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家庭教育对中学生的重要性

家庭教育对中学生的重要性精品(七篇)

时间:2023-05-16 14:46:22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家庭教育对中学生的重要性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家庭教育对中学生的重要性

篇(1)

【关键词】家庭教育 中学生德育 影响

家庭教育是学生接受一切教育的基础,对学生的启蒙思想的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当前社会充斥着不良的因素,学生通过家庭教育获得良好的思想道德的建设对于学生未来的道德发展非常重要,下面我们具体来看一下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一、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家庭的和谐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关系着学生在校的精神面貌和学习质量,处在中学阶段的学生采取合理正确的家庭教育对其行为进行相关的引导和教育是非常有意义的。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家庭教育环境和观念分别对学生德育产生的重要影响。

1.家庭教育环境对学生德育的影响。

首先从家庭教育环境来看,家庭教育环境又分为两种大方向,一种是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一种是不良的家庭教育环境。对于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可以很好的培养中学生的健康思想和美好到的品德,家庭教育环境反映着现实的社会关系,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改变社会的风貌,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础,尤其是对中学生未发展完善的心灵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中,家长能够清晰的认识到孩子在学习和道德上的缺失,对学生采取正确合理的引导方式帮助孩子走出困境,对于孩子道德的培养具有很大的帮助,在一定程度上发展了他们的德育素质,在这种良好家庭环境的熏陶下,孩子能够感受到家庭成员对其的爱,在学校中,学生能够以一个更好的精神面貌和态度来面对学习面对未知的困难。但是在不良的家庭环境的影响下,对于学生道德素养和健康发展起到了非常大的阻碍作用,尤其是中学生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阶段,学生很容易因此培养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跟不良社会青年结交,最终走上不可逆转的道路,他们对于父母的爱是未知的,因为从小他们就远离父母,根本体会不到父母的爱,这样的家庭教育环境怎么会培养出一个综合素质高的人才,这样的家庭教育环境怎么能教导学生在未来的社会生活中去关爱别人帮助别人,最终的结果只会导致学生道德素养的低下,身心上的不健康。

2.家庭教育观念对学生德育的影响。

合理的家庭教育观念对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在传统的家庭教育观念下,家长往往只是单纯的认为中学生只需要学习成绩好就行了,不需要关注其他方面的提升,甚至孩子在学校中的其他不正确的行为也不管不问,甚至有的家长告诉孩子只要在中学的课程中学习成绩好就可以,诸如孩子早恋等行为也不进行监督,这样错误的家庭教育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引导孩子走上错误的道路,对于中学生世界观价值观的培养产生了阻碍的效果。虽然这样的教育观念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保证孩子有一个好的成绩,但是孩子在心理上和德育上存在的问题是无法察觉到的,导致目前出现的一系列宿舍残害事件的发生大多都是这种错误的家庭教育观念所培养出来的孩子,在这个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中学阶段,一定要采取合理的家庭教育环境来培养学生。

二、如何采取正确的家庭教育提升中学生德育素质

上面我们已经对目前家庭教育环境和观念下对学生德育素质方面的影响进行了简单的概述,可以看出对于中学生而言,正确合理的家庭教育观念和环境对学生德育素质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我们主要来看一下如何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来提升中学生的德育素质。

1.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中学阶段是学生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一个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下,正确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对学生德育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家长应当树立正确有效的家庭教育观念,家长应当尽可能营造一个和谐、欢快的家庭环境,让孩子在家庭环境下能有一个快乐安逸的成长环境,家长适当的通过孩子的寒暑假可以与孩子多进行学业、生活上的沟通,及时发现孩子目前所存在的一些困惑或生活中的一些难题,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为孩子提供一些帮助,帮助孩子在人生的道路上少走弯路。其次还可以适当的带着孩子多参加一些关于德育教育的讲座等,帮助孩子理解德育素质的重要性,使用合理有效的方法引导孩子德育素质的提升。

2.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随着当前社会的不断发展,传统的家庭教育观念已经不能满足于目前中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对于只看成绩的传统家庭教育观念,家长应当首先做出转变,在关注学生考试成绩的同时,多关注学生在校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在中学阶段,孩子已经能够对一些事情做出自己的判断,家长若与孩子产生不同的见解不能下意识的否定孩子的思考方法,应当首先尊重孩子的想法,其次帮助孩子思考他们的想法中所存在的不足之处,从而以正确的观念引导孩子选择合理有效的想法。最后,家长的教学观念不能存在传统的棍棒教育,随着目前社会的发展,棍棒教育已经不适合当前教育体制,家长应当适时的与孩子进行合理的沟通,通过正确有效的沟通来确保孩子走正确方向和道路。

三、总结

综合上文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合理有效的家庭教育观念和环境对中学生德育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家长应当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转变传统教育观念,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引导,使孩子在中学阶段的德育素质提升上能跟上社会的步伐,从而保证孩子在中学阶段能从德智体美劳多方面发展。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 中学生 心理素质 教育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6.10.077

On the Development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Psychological Quality Education

MIAO Dianqing

(Inner Mongolia Hulunbuir Arong Qi Huoerqi Middle School, Hulunbuir, Inner Mongolia 162756)

Abstract The psychological quality education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quality education, but because of social change and other factors, the current middle school students' psychological quality showed prominent problems, this paper firstly expounds the importance of the quality education of the students, and then analyzes the causes of the psychological problems of students, finally put forward the suggestion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education of psychological quality education.

Keywords middle school students; psychological quality; education

1 中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青少年代表着未来的希望,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写道:“少年强则国家强”,所以中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整体素质是中国未来持续发展和复兴的重要因素,而在中学生的整体素质中,心理素质占有非常关键的地位,因而发展中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是发展青少年整体素质的核心部分。在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表明:“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意见》中的这部分内容说明了学生心理素质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和关键影响,也表明了我国基础教育对中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关注。

但一些调查表明,当前的中学生存在着较为突出的心理问题,根据新华社的报道,近年来我国中小学心理疾病的发病率呈现出较大的上升趋势,调查显示大约35%的中学生表现出了心理异常,其中的53%的中学生普遍存在抑郁症、恐怖症、强迫症等心理问题。这些数据表明,在当前的环境中,中国中学生的心理素质存在着很大的问题,而这也说明了当前中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2 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根源分析

个体心理特征的形成主要来自其青少年时期,而其心理素质的形成和与发展很容易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一个学生是否具备优良的心理素质,与他所在学校、家庭以及社会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因而,教育工作者不仅要了解和分析相关环境因素的影响,而且要能够因地制宜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以应对这些问题。这些影响因素主要包括:

