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外汇风险敏感性分析

外汇风险敏感性分析精品(七篇)

时间:2023-05-15 18:15:13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外汇风险敏感性分析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外汇风险敏感性分析

篇(1)

摘要:人民币持续升值对中国的造船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汇率风险的应对和管理也成为造船企业面临的重要难题。本文以广船国际为例,分析我国造船企业面临的汇率风险及其对汇率风险进行管理的现状,从中得出结论:我国造船企业面临着很大的汇率风险,必须对汇率风险进行管理,但是由于市场不完善等原因,我国造船业汇率风险应对措施还不够完善。

关键词 :造船企业;汇率风险;广船国际

一、引言

近年来,中国造船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逐步提高,造船企业的产品主要是靠出口.由于美元在国际市场上的领导地位,我国造船企业商品船的出口价格主要以美元标价,并用美元结算。随着人民币的持续升值,以及汇率的频繁波动,汇率风险成为我国造船企业不得不予以重视的重要风险之一。

目前由于我国造船企业的发展壮大以及我国外汇体制改革的推进,再加上汇率波动的频繁性,汇率风险对造船企业的净利润和现金流量都会产生重大影响。因而我国造船企业必须加强自身的汇率风险防范意识,尽早做好准备,采取相关的措施来降低汇率风险给企业带来的负面影响。

二、我国造船行业面临的汇率风险

造船企业汇率风险一般可分为三种类型:折算风险、交易风险与经济风险。

折算风险又称会计风险,是指跨国公司在将其世界范围内的经营成果编制合并报表的过程中,由于交易发生日到折算日汇率可能会发生变化,使资产负债表上的相关项目发生变动的风险。

从广船国际2012 年的财务报表中我们不难发现,广船国际有四家以外币注册的子公司需纳入合并财务报表的范围。其中有两家的注册地在广州,注册资本均为美元,此外还有两家境外子公司,分别是荣广发展有限公司和泛广发展有限公司,注册地均在香港,以港币注册。但是广船国际2010、2011、2012 连续三年合并财务报表中外币报表折算差额都为0,说明广船国际所有纳入合并财务报表的子公司都是以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不存在折算风险。

交易风险是指在采用外币付款时,由于交易日期与实际的收款日期之间有一定的时间差,由于这个时间差内汇率的变化导致最终收到的现金与本来预计的现金之间有差额,这个差额就是由于交易风险产生的。

从广船国际2012年的财务报表中我们可以看到广船国际存在大量外币资产和外币负债,包括外币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应付利息和长期借款等,其中外币涉及美元、港币和欧元,这些项目都会影响广船国际面临的外汇交易风险。2012 年末广船国际影响外汇交易风险的项目具体如表1所示:

从表1 我们可以看出美元的外汇交易风险敞口为-3 亿美元,港币的外汇交易风险敞口为1300 万港币,欧元的外汇交易风险敞口为790 万欧元,因而广船国际最大的风险敞口在美元。经济风险是指因经济前景的不确定性,各经济实体在从事正常的经济活动时,蒙受经济损失的可能性。造船行业的经济风险是指由于汇率的变化导致企业的收益发生变化,在这一过程中很可能并未涉及到外汇交易。近年来由于人民币的持续升值,使得广船国际的以美元标价的产品销售价格相对上涨,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明显减弱,获利能力也降低。

利用敏感性分析,考虑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分析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变动对2011 年和2012 年损益和权益的影响如表2。

在人民币持续升值的压力背景下,广船国际面临的外汇风险对其净利润和所有者权益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假设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2012 年如果美元对人民币升值3%将会使当期净利润减少2670 万元,使当期损益减少2670 万元;2011 年如果美元对人民币升值3%将会使当期净利润减少5760 万元,使当期所有者权益减少5760 万元。2012 年的影响比2011 年降低了3090万元,降低了53.65%。可见2012 年的美元的汇率风险敞口比2011年减低了53.65%。

表2 美元汇率变动对广船国际2012年以及2011年损益和权益的影响

三、造船业汇率风险管理的现状

广船国际2012 年财务报表披露了其面临的汇率风险,表明美元汇率变动对其影响甚大,并利用敏感性分析方法,测算了美元汇率每上升或是下降3%对当期损益和所有者权益的影响为2670 万元,比上一年期末汇率变动的影响减少了3090 万元,同比降低了53.65%。由以上数据可知,广船国际已经意识到了外汇风险对其影响的重要性,并采取了措施以减轻汇率波动对企业的影响。2012 年广船国际财务报表披露企业的汇率风险主要来源于以外币计价的未来交易及已确认的外币资产和负债。公司以外币计价的交易主要是以美元结算。公司在新签合同时已考虑其影响,并已使用远期外汇合同及外币借款以降低风险。广船国际出口收入主要是以美元计价,为了降低外汇风险敞口,广船国际采用美元长期借款,用以匹配未来美元现金流入与流出。此外,为降低汇率风险对企业的影响,广船国际还采用了套期保值工具对未来的外币现金流量进行套期保值。广船国际2012 年财务报表披露,2012 年末公司尚未交割的美元远期结汇合约共18 笔,金额23,303 万美元,交割期最长至2015 年7 月17 日,期末公允值收益为人民币2,263.85 万元;年末无尚未交割的美元远期购汇合约。广船国际2012 年比2011 年美元汇率风险降低53.65%表明广船国际对汇率风险的影响更加重视,并采取积极的措施降低汇率风险对企业当期损益以及所有者权益的影响。

近几年人民币升值等汇率波动已对造船企业的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造船企业也纷纷开始采用汇率变动趋势分析、金融衍生工具等手段来减轻汇率变动对企业的影响,但目前仍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中国造船企业外汇风险意识逐渐增强但风险管理体系并不完善。近年来,人民币持续升值,造船企业都注意到了防范汇率风险的重要性,但是外汇风险管理的手段主要集中在外币借款以及外汇金融衍生工具的运用,并未形成完整的外汇风险管理体系。

第二,我国造船企业外汇风险管理还存在制度性障碍。我国外汇管理条例明确规定了我国的结售汇制度,使得我国造船企业外汇风险管理明显受到结售汇制度的约束。此外,由于我国外汇市场的组织体系并不健全,外汇市场的价格形成机制也不尽合理,再加上我国外汇市场交易的币种和交易的品种较少,这些都给我过造船企业外汇风险管理带来制度性的障碍。

第三,我国造船企业外汇风险管理范围仍需进一步完善。我国造船对会计风险和经济风险的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但是这两类风险对企业的净利润和现金流量都会产生重大的影响,是外汇风险管理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我国造船企业要想求得发展与壮大,应当对这两类外汇风险给予足够的重视,对外汇风险进行全面的管理。

四、我国造船业汇率风险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灵活运用多种贸易操作方法进行外汇风险管理贸易操作方法的运用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并不是造船企业想用就可以使用的。只有当造船企业处于有利的谈判地位、拥有话语权的时候,造船企业才能灵活运用多种贸易操作方法。运用多种贸易操作方法进行避险的过程实际上是交易双方利益博弈的过程。

(二)利用财务策略来进行风险管理

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已经知道汇率风险将最终通过改变企业的资产负债和权益账面价值以及未来现金流量,造船企业应该加大利用财务手段来降低企业面对的外汇风险,应该对汇兑损益这一科目给予足够的重视,对汇率损益进行监控,当发现很可能有异常变化时,积极采取措施,以降低其对企业营运效益的影响。

(三)积极使用金融工具策略进行风险管理

远期结售汇是目前我国进出口企业规避汇率风险的主要手段,此项业务开办时间长,银行和企业均比较熟悉,通过远期结售汇业务,造船企业对于规避人民币汇率波动风险具有现实意义。

此外造船企业还要加强对外汇管理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建立企业外汇管理部门,将外汇风险管理的责任落实到实处,为建立汇率风险防范机制创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

参考文献:

[1]倪庆东,倪勤.汇改以来我国外汇风险暴露的行业特征———基于深市行业指数的分析[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0(2):60-63.

[2]张佳春,高杰.造船业汇率波动风险的应对措施[J].船舶工程,2006(6):67一70.

