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15 18:14:50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科技创新的知识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知识产权,也被称为智力成果、无形财产权,是主体对智力劳动所创造的精神财富所享有的权利,一般包括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本文所讨论的知识产权是与科技创新关系最密切的专利权。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是专利权的三种主要形式。作为知识经济时代重要标志的知识产权,其出现是在科学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之后,它的存在是为了实现对专利人合法权利的保护,是为了鼓励创新,也是为了实现社会财富的正当分配。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存在,肯定了人们对于通过自身创造性的劳动所获取的劳动成果所享有的基本权利,保障了这一智力成果所创造的社会财富能够公平地为其创作人所获得。对于自主创新的发明人来说,知识产权制度实现了对他们切实利益的保护,也推动他们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二、科技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的辩证关系
科技创新与知识产权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发达国家的实践来看,对知识产权保护开始较早、保护力度较大的国家,科技创新的能力及科技发展的水平都比较高。经过较长时间的科技发展,发达国家的公众普遍形成了对知识产权进行尊重和保护的意识。发达国家成熟的经验和做法为我们提供了经验,可以看到,科技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是相辅相成的。
(一)科技创新推动知识产权制度的丰富和完善首先,科技创新是知识产权的源泉和动力。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产生、存续及不断丰富和发展都是伴随着科技创新而进行的。科技创新是将智力成果转化成商品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知识产权贯穿其中,从这个角度看,科技创新不仅是智力成果的创造活动,也是知产权的创造活动。其次,科技创新不断丰富了知识产权的内容。科技创新是一个不断丰富完善的过程,传统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是随着科技创新的发展而形成的。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知识产权制度为了实现对科技创新的保护,必然也会不断丰富、完善,不断拓宽其保护范围。再次,科技创新推动知识产权保护国际化的发展。科技创新是一项无国界限制的活动,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科技创新也逐步呈现全球化的发展,与此同时,知识产权贸易突破了国界限制,出现了许多地区性和世界性的知识产权条约,知识产权呈现国际化的发展趋势。
(二)知识产权保护推动科技创新、为科技创新创造公平环境一个国家的知识产权保护程度,实质上是一个国家科技水平及综合国力在法律领域的集中体现。合理的知识产权制度可以激励和促进科技创新。通过知识产权的保护,可以避免在专利领域对相关创新成果的模仿和抄袭,可以使专利人因为技术上的垄断而获得丰厚的报酬,可以激励科技创新的主体继续开展各种创新活动,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知识产权制度中专利权权利利益的实现以其使用为前提,这就促使科技成果转化成商业技术,转化成现实的生产力,促进相关领域的经济发展,造福公众。完善的知识产权制度,可以形成对智力成果的全面保护,形成一个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知识产权制度的存在为科技创新提供了法律上的保护,使拥有知识产权的主体实现了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平衡。通过对各种侵权行为的制裁,为创新者权益的维护提供了基础,为科技创新的主体提供了公平竞争的规制和环境。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来说,知识产权制度实现了对高校技术创新的保护,不断激励着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
三、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推动大学生科技创新
(一)完善知识产权的立法、执法及司法
当前我国知识产权法律规范仍不够完善,具有滞后性,为了全面实现对知识产权的保护,首先应该完善立法。知识产权法律应该随着科技的发展而不断更新,以适应时展的需求,满足科技创新的需要,通过颁布新法、修改旧法,使知识产权法律保护体系更完善。在立法方面,不仅要考虑现实情况,更要具有前瞻性,既要吸纳国际先进经验和做法,更要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其次,应该完善知识产权的执法及司法活动,使对知识产权的保护落到实处。对科技创新的成果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申请、登记并公布,对侵害他人知识产权的行为严厉打击。
(二)建立健全大学生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高校应该建立健全大学生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设立专门的知识产权机构,构建完善的知产权管理体系。知识产权管理是一项复杂繁琐的工作,这一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专门机构来进行,从知识产权申请、审查、鉴定、评估到登记注册的全过程,都要实现高校与专利成果管理部门的衔接,同时要妥善处理与知识产权有关的纠纷和争议,实现对科技创新人才权益的维护。该机构还应实时对大学生科技创新进行知识产权指导,自觉维护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合法权益。高校还应广泛利用网络这一平台,通过知识产权网站的建立,形成高校内的知产权库;通过与社会上专业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及专业律师事务所的合作,获得来自社会上的专业帮助。
(三)加强高校知识产权普及工作、构建良好的知识产权氛围
高校作为科技创新的生力军,加强对大学生的知识产权普及迫在眉睫。与西方发达国家贯穿教育过程的知识产权教育相比,我国大学生的知识产权知识十分匮乏。在进行科技创新的同时,将知识产权纳入到高校教育体系中去,使学生意识到必须将自己的智力成果转化成知识产权才能避免权益遭受侵害,使学生自觉地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成果。首先,可以在高校开设知识产权相关课程,通过选修课的方式,丰富理科学生的法律知识,使学生往复合型人才的方向发展;其次,可以在高校开展知识产权专项主题讲座,通过法学专家、知识产权专家专业知识的传达,使学生形成知识产权保护的基本意识;再次,可以在高校开展形式多样的知识产权保护活动,通过学生的广泛参与,使知识产权知识的普及更深入、更全面。
四、结语
【关键词】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社会途径
创新是民族和国家发展生生不息的灵魂。相关学科的大学生具有科技创新意识和能力,不仅有利于自身的发展,对于经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也会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所以无论是大学生自身,还是大学、社会等各方面都应着力于不断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从而不断推动大学生的科技创新。
1、大学生科技创新首先源于自身
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与能力,首先应在于大学生自我的培养与训练。对于大学生创新意识与能力的培养,在一定的条件下,自身之外的各种因素是相对稳定的,而大学生自身的因素是千差万别和时时处于动态变化之中,而且对于内因和外因的比较中,内因起到了决定作用,所以,在大学生科技创新意识与能力培养过程中,应着眼于大学生自身意识的深化和能力的培养,亦即不断深化大学生对科技创新的认识和进行能力培养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以不断深化大学生内源式的科技创新为主,即使是大学、媒体、社会等等其他方面外部因素,也应不断着眼于以合适的方式发展大学生的内在创新品质与能力的提升。
