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技术创新的逻辑

技术创新的逻辑精品(七篇)

时间:2023-05-16 14:46:10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技术创新的逻辑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技术创新的逻辑

篇(1)

【关键词】技术创新,路径依赖,路径突破

1、引言

在当今动态环境下,创新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创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多个创新主体和不同创新要素共同构成了创新的整体内容。创新要素包括技术、市场、组织、管理和制度,创新要素的创新活动在创新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技术创新日渐成为企业竞争力的源泉。技术创新是企业非常重要的战略决策,技术创新过程是一个充满不确定性和风险的复杂过程,要增加创新成功率,企业必须了解创新的固有逻辑和一般规律。企业技术创新过程存在着路径依赖,路径依赖犹如一把双刃剑,只有把握其规律、辩证对待,才能使其更好地服务于企业技术创新。本文分析企业技术创新路径依赖成因和形式、寻求技术创新突破对策,对企业技术创新管理有重要作用。

2、技术创新路径依赖

技术创新的路径指企业为了解决企业某技术问题,按照一定的原则设计的技术改进或技术创新的方案或实施的过程,不同企业具有不同的路径选择。企业技术创新路径依赖性是指技术发展的历史因素、社会条件和基础知识在以后的技术创新过程中起到了主要作用,成功的创新和采用新的技术取决于现有技术的发展,这些历史因素包括:技术管理、市场、企业制度和规则、消费者习惯等等。企业难以避免它原来的社会条件、历史背景等,不自觉地遵循原来的路径。企业技术创新路径依赖在技术生命周期的导入期和成长期,会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成功,但是路径依赖一旦成刚性就可能束缚企业发展。

3、技术创新路径依赖的主要原因有:

(1)技术的转换成本和内部相互关联。企业在某项技术上投入了大量的资本,这项技术不断成熟和普及,使得这项技术的单位成本和边际成本都非常低,此时如果创新技术,企业所投入的固定设备、生产工艺、原有技术和知识会丧失其部分或全部功能,变成难以收回的沉没成本。由于技术转换成本的约束,使得企业的技术创新往往依托以前的技术知识和经验,形成了路径依赖。

(2)技术创新路径依赖的另一个因素是学习效应。企业的学习是企业与其成员之间、企业与外界环境及企业之间进行知识转化的过程,企业特定的学习能力和学习过程决定着创新路径。技术创新路径是由技术性知识的学习能力和市场需求的变动共同决定的。企业的管理实践形成企业惯例,创新主体学习能力的发挥与企业惯例密切相关,现有惯例和学习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技术创新过程和结果,而企业学习能力和惯例的改变是一个缓慢的过程,这个过程具有路径依赖。

4、技术创新路径依赖的表现形式

企业技术创新的路径依赖有多种表现形式,主要有:

(1)技术能力不足形成的路径依赖,企业的技术能力决定了技术创新战略的选择,整体状况影响到自主创新的效率,是实现技术创新的基础。技术能力还影响行业标准的控制,从而影响到创新成果的市场实现。

(2)人才能力不足的路径依赖,工程技术人员是技术创新机会的主要发现者,也是新的技术知识在企业得以广泛扩散的传播者。企业许多技术创新都源于工程技术人员对外部先进信息技术的搜寻追踪,以及对企业技术现状的改进设想。

(3)研发投入不足的路径依赖,新的技术和知识源自研究与开发活动,研究开发投入不足,将导致无法培育技术创新能力,无法进行充分地技术创新研究,企业技术创新只能是引进、模仿。

(4)实践经验不足的路径依赖,我国大多数企业缺乏自主开发实践,开发经验和产品设计、工艺、制造数据库等不足,设计过程中没有以往数据作参照,企业不敢轻易改变原有产品的设计,形成了路径依赖。

(5)企业家的路径依赖,企业家是创新主体的核心,企业家自身创新素质和领导参与式是企业创新能否兴起的关键。

(6)技术创新风险造成的路径依赖,技术创新活动各个阶段和环节都包含着不确定性因素,使得相应的技术创新投资带有很大的风险性,会很大程度上影响技术创新的动力。

5、企业技术创新路径突破

路径依赖会导致该路径上技术创新效率低,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行为主体,创新主体需要实现途径突破,创造新的路径。路径突破是指企业摆脱历史束缚,偏离原有路径,如图1所示,企业在t1时点上,企业突然发生跳跃,脱离原有历史趋势,实现了路径突破。尽管企业存在路径依赖,但并不意味着企业不能摆脱历史的束缚,尽管转变有一定的困难。

企业常会遇到不可预期、难以逃避、无法控制的外部冲击,无论企业喜欢与否,面对环境的变化,企业必须进行强制性变革,必须突破惯性思维吸收外部新知识、新技能,与时俱进,实现路径创新突破。企业内部的力量同样可以实现路径突破,企业在生产实践过程中不断学习积累知识和技能实现跳跃式变迁或是意外创新导致路径突破,企业要摆脱惯例,实现跳跃式创新,要比外部冲击引起的强制性创新难度要大,企业刚性越强,内部路径突破越难以实现。基于长期发展和转型的战略性并购,利用资本市场的平台,借助外部体系的知识框架和能力体系改造自己,是实现路径突破的高效手段。并购后尊重目标企业的组织惯例、核心能力,并购后的互动交流有助于并购企业掌握新的知识和能力,改造自身体系,从而实现技术核心能力变迁,实现技术创新路径突破。

篇(2)

主题词科学技术创新复杂性系统整体思维

科学技术创新是复杂的非线性系统,而复杂性来自混沌与秩序的边缘。在圣塔菲研究所成立的时候,原来“混沌理论”一词已被宏大的“复杂性理论”所取代了。混沌理论对其范围有严格限制,仅限于对自然界系统的非线性动态行为的数学研究。相反,复杂性理论则被认为可以用于复杂自然系统和社会系统中随时间变化的行为层面。社会系统并不仅仅是由它们的组成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的固定规律所限定的“复杂适应性系统”(complexadaptivesystems)。相反,它们是可能随时间演化而改变其自身发展规律的“复杂演化系统”(complexevolvingsystems)。

科学技术系统创新运动是一个貌似无规则运动的有序性演化过程,具有典型的复杂系统特征。第一,多因素性。技术本身是各因素非线性相互作用的结果,技术不等于各因素简单相加。各技术要素在技术系统中也不再是原来的因素,因素自身在技术系统动力下也发生了相变,或者说,技术性因素、实体性因素与知识性因素都具有了技术所拥有的整体性。技术因素的作用方式要受技术系统运行模式和运行状态的制约。第二,多层次性。尽管技术的各因素受技术系统动力的作用发生了相变,但技术本身却生成了一种稳定模式。技术的稳定模式是由技术本身决定的,是由科学的技术应用与技术理论的层次性决定的。科学技术系统内有稳定的周期解,周期解内还有混沌区,这种结构无穷次重复着,具有各态历程和层次分明的特征,即存在有界性。第三,多变性。复杂非线性科学技术的创新过程本质就是经历混沌走向有序,因此具有混沌伸长和折叠的特性,这是形成敏感依赖于初始条件的主要机制。伸长是指系统内部局部不稳定所引起的点之间距离的扩大;折叠是指系统整体稳定所形成的点之间距离的限制。经过多次的伸长和折叠,轨道被搅乱了,形成了新对称结构或混沌。