篇(2)

一、资本预算方法

现代资本预算方法,主要有非贴现投资回收期法、贴现投资回收期法、净现值法(NPV)、内部收益率法(IRR)、净现值率法、获利指数法等。调查结果表明:美国的大多数公司最常用的资本预算方法是NPV和IRR,74.9%的财务总监总是或几乎总是使用NPV,75.7%的公司总是或几乎总是使用IRR。

其中,大公司(年销售额超过10亿美元)明显地比小公司更可能使用NPV;负债率高(负债率大于30%)的公司比负债率低的公司明显地更可能使用NPV和IRR,而且更可能使用敏感性分析法和模拟分析法;成长型公司(市盈率大于或等于15)与非成长型公司所使用的资本预算方法没有差异;具有MBA(工商管理硕士学位)的CEO(行政总监)比非MBA未获得工商管理硕士学位)的CEO更可能使用NPV;支付股利的公司比不支付股利的公司明显地更可能使用NPV和IRR;公众公司明显地比私营公司更可能使用NPV和IRR。

除NPV和IRR外,非贴现投资回收期法也是最常用的资本预算方法之一。这一调查结果很让人吃惊,因为几十年来美国的财务教材一直在数落投资回收期法的缺点(如未考虑货币时间价值,忽视了回收期以后的现金流量等),而一种通过考虑货币时间价值来消除投资回收期法缺点的贴现投资回收期法,则很少有公司使用。小公司使用投资回收期法几乎与他们使用NPV或IRR一样频繁;在小公司中,非MBA的CEO更可能使用投资回收期法;无论是在小公司还是在大公司之中,成熟的CEO(年龄在59岁以上)或任期长的CEO(在职期限超过9年),都特别喜欢使用投资回收期法。这说明缺少高深的知识是投资回收期被普遍使用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资本成本

1.权益成本的确定。调查结果表明,CAPM(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是计算权益资本成本的最普遍的一种方法;735%的公司总是或几乎总是使用CAPM,列在第二、三位的方法分别是股票平均收益率和多因素CAPM;很少公司从股利折规模型中倒推出权益成本。大公司比小公司更可能使用CAPM,而小公司更倾向于使用投资者所要求的资本成本;有MBA的CEO比非MBA的CEO更可能使用单因素CAPM;负债率低的公司明显地更可能使用CAPM;私营公司与公众公司之间存在重大差异,公众公司更可能使用CAPM;有境外销售收入的公司更可能使用CAPM。

2.确定折现率时所考虑的风险因素。公司在计算折现率时最重要的因素是利率风险、公司规模、通货膨胀风险和汇率风险。计算现金流量时,许多公司考虑商品价格。GDP增长率、通货膨胀和汇率风险的影响。有趣的是,很少公司根据财务括据风险调整折现率或现金流量。

这些风险因素的重要程度对于小公司和大公司而言各不相同。对于大公司,最重要的风险因素(市场风险除外)是:外汇风险、营业周期风险、商品价格风险和利率风险。外汇风险是最最重要的风险因素;对于小公司,这些风险因素的排序则不同,小公司受利率风险的影响比受外汇风险的影响更大;境外销售收入大的公司对未意料到的汇率波动更敏感;负债率高的公司认为营业周期风险更重要;成长型公司比非成长型公司对外汇风险更敏感;制造型公司比非制造型公司对利率风险更敏感。

绝大多数公司使用全公司统一的折现率来评估项目。58.8%的公司总是或几乎总是使用全公司统一的折现率,5l%的公司总是或几乎总是使用与风险匹配的折现率来评估项目。大公司比小公司明显地更可能使用与风险匹配的折现率,如《财富》500强公司更可能使用与风险匹配的折现率来评价国外项目,而较少使用全公司统一的折现率;很少公司用不同的折现率评价同一项目的不同现金流量;成长型公司更可能使用全公司统一的折现率评价项目岭人吃惊的是,有外汇风险暴露的公司明显地更可能使用全公司统一的折现率来评价其海外项目;公众公司比私营公司更可能使用与风险匹配的折现率;任期短的CEO更可能使用全公司统一的折现率。

三、资本结构

l.资本结构理论。最佳资本结构理论认为,公司可以通过均衡负债的成本与收益来确定其最佳资本结构,负债的主要利益是利息抵税的好处,主要成本是财务失败成本和收到利息收入应交纳的个人所得税。

调查结果表明,负债的抵税利益在资本结构决策中的重要程度为中等,对于大型的、规范的和支付股利的公司而言是最重要的,因为这些公司的所得税税率高,因此存在使用债务的较大的抵税动机。相反,我们发现公司在作出负债或权益决策时,很少直接考虑个人所得税。财务拮据成本对负债决策的影响并不重要,可是公司(尤其是大公司)很关心其信用评级。

公司是否存在最佳资本结构是理论界与实务界都非常关心的一个问题。调查结果表明,19%的公司没有目标负债率,另外37%的公司有一个灵活的目标,34%的公司有严格的目标或变动范围,其余1O%的公司有非常严格的目标负债率。这说明公司为了获得最佳资本结构而均衡负债的成本与收益。相对于小公司而言,大公司的目标负债率更严格;任期短或年轻的CEO更重视目标负债率的确定。

公司通过发行权益证券来保持目标负债率,尤其在公司负债率高、所有权分散或CEO年轻的情况下。

篇(3)

    1船舶投资风险分析方法

    船舶投资风险分析的主要内容是:确定投资风险存在的范围,确定随机参数的变化范围,以及确定评价指标的变化范围和可能性。风险分析方法必须满足投资的具体情况。没有一种方法适用于所有的风险分析。就船舶投资来说,广义的风险分析方法包括敏感性分析方法、盈亏平衡分析方法、概率分析方法。但狭义的风险分析方法则仅指近年来才得到应用的概率分析方法,普遍认为它比传统的敏感性分析方法及盈亏平衡分析方法更加全面、科学和准确。概率分析方法是通过计算、分析投资效果指标的概率分布和数字特征值来定量测定项目风险的大小,为投资决策者提供重要依据的风险分析方法。由于投资项目结果的不确定性,可以把项目的评价指标值看成一个随机变量。它的变化规律取决于输入变量的分布特征,并可用期望值与标准差对它进行描述。可以用评价指标各种可能取得的概率分布来评价项目的风险程度。平缓的分布表示偏离期望值的可能性大,具有较大的风险。在船舶投资决策风险分析中常用的是概率分析法的决策树法和蒙特卡洛法。

    1.1决策树法

    决策树法又叫概率树法,它是根据给出的现金流量数据及其概率,用决策树图列出现金流量序列,并用无风险折现率和概率乘法公式求出每一现金流量序列的净现值及其概率,最后求出净现值的期望值和净现值小于零的累积概率及标准差,从而估算出项目风险的大小。

    1.2蒙特卡洛法

    由于船舶投资项目具有投资大、难度大、风险大等特点,而且由于项目的周期都比较长,在其周期内利率、市场等因素都在不断变化。因此,对这些随机因素的影响以及项目的风险作出估算都是很困难的。蒙特卡洛法为此提供了有力的工具,它通过对每一组随机变量进行抽样,并代入有关的投资效果指标计算模型中来确定该投资效果指标的数值,并按同样的方法大量地进行多次重复抽样,得到一批表示投资效果指标的数值,由此求得它的数学期望值和标准差,从而可对项目风险进行分析。蒙特卡洛法可看成是对实际可能发生情况的模拟。我们对未来的情况不能确定,但只要知道各输入变量按一定的概率分布取值,就可以用一个随机数发生器来产生具有相同概率的数值,赋值给各输入变量,计算出各输出变量。这就对应于实际上可能发生的一种情况的一次试验。如此反复试验,例如试验k次,便可得出k个结果,由这k组数据便可求出输出量的概率分布及数字特征,并确定其风险度。输出变量的概率分布函数是随着k的大小而变化的,k越大,则这个分布越接近于真实的分布。试验证明,k选为50~300次,输出的分布函数就基本上收敛了。应用蒙特卡洛法进行风险估计的前提是已知各自变量的概率分布。关于自变量概率分布的确定,一种方法是根据历史数据求得;另一种方法是根据专家意见确定。两者可以相互补充、修正。下面对影响船舶投资效果指标的自变量的概率分布作一简要分析。