2.1 社会环境的影响

弗洛姆认为个体的心理健康情况是由客观因素所决定的,其所处的社会环境可以促进个体的发展,也可以扭曲个体的发展。当今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这种快速而深入的社会变化对中学生的心理素质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这主要表现在:

第一,社会转型所产生的独特的中学生价值观。社会学认为个体价值观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社会变迁所带来的。在社会变迁中,个体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都会随之发生重要的调整,这一点对正处于成长期的中学生而言更加明显。目前很多关于新生代、80后、90后群体的探讨,恰恰反映了中学生群体在社会变迁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价值观念和心理特点上的特殊性。所以教育工作者需要认识到当前中学生心理特征形成的社会基础,在具体的教育工作中,能更多地包容和理解中学生。

第二,社会风气对中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中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他们的价值观尚未成形,对客观世界的看法和认识容易受社会风气的影响。而在当前,社会转型和外来文化的引入使社会中存在着很多备受争议的观念,它们对原有的社会价值与道德意识形成了挑战。很多中学生在这一阶段尚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并且大都处于叛逆期,加上部分媒体在信息传播中存在的夸大与失实,常常会对当前中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第三,社会生活方式的网络化转变对中学生心理素质形成的影响。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的交往方式日益呈现出电子化和虚拟化,中学生在这一方面具有更快的技术接受能力,所以他们的沟通方式和社会联系也变得更加网络化。这种社会交流与生活方式的变化在青少年群体中普遍存在,这一变化改变了青少年接触信息的方式、类型和深度,其所接触到的信息对其价值观念和心理健康有着重要影响。

2.2 学校环境因素

学校是中学生的主要活动场所,在心理素质教育上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学生心理素质需要以学校教育为主干,以日常教学活动为载体,所以学校的整体教育环境与教育水平是影响中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关键因素。

在当前的中学教育中,学校在注重传统的德智体等教育的同时,却忽略了学生的心理素质发展,这种陈旧的教学理念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中学生群体的价值观与心理素质。对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和德智体教育应该是相辅相成的:一方面,一个个体如果没有良好的自控能力,是无法进行长期有效的自主学习的,学校在对学生学习的正常监督之外,更需要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其具有主动学习的能力,使之能够在离开中学和进入社会之后依然保持着良好的学习习惯;另一方面,从心理特点上讲,中学生常常处于逆反期,在过于强调分数和服从的教育环境中容易出现厌学、焦虑、对抗等消极心理,这会使很多具有良好潜力的学生没有有效发掘学习能力,反而影响其长远发展。

2.3 家庭氛围的影响

家庭的环境与氛围一直在中学生心理素质培养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家庭氛围会在不同方面影响着中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

第一,家庭的完整性与内部关系的决定性影响。家庭的完整性直接决定着家庭教育情况,单亲家庭、婚变家庭和留守儿童家庭等情况会使青少年在心理发展中形成孤僻、自卑、冷漠、自私等负面的心理特点。需要说明的是,这些家庭类型的数量要多于过去,这实际上也是社会转型和社会环境变迁所产生的一个派生现象。

其次,家长行为不端的家庭环境对孩子起到不良的示范作用。家长的言行、理念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并在其心理素质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青少年在家庭中会更加潜移默化地受到家庭中的其他个体,尤其是负面言传身教的影响。所以家长的行为方式也具有重要作用。

2.4 中学生自身因素

中学生的自身特点也是其心理素质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中学生一般在12到18岁之间,正处于青春期,是其心理素质形成的核心时期,这个时期的学生常常缺乏良好的自制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常常在心理情绪上变化很大,并且难以独立面对压力。因此,需要包容他们的想法,注意他们该时期情绪上的敏感性。

3 中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建议

从前面的分析可以发现,当前社会环境的整体性变化不仅会直接影响中学生的心理素质,也会通过对家庭的作用来产生间接影响。这些情况使当前的中学生素质教育具有复杂性与变化性,教育工作者对于这一点首先应该具有清晰的认识,并且也需要认识到中学生素质教育并不是依靠学校和教师就能够完成的,还需要家庭的配合,而后根据这些情况来采用更加具有包容性的教育态度,采用更加丰富多样和全面有效的教育方式。具体建议如下:

3.1 将心理素质教育纳入学校教育体系之中

在学校教育活动中,心理素质教育与知识教育是相互促进和内在统一的。心理素质教育也是学校教育中的重要环节与主要目标。所以学校和教育工作者需要认识到对知识教育和心理素质教育进行整合的重要意义,提高其对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并通过积极开展心理素质教育来促进中学生的知识教育质量的提升。

3.2 积极提高教师的自身素养,提高心理素质教育水平

教师自身的修养与能力直接影响了学生心理素质的优劣,同时需要说明的是,发展学生心理素质教育,需要教师具有更高的教育水平和更具有包容性的教育心态,这一点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中尤为重要。一般而言,教师需要具有两方面的素养:

第一,对学生教育的敏感性。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在指导学生时,需要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耐心,既能够及时察觉学生心理倾向的细致变化,也能够为学生心理素质发展给予细致有效的指导。

第二,教师应具有较高的宜人性。在进行中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时,教师需要的关键素质不是威严和使学生服从,而是开朗合群的性格特征和谆谆诱导的教学方式。具有这类特征的教师能够使学生敞开心扉,师生之间开展有效的交流,从而更好地发现中学生的心理变化,便于教育的有效深入。

3.3 与家庭教育结合,促进家长的配合

现代家庭教育应该将孩子的心理素质教育放在中心地位。对青少年成长而言,家庭教育有着比其它教育形式,甚至是学校教育更为深远的影响,所以教育工作者应理解和重视家庭教育对中学生心理素质的作用,也应是作为主要教育者之一的家长所需要具备的观念。在心理素质教育中不能仅仅依靠教师和学校,更需要充分家庭教育的作用:

第一,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培养中学生心理素质,需要营造和睦的家庭氛围,所以家长应注意主动构筑良好的家庭气氛,并根据子女们的身心特点,恰当选择教育方式,为孩子心理素质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家庭环境。

第二,家长应注重自身修养的提高。家长自身素养的水平是决定家庭教育质量的一个主要因素,所以在开展中学生的素质教育时,需要家长能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念和教育理念,并注意平时的言谈举止,通过家长的言传身教和反复引导来推动中学生素质教育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磊.素质教育新论[M].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2] 李丽.西北地区农村中学生心理素质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6.

[3] 郑琰.广东省中学生心理素质状况调查报信[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7.

[4] 宋志一.父母亲职业类型对子女心理素质发展影响的测验研究[J].学术探索,2002(4).

[5] 陈带有.澳门中学生心理素质状况及其与学业成绩关系的研究[J].华南师范大学,2008.

