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教职工心理健康教育

教职工心理健康教育精品(七篇)

时间:2023-05-16 14:46:13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教职工心理健康教育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教职工心理健康教育

篇(1)

一、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成本投入

心理健康问题,会严重影响教师、学生群体的质量,从而影响学校人力资本的收益。作为一所学校来讲,教师相当于企业职工,而学生则是某种意义上的“产品”,而这种附有人力资本质量的产品与普通的产品虽不能相提并论,但有异曲同工之妙。心理健康教育如同提高产品质量的良方,如此,对于心理健康教育这一产品加工环节,我们究竟要付出多少成本,我们又能获得多少收益?下面我们参照事业单位和教育成本的核算方法分析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本:

1.人员经费。学校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会聘请专兼职教师。人员经费很大一部分指学校支付给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职工的基本工资,工资性补贴、辅助工资,职工福利费,劳动保护费及社会保障费,住房公积金和保险费等。这些费用,对于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经费属于直接费用中的直接工资,可直接记入教学成本;对于兼职教育的教师可按工作量计入成本;心理健康教育的其他组织行政人员的经费可计入期间费用中的管理费用。

2.固定资产的折旧及无形资产的摊销。学校为推动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需要添置设备,比如建立心理医生常驻的心理保健室,为学生教师放松心理的休闲设施。这一部分费用如学生直接使用的属于直接费用中的其他直接支出可计入学校教育成本,如果教职工使用可计入学校期间费用中的管理费用。

3.科研经费。学校应鼓励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开展学术研究,出版教材,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的重大课题的研究,定期或不定期召开心理健康教育专题研讨会。这一部分费用属于学校直接费用中的其他直接支出可直接计入教学成本。

4.办公费用。学校办公室应该定购有关心理健康与卫生的期刊、杂志、书籍,让学生和老师免费阅读与发放,向学生和老师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此部分费用教师受益可计入管理费用,学生受益按情况计入代办费和教学成本。

5.其他费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还需要一些不定期的活动,如邀请专家作讲座、报告,心理调节培训,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等,以此让学生学会缓解压力,应对挫折,保持积极情绪,这些项目必然需要成本的投入。费用可以按照受益对象予以分配。

下面以泰州某高等专科学校为例,分析一下其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本投入。该校是泰州地区的一所综合性的高职院校。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还比较重视:学校有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职工20人左右。其中:专职教师2名,兼职教师18名。学校设有阳光小屋、心理访谈室等相关心理教育教育配套设施,同时,定期或不定期看展心理健康讲座等。以一年度为统计年限,经过调查学校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成本投入如下:

从上述资料来看,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成本投入主要分布在人员经费这一部分,全年心理健康教育投入成本约为30万左右,占教育经费支出的4%左右。显然,心理健康教育经费的投入比起国外尚有差距。

当然,在会计上核算体系,往往反映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直接成本,却忽略了另一大部分——心理健康教育的间接成本。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本除了包括看得见的直接成本外,还应该包括参与者投入的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单纯从时间的角度分析,心理健康教育的时间成本是无法具体计算的,因为某些心理治疗需要长期的、不定期的开展。而机会成本作为一笔支出费用,往往更容易被忽视。

二、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收益

作为心理健康教育这种特殊的教育来说,对它的投资是一种隐性的,即它所发挥的作用是旨在维护学生老师的心理健康,培养人的良好心理素质,进而使教师的工作效率、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作为学校提升品质的重要手段,心理健康教育成本伴随着投入的增加和积累,学校当然也关心心理健康教育收益的问题。由于心理健康教育效果具有滞后性、间接性,使得心理健康教育收益在一定时间才能体现,且心理健康教育具体的收益很难计算,从而加大了心理健康教育收益测量的难度。

目前,比较常用的方法是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事前评估与事后评估相对比的方法。从定性的角度来讲,高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在下面几个方面获得受益:对于学校而言,教师质量提高,可以节省人力资源管理成本,增加留职率;可以改善学校紧张的气氛,提高教师士气和满意度;可以改进教学管理,提高教学效率;可以使学生获得较强的心理承受力,帮助学生更好地面对学业,就业的压力;可以增强学生的市场竞争力,当然,最直接的表现可以减少学生因心理问题而导致的非正常行为而使学校发生的有形的和无形的损失。有形的损失直接表现为学校为心理问题学生所付出的经济补偿,赔偿等。无形的损失表现为学校声誉的下降,学校的社会评价和认可度的下降等。