    首先来看货源量。货源预测的主要目的是为方案设计服务,即主要影响决策变量的选取,但在具体的方案下,货源是否充足对船舶投资效果指标仍然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货源量并不直接出现在船舶投资效果指标的计算公式中,但会影响船舶的载重量利用率,从而影响收入。尽管市场货源的波动较大。但船舶载重量利用率相对要稳定一些,特别当航线、船型方案已定的情况下,载重量利用率呈正态分布,且标准差较小。运价高低直接影响船舶的营运收入。运价的波动与市场的供求状况有着密切的联系。从长期来看,运价的波动与世界经济的波动一样具有周期性和不断增长的趋势。运价主要通过历史资料,运用各种预测方法来估计。一般来说,近期的估计较为正确,远期的预测误差较大。所以,在对预测值(作为期望值)作概率分布分析时,虽然仍可用正态分布函数,但标准差将随着时间的推迟而变大。油价、工资、港口使费及货物装卸费等直接影响船舶的营运成本,除油价的波动幅度较大外,其他几项基本上都呈现稳定上升的趋势,上升的幅度和经济增长幅度有关。类似于经济增长用增长率来描述一样,其上升可用年增长率表示,并将年增长率看成随机变量,进而假定服从正态分布,数学期望值即为其预测值,而标准差同样将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加。折现率通常可参考同期贷款利率,并考虑航运业的高风险性加上某个百分点的人为确定因素。由于贷款利率有波动,所以折现率也应作为随机变量来分析,其分布规律可用专家调查法确定。值得注意的是,折现率的敏感度较高,也即折现率的稍微变动可导致船舶投资效果指标的较大变化,通常作为敏感性分析的重要对象。船价作为投资额不仅影响船舶投资效果指标,而且,以后的船价波动对当时投资的有效性也有影响。若船价上涨,则当时的获利性能就好,反之,就不理想。作为投资额的船价容易确定,而以后的船价波动就不易掌握,须通过专家调查法及历史资料分析确定。日后的船价涨跌可通过在投资效果指标的计算中增加投资机会收益或投资机会成本来对投资效果产生影响。在分析了各个自变量的概率分布后,还要考虑各个自变量之间的相互影响。完全忽视这种关联影响有可能得出错误的风险估计。这种关联影响的存在是显而易见的。如运价和船价,当运价高涨时,船价必然上扬,若将运价和船价作为两个独立的随机变量并按某种分布取样来分析船舶投资效果指标的变化规律(概率分布),则会导致风险估计过高。为了避免由此产生错误的结论,可用赫尔兹建议的条件采样法:首先确定某一个独立变量的概率分布,然后再确定非独立变量的条件概率分布数字序列,每一个序列都与独立变量的某一数值相对应。在一模拟周期内,先用随机数发生器按独立变量的概率分布函数产生独立变量的某一个数值,再确定非独立变量的相应序列,根据此序列的概率分布再产生非独立变量的随机数值。在确定了各个自变量的概率分布或条件概率分布后,就可设计蒙特卡洛法计算程序进行船舶投资风险估计了。

    2船舶投资风险的处理

    2.1风险自留

    风险自留是指企业以自身的财力来负担可能的风险损失。包括自我承担风险和自保风险。航运企业有时明知有风险,但若采用某种预防或转移措施,其费用会大于承担风险所需的费用,或者对于估计到某种风险发生时可能造成的损失,企业有能力自行承担,这时船舶所有人会主动自留风险;另外,对于不可转移或不能防止,以及因预测不准、判断失误而没有预知风险的存在所造成的损失,船东要被动地自留风险。对于那些损失额较小的风险,宜采取自我承担的方式,风险发生时直接计入成本。而对于较大的风险,只能采取自保的方式,因为万一风险发生而将损失直接摊入成本,会对某一年的经营效果产生太大的影响。

    2.2风险转移

    风险转移是指企业以某种方式将风险损失转给他人承担。对任何企业来说,其自留风险的能力总是有限的。有些风险常常带来灾难性的损失,以企业自身的财力根本无法承担,因此企业必须采取措施将这些损失转移出去。风险转移可以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其中最重要的是向保险公司投保。企业定期交纳一定数量的保险费,当风险损失发生时就可以获得保险公司的赔偿,从而将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虽然企业付出了保险费但这笔费用的支出是定期的、均匀的,对企业生产影响不大。同时,保险费是以全行业的损失率为基础计算出来的,只要保险条件合理,也可以使被保险企业处理风险的费用趋于最小。除保险外,风险转移还可以采取其他方式进行,如担保、租赁、套头交易等。除了将风险进行投保外,在订立造船合同、租船合同和提单条款时,在有关法律许可的范围内,船东可以把某些责任和损失转移给船厂、租船人和托运人,这是通过合同的方式进行风险转移。此外,船东还可以采取其他方式的风险转移,如利用期货市场进行外汇的保值、采用期租或者是光租的方式经营等,将市场风险转移给租船人。

    2.3风险组合

    风险组合是指将许多类似的,但不会同时发生的风险集中起来考虑,从而能较为准确地预测未来损失将发生的情况,并使这一组合中发生风险损失的部分能从其他未发生损失的部分中得到补偿。在航运企业的风险管理中,也可以使用风险组合的方法。例如,船舶投资中,如果使用的是长期外汇贷款,可以采取融资币种多元化来实现外汇风险降低(当然,该币种组合应是负相关的,即A升则B降,A降则B升,否则是不可能降低风险的)。在进行投资决策时,船公司可以将数种收益变化不完全正相关的方案组合起来,构成一个投资组合,组合的风险将小于各单向风险的加权平均值。这种投资组合,可以是各种不同投资类型的船舶的投资组合,如有些船公司利用船舶的多元化来达到分散风险的目的,同时经营油船、散货船、滚装船、化学品船等;也可以通过将船舶投资与其他行业如房地产、酒店、旅游、证券等的投资结合起来,达到分散风险的目的。

    2.4风险回避

    它是指企业发现从事某种经济活动可能带来风险损失时,有意识地采取某些回避措施的行为。回避风险时可以采取改变生产工艺、改变工作地点,甚至放弃某种经营活动的方法,使企业不受潜在风险损失的影响。有时,企业虽然意识到从事某种经营活动可能有风险,但又不得不进行这种活动,可以将有潜在风险损失的活动委托给他人来进行。从这一点看,风险回避与风险转移是有密切联系的。企业将潜在的风险损失转移给他人的同时,自己就回避了风险。风险回避是一种比较简单且比较消极的风险控制技术。它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将特定的风险完全消除;二是中途放弃原来承担的某些风险。对航运企业来说,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来回避风险:预见到某项投资风险太大时,放弃投资;针对某项投资,采取一些降低风险同时也降低获利潜力的做法,如将建造中的船光船出租,为其订立合同,或将该船出售。回避风险虽然简单易行,但不见得每一次都有实际意义,因为企业经营的最大动力就是赚取利润,如果企业一点风险都不承担,也许会因此丧失获得巨额利润的机会。因此,企业在采用回避风险的方法之前,首先应考虑以下几个问题:有些风险也许是根本不可避免的;有些风险虽然可以避免,但从经济效益上看,也许会得不偿失。例如:一个企业如果不从事任何经营活动,自然可以避免风险,但也不会有营业收入,当然也不可能获得利润;有时回避了某一风险,却有可能产生另外的风险。一般来说,只有在以下情形下,才适宜采取风险回避的方法:一是某种特定风险所引起的损失频率相当高,损失规模相当大;二是若采用其他方法控制风险,其成本超过经济效益。

篇(4)

由于固定汇率旨在保护承包商尽可能地免受汇率波动影响,故承包商乐于接受。但它毕竟只是适用于一部分合同,对于那些在工程结算中不存在外汇支付和固定汇率的合同来说,其外汇风险将全部落在承包商方面。即使合同中规定有外汇支付和固定汇率,但由于外币业务币种的多样化,也会造成外汇风险问题。归纳起来说,在国际工程承包中大量的外币兑换业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当工程结算款与工程货款(如进口设备材料货款等)币种不同时,必须要将所结算的工程款兑换成工程贷款币种还贷。财会