[6] 郝秀香.浅谈中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J].科技创新导报,2009(10).

[7] 邱莲.广东中学生心理素质发展特点的调查与分析[J].教育导刊,2006(6).

[8] 杨海珍.东莞市初中生心理素质调查研究[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10(2).

[9] 余万超,刘栋梁.中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模式研究[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10).

篇(3)

关键词: 家庭环境 中学生 思想品德 对策 影响

中学阶段是人的一生中最关键的阶段之一,是形成和获得社会化角色、社会态度,以及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的重要时期,也是思想品德发展由动荡趋向成熟,极易发生分化的重要时期。中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是家庭、学校、社会等各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然而,家庭对中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最初和最基础的作用,并深刻地影响着中学生的一生。在当今社会信息化、网络化等发生巨变的现代家庭环境大背景下,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家庭环境对中学生发展至关重要的作用,必须充分了解家庭现状,以便有意识地优化家庭环境,增强家长的责任意识,强化中学生的家庭道德教育。

一、家庭成员素质对中学生思想品德的影响

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普通家庭拥有越来越丰富的物质基础。我国教育事业越来越受到重视,现代家庭成员的受教育水平和文化素质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家长素质普遍提高。家庭成员的相互地位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广大女性地位不断上升,女性逐渐获得与男性平等的受教育权和个人价值实现的机会。这些可喜变化均有利于家长提高自身素质和思想道德修养;有利于家长增强教育能力,更新教育理念;有利于家长调整教育方法,采用更科学的方式教育子女,促进其健康成长。但由于各地特殊的现实情况,许多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依然落后,人们受教育程度依然较低。尤其在广大农村地区,许多女性仍未获得应有的社会地位,受教育水平相对较低。这种现实状况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中学生的家庭环境,影响家长对中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方式和效果,不利于中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

二、家庭结构对中学生思想品德的影响

过去,中国家庭中一对夫妻与数对已婚子女及其孙辈同居生活的联合家庭或主干家庭较多,家庭规模大,结构复杂。近三十年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子女数量锐减,以一对夫妻与子女为的核心家庭激增。据国家统计局调查,近二十年核心家庭已占家庭总数的75%以上。由原来的大家庭过渡到小家庭或“核心家庭”,子女数量锐减,整个家庭的注意力围绕一个子女“转”,家长往往包办代替或是溺爱子女,这极易造成子女意志力薄弱,自立自理能力差,责任感缺乏等多方面问题。同时,联合家庭和主干家庭不断减少也造成传统的以孝悌、忠诚、礼仪为核心的家庭伦理道德教育失去依托,走向解体,削弱了东方传统文化中根本的孝道精神。一个人是否有爱心、有责任感、人际关系是否和谐,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家庭的孝亲教育。目前,人们普遍感到许多中学生缺乏应有的爱心和社会责任心。

近年,我国城乡尤其是大城市的离婚率呈上升趋势,离异家庭增多,关于离异家庭对独生子女道德情感的负面影响,中外研究的结论相当一致。“美国的学者调查发现,离异家庭子女在个性上往往表现为抑郁、敌对、富于破坏性、易激怒、孤独、悲伤、易闯祸甚至自杀等。”[1]

三、社会价值观对中学生思想品德的影响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我国与世界的交流合作不断深入,推动了人们观念的转变,实现了多元价值观念的相容共融,但是,西方各种价值观念在我国的传播,如利己主义价值观、拜金主义价值观、享乐主义价值观等等如潮水般,一波波席卷而来。[2]利益多元化、思想多样化、多种社会思潮涌动,多元价值取向出现,社会转型的变化,使家长面对新事物、新思潮缺乏正确的价值判断依据,感到无所适从,甚至出现选择迷失,导致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对立。在这种混乱状态下,家长对子女的教育缺乏理性精神,加之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和一些不良的社会风气,让可塑性很强的中学生应接不暇,是非分辨不清,模糊了道德评价标准,使抗诱惑能力不强的中学生极易误入歧途,失去正确的理想信念,进而导致人生观、价值观错位等思想品德问题的产生。

四、培养中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对策

(一)营造良好的家庭道德教育氛围,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

促进中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形成,需要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这种良好不仅包括物质方面,还要有精神方面。良好的家庭氛围可以起到“隐性教育”的作用。[3]因为人们已经意识到除了有计划、有步骤的有形教育外,依然存在着一种看似“无形”的教育在起作用。一方面,父母应注重良好家庭氛围的营造。在家庭中,孩子有最多的机会与父母接触,父母的情感、思维及心理因素都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因此,父母必须主观上重视良好家庭氛围的营造,保持家庭成员间互相谅解,和睦相通,自觉维护在孩子心目中的良好形象。

另一方面,父母应积极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用孩子喜闻乐见的方式,加强沟通,增进亲子感情。父母运用娱乐活动等方式与孩子有效沟通,是建立良好亲子关系的有效途径。只有父母给予孩子倾诉的机会,听取他们内心的声音,才能增进亲子间的互动,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和谐亲子关系的建立同整个家庭气氛密切相关,绝不能忽视营造良好的家庭道德教育氛围。

(二)提高家长的综合素质,为中学生树立人格榜样。

恩格斯指出:“孩子的发展能力取决于父母的发展。”家庭德育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长的素质。首先,提升家长的思想道德素质。家长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思想道德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未成年人的思想品德境界,要教育孩子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家长是关键。家长保持言行一致、以身作则是关键中的关键。德育的方式要润物细无声,通过父母为人处世原则、交友及生活方式、甚至是穿衣打扮的习惯,直接影响中学生的思想品德。

其次,提升家长的文化素质。家长的科学文化素质是影响家庭教育效果的又一重要因素。家长的教育能力、教育方式、处理家庭关系的水平及家庭生活质量,受其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影响。因此,家长必须加强学习,形成终身学习的理念,与子女共同学习,共同进步,不断提升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

最后,提升家长的心理素质。家长的情绪特点和心理状态会影响其教育子女的方式和态度。家长应当掌握一些未成年人的心理常识,尊重子女的人格,善于与子女沟通和交流,不断发现孩子的闪光点,为中学生创造和睦、平等、民主的家庭环境,为中学生树立人格榜样。

(三)改进施教策略,增强家庭教育方法的科学性。

伟大思想家培根讲道:“你知道,用什么方法一定可以使你的孩子成为不幸的吗?这个方法就是你对他百依百顺。”[4]父母单纯爱孩子是不够的,要在关心、体贴孩子的同时,客观理性地分析中学生的思想、心理,讲究策略、方式,要严中有爱、爱中有严。

