艺术专业特长,基本不具备承担农村文化公共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在文化队伍建设方面,由于存在编制不足、薪资待遇偏低、人员招聘及准入机制不够完善、人员培养和继续教育跟不上、农村文化机构中管理人员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搭配不合理等问题,致使在职人员的专业素质普遍较低。
三、完善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对策
(一)加大政府财政投入拓宽融资渠道
1.政府要调整投资方向,适度缩减对工业经济的财政投入,加大对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的投入,设立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专项资金。特别是对较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要切实加大投入力度,加快推进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
2.政府要建立健全投融资机制,在投资方面适当放宽市场准入机制。积极鼓励有实力的乡镇企业、民营企业、金融机构以及个人等社会力量参与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并给予企业或个人一定的优惠和政策支持。形成以政府为主导,民间资本、社会资本共建的多元化投资模式。
(二)加强设施管理提高设施利用率
1.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避免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的浪费。应着重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一要建立健全监督管理制度,对已有的设施做好管理工作,确保设施有专人负责看管;二要建立健全责任追究制度,增强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三要建立健全激励制度,提高管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
2.加强设施综合利用,提高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的利用率。一方面,对现有的农村文化设施要尽可能加以综合利用,如可以依托乡镇中小学、农村职业学校等,实现资源共享,既提高文化设施的综合利用率,也可以从中有所收益;既解决了资金短缺问题,也可以充分发挥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的作用。另一方面,在设施功能上要强调综合性,争取做到“一场多用”、“一室多用”,使活动场所集图书阅读、广播影视、科技推广、科普培训等于一体。
(三)增强农民文化意识激发农民参与积极性
大部分农民由于自身接受教育程度有限,对图书室等纯公共文化设施难以利用,同时又由于赌博、打麻将等不良习俗的影响,使农民对于文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小农思想和不良习俗阻碍着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因此,政府在建设文化基础设施的同时,要积极开展丰富村民业余生活的集体活动,如组织书法比赛、举办读书讲座等,从而建立良好的文化氛围,激发农民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提升农民对于文化生活的追求。
(四)重视人才培养及文化队伍建设
1.在引进人才方面。要建立健全工作岗位准入和在职考评机制,在基层群艺馆、图书馆(农村书屋)、文化馆站(活动中心)、农村放映队等文化工作从业人员中,实行严格的资格准入机制,合理确定管理人员编制,规范文化管理队伍。
2.在培养人才方面。要重视文化管理工作人员的继续教育,提高整体素质。政府部门要为农村文化管理工作人员划拨培训经费,加大文化管理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为他们创造更多更好的学习和深造机会,提高他们的思想水平、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培养一批善经营、懂管理、有开拓创新意识的文化管理人才。
3.在留住人才方面。政府主管部门要建立灵活多样的激励机制,切实关心和帮助基层文化工作者,帮助他们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遇到实际困难,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从而稳定农村文化队伍。