二、承包商在工程前期投入的外币资本金一部分需要兑换成工程所在国货币,用以支付在当期的各项费用开支,当工程结束需要收回投资时又必须将工程结算款兑换成自由货币汇回母公司。

三、工程结算款所形成的资产在转化为其他资产费用的过程中往往需要经常性的外币兑换,例如,用作从国外购置设备、材料,支付出国人员费用等。

四、工程结束后的利润应兑换成自由外汇汇回母公司。

五、除上述之外的其他各种外币兑换活动,例如上缴总公司管理费、支付集团内其他成员公司的代垫款、为避免外汇风险而进行的套期保值及购进期货合约等。

我国对外承包企业与其他企业相比,在外汇风险上存在许多独有的特点:

第一,外汇风险大小由合同条件决定。合同中规定的外汇比例越大,外汇风险就越小。这是因为:我国对外承包企业所承建的工程多在发展中国家,这些国家通常都属于外汇管制国家,通货膨胀率高,当地币贬值较快,特别是南亚、南美及非洲一些国家。所以按固定汇率尽可能多地选择自由外汇结算,可弥补由于当地物价上涨导致工程成本增加及当地币贬值而遭受的汇兑损失。依据合同条款的有关规定计量风险的大小是外汇风险战略分析的关键。

第二,我国对外承包企业的外汇风险既来源于项目所在国货币与自由外汇的兑换,也来自于自由外汇同人民币的兑换。而且,大多数项目的当地币与人民币都属于非自由兑换的货币。

第三,外汇风险金额大、时间长、这是由国际工程本身的合同金额大、合同工期长的特点决定的;同时外汇风险种类多,即国际工程合同涉及到了外汇风险的各个方面。

第四,外汇风险的防范不但要运用到一般金融工具,而且与项目的经营方式、施工组织与计划、工程进度密切相关。

自从20世纪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以来,国际金融体系便进入了动荡不定的浮动汇率时代。90年代后,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步伐的加快,国际资本在世界金融市场上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流动,从而增加了国际金融体系的脆弱性。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和不断加深、蔓延,使人们更加认识到外汇风险的严重性

衡量外汇风险一般采用方差δ2、标准差δ和标准离差率V三种。

方差δ2和标准差δ越大,表示企业收益与收益的期望值相差越大,企业收益的木确定性越强,外汇风险越大;反之,方差δ2和标准差δ越小,表示企业收益与收益的期望值相差越小,企业收益的不确定性越弱,外汇风险越小。

此外,标准离差率V的计算公式不仅反映了企业收益与收益的期望值之间的差距,而且反映出单位预期收益所承担的外汇风险大小,它可以在企业的财务战略分析中作为外汇风险系数加以考虑。

从跨国公司财务管理的角度分析,外汇风险是在不同种类的货币相互兑换或折算时,由于汇率的变动而造成损失或收益的可能性,所以它有时也称为汇率波动的风险。我国对外承包企业外汇风险通常可以分为交易风险、经济风险和外币折算风险三种,如何从企业跨国经营战略的高度对这些风险强化管理,是一个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问题。

一般来说,交易风险是指企业在以外币计价的跨国交易(即外币交易)中,由于汇率的变动而造成的未结算的外币交易中发生外汇(兑换)损益的可能性。这种外汇风险是以外币交易为前提的,当外币交易的发生日与结算日之间存在着汇率变动的可能性时,交易风险就会产生。从我国对外承包企业财务战略的角度分析外汇交易风险,主要应该把握以下几点:

一、企业运用决策变量的能力。

第一,预测企业选择适当的计价货币以避免外汇风险的能力。人们一般认为,当企业的债权与债务币种不同时,企业一般选择在付汇时以软币(即在付款期内呈现下降趋势的币种)计价,收汇时以硬币(即在收汇期内呈现上升趋势的币种)计价。但这种计价方式通常要受到交易本身条件的限制,实际上交易双方均会采用相同的商业策略,其结果是若一方想要避免外汇交易风险,则必须相应以较高的交易成本为代价。但是,企业可以从不同的战略层次来分析其选择适当的计价货币以避免外汇风险的能力。即:(1)从企业集团整体的债权债务币种的平衡来分析;(2)从企业在东道国的债权债务币种的平衡来分析;(3)从特定项目的债权债务币种的平衡来分析。企业选择适当的计价货币以避免外汇风险的能力随上述战略层次的上升而不断提高。

第二,提前或推迟结汇的能力。企业可以通过提前或推迟结汇的方式,选择适当时间兑换外汇清偿债务,但这要依据企业的综合财力和融资能力而定。企业的综合财力和融资能力越强,提前或推迟结汇的能力也就越强;反之,企业的综合财力和融资能力越弱,提前或推迟结汇的能力也就越弱。

第三,收支冲销。虽然跨国公司集团各成员单位之间的债权债务大多都是由外汇交易所形成,但它们相互之间可以通过财务转账的形式将一部分债权债务彼此冲销,从而避免外汇交易风险的产生。衡量这部分金额可以更加准确地分析出企业外汇交易风险的程度。

第四,其他各种决策变量的利用能力。企业对其他各种决策变量的利用能力如何,均可以参照上述三种方式分析。财会

二、金融工具的可利用情况。

目前,国际金融市场上比较常用的金融工具有:远期外汇合约(ForwardExchangeContract)、外汇期货合约(ForeignExchmpFuture)、外汇期权合约(ForeignExchangeOption)、货币互换(CurrencySwap)等.虽然金融工具仍处在不断创新之中,但就金融工具的使用目的来说,无外乎有套期保值、套利和投机三种。在国际工程界,人们普遍认为“承包商应赚工程的钱,而不是外汇差价的钱”,这意味着承包商使用金融工具的目的不在于外汇投机,而是在于套期保值。当然,如果确有套利的机会,人们一般也会加以利用。必须注意的是,相对于外贸公司来说,我国对外承包企业在使用金融工具套期保值时有以下特点:

第一,外购施工机械设备的套期保值工作主要由国内母公司运作。这是因为我国对外承包企业在海外承揽项目的资金在现阶段主要来源于国内银行,用于项目建设的外购施工机械设备一般由国内母公司代购并代垫资金,所以外购施工机械设备的套期保值工作主要也就由国内母公司运作。

第二,工程的收入保值和成本保值常常相互分离。工程收入是随着工程的进度逐步获取,通常都长达数年,对工程收入的保值只能根据施工进度情况分阶段进行,其保值的对象一般都是当地币结算的部分。但工程成本中需要保值的是那些大部分在工程初期业已支付的外购机械设备及动员费等,其保值的对象是所支付货款的外汇部分,期限一般都短于一年。由于工程收入与成本的时差大,保值对象不同,所以工程的收入保值和成本保值常常是相互分离的。

第三,金融工具的使用往往要受到东道国金融市场的限制。这种限制主要表现在:(1)我国对外承包企业所承揽的工程多在第三世界国家和地区,这些国家和地区的金融市场较为落后,实际可利用的金融工具一般都十分有限;(2)东道国的货币贬值较快,利用金融工具进行套期保值的成本太高;(3)东道国一般对外资企业在使用金融工具都有诸多限制。

经济风险是指企业所处的经济环境中由于汇率的意外变化而使企业的营业额受到影响,或者是它的国内经济投入和产出的价格相对于其他方面价格的变动而产生的影响所带来的风险。作为一种潜在的风险,经济风险直接影响到我国对外承包企业在海外的经济效益和投资的经济价值。分析经济风险的目的在于评估由于意外的汇率变化使企业未来现金流量发生的变化。

经济风险的短期影响是指汇率变动对公司年度预算中预期现金流量的影响,它主要取决于不能随意更换的计值货币;中期影响是指汇率变动对公司未来二至五年内预期现金流量的影响;长期风险是指汇率变动对公司未来五年以上预期现金流量的影响。

汇率变动能否构成经济风险,要视情况而定。当外汇汇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以及外汇汇率与利率之间均存在有效均衡时,即购买力平价(PPP)和国际费雪效应(IEF)均能实现时,则企业应该能够通过调整对外提品或服务的价格以适应生产要素价格的变化,这样可以抵消汇率变化给预期现金流量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经济风险可以避免;若上述有效均衡不存在,即购买力平价和国际费雪效应不能实现,企业便不能通过调整对外提品或服务的价格来适应生产要素价格的变化,这样外汇风险也会产生。