由于科学技术创新系统具有典型的复杂非线性系统特征,因此,可对其运用复杂性理论进行管理。

1转变思考方式

牛顿力学是近代科学的典范,是近代科学建立的基础,牛顿力学是典型的决定性理论,是可测量和可预测的。20世纪初物理学的两次重大变革所创立的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分别排除了牛顿的绝对时空观和测量过程的完全可控性。混沌理论的诞生打破了拉普拉斯决定论,被视为20世纪继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第三次革命。混沌理论认为,非线性系统运动具有无穷大周期且始终限于有限区域、轨道永不重复的、性态复杂的运动,不可能无限精确和无限长时间地测量和计算连续变量。混沌理论解决了困扰牛顿(Newton)力学的三体问题,创立了研究n维相空间的不确定解的理论,混沌理论使人们认识到非线性系统演化既是决定论的又是随机论的。决定论的可预测性,只适用于那些宏观的缓慢的周期或准周期的稳定运动,然而,这样的运动实在是太少了。

科学技术创新复杂系统倡导最重要的事情是改变固有的思考方式,放弃机械论和宿命论,学会欣赏并应付联系、物力论(Dynamism)和不可预测性。因为科学技术创新过程是多因素复杂非线性相互作用的结果,所以对确实存在的运行模式(即现实存在)进行领会,即正视多元化存在,并对不可预测的事件进行反应。为了使科学技术创新过程自我发展为“复杂演化系统”,有必要对学习、多样性和影子系统(Shadowsystem)观点的多元化进行鼓励。

2并不是对每件事都需要进行控制

科学技术对客观事物既进行决定论描述又进行概率统计论描述,这两种描述方法已经共存了几百年。决定论认为,任何一个力学系统只要知道现在的行为就可预测系统的未来行为。概率统计论认为,受许多偶然因素的影响,系统的未来状态并不完全确定,需要用概率统计方法来描述。

KAM定理很好地解决了决定论和概率论这对貌似矛盾的问题。KAM定理指出,保守系统有可积和不可积之分,可积系统的运动是规则的,遵循决定性规律,不可积系统表现出随机性,成为统计物理学的基础。对不可积系统,KAM环面包围着随机层,当不可积系统的自由度少和扰动不大时,KAM环面包围的随机层测度极小而可忽略不计,统计物理学就不适用了,而应该应用牛顿定律。当不可积系统的自由度和扰动很大时,根据“阿诺德扩散”,KAM环面逐渐减少而随机层迅速扩大,系统只具有极少数的规则运动,规则运动变为次要的,系统出现了大量的混沌运动,这时才能用统计物理学来研究该系统。

科学技术创新过程是一个近可积哈密顿系统,随机成分有限,导致不可积性的扰动项很小。在科学技术创新知识系统处于混沌性态时,确定论和概率论随机交替作用,但确定论占据主流位置,基本能朝向希望的途径发展。随机成分确实存在但有限,因此,在复杂的非线性技术创新过程中,不可能对每件事都进行控制。应该相信混沌性态是貌似不规则的有序,科学技术复杂演化系统不仅反作用于环境,还会反作用于自身,随着时间的发展,科学技术总会不断出现新的有序状态。

3与环境共同演化

复杂性理论借鉴湍流研究思路和方法,认为科学技术创新系统同时存在混沌子空间和对称子空间,两种性态此消彼长,不断和外界环境互动而发生转换。在湍流中规则运动包含有小尺度的混沌运动,在混沌运动中又包含着更小尺度的规则运动。这说明,科学技术创新系统是与外界环境紧密联系,并不断互动发展的耗散系统。

科学技术创新系统与环境相互影响、共同演化,这就需要时刻准备好对环境进行反应,凭直觉领会那些驱动科学技术创新变迁的环境模式,根据需要进行适应,而且随时准备抓住各种出现的机遇。科学技术创新系统的三种性态,稳定区域(墨守陈规)、不稳定区域(瓦解崩溃)和混沌边缘(变革栖息地)中,混沌边缘最适宜与环境共同演化。

在混沌边缘,在一种“有限不稳定状态”下,正统系统(主流文化、结构权力等级体制)和影子系统(蕴藏矛盾、变化潜力的非正式组织)能维持一种具有创造性的张力。正统系统可以提供清楚的指导,对适当的结构和程序进行授权,以及抑制人员中的不安情绪。同时,影子系统可以激发观点的多样性,并且削弱正统系统的力量迫使它进行不断变革。这样,组织行为表征为耗散结构,组织在不断变化的现实面前能以新的方式执行基本任务或者追求崭新的基本任务,组织的创造性和创新方面的潜能都展现了出来。

4整体思考

技术创新系统的复杂非线性要求寻找整体模式来思考问题,并用整体的方式来控制创新过程,而不是试图控制每一个细节。整体思考是探索那些在不利的模式下能够产生最大影响的微小变化,并施加微扰改变系统运行轨道,避免蝴蝶效应.4.1建立连接

在经典物理学中,时间是可逆的,事物的发展不存在演化;空间是平滑的、线性的;时间和空间不相关联,各自独立存在。复杂性理论认为,由于非线性的作用,时间的变化是单向的、不可逆的,既可以实现从有序到无序的变化,也可以通过自组织实现从无序到有序的演化;空间也不是平滑的,不仅存在整数维也存在分数维,整数维是分数维的近似和抽象。此外,通过考察系统中某一物理量随时间的变化序列,可以重构相空间,得出奇怪吸引子的维数。这表明复杂性空间的形成也反映了事物发展在时间上的积累。因此,在复杂非线性系统运动中,时间和空间是相互关联的,应该将时间和空间看成一个统一体,系统地把握事物发展过程中时间和空间的关系。

科学技术创新过程从本质上来说是一个时空整体性的,任何因素在时间维度或者空间维度的变异都可能影响到其他因素的正常功能,进而影响整个进程。而整个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在复杂系统的动力机制下,似乎只能通过彼此之间以及与整体的关联来得到了解。因此,科学技术创新过程关注的焦点应该是各种因素的时空关联,正是时空关联的模式决定了一个系统的表现。整个系统处于密切关联之中,并与他们的环境不断进行交换,与之共同演化。