[参 考 文 献]
[1]赖淑琴.当前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现状及对策[J].大众文艺,2009(4)
[2]纪珊珊.贵州省农村公共文化保障机制建设研究[J].新农村,2010(4):29
[关键词] 公共产品 基础设施 西部农村 公平与效益
一、引言
1978年开始的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我国农村的生产运作方式,激活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村市场开始得到快速发展。但是,这种生产制度同时隐含着农村生产的分散性,这种分散的组织形式对于农村公共产品具有强烈的依赖性。20年的发展使农村繁荣、农民收入提高,但是与城市的差距却越来越大。我国的“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战略的实施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密切相关。西部很多地区的农村仍然靠天吃饭,基础设施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但我国各级政府长期未给予足够重视,导致现行建设的不到位和整体建设水平落后。本文试图从经济学中的公共产品理论角度探析我国西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供给方式、供给水平以及供给角色的作用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有效提供西部农村基础建设的方式。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
1.公共产品相关概念的界定
公共产品一种为纯公共产品(Public Goods),最初是保罗・萨缪尔森(P.Samuelson,1979)给定的。另外一种为准公共产品,也称为混合型公共产品(Quasi―public Goods)。现实的经济生活中,准公共产品更为常见。目前,我国西部的基础设施基本上属于准公共产品。公共产品的提供单位一般为政府公共部门。对于公共产品,一个主要问题就是效率与公平。
2.农村基础设施的界定
农业与农村基础设施,依据罗恩斯坦・罗丹的说法,它是与“私人资本”相对应,属于一种“社会先行资本”。现在纳入农村基础设施范畴的内容非常之多,根据性质的不同,可以分为三类:生产性基础设施、服务性基础设施、流通性基础设施。农村基础设施具有不易移动性、不可分性和外部性等特征。除此之外,农村基础设施还有其特殊性(陈文科),主要表现为,与工业城市基础设施相比,技术含量和资本含量通常要低得多,所使用的技术相对简单,且包含了大量的劳动积累,由较多的活劳动与少量的资本相配套,活劳动直接转化为凝结的资本形态。
三、西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现状
1.生产性基础设施落后,投入总量偏低
解放前,西部农村的基础设施就已经非常落后。解放后,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认识到西部农村已经成为我国发展最为落后的区域,尤其是一些山区里的民族农民集聚区,而基础设施的落后是影响发展最大的制约因素。国家逐渐意识到对于农村与农业投入过少的问题,因此,从2000年的西部大开发开始,逐步加大了对于西部农村建设的投入,加大了基础建设的力度,改善了农民的生活。但相对比其他地区而言,从基础设施存量看,普遍存在年代久远、功能落后、缺少维护等问题。从基础设施总量看,最关键的问题就是需求大但投入少。农业基础设施在1978~1998 年的投资总额为994亿元,生产性基础设施投入更微乎其微。农民收入近几年的提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国家对于农民的优惠措施等,这在一方面掩盖了农业生产性设施投入过少的问题。
2.服务性基础设施不到位,发展速度缓慢
农村服务性基础设施有所改善,但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还相差甚远。服务性基础设施中只有简单的服务可以提供给广大农民,不能满足农民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不同层次对于资金的需求,去年以来全国掀起的股票基金等热潮,在农村市场却显得平淡,这与目前农村金融服务落后有直接的关系。目前在城市普遍存在的网上银行、电话银行、信用卡、自动取款机等业务,在农村几乎处于空白。同样,农户对于医疗卫生的需求是最基本的,勉强可以得到保证,但是服务水平的落后与服务设施的不健全也是普遍的。据调查统计,西部地区农村平均每个乡镇拥有的卫生院不足一个,且一个乡镇一般包含十五个行政村,这些数据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大部分卫生院医疗设备陈旧,医疗人员水平有限,诊治手段落后,基本属于“询问”治疗。目前,西部农村的教育设施落后,教育水平低下等因素都制约着西部农村的发展,也从一方面反应出服务性设施的投入不到位问题。