就国际工程承包来说,经济风险时刻存在,但经济风险的大小要依据合同的支付条件而定。当合同规定外汇风险由业主承担时,则企业的经济风险仅限于业主依据合同规定不能给予补偿的部分;当合同规定存在调价公式时,除固定费用部分要承担经济风险外,物价指数的增长不足以抵消当地币贬值的部分同样要承担经济风险;除上述两种情况外,合同中规定由当地币支付的部分也要受经济风险的影响。在具体分析经济风险时,通常是采用敏感性分析方法,即外汇汇率每变化一定量的百分比对企业预期现金流量产生的影响。

从企业财务战略分析,采用市场多国化和经营多元化的战略可有效地减少整个公司中长期的外汇经济风险。至于单个项目,利用分包经营的方式,可将当地币计价的合同尽可能地分包给当地分包商,以减少合同本身固有的经济风险(参见案例一)。特别指出的是,企业在签订分包合同时,一般不能用主合同支付币种以外的硬通货作为分包合同的支付价款,否则将可能使企业增加额外的经济风险(参见案例二)。

案例一利用项目分包避免经济风险的成功案例

鉴于泰国巴帕南水闸项目是属于用当地币支付的合同,作为主承包商的中国水利电力对外公司在对该项目进行外汇风险分析时,考虑到必须采取必要的措施,以便尽可能地减少前期外汇投入,最大程度地减轻可能发生的当地币贬值引起的经济风险。为达到上述目的,中国水利电力对外公司准备采取将其中的预应力破桩基础工程分包给当地承包商的战略。其战略分析如下:财会

按主合同规定,该项目的涵闸基础工程、水闸基础工程、船闸基础工程均采用预应力砼桩。

中国水利电力对外公司此项分包工程未来的债权约为3.4亿泰铢。按投标时的汇率折合约1379万美元。对此有两种战略方案,即:

【方案一】项目自行组织生产,全套施工设备静压桩机及设备操作人员由国内提供和派遣,在现场布置预应力砼桩的生产线,主要材料水泥在当地采购。在不考虑水泥未来通货膨胀的情况下,方案一表明,若自行组织生产,公司为此项工程需投入外汇约883万美元。

【方案二】与此同时,公司组织人员对当地承包市场做了充分调查,认为当地公司完全有能力承担该项目规定的砼桩基础工程,而且市场较为成熟。

方案二表明,如果该分包工程采取当地分包形式,分包合同价格为2.3亿泰铢,全部采用当地币投入。此金额按投标时汇率折合约941万美元。

通过对上述两方案的比较,在不考虑外汇风险的情况下,上述方案一优于方案二。但考虑到方案一需要全部投入外汇,只要泰铢贬值超过6.62%,方案二就会优于方案一。况且该项目工期长,所面临的经济风险大,故中国水利电力对外公司采取了将此项工程分包出去的决策。结果是该项目开工半年后,东亚发生了严重的金融危机,泰铢对美元大幅度贬值,由于中国水利电力对外公司在预应力砼桩基础工程中采取了正确的分包战略,从而避免了泰铢贬值可能引起的汇兑损失约300万美元。

案例二分包合同支付币种选择不当导致的汇兑损失

仍援引上例,1996年11月12日,中国水利电力对外公司与国内某公司就泰国水闸项目引河开挖工程签订一份《内部分包合同》。按该合同规定,中国水利电力对外公司作为泰国水闸项目的主承包商,将其所承包工程的一部分——挡潮闸上下游引河土方开挖工程分包给对方。该项工程上方量约350万方,1997年元月开工,1998年10月完工。分包合同采用单价承包方式,引河开挖综合单价为2.00美元/m3,支付币种为美元40%,泰铢60%,美元与泰铢的兑换率按结算当日银行的卖出价计算。

由于中国水利电力对外公司所承揽的泰国水闸项目主合同是采用泰铢计价,所以这一分包合同不但没有避免主合同的经济风险,而且承担了分包合同泰铢对美元贬值的全部风险。结果是,1997年7月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后,泰铢与美元的兑换率由签约时的1美元兑换25泰铢最高上升到1998年1月份的1美元兑换49泰铢,该项分包使中国水利电力对外公司损失216万美元。

现代会计是以统一的货币计量单位为前提的,这一前提要求不同种类的货币在会计上必须要折算成同一种类的货币,通常这种折算是将各种外币按照一定的汇率换算成会计上的记账本位币,这就是所谓的“外币折算”,它又可细分为外币交易的折算和外币财务报表的折算两种。这里的外币折算风险所指的只是外币财务报表的折算风险。

外币财务报表的折算风险实际上就是外币折算时出现折算差额的可能性。衡量外币报表的折算风险程度一直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而且三者之间互有牵连。这种风险有别于交易风险和经济风险,因为交易风险与因外币交易而引起外汇实际周转的风险相关,它直接影响企业的现金流量;经济风险与汇率的意外变动有关,它也直接影响企业的现金流量;而外币折算风险的大小与折算时所选择的具体汇率相关,是会计计量上的差异,所以也称“账面风险”或“会计风险”,它一般不直接影响企业的现金流量。但是,这种风险也是由于汇率变动所引起,并且它与企业合并后的股东权益大小直接相关,因而也是一种不可忽视的外汇风险。

从理论上讲,如果设法使合并资产负债表上的外币资产同相应币种的外币负债在金额上保持一致,则外币折算风险可以避免,这就是所谓的“资产负债表保值法”(BalanceSheetHedge)。但这种方法由于受到客观经济条件的限制,实际上很少使用。我们认为,除企业本身通过调整外币资产与外币负债的结构外,避免和降低外币折算风险要按照第21号国际会计准则的要求进一步完善我国现行有关外币折算的会计准则。因为我国现行的会计准则没有区分出外币财务报表会计主体的经济类型,实际上是统一把它们归类为在国外独立经营的经济实体,这样就忽略了我国目前在国外经营的单位实际上大部分都是国内母公司的组成部分,以及整个外经行业的海外业务主要分布在欠发达国家这样一个既定的事实。其结果是,企业的外币折算风险加大,企业利润受汇兑损益的影响而在各年度间呈现较大的波动,既不能真实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又扭曲了企业的经营业绩。

为解决这一问题,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曾在其《第52号财务会计准则公告》中提出“功能货币”的概念,并规定:财会

(1)对于自主经营的国外子公司,应以当地币为功能货币,外币财务报表折算时采用现行汇率法,折算差额列入资产负债表股东权益内,作递延项目处理;

篇(5)

关键词:合同合同管理索赔风险

在实际工作中,“索赔”是双向的,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都可能提出索赔要求。索赔的性质属于经济补偿行为,而不是惩罚。

1、工程合同的风险管理

1.1工程合同既是项目管理的法律文件,也是项目全面风险管理的主要依据。项目的管理者必须具有强烈的风险意识,学会从风险分析与风险管理的角度研究合同的每一个条款,对项目可能遇到的风险因素有全面深刻的了解。否则,风险将给项目带来巨大的损失。例如:某公司地公路的施工承包合同中,因技术条款中忽略了铺路砾石的强度指标,施工中不得不使用达到强度指标砾石,工程成本大幅度提高,导致工程严重亏损。合同是合同主体各方应承担风险的一种界定,风险分配通常在合同与招标文件中定义.例如在合同条件中,明确规定了业主与承包商之间的风险分配。如果业主的合同条件与合同条件不同,应进行逐条的对比研究,分析业主为什么要修改这一条,是否隐含着风险。

1.2 工程合同包含着多种难以界定的变量因素,这些因素都能构成项目的风险。从性质上分析,合同风险属于非技术性风险,但工程合同中包含了大量的技术性条款。因此,对工程合同的风险分析既有定量分析又有定性分析。

2、施工合同管理

2.1在施工过程中双方在签订施工合同时未能充分考虑和明确各种因素对工程建设的影响,致使施工合同在履行中出现这样那样的矛盾,从而引起施工索赔。

2.2意外风险和不可预见因素

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地震、台风、流沙泥、地质断层、天然溶洞、沉陷和地下构筑物等等引起的施工索赔。

