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初中生物课堂

初中生物课堂精品(七篇)

时间:2023-05-15 18:15:06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初中生物课堂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初中生物课堂

篇(1)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学方式;活力课堂

一、让生物课堂活起来,首先要转变教学理念,让教师先“活”

起来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只负责对知识进行讲解传授,而

学生扮演的则是听众的角色。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已经满足不了现代化对素质的要求。近年来,教育部门对初中教育进行了改革,在新课改的要求下,为了让生物课堂活起来,就要摆脱传统的教学模式,生物教学要将学生作为主体。在教学课堂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在其中扮演的是引导的作用,在引导中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从而实现教学的民主与平等。通过设置问题的教学方式,可以有力地唤醒学生对生物课的学习兴

趣,开发学生的智力,让学生在探索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发现新问题,并进行探索。例如,在学习《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这一课时,为了有效地开发学生的思维,教师应该为学生创设一个问题情境,在黑板上写下课题,并问学生在看到课题之后,学生有什么想问的问题,这样就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生物兴趣,调动起学生的听课热情,使学生跃跃欲试。

二、让生物课堂活起来,重在利用多种途径,激发学生学习

兴趣

1.密切联系生活,引发学生的兴趣

在传统的生物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兴趣低下,而产生这种原因从某种程度上是因为教师在教授课程时没有贴近生活,不联系实际,只是将课本上的知识进行硬性的教育,学生对于一些概念比较抽象的知识理论难以接受,教学效率自然不会提高。生物这门学科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更贴近于生活,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善于将教材中的知识与生活实际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开阔学生的视野,启迪学生的生物思维。例如,在讲到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有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种子呼吸与温度、水分有关时,我们知道温度高、水分充足种子的呼吸越高,对有机物的分解作用越强。因此,在对种子进行贮藏时要在低温、通风等适宜的环境中进行。

2.灵活运用多种教法,激发学生的生物学习兴趣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生物教学绝大多数采用的都是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这样的教学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对于生物的学习积极性就会丧失殆尽。因此,为了改变这种问题,教师就应该在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唤醒学生对生物的学习兴趣。在生物教学中包括谈话法、问题法、讨论法、情境法、讲授法、角色扮演以及游戏活动法等,而这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就属角色扮演和开展游戏这两种教学方式,它能够有效地开发学生对生物的学习兴趣。在生物课堂上开展游戏不但能够吸引学生的目光,还能够让学生参与到生物活动中去,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在学习受精果实与种子的形成这一课的时候,教师可以将学生一分为二,一部分扮演子房以及其结构,剩下的学生扮演果实以及其结构,当子房中有学生喊出名称时,在果实中相对应的学生也要走到那组中去。

3.使用电教手段,多种感官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学习生物主要利用器官来对知识进行感知,局限性较大。在教学过程中利用现代化电教进行教学可以收集大量的相关知识,利用各种有趣的视频、文字或者是动画来刺激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将一些抽象难懂的知识变得直观化和简单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利用这种教学方式还可以将生物中的一些生长过程在视频中快速地展现给学生,让学生对整个生长的过程有一个更好的了解,激发生物学习兴趣,牢固地掌握知识,从而提高教学成效。例如,在学习开花、传粉以及受精这个过程的时候,教师可以为学生准备一个教学课件,在讲述过程中为学生播放这个生长过程,在动态状况下来认识整个过

程,让学生一目了然,这样不但能够提高教学成效,还能够在学习中培养学生的主动性。

总而言之,在初中生物的教学过程中,为了打造一个有活力的教学课堂,教师就要开展多种多样具有趣味性的教学活动,并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让学生在利用眼睛、脑袋和嘴来进行生物学习,通过这些生物教学活动让学生用感官去认真感受生物的奥妙,并获得经验。在整个过程中,学生不单单是在实践,还能够通过实践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和体会,从而培养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这样还能培养学生对于生物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对生物的学习欲望和动作操作的热情,以便于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