篇(2)

2018-2019年度第一学期

 

时间

 

内容

 

方式

 

对象

 

目的

 

总负责人

 

八月份

 

 秋季传染病防控知识

 

宣传栏

 

全体职工、家长

1、加强传染病的宣传

2、加强家园共育的目的

 

 

九月份

1、正确认识幼儿心理健康

2、幼儿良好习惯培养

3、全国爱牙日

1、专题讲座

2、健康课

3、健康课

1、全体教职工

2、全体幼儿

3、幼儿、教职工

1、提高保教质量

2、促进教师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

3、提高幼儿自我服务意识

4、培养幼儿有保护自己器官的意识

 

十月份

1、 世界爱眼日

2、管理好自己的情绪

3、幼儿良好习惯培养

1、健康课

2、会议加培训

3、健康课

1、幼儿、教职工

2、教职工

3、全体幼儿

1、培养幼儿有保护自己的器官的意

2、提高教师队伍的师德建设

3、提高幼儿自我服务意识

 

 

十一月份

1、 全国消防日

2、 健康大练兵

1、培训加演练

2、活动形式

1、幼儿、保教人员

2、家长、幼儿、职工

1、进一步提高幼儿和全体员工的消防知识

2、通过活动锻炼幼儿的自理能力,提高家长的教育观念

 

 

十二月份

1、全国交通安全日

2、冬季防病宣传

1、健康课

2、卫生宣传橱窗

1、全体幼儿、职工

2、全体家长、职工

1、提高幼儿对交通安全的认识

2、加强秋冬季传染病的防空宣传,促进疾病防范力度。

元月份

1、儿童膳食营养

2、健康教育:安全防暴

1、讲座

2、培训、演练

1、全体家长

2、幼儿、职工

篇(3)

【关键词】独立学院 心理健康教育 不足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31-0058-01

独立学院是由社会力量携手普通高校共同举办的民营性质的本科高等教育机构。目前,我国已有独立学院三百多所,承担了全国30%左右的本科生培养任务,是我国大学生培养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但随着社会竞争的不断加剧以及独立学院学生在就业上相较其他本科生的些许劣势,其学生心理障碍的发生率逐年提升,如何准确定位独立学院学生的心理现状,开展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促使其健康茁壮成长,已成为我国独立学院所有教职人员面临的难题。

一 独立学院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现有心理健康教育缺乏规范性与科学性

我国独立学院成立的时间都相对较晚,其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亦相对滞后,加之学校师生在思想上认识不足以及资金有限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大多数独立学院的心理健康教育无论是相关制度建设还是方法途径等的探索,都存在着不规范、不科学的地方,如学生心理档案的建设进度缓慢,缺乏专业性的教师队伍等。这些因素不仅严重影响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有效开展,而且更不利于学生心理疾病的及时有效发现。

2.心理健康教育缺乏全面性与预防性

实际上我国大多数独立学院的心理健康教育目前仅局限于心理咨询,未能开展有效地面向学生生活与工作各方面的发展性教育,很多学校更是盲目地认为没有事情发生就是没有问题,仅仅将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定位在问题学生身上,而普通学生在对心理健康的咨询上又存在认识误区,将心理问题等同于精神问题,不愿主动进行心理咨询,从而造成学院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处于被动状态,仅仅只能在问题发生后设法解决问题而无法做到问题的有效预防。

3.缺乏专业的教职人员

虽然我国绝大多数的独立学院都在校内成立了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但相关的教职工却并非科班出身的专业人员,而多由受过简单相关培训的教职人员兼任。这使得其专业水平极为有限,往往只能根据自身教学、生活经验予以指导,在咨询中常常捉襟见肘,难以对学生心理上存在的问题及时发现和纠正。在日常生活中,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亦开展得十分有限,使得心理咨询效果大打折扣。