3.流通性基础设施情况稍好,离需求仍有差距
目前我国西部农村公路建设需要解决两大难题。一是农村公路建设总量无法满足实际需求,资金投入不足。西部地区的农民修路的积极性很高,有些地方的实际需求已大大超过国家规定的建设里程。同时,国家补助标准的地区差异性较小,同样的资金达不到同样的效果。二是农村公路养护资金匮乏,养护管理薄弱,尚未建立起有效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机制。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得到稳步推进,特别是通过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和“村村通电话”工程,有效地提高了农村地区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和固定电话普及率。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在一些偏远山区,一些生活基本保障都难以得到维持,这些设施的提供几乎为零。
三、公共产品角度分析基础设施的供给问题
1.供给角色的混乱
按照西方经济学中对于公共产品的供给者说明,应该主要由中央及各级地方政府承担,中央及各级地方政府从强制性的税收收入中进行预算安排。目前我国公共产品在城市采取“至上而下”的供给模式,但是在广大农村却普遍采取混合供给模式,即一部分由上级政府提供,其余很大一部分依赖于农村委员会或者农户自己。而且,村民自治组织所承担公共产品供给责任与各级政府也并未划分清楚(黎炳盛),修建村路、修复校舍、社会福利等许多属于政府职责范围的公共产品,也需村民委员会提供,造成各级政府将供给责任推给村委会,使村委会成为公共产品的供给主体。
2.供给制度的不健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行相应的体制改革,事权下放给地方政府,但财权却紧握在手,因此很大一部分的供给资金难以到位。部分地区为了发展,把资金的收入来源转移到农户身上,这间接的加重了农民的负担,也直接的影响了农民的生产。农户缴纳的农业税和乡镇企业税是乡镇财政的主要来源,但逐年减少到取消农业税政策和近年来乡镇企业的衰退萎缩使地方税收逐年减少;另一方面,省级以下的转移支付缺少监管机制,“农业反哺工业”成为普遍现象,乡镇政府可以取得的转移支付数额很少。公共财政的预算内低收入导致制度内公共产品供给不足。大多数的乡镇财政无法提供足够的公共产品,为了提供最基本的公共产品的供应,只好借助预算外和制度外收入增加开支,从而增加了农民的负担。
3.供给公平性的失衡
(1)城市与农村基础设施供给的不公平。我国目前处于“二元”经济形态,农村与城市的差距明显且日益加剧,从根本上限制了农村的发展。另一方面,农村公共品的供给严格上说不能称为公共品,因为大多数的公共设施在购买时也需要农民付出一定费用,更不用说以后的使用费用。同时,一部分能力稍强或者经济条件较好的农户会迁移出农村,这也从一方面使得农村的发展更为艰难。
(2)农村与农村基础设施供给的不公平。基础设施的供给存在“马太效应”,这种效应在村与村之间更加明显。西部地区有发达地区于不发达地区之分,发达地区,政府的投入会大一些,效果非常明显,这就进一步加大了国家以及政府的投资倾向与力度。但是,很多西部农村地处环境恶劣的地区,这就加大了投资的难度与力度,且效益慎微,因此逐年积攒,会形成西部村村之间明显的差别,但在总平均水平上使各个地区的基础设施投入都有所提高。目前我们看到的各种有关农业基础设施的数据只能代表一种平均水平,这些数据会在一定程度上扭曲西部农村存在的问题。
(3)农户与农户基础设施负担的不公平。村与村之间有差距,相同村庄的农户与农户之间也有着差距。农户的收入存在“一八一”现象,一少部分收入较高的人,绝大多数属于一般水平,还有少部分属于贫困户。但是在承担基础设施转移费用时却没有相应的政策,影响了公平性原则。
4.供给效率的低下
西部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是公共产品供给,具有正外部性,因此一部分人会产生“搭便车”的心理,这种现象的产生会使投入更加难以得到保证。投资人在投资时首先考虑的问题就是收益问题,而使用人的使用也会考虑效益的问题,各方都会在权衡后作出决定,这是一个博弈的过程。目前西部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投资基本上是由政府出资,很少考虑收益的问题,但是私人组织会考虑,他们认为对于农村市场基础设施的投资会没有收益,因此不愿意在这方面作投资。根据我们的访问调查,目前电信行业就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国家以及电信的口号是要实现“普遍服务”,但是一些西部山区仅有几户农户,要是通电通路通水通电信宽带等一系列基础设施,这无疑是没有收益的投资,因此电信企业有时很被动。笔者认为这也是限制了基础设施供给的一方面原因,因此我们要从别的途径来转变投资方式,不仅仅由政府为西部农村提供基础设施,选择一种有效的方式使更多的私人组织加入其中。