4.2适应复杂性

混沌理论是关于非线性的科学,它认为世界的本质是非线性的,线性只是非线性的特例。经典物理学的线性观,导致了事物发展的简单性、确定性和还原性。复杂理论的非线性观,是线性与非线性、简单性与复杂性、确定性与随机性、局部与整体的辩证统一,它们之间是可以互相转化、对立而统一的,前者是事物发展的暂态,后者是事物发展的更基本的更普遍的本质特征。因此,研究问题时应把握事物发展的本质特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研究复杂性现象时,用复杂性方法来处理将会显得简洁而有效,反之,采用简单性的方法来研究将会显得繁杂而无效并且得不到事物发展的本质特点。例如,奇怪吸引子是很复杂的,它可以采用自相似和分数维来简单表示,但如果采用探究轨道的简单方法来研究将是得不到一条确定轨迹的。同样,在研究简单性事物时,如果采用复杂性的方法来研究也将是无效的。

将多元高阶方程化简以便求解,即将复杂现象简单化是我们的思维定势。然而在科学技术创新过程中,过于关注细节往往不能产生创新成果,在创造性思考时,复杂性思维是必要的。虽然复杂性思维可能不符合常规,甚至会引来混乱和困惑,那是不可避免的,甚至是受欢迎的。很多创新团队刻意追求工作环境、工作方式的不可思议,目的是激发人的创造性,而不是被惯常的生活习惯所泯灭。最好的想法不总是来自高层,而且组织内的人都想事业有成,控制只是一种幻想,如果给予适当的扶持,每个人都有可能做作出一番自己的事业。

4.3让过程成为进行时

物理学中的经典力学、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它们所揭示的是关于简单性事物的基本规律,事物的发展是线性的、可逆的,必然也是前因后果的。而关于非线性现象的复杂理论,由于存在奇怪吸引子,事物的发展结果必然会导入吸引子,呈现出目的性。由于生物学、社会学等是关于复杂性现象的科学,因而也就是目的性的科学。事物发展的因果性是基本的、暂态的,而事物发展的目的性是事物的最终结果,两者是不可分离的。事物发展的目的性要通过事物发展的因果性来保证,而事物的因果发展必将会导致一定的目的性。

物理系统,如天气预报是由有限的确定性定律来支配的,有可能观察到奇怪吸引子是怎样产生的。然而,科学技术创新是人类一项复杂的创造过程,受到无穷多个因素及大量随机因素的影响,奇怪吸引子似乎说明不了什么。由于人类表现出来的自我意识和自由意志,科学技术创新的行为不可能用相同的方式进行解释。人类可以思考和学习,根据自身目的进行行动,而且能够反对及驳斥假定适用于他们行为的任何规则。因此,在方法论上要求我们做每一件事情时必须要制定所要达到的目的,而对于实际工作中的每一步则要实事求是地遵循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只有这样才能最终取得成功。

4.4复杂演化管理

篇(3)

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一直是近年来现代经济社会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国内外很多专家学者对其进行了研究,并形成了一系列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成果。技术创新理论最早是由熊彼特(Schumpeter)提出的,弗里曼(Freeman)在此基础上对技术创新理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技术创新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索洛(So-low)将技术进步从生产函数中分离出来,构建了“技术决定增长模型”,认为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丹尼森(Denison)考察了美国的经济,创新性地提出经济增长因素分析理论;罗默(Romer)的知识驱动模型重新解释了经济增长的源泉,认为是由内生技术进步带来的;库兹涅茨(Kuznets)将知识引入到经济增长中来,认为知识存量的增长得益于技术创新。国内许多学者也从不同的角度对技术创新和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研究,分别运用不同的计量方法阐述二者的关系。刘和东运用动态分析方法,揭示了我国技术创新能力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均衡关系;郭新力运用回归分析方法,研究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影响的贡献度;范柏乃等人利用广义差分法进行回归,揭示科技创新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十分明确的单向因果关系;朱学新等人采用Cobb-Douglas生产函数,对中国科技投入的经济效果进行了实证分析;洪名勇构建计量模型,将技术创新和经济增长理论整合为一个分析框架,从新的视角研究我国技术创新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各地区经济增长不均衡的主要原因是技术创新。

二、技术创新能力的综合评价

(一)初步建立技术创新指标体系要分析技术创新对于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首先必须正确判断技术创新的能力。由于技术创新的过程并不是简单的线性模式,而是一个涉及多环节、多方面的复杂活动,因此,技术创新指标体系是由一系列能够表示技术创新水平的指标构成,它反映了技术创新活动的不同侧面。本文采用计量模型确定技术创新的能力,并用于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相关性分析的实证研究。技术创新能力的指标体系包含三个基本要素,分别为技术创新投入、技术创新产出和技术创新环境三个部分。技术创新投入是指在技术创新活动中投入的各种要素,是技术创新的前提和基础。它制约着技术创新产出,直接对技术创新能力产生影响。技术创新投入主要包括资金投入和人员投入两个方面,下设5个评价指标。技术创新产出是技术创新所带来的结果,它反映技术创新活动取得的技术成果,主要包括科技成果、知识产出和产品产出三个方面,下设5个评价指标。技术创新的客观环境对技术创新起到很大的作用,长期影响着技术创新的能力。有利的创新环境可以为技术创新提供一个很好的平台,促进技术创新水平的提高。技术创新环境可以从技术环境、市场环境和教育环境三方面考虑,下设5个评价指标。这三部分虽然在整个技术创新体系中具有独立的功能,但是互相之间又存在着统一的逻辑关系。基于大量文献的基础上,遵循科学性、系统性、可比性、可操作性等基本原则,本文把技术创新投入子系统、技术创新产出子系统和技术创新环境子系统作为指标体系的一级指标,下设8个二级指标,15个三级指标,建立了技术创新能力的指标体系,详见表1。

(二)指标数据的收据与处理本文选取2001-2012年的年度数据来评价技术创新的综合能力。表1中各评价指标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以及各大科技网站。尽管指标体系中的每个指标都是正向指标,但各指标间的量纲仍存在着差异。为排除不同量纲对分析结果的影响,将各项指标的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经过处理后的数据剔除了单位不一致因素,数量级相同并且所有处理后的数据均值为0、方差为1,且服从正态分布。本文利用SPSS软件,实现了数据的标准化处理,结果见表2。

三、技术创新促进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一)技术创新能力综合分析本部分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技术创新综合能力进行分析。主成分分析法旨在利用降维的思想,把原始数据的多个指标变量转化为几个相互独立的综合指标,既减少了指标选择的工作量,又可以消除评估指标之间的相互作用。在选择主成分时应保证特征根的累积贡献率足够大,最大程度解释分析对象,确保综合评估结果的准确性。首先,对原始数据进行显著性检验。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较大,说明提取主成分的可能性很大,满足主成分分析的前提条件。将处理好的标准化数据作为分析依据,利用SPSS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到结果见表3。由表3可以看出,前两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达到99.267%,表明这两个主成分基本上包含了原始数据的全部信息。因此,选取fl和f2为主成分,代表技术创新能力指标体系中的15个指标。对上述提取两个主成分建立初始因子载荷矩阵,用回归法估计因子得分,以每个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占所提取主成分总的方差贡献率的比重作为权重进行加权汇总,计算技术创新能力综合评价模型。