二 独立学院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1.制定科学、规范的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措施

首先,独立院校应为学生设立系统性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并将其列为学生的必修课之一,为学生习得必要的心理健康知识提供必要条件,帮助其真正认识自身的不足,防患于未然,使其真正健康成长。其次,学校还应积极设立各类社团,通过相关社团活动,帮助学生消除对心理学的误解,使其能进行良好的自我认知和自我调节。再次,学校还应借助专业的心理测试,帮助学生创建相关的心理档案,对其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提早的发现与预防,并进行重要性的等级划分,对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帮扶。

2.研究多角度、全方面的推广措施

首先,将心理健康教育深入到学校的各项日常工作和各项教学活动中。运用多角度、全方面的推广手段,充分挖掘学校各个活动中潜在的心理健康教育要素,让心理健康教育无处不在。其次,鉴于心理健康问题出现根源不局限在校园内,学校应同社会、家长等联手,构建覆盖学生生活所有方面的心理健康辅导网络,做到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全方位观测,确保及时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做到根源的准确查找,从而共同努力帮助学生走出困境。

3.促进专业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和专业教师队伍的完善

鉴于大学生心智的越发成熟,其有着较强的主观意识,所以对其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需要极高专业水准的工作。独立学院应改变传统的学生日常心理辅导由辅导员教师负责的现状,聘请专业的心理学教师,牵头组建专业的学生心理咨询室,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保障。此外,学校还应针对现有非专业教师开展心理学培训,提升其对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主动参与到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中,为更好地推动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提供支撑。

三 结束语

独立学院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极为复杂的教育工作,作为一名合格的教职人员,我们应全面考虑独立学院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充分利用科学的知识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趋向进行掌控,确保大学生正确认识自身的心理发展,实现自身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使自己真正走向成熟。

参考文献

[1]徐美玲.独立学院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

[2]徐永扬.独立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讨[J].考试周刊,2012(47):168~169

篇(4)

【关键词】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学校德育工作一直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然而,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却一直是德育工作者感到困扰的问题。如何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成为当今学校德育工作者共同关心的热点问题。心理健康教育以它独有的重视体验感受、重视结合学生生活实际的特点,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有力手段。当今社会,心理健康教育的话题越来越热,大家都很关注心理健康,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也推到了风口浪尖。而农村小学却因为地处偏远、信息量小、师资薄弱和观念僵化等原因,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相对滞后。如何提高农村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质量,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结合多年的教研工作实践,笔者有如下思考。

一、 农村小学教育教学中存在的现象对学生的心理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在农村小学,很多家长认为,孩子送到学校交给老师,以后教育孩子的事情也就全部交给老师了。而且他们觉得,老师打骂孩子是对孩子负责任的表现。所以,我们常听到家长对老师说:“孩子不听话,你该打打,该骂骂。”久而久之,做老师的就觉得对学生的惩罚是应该的。比如,没有按时完成作业的孩子被罚站、被罚重新做若干遍;迟到的学生被罚在教室门口站着听课。甚至,对学生动辄用语言讽刺,“你怎么这么笨!”。师道尊严在农村小学里还占有一定的位置。

这样种种现象的存在给学生造成了无形的伤害。学生没有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得到应有的尊重,在他们的成长中遇到一些发展性的问题时无法被理解,偶尔犯了错误得不到宽容的对待。所有这些感到自卑、委屈、无助,开始不信任老师,甚至产生逆反心理,极大的阻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

另外,农村小学在教育教学中,更多的关注学习成绩的高低,注重分数,忽视育人。有些教师仍然用学习成绩来评价学生,成绩好就是好学生,什么都好,时刻表扬;学习成绩不好,那就一丑遮百俊,什么对不好。这样就形成了学生片面的价值观,阻碍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二、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存问题的原因分析

1、教师不具备科学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

在农村小学教师中,很大一部分教师往往认为学生在学校最重要的是学习,只要学习好就是好学生,至于心理健康与否却很少关注。这些教师缺乏科学理论的引导,对于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没有理解和接受,还是传统的应试教育的观念。