四、公共产品角度提出西部农村基础设施建议
1.明确各级政府的分工角色
各级政府供给角色不明确的核心是西部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匮乏。因此,要明确各级政府的角色以及村自治委员会的任务,必须解决资金不到位问题。首先,在下放事权的同时下放财权。其次,对于西部不同地区的农村,根据各自实际情况制定投资计划。对于一些基本设施的投资,由中央政府投资兴建。对于不同地区,情况好的地方自身吸引力就很强,因此投资方式要灵活,可以采取合作投资或者私人完全投资等多种投资方式,政府的注意力更应放在引商投资政策制定与监管等方面。生态环境恶劣的地区,政府可以加大自身的投资力度,切实提高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对于不同农户,应根据收入水平来收取一定的使用费用,采取受益多的多收,收入少的少收,收入低的给与适当补贴。
2.制定完善的政策保障制度
中央政府政策的调整,从2000年开始的西部大开发工作,对于西部的投资力度有所加强,但2003后又有所回落。因此,中央首先要从政策给与足够的支持,同时对于一些优惠措施的制定应更向西部倾斜,尤其是西部农村地区。其次,对于基础设施投入以后的管理与监管,也应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因此,西部地区应根据情况制定出一系列相应的配套措施,保证基础设施建设的顺利进行。同时,应训练一批素质可嘉人才,对于西部的农村进行服务。对于农村服务的人员,政府应有必要的激励措施出台,才会吸引更多的人才流向农村。
3.公平与效率兼得
对于西部农村,基本上是在原有农村建设的基础上进行改造与投资。在公平的基础上,考虑效率时可以换个角度进行,对于边远地区的农村,有的自然村人户数不足十户,如我们对村庄进行大量的投资,投入的效益会大大打折扣,对于这样的自然村,笔者认为进行搬迁是比较合理的。预算搬迁费用与投资费用,若是投资大于搬迁的费用,那么进行搬迁则为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同时,也可以对一些搬迁地进行更好的改造,形成一种累积效应,从而吸引别的私人组织进行投资。对于情况好的地区,在效率的基础上,要更注重公平,避免地区差异太大,吸引投资的同时更注重对于农户的实际作用。
【关键词】极端气候 农村水利 西南地区
1.西南民族地区极端气候的界定
本研究小组选择了在广西,云南乃至整个西南地区旱情较严重的隆安县,弥度县作为调研地点,于2011年8-9月间在该地区进行了访谈及资料收集,并在受灾严重的几个乡镇村进行了问卷调查,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总共获得有效问卷300份。根据弥度县气象局提供的气温情况表和日照时数及降水量情况表作为数据来源,对西南地区极端气候做如下定义:极端气温事件的定义采用百分位定义法即将弥度1978-2009年日最高(低)温度资料样本概率位于x%(x视实际情况而定)的值作为极端高(低)温事件的上(下)阂值,定义夏季高温(冬季低温)事件;此外,温度严重偏离(高于或低于)该天的多年平均状态,也可看作是另一种极端高温(低温)事件,即距平值定义异常偏高(低)事件[1]。极端降水事件的定义采用传统的绝对阂值法,即采用降水量大于等于某一固定阂值的方法,本文将日降水量>100mm的降水事件称为极端降水事件[2]。
2.西南民族地区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现状分析
地球气候系统不断变化(即气候变化),导致极端气候事件的频繁发生,西南地区的极端气候不是唯一的佐证。但极端天气事件的影响大小不仅取决于事件本身的强度和时间的持续性,更取决于人类应对此类事件的能力。西南极端气候的严峻更主要的是暴露了农村水利建设方面的缺陷和漏洞。
1)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利用率低下。西南地区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利用