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活”动中提高。

参考文献:

篇(2)

P键词: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教学质量

G633.91

初中阶段是学生接受教育的重要阶段,是小学向高中过度的重要环节,生物课程作为初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要转变传统教学方法,创新生物教学模式。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渗透生活化的教学模式,生物教师要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生活化的学习意识,学生要将实际生活经验和生物课堂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种良性教育系统,使生物教学更具人性化,更贴近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现实,营造生物课堂的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生物教学效果。

一、初中生物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对初中教学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更为重视。目前,初中生物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

目前,初中学校比较重视主要科目的教学质量和效果,例如语文、数学、英语等主要科目,还有参加中考的科目,包括物理、化学、政治,而生物一般在初中后期就结业了。因此,部分初中学校对于生物教学的重要性不够重视,没有认识到提高生物教学质量的重要性,更忽略了生活化教学方式的应用。

(二)初中生物教师素质有待提高

初中生物因为不是主要科目,很多生物教师都是由其他学科教师兼任,教师教学工作量较大,身心疲乏,必然在生物教学备课时有所忽略,因此,生物教学质量较其他学科而言相对较低。其次,部分生物教师不是专业毕业生,生物基础知识不够扎实,生物教学方式较为单一,就是按照教材采取灌输式的教育模式,不利于生活化教学的展开,不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三)学生的主体地位被忽视

新课程标准曾指出初中教学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但是在初中生物教学实践中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首要的就是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没有被激发出来,教师的主导作用掩盖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处于较为被动的位置。生物课堂主要是教材讲解和挂图展示,课程十分单调,导致学生对生物课程兴趣不高,而且生物教学与实际脱节,没有渗透生活化的内容。

二、初中生物课堂生活化教学的有效措施

(一)教师要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生物课程作为初中教学体系的重要内容,是不容忽视的,教师要注意在实践教学中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要运用生活化的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生物课的来源主要是生活,生活化内容的渗透有助于提高学生对生物的认识。例如在讲解生物变异这时,教师就可以运用俗语“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旨在强调遗传基因的重要性。教师还可以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动物世界》等纪录片的片段,例如播放食草动物幼崽出生的画面,一般幼崽在出生一个小时内就可以走路,说明了这一物种的遗传基因的表现。

(二)生物教学内容要尽量生活化

初中生物教师要注意在课堂教学中加入生活化的内容,教学内容要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有着紧密的联系,进而深化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和消化。教师要构建与生活实际关联的生物教学体系,充分增加学生的理论与感官认识。教师要善于挖掘身边的教学资源,并将其设计为案例,进而营造生动的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例如在讲解植物时,教师就可以直接借用班级养的花作为例子进行讲解,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形象化,激发学生的兴趣。

(三)采取生活化的教学方式

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和探究意识的提高,教师要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要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深入进行生物教学。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多联系实际,开展生活化的体验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在讲解植物知识时,教师可以组织课外活动,带领学生接近大自然,观看植物的生长形态,从而真正理解生物知识。

(四)教师布置学生任务要生活化

初中生物教师在生物教学任务布置时要布置“生活化”的作业,让学生通过探索去印证学到的知识。教师要布置体验式的作业,例如教师鼓励学生家长带学生参观动物园,了解动物的特点,在课堂教学时鼓励学生发言,进而提高学生对动物的认识。学生在完成这种体验式任务的同时,可以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思维。其次,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必要的实践,运用生物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学生从体验的任务中体会到成就感,进而树立学习生物的信心,养成从生物学的角度认识生活的习惯。例如,环境污染会给生物带来巨大的影响,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去进行社会调查,学生主动去了解学校周周的污染现象,分析污染的原因,分析环境污染给动植物带来的不良影响。通过“生活化”作业的布置,有助于学生进行探究、合作、反思的学习,进而加深对自己周围世界的感受,加深对生活的体验,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五)教学中列举生活实例