(二)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本部分是将代表技术创新能力的综合指标X与代表经济增长的核心指标Y建立回归分析模型,研究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进一步探讨技术创新综合得分与评价体系内各项指标的关系,分析在推动经济增长过程中不同指标的贡献程度,对促进经济增长提出相应的建议。衡量经济增长的指标有很多,GDP通常被认为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最重要指标。为了剔除人口规模变化造成的影响,本文选用人均GDP衡量经济增长状况,用Y表示。2001-2012年我国人均GDP原始数据标准化处理后的结果见表5。根据表4和表5,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到,技术创新综合能力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相同发展趋势。绘制散点图并进行相关性检验,表明技术创新能力与经济增长水平存在着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通过SPSS软件对X和Y进行线性回归的结果如表6所示。因此,经济增长水平对技术创新能力综合得分的回归方程为:Y=1.020X-28.651将回归方程和技术创新能力计算公式联立得到的回归方程为:

篇(4)

【关键词】乒乓球;技术创新;特征

乒乓球技术创新是乒乓球运动员、教练员、科研团队等将运动训练知识、相关科学技术转化为运动技能并最终为运动队带来运动成绩的活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参与的人数最多,多种因素相互影响,导致了创新过程中的复杂性,从而衍生出乒乓球技术创新的多种特征:

一、乒乓球技术创新是一个动态、持续、具有突破性的过程

简单的说,乒乓球技术创新是一个转化的过程,把与乒乓球相关的运动训练知识和科学构思转化成新的乒乓球技术。既然是转化过程,那这一过程必然是动态的。事实上。任何一种运动技术的创新过程都是由构思、查阅资料、论证可行性、训练、比赛检验等环节构成。每个环节之间环环相扣,相互影响。

我们把乒乓球技术创新看做一个创造性活动过程,任何重大的技术创新都会引起创新群和一系列连续的创新,这就是持续创新过程,一种新技术的问世,会在短时间内取得运动成绩上的领先,这种成绩上的领先势必会刺激其竞争对手,迫使竞争对手在最快时间内找出破解技术,从而新的破解技术出现,如此循环,新技术的出现会引发另一种新技术的问世,这种环环相扣体现出了创新的持续性。

创新意味着改变,所谓推陈出新、气象万新、焕然一新,同时也意味着创新具有一定的突破性,这种突破对原有技术的会产生较大冲击。如乒乓球直拍运动员反手位进攻,之前一直是反手推挡,由于受反手位身体的限制,进攻效果一般,直拍横打的出现,突破了反手位身体限制,有效的利用了反手位腰部力量,使得进攻效果有了较提高。

二、乒乓球技术创新是一个由多部门、多因素相互影响的活动

乒乓球技术创新是一项目技术性强、要求较高的复杂工程,技术创新不仅仅是运动员和教练员的工作,乒乓球组织内部的各部门,如教练员、科研团队、医疗监督、场地器材、后勤服务等部门均是乒乓球技术创新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乒乓球技术创新不是单一的创造性活动,各个部门之间必须相互协作,相互影响。

乒乓球技术创新过程中也离不开各种因素的影响和作用。纵观国际体坛,不管是现在单飞的网球运动还是举国体制背景下的乒乓球运动,要想取得好的竞赛成绩,背后必然有一个强大的科研团队,技术创新离不开科学。另外,乒乓球技术创新离不开管理团队的支持,同时管理团队要与国际乒联、国家相关体育行政部门、体育公众保持长期的信息交流关系。

除此之外,乒乓球技术创新过程中与经费的投入、场地设施的选择、人员的配备等因素也是密不可分的,正是这些多部门、多因素的相互协作和影响,才能使乒乓球在技术创新的道路上越走越宽。

三、乒乓球技术创新是现代乒乓球运动发展的必然结果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在乒乓球运动一百多年的发展进程中,创新始终贯穿于乒乓球运动中,且在乒乓球运动的竞技史上处于核心地位。刘建和在谈到技术创新理论时,认为技术创新的形式有两种:渐进式和飞跃式。渐进式的技术创新是在较长的历史中、不间断的变化过程中持续发生。而飞跃式的技术创新则更富于阶段性特征,即在某一特定历史时期,使运动技术的整体水平得以一飞跃式的、大幅度的提高。由于新技术的出现,或使某项目的对抗更趋激烈,或使某项目比赛中的难度增加,变得更加绚丽多彩。由此可见,不管是渐进式的技术创新还是飞跃式的技术创新,都会对乒乓球运动的发展带来重大影响,也就是说技术创新起着推动乒乓球运动发展的作用。相反,乒乓球运动本身的发展也在促使乒乓球技术必须进行创新,这也体现了“有创新则兴,无创新则衰”这句话的精髓。乒乓球运动从最初单一的宫廷游戏,到成为奥运会竞赛项目,在发展至市场产业化的职业运动项目,这期间的对技术创新的要求从未停止过,正是这种对技术创新的渴求,才有现今乒乓球运动的蓬勃发展。

四、乒乓球技术创新是一项具有风险的创造过程

前文提到乒乓球技术创新是一个由多部门、多因素相互影响的活动,在技术创新这一具有创造性的过程中,必然会受到许多可变因素以及事先难以估测的不确定性因素的作用和影响。这些因素的影响使技术创新的结果具有不确定性。也是说乒乓球技术创新具有风险性。我们这里所说的风险是指由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技术创新项目本身的难度与复杂性、创新者自身能力与实力的有限性,而导致技术创新活动达不到预期目标的可能性。乒乓球技术创新服务于竞赛,是为取得良好的运动成绩而进行的创造性活动。但影响乒乓球运动成绩的因素众多,加之创新技术的难度较高,运动员在使用创新技术时并为合理运用,这一系列因素会导致乒乓球技术创新最终的失败。因此,在乒乓球技术创新的过程中,所有的工作都必须是有目的、有组织地进行的,其中每个阶段都包含有分析、评价、决策和实施等符合逻辑的理。以此确保最终新技术的成功问世。

参考文献

[1] 吴焕群,张晓蓬主编.中国乒乓球竞技制胜规律的科学研究与创新实践[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9.

[2] 刘建和.论技术风格[J].运动训练,1990(01).