大学生不断培养自身的科技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首先自身需要不断积累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但就目前来看,一部分大学生往往存在着被动学习的状况,这种被动学习要么体现为对知识的以死记硬背、被动应付考试为主,而缺乏对知识的灵活掌握;或者单纯以就业为目的,仅仅关注就业、甚至面试应聘所需要的知识,而缺乏对知识的系统掌握。其中表现为在大学期间逃课较多或者以及格为目的的情况,一方面一部分学生四年大学时光中沉醉于游戏、上网聊天或者课堂外的其他活动,而对于课程学习却不感兴趣;一方面对于学习或者研究不感兴趣,另一方面为了自己所要追求的未来却又不断致力于考取硕士研究生甚至继续攻读博士研究生。一方面大学期间的课程有少数学生逃课成为习惯,但一旦进入公务员面试却又会花费上万的学费参加短期的商业性的培训,在其中尽显浮躁和功利的一面。
具有较为扎实的文化基础知识是科技创新能力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大学生需要有意识的进行创新的实践,只有不断进行科技创新的实践,才能一方面不断验证自己的知识扎实水平,同时不断获得创新的感受与体会。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实现科学技术创新的同时,也因为创新而不断获得对于自身知识欠缺的回馈和下一步知识学习的方向,这事实上也符合实践与认识发展的规律,实践与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具体体现为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如此实践、认识,不断循环往复以致无穷的过程。创新与学习事实上也类似于这样一个过程,科技创新不断为知识学习提供方法性指导,而现有的科学知识的掌握又为科技创新提供了知识基础。
科技创新不仅仅是提出一个新概念、新理论,同时还是一种新发明、新创造,另外科技创新还包括科技新理论、新知识在生产和社会生活中的运用,从而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所以科技创新从内容上说是多方面的和复杂的,另外,科技创新从过程上来讲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从科技创新的环节上来说,要经历准备期、酝酿期、豁朗期和验证期等完整的环节和阶段,所以为实现创新,必须要具有较为扎实的科学基础知识,要具备各方面、完善的智力品质,另外还要具备良好的情商,既要对科学知识的学习和科技创新有热情、有信心、有意志力,也要能够长久的保持这种积极的情商因素,避免三分钟的热度和一时的兴趣,遇到一点困难就退缩。
所以,作为一个大学生有无创新能力,不仅和知识基础有关,同时也和大学生的智商有关,和大学生的情商也有着密切关系,因此,科技创新能力是一种综合素质,而要不断培养与提高这种综合素质,就需要大学生不断增强自身的主动性,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以实现大学生的科技创新。
2、大学生科技创新与大学的职责
在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大学教育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外部条件。大学生进入大学学习,首先从年龄上刚刚年满十八周岁,正是从少年到青年过渡的时候,另外对于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是从农村和县城来到地级市、省会甚至是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这会使得大学生对现代文明充满了热情与好奇,从而对科学知识的学习与科技创新充满了强烈的兴趣,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大学应积极做好引导和扶持,从而使大学生科技创新意识和能力不断提高。
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造成学生科技创新意识较弱的原因除了自身的原因外,在外因中,还有一方面是,一部分大学老师仍然以知识的传授为主,而在很大程度上缺少对于学生创新的引导,或者试图使学生能够从属于自己的研究方向,而缺乏对学生个性化研究方向与研究兴趣的鼓励、扶持与引导,同时在诸如大学生科技创新计划等等活动中,教师参与学生创新的意识不强,往往对学生进行指导的积极性不够高,这也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学生科技创新缺少方向性和方法性的引导与支持。
为不断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意识和能力,作为大学的责任首先应该不断构建导向科技创新的完整的课程体系。这样一种课程体系,不仅应该保证获得丰富的、完整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还应该使学生获得创新所需要的各种丰富的、及时的信息,为学生科技创新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不断了解科技发展的各种前沿知识,掌握科技发展的趋势和规律,同时通过不断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为学生学业发展铺平道路,也有利于不断提升学生学习和研究的兴趣,从而不断提升能力,使大学生科技创新常态化、稳定化与高效化,实现投入产出率的持续增长。
在大学整个教育环节和领域中,应注重不断营造有利于大学生成长成才和发展的环境,这事实上体现了大学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系统建设的问题,这种环境既包括校园文化环境,也包括整个大学的育人机制和制度建设,其目的就在于能够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一流的学习氛围和学习环境,使创新与进步成为一种时尚,成为一种潮流,同时在这样一种氛围下,应该能够使学生对学习和学术研究既具有浓厚的兴趣,又能得到较好的指导和引导。这种氛围也应该能够善于培养大学生良好的科技创新意识与习惯,促使大学生积极实践科技创新,使大学生能够得到很好的引导、规范与支持,明确学习的目标与方向,即为创新打好基础,又能促使和辅助大学生不断实践创新。
在不断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过程中,大学也应该在课程设计及整个教育过程中不断强化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但是现在大学中的一些课程则在一定程度上与现实形成了脱节,甚至相对社会发展来说已经严重滞后。当然针对大学的不同学科,按其学科特性来说分为基础学科、应用学科和开发学科, 当然基础学科和社会生产与技术现实来说可能距离较远,但是相当一部分应用学科和开发学科则也存在着与现实脱节的情况,这样非常不利于大学生实践和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致力于培养大学生实践与科技创新能力,除了对课程进行改革与创新外,还应该设立大学生实践与创新中心,设立大学生实践创新基地,不断鼓励、引导大学生积极参加实践与科研活动。
此外,大学生积极参与创业也在某种程度上有助于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大学和有关教师应该对大学生创业持积极肯定和鼓励的态度,制定有关的政策,引导大学生在新技术领域进行创业的实践,这在某种程度上也符合了当前科学技术与社会应用的发展趋势,即科学技术越来越密切的社会化、经济化和组织化,产学研日益呈现出越来越密切联系的趋势。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的科技创新,并非只是简单的知识创新,其中最大的意义还在于科技的产业化、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创新与实现。
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也需要大学不断改革学校教育考试与评价方法,现行的大学学科考试,往往是由任课教师自主决定,一些课程在在考试形式上多侧重于多侧重于现场考试、笔试作答,而对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的考试较为缺乏。在考试内容上,多是要求以对知识的背诵、记忆为主,而对理解、运用的考察较为薄弱,而对大学生的考察,应该实行基础知识与思维能力并重,理论知识与现实实践并重的考试形式,重点测试学生的理解运用知识的能力科技创新的能力,采取书面作答与现场操作、社会实践、产品设计等方式相结合,真正能通过考试形式的改革与创新对学生的学习和科技创新起到较好的引导和评价作用,以实现大学生的科技创新,不断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