初中阶段学生性格较为活泼和叛逆,因此,教师要抓住中学生的认知及学习规律,开创生活化的教学模式,提高初中生物的教学质量。初中生思维较为具体、形象和感性,他们在生活中已经接触了很多生物学现象,具备了一定的生物常识。教师在教学前要做好学生分析,要针对具体教学内容和目标,充分挖掘生活资源,选择贴近学生的实例作为生物教学素材,加强生物教学同生活的联系。教师采用生活中的实例进行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探求动机。

(六)组织学生开展探究学习

生物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的方式,提高学生的探究意识,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的互动,营造协调的教学氛围。学生通过小组探讨、合作及探究活动,学生要主动抒发自己的见解和想法,学生之间可以互相借鉴和提高。教师要对学生的探究讨论进行指导,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实践探究能力。

初中生物教学要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模式,进而实现学生学习热情的激发。初中生物教师要提高自身的素质,多组织生活化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在教学中教师要创建生活化的教学方式,提高生物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篇(3)

生物是初中阶段的新课程,随着教学的深入,学习效率下降。作为一名新课改下的初中生物教师,一定要做好变革工作,通过多种途径,构建出高效的初中生物课堂。

关键词:

高效;关注学生;实验教学

生物是初中阶段新开设的一门课程,在刚开始学习生物的阶段,学生们对生物学习都比较好奇,生物学习兴趣高涨,参与性较高,课堂教学的效果较好。但是,随着生物学习内容的深入,学生们的理解和认知能力以及生活阅历等都不能在满足生物教学的需求,学生们感到在生物学习上越来越吃力。加上教师在授课时,往往按照教材进行机械讲解,更为学生进行生物学习带来了难度。种种因素的影响,使得生物课堂教学的效率越来越低下。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新课标对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课堂教学面临着变革,在新时期,每位教师都要积极面对新课改的挑战,合理运用新课改下的新机遇。初中生物新课标也对生物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每一位初中生物教师,都要认真研究初中生物新课标,完成新的生物教学任务。那么,在新课改下教师要怎样保证新课标的顺利实施,构建出高效的初中生物课堂呢?笔者就此问题进行了研究,并且在实践过程中找到了解决的办法。下面,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就高效初中生物课堂的构建,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在生物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到每一位学生

每位学生的地位都是平等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到每一位学生,做到促进学生们的共同发展和进步。让全体学生共同提高是新课改中的重要教学理念,也是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要做好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工作,教师首先要树立这一理念,改变传统教学面向成绩优异学生的错误认识。

1.1.尊重、爱护每一位学生。不管是课上,还是在课下,教师都要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和每一位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教师要倾听每一位学生的心声,关注每一位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状态,为每一位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以促进学生在各方面都有所发展。由于教师平等对待表现各异的学生,让每位学生都感受到了教师对他们的尊敬和爱护。尤其是一些后进生,他们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爱之后,在学习上表现更主动,对生物学习充满了兴趣,学习成绩自然会有不同程度的提升。

1.2为每位学生提供参与课堂教学的机会。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课堂教学要面向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了保证学生的均衡发展,促进学生的共同进步,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为每位学生都提供参与课堂教学的机会。由于学生的水平不同,为了照顾到每位学生,教师就要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设计难易结合的教学问题,以让每位学生都能够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为了更好地发挥每位学生的优势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运用小组合作教学法,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做到小组成员的优势互补,发挥出每位成员的优势,让他们分别承担不同的角色,更加出色的完成教学任务。