一方面,根据中学生的心理特点,讲究策略方式。另一方面,讲究家庭德育的方式、方法。家庭德育不仅要坚持一致性与连贯性,而且要坚持日常渗透与集中强化相结合,更要坚持挫折教育与鼓励教育相结合。时代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只掌握生存所需的专业技能是不够的,还要具备坚强的意志,既充满自信,又能适应社会、承受挫折。因此,需要“惩罚”与“激励”相得益彰,相辅相成,使中学生在发挥自己的优势与潜力的基础上,既能正确对待挫折,又能树立自信,努力走好自己的人生旅途。

(四)创建家庭道德实践环境,促进中学生知行合一。

德育工作不是空中楼阁,不能流于形式,要落到实处。这需要父母根据中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教育规律行事,为中学生提供适当的道德实践环境和机会,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积极鼓励、支持中学生参加道德实践活动。一方面,在家庭日常生活中,为中学生提供家务劳动机会。使中学生从中体会家庭劳动的辛苦与快乐,改变其懒惰、散漫的习惯,增强自理能力和自立精神,为中学生身心发展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另一方面,在家庭生活中注重中学生文明礼貌习惯的培养。通过行为习惯的培养,使中学生学会尊重他人,增强人际交往能力,进而使中学生德育活动更具实效性,促进中学生道德意识向道德行为转化,实现知行合一。

(五)加强家庭德育环境与学校、社会德育环境协调互补。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是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这一链条上的三个重要环节,缺一不可。[5]三者相互支持,形成合力,才会促使未成年人沿着健康的轨道发展,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

一方面家庭德育离不开学校德育的协助。学校应切实担负起指导和推进家庭德育的责任,把道德教育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通过教学进行德育,把教书和育人结合起来。学校应运用多种手段使家长充分认识家庭德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高他们的德育理论水平,传授给他们实用的方法技巧。另一方面,加强社会教育对中学生德育建设的影响。中学生正逐步走向成年、走出校园,社会环境的优劣,对于未成年人思想品德的塑造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思想道德形成的规律和发展的全过程看,无论是学校德育,还是家庭德育,都要经过社会环境的检验才能转化为个体的思想品德。

面对新时代,90后、00后中学生的新特点、新问题,思想品德教育需要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德育网络,综合运用多种辅助手段。在校内,建立一个从德育主管到德育导师、班主任、任课老师、德育小组、个别学生的纵向网络;在校外,还可以建立以QQ、手机短信、飞信为载体的信息传递网络,化解直接对话的尴尬、害羞等情绪,使沟通更加便利,问题更易于解决。如此运用多种辅助手段,形成三位一体的德育教育网络体系,使家庭德育工作卓有成效。

参考文献:

[1]张耀灿,郑永延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人民出版社,2001:259-263.

[2]丁晓平.试论美国家庭文化的教育影响力[J].教育时空,2010,5.

[3]李璐,高丽.家庭环境:青少年学校适应的“催化剂[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0,7.

篇(4)

关键词: 初中生 厌学 家庭教育 心理成因 对策

厌学症是目前中学生诸多学习心理障碍中最普遍、最具有危险性的问题,是青少年最为常见的心理疾病之一。中学时期是学生长知识长身体的黄金时期,也是他们世界观、人生观逐渐形成的关键时期。对于他们中出现的“厌学”现象,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纠正和克服,任其蔓延下去,就会给学生的身心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造成初中学生厌学心理的原因是错综复杂的,有家庭原因、社会原因、学校原因、学生自己的原因,等等,不一而足。

从宏观的角度来说,防治厌学行为是一个全方位的系统工程,矫治中学生的厌学症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等多方面的合作努力,这其中最容易忽视的是家庭教育。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就是自己的父母,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心理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父母不只是孩子生命的创造者,同样也是孩子心灵的塑造者。家庭环境是造成学生厌学心理的重要原因,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父母是创造未来的“雕塑家”。因此,孩子厌学是对家长某些不恰当行为的一种反应。本文从家庭教育方式入手,分析家庭教育对中学生厌学心理产生的原因及其对策。

现在的初中生的家长大多是在高考制度改革中成长起来的,他们经历或感悟到知识对改变命运的重要性,所以当自己的孩子刚刚学会学习的时候,就灌输他们“知识改变命运”的思想:从他们呀呀学语开始就把他们困于方寸之室,学拼音颂古诗;入学以后,今天补英语,明天攻理化,节假日学钢琴,寒暑假练字;进入初中以后,因为要面临着考取重点高中的压力,孩子们每天都在学、学、学……

一、家庭因素造成初中学生厌学的主要表现

1.家长的期望值与学生实际能力不合而带来的负效应

有些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他们不考虑孩子自身的学习天赋条件,对待孩子的学习和成长,提出过高的要求。一些初中生在小学时成绩较好(有些好成绩是父母“看”出来的),父母就理想化地认为中学成绩应该好上加好。而事实上,中学的学习内容增多,难度加大,分数降低本属正常之事,但家长的过高期望会使孩子心理上的压力大大增加。父母人为地把子女的学习与痛苦体验联系起来,当孩子意识到自己无论如何努力都达不到父母的那种期望值的时候,就会放弃努力,产生厌学心理,严重的会出现较明显的厌学现象,对学习失去兴趣,觉得学习就是为了应付家长对自己的要求。

有些父母过低地估计了自己孩子的实力,对他们没有较高的期望,得过且过,不积极鼓励孩子认真准备,刻苦学习。而孩子在清楚地知道父母对他要求不高时,便会顺水推舟,不作更大的努力,久而久之,学生就没有学习主动性,渐渐厌烦学习。

2.家庭富有带来的负效应

由于家庭的富有,住宅条件、交通、通讯工具等的现代化,外加独生子女自我感觉优越性,等等,不少初中生从小就养成了一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因此对学习知识技能的劳心劳力且枯燥单调的生活,自然就有一种畏惧感。

3.家长严重的功利意识带来的负效应

功利意识表现在:一是虚荣心驱使,拼命要求自己的子女争气,事事要比同事、邻居的孩子强,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理;二是强化子女大人意识,要求他们按成人的思想来对待学习,将来考一所重点高中、重点大学,毕业后找一份高薪的工作。事实上,功利思想的强化很难产生预期的效果,子女们往往不买帐,反而会变得麻木不仁,甚至产生厌学心理。

4.家长过分纵容孩子带来的负效应

有些父母认为迁就孩子,让其自由发展,可以使孩子变得独立而有上进心。但事实恰恰相反,不受限制的孩子往往缺乏安全感,没有上进的动力,有的是依赖和懒惰。他们不知如何为自己确立目标,并按照目标所规定的原则去做事,也缺乏自我控制能力。