当然,要做到上面各方面的要求,大学最重要是要做到自身教育观念的创新,自身必须不断创新观念与做法,从过于主要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模式转换为以能力培养为主,不断启发与引导学生创新思考,进行创新实践,认识到必须尊重和激励学生学习的自,认识到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教育应该为学生的学习服务,为学生的发展服务,为学生的创新实践服务。
3、大学生科技创新培养的社会途径
培养大学生具有科技创新意识与能力,除了大学生自身的因素和自身做出努力以及大学的责任以外,社会也需要承担重要的责任,起到应有的作用。大学生能否真正成才,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真正实现在各个方面的创新,这也关乎整个社会的发展。况且大学生自身的发展以及在学校中所做的一切,其目的都是为了在社会中能够得到较好的应用,所在,从上述意义上说,大学生科技创新与社会相关机制之间应该存在着一种互相制约和互相促进的关系。
社会各方面应该为大学生科技创新与创业不断提供良好的制度与政策环境,近年来,虽然政府和社会有关机构制定了很多政策,推出了很多措施和现实做法,为大学生科技创新和创业提供了很多扶持,形成了一定的环境和氛围,但是有利于大学生科技创新的社会机制还远远没有形成。大学生科技创新的扶持、引导、保护与激励应该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需要社会方方面面的协调和改进才能不断形成这种氛围,这既需要政策协调,也需要资金、人事、社会科技发展、经济发展等方面共同提高、努力才能实现。
与此同时,社会评价机制也应做出相应改变,这种评价既是一种文化上的评价,需要整个社会氛围与社会文化加以不断优化,社会思潮的改变,同时青年人应该不断具有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和魄力,大胆的去改变现存的某种不利于创新的思想。另外在经济上,除了为大学生科技创新和创业提供资金支持外,还应该不断加强奖励力度,使大学生能够不断因为自己的创新得到较好的生存、发展,不断具有自己美好的未来。
为适应社会的发展,大学生自身也应不断做出改变,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认识时代的影响和自己所处时代的优势与不足,自觉避免自身的物质化、追求实惠、使用的倾向,发挥自身理性和个性的优势,注重精神生活的追求,注重自身的文化内涵,把为社会做贡献作为自己的目标和方向,不断培养与发展自己的科技创新的能力。
【参考文献】
关键词:科技创新;创新教育
一、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意义
大学生不但是知识传承的载体,还是崇尚和实现创新的活跃群体。大学生积极参与校园科技创新活动,不但可以帮助大学生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把握,而且更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和作风意志。
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助于他们学业的完成和提高。大学生通过科技创新各个实践环节的锻炼,不但使自身的主体意识和主体作用得到充分有效地发挥,而且提高了参与科技创新的勇气和能力,形成深入地学习、积极地创新、广泛地应用这三个环节的互动相长机制。
大学生科技创新容易实现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通过创新成果转化到现实的生产活动中去,会使社会发展产生不竭的动力,使那些具有间接、长远、隐性价值的文化创新、管理创新、机制创新等人文科学方面的创新不断得到强化和社会的认可。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的互动共进,还能使人文科学方面的创新得到不断的提升。
二、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
科技创新成果的评价指标过于单一和功利化,容易出现为避免选题失败而回避风险的行为,使得原始性创新思想受到扼制。为了早出成果,急功近利、弄虚作假、剽窃成果等现象时有发生,甚至可能导致某些学生在人格自律方面出现缺失。部分学生忽视理论课学习,偏重实验和实践。个别学生认为在校期间学不到新知识,认为“学校开设的理论课程对自己的能力提升没什么用”,侧重于专业知识的学习和专业技能的训练,做不到全面发展。
三个课堂未能完全做到有机整合。主要表现在:第一课堂带动和指导第二、三课堂的力度还不够,没有为第二、三课堂提供足够的专业知识和理论支撑。第二、三课堂的质量和水平不够高,促进和推动第一课堂质量提高的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学院自选的”知识型、学术型、创新型的第二、三课堂品牌活动比较少。
学生学术科研的氛围还不够浓厚。主要表现在:学生科研活动的参与面还不够广,有相当部分学生的专业能力、科研能力、文字表达能力都比较薄弱。教师参与学生科研活动的积极性不够高,指导学生参与课外科研活动的力度不够,导致部分学生对科研缺乏兴趣和必要的动力。校园文化的学术底蕴不浓厚,“人人参与、人人支持”学生搞科研的氛围还没有真正形成,学生的创新意识不够强,因而科研质量不够高。
三、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途径
1.建立健全“两个机制”,为做好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提供保障
加强制度建设,为做好科技创新提供保障。学校要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并出台关于大学生科技创新的一系列规章制度,要提高重点科研项目的资助额度,把指导学生进行科技创新作为考核教师的内容之一,增设科技创新成果奖,把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及获奖与评优、党员发展等挂钩,激励教师指导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的积极性。
加强引导,全员参与。要建立从领导、教师到学生的三级科研路线,建立“党政领导带头,学历、职称较高、科研能力较强的教师带头,学生科技骨干带头”的“三带头”机制,及时发现、培养有科研兴趣和能力的学生,营造全员重视、师生共建的良好氛围。
2.创新教育观念
在管理制度建设上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以学生为主体,给予学生专业、课程、教师、学习方式的选择权,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达到“客体主体化,主体客体化”的双向互动,增强内收外化的效果。进一步完善教学评价制度,从教师教学评价方面讲,应加强教师教学过程设计和组织的探索性、启发性,学生主体的发挥效果等要素的评价,鼓励教师与学生协作,共同完成科研、实验、技术等方面的开发与研究;从学生学业评价方面讲,应建立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组织能力、科研意识、创造能力等综合评定方法,改变单纯以课堂知识为考核的状况。加大学生创新培养的资金投入,学校应划拨相应的专项经费,鼓励学生从事科学研究、发明创造,旨在培养大学生的创造能力,激起大学生们的创新意识。
3.创新课程体系
要实践创新教育,必须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树立多元人才观,采取多样化的培养方式,因材施教,为创新人才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及条件。可以实施“平台+ 模块”为结构特点的课程体系。