2.3不依法履行施工合同

承发包双方在履行施工合同的过程中往往因一些意见分歧和经济利益驱动等人为因素,不严格执行合同文件而引起的施工索赔。

3、将工程索赔风险转化为利润

工程索赔是一种权利要求,其根本原因在于合同条件的变化和外界的干扰,这正是影响项目实施的众多变化因素的动态反映。没有索赔,合同就不能体现其公正性,因为索赔是合同主体对工程风险的重新界定。工程索赔贯穿项目实施的全过程,重点在施工阶段,涉及范围相当广泛。比如工程量变化、设计有误、加速施工、施工图变化、不利自然条件或非乙方原因引起的施工条件的变化和工期延误等,这些都属于可计量风险的范畴。工程索赔的条款已由第三版的1个分条款增加为5个分条款,形成独立的主题。我国《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关于工程索赔也作了相应的明确规定。这些索赔条款可以作为处理工程索赔的原则和法律依据。尽管工程索赔的解不是唯一的。但却是可以计量的。利用合同条款或堆断条款成功地进行索赔不仅是减少工程风险的基本手段,也反映项目合同管理的水平。

3.1按索赔发生的原因分类

如施工准备、进度控制、质量控制、费用控制及管理等原因引起的索赔,

这种分类能明确指出每一项索赔的根源所在,使业主和工程师便于审核分析。

3.2 按索赔的有关当事人分类

可分为承包商同业主之间的索赔;总承包商同分承包商之间的索赔、承包商同供应商之间的索赔、承包商向保险公司、运输公司的索赔等。

3.3按索赔的目的分类

可分为工期索赔和费用索赔。工期索赔就是要求业主延长施工时间,使原规定的工程竣工日期顺延,从而避免了违约罚金的发生、费用索赔就是要求业主或承包商双方补偿费用损失,进而调整合同价款。

3.4 按索赔的业务性质分类

可分为工程索赔和商务索赔。工程索赔是指涉及工程项目建设中施工条件或施工技术、施工范围等变化引起的索赔、一般发生频率高,索赔费用大、商务索赔是指实施工程项目过程中的物资采购、运输、保管等方面活动引起的索赔事项。

3.5 按索赔的处理方式分类

可分为单项索赔和总索赔。单项索赔就是采取一事一索赔的方式,即按每一件索赔事项发生后,报送索赔通知书,编报索赔报告,要求单项解决支付,不与其他的索赔事项混在一起、总索赔,又称综合索赔,即对整个工程(或某项工程)中所发生的数起索赔事项,综合在一起进行索赔。

4、工程风险与风险管理

工程风险的分类主要基于风险防范和风险处理,是定性的相对的。从性质上分析,可计量风险属于技术性风险,是常规性的不可避免的风险,包括地质地基条件、材料供应、设备供应、工程变更、技术规范、设计与施工等造成的风险;非计量风险属于非技术性风险,是非常规性风险,包括经济风险、政治风险、不可抗力风险、组织协调风险等。

4.1 非计量风险的防范

非计量风险指政治、经济及不可抗力风险。政治风险包括:战争、动乱、、法律制度的变化等;经济风险包括:外汇风险、通货膨胀、保护主义及税收歧视等.这些风险在国际工程中经常遇到.政治风险发生的概率较小,但一旦发生将导致灾害性后果,常常被称作“致命风险”。对于政治风险,只能作定性分折与预测,承包商应在投标决策阶段加强调查研究.经济风险一般不可避免,应进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研究。对于若干种经济风险预测的数学方法,由于置信度较低,不宜作为项目的决策依据。

4.2非计量风险管理和措施

篇(6)

关键词:衍生金融工具;风险;上市公司;信息披露

一、 引言

衍生金融工具与传统金融工具的最大区别在于它有很大的风险。财务报告作为信息使用者获得信息的主要渠道,如果针对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的信息披露存在严重不足,信息使用者就不能对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进行有效的估计和预测。目前关于衍生金融工具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内部控制机制(李明辉,2008)、金融管制(张曼、彭兴庭,2010)等方面,而对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的信息披露研究则很少。因此本文以风险防范为最终目的,提出建议使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有助于对衍生金融工具风险进行估计和预测,有助于信息使用者做出理性决策。

近年爆发的一次金融风暴——2007年的次贷危机——正是由衍生金融工具引起的。由于次贷危机的发生和蔓延,2007年~2008年,全球宏观经济环境十分动荡,不少中国企业由于持有衍生金融工具而遭受重大损失,例如中国铝业和江西铜业在外汇市场和期货市场中遭受损失。而上市公司的信息使用者因为无法从公司财务报告中获得足够的衍生金融工具风险信息用于估计和预测风险,也遭受了巨大损失。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信息披露问题在2007年凸显出来。2007年的宏观环境和上市公司财务报告为研究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的信息披露提供了具有代表性的分析资料,因此本文以中国上市公司2007年年报为研究基础。

二、 信息披露在衍生金融工具风险估计和预测中的作用

郑明川和徐翠萍(2002)认为衍生金融工具由于流动性强、风险高、运作手段复杂,所以及时准确地披露衍生金融工具相关信息是十分重要的。葛家澍(2002)认为:“高质量会计准则所要求的信息披露,应当涉及风险,特别是揭示企业操作高风险的衍生工具之类的业务时,更应侧重于风险的披露”。邓传洲和李正(2003)提出我国证券市场中,投资者只能依赖财务报告披露的风险信息来判断公司风险。由此可见,衍生金融工具的信息披露对于风险的估计和预测是十分重要的。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的信息披露可以为信息使用者提供风险类型和风险产生的原因等相关信息。

三、 上市公司持有衍生金融工具面临的风险分析

本文从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和信用风险这五个方面对2007年我国上市公司持有衍生金融工具所面临的风险进行分析。

1. 市场风险。

(1)汇率风险。自2005年7月21日起,中国开始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浮动汇率制度下,人民币汇率机制更有弹性,这也加剧了汇率变动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2007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继续保持升值趋势。我国汇率制度的改革和人民币升值对持有外汇衍生工具和货币掉期合约的上市公司面临的市场风险产生影响。

(2)利率风险。2007年,央行六次加息,国内利率波动较大。《2007年国际金融市场报告》指出,2007年主要国家中长期国债收益率先升后降,美元短期利率下降,而其他主要货币短期利率保持上升态势。可见,持有利率衍生金融工具的上市公司可能面临着利率的不利变动带来的市场风险。

(3)其他基础商品的价格波动风险。基础商品的价格主要受到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另外气候突变、战争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等诸多因素也会影响价格,例如2007年的铜市场。根据江西铜业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年报信息,受矿山罢工、政府宏观调控等影响,2007年全球铜价呈现先升后降的态势。

基础商品的价格波动幅度如果较大,会使上市公司面临较大的市场风险。如2007年的国内玉米市场,玉米价格虽整体呈上涨态势,但波动幅度较大,其波动经历了六个阶段。

(4)监管不完善带来的风险。我国对衍生金融工具施行“分业监管”模式,这种监管模式下,各监管机构之间缺乏配合,存在监管领域的真空。另外,我国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监管在监管内容、方式和手段方面也严重存在问题。监管方面存在缺陷必然会导致市场风险。

2. 流动性风险。

(1)公司自身资金短缺的流动风险。2007年,人民银行连续10次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并于2007年12月21日第六次提高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加息对信贷的增长起到了抑制作用,对企业存款和居民存款的增长起了促进作用。从紧货币政策会对企业资金流入产生不利影响。

(2)市场流动风险。国外衍生金融工具市场产生较早,发展至今较为成熟,标准化的衍生金融工具拥有足够的市场深度,其市场流动风险不大。而我国的衍生金融工具市场起步晚,交易品种不足,市场规模较小,市场深度不够。

3. 操作风险。我国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尚未完善,内控不够健全;公司内部操作人员对于衍生工具交易的操作经验尚少;另外,投资者或操作者对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的认识不够;由于衍生工具的“高杠杆”特点,投资者极易产生投机观念。因此我国上市公司面临着较大的操作风险。

