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课堂教学主要形式

课堂教学主要形式精品(七篇)

时间:2023-05-15 18:15:07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课堂教学主要形式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课堂教学主要形式

篇(1)

初中地理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价方法是地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给学生作出评价结论的最终目的是为学生的成功学习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使学生从评价中得到成功的体验,从而激发学习动力,使他们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以达到促进学生发展,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地理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价方法,应符合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所要求达到的三维教学目标的检测需要,能促进学生地理学习兴趣的培养,不断激励其学习的自信心,明确以后的努力方向。

在实际地理教学中,受“中招考试指挥棒”影响,因多数地市不考地理致使地理课不被学生和家长重视,甚至有许多学校将地理冠以“副课”的称谓,常被“主课”挤占。地理教学中的课外实践活动很重要,但很多学校怕出安全事故而禁止师生进行校外实践等。地理教学不受重视,地理教师被边缘化,致使地理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价方法简单化,基本上都是“一张考卷定终身”。但事实上,地理知识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指导意义非常重要,用科学的评价方法促进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尤为重要。

究竟怎样评价地理教学质量才能改变当今社会不重视地理课学习的现状?关键是教育行政部门对地理教育的重视程度。笔者认为评价应注重过程性评价,把评价渗透到地理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之中,克服“一张考卷定终身”的弊端。建议将学生的答问、演讲、演示、绘图、读图与分析、观察与观测、调查、制作、测试、实践活动等各种活动都纳入评价体系,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评价制度,使评价过程变为教育过程,评价结果直接用于学生的评优、评先和综合素质评定。让形成性评价成为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助推剂和兴趣源泉,让终结性评价成为学生成长进步的基础和灯塔,激励和引导学生更加热爱地理,更会学习地理,更多应用地理知识服务生活。

二、 地理教学常用的评价方法

评价方法的选择与使用应符合诊断学生学习质量和促进学生发展的基本目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达成度要选用不同的评价方法予以考查和评价,因此要发挥不同评价方法的特点,规避其不足。

1.纸笔测验评价方法

纸笔测验评价是通过学生的书面回答,了解学生学习状况的一种评价方法,也是最常用的一种评价方法。运用纸笔测验方法评价学生地理学习状况,试题质量甚为关键,命制纸笔测验试题应注意以下几点。

(1)注重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主要包括学生对地理位置、地理概念、地理特征、地理空间分布、地域差异等方面的理解,以及学生能否在具体情境中合理应用地理知识。应淡化特殊的解题技巧,不出偏题、怪题。

(2)突出地理科学的综合性和地域性特点。关注学生整体观念、空间观念、地理视角、地理学科能力等的形成状况并进行考查。

(3)有效发挥各类型题目的功能。例如,考查学生对于地理事物的记忆能力,可设计填图、填充、选择类试题;考查学生从具体情境中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可设计读图、阅读分析类试题;考查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可设计具有实际背景的试题;考查学生的探究、创造能力,可设计开放性试题等。

2.档案袋评价方法

档案袋评价是有目的地收集有关学生学习情况的材料,表现学生在较长时间内在课程的一个或多个领域中所作出的努力、获得的进步和学业成绩的一种评价方法。对于评价学生进步程度、努力程度、自我反思能力及其最终发展水平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地理学习档案袋可包括以下内容:学生绘制的地图、制作的模型、收集的地理图片和资料;地理探究活动的过程记录、疑难问题及其解答;学习方法和策略的总结、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的结果等。在建立档案袋的过程中,地理教师可以更多地将其作为“反映学生进步”和“展示学生作品”的工具。应十分注重在评价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学生与教师一样是最重要的评价主体。此外,家长、管理者等也可以参与档案袋的评价。

3.观察评价方法

观察评价是评价者根据学生在地理学习中行为表现等的观察记录,对照事前制订的标准进行评价的方法。观察评价方法适用于评价学生:参与一般地理学习活动的表现,如在口头表达、描绘地图、绘制地理图表、读图分析等一般地理活动中的表现;地理方法掌握与运用的状况,如区域比较、区域综合分析等方法的掌握与运用;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真实表现和发展状况。

4.合作探究评价方法

合作探究评价是评价者根据学生在地理学习中合作探究方面表现出的能力,对照事前制订的标准进行评价的方法。合作探究评价方法适用于评价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表现;提出地理问题、收集地理信息、讨论、实地观察与观测、真实性情景的问题解决等地理探究活动中的表现。

三、建立完善的评价激励机制

评价重点应放在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变化上,侧重“发现闪光点、激励自信心”。这就要求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建立一套科学的评价激励机制,将地理课堂上的多元化评价统一到教学管理机制中,让每一次评价所发挥的作用不断聚集成促进学生持续成长进步的强大动力,真正落实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有机结合。

1.制定班级学习评价量化积分细则

班级学习评价量化积分是进行形成性评价的一种重要方法。班级根据促进小组建设和学生个人学习进步等需要制定出学生课堂学习表现和合作探究活动等方面的具体积分,如课堂积极回答正确问题一次计1分,作业独立完成并全部正确计2分,每周被评为一星小组的组员每人加计1分,每周被评为三星小组的组员每人加计3分等。按照积分细则统计每个学生和每个学习小组的得分,参照“小组评价办法及个人晋级办法”进行晋级,每周一总结,期中和期末进行两次阶段表彰,期末时量化积分用于评优评先等综合性奖励。