按一级学科和学生的共性发展要求构建公共课程基础平台,按二级学科要求构建学科基础和专业基础课程平台,按专业方向要求设置专业课程模块,加强基础、拓宽口径,增强适应性,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优化教学计划,压缩课内学时,减少必修课,加大选修课的比例,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和灵活自主的学习空间;课程设置分层次、按模块,满足不同专业、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增开相关选修课程,为学生的创新活动提供深厚的文化底蕴;实施主辅修学习制度,加强复合型人才培养。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跨学科、跨专业修读辅修课程、辅修专业和第二学位专业;创造条件,扩大优秀学生直升硕士研究生的比例;实施第二课堂培养计划,将第二课堂开展的思想教育活动、科技创新活动、文化体育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纳入创新人才培养体系,设立课外素质能力学分,使课内培养与课外培养相结合,全面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大力倡导个性教育,教育者应当把学生的个性作为一种创新的资源来开发,尤其是要摈弃“差生”概念,让学生始终保持良好的自尊和自信,挖掘每个学生的创造潜能,给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宽松的环境。
4.创新教材建设
优化课程结构,进一步加大基础课程的比重,开设课时充足的选修课,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并重,相互渗透,融会贯通。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我国高校教材内容滞后已成为突出问题,由于教材更新的周期较长,课程编制重知识结论的传统模
式严重阻碍了学生的知识的接收,制约了学生探究创新能力的发展,也造成了大量书本资料的浪费。因此,加快教材的开发,推广远程教育、多媒体教育既可以节省资金,又可以拓展信息的传播,实现资源的优势互补。另外,在课程编制上,要注重知识的发现过程、分析过程。
5.提高教师的创新素质
高校教师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导,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必须要有一支创新型师资队伍。教师首先要具有创新素质,要保持思想观念上的超前性。不断提高实施创新教育的自觉性,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加强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实践能力、创新人格的培养。教师要根据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加强创新教育的研究和实践,不断深化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考试方法等方面的改革。要求学生学会创造,自己首先要练好创新本领。创新教育在对教师的要求上,不再满足于“传道、授业、解惑”的传统功能和作用,而要求教师能在学生创新教育的过程中起引导和示范作用,即教育者能以自身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以及创新能力去感染、带动受教育者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在创新教育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发挥组织、引导、控制作用,摒弃“一言堂”、“满堂灌”的弊病,不但要有创新意识,而且要有接受学生挑战的勇气,营造以学生为中心的、生动活泼的学习局面,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激情。
6.实施“四个结合”,深入落实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
大学生科技创新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学院要将大学生科技创新纳入教学工作中,加强教育引导,鼓励同学们积极参与科技创新活动;通过邀请专家、学者、教授到学院进行学术交流,开展“博士沙龙”等,提高学生科技创新的兴趣;采用强化专业知识的“宽口径”教学模式,在专业课学习中将科技创新的课题案例引入课堂;通过讲授相关知识帮助学生掌握科技创新的技巧和方法,通过实习实践环节学以致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学习的能力。
大学生科技创新与科技立项相结合。科技创新立项是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提高和素质培养的一项重要举措,是第一课堂的延伸。学院要重点动员,通过学生参与教师科研立项和“第二课堂”自主立项双管齐下的方式深入落实、培养学生科技创新的思路、掌握科技创新的方法,在全院形成“学生自主找课题,教师课题找学生”的良好科技创新氛围。大学生科技创新与科技竞赛相结合。学生科技竞赛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有效载体和重要途径。一方面,在全院开展大众化的科技创新比赛,让全体同学在参与中提高创新实践能力。另一方面,重点支持有实力的学生参加省级以上的各类专业技能竞赛,以赛促学、赛练结合,以此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大学生科技创新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要组织学生广泛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参与导师项目、走进企业顶岗实习等形式,着力增强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实效性和服务社会的能力。通过撰写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制作模型、成果展示、解决实际问题等形式,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在实践的同时巩固专业知识,开阔视野。
7.搭建“双轮驱动”基地平台,力促大学生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实践基地是大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场所,通过搭建校内实验基地中心、与企业合作建设校外科技创新基地的形式构建“双轮驱动”基地平台。学院要加强工程中心、实训中心、专业实验室建设,配备教学、科研设备,实验基地全面向学生开放,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提供实践实验平台。学院要加强与知名企业联系,选择部分实力雄厚的企业签订大学生实习研究基地协议。校外基地通过承接学生实习、毕业设计,指导学生参与项目研发,设立专业技能竞赛等有效措施,为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提供强大的保障。
参考文献:
关键词 激励理论 辅导员 科技创新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Counselors work of College Students' Technology
Innovation Education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WANG Jia, ZHANG Juan
(College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onic Engineering,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Qingdao, shandong 266580)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mportance, context and issues of college students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ctivities, clearly the important rol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in education counselor for college students. Analyze the incentive theory in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n education. Concluded that the combination of a variety of incentive theory as the starting point, the actu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tudents from the engineering colleges, extensive colleg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platform.
