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护理系毕业生论文

护理系毕业生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3-05-17 16:38:50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护理系毕业生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护理系毕业生论文

篇(1)

【关键词】高职院校 护生 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一个人依据理想的长期目标,所形成的一系列工作选择,以及相关的教育和培训活动,是有计划的职业发展历程。而护理人员职业生涯规划是护士在从事护理工作中根据其专业发展和需要,获取相关的知识与技术,拟定需要达到的目标,最终达到既定目标的过程。

护生是一个特殊群体,其职业生涯具有较强的技术性、专业性。近年来随着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给护理学生求职就业带来很大的竞争性、挑战性,因此如何为社会培养合格的护理人才是摆在卫生类高职院校面前最为突出的问题。为了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对护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帮助护生进行个体的自我定位,确立生涯目标、设计合理的成才之路;选择有意义的个人价值观;帮助护生加深对所学专业的了解,正确处理当前学习与实现个人职业理想的关系。

一、护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

曾经有人对日本东京大学毕业生做过一项调查.结果表明:只有3%的毕业生具有明确的职业发展目标:毕业后做什么,计划取得什么样的业绩,达到什么样的层次等等,并且予以书面化。12年后。针对这群毕业生的跟踪调查发现.当初那3%有目标设定的人.收入状况明显好于其他人,并且对生活的满足程度也高出很多。可见,明确的职业发展规划和目标对成功者是多么重要。

我校自建校以来每年都举行毕业生招聘会。面对众多的招聘单位,许多学生尤其是护理系的学生没有明确目标、拿着求职材料不知往哪家单位投是好.参加就业招聘会好像是在“赶集”。多数护生没有“生涯”概念。缺乏明确的职业目标,不清楚自己的优势、劣势,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改革发展也不甚了解。由此可见.规划设计好自己的职业生涯有助于护生的职业选择和职业发展,极具现实意义。

二、辅导高职护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的新思路

要解决高职院校护理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必须从多方面入手。从学生自身来说,首先要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社会和用人单位也要伸出关心和帮助的援手;而作为学校则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应该尽快改变传统的就业指导工作思路,积极探索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辅导的新思路。

(一)普及职业生涯教育,帮助高职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观念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能够帮助广大学生较为深刻地剖析自我,参照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不断修正自己的职业发展计划。因此,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就应该自始至终地贯穿在大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职业生涯规划应作为就业指导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列入教育计划之中。

(二)引进职业测评体系,帮助大学生客观了解自我

职业测评具有预测、诊断、探测和评估等功能,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其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倾向性,还可以评定其个性特征和动机需求水平。学校应充分认识到职业测评在大学生就业选择和职业发展中的作用,挑选和引进合适的测评工具,尽快让所有学生接受职业测评服务。

(三)加强和引导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其专业性和职业针对性

在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要增强其专业性和职业针对性。使他们在了解社会的同时,对其所学专业的应用以及将来可能从事的相关职业有一个比较清晰的感性认识,使大学生不仅在心理上接纳自己将要从事的工作,而且进一步明确自己今后的努力方向。因此,学校应加大力度建立相关的专业社会实践、实习和就业基地,组织和安排相关专业的大学生到相关工作岗位上去。

(四)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指导队伍的专业化培养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既是一项神圣的事业,又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需要一支具有较强专门知识、能力和素质的队伍,才能充分发挥高职院校的教育功能。这就需要通过集中培训和学习,建立一支专业化、专家化、科学化的职业生涯指导队伍,使之成为大学生的“职业导航师”。

三、护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尽早培养职业兴趣、职业意识

一个人职业兴趣、职业意识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护生进入高职院校以前,没有实际接受过护理职业教育,对护理职业缺乏必要的了解,还没有真正形成护理职业兴趣和职业意识。因此.护生的护理职业兴趣和职业意识要从一进入高职院校就开始培养,以适应护理职业发展的需要。

(二)依据所学专业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设计

用人单位招聘时,首先考虑的就是专业。护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就业方向。是护生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的依据。如果护生职业生涯规划离开了护理专业.从事的职业不是自己所学的护理专业,参加工作后必然就要“补课”,这无形中给自己增加了许多负担,也不利于个人发展,难以实现个人价值。

(三)完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服务

浙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曾对700名学生进行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抽样调查数据显示:绝大部分学生认为职业生涯教育很重要;对学校或者其他服务机构提供的职业生涯设计、就业指导服务。只有两成学生非常满意,而近一半的学生不满意。可见,大部分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服务不满意。