2.制定小组评价及个人晋级办法

个人晋级办法。如将等级分为10级。学期初,所有学生等级均为0级,按照个人积分的不同,依次升级,达到升级所需的分数,即可升到相应等级,如升到1级,个人需积分50分,当个人积分达到100分时,自动升为2级;升到3级,需要200分,当个人积分达到300分时,可升为4级。依次升级,最高等级为10级,升到最高级别,将享受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学生学期等级直接用于评优评先、入团等方面。

小组评价和晋级办法。如将小组等级分为20级,每周评选出3个三星小组,3个二星小组,3个一星小组。小组晋级模式也可模仿个人晋级模式,每周小组得分加上组员得分为每组最终得分,各小组学期总分用于优秀小组评选,优秀小组学生可享受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

3.建设自主管理小组

自管小组是督促学生由他律到自律、实现班级亲情化管理的有效途径,是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得以落实的有效载体,是高效课堂的保障,它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促使学生人人参与学习过程,人人得到锻炼机会。

组建小组原则。本着“组间同质,组内异质,同质结对,异质帮扶”的基本原则,对全班学生进行学习小组划分。按照认知水平、智力水平、学生性别、性格特点、习惯爱好、家庭背景等将全班同学划分为6~9个小组,每个小组相当于全班的缩影或者截面,成为一个“小班”。一般每6个人组成一个小组,每个小组两个A、两个B、两个C。组与组之间水平均衡,组内成员层次分明,水平接近者结对合作,层次差异者帮扶提高。

组建小组方法。先选定组长,可以推荐、自荐,起初也可以由教师任命。然后由组长依序选择副组长、组员。一般确定正组长的标准为:学习必须在班级中游以上,有一定组织管理能力。正组长主要职责侧重学习管理,记录组员学习表现,副组长职责侧重行为、卫生、纪律等常规管理,并负责相应记录。

加强小组建设。①重视小组文化:由组长组织成员讨论制定有特色的组名、组训、组规、口号、组徽、组歌等,制作小组文化标识牌,确立小组共同奋斗目标。在制定组名时应突出文化主题,依据学校文化主题或办学特色以及班级文化主题或班级特色,引领学生起一个积极向上、富有创意、新颖别致的名字,激励每一个组员,打造团队向心力和战斗力。 ②制定班规组规:根据班规制定组规,从自学、讨论、展示、作业的完成与收交、自主学习的纪律及学习的目标达成等方面制定出基本的规范要求和量化积分,确保每个同学都能明确每个学习环节的具体做法,无论采用何种评价方法,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各种活动都载入班级评价记录,各项奖励分明。③开展小组活动:如家长会上分小组向家长展示小组风采,组间进行知识竞赛、开展实践活动、比课堂学习表现、下挑战书,期中、期末时比目标完成情况等。小组每周制定周目标,周五对照,并进行总结,持续增强小组凝聚力,让过程评价发挥激励和引导作用。④每日小结:由组长负责组织,总结当天小组成员的表现,及时小结,便于发现和解决问题。每天小组自我评价是小组建设的重要内容,但每次应控制在5分钟左右。

4.小组组长培训

①周培训。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要坚持每周培训小组长,指导他们如何建设自己的小组,增强小组凝聚力,如何帮带组内贫困户,课堂上或活动中如何为小组成员计分等。每个小组的分数可以由值周班长记录,组长监督。②课前培训。上课前教师让小组长或学科组长了解这堂课的整体设计、目标要求,指导如何组织小组讨论,讨论哪些重要问题,小组推选哪位同学展示和点评等。课前培训过程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过程,教师应高度重视。

四、结语

篇(2)

关键词 中专体育 课堂教学 师生互动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素质教育是新时期我国教育的发展方向,符合现阶段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趋势,也是我国有社会主义特色的教育事业发展的走向。中专学校的体育教学怎样做好师生的互动,在民主的课堂气氛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每一名体育教师应该关注的课题。

1中专体育教学的特点

中专学生学习生活有别于基础教育阶段的初高中学生,他们以学习专业技术为主要目的,这个特点决定了他们的学习不是以升学为主要目的,而是为了将来从事一些需要体力的技术工作,所以有个健康的体魄对于中专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通过各种体育活动来凝聚学生,提高团体活动能力,增强体魄,培养生存意识,使其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拥有健全的心理品质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是目前中专学校体育教学的特点。

2中专体育教学中师生互动的含义

互动的概念应用在中专体育课堂中,就是指教师在教学中通过语言、神态、形体姿势等,为达到预定教学目的而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其目的是通过这些形式实现教学设计,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能使师生在互动的愉悦气氛中,感受竞技体育的乐趣,使枯燥的体育运动变得更有生机和情趣,更加丰富多彩。在互动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掌握体育活动方法,并且通过这些方法达到终身体育和终身受益的最终目的,实现“教是为了最终的不需要教”。教师在课前预先设计好师生互动的教学形式,在一定的情境中和学生交流沟通,及时掌握学生对运动技能的掌握情况,对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3中专体育教学中师生互动的形式