Key words motivation theory; counselor; scientific innovation
科技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培养的首要要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强调:“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多种培养方式,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 党的十报告提出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国际竞争的日趋竞争,在社会的新形势下,高校肩负着培养和造就创新人才的责任和使命。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当代高等教育的办学目标。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措施。①辅导员作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者,是学生的领路人,肩负着思想引导、日常服务和管理学生等的多重责任,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从而对新时期高校科技创新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 新时期高校科技创新教育的重要性
1.1 科技创新教育促进当代大学生学以致用,不再“纸上谈兵”
高校的本科教育是一种基础教育、能力教育。大学生在学校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通过参加各类科技创新比赛,能够促进大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更好地用于实践当中。大学生有着足够的激情,有着积极探索的热情,众多大学生小时候都曾经有着当“科学家”的梦想,而大学里的科技创新教育,便为这样梦想的实现提供了无限可能。以笔者所在的高校为例,每年的挑战杯、科技节、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等,都为大学生科技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各方面能力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发挥平台。
1.2 科技创新教育有效促进高校良好学习氛围的形成
要想创新,必须先将基础打好,学好本专业的知识,掌握基本的业务本领,否则创新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科技创新活动应基于良好的专业基础、实验技能。因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校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良好的学风,能帮助学生正确地协调和处理好课内学业和参加课外科技活动之间的关系,能够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
1.3 科技创新教育促使当代大学生关心社会,关注民生
当今国际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各国科技的发展。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科技创新教育往往有着引导学生关注新生事物,激发学生好奇心和创新能力的作用。纵观世界,虽然目前没有爆发世界大战的可能,但局部小战乱不断,科技的发展对综合国力的提升至关重要。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科技创新教育促使更多的当代大学生能够关心社会发展,关注民生,切实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1.4 科技创新教育促进当代大学生全面发展
科技创新活动不仅包括专业知识、实践能力等,还包括对大学生意志力的磨练,以及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等,促使大学生在课余时间,能够收获到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对其综合素质的提高有着积极的影响,同时促进其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高校的科技创新教育始终是社会前进,国家进步的不竭动力。所以,保证高校的科技创新教育的先进性和新鲜感,在一定程度上,对科技进步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 辅导员在以往高校科技创新教育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2.1 辅导员在科技创新教育中常走入“服务”的误区
由于辅导员的工作集管理、服务和教育三者一体,但事务性的工作,往往使辅导员在科技创新教育中,常常只能发挥“服务”的作用。比如科技活动的通知、帮忙联系场地和器械甚至指导教师。然而,很多辅导员都是具有一定知识背景的本科生或硕士生,知识量和理解力均比大学生要更胜一筹,仅仅停留在“服务”性的工作,其实是以一种对有用资源的浪费。
2.2 辅导员在科技创新教育中常忽视自身对科技创新的学习和探索
虽然事务性工作常令辅导员的工作陷入只“服务”的误区,但是由于忽视自身对科技创新的学习和探索,从而造成了恶性循环的形成。因此,辅导员自身应该掌握一定的科技创新的知识,诸如科技比赛的规则和流程、某些科技比赛的原理等,从而促进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教育。
2.3 辅导员在科技创新教育中没有建立良好的运作机制
现在高校的科技创新教育往往出现参加该类活动的人员范围逐渐集中和固定,而很多高校的激励机制也没有起到应有的影响力。以笔者所在高校为例,学校通过认定创新学分并加入总评成绩、相关的保研宽松政策以及设立“突出贡献奖学金”和“科技创新奖学金”等方式激励大学生从事科技创新活动。但是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的成果和高额的学习类奖学金评定没有太紧密的关系,并且科技类奖学金数额低,吸引力不大,同时保研政策也不够明确,各学院实际实施情况也各异。总体来说,学校对于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认定和升学择业等联系不够紧密,因此对于学生的吸引力不够。同时某些科技竞赛的“专业化”要求参赛学生配备指导教师,但很多高校没有完善的学校层面的“指导教师评价和激励机制”,没有对老师指导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工作量的统一的认定标准,大多数老师更多的是根据学院和专业实际,靠责任和兴趣来指导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尚显不够。此外,学校场地和资金支持力度不够,活动开展和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不够等等。
3 辅导员在新时期高校科技创新教育中的工作方法途径探析
3.1 辅导员在新时期高校科技创新教育工作中的“角色转变”
新形势下,社会各界对科技创新的重视,和时代赋予的科技创新的厚望,促使辅导员的工作也不能仅仅从“服务”着手,辅导员作为一个全方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首先要在思想上积极引导,其次,自身也要具备一定的科技创新知识,在学生提出疑问时,能够做到良性引导,帮助大学生树立坚持科技创新的信心。完成从“服务者”到“参与者”的转变。
3.2 辅导员须提高自身对科技创新的理解和探索
高校独特的学术氛围,不仅给学生良好的求知氛围,而且也帮助高校中的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不断创新。辅导员是与学生接触最多的老师,如果能在工作中,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进步,陪伴学生成长,这对工作的开展,和大学生的成才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3.3 建立起良好的运作机制
上文曾提出,当今科技创新活动面临的众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而作为辅导员的工作,应当在自己的权责范围内,最大限度地实现大学生科技创新的成功。如建立一定的激励方法,如设定一定的奖学金、在评优、入党等优秀学生的界定中,能够凸显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并占有一定的比例;成立科技小组,将本已积极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同学集中起来,鼓励他们在团队中互相合作,勇于挑战和开拓,并号召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小组的活动;在学生中开展各类科技创新活动,如发明创造类的,奇思妙想的,以及学习软件后的设计类的比赛等等。
3.4 做好心理健康辅导