二、加强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

生物是一门自然学科,实验是生物学习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也是生物学习的有效方法。在生物知识的研究中,我们离不开生物实验,通过实验的验证又能够让我们收获更多的知识。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同样离不开生物实验,通过实验进行生物教学,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生物学习的兴趣,而且能够提高学生的多项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1教师演示实验。演示实验是生物教学中使用最多的实验。通过教师演示实验,能够让学生清晰地看到实验现象,获取直观上的认识。学生们在看到生物现象时,都感到比较新奇,学习欲望强烈。在实验过程中,更会细心观察,认真思考和探究。通过自己的所见、所想获取知识之后,他们会对感性认识进一步理解和消化,从而把感性认识升华为理性认识,形成自己长期的记忆。同时,在教师演示实验过程中,教师也不是把精力只放在实验的操作上的。教师还会主要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反应,从中感知到教学反馈,并且结合这些情况对实验的进度等进行调整,做好对学生的引导工作。从而更有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2.2学生实验。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在课堂上一定要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在进行实验教学时也不例外,教师一定要让学生参与到实验教学过程当中,通过学生亲自参与实验,让学生在生物学习上产生更浓烈的兴趣。

在学生实验过程中,教师要想发挥好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就要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进行实验的设计、操作、记录等工作。教师要相信,只要学生们能够发挥出自己的优势作用,就一定能够在实验中取得成功。当然,教师的放手不等于教师袖手旁观,教师要做好学生的指导工作,让学生的实验能够保证方向的正确性。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发挥实验教学法的优势作用,教师还要结合实际情况做好实验扩充工作。例如,在《观察植物细胞》的实验中,为了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更感兴趣,更好地了解教学内容,教师在让学生观察洋葱外表皮细胞之外,还可以安排学生观察菠菜叶下表皮细胞、红辣椒果皮细胞等等。通过进行实验的拓展,学生们的兴趣更浓,课堂教学的效果也更高。高效课堂的构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教师不断付出自己的努力。在生物教学之路上,每位教师都要结合生物学科的特点,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从教学内容的需求出发,合理组织课堂教学,选择得到的教学方法,以期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车会敏.如何建立初中生物的高效课堂[J].科技信息.2012(23)

[2]杨飞.初中生物高效课堂教学初探[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10)

篇(4)

    我们所要达到的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学目标也就是要达到学生有效的学习。那么,如何实现学生在生物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学习呢?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利用有效的教学策略来促进学生的有效性学习。

    1.教师要利用有效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对生物学习的兴趣

    教师要将学生视为教学过程的主体,一切教学活动的目的都是为了让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例如,教师在讲解“呼吸作用”这一节内容的时候,不妨先用启发式的教学模式,向学生抛出像“花盆底下为什么要有洞”“放在冰箱里的蔬菜为什么能保鲜”等等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地思考,激发学生探索生物学科奥秘的兴趣和学习的动机,使学生提高学习的效率,达到学习的有效性。

    2.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利用知识解决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

    例如,教师在讲解“真菌”这一节内容的时候,要结合生活的实际,让学生联想由真菌带给人们生活中的利弊。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关于真菌知识的同时,还能让学生利用所学到的知识对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进行解释,对知识进行巩固。另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试着关注生物知识在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的运用,拓宽学生对生物知识的了解。

篇(5)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学结构;原则;优化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5-0226-01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巩固、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想学"、"会学",我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认识。

1.优化教学课堂实践意义

加强对初中生物探究性实验方法的研究,不仅能提高生物实验课堂教学质量,而且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引导学生积极地去思维,养成探索科学知识的品格。在实验教学设计中、教师除了提出问题、做出适当引导外、主要是给学生创设研究问题的情境、使实验现象鲜明、直观、讨论气氛宽松、热烈,为学生的心智和思维潜能的开发创造一种脑力激荡的环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每个学生在未知领域自由驰骋、主动参与、积极探索、在思维的不断发散和收敛中走向创造、使学生的创造力和科学素养在独立解决问题的氛围中得以提高。具有一定生物学操作的基本技能、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学会生物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在对生物现象观察的基础上,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独立或小组合作进行实验、收集、记录以及处理实验中的数据、获得结论。发展语言表达与书面表达能力,学会使用实验报告或小论文方式将实验现象、数据以及分析结果正确表达出来。发展合作能力、交流能力。因此进行此课题的研究有利于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领悟科学探究的思想、增进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形成正确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从而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正确看待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探究方案的设计、探究结果的分析需要进行创造性的思维,有利于发现和开发蕴藏在学生身上的潜在的创造性品质,对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大有裨益。