对护生进行职业生涯辅导不只是职业知识的介绍不能照本宣科,空洞说教,要采用多种方法和手段提高辅导效果。如采用专题讲座、现身说法、社区实践、外出参观、角色扮演等多种形式,使辅导的内容形象、深动、具体。要用启发、讨论、辩论、测试等学生参与的方法,开启学生的思路,分享经验和感受。

高职院校适时对护生进行职业生涯辅导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合格的护理人才,提高护生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教学手段。科学、合理与适时的职业生涯团体辅导是帮助护生进行职业生涯设计、进行自我的定位、选择职业生涯角色、寻求最佳生涯发展途径的专门性课程和活动,也是学校职业生涯辅导中最有效的辅导形式之一。

参考文献

[1]吴风清;危情护理[期刊论文]-中国医院院长 2008(05)

篇(2)

【摘 要】过渡语理论对语言教学有着积极的作用。英语教师应该掌握过渡语特征及其来源以便在教学中加以合理应用。只要教师加强理论学习,讲究教学策略,掌握纠错策略和技巧就会减少教学困难,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 过渡语;高职英语;教学策略;启示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5)08-0052-02

作者简介:贺正全,副教授。研究方向:高等职业教育英语教学。

基金项目:本文系甘肃省教育厅2014年度外教社—甘肃省普通高等学校大学英语教改项目 “大学英语快速口练课堂教学模式”(委托项目-10)的阶段性成果。

一、过渡语理论概述

1.过渡语理论。过渡语,西方一些学者称之为中介语,其理论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末。其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塞林克(Selinker)于1969年在其论文Language Transfer中首先使用了“中介语”这一名称。1972年他又发表了Interlanguage的论文,对这一概念进行了阐述。塞林克认为二语习得者的语言应当被看作一个在结构上处于本族语和目的语之间的中间状态的内在语言系统。它既不是母语的直接翻译,又与目的语很不一致。它们不是任意的,而是遵循一定规则的。我国学者周流溪认为应该称之为过渡语,因为中介语是起一个中介作用,比如国内苗族人和壮族人见面而不能用其民族语言交流的时候就会用汉语作为中介语进行交流。在国际上,如中国人和俄国人见面时可以使用英语交流,这时候英语就是中介语。而过渡语只是处于过渡状态,尚未完全学会和掌握的语言。

2.过渡语的特征。过渡语有着五个鲜明的特征:①可渗透性。这是指语言学习者的过渡语系统是开放的,其组成规则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新知识和新规则的学习,原来尚未学好的规则和结构会不断调整,过渡语偏误不断得到修正。②动态性。这是指随着新知识、新规则的不断注入,过渡语缓慢地修改已有的规则,逐步向目的语靠近、适应目的语新规则的过程。③系统性。即过渡语是相对独立的语言系统,它具有一套独特的语音、语法和词汇规则体系。虽然过渡语具有可变性,但它从一个阶段向另一个阶段的发展是规则有序的。④反复性。过渡语在向目的语接近的过程中不是直线前进的,而是有反复和曲折,通过不断修正与调整直至最终接近或达到目的语水平。⑤石化现象。这是指外语学习者的过渡语中的一些语言项目、语言规则和系统性知识趋向于固定下来的状态。

3.过渡语来源。塞林克将过渡语产生的根源总结为五个方面:一是语言迁移:学习者由于不熟悉目的语的语法规则而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母语的规则来处理目的语信息的现象。语言迁移是以选择的方式进行的,并不是所有相似的语言现象都会发生迁移。二是目的语规则的泛化:在外语学习过程中外语学习者把一些语言规则当成普遍性的规则来用,结果创造出目的语中没有的结构变体。它不带有母语的特征,但是反映了学习者目的语的特征。三是训练迁移:外语学习过程中由于训练方法不当、或训练材料不合适、或训练量不足等因素而造成学习者扩大某条规则的覆盖面。四是学习策略:外语学习者摸索单词、语法规则和其它语言项目的含义和用法的方法。它是学习者对输入语言及其语言知识发展过程的一个重要标志。五是交际策略:外语学习者在表达意思时所运用的策略和方法。在需要表达某些超过学习者现有的语言知识和技能所能表达的内容时,就会有意识地使用一些语言的或非语言的手段进行交际。