由于科技创新活动往往需要经历一个较长的时间,很多大学生是开始具有一定的激情,但时间一长,激情慢慢退去,容易出现“打退堂鼓”的想法,这时,作为辅导员老师,应当及时发现问题,并运用心理学的知识积极开导他们,鼓励其坚持下去,让其明白成功并非最终目的,过程更重要。积极健康的心理引导,会帮助大学生在以后的生活和学习中处理并平衡学习和科技创新的关系,并积极解决所面临的各类问题,从而使其更全面地发展。
4 激励理论在科技创新教育中的应用
4.1 激励理论简介
激励理论是行为科学中用于处理需要、动机、目标和行为四者之间关系的核心理论。行为科学认为,人的动机来自需要,由需要确定人们的行为目标,激励则作用于人内心活动,激发、驱动和强化人的行为。常见的激励理论有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亚当斯的公平理论、斯金纳的强化理论等。
4.2 几种激励理论相结合在科技创新活动中的应用
针对科技创新活动没有良好的机制这一现状,高校辅导员在科技创新活动中应用激励理论。
如上述在奖学金评定、保研、评优、入党等情况时,考虑一定的科技方面的因素,这一措施,即是反映了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惟有学生真正关心的,才能激励刺激到学生积极争取。这也反映了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中的“顶层”需求,即“自我实现”的需求。而当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的同学在活动中努力达到了自我实现的要求,同时,又满足了自我实现的需求,从而形成了良好的氛围。在此基础上,再开展类似科技创新活动时,根据斯金纳的强化理论,这属于正强化,帮助更多的大学生学有所长,学有所用。
因此,激励理论可以单一应用,也可以多种理论相结合一起应用,在多方面刺激高年级学生,鼓励帮扶并引导低年级学生,帮助其塑造良好的科技创新活动氛围。
5 结语
当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既是对高水平教育工作者的需求,尤其是与学生密切接触的辅导员的作用不容忽视。教育是百年大计,辅导员是高校教育工作的中坚力量,更好地发挥辅导员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会达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关键词:材料物理性能;教学方法;实验;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0-0161-02
当今社会早已进入知识与科技时代,科技创新已成为新时代的主题,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国家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程度。只有不断取得创新和发展的民族与国家,才能引领当今世界的步伐,才能永远屹立于不败之地。
高校是知识与信息的产生之所与传播之地,高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对于高校而言,既要积极培养人才,也要搞好科学研究。要做到培养人才与科学研究并重,在以大批研究生和本科生参与的科学创新、研究为基础前提下,努力将寓教于研的人才培养模式创建起来。
创新要求就是在高校中将科研与教学、创造与学习结合起来所进行的教学。也就是在科技创新活动中,学生可以通过实践更好地掌握和理解自己所学理论知识;同时也在科技创新活动中,对学生的创新和科技意识进行培养,对所学知识能够进行深化认识、查补缺漏,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提高,也使得社会实践与课堂教学更加接近,进而达到高效培养有用人才的目的。
一、科技创新的定义和特点
从广义上来说,创新指的是发现、发明、创造新事物。结合到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培养教育上来,就是在教师的正确指导下,根据教学和实践的需要,激发学生的创意思考和革新意识,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鼓励、组织、指导学生开展科技创新工作[1]。其目的是为了能力全面的高校人才、激发大学生创作的热情、营造良好的高校学术研究氛围,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经验,乃至取得一定成果――新发明、新发现、新观点、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新市场、新产业等。由以上科技创新的定义可以看出大学生科技创新具有自主性、复杂性、丰富性的特点。
1.自主性。科技创新是一项学生自主思考、自己动手参与实践的活动。在教师的正确指导下,学生参加各种创新活动,由自己提出方案、研究可行性、并发挥主观能动性解决活动中遇到的一切困难,推动活动进展并取得一定成果。这种实践活动可以充分发掘学生的创作潜力,达到理论学习与科技实践并行的效果。
2.复杂性。科技创新活动有其自身的内在规律,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知识、融会贯通、创新思考、创新实践。这比起传统教育单纯地进行知识灌输来说复杂许多,对学校、教师和学生自身素质的要求也高出许多。此外还需处理好学生的学习和活动时间分配、自主创新和教师指导间的关系、个人创新与团队协作间的协调等一系列随之而来的问题。
3.丰富性。从形式内容上来说,科技创新活动开展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竞赛类、讲座类、实验类,甚至是发明创造,具有多样性。从范围来说,科技创新活动涉及了科研、学术、文化、艺术、生产、经营、保健、休闲等领域。可极大开拓学生眼界、丰富学生知识、培养学生多角度全方位看待问题的能力[2]。
二、目前高校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
1.高校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缺乏正确认识。以传统教育观念看来,高校教学是以传授理论知识为主,偏向于一种灌输式教育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必然导致对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忽视,最终导致学生只能成为知识的“容器”,缺乏独创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认识到这个问题的各大高校目前已纷纷进行了相应的改革,开展了一系列的创新活动,增加了如设计、创新实验课程等,但由于重视程度不足,这类活动缺乏一些必要的支持,以致于活动最终流于形式,实践教学效果大打折扣。除去学校因素,部分大学生自身对科技创新活动的认识也存在着偏差。一些学生认为自身条件不足,没有参加此类活动的能力;一些学生认为参加科技创新活动耽误时间,影响学习;还有一些学生则根本没有把科技创新活动和自己的日常学习生活联系起来。这些说明了大学生对科技创新活动的认识存在偏差。
2.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科技创新的基础在于对基础知识的储备程度和掌握程度[3]。大学扩招后,生源学习水平下降,部分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直接影响到他们大学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而科技创新活动要求学生基本功和专业能力都达到一定程度。学生缺乏科技创新意识和概念,创新思维能力弱,没有心思长期致力于某项研究,缺乏科学的热忱和执着。知识的缺乏和能力的不足使得他们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性不高,主动性也相对较差,或者学生有这方面的意愿和兴趣,却因缺乏足够的思维和实践能力而不得不放弃。
3.激励机制与保障措施不健全。首先存在资金问题,和维持高校一般运作相比,学校投入到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资金相对匮乏,也缺乏完整的资金奖励制度,以致许多学生需要自筹资金[4]。其次是师资配备问题,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离不开教师的指导,高水平指导教师的缺乏,指导教师的积极性不高,导致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指导效果不显著。还有场地设备配备不足,虽然大学生科技创新一直受到国家的大力支持,但长期以来,由于科技创新活动的单一,学校也缺乏创新活动场所的建设,有些学校只为了参加相应的全国性的竞赛而临时搭建一些活动室,谈不上活动场所的建设,更没有相应设备的投入。
三、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的方法
1.转变高校的传统教育意识。首先高校应积极转变教育观念。一改传统教学方式,变“授业”式教育为启发式教育,启发学生对知识的主动追求。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落实学生主体地位,尊重信任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和科技创新研究。在课堂上营造民主、宽松的创新氛围,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积极主动地合作学习、创新学习、在实践中学习,实现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从被动实践到主动实践的转变。