2.运用知识,激活思维,是兴趣不竭的源泉

"人的内心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总想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寻者"(苏霍姆林斯基语)。我们应该不断地激发、强化学生的这种精神需要,尽最大可能地创造条件让学生体验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创造者",体验成功的快乐。在教学实践中,应坚持走课内外相结合之路:课内,学生在感性认知的基础上,分析、概括、深化生物知识并形成较为系统的知识体系,重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课外,重实践、重体验,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新问题、探索新问题,重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课外与课内相结合有利于学生巩固课内知识,使学生每掌握一个新知识,都能得到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如讲述《花的结构》一节内容时,课外要求学生观察各种花的形态、结构,组织学生展开讨论比较各种花的异同,大多数学生会惊讶地意识到自己经常看到的各种植物的花尽管形状、大小、颜色多种多样,可是它们的结构却是基本相同的。课外让学生完成教材中动动手的内容,收集有关花的诗句、名言、谚语等。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查阅了很多资料,表现得兴趣盎然。经过多年的实践笔者认为,利用课外时间带领学生在校园中,或到大自然的广阔天地之中观察形形的动植物,让学生在观察中验证生物学知识与规律领悟生物学观点,并从已知中不断地引出未知,这种做法对学生思维发展的影响将是十分深远的。

3.多样性与统一性有机统一的原则

初中生物学课堂教学活动的统一性是指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显示事物整体连贯的趋势。但是,仅有统一性是不够的,保持不变的统一,必然会导致教学活动的机械、单一多样性与统一性的有机、完美的结合,才会使教学活动丰富多彩,充实有趣。当然课堂教学活动必然要有某个主旨或基本的格调。初中生物学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一切多样性的教学活动的进行都必须围绕着这个中心或主旨来展开。就教学方法来讲,某节课需要采取哪几种教学的方法,如讲解法、直观法、讨论法、实验法、探究法、自学法等,应该有教师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来具体的选择,但基本的原则是要确保教学方式和手段的多样性,尽可能的为学生开辟更加广阔的学习渠道。做到多种教学形式并举,每种教学方式的灵活变通。凡此种种,都充分体现了生物课堂教学活动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的有机统一。

总之,在初中生物学课堂教学活动中,如能够做到完整性、有序性、波动性、多样性与统一性的完美结合,那肯定会是一种充满激情的、内容丰富多彩的、和谐的课堂教学形式,也必将会得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丁亚平.初中生物教学的困境及其对策[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2]王小英.王彩霞.浅谈初中生物教学的体会[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9年01期

篇(6)

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探究“酸雨的危害”时,可以先抛开书本理论不谈,先向学生提出如下问题:哪位同学来说一说,你的自行车哪个部位生锈了?自行车的钢圈是因为什么原因生锈的呢?既然自行车的钢圈是在被雨淋后生锈的,那么,是不是说明雨水中有腐蚀钢圈的物质呢?……大家再想一想,什么样的雨是酸雨呢?既然酸雨能导致自行车的钢圈生锈,那么,酸雨对生物有没有影响呢?为了让同学们拓宽思维,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播有关酸雨的危害的视频,使同学们了解到更多酸雨的危害,从而进一步强化学生的探究欲望,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奠定基础。又比如,教师还可以巧妙利用脍炙人口的诗词或者同学们耳熟能详的成语等丰富教学内容,以增强教学内容的生动性。