2、教师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意义的认知不准确。

一些教师虽然了解到心理健康教育是新课改的要求,但却认为心理健康教育与自己关系不大,与教育教学关系不大,是学校心理健康教师的事情。我深入农村学校调研时,问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有些教学校长就说,这方面不归我抓,得问德育校长。有的老师就说,我们心理健康教育做了,都按规定上了心理健康教育课了。

3、教师缺少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知识。

有些教师认识到了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性,但是他们却不知道该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当他们发现一些问题和现象想要解决时,感到无能为力。甚至,有的学校设置的专职心理健康教师,却讲不清楚相关的心理健康知识,对很多心理健康的专业知识似是而非,更有甚者从字面理解其含义,将错误的信息传递给学生。

4、农村家长缺乏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纵容了教师的行为。

农村学校地处边远,家长的文化素质整体上相对较低,很少有人知道什么“心理健康”、“心理障碍”这些名词。老百姓普遍接受的观点是:老师如父母,是对学生好的,打两下没关系;老师没有错误的时候,无论怎么样对待学生都是应该的......很少有人能想到“打两下”“批评”“惩罚”会给学生的心理造成严重的伤害,甚至影响孩子一生的发展。

二、 农村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首先,要更新观念,树立全面发展的科学育人观。学校领导要树立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科学理念,在学校管理中,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积极倡导和宣传科学的育人理念,并通过学校管理的相关制度和评价体系,使全体教职工形成共识,在学校形成一个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科学育人理念的教师团队。

其次,要加强师资队伍的培训工作,提高全体教师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教育部门举办的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培训,使教师更新教育理念,了解相关的教育学、心理学理论知识,掌握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技能。建立一支以专职心理健康教师为核心、班主任教师队伍为骨干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队伍,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提供人员保障。

第三,学校要在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贯穿心理健康教育。全体教职工都应自觉地在各自工作中遵循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律,把适合不同学生生理心理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有机渗透到每时每刻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建立起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新型师生关系。同时,要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与学校的班主任工作、班团队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有机结合,利用多种途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篇(5)

构建坚实的心理健康教育基础

根植学校文化,顶层设计。学校心理工作根植于学校“生命教育”核心价值取向,力求为师生的幸福奠基,以“培养健康、灵动,具有关爱品质和发展素养的精彩少年”为培养目标,确立“和谐、阳光”的心理工作理念,使每个师生的心灵得到滋养,让校园更加和谐,让生活更加阳光精彩。

规范组织领导,健全规章制度。学校成立心理健康教育指导机构(由学校行政领导和外聘专家、具备专业心理健康工作资质的家长代表组成),以专兼职心理老师为核心,以班主任和“心悦坊”教师等心理志愿者为骨干,全体教职工共同参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已逐年完善,做到职责清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加大心理工作的软硬件投入,建立彩虹湾学生心理活动中心。学校提供条件保障每学年心理工作专项经费投入在4万元以上,生均达到25元。不断完善学校“彩虹湾学生心理活动中心”的软、硬件配置,在文化布置中注重童趣,以七色彩虹寓意健康心理的多姿多彩,鼓励大家积极面对自己的各种情绪

状态。

依据学校一校三址办学的情况,在学校核定的编制范围内,在中心校区聘有专职心理教师(心理教研组长、朝阳区心理骨干),各校区均配备兼职心理教师2名,聘请心理专家1位(心理学博士,国家级心理咨询师、督导师,中国人民大学客座教授)。心理教师与班主任享受同等待遇,将心理教师组织全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和心理活动课、心理辅导咨询等均记入教师工作量。

重视教师校本培训,全员参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学校由心理教师定期对全校教师开展“积极心理学”理论、心理个体辅导和团体辅导的校本培训。尤其重在转变教师观念,在学校教师师德规范中,第一条就是关心孩子的身心健康。进入2014年,学校聘请校外心理专家方舟老师,针对学校干部、后备干部、教师队伍设计了分层的心理辅导培训,不仅达到了凝聚团队,强化教师归属感、责任感、荣誉感的目的,而且促进了教师个人的心理成长,提高教师队伍综合素质。