4. 法律风险。我国衍生金融工具市场法制建设滞后,衍生金融工具市场发展快于衍生金融工具立法。我国针对衍生金融工具监管的法律法规很少,现有法规缺少统一性。而国外,只有极少数衍生金融交易发展较为发达的国家(如美国)建立了较为完备的法律监管体系。

5. 信用风险。所有持有衍生金融工具的上市公司都面临信用风险。但这种风险主要来自场外交易,主要由于场外交易缺乏必要的法律手段,交易对手违约的可能性更大。

四、 上市公司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的披露现状

根据对CSMAR金融库的中国上市公司财务报表附注数据库中2007年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和“其他流动资产”附注的统计,沪市和深市主板共有80家上市公司2007年年报对衍生金融工具进行了信息披露。根据年报对衍生金融工具披露内容的近似程度,将这80家上市公司分为一般上市公司和银行业上市公司两类。

1. 一般上市公司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的披露现状。一般上市公司对衍生金融工具的信息披露的基本内容是:(1)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项目及公允价值确定方法有关衍生金融工具的内容;(2)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政策;(3)衍生金融资产和负债分别包括的种类及描述,名义金额,公允价值确定的方法;(4)其他货币资金或其他应收款(其他应付款)里有关期货保证金的内容;(5)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投资收益或所有者权益变动有关衍生金融工具的内容;(6)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有关衍生金融工具的;(7)衍生金融工具信用风险的风险管理;(8)衍生工具公允价值 的确定方法;(9)公司持有衍生金融工具的目的是套期还是投机。

除了这些基本披露内容外,有些上市公司还披露了一些未来宏观环境预测、交易内容介绍等信息,这些信息有助于衍生金融工具风险估计和预测。例如:(1)宝钢对汇率风险的叙述包括对目前和未来预期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走势的描述以及人民币波动给公司业绩带来的影响;(2)江西铜业的年报中,“行业发展状况”对国内和全球的铜市场的需求和供给进行了简要分析,而“市场回顾”披露了全球铜价和国内铜价以及报告期内的伦敦金属交易所和国内的期货铜和现货铜的平均收盘价;(3)南方航空关于航油价格风险的具体分析和燃油期权合约的详细描述;(4)晨鸣纸业对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远期外汇合约做了详细的描述,并指出衍生金融资产有外汇风险;(5)中国铝业对2007年的原铝市场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2. 银行业上市公司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的披露现状。银行业上市公司对衍生金融工具的信息披露的基本内容是:(1)会计报表中变动幅度超过30%以上的项目及原因有关衍生金融工具的内容;(2)银行自有衍生品交易产品的描述;(3)对持有的衍生金融工具的种类和公允价值的列示;(4)衍生金融工具适用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5)所持的衍生工具种类,计量属性,持有目的,合同价值或名义价值与公允价值的对比列示,并说明名义价值不能预测风险;(6)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有关衍生金融工具的内容;(7)分部报告的资金业务中有关衍生金融工具业务的报告;(8)风险管理及对策中涉及衍生金融工具的;(9)关联方交易中有关衍生金融工具的内容。

与一般上市公司一样,有些银行的信息披露会包含更多有助于衍生金融工具风险估计和预测的信息。例如:(1)外汇风险中关于中国的汇率制度、2007年汇率状况和某些外汇交易的描述有助于分析衍生金融工具的外汇风险;(2)对市场风险用风险价值分析,并分析了此方法的局限性;(3)分析衍生金融工具的流动风险,并对其未折现的现金流进行列示;(4)对操作风险做了分析,介绍了集团的内部控制措施。

3. 上市公司衍生金融工具风险信息披露的现状分析。从上述现状描述中,我们可以发现上市公司衍生金融工具信息披露的现状有以下不足:

(1)主要停留在揭示阶段,重点在确认、计量和列报等会计处理问题上,并且提供的信息主要是历史信息。通过对比2007年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的分析内容和2007年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情况可知,2007年上市公司衍生金融工具的信息披露主要停留在揭示阶段,重点在确认、计量和列报等会计处理问题上,而对前述的衍生金融工具风险所进行的分析、评估、预测以及信息披露还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总得来说,上市公司财务报告中对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的信息披露不足以支持利益相关者对衍生金融工具风险进行分析和预测。上市公司衍生金融工具风险信息披露不足的原因之一在于我国相关会计准则对衍生金融工具的信息披露主要强调确认、计量和列报等会计处理问题。

目前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对金融工具风险的信息披露进行了规定,涉及到的规定共有九条,而《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共有四十五条规定,从数量上就可以看出目前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对金融工具风险的信息披露重视不够。另外,从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具体规定中可以发现,目前要求披露的金融工具风险信息多属于历史信息,有助于预测未来风险的信息不多,而且没有专门针对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的信息披露规定,而衍生金融工具与传统的金融工具相比,风险更高,所需要披露的信息也更多。因此,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还需在衍生金融工具风险信息披露方面进行完善。

(2)目前绝大多数上市公司对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披露是“藏”在整体金融工具的风险披露中的,没有专门针对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进行系统的分析,因此信息使用者无法对衍生金融工具的总体风险水平做出判断。

虽然存在上述不足,但部分上市公司风险信息披露中也有值得肯定的地方。比如东方航空关于利率互换、等合约的金额及交易的介绍,宝钢对目前和未来预期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走势的描述。这些信息有助于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的估计和预测,这些披露内容是值得其他上市公司借鉴的。

五、 对上市公司衍生金融工具风险信息披露的建议

虽然2007年的次贷危机已经过去,但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并未对衍生金融工具风险信息披露的规定进行改进,上市公司关于衍生金融工具风险信息披露的问题依然存在。我国上市公司由于对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的信息披露还不能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求,需要对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的信息披露进行改进以有助于信息使用者对风险进行估计和预测。因此,本文从信息披露原则和披露的基本内容两方面对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的信息披露提出建议。

1. 衍生金融工具风险信息披露的原则。

首先,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的信息披露要满足充分性、及时性、实质重于形式和成本效益原则;

其次,上市公司要单独对衍生金融工具风险进行信息披露。如前所述,目前绝大多数上市公司没有专门针对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进行系统的分析,因此信息使用者无法对衍生金融工具的总体风险水平做出判断。

2. 衍生金融工具风险信息披露的基本内容。上市公司衍生金融工具风险信息披露的基本内容应包括定性信息披露和定量信息披露两部分。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多为定量披露,而定性信息披露很少。其实,定性信息披露的内容十分重要。因为定性信息披露可以让公司管理层有机会详尽阐释其衍生金融工具交易活动及相关问题,解释公司的衍生金融工具交易对公司风险水平的影响,也有助于信息使用者对财务报告定量信息的抽象数据进行深入理解。

根据对我国上市公司面临风险的分析和对衍生金融工具信息披露现状的总结,本文认为定性和定量披露的信息应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定性信息披露的内容有:①解释各种风险的定义;②衍生金融工具所适用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③披露所进行的衍生金融工具交易的目的,是投资交易还是套期保值;④披露所进行的衍生金融工具交易是场外交易还是场内交易;⑤对衍生金融工具交易的具体介绍,对合同的主要内容或重要条款进行披露;⑥对利率市场、汇率市场、股票市场和商品市场等市场的描述,披露当前和预期利率(汇率)制度和政策、股票市场走势和国家有关政策,以及其他基础商品市场的价格趋势和供求情况等;⑦对用于衍生金融工具交易的资金来源进行披露;⑧对衍生金融工具市场的成熟程度和监管水平进行描述;⑨对公司的内控尤其是对与衍生金融工具交易相关的内部控制政策进行披露;⑩对衍生金融工具的法制环境进行介绍; 衍生金融工具的信用风险主要来自场外交易,应提供足够的定性信息以利于信息使用者判断交易对手违约的可能性。

定量信息披露的内容有:①披露公允价值的确定方法,如果是估值技术确定的公允价值,应披露计算公允价值用到的模型和参数及参数变动带来的影响;②衍生金融工具交易的名义价值和公允价值的对比,并提供上年比较数据;③针对市场风险,要进行敏感性分析以及风险敞口分析,披露VaR计算方法、计算结果和结果的含义,披露使用的主要假设和参数,并指出这些方法的局限性;④对于流动风险的分析,要对衍生金融工具进行未折现现金流分析,把衍生金融资产和衍生金融负债按到期日分类列示,按流动和非流动列示,并指出这种方法的局限性;⑤对于信用风险,进行信用风险集中度分析和最大信用风险敞口分析,解释这些方法,并披露使用的主要假设和参数,指出这些方法的局限性。

参考文献:

1. 李明辉.论我国衍生工具内部控制机制的构建.会计研究,2008,(1):39-46.