例如,教师在讲述植物的顽强生命力以及植物的根的作用时,可以引用“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进行形象地描述;教师在讲述“食物链”中的“树—蝉—螳螂—黄雀”这一食物链的物质能量传递过程时,可以引用“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进行生动地诠释。实践证明,教师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过程中,巧设问题情境,巧用诗词谚语,不仅可以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还可以使生物知识充满情趣而简明易懂,从而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创造了条件。

二、开展自主学习让学生动起来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让学生动起来。这是新教学理念的要求,也是有效课堂的重要条件。因此,教师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过程中,应结合生物学科的特点,开展教学方法的探索。只有让学生真正的动起来了,才能真正树立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才能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比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人的反应速度”这一内容时,可以组织同学们开展抛接物品(如硬币)的小游戏,在这“抛”与“接”的游戏过程中,不仅让学生亲身体验到“反应速度”,还活跃了课堂气氛,然后,教师再因势利导,提出问题:“同学们说一说,反应速度与哪些因素有关?”同学们在游戏之后,兴致盎然,所以,回答问题也会非常踊跃,有的会说反应速度与性别有关,有的会说与个子高矮有关,有的会说与心理素质有关,有的会说与注意力有关。

篇(7)

积极创设教学问题情境不仅符合新课改的基本要求,并且也是初中生物教学方式的转变,是促进学生学习方式优化的关键因素。积极创设问题情境,能够增强生物教学的现场感以及直觉感,能够激发其学生的思维模式。从新课改发展理念分析,在遵循“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之中,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作为主要内容,将生物教学的重心放在引导学生进行积极学习之上,这样让学生从厌学转变为喜学。此外,在初中生物课堂中以创设情境作为主线,根据生物教材以及教学方法、教学大纲,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触发学生探究学习的心理,激发学生潜在的求知欲望,让学生能够积极投入到生物知识的学习之中,从而提高学生的生物素质。

二、初中生物教学创设教学问题情境的方法

(一)讲述故事,创设教学情境

从整体角度分析,初中生物知识是比较乏味的,并且学生在学习中会比较困难,因此在初中生物教学之中生物教师需要创设相应的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比如在学习“隐性与显性基因”这一课的时候,生物教师可以引入一个小的故事:一位长相特别美丽的女士与一位相貌不好的男士结婚,有人说,如果两人结合,那么生出的孩子会像女士一样美丽、聪明,但是也有人说生出的孩子会像男士一样丑陋。在故事讲完之后,教师可以询问学生哪一类人说的话是正确的,这种问题的设定会激发其学生的兴趣,能够引导学生展开课程内容,并且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一般而言,讲述故事的方法适用与比较抽象其枯燥的生物知识之中,这种方法能够让死气沉沉的课堂变得活跃,但是值得注意的一点是教师在选择故事的时候要具备针对性与恰当性,避免学生产生误解。

(二)利用实验,创设教学情节

初中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生物教学之中离不开实验,通常情况下实验能够为学生带来惊奇,能够激发其学生的求知欲望,能够让学生在实验情景之中对问题展开讨论。在初中生物教材之中编排了很多操作实验以及探究性实验,并且还有部分模拟实验与演示实验。如在学习“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一节课的时候,教师可以纤维学生演示实验,这样一开始就做实验,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并且能够让带着问题进入到下一步学习之中,这样一来能够提高教学效果。

(三)利用想象,创设教学情境

初中阶段的学生好奇心比较重,并且具有非常强的想象力,在充分发挥学生想象力的基础上,能够创设教学情境,营造良好的教学气氛,这样就能够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其中在学习环境保护的时候,初中生物教师可以在黑板上画出地球遭受破坏的图画,并且将其作为一个情境进行呈现,让学生展开想象并进行讨论与分析,等到学生讨论片刻之后,生物教师可以问学生如何解决这一现象,那么在想象力的引导下开展对环境知识保护的探索以及学习。

(四)结合实际生活材料,创设情境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