抓好教育教学质量,发挥主渠道育人作用

1.落实心理活动课程,完成校本教材《心灵阳光》编写

保障心理活动课课时,每班隔周开设一节课。学校心理教师完成了校本课程《心灵阳光》低、中、高三种教材的编写。学校还积极鼓励教师参与心理案例、心理论文的评比,有多篇论文获得国家、市区级奖项,其中有3篇文章公开发表。我校心理老师现已成为朝阳区心理骨干教师,朝阳区心理核心组成员,多次在“朝阳杯”心理课评比中获得一等奖,作为“心理关爱工程”基地校在区级现场会做学校心理健康工作专题经验介绍,在朝阳区心理教师中发挥了引领示范作用。

2.建立教研组研讨制度,全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近两年学校分批组织以教研组为单位的主渠道育人教研活动,除心理健康活动课外,学校在语、数、英、音、体、美、综合等8大学科分别开展了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培训。通过培训帮助教师了解小学阶段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带领各教研组共同研讨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切入点,探索各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仅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学校就征集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精品备课教案、教育案例130余篇,实现了该项工作的全员、全学科推进,发挥了主渠道育人

职能。

3.心理教育活动融入德育“生命彩虹学生实践活动体系”

学校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学校年度德育工作计划,推行学校德育校本绩效考核方案,加大德育日常管理力度,对心理教育工作的推进做到有检查有反馈。心理与德育的融合,两者同为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灵魂”部分,相辅相成。学生“生命彩虹七色实践活动体系”中的“青色爱心达人评比”,专门设立心理互助奖项,鼓励学生间心理自护互助,积极促进心育氛围的形成,并通过活动使学生形成心理自护和互助意识,提高心理自护和互助能力,学校还完善了校五级心理预警机制。“黄色健康达人评比”的标准包含了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套指标,学校将每年五月的“心理健康周”主题活动纳入黄色系列活动体系,增加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影响力,通过黄色达人个人和达人班级评选完成对心理健康工作的反馈评价。近年来学校组织的“我为教师画萌画”“中园成长礼”“家长眼中的阳光教师”“播种幸福的种子”等心理健康周活动已成为学校特色德育活动被长期

保留。

拓宽“心育”途径形成学校心理工作特色

1.组建彩虹心理志愿者社团

2009年,学校组建了由中高年级学生自愿参加的“彩虹心理志愿者社团”。由心理教师对学生志愿者进行专项培训,目的在于将每个志愿者培养成为学校的心理观察员,使学校心理工作更有针对性、实效性。根据学生志愿者的个人特长和爱好,学校将他们分为广播宣传部、彩虹互助站、网络新闻部、活动外联部等几个部门,由学生部部长负责组织管理,做到分工明确、互相协作,以确保心理健康工作落实到位。实践证明学生心理志愿者已成了心理老师及各科教师与学生沟通的桥梁,切实起到了提升心理工作实效性的积极作用,在学生中逐渐形成了一种和谐的互助关系。

2.成立“中园教师心悦坊”

2011年起学校面向全体教师招募志愿者参加“教师心悦坊”,截至目前,“教师心悦坊”已经拥有教师心理志愿者53人,100%覆盖本分两校47个教学班、10个教研组,成为一支教师的心理自助、互助团队。“教师心悦坊”还定期请心理教师和外聘心理辅导专家组织心理团体活动、缓解教师压力、丰富教师生活,这支教师志愿者队伍也成为组织各年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骨干

力量。

3.创新推出十二生肖代币积分评价制度

学校运用心理学代币制理论,创新推出学生十二生肖代币积分评价制度,促进学校学生综合评价改革。该积分评价制度以中园阳光少年发展目标体系为评价标准,以十二生肖荣誉积分卡为代币,学校全体教师、家长、社区代表、学生代表参与积分发放,鼓励学生自我管理,发挥积分的正强化作用,促进学生优良品质与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学校将学生个人积分与班级积分捆绑评价,推出状元、榜眼、探花班级奖,火箭班级奖。学生个人积分不仅关注每月个人积分荣誉榜,还关注每个个体自身的成长,设立个人进步奖,经过不断努力学生可以申请“龙榜少年”(1000积分)和“虎榜少年”(500积分)荣誉称号,申请成功便可获得荣誉胸牌,成为同学身边的榜样,这一举措激发了学生内在向善的动力。