2. 张曼,彭兴庭.管制放松、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和金融监管重构.商业研究,2010,(3):92-95.

3. 郑明川,徐翠萍.衍生金融工具风险信息的VaR披露模式.会计研究,2002,(7):49-53.

4. 葛家澍.关于高质量会计准则的几个问题.会计研究,2002,(10):16-23.

5. 邓传洲,李正.论非金融类公司年度报告中的风险信息披露.会计研究,2003,(8):19-22.

6. 李喜贵.2007年粮食市场回顾与2008年展望玉米市场.中国粮食经济,2008,(1):48-49.

7. 沙烨.我国金融衍生工具的法律监管问题研究.济南:山东大学学位论文,2008:31-36.

8. 熊玉莲.金融衍生工具的法律风险及其监管的国际比较.政治与法律,2006,(3):66-71.

9. 周松,梅丹.衍生金融工具会计风险与应对策略.财会月刊,2011,(13).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企业集团风险管控的会计内部报告研究”(项目号:11JJD790006)。

篇(7)

[关键词]项目管理 合同管理 风险 索赔

中图分类号:F28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30-0067-01

一、工程项目管理是指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用系统工程的观点、理论和方法对工程建设项目生命周期内的所有工作,包括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项目决策、设计、设备询价等系统运动过程进行计划、组织指挥、直辖市和控制,以达到保证工程质量、缩短工期、提高投资效益的目的。施工阶段的项目管理是整个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的一个环节,而工程建设施工阶段是工程建设最终的实施阶段,是形成工程产品的最后一步,施工阶段各方面工作的好坏对工程建设产品优劣的影响是难以更改的。

二、加强合同的风险管理

工程合同既是项目管理的法律文件,也是项目全面风险管理的主要依据。项目的管理者必须具有强烈的风险意识,学会从风险分析与风险管理的角度研究合同的每一个条款,对项目可能遇到的风险因素有全面深刻的了解。否则,风险将给项目带来巨大的损失。合同是合同主体各方应承担风险的一种界定,风险分配通常在合同与招标文件中定义。

三、通过工程索赔将风险转化为利润

工程索赔是一种权利要求,其根本原因在于合同条件的变化和外界的干扰,这正是影响项目实施的众多变化因素的动态反映。没有索赔,合同就不能体现其公正性,因为索赔是合同主体对工程风险的重新界定。工程索赔贯穿项目实施的全过程,重点在施工阶段,涉及范围相当广泛。比如工程量变化、设计有误、加速施工、施工图变化、形成独立的主题。我国《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关于工程索赔也作了相应的明确规定。这些索赔条款可以作为处理工程索赔的原则和法律依据。尽管工程索赔的解不是唯一的。但却是可以计量的。利用合同条款或堆断条款成功地进行索赔不仅是减少工程风险的基本手段,也反映项目合同管理的水平。

四、利用合同形式进行风险控制

根据工程项目的特点和实际,适当选择计价式合同形式,降低工程的合同风险。例如:对于水文地质条件稳定且承包单位有类似施工经验的中小型工程项目,实际造价突破计划造价的可能性不大,其风险量较小,可以采用自留加风险控制策略,用总价合同的报价方式;对予工程量变化的可能性及变化幅度均较大的工程项目,其风险量较大,应采用风险转移策略,用单价合同报价方式,将工程量变化的风险全部转移给甲方;对于无法测算成本状况的工程,贸然估价将导致极大风险,只能用成本加酬金合同,将工程风险全部转移给建设方。对承包商而言,不善于工期索赔必然导致工期延误的风险;不善于费用索赔必然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亏本。实践证明,如果善于进行施工索赔,其索赔金额往往大于投标报价中的利润部分。因此,树立合同意识、风险意识和索赔意识,重视风险管理对降低工程风险是非常重要的。

五、非计量风险的防范

非计量风险指政治、经济及不可抗力风险。政治风险包括:战争、动乱、、法律制度的变化等;经济风险包括:外汇风险、通货膨胀、保护主义及税收歧视等。这些风险在国际工程中经常遇到。政治风险发生的概率较小,但一旦发生将导致灾害性后果,常常被称作“致命风险”。对于政治风险,只能作定性分折与预测,承包商应在投标决策阶段加强调查研究。经济风险一般不可避免,应进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研究。对于若干种经济风险预测的数学方法,由于置信度较低,不宜作为项目的决策依据。

不可抗力引起的风险主要包括超过合同规定等级的地震、风暴、雨、雪及海啸和特殊的未预测到的地质条件和泥石流、泉眼、流砂等。按照一般合同条件,这类风险应由合同主体共同承担,承包商一般只能得到工期延误的补偿。

六、非计量风险管理和措施

在项目目标设计阶段,对影响项目目标的重大风险进行预测,研究各风险状况对项目目标的影响程度,即进行项目的敏感性分析。

在投标报价前,分析业主所在国的政治、经济状况,业主的工程款落实情况和支付信誉;在编标报价阶段,要熟悉招标文件,做好现场勘查,在单价和总价中考虑风险因素;在订立合同阶段,对于过分刻苛的合同条款提出修改要求,以减少合同风险。

七、工程风险与风险管理

工程项目的立项、分析和实施的全过程都存在不能预先确定的内部和外部的干扰因素,这种干扰因素称为工程风险。风险是随机的,比如:工程项目风险产生的随机性;风险活动开展和持续时间的随机性;在风险活动持续时间内风险损失的随机性,若不加以控制,风险的影响将会扩大,甚至引起整个工程的中断或报废。因此,在现代工程项目管理中,风险的控制已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

在项目管理中,风险管理属于一种高层次的综合性管理工作,它是分析和处理由不确定性产生的各种问题的一整套方法,包括风险的辩识、风险的估计及风险的控制。风险管理是近20年发展起来的综合性边缘学科,风险分析的大部分内容是关于技术风险、设备质量风险和可靠性工程问题,而关于风险评价的量度及定量分析的技术方法几乎是空白。因此,风险管理仍是一门不完善和不成熟的学科。

八、工程风险因素的辩识与分类

建设工程项目是复杂的开放系统,长期以来,工程风险的研究一直沿用分析方法和模拟方法。由于项目的内部结构、项目本身的动态性及外界干扰的复杂性,在构造问题的结构与变量的相互关系时,分析方法与模拟方法均起不到预期的指导作用,风险因素间的影响关系及所引起的后果均得不到确切表示。工程项目的风险因素错综复杂,可以从项目环境、项目结构及项目主体等不同侧面进行分类,为了便于风险分析和风险的防范处理,从工程风险是否可以计量的角度对风险进行分类,以确定哪些风险可以作定量分析,哪些只能作定性分析,哪些可以作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以便为不同风险的防范采取相应的对策。

工程风险的分类主要基于风险防范和风险处理,是定性的相对的。从性质上分析,可计量风险属于技术性风险,是常规性的不可避免的风险,包括地质地基条件、材料供应、设备供应、工程变更、技术规范、设计与施工等造成的风险;非计量风险属于非技术性风险,发生的概率较小,是非常规性风险,包括经济风险、政治风险、不可抗力风险、组织协调风险等。

工程合同包含着多种难以界定的变量因素,这些因素都能构成项目的风险。从性质上分析,合同风险属于非技术性风险,但工程合同中包含了大量的技术性条款。因此,对工程合同的风险分析既有定量分析又有定性分析。

九、工程风险的防范对策

除进行工程、设备、人身事故等保险外,还应通过保险机制减轻风险损失;通过分包合同向分包商转移风险;合理控制风险费。

参考文献

[1]钱昆润.建筑工程合同与索赔管理.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