除传授知识外,高校还应坚持实践性原则,把课内课外内容结合起来,把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结合起来。让学生走出课本,参加丰富多彩的科技创造活动,培养学生观察、思考、研究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论结合实践的教学,才能让学生学好基础知识,开拓创新本领,将来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2.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学校必须加快课程改革,强化课堂教学改革,改进教学方法,以提高课堂效率,促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5]。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设计出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授课方案,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通过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调动学生良好情绪,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学生成绩,达到课堂效果最优化,知识掌握最大化的效果。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多观察、多思考、多研究、多创造、多参加科技创新活动,强化学生创新思考能力和实践技能的培养,引导学生充分发挥主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在创新活动中,培养学生开创精神、探索精神的发扬;通过教和学,培养学生勤于动脑、大胆实践、勇于探索的创新意识。
3.校方应给予充分支持。(1)提供足够人力物力用于搭建创新活动平台,完善创新活动的运行机制,确保创新活动顺利开展[6]。学校可通过与企业联合、建立教学实践基地、设立科技创新实验室等方式为大学生提供创新实践的机会和场所,进一步培养、锻炼、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引导广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2)构建系统的竞赛体系和激励机制。构建较为系统和完整的科技创新竞赛体系,是推动科技创新活动的有效载体。多举办校级、院系级竞赛,来推动学生科技竞赛工作的日常化、专业化和规范化。并对大学生科研成果予以物质上的奖励和一定的荣誉、给予相应的创新学分、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计分等,以提高大学生参与创新活动的积极性,形成敢于创新、追求创新的氛围。(3)发挥优秀指导教师的作用。正确的指导可使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层次和质量得到有效提高,让学生通过积极参与教师课题、担任教师科研助手等方式,培养学生从事科研的基本能力和基础素质。指导教师可多开展培训、讲座、学习交流等多种方式,实现有效管理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以提高他们的科技创新意识和实践水平,促进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发展。(4)积极营造科技创新氛围,将创新文化升华为校园文化的主旋律。校园的创新文化是否浓厚关系着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开展的广度和深度。当前,高校要进一步改善与升华校园文化,将创新文化和创业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主旋律,营造群体创新气氛,形成鼓励、支持创新,人人探索创新的良好风气。
参考文献:
[1]岳晓东.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之我见[J].高等教育研究,2004,25(1):84-91.
[2]杨震.试析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J].创业经济,2006:47-48.
[3]周琳,杨大方,刘翠,等.论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2005,(2):130-131.
[4]朱爱胜.对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7,(12):77.
当今国内和国际上争相进行科技创新革命,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由粗放型向创新型转变的趋势日益明显,对新技术的需求量持续增长。作为向市场输送人才的高校,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新时期的大学生经过高考的“厮杀”,按照“定式模式”进入大学,学生具有以下特点和不足:一是具有创新意识,但不善于利用和创造条件;二是思维敏捷,但缺乏创新性思维的方式;三是有创新的灵感,但缺少必备的创新技能;四是有创新的兴趣和热情,但缺乏毅力。科技创新能力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的考核指标,是中国大学生普遍很少具备的一种能力。科技创新是大学生通过运用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以一个全新的思路去创造独有的设计,依靠个人或团队集体智慧,从理论基础到实际操作,做出最终的设计模型。在这个过程中,大学生的研究能力、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精神、意志力、自信心和人际交往能力等都会直接影响科技创新活动的结果。当前,大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参与“飞思卡尔”智能汽车竞赛、大学生全国“挑战杯”竞赛、全国数学建模大赛等活动,科技创新能力得到了一些提高,单单通过此类竞赛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还存在着问题。
二、制约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因素分析
(一)课程设置制约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当前很多大学的课程设置过于理论化教育,实践课程要求不够严格,实践课程和理论课程设置非常不合理。理论课程的学习是大学生专业发展的基础,但实践课程能够更好地促进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实践课程,能够训练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应用能力,改变以往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使学生达到主动探求知识的目的,提供及时、直观、全面的学习信息反馈,真正达到“实践—理论—实践”的课程体系。
(二)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受就业导向影响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需同学们投入的时间和精力越来越多,较短时间内做出的成果很难得到竞赛组专家或市场的认可。再加之大学生就业压力形势的影响,同学们更多的愿花时间和精力去考取相关证书和学科考试,真正花在科技创新活动中的人数越来越少。
(三)社会上“浮躁”严重影响着大学生科技创新校内大学生遇到问题总有些同学说,“有啥问题找百度”,不敢主动需求答案,“便捷”、“急功近利”充斥着校园。学生的家长普遍对大学生在创新的思考和实践方面缺乏应有的关注和支持,更多的持有否定和保守态度,不太愿意大学生去“挫折”、“冒险”。
(四)传统教学方式制约着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目前教学活动通常采取灌输式教学方式,教育中一直提倡“创新”,但是目前大部分高校仍沿用着讲授式和实验室训练(灌输式),课堂教学时间较多,实践教学时间较少,影响着大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忽视了大学生自身的内在作用。
(五)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参与率不高各大专院校都组织大量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但是总体参与率不高。经调查,一是大学生对科技创新兴趣不浓。大部分学生愿意参加各类科技创新活动,但真正付诸于行动却寥寥无几。二是各类科技创新活动难度大。各类竞赛更多的是要提前掌握相关而复杂的知识,往往学生不愿吃苦而止步,使得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受此影响。