4.开设网络微课、网络培训

2015年以来,为保证每一个学生公平享受学校心理教育资源,克服扩招和并校所带来的问题,学校成立了以心理教师为核心的网络工作组,吸纳了包括学校电教部门、学生微电影社团等数十位教师、学生和家长成为志愿者,为网络心理工作模式提供了人员、技术和硬件保障。本学期,学校开始利用学校网站、校园多媒体资源库、“培育100”平台等网络媒体,尝试推出面向各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活动网络微课堂和网络培训。在心理网络微课堂的设置中,将40分钟的授课模式分解为每次10~15分钟的主题式微活动,心理微课堂每一集只解决一个源自学生提出的小问题,方便学生在不增加学习负担的情况下利用少量业余时间自主学习。学校在课程推广,中号召全体学生和家长共同收看,便于家校形成心理教育合力。

5.搭建“培育100”软件平台

学校投资购买了“培育100”软件平台,并保证全体老师和在校生家长免费安装,实现了学校对全校学生、家长、教师进行点对点心理专项问卷调研测评。该软件可自动生成数据分析报告,通过数据分析,心理教师能第一时间准确地获得学生、家长、教师集中关注的热点问题,及时调整确定心理网络课程和讲座内容。同时,此软件平台以图表形式精确地显示学生个人和班级的心理状况,大大提高了学生心理健康筛查工作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做到了心理问题早发现早干预。目前该平台的功能还在不断开发拓展中,学校心理健康活动新闻的推动、图片报道、师生家长心理论坛、班级心理实践作业反馈等均在新功能开发规划中。

6.心理工作全面融入学校重点工作

学校发挥心理团体辅导的育人优势,促进了“学生好行为习惯养成”“学生综合评价改革”,同时,在少先队“队干部综合素质提升”中开展的心理训练营项目,有计划、分年级地进行队干部专项团体心理辅导,促进了学生干部自我成长。“队干部沟通能力训练营”“队干部管理能力训练营”“和爸爸妈妈一起玩儿”等心理团体辅导,也进一步凸显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特色。

篇(6)

关键词:教师;心理健康教育;途径

当前,青少年由于心理不健康而引发的各种问题乃至违法现象日益增多和严重,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引起社会及各级领导的关注,而对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却疏于问津。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师是学校教育的主要推动者,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一个优秀的教师,除了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精熟的教学技巧外,更重要的是需要具有健全的人格与健康的心理状态。如何加强教师队伍的心理健康教育,也是当前教育领域不可忽视的方面。

一、当前中职学校教师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

1.缺乏崇高的理想和远大的追求

心理健康的人是有比较高的理想和追求的,或者说是一个有追求的人,不是那种容易满足或者很容易丧失信心的人,而是情绪相对稳定、心态比较平和、不断发展和取得进步的人。在中职学校,许多教师一从学校毕业就分配到学校工作,生活安定,无大风大浪。教学上,教材十几年一成不变是常有的事,备课一次,终身使用。学生没有升学压力而随意轻松地学习,教师更是照本宣科,毫无压力。如此年复一年的延续,少则五年八年,多则几十年,造成许多教师安于现状,心安理得,不思进取,没有理想和追求,这也是一种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2.意志力不强,承受能力差

中职教师长期处于“养尊处优”的地位,尽管工资不算高,但医疗、住房等社会福利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生活安定,相比很多企业职工的下岗现象,校园内却是风平浪静,无需承受下岗的压力,久而久之就养成了无忧无虑的性情。时至今日,因受招生“并轨”制的影响,相当一部分学校生源严重不足、学校经济效益下滑,学校的生存受到严重挑战,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我区的许多中职学校将进行机构精减,实行竞争上岗,一部分人员不可避免地被分流,相当一部分过去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专业知识和教学水平都较好,用传统标准衡量较为优秀的教师,在这种情况下却不能迅速地适应市场办学的需要,不能正确地应对现实中的各种挫折和困难,出现迷茫、退缩甚至逃避的现象,甚至一些教师无奈地发出“我们将何去何从?”的感叹,流露出“机构改革使我下岗”的不满情绪,暴露出了情感脆弱、意志力不强、承受挫折能力差等心理素质不强的弱点。