3.1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

体育教学中的师生互动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教师主体和学生主体间的交流和互动,应该成为课堂教学形式的主要内容。师生互动通过课堂问答、示范纠错、个别指导、评价与反馈等过程实现。在这样的过程中,教师通过语言、动作、评价等方式,和学生达到交流的目的,这种互动非常清楚地显现出师生双方的情感倾向。

3.2课堂教学中的生生互动

学生个体间的互动是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另一种互动形式。具体体现在学生之间为了一次竞赛或一个体育动作的演练,或者示范表演,相互间进行交流与合作。此种互动方式常见于课堂讲解示范、课堂交流讨论、课堂练习等过程。

4体育教学中师生互动的特征

4.1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特征

体育课堂是师生共同活动的场所,这一特点决定了体育课堂的师生互动具有双边性,所有的课堂教学结构主体都是师生,这两者间的双向交流、相互影响的行为直接决定着教学的效果。互动的体育教学形式,能够融洽师生感情,活跃课堂教学气氛,增强学生学习体育的乐趣。愉快、民主的教学气氛,是优质教学质量的催化剂。

4.2非语言行为较多

体育课堂教学中的非语言行为也就是肢体语言,较之其他课程要多很多。通常所说的肢体语言指的是手势、姿态、动作、表情、眼神等,这些非语言行为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起着非同一般的作用。表情语言、体态语言、手势语言、距离语言等,成为了师生互动的主要非语言行为。

5体育教学中师生互动的建议

5.1科学评价、优化互动

建立体育课堂教学师生互动评价机制,确立科学的互动评价观。教师要对师生互动后的效果及学生反馈的意见进行分析整理。

5.2民主平等,改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

课堂教学中运用师生互动的方式和方法,可以树立教师的良好形象,而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在教学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体育教学中要坚持民主教学的原则,通过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实现教学目标和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熊光.浅谈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师生互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9(3).

篇(3)

【关键词】新课标 课堂教学 有效评价 实践与研究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社会制度的不断完善,加强教育建设,为社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做保障成为各国不断发展的重要源泉。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人才储备量最大的国家,逐步实现教育发展与经济发发展同步进行,实施新课标教学。在这种课标教学的背景下,对课堂教学有效性评价的研究能够使课堂充满热烈的气氛,转变传统教学课堂单一,枯燥的教学形式,促进学生进一步学习,提升学习效率,实现教学目标高效开展。

一、基于课标,加强课堂教学有效评价实践研究的必要性

当前我国教育教学实施大规模教学改革,分别从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入手,针对我国教育发展现状实施有计划的教学前面改革,本文基于新课标的教学环境下,加强对课堂教学有效评价实践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对学生而言,教师在教学中进行有效性评价是对学生给予课堂表现的一种评价手段,学生依据教师在课堂有效评价中对自身发展评价定位的基础,对课堂教学评价有效性的研究是促进学生发展的基础途径;对教师而言,课堂有效性评价是教师通过语言形式对学生学习的一种激励手段,同时也是及时发现学生课堂学生学习种存在的误区及时进行改正的直接体现。此外,基于课标下对教学有效评价实践研究也是实现教学目标,促进教师教学目标有效实现,提升学生课堂学习效率,提升学生学习成绩的重要途径。

二、课堂教学评价概述

1.课堂教学评价。课堂教学评价是由“课堂教学”和“评价”两部分组成。评价是指存在于客观的某些事物的发展或者存在符合主观的思想意识发展趋势,是客观事物与主观思想之间形成交集点,这种意识状态活动被称为评价,课堂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包括学生课堂听课效率和课堂参与程度)的直接评价。课堂教学评价包括有效课堂教学评价和无效课堂教学评价。有效课堂教学评价是活跃课堂气氛,改善师生关系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教学目标,提升学生学习乐趣,引导学生积极发展的重要途径。

2.课堂教学有效评价的特点。课堂教学有效教学评价是促进学生进步的直接表现手法。首先,课堂教学有效评价具有双向性特点。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一方面体现在教师对学生课堂表现的评价,是教师对学生学习状况,本节课教学知识点掌握情况的把握手段。例如:教师在课堂上进行“知识抢答竞赛”,对本节课的知识点总结巩固,对回答准确,速度快速的学生说:“表现的真不错!”,运用鼓励的语言对学生表现进行评价使学生的心理得到极大的满足,促进学生发展;另一方面也是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讲解内容的评价。例如:学生能够通过教师对教授内容的讲解的精细程度和对学生提出问题回答的准确程度判断教师对课程的掌握程度,是对教师做好备课的“监督”手段,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其次,课堂教学有效性评价具有全方位。基于新课标环境下的课堂教学评价要求教师的教学内容不仅对学生进行知识教学,同时教学过程中也能够对学生的综合素养,思想引导等进行评价,使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评价内涵更充实,设计范围更广,使课堂教学评价具有全面性特点;最后课堂教学有效评价具有灵活可变性。新课标环境下,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有效评价式也应当注重把握“学生作为课堂主体”的的课堂分为,因此教师对学生进行教学有效的评价形式具有灵活性。例如:小学生可以通过课堂小测验对学生进行有效评价,也可以通过学生对教学问题的讨论对学生进行有效课堂评价,形式多样不仅为教师的卡唐教学增添了活跃的教学气氛,同时也从不同层面对在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进行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课堂教学有效评价的作用。基于新课标的教学环境下,对课堂教学有效评价的作用是对课堂教学有效评价研究的重要依据。