二、高职学生英语学习特点

1.高职院校生源复杂。高职院校学生来源十分复杂,尤其是随着招生制度的改革其学生成分更趋多样化。最早占较多数量的“3+2”大专生虽然逐渐减少,但还是有一定数量存在。然后是近几年高招改革后的单招招来的学生。这部分学生又有两种情况:一种是 “三校生”(即职业高中、中专和技校),另一种是高中毕业生。而这两种情况又很不一样,单招招进的“三校生”是原先初中毕业后没有考上高中而上了“三校”的学生中的优秀学生;单招招进的高中毕业生则是高三中学业成绩比较差、普通高考无望的学生,当然他们也不是最差的高三学生。目前还有占比较多数的普通高考统招学生,这部分学生相对来讲学业成绩和各方面素质都不错。即将实行的高考改革还会推荐一部分优秀的“三校生”和优秀的高三毕业生就读高职,而这部分优秀学生的“优秀”程度会令任课教师担忧。如此复杂的生源给高职大学英语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

2.高职学生英语基础薄弱。就高职学生英语知识水平和各项技能发展情况来看情况也是十分复杂。比较普遍的是词汇量不达标,听说能力缺失;语法概念模糊;学习方式落后。按《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中的较低要求入校学生应掌握单词1000个。据我们的考查,各系学生掌握词汇的情况不一样,像护理系等医学类学生完全达到了这个标准,甚至达到了1600个的标准要求。女生的英语水平相对较好,男生中以及工程类学生中甚至有完全不具备听说读写能力的学生,其词汇量在百位数以下。一些学生,尤其是一些男生不具备朗读能力,惧怕开口。

3.高职学生英语学习特点。高职复杂的生源结构和学生多样化的英语基础使大学英语教学显得十分困难,但是尽管如此,高职学生英语学习还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学生学习英语也表现出了一定的特点。拿我院来说,首先表现出的是各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态度非常不同。以护理系为代表的医学类学生对英语较为重视,且很有信心学好,他们乐于学习语法且喜欢参加考试拿证。但是他们却不善于表演,不太愿意与他人合作学习。艺术系学生虽然英语基础较差,但是他们却善于表演,如对话表演,演讲等。工程类如机械系、汽车系和建筑系学生,男生多,英语基础差,甚至缺乏起码的听读能力,这部分学生则既没有信心,又没有愿望学好英语。

三、过渡语理论对语言教学的启示

过渡语理论对高职英语教学有重要的启示作用。教师应该努力研究过渡语理论并用之于教学。

1.加强理论学习,掌握纠错策略和技巧。对于学生在外语学习中出现的错误,教师有三种不同的观点和对待措施。第一种观点认为学生在语言学习中出现错误是不应该的,是学生没有认真学习造成的,所以应该加强课堂纪律管理,严格要求学生,杜绝错误的发生。持这种观点的教师显然没有阅读过过渡语理论,其错误在于没有认识到语言学习中错误的发生是不可避免的。第二种观点认为学生在学习外语时发生错误在所难免。重要的是教师要及时发现学生错误,及时予以纠正。殊不知,过度纠正学生外语学习中的错误会打击学生学习外语的积极性,反而不利于外语学习。第三种观点认为学生学习外语时发生错误是正常的。说话写作应该着重看是否表达流利,随着学生外语水平的不断提高其错误也就自行消失了。这种观点也有失偏颇。对于外语学习中的错误若不在适当时机予以纠正,错误就会形成习惯而导致以后不容易改正。

过渡语理论告诉我们外语学习是个不断出现偏误,不断纠正偏误的过程,是外语学习不可缺少的环节。既然如此,如何纠错就是语言教师课堂教学的一项基本技能。高职学生来源复杂,英语基础又不在同一个水准。因此,更应该注意照顾学生情感,讲究有效性。教师要尽量掌握较多的纠错策略,针对不同错误选择恰当的纠错技巧,比如教师纠正与学生纠正、直接纠正与间接纠正、即时纠正与延时纠正等。其中学生相互纠错有着重要的意义,不但提高学生对错误的认知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习惯。

语言教师要努力学习理论,把握学生语言偏误的演化过程,及时分析学生错误,讲究纠错策略,采取友好态度,适时纠错,促使过渡语逐步向目的语靠近,提高其语言能力,从而提高外语教学实效。

2.尽可能多地输入目的语,熟练掌握目的语表达方式。从过渡语产生的根源看,主要还是因为学习者没有吸收足够的目的语。所以,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更主要地还要利用课外时间引导组织学生多渠道、多方式接触学习目的语。比如鼓励甚至组织学生与讲目的语者会话交流;收听目的语电台节目;观看目的语电影,阅读目的语报刊小说;开展目的语类竞赛,英语目的语节目表演等。经常写一些目的语短文,做一些翻译练习等,通过多种感官刺激熟练掌握目的语。