3.待遇偏低导致教师的职业优越感锐减

在商品经济浪潮的冲击下,许多教师愈来愈对自己的职业价值产生怀疑,尤其是招生并轨后失去了招生优势,中职学校教师的职业优越感锐减,从而产生不公平感,心态失去平衡。与此同时,生源素质的下滑导致管理难度加大,工作负荷超重造成相当一部分教师体力下降甚至心力衰竭,加剧了教师的身心负担。据调查,70%左右的中职教师工作时间每天超过10小时,担任班主任的工作量更大。这就造成了教师感到付出与待遇薪酬失调的失落感,从而缺乏优越感。

4.没有稳定乐观的情绪和积极健康的情感

在中职学校里,相当一部分教师并没有乐观向上的情绪和健康的情感,这与教师个人经历、生活环境、工作环境以及教师在社会上的处境等因素有关。特别是在老教师群体中,不少曾经历过不同程度的挫折,导致了他们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当受到学校批评或不公平的待遇时,便产生了逆反心理,引起了极端的愤怒和不满情绪,因而有较强的攻击性和破坏性,主要表现为对学校和领导怀有对立和排斥的情绪,对自我的高度关注和过分强调他人的评价。还有一些大学毕业生走上教师的工作岗位后很希望在专业上的某方面有所成就,但他所处的环境往往缺乏相应的条件,使他长期都不能实现自己的想法,就此认为自己这辈子一事无成,因此经常带着沉重的心情,这既影响了工作,也增加了精神上的压力。长此以往,就造成了心理问题。而还有一些教师则盲目乐观地对待挫折,当挫折到来时,不闻不问,或者强作欢笑。这种逃避的态度当然也是不健康的。

5.有“以我为中心”“居高临下”的心理倾向

目前,有许多教师在学生面前有意无意地带有“以我为中心”的“长官”意识,这也是一种心理不健康的表现。许多教师认为,“我是老师,你是学生,你就应该按我说的去做”。相当一部分教师哪怕是自己的做法是不恰当甚至是错误的,也不听取学生的意见,否则就认为是有损自己的权威;如果学生犯了错误,也不去了解其犯错误的原因,不做过细的思想工作,只是对其大加斥责,粗暴地对待学生;要是有哪个学生敢胆顶撞或冒犯自己,就会耿耿于怀或暴跳如雷,心理失去平衡。

二、加强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1.充分重视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

从主观上看,教师本身的消极人格特征以及认知偏差是影响心理健康的关键。另外,教师的心理健康意识淡薄也导致缺乏对自身心理的维护。因此,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要常抓不懈,渗透和贯穿于日常的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之中。学校领导、教师以及社会各界不仅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还要关注和重视教师的心理健康,只有教师心理健康了,才谈得上学生的心理健康。

2.抓好学校硬件、软件建设,实施环境陶冶

学校的校容校貌等物质环境和校风校纪、人际关系等文化氛围对人的心理健康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应当高度重视并认真抓好学校的两个文明建设。中职学校可以通过加强校园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的建设来促进教师的心理健康,从而形成良好的校风、教风,提高教师的凝聚力。

3.开展丰富多彩的、有益身心健康的各种活动

学校可以根据教师身心健康状况及学校的日常工作安排,结合季节差异,开展各种课外活动,如老少皆宜的职工气排球赛、老中青组合的门球赛、定点投篮等趣味性比赛。丰富多彩的业余文化活动,可以增强教职工的集体观念,促进教职工凝聚力的形成,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和良好的工作环境。这些活动可促进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外界之间的交流,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使教师心情舒畅,精神充实。