(1)其一,制定准确有效地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是教师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衡量依据。我国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是对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的实现高效教学。教师在设置教学目标时,提举学生的学习发展制动合理的教学评价标准使教师的教学内容设定与教学形式的选择能够符合学生发展状态的需求,从而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深入挖掘和教师教学目标的实现。一方面教学评价目标能够对学生的接受水平进行检测,同时也为教师开展教学方法提供了理论依据;

(2)其二,能够及时发展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课堂教学有效性评价能够及时发现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是教师对学生实际学习情况掌控的手段。例如:小学英语教师通过课堂测验发现,有些学生对《Seeing And Hearing》的单词和口语应用掌握水平较差,教师再次进行教学任务安排和设定时对《Seeing And Hearing》的口语联系和单词重复记忆的复习时间加大,并且准备一些练习题引导学生进行反复练习,及时对学生掌握较差的知识点进行补充讲解,避免学生形成“学习困堆积”的学习状况;

(3)其三,课堂教学有效评价是激励学生发展的途径。课堂教学有效批评是激励学生发展的途径。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把教师的评价看作是一种荣耀。教师作为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主要引导者,在课堂教学中有评价都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影响,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有效评价时应当注重评价的语言和评价的方式运用。如果学生课堂表现良好,教师可以选择具有鼓励性的语言进行评价,例如:小学三、四年级英语课堂中教师对学生进行鼓励“You are clever!”,“That is perfect!”等等形式营造热烈的课堂气氛;如果学生课堂表现较差,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回答的准确程度较低或者完全所问非所答时,应当对学生进行相关知识引导,并且语言应当含蓄委婉。

4.课堂教学有效评价的目标。课堂教学有效评价目标设定主要包括教师自我教学任务、教学目标完成状况和学生课堂知识点掌握能力两方面。对教师而言,课堂教学有效评价使教师的教学目标设定以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实现对学生教学的优化发展,促进学生能够准确的掌握知识点,逐步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实现课堂教学“有效性”发展,也是落实教育改革真正实现学生“减负”的表现形式,提高了教师课堂教学的效果。对学生而言,学生能够通过教师课堂教学有效评价及时课程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错误或者误区。例如: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设定明确的教学目标,通过教师在课堂上教学目标的实现能够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和英语基础知识积累,又可以发现学生英语学习中的不足,提升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检测能力,有助于学生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进一步发展。

三、基于课标,加强课堂教学有效评价的理论基础

我国给予新课标下,实施课堂教学有效评价研究的理论基础主要是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提出的发展性教学原理为研究理论支持。赞可夫的发展性教学原理核心坚持学生是发展的核心主题。主要体现在:全面性和可变性。这与我国新课标环境下,课堂教学有效评价的特点具有异曲同工之妙。同时,由于两者理论的研究基础都是以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注重教师作为教学评价主体对学生产生的影响。因此,符合我国当前教育发展趋势,是支持我国加强有效课堂就教学评价的理论依据。

四、基于课标,加强课堂教学有效评价的评价原则

基于新课标环境下对我国课堂教学有效评价的研究应当遵循一定的原则,才能保障课堂有效评级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为进一步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保障。

1.坚持学生为主。加强课堂教学有效评价应当坚持学生为主。教师作为课堂平级的主要对象,在进行课堂教学有效评价时应当坚持“学生为课堂主体”的教学原则,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和学生学习方法的掌握作为课堂评价有效性的重要原则。例如:在小学生英语教学坚持学生为主的教学原则为学生的英语口语交流提供了良好的表达平台,能够提高学生对英语语言的进一步运用,促进学生对英语文化的深入了解。如果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价进行于学生与教师之间是否具有良好的是师生关系作为评价的主体,则教师进行教学课堂评价则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因此,在新课标教学环境下,教师应当时刻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

2.实现课堂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统一原则。课堂教学评价是促进教师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教师在设定教学目标时应当依据学生对学科的实际掌握程度设定教学目标,从而保障实际课堂加血内容与教学目标一致的原则,教师只有保障课堂教学内容进度与设定的教学目标进度相同,教师对学生设定得课堂教学有效评价标准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对学生学习程度的实际情况进行真实反馈,保障教学质量。有效的课堂评价能够提高小学生英语语言应用的自信力,促进小学生对英语口语表达的进一步提升。

3.注重对课堂教学有效评价的合理利用。课堂教学有效评价是教师对学生课堂学习状况掌握的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因此教师应当注重把握教学课堂有效评价的综合利用,一方面,教师能够直接这种课堂交流形式促进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促进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形成,另一方面,教师也可以通过学生的回答或者学生给予的教师的答案对教师教授的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为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掌握做出真实的判断。

五、基于课标,加强课堂教学有效评价的实践研究

上海某校小学三年级A、B两班学生为例,以英语课教学为实验教学课程选择,A、B班分别有学生45人,实施开展数学教学进行课堂教学有效评价为例对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研究。研究发现,A班学生的课堂教学不实施课堂评价,B学生过程中实施教学课堂评价。结果表明如表1:B班学生对小学英语的积极程度高于A班学生,并且B班学习主动性要高于A班学生,由此可以判断开展课堂教学有效性评价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学习,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具有较高的体现,在新课标下对课堂教学有效评级是促进我国教学的重要途径。