篇(5)

Key words: technology innovation;risk;coal chemical industry

中图分类号:F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29-0200-02

1 问题提出

技术创新一直都是企业竞争的至高点。纵观全球煤化工产业发展的历程,就是一幅技术驱动产业发展、引领企业竞争的历史画卷。近些年,随着石油价格不断攀升,国内煤化工兴建了众多项目,投入规模和产品规模连创新高(裴云鹏,2011)。但与国外相比,国内煤化工产业,尤其是传统煤化工仍存在着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核心竞争力不强等明显不足,关键的核心技术还掌握在国外先进企业手中(如美国Eastman、南非Sasol等),技术上受制于人的状况尚未从根本上改变。

技术创新从来都是一柄“双刃剑”,企业技术创新之路并非一帆风顺(谢科范,1999)。一项研究表明,新技术开发项目的技术成功率、商业成功率和经济成功率分别只有60%、30%和12%,也就是说依次通过这三个环节的失败率高达40%、70%和88%,最终能获得市场成功的技术创新比例只有2.16%(Carl.Pritchard,1999)。针对不同的技术创新模式,结合国内煤化工发展实际,如何系统地识别技术创新过程的风险因素,揭示风险产生的机理,回应实践发展的呼唤,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2 煤化工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的风险分析

风险经济学认为,任何一个风险事件都不会无缘无故发生,事件发生的背后都会有支配性风险因素的存在,风险分析可遵循由“源”到“因”再到“果”的逻辑过程,建立一个由技术创新目标、技术创新必要条件、技术创新风险因素和技术创新后果等四个部分构成的煤化工企业技术创新风险分析模型(见图1)。

2.1 从技术创新目标到技术创新必要条件 技术创新目标是煤化工企业实施技术创新战略欲达成预期目的和标准的事先规定,而其必要条件是企业技术创新能够顺利实施、完成目标所必须需具备的客观条件与要素。从确立目标与实现手段之间的关系来看,煤化工企业确立的技术创新目标不同,所要求实现目标的客观条件与要素也就不同,因而这些条件与要素具备与否是企业实现技术创新目标的重要保证。煤化工企业在选择技术创新模式时,尤其是在选择自主创新模式时,要特别注意自身实力和外部环境是否具备,实现目标过程的风险控制是否到位,并不是目标越大越好,一定要从自身实际出发。

2.2 从技术创新必要条件到技术创新风险因素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万事万物的发生都是事先由其中原因严格决定了的,煤化工企业技术创新风险也不例外。由于技术创新目标下企业资源条件与要素“战略缺口”的普遍存在,很难保证煤化工企业技术创新所需的必要条件能随时随地地满足一切合理要求,因此,技术创新所需每一个必要条件都会随时随地有可能“自然”地转化为技术创新的风险因素。当然,从技术创新必要条件到技术创新风险因素这一过程中并非只有“自然力”的影响,人们可以针对风险因素采取一定的“反转化”措施来影响风险的产生和形成,从而为技术创新风险的控制与管理提供了可能。

2.3 从技术创新风险因素到技术创新风险后果 煤化工企业技术创新的风险后果大致可分为三类:生存风险、竞争风险和成长风险。生存风险是指煤化工企业技术创新之后由于绩效下降和财务恶化所产生的企业资不抵债与破产关闭的可能;竞争风险是指煤化工企业技术创新后,由于竞争力下降,在经营领域竞争排名落后于竞争对手的可能;成长风险是指煤化工企业技术创新后,增长速度下降,企业丧失长期可持续性增长的可能。显然,众多风险因素的存在是造成上述企业技术创新风险后果的内在的本质原因。

3 煤化工技术创新的风险管理与防范

3.1 做好技术创新的研发风险防范 首先要重视对创新信息的收集工作。提高对信息的获取能力,尽早建立风险预警和监控体系,采取及时有效的方法进行防范和控制,最大程度降低企业技术创新研发风险,减少风险损失。其次,要以自身技术开发能力为导向且与市场紧密结合,获取高效的创新成果,加快在市场的推广,较快地获取高额的经济效益。

3.2 做好技术创新的财务风险防范 首先要预测创新活动所需要的资金数额,企业除了通过获取自身资本,还可采用有效的、风险较小的融资手段进行筹措,如果企业难以筹措大笔资金,采用合作创新模式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会是一个可取的手段,合作双方共同募集资金,共同程度风险,会大大降低创新活动的风险。此外,要确保资金的有效利用,防止资金的滥用、盗用而引起资金的短缺;企业还需时刻预测创新活动每一阶段所需资金,确保企业资金及时到位,防止资金不足现象的发生。

篇(6)

关键词:要素投入;技术创新;高技术产业;STR模型

中图分类号:F062.9;F2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409(2013)09-0007-06

1引言

就企业层面而言,技术创新不仅可以增加新产品的销售额,提高企业市场占有率,而且可以增加产品的技术含量,帮助企业开辟新的市场。就产业层面而言,技术创新有利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有助于调整产业布局,完善产业链,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就国家层面而言,技术创新是国家经济的重要保障,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影响因素,是各经济强国抢占未来经济发展主动权和制高点的主攻方向。而技术创新的关键在于要素投入,技术创新的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的科研人员与科研经费。2010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数据显示:我国2010年R&D经费投入70626亿元,全国R&D经费投入强度为176%,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各地区间R&D经费投入强度差异较大,北京最高为582%,研究发展活动已处于高级阶段,新疆最低仅为049%,还处于低级阶段。专业技术人才缺乏、R&D资金投入不足严重地制约着我国技术创新的步伐。因此,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如何科学有效地配置资源、提高技术创新能力,研究要素投入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知识经济背景下,高技术产业已发展成为我国战略性支柱产业,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器,帮助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增加国家核心竞争力,对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意义重大。高技术产业又是技术密集型产业,其产品的整个生产周期都与技术创新密切相关,高技术产业要取得突破性成果必须依靠技术创新。同时,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又离不开要素投入,在产品研制到产品投入市场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科研人员的参与和大量科研经费的投入,因此,以高技术产业为研究对象研究要素投入与技术创新的关系具有代表性。

2文献回顾

自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中提出技术创新理论以来,有关技术创新的报道和学术研究成果充斥着各种媒体和期刊杂志。按照研究层次的不同,国外针对要素投入与技术创新关系的研究可分为以下三类:第一类从微观层面研究要素投入与企业技术创新关系[1~3];第二类从中观层面研究要素投入与产业技术创新关系[4,5];第三类从宏观层面研究要素投入、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三者之间关系[6~8]。国内学者对技术创新的研究也已经涵盖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但是对要素投入与技术创新关系的研究相对较少。任翔以天津市为研究对象,考察要素投入对技术创新成果的影响,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得到人力投入与经费投入对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权重[9]。近期研究成果主要围绕R&D投入与企业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安同良等考察政府对企业R&D活动进行补贴是否对企业技术创新具有激励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在信息不对称时,政府R&D补贴不仅不能激励企业技术创新,还会出现企业逆向选择的现象[10]。白俊红等同样考察政府补贴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却得到截然相反的结论,指出政府R&D补贴对企业技术创新有正向影响[11]。詹宇波以内资企业为研究对象,分析R&D投入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内资企业R&D投入通过创新能力和吸收能力达到提高技术创新能力的效果[12]。张杰等以我国2001~2007年间工业企业为研究样本,研究要素市场扭曲是否会影响企业技术创新投入[13]。