5.家长不关心孩子带来的负效应

有些父母由于过分埋头于自己的事务,从不关心孩子的学习情况,既不督促又不检查,任其发展,然而当孩子交上了极差的学习成绩单时,他们就大发雷霆,非打即骂,结果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也有些父母只关心孩子是否取得了好成绩,但对获取好成绩的过程、途径则采取漠然的态度,对孩子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也无能为力,只是要求孩子如“填鸭”般地伏案学习再学习,结果使得孩子产生厌学情绪。

6.家庭关系不和带来的负效应

有的初中生还受到严重家庭问题的干扰。家庭问题会使孩子心事重重而无力顾及功课,家庭关系不和或家庭破裂,使学生情感孤独,缺乏温暖,于是便常常寻求情感补偿;而学习本是件辛苦的事,是很难起到情感补偿作用的,很少有孩子会一心钻到学习中去以忘却家庭的烦扰,大多数孩子会从其他渠道上获得心理满足来弥补家庭情感的残缺,从而导致厌学现象的产生。在我所执教的班级中就有好几个这种情况的学生。如小阳,父母感情不和,家庭名存实亡,母亲另住别处,父亲每天深夜才回家,两个大人都不顾孩子的学习和思想教育,于是,小阳每天回家就是看电视、打游戏,对学习越来越没有兴趣。

二、预防初中学生厌学的方法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家庭教育好比植物的根苗,根苗茁壮,才能枝叶茂盛,开花结果。”尽管社会和学校已经为防治厌学现象做了很大的努力,但良好的家庭教育是防治子女厌学情绪的重要保证。面对孩子的厌学,家长们该如何防治呢?

1.正确估计子女的学习能力

家长对子女过高的期望值往往会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家长首先应冷静分析自己子女的天赋条件,事实上“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家长应努力让孩子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家长要根据孩子成长的规律,根据孩子的学习情况、思维特点、兴趣特长等,把握其“最近发展区”,并在此基础上选择符合孩子实际的阶段性期望目标,为孩子规定的目标要在孩子的能力范围之内,使孩子乐于努力达到目标。

2.注意自己的行为习惯及生活方式

家长应做到言传身教,与孩子共同学习,为孩子营造一种良好的文化氛围。据调查分析,有的学生厌学与家长的不爱求知有关,这些家长应转变思想,认真多学点知识,可以学孩子的功课或现代家庭教育的一些新的理念,提高自己的家教能力和水平。家长是镜子,其一举一动对孩子影响很大。家长首先要持续更新、获取知识和经验,给孩子作出学习的榜样。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会在无形之中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父母对学习的态度、学习行为习惯及生活方式等多会在子女身上有所体现。父母乐学好学,孩子受到这种学习氛围的熏陶,自然乐学上进。

3.教育方法要与时俱进

家长在教育方法上切忌简单、粗暴,动辄棍棒相加,以平等的方式和子女多交流、多沟通,了解其思想动态,给予及时的关心、指导。因为这个时期中学生的一个典型特征就是逆反心理较强,如果家长采用简单粗暴地处理方式,则不仅不能很好地达到教育的目的,反而容易引起孩子的反感和逆反,将矛盾激化,这样不利于问题的解决,更不能达到消除孩子厌学心理的目的。

要实事求是地看待孩子的优点和缺点,要善于发现孩子微小的进步,及时给予肯定,使孩子有成功的感受,逐步提高学习的自信心。父母的鼓励、理解和信任是非常重要的,要经常与教师沟通,全面关心孩子的健康发展,使孩子增强学习的信心和兴趣,不要求学生做得最好,但要求其能做得更好。要让孩子从苦学、厌学变为喜学、乐学,需要家长循循善诱,耐心指点,要讲究引导方法,这样不良行为才能得以纠正。

4.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为子女营造和睦、温馨的家庭环境,尽量避免或减少对孩子心灵的创伤。据专家的研究发现,家庭关系对孩子的影响是最直接的,也是最强烈的。父母要尽可能多地与子女接触,尽可能多教会他们做人的道理。平时也尽可能主动与学校联系,交流子女学习生活情况,把握子女成长发展脉博。让子女感觉到家的可爱,父母的可效可敬,从而增添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学生厌学心理的产生是内外共同作用的结果,必须依靠学生、家庭、社会的共同努力,互相配合,综合治理。家长不要再增加学生的心理负担,而应多与孩子交流、沟通,站在孩子的角度换位思考,给他们以更多的信心,这样才是一名优秀的“雕塑家”。

参考文献:

[1]赖志奎主编.现代教育论著.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6.

[2]缪仁贤.21世纪家庭教育指南.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

[3]顾晓鸣.五大现代家庭教育观(理念与现实冲突).

[4]黄荣光.中学生厌学现象的心理分析及矫正对策.

[5]梅明平.如何实现父母与子女的有效沟通.

篇(5)

1.教师对教育管理认识不到位致使教学缺失教育力的支撑。德育是学校的重要工作,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德育是教学有力的保障和支撑。教学效果主要通过课堂有效实施,课堂教学效果源于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即“教育力”。课堂教育规范有序、专注互动,则教学效果不会差。反之,仅仅关注于课堂知识的教授,而忽视对学生的教育管理,教学效果则不会好。部分教师的课堂教学往往是给自己讲,或者给少数学生讲,部分学生则游离于课堂教学之外。教师对课堂德育的认识不到位,教学态度有问题,职业认同度不高,教学效果就比较低下。

2.学校德育工作“说教”太多,师生关系不融洽。德育是学校对学生内心世界和价值观方面的教育与引导,关于对与错、美与丑、善与恶等人与事的评价与引导,要求学生“在正确的时间(年龄),出现在正确的地方,做正确的事”。学校在教育引导时大量的工作是说教———最简单教育行为,缺失较深刻的体验活动,教育过程乏力无效。社会对鼓励和表扬教育的无度推崇,致使惩戒教育被弱化,使德育过程缺失有力的惩戒教育,也使学生缺失必要的挫折教育。要么顾虑多多,不敢大胆惩戒;要么轻描淡写不痛不痒,使惩戒教育乏力无效;要么冷漠、讽刺和挖苦,缺失德育的温度,使学生与教师之间产生抗阻性心理,师生不亲近、不信任;要么严格而不善疏导,使惩戒教育缺失艺术与智慧,慢慢地使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要么缺失法律保障和情感支撑,使教育过程陷入困境。