通过表1的分析可以看出有效地课堂评价能够促进学生对英语知识的深度掌握,增强了英语学习的语言应用能力,学生对英语学习知识点的掌握能够加强学生对英语文化的深入了解,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运用能力,促进学生英语应用水平的逐步提升。

结论:本文通过基于新课标环境下,对我国的课堂教学有效评价进行研究,是对我国实施教育改革在实际教学中推行状况的深入研究。对教师而言,开展教学课堂有效评价能够促进教师的教学目标得以顺利实施,促进教学目标实现的实际教学效果,加强了教学成果的进一步实现;对学生而言,能够通过课堂教学评价增加学生对英语文化的深入了解,锻炼了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对学科知识的创新认识和深入了解,得到教师的认可也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做引导,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此外,课堂教学有效性评价也为我国教育事业的深化发展提供了方向,为国家的发展提供充实的人才基础,为我国“人才型”发展目标的实现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张善军.信息技术环境下大学英语多元互动教学模式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

[2]解书.小学数学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的结构及特征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3.

[3]刘丽书.小学语文课堂评价语的现状调查及其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

[4]解书.小学数学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的结构及特征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3.

[5]王新.小学英语教师运用课堂评价语言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鲁东大学,2013.

[6]魏新焕.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D].上海师范大学,2011.

[7]何克抗,余胜泉,吴娟,马宁,赵兴龙,袁磊,齐媛.运用信息化教学创新理论大幅提升农村中小学教学质量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9,02:5-18.

[8]刘道义.中小学英语教育发展进程中的问题和建议[J].课程.教材.教法,2009,02:45-51.

篇(4)

关键词:建立 听课 评课 制度

听课与评课作为观摩学习的一种常规教学活动,在各级各类学校教学中广泛进行。学校工作以教学为中心,课堂教学是关键,看似平常并不平常的课堂教学蕴含着众多的教学规律,那么怎样正确认识课堂教学规律,抓好课堂教学质量,使课堂教学有条不紊地进行?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听课与评课是研究课堂教学行之有效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听课与评课具有多种功能,通过它可以获得第一手资料,进而更好地进行“临床指导”教学经验欠缺教师;更好地激励青年教师奋发向上;更好地验证教学理论,指导教学实践,同时把教学实践升华为理论,不断完善理论,达到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互切磋教学经验的目的。

一、采取好的听评方式

我认为除了特殊情况,一般应以有准备听课为主。作为一种常规

教研活动,如果每学年能让教师参加一两次观摩学习课,并安排每位教师参加一次有准备地听课,且当面评议,让讲课、听课教师同时参加评课,并让每位教师能自觉地自己组织一些听课,长期这样,将会营造出良好的听课、评课氛围。通过这种方式一方面可以淘汰不称职的教师,同时以可以让留任讲台的教师教学水平整体上一新台阶,这样就不会使听课流于形式,从而达到了解、检查、学习的目的,以便更好地相互促进,相互勉励,共同提高。

实际上除了由教学主管部门组织的上述三种听课方式外,每个学校应发动教师主动自觉地听课。因为主管部门组织的听课参加教师毕竟有限,有的教师甚至一年难得听一次课。只有营造出良好的听课氛围后,让教师在备课、上课之余抽出时间在取得讲课教师的同意后自觉地听课。听课的范围可以广一些,除了听有经验的教师的课,也可以听同层次教师的课,尤其重要的是要多听同头课。听课可以在资历老的教师身上学习教学经验,在同层次的教师身上,既可以借鉴长处,也可以通过发现短处而避之,达到相互启发,共同提高的目的。同时应有选择地多听不类型的课:新课、复习课、练习课等等。学习不同类型的教学过程,内容的组织,教学方法,以及时间分配等技巧。

评课时最好让讲课教师一起参与,当面提出问题,指出优点。也许有的教师会认为面子不好受,应该不存在。只要评议教师态度诚恳,语重心长,以认真的态度客观分析,既有事实根据,以有理论深度,不管问题多么尖锐,被评教师都应会虚心听取,并心存感激,且最终“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评课可以集群体智慧把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坦露出来,使讲课者更加全面地意识到自己教学中存在的优缺点,达到扬长避短的目的,收到评议一人,众人得益的效果。同时评议会是教学研讨的一种形式,它是把课堂教学实践提高到教学理论水平的高度来认识。在评议过程中使讲课、听课教师学会开展教学活动的一种形式,学会从现象中揭示本质,使认识更加深化,从而使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都得到提高。

二、采取好的听课要领

1.听课要领

1.1听:一听教师怎么讲,是不是讲到点子上了,重点是否突出,详略是否得当;二听教师讲的是否清楚明白,学生能否听懂,教学语言如何;三听教师启发是否得当;四听学生的讨论和答题;五听课后学生的反馈。

1.2看:看整个课堂气氛;一看教师的教态是否自然亲切,看教

师板书是否合理,看教材的选择是否得当,看老师指导学生学习是否得法,看教师对学生出现问题的处理是否巧妙……一句话,看教师主导作用发挥得如何。二看学生,是静坐呆听,还是情绪饱满,精神振奋;看学生注意力是否集中,思维是否活跃;看学生活动的时间是否得当;看各类学生特别是后进生的积极性是否调动起来;看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如何……一句话,看学生主体作用发挥得如何。