综上所述,国内针对要素投入与技术创新关系的研究侧重于R&D投入与技术创新关系,特别是政府R&D补贴投入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作用大多没有考虑到劳动投入的影响,缺乏对要素投入与技术创新关系全面、系统性的研究,研究深度也还有待进一步挖掘。目前所使用的方法也局限于采用线性模型进行研究,而线性模型将复杂问题过于质点化、简单化,导致线性模型在解释一些经济现象时得出的结论与现实偏离较远,甚至完全相反。基于以上不足,本文采用非线性平滑转换回归模型考察要素投入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

3平滑转换模型

非线性平滑转换回归模型(STR模型)由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Granger和瑞典统计学家Terasvirta于1993年提出,是Quandt(1958)提出的转换回归模型的进一步延伸。STR模型克服了传统的转换回归模型固有的缺点,逐渐成为国内外学者追逐的焦点,特别是在汇率研究和商业周期研究中应用十分广泛,实践也证明它确实能够很好地解释复杂经济现象。要素投入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复杂,并不是简单的线性模型所能解释的,因此本文探索性地使用非线性STR模型对要素投入与技术创新关系进行研究。

标准的STR模型定义如下:

模型中,yit为被解释变量;zit=(w′it,x′it)'为解释变量,w′it=(1,yit-1,…yit-p)′,yit-p为被解释变量yit的p阶滞后项,x′t=(x1t,…,xkt)′,x′t为外生变量;=(0,1,…,m)′,θ=(θ0,θ1,…θm)′是((m+1)×1)阶参数矩阵;εit为残差项,假设εit~iid(0,δ2);sit为转换变量,通常有三种选择方式,分别以yit-p,xkt和时间变量t充当;G(γ,c,sit)是转换变量sit的有界函数,对于任意sit的值均连续,取值介于0和1之间;γ是斜率参数,决定转换速度的大小;c=(c1,…cK)′,c1≤…≤cK是位置参数向量。常用的转换函数有逻辑函数和指数函数,文中采用最一般的逻辑函数,形式如下:

通常地,取K=1或K=2。当K=1时,函数+θG(γ,c,sit)随着转换变量sit的变化由增加到+θ,研究的模型在高低两种体制和+θ之间平滑转换;当γ∞且sit≠ck时,limγ∞-γ(sit-ck)=∞,模型转变为PTR模型。当K=2时,转换函数有两个位置参数,形如G(γ,c1,c2,sit),关于(c1+c2)/2对称,且在该点达到最小值,最小值范围在0到12之间。当γ∞时,最小值为0;当γ

应用STR模型解决问题首先需对模型的非线性性进行检验,但由于模型中含有未知参数γ和c,不能直接检验模型的非线性性。本文参照Gonzalez等[14]的做法,选取原假设H0:γ=0,在γ=0处将逻辑函数G(γ,c,sit)进行一阶泰勒展开,如下所示:

将式(3)带入式(1),重新参数化后得到辅助回归方程如下:

在辅助回归方程中检验假设H*0:β1=β1=…=βm=0。然后用线性固定效应模型的残差平方和SSR0与辅助回归方程的残差平方和SSR1构造服从χ2分布的统计量LM=TN(SSR0-SSR1)SSR0,对假设H*0进行检验,如果拒绝原假设表示具有非线性性,可以考虑估计一个STR模型。常用的估计STR模型参数的方法是结合使用固定效应模型组内回归和非线性最小二乘法。估计斜率系数γ和未知参数c通常采用模拟退火算法或网格搜索法,本文使用网格搜索法。

4变量选取和数据来源

从上文对模型的介绍可知,建立平滑转移回归模型需要选择适当的变量充当转换变量,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也需要合适的指标来表征,下面就变量的选取和数据来源作简要介绍。

41技术创新指标

目前,技术创新指标的选取主要包括三种方法:第一种是以R&D人员投入或R&D经费投入衡量的投入法;第二种是以申请专利数量或新产品销售收入衡量的产出法;第三种是运用索洛余值法、数据包络分析法或随机前沿分析法测算TFP贡献率。由于本文研究要素投入和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投入指标不能同时用于衡量要素投入和技术创新,因此将第一种方法予以排除。第三种方法本身是建立在一定假设基础之上,在假设条件无法满足时得出的结论不具有可信度,鉴于此也予以排除。本文采用第二种方法选取技术创新指标,但稍作变动,以高技术产业新产品销售收入与高技术产业销售收入的比值作为技术创新指标,这样可以避免受地区销售规模的影响,用TI表示。

42要素投入指标

最初的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中包括劳动和资本两种要素投入。本文以高技术产业为研究对象,鉴于其受人力资本因素影响较大,将人力资本因素也纳入到要素投入中,指标具体界定如下:

劳动投入:国民经济中任何产业产品的生产都离不开劳动者的参与,在高技术领域中,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创新精神的科研人员无疑是高科技产品生产的生力军,推动着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高。正是如此,过去学者多用R&D人员数作为衡量高技术产业劳动投入的主要指标。为消除地区人口规模的影响,本文使用R&D人口占就业人口的比重作为劳动投入指标,用Labor表示。

资金投入:实践证明,资金投入对推动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提高起到了重要的积极作用。一方面,科研资金为技术创新搭建良好的平台,无论是对原始创新还是集成创新都起到了支撑作用。另一方面,充足的资金引导创新成果转化为创新产品,取得更好的业绩,激励下一次加大科研资金投入,进一步促进技术创新。高技术产业资金投入包括购买国内技术经费、技术改造经费、技术引进经费、消化吸收经费,而最能体现技术创新的则是技术改造经费,因此,本文用技术改造经费占四种经费支出的比重衡量高技术产业资金投入,用Fund表示。

人力资本投入:本文采用各地区人均受教育年限衡量人力资本投入,计算方式如下:未上学人口、小学人口、初中人口、高中人口、大专及以上人口分别赋予权重0、6、9、12、15,用对应的人口数乘以相应的权重得到地区总人口受教育年限之和除以总人口,即为各地区人均受教育年限,用Human表示。

43转换变量

地区技术创新能力与区位因素的影响是分不开的,本文以区位因素作为转换变量。一般而言,影响技术创新的区位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经济基础:经济基础是影响技术创新的一个重要因素,经济基础较好的地区技术创新能力越强,主要是因为经济发展为产业技术升级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本文采用剔除物价变动的人均GDP的对数衡量各地区经济基础,用Economy表示。

对外开放程度:对外开放有利于高端人才、高端技术、高端产业活动以及外资流入,不仅为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提供了方便,而且为本地技术创新提供了优秀的人才和丰厚的资金,极大地促进了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本文用地区进出口总值占地区GDP的比重衡量各地区对外开放程度,用Open表示。