3.教师工作压力大,责任意识缺失。教育教学活动均是在师生的交往过程中完成,交流方式方法的合情、合理和有效性是影响和制约中学德育工作的主要问题。目前中学班级人数多、课业繁重;教师工作量多,压力大;年轻教师与学生交流的方式和尺度把握不是很恰当;中年教师承载家庭任务较重,职业倦怠凸显;老年教师工作热情衰减和职业倦怠加重。这些师生在交流的方式、方法和途径方面存在的问题是影响德育工作效果最主要的因素之一。而随着80后和90后逐渐担当起教育重任,教育成长的背景使得他们的责任意识缺失、敬业精神淡化,比如,有的教师遇上头痛脑热、心情不佳就随意地不到校。一位师大毕业的数学教师感觉教授数学乏味,频繁带动学生上课期间到操场玩篮球,管理者制止时这位教师美其名曰“玩篮球是调动学生学数学的积极性”,让管理者哭笑不得。

4.优质的教育资源较少,学生评价唯分数论,弱化了中学德育工作的评价。中美人口之比约为4:1,大学之比约为1:2,人口基数和大学数量之比,凸显我国教育资源的贫乏。中学优质教育资源的匮乏表现在:地域性匮乏,部分农村中学师生趋于1:1的状态,城市中学则人满为患;示范性中学人满为患,普通中学招不到学生,濒临关门。教育资源的贫乏、优质教育资源的匮乏,以致教育公平问题被当作社会问题来讨论和调节。唯分数为主导的终结性评价,致使学生、家长和老师过于追求成绩。有时背离教育规律而单一关注课堂教学及教学成绩,弱化了学生做事、做人的教育。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与体验是德育的主要途径,体育锻炼和体育教育的德育功能被弱化或者不敢组织,致使德育工作的无效与无奈凸显。

二、家庭教育的现状与问题

关于家庭教育,“一般认为,家庭教育是非正式的学习,是家庭成员之间相互教育。通常指父母或长辈对儿女的教育,是以亲子关系为中心,以培养社会需求的人为目标的教育活动,是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家庭(主要指父母)对个体(一般指儿童、青少年)产生的影响作用,家庭教育是社会整个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不可代替的特点和作用。”

1.“独生子女”独特的成长背景为德育工作埋下了诸多隐患。全国超过1亿的独生子女大多分布在城市,大多数由祖辈参与教育成长,比较典型的家庭结构是421模式、221模式和021模式,这种独生独养的成长背景形成一些独特的性格特征:“任性、爱发脾气、不尊敬师长、不团结合作等;心理障碍:自娱自乐、孤独、自恋、自闭、抑郁、抗挫折能力低下等;智育障碍:单一的学习背景,缺失必要的劳动和锻炼,使智育缺失学科和实践的有力支撑,影响了学生全面发展;健康障碍:机男、机女、宅男、宅女的出现,豆芽菜、麻秆和肥胖体型的凸显,身体素质的衰退,社会适应能力较弱等;生活自理能力障碍:无微不至的爱与照顾使他们生活能力低下或者不会,依赖与享受型思想严重。”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角度分析,主要归纳为———自我为中心、强依赖性和责任意识的缺失;团队协作障碍:协作意识和行为缺失,眼里只有自己,没有他人,包容心、宽容心缺失。当独生子女逐渐成为父亲和母亲,在他们成长背景中形成的行为、习惯、待人、处事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之前形成的性格缺陷逐渐暴露。

2.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家庭教育问题,也是现在社会的共性问题。家庭教育主要以承袭父辈和母辈家庭教育的经验为主,是在学习、教育实践中反思的传承与创新。现代中学生因为成长的特殊背景和互联网的普及,对父母的权威和榜样产生疑问。家长的榜样作用、家长的学习态度和行为如果在孩子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形成的初期缺失教育影响力,就会丧失家庭教育的主阵地,教育过程就显苍白无力。在中国父母由于受“男主外,女主内”传统思想的影响,导致家庭教育中父亲角色薄弱。有资料表明,每天能与父亲相处两个小时以上的孩子,要比其他孩子智商高,男孩子更像男子汉,女孩子长大后更懂得和异往。现实是大多数父亲忙于工作,忙于养家,对孩子的教育缺失,缺失教育的主体意识,缺失教育孩子的耐心,更是缺失必要的父子(女)亲子活动关系,造成最大的家庭教育后遗症:“规矩的建立、理性思维的培养、豁达开朗个性特点的形成,尤其男子汉阳刚形象的缺失。”年轻的父母在追求他们幸福生活的时候,把离婚造成的家庭教育问题全部留给了孩子。父母之间的冷漠、争吵甚至打架,言谈举止潜移默化地教授给了孩子。有的父母因为忙,有的是缺失责任,把孩子放在或者抛弃给祖辈,使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缺失父母的教育与爱。造成的问题是学生会形成性格冷漠、孤僻、对人和社会的不信任甚至有严重的攻击;严重的依赖行为,甚至形成人格分裂和心理扭曲等现象。父母较忙或者单亲家庭使部分孩子在祖辈那里成长,这种环境最主要的问题是溺爱、家庭教育观念的落后和家庭教育一致性无法延续,给学生的成长造成了不良影响。

三、社会教育的困惑

商业和市场的竞争使商业广告与植入性浸润无孔不入,宣传的文字、语言、图片和视频中显性和潜在的不健康内容对城市中学生产生负面影响,尤其是网络及网络中“有色”游戏对中学生的侵害较大。社会转型期人在逐利追名的过程中群体性心理:迷失自我,方向不清,虚荣、攀比与浮躁之气,职业倦怠等负面的风气弥散在社会,家庭与社会潜移默化地会影响中学生心理和思想,成为中学生成长的负能量,严重的影响和制约孩子的健康成长,尤其会影响中学生对社会的认识及价值观的形成。当今,学生是独生子女、父母和老师也多为独生子女,“三独”人群在新千年后逐渐增多,他们具有独特的心理与行为特征或者缺点:崇尚个性、追求个性;知识面非常广;独、孤;自我为中心;责任意识缺失;忧患意识淡薄等等。“三独碰面”的教育现状主要会造成学生缺乏多维人际关系的成长视野,社会责任与义务感、集体主义观念和协作精神较差。“和谐社会”的主要因素是人的和谐,人和谐相处的主要问题是人的修养与品质的提升,也是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志,尤其在物质逐渐地丰富和发达的时期,更是要提升人的素质,如何提升人的素质,最主要的是家庭、社会和学校教育并行。学校、家庭和社会对未成年人的德育不一致、不协调、不连续,是德育工作不能有效实施的症结。