效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虽然极端气候对农村水利的利用有一定的影响,但也不得不承认这与长期以来农村水利工程自身的基础状况和损坏程度存在一定的联系。一是水利灌渠网络体系建设滞后性,阻碍了农业的生产。例如在云南,50%的灌溉渠道是土渠道,这种传统落后的灌溉方式渗漏量大,加上灌区大多数的水库老损坏退化严重,低产田工程不配套,水库灌区只有干渠和少量支渠,导致了水资源流失,农业减产。二是地方电力工程建设标准低,导致小水电大量开发,加剧干旱发生的风险。如在广西隆安县小水电站7座,总装机容量5595千瓦,年发电量1299万千瓦时。截至2010年7月1日,中国共有434个项目在联合国清洁发展机制(CDM)执行理事会注册,其中广西省占19个CDM项目。但小水电不同于大型水电站,难以带来水流调节、防洪、旱季提供灌溉用水等有利影响。由于引水式小水电站片面强调经济效益,过度引水,造成部分河段失水或时段性断流,导致河床萎缩或干涸。所以说,小水电的大量开发也成为诱发干旱,特别是农业干旱的潜在因素[4]。三是农村人畜饮水工程总量不足,已建成的人畜饮水工程供水不安全。在广西隆安县的农村人畜饮水工程仅252处,云南弥渡县的人畜饮水工程236件,远远低于全国各个县的平均水平。与此同时,许多乡镇供水设施不完善,没有净水消毒设施,水质不达标,不能满足乡镇人民的生产和生活需要。当天气好时,水利设施利用效率较低的问题不会产生严重后果,而一旦遭遇极端气候,其负面影响就立刻暴露出来。
2)落后的农村水利管理机制。在探索西南农村水利管理过程中,水利管理存在明显弊端。首先西南许多地方依旧存在政府相关部门、企业、农民、农民用水协会、农村水利协会等多种农村水利管理主体并存的局面。从图1中可以看出,不同主体的行为与结果有明显区别[5-6]。由于管理主体多元化最终导致农村水利管理状态混乱,效率低下。其次农村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不彻底,农户的利益不能保障,没有真正明确权利和义务,政府为了甩包袱 ,没有认真研究并细化政策,导致隐患不断。最后为减轻财政负担,部分地方在农村水利管理工作方面,大幅减少管理人员,而且人员编制的性质也发生变化,最终导致了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工作效率低下[7]。
3)农村水利设施的风险防控机制不健全。2010年的西南大旱中农业干旱(土壤水分含量低)固然与气象干旱导致的降水偏少有关,但也不得不承认,这与长期以来农村水利设施的风险防控机制不健全有一定的关系。贵州、重庆、广西、云南等受灾地区农业产量大幅度递减。一方面农村水利等工程防御性措施存在严重问题,抗灾能力弱。如云南弥渡德苴乡目前全乡有一座小一型水库需要进行除险加固,4座小二型水库中3座均为病除水库,病险率高达75%,多数水库存在安全隐患,117件小坝塘,都带病运行,效益衰减。又如在受灾严重的云南曲靖市,发挥着防洪、供水、灌溉保障作用的520座小型水库,目前就有高达442座存在不同程度的危险。另一方面缺乏引水、蓄水工程,因此,即使是灌渠系统完好,大概也只能解决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矛盾,根本无法应对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的矛盾。
4)不合理的农村水利资金投入机制。西南地区的农村水利投资制度缺陷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投入百分比明显不足,由于财政紧张,且建设任务繁重,除了依靠中央财政补助外,地方财政用于农村水利建设的资金百分比很少。虽然近年来中央 、省级补助经费有所增长,但是幅度不高,即使是长江三角洲经济发达地区,也存在着农村经费不足 、工程无法按期实施的现象。与此同时,农村水利作为公益性和非公益性相结合的事业,经济效益不高,而农村水利工程投资大,建设周期长,维护费用高,有的区域工程需几年才能完工发挥效益,地方政府难下决心加大投入,造成大的水利工程建完以后,无法与农村水利配套工程相结合,使得工程效益大打折扣。第二是不合理的政府资金投向结构。国家只注重大型水利设施的建设和维修工作,而忽略了与农业生产最密切相关的沟、塘、渠、堰、湖等中小型农村水利设施的建设与投入。
3.结语
西南地区农村水利设施建设年老失修,资金短缺,管理不善,抗灾能力低下,难以应对多变的气候。为了减轻极端气候对农业带来的极大影响,农村水利的建设问题依然是我们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
参考文献:
[1]杨萍、封国林、刘伟东、侯威、孙树鹏.空间点过程理论在极端气候事件中的应用研究.应用气象学报.[J].2010.6
[2]杨萍、侯威、封国林.中国极端气候事件的群发性规律研究.气候与环境研究.[J].2010.7
[3]王晓敏.中国干旱化趋势及西南极端干旱成因研究.
[4]冯相昭、杨萧语、周景博.极端气候事件使水资源管理面临严峻挑战——西南地区大旱的启示.观察与思考
[5]石志恒.政府参与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职能演变[J].商业研究,2007(8):165-167.
[6]胡家浩、汤尚颖.我国农村水利管理现状与健康发展的思路及政策建议.农业现代化研究.[J].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