(六)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尚未建立与时俱进的管理制度指导教师和辅导员的认可度需落实,实际上,各高校教师或多或少承担着繁重的教学、科研等任务,很难确保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给予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指导。学校或二级学院(系)未能形成完善的激励机制和考评体系,缺乏从本质上调动教师的积极性,由于未得到足够的技术指导,使得学生的参与无法持续深入地进行。
三、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建议
(一)适当减少理论课程的比例,增加实践和动手能力的培养高校应改变传统灌输式教学方式,在参与科创活动或竞赛中,积极推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习惯。适当改革现有考试制度,由于现有的考试方式主要通过分数来衡量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这样就严重挫伤了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同时,合理地调整课程结构,增加选修课程比重和可供学生自由选择的课程种类数量。
(二)建立科学、公平、立体的大学生评优体系,在理论知识考核外,增加科技实践活动参与度的考核标准高校现有的考试方式主要侧重对学生所学课程的理论知识进行测评,用一张试卷的成绩来衡量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情况,这严重压抑了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主动性,理论教学脱离实践检验,从根本上扼杀了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建立有效的激励制度,对在科技创新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进行表彰与奖励,可作为评优和颁发奖学金的重要依据。
(三)搭建基于SNS(社会性网络服务)的网络服务平台利用微信、微博、QQ等在大学生中的影响,做好科技创新的宣传推广工作,营造浓厚的创新氛围,并做到知识共享、资源共享。例如,对于参加科技创新活动获奖的同学进行表彰奖励并授予荣誉证书的同时,利用网络平台做好相关方面的宣传工作,激励其他同学的参与热情。
(四)鼓励学生多参与各种机构组织的科技创新活动或竞赛,培养其科创能力和学习能力建立科技活动中心或成立科技协会,给学生充分的自由度,使学生根据科技活动内容,大家集体商议确定完成时间表,每个学生都有实际操作和动手的机会,分工协作,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自己的见解,学习和创造的积极性得以充分发挥。
(五)授予教师适当的“权利”结合课程计划、授课内容,穿插科技创新知识,鼓励学生发挥操作能力,适当调整“课上”与“课下”的时间安排,针对学生特点,安排“课上”的目标任务,灵活安排增加“课下”学生主动动手能力,创建集体学习的氛围,分别针对学生组建学习兴趣小组。
(六)强化教师评优机制,对于指导学生进行科技创新活动并取得成绩的教师在绩效考核时给予加分充分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充分发挥教师的各方资源,提供给学生实训基地、实验仪器设备、技术支持等,引导学生开展科学研究,撰写简单的科技论文,指导学生申请实用新型专利等。如邱洪斌、王莹等呼吁建立教师配套机制。
关键词:高职院校;科技创新;工科专业
2019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科技创新本质上是人的创造性活动。高校是创新人才的聚集地,也是创新人才培养的主要场所,承担着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双重使命。作为高校“半壁江山”的高职院校,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为社会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人才,以科技创新来服务产业发展,是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1]。
1提升工科专业教师科技创新能力的必要性
国务院于2015年5月印发的部署全面推进实施制造强国的战略文件《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领中,提出要大力推动十大重点领域———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等,这些领域都与高职工科专业密切相关,高职院校工科专业设置涉及多数重点领域,并更加贴近产业一线[2]。而工科专业发挥科技创新作用的主体力量是工科专业教师,他们专业性较强,因此提升高职院校科技创新能力的重点是要提升高职院校工科专业教师的科技创新能力。高职院校工科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为产业一线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必须要重视高职院校工科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并将科技创新有机地融入到教育教学活动中去。在中国制造2025、工业4.0的时代背景下,产业的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院校工科专业教师的科技创新能力若是不被重视,那么培养的学生的职业能力将会与社会和企业的需求脱节。提高高职工科专业教师的科技创新能力,将科技创新反哺于教学,将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和创新思维养成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从而提升职业教育的质量,这样才能更好地为产业一线培养具备创新意识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3]。近年来,高职院校通过内培外引,教师队伍的学历层次明显提升,在工科专业中,硕士教师、博士教师群体已成为主流。具有工科教育背景的高学历人才必定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承担者,针对产业一线的技术需求、工艺流程、方式方法等进行创新,科技创新成果产出后用于产业一线,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因此,提升高职院校工科专业教师科技创新能力是时代和职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提升高职院校工科专业教师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势在必行。
2制约工科专业教师科技创新能力的因素
为了掌握高职院校工科专业教师的科技创新现状,笔者对部分高职院校工科专业教师通过问卷、访谈等形式进行了调查,基于调查结果得出了制约高职院校工科专业教师科技创新能力的主要因素。
2.1高职院校工科专业教师科技创新意识不强
调查中发现,部分工科专业教师科技创新意识缺乏,没有意识到科技创新对高职工科专业的重要性。有的教师认为科技创新是本科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工作,不是高职院校教师的工作,没有意识到科技创新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影响。有的教师漠视科技创新在工科教学中的融入,没有认识到科技创新对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促进作用。
2.2高职院校工科专业教师科技创新经验不足
调查结果显示,部分工科专业教师接受高等教育后直接到高职院校从事教学工作,部分工科专业教师只有短暂的工作经历,这些教师虽然具备深厚的专业理论知识,但普遍缺乏工程实际经验,对相关行业科技发展和技术进步了解不深,不能在教学实践中给学生传授创新性知识和见解,不能在教学实践中提高学生的科技创新素养,更不能通过产业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的融入来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而即便这些教师有主动参与科技创新的认知,但由于不懂得从事科技创新的方法,不了解科技创新的具体操作流程,没有积累申报科学研究项目、申请技术发明专利、指导学生创新创业等方面的经验,久而久之自身能力水平逐渐下降。
2.3高职院校工科专业教师科技创新动力不足
根据调查,部分高职院校工科专业的科技创新工作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科技创新氛围不浓厚,致使高职工科专业教师缺乏科技创新动力。首先,高职院校在建设中,比较优先于教室的信息化建设、先进实验设备的购置、校园环境的改善等方面,对于科技创新的投入经费则往往难以单独列支,直接影响了教师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其次,部分工科专业教师教学任务比较重,很多教师除了忙于教学工作外,还要兼顾学生管理工作、实验室管理工作,并要完成各项考核指标,致使无暇顾及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从而影响了参与科技创新的热情。最后,部分高职院校没有设立完善的科技创新评价机制,多数教师感觉从事科技创新活动的付出与获得不相匹配,学校的激励政策不完善,极大地限制了高职工科专业教师从事科技创新的积极性[4]。