四、改进和提高中学德育工作的建议

(一)重视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

构建德育“知行”统一的评价体系:既要重视课堂教育,也要重视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注重自觉实践、自主参与,引导中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自觉遵循道德规范,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落实新课程背景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基本内容。重视课堂的教育管理。把德育寓于各学科教学之中,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实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通过教育培训提高教师职业化水平的自我提升;通过教育教学评价,加强听课和巡课管理,促使课堂教育教学有效实施。德育要通过一些具体的言行表现出来,就是要通过具体的实践教育使学生的个一览无遗地表现出来,经事识人,实践育人。体验教育是实践教育的延续,预先设计好体验教育的主题:让中学生以自己的身份、自己的视角去参与体验,让他们感受参与的真实、参与的辛劳,从而获得真情实感,在道德选择中形成良好的习惯;让他们以他人的身份、他人的视角去参与体验,感受他人工作时的心情和责任、工作过程中的辛劳和规范、完成工作后的情绪和收获,形成尊重他人、珍惜劳动成果的行为习惯。教师要注重观察学生心理。中学生心理问题与心理危机的凸显,为德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从教育规律来分析评价学生的成长,思想和心理成长是中学生成长的一对翅膀,缺一不可。所以,开设心理教育课程是迫在眉睫的对策。加强班主任心理常识与技巧的培训,提高老师心理认知能力也是刻不容缓的。如简单的心理疏导调整学生焦虑紧张的情绪时,从心理学的要求是不能有否定性语言,用心、努力地使每一个学生全面发展,同时能明确认识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的发展。认识到不是每个孩子都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在全面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同时,重点发展学生的特殊能力,尤其中学生自我省思能力的培养是德育工作的难点和重点工作。德育工作落在实处是行为习惯的养成,是一个人的完整品德结构发展中质变的核心。品德的发展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其中要经过很多阶段,而每一个阶段的特征都集中体现在行为习惯的变化上。从这个意义上分析,德育的目的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

(二)家庭教育改进建议

篇(6)

道德教育,是学校道德活动的重要形式之一。檀传宝教授认为:“学校德育是教育工作者组织适合道德教育对象品德成长的价值环境,促进他们在道德价值的理解和道德实践能力等方面不断建构和提升的教育活动。”[1]道德教育作为学校德育的基础内容之一,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学思想政治课作为一门德育性质的课程,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道德修养是其任务之一,所以在中学思想政治课中探索其道德教育状况具有比较重要的意义。当前在我国的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政治教师对中学生群体进行道德教育的成效还不明显。本文从多层面、多角度来分析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在道德教育方面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之策。

一、中学思想政治课的道德教育现状

就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来看,因受当前的教育模式影响,政治教师在进行道德教育时过度关注道德理论的传授,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力度不够,出现道德教育实践性和实效性不高的弊病。

(一)中学生道德发展过程中“知行矛盾”日益突显

“知行矛盾”或者说“知行背离”是当前中学生道德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当前,中学生普遍认同社会主流的道德规范及行为准则,具有较强的道德观念,但他们很难将良好的道德观念、道德意识转化为正确的道德行为。例如,针对“公”与“私”的问题,中学生思想上普遍赞同“先公后私”观念,但在日常生活中这些中学生越来越多地只顾及个人利益和个人价值。在义利观方面,中学生普遍赞同“重义轻利”“舍生取义”,但行为表现反映出的却是价值取向功利化、物质化,甚至不惜牺牲他人、集体或国家利益来获取个人利益。在社会公德方面,中学生普遍强调自己具有较强的社会公德意识,但其破坏公共财物、随地乱扔垃圾等行为却屡禁不止。在社会生活中,学生的道德行为表现往往与其学习过的道德理论背道而驰,这就迫切需要中学政治教师更要在深度上注重激发学生的道德意识。

(二)中学思想政治课的道德教育方式趋于理论化、静态化

当前学校忽视社会实践这一强有力的道德教育阵地,忽视在各种具体多变的社会环境下对中学生进行公民道德意识的培养,造成政治教师的道德教育方式趋于理论化、静态化。第一,在应试教育模式下政治教师依然采用说教、满堂灌的讲授式向学生灌输公民道德的理论常识,整个教学过程缺乏学生的参与性。第二,政治教师的道德教育仅仅停留于书本的理论内容,只要求学生简单熟悉公民道德教育理论,理论与实际的脱节,学生难以把所学的道德理论常识运用到社会生活中。第三,教师在课堂教学及课后带领学生参与的德育活动太少,以时间方式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机会太少,使学生无法在人际交往中具体感知公民道德素质的重要性。所以,理论化、静态化的道德教育方式使得思想政治课教学达不到理想的效果,严重影响了中学思想政治课进行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三)中学思想政治课对活动性德育内容重视不够

“活动性德育内容又称实践性德育内容是指通过有组织的进行有道德意义的活动,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其中,从而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培养学生的道德信念。”[2]中学思想政治课课程具有较为完整的理论知识体系,政治教师严格按照教学计划和课程方案进行系统化、理论化的教学,强制性地把社会需要的道德规范及行为准则传授给学生,过度的认知性德育教育就抑制了教师对活动性德育内容的重视与实施。与此同时,为节约教学时间,大多数中学政治教师在教学中经常忽视活动性德育内容,教材的“探究活动”是授课教师经常省略的部分。即使中学政治教师在课堂中设置相应的探究性活动,无非也是按照教学大纲及其教科书所确定和表达的教学内容来对学生开展教学活动,且这类教学活动形式化,极度缺乏启发性、感染性。这样,学生参与到具体道德实践活动的机会少,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受到严重抑制,造成学生的理论学习与道德实践相脱节。

(四)学校的道德评价机制较为单一、陈旧

“道德评价问题是当前教育部门乃至整个社会道德建设中的最重要、也是最薄弱环节之一。”“当前学校的道德教育常采用与学科教育评价完全一致的考试法。学生的道德发展水平是用考试分数来衡量的。”[3]在这种既定的学校道德评价机制影响下,政治教师把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其讲课质量评估的首要标准,以此来检验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并把考试成绩作为评定学生道德素质好坏的重要指标之一。道德素质作为一种内在的人格品质,无法通过学生的应试能力反映出来。政治教师仍以考试分数衡量学生的综合素质,有违素质教育的先进理念,容易与学生道德素质发展的实际脱节,不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二、强化中学思想政治课道德教育效果的策略

(一)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要落实道德教育理念

在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落实道德教育理念,政治教师需要把道德教育作为其德育活动的切入点。即政治教师应在尊重学生心理认知水平的基础上,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视角进行道德教育,恰当地把“提高道德认识”“陶冶道德情感”“磨炼道德意志”“树立道德信念”和“培养道德行为”这一相互衔接的道德教育过程融入课堂教学中,帮助学生将所学的公民道德伦理常识与道德行为准则内化为个人高尚的道德品质。例如,政治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养成助人为乐、爱护公物、遵守社会公共秩序等品质,促使学生达到“知行统一”。长此以往,便能在全社会形成一种健康向上、文明的社会风气。