4.积极开展心理咨询、心理健康知识普及活动

学校可聘请心理专家到校开展心理咨询,运用心理学的知识、方法和技术,指导和帮助教师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力,来解决自身的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要对教师开展心理辅导讲座,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添置心理健康教育学习资料以及指导用书供教师自学,定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校本培训,印发心理健康教育学习材料,有效提高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逐步掌握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技能。定期组织教师外出学习交流,召开心理健康教育经验交流会和论文评选活动,将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计划与教师队伍建设有机结合,打造具有高尚师德修养、稳定心理素质、崭新教育理念、科学教育方法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是学校开展身心健康教育的基础。

5.给予教师继续深造学习的机会

学校领导除了关注教师的工作表现之外,还更应该关注教师的职业生涯发展。教师的职业生涯与一般的职业生涯不同,教师的职业生涯没有职位高低之分,除了在行政管理上有校长、科长之分外,无所谓升迁的问题,所有的教师身份都相同,始终如一,因而是种“无职业生涯的工作”。而在漫长的过程中,学习和进一步深造等机会能给教师的职业生涯发展带来重大的影响,所以给予教师继续深造的学习机会,有助于教师职业生涯的发展,使处于职业生涯发展困境的教师从中摆脱出来,以更积极的心态对待工作,增强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总之,只有从教师自身、学校、社会层面来高度重视教师的心理健康状态,才能使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从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素质和身体素质以及良好的心理健康方面得到综合提升,才能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办学的需要,不断培养出身心健康、满足社会建设需要的技能型人才的中职生。

参考文献:

[1]唐雪梅.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现状调查与调整策略[J].现代教育科学,2007,(06):50-51.

篇(7)

关键词 大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瓶颈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7)07-0007-02

现如今,不管是社会环境、家庭环境还是校园环境都变得十分复杂,尤其是当前大学生在这种局势下所承受的各方面压力越来越重,在沉重压力的逼迫下让大学生的心理难免会出现扭曲现象,这需要教育人员给予正确的疏导和调节。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既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和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份,也是促进大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一、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所面临的瓶颈

1.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存在不平衡现象

大多普通高校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体系和心理疾病预防、危机干预机制。民办高校起步晚,起点低,在心理健康教育机制、日常心理咨询、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教育、教职工的心理培训以及大学生心理危机排查与干预工作规模和力度等方面均有所欠缺,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从课堂教育上看,尽管大多数高校都开设了必修课和选修课,但仍有一些高校只举办了一些讲座,不能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系统性和覆盖面。

2.机构设置不规范,教师队伍专业性不强

我国虽然有部分高校已经实施了心理健康教育,但是大部分教育人员并没有接受过专业的训练和培训,兼职居多,专职人员少,其中大部分人员经过短期培训后上岗,缺乏系统的专业训练,他们很多没有扎实的心理学知识、技能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不熟悉心理测试和心理辅导方法与内容,对大学生存在的问题归因不准,不利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

3.课程建设滞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不完善

在课程建设方面,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还不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主要是讲座、心理咨询和选修课,还没有完全纳入到高校的课程体系建设中去,并使之成为一种有机的组成部分。

4.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定位不准

不少高校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点仍放在对个别学生的心理咨询和治疗上,忽视了对大多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指导。这种做法影响了心理健康教育作用的发挥,致使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和范围受很大局限,影响了心理健康教育作用的发挥。

二、加强和改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采取的对策

1.加强领导,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机制

想要有效开展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必须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机制,切实保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成立专门工作领导小组,实行主管校领导负责,以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教师为主体,专兼结合的工作体制。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学校工作规划,加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经费投入力度。把心理健康教育经费纳入预算、单独列支,专款专用。

2.加强师资培训,建设专业性强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

学校应针对实际的发展情况及学生的心理特征创新相应的高素质师资团队,这样才能为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奠定牢靠的基础。因此,高校应聘请专家到校指导,形成专职为主、兼职为辅的局面,让学生⒂氲叫睦斫】到逃活动中。同时建立严格的考评机制,进行有效的监督与管理,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师资专业化进程,使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乐于、专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专职教师原则上要纳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序列。

3.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培养大学生自我调适能力

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着非常关键的影响。心理健康教育也必须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开展,才能取得一定的成效。充分利用各种途径对心理健康知识进行传扬和普及,强化学生参与意识,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支持大学生成立心理健康教育社团组织,发挥大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中互助和自助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