3.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尽量缩小目的语规则的泛化和训练迁移。教师备课上课时要充分利用所学理论和经验,精心挑选训练内容,设计训练形式,控制训练量。比如学习英语一般过去时一般疑问句,学生会产生这样的过渡语:Did you went to school yesterday?显然,这是把动词过去式的运用规则过度推广了。所以,教学一般过去时疑问句时就要对此加以特别提醒,给予适量训练。再比如,在教学中学生会把“她是一名好学生”这个句子翻译成“He is a good student.”这是因为训练时经常用he而很少用she的缘故。也就是人称代词he训练过度,而人称代词she缺乏训练。因此,设计课堂教学时要考虑到这种情况,对各种性别人称代词都要给予适量训练。

参考文献:

[1]张国扬,朱亚夫.外语教育语言学[M]. 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115.

[2]司联合.过渡语理论与语言教学[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04,112

篇(3)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医院改革面临的主要矛盾是医疗卫生资源的浪费和医院补偿不足并行,医院服务模式单一与社会多样化服务需求的矛盾,新的医疗保障体制对医疗服务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医院改革的思路是充分利用现有的、有限的卫生资源,建立起优质、高效、低耗、富有生机和活力的运行机制,强化经营意识,讲究成本效益,提高医疗水平,保证医疗质量。我院此次人事改革的主要原则是紧缩编制,定员定编,减员增效,强化聘任,竞争上岗,转岗分流,提高效率和效能,建立科学、完整的考核体系和考核制度。

2合理配置与使用护理人力资源

2.1合理测算人员编制

人事制度改革的核心是建立一种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用人机制,我院护理部根据医院改革的总体思路,配合人事处合理测算了护理人员编制,我们以卫生部1978年《综合医院编制试行办法》为蓝本,结合前3年各个科室的工作量,并借鉴国内外医院的经验制定了各科室护理人员编制。普通病房每4张床设1名护士,每40~50张床设3~4名治疗护士;每60~80门诊人次设1名门诊护士,每张ICU床设2~3名护士,每张手术台设3名护士,承担教学、科研任务的科室设1~2名教学、科研护士。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儿科等护理量大的科室在人员编制方面给予一定倾斜。特殊的专业科室根据工作量或岗位特点进行配备。如急诊科,我们根据急救医学的发展要求和我院急诊科的设置特点进行配备。我院日急诊量300人次,急诊流水设A类病人区、B类病人区和C类病人区,分诊护士要根据就诊病人情况,测量生命体征,初步分诊,并将不同类别病人送至不同诊区。因此我们要求急诊护士实行12h值班制,每班配备8~10名,基本保证了新的急诊模式的运转。我院是一家拥有850张床位的三级甲等医院,日门诊量3000人次,日急诊量300人次,全年候开放门诊,24h开放导管室,周一至周五全天开放手术室,院外开放床位150张,经初步测算全院应配备护士692名,护士与床位之比为1:0.81。此编制随着护理业务的不断开展还需逐步调整。

2.2制定护理管理人员的编制标准和聘任资格,加大对护理管理人员的奖惩力度

我院结合自身学科建设和发展要求,制定了护理管理人员设岗标准和聘任条件。大于50张床位,下设3个以上护理单元,承担护理教学、科研的大科室可设置科护士长。科护士长应具有大学本科或以上学历(过渡期可为大专学历),具有主管护师或以上职称,有着8年以上临床经验,担任过站护士长,是本系统护理质量、教学、科研的总负责人。护士长的设岗位标准为大于20张床,具有独立的护理单元,有独立的护理专业要求;护士长应具有大学专科或以上学历,具有护师或以上职称,是本专业护理质量、教学、科研的负责人。门诊各单元不再设护士长,由门诊组长负责相关管理工作。通过此次改革,我院在内科、外科、急诊科、妇产科、心脏中心、呼吸中心、泌尿中心、干部科聘任了8名科护士长,全院聘任护士长36名,减少护士长人数9名,有2名科护士长、7名站护士长落聘。

通过管理岗位编制的制定和护士长聘任资格的确认,护士长们加强了自身素质和专业知识的学习。西方权威质量专家认为,质量管理已开始进入以领导为主的新时代。管理人员的质量战略就显得尤为重要。护士长素质和能力的高低,影响了护理质量管理的水平。因此,我院护理部为强化医院管理,制定了护士长的考核标准,从护理质量、教学、科研、自身业务能力等方面综合考评护士长的管理水平,每月全院护理质量考评会也将护理质量的好坏与护士长的奖惩挂勾,考核评价的形式从单一的自我评价向同行评价、社会评价转换。