1.3想:不仅要边听、边看,还要边想。因为对课堂教学水平的

分析不能仅停留在现象的观察上,更要通过思维想出正确的判断,有时需要透过现象去分析它的本质。

1.4记:记下所听到的、看到的,听课应详尽记下课堂教学过程

及听课中的主观感受和零星分析。

2.评课要领

2.1评教学基本功

教学基本功是由教学语言、教态、板书、学科专业知识等几部分组成。评教学语言主要看:是否用普通话进行教学,普通话是否标准、流利,语速是否适中,声音是否洪亮;语言是否准确、简明、生动;是否使用学科专业术语。评教态主要看:仪表是否端庄、整洁;教态是否自然、亲切、大方。评板书主要看是否规范、清晰;板书设计是否合理。评学科专业知识主要看:教师学科理论功底是否深厚;讲解知识是否准确。

2.2评教学目标

这一要素主要有:教师根据教学大纲、教材内容所确定的教学目

标、要求是否明确、具体,是否符合学生实际,是否体现知识、能力、理解、运用的统一;课堂教学是否围绕目标进行。

2.3评教学内容

这一要素是教学中的重点,主要看:教师对教材上概念、观点等讲授及运用是否正确、完整;知识讲解的逻辑性是否严密,条理是否清楚,重点是否突出,难点是否突破;理论联系实际的事例材料是否准确、科学、典型,是否贴近社会和学生现实生活,是否有说服力;教学内容份量安排是否适当。

2.4平课堂结构及教学组织

课堂结构及教学组织主要看:课堂结构中各环节是否完整、合理,时间安排是否恰当;课堂教学组织是否严密、紧凑,过度是否自然;课堂上是否注意学生的学习纪律和和信息反馈,师生双边活动是否良好,课堂气氛是否活跃。

2.5评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主要看:教法是否得当,是否符合认识规律,是否灵活且有实效;是否激励学生兴趣;是否注重学法指导及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是否正确、有效地使用现代教学手段。

2.6评教学效果

教学效果主要看:教师是否按时、按量、按质完成了教学任务和目标;检查学生是否掌握、理解了所学知识,学生能力是否有所提高;课堂贯穿德育教育是否自然有实效;整过课堂教学有无特色。

三、在听课评课的方法技巧上应该注意

1.要抓主要矛盾。一节好课,也不能尽善尽美。听课评课中应抓住课堂教学中的主要问题进行评论,丢开技节,抓主要的实质性问题,概括出教师讲课突出的特点或主要的问题。

2.要采取多种形式。评课要根据其范围、规模、任务等不同情况,采取不同形式。评课一般采取集体公开形式,通过集体讨论、评议,对所示课例进行分析评论,形成对课堂教学的共同评价。对于个别指导帮听课可以采用单独形式评课,即听课者与执教者单独交换意见的形式进行,并且意见诚恳,易于接受。

篇(5)

第一,我们对小学英语课堂的评价应该有一个全方位的认识。

小学英语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在“说、唱、玩、演、看”等各种活动中完成教学任务,让学生在轻松的英语学习环境中认识英语、习得英语、运用英语,使他们通过小学初始阶段的学习,树立积极的英语学习观,培养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和自主性,为今后的深入学习打下良好的情感基础。教师的课堂教学要以这个目的为基点。同时,在课堂中运用新理念进行评价,促使课堂教学任务更有效地完成。课堂教学评价的运用应避免出现肤浅性、狭隘性、苛刻性、偏离性和不切实际的完美性。

1.明确小学英语教学的特性,不囿惑于知识技能和评价标尺。《英语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树立教学评价以“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发展为出发点”的观念,敢于在教学中创新,真正做到在课堂教学中既是组织者、指导者又是参与者,达到师生之间的互动和融洽,课堂气氛活跃。教师要真正用新课程标准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对自己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进行反思。

2.明确小学英语教师需具备的素养,灵活地运用课堂教学评价手段。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对教师的基本素质提出了挑战。小学英语教师面对的都是满脸稚气的孩子,他们主要是通过“说、唱、玩、演、看”的活动习得第二语言。

第二,课堂教学评价策略。

1.掌握课堂教学评价艺术。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小学生学习外语会呈现不稳定状态,产生阶段性差异的变化。为此,在运用课堂教学评价手段上,教师要根据学生阶段性的差异变化,评价方式及评价内容要不断加以调整,保证他们学习英语的热情及自信心。教师课堂中的评价,要促使学生有参与的需要、有表现的欲望,不要压抑他们活泼好动的天性;通过活化教材,刺激学生主动参与课堂中的各项活动;设计符合他们的心理活动、知识水平及表现能力的教学活动,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同时教师还要关注儿童的智力差异因素,在组织教学活动时,教师不仅要关注接受能力好、表现欲强、积极参与活动的学生,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同样要加以鼓励,保护他们的兴趣和热情,从而让所有的孩子都能轻松愉快地学习英语,在活动中掌握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2.控制课堂教学评价范围。首先,教师要根据该堂课的主要教学任务确定评价的主要范围。如果是以听力为主的课,就将评价的着重点放在对学生听力的评价活动上;如果是以说为主的课,就将评价的着重点放在对学生说的活动上。至于在以某种技能为主的活动中,穿插其他技能的活动,教师就不宜占过多时间面面俱到都加以评价。如听力活动课出现读的练习、写的练习,就无需对读、写一一加以评价。