(二)加强活动性德育内容,深入开展道德实践活动

加强政治课的活动性德育内容,深入开展道德实践活动,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增强思想政治课道德教育的实效性。第一,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政治教师应秉持信任学生、锻炼学生的理念,适度开展课堂及课后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第二,促进思想政治课课程实践性的实施。政治教师要革新教育观念、创新教学方式,积极探索高效、实效的道德教育方法。通过主题班会、辩论赛、演讲比赛、办墙报、举办传统节日的庆祝活动等形式,让学生寓学于乐,实现认知性德育与活动性德育的有效结合。第三,带领学生参与丰富多彩的道德实践活动。政治教师要注重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思想道德实际,灵活多样地开展适合道德教育的社会实践活动。例如:通过青少年志愿服务活动,带领学生去养老院慰问老人,让学生体验一种健康的、积极的道德生活,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感,从而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

(三)深化中学思想政治课的道德考评机制改革

学科教学的评价机制始终与学校的评价机制具有一致性,所以深化中学思想政治课的道德考评机制改革,学校应该率先提出具体的道德评价标准、多元的道德评价方法、明确的道德评价对象。在学校具体的道德评价机制下,政治教师务必创新教学评价方式和考核方式。政治教师需要改革传统的、单一的闭卷考试模式,转变为综合采用闭卷考试、开卷考试、撰写小论文、社会实践等多样化、多维度的考核办法,着重考核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程度、接受程度和运用能力。通过新型道德评价机制,采用多元化的道德评价方式,能合理地评价学生的道德发展状况,调动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四)强化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相结合的德育网络

篇(7)

关键词: 中学生 心理健康 调查与分析

前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文明的进步,心理健康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尤其是中学生要面对生活节奏的变快、学习压力的增大、新旧观念的不断撞击。随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中学生在不同程度上产生心理障碍和精神疾患的机会增多,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引起教育各方面的关注重视、研究与探讨。因此,加强对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分析他们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并对此采取有效的教育对策,是当前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全民素质不能回避的问题,对教育工作者和青少年自己都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指导意义。

一、调查目的

通过调查,了解现阶段在特定经济、政治、文化背景下中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分析其心理健康发展的规律,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指导的依据。

二、调查对象与方法

1.调查对象

随机抽取我校初一、初二、初三年级共700名学生,其中男生占60%,女生占40%。

2.调查方法

参照世界卫生协会所提出的心理健康标准,我把中学生心理健康标准具体情况制定成调查问卷,以问卷抽样调查方式为主,查阅资料、实地走访为辅。共发问卷700份,回收651份,其中有效问卷651份,回收率为93%。将回收问卷进行统计分析。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1.中学生心理健康总体水平

从我们对651名学生的调查结果来看,心理健康总体水平正常者有371人,占总体的57.0%;存在轻度心理问题的有211人,占总体的32.4%;存在中等程度心理问题的有61人,占总体的9.4%;存在严重心理问题的有8人,占总体的1.2%。以上情况说明中学生心理健康总体状况是好的(正常者超过半数,其轻度问题者常常可以自行恢复),但存在中等程度问题者和严重问题者之和占了总体的10.5%,也是比较可观的,应该引起我们高度的重视。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及时解决,势必妨碍学生心理的正常发展,带来难以估计的不良影响。

2.中学生各分量表心理健康水平

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总体状况分别为强迫症状、偏执、敌对、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学习压力感、适应不良、情绪不稳定和心理不平衡。调查显示,心理健康水平正常者均在半数以上,占多数;存在轻度心理问题者占总数的24%―42%左右;存在中等程度心理问题者占总数的6%―14%左右;严重者占1%不到,总体不超过4%。可见中学生心理健康不同侧面的问题,反映出的程度是有差异的。据统计,中学生在学习压力感上存在不同程度问题者最多,占总体的55.1%;在适应不良上存在不同程度问题者占总体的52%,居第二位;在情绪不稳定方面存在不同程度者占总体的51%,居第三位。

四、结论与建议

1.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表现

(1)学习压力感。学习压力感反映学生学习压力过重、讨厌做作业、怕教师提问、害怕考试、讨厌上学等。

(2)适应不良。适应不良反映学生对学校里的活动不适应,不适应教师的教学方法、不适应学校的生活、不适应家里的学习环境等问题。

(3)情绪不稳定。情绪不稳定反映学生对教师、对同学、对家长情绪忽高忽低等问题。

2.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分析

(1)家庭因素。许多研究表明,家庭的结构、家庭的人际关系、家长的素质及教育观念、家长对子女的教育态度和方式等,都对儿童的心理健康发生积极或消极的作用。在此,特别讨论的是家长的期望对儿童身心健康的影响。

(2)学校教育因素。心理卫生专家们认为:在人的生命历程中,儿童时期的心理健康问题与周围环境有着更为直接的联系。其中,学校在学生心理健康的形成与发展中起十分重要的作用。

(3)学生自身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中学生处于情绪浮动较大的青春发育期,生理上的骤然变动,带来了许多心理上的矛盾。一些学生情感上有了纠葛,情绪变得不安和烦躁,有时感到孤独、忧虑和苦闷,亦称为青春烦恼;从某个时候起很快失去学习的兴趣和意志,打不起精神听课,称为青春抑郁,还有青春期幻想与所谓的“早恋”的问题等。加上整个社会正处于转型期,新旧价值体系与行为规范的更迭、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强烈撞击、人们竞争意识的加速、新闻媒体对现实问题的曝光等,都使处于敏感期的学生出现种种心理上的不适应,产生不同的心理问题。

五、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对策

1.充分认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改善家庭教育。

家庭是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环节。父母的品行不但影响孩子个性的养成,而且直接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家庭和睦、有修养的父母,他们的孩子一般都活泼开朗,有良好的品行,反之,则会给孩子的心理留下阴影,使孩子形成胆怯、自卑、抑郁等不健康心理。所以,要使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就一定要为他们营造一个和谐、温馨的家庭环境。

2.学校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延续和补充,改善学校教育工作。

(1)转变教育观念。全体教职工应充分认识到学校职能不仅是向学生传授文化知识,还应该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2)在学科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

(3)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

(4)开设心理健康课。

(5)将心理健康教育寓于活动之中。活动是心理的本源,是心理发生发展的最重要因素。

(6)成立心理咨询机构。学校内设置心理咨询室,由专门的心理咨询教师为学生提供服务。

(7)重视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问题不仅影响教师个人的发展,而且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

3.社会各界要高度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改善社会教育环境。

参考文献:

[1]柴寿文,王继娜.中学生心理误区.心理与健康,199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