2.3科学核定护理人员职称比例,实行竞争上岗,择优聘任的原则

为适应21世纪护理学科发展需要,我院在定员定编基础上,还科学地核定了护理人员的职称比例。我国尚没有护理人员职称比例的成文规定,卫生部1995年统计全国正副主任护师与主管护师、护师的比例为1:30:206,我院目前的比例为1:32:263,也存在着中高级人员偏少的现状。我们此次初步核定的比例为1:6:46,这一比例还将随着护理人员学历水平的提高,逐步向医师(1:3:5:7)职称比例靠拢。我们核定的编制基本做到了每个护理专业配备1~2名中级职称护士,承担大量教学,科研工作的科室配备1名高级职称护士。

我院实行专业技术人员聘任制,各科室按人事处下达的岗位、职数进行聘任。实行民主、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各科室采用问卷调查、座谈等形式选聘人员。有的科室对护理业务能力强的护士采取高聘,对能力差的护士给予了低聘,充分调动了护理人员积极性。1998年全院高聘护士10名,低聘护士3名。

2.4明确护理岗位,合理使用合同制护士

前一段时间,部分护士分流到行政、后勤等非护理岗位工作,周莲珍等对东北3所医院调查表明有7.93%护士已脱离护理岗位,但仍占护理人员编制[1]。此次改革,护理部与人事部门多次协商,将护理岗位定为需要运用护理学科理论和技能开展工作,由注册护士承担风险的岗位。我院从事非护理岗位工作的34名人员自1998年以来不再占有护士编制,保证了有效的护理人力为病人提供更好的服务。

为引入竞争机制,我院自1998年开始在中专毕业生中采用合同聘任制的方法。合同护士的来源为本市正规护校毕业生。聘用期为3年,每年根据其工作表现签定一次协议,工作满3年后,成绩优秀者可转为我院正式职工。聘用期在内科系统、外科系统、急诊科进行轮转。为此,护理部和人事处共同制定了周密的培训计划、考评方法和管理办法,以确保培养高质量、全面的护理人才。现我院聘任合同护士45人。

2.5合理分流转岗人员,建立动态考核管理办法

虽然从编制总数看,护理人力缺编。但长期以来管理体制上的问题,在不同护理岗位也存在忙闲不均,部分护理岗位人员超编,还有部分护士由于服务态度、服务质量缺陷,科室不再聘任。对于这些需要护理部重新调整护理岗位的人员,我们的指导思想是珍惜专业技术人员,充实临床一线,违纪降级使用,严重者下岗。1998~1999年10月我们共调整安排30名,其具体去向是:①临床业务量大,人员缺编的科室。②扩大社区服务,我院目前在社区护理岗位工作的专职护士5名。③建立护理后勤支持系统,解除临床护理人员的后顾之忧,我们成立了护理服务中心,相应安排4名人员从事管理、培训、服务等工作。④建立院外病房,扩大医疗服务。我院自1999年以来相继在院外开设了3个病区,在院内增开了2个病区。我们安排了部分人员。

对于这些人员,我们也建立了相应的管理制度。我们规定护理系统转岗人员由护理部备案,试用期半年,每月护士长从服务态度、工作能力、服务质量、劳动纪律等方面进行考评。试用期给予医院平均奖金的50%,转岗超过两次者,将不再在护理岗位安排工作。无接收科室的人员,将降为护理员使用。

2.6科学排班,灵活地奖励政策

我院目前护理人员缺编62名,为了合理、有效地使用护理人员,保证工作到位,护理部提出各科室护士长可以根据本科室人员结构、工作性质合理排班。我院实行周六日全年候开放门诊,手术室周一至周五全天开放,导管室24h开放,各科室科学排班,保证了各项护理工作高效、优质完成。如心脏中心根据夜间急诊量大,但科室护士严重不足的情况,实行2人12h值班制,既保证了夜间病区护理质量,又节省了人员。综合科有3个病房,但每个病房仅23张病床,为了既解决夜间抢救,护理量大的问题,又节省人力,同时锻炼高年资护士的管理能力,我们实行了护理二线制,由高年资护士承担。主要职责是协助、指导值班护士抢救和护理。各科室在科学排班基础上,采取了各种灵活的倾斜政策,如骨科在院外开设了康复病房,由本科室护士利用休息时间,轮流值班,给予高额加班费,心脏中心也采取了奖励政策,保证了业务开展,也得到了护士的认可。

3效果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