3.把握课堂教学评价尺度。教师对学生活动的评价一定要简练、明确、到位,注重评价的实效性,使评价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教师一方面要控制评价频率,避免使用过于烦琐的评价程序、占用过多的教学时间,延误课堂教学任务的完成;另一方面要防止评价的形式主义现象的产生。

4.及时进行评价反馈总结。评价反馈的目的就如《英语课程标准》中所指出的:“使教师获取英语教学的反馈信息,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和适当的调整,促进教师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课堂教学评价是教师教学活动中形成性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馈的信息量大,客观性强。反馈总结方式可采用写课堂教学小结、让学生填写调查表或与学生交谈等方式。

第三,课堂评价形式。

篇(6)

一、当前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常见的教学手段及现状扫描

当前,就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主要手段而言,主要是教材、黑板、录音机,条件好的学校配备有多媒体,这些构成了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全部内容。初中英语教学仍是以英语课本为主,学生在学习英语时获得信息的最主要媒介还是教材、黑板、录音机。这种外在条件的匮乏,使学生缺少了自身交际能力得以培养和发展的条件。

另外,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课堂语言的使用上,课堂语言多以汉语授课为主,英汉双语授课的教师占少数,全用英语授课的教师极少。初中英语教学应提倡双语授课。这比较符合学生的身体特征,合适中学生的学习能力,对逐步提高学生的语言水平及应用能力是有好处的。

二、当前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手段的缺憾

1.当前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一般特点是“语言讲授为中心”与“教材中心”等,不能完整地体现交际教学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虽然,当前已经有教师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尝试采用了交际教学法的原则以及进行了交际教学法的教学实践,进行了英语对话等语篇教学、信息处理学习活动,却远未形成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主流。因此,我们要积极倡导初中英语教师勇于在教学中尝试实施交际教学法,重视交际教学法的作用。

2.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主要手段形式单一,课堂沉闷。教材、黑板、录音机的手段明显不能满足当前新形势下英语课堂教学的需求。当然,目前初中学生英语素质多半偏低,学校教育投入不足,加上初中英语教师业务素养有待提高,也使得英语课堂教学手段的改善困难很多。

三、关于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手段改进的几点看法

1.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语言知识讲授与语言交际应有机结合起来。语言知识讲授为主要目的教学活动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笔者认为,语言是人与人进行交往、进行沟通与交流的一种最主要的、复杂的表意系统。它的学习与人们之间的交际活动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又有明显的区别。语言的学习主要是了解所学语言的体系概念,熟练掌握该语言体系的语法规则和语法特点,培养学生的语言意识,使学生在人际交往中能够正确地处理语言信息,理解语言的意义,其作用不容小看。人们在日常交往过程中,不同的场合要所要表达的思想不同,使用语言表达方式也就不同。语言的形式只有在合适的语言环境中,才有其实际意义,才能让人理解其弦外之音。从这个意义上讲,在初中英语教学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有机地平衡英语知识的教学活动与英语交际的教学活动。这两种教学活动,我们要使其有机融合,互为一体,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语言水平和教学内容的困难程度,投入相应的精力和时间,选择合适的教学程序,设计相应的教学环节,采取适宜的教学方法,使二者完美结合。

2.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从上面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当前初中英语的课堂模式大致上是“语言讲授为主”的。“讲解”所起到的学习作用及其存在性不容否认。然而语言交际能力的发展离不开交际活动,我们不应该过多地讲解,而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坚持采用“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要最大程度上去激发学生的思维主动性,使学生对所学语言进行分析、思索和归纳,发现英语使用的规则。因此,教师应缩短讲解时间,取而代之的是积极组织学生进行课堂研讨。“学习为中心”的原则要求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要提供给学生一个信息量的“大传输”。通过多种手段(影像、音乐、对话、表演等)加大信息量输入,培养学生迅速处理大量的语言材料的能力,这和紧紧围绕干枯的几段课文进行形式单一的讲解相比较,对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更有利。“学习为中心”的原则需要初中英语教师要尽可能地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到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中去,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采用“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注意发挥好主导作用。实施“学习为中心”的原则绝不是说教师的责任减轻了,课堂上学生可以自由自在没有约束。恰恰相反,“学习为中心”的实施使教师的工作更繁重,要求更细致。学生的思维该如何去启发,怎么样才能巧妙引导学生学习呢?什么形式的学习活动才最适合学生的情况呢?以怎样的方式进行课堂知识传输呢?以什么方法对学生的英语学习情况恰当地监控呢?这些环节使得“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手段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但却是值得探索和付出实践的。