金融发展水平:地区金融发展水平对产业技术创新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方面,金融发展水平高的地区可以给予高技术产业更多的资金支持,解决产业发展资金难题,推动技术创新;另一方面,金融发展水平越高,控制风险的能力就越强,可以降低高技术产业进行技术创新的风险,引导技术创新向正确方向发展,实际上推动技术创新。本文用金融机构贷款额占筹集经费之比作为衡量金融发展水平的指标,用FD表示。

科技发展水平:地区科技水平通常以拥有专利数或申请专利数衡量,考虑到研究对象为高技术产业,只有高技术产业拥有的专利数才对高技术产业科技创新能力产生作用,因此,本文用各地区高技术产业拥有专利数的对数衡量各地区科技水平,用SAT表示。

44数据来源

本文选用的有关高技术产业的数据来自《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1995~2010),其他相关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1995~2010)。为了充分利用历年各地区数据,缺失数据用平滑递推法补齐,由于重庆和缺失数据较多,予以剔除,最终得到29个省15年的面板数据。

5实证研究与结果分析

本文实证分析由软件MATLAB70完成。

51模型设定

为考察要素投入在不同区位因素下与技术创新的关系,在模型(1)基础上,分别以技术创新为被解释变量,要素投入为解释变量,经济基础、对外开放程度、金融发展水平、科技水平为转换变量,假定转换函数个数均为1个的情况下,建立面板平滑转换模型如下:

52非线性性检验及转换函数个数的确定

在模型设定阶段,建立了平滑转换模型,并假定转换函数个数为1个,但前提是必须进行非线性性检验,并对转换函数个数为1个的假定进行验证,以证明模型设定正确。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

表1的检验结果表明,在5%水平下,模型1至模型4均具有非线性性,转换函数个数为1个的假定正确。

53模型参数估计

在证明模型设定正确的基础上对模型的参数进行估计,估计结果如表2所示。表1非线性检验及转换函数个数选择结果

根据表2中模型参数估计结果,做出如下解释:

模型1以经济基础为转换变量。参数估计结果表示:经济基础不同,要素投入对技术创新的作用也发生了显著变化。由于模型中只含一个转换函数,对应一个位置参数,因此,该模型是一个两体制模型。位置参数为10026,当Economy10026时处于高体制,有86个观测值属于该范畴,占总观测值个数的1977%。从历年各地区经济基础指标平均值来看,北京、天津、上海处于高体制,其他的省份处于低体制。从低体制到高体制,变量Labor的系数由16241变为-23259,说明经济基础较差的地区劳动投入对技术创新促进作用明显,而经济基础较好的地区反而表现为抑制效应,这可由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提出的倒U型曲线解释,在达到一定高度之后会呈现下降趋势;低体制时,变量Fund的系数不显著,高体制时为-02103,说明在经济基础较差的地区资金的作用相对不明显,经济基础较好的地区资金的投入对技术创新起抑制作用;变量Human的系数由00178增加到00222,说明经济基础较好的地区人力资本要素更能促进技术创新。

模型2以对外开放程度为转换变量。参数估计结果表示:对外开放程度不同,要素投入对技术创新的作用存在显著差异。该模型也是一个两体制模型,位置参数为0535,当Open0535时处于高体制,有82个观测值属于该范畴,占总观测值个数的7885%。从历年各地区对外开放程度指标平均值来看,5个省份处于高体制,24个省份处于低体制。在这两种体制转换过程中,劳动要素投入与资金要素投入对技术创新的影响与模型1相似,人力资本要素对技术创新的影响与模型1存在差异,低体制时,人力资本要素指标系数不显著,高体制时,人力资本要素系数为00355,说明在对外开放程度高的地区人力资本对技术创新促进作用更加明显。

模型3以金融发展水平为转换变量。参数估计结果表示:金融发展水平不同,要素投入对技术创新的作用存在显著差异。该模型的位置参数为00981,当FD00981时处于高体制,有145个观测值属于该范畴,占总观测值个数的3333%。从历年各地区金融发展水平指标平均值来看,8个省份处于高体制,21个省份处于低体制。模型3的参数估计结果与模型1、模型2都存在较大的差异。具体表现为,在金融发展水平低的地区,劳动要素投入对技术创新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资金要素投入对技术创新具有抑制作用,人力资本要素投入对技术创新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在金融发展水平高的地区,劳动要素投入和资金要素投入对技术创新都具有促进作用,人力资本水平对技术创新具有抑制作用。

模型4以科技水平为转换变量。参数估计结果表示:科技水平不同,要素投入对技术创新的作用存在显著差异。该模型的位置参数为40019,当SAT40019时处于高体制,有180个观测值属于该范畴,占总观测值个数的4138%。从历年各地区科技水平指标平均值来看,处于高体制的有11个省份,处于低体制的有18个省份。该模型参数估计结果与模型2参数估计结果相似,低体制时,劳动要素投入指标系数为19705,高体制时,劳动要素投入指标系数为-16527,表示科技水平较低的地区劳动要素投入对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科技水平较高的地区劳动要素投入对技术创新具有抑制效应。低体制时,资金要素投入对技术创新的影响不显著,高体制时,资金要素投入指标系数为-00741,即对技术创新具有抑制作用。低体制时,人力资本要素投入指标系数为00173,高体制时,人力资本要素投入指标系数为00121,对技术创新都具有正向影响。

54最优模型

表1中,模型2最强地拒绝了线性原假设,按照Gonzalez提出的模型选择原则,模型2为最优模型,且模型2的残差平方和最小,进一步说明模型2最优,即以对外开放程度为转换变量的模型能最为准确地反映要素投入与技术创新之间的非线性关系。根据模型2考察各省历年劳动投入平均值、资金要素投入平均值和人力资本投入平均值与技术创新的非线性关系,图1至图3可以直观地反映出来。

从图1中可以看出,在不受其他因素影响的情况下,对外开放程度对劳动要素投入对技术创新的影响走势和分布特征。随着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劳动要素投入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却由正逐渐变为零,当对外开放程度指标达到05350后,劳动要素投入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变为负,即当对外开放程度达到一定水平之后,劳动要素投入不再是促进技术创新的主要因素。

图2反映出,在不受其他因素影响的情况下,对外开放程度对资本要素投入对技术创新的影响走势和分布特征。随着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资金要素投入对技术创新的影响与劳动要素投入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具有相同的走势和分布特征,当对外开放程度达到一定水平之后,资金要素投入也不再是促进技术创新的主要因素。

图3反映出,在不受其他因素影响的情况下,人力资本要素投入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和分布特征。随着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人力资本要素投入对技术创新的推动作用越趋明显。

6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基于我国29个省、直辖市、自治区1995~2010年高技术产业面板数据,使用面板STR模型对不同区位条件下要素投入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研究结果发现:(1)在我国高技术产业中,要素投入与技术创新之间存在显著的非线性关系;(2)在经济基础差、对外开放程度低、科技发展水平不高的地区,劳动要素投入和资金要素投入是限制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提高的主要因素;(3)在经济基础好、对外开放程度高和科技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人力资本要素投入是推动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的主要动力;(4)在4个平滑转移回归模型中,以对外开放程度为转换变量的模型最为准确地反映出我国高技术产业要素投入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并且与现实较为贴切。

为了促进我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根据实证研究所得结论提出如下政策建议:(1)在劳动要素、资金要素和人力资本要素有限的条件下,利用优惠政策引导要素科学合理地流动,避免一些地区因要素缺乏而无力进行科技创新,一些地区要素过剩而使技术创新效率低下;(2)在经济基础差、对外开放程度低、科技发展水平不高的地区,增加劳动要素投入和资金要素投入,解决这些地区因劳动和资金投入不足而难以发展高技术产业的难题;(3)在经济基础好、对外开放程度高和科技发展水平高的地区,注重人力资本要素的投入,为提高技术创新增加动力,促进这些地区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Atuahene-Gima K A. Differential Potency of Factors Affecting Innovation Performance in Manufacturing and Services Firms in Australia [J]. Journal of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 1996(13): 35-52.