3.从整体看,教学质量的提高必然要进行教学法的不断探索和发展,而教学法的发展必然要进行教学手段的改善,教学手段的改善又是一个综合的系统,并非孤立地存在,它牵涉学生、教师、学校和社会等诸多方面的因素,需要共同重视。在这里,要特别提出初中英语教师要特别重视多媒体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它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动力。众所周知,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英语已经成为世界性的通用语言,这种情况在信息技术领导显得尤为明显。英语教师应该让学生明白,在今天社会网络化的时代,如果英语学不好,就犹如独自一个人行走在漆黑的夜晚,处处碰壁。只有掌握了英语,人们才能更好地融入到社会,才能接触、利用当今世界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英语已经成为我们与外界交流与沟通最主要的桥梁,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我们英语教师要应该充分利用多媒体这种教学手段,引领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英语课堂,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需要注意的是,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要考虑课堂优化的问题。我们制作的多媒体要“小”要“精”,能够实现课堂教学中重点、难点的突破即可,不需要做到面面俱到,不能为了哗众取宠而不加考虑地利用多媒体,要避免多媒体喧宾夺主,这样的话效果会适得其反。

篇(7)

【关键词】高中生物 课堂教学 兴趣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7.068

高中学生对生物学科知识的系统学习,主要依靠生物教师的课堂讲解,初中阶段所学的生物知识对于高中生来说,还只是停留在对生物要素的认识层面,而缺乏对生物过程的分析和生物变化的思考。学生在高中阶段对生物知识的学习,一方面依托于初中阶段掌握的基础生物知识和生物学习习惯;另一方面还需要在教师课堂趣味教学的引导下进行主动探究,从而提高生物学科的成绩,提升生物学科的综合修养,为今后的生物专业学习以及生物常识判断和应用打下坚实有力的基础。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和课堂教学案例,笔者认为,提高高中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学习兴趣,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教学内容多样化

高中生物教师在引导学生们学习课本知识时,为了提升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和效率,往往需要注重对课本内容的选择和内容的丰富多样。一般情况下,高中阶段的生物教材内容多以文字和图片的形式呈现,为了刺激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和参与,高中生物教师可以借助多种生物现象和资料完善课堂教学。

首先,高中生物教师需要在教材的基础上把握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继而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合理安排课堂教学的内容。一般来说,为了直接刺激学生对生物学科学习的兴趣,高中生物教师可以选取与课本教学内容相关的社会现象或历史事件,鼓励学生们透过现象看本质,分析和解读此类现象或事件背后隐藏的生物原理。学生们在生物教师有意识的引导下,一方面加深了对典型事件的记忆,另一方面也能够在自我解读中深刻理解生物知识。例如,高中生物教师在教授学生基因等相关知识点时,就可以引用家庭的树结构现象,引导学生们了解不同染色体之间的特点,进而思考引发基因突变的原因。

其次,高中生物教师在教学内容上还可以借助资料和习题,丰富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这种层面的生物课堂教学是对前一层面教学的深入,旨在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激化他们对问题深入探究的兴趣,从而提高他们学习生物知识的辨别能力。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高中生对生物知识的兴趣关注度,既可以表现在生物学科的新课教授中,又可以表现在对生物知识的应用和思考中,学生们能够在思考和应用中以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获得问题成功解答后的。上述两种从多样内容上进行的课堂教学,是激化学生学习生物学科兴趣的本质所在,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和高中生双方之间的有力配合,从而才能实现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二、教学形式趣味化

在完善课堂教学内容的同时,高中生物教师往往还需要紧跟现代教学的潮流,引用多种新颖科学化的教学形式,吸引高中生对生物知识学习的兴趣,继而调动课堂教学的氛围,以积极轻松的教学态度完成教学任务。

首先,考虑到生物学科知识中对图文的要求性比较高,生物教师可以选取图文的教学形式,为学生们呈现直观的生物图片,刺激学生在生动形象的图文中加深对生物知识点的串接和连接性学习。这种形式的课堂教学,往往会比简单的课堂口头讲解更为直观,有冲击力,能调动学生们在图片中发现生物知识,在简单直观中感受生物学习的乐趣。例如,生物教师在教授细胞等知识点时,就可以以图文的形式向学生们讲解细胞中的各个部分,以点线面的形式全方位的为学生们展现细胞的特点,从而帮助学生们在学习中感受生物学习的乐趣,丰富学生的眼界。

其次,高中生物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形式为学生们呈现立体的视频讲学。这种形式的课堂教学不仅可以极大调动班级上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并且还能够拓展学生对生物知识掌握的深度和广度。而生物教师在选择视频教学时,通常需要考虑到视频的时限以及视频内容的难易度,尽可能地保证班级上大多数同学的理解水平。同时,学生们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还可以进一步拓展其他领域的知识点,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激发学生认识到知识点之间的串接性,继而以饱满的热情探究其中蕴含的深意,这是生物课堂教学的意料之中,也是学生生物学习兴趣的拔高和探究。

三、教学实践自主化

高中生物教师除了在内容和形式层面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兴趣外,往往还可以在实践层面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继而在课堂和课下实践中学习到丰富的生物知识,感受生物知识探究的乐趣和魅力。具体来看,生物教学实践的自主化,表现在课堂实践展现和课下实践活动两个方面。

首先,为了调动学生学习和探究生物知识的兴趣,生物教师往往可以安排一定的时间鼓励学生们走上讲台向大家展示自己的生物实践成果。这种实践展现既可以包括相关生物体的展示,也可以包括生物实践过程和经验的分享,一方面是对学生生物学习和探究的督促,提升他们生物学习和实践的自觉性和能力,另一方面也能够从某种程度上吸引全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学习生物的热情,体会生物学科实践的乐趣和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