[2]Parthasarthy R, Hammond J. Product Innovation Input and Outcome: Moderating Effects of the Innovation Process [J]. Journal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 2002(19): 75-91.

[3]Hou Renyong, Fu Chaochao. Evaluation of Enterprise Technology Innovation Ability Based on Factor Analysis——Taking High-tech Enterprises of Six Provinces in Central China as an Example[C]. IEEE Xplore,2011.

[4]Hollenstein H. A Composite Indicator of a Firm's Innovativeness. An Empirical Analysis Based on Survey Data for Swiss Manufacturing [J]. Research Policy, 1996 (25): 633-645.

[5]Fatur P, Likar B. Statistical Analysis for Strategic Innovation Decisions in Slovenian Mechanical Industry [J].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2010 (56):497-504.

[6]John C H, Fei, Ranis G. Innovation, Capital Accumula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J].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63, 53(3): 283-313.

[7]Howitt P, Aghion P. Capital Accumulation and Innovation as Complementary Factors in Long-run Growth [J]. Journal of Economic Growth, 1998, 3(2): 111-130.

[8]Wang Yan, Yao Yudong. Sources of China's Economic Growth 1952–1999: Incorporating Human Capital Accumulation [J]. China Economic Review, 2003, 14(1): 32-52.

[9]任翔.技术创新的主要投入因素对创新成果的影响[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1(11):19-22.

[10]安同良,周绍东,皮建才.R&D补贴对中国企业自主创新的激励效应[J].经济研究,2009(10):87-98.

[11]白俊红,李靖.政府R&D资助与企业技术创新——机遇效率视角的实证分析[J].金融研究,2011(6):181-193.

[12]詹宇波,刘荣华,刘畅.中国内资企业的技术创新是如何实现的?——来自大中型工业企业的省级面板证据[J].世界经济文汇,2010(1):50-63.

篇(7)

【关键词】STS;创新型国家;建设

一、前言

2006年1月全国科学技术大会明确作出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决策。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提出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学者从经济学、科技哲学等角度作出了诸多的分析,试图在创新型国家建设的过程中和多国横向比较中找到中国实现这一目标的路径。如何为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更为全面、系统的视角成为当下研究的主要问题之一,新兴学科STS的出现,为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视野。

二、STS: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全新视角

科学、技术与社会(简称科技与社会或STS,即Science,Technology and Society),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是一门研究科学、技术与社会相互关系的规律及其应用,并涉及多学科、多领域的综合性新兴学科。作为当代技术哲学最活跃的研究方向,STS强调科学和技术活动不是孤立的,而是在社会、政治和经济情景中实现的。在这样的情景下,科学和技术既形成它们在其中进行活动的社会,也被社会形成。同时,科学技术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不仅是互动的,而且是一个整体。这种互动关系既有正面的作用,也有负面的影响。从STS的角度来看,技术和社会的其他要素(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都是社会这个复杂的开放的大系统中的子系统。STS从单纯以技术内在逻辑解释技术的传统的技术决定论中走出来,将技术看成是社会地形成的,是在社会各种因素和条件的影响下被塑造起来的。基于这一认识,使得对技术创新以及技术创新能力的研究视角更为开阔。

在STS视域中,分析创新型国家建设,实际上是将技术创新同时纳入哲学和社会学的分析框架,通过对技术创新实现的分析说明,这一过程并非单一的技术问题。从社会对技术创新的推动作用来看,一方面社会对技术创新的内容提出了需求,包括经济、安全和文化等的需求。当今时代,人类社会步入了一个科技创新不断涌现的重要时期,也步入了一个经济结构加快调整的重要时期。在世界科技革命推动下,知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科技竞争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新世纪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正是对这一全球趋势的积极回应。同时国内发展面临诸多问题,经济结构的调整,增长方式的转变,资源与环境制约的缓解,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地需要坚实的科学基础和有力的技术支撑。如何进一步发挥科技进步和创新的重大作用,切实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成为今后面临的主要问题。STS的宗旨就是发挥科技的积极作用,克服科技的负面影响,使科技真正造福于人类。二者在目标追求和体现的价值观方面殊途同归,具有鲜明的“立足现代,扬弃前现代,面向后现代”的时代特点。另一方面,技术创新对外部条件提出了相应的要求,为此我们要营造一个有利于技术创新的社会环境,包括政策环境、法制环境等。这与STS的开放性、整体性和交叉性一致,将科技纳入更为开阔的社会领域中去分析,也就为创新型国家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更为全面的视角。

三、STS视角下创新型国家建设的路径选择

基于前一点的分析,建设创新型国家既是科技的发展战略问题,更是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问题。其实现的路径也从创新本身和外部两方面入手,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同时,大力解决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人才培养和创新文化培育等问题,为自主创新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一)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创新活动存在创新战略的选择问题,能否正确选择并实施可行的创新战略,是顺利推进创新的先决条件。创新有自主创新、模仿创新和合作创新等三种可以选择的基本战略。尽管模仿创新和合作创新对于国家创新能力有所提升,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仍在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创新战略时,自主创新是指一国不依赖外部的技术引进,而依靠本国自身力量独立开发新技术,进行技术创新的活动。

自主创新包含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三种类型。原始创新,主要是指基础研究和高科技前沿领域的重大创新。集成创新,指的是融合各种创新要素的创新方式。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指的是在引进消化国外技术的基础上,对先进技术进行改进和创新。在实际的创新活动中,这三种自主创新活动是相互联系、相互支撑的。以我国目前科技发展的现实情况,必须把三者结合起来。其中,原始创新是自主创新战略的基础环节,是实现我国科技水平质的转变的根本保障。集成创新是自主创新战略的重要环节,由于融合各种相关创新活动,往往能够带动和刺激大量的创新活动涌现,有利于形成新的市场和产业,产生连带效应和规模效应。再创新则是原始创新的有益补充,投入成本较小,方向明确,成功几率较大。

(二)推动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